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又稱田成子取齊[1],指中國歷史上戰國初年田氏篡奪姜姓成為齊國諸侯的事件。前481年,田成子殺齊簡公,立齊平公,自掌政權,此時田氏的封邑,已經大於直屬齊國的領土。前386年,天子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諸侯,國號亦稱齊國,是為田齊。前379年齊康公死,姜齊宗廟絕祀,被田齊完全取代。
奔齊
齊桓公十四年,陳國內亂,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齊桓公欲封公子完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職。陳公子完,媯姓,至齊國後改為田氏,為齊國田氏之祖
興起
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等世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合作,滅欒氏、高氏二氏
田桓子對齊國宗室「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宗室與國人的支持。
齊景公時,公家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
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宗室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即齊悼公,自立為宰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代齊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成子)殺齊簡公(齊悼公之子)與諸多公族宗室,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
前391年,田完十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流放齊康公於海島上。
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
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太公香火斷絕。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史家遂稱姜姓時期的齊國為「姜齊」,乃作分別。
參考資料
 《韓非子·卷十七·說疑四十四》:又曰:「以今時之所聞,田成子取齊,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鄭,單氏取周,易牙之取衛,韓、魏、趙三子分晉,此六人者,臣之弒其君者也。」
------------------
一個是上古最具爭議的聖王,一個是用奇謀滅了殷商的“尚父”,兩個人的後裔展開爭國奪地的殊死之爭,究竟誰勝誰負?
儒家說舜是大孝之人,孝感動天。舜的父親和後母以及弟弟象合謀想殺了舜,舜幾次逃生,而且始終善待父親、後母和弟弟。《竹書紀年》說上古時堯帝晚期德行衰落,被舜囚於平陽,還不讓堯的兒子丹朱和父親見面,並取奪取了帝位。在《管子》裡,舜並不是以德感召天下,而是嚴刑罰、重禁令,而庶民因此而歸於統治。
舜的帝位後來被禹取代。《夏本紀》上說舜把帝位禪讓給了禹。舜去世後禹避居於陽城,想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是天下諸侯紛紛去朝拜禹而不拜商均。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封堯之子丹朱於唐,舜之子商均於虞。
西周建立之後大行分封制,分封血親同姓、分封助週伐紂的功臣,也分封上古聖王的後裔。這其中受封的上古聖王后裔也包括舜的後裔。之前夏朝封商均於虞,這個虞國一直存在,甚至一直延續到了周代。文王姬昌作為西方諸侯之長的“西伯”曾經給虞國和芮國爭地做決斷,有種觀點認為這個虞國就是夏代所封的虞國。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西周建立以後虞國已經被姬姓所取代,國雖存而名實亡。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西周建立後武王又給舜帝立祀,封舜帝之後裔虞滿於陳地,建立陳國,奉祀舜帝,陳國的國都宛丘在現在河南淮陽,陳國大致位置是現在河南東部和安徽的一部分。陳國始封君虞滿,媯姓,有虞氏,字少湯。舜娶了堯帝之女娥皇和女英後居於媯汭,因此後人以媯為姓。虞滿的父親虞閼父先週時就已經棄商從周,擔任陶正,幫助週伐商成功。既是功臣之後,又是先聖後裔,虞滿因此而獲得封國。不僅如此,周武王還把自己的女兒太姬嫁給虞滿為妻。虞滿死後諡號為“胡”,後世稱之為“陳胡公”
西周建國之後其實殷商的舊勢力一直都在時時異動。武王的在位時間很短,建立週兩年之後武王就去世了。武王去世後殷商舊都發生了“三監之亂”,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同時負責監管武庚的管叔、蔡叔、霍叔也隨之叛亂。管、蔡、霍是武王的兄弟,因為成王年幼、周公輔政而因此叛亂。周公雖然平定了三監之後,但是連帶效果就是作為殷商發源地的東夷也爆發了叛亂。其實說起來舜也是東夷之人,《孟子》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周公平定東夷之亂時曾經滅了一個東夷古國“專古”。這個專古國又叫蒲姑國,漢代典籍裡也稱之為“薄姑”。《漢書*地理志》“周成王時,薄姑氏與四國共作亂,成王滅之。現在有寶雞出土的周公時期青銅鼎銘文證明周公確實在三千年前滅了蒲姑國,得勝而歸後在宗廟獻俘,並飲秦地清酒。後來這個被滅的蒲姑封給了“尚父”,也就是姜太公,這就是後來的齊國。
齊國雖然地處邊鄙,但在諸侯中地位尊崇。齊國擁有周成王所命的征伐之權,“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所以後來齊桓公可以率諸侯伐楚,管仲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楚國不貢包茅,王無以縮酒,既然不奉天子,齊國就可以征伐楚國。這也是齊桓公之所以可以“尊王攘夷”的底氣。
但是,誰也沒想到,六百多年以後,舜帝后裔和少公後人為了爭國奪地,展開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明爭暗鬥。​​​​
----------------
「田氏代齊」到底意味著什麼?
