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犯的兩個錯,差點毀了半生努力!從歷史故事看高階經理人需要的「退場機制」
張廷玉求配享書面保障,是效仿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翦舉全國之兵出

張廷玉求配享書面保障,是效仿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翦舉全國之兵出張廷玉求配享書面保障,是效仿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翦舉全國之兵出

張廷玉求配享書面保障,是效仿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翦舉全國之兵出張廷玉求配享書面保障,是效仿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翦舉全國之兵出

每年第四季,公司行號都會有離職潮。年輕人出走尋求升遷與加薪,中、高階主管被獵人頭公司相中琵琶別抱,或高唱「歸去來兮」急流勇退者,所在多有。
2年前此時,一位相識的外商新創公司前輩決定退休,但並非出自本願──他是在第二代經營者接班後,因為信任危機和管理衝突灰心離去。
前輩是新創公司的核心創始成員,雖然不擔任行銷或業務,但公司考核機制和行政制度多出其手,他伴隨公司度過艱辛的開創期,度過金融海嘯的縮編危機,也終於迎來營收穩定成長的含淚收割期。在公司中,他的「門生故吏」滿天下,甚至第二代經營者在初踏入社會時也曾受其指導,他的年薪是一般經理人的3倍有餘,收入既高,名聲又好,也從沒在金錢和人際關係上犯過差錯。
身為公司創始成員,他深受老董事長的信賴,更被許諾將來成為公司合夥人,但股權問題並沒有在老董執政時代落下白紙黑字的保障。近幾年,老董因為身體因素退居二線,第二代接班掌權,新舊世代的管理理念常常衝撞,同時前輩也因為少東遲遲未兌現讓他成為合夥人之事鬱鬱寡歡,最終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
前輩的際遇,讓我想起清代跨康熙至乾隆朝的三朝老臣──張廷玉。
雍正身邊的「董事長特助」
張廷玉出身安徽桐城,不知道現在高中課本還教不教「桐城三大家」的文章,總之,此地出過許多文章寫得好的讀書人,張廷玉就是。他憑藉著出身和文筆在康熙晚年站穩仕途,並在雍正皇帝接班後成為其心腹股肱。
清朝中葉是帝制中央集權的極致,「軍機處」只是貫徹皇帝命令的執行單位,身為軍機大臣的張廷玉只是名義上的宰相,沒有呼風喚雨的權力,也不如唐代魏徵那樣是著名諫臣,他受雍正倚重,除了詔書寫得又快又好之外,就是辦事有效率,為官清廉、忠誠與謹慎。「謹慎」二字,對於嚴謹苛刻的雍正皇帝而言,是為人臣者最重要的能力。
說白了,張廷玉就是稱職的機要秘書兼董事長特助,他完善了軍機處運作和奏摺制度,幫助雍正運作政治機器暢行無阻。雍正將他視為股肱,甚至口頭承諾讓他將來死後得以「配享太廟」。
太廟是封建時期祭祀歷代皇帝的處所,重臣死後能與帝王共享太廟祭祀,是極大殊榮,放到現代企業來說,差不多就是配股成為公司合夥人的意思,只是配享太廟享受到的是祭祀而非實質股利而已。清代配享者幾乎都是戰死沙場的武將,張廷玉以一位董事長特助而能有此殊遇,算得上史無前例。
但大家都知道,雍正死得早,他當了13年老闆就過勞死,他的兒子乾隆在25歲的黃金年華登基成為新董事長,乾隆元年,將滿60歲的張廷玉成了三朝元老。
謹慎一生,卻晚年失策
關於乾隆帝,很多人知道他是個好命皇帝,承繼父祖輩積累下的政治遺產,讓他上台後能大展身手,但他有些被誤解的形象,順便幫他澄清。首先,他是個勤政的皇帝,一心以唐太宗和祖父康熙為榜樣,不管是當皇子、皇帝,一生都維持清晨四點起床讀書或上朝的習慣,每日挖空心思想著如何讓清朝的統治更加穩固,絕不像時下偶像宮廷劇那樣花這麼多心思在後宮身上
其二,他的寬仁評價,是要打個折扣的。普遍認為乾隆因為不怎麼欣賞他爸爸雍正對大臣的苛刻,所以接班以後採取寬仁大度的管理政策,甚至到了放縱的程度,但這個評價並不能說是百分百的準確。他對員工的寬仁主要出現在剛登基的前13年和晚年,從乾隆13年他的第一任皇后過世以後,乾隆的性情大變,變得異常苛刻、多疑和殘忍嗜殺,比起他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已屆退休之齡的張廷玉,正好撞上乾隆13年的刀口,感受到伴君如伴虎的氛圍。高齡73歲的張廷玉萌生告老還鄉的念頭,但卻數次遭到乾隆軟硬兼施的慰留。乾隆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希望前朝重臣能像效力老董事長一樣,同樣為自己戮力效忠,即使他不希望張廷玉的影響力干涉朝政,但仍希望他在身邊當個執行顧問,甚至以諸葛亮為例,要張廷玉鞠躬盡瘁,上班到最後一刻。
