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吉祥話1:「它它熙熙」,祝你美好無盡!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獨立評論@天下
「它它巸巸」可說是一句歷史悠久、淵遠流長的吉祥話,無論是西周還是東周都非常愛用。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產生過不同的面貌。
早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就曾經出現「它它受茲永命,無疆純佑」和「阤阤降余多福」的用法,這裡的「它它」和「阤阤」都表示經常、永遠的意思,就是祭祀者希望過世的祖先或神明,可以經常保佑他擁有很多的福氣。
》延伸閱讀:周朝吉祥話3:「宜有千金」做個古人的發財夢
到了春秋時期,「它它」出現了威力升級版──「它它巸巸」,這是山東地區春秋時期限定吉祥話,建議與「受福無期」、「壽老無期」、「男女無期」一起服用。這句吉祥話主要流行於齊國和邿國。齊國是大家熟悉的春秋五霸之一,而邿國可能覺得有點陌生,這是一個位於山東地區的小國家,在《左傳》出現過幾次,因為國內發生動亂,後來就被魯國給併吞掉了。春秋時期山東地區可說是走在流行時尚的尖端,常常以齊國為中心出現外界跟不上的新詞彙,而邿國大概也受到影響,所以開始使用「它它巸巸,某某無期」的搭配。
「它它」到底是哪個「它」?
在解釋這句吉祥話之前,先為大家說明一個簡單的文字學小概念。
話說這個「它」跟「也」字,看起來好像是不同的兩個字,不過最初都是在表現蛇的形狀。現在會變成兩個字,是因為分擔了不同的字義,才漸行漸遠、分道揚鑣。這兩個字的源頭,其實就是同一個字,在早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一個殘留至今的現象可以證明這件事,那就是我們常常作第三人稱代詞使用的「它」跟「他」,後者的部件有「也」,就是這個混用現象的殘跡。而與其說是混用,不如說一開始古人就沒當成是兩個字,「他」反而是「也」、「它」的同源活化石。
》延伸閱讀:漢字分析不是看圖說話!「冉」是個王八嗎?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學者看到金文裡的「它它」與「阤阤」,便直覺地視為同一組詞。事實上,「它它」與「阤阤」在古典文獻裡面並不少見,像是《詩.鄘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或是《詩.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委委佗佗」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虛以委蛇」的「委蛇」,也可以寫作「逶迤」。「委蛇/逶迤」本來是形容蛇匍匐爬行的樣子,後來引申為曲折蜿蜒或順應隨便的樣子。而「蛇蛇碩言」則是夸夸其談,欺騙人的意思。正因為「委蛇」、「蛇蛇」有這層曲折蜿蜒的味道,所以「它它」與「阤阤」在金文裡又可以引申為不絕無窮之意。
至於「巸巸」,其實就是古典文獻裡的「熙熙」,像《左傳.襄公廿九年》「廣哉熙熙乎」;《周書.大子晉篇》「萬物熙熙」;《老子》「眾人熙熙」。或者我們現在常講的「熙熙攘攘」,都是形容廣大眾多的意思。
所以我們解釋「它它巸巸」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它它」和「巸巸」的意思加在一起,於是就變成了綿延不絕、廣大茂盛的意思。如果再加上「受福無期」、「壽老無期」、「男女無期」這些吉祥話,那就是希望福氣、年歲和後代子孫綿延不絕,枝繁葉茂,永遠沒有盡頭。
文字學家的解謎之旅
說到釋讀古文字,一定很多人感到好奇,到底考古學家或是文字學家是怎麼解讀出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呢?難道是像電影演的那樣,把文物挖出來之後三秒鐘就讀懂內容嗎?還是有什麼密技法寶,可以打開血輪眼看懂這種字在寫什麼?其實都不是的,現在就讓我們用「它它巸巸」做例子,來看看學者們是怎麼解釋這個以前從沒見過的吉祥話。
》延伸閱讀:周朝吉祥話2:「屯魯」祝你有福氣,可不是罵人!
事實上,學者們一開始並不是把「它它巸巸」解釋成綿延不絕、廣大茂盛的樣子。當大家看到青銅器出現「它它」與「阤阤」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孟子.離婁下》的「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因為「它」、「也」在古代是混同的,加上國文老師總是強調「施施」要念成「ㄧˊㄧˊ」,不可以念「ㄕㄕ」,那「施施」和「阤阤」根本就音義相同啊,看起來就是同一組詞沒錯了,於是就把兩者聯想在一起。
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孟子講的這個「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施施從外來」講的是那個跑去墓園乞食祭品的丈夫,得意洋洋回來跟妻妾炫耀的樣子。因此,學者們很快的就把「它它」與「阤阤」解釋成喜悅和樂,但這個時候麻煩卻來了。在所有的銘文裡面,絕大多數的「它它巸巸」都和「某某無期」一起出現,只有甚六鐘銘文出現「我以樂我心,它它巳巳(巳巳、巸巸,古代相通),子子孫孫,羕(即「永」)保用之」,在這裡用喜悅和樂的樣子來解釋「它它巳巳」,雖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其他的文句卻很難解釋,像是「它它巸巸,男女無期」難道要翻譯成「好開心呀,希望我的子孫永無止盡」嗎?