2016-10-27 由 軒轅十四Rex 發表于歷史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代一直是一個大國。但是,春秋時代的齊國,和戰國時代的齊國,實際上並非一國。
齊國,在周初封建的時候,是把太公望呂尚封在了齊地,因此,春秋時期的齊國公族,是姜姓、呂氏,我們所熟悉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便是出自這一支。
就是在齊桓公在位的時候,發生了一件當時並不算太大,卻影響深遠的事件。陳國的公子完,為了避難國內的戰亂,逃奔了齊國。齊桓公收留了他,並且將他任命為「工正」,從此這一支就在齊國紮下根來,開枝散葉,逐漸長成參天大樹。公子完是媯姓陳氏,到了齊國之後,把陳氏改為了田氏。所以,到現在都在流傳的「陳田一家」,其淵源正在這裡。
本來田氏是客居於齊,結果後來發展壯大,逐漸反客為主,掌握了齊國大權,到戰國時代,終於發生了「田氏代齊」的事件,「姜齊」,或者說「呂齊」,為「田齊」所取代,戰國時代的齊國終於成型。
這一事件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如果單從齊國一國來看,這是一場權臣篡位的事件。齊國曾經有過國氏、高氏、崔氏專權但田氏笑到了最後,並對齊侯取而代之。田氏統治的仍然是之前「姜齊」時代的疆域,國號仍然叫「齊」,但已經與之前的齊國十分不同了。
而如果從春秋進入戰國的大勢來看,這是一場在整個中華文明圈內普遍發生的事件。
經過春秋幾百年的兼并,諸侯國的數目在急劇減少,剩下的都是相對比較大的國,或者在夾縫中苟延殘喘的小國。春秋大國,莫過於齊楚秦晉,這幾個大國看似強大,但其實程度不同地,都在走向沒落。齊國發生了「田氏代齊」的事件,本來是臣屬的田氏取代了齊國公族,成為了齊國的新君。而在作為中原中堅的晉國,則發生了「三家分晉」的事件,由此誕生了三個新生的國家:韓、趙、魏,即所謂的「三晉」。「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的性質其實並無不同,都是曾經的臣屬顛覆了從前的主君,只不過在齊國是一家獨大,在晉國是三家瓜分。同時在整個春秋時期都咄咄逼人的楚國,也走向了沒落,被他身邊的吳越牽制,開始一蹶不振,空餘大國的架子。而秦國,一直遠在邊鄙,為東方六國視為與蠻夷無異,屬於秦國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如此看來,從春秋入戰國,正是傳統的大國走向衰落,新興的勢力正在崛起的時代。在傳統的歷史敘事中,這是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的時代,社會的確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田氏和韓趙魏三家,代表的是新興的地主階級,在這樣的大勢下,要麼讓新人登上舞台,要麼就在舊的軀殼內浴火涅槃。
而這樣以下凌上、進而取而代之的做法,正是讓孔夫子哀嘆的「禮崩樂壞」。如果說春秋時期,還是在禮法的遮掩之下的「無義戰」,那麼到了戰國時代,連最後的這一層遮掩也都不需要了。「戰國」這樣的時代命名恰如其分,國與國的競爭再也不講什麼道義,而是變成赤裸裸的兵戎相見,刀劍說了算了。
所以,「田氏代齊」,其意義遠遠不只是換了一家做國君而已,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整個中華文明世界的遊戲規則都徹底發生了改變。
----------
戰國爭霸:姜太公的國家被顛覆,從一個神秘的預言開始!
2017-08-31 由 太史台 發表于歷史
文/陶不白
春秋時代結束後,進入戰國時代。在戰國初年,發生了兩件非常著名的事件。第一件,前403年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是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水嶺,是華夏大地進入戰國時代的標誌。第二件,前386年田氏代齊。田氏代齊則標誌著戰國七雄爭霸天下的格局正式形成。
三家分晉
之前筆者已經將魏國、燕國、韓國、楚國有趣的故事講完,其中串講了一部分正史。今天,筆者開始講齊國。齊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它的第一代國君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姜太公呂尚。是姜齊。姜齊從姜太公以降傳承30代,時間縱越642年。到齊康公呂貸時,被丞相田和取代。這就是所謂的田氏代齊,發生於公元前391年。此時的田和雖然實際上取代了姜齊,但還沒有名分。直到公元前386年,才在魏國第一代君主魏文侯魏斯的幫助下,被周王室正式冊封為諸侯。
姜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氏正式取代姜氏,成為齊國新一系的主宰!
