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宗祠文化】
節選自遊記《我眼中的和順古鎮》
追源溯本,莫重於祠,宗祠即是祠堂,是古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徵。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
祠堂中的主祭---稱宗子,管理全族事務稱宗長,還有宗正、宗直等職。宗祠體現宗法製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漢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漢族儒教文化的代表
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漢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和順寸氏宗祠
以和順寸氏宗祠為例~
宗祠文化是和順古鎮一道獨特亮麗的人文景觀,其中建築年代最早的是寸氏宗祠,建於清代嘉慶十二年,和順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據碑刻記載:清嘉慶十年(1806年)時任族長的武生寸光遠組織闔族神前起念,勸捐籌款,後投資緬甸經營棉花,獲利後於嘉慶十三年(1809年)臘月初二豎正堂、大門,14年(1810年)夏修山牆、圍牆及廊階,24年(1820年)建廳房,道光2年(1823年)修廳前照壁,道光3年修家堂座,5年修曖閣牌位,6年(1827年)修月台,1936年重修新大門,前後歷時126年,經幾代人的辛勤營作,方始告竣,共有正堂、左右廂樓、照壁、前廳、花園、兩個天井、尤其新大門在上下兩個月台及分立兩邊的標杆,八字粉牆的映襯下十分壯觀。
作為門面,寸氏宗祠大門顯得與眾不同,別家宗祠大門均為傳統的飛簷斗拱、瓦木結構,唯獨寸氏宗祠大門從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標新立異,典型的南亞風格,“洋”氣十足。新大門是由祖先父寸性怡30年代任族長期間主持完成的。作為僑商巨賈的祖父雖說是飽讀詩書的儒生秀才,但並不墨守成規,善於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在其任族長時,經謀劃於1936年在緬甸請印度工程師設計圖紙,再由緬甸顧請了一些印度工匠到和順施建。(按相同樣式同一夥匠人還修建了尹家巷腳閭門及張家坡張德倉家大門)所用材料如鋼筋、水泥、瀝青等全部由緬甸靠馬幫馱運回來。經過多日精心施工雕琢,建成的新大門再配以匾額楹聯,最終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經典之作。
歲月滄桑,歷經70多個春秋風風雨雨的洗滌、磨礪,它不僅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隨著時光的推移越顯得珍貴,成了華夏文化與南亞文化水乳交融的實物例證,因而亦順理成章地成了魅力和順僑鄉一張醒目名片。
大門外上月台的左右兩邊分別立有一根高達兩丈多的石柱標杆,即古代的旗桿,相較其他宗祠的標杆,迥然有異,特別醒目的是別家的標杆只有一個方鬥,而寸氏宗祠標杆上有兩層方鬥。
劉氏祠堂
寸氏祠堂
這裡很有考究: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是有嚴格規定不能越矩,由於在明清兩朝,寸家不僅先後獲取功名的有223個秀才文武生,4個舉人,並於光緒乙未年還出了寸開泰一個進士,故按律允許懸兩鬥,其他宗祠則無此殊榮,寸氏宗祠的雙鬥標杆就成了最“牛”的。
大門外設有上下兩層月台,全都採用石欄護圍、石板鑲鋪,尤其是緊靠鄉前大道的下月台為一半圓形,面積廣達數百平方米,特別寬暢,在八家宗祠中首屈一指,堪稱最“闊”。
寸氏宗祠成為和順歷史上燦爛的物質文明成果的見證,也成為我們今天研究傳統宗祠文化不可多得的財富。


 祠堂是儒教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多種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值得注意的是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常在祠堂進行。在日本祠堂也經常出現,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製,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明代嘉靖“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倒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江西婺源鳳山查氏宗祠,武俠小說大家金庸就是這裡人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w6wRcU


宗祠,即祠堂、宗廟、祖廟、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
宗祠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
宗祠中的主祭---稱宗子,管理全族事務稱宗長,還有宗正、宗直等職。宗祠體現宗法製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
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宗祠,一般分佈於較重視儒家傳統文化的地區,如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
祠堂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輩牌位、舉行家族內各種儀式或處理家族事務的地方
詳細解釋
家廟。同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清劉大櫆《方氏支祠碑記》:“然吾以為後世之宗祠,猶有先王宗法之遺意,彼其所謂統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他們也是什麼東西都丟光了,暫時住在水東門的娘家--岑氏宗祠裡。”
宗祠簡介編輯
簡介
宗祠(zōngcí),又稱宗廟、祖祠、祠堂。是儒教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場所,又是從事家族事務活動的地方。民間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時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於唐末。涵江黃巷村黃氏宗祠,建於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 “建先祠”,“置祭產”。(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二) 建陽陳氏家族的祠堂,始築於元代。各地大規模營造祠堂,則在明清兩代。此時入閩各家族經過長期發展和繁衍,族眾日益增多,家族為團結族人大興土木,一時建祠盛行。
據清初《光澤縣志》載,當地“從前各族宗祠無幾,近數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鄉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賢,頗有追遠睦族遺意。”(清·乾隆《光澤縣志》卷四《輿地志·風俗》)一般家族不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稱“總祠”),族內各房、各支房,往往還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舊時漳州府詔安縣,“居則容膝可安,而必有祖祠、有宗祠、有支祠。”(陳盛韶《問俗錄》卷四《詔安縣》)這一時期的宗祠大都保留至今。據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等調查,連城新泉的張氏家族,除總祠外,另有支祠24座;惠安山腰莊氏家族,族眾數万人,大小祠堂超過100座,其準確座數連族人也說不清。福州郊區尚幹的林氏家族,族眾近萬人,大小祠堂不下50座。為顯族威,大宗祠堂還蓋進省城。一些同姓氏的大家族,有的合建跨地域大宗祠。民國時期,永定 “鄉村之中,不論大小姓,皆合建祖祠,複合散居各鄉及徙居各處之同宗在邑城建祠。”(民國《永定縣志》卷十五《禮俗》)仙遊縣黃氏家族,派下子孫散居30 餘村,各地黃姓集議,在縣城合建黃氏大宗祠。福建林氏是人數最多的家族之一,清初曾會同八閩林氏族人,於福州創林氏大宗祠。此外,在海外及台灣的分支子孫,與鄉土宗祠也保持了密切聯繫。民國時,漳州許氏家族,居新加坡、馬來西亞者,曾聯袂返鄉倡建新加坡許氏大宗祠。
祠堂的建築大多講究“風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將舊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時,往往先建祠堂。閩北一些單姓小村落,無力籌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選址設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於正寢(前堂)東側,講究的有三間二外門。正大門平常不開,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議大事時開啟。正廳外,有儲藏祭器、遺書的小房子,環繞成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間正廳,正廳內設4個龕(也有8-10個龕者),龕中置一個櫃,內藏祖宗牌位(稱“神主牌”),4龕神位依次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字號。每龕前各設一矮長桌,用以擺放祭品。一些宗祠裡,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貼張紅紙在柱上,上書×××長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報到。如今閩南一些祠堂大廳正中大木龕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 主遺像所取代。本房死者若有子已婚(不屬夭折)者,其遺像可入祖廳正堂。惠安崇武一帶,幾乎所有宗祠廳堂的龍壁都貼有符篆、“金箔”及用錫箔色紙剪成的鏡、尺、剪刀、雙喜等圖,用以鎮宅。符篆多書“北方玄武大神鎮宅”、“西方白虎大神鎮宅”、“東方青龍大神鎮宅”、“南方朱雀大神鎮宅”等。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給家無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靈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則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來謁祖尋根時,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後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鄉泥土帶走,以示不忘根本