因此,學者開始考慮另外一種讀法。他們將眼光放到「委委佗佗」,注意到「委蛇」這個古語有修長委曲的意思,進一步引申為無窮不絕,而這正好可以和「某某無期」的意思產生連結。所以,「它它巸巸」並非指喜悅和樂的樣子,而是無疆無期的意思,「它它」取不絕無窮之意,「巸巸」則取廣大眾多之意。以這個意思解釋「它它受茲永命,無疆純佑」和「阤阤降余多福」這兩句銘文,就會發現不論「它它」或「阤阤」都是形容祖先所賜的福氣或保佑,顯然用「綿長無盡」來解釋是比較合理的。
「它它巸巸」的解釋因為相對比較合理,所以很快獲得大多數學者的認同,甚至補充《爾雅.釋訓》「委委佗佗,美也」的典故,來加強這個解釋的說服力。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到,古文字學家在解釋一個沒見過的詞語時,是需要進行多方面考量的,不只是字形要講得通,詞語解釋也要找到和文獻能夠對應的證據,最重要的是,必須回到銘文本身的脈絡去解讀,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理想的答案。周朝吉祥話1:「它它熙熙」,祝你美好無盡! | 謝博霖、黃庭頎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 https://goo.gl/k2UAxU
書名:穿越吧吉祥話:周朝的漢字劇場
作者:謝博霖、黃庭頎
出版:台灣商務
出版時間:2019/01


《解析春秋“夆叔匜”》
春秋晚期夆叔匜
髙14.1釐米;全長35.7釐米;口寬20釐米;重2.53公斤
傳山東滕縣出土
現藏上海博物館
短流,腹近長方形,平底。下置四個透雕卷龍為短足,龍首鎜,龍口噬匜邊。器的口邊一側置平板形輔首,下銜一環,腹部兩側鏤雕四條龍紋,並以紅銅鑲嵌其間,使器壁內外均現同一紋樣,這種裝飾手法較為少見。
【銘文譯文】
隹(唯)王正月初吉丁亥,夆(逢)叔作季妃盥般(盤),其眉壽萬年,永□(保)其身,它它(也)臣己(熙),壽老(考)無暮(期),永□(保)用之。
銘文記載:夆叔為季妃作盥盤,祈求眉壽,永保無期。夆宜讀為夆,同音通假,夏商古國名,曾居營丘,子孫以國為氏。此夆叔當是逢氏之後。它它(臣己)即也也熙熙,和樂喜悅之意。
微博正文- 微博HTML5版 - https://goo.gl/wWkN1i
-------------------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藏有齊侯四器(鼎、盤、敦、匜),今就齊侯匜(圖一)為題,並說說「匜」字。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齊侯匜,為春秋晚期器,其銘文釋文34字:齊侯乍(作)賸(媵)寬(外囗內莧)孟姜盥盂,用祈眉壽,邁(萬)年無疆,它它(施施)巸巸(熙熙),男女無期,子子孫孫,永保用之。
孫人傑|齊侯匜——說匜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QZyiiY
--------------------------------


周朝吉祥話2:「屯魯」祝你有福氣,可不是罵人!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獨立評論@天下
西周時代「某魯」是非常受歡迎的吉祥話,除了「屯魯」還有「永魯」、「豐魯」、「繁魯」、「宏魯」等等,這當然不是永遠的魯蛇、豐富繁盛的魯蛇或是宏大的魯蛇。
因為西周時代的「魯」可不像現在是「魯蛇」的代表,而是有著福氣的意思。如果從福氣的角度來思考,那「永魯」就是永遠的福氣、「豐魯」、「繁魯」表示豐富繁盛的福氣,「宏魯」當然是宏大的福氣。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像是「魯多福」、「大魯福」之類的用法,反映出西周時代人們對美好、福氣的嚮往跟祈求。
》延伸閱讀:周朝吉祥話1:「它它熙熙」,祝你美好無盡!
