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成語都出自佛教
    佛教作為一種曾經幾乎成為我國全民宗教信仰的文化,傳播時間縱達兩千多個春夏秋冬,范圍遍及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對我國的語言詞匯必然會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們現在所經常使用的很多詞,如“獻身”、“習氣”、“方便”、“障礙”、“一剎那”……本來就都是佛教名詞。成語是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語言精華,是我國詞匯寶庫中的明珠。在璀璨奪目的成語之中,竟有200多條是與佛教有關的!
    【味同嚼臘】
   《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臘。”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捨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嚼蠟。”
    【單位】  
    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貼有各人名字,故稱單位。如《敕修百丈清規·日用軌范》謂:“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禅。”此詞以後用於計算事物數量的標准。如“米”為計量長度的單位,“時”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克”為計算重量的單位,等。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某一部門稱為工作單位。
   【空中樓閣】  
    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皆大歡喜】
    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诘經· 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 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雲。”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掛羊頭賣狗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曾說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頭於門而賣馬肉於內(市)也。”但形成現代流行的這則(掛羊頭,賣狗肉)諺語,則是佛教禅宗。《五燈會元· 衛州元豐院清滿禅師》說:“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滅先聖洪范。你等諸人,聞恁麼事,豈不寒心?”後來用“掛羊頭,賣狗肉”比喻用好的名義做招牌來兜售低劣的貨色。
   【順水推舟】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禅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裡喚著順水放船。”又如金·萬松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只解順水推船。”“順水推舟”在禅宗那裡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
   【看風使帆】  
    原為禅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這是法雲法秀禅師上堂開示的法語。法秀屬禅宗雲門宗門下。該宗祖師文偃有“雲門三句”,名噪叢林,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隨風倒舵”、“看風轉舵”、“見風轉舵”等,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
   【前因後果】  
    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系。同時,佛教又說因果必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世”。如《因果經》說: “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涅槃經·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這就是說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報,有原因必有結果。後來以“前因後果”指事情的整個過程。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賊難防】  
    本為禅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禅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 六內賊者,譬六愛欲。”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欲,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後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范。
   【森羅萬象】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
    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禅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
   【聚沙成塔】  
    把細沙聚成寶塔,也作“積沙成塔”。語出佛典。《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於小孩子做游戲,也能聚沙為佛塔。象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注定將成就佛果。後比喻積少成多,常與“積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
   【醒醐灌頂】  
   “醒醐”是從牛乳中反復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認為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Pan”、“佛性”等。至於“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規范師)時,“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見《大日經疏》卷十五)後來,詩文中多以“醒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如唐.白居易《嗟落發》詩:“有如醒醐灌,坐受清涼樂。”又如《西游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醒醐灌頂,甘露滋心。”
   【鏡花水月】  
    亦作“水月鏡花”。《大日經》等佛經載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形像)、乾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景德傳燈錄》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後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故其妙處,透徹玲珑,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鹦鹉學舌】  
   《景德傳燈錄.藥山惟俨和尚》:“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鹦鹉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由無智慧故。 ’”禅宗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反對在語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鹦鹉學舌”,即使學得維妙維肖,也無補於事。後因以“鹦鹉學舌”比喻人雲亦雲,沒有自已的見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農亦禅、農禅結合是佛門僧侶的一個優良傳統。僧侶們在禮佛、坐禅之余,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  挑水等日常勞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內干過雜活。正式創立農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懷海 (720-814) 禅師。
    懷海,福州長樂人,出家後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禅宗二十多年。他制了禅寺中的集體勞動制度,稱為“普請”法。懷海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加勞動。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事見《五燈會元》卷三。
    懷海之後,農禅之風盛行禅林,禅宗認為,穿衣吃飯、日常勞動,都是佛法。實行農禅,可使得心境溶為一體,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於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此外,勞動能夠活動筋骨,益壽延年。懷海本人活到九十五歲的高齡,便是明證。
   【一報還一報】  
    中國古代原有“報應”之說,謂上天能夠降福罰禍。如《荀子·宥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這種觀點本於“天人感應”的理論。道教亦有“受天報施”(《太平經》)之說。然而,“報應”之說盛行民間,當在漢末佛教傳入以後。佛教把“報應”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的 “報應”說不同。
    佛教認為:各人所受的報應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種因果報應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民間根據佛教的說法,而有“一報還一報”之說,如《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陰骘,折了女兒,此乃一報還一報。”意為做了怎樣的事,就有怎樣的報應。
   【一剎那】  
    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剎那”“剎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一剎那”短到什麼程度呢?據《仁王護國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佛家用“剎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 “剎那無常”。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禅師》:“無一塵許間隔,末嘗有一剎那頃斷續之相。”
   【十惡不赦】  
   “十惡”是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十惡”的具體內容,如《未曾有經》說:“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绮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
    如《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標,所謂“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
    我國古代刑法中出現“十惡”的名稱,始見於《隋書·刑法志》,晚於佛教。刑法“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惡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惡不赦”之說,謂罪大惡極,不可原宥。
   【三頭六臂】  
    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丑好斗,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牛”(見《大智度論》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稄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法苑珠林》卷九)。後來,人們就用“三頭六臂”來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
   【習氣】  
    猶言習慣,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轼《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陸游《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習氣”多含貶義。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習氣”一詞出於梵語Vasana, 謂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
    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谛,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
   【不即不離】  
   “不即不離”指物體若分若合或人際關系即不親熱也不疏遠。出於《圓覺經》卷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即”謂融合,“離”謂分別。“圓覺”是真性,“眾生”是妄相,當然是有分別的,所謂“不即”;然而歸根結蒂,妄相亦是真性的顯現,二者是融合的,所謂“不離”。猶如波不就是水,但也離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可舉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去不來”等。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謂見到似乎是怪異的現象,不大驚小怪,安然不動,自然無事。本見於禅宗典籍。如《五燈會元. 泐潭英禅師法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後俗語中多用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牛鬼蛇神】  
    牛鬼,傳說為地獄中的牛頭鬼卒,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頭阿傍。《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說“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羅迦,相傳它是人身蛇首的樂神,護衛佛法。
    後在俗語中衍為“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於唐代杜牡對同時代詩人李賀的評價:“鯨吸鳌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序》)比喻詩文、作品的虛幻怪誕。又如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牛鬼蛇神,紛然滿紙,不復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門邪道、陰暗丑惡的東西。如《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至於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教過的。"
   【火中生蓮】  
    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源出佛教《維摩诘經. 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俗的世間行禅亦是難得的。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唐. 羅虬《比紅兒》詩之三五:“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宋. 蘇轼《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淨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圓覺經》:“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唐譯《華嚴經》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花開敷。”南朝梁簡文帝《又請御講啟》:“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六塵。”後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
   【正宗】  
    佛教禅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系學派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稱“宗門”、“宗下”,稱其他佛教流派為“教”。《雲峰悅禅師語錄序》:“不受然燈記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陳師道《清巖化禅師疏》:“紹雲門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後泛指學業技術的嫡傳正派。
