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父母不要做的十件事」:第一條實在非常違逆人性!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15日, 2018
A-A+
2018-06-15 07:52聯合新聞網 文/徐玫怡(大塊文化出版授權提供)
條列式教養的閒聊
前一陣子網路上很多人分享前歌手陳美齡的影片「父母不要做的十件事」,我看了覺得很有道理,也分享轉貼在臉書上。但,隔了一天想了想,覺得不能如此一面倒地說好,那畢竟是人家的個案。教養都是個案,我們只能參考而不能拿來當聖旨。
陳美齡娓娓道來的這十件事仍舊是非常好的提醒,只不過教養的環境基礎不同。陳美齡是比較偏日本氣質的媽媽,日本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和台灣社會不太一樣。我雖不曾在日本實地生活過,但從兩地交流的資訊(我是指電視劇、旅遊這類的台日兩地交流,呵!)得知日本社會似乎以全職媽媽居多,媽媽大多留在家裡照顧小孩。
這對於需要上班、需要雙薪的台灣父母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差異。況且陳美齡的家庭背景和社經地位也和我們一般人有滿大的差別,想向美齡小姐學習,絕對是高難度目標。
那麼溫柔的母親形象,要怎麼追得上?對台灣媽媽來說,有可能變成另一種壓力。不過陳美齡真誠溫柔的説話模樣,的確打破了我之前曾開過的玩笑——只有生女孩的媽媽才可能溫柔,生男孩的媽媽只有發怒和疲憊。
孩子長大了,育兒的苦難隨之過眼雲煙,美齡小姐的孩子都上大學了,在這十點裡面,她可以過濾細節留下大綱,但仍在戰鬥線上的父母每日被細節所綑綁,要如此大綱性地思考,實在不容易。孩子吃飯的姿勢、關門的聲音、脫襪子的方式,每個細節都忍不住要喊上兩聲,這些生活上的小事已經把我們搞累了,要跳上大綱來檢視自己,會覺得做不到。
我兒子快十二歲了,比起六歲,我的確輕鬆不少。而美齡小姐孩子都上大學了,辛苦的事情大多遺忘,只留下甜美。她所說的十件不要做的事情,可以拿來參考,我自認都有做到,雖不是百分之百,但都在同樣的方向上。希望小犬小福成年之後,我也能留下如此美好的心得,但目前還是得努力面對孩子對我人生的騷擾和試煉。
以下是我針對這十件事的一些想法,歡迎讀者請泡杯咖啡,一起閒聊。
1 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這一點是做父母的人該努力做到的,但這實在非常違逆人性!雖然我很早之前就相當克制自己,但心裡仍不免嘀咕:奇怪了,別人家小孩隨便都那麼乖,我家的怎麼這麼白目啊!到底我這樣教是對還是錯啊?我盡量克制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做比較,而且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出來,說了只會激怒孩子,毫無幫助。
2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這部分我家可以輕易做到,因為我兒子很少期待物質的禮物。我兩年前就說要買一支手機給他,他到現在還是拒絕。幫他買衣服穿得好看也不要,幫他買遊戲點數,他回我說現在不需要,以後有需要他自己用壓歲錢買。我以前曾經用貼貼紙、畫星星來鼓勵他,這是比較古典的教養法,用集點換東西作為鼓勵,但我發現這方法對我兒子無效,因為他沒有很「哈」的東西,所以也不會想要集什麼,集到點也無關痛癢。我很高興物質獎勵在我家無效,使我少花很多錢。