這可能是古今涵義差距最大的一組吉祥話了,使用之前,一定要有承擔被誤解的準備,如果起了什麼爭議,本書是概不負責喔。
今天被嘲笑的「魯」,以前可是吉祥話
屯魯在《詩經》中寫作「純嘏(ㄍㄨˇ)」在西周金文中寫成「屯魯」。屯字加糸旁,就成了純,是一組古今字。就像采詩之官的「采」,後來為了區別出摘擷擇取的意思,衍生出加了手字邊的「採」字。純是一個在古早時代涵義比較豐富的詞彙,從全、多、厚、大,以至於純色、美善等比較抽象的意思都有,大抵來說都是正面取向的意思。像是《詩經》有「文王之德之純」,不是說文王吸了什麼很純的藥,而是說文王的德行至大、至厚、至美。
今天常用魯字的意思,多從「Loser」(失敗者)取音近而來,一開始本來是戲謔,孰料愈發流傳,衍生出第一人稱代詞「本魯」、動詞「脫魯」、形容詞「很魯」等詞彙,大有方興未艾之勢。但在先秦時期,魯反而是一個非常吉利的詞彙。在古音上魯與嘏音近經常通用,嘏在文獻中就有吉祥福氣的意思,因此魯也就是福氣的意思。
屯魯(純魯)兩字結合在一起,就是大大的福氣,簡稱大福。但是,什麼是福氣呢?這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釐清。《尚書.洪範》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簡單地說就是要長壽、有錢、平安、德行完美、盡其天年而終,這似乎略微混淆了我們對於壽與福的觀念。一般我們對壽的理解是生命歷程的長短,而福是現世享受的多寡或者是機運的好壞。但籠統地說,能夠活到長壽,不也是一種幸運與賜福嗎?
》延伸閱讀:周朝吉祥話3:「宜有千金」做個古人的發財夢
一個魯字各自表述
漢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語言,如果上網搜尋「上古漢語」與「詩經」,會發現有不少根據語言學家推測出來上古漢語所朗誦的詩經名篇。影片中那華麗的彈舌與複雜的發音,簡直比瓦干達更瓦干達,令人不禁想掐住孟子的脖子怒斥「你才南蠻鴃舌,你全家都南蠻鴃舌」!
不僅語音有著極大的變化,詞義也是。「屯魯」的「魯」也從原本讚美祝福的神壇上跌落,一變為粗魯愚鈍之意,又變為失敗魯蛇之稱。那麼,魯到底本來是什麼意思呢?清代的大學者阮元認為魯上面有條魚,魚是好吃的東西,自然就是極好的意思。
不過這種取會意的說法,很容易變成看圖說故事的大亂鬥,你說魚在口中,我說魚在盤中,他說底下的口(後訛變成日)只是標明這是比較抽象的意思。諸如此類,怎麼說都可以在圖像上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就像〈雅量〉這篇文章裡,同一件衣服被說像棋盤、綠豆糕等,總之不要超出當時的物質水平,怎樣都可以。也因此,若說成以魚為聲符,被古人借這個同音字去用作福氣的意思,就顯得比較省事簡易。
但是像這樣一直把字借來借去的,真的「大丈夫」嗎?當然是會有問題的。像是《詩經.豳風.七月》中的「八月剝棗」,照字面來看,就是到了八月,開始剝開棗子。這樣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甚至宋代王安石也認為剝棗跟下文「穫稻」一樣,是釀酒所用,以此推進到後面一句「為此春酒」。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坡為土之皮、波為水之皮」一樣,我們的王荊公一牽扯上這種漢語字詞的研究,通常都是搞笑收場。傳說王安石曾拜訪一處農家,但農家老翁不在。王安石問老翁去哪,他的家人回答:「去撲棗。」意思就是撲擊樹上的棗子,使棗子落地,差不多就像打芒果、打蓮霧一樣。王安石一聽,心裡無數隻草泥馬奔過,回家立刻把「剝開棗子」的說法給刪了。原來古書中的注解,早就說過這裡的「剝棗」是「擊棗」,是「攴」的假借,可王安石偏偏不信,要照字面解釋,結果是白費心思。
回頭來說,似乎也不能怪罪王安石,因為剝棗照字面上解,也未必不對,只能怪古人寫字不好好寫,要找個音近字來假借。這個作法在寫作當下是方便的,卻也給後人帶來許多困擾。
》延伸閱讀:漢字分析不是看圖說話!「冉」是個王八嗎?
在這裡要補充的是,「屯魯」的魯,被借作福氣的意思,即使當時有「福」這個字,當時人還是習慣用這個字來表示福氣。周朝吉祥話2:「屯魯」祝你有福氣,可不是罵人! | 謝博霖、黃庭頎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 https://goo.gl/VsQxM5
---------------------------


周朝吉祥話3:「宜有千金」做個古人的發財夢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獨立評論@天下
戰國時代,人們喜歡把自己的願望刻在印章上,隨身攜帶著,沒事就可以拿出來賞玩,提醒一下自己要朝印面上所刻寫的目標努力邁進。而戰國璽印上常見的「宜有千金」吉祥話,就是戰國時人的願望之一。
除了「宜有千金」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吉祥話,像是「宜有百金」、「宜有萬金」、「宜有千萬」、「有千百萬」、「日入千萬」、「千萬/千万」、「千金」、「萬金」、「有金」、「百千萬」、「有千萬」、「百萬金」、「宜千金」、「宜有金」等等,它們沒有限定哪個地區流行,都是講出來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好句子。
》延伸閱讀:周朝吉祥話2:「屯魯」祝你有福氣,可不是罵人!
「愛錢」的念頭是什麼時候才出現的?
