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戒-正德-常律法師  https://youtu.be/IrZ96fXdBSc?list=PL6qk6XBGFewO7XfZJ-k3gDAuzlWets4gA&t=1944

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修行的眾生,體會清淨功德及戒體的莊嚴,進而培養出世解脫的善根。
身心清靜 
「八」指所受的八條戒法,「關」是「禁」的意思,指受了八戒的人對於一切罪惡之事不再去做,將三惡道的大門關閉起來。八戒之中,前七條為「戒」,有防非止惡之作用,後一條過午不食為「齋」,合稱為八關齋戒。能持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業之惡行,便可關閉惡道之門。
八戒的內容如下: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戒
4.不妄語
5.不飲酒
6.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
7.不坐臥高廣大床
8.不非時食
六齋日受戒 
八關齋戒法會多為一日戒,受持的時間是一日一夜,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
為什麼八關齋戒要在六齋日要受持呢?這是根據《四天王經》:每月六齋日,四天王會派遣使者、太子,甚至親自下人間來巡察,如果發現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少,諸天則心生不悅;如果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多,諸天王就心生歡喜。而佛陀更為了顧慮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齋日受持八齋戒的制定。
其實,八關齋戒並非一定要在六齋日才受持,譬如諸佛菩薩聖誕、父母師長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最要的是維持八關齋戒的精神,禁惡行善。
圓滿人生 
在《十善戒經》中有提到:「受八戒齋功德有:1. 不墮入地獄;2. 不墮入惡鬼;3. 不墮入畜生;4. 不墮入阿修羅;5. 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盤道;6. 往生天上,恆修梵行;7. 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說:「一個人以寧靜的心,於大乘八戒一生中,若能領受八關齋戒的功德,其功德如虛空之大,其所累積的功德,必能讓人漸生圓滿和快樂」。
透過八關齋戒法會活動,不僅可體會清淨功德及戒體的莊嚴,又能懺罪、消災、增褔、增慧,更生出世的善根。
八關齋戒 -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 https://goo.gl/1WKXxy


《八關齋戒儀軌》
(聖十一面觀音斷食儀軌)
何謂八關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
「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
「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八戒戒條如下:受戒起至隔天天亮都需守戒
◆不殺生:
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人、動物、小昆蟲及墮胎。這裡並不是指說殺人才算殺生,甚至連一隻小蝨子(人、家畜…)一個小小的生命也不應殺死
◆不偷盜:
指沒有經過允許而取得別人的物品,是指不管大大小小的物品,甚至一針一線也不能沒有對方的允許而取得
◆不邪淫:
不單單指正當的夫妻關係或男女出於邪淫心而有交好的行為,在『八關齋戒』時,連貪戀之心也不應當存在。
◆不妄語:
不說謊、搬弄是非、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也不應開玩笑
◆不飲酒:
因為酒醉之後不能夠了解取捨,導致戒律的衰損
此外,蔥、蒜等等這一些食物,也是不可以吃的
◆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
.凡脂粉、香水、香膏、口紅、耳環,包含一切飾品、色彩鮮艷的衣服皆不可以穿、戴
.“舞蹈”是指:一、以貪念之心,手足舞動(晃動)。二、說各種話,講述各種言語。三、彈琴、琵琶……等各種樂器及唱歌
◆不坐臥高廣大床:
不坐、臥舒適柔軟的高廣臥床,高過一個手肘高度的座位,也不能坐
不非時食(過午不食):
即過了中午之後,除了喝水之外不可進食,就算水果也不可食用
守護戒律的功德利益:
  能夠受持一次的『八關齋戒』,以修此法的善緣,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之中,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立下的誓言
『八關齋戒』的故事:
以前有個女子,她的丈夫到印度去做生意三年都沒回來。女子於是改嫁,這時(婚禮期間)原來的房子沒有看好,遭了小偷,金錢財物全都被竊取一空。她有個小孩七歲,女子心想,孩子知道我許多不守婦道,導致家庭衰敗之事,將來恐會把事情傳開,於是殺了小孩。此事同時也為一出家僧人知悉,女子擔心事情傳開,於是殺了僧人滅口。僧人死後不久,以前的商人丈夫回來。女僕把事情經過告訴他,商人丈夫雖知悉了,仍佯裝不知。女子知道原來的丈夫回來,非常不安,心想必定會殺了她。於是打算先下手害他,拿了攙毒的酒想毒死他。但是他的丈夫非常聰明,使她沒有機會得逞。之後,次日來了一群人,包括長官跟平民八個人、兩個女僕、兩個鄰人及男主人,在不知道酒裡攙毒的情況下,於是喝酒聊天,就全都中毒而亡了。
  此後此女子漸趨年邁,其時遇到了大菩薩達哇堅贊(『八關齋戒』傳承的祖師之一)。她向達哇堅贊懺悔年輕時的種種作略,大菩薩達哇堅贊就跟她口傳此教法,並囑其一定要作滿八次。女子作了『八關齋戒』之後呢,第一次,因為口非常渴,就喝了酒。第二次,因為不耐饑餓,就將佛堂的供品拿來吃了。總之就是沒有純淨的做好『八關齋戒』閉關。
女子年老死去之後,大菩薩達哇堅贊去到了前藏各地弘法,在某次講述發『菩提心』教法時,示現了很多証得成就的徵兆。這時有一比丘問達哇堅贊:『之前那個殺了十五個人的老太太,後來投生到何處呢?』達哇堅贊這時笑了笑,就說了:『「八關齋戒」的利益是無量無邊的,現在求受此戒的人卻極少有。這個老太太現在投生在東印度,一個富裕的婆羅門的家裡,投生為此人之子。
她以「八關齋戒」的善根,所以能夠又得人身。但在受持兩次「八關齋戒」之中,都沒有純淨的閉關。第一次,喝了酒,所以此世雖生為婆羅門子,但不聰明,頭腦糊裡糊塗,這是喝酒過失之故。其次,她在「八關齋戒」中吃了食物,所以此世形貌醜陋,外表並不莊嚴。不過,這個人在此生如果依止觀世音菩薩作為本尊來實修的話,下輩子一定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女子雖曾殺了十五個人,罪大惡極,但她這一生如按照觀世音菩薩的法門來從事實修,將來還可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可見『八關齋戒』利益的宏大
何謂八關齋戒 - https://goo.gl/wrUF1a


八關齋戒 
齋戒清淨一日夜 出家種子成聖果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的男女二眾,能種出世解脫的善根。而受戒的人,必須一天一夜離開家庭,到僧團去居住,學習出家人的生活。
「關」是「禁」的意思,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也就是關閉殺、盜、婬等八種罪過,使之不再犯,稱為八關。「齋」,就是正午之後,不可再進食之意。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過午不食為「齋」,合稱為八關齋戒。這八關齋戒出家在家都可受持。
八戒戒條如下:
不殺生:
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人、動物、小昆蟲及墮胎。
不偷盜:
對於一切財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而取,或是不論用任何手段,如騙取、強奪、霸佔等,皆算是偷盜。
不淫欲:
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皆稱為婬。受八關齋戒時,要禁止正婬,也就是正當的夫妻關係也不可以。
不妄語:
不說謊、搬弄是非、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
不飲酒:
不喝酒,乃至於不勸人喝酒、不入酒家、不思念飲酒。(喝酒會使人神智昏昧,來世感愚癡的果報)。
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廣泛來說,凡脂粉、香水、香膏、口紅、耳環,包含一切飾品、色彩鮮艷的衣服,及跳舞、賭博等,皆不可以。
不坐臥高廣大床:
舒適柔軟的高廣臥床,會讓人心生淫念,所以不適合坐臥。
不非時食:
即過了日中之後,除了喝水,不再吃任何食物。
受戒功德:
受八關齋戒期間為一日一夜,過了這時段,如果還想繼續受,就必須再舉行儀式。受持八關齋戒,為修定修慧,又能懺罪、消災、增褔、增慧。若能於每月六齋日(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以及月底的最後兩天)受持,所得褔德不可思議。雖然只有一日一夜,但如果能受持清淨,其功德之大,是不可限量的。《無量壽經》云:「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優婆塞戒經》云:「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他一切罪,悉皆消滅。」又說:「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關齋戒者,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佛陀為了讓在家居士也有機會種出家善根,特別制定此戒,讓後世眾生能因持戒而獲得安樂。 


八關齋戒(梵語:aṣṭāṇga-śīla或aṣṭā-sīla;巴利語:aṭṭhaṅga-sīla或aṭṭha-sīla),又稱 八齋戒、八戒,佛教術語,八條基本戒律(尸羅),為五戒的進階。佛教戒律種類之一,由佛教在家眾精進修行時遵守。在布薩期間,由出家僧侶為一般的信眾傳授。比五戒嚴格,但較出家眾的十戒寬鬆。
根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八關齋戒為一日一夜所遵守的八條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逸,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大廣床,不非時食。據《優婆夷墮舍迦經》,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長時受持嚴格戒律,但為了精進修行的在家眾,佛陀特別制定了此一律儀。
不殺生。同五戒。
不偷盜。同五戒。
不淫慾。此處指徹底禁慾,與五戒中的不邪淫不同。
不妄語。同五戒。
不飲酒。同五戒。
不坐高大廣華麗之床。此床非睡眠之床,而是「胡床」,坐禪所用。[1]
不著華鬘(花鬘)、不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有時拆為二戒:不香花鬘嚴飾其身為一戒,不歌舞觀聽為一戒。)
不非時食。恪守過午不食,即只限於日出至中午進食,此外則不再進食。
時間
八關齋戒受持的時間是一日一夜,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支淨戒。受過八關齋戒的在家信眾,男子稱為「一日一夜優婆塞」(一晝夜優婆塞)、女子稱為「一日一夜優婆夷」(一晝夜優婆夷)。又可名為優波婆沙(梵文Upavāsa),譯義為「近住」,是近阿羅漢而住的意思。
 不坐「高大廣床」,此「床」本不是床,而是「胡床」,即草繩編織成的座位,坐禪所用,或高僧的高座、上座。不坐高大廣床義爲禪坐的座椅只能坐一般的,不能追求又高又大又廣、極盡華麗,坐之生較慢、貢高之心。但古代譯文不甚明了,致後來人皆以為睡眠的床具,其實睡眠在床上並不犯戒。印光大師:「高廣大床,此系西域僧人行頭陀行之繩床。吾國此法不行,但不宜坐貴重珍妙之床榻耳。此繩床,同今之馬札子,用繩穿之,可開可合。高不過一尺六寸,廣不過四尺。尺系周尺,比今尺小二寸。此床非睡眠之床,乃坐禪之床榻也。」


為什麼末學要勸學佛人此生應至少受一次24小時八關齋戒晝夜念佛呢?因為阿彌陀佛慈悲大願,為我們末法障重眾生作了不可思議的強力保證!請看佛經原文: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支婁迦讖譯)
佛言:其中輩者。其人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雖不能去家舍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者。當持經戒無得虧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語深當作至誠忠信。飯食沙門。而作佛寺起塔。燒香散華然燈。懸雜繒綵。如是法者。無所適貪。不當瞋怒。齋戒清淨慈心精進斷慾念。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其人於今世。亦復於臥睡夢中。見無量清淨佛。其人壽欲盡時。無量清淨佛。則化令其人自見無量清淨佛及國土。。。
佛言。其三輩者。其人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若無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燒香散華然燈懸繒綵作佛寺起塔飲食沙門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清淨者。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壽終則往生無量清淨佛國。。。
佛言。世間人欲以慕及賢明。居家修善為道者。與妻子共居。在恩好愛欲之中憂念。若多家事匆務。不暇大齋戒一心清淨。雖不能得離家。有空閒時自端正心。意念諸善專精行道。十日十夜殊使不能。爾自思惟熟計。欲度脫身者。下當絕念去憂。勿念家事。莫與女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斷愛欲。一心齋戒清淨。至意念生無量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在七寶浴池蓮花中化生。
昌臻法師:八關齋戒的內容、功德及其受持方法
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八關齋戒? 為什麼受八關齋戒?
