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曝光!綠島最大神祕地主韓鐘麟
新頭殼newtalk | 文/財訊
發布 2019.01.30 | 16:31
實價揭露綠島土地單價歷年變化。   圖:財訊/提供
綠島三大地主,全是外來客。聯邦集團擁有一萬七千坪,尹衍樑圈地三萬坪;不過,一位低調的神祕地主卻坐擁十三萬九千坪。韓鐘麟,他是什麼來歷?
根據《財訊》報導,十五平方公里的綠島,全島多山,扣除國家用地,僅約10%的私人土地可供買賣。1997,《博弈條例》討論熱烈,當時政商關係良好的聯邦集團,嗅到政府的風向,搶進卡位。
後來《博弈條例》遲遲沒有通過,聯邦集團也就此打住。《財訊》記者今年一月來到綠島時,聯邦集團收購的這塊山坡地,雜草叢生,不見任何工程。
相較於聯邦集團為搶食博弈商機進軍綠島,精明如尹衍樑也曾看好綠島的博弈商機,一面著手收購土地。據悉,尹衍樑起初透過仲介商在綠島買下數千坪土地,每坪單價約在二萬到四萬元之間,但後來發現當地土地價格被大幅墊高後,就決定改派親信人員長駐綠島,低調收購土地,從一坪六千多元買起,地點大致是觀音洞附近的農地、南側溫泉村附近的建地。知情人士估計,尹衍樑在綠島的土地應有十公頃左右。
綠島的三大地主中,除聯邦集團及尹衍樑外,最傳奇、最神祕,從未在媒體上曝光過的,當屬韓鐘麟。知情人士透露,韓鐘麟在綠島的土地約有四十六公頃超過13萬坪,是聯邦集團的8倍,尹衍樑的近5倍。
韓鐘麟對《財訊》說:「整個柚子湖是我的,我買得乾乾淨淨一筆都不剩,地共有101筆」。全綠島70%的沙灘緊鄰韓的地!
早年台東地政事務所都知道韓鐘麟這號人物,「因為他一人的地,便占了綠島私有地的三分之一。」知情人士形容。
韓鐘麟說,曾經也有人要出價五十億元買下他在綠島的全部土地,但他拒絕了。其後三十年來,韓鐘麟的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大陸,從事不動產生意,直到這兩年,因為母親年事已高,他才返台,想說是否要重啟綠島的土地開發計畫