隔年,張廷玉再次上表表達退休之意,同時兼做了件匪夷所思的事,他擔心自己死後,雍正許諾的「配享太廟」福利被乾隆遺忘,所以「乞上一言為券」──也就是說,他跑到新老闆面前,要求他寫下白紙黑字的契約。這在帝制時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要求,乾隆本就對他執意求去心有不滿,聽到他開口求契約更是大為光火,認為「你信任我爸的口頭承諾,但卻完全不信任我?」這一點犯了新老闆的大忌。
但乾隆愛面子,為表達自己的寬容大度和誠信,還是頒給了張廷玉手詔,原先想藉張廷玉隔日早朝謝恩時,稍加訓斥藉以出氣,沒想到隔天因為天氣不好,年老體衰的張廷玉沒來上班,只派自己的兒子代表自己上朝謝恩,這讓乾隆的怒火一口氣爆發出來,馬上頒了一道聖旨嚴厲斥責張廷玉,此時曾受過張廷玉提攜的大學士汪由敦因為擔心恩人,所以派人給張廷玉通風報信。張廷玉收到消息以後馬上入朝請罪,卻忘了皇帝頒佈的斥責聖旨,其實根本還未送到自己府上!
這下子觸犯了統治者另外一條敏感神經──你一個待退員工,居然在老闆身邊安排耳目,向你彙報朝中動向,其心可議!於是二罪併罰,革去張廷玉所有官職和爵位,罷免其配享權,只是念在年老不予治罪,准其回鄉養老。後來更收回父祖三代對張廷玉所有皇家御賜之物。張廷玉在驚懼交迫的晚年中戰戰兢兢的又活了5年,到乾隆20年死去。乾隆後來仍遵循了父親的承諾,讓張廷玉配享太廟,但張廷玉是否地下有知,那就不知道了。
慎始慎終與戒之在得
有人認為,張廷玉求配享書面保障,是效仿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翦舉全國之兵出征時,向秦王政求田問舍,顯示自己是個貪財俗人,讓君王對他放心。但很明顯,乾隆不是秦始皇,他體察不到張廷玉的用意,只覺得此人是「有差別忠誠」外加貪得無厭厚臉皮。最後一生謹慎且官聲甚好的張廷玉,落得驚懼而終的結局,雖然仍得配享太廟,但人生最後幾年在極端憂鬱和懼怕中度過,實在不是很有品質的退休生活。
張廷玉的例子讓人不勝唏噓,一生謹慎到老,卻犯了重大的職場忌諱,導致無法善始善終,這其實給我們一些啟示:
其一,「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古今不變的常態,無論是政權或是企業,當權力交接之際,永遠會有過去掌權的重臣遭到非議或打擊,在這個關節點,如何讓新老闆認識到你並不是挑人效忠,而是忠於整個企業,是關鍵中的關鍵。
其二,如果有幸成為高階經理人,終有一天也必須思考退場機制,「戒之在得」這件事必須非常慎重,如果真有被承諾過的事,最好在自己最得寵的時候取得白紙黑字的書面憑證,因為「人走茶涼」亦是世態常情,接班人不見得一定會賣前老闆的面子,尤其在沒有契約背書的情況下。
企業總有權力交替的一日,能和創辦人戮力患難,不一定能和接班人共享其成,無論張廷玉開口索要配享是出於政治謀略或年老昏聵,他開口的時機點都已經太晚。同時對新老闆的個性認識不夠透徹,也讓一生謹慎的他在退休之際無法完美退場。能夠成為公司高層幹部的人,能力不在話下,但落幕退場前的智慧,不見得每個人都具備,歷史上曾有過的失敗案例,依然值得你我借鏡。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出身桐城張氏家族,清朝政治人物,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總纂官,死後配享太廟。張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康熙朝,任刑部左侍郎。雍正朝,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完善軍機處制度。乾隆年間,加封太保,後因得罪乾隆帝,險些遭禍,後仍依雍正帝遺命配享太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諡文和。
張廷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6D3vCA
生平
康熙朝
康熙十一年九月初九日(1672年10月29日),張廷玉出生於京師。是康熙朝大學士張英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入值南書房,因父母喪事回家。丁憂完畢,改任司經局洗馬。歷任庶子、侍講學士、內閣學士[1]。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刑部左侍郎。山東鹽販王美公等糾集眾人傳教,巡撫李樹德命令逮捕懲治,抓住一百五十餘人。清聖祖命張廷玉與都統託賴、學士登德一同審理,以殺七人、流放三十五人戍邊定案。次年授吏部左侍郎[2]。