田氏代齊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其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無非是田和身居齊國丞相高位,勢力非常強大,而齊康公呂貸則荒淫嗜酒不務正業。田和就趁機把姜太公傳下來的古老齊國給奪了過來。事情確實就是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在這簡單的表象背後,田家足足準備了12代人,319年。事情還得從田和在齊國的始祖田完說起
公元前705年,陳國國君陳厲公媯躍的后妃給他生下一個兒子,陳厲公為其取名陳完。當時,周王室的太史恰好途徑陳國,陳厲公在為周太史接風洗塵之餘,請求周太史為剛出生的兒子陳完占卜前程。太史在周王朝是掌管史事記錄、天文曆法、典籍祭祀的高官,占卜算命也是他們的業務之一。周太史就為陳完卜了一卦,得到卦象是觀卦而變為否卦,周太史說:此子的後代要麼取代陳國,要麼取代姜姓國家。
這是一則神秘的預言!而預言的實現正是從陳完開始。
公元前672年,33歲的陳完為了避免陳國宮廷內亂可能導致的殺身之禍,舉家出走齊國。到齊國後,齊恆公呂小白以陳完是陳國公室子孫,想賜封陳完為客卿。陳完以自己沒有為齊國建立功勞為由予以拒絕。齊恆公就讓陳完擔任工正,掌管全國上下百工。有了工作,陳完算是在齊國立下了腳跟。而就在此時,他又得到另外一則神秘的預言。
齊國一個名叫懿仲的人(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懿仲是陳國大夫,並非齊人;筆者聯繫《史記》前後文,認為懿仲確是齊人)想把女兒嫁給陳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非常迷信,或者講不叫迷信而是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以及有關人身之事。懿仲在決定將自家女兒嫁給陳完前,先請高人卜了一卦,高人說:放心吧,你女兒嫁給陳完將會夫妻和諧,陳完和你女兒的後代也會在齊國逐漸昌盛起來,到第五代時地位將能與正卿有得一拼,到第八代時整個齊國再也找不到能夠與之匹敵之人。懿仲很高興,就把女兒嫁給了陳完。
陳完去世後,他的後代改為田氏。所以也稱陳完為田完。田完是田氏一族在齊國開枝散葉的始祖。此後,田氏一族在齊國的發展軌跡完全如田完的老丈人懿仲請的那位高人所言,到第五代時,也就是在田乞時,因為田乞用稍小一點的斗收賦稅而用稍大一點的斗賞賜百姓們糧食,得到了百姓們的好評和擁戴,整個齊國的人心都向著田家,田家的勢力也因此越來越大。當時齊國的上大夫晏嬰出使晉國時,曾對晉國的大夫私下說:恐怕齊國政權最終將歸於田家。田家在齊國雖然沒有建立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於民,民心都向著田家。
到了田和,恰好是那位高人所言的第八代。「整個齊國再也找不到能夠與之匹敵之人」。所以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得到周王室的批准而成為諸侯,取代姜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至於那位高人的神秘預言究竟是後邊補上去的,還是真有其事,這個見仁見智。
------------------------
田氏代齊,迎來了齊國第二巔峰!
2018-05-20 由 尚史 發表于歷史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由西周到春秋戰國末期,直至被秦國消滅。
西周立國之初,周武王為了答謝為開國功臣和宗室,推行封建制度,其中最大的功臣姜尚(姜太公)便獲封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故又稱為姜姓齊國,史稱姜齊。
齊國無論是在春秋或戰國時代,其地位都是舉足輕重。春秋中期,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中原諸侯,討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其後又與楚盟於召陵,又多次大會諸侯,霸業達於頂峰,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末年,齊的勢力開始衰落,卿大夫又互相兼併。因避難入齊的田氏家族,在這個時候開始掘起。到了田和擔任齊相國時,流放了齊康公,自立為國君。前386年,周安王將田和列為諸侯,姜姓齊國正式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史稱「田和代齊」。
其後齊國逐漸強大起來,齊威王更重用田忌、孫臏等人,大敗魏國,正式稱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齊國為秦國所滅。
-------------------------
田氏代齊,是偶然也是必然
2017-12-24 
陳厲公生下來一個兒子,取名田完,陳厲公讓人給他算了一卦,卦象顯示這個孩子這一支支脈將來會成為國君,但是不會是在陳國而是在其他國家,並且很有可能是在齊國。後來陳國公室內部發生一些變動,田完怕牽連到自己,就逃跑至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官員。田完之後的子孫田桓子田無宇英勇善戰,帶領齊國的軍隊戰勝了衛國和晉國,得到當時齊國國君齊莊公的倚重,至此田氏開始進入國家的權力中樞。後齊景公後期開始荒淫無道,對於民眾的剝削增大,民不聊生,田氏便偷偷給民眾謀取福利,借給民眾糧食時用大的容器,民眾還糧食時用小的容器,齊國的百姓開始漸漸倒向田氏,這為田氏代齊建立了良好的民眾基礎。齊景公後,王室由於年幼等因素,權力漸漸旁落,而在大臣們爭奪權力的過程中,田氏在與慶氏、鮑氏,欒氏,高氏等的鬥爭中,合縱連橫,採用正確的手段,最終取得了齊國的權力,後大肆分封田氏的子孫,將齊國的主要土地和城邑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使田氏在齊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在這之後,又開始與諸侯加強關係,意圖在國際上取得代替姜齊的有利環境。特別是注重對當時大國晉國中的卿大夫們的交流,後來田氏取得了魏國的認可,魏國向周天子請求將田氏立為諸侯,後周天子認可,至此,田氏終於取代姜齊,成為了諸侯之一。
