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閱兵驚豔27國使節 四方賓服
六十多國朝貢 永樂大帝威德遠揚 共享太平福
作者:劉曉
明成祖朱棣著袞龍袍像。(公有領域)
更新: 2019-09-06 4:16 PM    標籤: 明成祖, 朱棣, 閱兵 , 威德遐被的永樂大帝
明成祖永樂年間,不僅派鄭和下西洋、陳誠去西域諸國,宣揚其「共享太平之福」的理想和天朝特有的禮制體系,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而且對於周邊的近鄰日本、朝鮮、南亞諸國,同樣採取友好的對外政策,使其內心賓服。
萬世照耀扶桑紅
明永樂元年,成祖朱棣登基後即詔諭日本國,並派左通政趙居任、張洪等偕僧人道成赴日。將起行時,日本貢使已先到中國,表示不記元朝之仇與明朝廷修好,接受中國封賜並按例朝貢。
這些貢使到達寧波時有出售所帶兵器的行為。禮部大臣李至剛奏道:「循例,番使入中國不得私攜兵器鬻民。應沒收其船舶,將諸犯解押京師。」明成祖聞言答道:「外夷來貢,旅途險遠,所費實多。對其有所資助也算人情,怎能禁令拘押。至於所賣兵器,可按市值收購。不要阻礙人家嚮往教化。」
永樂二年(1404年),日本國派使臣來朝賀成祖冊立皇太子。當時中國海域對馬、台岐諸島有賊寇搶掠濱海居民,明成祖諭旨日本來使令其國王源道義(足利義滿)剿捕海盜。不久,源道義下令發兵進剿,盡殲海寇,拘捕匪首二十名。
隔年,日本使臣攜貢品並二十名匪首來中國獻與永樂皇帝。明成祖予以嘉獎,頒賜日本國王源道義九章冕服及錢鈔錦綺,並賜給銅錢150萬枚。次年又賞賜日本國王1,500萬枚,王妃500萬枚。以至於一段時間內,日本甚至自己不用鑄銅錢,而以永樂銅錢作為通行日本的貨幣。
對於所獻海盜匪首,成祖令日本國自行處理。日本使臣歸國行至寧波時,盡將二十名匪首置於甑子(古代蒸具),燃火蒸而殺之。
1407年,明成祖給日本國王源道義的勅書,現藏於日本京都相國寺。(公有領域)
1407年,明成祖給日本國王源道義的勅書,現藏於日本京都相國寺。(公有領域)
永樂四年(1406年),因日本國王源道義捕海寇有功,明成祖賜白金千兩、織金彩色幣二百、綺繡衣六十件、銀茶壺三件、銀盆四件,及綺繡紗帳衾褥枕席諸物,海船二艘,封其國山名「壽安鎮國之山」(富士山)。明成祖親自製碑文,並賜以詩曰:
「日本有國鉅海東,舟航密邇華夏通。衣冠禮樂昭華風,服御綺繡考鼓鐘。食有鼎俎居有宮,語言文字皆順從。善俗殊異羯與戎,萬年景運當時雍。皇考在天靈感通,監觀海宇罔不恭。爾源道義能迪功,遠島微寇敢鞫凶。鼠竊蠅嘬潛其蹤,爾奉聯命搜捕窮。如雷如電飛蒙衝,絕港餘孽以火攻。焦流水上橫復縱,甚甚伍伍禽奸凶。荷校屈肘衛以從,獻俘來庭口喁喁。彤庭左右誇精忠,顧咨太史疇勳庸。有國鎮山宜錫封,惟爾善於山增崇。寵以銘詩貞石礱,萬世照耀扶桑紅。」
詩中敘述兩國的友好,還特別讚賞抓捕海盜之功,希望這樣的關係能夠延續,而這樣的關係也的確在明成祖之後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國不敢望朝鮮
明太祖時期曾賜予「朝鮮」國號,兩國建立了宗藩關係。明成祖即位後,朝鮮太宗遣使朝貢。永樂五年(1407年)朝鮮十四歲的世子李禔得到明朝允准,作為進表使率各級官員五十餘人至明京師南京。次年正月到達南京,進貢馬匹金銀器物。成祖數次召見,厚加賞賜,「賜織金文綺。及歸,帝親制詩賜之」。
永樂十六年,朝鮮太宗李芳遠以年老遜位,廢世子禔,傳位於第三子李祹。明成祖遣使赴朝,封為朝鮮國王。時明「已遷北都,朝鮮益近,而事大之禮益恭,朝廷亦待以加禮,他國不敢望也」。
厚賜南亞諸國
浡泥是亞洲加里曼丹島北部文萊一帶的古國。自北宋時與中國通好。明初,明太祖曾遣使前往浡泥。永樂三年(1405年)國王麻那惹加那遣使獻土特產,明成祖派官封其為王。
永樂六年,國王攜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150多人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同年十月病故。明成祖以王禮埋葬,謚恭順王,建祠祭祀。在繼任的浡泥國王遐旺還國時,成祖厚賜禮物。
滿剌加(今馬六甲一帶之馬來西亞屬地)本無王,服屬暹羅國(今泰國),歲賦僅四十兩。永樂元年(1403年),成祖遣中官尹慶出使該地,宣示中國威德及招徠之意。其酋長大喜,派使臣隨尹慶入中國朝貢。成祖為嘉勉之,封其酋長為滿剌加國王,賜誥印、彩幣、襲衣、黃蓋等。滿剌加自此稱臣,朝貢成例。
永樂三年,滿剌加國王遣使入京,求封其山為一國之鎮。明成祖同意了,命封其國之西山為鎮國山。上御製碑文,並賜以銘詩,其中說道:「西山鉅海中國通,輸天灌地億載同……後天監視久益隆,爾眾子孫萬福崇。」
永樂五年,明成祖將安南國設為、交趾布政使司,對越南進行直接統治。其後設直隸州等,宣德二年(1427年)廢交阯布政司,仍為安南國。
盛大閱兵 四方賓服
永樂十六年(1418年),跟隨出訪西域各國的陳誠回來的還有中亞、西亞二十多個國家的使團,人數多達600人,朱棣派遣6,000精銳騎兵一路護送;而永樂二十年(1422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時候,船隊載有16國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屬。這說明中華文明對外部世界有巨大的吸引力。