雍正朝
清世宗即位後,張廷玉受命協同掌院學士阿克敦、勵廷儀辦理翰林院文章之事,不久即提升禮部尚書。雍正元年(1723年),張廷玉復值南書房,與朱軾等人同為諸皇子師傅。四月,任順天鄉試主考官。世宗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3]。八月,署理都察院事,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九月,調任戶部尚書,上書說:「浙江的衢州,江西的廣信、贛州,臨近閩、粵等地,那些流離失業沒有戶籍的人,進入這四地交界的山裡種植大麻,搭建草棚居住,稱作『棚民』。時間一久,繁衍的人口會一天天地多起來,那些體格強健剽悍的人就會四處搶劫。請下詔命令督撫謹慎選擇廉潔能幹的州縣長官,對棚民嚴加約束。那些願意讀書學習的,或力氣大武藝高強的,考察清楚,檢驗錄用,希望能聚集物力,教育訓練,不要歧視他們。」朝廷下詔讓督撫議定施行[4]。
此後,世宗命張廷玉署大學士事。雍正四年(1726年),授文淵閣大學士,仍兼任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雍正五年(1727年),進文華殿大學士。雍正六年(1728年),進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雍正七年(1729年),加少保[5]。雍正八年(1730年),世宗因為對西北用兵,詔令在隆宗門內設立軍機房,令怡親王允祥、張廷玉和大學士蔣廷錫兼管軍機房事務。隨後軍機房改稱為辦理軍機處。由張廷玉擬定各項規章制度:諸大臣陳奏,平常事務使用奏疏,經由通政司遞上,交給內閣擬旨處理;重要事情使用奏摺,經由奏事處遞上,交給軍機處擬旨,皇帝親自閱覽,硃筆批示處理。從此以後內閣權力向軍機處轉移,大學士一定充任軍機大臣,才可以參與處理國家政務,每天一定被召入內廷以備應對,秉承聖旨,評議奏章政務,參與國家機密的商討[6]。
張廷玉做事周密敏捷勤奮謹慎,尤為世宗倚仗。世宗曾經生病,獎勵張廷玉等輔佐的功勞,各授予一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爵位,世襲。張廷玉請求讓兒子編修張若靄承襲。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上書說:「按照各行省的慣例,凡是那些犯罪的人,犯了重罪的要收押,犯了輕罪的只要取保候審即可。唯有刑部不論所犯罪行大小、主犯從犯,一律收押,且要牽連到無辜的人。請求按照各行省的慣例,根據情況分別罪行輕重取保候審。刑部引用律例,往往有刪截取捨,僅僅採用其中的數語,就用它來審案量刑定罪;甚至有的只求其相似,比照已有的定議:玩弄手法,串通作弊,一般因此而出現。請求命令都察院、大理寺改正駁回;連同草率審理者,同時給予處分。」世宗命六部九卿議定施行[7]。
張廷玉父親張英入祀京師賢良祠,世宗又派人到本籍祭奠,命張廷玉回籍行禮,並令兒子張若靄隨從;弟弟張廷璐當時督江蘇學政,也命令來會面。世宗發帑金萬兩為張英建祠,並賜予冠帶、衣裘及貂皮、人參、內府書籍五十二種。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張廷玉上奏:「我經過直隸時,遭遇洪災的諸縣已予以賑濟,尚有積水不能種植小麥,請敕令再增加一個月的賑濟。」並討論以工代賑。世宗批准[8]。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張廷玉返回京師,世宗派內大臣、侍郎海望到盧溝橋迎接,賜予酒膳。雍正十三年(1735年),世宗病危,張廷玉與大學士鄂爾泰等一同接受顧命。遺詔說張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命令以後配享太廟[9]。
乾隆朝
清高宗即位後,命張廷玉總理事務,又賜予世襲一等阿達哈哈番,折合三等子爵,仍讓張若靄襲爵[10]。 乾隆元年(1736年),《明史》完成,高宗命張廷玉仍兼管翰林院事。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張廷玉辭去總理事務,乾隆帝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爵,特命與鄂爾泰一同進封三等伯爵,賜號「勤宣」,仍讓張若靄襲爵。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保銜。