田氏逃跑至齊國時偶然的,田氏取代姜齊成為諸侯也是偶然的,但是姜齊被取代是必然的。所謂的天命或許有著他的巧合,但是這種巧合背後往往有著必然的邏輯,這種邏輯就是民心所向。田氏假公濟私,利用國家的糧食提升自己的形象,獲取民眾的信任不假,但是田氏能夠做到的原因根本上則是齊景公的荒淫無道對民眾的過分剝削,給了他人這種機會。即使田氏不去做這件事,也會有其他的人來做這件事,在做出失去民心的決策的時候,姜齊就已經為自己埋下了被取代的伏筆。其次,取得齊國政權的是田氏是偶然,但是強者取代弱者則是必然。春秋之時,大爭之世,社會的劇烈變動由不得國家出現暗弱的君主。唯有雄主才能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生存。而此時的齊國自齊莊公開始再無一個真正稱得上有作為的明君,姜齊不滅才是偶然。田氏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在一個原本並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採用正確的手段,取得政權,可以說是真正的強者了。
田氏代齊在歷朝歷代都有發生,現代社會這種情況也有不少,要不要防範,是一定要的,但是要想根本上防止這種事情,則需要領導者們時刻提醒自己,勵精圖治,嚴守法則,維持自己國家也好,公司也好的長治久安,如此,才能不出現田氏代齊這種情況。
---------------
春秋時期——齊國簡史
2016-09-21 
前面談了平王東遷,到洛陽定都,開啟東周時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
春秋時期,諸侯國有一百多個,前後共出現五個大國,號稱春秋五霸,關於春秋五霸歷史學家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齊、宋、晉、秦、楚,一種是:齊、晉、楚、吳、越。不管哪種說法,齊、晉、楚三個國家都包括在裡面,這一講,為大家講解春秋五霸第一個大國——齊國。
公元前1000年前,姜太公幫助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齊國建立,齊國位於今山東省。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齊國開國國君,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所以一般有三個稱謂:姜尚、呂尚、姜子牙。姜尚是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國開國國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齊國曆時:公元前1122——公元前221年。共900年。
前後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姜尚的呂氏齊國(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386年),第二階段為田氏齊國(公元前386年——公元前221年)。
到了公元前600多年,姜太公呂尚第十二代孫——齊桓公時期,齊國迅速成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在戰國中晚期一度稱帝。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稱臣,秦國統一六國,齊國滅亡。
齊國也是秦統一六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所以在整個東周時期,齊國曆時最長。(另:有個小國——衛國,公元前209年被秦滅亡)
齊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有名的人物:
國君:姜尚、齊桓公(公子小白)、田和
齊宣王--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成語來源。
文臣武將:管仲、鮑叔牙、晏子、孫武(孫子)、孫臏(孫武后代)龐涓、田忌、孟嘗君(田文,戰國「四公子」之一)。
------------------------------
田氏代齊:花費近300年謀取一國,終成中國古今第一軍事家族
2017-05-24 由 世界五千年 發表于歷史
戰國數百年間,禮崩樂壞,群雄紛起,爭權斗利,可謂於中華大地上一台場面恢宏的歷史大劇。而長期活躍於其中的真正主角,除了強秦的嬴氏、趙國的趙氏、楚國的熊氏,便是齊國的田氏
但如果以最後的勝利者嬴氏為「男一號」的話,無疑齊國的田氏將是絕對的「男二號」。不但如此,田氏在長期擔任「男二號」之後,其後代仍然活躍於中國歷代政治、軍事舞台之上,成為一個英雄輩出的軍事家族。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呂尚(即姜太公)於齊地始建齊國。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國,因此在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都姓姜。可是,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就不再是姜姓,而是田姓了。國君血統的變更就源於齊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股權轉讓」——田氏代齊。
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了一次內亂,陳厲公的兒子陳完逃亡到了齊國。齊國齊桓公很器重他,要任他為卿。陳完力辭,說您能收留我就很不錯了,我怎麼敢再在貴國當這麼大的官呢?最後,齊桓公只好任命他為「工正」。「工正」是掌管百工的技術職位,陳完接受了。陳完在齊國立足之後,改陳氏為田氏,為齊國田氏之祖。
