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前332年?-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2][3][4]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L73stq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未嘗一敗,被封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千字文》將白起與王翦、廉頗和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名將。[5]
生平
出身
關於白起的出身,據《新唐書·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記載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將領白乙丙[註 1]。白乙丙的後代以白為氏,他們的遠代子孫就是白起。[6]而唐代詩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則記載白起的先祖是楚國公族白公勝。白公勝謀反失敗自殺後,他的兒子逃往秦國,後代世代在秦國為將,白起就是他們的後代。[7][8]
伊闕之戰
主條目:伊闕之戰
白起尖頭小面,雙眼有神。行事果斷,分析事情透徹,意志堅強。[9]並且善於用兵,與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前294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為左庶長,率軍攻打韓國的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第二年,在魏冉的推薦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同年,韓、魏、東周聯軍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率兵進軍至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與秦軍對峙。戰爭中秦國方面兵力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聯軍方面韓軍勢單力薄,希望魏軍主動進攻,而魏軍則倚仗韓軍精銳,想讓韓軍打頭陣。秦軍主將白起利用韓、魏兩國聯軍想保留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的弱點,先設疑兵牽制韓軍主力,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軍。魏軍戰敗後致使韓軍潰敗而逃,秦軍乘勝追擊,取得大勝。伊闕之戰秦軍共斬首24萬,占領伊闕及五座城池,公孫喜遭擒殺。[10][11][12][13][14]秦軍又圖謀進攻西周國,但在西周國的一系列外交活動下未能成功。[15][16][17][18]戰後白起因功升任國尉。同年,白起趁韓、魏兩國在伊闕之戰慘敗之機,率兵渡過黃河,奪取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以東到乾河的大片土地。[10]
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城(山西省永濟市東);攻下垣邑(山西省垣曲縣東南),但沒有占領。前291年,白起率軍攻打韓國,奪取宛(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葉(今河南省葉縣南)。[19]前290年,白起與司馬錯合兵再次攻下垣邑。[20][21]次年,又率軍奪取魏國的蒲阪(今山西省永濟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22][23][註 2]前282年,白起率軍攻打趙國,奪取茲氏(山西省汾陽市南)和祁(今山西省祁縣東南)。次年,又奪取藺(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西)和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註 3][25][26][27]同年,白起率兵出崤山,進圍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周君唯恐危及自身,於是派蘇厲引用養由基的典故遊說白起,白起稱病撤兵。[27]前280年,白起再次攻打趙國,斬首3萬並奪取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和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市西)。[28][29]
鄢郢之戰
主條目:鄢郢之戰
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政治腐朽、不修國政,大臣居功自傲、嫉妒爭功,阿諛諂媚之臣掌權,賢良忠臣受到排擠,致使國內百姓離心離德,城池年久失修。[12]為全力進攻楚國,前279年,白起隨同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在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相會修好,兩國暫時罷兵休戰。[30][9]白起在分析秦楚兩國形勢後,決定採取直接進攻楚國統治中心地區的戰略,於前279年率軍萬人沿漢江東下,攻取沿岸重鎮。白起命秦軍拆除橋樑,燒毀船隻,自斷歸路,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信心,並在沿途尋找食物,補充軍糧。而楚軍因在本土作戰,將士只關心自己的家庭,沒有鬥志,因而無法抵擋秦軍的猛攻,節節敗退。[12][31]秦軍長驅直入,迅速攻取漢水流域要地鄧城(今湖北省襄陽市北),直抵楚國別都鄢城(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32]鄢城距離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很近,楚國集結重兵於此,阻止秦軍南下。秦軍久攻不下之時,白起利用蠻河河水從西山長谷自城西流向城東的有利條件,在鄢城西百里處築堤蓄水,修築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經河水浸泡的鄢城東北角潰破,城中軍民被淹死數十萬。[33]攻克鄧、鄢城後,白起赦免罪犯遷往兩地,[32]又率軍攻占西陵(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西)。[34]
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國,攻陷楚國國都郢,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自保。[35]此戰秦國占領楚國洞庭湖周圍的水澤地帶、長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雲夢縣一帶)的大片土地,[36][37]並在此設立南郡,白起因功受封為武安君。[38]次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為主將、蜀郡郡守張若為副將,奪取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註 4]。[39][40]在春申君的調解下,秦昭襄王才與楚國結盟休戰。[41]
華陽之戰
主條目:華陽之戰
白起於前276年率軍攻打魏國,奪取兩座城池。[42]
前273年,趙、魏兩國進攻韓國的華陽(今河南省鄭州市南),韓國國相派陳筮求救於魏冉。魏冉請求秦昭襄王出兵,秦昭襄王命白起和客卿胡陽率軍救韓。秦軍採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方針,長途奔襲八天後突然出現在華陽戰場,然後趁趙、魏聯軍不備發動進攻,大敗趙、魏聯軍。此戰秦軍共俘虜三名將領,斬首魏軍13萬,魏將芒卯敗逃;趙國將領賈偃被擊敗,秦軍殺死潰退渡河的趙軍2萬人。[43]秦軍占領華陽並乘勝攻取魏國的卷縣(今河南省原陽縣西)、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中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東)、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東北)和趙國的觀津(今山東省觀城縣西)。[44][45]白起又率軍經過北宅(今河南省鄭州市北),進圍魏國首都大梁。經魏國大夫須賈遊說魏冉以及魏安僖王答應派段干崇割讓南陽郡後,秦國才罷兵。[46][43]秦國將觀津送還趙國,並與趙國相約攻打齊國。[44]
陘城之戰
主條目:陘城之戰
魏國人范雎因受迫害逃往秦國,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針對秦國屢次跨越韓、魏兩國作戰,勞師動眾卻又收穫很小的缺點,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策略:用恩威並用的辦法親近魏、韓兩國,威脅楚、趙兩國,迫使齊國恐懼後主動依附秦國,待齊國依附後然後再向臨近秦國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拓展土地。[47]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對臨近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白起進攻韓國的陘城(今山西省曲沃縣東北)、汾城(今山西省臨汾市北),斬首5萬並沿汾河修築防禦工事到廣武(今山西省代縣西)。[註 5]次年,又率軍封鎖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道路。[49][50]