3 不要制訂每天的時刻表
當陳美齡說「做功課也是玩,玩也是學習」的時候,我深深了解這句話的意思。教小孩不能硬教,一定是在遊玩中適當地加入引導,這樣玩那樣玩的時候,孩子就學到了很多該有的觀念和知識。安排小孩刻意學習或是特別去上課,就呆板掉了。不過這部分大概只到國小階段,年紀再長一些,孩子的心智再成長一點,時刻表不見得就是呆板。
4 不要給孩子報名課外班
這我絕對有做到。但我有做到也不代表什麼,那是因為我的工作能夠讓我準時去接孩子回家,家長的工作型態是孩子有沒有課外班主要的因素。而我應該是那個最慘的吧,我既是全職母親也是全職工作,要賺錢還要帶小孩,焦慮和疲憊都躲不過。
說實話,我也很羨慕只要專心帶小孩的媽媽,不過我還是感謝上天給我能專心帶小孩的時間彈性,也給我需要專心的工作。兩種事情我都要做,這是我的個性必須接受的命運。我認為帶小孩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必須以「時間量」來換。我不相信每天十分鐘跟孩子「有質感的相處」這種論調。怎麼可能只有「十分鐘」?有質感的相處絕對有量的必要性。當然我的意思不是二十四小時都要陪著孩子,但一天至少好好地跟小孩攪和二小時是必要的。
換個方式說,與孩子相處不該計算「至少要多少時間」,應該是有彈性的盡力。今天沒做到,明天做到;明天沒做到,後天想辦法。希望跟孩子黏在一起的念頭,孩子才可以感受到那份被關照的心。比如,不排定學習表,玩就是學,學就是玩。這種情況只有媽媽隨侍在側才能做得到。像昨天我兒子解數學題時,用了一個很詭異的解題方式,我讓他把自己的想法解釋清楚,但因為思考路徑太崎嶇,反而使一個簡單的題目變得有點難。我在想,我要讓他一直用這種他喜歡的慣性來思考嗎?還是要提醒他清楚簡單的路徑?
我的數學並不厲害,小六數學已經有複雜度,我自己也得花時間解題,解開之後還要知道如何判斷孩子的思考,把複雜的部分簡化,再向他解釋。計算過程中我也犯了一些小錯誤,被兒子糾正。你來我往,這花掉我們母子一個多小時的相處時間,不完全是苦差事,可以又開玩笑又相互爭執,細細解完一題就已經過了一小時。所以我不相信相處時間可以設定十分鐘或是半小時,不能這樣計算。如果我兒子參加課外數學班,我很懷疑老師能看出我兒子詭異的思考路徑?還是教他套上公式解決答案?
5 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進一步探討,這一點有年紀的階梯,也有項目的差別。年紀小的孩子,你必須在大項目中幫他做選擇,細節可以開放讓孩子自主。比如吃什麼餐廳是父母決定,要吃什麼餐,可讓孩子自己選。
我常對不愛做家事的兒子說:「你要洗碗還是幫我吸地板?」而不是「你要不要幫我做家事?」在不同的階段,父母仍自覺或不自覺地設定了選擇的前提。
最近,對我兒子比較大的選擇是「上國中」還是「繼續自學」?他說他想要有同學,雖然自學很快樂,但是為了同學他要去上國中。我說,那你要有心理準備,你要早起,而且被逼功課的時候不要來跟我抱怨。我讓他選,他畢竟選了一個我可以讓他選的項目,這是在我寬容度能接受的範圍內。萬一孩子不在你的寬容度中,家長實在很難放開。
6 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
教養守則通常令人點頭贊同卻難以實踐的關鍵就是在這種地方——我家孩子的個案不在守則描述的範圍內。「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那,國中呢?國中生可以談戀愛嗎?
