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霄土城是其中唯一客家人興建的 .有間敬字亭--黃家祖先為來自於福建汀洲客家人士 https://goo.gl/cyWESW
通霄鎮志記載:通霄,原是原住民道卡斯族「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Tonsuyan〉社
之所在,通霄是屯消的諧音,古時寫為吞霄,原指今之通東、通西兩里,昔時南勢溪水深可停泊商船,
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因此 又稱「吞銷」、「吞霄」。
土城位於通霄鎮中部偏東南方。
清道光年間該地為南興庄,昔日漢人為防止原住民襲擊村莊,乃築土城以防禦,故稱之『土城』。
城牆全部用土埆疊丁字城壁,高度約10臺尺,厚度約2臺尺,護城溝寬約10臺尺,溝外再植刺竹為外圍。
黃家古厝是地方大戶人家的民宅,卻也十分講究,建築保存得相當完整。
 古厝的內埕圍牆上嵌有玉皇大帝的神位,從種種跡象看來,顯示出客家族群的習俗,據資料: 黃家祖先為來自於福建汀洲客家人士
通霄 城北里 黃家古厝群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cyWESW


通霄土城
清代所建防禦工事,用以因應分類械鬥,位於今苗栗縣通霄鎮。
苗栗縣通霄鎮開發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漢人徐元輝率眾向平埔族原住民承租山林而始,為後來開發過程,屢受到原住民侵擾,稱為「番害」,以致棄地離去,直至嘉慶年間才有漢人平安入墾,但閩粵不同籍間的械鬥也相當頻繁。通霄鎮的城南里、城北里二里,在滿清時就是閩南、客家和原住民族的聚居交界,也是衝突不斷之處。為盡力防止動亂擴延,道光年間,當地居民乃自力興築土城。
通霄土城設有東西兩座城門,城牆高約三尺、厚約二台尺,護城溝寬約十台尺,城牆上有許多槍眼,城內有槍庫,可謂防備森嚴。建城所用的剩餘磚塊,在道光八年時,被汀州客家人張存銀拿來興建惜字亭,佔地約一坪、高約三公尺,鼓勵民眾愛惜字紙,以推行地方文化風氣。這座惜字亭至今仍存在於通霄鎮的城北里,又稱聖蹟亭,位於城北黃家古厝側後方,已有一百八十年歷史。
日據時期,通霄土城因為年久失修而毀損,如今僅剩下城南里、城北里兩個地名,和已改為排水溝的當年護城河遺跡。而通霄鎮當地的古蹟,除惜字亭和同為張存銀所建的福德祠外,還有慈惠宮、壽公祠、銅鑼李氏宗祠惇敘堂等數處,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研究生朱心怡、李易書,曾經親赴該地進行田野踏查,對通霄鎮各古蹟有詳細介紹,見刊於「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三十六期。



通霄記憶
昭和16年 1941年, 通霄公學校第35屆畢業紀念。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https://bit.ly/3fdbmfV
陳水木 https://bit.ly/3bTvGRr

95654400_1119920198364897_4190965874108137472_n (1)95218147_1119920171698233_5614597015603249152_n95376709_1119920558364861_7538387157530968064_n95240839_1119920525031531_1120889647103213568_n95474646_1119920478364869_8832460168160608256_n95929710_1119920445031539_3317476651176034304_n95267791_1119920398364877_5145538783894044672_n95491254_1119920351698215_958094714249150464_n95357583_1119920271698223_2679568695121936384_n95245000_1119920231698227_1460446321256169472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