儒教出處
《禮記.王制》載:古代天子建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明代,始准許庶人立始遷祖廟,一般建於宗族聚居的近地,歲時由族長率領族人共同祭祀。也稱“祠室”、“ 祠堂 ”。《漢書.張禹傳》:“禹年老自治塚塋,起祠室。”《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朝廷大恩,猶當應有祠室,庶母子並食,魂靈有所依庇。”宋司馬光,文潞公家廟碑》:“先王之製,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居室為後。及秦非笑聖人,盪滅典禮,務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紅樓夢》第五三回:“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一塊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大字......進入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台上設著青綠古銅鼎彝等器......裡邊香燭輝煌,錦帳繡幙,雖列著神主,卻看不真切。只見賈府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殿拜毯,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 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
目的
為了維護祠堂的神聖和莊嚴,保持祠堂的整潔和香火有期,福建民間各家族對之都有一套管理規則。強宗大族專設祠堂司事和祠丁來負責祠堂的日常管理。福州一些祠堂還規定每年按家居住址,每家出1人,一屆8年選4人,輪流管理祠堂,這些人俗稱“當家頭”。族人不允許有損害祠堂的行為。長樂曾氏家族規定:“一宗祠內外,不准私放畜類,以及不准夏秋曬穀,至於乘涼寢睡等事。違者罰錢一千文,充祠公有;若再抗罰,族房齊集,呈官究治。一祠堂內外,凡有安囤家私柴草,即在祠前焚化示眾。”(長樂《感恩村曾氏族譜》宗祠規條)有的家族還規定,族人損壞祠堂物件必須賠償公罰。婦女兒童不得隨意入祠,族人蓋房不得有礙祠堂風水等,尤其是一些有損於家族道德的行為,如行竊、賭博、吸毒等皆是祠堂的嚴厲規定的禁條。
1949年後,除“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部分祠堂遭損外,省內宗祠大多保留。如今一些地方宗族活動又興,新建祠堂不少。漳浦鄭姓人1987年就整修族祠,作為鄭姓舉行“穿燈腳”(穿燈腳,每年農曆正月十四,閩南一帶在族祠內懸掛各種花燈。讓由婆婆陪著的新嫁娘,和初為人母抱著新生兒的小媳婦,沿宗祠的下殿至上殿繞行一周。因係從高懸頭上的花燈陣中通過,故稱“穿燈腳”)傳統習俗活動的場所。宗祠的修建仍由同姓族人捐款集資。閩南許多華僑回鄉也捐修宗祠。新修祠堂大都富麗堂皇,耗資甚大,造成浪費。新修的宗祠日常向鄉人開放,僅是做為宗族的象徵而已。閩南許多宗祠,作為村里老人會活動場所,發揮有益的作用。
地位
在中國傳統的儒教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項不可蔑視的姓氏宗族文化,由於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華民族就產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國家的姓氏文化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延續數千年來都沒有間斷,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其發展甚至受到嚴重批判,但作為一種宗族文化,一種植根於百姓骨髓的傳統,還是迅速地在中國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斷,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宗祠
宗祠,習慣上多被稱為家廟、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稱的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場所,一向被視為宗族的象徵。
崇拜祖先並立廟祭祀的現象,在原始社會後期即已存在。明世宗採納大學士夏言的建議,正式允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從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築到處可見。宗祠原為“追遠、報本”的目的而興建,所以在建築規制上要體現出禮尊而貌嚴。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特別是自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舉辦宗族事務、修編宗譜、議決重大事務的重要場所。
宗祠,除了作為祭祀場所之外,還是執行族規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禮、婚禮、喪禮基本上都在祠堂進行的。有的宗族規定族人之間或族人家庭之中發生爭執,都要到祠堂中裁決。所以,在封建時代,祠堂在一定意義上又成了衙門,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質。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民族。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名號,這個名號就叫“ 堂號 ”,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堂號就知道本族的來源,紀念祖先功德
俗話說,樹大分杈。隨著生命的傳遞、繁衍,家族也會不斷擴大,擴大的結果是一些家族從祖居地遷居他處,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遠赴重洋,在海外定居,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會建立新的祠堂,來供奉最親近的祖先。於是,由一個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來。
宗祠,雖然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產物,在當今則有其新的存在的意義和社會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華人尋根熱潮的興起,許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復,族譜被續修,而海外華人則不斷翻新舊宗祠,聯絡故眾。可以說,今天的宗祠已經沒有了“宗族主義”的負面作用,只具有幫助人們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激勵後人、互相協作的積極意義,是對於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產生巨大的作用。
龍川胡氏宗祠位於徽州績溪縣瀛洲鎮大坑口(龍川)村,為明代戶部尚書胡服、兵部尚書胡宗憲、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族祠。績溪為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文風鼎盛,宗祠建築遍布。龍川胡氏宗祠建於明代嘉慶25年(1547年),清光緒4年(189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後3進,佔地總面積1271平方米,以山帶水,氣勢飛動。祠內裝飾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類木雕為最,有“徽派木雕藝術寶庫”之稱。龍川在明代曾出過兩任六部尚書,也是胡錦濤的故鄉,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關專家讚譽它是中國古祠一絕。
祠前是一個約100平方米的廣場。房屋場基和廣場的場地、階揮、欄杆全用清一色的花崗石砌成。前進是座22米寬的高大門樓,門樓前後兩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樑和四根方梁,結構嚴謹,佈局勻稱。方梁梁面雕刻精緻圖案,中間前一根為"九獅滾球遍地錦",後一根是"九龍戲珠滿天星"。兩旁木樑雕刻均為戲文人物。門樓後面為天井,也是用花崗石鋪成。20根石柱同20根月梁銜接,排列在天井四周,擎起東西兩廊和前中兩進的南北房檐。過天井是中進,為祠堂正廳。由14根圍粗達166厘米的銀杏樹圓柱架著大小19根冬瓜梁構成。每根屋樑兩端皆配有橢圓形梁托,梁托上雕有彩雲、飄帶,中間分別樓成龍、鳳、獅、虎。梁間懸掛層層雲朵,楔上鑲嵌片片花雕,連梁鉤(掛燈用)都襯以刻有蟋龍、孔雀、水仙花、萬年青等動植物形象的鉤托。正廳兩側各為高達丈餘的落地窗門,每扇窗上截有鏤空花格,下截是平板花雕,內容以荷為主體,間以水禽。正廳上首也是一排落地窗門,花雕畫面以鹿為中心,襯以山光水色,竹木花草。後進是寢室,上下兩檔,中隔一個狹長的天井。寢室窗門雕刻的全是花瓶,採用浮雕和淺刻技法。窗門中間的小片花板上,分別樓刻著八仙道具、文房四寶、書案畫卷、圓椅條桌等,小巧玲瓏,立體感強。
宗祠的木雕基本分佈門樓、正廳落地窗門、梁勾梁托和後進窗門等4大部門,均以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花雕採用浮雕、鏤空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技藝手法,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高大門樓的雕刻是以歷史戲文和龍獅相舞為主體的圖案構成。門樓22米寬斗拱承挑屋簷、翹首騰空。門樓前後兩間各有6根石柱、5根月樑和方梁,結構嚴密,佈局勻稱。方梁梁面雕刻“九獅滾球遍地錦”、“ 九龍戲珠滿天星”的精緻圖案;兩旁則是內容各異的歷史戲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軍聽令,躍馬橫刀,一幅幅鏖戰沙場的畫面展現眼前,儀門上彩繪蔚遲恭、秦叔寶兩門神把守大門,兩旁石鼓相依,大獅對峙。
吳氏著存堂