   【功德無量】  
    佛家泛稱念佛、誦經、布施、持戒、了生死、度眾生等一切善事為功德。惰慧遠《大乘義章十功德義三門分別》解釋:“功謂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眾生,名之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雲功德。”如請僧人做佛事,稱為“做功德”;護法神吉祥天女,稱為“功德天”;禮敬佛、法、僧“三寶”,稱為“種功德田”等。一樁善事圓滿結束,稱為“功德圓滿”。
   【本來面目】  
    指不加飾偽的真相。“本來面目”原是禅家語,源於《壇經行由品》,謂六祖惠能接受衣缽後,南行到大庾嶺,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聲明“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先讓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然後,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大悟。“本來面目”在禅門中指真心、本性;見到“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從《壇經》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惡,一念不生,即所謂“本來面目”。
   【因果】  
    佛教用以說明一切事物聯系、影響和生滅變化的基本理論之一。釋迦牟尼曾駁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無因有果、有因無果、無因無果等說法。宋知禮《妙宗鈔》謂:“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Kal《摩诃止觀》卷五之下謂:“招果為因,克獲為果。”因又稱因緣,果又稱果報。因和果輾轉相生,謂之因果報應。
    佛教的因果說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謂之“三世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師地論》卷三八)是因果說的主要特點。隨著佛教的弘傳,因果報應之說深入民間。今廣泛運用因果一詞,泛指原因和結果及其內在聯系。如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不但懂得現狀,而且明白因果。”
   【導師】  
    最早見於佛經,其本義是引路人。如《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佛為讓眾生迷途知歸,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稱“大導師”。正如《佛報恩經對治品》所說:“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磐經,使得無為,常得安樂。”菩薩亦可稱“大導師”。如《華嚴經》謂:“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今通常指在學校中負責指導學生學習和教育的老師。
   【劫後余生】  
    佛教認為世界經歷一次“成住壞空”的循環,為一大劫。在“壞劫”之末,世界將發生大火災。此時,地獄、人間等下界眾生均修習“無覺無觀”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於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曠,七日並出,劫火從地獄一直燒到色界二禅天。待世界進入新的一輪循環又重新生成時,光音天的部分眾生陸續進入下界,地獄、人間等重又充滿了各類眾生。這就是佛經所描繪的“劫後余生”的。圖景。
   【別具只眼】  
    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與眾不同,俗謂之“別具只眼”。如宋·楊萬裡《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關。”“別具只眼”顧名思義,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書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羅(Mahes-vara)豎生在額頭上的那只“頂門眼”。《在智度論》卷二描繪道:“摩醯首羅天,秦(漢)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神話小說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當源於此。那只“頂門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論》卷五)。意即超塵脫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  
    梵語Ksanti,音譯“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薩所修“六度”之一。所謂“六度”(又名六波羅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和智慧。這在佛經中是屢見不鮮的。如《維摩诘經·佛國品》說:“忍辱是菩薩淨土。”《法華經·序品》說:“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這就是說,修忍辱的人,能夠忍受外來的一切侮辱和惱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經》中所說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話說:“逆來順受”(語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十二),也就是這個意思。對出家修行者來說,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修“忍辱”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斷煩惱。如果修行者對於外來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產生煩惱。這就沒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關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敗。今引申為有事業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擊和困難而不能忍受,則將一事無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見《論語·衛靈公》)。忍辱一詞在《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引申為“忍辱負重”,形容一個人忍受屈辱並承擔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語,謂停止作惡,立成正果。後成為一句勸人改惡從善的俗諺。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夫佛法廣大,容人忏悔,一切惡業,應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聞之乎”原來,在宋代的禅宗“燈錄”中,已經廣泛引用這句俗諺了。最初,《景德傳燈錄》卷二五謂“拋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
    到了《續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義升格了。其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涼譯出的《涅槃經梵行品》:“波羅倷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捨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為“不殺生”。佛教認為殺生屬於應受地獄報應的最大惡業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殺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惡業。不造一切惡業,就能得到種種福報,進而擺脫輪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談立地成佛,同慧能所傳頓悟之法有關。“立地”是唐宋時的口語,猶言立刻,當下。
   【單刀直入】  
    禅宗高僧啟發學者須直截痛快,斬盡“葛籐”(分別雜念),故以單刀直入為喻。《景德傳燈錄》:“靈佑曰:‘單刀直入,則凡聖盡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後常用來比喻說話、辦事直接了當,不兜圈子。
   【淨土】  
   “土”即國土、世界。佛教認為,“土”是由“心”而現的,心穢則現“穢土”,心淨則現“淨土”。一類業報相類似的眾生共同感現一個國土,稱為“依報”。眾生的心識和業報千差萬別,因此,國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無窮無盡。淨土相對於穢土而言,其間沒有生死煩惱、污濁痛苦。也稱為佛土、清淨世界。
    經上說到的淨土很多,如西方淨土、彌勒淨土、靈山淨土、密嚴淨土、琉璃淨土等。影響最大的是西方淨土,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一般所說的淨土,即特指阿彌陀佛依其 “四十八願”所建立的西方淨土.《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經中還描繪了西方淨土的勝妙景像。
    唐白居易《畫西方幀記》也說:“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淨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淨土思想從漢末即傳入中國。東晉慧遠在廬山創建蓮社,弘揚淨土法門。後形成淨土宗,專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淨土,是流行最廣的宗派。俗語中或把未受到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稱為淨土。
   【現在】  
   《俱捨論》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時,名為現在。”意謂事物正在發生作用的剎那間,謂之“現在”。《維摩诘經· 弟子品》謂:“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又《金剛經》謂:“現在心不可得。”無住、不可得,均指出“現在”的特點是剎那變遷,不可滯留。佛教還有“三世”之說,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如《百喻經· 煮黑石蜜漿喻》:“受苦現在,殃流來劫。”今常用“現在”一詞,泛指目前、此刻。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說法之初,便講“苦谛”。佛教認為,眾生在“生死輪回”中,遭受著種種“苦報”;生死之苦茫茫無邊,稱為苦海。《法華經· 壽量品》謂:“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佛教為了救渡眾生出於苦海,指出了一個超越生死的“彼岸”作為修行的歸宿。苦海是由無數惡業造成的。那麼,要出離苦海,到達彼岸,就要回頭修一切善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民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正是勸人去惡向善的話。
------------------------------------
佛教成語
 分享到FB  分享到Google+!
  佛教為中國社會拓展了大量的辭彙,許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大多源自佛教的典故、教義,乃至修行的實踐與經歷。
  佛教成語不僅通俗生動,且喻意深刻,應為出家人所熟練。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佛法的弘傳上,積極走入民間,與百姓的生活作結合,因此,舉凡中國的建築、雕刻、音樂、戲曲、舞蹈、文學、哲學、語言等,都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
  以語言來說,佛教為中國社會拓展大量的辭彙,許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大多源自佛教的典故、教義,乃至修行的實踐與經歷。例如:與教義有關的「不可思議」、「自作自受」、「勇猛精進」;與典故有關的「一廂情願」、「盲人摸象」、「破顏微笑」;與修行實踐及經歷有關的「頑石點頭」、「立雪斷臂」、「面壁功深」等;其它尚有:「三生有幸」、「三頭六臂」、「手忙腳亂」、「葉落歸根」、「森羅萬象」、「有口皆碑」、「拖泥帶水」、「逢場作戲」、「單刀直入」等等,可謂不勝枚舉。
  佛教成語不僅通俗生動,且喻意深刻,應為出家人所熟練。因此,在本講次裡,列舉數個佛教成語,說明典故與涵義。
問(1):一般人對於事情有錯誤的認識,或是不正確的見解時,都會被形容為「盲人摸象」。這句「盲人摸象」正是出自於佛教的成語,那麼它的典故為何呢?
答:「盲人摸象」這句成語出自於《涅槃經》卷三十,主要說明人我的見識狹隘,對於許多事情只知其一,不能全面瞭解真相,如同「盲人摸象」。有一則「盲人摸象」的故事:
  有一位國王,讓幾位盲人用手來觸摸大象的身體,並詢問大家大象的模樣。
  第一位盲人摸到大象的鼻子,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像一支鉤子。」
  第二位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說道:「大象不像鉤子,像一把扇子。」
  第三位盲人摸到大象的肚子,就說:「大象像個大鼓。」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它像一支掃帚。」
  摸到大象雙腿的盲人說:「它像一根柱子。」
  究竟大象像什麼?雖然盲人們各自說出大象一部分的模樣,但是大象的全身像什麼呢?唯有我們張開智慧的雙眼,才能看清大象的真實面貌。
  所謂「夏蟲不可語冰」,井底之蛙又如何知道天地有多大?因此,做人要廣學多聞,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還要看內容;不只是看正面,還要看外面;處事要全面性瞭解,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對於佛教成語,我們也要瞭解它的意義,那麼當它從別人的口裡說出時,我們才能會意。
問(2):「不二法門」也是源自佛教經典的成語。請問大師,這句成語是什麼意思呢?
答:《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記述維摩居士與諸大菩薩、眾羅漢討論「不二法門」。
  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奉佛陀之命,帶領著諸大菩薩、諸大羅漢前往探病。席間,大眾就「不二法門」這個議題進行討論。菩薩們這樣說、那樣說,前前後後舉出幾十個例子來闡述「不二法門」的見解。最後,大家問文殊菩薩的看法,文殊菩薩表示:「不二法門,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說明,不需要思惟的。」
  話一說畢,文殊菩薩再問維摩居士:「老維摩!您認為什麼是『不二法門』呢?」
  維摩居士雙眼一閉,默然無語。文殊菩薩被他這個舉動所攝受,說道:「妙哉!妙哉!像維摩居士這樣,不以語言、文字思惟,才是真正的入不二法門。」「維摩一默如雷」就此成為千古佳話。
  「不二法門」是沒有辦法解釋的,不必妄加分別,不必將一分為二,什麼都是融和的,什麼都是一致的,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不二法門」。好比有人說:「東方文化為體,西方文化為用。」東西文化合流,體用合一,就是「不二」。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要如何體會「不二法門」的妙用呢?就像太陽從東邊升起,黃昏時分又從西邊落下,落下之後,太陽就消失了嗎?不是,明天又會再升起。升起不能常住,落下也不是永久,升也未嘗升,落也未嘗落,這就是不二。
  又好比生與死,這是兩個嗎?生也不是生,死也未必是死,因為生了必定會死,死了還會再生,所以生死是不二的。
  我們果真能夠將「不二法門」的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便能自由自在而無有分別了。
問(3):佛教用「醍醐灌頂」這句話來比喻以智慧為人加持,讓人心地清明。請問這有什麼原由嗎?
答:「醍醐」是從牛乳中提煉而得的乳酪,佛教常把它比喻作「佛性」、「涅槃」、
「無上法味」。
  「灌頂」,原為古印度國王即位及立太子的儀式,國師將四大海取來的水,灌於新任國王的頭頂上,以表示祝福。後來為密宗所沿用,只要有弟子入門,上師就會以甘露水為其灌頂,以表示繼承佛位的意思。
  現今我們經常聽到的「醍醐灌頂」,也就是說,對於某些迷糊度日,無論你對他講什麼,他總是語焉不詳,馬馬虎虎會意的人,我們給予灌輸智慧,使他從不瞭解、不明白之中醒悟的意思。一旦他有「原來我看到的是……」、「我聽到的是……」、「原來這當中的意義是……」、「你講的話,我懂得了」、「你做的事,我明白了」、「你所表達的,讓我進入真正的意境」的愉悅感受時,就真如醍醐灌頂一般,啟迪了他的智慧,開發了他的靈感,除卻他的疑慮、煩惱,身心頓時獲得清涼。
問(4):在佛教裡,常見「五體投地」這句成語,是什麼意思呢?
答:「五體投地」是佛教的一種禮法。「五體」,指的是頭頂、雙手及雙腳。當我們在佛菩薩座下,或者見到聖賢,乃至父母,要向他們表達禮敬時,以五體投地的方式,頭頂、雙手、雙膝俯伏在地上,就表示行最尊敬之禮。
  在佛教裡,「五體投地」又稱作「接足禮」,用我的頭頂來承接你的雙足,就在表達我對你崇高偉大、至上無比行止的恭敬之意,藉此也能折服自己憍慢的習性;頭頂禮了,心也昇華了。
問(5):佛教有句成語「放下屠刀」,用以勸人改惡向善,這裡面包含什麼樣的道理呢?