  這個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在家弟子製定的、暫時的出家修行的戒律與齋法。因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會的種種事務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礙也很多。佛陀悲憫在家弟子讓他們能夠過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淨生活,種出世的善因;又能夠適應在家人生活的特點,所以特別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關齋戒。當然,出家人為了使自己的戒行真正達到清淨也應該受持八關齋戒。這個“八”字,是指的八條戒律,所以稱為“八戒”。“戒”字含得有止惡防非的作用,戒也是我們法身慧命的護身符。這就是八戒的意思。這個“齋”字就是指的不非時食,也就是過午不食,這個“齋”字含有使我們身心清淨、妄想消除之義,這就是“齋”字的意思。這個“關”字指關閉,關閉什麼? 關閉眾生生死的門戶。因這一切眾生,生死的關鍵就是兩條: 一條就是淫欲,一條就是飲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飲食是生死的助緣。俗話說“飽暖思淫欲”。為了要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齋,這就是“齋”字的意思,這就是八關齋戒的基本意思。八關齋戒為了方便在家學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薩戒上說的每個月的六齋日,即是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這六天。當然實在自己有事情,時間還是可以自己方便,提前或推後,也不是不可以的。譬如泰國的法身寺,他就每週的星期六早晨傳居士菩薩戒,大家都去了,就在廟子裡過一天修行的生活,聽經啦,打坐啦,拜佛啦,第二天早晨就解除了,一天一夜就離開了,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他們的居士都覺得能夠受一天戒對自​​己身心都能得到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受持的時間來說還是可以靈活的,這對我們在家修行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最方便的事。自己在佛前受戒,十分鐘就念了,就是八關齋戒前面那個文念了就行了。譬如我們今天早晨七點鐘在佛前念了,就按照八關齋戒的要求來作,到明天早晨的六點鐘就解除了,就一日一夜並不難做到。上面說的就是簡單地介紹一下什麼叫八關齋戒和為什麼要受八關齋戒。這是說的第一問題。
八關齋戒的內容  
  第二個問題是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
  這個八戒實際上就是包括了五戒和沙彌十戒。沙彌十戒只是多了一條不持銀錢戒,這個當然在家人作不到的,所以說八戒的內容對於受了五戒的人來說,並沒有增加多少,因為裡面有四條與五戒完全一樣,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這四條就與五戒是一樣的內容,所以我們受了五戒來受持八戒也並沒有增加多少條文。受持五戒當然非常重要,因為不守五戒的人,下一世保不到人身。修淨土的人,你要希望往生淨土,連人身都​​保不到,你怎麼能往生?所以說五戒是做人的基礎,也是一切戒律的基礎,這當然重要。但是守好五戒也只能稱為人天道的善人,不能了生死、出輪迴。而受持八關齋戒就不同了,這個就是讓我們種了了生死、出輪迴的殊勝因緣。所以佛經上說一個人能夠受持八關齋戒又​​很好的參禪、修定,那麼他可以證四果羅漢。一個人受持八關齋戒,又很好的發願念佛求生淨土,就可以中品中生。所以八關齋戒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下面把八戒的內容也就是戒相,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一條不殺生。在家學佛首重殺戒。你在家修行,你又在家殺生,你這個家就變成了殺場,殺場是冤魂不散啦,要想保平安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印光大師的開示。當然也不能點殺,點殺主要的罪責還是該你負,你不點,他就不殺。所以這個殺戒非常重要。殺戒的惡報非常可怕,現在的報往往都是疾病纏身,或者短命。死後的果報呢,那就在三惡道裡頭。所以反過來說,我們要求健康長壽,頭一條就是不殺生,你能夠戒殺、放生、素食,種這三種因,那必然健康長壽。所以健康長壽應該是學佛人必然得到的果報,只要種了這個因,你用不著求,也必然得到這個果報。有些居士同修談到在家吃素這個問題,遭到家人反對、不理解。我們覺得在家修行也要隨緣,不要為了這些事情弄得一家人不理解,對佛教產生反感。我們修行,自己身體好,疾病減少,健康長壽這就是一個榜樣嘛,使不信佛的人羨慕產生信心,這就是最好的宣傳。不殺生這條戒對於在家修行人就非常重要。
  第二條不偷盜。這個偷盜就叫做不與取,就是這個錢財沒給與你,不管你採用什麼手段把它變成你的了,都是犯盜戒。從因果規律來看,種布施的因得到的是發財的果報;種偷盜的因得到的是貧困的果報。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想發財。學佛,你要求人天福報一樣的可以得到,這必須按因果規律來辦事,種布施的因就必然得到財富的果報,這種例子很多的。曾國藩的外孫聶雲台,解放前上海商會會長,這個人學貫中西,他中年接觸佛法,就很認真的學佛。使他的思想、認識得到很大提高。後來他寫了《保富法》,就是用佛學觀點來說明怎樣才能得到財富?怎樣才能保住財富?他談的完全是以他個人一生接觸,親眼看見的。他接觸了兩類人物,一類是與曾國藩同時代的一批做大官的人。如李鴻章、左宗棠一類的人,他對這些家庭都很熟悉,他觀察了這些家庭的興衰成敗。有些家庭第一世做大官、發大財,第二世家破人亡;有些家庭子孫很好,能夠繼承家業,發若干代下去都還出人才,保有財富,保有社會地位。他就是抒發這種觀點來看: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你要希望子孫代代都有錢嗎? 那就要種布施的因,布施就是培福,布施就是開源。又要懂得惜福,愛惜福報,不浪費,不奢侈,那麼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夠傳若干代。譬如曾國藩第五代的孫兒,曾昭倫教授,品學俱優。五十年代初,曾任國家高教部副部長。左宗棠家也是,有個是科學院的院士嘛。但是有些早就家敗人亡了,第二代就家敗人亡了。《保富法》記載當時由於曾國藩的關係,湖南人去到其它省去擔任第一、二把手的人不少,那些人都是找大錢的,但是第二代就家敗人亡了。這說明了不管你再會搞,你逃不了因果規律。因果不要說凡夫逃不脫,佛菩薩都逃不脫。這是虛雲和尚告訴我們:“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我們凡夫還能逃脫嗎?!所以值得我們重視。
  第三條不非梵行。梵行就是淨行,就是清淨的行為。非梵行就是不清淨的行為;這裡就是指的淫欲。五戒只戒邪淫,所以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這裡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那就是不淫,就是斷淫。這是種出世的因,就是關閉生死的門戶。《楞嚴經》告訴我們:“淫心不除,塵不可除”。意思就是說,淫欲心不清除乾淨,就不可能超出六道輪迴。宣化上人講十二因緣法的時候,他說無明緣行,什麼叫無明?無明就是淫欲心。以無明為緣,緣就是條件,而產生行動、行為。什麼行為?他說就是男女的性行為。他說得這麼明白,道理非常真實。中陰身投胎,正是因為這一念淫欲心造成的。所以,證了阿羅漢果位的人他不會去投胎,他能在淫境現前的時候不動心。這就告訴我們,淫心不除就不可能出六道輪迴。八關齋戒要求很高,不光是不能有淫欲的行為,就是淫欲心都要克服。你如果在持戒的一日一夜當中,起了淫欲念頭,那你這個持齋就不清淨。正因為要求高,雖然時間短,而他的功德非常之大,這個就是八關齋戒的最大的特點。如果在受持八關齋戒這一天有條件去寺院住一天更好,沒有這個條件,在家里夫妻最好能夠分房分床,這樣保持三業清淨。  
  第四條不妄語。這個與五戒是一樣的,我們造罪業都是身、口、意三業。口業是很難防的,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講話,我們通過語言造了很多的罪。妄語戒包括了四個內容,也是不好守的。第一個就是妄語,特別是指大妄語,這個戒更是犯不得的,為了希圖名聞利養亂說自己開悟了,我有神通,希望大家供養我。這個人死了一定墮地獄。這個叫不通懺悔,即使到那個時候你醒悟了,要想懺悔也沒用處,懺悔還是要墮地獄。而我們今天看到有些人亂說自己開悟了,亂說自己有神通,這真是膽大妄為,是絕對逃不脫墮地獄的。我們可以反轉來看,自己說自己開悟了的人,絕對沒開悟。真正開悟了的人他不會這樣講,他有神通也不會承認的。宣揚自己,給自己打廣告,絕對不是開了悟的人。同時為了自己的利益,說假話,欺騙人,這也是自己種惡因,當然也該自己受惡果。另外就是方便妄語。我們有些同修愛用這個話,這個話也不能隨便講。方便妄語是有條件的,就是你講這個話的動機一定是為了別人的利益,或者眾生的利益,不得已說假話,這樣才叫方便妄語。舉個例,我們在山上走,看到一隻野兔跑過去了,後面提獵槍的人趕上來了,問你野兔往哪方向跑了?明明野兔是往西跑了,我給他指朝東跑了,這個還是假話。但是這個假話的動機,是為了保護野兔的生命。護生就是功德,這個才能稱為方便妄語。這是妄語戒的第一類。第二類惡口。惡口就是用惡毒的語言來咒罵別人。舉個例,我們聽到有些惡毒的咒罵別人,你上街就給汽車輾死,這就是典型的惡口。別人會不會給汽車輾死呢?絕對不會。因為因果規律說得明白,自種因、自受果,不是誰咒得到的。而咒罵別人的人種了惡因,必然自食其果。當然不一定是讓汽車輾死,而是與他惡因相當的果報。這是妄語的第二類。妄語戒的第三類是兩舌。兩舌就是說是非、挑撥離間的話。這裡想特別提醒在座的同修們注意,就是說四眾過失,這個很容易犯。大家坐在一起,擺張家長,李家短,但你說的這些可能都是屬於四眾範圍的人,你在閒談之中就犯了重戒。說四眾過失是居士菩薩戒的重戒。如果我們受了居士菩薩戒,天天又在說四眾過失,恐怕你造的罪業,不是你念點佛就能解決得了的呀!這個問題值得大家重視。而四眾不團結,佛教內部不團結,往往與這些說四眾過失,說人我是非有一定的關係。這罪過很大,我們希望大家都應該注意這些問題。這是妄語戒的第三類。第四類綺語。就是指花言巧語,當然也包括了黃色的、下流的語言。散播這些言論污染人的心啦,而自己也是造了惡因。  
  第五條戒不飲酒,包括不吸毒。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酒能亂性,喝醉了酒使人喪失理智,就容易破戒犯罪。古代印度有個男居士,平常還是能夠持戒修行,但是有一天他錯誤的喝醉了,當然首先就犯了飲酒戒。酒醉了以後,喪失了理智,他看到鄰居家裡的雞跑過來了,他就想吃雞肉,他就把雞捉來殺了,煮來吃了,這就犯了盜戒、殺生戒。後來鄰居的婦女過來找雞,問他,他說沒看見,又犯妄語戒。他看見鄰居的婦女漂亮,把人家姦污了,又犯邪淫戒。你看他平時都能持戒修行,但是一旦喝醉了酒,頃刻之間五戒都犯了。人家把他告到官府去被判刑了,他生前受到國法的懲辦,死了還得到三惡道去償報。所以不要說飲酒沒關係,我們學佛的人,還要特別注意。佛教非常重視酒戒,其他的宗教沒有戒酒。賣酒問題更嚴重,居士菩薩戒把賣酒列為重戒,因為你賣酒促使更多的人昏迷,為更多的人提供犯戒、犯罪的條件,當然這個罪過就更大了。飲用藥酒也是有條件的,一定要經過​​醫生診斷,認為你這個病必須用藥酒才能治,這樣才能飲用藥酒。不是自己買些什麼補品來泡到酒裡來喝,這也是犯戒的事。至於吸毒,就更用不著談了,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接觸到很多例子,害自己,害家庭,也危害社會。我們學佛的人,要讓身心很清淨,當然不可以沾染這些。