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永樂大帝在北京紫禁城接見各國使臣。兩個月後,各國使團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
明朝神機營的火槍手(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精銳,表演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
史載,明軍「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艷,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神機營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一窩蜂(火箭炮)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檢閱「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閱兵結束後,明成祖在行營接見27國使節。此前堅持行鞠躬禮而非叩拜禮的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
《天工開物》稱明朝燃燒性火器「萬人敵」是守城第一器。(公有領域)
這次聲勢浩大、彰顯軍威的閱兵無疑取得良好效果,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中亞勢力最大的帖木兒帝國,向明朝各代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六十多次。
而觀覽閱兵的埃及使臣回國後,曾對中國實力懷疑的埃及隨即解除在紅海對東方商船的禁令,此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鄭和終抵紅海沿岸。
六十多國向明成祖朝貢
中國的朝貢制度淵源溯及上古。《尚書•禹貢》:「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時九州貢鑄鼎,島夷(海島)進皮卉等可謂朝貢之發端。
其後周武王開通西旅,各國爭獻珍貴方物。
秦漢以後,外藩進貢行之不絕。前文已說,中國受朝貢,例有賞賜,實則是一種早期的易貨交易。
明代以鄭和下西洋為始,朝貢最盛。《明史•外國列傳》所載三十多國,多跟中國有朝貢關係。
鄭和接受南海人貢獻圖(公有領域)
另在《大明成祖文皇帝本紀》上寫的向明朝稱臣納貢的附屬國有六十多個:朝鮮、日本、安南(今越南)、硫球以及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浡泥國。
鄭和下西洋時期的有呂宋、蘇祿、合貓裹(貓裹務)、美洛居、婆羅(文萊)、古麻剌朗、馮嘉施蘭、真臘、碟裡、日羅夏治、舊港、滿剌加、蘇門答剌、須文達那、三佛齊、柔佛、文朗馬神、地悶、西洋瑣裡、瑣裡、覽邦淡巴、百花、彭亨、那孤兒、黎伐、南渤利、阿魯、古裡、柯枝、小葛蘭、大葛蘭、錫蘭山、榜葛剌、沼納樸兒、祖法兒、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阿丹、剌撒、麻林、忽魯謨斯、溜山比剌、孫剌南巫裡、加異勒、甘巴裡、急蘭丹、沙裡灣泥、底裡、千里達、失剌比、古裡班卒、剌泥夏剌比、奇剌泥、窟察泥、捨剌齊、彭加那、八可意、烏沙剌踢、坎巴、阿哇、白葛達、黑葛達等。這其中有一些是沒有受命而來朝貢的。
成祖「共享太平之福」理想的實現
到永樂晚期,來中國朝貢的國家超過60個。「際天極地皆王臣」的盛況在明成祖時期已經出現,明成祖希冀的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理想應該說也得以實現,具體表現在:
一、明朝和成祖在世界各國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和地位,「威德遐被,四方賓服」。
二、明朝與周邊眾多國家都建立和保持朝貢貿易關係,其範圍之廣,超過以往所有朝代,是以「遠邁漢唐」。
三、明朝對於各國威德並具,身體力行實踐著「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道德準則,打造並維持著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對於弱小的國家予以扶持;對於以強凌弱的予以發文斥責,並協助解決紛爭。
明成祖永樂時期所體現出的中華泱泱大國的不掠奪他國土地財物、「厚往薄來」的風采,至今仍令人讚歎,而這背後是永樂大帝那宏大的胸襟和氣魄。@*




萬國來朝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JRJkt2
萬國來朝大戲:各朝皇帝的面子工程
2016-10-19 由 潼關文物旅遊局 發表于歷史