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旨在奉勸世人,做錯了事,只要立刻改過,就能得救。
  過去,在浙江的一座寺院裡,有一位小沙彌不慎踏死了一隻青蛙,師父說:「你傷生害命,嚴重觸犯了戒律,必須受責罰。」
  小沙彌問:「要怎麼處罰呢?」
  師父說:「你必須從後山的懸崖上跳下,才能贖殺生之罪。」
  師父的話不能不聽從,小沙彌只好走到後山懸崖邊上準備一躍而下。他心想,這一跳鐵定粉身碎骨,但是師命難違,他感到左右為難,不禁大哭起來。
  這個時候,一位屠夫經過,聽見小沙彌的哭聲,就問:「沙彌!沙彌!你哭什麼啊?」
  小沙彌將事情的經過向屠夫娓娓道來,屠夫善念一生,說道:「唉呀!你才踏死一隻青蛙,就要跳崖殉難,我天天殺豬,罪過有多重啊?你罪不致死,而我的罪業嚴重,應該讓我代替你死。」話語一落,屠夫立刻奮身跳下,這時,山谷裡出現了一朵蓮花,托著他的身體,慢慢地往上升。
  這說明什麼道理呢?一個人只要肯改過,過失就會消除。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過,只要「知過能改」,則「善莫大焉」。
問(6):有些人會對做錯事的人說:「你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這句成語也是源自於佛教。它主要是在說明什麼樣的觀念呢?
答:「自作自受」這句話合乎因果的法則。佛教講「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娑婆眾生一切順逆因緣,都是自己業力的感召,並非有一個神明來左右,來降罪或者賜福。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業,若是善業,就要受善報;若是惡業,就要受惡報,誰也不能替我們增加一分或減少一分。正如《地藏經》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因果是公平的、平等的,你作惡多端,受惡報時,任誰也救不了;你廣做善事,受善報時,誰也不能少給你一分。瞭解這一番道理之後,對於自己身、口、意的行為,就要更慎重了。
問(7):社會上的人常說,佛門中人是「看破紅塵」。請問大師,究竟要「看破」什麼呢?
答:所謂「紅塵白浪兩茫茫」,生存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間,燈紅酒綠的社會,處處是陷阱,不小心跌落,就要淹沒其中。有人就說,我看破紅塵了,社會上的金錢財富、男女愛情、功名富貴我都看破了,我要皈依入道,修學佛法去了。
  世俗人在學佛出家之後,雖然沒有紅塵裡的名利、地位、夫妻、兒女,但內心裡卻是清淨安然,少煩少惱的。如果在佛門裡依然苦苦惱惱,還要與人計較、事事執著,也就無法享受清閒之福了。所謂「未著袈裟嫌事多,著了袈裟事更多」,若將此「事」指為苦惱事,那麼清福既沒有享到,鴻福也沒有得到,可真是划不來啊!
問(8):在佛教裡,形容佛陀、高僧大德說法時,天雨曼陀羅花,紛紜四落,為「天花亂墜」,能不能請大師為我們例舉說明?
答:大陸南京有一座雨花台,相傳南北朝梁武帝時代,法雲寺的雲光法師在此處大開法筵,宣說《法華經》。當時他的說法極為生動,因而感動諸天如雨般地落下各色香花,藉由花的芬芳、花的美麗、花的飄飄然來讚歎他的說法無礙、道行高妙。
  自古以來,就常有高僧因善說佛法而馴服野獸,或出現百鳥和鳴、花雨繽紛等種種奇異、靈感的現象。所以,如果我們能經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相信也會感得天地的歡喜,那麼大自然界也就與我們融和在一起了。
問(9):在日常生活中,常比喻借用他人的東西來作人情為「借花獻佛」。「借花獻佛」一詞的由來為何?
答:在佛經裡,有許多釋迦牟尼佛對弟子講述過去世行菩薩道的事蹟。
  佛陀過去世曾經投生婆羅門子弟,名叫雲童,在一回參訪時,來到蓮花城,聽說燃燈佛將到此處說法,雲童盼望能夠以鮮花供養燃燈佛。但是他尋遍各處,都覓不得一朵鮮花,後來才知全城的鮮花早就被國王買完了。
  之後,他在井邊見到一位捧著七莖優缽羅花,年輕貌美的女孩子。於是向前問道:「妳可以給我一朵花,讓我供養燃燈佛嗎?」
  這個女孩子被雲童的虔誠感動,答應給他五莖,另外兩莖請他代為獻佛。但是她向雲童提出一項要求,就是希望能與雲童生生世世結下好因好緣。雲童求花若渴,也就應允了。
  隨後,雲童趕到城門,以花供佛。燃燈佛授記雲童將來成就佛身,佛號釋迦牟尼,而獻花的女孩就是後來的耶輸陀羅。由於這一段因緣,兩人在一世裡結為夫妻。
  所以,一念好意,就能成就好因緣。「借花獻佛」尚且感召一段好事,那麼我們在人世間,給人一點布施、給人一個服務、給人一聲問候,所謂「善有善報」,未來總會有好的果報的。
問(10):對於不切實際的空想,我們往往會用「空中樓閣」來形容。這句成語出自《百喻經》的譬喻故事,能否請為我們談談?
答:佛教的《百喻經》,集錄了一百則善惡報應的譬喻故事,其中一則「三重樓喻」,是這麼說的:
  過去有一位富翁,到朋友家坐客,見朋友擁有三層樓房,高廣華麗,心生羨慕,心想自己的錢財並不少於朋友,何不也來蓋一棟呢?於是一心想要建造一座三層樓的富翁,隨即找來工匠建造。工匠依照吩咐,便從地面開始砌磚。富翁見狀,十分疑惑,問道:「為什麼這樣建法?」
  工匠回答:「要做三層樓啊!」
  富翁聽後,急忙喊停:「我不要下面兩層,只要蓋第三樓就好!」工匠萬分驚愕,心想:「沒有第一層、第二層,怎麼會有第三層樓呢?」
  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沒有打下基礎的「空中樓閣」,是不能建成的。好比今日,有的人好高騖遠,老想要中狀元,卻不用功讀書,怎麼能成就呢?有的人想要發財,卻不勤勞發心,又怎麼會發財呢?
  佛法講「因緣」,因緣聚合則成,因緣不聚,則事情難成。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需有養深積厚的工夫。
問(11):佛教有句成語叫作「石火電光」,主要是在說明什麼樣的道理呢?
答:人生幾十年歲月,猶如石火電光,兩顆石頭碰撞,迸發出的火星,剎那間就消失了;天空中轟隆隆的打雷閃電,一閃就過了。因此,佛教常將「石火電光」用來譬喻人生如過眼雲煙。
  生命既如曇花一現般短暫,我們就應把握人生,把握現在,好好做人處世。待人好是功德之事,何不趁人身具足時,廣結善緣,多做好事,將來才能超生呢?
問(12):「空花水月」,主要是譬喻虛幻不實的景象,這與佛教哪一部分的教義有關?
答:《維摩經》云:「修習空花萬行,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成就夢中佛果。」所謂「空花水月」,眼睛往虛空看去,繁花繽紛,那不是實在的,只不過是個幻相;低下頭看,水面上映現的月亮,也不是真實的,它只是個影像。所以,「空花水月」,就像海市蜃樓一般,不具真實的意義。
  世間上的功名富貴,種種享受,也如空花水月般不實在,爭執、計較的結果,最後不也是如夢幻泡影?人生不必在假相上貪戀、執著,因為實在划不來。
問(13):「水中撈月」一詞,語出《摩訶僧祇律》獼猴捉月的譬喻故事,它主要是表達什麼意義呢?
答:過去,在波羅奈國的一座森林裡住著五百隻獼猴。有一天,這群獼猴遊玩到尼拘律樹下,旁邊有一口井,其中的一隻獼猴發現月亮出現在井底,便對同伴說:「不得了了,月亮掉進井裡面,世間再也沒有光明了,我們想想辦法到井底把月亮撈起來好嗎?」
  「怎麼撈起來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這時,獼猴王向大家說道:「我有個辦法,我先捉住一根樹枝,你們其中一位抓住我的尾巴,另一位再抓住牠的尾巴,這樣輾轉相連,就可以下到井底撈出月亮了。」
  獼猴們依法照辦,一個接著一個往井底去。不久,脆弱的樹枝撐不住獼猴的重量,截成兩斷,獼猴們相繼掉到水裡,淹死了。
  「井中撈月」是佛陀對弟子的開示,這則故事中的獼猴王就是佛世時,經常與佛陀作對的提婆達多,其他的彌猴則是當時喜好成群結黨、不守戒律的六位惡比丘。佛陀希望藉此告誡弟子,以邪見引導人,而分不清是非的愚痴人,不過是將自己推向危險的境地,最終是沒有好結果的。
問(14):一般要向長於演說而能感動人者,表達讚美時,都會說他具有「頑石點頭」的功力。能否請大師為我們談談這句成語的故事?