  第六條,不非時食。非時就是不是時候,具體地說就是指的從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過午不食。過午不食叫做持齋,這個“持”是受持的持。有些人沒搞清楚,把持齋和吃素混為一談,吃素不等於持齋,可以說是八關齋戒裡最重要的一條。這個齋字,就有淨化身心,使我們身心清淨,過中午吃飲食就是雜亂,身心不清淨。所以三世諸佛都是過午不食。從根本上說身、口、意三業清淨才叫做齋,不管在家出家要淨化我們的三業就必須持齋。關於日中時間的問題,簡便的方法就是以北京時間來作標準。因為北京時間是全國統一的,如果不按北京時間,四川的日中就比北京時間推遲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用北京時間來統一,就很容易掌握了。持戒的當天就在北京時間中午12點以前吃午飯就不會錯,從當天的中午12點以後到第二天清晨以前這段時間內,只能夠飲用各種流汁,這種流汁僅限於蜂糖水、果汁、葡萄糖水、糖鹽水等。牛奶、豆漿、芝麻糊這些都不宜用。這個就是八關齋戒不非時食這一條的要求,實際上只有一天,也並不難作。  
  第七條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香花鬘就是用香花製成的花環、花冠。現在東南亞這些國家迎接貴賓,​​就獻上一個花環,就是這樣來的。對於我們來說呢,是說在八關齋戒期間不應該帶圈子、項鍊、耳環。因為八關齋就是要讓在家人種出世的因,所以我們要在衣著上簡單樸素。如果你還去迷戀美容化妝品這些東西,當然就會影響你內心的清淨。香油塗身是熱帶人的習慣,按照這個條文來推,就是香水、香粉、香脂,在八關齋戒期間都不要用。因為這些化妝品容易誘發淫欲心,使我們三業不清淨。歌午、倡伎就是指唱歌、跳舞,在八關齋期間不應該有意去觀看,這當然也包括了當天不要看電影、電視。因為我們既然嚮往出世,種的是出世善因,何必再貪戀世間的娛樂呢。所以我們應從精神修養方向發展,力求達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以實現我們高尚的精神生活。  
  第八條不坐臥高廣大床。西域過去的床包括了椅子、凳子在內,高廣大床我們從現在來解釋是指不用那些高檔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床上用品也不要太奢華,太講究了。為什麼呢?這些東西容易影響我們,使我們身心不清淨,我們既然要種出世的善因,就必須看淡物質享受。只有物質享受看淡了,你的精神境界才能提高。所以要習慣於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才有利於我們修行。
  上面就是八戒的基本內容。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下面一個問題還想談一下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這個功德利益非常大,一共有十二條,都是佛經上所說的。這裡只扼要的介紹一下。
  第一,脫離病苦。《藥師經》上說如果要想解除疾病痛苦,就應該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關齋戒疾病必然逐漸減少。
  第二,消滅罪障。我們要想懺悔,必然要受持八關齋戒。《優婆塞戒經》上說得很清楚,能夠受持八齋戒,除了犯有五逆罪以外,其它的罪障都可以消除。
  第三,免除橫禍。我們要想求得平安,免除各種飛災橫禍,必須受持八關齋戒。《四天王經》上說:有人受持八關齋戒,這個地方惡鬼遠離,這個地方必定平安。所以我們只要在六齋日里頭精進地持齋守戒,那必然福慧增長,災難遠離。
  第四,遠離惡道。如果我們害怕今生死後墮三惡道,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真受持八關齋戒。《十善業經》上說得很清楚,能受持八關齋戒的人第一不墮地獄,第二不墮餓鬼,第三不墮畜牲,第四不墮阿修羅。阿修羅是可善可惡,也可以劃歸惡道。
  第五,福報優厚。如果有人擔心今後世道亂了,會遭到飢餓的痛苦,那麼應當受持八關齋戒。《佛說護戒經》上說:一個人能夠認真地受持八關齋戒,他可以得到六十萬世不愁吃、不愁穿的果報。
  第六,成就迅速。如果年紀大了,身體多病,恐怕不久於人世了。或者關在監獄裡頭,性命朝夕不保的人,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就獲得很殊勝的果報,必須受持八關齋戒。因為受持八關齋戒的方法只要求你一日一夜,時間短,功德大。佛經上舉了個例,有一位優陀羨王的夫人,病已垂危,臨終前一天要求受八關齋戒,死後就生到天上。
  第七,來世尊貴。如果要想求得來世投生到尊貴​​人家去,那必須受持八關齋戒。《佛說普達王經》上舉了這樣一個例:有個國王的隨從,他曾經跟隨國王受持八關齋戒,這個人死了過後,下世就轉身為王子。
  第八,得生天上。要想求生到天上去享福報,也要受持八關齋戒。佛經上舉了一個例,有一位天女,她的相貌非常莊嚴,人家問她為什麼得到這麼好的果報,她說就是因為受持八關齋戒。
  第九,往生助緣。要想求生淨土的人,必須受持八關齋戒。佛經上說如果有人受持八關齋戒,就憑這種功德拿來迴向求生淨土,能夠得到中品中生。
  第十,臨終歡樂。如果我們雖然在念佛,但我們的功夫沒有達到一心不亂,耽心臨終時沒有把握往生,也應該受持八關齋戒。《藥師經》上說受持八關齋戒的人就憑這個善因,到了臨命終時,就會有八位大菩薩接引他往生淨土。
  第十一,得相好身。《長爪梵志請問經》上說:有一位婆羅門問佛陀,您作什麼功德才得這麼好的相?佛說受持八關齋戒,就會得這種果報。
  第十二,成佛道緣。《阿含經》上說:受持八關齋戒,可以促使我們獲漏盡通,入於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們受持八關齋戒,可以說是成佛道的重要勝因。
  上面這十二條就是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這都是佛經上的開示。所以我們了解了這些,可以增進信心,這個八關齋戒,時間短,功德利益非常之大,我們應當認真受持。
受八關齋戒法
  最後解釋一下受八關齋式的方法,我們以後到了六齋日,就是念這個“受八關齋戒法”。我想把它簡單解釋一下,因為這個是文言。“受八關齋戒法”分為四個內容。第一個內容就是發願,發願要發大願,發菩提願心。第二個內容就是三皈依,我們受持一切法都要受三皈依。第三個內容就是八戒的戒相。第四個內容就是迴向,受持八關齋戒,功德利益非常大,我們要拿來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就這四個內容。下面我把它先作文字上簡單的解釋。
  第一大部分:發願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
(以上一說) 
我今歸命勝菩提最上清淨佛法眾
我發廣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
懺除一切不善業隨喜無邊眾福蘊
先當不食一日中後修八種長養法
(以上三說)
  第一發願:“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是指我們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惟願佛菩薩眾就是佛、法、僧三寶加持我,這個只說一遍。下面歸命“我今歸命勝菩提”。我現在皈依最殊勝的菩提覺道,“最上清淨佛法眾”。最上的、最清淨的佛法僧三寶。覺而不迷是佛寶,正而不邪是法寶,淨而不染是僧寶。我們就是皈依這個覺、正、淨。“我發廣大菩提心”,我們現在發起廣大的菩提願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的願行,我們修淨土法門,最主要的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動力。“自他利益皆成就”,就是自他兩利嘛。“懺除一切不善業”懺悔消除一切惡業。“隨喜無邊眾福蘊”,惡業消除了,無邊的福報都聚集起來了。“先當不食一日中”,就是過午不食。“後修八種長養法”,就是受持八戒,這個八戒就是生長、培養善根福德的法門,所以稱長養法。這個發願的內容就這麼幾句,這個要說三遍,這是第一部份。
 第二部份就是三皈依。
我弟子,惟願阿阇​​黎,攝受於我,我從今時,發淨信心,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
誓歸依佛,兩足勝尊。
誓歸依法,離欲勝尊。
誓歸依僧,調伏勝尊。
(以上三說) 
如是三寶,是所歸趣。
  我們認真的作好三皈依,才能得到戒體。“我弟子”就是各人稱法名,“惟願阿阇黎”(阇音舍),阿阇黎就是教授師,“攝受於我”就是加持於我,“我從今時”就是這個時候,“發淨信心”即清淨信心,“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乃至就是一直,一直到成佛,“誓歸依佛,兩足勝尊”就是發誓啊。皈依佛,因為佛是兩足勝尊,兩足是指福德、智慧都具足圓滿了,最殊勝的受人天尊敬的大導師,“誓歸依法、離欲勝尊”我們皈依法,就可以遠離三毒五欲,“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僧能夠持戒修行,可以調伏煩惱習氣。“如是三寶,是所歸趣”這樣的三寶就是我們皈依的,趨向的,這就是三皈依,這是第二個部份。  
  第三個部份就是八戒的戒相即戒律的條文。
我弟子淨信優婆塞(女居士改稱“優婆夷”),惟願阿阇黎,憶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訖於明旦日初出時,於其中間,奉持八戒。所謂: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
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非時食
七不香花曼莊嚴其身,亦不歌舞倡伎
八不坐臥高廣大床
我今捨離如是等事,誓願不捨清淨禁戒八種功德。
(以上三說)
  “我弟子”各人稱法名“淨信優婆塞(優婆夷)”,男居士稱優婆塞,女居士稱優婆夷,出家師父稱沙門。“惟願阿闍黎,憶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就是從今天這個時候,一直過今天的半夜,“訖於明旦”訖於就是到明天清晨。“日初出時”古代沒有鐘錶,就是太陽出來了。“於其中間”就是在這段時間之內“奉持八戒”就是說一日一夜。“所謂”八戒呢?就是說“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非時食、七不香花鬘莊嚴其身、(這裡的莊嚴就等於裝飾。就是不用香花鬘來裝飾自己。)亦不歌舞倡伎。八不坐臥高廣大床”,“我今捨離如是等事”,捨離就是捨棄,如是等事,就是這些事情,“誓願不捨清淨禁戒八種功德”,這就是第三個內容,就是八戒的戒相。
  第四個內容就是迴向。
我持戒行,莊嚴其心,令心喜悅,廣修一切相應勝行,求成佛果,究竟圓滿。
(以上一說) 
我發無二最上心
為諸眾生不請友
勝菩提行善所行
成佛世間廣利益
願我乘是善業故
此世不久成正覺
說法饒益於世間
解脫眾生三有苦
(以上三說)
  “我持戒行,莊嚴其心”,我們認真持戒修行,莊嚴其心,這個莊嚴就是淨化嘛,淨化自己的內心,“令心喜悅”法喜充滿了,“廣修一切相應勝行” ,相應勝行,意即與戒相應的殊勝的定慧行持。戒行清淨了。三無漏學,戒是基礎,持戒清淨,就能生定、發慧。“求成佛果,究竟圓滿”。這個也只說一遍。“我發無二最上心”就是一乘無上的大願,“為諸眾生不請友”,菩薩是一切眾生不需要請求就來幫忙的朋友,所以是眾生的不請之友,“勝菩提行善所行”,最殊勝的菩提願行,是善人所修持的法門,“成佛世間廣利益”,成佛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願我乘是善業故”,這裡的乘就等於依仗,依靠這些善因,“此世不久成正覺”,就能夠達到這個圓滿的目的,“說法饒益於世間”,成佛也就是要說法利益眾生,“解脫眾生三有苦”三有就是三界,指讓眾生出離三界這個火宅,解除眾生的這個苦難。
  以上講的就是八關齋戒法的內容,我給大家作的一個簡單的解釋,現在,我們就受戒,請各位長跪,我念一句大家跟到念。(略)
附註:本段昌臻法師開示轉輯自學佛網。該網站編輯註:本文原名《八關齋戒是在家佛弟子短暫出家的戒律與齋法》 ,由昌臻老法師2001年9月在遂寧廣德寺長念念佛會講述。此系首次公開發表。原文由吳恭全居士根據錄音整理。
本博主根據一些同修及自己的一點體驗作如下建議:
1、可在家自受八關齋戒。當天受戒至第二天明相現起(天亮到能清晰看清手中掌紋)後,齋戒就自動解除。若想舍戒,可對任一位聽得懂您話意的人說:我捨今日所受持之八關齋戒。對方明白意思,齋戒當下解除。但在佛前自舍是無效的。因末法時期,周圍違緣干擾較大,能有條件在寺院受戒持戒更好。齋戒應在嚴守八條根本戒的基礎之上,盡力圓滿其中的支分戒及較細節的地方,而不要輕易地犯戒破戒!
