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這真是一位大學教授所說的嗎?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六月 12日, 2018
洪蘭的〈別讓前人的熱血白流〉。整篇的中心思想可化約為:「當代年輕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她只知要求不知奉獻,可說是倚老賣老,如同國民黨與滿清政府那些既腐敗又頑固老漢人一樣,只會批評年輕人,不會檢討自己
她說,對美國國民來說,「二戰根本是白打的」。參與二戰的美軍雖然很勇敢、很高貴、很勇於犧牲,問題是那些美軍的犧牲根本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美國佔有地利,無論是德國或日本都難以威脅其本土,且軸心國家毫無經濟效益的征戰與領土擴張,本身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與財務問題,也就是說,同盟國只要放著不理他們,德國與日本就會因為財務問題而垮掉,因此美軍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死了超過40萬人,這些人死得完全不值得。
她說,在二戰中獲利的,是獲取浮誇名聲的美國總統與軍火商,對美國人民來說,根本毫無益處。
My God ! 這真是一位大學教授所說的嗎?難道美國總統與其智囊們都是自私自利的笨蛋嗎?本既然能偷襲珍珠港,怎麼沒有能力攻打美國本土?日本佔領東南亞,掠奪他們的石油與橡膠等重要戰略資源資源,怎麼不會威脅到美國的生存?洪蘭的意思是否說,美國只能對珍珠港的犧牲,與菲律賓的淪陷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就好了嗎?若是如此,當年蔣介石為何要對日抗戰?直接投降不就好了嗎?目前的國民黨不就是這種心態嗎?
美國本來想保持中立,且一直自我克制,只因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戰艦打掉三分之一,佔領菲律賓,十幾萬軍人被俘虜並受虐待,只要是任何正常國家,可以忍氣吞聲嗎?如果美國繼續默不作聲,任由日本到處侵略別的國家,掠奪別人的資源,等到力量更壯大了,不會侵略美國嗎?到時候犧牲的美國人將不只四十萬,可能是四百萬人。畢竟姑息必會養奸,看當年希特勒如何蠶食鯨吞歐洲便知。如果她在美國敢說這樣的話,屆時不會被美國人罵死才怪!
洪蘭又說,沒有823砲戰戰死的士兵,就沒有今天的台灣,並用以對比當今翹課又到處抗爭的學生們,不負責任,只會鬧事。
其實有沒有823砲戰,台灣不受影響,因為當時中共除了其自身戰力有問題外,也知道當時包括台灣在內所有太平洋周邊的海島,都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若沒有美國的同意,誰敢進駐台灣?當年蔣介石如果沒有接受麥帥委託,膽敢派陳儀等腐敗官員來台接管嗎?國府之所以常用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恐嚇台灣人民,只是兩蔣用以實行其軍國主義與極權統治的藉口罷了
當年中共之所以要拿下金馬,原因不外有三,第一是金馬本來就是中國領土,第二是金馬離中國很近,離台灣很遠,第三是國民黨在哪裡駐軍,隨時可以偷襲中國大陸。除非是笨蛋,否則誰會容許敵人在自己身旁據地為王?當年中共如果有意願且有能力攻擊台灣,大可以繞過金馬直取台灣,如同當年麥帥繞過台灣直攻日本,日本投降,台灣自然也放棄,所以金馬怎能算是台灣的前線?
中共當年之所以沒有進攻台灣,就是知道台灣是盟軍與美國的勢力範圍,其次他當時也沒有能力進攻台灣,畢竟當年他們進攻金馬時部隊所搭乘的船隻,大都是民間破爛漁船,沒有現代化軍艦。雖然據說當時毛澤東曾要求史達林提供飛機與軍艦支援,但是史達林擔心與美軍發生衝突而沒有答應,則國民黨所說台灣如果沒有蔣介石「保衛」,恐將淪落中共手中,根本是胡說八道。
如今金馬與其說是前線,不如說更像手銬,因為整個大島與周邊小島都在人家的領海內,海巡署有何資格說人家漁民越界捕魚?試問,古巴或中南美洲任何一個小國,膽敢聲稱美國、英國或法國附近的某一小島,是他們的領土與主權範圍嗎?北歐國家膽又敢聲稱俄羅斯附近的某一小島,是他們的領土與主權範圍嗎?
洪蘭每年領了科技部鉅額研究補助費,到底曾研究出那些對國家與社會有價值的東西,很值得懷疑,只知她都在倚老賣老灌輸國民黨腐敗的價值觀,給下一代,居然還有些人愚蠢的接受其價值觀!此行為與妙禪有何兩樣?
-----------------------------------
【民報】​拆掉那些爛掛牌吧!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六月 6日, 2018
看到某傳媒兩篇「觀點投書」,3月份:〈哀我中華民國—由一個灌輸仇恨的政權,和被灌輸仇恨的人民所組成的國家〉。以及6月初:〈蔡政權的低能失能無能,讓中華民國成了提款機〉,讓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我們先研討一下「中華民國」怎麼來的?眾所周知:1945年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在台日軍向蔣介石將軍投降。10月15日,國軍在基隆港登陸。10月25日,陳儀代表盟軍將領蔣介石將軍受降,日軍第十方面軍安藤利吉將軍投降,盟軍有Cecil J. Gridley、Col. Henry Berk、Ulmont W. Holly、George Henry Kerr(葛超智曾任美國駐台北副領事,1965出版《Formosal Betrayed-被出賣的台灣》)十九人見証。
誰知佔領軍來後不肯撤出,所謂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在一年半內,搬走12億的台灣物資到中國,還釀成二二八事件,事後蔣介石派兵來台「綏靖」、「清鄉」(謝啟大說:全台死亡43人,你信?此言和六四天安門沒死一個人一樣白七)1949年5月20日起,台灣實施戒嚴,並通過《懲治叛亂條例》消滅異己,到1987年為止,戒嚴長達38年即所謂的「白色恐怖」,國府殺害了成千上萬台灣和中國的「匪諜」,並判處十幾萬有期徒刑的政治犯。
在未退出聯合國前,沙烏地阿拉伯、日本、英國、法國都希望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外交部也呈送「中華台灣共和國」簽呈給蔣介石,但蔣介石就是堅持自己的「漢賊不兩立」,毅然拒絕,把過錯推給《聯合國2758號決議》,放棄台灣在國際社會的權利。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當時不是在金門、馬祖?但它們能供應中華民國的開銷?還不是台灣?台灣不是中華民國的ATM?