「宜有千金」的意思就是「有很多錢」,以此類推,「宜有百金」和「宜有萬金」就只是錢多錢少的差異而已。
「有錢」這個願望,在我們今天看來是再尋常不過的,不管是投注樂透、運彩還是股票,人人都有一個致富的夢想。然而「有錢」這個夢想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西周、春秋時期的貴族們並沒有特別希望有錢,因為他們根本很少用貨幣交易,相較之下,家族興旺或是年壽長考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夢想。
但是到了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布衣卿相的時代氛圍讓人們價值觀有了巨大改變。原來一介貧窮的讀書人可以靠著遊說諸侯國君取得崇高政治地位,更能夠享受隨之而來的財富和特權,而另外一群舊時代的沒落貴族,開始需要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排場,而向經濟實力比較堅強的新貴族低聲下氣。這種時候,不管是貴族還是一般人都開始嘗到了有錢的好處,於是「有錢」便成了戰國時人追求的重要夢想之一。
》延伸閱讀:一年只賺12萬?在清代北京當官,比現在的22k還慘!
有趣的是,戰國時人可是大剌剌地將自己的致富願望鑄在璽印上。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個戰國男子隨身攜帶著「一秒幾十萬上下」的印章,沒事就拿出來摩娑摩娑,甚至蓋在自己的本本上面,為的就是希望鼓勵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人見人羨慕的有錢人。雖然這畫面想像起來有些可笑,不過確實就是戰國時代的一種風氣,也幸虧這些璽印都留了下來,才能讓我們看到當時人們十分生活化的一面。
那些「有千金」的戰國人是怎麼辦到的?
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裡頭記載了不少戰國時代致富的著名商人。若是我們了解戰國時人對千金財富的追求,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成功致富的商人也能得到太史公青睞,而戰國時代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致富故事呢?
戰國時代有一位名叫白圭的洛陽人,秉持著「逢低買進,逢高賣出」的簡易經濟學策略,就成為地方上著名的致富者。如果要請白圭寫一本如何致富的介紹,可能會有種「蛤!就這樣?」的感覺,因為某種程度上,他可說是遇著好時機,發了大財。
當時,魏國國君魏文侯正在努力執行政治改革,以拚經濟為口號,推出了一連串的土地開發政策。白圭逮住機會,在一旁愉快地觀察著交易市場的變化,當稻穀成熟時,就購入大量稻穀,出售蠶絲與油漆;在蠶繭出產時,便收購絲帛、絲絮,同時出售穀子。或是針對每年穀物的收成狀況,選擇性收購品質不同的穀子,以在適當的時機販賣出去。白圭的經營方式,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成長的我們看來,簡直就是連小學生都會的基本概念,卻讓他因此狠狠地大賺了一筆,甚至成為當時人們效法的典範。
》延伸閱讀:周朝吉祥話1:「它它熙熙」,祝你美好無盡!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雖然戰國時人成天都有著「宜有千金」的願望,可是真正懂得操作這些經濟原理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當中幾位開始參透金錢遊戲規則的幸運兒,便成為戰國時代著名的成功商人。
財富不僅給戰國時人帶來優渥的生活環境,更帶來超乎常規的禮遇,秦始皇時代有兩位有錢人就是如此。一位是烏氏倮,他靠著畜牧業成功致富,擁有能以山谷為單位計算的牲畜。秦始皇得知此人之後,命令烏氏倮可以比照擁有封地的貴族,定時與大臣至朝廷謁見皇帝。
另一位則是寡婦清。清的夫家世代經營硃砂礦業,同時壟斷商業利益,成就綿延好幾代的富裕生活,據說家族產業多得不可計算。然而清嫁入這戶豪門後,大概沒能享受多麼幸福的婚姻生活,丈夫甚至是家族主事的男性過世以後,寡婦清必須支撐起守護家業的任務。在這種擁有著龐大事業網絡的家族裡,她所面臨的內憂外患是不難想見,除了家族內部實際參與經營的族人外,還有外部虎視眈眈等著取代這個家族的敵人,不過這些困難寡婦清都順利克服了。她守住了夫家的事業,並且懂得用錢財來保護自己不受侵犯。寡婦清的這些舉措得到秦始皇的大大讚賞,認為她是一位貞節的婦女,不僅以客禮招待她,更為她建築了一座「女懷清台」。