2、受持八關齋戒,應過午不食。中餐可在十一點到十一點半之間吃,十二點前一定要吃完,多一分鐘就是破戒。最好準備牙刷刷牙(不要用牙膏,以免犯不著香花戒),以免殘菜午後誤吞入腹,破不非時而食戒。中餐應是不含五辛的全素,牛奶雞蛋都不要吃,腐乳、米酒任何加了一滴酒的菜都絕不可食。飯菜應一次吃完吃乾淨,中途不要起身,一起身就代表吃完,不可再吃一口。另外不非時食戒除了過午不食,能夠過午不飲水則更為清淨圓滿;
3、受八關齋戒24小時晝夜持念佛名,若是經行念佛,則應不坐不臥,用齋時輪班。可中途退出佛堂,也可途中加入,但不得乾擾其他師兄。進出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作個禮即可。同時要注意行止威儀,行列順序以“領眾師眾-菩薩戒著縵衣男眾-菩薩戒著縵衣女眾-三皈依戒著海清男眾-三皈依戒著海清女眾-便裝男眾-便裝女眾”為準則;
4、至誠恭敬,居士著海青縵衣,備軟底鞋一雙。海青縵衣和在佛堂穿著的鞋不要穿進衛生間。個人衣物盡量避免毛皮製品。同時不能戴手錶、首飾、花哨頭飾、衣飾等,若是持念珠,也不要持有瑪瑙金銀玉裝飾的念珠;
5、堂中止語,進出大殿需繞至門口,不得隨意穿行。堂外也最好不要交談,因為口業非常難守,能全程止​​語並恆時提起一句佛號最好!所以建議帶筆和紙,非要交流時可以紙筆代替;
6、受戒當天用清水洗漱,不要用化妝品,洗髮水、沐浴露、香皂、乳液甚至牙膏。。。任何有香料的東西都要戒止。有師兄說不擦護膚品,皮膚乾燥怎麼辦?為了往生大事,堅持一天素顏,這算得了什麼呢?!
7、事先把該交待處理的事情辦妥,然後受戒期間把手機、電話都關機。斷絕外在違緣干擾,也免手機電話鈴聲音樂響起無意中犯不歌舞倡伎戒。若是在寺院受戒,然後回家守戒,一定要注意回家路上身口意業的守持,比如路上美女、路邊廣告、路邊人群喧囂等等,建議準備個耳機,低垂眼目,一心念佛。
8、在堂中念佛音聲之高低快慢與腔調等均須隨領眾法師、隨大眾,不得展示個性。念佛要自念自聽,如貓逐鼠,想像明天就是命終,今天就是在求救命的,盡量避免昏沉,少打妄想;
8、自覺接受護持師兄的管理,老實聽話,不爭執鬥氣;
9、因晝夜經行念佛24小時不坐不臥,若實在堅持不下來,可以按法師或護持師兄安排,拜佛懺,或跪念佛,保持一句阿彌陀佛誦到底,千萬不要說閒話打妄語。
若只是守八關齋戒,下午開始可能覺得時間很難過,可以根據法師或護持師兄安排,誦經念佛拜懺。
在家守持八關齋戒的這段時間更要注意:不要打電話,不要開電視,報紙雜誌也不要看,不要玩任何玩具、遊戲、娛樂,包括不要聽佛樂,也不要自己唱佛樂,也不要躺床上、沙發上休息,以免不小心破了不坐臥高廣床戒。最好備個地墊,坐上面休息。
10、不非梵行戒,對於在家守戒者來說,可能不太好守。最好夫妻分房睡,若能夫妻同天守戒更好。受戒者同時為免不小心破了不坐臥高廣床戒,不要睡床和沙發,最好打個只夠一人轉身寬的地舖睡。
11、在末法時期,能受一次清淨如法的八關齋戒非常殊勝難得,能受時應盡量守持清淨。因為世事無常,也許,這一次八關齋戒是您此生中唯一的一次,一定要珍惜! 


八關齋戒的意義與功德
(一)
  八關齋戒,「八」是數目;「關」者,禁也;「齋」者,齋法也。八關齋戒,以八支戒法關閉八種惡業,通達解脫成佛之道,又稱八關戒齋、八支齋戒、八分齋戒、八關齋、八戒齋、八戒、八禁、八所應離,是佛陀制定在家二眾於六齋日受持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律。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以及月底二日。
  由於學佛目的在於出離生死,故在家二眾於此六齋日中的任何一日,至僧團中與出家人一起過出家生活,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八戒,以長養出世善根。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正午之後不再進食為「齋」,合稱「八關齋戒」。用這八種管道,關閉八種罪過,得到清淨的戒體,此即八關齋戒的意義。
  受八關齋戒期間為一日一夜,今天受,到明天為止,就是一日一夜,就算戒期圓滿,過此以後,若要再受,須再舉行儀式。八關齋戒的用意,乃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使在家二眾趣向出離,而種解脫之善根,暫時出家之學處,受者須一日一夜離開家庭,赴僧團居住,以學習出家人的生活。
  八關齋戒又名「近住律儀」。受了八關齋戒,與「律儀」非常地接近,所以稱之為「近住」。「近住」有三種意義:受五戒稱之為近事,如優婆塞為近事男,優婆夷為近事女。「近事」,「事」就是事奉三寶。受八關齋戒稱為「近住」,就是與三寶愈來愈接近。意義有三:第一,近阿羅漢住,阿羅漢是解脫生死的聖者,受此八戒,即是隨順修學阿羅漢法,此人不久即將證得阿羅漢果,所以稱為「近阿羅漢住」。第二,近盡壽戒住,與清淨戒、解脫戒近住。解脫戒即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皆是出家所秉之戒,盡形壽受持。今受行八戒雖是一日一夜戒,然此是在家二眾暫時出家之法,可謂出家受戒之聖因,近住於盡形壽的清淨三業,故云「近盡壽戒住」。第三,近時而住,時,指時間,近時,就是靠在這個時間而住;八戒是為日夜戒,就是一日一夜,近住一天一晚,以助戒行之日,故云「近時而住」。所以,八關齋戒有這三種意義。
  八關齋戒亦名「長養律戒」、「長養律儀」。所謂「長養」,就是我們的戒行、資糧慢慢成長、慢慢養成。人的根機有上根、中根、下根,中、下根的戒根薄少,受了八關齋戒令其增長善根,或令在家學佛者薰習、長養出家之善根,故又名「長養律儀」。
(二)
  佛法當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法的根據,有其法源,並非隨意制定的。為什麼八關齋戒要在六齋日受持,而不是選擇其他的時間?《大智度論‧卷十三》記載了六齋日受持八戒的由來,因為這六天當中「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那個時候沒有八戒,只是一日過午不食就是善法。以後佛出世時,說得更為詳細,「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諸佛未成佛之前,也是持守八關齋戒,所以八關齋戒的功德,可以到最高的境界──涅槃。
  什麼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謂之涅槃」,「涅者不生」,不生指煩惱不生,心當中的煩惱漏盡了。「槃者不滅」,因為不生,所以就沒有滅亡的現象。因此,要如何了生死?人生下來,這種生死的果報已經現前,這個生死是沒辦法了的。真正要了生死,就是在我們這一念心當中。這念心念念遷流,有生有滅。從早上一直到晚上,念頭不斷地生生滅滅,白天有生滅,晚上睡著了也有生滅。有生有滅,就有生死;沒有生滅,就沒有生死。我們一天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在心當中生生滅滅,在心當中流轉不息,所以就有煩惱、憂愁、悲哀,就會造業。由於心當中有很多念頭,到了晚上還會作夢,作夢就是因為念頭還在生、還在滅。
  受了八關齋戒,一直達到聖者──佛的境界,心當中完全得到解脫、完全得到清涼,就稱為涅槃境界。「十方諸佛入大涅槃」,想要入涅槃,必須從現在開始慢慢觀照,才能證到涅槃,不是死了以後才有涅槃。所以,從持守八關齋戒開始,慢慢用功,在日常生活中檢討反省、誦經、打坐,以種種方便降伏我們心當中的煩惱,增長善根,到最後,心完全清淨、解脫,就像一潭止水一樣,沒有一點波浪;就像一片明鏡,不落一點灰塵,就稱之為大涅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一如。寂,就是寂滅不動,這念心完全不動了。這個覺性清清淨淨,就像一片鏡子一樣,相來則現,相去則無。
  一般人不了解,聽到「涅槃」兩個字,就心生恐懼,以為涅槃就是等於死了。事實上,涅槃是指修行的境界,這念心達到完全清涼、得到解脫,一切煩惱統統漏盡。透過修行,我們現在就能夠得到這一個境界;現在不修,死了以後也沒有。所以,修就是開始,八關齋戒就是一個入處。
(三)
  《優婆夷墮舍迦經》記載:「佛告墮舍迦,佛正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復墮三惡處,所生常有福祐,亦從八戒本因緣致成佛。」經中所指「正齋法」,就是八關齋戒,就是每個月六齋日中,持此八戒。「若人受持滿一日一夜,其福勝於以十六大國珍寶施與比丘僧。」供養三寶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超越一切供養,因為是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是最殊勝的。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曾為一條毒龍,非常凶猛,力大不可思議。毒龍身上的光有毒,身力衰弱的人看到這個光,就中毒而死。身體強壯的人雖然看到光不會死,但是龍一張口,嘴巴裡所吐出的毒氣,也會致人於死。一日,毒龍心想:「無論人畜,看到、碰到我都會死亡,我實在是個大害!我想離開畜生道,不再做毒龍了。」
  離開畜生道的方法,就是一日一夜受八關齋戒。毒龍受一日戒,就到樹林間慢慢思惟戒法的道理:「我從今以後絕對不殺生,不吃眾生肉,即使飢渴而死、被人打死、痛苦而死,我都能安心忍受,希望以此功德離開惡道、離開毒龍之身。一切法、一切罪,從心念所生,心起善念就是功德、就是福報;起惡念就是墮落。」毒龍專注思惟,心慢慢定下來了,時間久了,因過於疲倦而睡著。
  毒龍睡覺時,就像一條大蛇一樣,身上有七彩紋路、七寶雜色。這時,有一個獵人在山上打獵,看到這條蛇的皮呈現七寶雜色,又有光明,甚為稀有。獵人很高興,想要把牠獻給國王,以取得功名利祿。於是,就用木杖按住牠的頭,用刀把皮剝下來。
  毒龍心裡想:「我力大無窮,只要擺動龍尾,國土都會動搖、粉碎,何況只是一個人,豈能困得住我?但是我不願意這麼做,因為我已經受持不殺生戒,如果我稍微一動,這個獵人一定會死亡。我一定要信從佛的教誨,忍耐這種痛苦,把色身布施給大眾。」毒龍為了持戒,閉起雙眼、屏住氣息,一心受剝,不生後悔。
  獵人把毒龍的皮剝掉後歡喜離開,這時毒龍還沒有死,痛不可言。陽光熾盛,使毒龍全身就像在鍋裡燙一樣,毒龍便想到水裡解除痛苦。然而,地上有很多蟲子,都爬到毒龍身上吃牠的血肉。毒龍知道假使自己一轉身、一滾動,這些蟲子都會死亡,所以不敢亂動。
  毒龍心想:「我現在把身上的血肉布施給這些蟲子,我發願未來成佛時,要用法度脫他們,使他們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發了誓願之後,毒龍身乾命絕,命終後生忉利天上。持戒不是專為得到解脫,而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
  《大智度論》中記載,獵人就是後來的提婆達多六師外道,因此,佛成道之後,度化提婆達多等六師外道。吃毒龍肉的這些蟲子,即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轉法輪時得道的八萬諸天。所以,佛法強調「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結人緣、結佛緣、結法緣、結歡喜緣,不能結惡緣。從毒龍得到解脫升到天上,最後天福享盡出家修行圓成佛道,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一開始的勝因就是受持八關齋戒。
(四)
  受持八關齋戒還有五種清淨功德:第一,行十善道;第二,斷前後諸苦;第三,不為惡心所惱;第四,受佛正念。我們的心當中要有正念,正念才能得到解脫。什麼是正念?定慧等持即是正念,不是惡念、邪念、雜念。所以,我們修行心念要正、要明。佛經裡經常提到「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正念,心要正、要善、要明,這樣就能得到解脫。第五,回向涅槃。一切功德、一切戒法、一切慈善,無論是事或理,大大小小的善法都要回向涅槃。涅槃是出家修行的最高聖果。「能如是齋則四大寶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報亦所不及」,不但是世間上的金銀財寶所不能及,就是天王的福報也比不上。因為福報享完就沒有了,但是持戒的清淨功德能達到涅槃,涅槃是無窮盡的壽命、無窮盡的光明、無窮盡的智慧。
  《受十善戒經》也說八關齋戒有無量功德:第一,不墮地獄;第二,不墮餓鬼;第三,不墮畜生;第四,不墮阿修羅;第五,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第六,若生天上,恆生梵天;第七,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受八關齋戒有這麼多好處,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大眾應該清淨自心,一日一夜全力奉持,念念都在這八條戒上,身口意三業都要清淨。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凡得波羅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餘四道不得。」波羅提木叉,就是戒。戒,有八關齋戒,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五道眾生當中,唯人道能得戒,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修羅道,以及其他沒有佛法的地方,都不能得戒。「以四天下而言,唯三天下:閻浮提、拘耶尼、弗婆提,及三天下中間海洲上人,一切得戒。……唯有單越無有佛法,亦不得戒,以福報障故,并愚癡故,不受聖法。」我們這個世界有四天下,有南贍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單越就是北俱盧洲,北俱盧洲的人都在享樂,無有佛法,亦不得戒。不僅是北俱盧洲,現在社會上很多有錢有勢的人,要他來聽經聞法,他說沒有時間,要他來持戒更是不可能,他有這麼多的錢財,就要享受人天的富貴,享受五欲之樂,心當中為財色所惑,所以「不受聖法」,清淨的法水無法進他的心。