某傳媒「觀點投書」作者說:「如今即使透過教育、閱讀、輿論與解密檔案的了解,恐怕都是很斷簡殘篇的,甚至是被刻意『隱藏、編造、欺瞞』的部分歷史。」難道我上面所說的事實,可有半點「編造、欺瞞」?這些檔案是誰寫的,民進黨嗎?誰在編造、欺瞞?
中華民國在台灣借殼上市,開出去的支票,當然要台灣背書,為了在25個友邦掛牌(大使館,不都是飄著中華民國國旗?),台灣背那麼多債,實在夠沈重,走得也夠累了,不如拆掉那些爛掛牌吧
----------------------------------------------
【民報】【專欄】中國還能撐多久?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六月 14日, 2018
俗話說:垂死的老虎最兇殘,叫聲最響亮,外表看來強壯的中國,其實也是最虛弱的時刻。
美國航母和英法軍艦,陸續通過南海,進行自由航行之旅,美國國防部長馬諦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上,對中國高調嗆聲,「不要把南海據為己有。」根據最新的消息傳來:中國已經從南海永興島上,撤出地對空導彈,這件事的背後充滿詭譎,於是許多人要問:中國不是每天放話,南海是我的,寸土不讓,不惜打架嗎?怎麼突然間就軟下來了厲害了我的國!到底怎麼了?原因很簡單:盛世中國踢到鐵板,中國鳥了,習大王臉黑了。
維持老共在中國實施一黨專制的三大利器:第一,厲害了我的國,用謊言鼓動民族主義。第二,有錢了我的國,用假經濟成長數字,欺騙人民,防止內亂。第三,暴力維穩鎮壓,只要這三者缺一,老共的危機就會出現。只要上網看一下:中國目前上街向老共要錢的,還不只農村低端人口,投資被坑的,買樓被耍的,從老師到軍人,一樣上街要錢,中國還能撐多久?
美國社會學家杭廷頓說:「通常,威權國家支持政權的經濟成長,如果三年持續不好,倒不至於造成政權倒台,但是,如果連續五年,經濟沒有起色,國內人口所得分配不均擴大,政權就會遭受風險挑戰」。目前,老共兄弟邦委內瑞拉,就是如此,已經持續四年,經濟下行,通貨千倍膨脹,距離倒台時間逼近,目前,委內瑞拉有180萬成年人到海外打工工作,國家已經空虛,老共看到委內瑞拉,也看到自己。
習大王近日來愁眉不展,經濟持續下行,失業率飆高,「2025中國製造」被老美打擊,轉型不力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國家不厲害了,只剩維穩,監控打壓很厲害。過去,在韓戰中損失慘重的中國,企圖在川金會上參一腳,卻被川普踢到一邊,並受到川普恐嚇:「中國少來搗蛋」。原因之三:為了中美貿易大戰,中南海鬧內鬨:主張求和的劉鶴和李克強,被主戰的鷹派視為漢奸叛國賊,雙方鬧到不可開交。
三度會談又出現僵局,包括習大王的老師孫立平,也認為這場貿易戰爭不能打,除非中國想找死,更重要的是:中國貪官汙吏,這幾年放進私人海外帳戶的黑錢,全部在美國眼皮底下躺著,一聲令下就可以查封凍結,除非中國盜國賊們,想放棄這些黑錢,否則就是要乖乖聽老美的話。
問題是,長期被洗腦中國人,自認國家武功天下第一,因為網路消息被封,每一位中國傻子,根本生活狀況外,網路上充斥一堆義和團支持向老美開打的愛國言論,騰訊刪帖員,刪到手抽筋,乾脆先把大王欽點的頭號愛國賊:周小平微博給封了,以免義和團屁話講太多。
還有更令大王不爽的是:費心規劃在中國經濟下行,準備帶領中國經濟突圍的一帶一路計畫,完全失控,92歲的大馬新總理馬哈地一上台,就放話:我們沒被中國征服,並宣布停止「隆新高鐵」計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罕見地用恐嚇語氣說:「小小馬來西亞,無法阻擋中國的戰略布局」,馬哈地反嗆說:「馬來如果違約,可能要賠償5億馬幣,但是,總比執行這個對馬來沒有好處,卻有利中國的計畫來的好」,馬來前總理納吉,長期來配合中國,通過這項計畫,目前已經依貪腐罪被拘捕。
今年5月,緬甸宣布停止若開邦的皎漂港計畫,這項計畫金額是70億美元,加上周邊特定區的開發20億,總共是90億美元。中緬共同投資,緬甸如果按計畫進行,必須向中國借款20億美金,對緬甸財政負擔很大,萬一沒辦法還款,最後就會像斯里蘭卡,把漢班托塔港土地送給中國,緬甸思前想後,此港一開,好處是中國可以不必經由馬六甲海峽,把能源送進中國,但是,緬甸卻拿不到好處,所以決定停了。
2011年,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密松大壩,也因為當地的族群衝突被迫停止,這個大壩計畫斥資35億美元,由中國支付,但是,中方可以拿走90 %的發電量,因為建壩所需的道路開發,卻造成當地的礦石和森林急遽破壞,盜砍林木奸商,偷偷向中國輸送木材,引發當地老百姓不滿,如果緬甸不繼續這項計畫,必須賠償8億美元,但是,停工後到目前,仍看不出復工的跡象。
位於次大陸的巴基斯坦,被視為中國鐵粉,上月單方面取消了兩個水力發電廠的興建,2002年,巴基斯坦曾經和中國共同開發瓜達爾港,2007年已經興建完成,卻被新加坡已10倍高價,標走40年使用權,2013年經過國際官司,巴基斯坦才把港口要回來,交給中國,後續修繕3年,2016年才營運。此港聯結巴鐵,但是,後端進入中國只有公路運輸,對能源進口價格增加風險,就算中國控制該港,但是,60%的能源還是要經過馬六甲,此後40年,中國對瓜達爾港享有91%的營運收入,巴基斯坦覺得條約不公平。
