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法界十方諸佛所教導的-『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出自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也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總綱,意思是說:透過持守戒律,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
「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其實不僅「佛教」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世界各大宗教都是這樣教導我們如此,可見得這兩句偈是眾先知們的共同見解,是離苦得樂的康莊大道!
其實作善得善,作惡得惡,是因果循環的真理,但是深入教義後我才發現,真正的佛義並不是要我們去執著享善報,可能也不是要讓我們害怕惡報。
這輩子善事做很多,下輩子就投去人、天、阿修羅去「享福報」,直到把福報消完為止。這輩子惡事做很多,下輩子就投去畜牲、鬼、地獄道去「享惡報」,等到惡報消完為止。所有的善報、惡報,都是要讓我們去「消」的。
所以我覺得這四句偈最重要的是「自淨其意」。而自淨其意這個方法是東方宗教迥然不同於西方宗教的一個特點。自淨其意就是時時保持淨念,不執善惡的念頭,這樣的行為自然就不會有福報、惡報的問題,自然也不用去六道裏面去「消」。
  但是這四句偈教我們還是有順序的,諸惡莫作,就是先斷惡,先消惡報。眾善奉行,就是善念、善行,次得善報。自淨其意,就是建立在前二句的基礎上,將善、惡念頭都捨棄,由淨入空。這應該就是佛陀教導的順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偈涵蓋了佛法的核心
佛學概要十四講 - https://goo.gl/1dWdya
-------------------------
「自淨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意思是說,透過持守戒律,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廣欽老和尚曾開示:何謂「自淨其意」? 眼見不生分別,耳聽不生分別,是為「自淨其意」。
然而要作到「自淨其意」並非一蹴可幾。首先要實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嚴守戒律,比如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當身業清淨,心當中惡念就慢慢減少,善念就比較容易增長,進而廣行利益眾生之事。
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難免需要調伏種種惡念,所以就必須時時觀照自心並自省,慢慢去除因貪、嗔、癡、慢、疑而產生的種種煩惱,並藉由精勤地念經、持咒、及禪定,而清淨身口意。
修行不是向外緣求,而是向內調伏自心,自淨其意,並找回本身具有的清明自性。Buddha'sface.jpg
「六祖壇經般若品」: 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六祖壇經」: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壇經坐禪品」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
釋迦牟尼佛說眾生都有佛性,眾生也等於佛。而煩惱等於是菩提。如果我們的念頭在迷裡面,我們就是凡夫,當我們開悟了,我們就等於佛一樣。我們的念頭在某一個境界裡面,就會產生煩惱,當念頭離開了所有的境界,這時就叫做菩提。要想開悟就要離開所有的境界。
有些人汲汲追求名利,得到了以為是福,其實是禍;有些境界原以為是禍,原來是福。因為我們不是明眼人,沒有辦法去了解。這個就是落在一個境界裡面。修行也有很多的境界,同樣地我們落在境界裡面,就有煩惱。事實上,我們在追求修行境界的時候,也會產生很多的煩惱。但是如果我們是明眼人,把福與禍看透了,把境界也看穿了,把這個世界都看透了,把所有的煩惱都看透了, 這個時候煩惱就是菩提。我們每個人都有煩惱,但是沒有把煩惱放在心上,等於沒有煩惱,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被稱為一個開悟者,這個時候你才可以講煩惱就是菩提。煩惱隨他來去,跟我不相干,這就是離境即悟,所有的煩惱跟你沒有什麼相關。在我們開悟之前一定會有煩惱的,但是要時時提醒自己離開煩惱,告訴自己所有的煩惱都跟你沒有關係,這一點不容易做到,但是時時提醒自己,也會進步的!當我們懂得煩惱就是菩提,也懂得煩惱不在我們的心上,那麼就已經開悟了。我們不落在境界裡面,修行也是一樣,如果落在境界裡面,只是追求境界的話,就脫離不開那個境界。所以世間一般人是不滿足的所以有煩惱,當我們能夠感到滿足時已經超越脫離了境界。