戰國時期形勢圖
長平之戰
主條目:長平之戰
秦國於前262年出兵進攻韓國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野王投降,切斷上黨郡同韓國本土的聯繫。[51]韓桓惠王大為恐慌,派陽城君出使秦國獻上黨郡求和,但上黨郡郡守靳黈不願降秦,韓桓惠王於是派馮亭接替靳黈。[52]馮亭也不願降秦,於是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說:「通往韓國的道路已被切斷,秦國軍隊正在逼進,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國如果接受我們,秦國惱怒,必定攻打趙國。趙國遭到武力攻擊,必定親近韓國。韓、趙兩國聯合起來,就可以抵擋秦國。」於是便派使者通報趙國。趙孝成王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說:「聖人把無功受益看作是禍害,秦國自認為上黨之地唾手可得,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說:「動員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受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可失去機會。」趙孝成王說:「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說:「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可以為將。」趙孝成王於是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駐軍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53][54][9]
前261年,秦國派兵攻占韓國的緱氏(今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註 6]。次年,秦昭襄王又派左庶長王齕攻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亡到趙國,趙軍在長平接應上黨的百姓。四月,王齕向長平的趙軍發動進攻,廉頗迎戰。秦趙兩軍士兵時有交手,趙軍士兵擊傷秦軍的偵察兵,秦軍的偵察兵斬殺趙軍的裨將茄,雙方戰事逐步擴大。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攻下兩座城堡,俘虜四名尉官。七月,趙軍築起圍牆,堅守不出。秦軍強攻,奪下西邊的營壘,俘虜兩名尉官。廉頗固守營壘等待秦軍糧草已盡則自退兵,雖然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此時秦軍糧草將盡, 但趙孝成王仍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正面交戰,秦國丞相范雎又派人到趙國施行反間計,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堅守不戰,將秦國的反間計信以為真,於是派趙括接替廉頗。
秦昭襄王得知趙括擔任主將後,暗地裡派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由白起擔任上將軍,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且嚴令軍中不要走漏消息,否則格殺勿論。趙括接任主將後,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營壘,但秦軍營壘十分堅固,不能攻破。白起命一支25000人的突襲部隊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並派出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軍作戰失利,於是原地建造壁壘,等待援兵到來。秦昭襄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親自前往河內郡,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兵。
到了九月,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編成四隊,輪番進攻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最後趙括親率精銳士兵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士兵40萬向白起投降。白起與手下將領謀劃說:「趙國人民反覆無常,之前秦攻下上黨,那裡的民眾卻全都跑回趙國。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白起用欺騙的手段,命手下士卒將趙國降兵全部殺死,只留下年紀尚小的士兵240人放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前後斬殺趙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55]戰爭結束後,秦軍清掃戰場收集頭顱,因頭顱太多而堆積成台,名叫「白起台」。[56]
失勢
主條目:邯鄲之戰
長平之戰後,趙國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全國上下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前259年,秦軍再次攻占上黨郡,並且兵分三路:王齕一路攻下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皮牢(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北);司馬梗一路攻下太原郡;白起親率大軍攻打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準備一舉滅亡趙國。[57][58]韓、趙兩國大為恐慌,韓桓惠王決定割地求和,而趙孝成王親自前往秦國拜見秦昭襄王,並與大臣趙郝約定割讓六座城池與秦國和談。[59]兩國又派遣使者[註 7]攜帶重金對秦相范雎進行遊說。范雎擔心白起功高影響自己的仕途,以秦國士兵征戰操勞需休養為由,勸說秦昭襄王答應韓、趙兩國求和。秦昭襄王聽從范雎的建議,答應韓國割讓垣雍(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北)、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為條件進行和談。雙方於正月停戰,白起得知此事後與范雎產生矛盾。[60]
趙孝成王準備按和約割讓六城時,大臣虞卿認為割地給秦國,只會讓秦國更加強大,不抵抗割地求和只能加速趙國的滅亡。虞卿建議以六座城池賄賂齊國,交好燕、韓,聯合魏、楚共同抗秦,趙孝成王採納虞卿的建議,在國內積極備戰。[61]秦昭襄王見趙國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聯合對付秦國,準備進攻趙國。白起此時患病,不能帶軍征戰。秦昭襄王向其詢問,白起說:「長平之戰中,秦軍大勝,趙軍大敗。秦國人戰死的給予厚葬,受傷的給予精心治療,有功績的設酒食給予慰勞,百姓假借祭祀之名聚會,浪費財物;趙國人戰死的無人收殮,受傷的得不到治療,軍民哭泣哀號,齊心協力恢復生產。雖然現在大王所派的兵力三倍於以前,但我預料趙國的守備力量是以前的十倍。趙國從長平之戰以來,君臣都憂愁恐懼,早上朝,晚退朝,用謙卑的言辭、貴重的禮品向四方派出使節,與燕、魏、齊、楚結為友好盟邦。他們千方百計,同心同德,致力於防備秦國來犯。現在趙國國內財力充實,加上外交成功,在這個時候不能攻打趙國」。 [12]
秦昭襄王不聽從白起的勸告,於前258年派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鄲,趙國軍民奮起反抗,陣亡五校[註 8]軍隊也沒有取得成果。[62]此時,白起痊癒,秦昭襄王又派范雎見白起,對他說:「當年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戰士百萬。您率領數萬軍隊攻打楚國,攻下楚國國都,燒毀他們的宗廟,一直打到東面的竟陵,楚國人震驚,向東遷都而不敢向西抵抗。韓、魏兩國動員大批軍隊,而您率領的軍隊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卻和它們大戰於伊闕,大敗韓、魏聯軍。現在趙國士卒死於長平之戰的有十分之七、八,趙國虛弱,希望您能領兵出戰,一定能消滅趙國。您以少敵多,都能大獲全勝,更何況現在是以強攻弱,以多攻少呢?」白起說:「當年楚王依仗他的國家強大,不顧國政,大臣們居功自傲,嫉妒爭功,百姓離心離德,城池也不修繕,所以我才能領兵深入楚國,占領很多城池,建立功勳。伊闕之戰中,韓魏兩國相互推諉,不能同心協力,所以我有機會集中精銳,組織勁旅,出其不意地進攻魏軍。魏軍已經戰敗,韓軍自然潰散,然後乘勝追擊敗軍,所以我才能獲勝。秦國在長平大敗趙軍,不趁趙國恐慌時滅掉它,反而坐失良機,讓趙國得到時間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現在趙國軍民上下一心,上下協力。如果攻打趙國,趙國必定拼死堅守;如果向趙軍挑戰,他們必定不出戰;包圍其國都邯鄲,必然不可能取勝;攻打趙國其他的城邑,必然不可能攻下;掠奪趙國的郊野,必然一無所獲。我國對趙國出兵毫無戰功,諸侯就會產生抗秦救趙之心,趙國一定會得到諸侯的援助。我只看到攻打趙國的危害,沒有看到有利之處。」白起從此稱病不起。[12]