《萬國來朝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萬國來朝」的華麗大戲是演給帝國全體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訴百姓,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為萬國景仰擁戴的國度,是多麼的幸福。
大清朝的畫師們用長2.9米、寬2米的巨幅畫卷描繪下了這樣的情形:1761年2月5日,即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各依品秩朝列於太和殿前。
站在大臣朝列之末的是各國貢使,最前排的是最守禮數的朝鮮國使臣,還有因為帝國「武義璜璜,陸懾水栗」,所以才不待帝國兵旗所指,「慕義歸化,非以力征」的琉球、暹羅、安南、蘇祿、南掌等國。
當然還少不了頭戴大沿帽,身穿緊腿褲襪,高鼻深目——來自英吉利、法蘭西、鄂羅斯、荷蘭、大西洋國和大西洋屬國波羅尼亞、咖喇吧、庫車、翁加里亞國的貢使。這伙被稱為「夷人」的角色,成為天朝大年初一朝貢盛典不可或缺的人物。
儘管列位臣工和各國貢使都已各就位,但真正的主角——「天朝大皇帝」乾隆仍未現身。他此時正端坐後宮檐下,快意恬然地享受兒孫繞膝之福。
這是清帝國最強盛的一刻,實在值得宮廷畫師將這空前盛況以丹青妙筆描繪下來,於是,那幅《萬國來朝圖》便誕生了。
粉飾太平的畫作和戲劇,還有各式各樣來自各國的貢品、謝恩表,天朝的詔書敕諭以及各種禮儀,構成了天朝「萬國來朝」龐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看起來像是一場帶有自誇性質的華麗大戲,意味著天朝的成功不是自吹自擂,更得到了天下萬國的認同。這場大戲不僅僅是演給外來蠻夷看的,更是演給帝國全體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訴百姓,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為萬國景仰擁戴的國度,是多麼的幸福。
而前來進貢的蠻夷貢使,更傳達給天朝臣民明確的信息:除了天朝之外,其他國家沒什麼值得羨慕的。
為了「萬國來朝」這個顯而易見的神話,帝國甘願付出任何巨大的代價,用難以計數的時間、精力、財富和生命來充實這個「神話」,使它變得「真實」。這是一個龐大的面子工程,而打造它的過程,則貫穿整個中國歷史。
萬國來朝是那麼美好,但問題只有一個:這一切要是真的該多好!
「萬國來朝」這個詞出現得不是很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很不吉利。它來自中國歷史上最惡名昭著的一位帝王——隋煬帝的發明。
《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為戲場。……金石匏革之聲,聞數十里外。彈弦擫管以上,一萬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燭天地,百戲之盛,振古無比。自是每年以為常焉」。
從一開始,「萬國來朝」就是一場盛大的表演,用無窮無盡的奢華排場和驚人的浪費,來展示帝國強大無比的面子。
第一次所謂的「萬國來朝」,被認為發生在大禹統治的時代。根據史籍記載,大禹下令天下各國齊赴塗山盟會,這也就是《左傳》中所謂「塗山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
真正將「萬國來朝」由書本和卜辭上的記述變為現實的,應該是漢代。從漢代開始,對西域的經營和對匈奴的征服,以及班超和甘英等人的冒險,使漢朝真正出現了一批九州之外的國家來朝貢,但也恰恰在漢代,朝貢體系才在真正意義上建立起來。
漢代君主發現,實際上自己統治的帝國並不能像《尚書》、《詩經》等經典中解釋的那樣,是整個天下。匈奴的南下侵擾和西域小國的叛服不常,使這個帝國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要分清哪些是真正臣服於自己的藩屬國,而哪些又是時不時來朝貢一下的朝貢國。
基於現實政治策略的考慮,藩屬國是維繫帝國邊疆穩定的關鍵所在,它們是帝國「萬國來朝」的重中之重;至於那些朝貢國,就像大秦、安息、天竺等,遙遠得不知道其究竟是否真實存在,所謂的朝貢也不過是兩個時空偶然發生了一次約會而已,不必記掛於心。但是作為一種粉飾太平的手段,「萬國來朝」自然是來的國家越多越好。
從此以後,華夏帝國就開始了不斷「發現」朝貢國的旅程,每一個願意面見皇帝並且獻上本國禮品的外國人,都被算作是「貢使」,他們獻上的禮品,無論是為了通好,還是為了做生意方便,都被算作「貢品」,而他們所來自的國家,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天朝上國恭敬的「藩屬」,只不過光榮成為「藩屬」的本國對此卻一無所知。
盛世隋唐,到被後人稱為「儒治帝國」的宋朝,再到蒙古人統治的大元,再到掃除韃虜的明朝,這條脈絡不絕如縷,一直通向1761年元旦(正月初一)舉行盛典的乾隆盛世時代。「萬國來朝」這樣一個浩大的面子工程就以這種方式傳承下來。融入到畫師懸想的《萬國來朝圖》當中,成為帝國聲威烜赫的有力證明
萬國來朝,四夷賓服,聲教廣被,恩澤天下。一切都那麼美好,但問題只有一個:這一切要是真的該多好!