他名下土地比尹衍樑、聯邦集團還多》綠島最大神祕地主首度曝光
2019-01-30
作者: 游筱燕     A A A
愛潛水的韓鐘麟,因要堆放潛水用具,無心插柳成綠島最大地主。(圖/資料室)
綠島去年5月啟用長達11公尺、全世界最深的海底郵筒後,營造熱門話題,吸引全球觀光客朝聖。海底郵筒的催生者,時任台東議員的謝賢裕,現在是新任綠島鄉鄉長,為大力推動綠島的觀光產業,近期打算拜會島上最有錢的住戶—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希冀借重尹衍樑之力,進一步磨亮綠島這塊璞玉。
綠島擁有全球最巨大、最古老的活珊瑚群體,也是全球僅有的3處海底溫泉之一(另兩處在日本九州、義大利北方),只要潛水,七彩珊瑚礁的海底世界盡收眼底,每年吸引3、40萬觀光人次。綠島觀光資源豐富,也隱藏著可觀的商機,幾10年來吸引不少投資客垂涎;全綠島的人都知道,綠島3大地主,全是外來客。
聯邦集團看上博弈商機》法案卡關,開發案也停擺
15平方公里的綠島,全島多山,扣除國家用地,僅約10%的私人土地可供買賣。財團或大金主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帶來全島地價的波動。1997年,《博弈條款》討論熱烈,綠島被視為設置外島觀光賭場的熱門地點;與此同時,民調也顯示高達78%的綠島鄉民贊成設賭場,僅7%反對。當時政商關係良好的聯邦集團,嗅到政府的風向,搶進卡位。
1997年8月,林榮三的聯邦集團開出高於底價5.68倍的天價,以每坪8萬2,總價13.9億元標下綠島朝日溫泉區附近的5.8公頃(約1萬7000坪)的旅館區土地,比第2高價的太平洋建設6.88億元多出1倍,價差達7億元。當時,綠島土地每坪均價僅在一兩萬元上下,可見其志在必得的決心。後來《博弈條款》遲遲沒有通過,聯邦集團也就此打住。記者今年1月來到綠島時,聯邦集團收購的這塊山坡地,雜草叢生,不見任何工程。
相較於聯邦集團為搶食博弈商機進軍綠島,後不久到綠島購地的尹衍樑,則純是個人喜好。熱愛潛水、駕帆船的尹衍樑,常心血來潮從台灣東北海岸的鼻頭角出發,駕船18小時抵達綠島。他曾對友人說,他第1次去綠島就愛上那裡,因為只有在綠島,他才能徹底放鬆,穿夾腳拖、短褲、戴上墨鏡,盡情飆車。
尹衍樑大手筆買地》遷籍蓋別墅,還有停機坪
當然,精明如尹衍樑也曾看好綠島的博弈商機,一面著手收購土地。據悉,尹衍樑起初透過仲介商在綠島買下數千坪土地,每坪單價約在2萬到4萬元之間,但後來發現當地土地價格被大幅墊高後,就決定改派親信人員長駐綠島,低調收購土地,從1坪6000多元買起,地點大致是觀音洞附近的農地、南側溫泉村附近的建地。知情人士估計,尹衍樑在綠島的土地應有10公頃(約3萬坪)左右。
韓鐘麟受邀參觀尹衍樑綠島別墅。(圖/資料室)
目前,尹衍樑的戶籍就設在綠島,並在觀音洞附近建造豪華別墅。尹衍樑的別墅占地推估7公頃,高大的木柵門內有3棟北歐木屋樣式的別墅,建材是特地從芬蘭進口的高級木材,別墅內設置三溫暖烤箱,外有直升機停機坪。2001年,時任副總統的呂秀蓮造訪綠島,就由尹衍樑接待,下榻其私人別墅。
綠島的3大地主中,除聯邦集團及尹衍樑,最傳奇、最神祕,從未在媒體上曝光過的,當屬韓鐘麟。知情人士透露,韓鐘麟在綠島的土地約有46公頃(13萬9150坪),是聯邦集團的8倍,尹衍樑的近5倍。
尹衍樑(左)因在綠島大量購地,進而認識韓鐘麟(右)。(圖/資料室)
綠島鄉民代表蘇俊宏說:「韓鐘麟40年前就在綠島買地,他的地多在海邊,全綠島景觀最好的地都在他手上!」據了解,韓鐘麟購得土地遍布綠島知名的觀光景點,包括柚子湖,擁有5公頃多(約1萬5000坪);紫坪有6公頃(約1萬8000坪);朝日溫泉馬路兩邊的地共5000多坪,阿眉山有25公頃(約7萬5600坪)林地等。韓鐘麟堪稱綠島最大地主,想去綠島開發的人,都曾經接觸過這位神祕地主,包括尹衍樑,連當地郵差都知道。
韓鐘麟來歷最神祕》海邊買透透,握十餘萬坪
記者透過關係求證韓鐘麟本人,得知不只如此。他說:「整個柚子湖是我的,我買得乾乾淨淨一筆都不剩,地共有101筆」。全綠島70%的沙灘緊鄰韓的地!
韓鐘麟是台北市人,台灣藝術大學畢業,身高約180,身材挺拔,戴金屬框眼鏡,講起話來一口標準國語專精聲樂和寫作,宛如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不像刻板印象中財大氣粗的地主。
年輕時曾任室內設計師的韓鐘麟說,1977年時,他26歲,常去綠島潛水,當時綠島仍未發展觀光,氣瓶、潛水衣、水槍等都要自己帶;但水槍都要交給機師,好幾次忘了拿,為了方便,他想乾脆在綠島買一間房,專門存放潛水用具。
早年綠島的土地沒有人在買賣,都是送的,鄉民若是搬出去,地就分給親朋好友種植。韓鐘麟回憶說,他買在柚子湖的第1棟房,是向1位70歲爺爺買的;兩人站在花生田埂旁邊,「我問他房子1坪多少錢?他說什麼叫坪?我們兩人雞同鴨講,7月的豔陽毒辣得不得了;最後老爺爺忍不住說,不然最少你花生也要貼我。」於是韓鐘麟去拿草繩仗量土地,以花生的市價來計算,算出1坪土地約300元。「後來我想想不對,我要花生幹麼,不然花生給爺爺,從此我在綠島就有了『台北憨仔』的外號。」
柚子湖居民約在1979年全數搬遷,5公頃多的土地全售予韓鐘麟。(圖/吳尚哲攝)
由於臨時起意,總共須花費10幾萬元,韓鐘麟手上現金不足,只能隔1禮拜來支付。下次再來時,韓鐘霖發現旁邊一堆人排隊,原來大家都搶著要賣地給他。「鄉民不會寫字,名字也不會簽,我說不然蓋手印,所有人都先蓋好手印,排隊等我。」當時住在柚子湖的村民,都十分感激韓鐘麟,讓他們可以搬出交通不便的綠島,去台東定居。
後來有愈來愈多的居民聞聲而來,要拜託韓鐘麟買自己的地,全憑韓鐘麟自己挑。韓坦言他偏好海邊、有視野的地,但也有些鄉民會拜託韓不只買海邊,也要買自家在山上的地,所以韓鐘霖的地才會遍布綠島,甚至許多土地的確切位置韓都不知,不過大都集中在公館村。
早年台東地政事務所都知道韓鐘麟這號人物,「因為他一人的地,便占了綠島私有地的1/3。」知情人士形容。
韓鐘麟說,曾經也有人要出價50億元買下他在綠島的全部土地,但他拒絕了。其後30年來,韓鐘麟的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大陸,從事不動產生意,直到這兩年,因為母親年事已高,他才返台,想說是否要重啟綠島的土地開發計畫。
綠島地價已趨平穩》在觀光、環保間尋求雙贏
柚子湖昔日為一座小漁村,約1979年柚子湖的居民已將土地全數賣給韓鐘麟而全部遷走;但自從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綠島劃入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範圍後,韓鐘麟許多在綠島景觀第一手布局、可開發的精華地,就有不少被卡住。
綠島鄉民皆知,在實價登錄前,綠島最高價交易的土地在南寮,1坪達40萬元。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依照實價登錄紀錄,目前整體綠島的土地,平均單價落在每坪30000元,高單價的土地多集中在南寮漁港附近,單坪地坪最高可逼近15萬元;其次在綠島航空站、遊客中心附近,也有最高單價近10萬元的行情,而航空站到南寮漁港沿海岸交易最為熱絡。但綠島受限本身環境條件,具備開發價值的土地也不多,近5年單坪均價都維持20000至40000元,走勢相當緩和。
對故鄉懷抱著夢想的謝賢裕則說,若能擴建綠島機場,解決交通問題,引入高端客群,做好遊玩配套,讓大家在綠島停留10天、半個月,或許不用40萬人,10萬人就能比40萬人的收入還多,也能解決綠島遊客過剩的疑慮。儘管多年前博弈話題擾亂春水,綠島土地價格飆高,讓鄉民叫苦連天;但近年土地價格稍稍恢復寧靜,而新上任鄉長開發綠島的願景,是否能與環境共存共榮,鄉民都很期待。


面積比一片土司還小 現值僅3.2元 | 公視新聞網 http://tinyurl.com/y5vo2fm6


綠島新生訓導處之女新生-新生,指政治犯+台灣女性堅毅不屈的眼神+堅定的眼神,不愧是當時的台灣女性菁英+台大麥浪歌詠隊成員

94484899_3222070654491317_1523103099466547200_n


台大校史館追蹤
麥浪歌詠隊
1949年寒假,麥浪歌詠隊受邀到台中、台南、高雄演出。
相片背面寫著:高雄防波堤
四位女孩左起:馬宏華、黃湘、周韻香、錢曼娜
place: 高雄港?
date: 1949.2.19.
provided by 烏蔚庭 (1947夏入學台大農化系)
 2020-04-24_215927