身亡
范雎將白起的話轉告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發怒,說:「沒有白起,我就不能消滅趙國嗎?」於是另派王齕接替王陵攻打趙國,又派鄭安平率軍5萬增援[63]。秦軍包圍趙都邯鄲八、九個月,死傷人數很多,也沒有攻下。趙軍不斷派出輕兵銳卒,襲擊秦軍的後路,鄭安平也因遭到趙軍的包圍率部投降。楚公子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領數十萬士兵救援趙國,秦軍損失很大。這時白起說:「秦王不聽我的意見,現在怎麼樣了?」秦昭襄王聽後大怒,親自去見白起,強迫他前去赴任。白起叩頭對秦王說:「我知道出戰不會取得成功,但可以免於獲罪;不出戰雖然沒有罪過,卻不免會被處死。希望大王能夠接受我的建議,放棄攻打趙國,在國內養精蓄銳,等待諸侯內部產生變故後再逐個擊破。」秦昭襄王聽後轉身而去。[64][65]
秦昭襄王免去白起的官爵,將其貶為普通士卒,命其離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遷往陰密(今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鄉),但白起患病,沒有立即動身。過了三個月,前方秦軍戰敗的消息接踵而來,秦昭襄王更加憤怒,於是命人驅逐白起。白起走出咸陽西門十里路,到了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時,范雎對秦昭襄王說:「白起被流放,很不服氣而且口出怨言。」秦昭襄王於是派使者賜給白起一把劍,命他自盡。白起仰天長嘆道:「我到底有什麼過錯竟落得這般結果?」過了一會說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投降的士兵有幾十萬人,我用欺詐之術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了。」白起隨後自殺。[66]《戰國策》記載為白起離開咸陽七里時,被秦昭襄王所派使者絞殺。[67]白起的副將司馬靳也一同被賜死。[68]
死後
白起被賜死後,諸侯列國都舉杯慶賀,[69]而秦國人都同情他有功無罪而死,大小城邑都祭祀他,[70]並自發在咸陽為其修建祠堂。到秦始皇時追念白起的戰功,封其子白仲於太原,白起的後代子孫世代為太原人。[7]
軍事思想
白起擅長野戰和攻城戰,在作戰前和作戰時,重視掌握和分析敵方虛實強弱。例如伊闕之戰中發現韓魏兩國軍隊相互推諉,不能同心協力的弱點取得大勝;邯鄲之戰時發現失去滅亡趙國的最佳時機後拒不領兵。在與強敵作戰時,不與敵軍正面會戰,採取先弱後強的戰術分批蠶食敵軍。例如鄢郢之戰白起率數萬軍隊在方圓五千里、士兵百萬的楚國境內長途奔襲作戰;長平之戰避免與趙軍主力會戰,引誘趙軍進入包圍圈後進行蠶食。在敵軍落敗時,乘勝迎勢,窮追猛打。例如伊闕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後乘勝擴大戰果。白起戰術靈活多變,能根據當地地形地貌制定戰略戰術。例如鄢城之戰的水攻、華陽之戰的長途奔襲作戰等。白起還擅長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例如鄢郢之戰中火燒楚國先王陵墓夷陵,長平之戰坑殺趙國降卒,皆大幅挫傷敵方的士氣。[71]
評價
正面評價
白起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他一生攻城七十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無一敗績,使諸侯聞風喪膽。白起卓越的軍事才能被歷朝歷代所稱頌,例如:
蔡澤評價白起:楚地方數千里,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強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72]
韓、趙使者稱讚白起: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73]
司馬遷對於白起的軍事才能給予極高的評價,他稱白起用兵: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74],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75]
孫楚有《白起贊》稱讚白起:烈烈桓桓,時維武安,神機電斷,氣濟師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北摧馬服,凌川成丹,應侯無良,蘇子入關,噭噭讒口,火燎於原,遂焚杜郵,與蕭俱燔,惟其沒矣,古今所嘆。[76]
趙蕤稱讚白起:膽力絕眾,材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77]
《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中對白起有如下評價:竊以武安君威靈振古,術略超時,播千載之英風,當六雄之敵。
杜甫稱讚白起:門闌蘇生在,勇銳白起強。[78]
此外,白起為秦國居功至偉卻落得自殺收場的慘澹結局,許多人都對這位軍事天才的死感到惋惜。
秦末起義將領陳餘評價白起: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79]
西漢大臣谷永感嘆白起之死:昔白起為秦將,南拔郢都,北坑趙括,以纖介之過,賜死杜郵,秦民憐之,莫不隕涕。[80]
唐太宗所作《金鏡述》中感嘆白起之死: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81]
負面評價
白起在戰爭中大肆屠殺戰俘,尤其以長平之戰後活埋40萬趙軍降卒最為殘忍。主要對白起的負面評價在於藐視生命、濫殺降俘的行為招致普遍的非議。
西漢的哲學家揚雄批判白起:秦將白起不仁,奚用為也。長平之戰,四十萬人死,蚩尤之亂,不過於此矣。[82]
班固評價白起:若秦因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奮其爪牙,禽獵六國,以並天下。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仇,猋起雲合,果共軋之、急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國滅亡於後。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83]
何晏評價白起說:白起之降趙卒,詐而阬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84]
---------------------------
羋[1]姓,春秋時期楚國的祖先的族姓。羋姓後來形成了很多其他的姓氏:
熊姓,商朝末鬻熊之後,楚國公族以羋為姓,國君以熊為氏。
景姓,出自楚平王庶長子子西。
昭氏,出自楚昭王之子子良。
項姓,公子燕被齊國打敗,其子孫遂以封地「項」命姓,稱項姓。
能氏,楚熊摯之後,避難改為能氏。
藍氏,羋姓,春秋時期楚國公族大夫藍縣尹「亹」,子孫以封地為氏。
鬻氏,羋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後。
班氏,羋姓,楚若敖生鬬伯比,伯比生令尹鬬穀於菟,為虎所乳,楚人謂虎「班」,因以為氏。
翠氏,羋姓,楚將景翠之後代。
孫姓,羋姓,是春秋時代楚國蒍敖之後。孫叔敖因為其子封於寢,而「寢」通「孫」,先秦人習慣將字放在名之前,故楚國人通稱「孫叔敖」。
苗姓,源出於羋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
成姓,羋姓,春秋時期,楚國君的兒子字成虎,他的後世子孫取其「成」字為姓,亦稱成氏。
建氏,羋姓,楚太子建之後。
查姓,楚國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後代子孫稱查氏。
荊氏,源出於羋姓。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獲封在荊山一帶,國號為荊,直到春秋初期才改為楚國。楚文王以前的荊君,有庶出子孫以國號為姓,稱荊氏。
莊姓,楚莊王的後裔以其諡號為姓。
屈姓,羋姓,楚公族。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時楚國莫敖瑕被封在屈邑。屈原即源出於此。
楚姓,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楚國的公族後代就以國名為姓。
潘氏,春秋時楚國占領潘國,封為邑,子孫以潘為姓,即羋姓潘氏。《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羋姓,楚之公族,以字為氏。潘崇之先,未詳其始,或言畢公高之子季孫食采於潘,謬矣。潘岳家風詩自可見。晉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漢有潘瑾,後漢有潘勉。」
敖氏,春秋時楚國國君因為被廢而沒有諡號的,改稱作「敖」,其後人以敖為氏。
葉姓,出自羋姓沈尹氏,為帝顓頊的後裔。
--------------------
從《羋月傳》看姓氏文化 "百家姓"裡怎麼沒有"羋"
  跟著羋月看先秦