吳氏著存堂 --河隴(賀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賀隴老祠。位於廣東潮陽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肇建於清嘉慶年間,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 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臥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火星簷,三山略去,設倒反照壁,內設正殿正龕,拜亭,灰崗岩石旗桿夾多座,雕欄畫棟,氣象萬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藝隨處可見。吳氏著存堂不設旁龕,正龕供賀隴(河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 破四舊 ”時期廢棄,2005年重修。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1] 
和順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俗稱寸家宗堂,座落於雲南騰沖和順古鎮蠆頭坡北麓,仳鄰大石巷腳總大門東側,佔地2222平方米,坐南向北,依山面壩,逐級而起,錯落有序,宇輝宏。以建祠最早,大門最“洋”、標杆最“牛”,月台最闊、匾聯豐富而稱雄和順。
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10張)
宗祠文化是和順古鎮建於清代嘉慶十二年,和順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據碑刻記載:清嘉慶十年(1806年)時任族長的武生寸光遠組織闔族神前起念,勸捐籌款,後投資緬甸經營棉花,獲利後於嘉慶十三年(1809年)臘月初二豎正堂、大門,14年(1810年)夏修山牆、圍牆及廊階,24年(1820年)建廳房,道光2年(1823年)修廳前照壁,道光3年修家堂座,5年修曖閣牌位,6年(1827年)修月台,1936年重修新大門,前後歷時126年,經幾代人的辛勤營作,方始告竣,共有正堂、左右廂樓、照壁、前廳、花園、兩個天井、尤其新大門在上下兩個月台及分立兩邊的標杆,八字粉牆的映襯下十分壯觀。作為門面,寸氏宗祠大門顯得與眾不同,別家宗祠大門均為傳統的飛簷斗拱、瓦木結構,唯獨寸氏宗祠大門從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標新立異,典型的南亞風格,“洋”氣十足。新大門是由祖先父寸性怡30年代任族長期間主持完成的。作為僑商巨賈的祖父雖說是飽讀詩書的儒生秀才,但並不墨守成規,善於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其任族長時,經謀劃於1936年在緬甸請印度工程師設計圖紙,再由緬甸顧請了一些印度工匠到和順施建。(按相同樣式同一夥匠人還修建了尹家巷腳閭門及張家坡張德倉家大門)所用材料如鋼筋、水泥、瀝青等全部由緬甸靠馬幫馱運回來。經過多日精心施工雕琢,建成的新大門再配以匾額楹聯,最終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經典之作。歲月滄桑,歷經70多個春秋風風雨雨的洗滌、磨礪,它不僅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隨著時光的推移越顯得珍貴,成了華夏文化與南亞文化水乳交融的實物例證,因而亦順理成章地成了魅力和順僑鄉一張醒目名片。大門外上月台的左右兩邊分別立有一根高達兩丈多的石柱標杆,即古代的旗桿,相較其他宗祠的標杆,迥然有異,特別醒目的是別家的標杆只有一個方鬥,而寸氏宗祠標杆上有兩層方鬥。這裡很有考究: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是有嚴格規定不能越矩,由於在明清兩朝,寸家不僅先後獲取功名的有223個秀才文武生,4個舉人,並於光緒乙未年還出了寸開泰一個進士,故按律允許懸兩鬥,其他宗祠則無此殊榮,寸氏宗祠 的雙鬥標杆就成了最“牛”的。大門外設有上下兩層月台,全都採用石欄護圍、石板鑲鋪,尤其是緊靠鄉前大道的下月台為一半圓形,面積廣達數百平方米,特別寬暢,在八家宗祠中首屈一指,堪稱最“闊”。
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7張)
成為和順歷史上燦爛的物質文明成果的見證,也成為我們今天研究傳統宗祠文化不可多得的財富。
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位於徽州婺源縣東北28公里的汪口村,建於清乾隆九年,由朝議大夫俞應綸(正三品)入
宮後省親回鄉時捐資興建。佔地面積為1116平方米,是一所以細膩的木雕聞名於世的祠堂,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俞氏宗祠為三進院落。前進,門首為木結構五鳳樓,歇山頂,青瓦覆蓋,俄角高翹。門樓正面,簷下斗拱密布,橫枋刻雙龍戲珠圖案,橫枋下面明枋深雕雙鳳朝陽。門樓裡面,前間頂部用木板捲棚,後間平闇天花。由兩廊與遊亭達正廳,橫梁銜接處是圍121厘米、高207厘米的石柱;左右作吊柱支撐的垂柱上端,精雕雌雄獅子相對,栩栩如生。祠堂中進三間,前、後進各五間,均有天井,共有柱70根,地面、天池、台階全鋪青石板。前、後進走廊兩側有小圓門通花園,花園內遍植花卉綠草,另有百年木揮三棵。
俞氏宗祠以細膩的雕刻工藝見長,凡樑枋、斗拱、脊吻、簷橡、駝峰、雀替等處均巧琢雕飾,有淺雕、深雕、圓雕、透雕形式的龍鳳麒麟、松鶴柏鹿、水榭樓台、人物戲文、飛禽走獸、蘭草花卉等精美圖案百餘組,被譽為“藝術殿堂”、“木雕寶庫”。
歐氏宗祠
龍巖為百越故地,漢末三國東吳尤其西晉“ 八王之亂 ”後,逐漸有中原南下的河洛人到此開發,聚集苦草鎮,唐代建縣,清初立州,當代由縣級龍巖市而地級龍巖市新羅區。閱一千八百年曆史,龍巖歐氏承載著諸多獨特的生命信息。。
河洛文化南下閩越,是經過楚、吳、越文化的融入和傳遞
宗祠
。清末民初龍巖擁有110姓氏,民國版《龍巖縣志》(鄭豐稔總纂)標明:“歐,越王勾踐之裔,封烏程歐餘山之陽,因以(地、山)為氏。 ”
查考歐氏受姓始祖為越王勾踐的七世孫蹄(無疆的次子),封地即吳興之烏程歐​​餘山之南,為歐陽亭侯,所生三子,長子承祖制以姬為姓,次子恆姓歐陽,三子軫姓歐,實同出一脈。
又有說還有春秋戰國之交鑄劍名將歐冶子一支,曾為楚王、越王鑄造名劍,他也是長期生活在歐餘山周圍的巨匠。總之,歐氏興於越地,為越人望族。但龍巖歐氏的先祖,卻先行北上中原,越黃河進入山西平陽郡,後裔即以“平陽”為郡望。歐襄定在漢代曾封營平侯,守河南為屯田都尉,因事貶至光州固始定居。其後嗣歐憲伯於唐總章二年(669年)隨唐高宗大將陳政率府兵五十八姓校尉入閩,為駐守興化(今莆田)大將,傳至南唐,裔孫追隨閩王王審知鎮守漳州路,子孫繁衍遂及龍巖、晉江、南安、龍溪、漳浦和潮州、汕頭、海南各地,這時越地土著反而稱他們為河洛郎、河洛人。
歐氏居龍巖已逾20代,開基祖歐仁軒公曾居南京,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從漳州隨軍入岩“鎮亂”,他驍勇善戰立下戰功,在龍巖城西的西湖岩山麓得到一塊賞地,退役務農,建造了祖屋崇德堂(今西陂鎮排頭村上歐),姓氏雖得自越王皇族世冑,後裔已認同是自中原南下越地的河洛人,“臥薪嘗膽”精神更昇華為中華民族美德。
始祖仁軒公傳至五世的守質、西陵兄弟,走出崇德堂,守質覓崇德堂北百餘丈之地建新居,西陵尋石橋龍津河畔燕子坪立紹德堂,其九世裔孫睿伯又遷回排頭在祖居崇德堂東南建起承德堂(稱排頭下歐),歐氏裔孫圍繞著龍巖的風水寶地西湖岩山麓繁衍發展。西湖岩山為明初潮州知府王源的少年讀書處,明、清建有書院,民國立龍巖縣中學,為文化發蹟之源,現正闢為文化公園,排頭村民參與籌建龍巖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甚踴躍,歐氏遠祖原有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文氣蔚然足與諸姓並驅焉。
歐陽、歐姓同系。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長子歐陽愷,因其四弟歐陽通得罪武則天入獄,他為避禍“去陽留歐”。大文學家歐陽修的玄孫歐陽光則因宋代平“金亂”有功祀諡“靈佑威顯歐王”而棄陽從歐,這樣的記載,不勝枚舉。
新中國成立後,江浙滬學生隨軍南下和閩粵贛邊區幹部東進入岩,改革開放更加速人口流動,龍巖姓氏大增,亦第一次出現區姓。區、歐同源,據廣東新會《區渭泉祖家譜》記載,先祖歐安,漢景帝聖諭此人忠孝雙全,德才兼備,沒有欠缺之處,後裔遂去“欠”為“區”,仍讀歐音。
循此源流,福建、廣東歐氏發起,聯絡香港、澳門、台灣和南洋等地宗親,籌備建立“世界三歐(歐、歐陽、區)聯誼會”,實是中國姓氏研究之一大特色,自然更增在中國姓氏中的歷史地位。
丁氏宗祠
福建省內著名的回族祠堂——陳埭丁氏宗祠坐落於泉州晉江陳埭鎮岸兜村。始建於明代初年,歷經修葺、重建、擴築,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陳埭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埭丁姓回族是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華傳衍的後裔,至今已750年。晉江丁氏主要聚居於晉東平原濱海陳埭鎮的岸兜、江頭、鵬頭、花廳口、四境、西坂、溪邊等七個
宗祠
宗祠
回族行政村,還有的分佈在晉江市安海、東石等地,人口21953人。晉江丁氏也遷衍到澤溝、鯉城、小橋、崇武、德化、安溪、南安官橋、石井、廈門、同安陳塘、莆田涵江、福清宏路、平潭、福安、福鼎、浙江蒼南、溫州、寧波、沈家門及東南亞、泰國等地約3萬人,衍居台灣也有2萬多人。
陳埭丁氏宗祠坐北朝南,建築群體以廊院式組織,採用閩南傳統民居建築形制和建築技術,以磚、石、木構造,中軸線自南至北為泮池、門埕、前廳、前庭院、中堂 (主殿)、後庭院、後殿,並有廊廡。除泮池外,南北長49.24米、東西寬21.38米,總佔地面積1052.75平方米。紅底金字“丁氏宗祠” 匾額,高懸於前廳正門門楣上方,字跡蒼勁,熠熠生輝。
中堂是宗祠建築群的中心建築,為單簷硬山頂,面闊3間,進深4間。神龕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這裡舉行。
祠堂正中用花崗石砌築成一座平台,平台上為祠堂的正廳,平台下四周環廊廡,形成一個“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後殿東北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這也許是丁氏回族把強烈的民族意識融入宗祠建築形式中的最好體現。平台地面高於四周廊廡約2.5尺。祠堂有中、左、右3個門和四周廊廡相連接,廊廡的前後左右,各有4個較小的門,以便出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門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牆的石雕有阿拉伯文組字裝飾,特別是鑲於正門門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組繪而成的鳥形圖案木雕,傳說是伊斯蘭教“祈求真主賜予吉祥與安寧”的“吉祥鳥”。工藝精湛,木雕貼金箔,非常輝煌、壯觀。