我不會太反對孩子在十七歲時談戀愛,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在那個年紀開始了愛情的初探。不要反對高中生談戀愛的確是人格培養的好機會,如美齡小姐說的責任感之類的,這種責任感不是晚餐後幫媽媽倒垃圾不然就會被念的責任感,而是真正的想討人歡心,想得到對方信任而認真去做的責任感。
可是我的問題是:國中生可以嗎?教養守則只是一個方向,但如何航行、繞過礁石、渡過冰河、經歷大風雨?通常還是得靠自己現場判斷。
7 不要打罵孩子
我兒子並非從來沒有被我打過,所以我知道被孩子激怒之後的打是怎麼一回事。先說結論,打小孩真的不好,長遠來看沒有用,只有壞處,還是不要打孩子比較好。但罵小孩我覺得不是太嚴重的事,但每次罵孩子要讓孩子有機會反駁,就能得到平衡。家長不可以叫孩子「惦惦」(閉嘴),要同時讓孩子有相同權利,可以很衝地表達意見。
有時候我兒子反駁我時態度不佳,可是當我聽到他一針見血指出我的矛盾時,好幾次都讓我笑了出來!「哈哈,我有這樣喔,呵呵,你講得很有道理,我會改進。」母親氣勢頓時居於下風!
其實我常在兒子面前說出這樣的話,親子間的衝突不一定要兒子認輸認錯才罷休,如果他比我有道理,那我就輸了,輸了就輸了,有一方改善即可。後來我逐漸發現我兒子也學習了媽媽在衝突中的反應——充分的表達和足夠的理性(自己沒道理就道歉)。這個成果到五、六年級逐漸開出花朵。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8 不要對孩子撒謊
對誰都不適合撒謊,尤其對自己的小孩。如果跟孩子說:「媽媽出去一下喔!」從此離開小孩、離家出走就再也沒回來了,這種謊對小孩傷害一定很深。可是如果是:「西瓜子吃到肚子裡會長出西瓜喔!」或是「小孩子打嗝一次就長高一咪咪。」這一類的謊言,事實上完全沒有不好的影響,是一種生活趣味。
不可撒謊也代表對孩子要守信用,我自己的爸媽在乎信用,從小告誡我們做人要有信用。所以我答應孩子的事,都一定做到,但孩子卻經常忘記我曾答應他的事,這讓我有點傷心。比如孩子有足球比賽,前一天說好一定帶仙草冰到現場給他喝,當日在家製作仙草冰拚命趕到現場,結果兒子根本不在意,跟同學開開心心喝舒跑,拿仙草給他喝,他說不用了!
不可撒謊也代表著誠實,我心中有任何特殊想法都會誠實告訴兒子。比如,「兒子~~謝謝你,你知道我罵你的時候雖然是生氣,但罵你讓我自己的情緒大量流動,想來是滿好的。有人想哭哭不出來,想罵沒人可罵,我比他們幸運,我有你可以白白被我罵!而且你都不會討厭我。」我喜歡把對孩子的感謝誠實地告訴他。
但有些事情要稍微忍耐掩飾,比如跟爸媽(或婆婆、小姑⋯⋯等親戚長輩)的衝突和不滿,不要向孩子打小報告。這不是誠實,這只是媽媽在拉小圈圈,會製造孩子生活上的困擾,讓他對相處關係不知所措,除非孩子心智成熟到可以接受父母長輩們的缺點。
9 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
先不講孩子,講大人。我常想,一個人能賺的錢應該是命定的吧!不是靠努力、不是靠聰明,不然我這麼手腳敏捷腦筋精明的人怎會淪落到連基礎的22K都賺不到呢?(在此再度感謝贊助我寫作平台專案以及購買書籍的讀者。)我對於金錢非常消極,因為經驗告訴我,積極並沒有使我賺更多錢,時代的因素、人生的際遇大大地影響一切。
回到孩子身上,那是我最能給予的、孩子生存在這世界上所能獲得的、最不以現實計算的對待(這句讀來有點辛苦)。為了工作忽略孩子,也不能使我們賺更多,或許暫時可以賺一些,但人生的品質並未提高,又為何而賺?