  羋月,這個戰國時期楚國的小公主隨著11月30日電視劇《羋月傳》的開播,蹦跳而來,她將成長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先秦故事在影視作品中體現得較少,華商娛樂開辟“跟著羋月看先秦”欄目,讓我們一邊追劇,一邊了解先秦文化吧。
  有人說,鄭曉龍執導的《甄嬛傳》和《羋月傳》,是來普及生僻字的。可是不管戰國時期姓“羋”(讀音m?)的人有多牛,甚至像羋月當上了太后,可是現在,我們的身邊卻沒有羋姓的人了,羋姓到哪裡去了?昨日,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上解讀《百家姓》的著名學者錢文忠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他說,“羋”字先秦時期常見,當下卻成為生僻字,原因沒有文獻記載。能確認的是,《百家姓》中沒有“羋”。
  “羋月”可能不是真名 由兵馬俑上殘字推測其名
  《羋月傳》中,羋月是楚國公主。於是,不少觀眾認為“羋”就是楚國的國姓。其實不盡然。錢文忠解讀:“‘羋’是公族,包括國君、貴族等的姓。准確來說,‘羋’姓起源於楚國。戰國時期常見,演變到現在成為罕見字。其間‘羋’姓有改成‘米’、‘弭’等,有傳言北宋著名畫家米芾,本姓羋,后改為同音字米。”人們為何改姓?錢文忠表示:“有的是亡國之后避禍改姓,有的是為了使用方便,文獻中無從考証。”
  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被楚王指月為名。羋月原型為秦宣太后羋八子,不過,羋八字並不能確定名字為“月”,秦王的第一妻子稱王后,第二妻子稱夫人,其余妻子的名號順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由此看來,“羋八子”是姓加上身份稱呼。而“羋月”二字是根據兵馬俑上的殘存“羋月”和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羋月”的合體陶文而來。人們推測羋八子名叫羋月。
  “羋”字另一讀音像羊叫?學者稱方言可能性大
  《羋月傳》開篇出現了屈原,他是楚國重臣,由《潛伏》中扮演李涯的祖峰出演。其實,屈原也姓“羋”,文獻資料顯示,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為什麼人們不稱他“羋原”呢?錢文忠表示,先秦時期姓氏有別,姓是有血緣關系的整個部族的共同稱號,氏是某個支系的稱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對於“羋”字,《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羊鳴也”。也有研究語言的學者指出,“羋”當姓的時候讀m?,其他時候讀“咩”(mi?,羊叫的聲音)。不過,錢文忠認為這種說法在學術上並沒有足夠的依據,“古音怎麼讀‘羋’字,我們並不知道。如果說‘羋’讀‘咩’,個人覺得方言可能性大。”
  m?姓人是不是楚國后代?“您貴姓”體現家族文化
  網絡上,已有網友呼吁重修“羋氏族譜”,呼吁讀音為m?姓的網友,包括米、弭等姓尋根溯源,看看自己是不是楚國的后代,是不是羋月的后人。錢文忠認為:“這是姓氏文化所代表的家族文化熱的一個縮影。近幾年,全國范圍內興起重修族譜熱,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發生了改變,回歸傳統意願得到體現后,開始走向家族文化。”
  中國人在初次見面時,習慣問“您貴姓”。錢文忠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獲知一個人的姓,就知道他的來歷、血脈所在。這代表家族榮譽。“因為社會發展,中國的家族制度曾經陷入徹底消失的境地。當下,家族文化再次興起,其實代表了每個人血脈中的民族文化因子正被喚醒。”(記者吳成貴)
  《羋月傳》邊看邊聊
  滑胎新神器“淡竹葉”來了
  看過《甄嬛傳》,大家以為麝香是宮斗滑胎最猛的一味藥,殊不知《羋月傳》裡“淡竹葉(碎骨子)”前來加盟,王后利用淡竹葉,差點害小羋月無法出世。淡竹葉到底能不能讓孕婦流產?華商報記者採訪了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安軍明,他表示:“淡竹葉導致流產的說法,我在多年的從醫生涯中還真沒遇到過。”他補充:“淡竹葉有清熱瀉火、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針對小便赤黃、口舌生瘡,起不到流產的作用。”
  觀眾發現《羋月傳》和《甄嬛傳》不得不說的聯系,難怪《甄嬛傳》裡槿汐姑姑對嬛嬛拼死付出,搞了半天,在《羋月傳》裡是母女啊。觀眾齊喊“華妃娘娘”命苦,《甄嬛傳》裡被麝香害得無法生子,這《羋月傳》裡變身莒姬又遭淡竹葉之禍,依然無法生育!
  《羋月傳》開播第一天,大家等著看孫儷,卻意外等來了四歲小羋月的扮演者劉楚恬,她太萌、太漂亮了,被贊“傾城傾國”,這個小美人是來自福建的六歲小美女,而且人家已經參演了好幾部影視劇,據說追劇的人心中燃起了對女兒無限的渴望。(記者解晨紅)
-------------------------
《羋月傳》觀後感(四)羋姓和嬴姓: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區別與正確使用方式 - Dearest you, rosylovesyou - udn部落格 http://bit.ly/2L4f2pq
《羋月傳》觀後感(四)羋姓和嬴姓: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區別與正確使用方式
2016/01/25 17:39瀏覽10,711迴響0推薦27引用0
《羋月傳》觀後感(四)羋姓和嬴姓: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區別與正確使用方式
很多人對於《羋月傳》有些不同程度的否定或肯定,但對於想研究歷史的人來說,其中出現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個人認為可以一起開個專題討論一下。
最主要的專題,很多人都在討論,那就是《羋月傳》的羋月這個人,其姓「羋」非常奇特,甚至沒有辦法在《百家姓》中找到這個字。
根據我家的族譜,我姓「羅」,堂號為「豫章」,我家祖上兩千多年前姓「羋」,羅氏一族在春秋戰國時期,跟楚國「羋」姓關係密切,有相互戰爭的記載,自然也有和楚國、商代、周朝等密切相關的歷史。
「羋」姓的消失,或「羅」氏何以變成「羅」姓,日後可以另開一篇文章探討,這裡要講的是:姓、氏、名、字、號,到底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應該如何使用。
根據個人看過的歷史劇來說,打著歷史劇旗號的戲劇非常多,但能正確分清楚名、字、號,已經不容易了,就個人所知大約不出《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或《走向共和》這幾部電視劇之類,對於基本的概念是沒有疑義的。
《羋月傳》如火如荼地在去年十一月底上映了,無論是在報導還是網路評論上,到處都能看到或觀察到對《羋月傳》劇情的討論,但多數人喜歡抓錯,覺得錯誤就該被放大探討,個人覺得更值得討論的是我們已經忘記或消失了對於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討論。
這樣幾篇文章,個人認為需要發表出來,《後宮甄嬛傳》很可能激發了對於后宮女人鬥爭模式的討論熱潮,鼓勵人們通過看電視學歷史,或者對於「賤人就是矯情」有更多的抒發。
在此我只想說,《羋月傳》雖不適合歷史學習,但小說與電視劇裏面,值得觀賞時思考的東西很多,縱然不符合歷史的內容不少,留心一二,也能夠藉此回顧一下被人們所遺忘的歷史痕跡。
特別是那些離開課堂之後,很多人就覺得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訊息,可以溫故而知新,更深入地研究那些與大中小學考試沒有太多交集、影響社會國家卻很深遠的歷史常識。
一、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基本區別
對於廿一世紀的中國人來說,取個「字」或「號」可能很風雅,但已經不太常見,其主因是:社會大眾沒有這類需求,還有先秦所倡導的「禮」已經不是現代的主流。
根據《周禮》,以及後來衍生出的儒家思想,古人說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古代崇尚禮儀的人不只有「揖讓而升,下而飲」(雙方比試才學能力之前,先拱手為禮,比試完了從台上下來,還能夠一起歡樂飲酒;此句來自《論語》,有雙方先禮後兵的意思)的「爭」(文武之類的各種較量),那是個孔孟都崇尚的境界,同時也是周王朝創立以來持續兩千多年的禮貌傳統。
至於「禮」的內涵,可以說食、衣、住、行、育、樂皆有,從先秦至清末,無論是讀書人或者平民百姓,多半願意恪守規則,而底下就是最基本的基本要求:
1.姓:從「女」所「生」所形成的相關血統族群,繼承自母系社會,所以同「姓」不得通婚。
2.氏:從封建制度衍生出來的尊稱,通常一個「氏」代表一個封建國家或者一大片封地。
3.名:父母長輩在小孩出生前後給取的「名」,可按照族譜來定。
4.字:古人成年時(弱冠)取自己的「字」,只有父母、祖父母、君王、老師可以直接叫喚稱呼我們的名,外人(親朋好友)都得叫我們的「字」,否則違反基本禮儀。
5.號:從封建制度衍生出來的尊稱,最早來自於「諡號」,也就是一個人死後君王或大臣討論後得出的諡號,後來字號混用,許多附庸風雅的人自己取字號,根本不管自己有沒有被國家賞個「諡號」。
當我們觀察《羋月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基本原則:「姓」、「氏」是兩個概念,與「名」、「字」、「號」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為何迄今仍有許多人秉持同「姓」不通婚的想法呢?