乾隆三年(1738年),高宗打算親臨國子監舉行奠祭,仿古制行三老五更之禮,為此向鄂爾泰及張廷玉諮詢。張廷玉說沒有人能夠弄明白這些古禮,撰寫奏議認為此不可施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宗撰寫《三老五更說》,駁斥古說舛謬雜亂,命令將此說刻碑立於國子監。乾隆五十年(1785年),再次看到張廷玉以前的奏議,認為他所發表的評論與自己相同,便命令將其刻碑立於國子監,同時在碑文後題記,說:「張廷玉有如此的遠見卓識,朕竟然未能及時看到。朕一定遵奉父皇遺旨,讓他配享太廟。古人說年老時要警戒貪求無厭,朕要把張廷玉的樣板作為警戒,並為張廷玉晚節未全惋惜。」[11]
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保。高宗旋即下諭:「本朝文臣沒有封爵到侯、伯的人,張廷玉是例外,命令他自己擔任,不必令張若靄襲爵。」又下諭:「張廷玉已經年過七十,不必凌晨入朝,酷暑和風雪時不必強行入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張若靄逝世。高宗因為張廷玉入內廷必須扶掖,命張廷玉次子庶吉士張若澄入直南書房[12]。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張廷玉老病乞休,高宗執意堅留[13]。乾隆十四年(1749年),張廷玉再次請求退休,摺子內說「以世宗遺詔許配享太廟,乞上一言為券」之語,高宗感到不快,但仍頒布手詔賜之。次日有風雪,廷玉不親至宮門謝恩,僅交待次子張若澄代他前去謝恩,皇帝大怒,降旨切責。協辦大學士汪由敦為之乞恩,汪由敦提前給張廷玉通風報信,次日張廷玉立即入朝謝恩,忘了當時尚未下旨。高宗怒責汪由敦洩密,下令革去張廷玉爵位,並立罷到任不足一月的汪由敦協辦大學士之官職。張廷玉疏請罷配享治罪,自言「年衰識瞀,衍咎自滋,伏乞罷臣配享,並治臣罪。」[14]
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皇長子永璜逝世,祭祀剛開始,張廷玉即請求南歸。高宗更加憤怒,命令書寫配享太廟諸臣之名給張廷玉看,命他思考是否應該配享。張廷玉惶恐,上書請求罷免配享並治罪。高宗聽從大學士和九卿之議,罷免其配享,不予治罪。七月,張若澄妻父朱荃在四川學政任內,因隱瞞母喪消息,「匿喪趕考」,此案牽連張廷玉。高宗決定收回三代皇帝對張廷玉的一切賞賜,以示懲罰。
乾隆二十年四月初八日(1755年5月19日)張廷玉在家中去世,享壽八十二歲。乾隆帝仍遵照其父世宗皇帝的遺詔,讓他配享太廟、賜祭葬、諡文和,靈柩安葬於龍眠山文和園[15]。
評價
張廷玉在任期間的主要工作在於擔任皇帝的秘書,對清廷政治制度的貢獻是完善了奏摺制度與軍機處的運作規則。與其他直接處理政務的大臣不同,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太多關於張廷玉的具體事績。張廷玉的辦事能力強,應是事實,清史說:「凡有詔旨,則命廷玉入內,口授大意,或於御前伏地以書,或隔簾授幾,稿就即呈御覽,每日不下十數次」。西北用兵時,「遵奉密諭,籌畫經理,羽書四出,刻不容緩」,傍晚回家,仍然「燃雙燭以完本日未竟之事,並辦次日應辦之事,盛暑之夜亦必至二鼓始就寢,或從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親自改正,於黎明時付書記繕錄以進」。雍正帝曾稱讚:「爾一日所辦,在他人十日所不能也。」[16]汪由敦稱「雍正以來數十年間,吏治肅清,人民安樂……張氏從容坐而論道,享極盛之世……那麼張氏的慎密周詳,略可想見也。」[17]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回鄉祭祖,雍正贈玉如意,祝他「往來事事如意。」又贈《古今圖書集成》2部,當時只印64部。又著「所過地方派撥兵弁護送,並文武官員迎接」[18]。
張廷玉為人謹小慎微[19],謹守黃庭堅的名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20]。雍正亦讚揚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稱其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雍正末年,張廷玉回家省親,皇帝寫信給他說:「朕即位十一年來,朝廷之上近親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沒有分離過。我和你義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餘,未免每每思念。」[21]雍正帝臨終,命其與鄂爾泰並為顧命大臣。乾隆朝,以兩朝元老為朝廷所重,乾隆說他:「不茹還不吐,既哲亦既明」。死後配享太廟,終清一代,漢大臣惟張廷玉一人[22]。
