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是中國東周戰國時代秦國進攻趙國的大規模戰役,「三年而後決」[2](靳生禾、謝鴻喜認為為前期僵持對峙二年六個月,後期白熱戰六個月[3]),雙方都出動了傾國之師。結果,秦軍戰勝趙軍,並且盡數坑殺投降趙軍。
長平之戰是為戰國形勢轉折點,經此一役,歷史證明並間接決定最後統一天下的是秦國,此後秦國天下無敵,六國皆不再有力單獨對抗秦軍[4],秦滅六國只剩下時間問題。
背景
公元前263年,秦國白起攻下韓國南陽(今修武縣),絕太行羊腸道。公元前262年(周赧王53年、秦昭襄王45年、趙孝成王4年),白起攻下韓國野王(今河南省沁陽),韓國上黨郡與國都新鄭的聯繫被斷絕[5]。韓桓惠王懼怕秦軍兵鋒,決定主動將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息戰禍。上黨郡守靳黈卻寧願死戰不願降秦。韓王於是派馮亭接替上黨郡守遂行降秦事宜。馮亭也不願降秦,為避免加強秦國,同時利用趙國力量抗秦,與其吏民謀議:「鄭道已絕,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受我,秦必攻之;趙被秦兵,必親韓;韓、趙爲一,則可以當秦矣。」馮亭守三十日[6],同時遣使獻出上黨郡十七邑於趙國,曰:「韓不能守上黨,入之秦。其吏民皆安於趙,不樂爲秦。有城市邑十七,願再拜獻之大王!」趙孝成王問計,平陽君趙豹認為不可,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會得罪秦國。平原君趙勝認同趙王想法,不可失此大利。於是趙王使平原君往上黨受地,封馮亭為華陽君兼上黨郡守,大賞上黨吏民。馮亭垂涕不見使者曰:「吾不忍賣主地而食之也!」[7]
前261年,秦國進攻韓國的緱氏、綸,進一步震懾韓王,孤立趙國上黨。
戰役進程
退守據險
公元前261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意欲一舉佔之。趙國廉頗領兵二十萬救援上黨。廉頗以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百里石長城為主防禦陣地,分軍前出32公里於空倉嶺一線據險構築前沿防禦,並派裨將茄領五千趙兵前出搜索迎敵。其時,緱氏、綸、上黨已被秦軍攻陷。馮亭率殘部歸附於廉頗軍中。
四月,秦軍與趙軍的首次遭遇戰發生在空倉嶺以西的玉溪河谷。混戰中,秦軍斥候斬趙裨將茄。初戰不利後,趙軍據守空倉嶺防線。六月,秦軍攻擊前進突破防線,占取趙軍二鄣城,殺四都尉。七月,趙軍被迫退卻,於石長城以西的丹河一線構築長壘防禦。秦軍再次強攻趙軍陣地,殺二都尉,奪西壘壁。
趙軍戰敗向東退入故關,堅守百里石長城。石長城建築在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分水嶺上,面向秦軍的南坡山勢陡峻。石長城底寬4米,隔段築有堡壘,依山勢綿延百里,中段有一名為故關的天然隘口,為南北交通的必經之路,築有城門,與長城渾然一體。趙軍於百里石長城全線布防,以重點防禦故關、韓王山、大糧山,居高臨下抵禦秦軍。《s:水經注/09》引《上黨記》曰:「秦壘在(長平)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里,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秦軍進攻受挫,挑釁趙軍出長城決戰,趙軍拒不出戰。廉頗統御的二十萬趙軍在失去重重天險後,終於以堅壁成功遏制了秦軍攻勢。[8]
外交反間
攻戰無進展,消耗戰僵持雙方都陷入糧食短缺,糧芻輜重補給維艱。秦軍遠道而來,補給線漫長後勤壓力大,地方野史記載,空倉嶺因秦軍於該處「詭運置倉」而得名[9]。趙國同樣糧食短缺,請粟於齊,齊不聽[10]。
外交失敗
趙孝成王與樓昌、虞卿謀,樓昌請發重使至秦媾和。虞卿認為不媾則趙軍必破,故戰和決定權在於秦,要逼和秦國,正正不可與秦講和:「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軍矣,雖往請媾,秦將不聽。不如發使以重寶附楚、魏,楚、魏受之,則秦疑天下之合從,媾乃可成也。」趙王不聽,使鄭朱媾於秦,秦受之。虞卿對趙王曰:「王必不得媾而軍破矣。何則?天下之賀戰勝者皆在秦矣。夫鄭朱,貴人也,秦王、應侯必顯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見王之媾於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國果然利用趙國派使者入咸陽和談之機,顯重鄭朱向趙示好,而不與趙媾。其他諸侯懼怕秦趙媾和連橫‎於己不利,不敢支援趙國[11][12]。元代胡三省指,史言趙之喪師蹙國,不特以趙括代廉頗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計也[13]。
反間易將
秦國范雎同時使用反間計,在邯鄲散布謠言:「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孝成王本自惱怒廉頗領軍傷亡多,屢次戰敗卻堅守營壘不敢出戰,謠言四起,不啻於火上澆油。於是趙王力排眾議,臨陣換將,以年輕將領趙括(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代替廉頗為長平前線最高統帥。然而此一戲劇性反間計讓秦軍反敗為勝之情節受到歷史學界[誰?]質疑,尚有爭論,在《戰國策·齊策之二》記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表示僵持戰中其實趙國陷於後勤糧食短缺,可能是內部原因也可能是秦國在外交戰場的孤立策略成功,總之趙國有可能是被迫打開僵局出戰。
雙雙易帥
趙括
公元前260年夏,趙括替代廉頗,再領二十萬趙軍接管長平前線大小軍務。駐在長平的趙軍,共有四十多萬,聲勢非常浩大。趙括到達前線後,悉數改變軍令約束和防守戰略部署,並撤換大批中下級軍官,收縮兵力準備主動出擊,企圖一戰殲滅秦軍,收復上黨。
白起
秦國得知消息後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指揮秦軍,王齕改任副將,命令「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白起針對趙軍的動態,以丹河東岸的長平為依託,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十八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奇兵二萬五千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五千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
