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怎麼想?」到「為什麼你會這麼想?」瑞典人眼中的「Propaganda」和假新聞|吳媛媛/新時代的好左派|獨立評論
opinion.cw.com.tw · by 吳媛媛http://tinyw.in/fTek
http://tinyw.in/fTek
瑞典學校從幼稚園開始就不斷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強調每個人的意見都很重要,都值得傾聽。今年,我先生的學校很榮幸邀請到獲得師鐸獎的優秀臺灣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在觀課活動中,瑞典老師準備了很多問題讓瑞典學生和台灣老師們一起討論。這些題目包括「你覺得民主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覺得瑞典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我先生的學校是一個很平凡的高中,學生課業表現平平,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個個看上去吊兒郎當的,我原本有點擔心如此廣泛的題目會讓他們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當天,每個學生面對來自世界另一端的陌生老師們,都穩當地抒發己見,侃侃而談,並且耐心聆聽對方的想法,讓我對瑞典從小紮根的「溝通素養」刮目相看。
然而到了高中階段,除了讓孩子們盡情抒發「我怎麼想」之外,老師們又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引導孩子們去思考「為什麼我會這麼想?」
民主的弱點
雖然民主價值在瑞典社會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瑞典學校盡量避免單方面的告訴孩子「民主是最好的」,而是試圖呈現各種制度的得失,讓孩子自己思考。在瑞典高一社會、歷史科的課堂上,都對民主的各種弱點有許多討論。
高一社會科的「權力和政治」章節中,介紹了不同政體權力的來源和運作模式。在關於民主的部分,則列出了民主的主要弱點:
1.決策費時費力,而且妥協是常態:民主政體的基礎在於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雖然大前提是多數決定,但也不能完全犧牲少數人的自由和需求,因此做重大決策前必須對議題有長足全面的理解。這不但導致民主程序費時費力,也常常要做出妥協。在投票的時候,人人都覺得影響力就在手中,但是決策程序卻是如此緩慢而遙遠,而且結果很難讓所有人滿意。
2.受左右的民意:在民主社會,所有人和組織都有藉著宣傳倡議影響民意的自由但是有兩種宣傳特別能影響民意:1) 投注巨大資源的宣傳,2) 以博得支持為唯一目標,內容不夠嚴謹的宣傳。第一種宣傳讓資源較少的團體失去話語權,第二種則讓民眾基於錯誤的信息做出抉擇。
而其中第二點,在現代的媒體亂象中最讓人感到最力不從心。針對這一點,社會和歷史老師常以瑞典史上舉辦過的全民公投為教材,和學生討論宣傳戰的眉眉角角,和民主的得與失。
瑞典憲法規定瑞典的公投結果僅具有「參考功能」。瑞典歷史上曾經舉辦過6次全民公投,其中只有4次公投真正影響實際政策。既然公投沒有法律效力,那為什麼要花那麼多資源舉辦公投呢?
一個民主國家除了透過選舉決定執政的大方向之外,也很需要民眾依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去參與公民社會當中的不同組織,透過宣傳、遊說、和志願工作來達到他們的訴求。在瑞典,幾乎所有人都曾經參與過公民組織,這些組織的性質和規模五花八門,從社區自治會到環保倡議團體。在我身邊有許多瑞典親友同時參加好幾個公民組織,或是進而擔任組織的幹部
公投是一場公民社會的嘉年華
參加過公民組織的人都知道,不是人人都對自己的訴求感興趣,倡議和宣傳是一場嚴苛的長期戰。當一個重大議題被提升到公投的位置,可以在短期引起巨大關注。在公投期間各組織擴大動員規模,在互相攻防之下集中檢視各方論點,雖然看起來在短期內耗費了大量資源,但是和疲軟的長期戰比起來,效率是更加顯著的。而公民社會全力展示的論點和民眾的反應,也為政府帶來很大的參考價值。換句話說,瑞典把公投視為一場輿論的嘉年華,重點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當然,社會老師也會和學生討論各國的公投模式,從中檢討瑞典公投的優缺點。
在公投這場輿論的嘉年華會上,各方意見爭奇鬥艷,讓人看了眼花撩亂。瑞典歷史老師向學生們呈現瑞典百年來舉辦公投時各方宣傳戰(propaganda)的例子,並且從中和學生討論宣傳戰操縱人心的各種技巧。
什麼是Propaganda?