丁氏宗祠內尚存柱礎二件,為圓柱形柱礎,圓徑為31公分,高32公分。上浮雕攀枝蓮花,線條粗獷而流暢,造型古樸逼真,是明· 宣德 (1426~1435年)以前典型的石雕工藝,這種浮雕花紋僅有明·永樂(1403~1424年)至宣德年間出現。正堂前壁上兩堵石雕是陰刻山水、人物、獸圖。東面是“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西面是“文物打虎,農夫規勸”圖。這兩幅圖中的橋欄板和屋舍的畫法,筆法簡易,線條流暢,均係明代中葉的作風。其雕刻線條保留著明代木雕斜刀痕。因此,宗祠現存部份建築件,也可以說明丁氏宗祠始建年代應是明代永樂期間。
丁氏宗祠建築的木作、磚作、石作、泥作,頗具匠心,令人嘆為觀止。雕飾技藝精湛,題材紋樣豐富,彩繪艷麗多彩,以其營造有度的恢弘規制,裝點適宜的平實修飾,彰顯著它那獨樹一幟的民族特色。
丁氏宗祠的建築形式,倘若分開單體來看,基本上屬於富有閩南傳統建築特色的“宮殿式建築”,體現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的特點,宗祠建築裝飾木雕、石雕、彩繪所構成的優美的圖案,從工藝手法,到圖案內容,無不散發著文化的魅力,但是總體看宗祠建築呈回字型,而宗祠中堂門上及兩側的木、石構件雕有阿拉伯文字,又深深刻上阿拉伯回族文化的烙印,是回漢文化融合共存的文化形態。
義序黃氏宗祠
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的中亭村,坐鯉山,面榴麓,風光清麗,義序黃氏"衍派此間,藩然大族",村中就有一座" 義序黃氏宗祠 "。黃氏人閩始祖當溯公元885年,黃敦自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後辭官不就,志樂山林,擇居閩清鳳栖山蓋平里。敦生六子,世稱六葉傳芳,其中四子勃,傳至五世元晊,為宋朝散大夫,娶永陽柯氏,遷永泰龍井,再傳至十二世复,委義序林氏,為宋迪公郎,遂遷福州義序,是為義序黃氏之始祖,迄今已有八百多年,蕃衍四千多戶,二萬餘人。現有三十三世至四十二世,有"十代同堂"之稱。
義序黃氏,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計有八個進士、二十解元、三十多位舉人,其中特逸俊傑之士,有二十二世黃孔昭,明代進士,歷任武寧、當深、江山知縣,後召工、戶兩部主事,為官清廉,政績顯著,民曾為之立生祠,事蹟載入福州府誌之循良傳;二十八世黃輔丞,字紫烈,清雍正進士,曾任山西太原定襄知縣,好讀書,精堪輿,事親孝,處世和,熱心公益,其功績載入省志。三十二世黃祿,清咸豐武舉,系江口武狀元宋鴻圖的老師。
宗祠始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康熙六十一年(1722)和同治五年(1866)曾有重修,今於1993年由"義序黃氏宗祠重建理事會"主持重修,於1995年鼎建落成。
宗祠佔地600多平方米,面闊17米,進深33米,中軸線上依次分佈有門牆,天井,祀廳,兩側輔以夾牆共祖成一個院落式建築。宗祠建構選料極精,雕彩並施,融傳統與現實於一體,祀廳中設神龕,有晉主13000多位,為全省之冠。座前木雕漆金二十四孝,涵義深刻,大廳上下皆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宗祠左側面有一幢懷恩樓,祠正對面設一照牆,由旅台宗親獻資建造之九龍壁,精美傳神。宗祠落成時,海外宗親近百人回鄉參加晉主慶典,旅台宗親亦組成代表團回鄉觀省,正是"離鄉不離祖",宗祠對三胞起著凝聚力的作用。
宗祠中還保存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石碑一方,記述明憲宗為表彰黃窬之功績,推恩及親,以勸忠孝,封窬父黃雍為承德郎,窬母遊氏為安人;二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黃輔丞立之旗桿石夾;三為清嘉慶、咸豐、道光、光緒時所立的"文魁"、"武魁"牌匾,以示家族的榮耀。祠堂於1997年7月被列為倉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時降及今,義序黃氏依然俊才迭現,在近、現代所湧現出的將軍、博士,以及縣、團、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和高級職稱之專家、教授共一百零三人,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三十三世黃鳴球,字天鏗,曾任海軍中將,肇和艦艦長;黃鳴岐,海軍軍官少監,長江紅十字會會長,曾獲大總統一等勳章、文虎勳章等殊榮;三十四世黃依嬌系女外交家,曾任玻利維亞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為發展中玻友誼,促進中玻建交,作出了卓越貢獻。她愛祖國,愛家鄉,熱心公益,事蹟突出,感人肺腑,在海內外享有崇高威望,廈門電視台曾據此拍成電視劇《傳奇夫人》,蜚聲寰宇,世人皆稱其為華僑楷模,女中豪傑。其它還有三十五世黃朝平,1902年曾赴法勤工儉學,系造紙、製糖專家,曾任福建省輕工業廳總工程師;三十五世黃玉立,三十七世黃俊霖、黃耀梅(女)皆曾任福州市副市長。三十九世黃海在世界青年技巧比賽中獲六面金牌,為國爭得了榮譽。
義序黃氏,奮發圖強,無論海內外,那一腔愛國愛鄉之熱血仍在第一個子孫心中流淌。
有民國21年鉛印本《虎邱義山黃氏世譜》及抄本《義序虎邱黃氏宗族宅尾房三十世祖能聯公派下家譜》等譜牒。
劉氏宗祠
松柏塱原是一個窮鄉僻壤,在數十年前,滿地都種了松樹及柏樹,而“塱”字下面加一個“土”字,正是指這個地方有很多肥沃的泥土,可種植樹木及開發田地,因之而名松柏塱。今日的松柏塱還剩下十馀株松樹。最早遷進來居住的人為松柏塱興建了數座祠堂,每逢新年都貼上對聯。黃氏宗祠“ 玉堂富貴;金屋榮華。”簡氏宗祠:“敦詩說禮;厚德深仁。”鄺氏宗祠:“宣維海雪;城溯廬江。”以上的祠堂是由現居民的祖父母們共同建造的,用的材料是最簡陋的磚瓦,並塗上漆油。直至今日,橫列築成的數座祠堂,已具體證明居民對於先人們精神存在著一種崇敬的心。
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祠堂前廣場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廣場上豎立長約10米的附鬥旗桿一對(已毀)。正廳前上橫柱懸掛“萬代如見”四字金匾,正中龕殿擺放列祖列宗神位,龕前供桌寬大氣派。祠堂第二院落中間為過道,兩旁建有屋房,供休息、議事之用。第三院落,要登上十幾層石階梯,石階頂砌一面橫牆,橫牆中開一月型門,月型門上端寫有“七業俱興”四字。進入月型門,內建有一大廳堂,左堂正門上額懸“藜光書室”四字金匾,舊時是供族內子弟讀書的私塾。整個祠堂氣勢恢宏,肅穆莊嚴。祠堂內歷經近四百年的滄海桑田,進行了多次修建。20世紀60、70年代被改作隊(村)辦企業的生產場所,損壞嚴重,1994年由民居台灣的三十三世孫留紹英出次人民幣40萬元進行全面整修。
劉坂村劉劉氏宗祠思敬堂址在漳浦霞美劉坂村,廟北向南,三進兩廡兩廂二天井,二三進各大楹三開間,一進開左右耳門,三仙雙坡懸山屋頂,為土木抬樑結構,祠寬11.66米,深75米。思敬堂始建於明代,歷朝有修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道光六年(1826年)再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劉坂族長聘請台灣嘉義人黃柄施為堪輿師,實地堪察,對思敬堂分金坐向、寬深高低、出水穿坪等工程,寫出旗課(祠堂改建意見書)。二十九年鳩工動土。
劉坂開基祖劉金山,生於宋慶元元年(1195年)。金山之祖劉韶、居莆田涵江,其十三世祖系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唐進士,天寶八年(749年)任泉州別駕。劉韶第九世孫劉大槐,遷居漳浦。劉金山原居同安嘉禾留坂,為了創業他從銀同到金浦,先居舊鎮洪埭,旋覺地不足以聚族,遂登棠山,見層峰挺秀,長坂沃衍,前臨鰲江,後障天馬,山巒疊嶂,遂棄洪埭而居甘棠(劉坂總地名)。如今劉坂劉姓聚居村莊有劉坂、廟邊、圍內、人家、東平、陂下、過田、陳蒼、大厝、土樓、竹林、嶺下、山前、後山、戶頭、下樓等大小十六村,總人口一萬餘。
“二水環流,三山秀峙,堂哉皇哉,動人瞻視,人傑地靈,以續以似”。這是坐落在虔城藕塘里劉家祠堂的祠贊。古老的建築物被贛州市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劉家祠堂實際上是贛邑劉氏總祠。從祠的構思和格式來看,是屬於祠廟合一,堂館並存的古代建築風格。它的規模之大、取材之精、工藝之美,在當時的虔州城為數不多。從發掘出的祠銘中有一段記載:“章貢精華、崆峒清淑、寐廟巍峨、樓台高矗”。這座名祠是從清代同治八年著手策劃,經十年的籌躇,尤以舉人劉安倬趁赴京會試大考的機會,收集各地建築資料,特別是京城祠廟的建築式樣,並與在京的虔人官員才子商討,為建祠繪製藍圖。在虔城以劉安倬、劉拱辰為首,組織43人的建築班子,發動城鄉內外捐資銀元壹萬零陸佰伍拾捌元。於城西購買錯雜民居50餘畝。從光緒五年四月動工,至光緒六年十月竣工,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祠記稱:“天下事有志競成耳”。這座古建築背北面南,其原貌是三進大廳,戲台建在大門之內,大廳兩側有治事廳、祭器庫、兩廊為鍾鼓樓。祠有肖牆、庭院、垂花門、抄手游廊、穿堂、儀門、耳房。右邊和後院有水塘、花園、亭、台、樓、閣。現存的大門是斗拱式的飛簷建築,這是我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祠堂大門寫著這副對聯。戲檯面對大廳、可容千人觀戲,台柱有詩“妝成離合悲歡以無為有,演出倫常綱紀作古證今”。房子採用百年杉木為柱,樑柱雕花彩繪、簷瓦釉花,屋頂淨瓶、石獅、寶鼎裝飾堂皇。至今屋頂寶石紅光尚見。當時近祠的萍沼荷池、菱塘柳柏掩映如畫,雉堞回抱,詩曰:“一帶林塘堪供詩料,四時花鳥足助天機。”
劉氏家廟於1900年建成,坐北向南,分前後兩進,左中右三路,磚木結構,用長條花崗石為牆基,高出地面約1米後再砌青磚牆,硬山頂。廟的中路前後間之間有天井,兩旁有廊,前座為頭門,基本保存完好,但兩側石砌的包台已改建成房間。面闊3間15米、進深3間9.27米。門頂有一石額,上書“劉氏家廟”四個楷書大字,無款。後座面闊3間15米、進深3間13.75米。前後金柱保存有兩副對聯,保存完好,其一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順德蘇若湖撰。另劉永福所撰一聯,款署“庚子孟秋,永福謹志”。廟左右兩路均闊8.5米,進深與中路同。右路原有一忠義祠,奉祠黑旗軍在抗法戰爭中陣亡將士之靈位,祠已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毀。劉氏家廟是劉永福駐軍沙河時居住的寓所。沙河至今還有以劉永福命名的“永福路”、“ 永福村 ”。除劉氏家廟外,劉永福在廣州還留下了不少有意義的遺跡。比如,白雲山能仁寺前的山石上,還刻有他率部上山遊閒時寫下的造型奇特的虎字石刻;華南理工大學西北角聳立的後人為紀念他而建的劉義亭等。廣州的劉氏家廟作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以此激勵後人,進行革命歷史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