遺憾的是,這一切只存在於畫師筆下望空懸想的畫中。現實當中,這個元旦慶典,沒有那些來自西洋手捧禮物的各國夷人,甚至連天朝自誇的五十七個外藩屬國和三十一個朝貢國都沒能湊得齊——因為這一年本來就不是各藩屬國的朝貢年,朝鮮和南掌的貢使也在之前一年進貢完就回去了。
根據《實錄》和《起居注》記載,大年初一隻是「御太和殿受朝,作樂宣表如儀」,然後請蒙古王公和入了紫光閣的各位功臣吃了頓飯,根本沒有「萬國來朝」。
這幅虛擬的《萬國來朝圖》的作用,和每年年節宮廷昇平署都會上演的「萬國來朝」連台大戲一樣,不過是為了點綴一下節日氣氛,讓皇帝、太后開心一下而已。
萬國來朝更像一筆買賣,帝國付出巨資,買回底氣和尊嚴,貢使得到回賜和金錢,雙方皆大歡喜。
當然,維持這樣一個面子工程,耗費自然也是巨大的。如果僅僅是按照書上記載的那樣,只規定「萬國」有朝貢的義務,帝國坐享其成,自然是再好不過。
作為禮儀傳世的天朝上國,自然不能薄待那些傾心向化的屬國,吝嗇顯然有失天朝體面,只有誇飾天朝的富有才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貢使前來朝貢,使「萬國來朝」可以年復一年地表演下去。從漢代開始,朝貢就是帝國一項耗費巨大的開支,接見、賜宴、賜印綬、冠帶、金銀、彩繒,都不在話下,所回賜之物高出貢品數倍不止。而這些金帛絲綢之屬,貢使帶回國內,轉手又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即使是宋代這樣積弱的王朝,為了證明自己「奉天應命」的合法性,也在不斷「賜」給遼、西夏歲幣時,以「厚往薄來」招攬各國貢使來朝。而且越是國運頹唐,需要向北朝低頭,就越需要來朝的「萬國」找回帝國些許自尊心。
于闐可能是最明了天朝心理的朝貢國,在進奉給宋廷的一封表文中,于闐將宋朝皇帝稱為「日出東方赫赫大光照見四天下,四天下條貫主阿舅大官家。這種太過赤裸裸的阿諛逢迎即使是時人也感到哭笑不得。
從1009年到北宋末年的1124年,在長達115年的時間裡,于闐使者多則一兩年,少則半年就到宋廷去一趟,趟單程就要花費兩年時間,但這些長途跋涉實在所獲頗豐。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提到那些于闐貢使「皆小金花氈笠,金絲戰袍束帶,並妻男同來,乘駱駝,顫兜銅鐸入貢」,每次來到京師都被當成貴賓,由官府隆重接待,沿途有驛站官吏照拂,一家大小連吃帶玩,生意自然風生水起,如果遇到了劫匪更是天大的幸運,因為官家會以高出貨物數倍的價格給予賠償。
等到宋室南渡,國力再次下降,這種對「萬國來朝」的需求就愈發濃烈。南宋初年蒲甘國的所謂貢使「入貢方物」,頗為欣喜的宋高宗很快詔諭「本司依體例計價,優與回賜」——萬國來朝更像一筆買賣,帝國付出巨資,買回底氣和尊嚴,貢使得到回賜和金錢,雙方皆大歡喜。
「萬國來朝」的面子工程最轟轟烈烈的是在明成祖朱棣時代,這個時代不僅誕生了一位篡奪自己侄子帝位的皇帝,還出現了一位以週遊世界著稱後世的傳奇太監鄭和。心虛的皇帝和雄心的太監一拍即合,將「萬國來朝」發揮到空前絕後的極至。
鄭和駕駛的巨大船隊馳騁於大海,向停靠的每一個國家宣揚上國恩賜以及那位篡位皇帝的合法權威,另外大撒令列國眼紅的金錢絲帛,慷慨地許諾官爵,還順帶平定這些小國國內的叛亂。
明帝國的慷慨大方收穫不菲,「萬國來朝」終於閃亮登場。永樂一朝,揚威異域的明朝使者有21批,但來中國朝貢的使團卻有193批,永樂皇帝很欣慰地享受各國「貢使」用不同語言進行的阿諛讚頌,收下了成堆的土布、香料、藥材、「殊方異物」,還有幾頭長頸鹿,為了表現自己聖人治世的身份,這幾頭長頸鹿被命名為「麒麟」。
帝國為了這些榮耀付出了令人瞠目的代價,貢使運來的明朝府庫中早已庫脹倉滿的陳年積貨,一般也是找不到市場的商品,再讓好大喜功的明帝國一筆筆地高價吃下,「雖傾府庫之貯,亦難滿其谷壑之欲」。