記得我第一次聽到Propaganda這個詞是在大學時期,查字典得到的中文翻譯是「政治宣傳」。簡單來說,Propaganda是政府或企業利用圖像或字句,有意識、系統地操縱民眾認知、引導民眾行為,以實現宣傳著者預期的政治或商業效果。
拿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來說。現在談到西式早餐,很多人都會想到培根、煎蛋,加上一杯柳橙汁,但其實100年前沒有人吃這樣的早餐。1920年代,生產柳橙汁、培根的企業們相繼聘請廣告公司為他們進行市場宣傳,在巧妙重複的宣傳下,人們在無意識中,對早餐的想像從此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小就學習要尊重每個意見,同時也期待自己的意見受到尊重的瑞典孩子,在拿到投票權之前必須進一步思考:他們的意見,真的是「自由、理性思考」下的結論嗎?要如何判斷受到操控,或是無憑無據的意見?
Propaganda一詞源於新教在歐洲興起的時代,天主教教會為了和新教對抗,建立了專司Propaganda的宣傳機關。啟蒙運動之後宗教權力式微,國家政府接手了宣傳教育功能,隨著印刷術、國民教育普及,識字率提高,Propaganda的效果鋪天蓋地、深植人心,也成為各國宣傳和教育機關都不得不潛心鑽研的「戰術」。
德國納粹黨可以說是將Propaganda技巧修練到爐火純青的代表。納粹黨旗下的Propaganda部門發布的每一個信息,每一張照片,都是經過千挑萬選、加以潤飾,精心呈現出來的。1930年代,納粹黨得以在德國的民主化途中劫持政權,Propaganda的功不可沒。
希特勒在他的自傳裡面對Propaganda的重要性和技巧有許多著墨。他在書中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運用現代宣傳戰動員全民的技巧和手段都比德國高明很多,這和英國民主化較早有很大的關係。在民意越來越重要的時代,掌握民意就掌握權力,因此Propaganda就是致勝關鍵。他也說:「一般大眾的理解力有限,而且非常健忘,所以Propaganda內容只要簡單、並且不斷重複,就能讓每一個人都信服。」
雖然基於不同意識形態,但極權主義的Propaganda常有異曲同工之妙。圖片來源:wikipedia
「Propaganda」就在你身邊
當然,使用Propaganda的絕不只限於專制國家,對當時世界各地的政治人物來說,用宣傳控制民心是穩定政權最好的手段,在你死我活的戰亂或權鬥過程中,更是不得不採取的策略。
在冷戰期間,國共雙方各自師承美俄Propaganda的奧義,對內對外的政治宣傳都不遺餘力。一直到90年代動員戡亂結束,成千上億的「心戰」(Psychological Operation)文宣經由空飄、海漂的管道來往台海,各式文宣現在看起來讓人覺得有點荒唐,也有點惆悵。
國民黨神化領導人的文宣。圖片來源:國史館。
共產黨神化領導的文宣。圖片來源:www.ilishi.net
1937年,眼看著幾乎全球民眾都暴露於納粹黨、共產黨、反共保守陣營、和南美獨裁者的強力propaganda影響之下,美國多位政治、傳播、心理學家組成「宣傳分析協會」,並出版了《宣傳的藝術》一書,提出了幾個辨識Propaganda的要點:
.運用宏大、美好但內容空洞的詞彙、形象
.利用偏見和恐懼心理,創造我們-他們的敵對意識
.模糊或隱藏發信者,讓民眾相信發信者就是他們的一份子
.使用經過特意挑選、不具代表性的代言人
強調資訊或產品受歡迎的程度,誘發從眾心理
.呈現過度簡化、或片面的事實
各種propaganda的例子,都採用大幅圖畫、簡短標語,懷舊的圖像配上空洞的訊息,現在看起來顯得十分荒唐可笑。只要稍微掌握Propaganda的各種技巧,瑞典學生都能很輕易的指出各種Propaganda的理盲之處。
今天我們在學校和媒體報導中幾乎看不到如此明目張膽的Propaganda,但是如果我們細細分析周遭的各種資訊,就會發現我們今天接受到的各種資訊,仍然充斥著propaganda的要素。在網路辯論盛行的世代,還多了一味攻擊對方,卻提不出具體方案的半吊子批判;或是被攻擊方用「Whataboutism」「你也差不多」的方式強調其他短處,種種讓人忘了找解方的無效辯論。