麥浪歌詠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學生文藝社團。前身為「黃河合唱團」,屬於臺灣大學(簡稱臺大)學生社團,1947年底成立,成員多為臺大理工學院學生及部分青年軍,學生多數是外省人。因廣受學生歡迎,擴大組織更名為「麥浪歌詠隊」。隊名是張以淮與陳錢潮在某首詩看見「麥浪」二字,認為大麥隨風拂動的壯麗景緻讓人喜愛,便以此做為隊名。
麥浪歌詠隊除了陳錢潮(隊長)、胡世麟(副隊長)、林義萍(副隊長)外,臺大學生自治會的各系代表如陳實、王耀華、周自強、簡義邨、劉登元等,也都是「麥浪」成員。成員雖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思想、理念並不完全一致,但是「麥浪」在藝術表現上,堅持以「留意一切的民歌」為表演中心,強調藝術創作的庶民生命力。
演出地點除了臺北中山堂、臺灣大學、北一女中,也於1949年巡迴至臺中、臺南、高雄等地演出。在臺中的表演尤其獲得中部文化界熱烈歡迎,不但在臺中的廣播電臺演唱,也在作家楊逵的安排下,於臺中圖書館舉行「歡迎『麥浪歌詠隊』座談會」,與「銀鈴會」詩人進行交流。楊逵不但在此次座談會留下了「麥浪、麥浪、麥成浪。救苦、救難、救飢荒。」膾炙人口詩句,且建議「麥浪」嘗試表演臺灣歌曲。這建議被採納後,臺灣民謠〈補破網〉成為當時表演的曲目之一。此次活動在各地獲得掌聲,《臺灣新生報》、《臺灣民聲日報》多篇麥浪歌詠隊演出報導,都以正面觀點來看麥浪的演出。
將中國民間歌謠帶給臺灣民眾認識,得到廣大迴響,報紙的報導也毫不避諱地藉麥浪歌詠隊來諷刺當時的執政者,並出現「人民的」、「下層的」敏感性形容詞,引起官方對麥浪的注意。當巡迴演出結束、回到臺北後,適逢省立師範學院學生因腳踏車雙載與官方的衝突,加上臺大、師院兩校學生自治會發起籌組全省性的學生聯合會,引發國民黨政府懷疑學生活動背後有共產黨勢力介入,而對兩校「不法」學生展開逮捕行動,即史稱的「四六事件」。
此次肅清行動不但造成麥浪歌詠隊的活動被迫中斷,內部成員陳錢潮、王耀華、王惠民、周自強、許華江等人也遭到警備總部逮捕。部分成員逃過一劫,潛逃中國大陸。


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分)台灣五○年代的學生運動與白色恐怖
在不安定的慌亂時局,一場「救苦、救難、救饑荒」的學生運動,因著「單車事件」,演成了一段「全面大逮捕」的白色恐怖,一群熱血青年就此亡命天涯或是命喪黃泉……
一九四九年的「四六事件」,為了政治、社會的良知,台大與師院的學生付出了轟然卻慘烈的青春!
究竟「麥浪歌詠隊」是怎樣的一個學生社團?它又作了哪些「大逆不道」的「不法」之事?並且起到了怎麼樣的作用?以致於遭到當局的整肅?
半個世紀過去了。
作者陸續聽聞了許多有關麥浪的「傳奇」;基於對台灣近現代史認識與理解的必要,於是開始在被湮滅的歷史現場重新尋訪當年台大麥浪歌詠隊隊員的腳蹤,以及他們的青春之歌。
收錄:四六事件台大見證人證言、當時麥浪歌詠隊演出歌舞曲目內容、當時各界對麥浪歌舞隊演出的評論、麥浪歌舞隊相關大事年表

2020-04-24_220526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四.六事件」──戒嚴前的最後激情
◎法律二 李柏毅台大意識報: 「四.六事件」──戒嚴前的最後激情 https://bit.ly/2yCqqmu
一 九四九年十月一號,時任台灣大學園藝系助教的康有德教授一如往常的在研究室裡忘我的進行研究。不料當時的總務長竟然陪同兩位上校前來逮捕他,身為一位學者的康教授被迫像犯人般銬上手銬、送入監獄。雖然在汙穢不堪的監獄中經歷多次訊問後因學期開始而由校長傅斯年擔保出獄,卻仍在之後的「白色恐怖」時期被兩次逮捕──只因他在學時期曾參加「耕耘社」而被懷疑涉入被政府視為共黨所鼓動的學潮──「四‧六」事件。
當時的學生多半經濟困苦,即使身懷曾受徵召與日軍作戰的「青年軍」身分來到台灣大學,康教授也無法身免,只能領著寥寥數元的貸款和配給的糙米清苦度日。這時有人提議以校地種菜以便自給,「耕耘社」也因此成立,當時就讀園藝系的他成為第一任社長。然而日後昔日一同躬耕的夥伴們竟也一一因被懷疑涉入左派運動而屢遭囹圄之災。
然而,耕耘社社員們的經驗並非個案,而是在國共兩黨相互傾軋之下激起的時代浪潮下淹沒的人民共同背負的哀傷。
背景:高壓統治激起的漣漪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日本移交台灣於國民政府,台灣人時時翹首以待的回歸時刻終於來到。但是國民政府卻在政治面強力壓制台人政治地位,在經濟面則推動統制經濟,造成台灣經濟力低落、民不聊生。而隨政府遷來的「外省人」多半視台人為次等公民,言語上也多有輕侮嘲諷。