事實上,當截稿、結案日逼近時,我面對小孩也非常沒耐性。但這是暫時的一、兩天,最多一、兩週,常態上我不想讓工作奪去我大部分的時間,這必須靠調整與捨棄。若因工作忽略小孩,其實你也因工作忽略了自己。這一點只是想提醒父母——不要忽略自己。
10 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說等一等
我比較怕孩子都不向我發問,而且孩子越大,越擔心他不問,每天都很期待孩子問我問題。像「天空為什麼是藍的」可說是小科學家兒童才問得出來的題目,多期待!過去我還期待兒子至少問我「媽媽什麼時候吃飯?」那會讓我煮飯時充滿愛的能量。孩子願意發問真的很好,要好好把握每一次答題的機會。
圖/大塊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沒有學校可以嗎?》,大塊文化出版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作者徐玫怡為專職創作者。


沒有學校可以嗎?一學期的時間交換一場教育實驗
2018/05/07 17:20:25 聯合新聞網 讀.書.人
我一直相信孩子本身擁有的生命力,有一天他們會突破自己能突破的。就讓他這樣繼續在學校讀下去有何妨?可是,相對的,如果孩子有他自己原生的力量,沒有去學校又有何妨呢?
文/徐玫怡
好幾年前,就有朋友在我臉書留言板上提過:你為何不讓小福去上華德福學校或是其他體制外的學校?也有人舉好多自學生的例子告訴我,要不要就讓你兒子自學?
記得我回覆:「不要,我就是要在體制內待著,至少打一仗再說。」
打仗?其實我對人一直都非常和藹客氣,雖然私底下和朋友聊天或寫作時意見非常鮮明,但在衝突點上,我通常是退讓和溫弱的人。
所謂的「至少在體制內打一仗」也不是預設了自己想對抗什麼,只是想讓兒子完整地經歷一場台灣的教育體制,大多數人都在學校學習,為何我們要跟別人不同。除了三年級那一年回到法國讀了一年書,其他時間我們都待在台灣。我觀察孩子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狀況,也調整自己身為家長的角色。
我不能說學校的教育不好,尤其兒子就讀的小學是一所校風自由的學校,比起其他學校的嚴格和大量課業,學校的老師都相當有彈性。但是孩子一升上六年級,我隱隱意識到一種急迫感。
我感覺孩子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上課只是敷衍,作業是負擔,他只是在完成大人的事業體(教育體制),上學只為了下課那短短的幾分鐘跟同學鬼混和打球。真的只是為了下課而去上學。而下課時間又經常被老師要求完成作業,所以他上學的動機被「無法下課」削弱了一半。我感覺到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校,最重要的是——他的「學習」已不再是樂趣,而是為了配合學校的規定。
比如國語課有作文作業,聯絡簿上標示了週末過後的週一要交,但兒子一直唉唉叫著說不知道怎麼寫。我只好在旁邊引導他、盯著他。
「你把真正的感覺寫出來,不要管規定。」我說。
「老師說第一段要寫三行。」兒子意興闌珊地趴在桌上。
「不要管三行,先想看看這個主題你有什麼想法。」
「可是我的想法一定會超過三行。」
兒子已經先被規定限死了,而事實上,這種規定也不是硬性的,是老師希望孩子至少做到一個標準,可是孩子自己並不這麼想。
我苦口婆心地引導他說出他想的內容,並跟他說:「超過三行就寫四行!」但兒子卻回我:「可是我就是不要超過三行,超過了我不就倒楣,多寫了作業!」斤斤計較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只求少寫功課。
當字數不多的時候,他就把字寫很大,撐到三行。有時候多寫了一些,又覺得自己虧大了,明明三行就好,竟被自己寫了五行,真是倒楣。一篇作文寫完了,沒有體會到樂趣,卻老是想辦法達到最低標準來敷衍規定,這讓我覺得很頭大。
國語以外,其他科目也差不多都一樣——缺乏主動性,只求交差了事。
小福在學校跟同儕相處和諧,不與人衝突、不製造班上的問題、成績也不會太差,看起來完全沒有問題。但每個大人對自己孩子的覺察力都不同,而我這個媽媽又常常跟社會主流觀點不同。別人覺得沒問題的事情,我卻覺得問題很大。
我擔心孩子在學習上快要被定型了,以為學習是一種交差。
這種擔憂,或許在別人眼中是不必要的。但我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也是交差度日,一直要到離開學校後,才知道這樣的學習模式浪費了許多年少時光,甚至因認識知識的方式不正確(考試啊考試),錯失了追求知識的興趣。
而明明我是看得出孩子特質的家長,卻眼看他探索知識的觸角逐漸遲鈍。該怎麼辦?雖然小學最後一年,孩子讀書的心都渙散了,但畢竟再撐一下就要畢業,那就撐一下吧!