瑞典1922年禁酒公投,正方訴諸當時酒精引起的社會和健康問題。圖片來源:www.arkivnamnden.org
瑞典禁酒公投,反方訴諸人民的消費自由。圖中女性對政客說:沒有自由,還談什麼健康?圖片來源:www.arkivnamnden.org
當我們成為新聞媒體的商品
現代民主社會的媒體雖然享有前有未見的自由,但市場經濟支配加上新科技發展,媒體的生存獲利模式更加複雜了。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新聞媒體的商品是新聞內容,消費者是讀者。然而當願意消費新聞內容的讀者越來越少,媒體更加仰賴廣告和出資者,於是媒體的商品不再是內容,而是讀者流量,購買流量的廣告商或是金主成為了媒體需要負責的消費者,而內容則成為捕捉流量的手段。金主過於強大的話語權,加上流量至上的模式,都讓媒體難以發揮身為民主體制當中「第四權」的重要功能。
面對這樣的難題,瑞典政府一方面運用國家補助,減少媒體仰賴廣告和金主的程度,一方面致力於國民教育的媒體識讀訓練。當我們無法完全撲滅病菌時,增加每個人對病菌的抵抗力就成了首要的任務。
綜觀瑞典近百年來公投時期的宣傳海報,瑞典學生大概能掌握到,內容過於簡單、情緒化的宣傳,都必須要小心。但是現在的Propaganda手法也比以前精進許多,各種似是而非的片面事實,都在在考驗著國民對語文和數據掌握能力,這也是瑞典學校在語文、數學課上教學的一大重點。也許下一次當我們盡情抒發己見之前,也可以先想一想:「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呢?」
(以上部份文字選摘自奇光出版社《思辨是我們的義務》,即將於7月出版。)http://tinyw.in/fTek


https://bit.ly/2IX4fdY


記者採訪遭辱 警囂張嗆:你以為香港真的有第四權?  http://bit.ly/2SBDaSv
第四階級所指的是媒體、公眾視聽。源於西方「國民階級」(estates of the realm)的概念。傳統三個階級分別是神職人員(上議院中的神職人員)、世俗議員(上議院中的其他人員)和下議院議員。該詞的產生匯集多位思想家和作家的貢獻,包括埃德蒙·伯克、理察·克萊爾(Richard Carlyle)和19世紀《泰晤士報》的領導人亨利·里夫(Henry Reeve)。里夫在1855年10月的《愛丁堡評論》(Edinburgh Review)上撰文寫道:「今天新聞界已經真正成為了一個國民階級;甚至比其他任何的階級都更為強大」-長期以來,新聞自由國家都有意無意標榜第四階級的概念,與之相配合的有「無冕王」說法。第四階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QkKSxf
當第四權不再屬於公民時,取而代之的是層出不窮的媒體亂象與愚民政治。媒體第四權,早已腐化成為國家進步的最大阻力了-因加速民營與私有化,且無強力的監督機制與規範,不但紛紛淪落為政黨與財團的私有物,更甚者亦為對岸勢力接收  https://is.gd/7MLdOn
民主國家皆有標榜「第四階級」的概念。所謂「第四階級」即「第四權」,係指在行政權、司法權、立法權之外制衡政府的第四種力量——大眾媒體以公民角色促進公共性媒體壯大,再透過公共媒體實踐與社會上各個場域權力的辯證,促成第四權價值之實踐 https://is.gd/cLwlYe
擔心政府侵犯新聞自由,而不必擔心新聞自由會有「過度」的問題。然而,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與自媒體的方興未艾,Web 2.0時代,通訊成本急速降低,資訊傳播的廣度與深度以出乎我們意料的速度推進,使得原本羸弱的「第四權」變得越來越強大  https://is.gd/sJCa6z
媒體在法律上之地位。在民主國家,媒體決非政府的傳聲筒(mouthpiece), 更沒有義務附和政府,而是採取超然報導立場-當媒體不再扮演守門狗(watch dog),而淪為批評政府的攻擊狗(attack dog),或政客、企業財團膝上的哈巴狗(lap dog)時,誰來追尋真相,扮演社會第四權的角色?  https://is.gd/dlNxk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