這些人都是戰國到秦朝著名的致富者,雖然過往我們對古代中國似乎總有著「重農抑商」的想像,彷彿商人就算再怎麼有錢,也是沒有地位的暴發戶罷了。不過無論是璽印的「宜有千金」,還是上述這些故事,古人不但將發財大夢鑄在隨身攜帶的璽印上,也會記錄各種成功賺錢的故事,讓大家學習仿效。看到這裡,再回頭看看那些各種教人理財致富的方法,是不是覺得很有親切感呢?似乎不管過了多久,古人和我們都永遠做著同樣的發財夢 - https://goo.gl/DAAWrv
------------------------------------
從「元日」到「人日」,宋朝人的新年占卜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南宋狀元王十朋寫過一首〈人日喜晴〉:
元日至人日,幸無陰晦時。 
因思董勳問,卻異少陵詩。 
遙想水披凍,坐看梅滿枝。 
明朝如得雨,正與穀相宜。
從元日到人日,天天都是好天氣,王十朋想起董勳的提問,又寫了一首與杜甫有區別的小詩。遙想遠處河水結冰,坐看近處梅花滿枝,明天要是能下點兒小雨,那絕對是莊稼的福氣。
何謂「元日」?正月初一。何謂「人日」?正月初七。魏晉文人董勳寫過一篇〈問禮俗〉,將正月的頭七天分別定為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也就是說,初一對應雞,初二對應狗,初三對應豬,初四對應羊,初五對應牛,初六對應馬,初七對應人。這七天當中,如果哪天是壞天氣,就預示著所對應的那種動物在新的一年裡會倒大楣。
唐朝詩人杜甫則寫過一首〈人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初一到初七一直是陰天,氣溫沒有回升,遍地冰雪,鳥兒不來,花兒不開,搞得杜甫心情鬱悶。
王十朋是狀元,當然有學問,既讀過董勳的〈問禮俗〉,也讀過杜甫的〈人日〉詩,所以他在詩裡分別引用了這兩個典故。「因思董勳問」,因此想起董勳的〈問禮俗〉;「卻異少陵詩」,他寫詩時的天氣和杜甫寫詩時不一樣,杜甫那時候天天陰天,他這時候天天晴天,所以杜甫很鬱悶,他很開心。
》延伸閱讀:白居易的哀傷──吃不飽、穿不暖沒關係,但不能空虛!
初一到初七,哪天天氣壞,哪種動物就倒楣!
比王十朋稍晚,又有南宋文學家洪邁在著作《容齋五筆》也提到雞日、狗日、人日之類的說法。洪邁還補充道:「七為人,八為穀。某日晴,則所主之物育,陰則災,……八日為穀,所繫尤重。」初七是人日,初八是穀日。從初一到初七,哪天的天氣晴好,那天對應的動物就能快樂地繁育;哪天的天氣陰晦,那天對應的動物就會面臨災害。初八對應農業作物,農業是人民得以活命的根本,所以這天的天氣尤其重要。初八天氣好,農業收成就好;初八天氣壞,農業收成就壞。
不過就農業而言,天氣好壞可不是只看陰晴那麼簡單。晴朗而乾旱,對莊稼就不好;陰雨而洪澇,對莊稼也不好。比較理想的天氣,是晴而不旱,雨而不澇,春雨如織,細雨如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哪年正月初八要是恰好能碰上這種天氣,農民伯伯就偷著樂開懷吧!
所以王十朋最後兩句詩寫道:「明朝如得雨,正與穀相宜。」頭七天一直晴,很好;初八要是能再下點兒雨,豈不更好? 豈不預示著一年的好收成嗎?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什麼雞日、狗日、人日、穀日,都是迷信。可是宋朝人信啊,按《歲時廣記》第九卷記載,大年初一那天,人們「畫雞於門」:初一是雞日嘛,所以在門上畫雞;正月初七那天,人們「鏤人戶上」:初七是人日,所以在窗戶上刻小人兒。
》延伸閱讀:回到宋朝去過年!你不知道的春節歷史冷知識
初六送窮,來年富貴!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春節,大文學家韓愈寫了一篇〈送窮文〉,開頭是這樣的:正月晦日這天,我(韓愈)讓奴僕送窮,吩咐他們用柳枝編馬車,用稻草紮小船,並往車廂和船艙裡準備乾糧。一切準備停當,我向窮鬼作了三個揖,說:「已經給您準備了一輛車、一艘船、一碗飯、一杯酒,您吃好喝好,趕緊上路吧!」
在文章接下來的內容裡,韓愈以他和窮鬼的對話諷刺社會的不公:在善惡顛倒的專制社會裡,一個人要想有錢,就要丟掉良知,去當混蛋;而要想保持良心呢,就只能安安生生做一個窮光蛋了。
》延伸閱讀:古人的求職智慧──也許你不是懷才不遇,只是傲慢過頭!