除了中南半島的一帶一路計畫受挫,中亞地區被視為中國擴張重鎮,也開始出現抵制聲浪,中國本來希望把過去蘇聯帝國時代中亞附庸國,網羅在中國控制之下,現在看來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中國對同樣信仰伊斯蘭的新疆維吾爾族的迫害,已經造成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等國家不滿,並且轉向支持美國。去年,哈薩克和美國簽署20項經貿協議。
今年4月下旬,吉爾吉斯賈拉勒哈巴德地區,一家中國金屬礦物工廠,遭受一千多名當地居民包圍,縱火,搶劫,事後的調查發現:當地居民對中國人相當不滿,因為中國在當地開挖金屬,卻沒有做好環保,而且中國投資當地企業,雇用的也是中國人,對於當地就業根本沒有幫忙,好處全被中國佔去,這是暴亂發生主因。
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情況相同,已經完成計畫的霍爾果斯鐵路貿易轉運站,充斥著中國貨物,哈薩克斯坦認為中國廉價物品傾銷,對哈薩克斯坦的工業和失業人口反而是傷害,而在塔吉克斯坦,中國人買下很多油田開挖,但是,全部工人是從中國而來。
根據IMF統計:一帶一路要花費8兆美金,中國現在才籌出6,000億美金但是,沿路已經有8個國家,被計畫案波及,變成即將破產國家,而且中國利用這些計畫,輸出中國式的貪腐文化,以中國為中心,向外輻射的一帶一路,說穿了,就是中國圖利自己,以鄰為壑的計畫,包括吉布地、馬爾地夫、蒙特內哥羅、蒙古、巴基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寮國、這些國家財政都面臨崩盤。
習大王目前是南北兩頭燒,中國崛起變成中國災難,如今,金小胖如果倒向美國,北方後院等於空虛了,現在,南方同樣火在燒,不只是馬來西亞反中,緬甸、巴基斯坦以及中亞國家,相繼對「一帶一路」發出抵制聲浪,在這樣的困頓中,唯一讓大王高興的是風雨故人來,雪中送炭的國民黨來了!
29年前的六四民運,中國因為兩手沾滿血腥,遭到國際經濟抵制,鄧小平只好喊出再擴大開放改革,平息眾怒,這時候,呆呆的台商來了,提著新台幣,來中國救火,使中國死裡逃生,29年後,同樣的,中國正遭到美國強力貿易攻擊,以及亞洲國家抵制的時候,雪中送暖的國民黨又來了,在海峽論壇上,「老共很聰明,故意挑六四舉辦」,國共兩黨把酒言歡,用歡樂忘掉血淚,用一搭一唱的方式,連講稿也要先審查,郝副主席還高聲唱合著兩岸一家親的進化版,「兩岸一家人」。有人問我:藍色混了紅色,是怎樣的顏色,我說:黑色,媒體說:看來馬英九雖然笨,但是,比起郝副座,至少有良心和是非,馬先生說:「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
老共現在只能拼命拉住一家人的國民黨,惠台芭樂票,越開越離譜,政協老大汪洋告訴郝副座:你不用怕,飛機繞台,不是針對穿藍衣服的,彈導飛彈也不是針對你,我們針對賴清德。原來,我們錯怪大王了,中共的飛彈是有長眼睛的。現在,中國芭樂票,從31項到66項,巷頭巷尾,包山包海,包含開放金融業經營,目的只有一個:請國民黨把錢弄進來,沒錢,人才也好,幫助我們經濟轉型,以免被老美修理,問題是:國民黨現在還有錢嗎?這才是大問題。
老共現在需錢孔急,可惜,郝副座不聰明,也不夠機敏,不知道老共目前行情,就是一家快倒閉的公司而已,現在是向中國勒索入股最佳機會:請老共准許讓國民黨回到中國,公平競爭,至少可以共同執政,進行國共第四次合作,完成中國國民黨回歸祖國心願,郝副主席至少可以幹上副主席吧。
等習大王身體健康出問題,或找到機會下毒,郝副座就可以接任主席了,到時候,把在台灣學到的民主政治,實施下去,先開放黨禁、報禁,14億人口一定大大歡迎,時間一到,如同馬前主席所說的:平反六四,我們終於可以談統一了。我不知道,老共挑選六四紀念日,召開論壇,請郝副座扮演雪中送炭聖誕老公公,裡面是否藏有這樣的安排?反正大家都戴上了中國大帽子,大家既然是一家人,老大幹累了,總該讓小弟出馬執政了,不是嗎?恭喜了,郝副座,中國國民黨反攻大陸,奪回失土,就靠你了。
-----------------------------
【民報】【專欄】反制中國霸凌該是行動的時候了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六月 14日, 2018
6月4日那一天,當全世界都在悼念29年前在中國發生的六四悲慘事件時,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卻率領48人訪問團,前往廈門參加第十屆「海峽論壇」。而所謂的「海峽論壇」,陸委會已經清楚的表明,就是「中共利用兩岸交流平台進行統戰分化」。郝龍斌在致詞時竟說「不只是兩岸一家親,更是兩岸一家人」。很顯然的,這是他在幫助中共對台灣的統戰工作。
再者,數日前有10位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休會隔天組團赴中國參訪,6月1日拜會中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談話的內容離不開「九二共識」及「兩岸一家親」。為什麼在中國連續挖邦交國、共機頻頻繞台、壓迫國際航空公司將台灣列為中國領土之時,國民黨政治人物卻競相赴中國讓老共摸頭?當年是反共的先鋒,如今卻變成了共產黨的尾巴黨,沒有想到國民黨竟然會如此墮落。
慈濟基金會從第一屆開始就擔任「海峽論壇」台灣主辦單位,10屆以來幾乎從未缺席。使人想起慈濟基金會經營的大愛電視台,花數千萬元拍攝的戲劇「智子之心」,才播出兩集就主動下架,疑因中國關切而停播。這種聽命於敵人的團體還能夠信任嗎?再者,一個宗教/慈善團體,協助老共對台灣進行統戰分化,難道不犯法嗎?