張廷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6D3vCA
--------------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一六七八~一七三五年),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他四十五歲登基,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成熟、最年富力強的一位帝王。
張廷玉(一六七二~一七五五年),康熙時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雍正時的規章制度均由他擬定;乾隆時又深得信任,加太保。
 為官於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歷五十年,這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場上是少見的,他所展示出的卓越治國才華和處事天賦,也堪稱為封建朝臣之楷模。而且雍正帝與張廷玉還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君臣情誼。
康熙末年,諸子干政,吏治漸趨腐敗。雍正繼位後,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緊緊靠著張廷玉等一批處亂不驚的忠君之臣,整治了康熙後期以來的吏治腐敗。張廷玉可謂是雍正帝身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雍正元年正月,張廷玉再入直南書房,同左都御吏朱軾充順天鄉試考官,因公正謹慎而受嘉獎,加太子太保。八年,因西北戰事紛起,設軍機處,其條規禮制約出自張廷玉之手。有時「坐肩輿中,仍批覽文書,吏人隨後取,進止無一事壅滯。」雍正帝誇張廷玉一人「爾一日所辦,在他人十日未能也。」賞給他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十三年,雍正帝病危,張廷玉一直侍奉左右,並與鄂爾泰被任命為顧命大臣雍正帝還遺詔:「以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命他日配享太廟。」打破了漢大臣不配享太廟的朝規禮法。
張廷玉兒子張若靄,參加殿試,雍正批閱第五卷時,發現字畫端楷,文精意豔,語極懇摯,隨手撥置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大臣皆稱評定公允得當。拆卷時,方知是張廷玉的兒子,皇帝極為高興,並差人祝賀。張廷玉卻多方奏請皇上選換他人,萬萬不能讓自己的兒子若靄再擠占天下寒士進階之位。帝感其義,遂降為二甲第一名,但封官時,視同一甲之士。
 雍正帝在贈與張廷玉的御制詩詞中,稱譽他「大政資經畫,訏謨待討論。」君臣相知,堪稱範例。
雍正與張廷玉之情誼 https://bit.ly/3tHgGUH


大臣不配享太廟
乾隆的大兒子死了,張廷玉作為曾經的老師就來參加葬禮,他人老年邁,參加完畢就準備回家。乾隆見他沒表現出悲傷,很生氣。決定要辦他,問他,你自己說,你還配不配享太廟?張廷玉還能說啥,趕緊磕頭說自己不配,那好,你自己說不配,你就不用享太廟了。就這樣他的爵位沒了,享太廟的資格也沒了,已經夠慘了。但是還沒完,由於他的一個親家犯了事兒,他被連累,乾隆就派人把他家給抄了。不過等他什麼都沒了,死去的時候,乾隆開始說,你挺好的,讓你配享太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lxyr8.html