儘管明朝早有定例,「凡海外諸國入貢,有附私物者悉蠲其稅」,但是等到貢品送到眼前時,皇帝卻打消了念頭:「商稅者,國家以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朱棣在諭旨中大方地說道:「今夷人慕義而來,乃欲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萬萬矣。」關乎皇帝體面,帝國再肉痛也要大方掏錢,此乃一等國策。
永遠沒人知道為了「萬國來朝」的面子工程,大明朝究竟花了多少錢。一位戶部官員為了防止這種不合算的買賣再度上演,將所有的帳目付之一炬。只留了一部《三寶太監西洋記》的小說,讓人去回想舊日「萬國來朝」的榮光。
大清朝迎來最後的「貢使」——他們的名字,被稱為「八國聯軍」。
最後的王朝大清帝國在開始時試圖破除這個吸金詛咒。在朝鮮成為清帝國朝貢國的最初幾十年里,可能是這場面子工程投入最少所獲最多的一段時期,因為當滿清與明朝作戰時,朝鮮居然暗中幫助明朝,所以清朝在開始時對朝鮮施以懲罰性朝貢,所要求的貢品從金銀、大米、五爪團龍紡綢,再到好馬,不一而足。
同時,由於朝廷對驛站的支出猶少,朝鮮的燕行使經常在日記中抱怨出使清虜可謂霉運到家,在驛站里的伙食銀錢不到二兩,又經常被驛站官員剋扣貪污,驛館設施更是惡劣至極,弄得朝鮮貢使只得自己找旅館居住。
中國的百姓是很好客的,每當朝鮮貢使來住,便會將價格抬高到十數兩,等到京城裡終於面見了「大皇帝」(朝鮮人私下稱之為「胡皇」),依例賜給的御宴泰半粗劣生冷,幾乎難以入口,朝鮮貢使心懷不滿而來,再滿腔憤恨而去,於是在朝鮮的《宣政院日記》和《實錄》以及貢使私人的《燕行錄》中,便多了不少清朝的壞話。
但,面子工程終歸還是面子第一,隨著天朝的蒸蒸日上,來朝的國家越來越多,清帝國最終也成了「萬國來朝」的最後一個犧牲品。
1761年的《萬國來朝圖》儘管虛構,卻是這個「面子工程」的最佳寫照。32年後,已近耄耋之年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接見了一位特殊貢使。這位貢使自廣州登陸以來,一路上感受了天朝懷柔遠人的深情厚意,他們享受著「共上菜12道,每道上12個菜:總共144個菜」的盛大宴會,學著用高貴的象牙筷子把「褐色液體燉制的小塊方肉」送進嘴裡,除了中國人送來的雞每隻只有一條腿兒以外,貢使對一切都滿意極了。
但就在接見的那天,他遇到了麻煩,因為他不願意像其他各國貢使一樣,在天朝上國的統治者——中國大皇帝面前雙膝跪下,以頭觸地,所以,他被拒絕了一切請求後,禮送出境。
這位叫馬戛爾尼的英國使臣後來氣憤地詛咒道:「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軀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個無能之輩掌舵,那船上的紀律與安全就都完了。」
107年後,《萬國來朝圖》所虛構的站滿各國貢使的太和殿廣場前,終於站滿了來自西洋的夷人,皇帝仍然沒有出現在太和殿,但也沒有在後宮,因為他和太后正在距離京城千里之遙的太原,流離失所,倉皇西奔。而那群夷人也沒有手捧貢物,而是持槍帶炮——他們的名字,被稱為「八國聯軍」。
--------------------
朝鮮從元朝開始,就成為中國的藩屬,對上邦言聽計從,而且真心歸化於天朝儒家文化之下。在乾隆的《萬國來朝圖》中,朝鮮使臣排在第一位,是為天朝的頭號藩屬。
萬國來朝圖萬國來朝圖
作者:李夏恩
  朝鮮曾是元明清三朝的藩屬。
  早在朝鮮還是高麗王朝時期,就已經臣服於蒙元的腳下,忠烈王王昛是第一個迎娶蒙古公主的高麗國王,也是第一個飽受蒙古公主家庭暴力後,只能露坐門外暗自垂泣的高麗國王。在他之後的每一位高麗君主都有一個蒙古悍婦在后宮裡作威作福。
  王昛是第一個下令高麗境內改換蒙古服制的國王,這種改革措施令忽必烈都十分驚訝:“都說是我禁止高麗人保持服式,哪裡是這樣,高麗的禮儀怎能就這麼丟了呢?”