公投決定台灣前途
五星紅旗可以在台北市區自由飄揚,台灣媒體公開鼓吹挺共反美,台灣政治人物可以公開幫助中共統戰台灣,我們僑民在電視上看到這些亂象,都感到難受,相信國內同胞更加鬱卒。民調的數據顯示,台灣人民追求獨立的意志力已經受到影響。
日前,兩岸政策協會公佈最新民調結果,其中問到「面對中國不斷打壓下,政府應不應該接受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52.2%民眾認為不應該接受,認為接受的民眾佔34.8%。記得二年前,同樣的問題有高達70%的民眾反對接受九二共識,本土意識顯然遭受了打擊。
該民調的另外一個問題「面對中國不斷以外交和軍事脅迫打壓台灣,請問您支不支持政府應該要有一些反制的措施?」,支持者佔63.6%,不支持為20.7%。可見人民已經不能夠再忍受這種亂象,盼望政府要有行動。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做參考:
(1)制定「國安法」禁止中國官員在台灣叭叭走,對台灣進行統戰分化,並禁止台灣公民及團體協助中共對台灣的統戰工作。
(2)辦類似十多年前的「牽手護台灣」的大型造勢活動,以行動抗拒中共的打壓與利誘,表達台灣人民「反共護台」的決心。
(3)與年底選舉同步舉辦公投。我們建議以「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二千三百萬居民決定」做為公投題目。這個題目是民主政治基本原則,一定會得到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支持,也讓美國找不到反對的理由(若是美國反對的題目會有很多麻煩,另文再討論)。中共一定會強力的打壓,而引起全球媒體關注。這是給台灣人民一個好機會向全世界宣告,「台灣人民不會向中共的霸凌屈服」。
---------------------------------------
【民報】可恥的國民黨立委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在中國搶挖我邦交國、全面打壓台灣國際空間之際,國民黨楊鎮浯、許淑華等10位立委在立法院本會期休會隔日,即組團赴中國參訪。立委團昨會見中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雙方共彈「九二共識」的基調;劉結一除宣傳對台31條措施,還強調願與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努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國民黨立委訪中只希望能保障台商、台生、台青在對岸工作、求學的權益,卻不敢抗議中國為何打壓阿歐西的國際外交或談「一中各表」,實在有夠孬種,與哈巴狗順應主人「嗟來食」的行為有何不同?這些人在中國主人面前是烏龜王八蛋,回來後卻是凶神惡煞,對民選總統與各級政務官卻是百般羞辱,簡直比以前中國各朝代的漢奸還不如。
中國對台灣百般恐嚇與打壓若此,國民黨立委不敢抗議也罷,居然還有臉到中國訪問,訪問只敢談台商、台生、台青在對岸工作、求學的權益問題,還共彈「九二共識」老調,實在有夠不要臉,居然還有民眾支持這樣的黨與其候選人,還有國人陸續到中國旅遊或經商,實在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這樣的政黨與國民還有基本人格可言嗎?
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說:「本土不是民進黨的專利」,但難道國民黨是本土政黨嗎?試問,世上有任何國家的政黨名稱前面,還會額外添加「他國名稱」嗎?試問,美國許多政黨名稱前面尚需添加他國名字嗎?既然自稱土生土長,為何會參加這樣的外來政黨,還幫他們賣命,而無視這個政黨曾經對台灣人的屠殺與政治迫害,對得起自己眾多無辜喪命或被折磨至死的同鄉嗎?如二二八受難者嘉義人陳澄波與潘木枝等人。侯友宜如果自認自己也是本土,為何不建議該黨將前面的「中國」兩字拿掉?
日前傘兵秦良丰跳傘,意外受傷,正在加護病房醫治中,上兵蘇祈麟參加美國WDC操槍比賽,高超特技震驚世界,為國爭光。相較之下,國民立委卻幹這種事,是否很丟臉?世上哪有一個國家,被人百般軍事恐嚇與政治打壓,國會議員卻去訪問人家,談一些與國格無關的事,與中國古代某國「嗟來食」的故事有何不同?試問,像話嗎?
以前高喊反共的是國民黨,現在高喊舔共的也是國民黨,那些還支持國民黨的台灣人,到底要笨到何時才會清醒過來?莫怪許多人都說:「國民黨若不倒,台灣真的不會好」!
---------------------------------
【民報】知法玩法的財金幫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財金幫熟悉現行金融法規,不只指點寶佳集團對台新金控頻頻發起攻勢,還教會寶佳集團以9.95%持股的方式,規避大股東適格性審查的10%門檻。對於寶佳的行動,金管會再三重申應該落實大股東適格性審查,並且祭出「金金分離」規則。然而法律手段有其侷限,金管會修改的法規都要到2019年,才會正式上路,因此寶佳資產的執行長唐楚烈等多位財金幫們,都有恃無恐,繼續猛攻台新金。
有看不下去的讀者回應:
以陳冲為首的合庫財金幫勢力,與寶佳、與國民黨有深厚的政商共生關係。這一幫"財金幫"惡勢力太大了,有至少三丶四位多年豐富財金經驗的國會議員護航!又有一幫鱷魚大企業結合,肯定吃定台灣共創的經濟成果!難怪吃香喝辣!有恃無恐!