由於陳完的職位是「工正」,是掌百工的官職,借著這個優勢,田氏家族在齊國不斷發展壯大,並逐漸介入到了貴族之間的政治鬥爭之中。齊景公時期,田氏於公元前545年聯合鮑氏、欒氏、高氏等政治家族,共同滅了執掌國政的慶氏家族;公元前532年,田氏又聯合鮑氏滅掉了專權的欒氏,並召回了流亡在外的齊國的公子、公孫,此舉使田氏得到了齊國公室的支持。為表彰田氏家族對齊國公室的忠誠,公室將「高唐之邑」封給田氏家族。有了高唐這塊根據地之後,「陳(田)氏始大」。田氏壯大的過程就是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消滅異己,從而造就了田氏的壯大。
壯大僅僅是第一步,田氏要的是整個國家,因此他們有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齊景公是著名的暴君,晚年好治宮室,聚狗馬,喜奢侈而厚賦重刑。公室倉廩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爛,生了蟲子,人民卻生活無著,餓殍載道,勞役不止,抗爭的人民被鎮壓,遭到砍腳的人很多,以致出現了「國之諸市,屨賤踴貴」的現象。遇到災情,亦不賑濟。
此時,大夫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開始施恩德於百姓,他將齊國的量制由四進位(即四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釜,十釜為鍾)改為五進位,向人民借貸糧時用新制,而還貸時用舊制。一時間田氏得到了齊國民的擁護和愛戴。這可以說是田氏買下的最大一筆「股票」,這種「股票」無法用數字來衡量,因為它的名字叫民心。權力鬥爭向來都是此消彼長,田氏壯大,姜齊就衰落。
齊景公死後,齊景公之子姜荼為國君。姜荼的媽媽並非齊景公的正室,只是一個寵妾,再加上姜荼年少,「母賤無行,子少不賢」,缺乏足夠的政治威望。害怕其他兄弟跟自己爭權,姜荼繼位之後就「逐群公子」,把異母兄弟全都趕出了齊國。他以為這樣自己的國君之位就安全了,殊不知這正好授人以口實。公元前489年,田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田乞以此事發難,攻入公室,廢掉了公子荼,重新立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齊悼公。齊悼公為田乞所立,理所當然,田乞為齊國相,執掌齊國國政。
既然已經把握了國政,篡位也就不遠了,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成子)殺齊簡公(齊悼公之子)與諸多公族宗室,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完十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前386年,田和流放齊康公于海島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有了周天子的冊封,一切就都合法了。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史家遂稱姜姓君主之國為「姜齊」,乃作分別。
田氏代齊從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田完至齊到公元前386年田和列為諸侯,經歷了286年,過程雖然漫長,但它所證明的道理卻很簡單:民心是一個政權最大的依靠。失去民心是失去政權的先兆,而贏得民心則是贏得政權的先聲。
田氏代齊,從本質上是一個家族「忘恩負義」、「竊國興家」的長期陰謀行動,可謂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時代一個經典事件。世人皆知田氏竊國之「陰謀」,卻不知正是這樣一個長於謀略的家族,為以後之培養了諸多軍事家和謀略家。據史記記載,被唐肅宗列奉為「武廟十哲」、被宋徽宗列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齊國名將司馬穰苴是田完的苗裔;被列為一代武聖的孫武祖上也是田氏,穰苴與孫子還有同一宗族的血緣關係,到孫武的祖父才改姓孫(孫武的軍事思想很可能受到穰苴的影響。有史家認為,司馬穰苴在齊景公時為高、國、鮑等貴族所譖害,以致「發疾而死」,可能是孫武由齊奔吳的直接原因),再後來於齊國採用「圍魏救趙」之策的孫臏亦是田氏後裔;除了這三位顯赫於後世的大軍事家之外,戰國後期活躍於歷史舞台的孟嘗君田文,以謀略與忠義之士。
另外,據歷史考證,三國時期的孫氏三英,皆為孫臏後代,追其根源,亦為田氏之後代。和田氏同支的陳氏、孫氏等後代,更是軍事人才輩出,在此不一一贅述。以此觀之,田氏可謂中國今古第一軍事家族。
--------------------------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代一直都處在大國之列,最後為何不戰而降秦國
2017-02-08 由 歷史戰爭 發表于歷史
戰國七雄中,以齊國 秦國 和楚國算是資格老的國家,從春秋時期一直活躍到戰國時代。在春秋時期我們看的最多的就是齊 晉和楚三大國的博弈,秦國當時地處西陲還處在半開化的階段。晉國到了戰國時代已經被瓜分為了韓魏趙三國,以前的晉國實力被嚴重的削弱,楚國雖然雄踞江漢但在戰國時代中後期已經被秦國嚴重的削弱了,唯獨齊國,直到戰國末年的時候,為了不讓齊國干預秦國消滅其他國家,秦國還要討好齊國。
那麼齊國作為當時東方首屈一指的大國,為什麼會坐視秦國吞滅其他國家而不援救呢?最後齊王還淪落到以全境之地向秦投降的地步呢?
我們說齊國並不是沒有援救其他國家,孟嘗君就曾經發動了聯軍攻打過秦國也取得了一點成就,前289年,齊,韓,魏三國趁秦攻楚疲憊,聯合攻秦,戰爭持續3年,秦國失利,秦國歸還韓的武遂和魏的封陵。,前287年,齊,燕,韓,趙,魏5國攻秦,因為5國目的不同,還未與秦交戰,聯盟即告瓦解,秦歸還魏國的溫,軹,高平,還有趙國的失地。
此後齊國就再也沒有參與了合縱攻秦,那麼我們說為什麼這樣的聯合軍事行動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呢?