  但如此苛責高麗實在不厚道,當時的中國,有大量漢人為了表示忠順而自願剃髮結辮,改換蒙古髮飾衣裳。甚至有些世族乾脆改換蒙古姓氏,這一風潮如此廣泛,以至於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首先頒布的幾道詔令,就包括禁止漢人百姓再著蒙古服式,用蒙古姓氏。
  朝鮮在1392年回歸侍奉華夏正統明朝的“正軌”上,李朝建立者李成桂在建政之初就推出了一條“至誠事大”的基本國策,意思就是朝鮮要以小邦心態,誠心誠意侍奉天朝上國。在這條國策的指引下,朝鮮對明王朝的忠順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在1408年主動提出恢復蒙元時代由朝鮮向中國進貢侍女的舊例,朝鮮對侍女的海選如此熱忱,以至於600年後美國學者李露曄(Louise Levathes)在閱讀這段史料時,誤以為永樂皇帝是在用狂熱的漁色行為來掩飾自己的性無能。
  天朝也對朝鮮的恭順報以瓊瑤,除了厚待來使,賜宴賞賚之外,明朝對朝鮮最大的恩德就是在壬辰倭亂時,萬曆皇帝下令出兵助朝鮮抵抗日本入侵。這一行為被朝鮮視為“再造之恩”,從此更是對明朝感恩戴德。
  對大明的眷戀和對大清的怨恨。
  朝鮮不喜歡清朝,更確切地說是怨恨,這種怨恨夾雜著切齒的嘆息,背後的詛咒和暗地裡的諷刺,成了縈繞朝鮮長達三個世紀的夢魘,直到今天,在當紅熱門韓國歷史大戲《宮中殘酷史》中,還能嗅到這種滿滿的怨恨。
  這部戲的開篇以極為戲劇性的場景,展示了朝鮮王朝的奇恥大辱——丙子胡亂1637年,滿清大軍長驅直入國都,逼迫朝鮮脫離明朝藩屬,成為清國附庸。次年2月24日,朝鮮國王李倧脫去王服,改換青衣,徒步前往三田渡朝見清國皇帝皇太極。朝鮮全國上下從此也背負了巨大的道德倫理包袱。堂堂華夏天朝的藩屬,竟然最後屈膝於蠻夷階下,國之大恥,莫此為甚。在三田渡被迫給皇太極下跪的國王李倧,在事後每當語及皇明,都涕淚橫流。
  明朝時,進京朝見的朝鮮貢使將自己的任務稱為“朝天”,而到了清代,則改成了“燕行”,清朝的君主也被朝鮮君臣暗地裡稱為“虜主”、 “胡皇”。每當中國發生動亂或是政爭的消息傳來,無論真假,朝鮮國內都要幸災樂禍半天。
  朝鮮相信既然中國已經被胡虜竊據,衣冠文物,喪失殆盡,那麼只有保持了明代衣冠的朝鮮,才是道統心法相傳的華夏所在
  儘管朝鮮對自己承載的道德義務如此自信,但當日本入侵朝鮮時,朝鮮還是像兩百年前求援明朝那樣向清朝求援,可惜此時的日本已非吳下阿蒙。甲午一戰,清國敗北,朝鮮在1910年被日本徹底吞併。
  被朝鮮怨恨了長達270餘年的清王朝也在朝鮮亡國的一年後被革命推翻,但從此兩國都有了同一個怨恨與糾結的強鄰,那就是日本。
-------------------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七月,宮廷畫師姚文翰和張廷彥奉命用白絹畫《萬國來朝圖》,將外國使團于不同時間來中國朝貢的場景虛構濃縮于一卷之內:宮殿燦爛輝煌,乾隆皇帝端坐殿上,怡然自得,各國使節俯首階下,虔誠敬畏,好一派「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盛況!
考「萬國來朝」一詞,較早見於《隋書》。是書《音樂志》記,隋煬帝「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為戲場。……金石匏革之聲,聞數十裡外。彈弦擫管以上,一萬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燭天地,百戲之盛,振古無比。自是每年以為常焉」。
自隋唐以後,「萬國來朝」就成為帝國興盛的重要象徵,與「海晏河清」一樣,意味著穩定與繁榮的統治不止澤被國內,也及於世界。比如洪武三年朱元璋欽定的《太清歌》,就將這一觀念發揮到極致:「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一統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托聖德,勝堯王,保護家國太平,天下都歸一」。
萬國來朝的盛況或意淫的背後,是所謂「羈縻政策」——古代中國對外國及國內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政策,「羈」即以軍事與政治的壓力來控制非我族類者,「縻」即以經濟與物質利益來撫慰他們。
據楊聯陞考證,周代即有九服之觀念,九服之外者叫「藩服」,意指「外國的、蠻夷的」。對待外族的傳統,千年來主要受儒家支配。儒家對外族的觀念,核心是綏靖,如《左傳》記管仲言「招攜以禮、懷遠以德」,《論語》言「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孟子》言「交鄰」、「事大」之道,均強調以德以禮以仁服外人。