無法再承受政府次殖民地式的統治,台灣爆發了史稱「二二八事件」的國民政府治下第一場社會運動。由於大量台人菁英在隨之而來的「清鄉」大遭屠戮,因而使台人 菁英失去了對抗政府的力量。與此同時,雖然沒有參與「二二八」的抗爭,但是學生在社會菁英凋零後接下發表異議性聲音的地位,並在台大這塊自日本時期即被多元思想澆灌的豐壤中開出了反抗之花。
當時的台大主要社團有「方向社」、「耕耘社」、「麥浪歌詠隊」、「台大話劇社」等,其中的「麥浪歌詠隊」於前期扮演中國民謠推向台灣大眾的角色,尤其是諸如中國學運所標榜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等具愛國思想的歌謠更是大量傳唱;演出之餘則偶有政論座談會、讀書會等與政治相關活動;而台大話劇社亦推出數部諷刺時政的戲劇一饗為時局所苦的學生及民眾。這些社團都以藝文活動的方式將自由民主的思想傳遞出去,對當時學生的思想啟迪起了關鍵的作用。
眼見台灣經濟在戰後仍是疲敝不堪,出於對於國民黨奉為圭臬的三民主義的懷疑,台灣的知識份子轉向著重社會資源公平分配的社會主義以尋求為台灣開闢出一條活路。而受到這股風潮所影響,這些學生社團毫不避嫌的閱讀左派書籍,並對於社會主義的理念的推崇備至,這對國民政府自是一種共產勢力抬頭的現象;而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伊 始,共產黨便以地下黨以及吸收職業學生鼓動學潮試圖擾亂國民黨後方,包括昆明「一二‧一」學運以及南京「四‧一」學運等等,雖然都以反對內戰為由舉行,但背後也可隱約可見共產勢力的影子。在未遭戰火波及的台灣,台大學子的行徑使警備總部戒慎恐懼。
雖然積蓄在校園中的能量已經點燃變革之火,但這一星火苗仍在找尋一個適當的導火線來燃起熊熊大火。終於,在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引發「四‧六」的近因「三二一」腳踏車事件發生:事件前一日(三月二十日)有一名台大學生及師院(今師大)學生因腳踏車雙載而被警員取締,當時傳出雙方有爆發肢體衝突。這導致三月二十一日有達千餘名學生由台大遊行至台北警察總局並要求道歉,但由於回覆缺乏誠意,兩校學生決定罷課遊行抗議。
三月二十九日,台北市大、中學校學生聯合會決定以「和平救國、爭取生存權、反迫害」等訴求做為同日成立的「學生聯盟」的口號,並在該夜於原法學院操場舉辦晚 會。會中除了「麥浪歌詠隊」演唱各地民謠歌曲外,亦有演唱一些在中國學運也耳熟能詳的歌曲。而這次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集會自然引起當局注意。
而在「四‧六事件」發生的前一天,師院就發生了學生領袖遭到誘捕的事件,但於途經台大宿舍時脫逃,並在台大學生的護衛下回到師大。當晚在師大宿舍召開緊急會議以因應警總的逮捕行動,並決定第二日遊行示威。警總眼見情況緊急,便由副司令彭孟緝帶領,於四月六號凌晨兵分多路火速包圍師、台大學生宿舍,總共逮捕學生百餘位。被逮捕的多數學生被家長帶回管教,少數被處一年至兩年不等的徒刑。可惜的是,仍有些被懷疑是共產黨所吸收為職業學生而被槍決。
結果:平靜無波,暗潮洶湧  
原任師院校長謝東閔在「三二一」事發以及「四‧六」發生後未曾為學生奔走,經過撤換後的新任校長劉真更是以整頓學風為由,將師院以軍事化的方式管理以便壓制自由學風。而自此師院的自由校風在兩任校長無力保護之下漸趨保守。
反觀台大,校園中多數的異議性社團如「麥浪歌詠隊」、「耕耘社」、「方向社」等都遭到清算,若非重要幹部遭到逮捕、槍決便是被強制解散;而政府的思想、言論審查也漸漸深入校園。在傅斯年校長力保之下,雖然仍難以避免被政府勢力滲透的命運,但他一向秉持的「自由開放」治校理念,使得在他校學生噤若寒蟬之時,台大校園中還是可以聽到主張民主開放以及憲政改革的聲音。即使這場學生運動被被認為與左派思維有關,傅斯年仍極力反對以暴力方式處理學生運動,並試圖在政府管制之下維持校園內的言論自由。
在事件中,雖然多有無辜學生遭到波及,但是警總仍逮捕了數名潛伏 於台大校園中的台灣省工委會成員以及被台共吸收的黨員並一一處決──但這些人真的如此罪無可逭?然而他們的動機非為顛覆國民政府-而是因為社會主義所應許的理想社會而吸引了這群富有理想及熱情的青年人。左派思想既非思想毒藥亦非家國惡害,對於這群左派青年而言,它不過是解救國家的一帖良方。
經後人研究,參與「四‧六」的台灣學生並非完全由共黨所鼓動,完全將學生運動解釋為政治力量的操弄,某程度上將問題過度簡化,且忽略了學生獨立改造時局的勇氣。他們自發性的為紛亂社會呼求正義,這不僅是代表台大學生在時局困苦之時敢於傳遞多元思想、期盼為社會找到出路的理想性,也象徵著大學生追求社會公義的具體實踐。
不久,台灣省主席陳誠於同年五月二十日宣布《台灣省戒嚴令》,此舉讓台灣光復以來的自由民主運動熱潮暫時劃下了句點,也讓學生運動進入了長達數十年寒冬長眠,使學生的熱情只能蟄伏於舞文弄墨之中,等待能夠再度解放的那一天。
台大意識報: 「四.六事件」──戒嚴前的最後激情 https://bit.ly/2yCqqmu