台新金的董事選戰越來越近,台新與寶佳兩大陣營媒體上交火,也就越來越密集,寶佳還派人直接到台新法說會踢館。儘管金管會祭出「金金分離」與「產金分離」規則,因為新版《銀行法》要等到 2019 年才上路,寶佳也趁此良機,緊抓大量台新金與永豐金股票,對於金控董事席次,勢在必得。
專制遺毒未除禍害無窮!
證券業張慶華投書:《台新金董事改選 寶佳與國民黨、財金幫的千絲萬縷》文中說明得很清楚,「財金幫長年與國民黨交好,顧立雄入主金管會後,嘗試幾項改革措施,都被財金幫與國民黨立委聯手反對。曾銘宗、賴士葆、費鴻泰這三位國民黨立委,在從嚴徵求委託書、自然人董事、金金分離等政策方向剛提出時,就砲聲隆隆地質疑金管會,是不是想圖利台新。國民黨立委對於金管會圖利台新的聯想,不曉得是因為台新彰銀案實在影響太大、拖延太久,必須謹慎處理,還是因為財金幫與藍委利害一致,必須擋下金管會的改革?結果在幾次施壓下,顧立雄便宣告從嚴徵求委託書的規範,並不包含公股行庫,這讓財金幫勢力得以鞏固。」專制思想、醬缸文化、黑金思考……這些遺毒未除禍害無窮!
寶佳集團是鑒機資產的借屍還魂:
寶佳集團會大肆收購金融股,是出於少主林家宏對金融的興趣與企圖心。早在2013年林陳海就邀請蔡友才指導林家宏,2015 年蔡友才成立「鑒機資產」,並在牽線寶佳集團與潤泰集團一起來合作投資鑒機,兩大集團分別出資一百億,鑒機因而規模暴增。但蔡友才隨後捲入兆豐金涉洗錢案遭判刑,尹衍樑就將股份賣給林陳海,鑒機資產隨後更名為寶佳資產。
利益集團分贓共構難破除?
寶佳集團與其他大型建商、公股財金幫、國民黨合作,意圖挾龐大資金和政商人脈拿下台新金董事席次。現在公股行庫仍被財金幫盤據,即使卸任也退而不休。台灣金融改革的正確方向本應是民營化、政府鬆綁,逐步從戒嚴時代的金融管制,走向金融自由,但財金幫不只處處阻撓改革,現在甚至反過來對民營金融機構發起攻勢。難道台灣的財金幫盤據整個市場,任誰也無法破除利益集團分贓共構,在新版《銀行法》要上路之前,惡勢力的一次強而有力的反撲?
-----------------------
建構全民金融知識教育 以降低爭訟
2018/06/15 | 專家傳真、學者觀點  
 發生在10多年前,令台灣社會記憶猶新的「雙卡風暴」,在耗費巨大成本與救濟後,至今仍有為數不少的「卡奴」承受著當年錯誤消費決策下的苦果。而其後的2008年連動債風暴,同樣造成大批投資者與金融機構爭訟未已。至於最新的重大項目,則是可能導致上千億巨大財務損失的人民幣 TRF商品(目標可贖遠期契約),以致於包括投資人與金融機構,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陷在冗長的訴訟仲裁程序之中,持續耗費著龐大社會成本。
 在這些金融消費爭議中,儘管標的有所不同,但在金管會、央行或監察院的多方報告中,都可以看出,因為金融商品的複雜性,再加上銷售單位未能清楚劃清風險權責,都是導致金融消費爭端一再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檢視目前台灣金融經營環境,由於存放款利差之縮小,讓金融業務手續費成為支撐金融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不論是財富管理或信用卡業務,因為契約深奧複雜,讓金融消費者往往不具備足夠的知識技能來清楚了解各項契約條件,這也成了日後消費爭議的隱憂未爆彈。畢竟,當消費者在進行舉債或投資的金融服務時,一旦無法接受「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高報酬高風險」等基礎但重要的金融基本常識,則當投資績效不如預期,或刷卡循環信用的複利加乘下,都將使消費者落入不可承擔的財務困境之中。
 這樣的知識盲點,正凸顯出台灣需要進一步開展全民金融知識教育的必要性,所謂「全民金融知識教育 National FinancialEducat ion」,依據OECD定義,指的是一種全民教育過程,利用著訊息提供、專業輔導與客觀建議,來培養出全民的金融判斷技術與金融信心;更藉由這樣的普及教育,讓金融消費者或投資者得以掌握各項金融服務內容,並清楚認知這些金融服務所帶來的財務風險與機會,以便做出最佳的知情選擇;此外,該教育也涵蓋讓全民了解如何尋求財務諮詢幫助,因而得以採行有效措施來改善他們的財務狀況。
 如此的全民金融知識教育,是普惠金融推動的基礎。尤其是對我國而言,多年來資本市場因為投資不振所累積的超額儲蓄,讓財富管理的必要性日益增加。但橫跨著保險、基金、股票的多元市場商品,藉由複雜的公式連結,卻讓存在於其間的風險更難清楚表達,所以一旦在過程中,不論是銷售方或購買方的認知差異,都可能在風險發生時徒增消費爭端。而台灣蓬勃的民主政治在這些爭端中的介入,更造成社會有了會吵的人有糖吃的印象,導致獲利與風險的對價失衡,侵蝕著合理市場的存在,這對金融產業的永續發展絕非正常。若能藉由全面性的建構全民金融知識教育,則不僅對於消費者本身的權利更得合理保障,對於民眾在閱聽金融消費爭議新聞時,能更清楚地掌握事件真相,避免受害蔓延,也避免金融獲利蒙受汙名化。
 同時,對於年輕人、單親家庭、弱勢族群等金融知識教育亦顯重要,讓他們能有機會利用金融服務來完成夢想、加值能力,而非在金融知識不足的情況下,被惱人的卡債、學貸,甚是地下錢莊限制或葬送了寶貴的青春與未來,這或許更是全民金融知識教育的真正意義。
----------------------------------
台灣社會經濟 待補修的學分
2018/06/15 | 戴肇洋  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