答:南北朝時代,鳩摩羅什大師在甘肅一帶弘法,門下大弟子很多,其中有位專門研究《涅槃經》的道生法師,他和其他人在佛法上的體會、見解不同,尤其是戒律,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道生法師主張世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自然的花草樹木也能成佛。這樣的學說,在大乘思想還未傳入中國的時代,受到大家的排斥。道生法師只有回到南方,在蘇州虎丘山隱居,專心研究佛法。
  相傳他在虎丘山上聚石為徒,宣說佛法:「各位有情!你們都會成就佛道的。」沒想到那許多石頭頻頻向他點頭,表示認同。因而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成語流傳後世。
  這句成語,彰顯了佛法的圓融,同時也勉勵後人,一切行事,只要有誠心,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辦不成的。
問(15):一個人辦事不得要領,我們形容他「磨磚作鏡」,是不能成功的。這句成語與禪宗一則公案有關,能不能請大師談談?
答: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年輕的時候,曾向般若寺住持南嶽懷讓禪師參學。道一禪師時常在佛殿打坐參禪,某日他又在佛殿打坐,懷讓禪師便上前問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打坐。」
  「打坐做什麼?」
  「成佛。」
  「打坐怎麼能成佛呢?」道一禪師一時語塞,也就不予理會。
  由於懷讓禪師有心想要度他,便隨地找了一塊磚頭,走到道一禪師的身旁,開始磨起磚來。一天、兩天過去了,道一禪師心生好奇,問道:「喂!你在磨什麼?」
  「我磨磚頭啊!」
  「磨磚頭做什麼?」
  「要做鏡子。」
  「磚頭怎麼能做成鏡子呢?」
  懷讓禪師就說:「磨磚不能作鏡,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
  道一禪師再問:「老師!那怎麼辦呢?」
  於是懷讓禪師告訴他:「這就好比以牛拉車,假若車子不走,你是打車,還是打牛呢?」道一禪師聽後就覺悟了。
  牛車指的是「身體」,牛指的是「心」。意思是說,一個人光用身體打坐是沒有用的,還要在心地上下工夫。禪不在坐臥,而在見性成佛、直指人心。
問(16):對於有啟悟的教訓一般稱作「當頭棒喝」,這句成語與禪宗的教學法有關。禪門祖師以「棒喝」方式教育,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答:禪門有句話說:「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奔。」「德山棒」指的就是唐代德山宣鑑禪師,他棒打起學人來,猶如雨點之多;「臨濟喝」是指臨濟義玄禪師,他喝罵弟子的音聲,就如同雷奔一樣,既快速又猛烈。
  德山禪師擅於用棒打來點撥學人,所謂「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任何人來到他座下參學,都要被打得莫名其妙。德山禪師的棒打教學,主要是希望學人直下承當,去除我執、妄想,將清淨的本性顯現出來。
  臨濟禪師的風格則是,無論什麼人來,都是猛然一喝,要你在大吼一聲中,破除無明,照見本性;粉粹虛妄,直達佛心。
  在禪門,「棒喝」被視為機用的代表,德山禪師與臨濟禪師,一個是棒的教學、一個是喝的教學,對於後世的教學法,影響深遠,有許多參禪學道的人因此而覓得佛法入門處。所以,中國禪的形成,兩人的教學風格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問(17):古來禪師們不是以「棒」,就是以「喝」來教育弟子,可是又說他們「老婆心切」,這是什麼樣的教學法呢?
答:禪門裡有許多老婆心切的老師,其中又以黃檗希運禪師的教學法為最。
  臨濟禪師在黃檗禪師座下參學多年,從不曾向他問法。後來在睦州道明禪師的建議之下,向黃檗禪師問道,但是他前後問了三次,每次都被打,打得臨濟禪師覺得自己愚鈍,而決定拜別老師,下山參學。
  後來臨濟禪師前往高安大愚禪師那裡學禪。大愚禪師問他:「近來你的老師黃檗有教你什麼嗎?」
  臨濟禪師回道:「我在黃檗禪師那裡學禪,幾次向他問道,他不但不講,還舉手就打,舉棒就打。」
  大愚禪師聽後,哈哈大笑說:「唉呀!黃檗!你真是老婆心切。」
  臨濟禪師這才知道黃檗的禪法,原來不是那麼簡單。
  從相上來看,黃檗禪師是嚴厲的,其實那才是真正的慈悲。就如同母親打孩子,是因為恨他才打他的嗎?不是的,是出於愛護的心。所謂「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打罵有時也不是壞事,一個人能經得起各種磨練,才能成長,正如《禪林寶訓》所說:「煦之嫗之,春夏之所以成長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熟也。」
  因此,愛的方法,不光是給予讚美、呵護,讓他吃好、穿好、住好而已,在教育方法上,還有許多的方便權巧,都是可以善加運用的。
問(18):「鸚鵡學話」是由大珠慧海和尚對學人的譬喻所產生,究竟什麼意思叫作鸚鵡學話?
答:朝暮課誦是佛門的例行功課,而越州大珠慧海和尚擔任住持時,卻將念佛誦經視為「客語」,也就是「客套話」的意思,因而嚴禁寺內僧人做早晚課。
  有一位僧人十分疑惑,向大珠和尚問道:「為何不許誦經,要叫作『客語』呢?」大珠和尚解釋說:「佛經要傳達的是佛的意思,如果只是誦讀經文,而無法理解佛意,也就像鸚鵡學話,所以不准大眾誦讀。」
  在佛光山裡,也有幾隻九官鳥,你對牠說「阿彌陀佛」,牠就回應「阿彌陀佛」;你說「早安」,牠也說「早安」;你說「ok」,牠就說「ok」。說牠懂得意思嗎?不懂!這就叫作「鸚鵡學話」。
  大珠慧海和尚掛念的是,徒弟只曉得表面的語言、句子,卻不明深義,也就失去念佛誦經的意義了。
  縱觀古今,許多的學生從老師學習,只學了一些皮毛語句,卻學不到精神骨髓,學不到真正的意義,也就如鸚鵡學話,不知其義。參禪學佛者應當知道,禪不是鸚鵡學話,而是要從心中去悟道。
問(19):百丈禪師與大安禪師有一段問答對話,叫作「騎牛覓牛」,請您為我們開示?
答:長慶大安禪師向百丈懷海禪師問道:「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說:「大似騎牛覓牛。」
  大安禪師又問:「識得之後,又該如何?」
  百丈禪師答道:「如同人騎牛回家。」
  大安禪師再問:「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說:「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其犯人苗稼。」
  從此以後,大安禪師如是修行,把持自己的內心,不讓心向外馳求。
  許多人修學佛法,渾然不知自己已經騎在牛背上,卻還在到處問人:「我的牛呢?」這就如同有的人把眼鏡戴在頭頂上,卻四處找眼鏡:「我的眼鏡在哪?」
  「你的眼鏡不是在頭上嗎?」
  「唉唷!原來在這裡啊!」他才恍然大悟。
  所謂「騎牛覓牛」,牛就等於是我們的心,該往哪裡去找心呢?《金剛經》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心不住在顏色、聲音、香味、感觸等六境裡,因為六境只不過是一時的,我們的心是「無住而住」,是住在禪定裡,住在佛法裡,住在清淨裡,住在涅槃裡。騎牛找牛是永遠找不到牛的,就如同你有了心,還要另外找心,找得到嗎?
問(20):今日許多成語與出家人的行腳參學有關,一般常用的「一絲不掛」就是其一,能否請大師講說這一段參訪的公案?
答:這是出自唐朝的一段公案故事。
  溫州玄機比丘尼去參拜雪峰禪師。雪峰禪師與他初見面時,問道:「哪裡來?」
  玄機比丘尼說:「我從大日山來的。」
  雪峰禪師再問:「日出也未?」太陽出來了沒有?
  玄機比丘尼也不甘示弱,答說:「假如太陽出來,早就融卻了雪峰。」意思是說,我要是開悟,早就沒有你雪峰了!
  雪峰禪師覺得這個玄機不錯,是個根器,又再問道:「叫什麼名字?」
  「玄機!」
  「日織幾何?」意謂你玄機,每天織布織多少?
  「一絲不掛!」禪門就求這點不執著、不計較。
  「很好,下堂吧!」說過了話、見過了面,可以離開了。
  當玄機比丘尼走到門口時,雪峰禪師隨口說道:「唉呀!玄機!你的袈裟拖地了。」
  玄機比丘尼一聽,趕緊回頭看袈裟的衣角,雪峰禪師見狀,哈哈大笑說:「好一個一絲不掛!」意思就是「說的」與「做的」還是不能相應。
問(21):「家賊難防」通常是指內賊很難防範。其實,這個成語與佛教的六根修持有關,能不能請大師談談?
答:佛經常將人的身體比喻為一個村莊,裡頭住有六個份子,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是主人,是他們的首領。不過這個心,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呢?心有好有壞,心好,一切都好;心壞,就如同盜賊,領導眼、耳、鼻、舌、身五根攀緣外境,為非作歹,二六時中掠奪我們的功德法財,劫持我們本性中的善法。
  明儒王陽明先生有句話說得好:「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心賊難防,心不好的時候,確實不容易管教。所謂「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擒賊要先擒王,只要懂得調伏其心,其他六賊就會跟著聽話了。
問(22):一個人講話沒有重點,讓人不知所云,就說他講話如「丈二金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句成語與佛教有何關聯呢?
答:「丈二」指的是一丈二尺,「金剛」指的是寺院中高大的天王像。正因為金剛的高大,人們要想用手觸摸金剛的頭,就難以辦到了。所以,舉凡一個人講話不切實際,沒有頭緒,讓聽者一頭霧水,就會以「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來表示所言令人不知所以然;這有取笑人不會講話的意思。
  說話能溝通彼此的思想和見解,因此,一句話說出口,要能讓對方聽得明白、聽得歡喜為目的。
問(23):當一個人不知變通時,我們會用「刻舟求劍」來形容他。在《百喻經》裡就有這麼一則「刻舟求劍」的故事,可否請您說一說?