然而以禮服人的背後,實在藏著遮攔不住的優越感。明代張居正曾說,對待外族,要像對狗一樣,「搖尾則投之以骨,狂吠則擊之以箠」,這與羈縻政策將外族比作牛馬,頗有相通之處。骨箠政策與羈縻政策,都富於彈性,強調拉打結合,只是後者的綏靖意味更濃郁。
按照費正清的觀點,羈縻政策體現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觀,「中國人與其周圍地區,以及與一般非『中國人』的關係,都帶有中國中心主義和中國優越的色彩。中國人往往認為,外交關係就是向外示範中國國內體現于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相同原則。因此,中國的外交關係也像中國社會一樣,是等級制和不平等的。」
為了更好綏靖,羈縻政策漸漸發展出朝貢貿易制度,其發端于漢,成熟于隋唐,達到巔峰于明,至晚清因條約外交興起而衰。
朝貢貿易首要是向皇帝進貢,之後才是貿易。馬克?曼考爾正確地指出,向皇帝進貢是承認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適當禮儀。朝貢承認的不僅是中國的優越文明,而且是文明本身,其頂峰則是中國皇帝——他作為天子,是人類社會與宇宙之間的結合點。這也意味著,古代中國並不反對普世價值,因為統治者認為,中國所奉行的價值,就是普世價值。
恭行朝貢禮儀,是承認這些基本原則的必要手段;皇帝對國際貿易的批准,則是一種恩賜性回報。外人承認中國在世界上的權力與地位,中國就給予他們秩序、合法性和利益。正如J.K.費爾班克揭示的,朝貢貿易的奧妙在於,外國人只能按照中國的條件與中國交往,這些條件有效地使他們承認中國事務的體制並被納入其中,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不再具有威脅性。
朝貢貿易的主體本應是外交使節,但實踐中許多參與者卻是普通商人。F.弗萊徹發現,西突厥斯坦甚至更遙遠國度的商人們都知道使節身份是進入中國貿易的前提條件,於是攜帶假委任狀、冒充使節定期往來於中國,在進貢之後,獲得豐厚賞賜,還可交易貨物。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中國境內的交通食宿費用全由中國官方承擔。根據利瑪竇的觀察,炫耀君主的偉大、控制鄰國,是朝貢制度的目的所在。因此,對於冒充使節前來朝貢的商人,「中國人知道整個事情是一個騙局,但他們不在乎被欺騙。他們恭維皇帝的辦法就是讓他相信全世界都在向中國進貢,而事實上,(由於中國在朝貢中所付出的要遠超所獲的),是中國在向其他國家進貢」。
為什麼古代中國統治者願意在朝貢貿易中受騙、吃虧?除了前述分析外,還有個重要因素是「面子」。面子是個只可意會很難言傳的詞,楊國樞、黃先國、翟學偉等學者對「中國人的面子」進行了若干研究,但我覺得仍沒說透。奧古斯丁說,「時間是什麼?如果無人問我則我知道,如果我欲對發問者說明則我不知道」。面子也一樣。
朝貢貿易中的面子問題,主要集中在官方對貢使的接待上面。
比如貢使進京的貢道,一般都選擇經過繁華富庶的地區,以顯示中華上邦物阜人豐。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帝下旨要求荊州地區的官員趕緊興修房屋,因為該地剛遭受洪水襲擊,房屋多有坍塌,「不足以壯觀瞻」,而緬甸貢使眼看就要赴熱河瞻覲,荊州為必經之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南(今越南)國王阮光平入貢,清廷又特令改貢道,走「氣象更為雄壯」、「山川雄秀、人物殷稠」的路線。更好玩的是,沿途省份還突擊搞門面工程,「將道路、橋樑、途間屋宇,俱為修葺粉飾;甚至路旁枯木皆行伐去,竟如隋朝外藩來覲,草木皆衣被文綉」。光緒三年(1877年),廓爾喀(今尼泊爾)貢使來朝,須途經陝西、山西入京,可當時這兩個省荒旱異常,饑民充塞于道,有礙觀瞻,清廷乾脆下令四川總督在成都接收貢品,代發敕書、賞賜,之後派員就地護送貢使返程。(詳見何新華《最後的天朝:清代朝貢制度研究》)
又如賜宴,一般分兩類,即禮部主持的例行宴會與皇帝特賜的宴會,往往持續數日。國宴規格既高,延綿又久,花費自然不菲,不過外人似乎不太買賬。1670年,葡萄牙一位貢使在日記中抱怨說,賜宴的肉十分肥膩而不熟,必須像狗那樣撕咬,他們出席宴會只能一飽眼福。他還說,一連三天的餐具都是同一套,而且從不盥洗,原因是銀質餐具要審查其斤兩,多次盥洗會減少分量,差額須由工作人員賠償,故他們從不清洗餐具。朝廷要面子而實丟面子者,往往若是。
再就是觀看節目,一般會邀請貢使觀看戲劇演出、煙火表演,清代還特別推出有閱兵式味道的冰嬉典禮。在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乾隆要手下專門編了一出名為《四海昇平》的崑劇。在這出神戲中,神靈各顯神通,盡獻寶物于皇帝。不過從馬戛爾尼的日記來看,他看得一頭霧水,完全不能理解這齣戲的微言大義。至於煙火,外國人就比較喜歡了。馬戛爾尼的副使斯當東在日記中讚嘆所看焰火的盛況,稱之為「偉大壯觀」、「見所未見」。有學者對此評論說,「讓外國貢使觀看焰火,就如三跪九叩一樣,也是一種帝國禮儀,通過綻放的煙花,把帝國的萬丈光輝濃縮在帝京暗夜的天空,讓貢使們在不覺中體驗天下統一的情懷,從而增加對天朝的向心力。」此論一個補充證據是乾隆御制的《填倉日命哈薩克人觀燈火》:「委羽來經五月程,上元盛典入都城。得教餅節觀燈火,為示懷柔洽眾情。」