首先齊國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連續的國策,政策搖擺不定。無論是春秋時期的姜氏齊國還是戰國時期的陳氏齊國都缺乏戰略眼光,政策沒有連續性。戰國時期表現更為突出,今天合縱,明天連橫,堂堂大國卻被張儀、蘇秦玩弄於股掌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是什麼。
其次是歷代齊王沒有統一天下的壯志。所以也沒有統一天下的國策。國君的所謂雄心壯志只滿足於稱霸,即使後世君主亦不過想恢復桓公的功業。這跟秦國橫掃六合的壯志不可同日而語。齊國可以統一的時期只有兩個時期一個是,齊桓公時期,一個是齊威王時期,但由於戰略不清晰都失之交臂。 齊桓公只想尊王,不想自己當王。而齊威王當個霸主就滿足了
---------------------
田氏伐齊,看看一個小國公族是如何成功逆襲成為諸侯的
2017-10-16 由 書香茗 發表于資訊
田氏伐齊最早追溯到田完時期,據說當時田完出生之後,他父親找人給他算了一卦。大概意思就是這個孩子將來能代替陳而有國家,但是又不在陳國,而且也不是他本人,應驗他的子孫上,如果是他國的話必定是姜星姓之國。自此田完就開始謀劃姜齊了,總共經歷了286年之久,終於代替了姜齊而開創田齊。史稱「田氏伐齊」我們今天來看看具體過程。
當時田完到齊國當了工正,之後的122年,經歷了齊桓公、無詭、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頃公、靈公、莊公九代國君;而田氏經歷了陳完、田孟夷、田閔孟莊、田文子須無、田桓子無宇五代。這只是剛開始,田氏在齊國終於立足了。
之後田氏勢力與呂氏勢力進行大較量的主要時期,當時田氏採用的策略是施行新政,爭取民心,積蓄武裝,而當時的齊國公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國氏兩家。因為高氏、國氏世代為齊國上卿,天子所任命的。直到田常做齊簡公相,這個時候田氏終於掌握了齊國實權,這之間經過了95年,田氏經過了三代,而齊國經歷了四代,這個階段田氏付出了巨大努力。
當時景公晚年時期,齊國出現災情,景公是個奢侈之君,所以遇到災情也不去賑災,而田氏趁著這個機會,用大斗借出米而用小斗收回,至此百姓都心向田氏。對內田氏就開始挑撥貴族的關係,聯合鮑氏分別擊敗了欒氏,高氏。對外田氏援助晉國的反叛大夫,又歸還魯國、衛國的土地,西與晉國的韓、魏、趙氏訂立了盟約,南方和吳、越互通使節。這個時候田氏已經操縱了齊國實權,齊國國君形同虛設。
這個時候田氏就開始拉攏盟國了,田和與魏武侯在濁澤相會,求他代告周天子,請列為諸侯。魏文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請求立田和為諸侯,周天子准許。自此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朝王室,從此姜齊也徹底變成了田齊。與此同時「三家分晉」春秋正式進入戰國。之後國與國之間兵戎相見,互相征伐。
--------------------------
田氏代齊,一個流氓痞子的逆襲記,周天子至此權威蕩然無存
2016-01-21 由 小袁讀史 發表于歷史
周武王取商而代之,為了酬謝支持他們的地方勢力,以及有功之臣,執行封建制度,分封萬千諸侯。
其中,首封自己的師父呂尚於營丘,賜國號「齊」,因國君姓姜,史稱:姜齊。
周康王曾下詔書說: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成為諸侯國中最資格老的國家,並且至始至終國勢強勁。
但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冊命田和為齊侯,田氏一族正式披上了合法的政治外套,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姜氏一族再無立與田氏抗衡,最終徹底放棄對齊國的所有權,正式退出了春秋戰國紛亂的政治舞台。
就這樣,一個強國的宗廟被外來戶田氏光明正大的取而代之,齊國換了主子。
至於這個田氏代齊的逆襲經過,小袁大致的把它分為了三個階段。
首先田氏落難奔齊
齊桓公十四年的時候陳國國內發生公族內亂,太子禦寇被斬殺,公子完又和禦寇是鐵哥們,他害怕自己被牽連,就怕到了齊國去。
齊桓公見公子完才華橫溢,想封他為卿,但是田完推辭說:「萬萬使不得我是個外來的有罪之臣,您不追究罪擇,讓我能有個安身之地,就是對小人最大恩惠,卿位如此貴重,萬萬不能接受。」
齊桓公見公子完如此的婉言相拒,也就沒有強求,只是封了他一個工正之職來管理百工。
不久陳國公子完,就以田為氏,開始了自己在異國他鄉的新生活,其為齊國田氏一族的始祖。
後又迎娶了大夫齊懿仲的女兒為妻,田氏一族有了靠山,在齊國也有了穩定的一畝三分地。
隨後興起為齊國新興的政治勢力,再到獨攬齊國大權
齊莊公開始,由於齊國皇氏對呂氏、高氏、國氏三家把持自己社稷的擔憂,歷任君主開始扶持田氏這個外來戶,走上齊國的政治舞台,並初展鋒芒。
到了田常當齊國公相的時候,田氏用大約95年的時間,把持了部分齊國實權,從一個不起眼的外來戶,成為了齊國舉足輕重的公族。
公元前545年,田氏聯合鮑氏,欒氏,高氏共同擊敗了執掌國政的慶氏,齊國自此改由欒氏,高氏執政。
公元前532年,田氏又利用欒氏,高氏之間的矛盾,聯合鮑氏分別擊敗了欒氏,高氏。
期間田氏一族,大力向普通百姓試好,給百姓放貸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深的百姓的愛戴,而此時的齊國皇室荒誕不羈,田氏一族這一舉措一執行就是數十年。
春秋時期的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公元前490年齊景公去世,田氏一族乘機挑撥此時勢力最大的公族的矛盾,讓他們為了誰繼承王位打的不可開交,最後田氏一族扶持了自己的傀儡公子陽生登基,成了最後的贏家。
至此,齊國再無勢力能與田氏相爭,田氏開始獨攬齊國大權。
齊宣公時期,田氏族人已經把持了齊國大小城邑的大夫之位,田氏幾乎已經擁有齊國。
把齊國姜氏公族趕盡殺絕,皇族趕到海邊餵魚
前481年,田氏開始著手清理齊國的公族,安排莫須有罪行,幾乎殺盡了姜姓公族,姜姓皇族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與聽話的傀儡。
前386年,借齊國國君不理朝政為理由,把其罷免,遷往海濱小城養老,錢也只給一座城做食邑,讓其能夠維持生活所需。
前386年,田氏一族族長被冊封為齊侯,正式確立了自己法定的身份,到此外來戶終於當上了主子!