答:從前,有一個人在乘船渡海的途中,一個不小心,讓隨身的寶劍掉入了水裡,他心中十分掛念,就想:「我先在船身上做個記號,等到回程時再來撈取。」
  當船隻行走了兩個月,回頭後不久,這個人突然想要下水尋找掉落的寶劍。大家問他:「你想做什麼?」
  「想找我之前遺失的寶劍。」
  「多久以前遺失的?」
  「兩個月前。」
  「已經兩個月了,為什麼在這裡尋找?」
  「遺失的時候,我在船身上作了記號,今天我正好看見船上的記號,就想下水去打撈。」
  大家聽了,無不大笑起來。有人就說:「水確實沒有差別,但是你先前是在那邊遺失的,如今卻在這裡尋找,怎麼可能找到呢?」
  人事、時間、地點隨時都在改變著,因此,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時空的變化、不知道人我關係的輕重,運用不周全,也就難以成就大事了。
星雲大師 - https://goo.gl/QKxYpm
-----------------------------------------------
與佛教有關的成語
    一畫
1     一口吸盡西江水
2     一切眾生
3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4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5     一動不如一靜
6     一絲不掛
7     一塵不染
8     一瓣心香
    二畫
9     七手八腳
10     九流三教
11     七顛八倒
12     人窮智短
13     八面玲瓏
14     十八層地獄
    三畫
15     三千大千世界
16     三世因果
17     三生有幸
18     三災八難
19     三姑六婆
20     三教九流
21     三頭八臂
22     三頭六臂
23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24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
25     千差萬別
26     口碑載道
27     大千世界
28     大吹大擂
29     大吹法螺
30     大發慈悲
31     大慈大悲
32     女大十八變
33     寸鐵殺人
34     弓折箭盡
       四畫
35     水月鏡像
36     水月觀音
37     不二法門
38     不可言宣
39     不可思議
40     不即不離
41     不看僧面看佛面
42     五體投地
43     六耳不同謀
44     六根清淨
45     六道輪迴
46     匹馬單槍
47     天女散花
48     天花亂墜
49     天花墜地
50     心心相印
51     心到神知
52     手忙腳亂
53     方便之門
54     水中撈月
55     水泄不通
56     水漲船高
57     火燒眉毛
58     牛鬼蛇神
59     牛頭馬面
    五畫
60     仙露明珠
61     功德無量
62     功德圓滿
63     半斤八兩
64     半路出家
65     只重衣衫不重人
66     四大天王
67     四大金剛
68     四大皆空
69     打成一片
70     生老病死
71     生佛萬家
72     白玉無瑕
73     白衣大士
74     白璧無瑕
75     立地成佛
    六畫
76     吐絲自縛
77     因果報應
78     因風吹火
79     回頭是岸
80     在劫難逃
81     多口阿師
82     好肉剜瘡
83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84     安身立命
85     有口皆碑
86     死馬當活馬醫
87     百了千當
88     老僧入定
89     肉眼凡胎
90     自由自在
91     自作自受
92     自食其果[1]
93     舌粲蓮花
94     衣缽相傳
    七畫
95     佛口蛇心
96     佛口婆心
97     佛門弟子
98     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99     佛面上刮金
100     佛眼相看
101     佛頭著糞
102     作賊心虛
103     冷暖自知
104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105     忍俊不禁
106     步步生花
107     步步生蓮
108     步步生蓮花
109     求神拜佛
110     見兔放鷹
111     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112     邪魔外道
    八畫
113     依草附木
114     味同嚼蠟
115     呵佛罵祖
116     拂袖而去
117     披毛戴角
118     拋磚引玉
119     拈花微笑
120     抱佛腳
121     拖泥帶水
122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23     泥牛入海
124     泥多佛大
125     泥佛勸土佛
126     泥船渡河
127     法無二門
128     沿門托缽
129     盲人摸象
130     金剛努目
131     金剛怒目
132     長齋繡佛
133     門外漢
134     阿彌陀佛
    九畫
135     勇猛精進
136     急來抱佛腳
137     急時抱佛腳
138     恆河沙數
139     指東話西
140     指著和尚罵禿子
141     皆大歡喜
142     看風使舵
143     看破紅塵
144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145     若即若離
146     降龍伏虎
147     面壁功深
148     香火因緣
149     香花供養
150     香象渡河
151     香象絕流
    十畫
152     送佛送到西天
153     借花獻佛
154     冤有頭,債有主
155     哼哈二將
156     家醜不可外揚
157     旁門左道
158     破顏微笑
159     神通廣大
160     笑面夜叉
161     臭肉來蠅
162     茹苦含辛
    十一畫
163     蛇心佛口
164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165     唯我獨尊
166     將錯就錯
167     張三李四
168     得未曾有
169     得其三昧
170     救苦救難
171     殺人不眨眼
172     清規戒律
173     現身說法
174     莊嚴寶相
175     逍遙自在
176     逢場作戲
177     雪上加霜
178     頂禮膜拜
    十二畫
179     單刀直入
180     單槍匹馬
181     尋行數墨
182     揀佛燒香
183     森羅萬象
184     游山玩水
185     渡河香象
186     無佛處稱尊
187     無事不登三寶殿
188     無風起浪
189     猢猻入布袋
190     發人深省
191     善男信女
192     善財難捨
193     菩薩心腸
194     菩薩低眉
195     著糞佛頭
196     訶佛罵祖
197     超凡入聖
198     開山祖師
    十三畫
199     亂墜天花
200     圓孔方木
201     慈悲為本
202     慈悲為懷
203     想入非非
204     搖頭擺尾
205     極樂世界
206     猿猴取月
207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208     當頭一棒
209     當頭棒喝
210     萬古千秋
211     萬劫不復
212     萬家生佛
213     萬籟俱寂
214     葉落知秋
215     葉落歸根
216     解鈴還是繫鈴人
217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218     遊戲三昧
21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20     電光石火
221     電光朝露
222     頑石點頭
    十四畫
223     僧多粥少
224     夢幻泡影
225     對牛彈琴
226     敲骨吸髓
227     緊箍咒
228     綸音佛語
229     聚沙成塔
230     蒸沙成飯
    十五畫
231     廣大神通
232     廣長舌
233     廣長妙舌[2]
234     蓮花步步生
235     暮鼓晨鐘
    十六畫
236     擔雪填井
237     曇花一現
238     磨磚成鏡
239     醍醐灌頂
240     隨波逐流
241     頭頭是道
242     龍蛇混雜
243     龜毛兔角
    十七畫
244     韓盧逐塊
245     臨時抱佛腳
    十八畫
246     騎牛覓牛
247     騎驢覓驢
    十九畫
248     羅漢驅龍
    二十畫
249     寶山空回
250     懸駝就石
251     馨香禱祝
    二十二畫
252     鑒貌辨色
    二十三畫
253     驢前馬後
    二十七畫
254     鑽冰求酥
255     鑽冰取火
    二十八畫
256     鸚鵡學舌
 


道教成語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晉書.卷九六.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列傳》:「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 
11〔清靜無為〕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寧靜,順應自然的思想。語本《老子.第五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後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強作為。唐.賈至〈虙子賤碑頌〉:「鳴琴湯湯,虙子之堂,清靜無為,邑人以康。」《西遊記.第二回》:「此是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 
12〔秉要執本〕 
掌握住要點與根本。《漢書.卷三○.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13〔高冠敞袖〕 
戴著高帽子,穿著袖口寬大的衣服,指道士的服飾。《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只見一人高冠敞袖,似是道家妝扮。」 
14〔無中生有〕 
道家指萬有生於虛。語本《老子.第四○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後多以無中生有指本無其事憑空造作。《水滸傳.第三四回》:「量花榮如何肯反背朝廷?實被劉高這廝無中生有,官報私仇。」《孤本元明雜劇.度黃龍.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你還說嘴哩!」 
15〔功行圓滿〕 
原指佛、道家修行至完美境界。後亦比喻將事情圓滿辦成。《紅樓夢.第六三回》:「老爺天天修煉,定是功行圓滿,昇仙去了。」亦作「行滿功圓」。 
16〔琴心三疊〕 
道家指調和上、中、下三丹田,使心神寧靜祥和。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上清章》:「琴心三疊舞胎仙。」 
17〔點石成金〕 
一種道家仙術。用手指或靈丹將石頭點化成黃金。《西遊記.第四四回》:「我那師父,呼風喚雨,只在翻掌之間;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卻如轉身之易。」《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鍾離先生恐他立志未堅,十遍試過,知其可度。欲授以黃白秘方,使之點石成金,濟世利物。」後亦引喻善於修改文字,能化腐朽為神奇。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九.孟浩然》 :「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亦作「點鐵成金 」。 
18〔爐火純青〕 
爐火,古時稱道家煉丹之術為「爐火」。爐火純青,指煉丹成功時,爐火火焰由紅色轉成純青色。後比喻學問、技術、功夫等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孽海花.第二五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19〔金童玉女〕 
道家稱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 後亦比喻天真無邪、可愛清秀的男女孩童或青年。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金童玉女意投機,才子佳人世罕稀。」 
20〔長生不死〕 
生命長久存活,永不死亡。《抱朴子.內篇.辨問》:「長生不死,以此責聖人,何其多乎?」《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顧歡》:「今道家稱長生不死,名補天曹,大乖老、莊立言本理。」 
21〔奪胎換骨〕 
本是道家語,指修道成仙,奪別人的胎而轉生,換去俗骨而成仙骨。後指身心澈底改變。後亦比喻作詩文雖效法別人,但不露痕跡,且能創出新意。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山谷言:『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亦作「換骨奪胎」、「脫胎換骨」。 
22〔脫胎換骨〕 
即「奪胎換骨」。本是道家語,指修道成仙,奪別人的胎而轉生,換去俗骨而成仙骨。後指身心澈底改變。後亦比喻作詩文雖效法別人,但不露痕跡,且能創出新意。亦比喻一個人徹底改變。如:「經過這件事後,他好像脫胎換骨,變了一個人似的。」 
23〔不食人間煙火〕 
據說道家認為仙人不吃經過燒煮的食物。後用來形容具有仙氣或靈氣的人。如:「她的氣質優雅,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 
24〔吸風飲露〕 
道家認為神仙能斷絕飲食,不食人間煙火。語出《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亦可形容奔波勞苦。如:「一路上,曉行夜宿,吸風飲露。」亦作「餐風飲露」。 