很簡單,古代的中國人已經有優生法則,同一個血緣關係的宗族,裡面血統太相近的男女結合在一起,會因為血緣關係而導致容易產生嚴重的近親相關遺傳疾病,舉凡血友病、唐氏症等,智能不足之類的問題,也有可能與血統相近有關聯。
換言之,「姓」代表著優生學概念。
我們與誰同「姓」,有說法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因為數百年前經歷了元朝和清朝當時的外族統治,有些族群為了融入中華民族血統,自動或非自願使用漢姓,故而血統方面判定更為多元。
中國人在初次見面時,習慣會問一句:「請問您貴姓?」
「姓」說明的是母系所生的族群,一位母親所生的所有孩子,或許父親不同,但終歸是有血緣關係的,按照先秦時期周王室和各封建王國的後宮狀態,一個王就能有相關最少后宮八名以上的妻妾,有的王國互相攻伐,有的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而只能以母系族群為血統判定,「父不詳」的情況自然常常發生,比如《羋月傳》就有這樣的故事。
周朝以後,特別是《羋月傳》發生的時段在戰國時期,獲知一個人的姓,就知道他或她的祖先來歷、血脈之類。
從周代開始,特別強調「姓」底下的「家族」族群,因為社會發展迄今,中華民族的家族制度陷入徹底消失的境地,而家族文化的探討,可以代表重新思考「姓」與「家族」之間的連結,其實也代表了血脈中的民族文化基因,是從「姓」做為連結點。
姓氏是有區別的,姓來自於「女」所「生」,「氏」則來自於封建的結果,代表家族榮譽。
周王朝的建立,多出於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宗族親戚幫忙,這些宗族親戚如何辨識?
很簡單,有「女」字邊。
在最早的時候,中國(中原地區的黃河、洛水一帶)主要是母系社會,有些小孩有「父不詳」的問題,這方面多半是古人在先秦時期多有戰亂,女子因夫喪改嫁多,孤兒相對也多,所以族群的聚攏主要是母系所帶領。
商的始祖名「契」。
周的始祖名「棄」。
「契」可能代表著這個孩子出生來自於一種契約,而「棄」可能象徵其父棄養了這個孩子,但無論如何,母系社會將子孫們聚集起來,最後形成了商、周各自的族群。
小部落所產生的「姓」,最後宗族的領袖可能更替換人,今天是甲,明年改乙,最後乾脆把甲、乙所娶的女子所生的小孩們,按照不同母親設立「姓」的族群,這方面可採信的是周朝將「姓」開始成為分封的基礎來觀察。
從周天子分封的封建王國來看,打敗商紂成立周朝,根據個人所知,這些國家都是周王朝的封建親戚,所以有血統關係的人,彼此的姓以「女」字邊來定姓並表示與周王室的親屬關係,如「姬」、「姚」、「姒」、「媯」、「嫪」等,若「女」字邊的「女」不是主要偏旁,而在一個字的下方,則血統關係與周王室比較疏遠,而為臣屬或建立周王朝有功的部將,如「姜」、「㛑」、「㛃」、「㛷」、「㜂」、「㛳」、「㜈」、「㜑」、「㜸」、「㜷」等,許多上述的姓,如今已經幾乎全都消失或不多見,但「同姓不同婚」的不成文民俗說法,過了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大部分的人仍遵守這樣的概念。
「姬」是周王室的姓,有周王室血統的人,封建王國多居於中原地區,以「氏」稱呼是表示其封建的尊貴性,例如有「姬」姓「韓」氏,我們可以確認:周代的韓國,其祖先是周王室的直系,受封的地點在中原地區的韓,圍繞著周王畿建立的國家,可以說韓國就是個血統、地位都非常尊貴、崇高的封國。
又好比齊國,本來最早是「姜」姓「呂」氏,跟「姬」姓周王室關係不近,當初姜太公(姜子牙,姜尚,也就是呂尚),但後代絕對有通婚,當「姜」姓「呂」氏的齊王沒有能力和孩子繼承齊國時,同「姬」姓周王室關係比較疏遠的「姜」姓「呂」氏,就被與周王室關係更親近些、齊王臣子的「媯」姓「田」氏所取代,「田」氏從此執掌齊國。
周王室有任何不贊同的反應嗎?
經過春秋時代,進入諸侯國爭霸的戰國時代,周天子已經沒有實際控制各個諸侯的能力與實力,所以各個諸侯國有哪個親族取代了誰的執政權,周天子沒辦法管轄,而必須任由那些擁有實權的諸侯自己你爭我奪。
東周時代,各國本來從爭取成為「尊王(周天子)攘夷(四邊的蠻夷戎狄部落)」霸主們,轉而為聽任各諸侯國自行其是、戰爭不斷、霸道併吞小諸侯的情形,這是後來戰國時代之所以稱之。
從「女」字邊的分析角度來看,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嬴」姓的人與周王朝或許有很淺的血緣關係,但其關係比較疏遠,並非是直系血親,而是比較遠的親族。
事實上,「嬴」姓部落若查詢其起源,主要分布在西犬丘(今日陝甘一帶),旁邊有蠻夷的犬戎諸部落,西周時期,周幽王寵幸褒姒,導致犬戎攻陷了西周的鋯京,周王室東遷逃難時,本來養馬的「嬴」姓其中一支部落幫助周王室殿後抵擋犬戎諸部落的入侵,後來受周王室冊封功勞,受封於兩處:北方抵禦胡人的封於趙國,西方抵禦犬戎諸部落的則封於秦嶺附近,稱為秦國。
但秦、趙兩國系出同源,都是「嬴」姓「趙」氏,因此秦、趙兩國王室子女不通婚,而在電視劇《羋月傳》之中,秦、趙兩國都向楚國求親。
當我們弄清楚「姓」、「氏」之後,接著也要搞清楚什麼是「名」、「字」、「號」之間的區別。
在儒家出現之前,無論商朝或者周朝,社會風氣都非常開放,所以周公姬旦制禮,讓《周禮》成為封建王國的禮儀依歸,其中有非常深刻的「五倫」和「倫理」概念。
古人認為有「言靈」,自己的名字如果給他人知曉,可能會被「巫覡」拿去作法術,或者用以傷害、驅使自己的身心靈,因此,自己的名字不給他人叫喚,只有五種類別可以直呼自己的名字
有哪五種類別呢?
① 天:天上的神佛。
② 地:山川神靈。
③ 君:封建時期的君王。
④ 親:直系親屬長輩父母等。
⑤ 師:老師。 「天、地、君、親、師」是古人對於尊者的五種分類,也就是說,自己的名字,只有這五種對象可以喊,誰喊了都是對自己的冒犯
其他人該怎樣喊呢?
就稱呼自己的「字」,而魏晉南北朝之後,則有「號」的出現。
反正,只要有讀書的人,一定得喊他人的「字」或「號」,直接喊他人的「名」,其他人會覺得這人不懂禮貌,讀書人則會覺得被冒犯,更甚有被褻瀆的感受。
有些人要表現出對於讀書人的尊重,則會隨時提醒自己,例如我們看《雍正王朝》,雍王爺看到年羹堯一定會喊他的字「亮工」,就算雍正皇帝私下見了他,為表示親暱也會避免喊他的名,而定然喊他的字。
又譬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若有人可以喊李白的名字,那麼這樣的人限定其地位和身分,必然只有幾種:李白的父母、祖父母、皇帝唐明皇(唐玄宗)、李白家族的族長或長輩之類。
那李白的好友杜甫,則可以喊「太白」,喊他的字,可表示親近,主要是友人或官場同僚稱之;換句話來說,李白可以喊杜甫為「子美」(杜甫,字子美),以象徵兩人同朝為官,還有兩人的親近友誼。
那旁人該如何喊李白呢?