2f2a737f-1f0c-4a0d-b68c-b2d605246892 (1)

台灣查某人是歷史要角【流麻溝十五號】 https://bit.ly/3cJrCmH
鄭南榕基金會策畫/ 曹欽榮等 採訪整理
譯者:
出版社:書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官方網址:http://www.bookman.com.tw/
「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通訊地址和戶籍所在地。1950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被稱為「綠島女生分隊」。
1950年代的台灣,一個有「思想犯」的年代。六名年輕女性白白失去了青春、自由,甚至生命。
佩服曹欽榮的團隊訪問整理了五百多頁的女性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他們很細心地解說每一位提到的人名、事件的梗概,讓閱讀者很快就能進入歷史時空和故事情節。其實,書裡所有訴說的事,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並不是虛構的故事。從228到白色恐怖這樣曾被禁忌數十年的歷史,其實相當多的歷史解密,大多來自女性受難者和家屬保留下來的文物、照片和記錄。例如:228死難的吳鴻麒法官,她的遺孀楊招𤆬治女士,保留了丈夫生前日記(寫到遇害前2天)和遺體照片,讓我們了解當時高等法院竟有不懂法律知識的法官,也從日記中知道「員林事件」─警察竟然攻擊執法的法警。原本從不說228的楊老師,在85歲時,一一說出埋藏心裡的話,也拿出珍藏的文物、照片,她就是要讓後代子孫知道歷史真相。同樣,嘉義的畫家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也為丈夫保留槍決時的血衣和遺體照片、遺書。我們今天能看到這些歷史證據,真的該感謝保留文物的台灣查某人。
《流麻溝十五號》這書訪問的阿嬤,我也都認識,也曾訪問過她們,應該寫出有關她們的事情。
陳勤女士在監獄發現懷孕,保外生產後,又抱著女兒回去坐牢。她的遭遇和獄中苦難,2003年因當時台視總經理鄭優要我將綠島政治犯故事,編寫成八點檔連續劇。陳勤新婚不久被捕,帶女兒坐牢的經過,就成為40集連續劇中,上半段的感人情節。書裡她提到曾到高雄糖廠看劇組拍片,遇到當年同在綠島的難友吳崇慈的兒子李立國(《流麻溝十五號》頁354),當時他是台視企劃部專員,正好負責「台灣百合」的公關、宣傳,現在已經是台視節目部經理。這齣戲的後段主情節,就是綠島女子蘇素霞愛上政治犯曾國英,後來殉情自殺的故事。這劇在2004年10月播出。陳勤的長女在國外,曾因媽媽的坐牢,讓她唸書時常被說是「匪諜的女兒」。從媽媽出獄後,大女兒就只愛爸爸,不愛媽媽。結婚後到國外打拼,對媽媽還是有心結。直到媽媽給她「台灣百合」連續劇的影片看,她才了解當時媽媽的心情,現在母女關係越來越好。
不過最甘心的是陳勤的三女兒,陪媽媽去綠島、上醫院、參加難友的慶生會。2006年日本原「台灣政治犯救援會」三宅清子、手塚登士雄等人,邀請受難者陳勤、蔡焜霖和筆者到日本演講,也放映濃縮版的「台灣百合」。當時陳勤的三女兒陪伴媽媽去「隨片登台」現身說法。兩位長輩都以流利的日文,訴說自己的黑牢遭遇,受到滿場聽眾的感動掌聲。感謝好友王錫河贊助部分經費,他說當然不能讓日本的三宅清子去募款,來提供演講者的盤纏。另外導演兼製作人游堅煜提供的DVD,也義賣了一些錢,就是我們一行人的零用花費。當然也受到日本的同鄉,包括當時駐日代表許世楷、許盧千惠夫婦邀請到官邸款待。還有三宅清子和她的好友的宴請。那一趟我才知道:三宅清子為什麼都要下午2點以後才會出現。因為她早上都去當臨時戶口調查員,她一直都沒有穩定的工作,有時當中日文翻譯或口譯工作,但每次來台都堅持自費,不接受當時民進黨執政時,綠島或景美人權園區的邀請。
張常美和歐陽劍華是一對恩愛的同患難夫妻,歐陽在綠島看到張常美,認定她就是「天命」,但是到了生教所才有機會交往、通信。兩人辛苦白手起家,栽培一女三子都很有成就。長女歐陽慧珍開舞蹈社,爸爸是製作道具佈景老手,更是她民族舞蹈的故事啟蒙者;媽媽則是服裝縫製高手,當年在軍法處看守所與施水環都在做縫紉工作,讓張常美練出靈巧的手工。舞蹈社雖是以教學為主,但這幾年來,不斷獲得國內外的好評,尤其她們在國外得大獎,都堅持拿出國旗,即使遭勸阻或打壓,歐陽慧珍和媽媽一樣悍,力爭到底,並以實力讓主辦者讓步。2011年歐陽劍華在睡夢中過世,當時我鼓勵歐陽慧珍將父母親的坐牢、相愛相扶持、養育兒女的故事,編成舞蹈劇。2012年的8月下旬,正好是歐陽劍華過世週年,上演「浮生 畫魂 舞魄」,描寫歐陽劍華、張常美夫婦故事的舞劇。
歐陽劍華和張常美兩夫妻投入白色恐怖歷史平反甚早。歐陽劍華生前常關心外省單身難友的生活,更為他們找判決書、寫補償申請書,又在自己半小說體的回憶錄《百劫重興》書寫中,為多位難友的遭遇鳴不平。當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他主動提供他所畫的許多綠島的勞動改造、新生訓導處的生活情形。在妻子張常美的鼓勵下,他畫出政治犯遭刑求的各式各樣招術,為綠島人權園區的重建盡許多心力。他提供當年關在綠島時素描難友獄中生活的畫像,成為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雕像模型的藍本,他的背後推手當然是牽手張常美。
張常美更鼓勵兒子參與綠島人權音樂會,2005年5月17日第一場綠島人權音樂會──「關不住的歌聲」。國台交樂團演奏蕭泰然的「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指揮就是他們的長子歐陽慧剛,歐陽慧剛幕後促成大型交響樂團在綠島演出的用心用力,很少人知道,當時的工作夥伴曹欽榮說:沒有歐陽老師提議和大力協助,鎮魂曲要在綠島演出,不可想像。歐陽慧剛於2010年帶著兩位兒子陪著阿公阿嬤到綠島參加藝術季,祖孫三代重返歷史現場,很令人感動。小兒子歐陽慧儒演奏大提琴,許多人權場合的邀請演出,他們都不拒絕。2012年8月的「浮生 畫魂 舞魄」的歐陽家族舞蹈、音樂演出,更是長外孫女、長子夫婦、長孫、三子夫婦,全都上場演出,場面令人感動。
歐陽慧剛、慧儒兩兄弟都跟人稱「台灣小提琴教母」李淑德老師學琴。她早在1950、60年代自美學成回台,就四處教學生學琴,不但國際聞名的小提琴家林昭亮是他的得意門生,政治受難者胡鑫麟的幼子胡乃元也是。盧修一被捕時,李淑德也主動教他的兩個女兒盧佳慧、盧佳君,到她家學鋼琴和小提琴,好讓盧修一妻子陳郁秀全心奔走、營救丈夫。李淑德說歐陽兩兄弟很少說到父母曾坐牢的事,大概雙親也不讓小孩知道,但她看得出是出自一個沉默、辛苦栽培孩子學音樂的家庭。兩兄弟除了認真學琴,表現音樂天分外,李淑德老師還看出歐陽慧剛的行政能力,做事安排井然有序,果然他不但當過實踐大學音樂系主任,現在是實踐大學的民生學院院長。
張常美不但最早接受白色恐怖紀錄片訪問,她口條清楚,說話簡潔易懂,和多位難友的受訪影片(《白色見證》),在人權園區隨時可看到。歐陽劍華會寫會畫,但就是重聽不愛說話;張常美會想會說,歐陽劍華都聽她的安排,夫妻兩是最佳搭配。多病的歐陽劍華早在妻子張常美的安排和鼓勵下,完成所有的心願和作品。2011年8月歐陽劍華在睡夢中走了,他可說沒有任何的遺憾,家人雖然不捨,但認為他沒有疼痛、拖累,實在是積德之人,所得到的「福報」。