不過我們從他的文章裡看到的,是一些社會習俗:第一,唐朝流行在春節期間送窮;第二,送窮的日期是正月晦日;第三,送窮需要道具,主要道具是柳枝編成的馬車和稻草紮成的小船,用於讓窮鬼乘坐。
正月晦日送窮的習俗在唐人詩句裡也有反映。如姚合〈晦日送窮〉:「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到了正月晦日那天,家家戶戶都送窮。再如李郢〈正月晦日書事〉:「詩書奴婢晨占鵬,鹽米妻兒夜送窮。」送窮的具體時間是正月晦日那天夜裡。
何謂「正月晦日」? 正月的最後一天是也。農曆月分有大有小,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以唐朝人一般是在正月三十或者正月二十九送窮。
晚唐畫家陳惟岳繪有《送窮圖》,原圖已經找不著了,宋朝文人董逌在《廣川畫跋》中描述過這幅圖:「其畫窮女,形露渨涹,作伶仃態,束芻人立,曳薪船行。」圖上畫的窮鬼是女性裝扮,身形極瘦,皮包骨頭,穿得破破爛爛,腰間束一根草繩,身後拖著一艘運送乾柴的小木船。這說明至少在晚唐時期,人們心目中的窮鬼就是長這個樣子。
已故國學大家章太炎先生的老師俞曲園早年編訂《茶香室三抄》,收錄了宋朝無名氏〈臨江仙〉一闋:
正月月夕盡,芭蕉船一只。燈盞兩只明輝,輝內更有筵席。奉勸郎君小娘子,飽吃莫形跡。每年只有今日,日願我來稱意。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
這是一闋描寫宋朝送窮情形的詞,詞意簡單明瞭:在正月最後一天的夜裡,人們用芭蕉葉做小船,船上燃燈,燈下設宴,將窮鬼放在船上,送其遠去。「郎君小娘子」是對窮鬼的稱呼,說明窮鬼在宋朝人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不再是單身女子,而是一對年紀很輕的少年夫婦了。
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兩宋延續300年,疆域跨越幾千里,習俗不可能完全一樣。據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北宋開封流行在正月初六那天送窮:
初六日……探聚糞壤,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
初六凌晨,大多數人還沒出門的時候,從院子裡的垃圾堆上鏟起一鏟子糞穢之物,用七張小煎餅蓋在上面,鏟到大街上,往地上一倒,扭頭回家,送窮的儀式就結束了。
看來北宋開封人將送窮儀式簡化到了極致,一不用編馬車,二不用紮小船,三不用為窮鬼塑像,四不用為窮鬼備辦宴席,一鏟糞土就是窮鬼的化身,七張煎餅就是窮鬼的祭禮。祭禮簡化是好事,省錢省時又省力,但是將家裡的糞土鏟到街上去,卻破壞公共衛生。
另外,如此送窮也涉嫌浪費糧食。中國古人祭祀,無論是祭神還是祭祖,祭後都會「散福」,也就是將供品分掉,大家分而食之,並不浪費。可是像北宋開封這樣,七張煎餅覆蓋於糞土之上,再丟棄於大街正中,肯定無法散福,即使是沿街討食的乞丐見了,也不太可能回收利用的──畢竟太髒了嘛!
書名:逛一回鮮活的宋朝民俗 
作者:李開周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19/01
從「元日」到「人日」,宋朝人的新年占卜 | 李開周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 https://goo.gl/BwWqgT
----------------------------------


陸游詩云:
扶持又度改年時,耄齒侵尋敢自期。
中夕祭餘分餺飥,黎明即起換鍾馗。
新的一年又到了,陸游的年紀也愈來愈大了,除夕祭祀祖宗,和家人一起吃餺飥。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早地起床,把門神貼上。餺飥是什麼東西呢?我們晚點再介紹。這裡我們先研究研究,為什麼要「黎明即起換鍾馗」。
「鍾馗」代指門神。大年初一,天剛濛濛亮,就爬起來貼門神,連個懶覺都不能睡,為什麼?第一,為了把惡鬼擋在門外。無論是畫著武將的門神,還是畫著神仙的門神,理論上都能驅鬼,鬼想進門搗蛋,剛走到大門口,就看見威風凜凜的兩尊門神,肯定嚇得抱頭鼠竄。
》延伸閱讀:鍾馗擅抓鬼,但他和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第二,為了把窮鬼擋在門外。所謂窮鬼,就是乞丐。大年初一那天早上,如果門神貼晚了,這些乞丐會扮成鬼,到你家裡要錢。掏過錢,趕緊把門神貼上,其他乞丐再經過時,就不會再來討錢了,這是他們的職業規矩。《夢粱錄》記載:
街市有貧者,三五人一隊,裝神鬼判官、鍾馗小妹等形,敲鑼擊鼓,沿門乞錢,謂之「打夜胡」。
「打夜胡」是宋朝方言,又名「打野呵」,本義是指流動藝人沿街串戲,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地,靠過往觀眾賞錢度日。乞丐並非藝人,但是身為職業乞丐,身上都有絕活,有的會翻跟斗,有的會拉胡琴,有的會唱蓮花落,有的會戴上面具扮鬼嚇人。平日裡靠扮鬼嚇人討錢,只能挨一頓打,可是到了大年初一,卻能為街坊討吉利──街坊出錢讓他們離開,就等於是真正的惡鬼被趕走了,可以平平安安過大年了。
《夢粱錄》又寫道:
禁中除夜,呈大驅儺儀,並系皇城司諸班直,戴面具,著繡畫雜色衣裝,手執金槍、銀戟、畫木刀劍、五色龍鳳、五色旗幟,以教樂所伶工裝將軍、符使、判官、鍾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門戶、神尉等神,自禁中動鼓吹,驅祟出東華門外,轉龍池灣,謂之「埋祟」而散。
大年初一頭天晚上,民間小兒女正在守歲的時候,從皇宮裡浩浩蕩蕩開出來一隊神神鬼鬼。這批神鬼由御林軍和教坊司藝人裝扮,可比初一早晨扮鬼討錢的那些乞丐專業多了。他們除了戴面具,化了彩妝,身上穿著戲服,手裡還拿著兵器和彩旗,有扮天兵的,有扮天將的,有扮判官的,有扮閻羅的,有扮灶君的,有扮土地公的,有扮鍾馗的,有扮小鬼的,在一陣鼓吹聲中出了皇宮,繞城遊行。假如我們在除夕來到宋朝京城,看見迎面走來無數神鬼,真有可能以為選錯了時間,沒趕上春節,卻趕上了萬聖節。
從民俗學的角度講,無論是新年早晨的乞丐扮鬼,還是除夕夜裡的神鬼遊行,其實都是上古儺戲的遺風。也就是用人扮鬼,演一場驅鬼的鬧劇,以此來恐嚇真正的鬼。
》延伸閱讀:《唯妖論》與台灣的「妖怪熱」
讓小孩長高,把懵懂賣掉
《歲時雜記》記載:
小兒生太短者,元日五鼓就廁旁偃臥,從足倒曳跬步許。太長者,則以木杴拍其頭。
小孩長得太矮,比同齡人發育晚,怎麼辦?正月初一五更時分,讓孩子躺在廁所旁邊,攥住他的腳,在地上拖動一、兩步,等過了春節,這孩子的個頭就會嗖嗖嗖地往上竄,像吃了仙丹一樣。
假如小孩長得太高,不想讓他繼續長呢?也有辦法,還是正月初一五更時分,用木杴去拍孩子腦袋。當然,拍的時候不能太用力,萬一把孩子打成腦殘,罪過可就大了。
假如孩子的腦子本來就笨,有沒有辦法讓他變聰明呢?《歲時雜記》裡同樣有祕訣:
元日五更初,猛呼他人,他人應之,即告之曰:「賣與爾懵懂! 」口吃亦然。
還是正月初一,剛到五更那會兒,讓這個笨孩子大聲向別人打招呼,別人如果回應,這孩子馬上喊道:「我把懵懂賣給你了!」懵懂就是糊塗,糊塗就是笨,據說這樣一來,笨孩子就成了聰明孩子,就像真把愚笨賣給別人了一樣。
如果孩子口吃,也用同樣的方法,先和人打招呼,別人一回應,這邊就說:「我……我把……我把口吃……賣……賣……賣給你了!」想想這個畫面,挺好玩的。
我估計,宋朝人也未必真的相信這些,大年初一起個大早,搞搞這些小遊戲,討個吉利,湊個熱鬧,好玩的成分更多一些。
迷信自然的宋朝人
當然,也有一些特別迷信的傢伙,試圖透過新年來預見一整年。據《歲時廣記》記載, 正月初一那天,家裡如果養牛的話,去牛棚裡看看,如果牛隻們都站著,預示這一年會大豐收;如果牛隻們都臥著,預示田裡長滿雜草,收成很壞;如果牛有站有臥,那麼這一年的收成不好也不壞,是個平常年。
《歲時廣記》還有一種占卜方法,是透過正月裡頭幾天的天氣來占卜這一年的收成:
正月朔雨,人食一升;二日雨,人食二升;三日雨,人食三升;四日雨,人食四升;五日雨,主大熟;五日內霧,穀傷民饑;元日霧,歲必饑。
正月初一下雨,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升口糧;初二、三、四、五下雨則分別是二、三、四、五升。五升就是半斗,正常人根本吃不完,說明這年大豐收。假如從初一到初五有霧天,田裡莊稼歉收,百姓填不飽肚子;假如初一那天就是霧天,這年必定是荒年,大夥就等著挨餓吧!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這句俗語用來說明一年的開始很重要,一天的開始很關鍵,必須起個好頭,然後才能順風順水。但是在迷信的宋朝人心目中,一年之計全在新年伊始,新年下一場雨,起一場霧,包括牲畜在新年裡是站還是臥,都會影響到整整一年的生存境況,使得宋朝新年在一派熱鬧祥和中散發出濃濃的巫術味道。
》延伸閱讀:節氣發展出的民俗底蘊──寒食節
這股巫術的味道甚至還能在宋朝人的頭頂上聞到。《歲時雜記》上說:
元旦以鴨青紙或青絹,剪四十九幡,圍一大幡,或以家長年齡戴之,或貼於門楣。