在剛上六年級時,自學並沒有真正進入我的腦海,直到有一天兒子突然問我:「媽媽,以前的人需要去上學嗎?如果沒有上學,那他們在做什麼?他們一定有很多時間幫忙家裡。」被孩子一問,自學的想法突然跳進我心裡。
「嗯,對啊,如果沒有學校的話,小孩們會做什麼呢?你會幫我嗎?」我問。
「我就會有時間來幫你,而且我自己看社會老師放在網路上的PPT就會了,上課反而都沒在聽。」
「嗯嗯,」我又問:「那你要自學嗎?」
兒子說:「我可以嗎?」
「那你可以自己學嗎?媽媽要工作,沒時間教你,而且也沒錢請家教喔。」
「我可以啊。」兒子清楚地回答。
上面這一段對話我又再重複一遍。
我一直相信孩子本身擁有的生命力,有一天他們會突破自己能突破的。就讓他這樣繼續在學校讀下去有何妨?可是,相對的,如果孩子有他自己原生的力量,沒有去學校又有何妨呢?於是我當晚立即上網查自學怎麼申請。
我記得那一天已經十月中旬,而下學期自學申請的截止日期是十月三十一日,眼看只剩下兩週,我得趕快把申請書送出去。這沒有對抗打仗的意味,只是一種形容。我們參與了幾年體制內教育,大概了解戰場的狀況,現在該重回大本營,整理一下戰術。往後的日子,不能再打「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戰役了。
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大塊文化提供
[小事記抽屜] 數學是討論出來的,不是用背的
小學生可以討論分數的加減乘除嗎?應該可以吧!我兒子的班上多採同學間的討論方式進行數學教學。
前陣子看到一條新聞,李家同教授認為小學生尚無法討論分數加減,我覺得有點不太對。馬上喚兒子來跟我討論1/2+1/3=多少?並問他,你們小學生有能力討論這一題嗎?(新聞上就是1/2+1/3=多少?我照新聞上的題目問兒子。)
小福說:「吼,我講給你聽啦!」馬上拿起紙筆站在桌邊跟我說明。
解完題,轉為畫圖,因為他覺得這枝筆跟那張紙,可以做出一些動態效果。兒子第一次畫這種類型的圖,我覺得有趣!上面這張照片就是他說明的內容。
媽寶的養成
孩子在嬰兒期、學齡前,到上小學、上國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勞累。孩子慢慢長大、變得懂事,我也逐漸覺得輕鬆,感覺正在收割。
但是,如果我家是一間透明的房子,從旁走過的路人皆可一瞧,路人若是左右徘徊停留十分鐘,我相信我會得到這樣的批評:「什麼都讓著孩子,什麼都順著小孩,媽寶就是這樣來的。」
路人的意見只是十分鐘的一瞥,但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是好幾千個日子無時無刻的相處。我不知道別人如何帶孩子,但我很清楚自己與小孩互動的方式。親子之間有很多需要琢磨的地方,路人如果剛好看到地獄的過程,他們不會知道天堂的結果。
有一陣子,我要求自己絕對不可以說出「你這是什麼態度!」我不希望自己陷入無效的憤怒,每次對孩子的態度不滿意時,都要好好說明該怎麼做,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批評「孩子的態度」,因為孩子正在學習什麼是「好的態度」,我更不能不理性的憤怒,身為家長,在情緒的控管上要示範給孩子看。
但,你已經控制了自己,好心好意地對待孩子時,他的態度還是很差,這時你會更氣!(我姿態都擺這麼低了,你這是什麼態度!)對,原本好不容易蓋上的怒氣鍋蓋,再度被掀開,此時已經不是冒煙,而是快爆炸了。