政黨輪替屆滿兩周年,開始進行下半場。雖之前蔡總統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數據讓她頂住四方砲火」,但其「亮麗表現」卻又無法拉抬已不斷下滑的民調數據。亦即過去兩年以來,政府高舉「改革」旗幟推動各項政策,並未讓台灣的社會消弭對立邁入和諧、經濟擺脫陰霾步上坦途,而是呈現社會充滿「茫」然與經濟陷入「困」頓。
為何民眾對蔡總統執政以來迄今的所作所為無感?探究其癥結,其實可以將背後原因歸咎於其在執政上,或許受到本身個性限制與意識形態影響,過度自我沉浸於掌握權力的迷惘,始終抱殘守缺已飽受批評之理念。再者,在處理上缺乏理性溝通,甚至無視社會氛圍,採取先射箭、再畫靶作法,誠如在管理實務上所指出的「確認偏差」,使得部分政策因藍圖模糊、程序暴衝,而引發民眾心生疑慮或產生恐懼。
 亦即蔡總統在執政上,並未將核心聚焦於「民之所欲」政策,而是「自以為是」以政黨利益為前提,例如:一例一休調整忽略產業型態差異、年金改革操作世代仇恨族群對立、不當黨產追討濫權違背憲法精神等;再者,重啟「南向」政策缺乏整體策略、前瞻建設計畫粗糙罔顧財政紀律、兩岸關係緊繃波及企業市場佈局等。這些背離現象,在無形中不斷暈染,導致民眾對政府的抱怨升高、信心下降,已成為蔡總統未來在完善台灣社會經濟上迫切需要補修的學分。
先從低薪狀況來說,特別是青年低薪的現象十分嚴重。依據GDP所得分配資料統計顯示,雖受僱員工報酬從2001年的5.17兆元增加至2016年的7.51兆元,但其占GDP的比重從50.9%下降至43.8%,創下歷年次低;相對同一期間企業分配盈餘占比則是從29.8%上升至34.6%,呈現逐年增加趨勢。由此說明,現行租稅制度扭曲,使得受僱員工並未隨著企業盈餘增加分享,陷入低薪魔咒。
 再就所得分配而言,尤其是家庭負債之比重持續升高。雖政府認為人均所得逐年增加,但卻又忽略家庭負債比重呈現惡化趨勢。依據德國安聯金融集團「全球財富」報告指出,最近三年台灣家庭負債不斷增加,從2014年的14.18兆元成長到2016年的15.16兆元,平均每戶家庭負債168.5萬元。若以2016年其占GDP之比重達到87.5%來看,不但超過全球平均的64.6%,而且超過亞洲平均(不含日本)的46.6%,僅次南韓,名列全球前茅,顯示所得分配惡化。
 此外,投資意願持續低迷。去年5月台灣股市超越萬點之後持續熱絡,台股市值從27兆元增加至35兆元,在表面上此一數據,似乎顯示民眾對蔡政府的信心超越馬政府執政時期。雖股價愈高代表企業籌資能力愈高,將有助於提高國內投資率;但去年國內投資率僅有19.78%,創下8年以來新低。也就是說,這些台股泉源並未扮演資本市場中介角色帶動實體經濟功能。
 另一方面,能源政策轉型進退維谷。雖政府夢想2025達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燃氣50%、燃煤30%完成「非核家園」願景,但這些項目在發展上除必須通過環評審查外,無法忽略其運作所涉及的土地、運輸、儲存、天候、海象等風險限制,尤其進口燃氣極易受到國際因素影響。亦即在推動能源政策轉型上,與其民粹盲目追求夢幻願景,不如務實面對既有環境條件,同時規劃最適能源配比,採取循序漸進發展,否則難以擺脫缺電陰霾。
 最後,則是兩岸關係陷入僵局。2016年5月以來迄今,在意識型態糾葛下始終以模糊的態度迴避「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從2008年5月以來的「熱絡」景象急轉直下呈現「冰凍」狀況,使得台灣經濟直接受到影響。同時,為了降低對中國大陸之依賴,重新啟動「南向」政策,更是將台灣既有的利基條件拱手讓人。此一政治考量頗讓台灣產業喪失許多市場布局機會,已嚴重地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相當程度影響。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面對上述日積月累、並非始於今日待補修的社會經濟學分,不論是結構性限制抑或是循環性問題,唯有主政者拋棄預設立場、決策者敞開心胸雅量,以及擺脫「完全執政」迷惘、割捨「已知定見」思維;同時,必須以正確的「方法」和「態度」,替代模糊「數據」或「感覺」?如此始能讓台灣的社會經濟真正脫胎換骨。
----------------------------------
大陸經濟硬著陸風險降低的原因
2018/06/15 | 社評  
 近年來,全球對中國經濟轉型能否成功地避免經濟硬著陸風險,始終憂心不已。但今年以來,這份擔憂消散不少,原因就在於去年中國GDP達6.9%,中止連續6年的放緩態勢,且高於市場預期。
 眾所周知,過往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關鍵,就是依靠大量低廉且龐大的生產要素,不斷擴張製造和生產能力,成為世界工廠。然而,隨著全球多數國家經濟發展已臻成熟,使全球需求增速將明顯低於中國供給的增長。一旦面臨需求的極限,中國不斷追求更大生產能力的經濟發展策略,將無以為繼,陷入放手讓經濟成長失速,抑或依賴政府資金或大量舉債,藉「洪荒之力」支撐經濟成長增速後,卻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的無效率狀態等雙重困境,2011年後的中國經濟便是如此。
 那麼,2017年中國經濟成長出現反彈,是否就意味著近年推動消費升級、內需驅動的可持續成長模式,已見成效?過去無節制的生產與債務擴張副作用已見消散?