-------------------------------------------------
迦葉問道:「甚麼樣的偈頌能闡發出三十七道品及諸法呢?」 
當時,阿難尊者便說出一首偈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所以這樣,是因為諸惡莫作為諸法的根本,由此衍生出一切善法;因生出善法,所以心意隨即清淨。因此,迦葉!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一切覺者的身、口、意的行業,便是此常修清淨之行。」 
依《出曜經》卷二十五所載,此偈之義涵如下(大正4·741b)︰ 
『諸惡莫作』者,諸佛世尊教誡後人三乘道者,不以修惡而得至道,皆習於善自致道跡,是故說曰︰諸惡莫作也。 
『諸善奉行』者,彼修行人普修眾善,唯自瓔珞具足眾德,見惡則避,恆修其善。所謂善者,止觀妙藥燒滅亂想,是故說曰︰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者,心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難解之結纏裹其心,欲怒癡盛憍慢慳嫉種諸塵垢,有此病者,則心不淨,行人執志自練心意,使不亂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說曰︰自淨其意也。 
『是諸佛教』者,如來演教禁戒不同,戒以檢形,義以攝心,佛出世間甚不可遇,猶如優曇缽花億千萬劫時時乃有,是故如來遺戒教化,賢聖相承以至今日。禁戒不可不修,惠施不可不行,吾所成佛王三千者,皆由禁戒惠施所致也,是故說曰︰是諸佛教。
-------------------------------------------


身口意三業
(摘譯自『大白法』第七0三號)
  「身口意三業」,是指身業、口業、意業,將人類的行為,分為身、口、意志等三種類。
  「業」是行為、造作之意,不單只是包含善惡的行為,也包含行為的餘力所造成的習慣力在內。人的行為經驗,無論什麼樣的東西都無法將其消滅,必定會殘存餘力,並以知能、性格等素質保存、累積下來。  
三業與十惡、十善
  諸經論中,對三業有廣泛的教說,其中多少有相異之處。「身業」以動作與行為來顯現,「口業」以言語來表現,「意業」則是心中所想的各種思慮。
  『大乘義章』七卷中教示:
  「此三種中,身輕、口中、意為最重。」
  由於身體的一切行動、一切言語,都是依照意(心)而生,因此,意業最為重要。對某個事物產生去實行的心而成行動,以言語表現出來。
  此三業的行為、造作中,分為善、惡、無記三種。
  惡的三業,在身方面為殺生、偷盜、邪淫;口方面為妄語、綺語、惡口、兩舌;意方面為貪欲、瞋恚、愚癡,以上稱為「十惡」。善的三業與此相反,身為不殺生等、口為不妄語等、意為不貪欲等,稱為「十善」。而非善非惡,也就是不會招致善惡結果的,稱為「無記之三業」。在善、惡、無記的三業中,包含所有的業。
  『女人成佛抄』中教示:
  「然一切眾生,迷出法性真如之都,入妄想顛倒之里以來,身口意三業之所為,少善根多惡業。故經文中『一人一日中,八億四千念,念念之所為,皆是三途業。』等云云。」(御書  三四四頁)
  一切眾生由本來法性真如清淨的生命中,生出妄想顛倒的惡念,日日刻刻累積惡業,而受三界六道之苦。  
定業與不定業
  業是以身、口、意的行為作為因,而受的果報,有定業與不定業。定業是由於過去的業因,導致已經決定好的業,不定業則是以自他功德及善業可以被改變的業。
  大聖人於『可延定業御書』中教示:
  「業亦有二。一乃定業,二乃不定業。雖定業,若真誠懺悔必得消滅。何況不定業乎。」(御書  七六○頁)
  也就是教示我們,即使是由於過去的因緣果報而成的「定業」,若受持信行大聖人的佛法,懺悔過去的謗法,就能夠消滅。
三業相應之行業更為重要
  大聖人教示以身口意三業受持信仰的重要性,在御書中隨處可見。
  『本尊問答抄』中教示:
  「然日本國或口稱法華最第一,心為最第二、最第三也。或身口意皆為最第二、三也。以三業相應讀最第一之法華經行者,四百餘年間無一人也。」(御書  一二七九頁)
  大聖人透過身口意三業,以身來實踐法華經的教說。此即稱為「色讀」,也稱為「身業讀誦」。大聖人以身業讀誦法華經「勸持品二十行之偈」中所預言的末法法華經行者之逢難,實證自己正是末法的御本佛。