可是,不行的。我們要跟自己說,就讓孩子的態度停在很差也無所謂。盡到父母叮嚀關照的責任即可,我們示範了好的態度就已經盡責,不要求孩子立即改善。因為這一點一滴都將在孩子的記憶庫裡刻上痕跡,家長的行為模式無形中將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即使現在看不出影響,以後多多少少會顯露出來。
我必須這麼相信著。
有一陣子,我嘗試在嘮叨孩子懶散、拖拉之前,先說一句噁心的話——「兒子,媽媽愛你喔!」然後把憤怒的話語改為溫和或稍帶戲劇成分的關心。
比如:「兒子~~媽媽愛你喔!」「明天要出門的東西你收了嗎?我不能幫你收耶,可是我又不想要你明天出門缺這缺那,你會很麻煩喔!」
但原本我的話語應該是這樣:「你怎麼還在玩?講不聽嗎?每次都不收自己的東西!好,你要這樣,我才不理你,明天你東西找不到就不要怪別人!」
小學一直到五年級之前,我很容易對孩子説出這樣的話,但是我發現這是無用的,孩子習慣陷入一種被動狀態——必須被罵之後才會動一下。家長先開口罵,然後孩子動一下,再罵,再動一下。整個過程就是負面語言與負面行動彼此對抗,這樣不行,我告訴自己不能養成這種互動方式!
題外話,我一個人有辦法推一組一百二十公分寬、二百三十公分高的衣櫥,從東牆推到西牆,用力一次動一尺,整組衣櫥推好就位,前後也不過十分鐘。奇怪了,小孩才幾公斤,我推都推不動!
「改個方式吧,自己生的小孩還是得用自己發明的方式,推衣櫥得來硬的,但兒子不是衣櫥。」
心念一轉,來個軟綿綿的噁心。
「兒子~~超愛你的,便當盒拿出來洗了嗎?」
「好啦!哉啦!」
噁心幾次之後,便當盒就拿出來洗了。
有時候我突然對兒子說:「你知道一個祕密嗎?」
「什麼?」
「媽媽愛你。」
「嗯,知道啦!」兒子淡淡地回答我,不予置評的表情,因為這題已經演練太多次了。
「那快去睡覺,明天晚一點起來。」我說。
兒子馬上回我:「不行,一定要六點起來,不然會遲到!」
「好,那你要叫我起床,不然我會睡到七點。媽媽愛你,我一定會幫你做早餐。」
每天都來一段噁心的對話,變成一種樂趣。也許是我們母子都剛好可以來一點半真半假的戲劇表演,當我對他有要求時,這樣的表達方式逐漸成為一種默契。
「教孩子不一定非得要教到他服從了、學會了才罷手。」這一點我跟爸爸阿福是不同的。他教小孩就要孩子立即聽從、動作就位。父親說出來的話,孩子必須馬上到達他想要的程度,孩子必須聽話服從才會鬆手。
因為阿福自己的成長體驗是這樣,當他媽媽被他氣得半死的時候,爸爸過來甩一巴掌,一切被視為惡意的行為就停止了。所以阿福的心裡認為自己在青少年時沒有變得太壞(有一點壞而已),都是因為父親的巴掌。
其實我對於這種說法非常不同意,我的成長經驗從不會因為父母的嚴厲責備(或懲罰)而順從。事實上,我的父母也極少嚴厲,更沒有打耳光這種事情。或許我跟阿福在本性上差別極大,青少年期的惡質的程度不一樣。我小時候只是嘴硬而已,但他可能真的做太多讓父母擔心的壞事,把父母搞到抓狂。
家家有自己的教養運作模式,而這些也都是過去式了,沒什麼好爭辯。直到我們都成為父母,養了同一個小孩,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有許多相異的細節,就和文化差異一樣,只能互相接納對方,卻未必由衷地認同。
兒子小時候,我多少會妥協著應付阿福爸爸的作法,(家長態度必須一致,這一點很重要,但是通常是溫和的一方降低姿態向強硬的一方妥協,這樣並不公平。)時間一拉長,我體會到教養方式不得妥協,妥協之下變得沒有準則。