  「天道以著樂故深重,不能得戒。」假使叫天上的人來聽法受戒,也不可能,因為天人都在享樂當中,所以不能得戒。目連尊者是佛的大弟子,他的弟子當中有一人生病了,世間上所有的名醫都醫不好,目連心想,過去有一位醫生名叫耆婆,專門醫治出家僧眾的病痛,但耆婆已經死了。目連用天眼觀察,耆婆因為修了很多福報,死了以後投生天上。目連就到天上,想去問耆婆,沒想到耆婆只對他招招手就駕車而去。目連以神通令耆婆的車停下,責備他的態度。耆婆說:「我對你揮手已經算不錯了,其他天人連看你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呢!」雖然是生到天上,但由於享受天福的關係,心迷惑掉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富貴容易讓我們迷失本心;但是,也有富貴的人來修行學佛,這都是由於前世的大善根,今生才不會迷惑。
  其次,「餓鬼以飢渴苦,身心燒惱」,餓鬼時時刻刻都在飢渴當中,身心就像火在燒一樣,也不可能來持清淨戒、來聽聞佛法。第三,「地獄無量苦惱,種種楚毒,心意痛著,無緣得戒;畜生中以業障故,無所曉知,無受戒法」,有些畜生很聰明,雖然聰明,牠還是畜生,你教一樣,牠學一樣,並不知道當中的意義,所以古人說「鸚鵡能言」,鸚鵡、八哥雖然能夠學人講話,但牠還是畜生,你講一句牠學一句,牠並不知道當中的意義。所以,畜生道也不能得戒。「龍受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戒,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戒也,以業障故。」大力毒龍過去有一些善根,雖然墮入畜生道,牠的善根不滅,這在畜生道非常稀有。但因業障,雖受持八關齋戒得善法功德,而不得戒。
(五)
  「有經說:『若作閻浮提王,於閻浮地中一切人民金銀財寶,於中自在。雖有如是功德,分作十六分,閻浮提王功德,於十六分中不及一分。』所謂最後清淨八齋也。」假使有一個閻浮提王,閻浮提中所有人民與財寶皆為他擁有,福報很大。把八關齋戒功德分作十六等份,閻浮提王的功德,於十六份當中不及一份。
  很多經典上都記載八關齋戒的功德無量無邊。「除五逆罪,餘一切惡,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他諸罪,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更修定慧,得證四果阿羅漢」,受了八關齋戒,繼續再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得四果阿羅漢。「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受持八關齋戒,為修定慧故,又能懺罪、消災、增福、增慧故。」每一個月到了六齋日,若於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到的福德更勝於其他日子。
  受持八關齋戒的人還能種出世因。即使不能成阿羅漢道,不能成無上道,受了八關齋戒,永為道種。雖然事情很忙、家務事很多,沒有辦法修行,但是有八關齋戒作為根本,就能永為道種,直到證得菩提為止。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說:「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是人壽終後,功德必如我。」一般人稱釋提桓因為玉皇大帝。「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在六齋日當中受持清淨戒,死後生到天上必能當天王。「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釋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佛告訴弟子,天人三毒未除,五衰現前就死亡了。釋提桓因這句話說錯了,不是如此的,應當怎麼講呢?「……若受持此戒,必應如佛,是則實說。」天王的福德沒有八關齋戒這麼殊勝,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必應如佛,未來當證菩提、涅槃,成就佛的智慧。
(六)
  受持八關齋戒要發大心,像大力毒龍一樣,牠要普度眾生,布施身上的肉來成就這個戒法,這就是大心。同樣一件事情,一個是小心,一個是大心。有的人終身持戒,如五戒即是終身戒;有的人沒有受持五戒,但是他在這一天當中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功德比持終身戒還大。例如,過去有世襲制度,不論你的智慧高低,假使你的父親是大將軍,你以後就可以當大將軍;你的父親當元帥,你以後就可以當元帥。所以,有人憑著他父親的關係,承襲為大將,終身都是大將軍。有一次打了一場勝仗,他的部下立了大功,當了英雄,把整個災禍都平定了,救了整個國家,功勞蓋世。小兵立大功,就勝過當大將軍的人。終身持戒比喻為大將軍,很榮譽、很有福德、很有功名,但是「小兵立大功」,雖然是一個小兵,從來沒有功德,從來沒有光環,忽然在戰場上立了大功,平定了禍亂,國家安定了,就功蓋天下。所以,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就等於小兵立了大功,超過終身持戒的人。因為雖然是終身持戒,但他沒有發大願,而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如果發了清淨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了大心,就超過持五戒、持終身戒的功德,等於小兵立了大功,成了國家的功臣。
  今天大眾受持八關齋戒,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了解八關齋戒的意義、緣起、道理、功德,以及受持八關齋戒的殊勝。同樣是持戒,由於每個人持戒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成果就不一樣。就如同出家一樣,雖然是出家,因為出家的因緣、發心不一樣,成就也不一樣。有的人出家是因為感情受創,產生了煩惱,想把世間上的煩惱放下,而來出家,希望得到清涼、得到解脫,這是一種發心;第二個,在事業上失敗了,受了種種折磨,覺得人生是苦,看到佛法說人生是苦海,要出家修行,要成就聖果,於是出家修行;第三種,家庭、婚姻起了煩惱,兒女不孝,夫妻不合,事業也不順利,受不了這種折磨,看破了人生,而出家修行,這也是一種……。
  每一種因緣都不一樣,但是,要正信出家就不容易了。什麼是正信出家?知道人有三世因果,有世間法、出世間法,有善、有惡,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眷,在生死輪迴中頭出頭沒,因此,出家的目的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普度眾生,圓成佛智,像地藏王菩薩一樣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正信出家。正信出家就能圓成佛智,所以,因不一樣,果就不一樣。
  受戒也是一樣,每一個人受八關齋戒的發心都不一樣,不論是以什麼發心受持八關齋戒,都買到了出世的船票,這是脫離生死的船票。所以,這一天一夜雖然時間很短,它的功德是不可衡量、不可思議的,是最殊勝、最圓滿的。祝福大眾,要有信心、恆心、耐心、清淨心,持清淨戒!


八關齋戒是佛教在家弟子暫時出家的戒律,因為在家人為生活忙碌,所以佛陀准許他們過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八指八條戒律,關指關閉生死之門,令三業不起諸過;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又指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戒是為了防非止惡。若把「齋戒」當成一個概念,廣義言之,指清淨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而其狹義之定義即是「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的詳細內容是:(一)不殺生:不起心、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包括人及其他動物。(二)不偷盜:未經他同意,不得加以取用別人的東西。(三)不非梵行(不淫欲):完全斷絕男女身心的接觸,保持身心清淨。(四)不妄語:不說虛妄不實的言語,如謊話、罵人、令人想入非非等不當的話。(五)不飲酒:不喝所有的酒以及任何會醉的飲料。(六)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七)不香華蔓莊嚴其身亦不歌舞倡伎:通常分為兩條,身上不插花、不掛花環,也不擦香水及胭脂等裝飾品,以及不做唱歌跳舞等娛樂,也去觀賞別人的歌舞、或其他娛樂。(八)不坐臥高廣大床:中國佛教徒往往拘泥於字面意思,堅持不坐或睡在豪華高大的床上;其實印度只有富貴的社會高階層人士能坐臥高廣大床(此處大床等於中國的高座、椅子),因此應當是受戒期間不可宣赫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大眾平等修行。
八關齋戒前五戒與三皈五戒的戒條同,而後三戒近似於出家人之生活。另外,第三條不淫欲,因為居住於寺院就必須徹底禁慾,所以和五戒中的不邪淫戒略有不同。佛陀時代就未特別精進修行的居士設置八關齋戒,准許他們在寺院過一天一夜的修行生活,身歷其境體驗出家生活的清淨,種下下輩子出家的種子,而且八關齋戒,等同出家沙彌戒,所以八關齋戒基本上是在家人的出家戒。
佛教的在家信徒受戒的次第是三皈依、五戒和菩薩戒,受戒後都必須終生持守。受過菩薩戒者可以在每月的六齋日,持守八關齋戒一天一夜。六齋日為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的持齋日。佛經中也稱許受八關齋戒的好處,不但令受戒者,得大福報,後世上生於天,還能令受持者獲得出世種子,未來終得解脫果,得以出離世間生死之煩惱痛苦。八關齋戒只有一天一夜,時間短而功效大,所以很多在家信徒都會定期持受八關齋戒來鼓勵自己。
在寺中受持八關齋戒者,必須跟隨寺院中的作息及佛門功課。若無法向出家四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求受,亦可自受,也就是自己在佛像前向佛懺悔誓願後,誦讀《八關齋戒法》一文,然後照儀軌持戒。在家中自行受持八關齋戒者,也必須有自訂的佛門功課而不可懈怠。譬如受八關齋戒時,過了中午十二時就不再進食。日中之後,丸散膏丹一切藥品仍可吞服,紅糖、白糖、冰糖、糖水、米糖、麥糖、蜂蜜、汽水、果汁、(濾清無渣)薑湯、鹽水均可飲用,但豆漿、牛奶、糕餅、麵類食品,則依戒律不許飲用,食則違犯。
佛教中並未規定八關齋戒一定要在六齋日或十齋日才可受持,譬如在佛菩薩聖誕、父母師長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來磨練身心,增進福報。目前台灣佛教寺院為了適應社會人士的需要,大部分在週末或假日舉行八關齋戒儀式,求受者只要事先知會寺方,屆時前往寺院,經過報到、安單等程序,再經由個人或集體「請師授戒」的儀式之後,便可以開始修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
目前八關齋戒在台灣非常流行,有的寺院甚至每個月都辦,作為共修刑事。八關齋戒在台灣開始出現的時間,已經不可考,但是於1966年,開辦大專青年齋戒學會的釋懺雲(1915-2009)可能是最重要的推動者。釋懺雲每年寒暑假各開辦八關齋戒一次,暑期每次兩屆,寒假一屆。在蓮因寺辦完兩次以後,再移他寺續辦,嘉義義德寺,新竹翠壁岩寺,中壢元光寺都曾辦過八關齋戒。從1966年至2016年不遺餘力推廣八關齋戒,大專學生齋戒學會已經辦理了四十年的八關齋戒活動,男女齋學員至今總共已破萬人次,曾參與過的大專青年遍佈海內外各地。蓮因寺的八關齋戒活動,遵守傳統佛教叢林生活的作息,每日作息安排緊湊。早睡早起是最大的特點,活動跟活動之間的休息時間,不會安排過多。由於受到齋戒學會的影響,各大學的素食團也紛紛成立,像台大、政大、中興、逢甲等校,都有為數不少的男女同學繼續吃齋或持八關齋戒。
【撰寫群】
李玉珍(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
謝佳瀅(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生)
蘇胤睿(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生)
郭捷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生)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儀式 > 八關齋戒 - https://goo.gl/h6HdjS


八關齋戒
在家居士的戒律中,三皈依、五戒、菩薩戒,自傳授後,都是必須終生守持的。除了三皈依之外,其他的,可能會令人猶豫,怕做不到。只有八關齋戒,時間短而功效大。因此,有識之士,都很喜歡受持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受持時間,只有一日一夜。時間短,容易守持,不易犯戒。八關齋戒,等同出家沙彌戒。所以,在家人受持八關戒時,就如同出家。於是,無形中感受到出家的清淨,八識田中就種下了出世種子,往後他會懷念出家的好處。有一天,可能今世、也可能後世,因緣成熟,他就去出家了。
所以,為什麼要受八關齋戒?佛經中說,它不旦可以令受戒者,得到很大的福報,後世上生於天堂,還能令受持者獲得出世種子,未來終得解脫果,得以出離世間生死之煩惱痛苦。只有短短的一日一夜,收穫卻這麼大。佛教徒如何不受八關齋戒呢?