 事實上,去年中國經濟成長上行,固然有受到消費及消費型服務業成長激勵,但全球經濟出現金融海嘯後少見的同步擴張現象,從需求面支撐中國經濟成長,同時弱化了產能過剩的副作用,更是出力不少。再者,從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相關政策論述場合,再三強調未來3年要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即可知,中國仍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前路依舊漫長。
 首先,就各界最擔憂的中國金融風險來看,IMF資料顯示,當前中國債務占GDP比達234%,今年3月國際清算銀行再度預警中國債務問題進入紅色警戒,皆突顯其金融風險不可小覷。不過,自去年起,中國有關當局進行了一連串控制金融風險的政策,包含推出資產管理業務新規範完善金融監管制度、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打擊金融套利、持續執行房市的因城調控等。如今,中國理財商品總額已自此前高點約30兆人民幣,降至28兆人民幣、銀行業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務成長率也由去年的70%降到10%、影子銀行規模大幅減速,亦即金融機構間多層次借貸所產生的槓桿大減。但去槓桿並非沒有成本,中國10年期主權債券殖利率自去年第4季起上升超過100個基點,M2貨幣供給量年增率持續位在歷史低點附近,顯見若非去年有全球經濟同步擴張的外在順風相助,中國去槓桿造成的資金緊縮,極有可能讓經濟陷入硬著陸的邊緣。
 其次,中國的精準脫貧作法是一方面要擴展醫療保健和公共教育品質的普及,讓貧窮人口在教育和醫療上獲得相應水準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積極發展包含新經濟與新零售模式在內的服務型經濟。以服務業為轉型主軸的發展策略,與許多後工業化國家的做法一樣,也就是隨著工業生產活動逐漸轉往自動化與高資本密集,無法再繼續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時,透過發展服務業來吸納就業人口,便成為維繫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鍵。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服務業占該國生產總值的80%左右,日本和德國則約占70%,亦為此而來。問題是,服務業生產力成長相對有限,使許多後工業化國家進入這個階段後,經濟成長便會明顯減弱。於是,記取他國經驗的中國當局,特別著重服務業擴張與生產力提升並行,亦即透過AI技術、電子商務、互聯網、大數據等新科技,發展新零售與新經濟,寄望服務業能在吸納就業的同時,也可提高生產力。從近年中國電商三巨頭 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帶動新零售與新經濟成長的表現看來,其經濟轉型似乎頗具成效。
 此外,發展服務業的經濟型態不能只有生產力升級,還需要消費升級。去年起,中國接連下調消費進口品關稅,今年7月1日起也將大幅調降日用品關稅,如服裝等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5.9%調降至7.1%,家電平均稅率由20.5%調降至8%,意在讓人民消費得起更好的產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至於,中國過往以製造業為主的經濟成長戰略,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響,使許多地區已長年不見藍天,難以承受更多的污染。去年起,中國政府不得不對28個城市實施了嚴格的反污染政策,像是北部城市地區必須在污染最嚴重的時期(11月至3月間)將鋼鐵產能減半,鋁產能減少約1/3。去年冬天甚至要求民眾放棄煤,改用天然氣來供暖,惟最後因配套不足而暫時放棄。
 與3年前中國面臨錢荒、股市崩盤、資金外逃等困境相比,中國政府極力挽救先前經濟發展模式所造成的嚴重失衡,與正視債務和環境的不可持續性,對導正中國經濟至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確有助益。尤其是善用全球景氣同步擴張的環境,進行晴天修屋的工程(如去槓桿),難怪中國經濟轉型之路雖仍長,但市場對其釀出系統性風險的疑慮已明顯降低。
------------------------------
德國住宅政策 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
ctee.com.tw查看原始檔
2018/06/14 | 專家傳真、學者觀點
(本文作者 梁玲菁/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兼任副教授)
歐洲城市公民意識興起,各國在教育上,讓民眾認知土地作為高投資報酬商品的有限性;在法律上明確地保障人民的住宅權,並將住宅合作社視為促進國家社會福利與住宅政策的一環,提供「可負擔的(房價與租金)住宅」,穩定國民生活與經濟發展。
*成立住宅合作社 維持居住正義
德國的住宅政策一向堅持公平正義,且實質房價與所得比呈負成長(異於各國正成長),這樣的公民文化甚至被視為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環。德國於1862 年成立住宅合作社,隨後以「租賃住宅合作社」普及。在經歷兩德統一後,2011 年約有5百萬人居住在2,000 家住宅合作社的公寓中,至2016 年共有220萬個家庭,居住於住宅合作社的房屋;目前高達50.8%的民眾以租賃房屋居住,是歐洲最大的租賃市場。
整體而言,德國政府獎勵儲蓄後購屋,有多項支援性措施,民間合作金融體系的三層級制度也發揮效果,有47個住宅合作社同時設有社員的合作銀行或國民銀行(即台灣的信用合作社、儲蓄互助社),提供社區住民儲蓄、貸款金融服務,採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參與和自治管理、自主財務、計劃性支出;在年度終了時,合作社會運用「公益金」在社區生態、環境維護上,並與不同的社群交流學習,甚至救濟貧困等,其屬於非營利性質機構,不是營利性的公司。