林氏英田宗祠
創建於元代的金紫林英田宗祠,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英田村,建築物為楹桷斗拱悉元明原構,在沿海地方存世僅見文物。
據族譜記載,元成宗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林旻13世孫若龍公創建宗祠於此,紀念1世祖唐建寧節度推官旻公(即林旻),2世祖唐銀青光祿大夫刑部尚書德孫公等,及宋代裔孫出了18進士,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 


《欽定儀禮義疏》言:禰廟「古者宗子法行,非宗子之家不可別立祖廟,故但有禰廟。」「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 杜預 注:“父廟也。同族謂高祖以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宗子
注音 ㄗㄨㄥ ㄗˇ
拼音 zōng zǐ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宗法制度稱大宗的嫡長子。
⒉  泛稱嫡長子。
⒊  指族長。
⒋  皇族子弟。
「宗子」《國語辭典》重編
⒈  嫡出的長子。
引《禮記·曲禮下》:「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文選·袁巨集·三國名臣序贊》:「宗子思寧,薄言解控。」
近長子
⒉  皇室子弟。
引《文選·曹冏·六代論》:「內無宗子以自毗輔,外無諸侯以為蕃衛。」
《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魏王廷美傳》:「子叔韶字君和,慶曆六年,與諸宗子帝前臨真宗御書,選第一。」
「宗子」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宗法制度稱大宗的嫡長子。
引《詩·大雅·板》:“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鄭玄 箋:“宗子,謂王之適子。”
《禮記·大傳》“別子為祖,繼別為宗” 漢 鄭玄 注:“別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後世以為祖也。別子之世適也,族人尊之為大宗,是宗子也。”
唐 劉知幾 《史通·世家》:“至於 漢 代則不然,其宗子稱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
清 劉大櫆 《方氏支祠碑記》:“封建廢而大宗之法不行,則小宗亦無據依而起。於是宗子遂易為族長。”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緒言》:“周 天子是天下 姬 姓人的大宗,受封的 姬 姓諸侯對 周 天子說來是小宗……最先受封者死後,子孫奉他為始祖,立廟稱為宗。他的嫡長子嫡長孫世世承襲封土,稱為宗子。”
⒉  泛稱嫡長子。
引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袁九敘 撫 滇 時,丁外艱歸,轎圍用白氈。或曰:‘昔某公遭艱歸,於轎頂之中,為一小龕,奉紙位一,載而行。’ 九敘 將用之。一友曰:‘公非宗子,神所依之主,在 六完 老先生所,若公復奉一主,是神有二矣。此禮,惟長房長子得行,公奔走可也。’ 九敘 拜而謝之。”
⒊  指族長。
引明 方孝孺 《天台陳氏先祠記》:“割田若干畝以供祀事,請族之宗子主其祭,祭必繇禮。”
清 馮桂芬 《覆宗法議》:“或無父無兄,或父兄不才,民於是乎失所依。惟立宗子以養之教之,則牧令之所不能治者,宗子能治之,牧令遠而宗子近也;父兄所不能教者,宗子能教之,父兄多從寬,而宗子可從嚴也。”
⒋  皇族子弟。
引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閩 中有習左道者,謂之明教……至有士人、宗子輩,眾中自言:‘今日赴明教齋。’”
《宋史·魏王廷美傳》:“皇祐 初,﹝ 趙叔韶 ﹞進所為文,召試學士院中等,賜進士及第…… 仁宗 曰:‘宗子好學者頗多,獨爾以文章第進士,前此蓋未有也。’”
明 陸深 《傳疑錄》:“宋 制,宗子特立學以教養之,而取才焉,其出身仕宦,與民庶略等。 嘉王 取狀元, 汝愚 為宰相,其顯者。”宗子意思,宗子注音,拼音 - 三度辭典網 https://bit.ly/3sSFQum
--------------------
古代宗法制度稱大宗的嫡長子。
《詩·大雅·板》:“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鄭玄 箋:“宗子,謂王之適子。”《禮記·大傳》“別子為祖,繼別為宗” 漢 鄭玄 注:“別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后世以為祖也。別子之世適也,族人尊之為大宗,是宗子也。” 唐 劉知幾 《史通·世家》:“至於 漢 代則不然,其宗子稱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 清 劉大櫆 《方氏支祠碑記》:“封建廢而大宗之法不行,則小宗亦無據依而起。于是宗子遂易為族長。”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緒言》:“ 周 天子是天下 姬 姓人的大宗,受封的 姬 姓諸侯對 周 天子說來是小宗……最先受封者死后,子孫奉他為始祖,立廟稱為宗。他的嫡長子嫡長孫世世承襲封土,稱為宗子。”
泛稱嫡長子。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袁九敘 撫 滇 時,丁外艱歸,轎圍用白氈。或曰:‘昔某公遭艱歸,於轎頂之中,為一小龕,奉紙位一,載而行。’ 九敘 將用之。一友曰:‘公非宗子,神所依之主,在 六完 老先生所,若公復奉一主,是神有二矣。此禮,惟長房長子得行,公奔走可也。’ 九敘 拜而謝之。”
指族長。
明 方孝孺 《天臺陳氏先祠記》:“割田若干畝以供祀事,請族之宗子主其祭,祭必繇禮。” 清 馮桂芬 《復宗法議》:“或無父無兄,或父兄不才,民於是乎失所依。惟立宗子以養之教之,則牧令之所不能治者,宗子能治之,牧令遠而宗子近也;父兄所不能教者,宗子能教之,父兄多從寬,而宗子可從嚴也。”
皇族子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閩 中有習左道者,謂之明教……至有士人、宗子輩,眾中自言:‘今日赴明教齋。’”《宋史·魏王廷美傳》:“ 皇祐 初,﹝ 趙叔韶 ﹞進所為文,召試學士院中等,賜進士及第…… 仁宗 曰:‘宗子好學者頗多,獨爾以文章第進士,前此蓋未有也。’” 明 陸深 《傳疑錄》:“ 宋 制,宗子特立學以教養之,而取才焉,其出身仕宦,與民庶略等。 嘉王 取狀元, 汝愚 為宰相,其顯者。”
百科解釋:    
宗子,漢語詞匯。拼音:zōng zǐ有以下幾種解釋:指大宗的嫡長子,又指族長和皇族子弟。
宗子的意思 - 漢語詞典 https://bit.ly/3qTB5z7
-------------------
西周宗法制
"宗法"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調整家族內部關係,維護家長、族長的統治地位和世襲特權的行為規範,是一種宗族之法,也稱族規。 它源於民族社會末期父系家長制的傳統習慣。 西周初期,周公"制禮作樂",把原有的宗族之法系統化,並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是調整統治階級內部權力、財產繼承與分配秩序的原則宗法制的基本原則是"立捕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
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與國家制度相結合,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制度。 周王為周族之王,自稱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稱"大宗"由摘長子繼承王位。 其餘庶子和庶兄弟大多分封為諸侯,對天子是"小宗",在其本國則是大宗。 諸侯也由摘長子繼位,其餘庶子和庶兄弟大多被分封為卿或大夫,對諸侯是"小宗",在本家則為"大宗",其職位也由摘長子繼承。 從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宗"的關係與上同。 世襲的摘長子即是宗子,地位最尊。 如此層層分封,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 大宗、小宗的宗法關係,同時也是政治隸屬關係。 對於異姓有功的貴族,則通過聯姻,成為甥舅,分封為諸侯,也納入宗法關係。 於是,在全體貴族內部,舉國上下形成了以周天子為核心,由血緣親疏不同的眾諸侯國競相拱衛的等級森嚴的體制,使政權不但得到族權而且得到神權的配合。 "親親"、"尊尊"在這裏獲得完備的、嚴格的體現,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從而也是周禮的根本原則。
按照血緣遠近作為維繫貴族間關係的完整制度是周禮的體現。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武宗,士有隸子弟"形成了系統而完整的等級制度。 宗法制的一個關鍵內容是嚴摘庶之辨,實行摘長子繼承制。 其目的在於穩固貴族階級的內部秩序。 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緣親疏關係以劃定貴族的等級地位,從而防止貴族問對於權位和財產的爭奪。 在宗法制度下,從始祖的摘長子開始傳宗繼統,並且世代均由摘長子承繼。 這個系統稱為大宗,摘長子稱為宗子,又稱宗主,為族人共尊。 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權利。 若宗子因故而不能致祭,庶子才可代為祭祀。 和大宗相對應的是小宗。
在宗法系統里,諸侯和大夫具有大宗與小宗雙重身份。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區別與貴族等級里的層層封建是完全合拍的。 如果說分封制從政治結構方面建立了貴族間的等級秩序,那麼,宗法制則以注入了特定內容、貫徹了嶄新原則的宗族傳統觀念使這個等級秩序得到穩固。 文獻和彝銘記載中屢有"宗周"的記載,《詩經·公劉》說"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從宗法系統看,周天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子。 周初,宗法制首先在周天子和諸侯間實施,以後逐漸及於中、小貴族,以至士與庶民之間,具有了普遍性質。117.39.29.29/book/show-56132.html https://bit.ly/2NBXTVP


皇帝繼承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是否有道理?