一、受戒條件
1、唯有人類可受戒!
2、生理正常的男人與女人,才能得戒!
3、犯五逆破淨戒者不得受戒!
4、八關齋戒依照規定,必須向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等求受,是不可以自受的,除非方圓百里內都無出家法師,才可以在佛像前自念受持。只要有出家法師傳授,在寺院裏、在自己家裏,都可以受八關齋戒。
二、何謂八關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合起來說,就是受持八種齋戒,可以關閉八惡,不起諸過;可以齊斷諸惡,具修眾善,防止身囗意三業的惡行,並由此關囗通向出家之道,關閉生死流轉之門。因此,八關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門,是契入佛道的捷徑。
受持八關齋戒,可使在家信徒熏習長養出世善根,因此又稱為「長養律儀」;受持八關齋戒必須一日一夜遠離家居,親近三寶而住,因此又稱為「近住律儀」。
三、八關齋戒的內容
根據《薩婆多論》的說法,八關齋戒為如下八種戒律。真實說來,應該稱為八戒一齋,八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娼妓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一齋是:不非時食。
八關齋戒的前面五支,實際上就是「五戒」,只是將五戒中的不邪淫改為不淫戒。因為受持八關齋戒時,不但禁止邪淫,即使合法夫妻間的關係也不可,所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在家信眾便稱為「淨行優婆塞、優婆夷」。
八戒的戒相簡介
第一條不殺生。
在家學佛首重殺戒。你在家修行,你又在家殺生,你這個家就變成了殺場,殺場是冤魂不散啦,要想保平安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印光大師的開示。當然也不能點殺,點殺主要的罪責還是該你負,你不點,他就不殺。所以這個殺戒非常重要。殺戒的惡報非常可怕,現在的報往往都是疾病纏身,或者短命。死後的果報呢,那就在三惡道裡頭。所以反過來說,我們要求健康長壽,頭一條就是不殺生,你能夠戒殺、放生、素食,種這三種因,那必然健康長壽。所以健康長壽應該是學佛人必然得到的果報,只要種了這個因,你用不著求,也必然得到這個果報。我們修行,自己身體好,疾病減少,健康長壽這就是一個榜樣嘛,使不信佛的人羨慕產生信心,這就是最好的宣傳。不殺生這條戒對於在家修行人就非常重要。
第二條不偷盜。
這個偷盜就叫做不與取,就是這個錢財沒給與你,不管你採用什麼手段把它變成你的了,都是犯盜戒。從因果規律來看,種佈施的因得到的是發財的果報;種偷盜的因得到的是貧困的果報。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想發財。學佛,你要求人天福報一樣的可以得到,這必須按因果規律來辦事,種佈施的因就必然得到財富的果報,這說明瞭不管你再會搞,你逃不了因果規律。因果不要說凡夫逃不脫,佛菩薩都逃不脫。這是虛雲和尚告訴我們:“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我們凡夫還能逃脫嗎?!所以值得我們重視。
第三條不非梵行。
梵行就是淨行,就是清淨的行為。非梵行就是不清淨的行為;這裡就是指的淫欲。
五戒只戒邪淫,所以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這裡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那就是不淫,就是斷淫。這是種出世的因,就是關閉生死的門戶。
《楞嚴經》告訴我們:“淫心不除,塵不可除 ”。意思就是說,淫欲心不清除乾淨,就不可能超出六道輪迴。宣化上人講十二因緣法的時候,他說無明緣行,什麼叫無明?無明就是淫欲心。以無明為緣,緣就是條件,而產生行動、行為。什麼行為?他說就是男女的性行為。他說得這麼明白,道理非常真實。中陰身投胎,正是因為這一念淫欲心造成的。所以,證了阿羅漢果位的人他不會去投胎,他能在淫境現前的時候不動心。這就告訴我們,淫心不除就不可能出六道輪迴。八關齋戒要求很高,不光是不能有淫欲的行為,就是淫欲心都要克服。你如果在持戒的一日一夜當中,起了淫欲念頭,那你這個持齋就不清淨。正因為要求高,雖然時間短,而他的功德非常之大,這個就是八關齋戒的最大的特點。如果在受持八關齋戒這一天有條件去寺院住一天更好,沒有這個條件,在家裏夫妻最好能夠分房分床,這樣保持三業清淨。
第四條不妄語。
這個與五戒是一樣的,我們造罪業都是身、口、意三業。口業是很難防的,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講話,我們通過語言造了很多的罪。妄語戒包括了四個內容,也是不好守的。第一個就是妄語,特別是指大妄語,這個戒更是犯不得的,為了希圖名聞利養亂說自己開悟了,我有神通,希望大家供養我。這個人死了一定墮地獄。這個叫不通懺悔,即使到那個時候你醒悟了,要想懺悔也沒用處,懺悔還是要墮地獄。而我們今天看到有些人亂說自己開悟了,亂說自己有神通,這真是膽大妄為,是絕對逃不脫墮地獄的。我們可以反轉來看,自己說自己開悟了的人,絕對沒開悟。真正開悟了的人他不會這樣講,他有神通也不會承認的。宣揚自己,給自己打廣告,絕對不是開了悟的人。同時為了自己的利益,說假話,欺騙人,這也是自己種惡因,當然也該自己受惡果。另外就是方便妄語。我們有些同修愛用這個話,這個話也不能隨便講。方便妄語是有條件的,就是你講這個話的動機一定是為了別人的利益,或者眾生的利益,不得已說假話,這樣才叫方便妄語。這是妄語的第二類。妄語戒的第三類是兩舌。兩舌就是說是非、挑撥離間的話。這裡想特別提醒在座的同修們注意,就是說四眾過失,這個很容易犯。大家坐在一起,擺張家長,李家短,但你說的這些可能都是屬於四眾範圍的人,你在閒談之中就犯了重戒。說四眾過失是居士菩薩戒的重戒。如果我們受了居士菩薩戒,天天又在說四眾過失,恐怕你造的罪業,不是你念點佛就能解決得了的呀!這個問題值得大家重視。而四眾不團結,佛教內部不團結,往往與這些說四眾過失,說人我是非有一定的關係。這罪過很大,我們希望大家都應該注意這些問題。這是妄語戒的第三類。第四類綺語。就是指花言巧語,當然也包括了黃色的、下流的語言。散播這些言論污染人的心啦,而自己也是造了惡因。
第五條戒不飲酒,包括不吸毒。
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酒能亂性,喝醉了酒使人喪失理智,就容易破戒犯罪。
古代印度有個男居士,平常還是能夠持戒修行,但是有一天他錯誤的喝醉了,當然首先就犯了飲酒戒。酒醉了以後,喪失了理智,他看到鄰居家裡的雞跑過來了,他就想吃雞肉,他就把雞捉來殺了,煮來吃了,這就犯了盜戒、殺生戒。後來鄰居的婦女過來找雞,問他,他說沒看見,又犯妄語戒。他看見鄰居的婦女漂亮,把人家姦汙了,又犯邪淫戒。你看他平時都能持戒修行,但是一旦喝醉了酒,頃刻之間五戒都犯了。人家把他告到官府去被判刑了,他生前受到國法的懲辦,死了還得到三惡道去償報。
所以不要說飲酒沒關係,我們學佛的人,還要特別注意。佛教非常重視酒戒,其他的宗教沒有戒酒。賣酒問題更嚴重,居士菩薩戒把賣酒列為重戒,因為你賣酒促使更多的人昏迷,為更多的人提供犯戒、犯罪的條件,當然這個罪過就更大了。飲用藥酒也是有條件的,一定要經過醫生診斷,認為你這個病必須用藥酒才能治,這樣才能飲用藥酒。不是自己買些什麼補品來泡到酒裡來喝,這也是犯戒的事。
至於吸毒,就更用不著談了,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接觸到很多例子,害自己,害家庭,也危害社會。我們學佛的人,要讓身心很清淨,當然不可以沾染這些。
「五戒」已如前述,今僅就六、七、八支略作說明如下:
第六條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戒與第七條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戒
△釋名(此戒有刺激男女性欲及放逸也)
華鬘—古時候印度人,喜歡用香華貫起來,戴在頭上,以作莊嚴。
不著香華鬘—包括不得戴耳環、項鍊、手鐲、指環、手錶、領帶。
香油塗身—印度的有錢人常於沐浴之時,令童子,拿名貴的香料之粉末,給他們塗摩身體,如今人之用香粉、香肥皂也。(此等皆含刺激性欲之作用。)
不香油塗身—包括不得用香水、香油、脂粉、香皂。
註:因無香味的清潔用品不容易購得,故以目的是清潔而非香味,且香味不注意幾乎聞不到也有人說可用。
歌舞倡伎:
歌者—唱歌,舞者—跳舞。倡伎者—謂吹蕭彈琴,操作樂器。
不歌舞倡伎—包括不得聽彈琴、吹笛、歌唱,不得圍棋、陸博、射箭、馳馬、算命、試劍,不得往觀戲劇、無益之影片,一切歌舞技藝與雜耍。
不著、不塗是為遠離香、觸二塵;不歌舞觀聽是為杜絕色、聲二塵,以防止三業過患。因為芳香的氣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聲可以喪人心志,都不適宜修行人。因此衣著應當力求樸素,不穿鮮艷華麗的衣服,不塗抹香水、胭脂,如此則有助於攝心正念,遠離貪染,自然能邁向清淨之道,而具足正報身心,以及依報國土的威儀莊嚴。