同時,為保護承租人利益,並遏制民眾投機,德國於1974年制定《住宅租賃法》與《經濟犯罪法》。規定房租漲幅若超過合理租金的20%,房客可向法庭申訴;如果超過50%,就構成犯罪,房東要被判刑。而《聯邦住宅補貼法》亦有補助租金差額的規定,由中央與地方各負擔一半;特別是對於家庭所得在35%級距以下的,政府就需提供公共住宅。
*跨世代與樂齡 共居無憂好生活
近年來,更以「老年生活品質保證」、「跨世代共居」為主要的發展目標。政府每年會整理盤點,推出該年度可供使用的土地範疇,讓民間申請興建。2017年民間提出23件申請案,其中在該年8月通過一案,係由「走出孤獨協會(Wege aus der Einsamtkeit)」7 個家庭共組住宅合作社興建案,交易價格以6折取得土地,2年興建完成,並依《合作社法》管理。
「走出孤獨協會」的創辦人Dagmar Hirche(許得夢女士)也曾來台說明,她是德國社會「活力樂齡」最有創意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過去服務的營利公司退休後,原公司仍支付她業務行銷主管的薪資,而她將這份薪資投入在銀髮族協助活動上,如平板數位學習、跨世代共居、跨代橋樑計劃(Generationsbruecke),關心新住民、難民或新移民,幫助他們化危機為轉機,促進銀髮族從漢堡車站走出孤獨,讓幼兒園的孩子和養老院的長者共食、共處。
「Altonaer儲蓄和建築合作社」(1892 年成立)是一種民間住宅合作社與儲蓄互助社功能的結合,讓長者生活有陪伴而無慮的機制,實行預防性儲蓄與支出計劃,貸款予所屬的住宅合作社,進行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生活舒適與輔助功能」的公寓設備改造,並不會僅僅依賴政府補助。
*新協力模式 注重教育、關懷與照護
除此之外,德國也相當重視落實合作教育與籌社,例如id22 非營利組織長期推廣青年合作教育,建立網絡、出版,推動共同勞動(Co-working)與共同居住(Co-housing)文化的住宅合作社。再以柏林城市的河岸生態住宅合作社(Coop Housing at River Spreefeld)為例,市民空間占5%,社區住民共用洗衣房、木工房、音樂室、運動房等占4%,私有住宅空間占80%,餘者為生活商業機能空間。讓有意願入住者與公部門從事前就一起參與計劃,發展長期住戶可負擔的房租,自己動手蓋房屋,落成後由居住的社員家庭互相照顧鄰居的長者、孩童,接納難民;創新社員以在地工作替代股金共組合作社,共同管理社區共有的、自產的再生能源。
這些經驗,結合著政府行政部門、NPO與合作社,以「新協力模式」創造一種尊重自然環境而跨世代關懷之共居,在地共勞增加收入而改善貧窮,對我國照顧身心障礙者家庭具有重大啟發意義,以結社力量興辦住宅合作社,70至80%社員家庭混和居住來支持20至30%弱勢家庭,從社區、社群互助關懷中,預防「雙老」或「三老」困境;也避免自閉兒在父母老去後,失去經濟力支持,被送至不同社區「流轉」的悲慘命運。
*借鏡德國 紓緩住宅問題
當前台灣住宅的房價與所得比例加劇,加深了社會於貧富不均、長者照顧、少子化、居住正義等問題,政府機制應借鏡美、加、德、法、日等各國經驗,從根本認知社會經濟的人本互助思維,並重視「社區住宅合作模式」,讓市民有機會以共同參與而實踐改善社會、經濟、環境、福利均衡的「多目標」,自主地從互助關懷開始,練習經濟民主參與管理,社區自治共決,應用於跨世代的土地開發與管理,將制度金融與社會金融適當運用,以紓緩相關經濟社會問題。
-----------------------------
冷社會、酸社會到暖社會
ctee.com.tw查看原始檔
2018/06/14 | 鄭家鐘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台新藝術獎剛頒獎完,「近未來交陪」奪最大獎、布拉瑞揚舞團「舞,或以沈醉之名」得表演藝術大獎,而姚瑞中的「巨神連線」則得到在視覺藝術大獎。
 我們藉此年度評選,也等於照見當前社會在藝術家內心投射的是什麼?他們內在的轉化是什麼?及表現出什麼?一位評審說:看了這些作品深深體會於劇烈變動的時代年輕藝術家很辛苦,他們想盡辦法用一個語彙去對應這個世界顯得格外困難,是的,這個迅速變動的時代要用藝術語言解讀很困難。
 另一位評審也說:「我在入圍作品中感到藝術家充滿對未來的疑慮」。像死死免了米是一個很有力量的作品。這個作品是弱勢女人的故事將一個如此的家庭結構:健康狀況不良的祖母、缺席的母親、被祖母帶大的孫女兩人、曾是照顧者卻因車禍而成為被照顧者的姊姊、而年輕的妹妹要擔任照顧者的角色;演出其中的情緒流轉。它丟開西方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手法,力量好強又節制,遇到這樣的悲慘,她並沒有吶喊。不過這個作品描繪的是台灣未來人口老化必然的結構性不安。
 也有一位評審說:「最近藝術創作的狀態很不一樣,年輕藝術家願意面對歷史(比我們這種白色恐佈時代的過來人更願意回望),我不知道他們挖進去到底有什麼建設性?這是我的問題!」
 他指出的是,大家都在尋根,但過去可以對未來有幫助?還是更加灰暗?回顧可以只是消極的往過去取暖,未必能展望未來,評審才會提出問題。
 所幸最大獎得主,「近未來的交陪」對此採取的則是正面迎擊的策略,由回溯過去到了「現在來做些什麼?」的階段,交陪境以新的觀點看廟宇及神明繞境在民間的社會功能與凝聚力,這正是目前台灣逐漸在瓦解中的文化共識與社會和諧的凝聚力,完全不同的對照。
 策展人龔卓軍說:廟宇是最早的NPO,交陪境是力量型人物的串連,同時也是群募、社群網路的作用,這樣的理解就讓我們更鮮明看待「交陪」。
 對照當今的社會,是否現在有力量的人都交陪到政治角力與權錢結構去了?不再承擔社會凝聚及彼此關懷的任務?龔卓軍的交陪論值得我們三思!
 在藝術史中有所謂冷社會(藝術家不關心社會)、酸社會(藝術家忙著解構批判卻無法脫困),到暖社會(藝術家正面倡議社會的方向給出溫暖)這種比喻,對照台灣社會,無論政壇、商界、人民,冷的多、酸的多,給暖的偏少,以致藝術做為當代的鏡像,也顯示出一些雷同,我們的未來需要更多的暖意,別再酸或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