  此外,『土籠御書』中教示:
  「餘人讀法華經,僅口讀言讀而心不讀,或心讀而身不讀,唯色心二法俱讀,誠可貴也。」(御書  四八三頁)
  唯有以身口意三業相應讀誦法華經,色心共遭大難時,能夠予以超越,才有真正的即身成佛。 
以身口意三業實踐折伏
  第九世日有上人於『化儀抄』中教示:
  「建立事之即身成佛之法華宗時,堅分信謗,身口意之三業亦不可稍同他宗之法云云。(中略)若又僅十德而無真俗之差異時,身業有同謗法也。若稍疏忽念佛無間、禪天魔、真言亡國等之折伏,口業則同謗法之姿也。若心中疏忽彼之折伏,心業同謗法也云云。」(『日蓮正宗聖典』)
  教導我們,本宗的信仰是在身口意三業之上,嚴禁他宗的謗法與同,並經常不忘破邪顯正的精神,去實踐折伏,最為重要。
  此外,第二十六世日寬上人教示:
  「若心常忘折伏,不思四箇之名言,心成謗法也。口不言折伏,口同謗法也。手持數珠卻不向本尊,身同謗法也。故信法華本門之本尊,向本門壽量之本尊,口唱法華本門壽量文底下種、事之一念三千之南無妙法蓮華經時,即是於身口意三業行折伏之人。此即於身口意三業信法華之人也。」(御書文段  六○八頁)
  教示我們本宗僧俗應有的姿態。「身業」是認真地向著御本尊,「口業」是認真地實踐早晚的五座、三座的勤行與唱題,而「意業」則是以無疑曰信的信心,對御本尊奉行勤行與唱題。
  末法時,以心為對境的觀念觀法的熟脫行法,已經無法得到成佛的利益。唯有從身口意三業上受持信行御本尊時,才有成佛之事。


奉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6ifCWY
奉行:奉行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fèng xíng,釋義一為動詞。執行,履行(諾言等 -華人百科 http://bit.ly/2Wt6gTK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漢語詞彙。詞語出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偈語的前半部分。意為對世出世間一切惡行皆不要去做,而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善行應當積極努力的去奉行
《增一阿含》:'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釋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對人在世間行為的指導。有兩個方面,一是身語行為上,即身不行惡行,語不出惡言。相對的身體行為上應做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有助益的行為。語言上應說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有幫助的言音。二是心靈方面,內心常應保持與善相應的正念,遠離損害惱亂國家人民及眾生的惡念。
行善對現世利益不一定有助益,作惡對現世利益不一定有妨礙。驅導我們止惡行善的動力是什麼呢?如果止惡行善反而讓我們活的不好我們是否還要如此做?這句話與佛教中的三世因果觀是有必然聯繫的。佛教認為作惡會留下不好的業力種子,從而導致未來生活的不順利,而行善則會留下良好的業力種子影響未來的生活,從而使生活更加美滿。因為這種因果思想,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實際是佛教的價值觀。
在善惡標准上,不以人主觀定義的善惡為標準,而是以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為標準。《成唯識論》說:於此世後世能為順益的為善行。反之給此世及後世的帶來損害的為惡行。
------------------
自淨其意;人生生而沒法平等,政治與宗教最大意義,就是要改變所有不平等現象,然大部份政治家與宗教家,常因一己之私,往往沒法真正落實自己初衷。一念間究竟差別有多大呢 ? 是善是惡,往生就是天堂地獄之差,希望大家謹記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所有佛法中的百千法門,無非不為「自淨其意」而施設,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從「諸惡莫作」的自律中,使行為舉止端正、清白,在「眾善奉行」的實踐中使心意柔軟良善,在「自淨其意」的反省內觀下,歇下妄心,不斷地淨化、昇華,找回人人本具清明的自性,造福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