要就A,要不就B。A有A的好處,B有B的好處,看孩子特性來選擇,才是好的方法。要妥協,也是跟孩子妥協,而不是兩種方式混合使用。若父母雙方的教養方式表面配合,但內在的核心觀念卻迥然相異,孩子的行為會失去依據——這一點是我個人的體會,如果您的家庭並非如此,請勿學習我的方式。
後來和爸爸阿福分開生活之後,開始逐漸感到我能用自己的感受掌握孩子面貌,無須顧慮他人意見,全盤以自己的作法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半年半年地進步,一年一年地看到轉變,我了解那軌跡如何行進。所以我常覺得一個人帶小孩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不覺得無助,反而有完全發揮能力的成就感。
書名:《沒有學校可以嗎?》作者:徐玫怡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
書名:《沒有學校可以嗎?》
作者:徐玫怡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4月3日
當然阿福爸爸相當相信我,不會挑惕我帶小孩的毛病。他一直認為我帶小孩很有專長(只是與他不同),當他堅持孩子該如何如何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加上男人只有想當爸爸的時候才當爸爸,累了、煩了,他只管自己的感覺,根本不想管孩子的事情。如果讓他跟孩子天天相處,大家壓力都很大。如今只有假日相處,爸爸反而覺得自己不必擔任管教的責任,只需陪小孩玩、讓孩子高興。此時吃好喝好,什麼都可以,阿福爸爸會玩得很上道,孩子反而因此很愛他。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無時無刻完全保持溫和理性,即使我對孩子的寬容度很大,但是在我感到身心俱疲的時候,也無法控制因一點小事而易怒、失去判斷。
所以當工作大量湧進時,我通常先跟兒子說:「媽媽最近非常忙,會忙上兩個月。如果你能體諒我的話,盡量不要觸怒我。如果我不小心罵你,是因為我累了,你要學會看出媽媽的累,並且要告訴媽媽,不該拿你出氣。」
我允許孩子有指正大人的權利,重點是我願意聽,並且改善。小福如果願意在生活中保持看媽媽臉色的警覺,好心好意對我說出指正的意見,可以令我立即氣消,還會跟他說謝謝,謝謝他對我的提醒。
昨天騎機車載兒子出門,剛好遇上下班車潮,一路上我一直對他生氣,一下子說他位置坐得太後面、還舒服地躺在後面的背靠上,使我重心不穩;一下子說他位置坐得太前面,害我的雙腳沒地方放,使我無法好好控制龍頭方向。在後座的他聽著我的叨念,一下子往前移,一下子往後移,配合我的責備,完全沒有頂我一句話。
我一邊騎機車,一邊覺得自己過分。他大可反彈地說:「媽媽你騎機車技術很差耶!」「到底要我怎麼坐?」「是你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但他選擇不讓我更生氣。
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大塊文化提供
我一邊騎車,一邊感受到孩子正在體諒我。
體諒之心,是否因為長久的互動而培養出來?平常我以溫和的方式回應孩子的任性,理解他熱衷於自己的興趣,願意給他轉圜的空間。是否他從我這裡學到與人相處要多一點寬容?