25〔餐風飲露〕 
即「吸風飲鹿」。道家認為神仙能斷絕飲食,不食人間煙火。語出《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亦可形容奔波勞苦。如:「一路上,曉行夜宿,餐風飲露。」 
26〔吐故納新〕 
本指道家養生之術,吐出濁氣,吸入清氣,以去疾病。用以比喻揚棄舊有的,吸取新的事物。《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袓壽考者之所好也。」《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列傳.王遠知》:「降璽書曰:『先生操履夷簡,德業沖粹,屏棄塵雜,棲志虛玄,吐故納新,食芝餌朮,念眾妙於三清之表,返華髮於百齡之外,道邁前烈,聲高自古。』」 
27〔三魂七魄〕 
道家謂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爽靈、幽精;七魄計有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抱朴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第四七回》:「驚駭六葉連肝膽,諕壞三魂七魄心。」亦作「七魄三魂」。 
28〔九轉金丹〕 
轉,循環變化。九轉金丹指道家燒煉金丹時,經九次提煉而成的丹藥,服食後可以成仙。見《抱朴子.內篇.金丹》。宋.劉克莊〈水調歌頭.風露洗玉宇〉詞:「九轉金丹成後,一朵紅雲深處,玉立侍虛皇。」《西遊記.第五回》:「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亦稱為「九還丹」、「九轉丹」。 
29〔呼吸吐納〕 
呼吐穢氣而吸納新氣。道家講求呼吸吐納的方法以養生。三國.魏.曹丕《典論.論郤儉等事》:「眾人無不鴟視狼顧,呼吸吐納。」文選.嵇康〈養生論〉:「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 
30〔知雄守雌〕 
語本《老子.第二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表示雖知如何剛強,卻安於柔弱,不與人爭。此為道家韜光養晦的處世哲學。宋.范仲淹〈老子猶龍賦〉:「知雄守雌,宛訝存身之際;絕聖棄智,潛疑勿用之時。」 
---------------
雖道家為道教之始,本人覺得道教跟道家差很多,再此列幾句 
道德經 經典四句 
順應自然 
無為而治 
輕物重生 
智棄聖絕 
其他: 
以道為本 
楊朱貴己 
列子貴虛 
自然無為
--------------------------------------
不少的典故與成語都是出自《老子》和《莊子》。 老子:天長地久,上善如水,和光同塵,金玉滿堂,寵辱若驚,寵辱不驚,恍恍惚惚,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法自然,知雄守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大方無隅,大器晚成,知止不殆,不言之教,大成若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治大國若烹小鮮,不敢為天下先,天網恢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柔弱勝剛強,小國寡民。 莊子:鯤鵬展翅,鵬程萬里,凌雲之志,扶搖直上,一飛沖天,越俎代庖,大而無當,不近人情,大相徑庭,心如死灰,朝三暮四,栩栩如生,存而不論,沉魚落雁,孟浪之言,庖丁解牛,游刃有餘,躊躇滿志,薪火相傳,螳臂當車,終其天年,無可奈何,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莫逆之交,虛以委蛇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枕黃粱。九流三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過海。八仙獻壽。三教九流。大羅神仙。仙風道骨。仙風道骨。去如黃鶴。白日飛昇。拔宅飛昇。杳如黃鶴。狗咬呂洞賓。邯鄲一枕。邯鄲一夢。神仙一把抓。神仙中人。神仙眷屬。黃粱一枕。黃粱一夢。跨鶴仙鄉。道骨仙風。夢熟黃粱。夢覺黃粱。駕鶴西歸。
各顯神通。天衣無縫
---------------
成語和俗語與道教的關係就是一倒。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使用的成語和俗語很有一部分與道教有關,下面就舉幾例加以說明。
張冠李戴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張陵的人,在四川鵠鳴山潛心修道,造作道書,廣收信徒,凡入其道者都要交納五斗米,故稱為「五斗米道」,世稱天師道。張陵自認教主,人稱張天師。張天師的名號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張天師捉鬼」簡直成了一句俗話。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哲學家、宗教家、思想家名叫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安徽渦陽人(一說是山東苦楚縣人),他著有一本哲學名著《道德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大,道教創立後,後來的修道之士把《道德經》尊為道教的最高經典,同時又尊奉老子為道教的教主,中國人常說「老子天下第一」指的就是老子其人。實際上道教在東漢末年創立,其創始人應該是張陵。由於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關係,老子的影響大大超過了張陵,以至於後世道教徒都默認老子是道教的始祖。所以,人們說張家的帽子戴到李家的頭上去了。說明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與此有關的成語還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等等。
胡說八道
人們常把不負責任地亂說一氣,稱之為胡說八道。其實,這句成語也源淵於道教。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與得道成仙,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八個階段,也就是八道。哪八道呢 一為入道,進入道門;二為學道,學習修道的理論和方法;三為訪道,對道的研修要請高道大德加以指點,四為修道,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五為得道,通過修行、參悟,自己的道行日益高深;六為傳道,有了道行,不僅要個人修持還要普渡眾生進行傳道;七為了道,通過上述修道的過程你終於得道脫胎換骨完成了修道的過程,八為成道,也就是升入天界成為神仙了。
不三不四
這句成語是形容一個人的品行不正派、不像樣子。為什麼要說「不三不四」呢 不五不六、不七不八不行嗎 這也和道教文化有關,這出典於《易經》一書。書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所謂八卦是由一、--兩個符號組合而成。這兩個符號稱之為爻,爻者,交也。說明事物相互交錯變化。一代表陽,--代表陰,八卦中每卦都有六爻,《易經》的範圍很廣,可以說是「錯」、「綜」、「復」、「雜」。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指卦變而言,我們常說某人變卦,變卦是卦變的倒裝語,按易經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這兩爻在卦的正中間,亦是中心位置,如果處在三和四爻之間就叫不三不四。這種例子有很多,如亂七八糟、七上八下等都是從易經的遊魂卦、歸魂卦來的,還有「九五之尊」七上八下等等。中國人處處都在引用道教文化,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如果您有興趣,對此加以探討,你會發現非常有意思
----------------------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白日上升】:猶言白日昇天。道教謂人修煉得道後,白晝飛升天界成仙。
【不吃煙火食】: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讚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現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不食人間煙火】:道教稱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意。也比喻詩畫之意高超,不凡凡俗。
【道鍵禪關】:道:道教;鍵:觀宇,禪佛佛教;關:指寺院。道教的觀宇,佛教的寺院。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奉道齋僧】:奉道:信奉道教,泛指佛道;齋僧:施捨僧人飯食。信仰道教行善事。
【換骨脫胎】: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交梨火棗】: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金漿玉液】:道教說是一種用金和玉溶於朱草而成的仙藥。也指美酒。
【清淨寂滅】:指道教的清淨無為與佛家的涅槃寂滅之說。
【天官賜福】: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舊時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脫骨換胎】:道教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脫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脫胎換骨】: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霞舉飛升】: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雲霞托擁,飛升天界。也指騰雲駕霧。
【詳星拜鬥】:祭拜星斗。道教儀式之一。以此驅妖療疾。
【膺籙受圖】:①指帝王得受圖籙,應運而興。圖,河圖;籙,符命。②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籙而名列仙籍。
【膺圖受籙】: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籙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圖籙,應運而興。圖,河圖;籙,符命。同“ 膺籙受圖 ”。
【長生不老】:長生:永生。原為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愿語。
【指樹為姓】:道教傳說,老子生於李樹下,因以李為姓。
-----------------------------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白日上升】:猶言白日昇天。道教謂人修煉得道後,白晝飛升天界成仙。
【不吃煙火食】: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讚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現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不食人間煙火】:道教稱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意。也比喻詩畫之意高超,不凡凡俗。
【道鍵禪關】:道:道教;鍵:觀宇,禪佛佛教;關:指寺院。道教的觀宇,佛教的寺院。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奉道齋僧】:奉道:信奉道教,泛指佛道;齋僧:施捨僧人飯食。信仰道教行善事。
【換骨脫胎】: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交梨火棗】: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金漿玉液】:道教說是一種用金和玉溶於朱草而成的仙藥。也指美酒。
【清淨寂滅】:指道教的清淨無為與佛家的涅槃寂滅之說。
【天官賜福】: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舊時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脫骨換胎】:道教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脫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脫胎換骨】: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霞舉飛升】: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雲霞托擁,飛升天界。也指騰雲駕霧。
【詳星拜鬥】:祭拜星斗。道教儀式之一。以此驅妖療疾。
【膺籙受圖】:①指帝王得受圖籙,應運而興。圖,河圖;籙,符命。②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籙而名列仙籍。
【膺圖受籙】: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籙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圖籙,應運而興。圖,河圖;籙,符命。同“ 膺籙受圖 ”。
【長生不老】:長生:永生。原為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愿語。
【指樹為姓】:道教傳說,老子生於李樹下,因以李為姓。
-------------------------------
成語道鍵禪關道:道教;鍵:觀宇,禪佛佛教;關:指寺院。道教的觀宇,佛教的寺院。
成語奉道齋僧奉道:信奉道教,泛指佛道;齋僧:施捨僧人飯食。信仰道教行善事。
成語三教一體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體:一家。舊時認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個本源。
成語寥若晨星 ...唐朝時期,宗教盛行,國子博士韓愈信奉儒家思想,堅決反對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他寫《華山女》詩諷刺當時佛教與爭信徒的情形,華山縣的佛教信徒很多,道教信徒寥若晨星,女道士親自出馬佈道,賣弄色相,吸引信徒...