因為八關戒齋是重在教人出離世間,重在種植出世之因,所以從事相上看,是屬於自求解脫生死的小乘法門(不要輕視小乘,若無小乘行的基礎,大乘行便無從落實。自己不能生死自主,先喊:“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是等同犯罪墮地獄,而非乘願救地獄了;要知道,唯有自主的能力越強大,能做到化度的範圍越深廣。)故也不要說:“為了接引眾生,一生補處的菩薩也要用花蔓瓔珞來作莊嚴。”要知接引眾生是一回事,求了生死又是一回事。
“著香華蔓”,是印度的美化裝飾品,用香花結成花冠,綴成花圈,連成花串,或用金銀寶物鑲嵌連綴而成,戴在頭上,掛在胸前,披在肩上,乃至垂吊佩飾於全身上下。如在今天來說,女人的項鏈、項圈、耳環、髮夾、飾帽、別針、手鐲、鑽戒、指環等等,男人的手錶、金戒、領帶上的飾物等等,皆屬香華蔓的同一性質,所以南傳小乘比丘與沙彌,他們的手上是不帶表的,原因即在於此。
現在各地大乘比丘出國訪問,接受歡迎,有用夏威夷式的花圈,敬獻於項間佩掛者,乃是不合要求的事。在此不著香華蔓的含義之中,當也包括了不著華麗高貴色彩與色彩鮮豔的衣服在內,這是不能不注意的。出家人著袈裟——壞色衣,是終身的事,在家人於持八關戒齋的六齋日,衣著自也應當力求樸素為宜。這在佛陀時代,有一個例子:當時有一位非常有錢有地位的貴婦人,叫做毗舍怯母,有一次,她去拜見佛陀,直到走近祗園精舍的門口,才發覺她是盛裝出來的,一身都珠光寶氣的花蔓瓔珞,她覺得去見佛陀是不該如此的,但又不便再退回家去卸裝,於是就將那些花蔓瓔珞卸下來,隨便向精舍裏的樹下一放,樸樸素素地去見佛陀。以此可見,弟子為了恭敬佛陀,所以不敢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拜見,我們為了了生脫死而受八關戒齋,自是更不應該盛裝豔抹了。
“香油塗身”,本來也是印度的習俗,印度地處熱帶,皮膚需要經常潤滑,所以有錢的人,不論男女,都有塗油的習慣,有的人,每洗一次澡,便得塗一次油,故此“塗油”,也有清潔劑的成分在內;比丘比丘尼本不許塗油,但遇有病,佛也准許塗油,這在律中,常可見到,用油塗腳,更是平常的事。不過,俗人,尤其是有錢的人,均用上等的香油。過出家生活的人是不可用香油塗身的。今日市場上所賣的香水、香皂、香粉、香脂、香膏、香油等等,在受八關戒齋的日子,自也一律不得使用(如果比丘比丘尼用香料塗身,那是持戒不淨的徵象),註:因無香味的清潔用品不容易購得,故以目的是清潔而非香味,且香味不注意幾乎聞不到也有人說可用。
以上兩點,男人比女人容易持,女人之愛美心理,是與生俱來的。但是,不聽說“女為悅己者容”嗎?女人美化自己的容貌,乃為求取男人的愛慕與歡心,其中富有挑逗引誘的淫意在內,所以佛陀要求,在家弟子們於受了八關戒齋的日子裏,要把這些全部放下。如說為了交際與應酬的理由而不能放下,那麼你可在沒有交際應酬的日子,再受八關戒齋,絕不可既然受了,又要去犯,受戒功德大,犯戒罪更大!所以泰國的在家人,如於六齋日(他們稱為佛日),受八關戒齋,“那是一日夜不回家的,夜間就和衣睡在佛殿的四邊”。(見淨海法師的《泰僧安居記》,《海潮音》四三卷三月號)
對於香料的運用,律中也有指示:塗在佛殿裏,塗在僧房裏,或因住處房內有臭氣,亦可燃燒各種好香來薰。如有患眼、患瘡,醫師處方,教用香料為藥,並且非以香料塗抹不能治好者,也可以用。在今天,好像已極少用香塗瘡的實例了,故也沒有開用的必要。
“歌舞倡伎”,是娛樂,以世間法來說,人之對於娛樂,是不能缺少的,人類自初民開始,便有簡單的歌唱與舞蹈,因為娛樂是調劑人類生活的一種要物,所以娛樂之於世界各民族中,自古以來,均受重視。不過娛樂的範圍很廣,娛樂的效果,也有善與不善,所以今世的社會,要提倡正當的娛樂而取締不正當的娛樂,娛樂之有益於人的身心者,為正為善,有害於人的身心者,為邪為惡。故在中國的古聖先賢,要“制禮作樂”,“禮者養也”,禮的目的,在培養中正和平的國民性,是為了發揚人性,提高人格而設。“樂者樂也,樂則安,安則久。”樂的目的,是在陶冶和樂互助的國民性,是為了上下和敬,長幼和順,族裏和親而設。其實禮樂二者,相互為用,才能產生敬順和樂的效果:有樂有禮,雖樂而不流於淫亂,有禮有樂,雖禮而不滯於呆板。因此,娛樂的價值,可以達成移風易俗的目的。
既然如此,我們佛教,怎麼要教人“不歌舞倡伎”呢?其原因,是在嚮往出世,既已嚮往出世,那還有閒情逸致來享受世間的娛樂呢?出世者的態度,決不可仍以順世的心來衡量,否則也就不成其為出世者的態度了。既求出世,不可再以廣度眾生的理由來隨順世俗,若尚未證入聖果聖位,空言隨順世俗而廣度眾生者,那你隨俗而流,順流以去,是真的;廣度眾生,則絕難做到!所以《瑜伽》菩薩戒中,菩薩為度眾生,可開七支罪,雖犯戒而有功德,但又明文規定:“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大正三○•五一七下)《攝大乘論》則說地上的菩薩,為度眾生,可開十惡,雖犯十惡,仍多功德。《根本雜事》卷三七中說,佛陀為度樂神善愛犍闥婆王,也去天上親奏千弦琉璃箜篌。八關戒齋既是出世戒(本質與出家戒一樣),我們既然不是地上的聖位菩薩,為瞭解脫生死,持齋之日,不作歌舞倡伎,不享聲色娛樂,誰說不該?
當然,佛陀並不禁止在家弟子的歌舞倡伎,為了供養三寶,俗人可以歌舞作為奉獻,這在大小乘經典中,均有記載。唯其應以讚揚三寶的功德為先決條件,否則不得演奏於三寶之前(今人有以佛化電影、佛化歌曲、佛化戲劇來弘揚佛法者,自是不違佛制的,但是出家人絕不可參與演出)。如在寺院中由俗人演奏歌舞而屬於讚揚三寶功德的,並且專為出家人演時,佛陀是准許看的,至於到以歌舞倡伎為營業的娛樂場所去看,佛陀則絕對的禁止。我以為這有幾點理由:
(1)娛樂場所的歌舞,好壞不等,以娛樂為商業的人,為了“票房價值”,迎合低級趣味的色情演出,乃是極平常的事;
(2)娛樂場所的觀眾,男女混雜,賢愚不類;
(3)出家人的生活,應以攝心閑靜為職志,應以禪誦聽教為要務;
(4)出家人的服飾形貌與俗人殊異,易受俗人的注目,易招俗人的譏謗。
有這四點理由,修道人是否應該進出於娛樂場所呢?受了八關戒齋的人,可能與第四點無關,與前三點則是有著密切關係的。但我看到淨海法師報道泰國的比丘生活,他們可以看電視,也可以聽收音機中的歌唱,根據佛制要求,他們看的電視,應該是有關佛教化的節目,他們所聽收音機的歌唱,也該是讚頌三寶的歌唱。泰國實情如何,我則不得而知。
關於“歌舞倡伎”的內容,《梵網》菩薩三十三輕垢戒說:“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妓樂之聲;不得樗蒲”(賭錢)、圍棋、波羅賽戲(象棋)、彈棋(漢宮人妝奩戲)、六博(即今雙陸戲)、拍球(球戲)、擲石、投壺(競技用,如今之鉛球、標槍、打靶等)、八道行城(西域以棋子分八路進退遊戲)、爪鏡(圓光法)、蓍草(易蔔)、楊枝(樟柳神)、缽盂(攪水碗法)、髑髏(報耳法)而作蔔筮。”(以上多分參照藕益《梵網合注》括注,大正二四•一○○七中)
藕益大師在《沙彌十戒威儀錄要注釋》中又說:“唱曲吟詩,名之為歌;掉臂躑足,名之為舞;吹簫、彈琴、雙陸、圍棋、擲骰、賭錢、醫、蔔、星相、投壺、射箭、馳馬、試劍等,並名倡伎。”(卍續藏一○六•三四三B)從此可以明白,不歌舞倡伎的內容,是包括了一切的歌舞技藝與雜耍了。
“不故往觀聽”是說,只要不是存心蓄意去看去聽,如果道經其前者,不為犯戒,但也不得因為偶而道經其前,便駐足觀聽,或隨逐觀聽——這要注意了,爭看街頭巷間的熱鬧,也是不許可的。
第八條不坐臥高廣大床戒
△釋名
高床之尺寸:高一尺六寸(約51.2cm)非高,面闊四尺(約128cm)非廣,長八尺(約256cm)非大。《阿含經》
◎在家人受了八關齋戒的日子,應該男女夫婦分房睡。以單人床為佳。
關於律中的“床”這樣東西,中國人可能還不大明白,床在我們是專門用來睡覺的,但在西域,床的含義較廣,睡覺用的叫做床,起居用著坐的也叫床,床有大小及高矮不等,有的高大得需要好多人來抬,有的卑小得可用一雙手輕輕地移動。因此,有的床可以二人乃至數人坐臥兩用,有的床是只能坐不能臥的。故在佛典中的床與座,往往通用或並用的。
明白了床的含義之後,我們可以解釋高廣大床了。
藕益大師《十戒威儀錄要注釋》稱:“床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即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卍續藏一○六•三四三B)這是根據《四分》比丘戒單隨法八十四條而來,註:也有人說,現在一般的單人床都是可以的。
唯有淡泊了物質的享受,才能提高精神的領域;唯有簡單了物質的生活,才能勇猛於道業的精進。既然嚮往出世的境界,自當放下感官的貪著了。資生的用品越好越美,我們就越是會被資生的用品所役所轉,甚至受護資生的用品要比愛護自己的道心更為熱切;資生的用品越高貴,我們的心也就越是因了資生用品的高貴而現得高傲我慢起來,一有高傲我慢之心出現,道心也就走得無影無蹤了。所以唐代悟達國師,因受沈香寶座,一念名利心起,竟遭人面瘡報。
再說,床上刻畫雕漆,綾羅綢帳,繡枕錦被等等,都算是高貴,如果再加床身寬廣高大,試問那對於一個修行的人是適合的嗎?一個人睡在這樣好而且大的床上,會有些什麼樣的心理反應,當亦可想而知了!