早在1993年我就訪問全家被捕的黃秋爽,2004年也邀她上台視「謝志偉嗆聲」接受訪問。由於保密局為「擒賊先擒王」。在他們查出共產黨台灣領導人蔡孝乾的對外連絡是黃天,決定先抓他家人,以免走漏風聲,保密局幹員守在他家等候逮捕回家的黃天。當時我也訪問保密局偵防組長谷正文,他承認為了抓蔡孝乾,對立場堅定的黃天動刑,那是學中國北方綁匪逼人質就範的殘忍手段:將黃天兩大拇指用細繩綁住,在將繩索繞屋脊樑柱,當黃天的身體漸漸被拉離地,全身的體重只靠兩拇指支撐,每拉一下,就聽到哀號,黃天終於說出蔡孝乾藏在阿里山的行蹤,不久再次抓到蔡孝乾。接著就從蔡孝乾口中問到許多重要線索,而逮捕、破獲各地的組織和無辜的牽連者。
黃秋爽是很感性的人,她在保密局看到渾身是傷的父親黃天,當場昏倒,那年採訪時,聽我轉述谷正文說的刑求方式,她又當場大哭。2004年在台視錄影棚接受錄影訪問,說到傷心處時,她總是邊哭邊說,甚至幾乎講不下去,但也難怪,父親走後全家人的苦難和生計都是她一肩挑起。
為了家計黃秋爽曾去求助父親的好友劉啟光。二戰後,劉啟光當新竹縣長(轄區含今之桃、竹、苗),喜愛車子又曾在台灣總督府上班的黃天,就去幫他開車。劉啟光在日治時代參加過共產黨和農民組合,妻子屠劍虹,據谷正文說是共產黨情報人員,未被抓到,就逃回中國。因此劉啟光極力表態、巴結蔣經國,將原本自己住的長安東路(現在的華南銀行中山分行現址)日產房子送給蔣經國住,當時鄰居或華銀老員工,都記得小時候的蔣孝文兄弟常在他們住的地方,拿空氣槍打鄰居養的雞隻。劉啟光根本不敢幫黃秋爽家人生活,但看到年輕的女孩到辦公室求援,他卻色瞇瞇地說:「過來呼歐里桑看一看。」說著就對黃秋爽伸出祿山之爪,對好友女兒襲胸,黃秋爽立即跳走,也正好有人送公文進辦公室,黃秋爽藉機離開,從此不再去求助父親的友人,徒然遭到輕薄和羞辱。彰化的伯父也在黃天被捕後,黃秋爽和大妹還未出獄,但母親、小弟、小妹、外甥已獲釋時,教她們要將祖產土地被三七五減租,所換的台糖股票都轉讓給他,以免被政府充公。小妹蓋印章蓋到手酸,但是後來伯父也不照顧他們的生活。
2010年景美人權園區舉辦來訪的東西德轉型正義人員與台灣政治受難者和家屬座談,黃秋爽站起來講到全家人被抓去關半年,但媽媽、小妹、弟弟和一歲多的小外甥,都沒判刑,也沒賠償,但她們的身心創傷卻一直存在。說到一歲小孩沒東西吃,她又是嗚咽不成聲,德國的一位女士立即上前擁抱她,座談結束後,還脫下手上的戒指,戴到黃秋爽的手指上,黃秋爽也回贈手上的戒指,兩人一直保持連絡至今,這就是「秋霜花落淚」的故事。
張金杏在2005和2011年都回到綠島參加人權園區活動。2005年同去參加綠島人權音樂會的受難者及家屬約百人,張金杏因住台中,和台中難友張振騰、張晃生、陳來發等人,提前一天到綠島。她保存不少珍貴的生教所的照片,有女難友的合照,有她在生教所托兒所的照片,有所有學員和陪媽媽坐牢的小孩,當然啦,那些孩子現在都至少60歲了。例如:白色恐怖歷史紀錄片導演洪維健,他自己投入這段歷史回顧的工作,肯公開自己身份,其他人大都低調。張金杏保存的照片和好記憶,都是人權園區的重要資產。
2011年她帶弟弟、妹妹,和妹妹的小女兒回綠島,因為她的妹妹也是政治受難家屬。原來張金杏在坐牢最後階段的生教所時,認識比她年輕的台中同鄉陳博文,出獄後張金杏嫁給台中師範的難友江順濱,也介紹妹妹嫁給陳博文,生了四個女兒,最小的女兒是國台交的長笛首席,也是2011年綠島人權藝術季的開幕演奏的音樂家。沒能參加的陳博文,是當年積極參加黨外運動的攝影家,話說1977年,因《潮流》地下刊物,第二度被捕,但當時他精彩紀錄黨外運動的照片,則是彌足珍貴。但是說到陳博文的貢獻時,張金杏卻為妹妹抱不平,因家裡開醫療檢驗所,大小事都是她妹妹在忙碌、打點,張金杏說:「家計也都我妹妹在挑重擔,陳博文卻和黨外朋友『溜溜去』,孩子還在唸書,他卻又跑去呼人關,實在是不知安那講伊,唉…」
2011年到綠島人權園區同行的台中難友李舜治,他在「新生訓導處展示區」的「青春.歲月」展區(受難者照片區),找到同樣關在綠島的爸爸李橋岳、哥哥李舜梆和自己的照片。他感嘆說出的第一句話:「唉!那時陣,阮老母尚艱苦…」父親已不在了,但李舜梆、李舜治還可以接受訪問,說出當年父子兄弟三人同在綠島坐黑牢,老媽媽在家憂心的苦難歲月。
藍張阿冬(1913-2014)和女兒藍芸若老師,也是令人不捨的受難生命故事。早在1993年我當自立早報記者時,曾到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訪問過她一次,後來她們搬家了。當時陳芳明老師已回台灣,他是藍芸若的學長,他告訴藍老師,她的父親藍明谷是當年翻譯魯迅《故鄉》為日文的台灣人,讓她開始對父親的文學造詣有所肯定。由於中斷和她們的連絡和訪問,我只能從曹欽榮的訪問知道較多的情況。當時為了抓藍明谷涉及基隆中學《光明報》而扯出的基隆工委會案,這也是第一個偵破的省工委會組織。保密局為逼藍明谷出來投案,就抓他父親、妻子、和多位親屬,等到他出來投案時,妻子藍張阿冬已被關在綠島,不但將年幼兒女託父母帶,更不知道丈夫已被槍決。在綠島時,幸有藍明谷在基隆中學教過的學生王春長的關心,他不忍師母的辛苦和牽掛兒女,特地將家人寄給他的零用錢換取的購物券,偷偷利用上課機會塞給師母,為此被發現,關禁閉一星期。
藍張阿冬出獄後在岡山醫院當護士和助產士,辛苦扶養兒女,現在已經剛過100歲生日的人瑞。和她居住的女兒藍芸若,不但還再教書,也已是三個孫女的阿嬤。她走過白色恐怖,也走出婚姻家暴。到現在還在為教書工作和兼顧老母親而辛苦,可以想像她又忙家裡的人瑞媽媽,又忙教學工作,擔負起家庭責任,可想像她的忙碌,就像轉碗特技般,兩手轉十個碗,隨時都會有快要掉下來的碗,你必須兩隻手不斷地搖每一個搖搖欲墜的碗。這應該是藍老師辛苦、忙碌的譬喻吧。
最後談到從沒見到的施水環,她因弟弟施至成唸台大參與的活動,而遭追緝,姐姐施水環曾將他藏匿在台北郵電宿舍住處天花板內,因而逃過逮捕。但施水環自己卻被捕,加上她工作的郵電局部(當時郵局、電信局未分開)有多人被抓,施水環變成代替弟弟施至成坐牢。在獄中寫下68封家書,目前透過看台南市西街教會約略知道她家人的消息,不過能有施水環的珍貴家書和照片,要感謝施至成的台大外省籍好友林粵生,他自己也坐牢15年,應該是他出獄後,走訪施家,從施水環家人(母親、姐姐)手中取得這些照片和文物。林粵生因此提供不少珍貴文物、照片,有自己的畫作,但已在2012年過世。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和施水環、施至成合照的另一女子「丁窈窕」,就是前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郭倍宏的阿姨。1992年郭倍宏黑名單闖關回台坐牢時,他的母親丁嫦娥曾現身聲援愛子,她是大姐,丁窈窕是老三。多年前,我曾在美國德州休士頓台灣同鄉會演講白色恐怖歷史,會後一位當時已八十多歲的阿嬤,聽了剛剛丁窈窕的故事,走來告訴我,她是丁窈窕的二姐,是她去領回三妹槍決後的屍體。她還曾去問觀落陰,看三妹有沒想要交代的後事,結果只聽說:「她像隻鳥,被槍打得粉碎般。」丁窈窕在槍決前,將女兒交給夫家扶養,這一幕母女在軍法處的離別,在張常美的口述和郭振純的《耕甘藷園的人》裡都提到,但女兒很少和母親的親人連絡。唉!這又是另一個很難拼湊出全貌的歷史悲劇。
台灣查某人是歷史要角【流麻溝十五號】 https://bit.ly/3cJrCmH