由於李白跟其他人未必認識或親近,文學場上不熟悉的人,因此可以喊他的「號」為「青蓮居士」。
這「號」到了唐朝以後,就不是「諡號」的意思了,而可以當作一種文壇上的別稱,用以斷定發聲者的遠近親疏。
「字」、「號」的使用,如今到了廿一世紀,已經很少人特別取了,主要是沒有使用的場合,除了小名(其功用等同於「字」),對比稱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已經可以表現出遠近親疏,所以「字」、「號」也因此式微了。
二、兩千多年前的男女如何使用姓和氏 在周朝以至於戰國時期,使用「姓」、「氏」是大學問,一個人若有「氏」,則顯示出此人出身不凡。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可以有百「姓」,但絕對不會有百「氏」,「氏」是周王室和周天子所決定封建的諸侯方能有,普通平民,甚至於周朝的奴隸階層,多數連「姓」都沒有,而會跟著自己所在地的封建諸侯的「氏」當作自己的「姓」。
此外,也有根據自己的工作來當作「姓」使用,好比《羋月傳》的「羋」姓,據本人所知,「羋」姓與「姜」姓都與「牧羊」的工作相關,因此,前者與周王室「姬」姓沒有血緣關係後者與周王室關係緊密,而可以看出根本上的差異。
楚人「羋」姓,氏族則非常多,例如有最知名的「氏」,首先是「屈」氏、「景」氏、「昭」氏,但文書上多數會載明「姓」、「氏」,這兩者同列,可以看出前者的血統關係,以及後者的封建貴族階級,如此便可從《史記》、《戰國策》等著作中,推敲出「氏」族、封地和影響力的強弱。
況且,「羋」姓並非只有楚人,在商王朝建立的時候,我家的先祖「羋」姓「羅」氏同樣是黃帝的一支族裔,與荊楚同樣為「羋」姓,發源地在甘肅,遠早於後來的楚國人。
「羋」姓「羅」氏成立羅國,周朝時從陝甘等地南下湖北,最後被楚國所攻滅,最後纔將「羅」氏改為「羅」姓,而以地域情況來分,「羋」姓的族群是很多的,可確定的是均以牧羊為主,而「羅」氏則是特別具備「羅」(編織捕魚、捕鳥的羅網)技能的其中一個族群。
若說「羋」姓是楚國國姓,就有些不對了。
在先秦時代,要說楚國的國主,應該說是「羋」姓「熊」氏,由於太多人姓「羋」姓這個同樣都是一個血統來源的大公族,為判別彼此之間的族群,通常稱「氏」,這除了可以細別同姓的差異,還能藉此區分貴族的階級地位。 《羋月傳》中,羋月是楚國公主。
於是,不少觀眾認為「羋」姓就是楚國的國姓,其實不盡然。
國君、貴族等的「羋」姓「熊」氏得到最後政權,並且成立了長江中下游的楚國,準確來說,「屈」氏、「景」氏、「昭」氏同樣是有建國之功的貴族,但「羅」氏由於在周朝多次與楚人作戰對抗,最後「羅國」還被擊敗滅國,故而後來成為楚的其中一支族群。
那我如果生在先秦時期,「羋」姓「羅」氏,名「霖」,那我該被人稱為什麼呢?
這樣要看我的身分、性別,還可以看我的職業。
倘若我是普通平民,男性,那就我家人、親族和君王可以喊我「羅霖」。
假使我是女性,平民,那時我可以被旁人稱為「羋霖」。
若我是老師,男性,地位崇高,那麼旁人可以喊我「羅子」。
假使我在朝當官,男性,如此旁人必須稱我的「字」,而不能直呼我的名諱「羅霖」,否則我有生殺之權,馬上可以入官署備案,然後把那個亂喊我名的人,以「侮辱官署」的名義抓起來,或者氣得衝過去把這人打幾個嘴刮子,狠摑幾下發洩怒氣。
為什麼?
天地父母纔可以喊我的姓名,頂多我的老師也能直呼我名,誰拿老子大名說嘴,揍他!
那為何有男性、女性的差別呢?
因為「姓」可能相同,但「氏」是以家族或族群裡面有封建土地或地位的貴族來定的,周王朝的女子地位,很難成為一個族群的領導人物,此外還得明確性別,因此男子但稱呼是「氏」加上「名」,而女子的稱呼是「姓」加上「名」,而男子還須觀察身分地位等,稱謂上比較複雜些。
在《羋月傳》之前,拍攝先秦時代的電視劇非常多,但很少有電視劇能夠把「姓」、「氏」說得分明,或許是認為這並不重要,也有可能是錯誤認知所致。
在電視劇裡面,將「秦王駟」稱為「嬴駟」不能說不正確,現代人當然是「姓」和「名」合稱,然而在當時的秦國,必須使用周王朝制定的地位稱呼法,如此則周天子或男主角的父母老師等尊長,可以喚他「趙駟」。
當然,若有誰對於秦王(秦君)飽含侮辱性的稱呼,也能直接叫喚他的「名」。
先秦時期,總而言之,「姓」是血緣關係的統稱,而「氏」是地位關係的象徵。
如《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無論如何,在諸侯爭霸的戰國時期,血緣關係遠不如地位階級更為要緊,同姓的人還不在少數,這也是秦始皇姓嬴、氏趙、名政,那麼現代叫他「嬴政」沒錯,古人在先秦時期,還得是地位身分都足夠的,方得以稱他為「趙政」。
不然,就等著被殺頭吧!
在這層關係上面,稱呼的法則很簡單,就是「氏」族的重要性,遠高於我們現代人的想像。
譬如歷史中記載了「華陽君」是大秦宣太后(羋八子,目前所知的歷史文獻並沒有記錄羋月的名字)的弟弟,沒有提供他的氏名,只知道這個人名為「戎」。
按照他父親是楚威王的說法,則電視劇中的羋月弟弟,一定要稱為「熊戎」,或者稱其「字」,或者稱其「官銜名」。
按照先秦男子稱呼的法則,《羋月傳》出現了屈原、昭陽、靳尚三個人,他們三個全都是「羋」姓,「氏」分別是屈氏、昭氏和靳氏,那麼稱呼上要特別注意,發聲者的地位如何,被稱呼者的地位如何,都是一個要點。
值得一提的是,「屈原」是我們現代人的叫法,他「羋」姓「屈」氏,名為「平」,「原」是他的諡號,由於「平」有「平原」的意思,古人取諡號除了與自己的功業有關,與人名的避諱也有關,不能直呼其名,所以通常喊「號」,在屈原死後喊喊,也是懂得先秦《周禮》基本法則的人所知曉的。
如果身處於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們可以看到的「屈原」這個人,就直接喊他「屈原」嗎?
倘若這人死了,人們在汨羅江邊哭喊:「屈原啊,你死得好冤!」是可以的。
那麼,當「屈原」還活著的時候,假使我們是楚王或周天子,又要怎樣喊這個人呢?
上朝的時候,楚王槐一定會叫他「屈平」。
不然滿屋子的楚國人,很多人都姓「羋」,喊「羋平」是喊誰呢?
難道「羋平」是女人嗎?
當然不是!
想要建功立業的屈左徒,旁人可以稱他為「屈子」,或「屈左徒」,但絕對不會膽敢喊他的姓名,這就是「禮」之所以在先秦時期很重要的緣故啊!