----------------------
戰國時期,呂氏姜齊絕嗣,田氏代齊的歷程
2018-07-11 由 何以解憂唯有成長 發表于歷史
一、陳國公室逃奔齊國
田氏在齊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齊桓公時期,當時陳國的公子陳厲公之子—陳完由於陳國的內亂,為了避禍逃到齊國,齊桓公任陳完為工正,世代襲之(當然這也只是個小官,距離公卿還是很遠的)。
之後陳完一脈紮根於齊國,乾脆就改為田氏。後來陳氏在齊國兢兢業業,默默無聞。一直到第五代——田文子須無才真正開始發跡。田文子侍奉齊莊公,深受莊公賞識和寵愛,被齊莊公封為大夫,田氏開始發展壯大。
田須無去世,他的兒子田桓子無宇繼承爵位,並且在侍奉齊莊公時期嶄露頭角,在多次重大事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田氏躋身公卿之路
當時的齊國公室力量已經日漸衰微,卿大夫開始操縱國君的廢立,把握齊國政治。當時實力比較強大,掌政的卿大夫有國氏、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後)、欒氏(惠公子公子堅之後)、鮑氏(鮑叔牙之後)、崔氏(齊丁公嫡子季子之後)、慶氏(公子無虧之子慶克之後)、晏氏(晏弱之後)等
齊莊公姜光就是由崔杼迎立即位的,其時崔杼殺太傅高厚,獨掌朝政。後來由於齊莊公與崔杼的妻子妻棠姜有染,崔杼大怒,聯合棠無咎弒君,另立莊公弟公子杵臼為君,即齊景公。之後左相慶封野心勃勃的攻滅崔氏,致使崔杼自殺,自此崔氏退出齊國歷史舞台。
崔杼殺齊莊公
成功剷除政敵後的慶封與其子弄得朝廷混論不堪,之後鮑氏、高氏、欒氏以及田恆子聯手攻滅了慶氏,慶封逃到吳國。後高氏和欒氏共同把持朝政。此時的田恆子苦於自己家族一直未能躋身上層貴族,聯合鮑氏發動襲擊,迫使欒氏、高氏逃亡。
之後晏嬰被立為國相輔政,田氏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但仍常常施惠於民,引導民心歸向田氏。晏嬰這個人生活節儉,謙恭待人。對內匡輔國政,勸諫景公,提拔賢才司馬穰苴、越石父等人;對外出使別國,機敏善辯,不辱使命。而齊景公儘管嗜好女色,卻也有恢復桓公霸業的野心,後來好好治理國家,也使得齊國的國力得到了緩慢的恢復,名揚諸侯。
晏子進諫
三、田氏代齊的路程
齊景公無嫡子,所以諸子爭位,最後齊景公立了小兒子荼為太子,並在臨死之前讓高昭子、國惠子二卿輔佐他。這時田氏的田乞趁機挑撥二卿和諸大夫之間的關係,之後「陳乞、鮑枚及諸大夫以甲入於公宮」,迫使國惠子和高昭子逃奔他國。接著田乞立公子陽生為君作為傀儡,是為齊悼公,並派人弒齊侯呂荼。
從此,齊國大權遂落入陳氏手中,田氏世代輔佐齊侯,造成齊國「政由田氏,祭則呂氏」的局面。
四年後,田乞的兒子—成子田恆,唆使大夫鮑息弒殺齊悼公,立悼公兒子—公子壬為國君,是為齊簡公。
齊簡公四年,田恆為了獨霸政權,殺死左相闞止發動政變,殺死了闞止和簡公,擁立簡公弟弟公子驁為國君,是為平公。自此之後,田恆獨攬齊國大權,盡誅鮑、晏諸族。之後的齊國平公、宣公、康公三代都被田氏家族專權。
在齊康公十三年,田和把康公遷到海邊,自己當了齊國國君。又托魏文侯代他向周天子請求封他為諸侯。最終六年後,周安王正式封田和為齊侯。八年後,齊康公死於海島,齊國姜氏君權徹底完結。而田氏經過十幾代人的努力,從一無權無勢、逃奔齊國的陳國公族後裔,逆襲成為齊國國君,歷史將這樣事件稱為「田氏代齊」
--------------------------------
面對弱小的魯國,齊國為什麼沒有吞併它呢?
2018-08-04 由 情懷歷史 發表于歷史
山東省號稱「齊魯大地」,這是因為歷史上該地區存在齊國和魯國這兩個諸侯國。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是非常強大的諸侯國。比如在齊桓公在位時,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戰國時期,齊國在戰國中期擊敗魏國,成為和秦國並稱的兩大強國。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魯國的君主是周公姬旦的後人,但是,在整體實力,魯國卻是比較弱小,不能稱之為一個強國。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弱小的魯國,齊國為什麼沒有吞併它呢?