《思想坦克》台灣校園失聲記:四六事件70週年與你不知道的傅斯年 | 芋傳媒 TaroNews https://bit.ly/3eKLA2h
本文作者為周馥儀,原文標題:台灣校園失聲記:四六事件70週年與你不知道的傅斯年,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今年是「四六事件」七十週年,台大、台師大共同舉辦了「微光漸顯」紀念特展,兩校學生自治團體、社團也舉辦一系列轉型正義講座,讓更多人認識1949年「四六事件」對台灣的大學影響,這不只是國民黨政府對台灣大學、省立師範學院(台灣師範大學改制前身)學生的大規模逮捕行動,更是對大學自由學風的整肅,一個月後的5月20日台灣開始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節節失利,同年底敗退到台灣,「四六事件」被視為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白色恐怖的濫觴。
「四六事件」不僅是對台灣大學、省立師範學院(台灣師範大學改制前身)學生的大規模逮捕行動,更是對大學自由學風的整肅,因為一個月後的5月20日台灣開始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圖片來源:蔡其達/攝影
「四六事件」表面的導火線是1949年3月20日「單車雙載事件」──台大、師院學生單車雙載遭警察取締毆打拘押、學生包圍警局抗議,實際上則與國共內戰下台灣學潮的背景相關。國民黨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後的血腥鎮壓、清鄉,以及實施統制經濟導致台灣通膨嚴重、經濟蕭條,讓不少懷抱祖國的台灣青年轉而崇尚「紅色中國」,中國青年、共產黨成員來台,社會主義思潮在校園盛行,台灣的大學生關注國共內戰時局,聲援中國的學生運動,大學自治會團體或社團宣傳「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如台大學生為主的「麥浪歌詠隊」,巡迴中南部傳唱中國學運流行的「秧歌舞」,台大話劇社演出數齣戲劇諷刺時局。台灣學生運動與中國學潮聯結,大學校園被國民黨政府視為「共產勢力」。
因此,3月20日台大、師院學生「單車雙載事件」後,兩校學生代表及數百位聲援民眾到台北市警察局請願、要求立即釋放學生的行動,受到國民黨政府關注。之後,3月29日台北市的大學生、中學生在台大法學院召開青年晚會,宣布以各校學生自治會為基礎,成立「台灣學生聯盟」和「台北市大中學校學生聯合會」,由台大法學院學生葉成松為會長,以中國各大都市學生運動的訴求「結束內戰、和平救國」、「反飢餓、反迫害」,號召各校學生團結,學生運動擴大組織化,讓台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決定對學生運動進行鎮壓。
close
arrow_forward_ios閱讀文章PAUSE
UNMUTE
4月5日晚間,師院學生自治會會長周慎源遭特務誘捕,經過台大宿舍時周慎源逃脫,在台大學生護衛下回到師大,學生們召開會議決定隔天遊行示威。警備司令部為緊急因應,4月6日凌晨,以「學生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煽惑人心,擾亂秩序,妨害治安,甚至搗毀公署、私擅拘禁執行公務人員」為由,由副司令彭孟緝帶領大批軍警包圍台大與師院學生宿舍,搜捕兩校學生,過程中兩校學生利用桌椅擋住抵抗,最後軍警強行逮捕三百多名師院學生、二十多名台大學生,是為「四六事件」。
「四六事件」發生後,遭逮捕的大部分學生被分批釋放、由家長帶回管教,十幾位遭羈押判刑或槍決,追捕行動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不少學生聞訊逃亡到中國。「四六事件」造成台大、師院的自由校風轉為保守,思想言論控制深入校園,兩校在事件後停課到四月底才恢復上課,校內社團遭到清算,台大麥浪歌詠隊、話劇社、耕耘社、方向社等被強制解散,師院台語戲劇社、銀鈴會等社團趨於沉寂或解散,重要幹部遭逮捕、槍決。
「四六事件」後的師院,劉真接任謝東閔擔任校長,在四六事件後「整頓校風」,學生都必須重新登記,當時營救學生的師院教授謝似顏、林本、王德昭、黃肅秋,遭校方解聘,校內異議學生與教授遭到清除,實行軍事化管理,壓制自由學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尤其師院方面,劉真接任謝東閔擔任校長,在四六事件後「整頓校風」,學生都必須重新登記,當時營救學生的師院教授謝似顏、林本、王德昭、黃肅秋,遭校方解聘,校內異議學生與教授遭到清除,實行軍事化管理,壓制自由學風。1950年代開始國民黨在台灣全面實施黨國教育,透過成立校園黨部、黨社深入監控大學,台大有覺民學會、文風社(文學院)、思漪社(理學院)、炯炯社(法學院)、德杏社(醫學院)、長青社(工學院)、藍星社(夜間部)、僑光社(僑生),甚至動員學生競選學生代表。部分黨社幹部或成員,至今仍在大學教育、校園行政組織中扮演要角,影響大學自由學風。
「四六事件」是戰後台灣學生運動的指標,國民黨政府挫傷大學自由學風,歷經民間努力才獲得台大、師大校方重視。1980年代「四六事件」受難學生嘗試發起找尋「四六事件」真相的活動。1995年台大建國俱樂部邀集師大人文學社、台大台謠社……共八個改革性社團,共同發起「四六事件平反運動」,分別在校務會議提案、發起校內連署、前往監察院陳情,台大校方回應,組成資料蒐集小組與研究小組進行調查。1997年對四六事件提出總結報告《台大「四六」事件考察: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總結報告》,提出事件梗概,肯定當時學生參與民間社會、縱論國事的熱情與視野。2016年師大創校七十週年,將「四六事件」記載進校史,還原真相。
傅斯年的言論:「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在三一八運動期間廣為流傳。圖片來源:網路臉書
而在平反「四六事件」過程中,對於事件時台大、師院校方的態度,一般較稱許台大傅斯年校長保護學生、堅守大學自由學風,這樣的形象也被挪用在近年的社會運動中。2014年反服貿佔領立法院的太陽花運動時,網路傳揚著,傅斯年校長曾對陳誠和彭孟緝說道:「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
「阻擋軍警驅離學生」的「傅斯年形象」也在後來警察驅離青年行動的事件中不斷被流傳,而傅斯年的自由主義形象,也在這兩年台大校長遴選爭議中,不斷被提及。
隨著2000年後檔案公開、四六事件更多相關史料出爐,有更多研究已修正「傅斯年阻擋軍警驅離學生」形象,
其實自由主義者傅斯年是支持以反共為名的軍警逮捕學生行動。
2011年歐素瑛教授以〈四六事件對台灣大學之衝擊〉,分析判讀陳誠日記,提出陳誠在發動逮捕學生行動前,徵詢台大校長傅斯年意見,傅斯年校長回答:(一)要快做、(二)要澈底做、(三)不能流血。去年陳翠蓮教授與李鎧揚完成的《四六事件與台灣大學》,是台大校方針對1997年四六事件總結報告的重新校訂,《四六事件與台灣大學》透過梳理檔案、當事人口訪,提供我們新的視角認識「四六事件」中台大校長傅斯年的態度,四六事件發生前,在反共前提下,台大校長傅斯年同意警備總部進入校園逮捕學生,四六事件發生後,台大校長傅斯年對四六事件救援會保持距離、處分主要幹部。
傅斯年校長被高舉為台灣大學自由主義的精神象徵,台大校史館內展示稱揚傅斯年校長以自由主義治校,然而,面對更多檔案公開與「四六事件」研究出爐,台大校方要如何面對「同意警備總部進入校園逮捕學生」的傅斯年校長?面對校長遴選爭議不斷高舉「學術自由」的管中閔校長與台大校方,要如何面對「四六事件」中的傅斯年校長?《思想坦克》台灣校園失聲記:四六事件70週年與你不知道的傅斯年 | 芋傳媒 TaroNews https://bit.ly/3eKLA2h