曾國藩的功勞其實比張廷玉更大,為什麼曾國藩就不能配享太廟,而只有張廷玉可以呢?中國古代的太廟,是皇家的專門祭祀場所。最早的太廟,裏面供奉的只有歷代皇帝及其先祖,後來,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曾國藩對清朝的功績,自然是在張廷玉之上,但是,他並未與任何一位皇帝建立如此深厚的個人感情,所以也無人願意為他打破祖制將漢人請進太廟。乾隆之後,漢人不能配享太廟幾乎已經是不成文的規定,要不是父命難違,張廷玉也早被踢出了太廟。曾國藩功高蓋世卻未能配享太廟,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漢人身份。晚清名將僧格林沁之所以能配享太廟,並非他的戰功勝過曾國藩,而是因為他是蒙古貴族,血統比曾國藩“純正”-曾國藩死後雖然沒有獲得張廷玉一樣配享太廟的資格,但他的諡號是“文正”,乃是文人的頂級榮譽,等級比張廷玉的“文和”要高得多。那是因為,張廷玉受雍正寵幸,卻死在了乾隆朝,諡號是不待見他的乾隆皇帝賜予的。如果張廷玉死在雍正朝,想必也會得一個至高無上的“文正”諡號。
同是漢臣張廷玉配享太廟,曾國藩為什麼不配? - 飛飛歷史網 https://bit.ly/46VoujG


1700年,當時28歲的張廷玉考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翰林院考試,31歲的張廷玉以滿文學科「一等第一」的成績,任翰林院檢討。一個漢人考了滿文的“一等第一”,張廷玉的學習能力可見一斑(真學霸)
張廷玉是門生故吏遍布朝堂,毫不過分。但雍正始終對他很放心,因為張廷玉既不會結黨也不營私。先說不結黨,除了雍正的口諭和奏摺以外,張廷玉從來沒有以私人名義給任何一位官員寫過哪怕一封信-但凡禮物貴重一點兒就言辭拒絕(打死我也不收),甚至連雍正都看不下去張廷玉的清苦生活了。有一次,雍正決定要賞他兩萬兩白銀補貼家用,張廷玉立刻拒絕,表示「我不需要」。乾隆也請朝裡的各部大臣一起討論張廷玉到底配不配進太廟。俗話說得好,乾隆之心,路人皆知,大家就都說不配,於是乾隆就廢除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之後,乾隆還找茬兒把張廷玉的家抄下來了,只可惜啥也沒抄著。最後,是乾隆二十年的時候,給清朝賣了一輩子的張廷玉於83歲去世。也許張廷玉死前會無限唏噓自己的一生吧。謹小慎微一輩子,最後活了個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乾隆聽到張廷玉的死訊後,又假惺惺的表示,朕可是個孝順的人,朕怎麼能違背我父親的遺旨呢?還是讓老張配享太廟吧,只是這個時候張廷玉已經不可能知道了。清朝第一漢臣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為什麼還不算善終?  https://bit.ly/3M829aD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諺語,意思是每次戰鬥都能獲勝,卻不如忍讓;每次説話都很得當,卻不如沉默。指謹言慎行以求自安。出自《淮南子·人間訓》。
《淮南子·人間訓》:“雍季先賞而咎犯後存者,其言有貴者也。故義者,天下之所賞也。百言百當,不如擇趨而審行也。”
·黃庭堅《贈張叔和詩》:“我有養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贈君: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張廷玉配享太廟,看看他的牌位寫了啥,就明白他在清朝什麼地位! - 壹讀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諺語,意思是每次戰鬥都能獲勝,卻不如忍讓;每次説話都很得當,卻不如沉默。指謹言慎行以求自安。出自《淮南子·人間訓》。
《淮南子·人間訓》:“雍季先賞而咎犯後存者,其言有貴者也。故義者,天下之所賞也。百言百當,不如擇趨而審行也。”
宋·黃庭堅《贈張叔和詩》:“我有養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贈君: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就算每次開口都能把話說得無比正確,也不如把嘴巴閉上為好。其中心思想就是勸人謹慎行以求自安,據說還是康雍乾三朝元老、清朝名臣張廷玉的座右銘。當時我也信以為真,後來才發現這句話的「發明權」並不是老張,而是出自《淮南子》:
「故義者,天下所賞也。百言百當,不如擇趨而審行也。」(《淮南子·卷十八·人間訓》)
  後來還是北宋詩人黃庭堅在《贈張叔和》一詩中,將這句話歸納為“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一不如一默”,這才被張廷玉拿去當成了寶。 https://bit.ly/3Q6m0s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