成語拔宅上升東晉時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師傳道修煉,有人煉製丹藥。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後讓全家人都服藥,於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為十二真君之一
成語拔宅飛升東晉時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師傳道修煉,有人煉製丹藥。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後讓全家人都服藥,於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為十二真君之一
成語尊師重道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成語神道設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後指關於鬼神禍福之說。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教育手段。
成語邪魔外道佛教用語。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行為。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成語換骨脫胎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成語脫胎換骨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成語脫骨換胎道教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脫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成語六道輪迴佛教語,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指眾生輪迴的六大去處,即在這六道中輪迴生死。
成語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成語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成語不教而殺春秋時期,56歲的孔子擔任魯國的大司寇,他上任時頒布了三大法令,實行實價買賣,男女分道而行,款待外國人。當時少正卯出來反對被抓,手下問孔子殺不殺,孔子一向推行“仁政”,主張教育,認為“不教而殺謂之虐。”就把他抓入牢中...
成語霞舉飛昇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雲霞托擁,飛升天界。也指騰雲駕霧。
成語壺中天地成都附近的雲台山因為道教正一天師張道陵在此修行而出名,張天師命弟子張申為雲台道觀主持。張申就是神仙壺公,他有一把酒壺,只要念動咒語,壺中會展現日月...
成語壺中日月成都附近的雲台山因為道教正一天師張道陵在此修行而出名,張天師命弟子張申為雲台道觀主持。張申就是神仙壺公,他有一把酒壺,只要念動咒語,壺中會展現日月...
成語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現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成語不教而誅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孔子答道只須尊奉“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政”就可以。其中“四惡政”之首就是平時不給人教育,到時候卻怪別人而去殺人,這就是虐。其次上暴、賊及小家子氣...
成語五葷三厭五葷:佛教忌食的五種蔬菜,即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茗蔥;三厭:道教忌食的三種肉:即雁、狗、烏龜。泛指飲食的禁忌。
成語左道旁門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
成語明恥教戰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成語不食人間煙火道教稱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意。也比喻詩畫之意高超,不凡凡俗。
成語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成語傳道授業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成語天魔外道外道:佛家語,指不合佛法的教度。指正統以外的的異端流派。
成語怨聲滿道東漢時期,外戚和宦官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漢順帝下詔,讓各地有才能的人到都城洛陽參加考試,選拔出李固擔任議郎,李固被宦官排擠出京城,就給大將軍梁商寫信,希望朝廷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杜絕奢侈浪費,避免百姓怨聲載道...
成語怨聲載道東漢時期,外戚和宦官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漢順帝下詔,讓各地有才能的人到都城洛陽參加考試,選拔出李固擔任議郎,李固被宦官排擠出京城,就給大將軍梁商寫信,希望朝廷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杜絕奢侈浪費,避免百姓怨聲載道...
成語暴虐無道晉朝時期,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戰爭日趨激烈,江州刺史桓玄起兵攻占建康以西的土地,桓玄的侄子桓振被任命為淮南太守,他橫徵暴斂,擴充軍備。桓玄教育他要培養仁義之師。他在桓玄被殺後更加肆意酒色,暴虐無道,濫殺無辜...
成語白日上升猶言白日昇天。道教謂人修煉得道後,白晝飛升天界成仙。
成語白日飛升猶白日昇天。道教謂人修煉得道後,白晝飛升天界成仙。後喻指一朝顯貴。
成語膺圖受籙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籙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圖籙,應運而興。圖,河圖;籙,符命。同“膺籙受圖”。
成語膺籙受圖 ①指帝王得受圖籙,應運而興。圖,河圖;籙,符命。② 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籙而名列仙籍。
成語詳星拜鬥祭拜星斗。道教儀式之一。以此驅妖療疾。
成語謀道作舍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成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成語金漿玉液道教說是一種用金和玉溶於朱草而成的仙藥。也指美酒。
成語長生不老長生:永生。原為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愿語。
成語問道於盲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麼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成語雞犬升天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十分信奉道教,為了長生不老,他找到八公仙翁,按照八公仙翁的話煉製仙丹。丹藥煉成後,劉安吃下覺得自己輕飄飄的升天而去。庭院裡的雞狗搶著吃...
成語不吃煙火食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讚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成語交梨火棗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成語傳道窮經用於教學等道:孔孟之道;窮:窮盡;經:經典。傳授道理,窮盡經典。
成語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成語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成語反老還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成語天官賜福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舊時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成語小道大成儒家即禮樂政教以外的學說、技藝。雖是小技藝,卻能取得大成就。
成語師道尊嚴指尊師重教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成語指樹為姓道教傳說,老子生於李樹下,因以李為姓。
成語旁門外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
成語旁門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
成語求道於盲盲:盲人。向盲人問路。比喻向毫無所知的人請教。
成語淮南雞犬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十分信奉道教,為了長生不老,他找到八公仙翁,按照八公仙翁的話煉製仙丹。丹藥煉成後,劉安吃下覺得自己輕飄飄的升天而去。庭院裡的雞狗搶著吃...
成語淮王雞狗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十分信奉道教,為了長生不老,他找到八公仙翁,按照八公仙翁的話煉製仙丹。丹藥煉成後,劉安吃下覺得自己輕飄飄的升天而去。庭院裡的雞狗搶著吃...
成語清淨寂滅指道教的清淨無為與佛家的涅槃寂滅之說。
成語玉女金童道教語,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後泛指天真活潑的男女兒童。
成語白日昇天原是道教指白晝升天成為神仙。後比喻一下子富貴起來。
成語離經叛道離:背離,不遵守。原指違反封建統治階級所尊奉的經典和教條。現泛指背離占主導地位的理論或學說。
成語羅天大醮醮:一種禱神的祭禮。本指道教的一種隆重的祭天神的儀式。後泛指各種消災求福的善舉。
成語有始有終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遊看不起子夏的門人,認為他們只會教最低等的學問。子夏嘆息道:君子教人的道理應該有先後次序,好比草木必須一一分類清楚,不能隨心所欲亂教?只有聖人才能做到說了開頭就能知道末尾...
成語功成不居春秋時期,老子提出辨證的政治主張,他認為天下人知道美與醜對立,有和無對立相生。聖人治國知道有為和有所不為,採取無為政策;知識有教則有不教,行不言的教育。萬物各有所為,聖人不去掌握,事功告成,聖人功成不居,人們歸功於他...
成語頭撞南牆從前山東淄川縣的王生從小相信道術,跑到嶗山學道術。道士見他嬌生慣養認為不是學道的料,讓他先砍柴鍛煉。他一心想學道,道士教他穿牆術。他學成立即回家給妻兒表演穿牆術,結果頭撞南牆碰了一個大包...
成語載酒問字西漢時期,著名辭賦家揚雄因為生病而退養,後來被任命為大夫。他家十分貧窮,特別饞酒,人們很少登他家門。當時也有未出道的書生慕著他的名氣,帶著酒菜到他家去求教,他總是耐心教導。劉棻曾經跟從揚雄學作奇字就是一例...
成語白駒過隙古代聖人孔子一次專程去向老子請教什麼是“至道”,老子要孔子齋戒沐浴,說道:“人的壽命是極為短暫的,好像白馬馳過狹窄的空隙,一閃即逝。死是人從有形轉化為無形,道即精神可以永遠留在人世之間。” ...
成語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令:命名,引申為施教;齊:使整齊。指用政治道義教育部隊,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伐。
成語大義滅親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曾經勸諫衛莊公,希望教育好莊公之子州吁。莊公死,衛桓公即位,州吁與石碏之子石厚密謀殺害桓公篡位,為確保王位坐穩,派石厚去請教石碏。石碏恨兒子大逆不道,設計讓陳國陳桓公除掉了州吁與石厚...
成語學而不厭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鑽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讚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成語學而時習之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鑽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讚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成語強作解人東晉時期,謝安年輕時對戰國時期趙國公孫龍著的《白馬論》不能理解,就去向金紫光祿大夫阮裕請教。阮裕寫了一篇解說《白馬論》的文章交給謝安。謝安對他的解說文更加看不明白,又去請教他。阮裕自嘆道自己是強做解人...
成語強做解人東晉時期,謝安年輕時對戰國時期趙國公孫龍著的《白馬論》不能理解,就去向金紫光祿大夫阮裕請教。阮裕寫了一篇解說《白馬論》的文章交給謝安。謝安對他的解說文更加看不明白,又去請教他。阮裕自嘆道自己是強做解人...
成語溫故知新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鑽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讚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成語自作解人東晉時期,謝安年輕時對戰國時期趙國公孫龍著的《白馬論》不能理解,就去向金紫光祿大夫阮裕請教。阮裕寫了一篇解說《白馬論》的文章交給謝安。謝安對他的解說文更加看不明白,又去請教他。阮裕自嘆道自己是強做解人...