2017-01-31 由 高之鑑見 發表于歷史 皇帝繼承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是否有道理? - 每日頭條
嫡長子繼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廣義的「長子」是指排行最長的子女,換言之長女也可能包括在內,狹義的則只包括兒子,女兒的繼承順序較兒子後,甚至沒有繼承權。一些母系社會中則是由長女擁有優先繼承權。中國古代皇位的嫡長子繼承制確立於西周時期,是周公「制禮作樂」的重要內容。它一經確立,就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繼承過渡的基本或理想的形式,為後來的王朝所繼承。但是,由於其本身包含著許多弊端,它在歷史上的執行情況卻十分不力。儘管如此,皇位嫡長子繼承製作為一種「百王不易之制」,在中國歷史上仍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在秦朝以前曾是奴隸社會,爵位和封地財產結為一體,因此當時存在土地財產主要由長子繼承的情況。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時代,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歐洲封建社會的長子繼承制,包括了長子繼承財產,封建貴族的爵位和土地傳給長子,其餘的兒子因缺乏財產為謀生而淪為騎士。中國受井田制均田思想的影響很深,因而財產實行諸子平等均分。歐洲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社會,為了防止家族封地和財產實力不因後代的分割導致變小變弱,因而財產也實行長子繼承制。在中國,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曾一度在法律上規定諸子按照身份等級的不同實行不同份額的財產繼承權。
嫡長子繼承制度能解釋一些奇怪的歷史現象。例如,在明朝朱元璋為什麼一定要把他的皇位傳給長孫朱允文,而不傳給他的兒子朱棣?其實,原因很簡單,用嫡長子繼承制度來解釋這個問題就能茅塞頓開。因為朱允文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是他的嫡長孫,而朱棣不是他的長子。選立大子的兒子(嫡長孫)為法定繼承人,理由就是「皇孫世嫡,富於春秋,正位儲極,四海繫心。」後來明成祖捨去功勳卓著的次子朱高煦,立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也是基於「長嫡承統,萬世正法」的認識。雖然朱棣到後來有這樣的認識,在位時也有很多歷史功績,但仍遭人非議,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的皇位不是合法繼承的。無獨有偶,唐朝剛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淵有三個兒子,按照封建社會的繼承制度應該由大子李建成任太子,但是次子李世民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在戰功上都高出太子,但他還是沒有權利繼承皇位。而且太子李建成和弟弟加害李世民,迫使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射殺了太子和弟弟。不久,李淵就退位,把皇位傳給了李世民即唐太宗。唐太宗即位後,實施了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唐朝第一個比較清明的時期,即「貞觀之治」,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一個著名的傑出皇帝,但是,他也遭來了非議,原因是他的皇位是發動「玄武門之變」大義滅親後取得的,在封建社會來看,是不義之舉,他不是嫡長子。
中國封建社會皇位的嫡長子繼承制,是一個成功並成熟的繼承制度。這個繼承制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使人心穩定,政權穩固。它是符合封建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繼承制。但是,封建社會的嫡長子繼承制度也有它的缺點。比如三個兒子,大兒子上白痴,小兒子聰明過人,能力,為人處世都勝人一籌,但按照祖宗之法皇位應由白痴兒子來繼承。所以也就出現了朱棣謀反,李世民大義滅親的事件。在我看來,我覺得這兩人的能力,在所有繼承人中是李世民最合適的,但苦於當時的繼承制度,所以才做出了大逆不道之舉。在中國封建社會,有許多皇帝是白痴或幼帝。如晉惠帝就是個白痴皇帝,當大臣告訴他百姓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卻反問他們為什麼不喝肉粥。還有很多小皇帝,歷史上數不勝數。往往這樣的皇帝在位的時候,大權被權臣或宦官或外戚把持,導致朝廷混亂,社會腐敗。各種權貴勢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團常常出於各自的利益,干擾嫡長制的實行。如東漢時期一些外戚后妃為了把持朝政,乃至故意「貪立幼主以久其政」;唐代中後期,宦官不僅把持朝政,甚至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而對皇帝廢立生殺,當然也就談不上嚴格實行嫡長子繼承制了。在這種情況下,勢必出現嫡長制的某些變通或變態的情況;其一是兄弟相及。如唐敬宗無子傳位於其弟文宗,文宗無嗣傳位於另一皇弟武宗,宋哲宗無嗣傳位於徽宗;其二是選擇宗室子弟入繼。通常是在皇帝無嗣的情況下,從皇室近親子弟中過繼一入,以填補皇位繼承入的真空。如西漢宣帝、哀帝,東漢的安、質、桓、靈諸帝,宋代的英宗、孝宗、理宗,明代世宗等等,都屬於這種情況。應當說,僅就皇位嫡長制本身來說,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這種繼承制度下,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都公開放棄了才德方面的要求。
君主也常常出於個人的好惡而干擾破壞嫡長制的實行。如漢武帝晚年喜愛少子劉弗陵,常常對人誇他「類我」,後來果然將其立為太子」。後世君主也常常以此為理由廢嫡立愛。與外,皇帝對於太子生母的感情變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變數。因此,嫡長制下的繼承人資格最終是根據生母的身份貴賤確定的,一旦皇位繼承人的生母因失寵而動搖皇后地位,勢必連帶危及太子的地位。而在皇帝多內寵的情況下,受寵對象往往隨時而變,必然使嫡長制不斷遭到破壞。如漢武帝時衛後寵衰,太子劉據於是不保;光武帝劉秀由郭氏而移寵張麗華,太子劉強只有惶恐讓位與陰氏之子(明帝劉莊),都是著名的事例。
日本長期採用嫡長子繼承制。21世紀的民法雖然規定各子女可平均繼承父母遺產,但到了21世紀仍有不少人讓長子繼承父母的全部土地。在明治時代之前有各式各樣的繼承方式。由於還沒有統一的繼承相關法令,因此許多家族屢屢產生了不少紛爭。明治時代起,華族和士族規定使用長子繼承制,長子可以世襲爵位。甚至也規定一般平民使用長子繼承制。在這箇舊法令中長子繼承制實行得相當徹底,嫡長子具有絕對的優先繼承權。昭和22年,民法修訂,廢除原有的繼承法,法律上廢止嫡長子繼承制,規定各子女的繼承權平等。但到2009年仍然有不少家庭讓長子繼承較多遺產。
英國的財產繼承制,強調的長子的絕對繼承權,這和中國的嫡長子繼承制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分。英國的長子繼承制亦即長子享有絕對的繼承權,幼子以及女兒沒有財產的繼承權,他們只能選擇去參軍或者去修道院,所以說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這樣一種奇特的現象:1、參軍的人數大為增加。2、修道院事業大為發展。3、晚婚、甚至是終生不婚。
皇位的嫡長子繼承制度在封建社會看來是一種成熟的繼承制度,它對穩定社會有著重要作用。但在今天看來,他是一種非智能的制度,隨著社會的進步,它必將被人拋棄,由進步的制度所代替。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bx9g5om.html
--------------
王位的繼承者要立嫡出的兒子當中年級最大的而不是以賢能為指標(所謂嫡出就是指正妻所生的兒子)
如果正妻沒有生兒子,就得立妾所生的兒子,這個時候就得立地位最高的妾所生的兒子,而不是按兒子們年齡大小來決定(子與嫡相對,指非正妻所生的兒子)


「修譜說」中國人爲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修譜說」中國人爲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2N1PBWU
在傳統家族文化中,族譜和宗祠是必不可少的兩大內容,編修族譜是爲了尋根問祖、聯結血脈、承上啓下、增知育人,那麼,宗祠起什麼作用呢,我們今天詳細講講。
宗祠,也叫做宗廟、祖祠、祖厝,最常用的兩種叫法是家廟和祠堂。宗祠不僅是供奉祖先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也是商議家族大事、執行家法族規的地方。
上古時期,宗祠爲天子專有,士大夫以及平民是不能私自建祠堂的。
周代以後,士大夫逐漸開始建立宗祠,以便供奉祖先和舉行祭祀。到唐五代時期,民間開始建造家族祠堂,清代以後,祠堂開始在各大家族繁衍開來。
最開始,民間每個家族的祠堂必須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而且還要從現田中每龕取二十分之一作爲祭田
祠堂作爲族權和神權交織的中心,還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
設立宗長管理全族事務,下設宗正、宗直負責族內的家族大事和家法族規。
在古代,宗祠是集合家國法制爲一體的場所,既要有國法的體現,又要增設家法,具有強烈的時代特性。
發展到現在,主要以家族法規爲主,也是聚合族人,凝聚族人團結力的主要場所。宗祠的建設,往往也是族人家族榮耀的展現地,所以,在城鄉建築規模中,祠堂是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羣體,古文化加上古建築,這樣一座集合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學的建築,往往也是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代表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傳統文化水準。
在家族文化中占據重要作用的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宗祠是編修族譜的重要資料來源
宗祠中的幾個重要部分寢堂、宗祠正廳和祠聯。
寢堂是祠堂中最莊嚴之地,是擺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牌位不是任意拿來放上去的,自立祠供奉之始祖及始遷祖,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按世序一定位置依世代供奉的。
從祖宗牌位的排放位置我們可以詳細的知道世系排列。
宗祠正廳供奉著始祖公及夫人塑像,左邊是建祠宗支宗親各支祖公及夫人塑像,右邊是廣行忠孝善事,兩側依次陳列著歷代珍藏的龍頭祖牌,如同"家譜"。這也是族譜中像讚的主要來源之一。
祠聯,包括堂聯、楹聯、門聯等。通過對聯形式,將姓氏的來源、發祥地、祖先的居住地、名諱字號、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內容,用言簡意賅的語言進行藝術再現,族譜中的姓氏起源和祖輩介紹也有了資料補充。
其次,宗祠是發起修譜的主要場所
宗祠是爲了供奉祖先和舉行家族大事的場所。編修族譜本就是家族的大事,從選擇主要負責人,到組織編修人員,都需要在祠堂中表決商議,族譜編修完成後,發譜也應在祠堂進行。
族譜作爲一個家族的發展史,當然也涵蓋其宗祠的發展,而宗祠的發展變化也豐富了族譜的內容,兩種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存在。
「修譜說」中國人爲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2N1PBWU


「修譜說」族譜中的家傳和藝文著述重要嗎?如何編寫?