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112269543758.pdf

2020-04-24_2214282020-04-24_2207282020-04-24_221517

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112269543758.pdf


關於臺大,關於這鬱鬱蔥蔥的校園,在成為人們印象中象徵自由的學術聖地之前,也曾籠罩著慘白血色的恐懼。濃霧散去之後,現在的一切看起來無比尋常;然而,在貌似遙遠卻不久前的過去,卻有無數學長姐或轟轟烈烈地、或默默無聞地葬身歷史洪流之中。
接下來的文章,我們希望透過揭露一系列在白色恐怖時期,#涵蓋各個學系、社團的歷史檔案,使臺大的每一分子更理解校園歷史和轉型正義的意義,並藉由檢視歷史,進一步發覺學生在現代社會中能夠擔當的社會角色。
1946年十一月,麥浪歌詠隊的前身—#黃河合唱團—籌建,並在校慶時於中山堂第一次演出。最早參與者是一些 #臺大工學院外省學生與青年軍,團名源自於外省學生耳熟能詳的樂曲⟨黃河大合唱⟩。當初社團本身僅是小規模,主要是因應校慶演出;因此,儘管迴響熱烈,但在初次表演後不久,便因成員彼此理念不合而解散。時間來到了1947年,臺灣的學生活動風氣因二二八事件與隨後的清鄉一度停息。然而,由留學中國的臺灣學生帶回的,關於國共內戰與中國學運的資訊,再次為臺灣學運注入一股活水。(註一)該年度新學期,校園裡再度出現了新社團,其中之一便是由先前黃河合唱團成員再次創立的#麥浪歌詠隊。(註二)
麥浪取自北方豐收時的田園美景。社團宗旨則是希望藉由中國的民謠歌舞、諷刺短劇,宣揚真實而樸實的祖國文化,並試圖消弭統治階層造就的墮落形象。這樣的演出果真再度喚起臺灣人對祖國的幻想與熱愛,1948年年底,麥浪歌詠隊於中山堂的募款公演,反應熱烈,也因而促成他們隔年二月的巡演計畫。
然而巡迴演出結束沒多久,三月二十日,臺大與師大學生腳踏車雙載事件發生。不滿警方無理痛毆被捕學生的抗議聲浪興起,學生們發起遊行,而部分麥浪團員也參與遊行,協助帶頭唱歌、喊口號等活動。數日後,抗議行動告一段落,恰逢青年節(三月二十九日),為了慶祝並與官方活動唱反調,臺大師大等學校學生自治會在當時臺大法學院前的操場舉辦營火晚會。會場上的學生們,在麥浪成員的帶領下,唱起了民歌,甚至跳起了扭秧歌。這樣的歌舞內容以及他們當時的知名度,早已挑起威權政府的敏感神經;而如此「張揚」的慶祝活動,或許也成了四六事件的隱因之一。
四月五日,麥浪成員辦了一個內部慶功宴,團員暢談巡演的風光回憶、未來社團計畫直到夜深。又有誰能料到,數小時之後的劫難將改變他們的人生呢?少數成員因當晚借住友人家而僥倖逃過一劫;而大部分返還宿舍的成員,則在稍後的清晨,從被軍警圍繞封鎖的宿舍裡醒來。#一張張從房間門縫塞進來的名單,在管收發信件的校務職員的指認下,一個個青年鋃鐺入獄。之後,部分迅速被釋放或逃過追捕的人,多半移居國外或中國;那些留在臺灣的學生,即便有的暫且逃過一劫,後來仍因為參與麥浪的紀錄,難逃白色恐怖的魔掌。
值得紀錄的是,被囚禁的成員,反倒在監牢中教其他囚犯唱民歌,把他們對祖國的愛傳進台北監獄的高牆中。然而,歷經這番風波的麥浪歌詠隊,終究在不久後解散,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事不關己的人們說,在政治敏感時期讀有疑慮的書,是個人問題;然而,當學生們在暗無天日的苦牢中,又有誰能告訴他們,「#不就是唱歌跳舞,#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也許,出生在那樣的時代裡,不幸地擁有些許思考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罪......。
註一:1947年八月,臺灣公費留學中國的學生籌組的大學社團「臺灣同學會」,在資本家劉明的資助下,組成「九人演講團」。於暑假返臺期間巡迴各地,傳播關於國共內戰情勢、國民黨政經危機、以及遍佈全國「反饑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運風潮。
註二:在藍博洲先生的著作裡,多以「1947年年底」為麥浪成立時間點。然在《青春, 記憶, 老臺大: 臺大老照片的二十個故事》裡,則引當年校刊,以「1948年4月5號」為麥浪成立時間。亦有以「1948年秋天」為成立時間者。
麥浪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合影: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tuhistorygallery/5528246319/in/photostream

73167544_144361003620890_2505108854430236672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