首先,對於齊國和魯國這兩個諸侯國,都受封於西周初期。就齊國來說,開國君主是姜太公,而魯國則是周公姬旦的兒子代父就封。在西周時期,因為周天子的權威和實力仍在,齊國自然不敢對魯國有什麼想法。不過,自周平王東遷洛邑,也即歷史進入到東周時期,因為周王室的衰微,所以強大的諸侯國開始陸續消滅周邊的小國,比如晉國、秦國、楚國等諸侯國,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強大。而當時的齊國,確實都魯國展開了進攻,而且是多次出兵。

不過,在春秋時期,對於魯國來說,基本上抵擋了齊國的進攻。比如就長勺之戰來說,發生於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長勺(今山東省萊蕪)。此次戰役,是繼干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此外,長勺之戰也讓曹劌一戰成名,留下了「一鼓作氣」的成語典故。並且,在齊桓公、管仲在世時,雖然齊國的不斷實力增強,但是,因為齊桓公想要成為春秋霸主,打著尊奉周王室的旗號,自然也不好繼續攻打姬姓諸侯國魯國了

在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經歷了內亂等問題。後來,雖然齊國又有進攻魯國的想法。但是,魯國主動和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搞好關係。由此,對於齊國來說,顯然為了吞併魯國而和強大的晉國結怨。到了春秋末期,齊國的姜氏衰微,田氏逐漸崛起,也希望討伐魯國。不過,對於魯國的子貢,也即孔子的徒弟之一,卻通過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吳國救魯國打敗齊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齊國的田氏,也開始將注意力放在篡奪君主之位上,自然暫時放鬆了對魯國的注意力。

最後,到了戰國初期,越國一度北上中原,將其勢力擴大到今山東省一帶。而之後的魏國,通過變法強大起來,成為齊國的重要威脅。到了戰國中後期,特別是齊湣王(齊閔王)在位時,齊國擊敗魏國,成為春秋霸主。但是,齊國第一個消滅的大國,不是魯國,而是地理位置更為重要的宋國。不過,齊國滅宋之後,遭到了五國伐齊,差一點就被滅亡了。由此,齊國最終錯失了消滅魯國的時機。根據史料記載,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最終,齊國沒有成功消滅身邊的魯國,反倒讓楚國獲得了這一片土地
----------------------
田氏代齊——姜齊、田齊分水嶺
2016-10-03 由 一起讀史 發表于歷史
講齊國歷史,當然避不開一個重大事件——田氏代齊。
從公元前1122年左右姜尚(姜太公)成為齊國開國君主之後,一直到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齊,700多年間,齊國都是姜氏的天下,稱之為「姜齊」。後來,異姓田氏取代了姜氏,於公元前386年被周王室正式冊命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從公元前386年到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這160多年的齊國被稱為「田齊」。
所以,齊國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386年為:姜齊。
公元前386年—公元前221年為:田齊。
這事兒還得從田氏齊國的始祖——陳完(田完)說起。
陳完(前705-?)本來是陳國的公族,陳厲公媯(guī )躍之子,後來因躲避宮廷內亂而逃亡到齊國。古代「田」與「陳」音義略同,陳完死後,他的後代改姓田,陳完就是田姓始祖,這也是「陳田一家」的由來,傳十世至田和而代齊。陳完的後裔中有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田穰苴(ráng jū)、孟嘗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王莽稱帝後,追尊陳為齊敬王,廟號世祖。
從陳完到齊國當工正(春秋時期,齊 、宋 、魯等國設置,為掌百工之官),到第五代田桓子侍齊莊公而得寵,一共122年時間。到齊景公時代,田氏就已經成為齊國的望族,在民眾間有很高的聲望。以至於晏子在世的時候就曾預言今後齊國政權將被田氏取代:「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後來又經過了100年,田氏通過施行新政爭取民心,武裝蓄力掌握實力,逐漸成為齊國第一大望族。從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386年,約69年,這段時間田氏經歷了襄子盤和莊子白二代,呂氏經歷了齊宣公和齊康公二代。此間,田氏主要是外爭盟國,求立為侯。同時也展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
田襄子去世,子莊子繼父位,輔佐齊宣公,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齊國進攻晉國,攻毀黃城,圍困陽狐。宣公四十五年,田莊子去世,田悼子繼任齊相。齊宣公五十一年(前公元405年),齊宣公去世,子呂貸立,是為齊康公,而田氏的田悼子也去世,田和繼承了他的相國官位。
田和——陳完第十代孫
齊康公即位14年期間,沉溺於酒色,不理朝政。田和就把他遷到海濱,只給他一座城做食邑,權作對其祖先的祭祀費用。到了齊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與魏武侯在濁澤相會,求他代告周天子,請列為諸侯。魏文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請求立田和為諸侯,周天子准許。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朝王室。到此齊國的呂氏政權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前379年齊康公死,絕子無後,姜太公至此祭祀斷絕,田氏並其食邑。
而這時已經進入精彩的戰國時代。
----------------------------
田氏代齊,姜氏公族為何被屠殺殆盡?
2016-10-04 由 農夫播 發表于歷史
在春秋戰國歷史上,田氏代齊絕對是最出人意料的歷史事件。一個外來戶卻取代自己老闆,成了新國君!但是,你知道麼?在田氏代齊的最後時刻,田氏開啟了對姜氏公族的公開大屠殺,姜氏皇族基本被屠殺殆盡!
「田氏占據了地方」
田乞讓門客給自己戴綠帽子生下了70多個兒子後,田氏人丁興旺。生育能力大增。加上,田氏當時已經把持朝政,因此不斷的安插田氏的這些假兒子,基本是生一個安排一個。到齊宣公時代,齊國70多座城池的一把手,當時叫大夫,基本上全是田氏的人。所以說,當時田氏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主宰。完成了從下到上的奪權。
「殺光了姜氏公族」
而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在當時齊國,姜氏公族幾百年的發展和繁衍,公族遍布齊國,而且很多人威望很高,掌握地方權力,是田氏代齊最大的障礙。因此,除掉姜氏公族是必須要做的事。從齊宣公開始,田氏也開始剪除姜氏公族的行動,在中央層面不斷的羅織罪名,很多時候就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公開的屠殺姜氏公族,經過幾十年的屠殺,到齊國最後一個國君齊康公時代,姜氏公族幾乎被屠殺殆盡,齊康公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成為刀俎魚肉。
「齊康公被逐大海」
到田和時代,田氏基本上完成了奪權的一切準備,取代齊國成為時刻可以進行的事。終於,公元前386年,田和覺得時機成熟,以齊康公經常不上朝為理由,將齊康公強行遷移到東部沿海的海島上,並派人看押,廢除君號。而給予的待遇也僅僅是一個小城的食邑,保證齊康公餓不死而已!而自己強迫周天子冊封自己為齊國國君。自此完成了田氏代齊。
可悲的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姜氏徹底斷祀,也徹徹底底退出齊國舞台,何其可悲!幾百年的姜氏被覆滅,這也許是現在姜氏仍然痛恨田氏的原因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