孩子對媽媽的體諒之心,目前的確長出良好的樣貌。他知道面對混亂交通的人是我,馬路不平路障一堆也是媽媽在閃躲,這時就是該配合媽媽的意見為先,什麼話都先別說。
回到家中,我自己跟他招認:「媽媽騎車技術真的不好,剛剛大多是我自己的問題。」接著再來點噁心的讚美,我加上一句:「兒子,你人真的很好耶,剛剛你的反應都有幫到我。」
生活的實務面不知不覺地讓我們彼此做各種調整,讓孩子幫助媽媽,不需要特別上課,我從沒告訴孩子要「孝順」父母,也不講二十四孝之類的故事。生活中有太多彼此改善的機會,一次一次的反覆練習就可以了。
昨天的機車小事,讓我感覺到我們再度把親子合作的關係往上推一格。(這件事是我太機車了。)我們輔助孩子,孩子也會輔助我們,親子應該是在平等的階級。
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大塊文化提供
這使我想到兩種不同的說法。有人主張跟孩子建立朋友關係,有人主張親子不該是朋友關係。說實在的,我比較贊同前者。但「朋友關係」是逐步建構的、有階段性的,是親子共同形成,非家長一方可以決定的。
與兒子自然形成朋友關係,並不是我決定這樣做,那是一點一滴在互相付出中得到的結果。親子一旦形成朋友關係的時候,也是雙方都在成熟相待和平共處的階段。
小福畢竟還有許多缺點,我不是從此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多好,其實他的同學當中,有不少比他更體貼父母,我兒子還差很遠。只是當兒子從不體貼變成體貼,這一段路雖然走了很久,但令人感到非常值得。
其實當時我一路挑剔兒子向前、向後坐是有原因的。後面說明一下前情,脈絡會比較完整。
當天在上路前,我把車子從擠得半死的車陣中拉出來,車子在人行道上,我必須從人行道和馬路的小斜坡騎下來。當時兒子已經坐在機車後座。
機車在馬路上非常弱勢,我從小斜坡上催了油向馬路騎過去時,一直有汽車違規右轉,又有汽車停在紅線邊邊,使我非常難前進。好不容易抓到一個小空檔,我再度小小催油前進半公尺時,突然一個行人走過來,我只好再煞車。其實這都沒什麼,只是我沒料到斜坡並非完全平整。
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大塊文化提供
我一停下來,雙腳落地,一腳踩空。連車帶人往左傾倒。但是當時兒子的腳還落在人行道上,所以傾倒的時候有兒子的腳撐著(幸好,他現在腳很壯),車子傾斜時,只有我摔下去。實在太丟臉了,我趕快站起來的時候竟沒站好,又摔了一次。
兒子一直問我:「媽媽你還好嗎?」「有沒有怎樣?」我一句話都沒回答。因為我氣那幾台違規右轉的汽車、我氣停在路邊轉角的貨車、我氣突然衝出來的行人!我氣!
然後我聽到兒子說:「媽媽快點,我快撐不住了。」聽到這句話,我趕快站起來回到機車上。兒子知道我很不高興,但不知道我有沒有受傷,所以後來一路上都很安靜地配合我。
父母無法有良好的情緒,常常是因為大人得要面對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比如斜坡不平整這種小事也能激怒人),我莫名怒火不該讓孩子承擔,但是孩子卻能體諒,這讓我感動萬分。
事實上我剛好摔到肉最多的臀腿側邊,完全沒有受傷。不過這次事件也讓我知道,以後騎車遇到斜坡或是左右不平的路段,一定要非常小心。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沒有學校可以嗎?》
徐玫怡
1966年生,金牛座A型。擔任過唱片公司企畫、寫歌詞,後來畫漫畫、寫散文,成為專職創作者。1998年和張妙如兩人合作《交換日記》手寫體圖文書,書中描述兩人眼中的日常生活,幽默逗趣、真摯感人,甫出版便引起廣大回響、大受歡迎,開啟兩人聯手創作,歷經多年不衰,系列達二十本,陪伴許多讀者一起成長。
沒有學校可以嗎?一學期的時間交換一場教育實驗 | 親子教養 | 讀.書.人選書 | 讀.書.人 - https://goo.gl/GXB4N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