成語義方之訓義方:為人遵守的道理。教人以為人之道的訓言。
成語令行禁止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大肆揮霍民脂民膏,姬昌知道紂王的日子不會太長,就聯絡各地諸侯準備推翻商朝的統治。在臨終前叫兒子姬發到床前,教導他要做到令行禁止才會成就王業。姬發繼承父親的遺志起兵終於推翻商朝的統治...
成語依仁遊藝舊指儒家的道德標準以“仁”為依據,用六藝之教陶冶身心。泛指從事道德修養和技藝的鍛煉。
成語六趣輪迴佛教語。指眾生輪迴的六大去處,即在這六道中輪迴生死。同“六道輪迴”。
成語再蹈覆轍再:重複;蹈:踩、踏;轍:車跡、道路。重複走翻車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訓
成語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飲者自己知道。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只有自己知道。
成語惟我獨尊古印度北部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29歲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放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6年的修行終於得道,創立了佛教。佛經裡說他從右肋出生,能立即走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聲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
成語更進一竿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成語玄關妙理玄關:佛教稱入道之門。指佛門深奧微妙的道理。
成語百丈竿頭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成語百尺竿頭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成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成語竿頭日上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成語蹈其覆轍蹈:踩;覆:顛倒;轍:車跡,指道路。重走別人翻車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訓,重犯別人犯過的錯誤。
成語鑑往知來鑑:審察或引為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根據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後怎樣發生變化。
成語風行草偃偃:倒伏。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成語風行革偃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成語香象渡河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論文字精闢透徹。
成語香象絕流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論文字精闢透徹。同“香象渡河”。
成語一塵不染佛教中有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色即女色;聲即歌舞;香即男女彼此契合;味即美味佳餚;觸即頂撞;法即規範。佛門修道者必須要排除嗜欲,保持心地潔淨,不被六塵所污染叫一塵不染...
成語一床兩好古代毗陵有一個成郎中,宣和中為省官,他其貌不揚而臉上有許多鬍鬚。準備再娶時,岳母看不起他,嘻笑他說:“我女菩薩乃嫁一麻胡!”要他作詩,成郎中立即寫道:“一床兩好世間無,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簾明點燭,試教菩薩看麻胡。” ...
成語萬人之敵秦朝末年,項羽年少時對學問與劍道都沒有什麼大的興趣,叔父項梁問他到底要學什麼。項羽說要學可以敵萬人的學問。項梁就教他兵法,他十分喜歡。秦始皇巡視到會稽時,項羽偷偷地說他可以取代他。不久他們就舉起了義旗...
成語三從四德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成語三獸渡河佛教以兔、馬、像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後泛指修行
成語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
成語不知其子視其父不了解這個人但從他父親的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成語瞭如指掌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裡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囉”禮。很多人對囉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囉禮的人治國就瞭如指掌...
成語五里霧中漢朝時期,成都人張楷會道術,能在晴天造出方圓五里的雲霧。雲霧迷漫,特別壯觀。關西的裴優能造三里雲霧。他變賣家產到成都去拜張楷學藝不成,就造霧行竊,被官府捉住。他立即誣陷是張楷教他的。官府則為了搶功把張楷投入監獄...
成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春秋時期,著名大思想家孔子經常教育人們要講信義,他說:“作為人卻不講信用,真不知道那怎麼可以,就好像高大的馬車沒有駕馬的倪,小的馬車沒有駕馬的軌,它們憑什麼才能行走呢?為人必須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於人。” ...
成語出爾反爾戰國時期,鄒國與魯國發生一場戰爭,鄒國失敗,戰死了不少官吏,鄒穆公為此請教孟子,孟子告訴他“曾子說過:'你怎樣對待別人,將來別人會怎樣回報你。'”鄒穆公回想當年鄒國鬧災荒的情形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在全國推行仁政...
成語出類拔萃公孫醜向老師孟子請教孔子與伯夷、伊尹的人格問題,孟子告訴他。孔子足以使天下太平,因為他看到一個國家的禮制就明白它的政治,聖人的能力要大大超出平民的,孔子的道理可以千古流傳,德行可以與天地相比...
成語出豕敗禦戰國時期,善於駕車的造父因為沒給馬帶轡筴到了河邊而翻車。王子期接受造父的駕車教訓,在為趙簡子駕車時就取道而行,改走山路。快到山溝時,突然鑽出一頭野山豬,馬受到驚嚇,車子立即翻下山崖...
成語化馳如神化:以恩德感化;馳:疾速奔走。舊時比喻道德教化深受百姓歡迎,施行極為迅速。
成語匹夫有責明末清初,顧炎武從小愛讀忠臣義士的故事,他參加圖謀革新的複社,在崑山組織守將抗清,城破後他牢記繼母王氏的教誨不做清朝的臣子,就化裝成商人遊走各地,聯合各地抗清人士。他在《日知錄》中寫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成語即心是佛佛教禪宗認為只要求之於內心,便可悟道成佛。
成語君子固窮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成語四德三從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成語天女散花原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試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薩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後多形容拋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
成語寶珠市餅唐朝時期,賀知章曾經去拜謁一個賣藥王老,向他求教黃白朮(煉丹的法術),特地送上一顆很大的寶珠作見面禮。賣藥王老得到寶珠就叫人把寶珠賣掉換回麵餅給賀知章吃。賀知章覺得可惜,賣藥王老回答道:“慳吝未除,術何由成?” ...
成語害群之馬傳說黃帝軒轅氏去且茨山找神仙大隗討教治理天下的良方,在半途中遇到一個牧馬的孩子,黃帝向他問路,孩子告訴大隗的住處。黃帝問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和放馬一樣,只要那去其害馬就可以了。”黃帝頓悟其中道理...
成語導德齊禮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成語市井之徒徒:人(含貶義)。舊指做買賣的人或街道上沒有受過教育的人。
成語幹名犯義干犯名教和道義。
成語異政殊俗指偏離正道的政教和風俗。
成語息黥補劓相傳遠古時期,意而子去拜見許由,許由問堯為什麼會幫助他。意而子回答說:“堯要我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許由又問他堯是怎樣教他明白仁義與是非的。意而子回答道:“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
成語成佛作祖佛教語。指修成佛道,成為祖師。比喻獲得傑出成就。
成語拾人牙慧晉康帝時建武將軍殷浩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他率軍北伐攻打後秦姚襄失敗而歸,被流放到信安,他的外甥韓康伯一直跟隨他,他每天教外甥用兵之道。韓康伯自以為學到了精華,經常對外誇誇其談,殷浩說:“康伯連我的牙慧都沒有撿到。” ...
成語捧腹大笑西漢時期,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賈誼來到東市拜訪有名的占卜專家司馬季之,見他在教弟子日月運行和陰陽吉凶的有關知識,他們被他的話吸引住了,問他為什麼幹此卑賤的工作。司馬季之捧腹大笑道:“你們那些高官欺上瞞下、爾虞我詐就高貴嗎?” ...
成語方外之人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
成語方外之士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
成語方外人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語方寸之地春秋時期,道家學者龍叔去請教宋國名醫文摯。龍叔講述他的病情,榮譽與指責對他是無動於衷,財物得失他不以為然,利害得失也影響不了他,感情也不能左右他。文摯仔細觀察他一會,忽然驚喜地說:“你的方寸之地已經空虛,你是聖人了。” ...
成語明察秋毫戰國時期,齊宣王田闢想學齊桓公那樣做霸主,他向孟子請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訴他要用仁義道德的力量統一天下,同時要對國情明察秋毫,體察民情,現在是能幹不能幹的事情,而是您願幹不願幹的事情...
成語深自砥礪三國時期,曹操鞏固北方後,與劉備、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兒子曹丕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派人去向賈詡請教自固之術。賈詡說:“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曹丕聽從他的建議,自己刻苦磨練,最後成功稱帝...
成語清正廉潔明朝時期,清正廉潔的清官海瑞不畏強權,在擔任延平府南平縣教諭時,按《會典》規定不向延平府官員下跪行拜禮,獲“筆架博士”雅號。他從不收受賄賂,也看不慣別的官員講排場,主張為人正直,講孝道,資助貧寒學士...
成語獨善其身戰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遊說仁學。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遊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於仁義。君子為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誌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誌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 ...
成語現身說法佛教用語。指佛力廣大,能現出種種人相,向人說法。現指以親身經歷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成語生死苦海佛教語。指眾生輪迴六道,生生死死,茫無涯際,有如大海。
成語畫虎不成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後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
成語畫虎成狗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後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
成語知書達理知、達:懂得。有文化,講道理。形容有教養。
成語知文達理知、達:懂得。有文化,講道理。形容有教養。
成語禮樂崩壞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樂:教化的規範;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盪不安。
成語禮壞樂崩古代製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把製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範。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成語禮壞樂缺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樂:教化的規範;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盪不安。
成語禮廢樂崩古代製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把製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範。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成語縫衣淺帶先秦·莊周《莊子·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成語臧倉小人戰國時期,魯平公很信任一個地道的卑鄙小人臧倉。臧倉靠魯平公對他的寵信,經常挑撥別人之間的關係,說別人的壞話。他聽說魯平公要去拜訪孟子,就百般阻攔,誣衊孟子是普通的小市民,使魯平公失去受教育的好機會...
成語捨身求法捨身:捨棄身體;求法:尋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犧牲自己,遠道求經。後比喻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自己。
成語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教語。意指塵世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亦以比喻罪惡雖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成語草偃風行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成語草靡風行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關於形容表示道教的成語_成語詞典_詞林在線詞典 - https://goo.gl/6EdRN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