在家人,受了八關戒齋的日子,應該男女夫婦分床分房睡,如果家裏只有雙人床,沒有單人小床,不妨特為自己購置一張單人小床,專備六齋日臥用。否則雖受戒齋,亦不得戒齋。
最後為一齋不非時食戒
△釋名
從清晨明相出現至日正中,為食之時。從日過中至次日未天亮之前,非食時故名非時。非時而食,名為破齋,咽咽結罪。
△罪相
過日正中而食(日偏西如一髮即名非食)—咽咽結中可悔罪。
明相者(註:天亮的標準)—以伸手能清楚見掌紋為準。
△具緣成犯
三緣
1、是非時—日偏西如一髮瞬。
2、非時想—知是非時。
3、食入咽(咽咽結罪)
△開緣
若有病可以吃藥,如:枇杷膏、中西藥丸、藥粉、果汁(必須濾渣,不可咬食)。
又一齋的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十二時,乃至一時以後就不再進食。這是佛道修行者節制食欲的戒法。《沙彌律儀毘尼日用合參》卷上引《毘羅三昧經》說:「佛為惠法菩薩云:『食有四種:早,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時;夜,鬼神食時。』佛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時,是法食時也,過此以後,同於下趣,非上食時,故曰非時。」關於不非時食戒的制定,據《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載,迦留陀夷比丘於傍晚時分入羅閱城乞食,由於光線不明,一孕婦疑為鬼魅,驚嚇墮婬娠,以是因緣,佛陀乃制定此戒。
五戒以外,再加三戒一齋,成為八戒一齋,看似事小,實則五欲皆備。因五欲引起的後患,其始雖微,而其影響也钜。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將成江河。瞋恚之火,貪愛之水,也是如此。所以受持八關齋戒,對此三戒一齋不可不謹慎受持。
前面已經說過,八關戒齋的過中午不食是非常要緊的一條,而且是最主要的一條。受八關戒齋而不持此“不非時食”,固然不成戒齋,出家而不持“不非時食 ”,便不能為俗人作八戒阿舍梨(師);不終身持“不非時食”者,也不得為俗人作八戒阿舍梨,不得為俗人授八關戒齋;更不得作沙彌戒和尚乃至比丘戒和尚;沙彌不持“不非時食”,不得受比丘戒。這是非常嚴正的一條。
在佛陀時代的印度,外道婆羅門,均持“不非時食”,佛在《舍利弗問經》中說:“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大正二四•九○二下)中後不吃東西,身心都很輕爽,雜想妄念也會減少。
不非時食,是說過了日中之後,除了飲水,不得再吃任何食物。俗人也許不慣中後不食,到了晚上也許會饑餓難忍而反增煩惱,甚至形成胃病。這一點,我要普勸:如你萬不得已,你可以方便吃糖減餓;可以吃果子汁,但要先用清水滴淨,並且不得吃果子肉。如果你能忍受的話,反正一個月只有六天,為什麼不勇敢一些來忍受一下呢?如說營養不夠,那是多餘的顧慮。
非時就是不是時候,具體地說就是指的從日中到第二天清晨(註:以伸手能清楚見掌紋為準),也就是過午不食。過午不食叫做持齋,這個“持”是受持的持。有些人沒搞清楚,把持齋和吃素混為一談,吃素不等於持齋,可以說是八關齋戒裡最重要的一條。這個齋字,就有淨化身心,使我們身心清淨,過中午吃飲食就是雜亂,身心不清淨。所以三世諸佛都是過午不食。從根本上說身、口、意三業清淨才叫做齋,不管在家出家要淨化我們的三業就必須持齋。從當天的中午12點以後到第二天清晨以前這段時間內,凡丸散膏丹一切藥品、紅糖、白糖、冰糖、糖水、麥糖、蜂蜜、汽水、汁濾無渣、薑糖、茶水、鹽水均可服用。但豆漿、牛奶、糕餅、米漿、麵類食品,則律中不許飲用,飲則違犯。這個就是八關齋戒不非時食這一條的要求,實際上只有一天,也並不難作。
四、八關齋戒的因由及修持
律中說,末法時期,有五個僧人持戒,正法住世。娑婆世界的人業障重,要拋開世俗的一切,發心出家,專心一致用功辦道,是相當難的一回事。就算多麼嚮往學佛,無耐在這繁忙的社會裡,要為口奔馳,抽時間修行,並非易事。佛陀慈悲,制定八關齋戒,給在家信眾,去親身體驗出家人生活,學習出家法,遵行八戒,斷欲離過,剋期修行,關閉生死門,趣向菩提果。
八戒法要令我們戒身體作不正 當的行為、口講不合理的言論、心存不正確的思想。怎樣守護身口意三業?齋經中告訴我們,應當修習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及念施。從此六念中選擇一法來對治亂心,如念佛,於行住坐臥,無論做任何事都不離念佛。根據環境及自己受用,高聲念、低聲念、默念或呼 吸念等。總之念念不忘佛號,三業自得清淨。
受持八關齋戒時間最少以一日一夜為期。一般在每月六齋日受持。若條件不允許,受一日一夜也好。當然多受一次,多一次利益。
受戒後如何捨戒?
本來,八關戒齋的受持,僅僅一日一夜,故也無所謂捨戒,既然受了,就不該捨戒,也用不著捨戒的。但是為防萬一,在《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中,也有捨八戒的許可:“若受齋已,欲捨齋者,不必要從五眾而捨齋也,若欲食時,趣語一人,齋即捨。”(大正二三•五 ○九中)也就是說:如因逆緣,或因煩惱,或以饑餓難忍時,只要向一個懂事懂話的人一說,便算捨齋。
  在《義鈔》中也說:"若有染心,淨欲犯戒,寧可捨已為之,後還懺悔亦得。”五戒十戒同此。這是說:不能守持,應捨戒,以後要受,懺悔之後,仍得再受。https://bit.ly/2YvyNYu


這個社會光靠警察是不夠的,家庭裡的每個人也要自覺,所以我現在提倡「自覺的教育」、「行佛的教育」。
妄語是說謊,是言不是、不是言是,給人家錯誤的判斷,罪業很大,一般人不容易有。但是有一種叫做「方便妄語」,比方說現在一點鐘,你到我這裡,我問你:「吃過飯嗎?」你怕我麻煩,就說:「吃飽了!」我就不用辛苦替你準備,這不是說謊,這是善意的,叫做「方便妄語」。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有一次一個獵人打下一隻兔子,兔子受傷了,跑到佛祖的袈裟下躲避,獵人跑來問:「我的兔子呢?」佛陀說:「我不知道。」「還我!在你這裡。」佛陀只有說:「兔子的肉有多少?我割一塊肉跟你換。」他慈悲救人,也願意負責、擔當這個責任。
有一名獵人捕了一隻野雞,野雞躲到智舜禪師後面,獵人說:「野雞給我。」「不能!」「我這是一餐的菜,你怎麼可以不給我,我好不容易打到牠!」智舜禪師拿出自己的戒刀,耳朵割下來,「這個給你,回去也可做一盤菜。」
說到五戒中的妄語戒,今天社會上犯了妄語的人,都是犯大妄語戒,大妄語是什麼?就是我有神通、我開悟了、我證果了、我是活佛、我是無上師,我能可以算出你的未來……招搖惑眾,誘引人家崇拜,這是邪命、是大妄語。一般人信佛教,受了五戒,大妄語比較不容易犯,小小的犯戒是有,不過透過感化、人情,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例如:過去我在一間寺院裡,經常有鴿子從天空飛下來,愈聚愈多,我們就特地為鴿子起了小房子。沒想到,小偷什麼都偷,就連鴿子也要偷。半夜聽到鴿子籠裡吵吵鬧鬧的,我前去察看,發現:「哎呀!是個小偷。」那個小偷也真是沒有用,現場只有我一個人,他大可以窮追不捨的,按理說是我很危險,但是他卻反而害怕我。看他這樣,我就把他叫過來。我心想,把帶他到派出所,辦了案至少也要關好幾天,可以不必這樣做。剛好看到旁邊有照相機,其實裡面並沒有底片,我就說:「來!我替你照個相,以後不可以再偷了,我這張照片也不會給人看,如果你再偷,我會向警察報案。」事情過後,鴿子就再也沒有被偷過。我這樣做也不曉得對不對,在法治上,我是應該要把他送法嚴辦,但是又不想增加警察困擾,畢竟民間雞毛蒜皮大的事已經多得不得了。
有一位青年利用暑假去登山,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就為了隔壁人家的樹葉子飄到他們的院子裡,而去跟鄰居吵架,兒子就說了:「爸爸、媽媽,您們是教授耶!這樹葉飄過來只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幹嘛跟人家吵架!」兒子因為登山的關係,眼界放寬,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不必要計較。
說到酒,一般人會認為,好朋友聚在一起,喝個兩杯酒能增加情誼,其實也不一定要喝酒,可以喝咖啡、飲料。酒必定是不好的,從歷史上看,因酒誤國、誤事、傷身亡國的例子不勝枚舉。舉一個喝酒誤事,而犯了殺、盜、淫、妄的例子。
有一個人喝酒,發現沒有下酒的菜,聽到隔壁人家的老母雞咯咯叫,就把牠抓來殺了,隔壁鄰居的女主人從外面回來,問道:「先生!你有看到我家的雞嗎?」「沒看到!」這又說謊了,酒後看到女主人的美色因而動心,又犯了邪淫,就因為一杯酒,殺、盜、淫、妄統統都犯了。
我時常勸人家不要醉酒、不要勸酒、不要藉酒裝瘋。類似的刺激品,廣泛地說,像毒品,在監獄裡坐牢的人,有不少都是因為男人販毒,而讓太太坐牢,這實在不公平。再說,因為吃毒品而把祖宗八代的榮譽給毀了,把自己的健康給吃了,把很多朋友的緣分給斷了,把職業給停了,真是划不來。
殺、盜、淫、妄、酒,從法治上來說,當然要受社會的處分,不過處分是永遠處分不了的,因為愈來愈多。就像現在社會上辦了多少搶劫的案子,但是即使歹徒被槍斃了,社會就會因此沒有搶案了嗎?
國父孫中山先生說:「……佛學為哲學之母……佛法可以補法律之不足。」法律防患於已然,佛法可以防患於未然。所以,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警察,教人不要犯罪,當然,如果他還是犯罪,不得辦法,也就要勞動警察來處理了。今後社會很需要宗教和警察密切的合作與聯繫,法治才能解決的問題就找你們,人情能解決的問題就找我們,社會也可以養成一種用鼓勵代替責備,用友誼感化罪業的風氣,法治與人情雙管齊下,對未來社會的淨化比較有希望。
我只是舉一些通俗的例子,有很多我也不太懂,不當之處請各位原諒,尤其感謝署長多年來看得起。我很歡喜和警察講話,或許社會上的人對警察存著嚴厲的印象,但是大部分的警察都是慈悲的,只是出於很多案子的無奈。
下面還有一點時間,請各位不用客氣,可以對我所講的給予批評或詢問。我別的長處沒有,但知無不言,尤其在佛教裡很重視問問題,佛經也好、禪門語錄也好,內容都是問答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各位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問。
提問一:大師、謝署長、各位同仁大家好,有兩個問題請教大師。因緣自台中市警察局兩位偵察員因公殉職,家屬非常悲淒,現在署長在推動永續關懷因公殉職遺眷,及因公重殘員警的行動,祈請大師在佛教界給予呼籲、給予協助,來安撫警心跟人心;第二個問題是,警察面臨社會快速的變遷,案件層出不窮,工作壓力造成身心不安,部分員警出現了憂鬱、躁鬱的症狀,甚至發生遺憾的事情,警政署及各縣市警察局,除引介予精神科醫生診治外,祈請大師開示,以何善考方便可以疏解工作壓力?及心境憂鬱如何調伏?報告完畢。
大師:你剛才說的第二個問題,警察的任務太多,實在說壓力太重是真的,在台灣做一個警察,天天在外奔波破案,不眠不休、晨昏顛倒,很值得同情,老百姓的芝麻小事,員警得花上幾個小時處理,一個管區能有幾個警察,警察的任務多、待遇少,我自己曾經想過,假如我做一個女人,要不要嫁給警察?(眾笑)不要!不要嫁給警察!為什麼?嫁給警察好像沒有丈夫一樣,丈夫在外面出勤,真是把性命提在手上,尤其台灣社會風氣敗壞,更是感到很不安全。亂世用重典,對於輿論不讓警察用武器,這是顛倒,執法的人不能用武器,卻讓非法的人用槍對付我們。我認為警察用武器,當然要小心,避免打錯人,不過我倒是贊成,先打傷嫌犯,好逮捕他,不讓他逃脫。(待續)【星雲大師全集123】隨堂開示錄 138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3 法治與人情 5-4 警政署心理諮商專題演講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RXfeb3

1377575_97837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