大年初一那天,用青綠色的紙張或者絲綢,裁成49根長條,編成一副大綵,懸掛在門楣上。或者根據戶主的年齡,戶主40歲就裁40根,戶主50歲就裁50根,編成大綵,讓戶主戴到頭頂上。《歲時廣記》上也說:「正月一日造華勝以相遺。」人們用紙張或者絲綢剪裁出巨大的花飾,正月初一那天送給親友,讓他們戴到頭上。蘇東坡有詩:「蕭索東風兩鬢華,年年幡勝剪宮花。」東坡邁入老年,兩鬢斑白,每年春節,依然頭戴華勝,把腦袋裝扮得花枝招展。
又據《夢粱錄》記載,南宋過年時,皇帝會賜給大臣華勝,用絲綢和金銀絲製成,工藝精巧,造型多種,既有各式花朵造型,又有蝴蝶、飛蛾、燕子、雄雞等動物造型。初一那天,群臣進宮向皇帝拜年,都戴著新賜的華勝,四方步一邁,金銀絲亂顫,頭頂上的「蝴蝶」、「飛蛾」和「燕子」撲棱棱舞動雙翅,彷彿要飛起來的樣子。
戴這些華勝有什麼用呢? 除了美觀喜慶, 也有消災避禍的意圖。華勝的華,指樣式華美;華勝的勝,是克敵制勝。克什麼敵?不是契丹、女真、黨項,而是疾病、災禍、鬼怪。
過年不吃餃子,吃餺飥
北方人過年一般要吃餃子,南方人過年一般要吃湯圓,宋朝人過年吃什麼呢?吃餺飥。
餺飥其實是很簡單的麵食,本來由北方遊牧民族發明製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它最初的做法是這樣的:用清水和麵,不加酵粉,將麵團揉光以後,搓成條狀,再掐成半指長的小麵段,然後將小麵段放入掌心,用另一手的大拇指由近及遠這麼一搓,將厚厚的麵段搓薄,搓成兩頭翹、中間凹的小笆斗或者兩頭尖、中間扁的柳葉舟,放在菜羹裡煮熟。
進入宋朝,手擀麵大行其道(擀麵杖早在先秦就已被發明出來,但一直用於做餅,以擀切方式做麵的習慣直到北宋才出現),手搓而成的原始麵食餺飥眼見不是對手,灰頭土臉地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宋朝人出於語言上的強大慣性,繼續將手擀麵稱為餺飥。
也就是說,宋朝的餺飥其實就是麵條,用菜羹或肉羹煮熟的麵條。這種麵食做法簡易,無需過水,無需打鹵,無需澆頭(配料),無需配菜,一把麵條放入沸騰的羹湯,一會兒就煮熟了,盛出來就可以吃。在南宋中葉,上述做法傳入日本,所以日本人也把用羹湯煮熟的麵條叫做餺飥。
》延伸閱讀:飲食文化大不同──潤餅、刈包、燒賣和粽子的有趣掌故
當然,過年不能光吃餺飥,還得吃其他東西。宋朝春節的餐桌和現在一樣,也是堆簇杯盤,葷素俱全,其中比較有特色的食物,一為「五辛盤」,一為「百事吉」。將韭菜、芸薹、芫荽洗淨,撕開,不切斷,在盤子裡擺出好看的造型,然後再拌以臘八當天醃漬的大蒜和蕌頭,最後在這堆蔬菜的中間插一根線香,線香頂端黏一朵紙花即可。因為這盤菜共含五種氣味辛辣的蔬菜,故此以「五辛」為名。
五辛盤在隋、唐時期頗為流行,唐朝人除夕祭祖,供桌上必放五辛盤。祭祀之後,拔掉盤子中間的線香和紙花,轉移到年夜飯的餐桌上,全家人一起分享,據說可以祛病,能保來年百病不生。
宋朝生產力相對進步,食物相對豐富,祭祖的春盤不只五辛,也有臘肉和其他蔬菜。宋朝人喜歡用蘿蔔和生菜來製作春盤:蘿蔔去皮切絲,生菜撕成長段,一同擺放到盤子裡,綠白分明,煞是好看,再插上紙花和綢花,更有一股喜慶氣氛。
除了五辛、蘿蔔和生菜,別的蔬菜也可以製作春盤。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這是用青蒿做春盤。青蒿是一種野菜,葉片青綠細碎,味道清鮮微甜,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俗名「茵陳」。還有用豬肉和主食製作五辛盤的。例如《歲時廣記》記載,宋朝宮廷廚師將臘肉蒸熟,切成細絲,在盤中擺出花型;或將油餅、饊子、麻花、饅頭擺入大盤,壘出金字塔形狀,中間插以金銀絲紮成的花朵。
「百事吉」是宋朝人過年時在餐桌上擺放的一種利市,這種利市是這樣的: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裡,先將柏枝折斷,再依次掰開柿子和橘子,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但是古代的水果保鮮技術相對落後,在寒冷的北方,柿子和橘子未必總能買到,於是聰明的市井小販在過年時推出「百事吉結子」:在綢布上繡以柏枝、柿子、橘子,打成中國結,賣給老百姓。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全家人一起解開這個結子,再掛到屋梁上,也能獲得「百事吉」的好意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