對於貢品,天朝採取「厚往薄來」的政策,回賜物品價值往往高出貢品數倍(清代略有變化,回賜物品不算豐厚,但維繫朝貢體制的總體花費仍相當高昂)。比如明朝規定:「凡貢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貨來,皆倍償其價。」於是各國頻繁來朝,使得明王朝「歲時頒賜,庫藏為虛」,只好對來貢者的時間、次數加以限制。
回賜之外,朝廷維繫朝貢體制的最大開銷,是承擔貢使訪華期間的一應費用,包括交通、護送、食宿等等。貢使團通常在100到300人不等,在中國境內停留時間則長達五、六個月。道光年間,給事中陳功上奏,聲稱越南貢使在廣西等省經過驛站時所需人夫竟多達四五千名。這雖有地方虛報揩油的因素,也可見接待貢使耗費地方財力之巨。另據約翰?巴羅記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在華136天內,共花費清廷約52萬兩白銀。馬戛爾尼訪華是在乾隆五十八年,而據申學鋒統計,乾隆五十六年的歲入約4359萬兩白銀,接待一次使團的花費就超過歲入的1%,面子之昂貴,可見一斑。
不過皇帝似乎並不以此為累。接待馬戛爾尼使團時,乾隆特意指示天津地方官員「務宜妥為照料,不可過於簡略,致為遠人所輕」。此前又有下屬報告關於接待南掌(今寮國)貢使超標一倍的事情,乾隆批示說,「用之於外夷,不可言樽節」(樽節,意即節省),只要外夷得了實惠,而非屬員貪污冒報,就不必計較花費。馬戛爾尼是第一次來華的英國官方使者,故而接待較厚,越南、寮國等國貢使則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自也不能厚此薄彼。天朝的面子觀與虛榮心,實是四海之內、軫域無分。
盛情接待外賓以維繫面子的同時,皇權統治者也沒忘掉「夷夏之防」。在貢使經過的戰略要衝,朝廷有時會安排駐軍列隊向之致敬,實是宣示軍威。馬戛爾尼訪華時,乾隆特意下旨,要大臣像早前接待葡萄牙使者一樣,好好展示一下軍威:「因思乾隆十八年,西洋博爾都噶爾國(今葡萄牙)遣使進貢,系由廣東澳門收泊。其時兩廣總督阿里袞曾於海岸處所調派員弁,帶領兵丁,擺齊隊伍、旗幟甲仗等項,皆一體鮮明,以昭嚴肅。此次英咭唎國(今英國)貢船進口泊岸時,自應仿照辦理。……務先期派委大員多帶員弁兵丁,列營站隊,務須旗幟鮮明、甲仗精淬。並將該國使臣及隨從人數,並貢件行李等項,逐一稽查,以肅觀瞻而昭體制」。
不過,宣示軍威也好,盛情款待也好,似乎都沒能讓馬戛爾尼對天朝產生敬仰之心。馬戛爾尼在日記中直言不諱地說,滿清「龐大的上層建築根基空虛,而且我看到枝幹繁盛的樹木將迅速凋謝的徵兆」,又說中國「在過去的150年裡,沒有發展和進步,甚至在後退……他們和今天的歐洲民族相比,實際上變成了半野蠻人……在和使團交際期間他們發現我們在許多方面比他們強,他們仍不自愧,有時假裝對所見無動於衷……好像他們自己是優勝者」。他並且從宮廷的祥和氣氛中看出動蕩不安,「儘管皇帝以他的精力和智慧可以維持國家機器平穩運行,但如果在我本人去世之前這個帝國已經奔潰瓦解,我將不會感到意外」。他最後預言說:「中國人如不是逐步獲得解放,而是放任激情奔流,必將掉進蠢行的陷阱,被自己的種種瘋狂行動傷害,最終不能像法國人和黑人一樣享有自由」。
當然,皇權統治者不可能知道馬戛爾尼這樣的外國使者對天朝的真實看法,他們對外人的防範,更多是出於「夷夏之別」的傳統考量。中國臣民與外國人的接觸受到嚴格限制,所有接觸包括貿易都被置於官僚機構的嚴密控制之下,理由是外國人會帶來文化污染的危險,而在適用於帝國民眾的禮儀秩序中也沒有他們的位置。利瑪竇敏銳地觀察到:「中國人對於外來使臣懷著巨大的疑懼……全國上下都不得與外國人打交道,除了在皇帝許可的特定時間與特定地點。」
要之,在古代中國,一切外國若來華從事貿易,必須遵依朝貢制度,有其不可移易的禮儀。對於海外各國,無法強服時,則視為化外之邦,拒不予通。在天朝統治者看來,通商只是朝貢制度的附屬功能,即使帶來若干稅收也不值得計較。朝貢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和有中國特色的天朝體制。因此,朝貢貿易中的貿易就變成一種特權——皇帝特別恩賜的權利,而皇帝也隨時可以因洋人的任何過失而取消這種特權,就像今天我們不時還會看見的一樣


祥瑞图大搜索 /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 http://bit.ly/2JX6Uo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