2020-12-04 族譜號
家傳和藝文著述是族譜中比較核心的內容,記錄好這兩方面內容,對於傳承族譜和教化後人有很大的作用。
家傳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歷史功績,那就得看家傳了。家傳,是用來記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績人事跡的文體,是一種正式的傳記。
早在周代的青銅家譜的鼎彝銘文,一代接一代記述了祖先的美德、功勳等事跡,這就是人物傳的起源。
周以後,家譜世系是選官、婚娶的重要依據,成爲統治階級分配權力、維護財產的政治工具,對人物傳不夠重視。宋以前只重世系,不重人物傳記。
宋以後,多數爲了替帝王將相、諸侯、土豪、地主樹碑立傳,人物傳成爲家譜中的重要內容。特別明清時期、民國時期的家譜,人物傳內容比較豐富了,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編寫人物傳成爲了修譜的一個傳統。
「傳記」記述了一個人一生的功績品德,從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貢獻,到對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業績,如:出資修建祠堂、祖墓等,全部記述在內,以作爲後人學習之榜樣,並榮耀家族。
家傳一般分爲:列傳、內傳和外傳等。
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
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傳記中多配有該人的畫像或關於該人的故事圖畫,讓後代讀起來倍感生動形象
家傳之用詞以真實平朴爲重,最忌溢美之詞。這也是評價一部「家傳」水平高低與否的重要標準。
家傳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家族中的名人傳記來教育和引導後人,所以在撰寫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真實性、時代性、文學性的特性,抓住人物的特點,寫出傳主個性化的性格特徵;著重挖掘人性和思想品德,體現人生的價值和思想意義;選擇人物主要事跡,寫出人物的成長或成才過程,寫出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通過人物形象去感染人、教育人。
藝文著述
「譜乃一家之史「,其中當然少不了家人的藝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將家族中名人的著作錄入家譜的慣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風更盛,這部分的內容更加豐富了,涉及史學、文化、經濟、宗教等許多領域,在形式上甚至堪於」經典史料「相媲美。
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徵集等。
「藝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爲主要內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籍、表策、碑文、書札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
藝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結晶,其中的大量珍貴史料文獻,有著非常珍貴的參考和欣賞價值。但是,由於藝文著述的種類、內容繁多,而又良莠不齊,所以還需後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藝文精品得以流傳和利用。
同時,我們在續補家譜現代藝文著述時,更需精心挑選,慎重錄入,把最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文獻傳給後代。
「修譜說」族譜中的家傳和藝文著述重要嗎?如何編寫?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q8mUGx
--------------------------------
弘揚傳統,懂得感恩
建祠堂修家譜,是承前啓後的大事,歷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化人民遵從祖訓,敬長輩,知根源。俗話說「無源之水四處漂,無本之木基不牢」。家譜作爲先人的奮鬥史,讓人民清楚了解先輩們的奮鬥歷程,激勵後代爲社會爲國家多做有益的事。如今人民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祠堂作爲家族共有地方,紅白喜事都會用到,修祠堂也是爲家族子孫後代做貢獻
促進交流,增進團結
俗話說,親不過家鄉人,農民一直覺得族人都是自家人,因爲同根同脈。如今大部分人都在外打工,很多都定居在城市,族人之間碰面的機會少,甚至幾十年都沒見過面,農村的人情味變得越來越淡了。而建祠堂修族譜,給大家創造了一個相互認識的機會提供了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村民間的感情,加強了團結。特別是一些先富的人,可以帶動村民更好發展,共同致富。
在老農看來,建祠堂修家譜固然是好事,但是不能鋪張浪費,要懷著虔誠的心態
---------------
祠堂的出現
1、祠堂出現的社會背景以及原因
在宋以前,禮之大體一直仍然延續禮經。宋代的時候,因爲時間相去久遠,三代之禮延續到當時有很多已經不適合那時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據當時情況重新制禮。
這就是《朱子家禮》中提到的:
三代之際,禮經備矣,然其存於今者,宮廬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節,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雖或酌以古今之變,更爲一時之法,然亦或詳或略,無所折中,至或遺其本而務其末,緩於實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禮之士,猶或不能舉其要而因,於貧窶者,尤患其終不能有以及於禮也。
意思是,隨著時代變化,禮也應該隨之而變。三代之禮雖然完備,但是很多節文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時代了。當時的飽學之士雖然根據三代之禮以及現實情況進行了酌情的變化,但是詳略不一,沒有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進行普及推廣,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視內在之實而只重視外在節文。從而導致有志好禮之士,不能列出要點而遵從。貧困的人,憂患自己終老去世之後沒有可以遵從的儀文以符合禮。
是以嘗獨究觀古今之籍,因其大體之不可變者,而少加損益於其間,以爲一家之書。大抵謹名分、崇愛敬,以爲之本。至其施行之際則又略浮文務本實,以竊自附於孔子從先進之遺意。誠願得與同志之士熟講而勉行之。庶幾古人所以修身齊家之道,謹終追遠之心,猶可以復見,而於國家所以崇化導民之意,亦或有小補雲。
所以朱子遍覽古籍,遵循大原則這些不能變得。而進行損益。大體以誠敬,忠恕之道的原則,以爲禮之本。在實行的時候既能體現禮之文而又能重本務實。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慎終追遠,以及教化民衆的意義。
同時在三代以前庶人是無廟的,而朱子於此時明確提出了「祠堂法」。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從此祠堂開始正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且其重要意義一直影響至今。
通禮(此篇所著,皆所謂有家日用之常禮,不可一日而不修者)
祠堂(此章本合在祭禮篇,今以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實有家名分之首,所以開業傳世之本也。故特著此,冠於篇端,使覽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而凡後篇所以周旋升降出入向背之曲折,亦有所據以考焉。然古之廟制不見於經,且今士庶人之賤,亦有所不得爲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禮雲)
麼祠堂的意義朱子在這裡提的很明確。即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
2、修祠堂的錢
既然修建祠堂,那麼就要花錢。所以爲了能夠保證各種開支的正常用度,制定了置祭田這樣的制度
置祭田。
(初立祠堂,則計見田。每龕取其二十之一以爲祭田,親盡則以爲墓田。後凡正位、祔者皆放此。宗子主之,以給祭用。上世初未置田,則合墓,下子孫之田計數而割之,皆立約聞官。不得典賣。)
每龕取他家田地的二十分之一作爲祭田,交給祠堂統一管理。因爲蓋祠堂是整個宗族的事,所以每一家都要貢獻力量。具體出資份額,也是根據自己財力而定。
3、祠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祠堂既然承擔祭祀活動的職能,那麼按時按規矩祭祀就是祠堂內的重要事務。在朔望日以及俗節要祭祀不輟。
正至朔望則參。
(正至朔望前一日,灑掃齊宿。厥明,夙興,開門,軸簾,每龕設新果一大盤,於卓上每位茶盞托、酒盞盤各一。於神主櫝前設束茅聚沙。於香卓前別設一卓。於阼階上置酒注盞盤一於其上,酒一瓶於其西,盥盆帨巾各二於阼階下......)
俗節則獻以時食。
(節如清明、寒食、重午、中元、重陽之類。凡鄉俗所尚者,食如角黍。凡其節之所尚者,薦以大盤,問以蔬果,禮如正至朔日之儀)
在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性中,祠堂的重要性是大於居室的。
有水火盜賊,則先救祠堂,遷神主、遺書,次及祭器,然後及家財。易世,則改題主而遞遷之。
這點是和先秦時期宗廟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同時,祠堂還是舉辦家族各項重要活動的場所。比如封官,主人生嫡長子,等等,都要到祠堂舉辦活動。
從此以後,祠堂成爲了華夏人民慎終追遠的重要場所,並且延續至今已有接近千年歷史。
朱子所倡導開創的祠堂法,其實是宗廟制度的延續。
三、宗廟制度
在三王時代甚至更遠的時代,是沒有祠堂的,那會只有宗廟。《尚書·舜典》記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意思就是在宗廟裡舜接受了堯帝的禪讓。在古代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宗廟之祭。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1、宗廟是什麼?