三、羋月的名字
羋月這個女主角的設計,其實花了不少心思,也可以說是本劇最重要的一段。
小說裡面,以「季羋」稱呼羋月,這方面來自於一個先秦時期的基本概念,那就是家中女性的排行和男性的排行,貴族王室是有嚴謹規定的。
以下是女子的排行,外人用以稱呼:
① 孟:長女,以此加上「姓」。
② 仲:次女,以此加上「姓」。
③ 季:幼女,以此加上「姓」。
④ 若女兒多,或者此女有貴族或王室妻妾地位,則置於「姓」前。
例如電視劇裡面的「孟嬴」,她本來的名字小說和電視均沒有提及,但其稱呼就已經說明了一件事情:「孟嬴」是「嬴」姓嫡長女,到了漢朝稱之為「長公主」,而在先秦時期,沒有建功立業的女子,生於王室或貴族之家,除了她丈夫和她家中長輩,旁人不可能會知曉她的真實名字。
這時,稱呼要先看她的長幼順序,或者可以觀察這個女子出嫁後嫁給的王侯貴族地位,然後合併稱呼。
倘使這個女子進入王室,有了君王給的位份,那就是「姓」放在前面,地位稱號放在「姓」之後。 
例如女主角羋月,史上稱之為「羋八子」。
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被楚王指「月」為名。
以原始信仰來說,「日」和「月」都是很高位階的信仰象徵,天上的「日」(太陽)被視為主神,那麼女主角的名,也顯示出她在楚威王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然不會特別指為此名。
羋月原型為秦宣太后,羋八子的諡號為「宣」,「太后」之名也確實從她開始出現,如此可知,其他那些電視劇拍出來許多的「太后」都是錯誤的,這也是《羋月傳》很重要的一個重點。
只不過,歷史上的「羋八子」,她的真實名字到底是不是「月」,這方面原著小說《羋月傳》的前言,以及考古學方面的解說,而「羋月」二字來自於兵馬俑上的殘存「月羋」(古人書寫由右而左),以及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羋月」二字的合體陶文而來,到底此女名何,至今仍出於部分考古人士的推斷。
根據本人認知,能以「月」為名,其母應該不是普通媵女,身分起碼不會如電視劇中的向氏那樣低。
然,這些依然是臆測。
不過說到姓氏,女主角「羋月」,按照先秦女子稱姓而不稱氏,可以說是正確的,但命名規則主要是看排行或者出嫁的對象而定。
古人認為,女子的名不能隨便告知他人,提親的時候方可問名,所以能記載下來的先秦女性之名很少。
後人在史料中記載,也多半用國號、貴族階級、氏名來當做名字,比如古代女子「孟姜」,可知其姓為「姜」,原籍很可能是齊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又如「褒姒」,「褒」國人,姓「姒」這個與周天子「姬」有相關親族的大姓;又好比「夏姬」,其姓為「姬」,「夏」這封國或封地的女子;譬如「西施」,古人不知道她的真名,只曉得她姓「施」,住在某村的西邊,無論怎樣「沉魚落雁」的美貌,天曉得她的名為何。
所以我們還可以確認:「東施」也姓「施」,同姓,有血緣關係,卻沒辦法擁有美貌,真地可悲......
古代姓名,通常男性可以留諸史冊,女性則頂多有個「姓」,然後以貴族或王室封國或封地來稱呼。
那麼,《羋月傳》出現的「莒姬」,何以受到楚威王的寵愛?
不是美貌,而是她的出身非常好,擁有「姬」姓的莒國公主,這可是周王室的血脈之後啊。
說點真心話:《羋月傳》之所以引發個人興趣,首先在於女性從男性爭霸的戰國時代站了起來,而且從后宮一舉站到了最前面,甚至於掌控了時局,走進了歷史。
女人的價值,在歷史中被湮沒了,因為她們能夠留下的太少,連芳名也使得後人往往不得而知。
那時,仍有人堅持自己的女性價值,而且這種價值不是簡單的后宮爭權,不是生子工具,也不是簡單的評價所能概括的。
在某種程度上,羋月這個女子,為先秦時期的時代引領者也不為過。
吾國古代之士,可以說都是些武士,士為低級貴族,在秦國得有戰鬥或者耕種的能力,方能為他人所尊重,也得以替自己掙來地位……執干戈以衛社稷義務的那些將領,或者在戰亂中身處於後宮,只能秉承君王情愛喜好的女子,如楚威后、鄭袖、羋茵……有為自己活出怎樣的精采呢?
可以說,羋月至少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與兵馬俑關係密切,而對於守護社稷的義務,不單純是抗擊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更多的還是秩序和家人的守護。
或許,電視劇中的羋月只是個理想的存在,沒有那麼純真無瑕的青春期,也缺乏了一點武則天似的剽悍,但我仍覺得:骨肉相守、政治改革和天下一統的霸業,一個女子能夠扛起,真的很不簡單。
按照《羋月傳》的邏輯,筆者並非喜歡羋月這個角色,而是對於這段歷史深有感觸。
無論是怎樣的人生,能把自己的名字留下,羋月有自己的行事之道,羋月的行為有內在的矛盾,但也有對於理想運行機制的一股熱情。
這種熱情,是由戰國這個亂世帶出來的,羋月堅守的價值觀所帶來的,在現今的社會中仍屬於非常突出而前衛,當一個失落、彷徨、無助的女人,成為社會倫理之先,在祖制壓抑下越軌的一位「太后」,甚至可能把自己的名字鏤刻在兵馬俑與建築物之中,那麼,這樣一位超越時代的奇女子,依然是值得觀察和探討的。
《羋月傳》觀後感(四)羋姓和嬴姓: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區別與正確使用方式 - Dearest you, rosylovesyou - udn部落格 http://bit.ly/2L4f2pq
---------------------
罕見姓氏之羋姓
2017-02-05 由 文化帝都 發表于歷史
羋姓簡介:
羋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是周時楚國貴族的祖姓,由於其已經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讀音:【miē】,【mǐ】。《史記》說其起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是屬於以圖騰崇拜為姓的姓氏。據史籍《史記·十·楚世家》的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最後的這個季連應該就是羋姓的始祖。
姓氏淵源:
源於軒轅氏,出自上古黃帝第八世孫季連之後,屬於以圖騰崇拜為姓。據史籍《史記·楚世家》的記載:「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羋氏,楚姓也,陸終之子季連之後也。」按上所說,楚國之祖季連繫陸終第六子,陸終系吳回之子,吳回系老童(卷章)第二子,老童系稱之子,稱系顓頊(高陽)第三子,顓頊系昌意之子,昌意系黃帝第二子。但在史籍《國語·鄭語》中則記載:「祝融之後有八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也。」闡述了羋姓季連部從蠻俗,建立了荊國。楚之先祖從帝嚳起,均居火正稱祝融,至夏王朝時期為夏後族的附庸方國。後商國人興起而代夏入主中原,由於子商和羋楚分屬於早期華夏族東西兩個不同集團(子商屬東集團,即華族,羋楚從夏屬西集團,即夏族),作為部族領導的強大夏族尚且敗了,作為夏族附庸弱小的羋熊族——楚之先祖就更加被打壓得分崩離析,出現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處流落的局面。作為季連之後的羋姓族人就在這一背景下離開故地新鄭一帶,輾轉至丹淅、荊山的漢水流域一帶。季連為羋姓,這在陸終之前是不見記載的。但自祝融陸終之後,在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有六姓,而在《國語·鄭語》則記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這從人類的演進過程看,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典籍記載陸終氏有六子,多已分姓分氏,周初統治者為擴大華夏勢力,封以子男(周官爵中最低級別)之田,居丹陽(今湖北秭歸),為羋姓,為這就是最初的楚國(荊國)的由來了。