宗,尊祖廟也。廟,尊先祖皃也。可見宗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
《禮記・祭義》曰:「右社稷,左宗廟。」
同時在三代之時,宗廟的地位是遠大於其餘的建築的。
《禮記・曲禮》雲:「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爲先,廄庫次之,居室爲後。「
從這一句里可以知道,諸侯君子營建宮室首先要修建宗廟,最後才是居室。
2、在古代的禮樂制度下,整個社會是有一定序列的。而這個序列並不是被我們現代人認爲的那種階級說法。而是有自然真實上的意義的。因爲序列就是自然真實本身的一個特點。所以禮別尊卑,別的是什麼尊卑?是德行。德行高,德行精者,自然能夠以精帥粗。同時我們上面講過了,我們是守根不離之道,德行高者自然其根深,所以就有了不同序列,其廟不同的制度。
《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祭法》
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祧、壇、墠而祭之,乃爲親疏多少之數。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廟爲祧,有二祧,享嘗乃止。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曰鬼。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二壇......適士二廟一壇......官師一廟......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
可以明確看出,庶人是不得建廟來祭祖的,只能祭於寢。而且在當時,建廟祭祀是一件非常耗費財力的事情,同時有著諸多的規矩。庶人也承擔不起。對於天子以及諸侯來說,都會有專門的籍田,用來提供祭祀所用。
《詩經.周頌.載芟》:「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毛傳:「籍田,甸師氏所掌,王載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畝,諸侯百畝。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
以上的這些就是祠堂最古老的表現形式了,是祠堂沒出現之前的情況。之所以下了這麼多筆墨,就是爲了讓大家更好的明白宗廟祠堂在我們文化的地位,以及深層次的意義。
四、總結
綜上所論,祠堂在我們華夏人民的生活中以及儒家的視野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體現了我們華夏人民重根不離的根本之道。所以炎黃以來,不管如何星移斗轉世事變幻,我們華夏人民依然在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綿延不絕,就是因爲我們重根報本,敬天法祖而躬行於身這樣的精神。所以我們雖歷經萬難以及外族入侵而仍不改其志。在現代社會,雖然異學異說不絕於耳,但只要我們牢牢的守住我們的根本,重根報本,那麼我們幾千年來所積攢的生機依然在這片土地上,而華夏文明不絕如縷,必然會有重放光明,爲大家重新認識的一天。論壇精選丨現在村里要蓋祠堂讓捐錢,蓋祠堂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oSXknq
-------------------
「修譜說」一本完整的族譜一定需要這七個方面,你知道嗎?
2020-12-04 族譜號
一本完整的族譜,必須包括序言、宗規、字據、服制、圖說、傳志、世系、其他八部分。
下面我們就以已編修好的族譜爲例,詳細介紹下這八個部分在修譜時應該怎麼編。
一、序言
序言主要介紹家族源流、修譜意義、修譜過程和修譜人名。
在《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序言是這樣寫的:
如上圖所示,最開始介紹祖先彭祖「錢鏗」他的生平事跡,然後說出修譜的目的是:約定家訓「持正秉公、勤勞節約、讀書健身、行善積德」緊接著敘述此次修譜的人員:「由景字輩組織、出資、編撰和印刷。」
這樣一本族譜的譜序就寫完了。
二、宗規
宗規主要包括祠規、家規、家訓、派語等。
在《青山彭氏錫寬支譜》
家規家訓有:敦孝悌、和兄弟、睦宗族、謹祭祀、崇祠宇、重墳墓、正婚姻、端心術等。
著重強調倫紀、公益、持身和風紀四個方面。
派語是族內子弟取名的規定,以列行次、連世系、定尊卑。
《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派語是:旭濙公急、志罡伯再、仁守思文、公汝希應、興子允添、朝明照遠、玉貴盛邦、英祚永世、正本清源、賜福延慶、景運隆開、瑞毓兆勝。
三、字據
分爲契約、合約、合同和官府訴訟文書。主要內容有購置墳山、祠田、學田等族內公產的契約;就墳山、牧場管理或劃分界址與外姓簽訂的合約、合同、山林、田土、湖洲糾紛,官府審判處理的文書。
四、服制
爲封建社會對喪服的規定,按與死者關係的親疏,分爲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
《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的字據式樣如下:
五、圖說
分爲祖先像讚和墳墓、屋場、牧場、湖洲圖及說明,墳墓圖說在族譜中占有較多篇幅,詳細說明所葬何人,其地理環境及墓向,以利後人祭掃。
六、傳志
族務志和人物誌。
族務志內容較雜。有祠堂志,敘述祠堂的規模、環境、修建沿革,祠堂祭祀的祭文、儀式,祀田數量、租額情況及捐田人名目。
族居遷徙志,爲家族遷徙、居住情況的記載,濱湖而居的許氏、費氏等譜中還撰有湖業志,主要記述湖洲購置、面積和與外姓解決湖洲邊界糾紛的情況。
人物誌爲家族名人,如官宦、鄉紳、耆壽及節婦、賢母等人的傳.記、壽序、墓誌及人物表等。不少族譜還附有這些名人的詩歌、文章,被封、贈的皇帝誥敕等。
人物表分爲歷代仕官錄( 或稱宗獻錄、功德錄)、生員表等。
七、世系
爲族譜的主體部分,從一世祖起,分枝溯源,綿延而下,分世系圖和世系表。世系圖以線條連接,一目了然。世系表則逐代逐人介紹其祖先及配偶的生歿時間、埋葬地點及墓向、生育情況及簡要生平。
《青山彭氏錫寬支譜》中的世系樣式如下:
八、其他
丁口錄、義譜等。丁口錄爲家庭人口統計資料。義譜附於譜末,記載所收異姓養子、義子的世系,見於方氏、左氏、何氏等譜。
「修譜說」一本完整的族譜一定需要這七個方面,你知道嗎?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9SbNvl
------------------------------
祠堂文化的繁榮側面反映了這個歷史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具體體現。
1.姓氏祠堂 :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徵是:內部——設有神主龕,供置祖先的神主牌,而且龕前都有香爐、燭台等祭器;祠堂內都有覆竹狀的祠聯或行第序列;橫樑或四周牆壁上懸掛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個門:中門爲大門,門上寫有姓氏祠堂的名稱,如「方氏大宗」、「葉氏宗祠」、「余氏祠堂」、「陳氏支祠」等;左右兩邊爲儀門,門上寫有「入孝」、「出悌(也做『弟』)」字樣。另外,姓氏祠堂每隔一段時日均進行大規模的拜謁祖先的祭祀活動;每過幾年或幾十年一般都組織族人專修族譜。
2.歷史名人專祠 :歷史名人專祠是官方或民間爲國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紀念性祠堂,有別於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歷史名人專祠一般不進行族姓的祭祀活動(但有的羣衆也上供品或進香,舉行非集體的祭祀儀式),不設神主龕、神主牌,也不修族譜,僅爲了弘揚歷史名人的功績、品德、氣節等。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畫像供後人瞻仰。同時,常陳列與名人有關的研究資料、著述和文物等等。此類祠堂的形制與姓氏祠堂相似,建築風格也比較傳統,形制卻較小。但現代歷史名人專祠與古代歷史名人專祠的建築形式、風格卻有所不同。有的歷史名人專祠還被列爲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名人專祠雖然在數量上無法與姓氏宗祠相比,但其歷史意義卻遠在一般宗祠之上,它大都成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裡,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居住著一個家族或幾個家族,他們大多建立自己的家廟,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祠堂分爲宗祠、支祠和家祠。在特別崇尚程朱理學的徽州,作爲「申訴根本返始之心,盡子孫孝情」的祠堂是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務的聖地,它集宗教、倫理道德、法律於一身,也是一個宗族最高權力的象徵,每個宗族都會從族裡推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族長。
可以說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很講究祠堂的建造,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爲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
老祠堂
廣東人喜好修建祠堂,幾乎村村有祠堂。有錢的男子都可以獨立修祠堂,甚至可以爲活人修建祠堂。人們常說的「六親」,指的是夫妻間、父母與子女間、兄弟之間、兄弟們的孩子之間以及兄弟們的孫子和曾孫之間,宗族內三五代之間關係尚且親密,然而數代之後,關係疏鬆,就需要宗族關係來調節,而修建祠堂祭祀共同祖先,則是整個宗族百世得以聯繫的紐帶。所以在廣東,大宗有大祠堂,來祭祀共同祖先,各支派又有小祠堂,各祠堂內按照輩分先後擺放祖先靈位。上尊下卑,左長右幼,井然有序。宗祠除祭祖開會外,還開辦私塾或者義塾,傳承宗族禮俗。
儘管祭祀祖先的習俗由來已久,宋代以前的民間祭祖活動多在家廟或陵地舉行,受帝王宗廟,尤其是唐代以後冊封元勛功臣,敕建祠廟的影響,以祠廟祭祖代的形式逐漸進入民間,元代以後基本形成定製,明清時期達到頂峯,在北民南遷較爲集中的南方更爲盛行,幾乎村村建有祠堂。有的家族繁衍迅速,人丁興旺,分堂分房,別派別支,除了總祠以外,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形成了支、房、堂、派、總的寶塔式祠堂結構,加上朝廷賜建的個人專祠和旌表修建的節孝祠堂,祠堂多達數十個。 祠堂門前設聚星池,一爲風水,二稱防火救止。有些祠堂門前設有照壁,並爲取得功名的族人設立旗杆石,以資彰顯並激勵後輩
名門修譜:家譜記錄家族發展,那祠堂有什麼用?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2YNWrSo

 


宗祠文化+祠堂儒教/宗祠即是祠堂,是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徵。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統的儒教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項不可蔑視的姓氏宗族文化,由於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華民族就產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國家的姓氏文化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延續數千年來都沒有間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