遷徙分布:
羋姓是一個非常古早而又罕見的源姓氏,但由於其已經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因此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但在台灣也名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位,以楚州、朗州、鄂州、岳州、襄陽、牂牁、夷陵、涪陵、九江、溧陽、新豐、丹陽、竟陵、弘農、武陵、彭城為郡望。
而今江蘇省的南京市、徐州市,安徽省的淮北市、宿州市,青海省的西寧市,河南省的安陽市,北京市,雲南省的滇池地區,均有羋氏族人分布。據統計,全國羋姓人群約1萬人,主要集中在湖北一帶,原因是楚國在湖北一帶,而在瀋陽人中,只有6個人姓羋。可以說是罕見的姓氏之一。
羋姓名人:
屈原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戰國時期黃老之學的傳播者。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羋八子
戰國時期秦宣太后。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統治秦國三十六年。雖然最後被兒子奪回了權力,但是雖然被奪了權,這位太后威風仍在,照樣在王宮裡豢養男寵,臨了還想把心愛的「二爺」帶去陰間殉葬,兒子連個話都不敢說。她是楚王的姐妹群中的一人。八子,並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嫁給丈夫秦惠文王后得到的封號。
白起
白起(?—前257),羋姓,白氏,名起,楚平王孫白公勝之後。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郿(今陝西寶雞市眉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lzp4jg2.html
---------------------


炎帝的通水脈官  白阜
   白阜,號應龍,雍州南原(今鳳翔縣尹家務槐原村白家台)人,世代傳說白阜是炎帝的通水脈官。  
   他出生後,白眉、白髮、白皮膚,眾人以他的長相起名曰白阜(膚)。他幼年經常到千河、渭河捉蝦,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水上飛”。由於白阜創造了挖土窯、舂食物,大家都尊稱他為部落首領。白阜狩獵的平原,叫白阜原,窯洞處叫白家台,地名沿用至今,當地尚留有白阜祖爺遺址。  
白阜是白酒(今西鳳酒的前身)的創始人。炎帝決定二月二日在秦嶺陳山召集鄰近部落首領開會,研究組織部落聯盟。白阜應炎帝之邀前去參加。走時帶了兩陶罐“猿酒”,以作饋送佳釀。到陳山後將猿酒奉獻給炎帝。炎帝喝了幾口,立覺清香爽口,渾身發熱,精神抖擻,忙問白阜:“此水何物?如此好喝。”白阜說:“此乃猿酒。是靈山猿人採集各種野果、野生穀物,久存石穴,發酵後而成。我們部落稱為“猿酒”。冬天飲此酒,下水捕魚不冷;夏天喝此酒,​​可消暑解毒。”炎帝聽了很高興,但對“猿酒”的名字有點不樂意。因炎帝的母親叫“猿女”,有忌諱。炎帝便對白阜說:“今後不能叫'猿酒',你叫白阜,就以你的姓氏起名'白酒'。”這就是白酒的來源,也是今之西鳳酒的前身。  
白阜輔佐炎帝,炎帝部落勢力日益壯大,意欲向黃河中下游發展,卻遇到九黎族的阻擊,首領叫蚩尤。他兄弟81人,個個兇猛無比。炎帝部落與蚩尤一交戰就被打得不可招架。炎帝急忙帶領部落向北撤退。過黃河時,白阜殿後。他站在黃河水浪上,擋住蚩尤部族,炎帝的部落才撤到黃河以北的阪泉。不斷又遇到黃帝部落的阻擊,雙方激戰月餘,炎帝戰敗。白阜約黃帝聯盟,共破蚩尤,最後在涿鹿聯盟,擒殺了蚩尤。黃帝念白阜擒蚩尤有功,封為通水脈官,輔佐炎帝。白阜隨炎黃二帝南下,後裔繁衍於全國各地。秦昭公時的武安君白起就是白阜的後裔。
---------------
白起(前332年-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2][3][4]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未嘗一敗,被封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千字文》將白起與王翦、廉頗和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名將。[5]
白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6sdo2dj
--------------
漢族白姓
春秋時楚國太子建之子白公勝的後代;
秦武公之子公子白的後代。
秦穆公部下名將白乙丙的後代。
根據《姓氏尋源》和《元命苞》記載,炎帝有大臣白阜,為神農氏通水脈,傳說為白姓之始;
唐朝設置有白州,當地人有的以地名為姓。
白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398s2f8
-----------------
白阜原來是白酒的創始人
白阜造酒
在我們陝西寶雞,每當端起酒杯歡慶之際都莫忘一個叫白阜的先人。
據《寶雞歷史名人》記載,白阜是白酒的創始人。他出生在雍州南原(今鳳翔縣尹家務槐原村白家台),據說出生時白眉、白髮、白皮膚,長相很是奇異。
白阜此人特別能幹,幼年時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水上飛」,成年後創造了挖土窯、舂糧食的方法,被大家推選為部落首領,後來又做了炎帝的通水脈官。一次炎帝在秦嶺陳山召開部落聯盟首腦會,白阜攜帶了兩陶罐美酒獻給炎帝品嘗,炎帝喝了幾口,覺得清香爽口,渾身通透,忙問白阜:「此水何物?」白阜說:「此乃猿酒。是部落野人採集各種野果、野生穀物,久存石穴,發酵後而成,我們部落稱為『猿酒』。
冬天飲此物,下水捕魚不冷;夏天喝此酒,消暑解毒。」炎帝想了想說:「這個東西好是好,但是以猿猴命名,不太好聽!你叫白阜,又是部落首領,我看不如叫『白酒』,如何?」白阜欣然同意。從此「白酒」這個名字就叫開了。後人把白阜就尊稱為白酒的創始人。
白阜後來輔佐炎帝,與黃帝結盟共破蚩尤,統一了華夏。白阜後裔繁衍全國各地,秦國著名戰將白起就是白阜的後裔。白阜狩獵的平原,叫白阜原,住過的窯洞叫白家台,地名沿用至今,當地還留有白阜祖爺遺址
--------------
白阜造酒
我們西府人,每當端起酒杯歡慶之際都莫忘一個叫白阜的先人。據《寶雞歷史名人》記載,白阜是白酒的創始人。他出生在雍州南原(今鳳翔縣尹家務槐原村白家台),據說出生時白眉、白髮、白皮膚,長相很是奇異。白阜此人特別能幹,幼年時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水上飛」,成年後創造了挖土窯、舂糧食的方法,被大家推選為部落首領,後來又做了炎帝的通水脈官。一次炎帝在秦嶺陳山召開部落聯盟首腦會,白阜攜帶了兩陶罐美酒獻給炎帝品嘗,炎帝喝了幾口,覺得清香爽口,渾身通透,忙問白阜:「此水何物?」白阜說:「此乃猿酒。是部落野人採集各種野果、野生穀物,久存石穴,發酵後而成,我們部落稱為『猿酒』。冬天飲此物,下水捕魚不冷;夏天喝此酒,消暑解毒。」炎帝想了想說:「這個東西好是好,但是以猿猴命名,不太好聽!你叫白阜,又是部落首領,我看不如叫『白酒』,如何?」白阜欣然同意。從此「白酒」這個名字就叫開了。後人把白阜就尊稱為白酒的創始人。
白阜後來輔佐炎帝,與黃帝結盟共破蚩尤,統一了華夏。白阜後裔繁衍全國各地,秦國著名戰將白起就是白阜的後裔。白阜狩獵的平原,叫白阜原,住過的窯洞叫白家台,地名沿用至今,當地還留有白阜祖爺遺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