秦軍佯敗,趙軍中伏
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直通長平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
趙括不知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造成雙方巨大傷亡,戰事開始白熱化,但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十二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兩萬五千名秦軍突然出擊占領韓王山,切斷了趙軍的退路。五千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支援。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趙軍出擊主力失去後勤保障,留守部隊空守糧草輜重不敢增援。秦軍把握有利態勢,派出不帶甲之輕兵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趙軍主力被秦軍壓縮在了秦軍防禦壁壘所在的將軍嶺與韓王山所夾挾的一片低凹的山谷–泫氏谷。
被圍投降
國力總動員
面對險惡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壁堅守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谷地。趙軍被圍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於臨近的楚、魏等國。但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
秦國得知趙軍主力已被合圍,糧道已絕,秦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黃河以北,太行道以南,故魏韓地,時已屬秦),賜所有郡民爵一級,命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支援長平前線,遮絕趙國救兵及糧食。所謂長平,即長平關,是通往北方晉陽的最主要關隘,當時已被秦軍占領,被圍的趙軍在趙括率領下向晉陽方向突圍而與秦軍在長平關血戰,故而後人稱為長平之戰。前260年九月,在被困餓46日後,趙軍戰馬食盡已經演變到食人肉的狀態,且箭矢兵械損壞無法補充,趙括分軍四隊強行突圍四五次始終未能衝出重圍。最後趙括率精銳親自搏戰突圍,但結果被秦兵射殺,身上中數十箭。最終趙軍陣亡20餘萬人,趙軍傷病餓殍無法再戰,只得全體投降。秦軍俘虜趙軍20餘萬人,但己方也「傷亡過半」[14]。
坑殺趙卒
秦軍對20萬降卒持警戒態度。白起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爲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爲亂。」白起以酒肉安撫降卒,假意許諾將降兵中身體強健的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發回趙國,趙人不疑。後白起密令秦兵以白布裹頭,下令「凡首無白布者,即係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一夜俱盡。根據遺址屍骨坑考古,殺降多屬先擊殺致死而後亂葬掩埋[15]。史載當時「流血成川,沸聲若雷」[16];「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17];後世稱血流成河。唯有240名年少的趙兵被秦軍放歸趙國以散布恐慌,震懾山東六國。
秦軍坑殺趙卒的消息傳入趙國,整個國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18]。
乘勝追擊
前260年十月,白起攻下長平後兵分兩路,以司馬梗進攻太原,王齕率軍進攻武安。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和。前259年正月,秦兵罷,復守上黨[19]。
戰後
參見:邯鄲之戰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就此確立了秦對趙的戰略優勢,為秦王政日後攻滅趙國打下根基。
不過,秦國在此戰以及隔年之邯鄲之戰中也損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死者過半,國內空」,在秦王政繼位以前,秦國也無法再發動大規模戰爭,國勢亦嚴重削弱,這也使秦在三十年後,才展開秦滅六國之戰。
評論
趙受上黨
漢代司馬遷於《史記》批評平原君「利令智昏」,「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12]。宋代鮑彪注《戰國策》謂:「平陽(趙豹)嫁禍之言,豈不易曉,而孝成(趙王)怒之,昏於利之。(平原君趙)勝、禹入而順旨,以濟其欲,不幾於一言而喪邦歟?故為邦者以遠佞人為急。[6]」
元代胡三省認為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注《資治通鑒》:「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趙不受上黨而秦得之,亦必據上黨而攻趙」[13]。現代石泉著文《秦趙長平之戰與邯鄲保衛戰的歷史教益》認為,上黨高地是邯鄲戰略屏障,與其聽任秦佔領後居高臨下攻擊邯鄲,不如趙率先佔有這戰略要地據以防衛邯鄲,是以趙接納上黨在戰略上本非失策。
趙括功過
趙括也因一戰斷送己方40萬將士性命和趙國前途而成為千古笑柄,其事跡成為成語「紙上談兵」。
近年不少為趙括翻案之文章引用《史記》:「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20],《戰國策》亦說長平之戰使得秦「國虛民飢」[21],主張趙括突圍時也重創秦軍,不失為驍勇善戰。雖然有人指出長平之戰前後由一連串的軍事衝突和大小會戰組成,秦軍和廉頗對峙消耗,後王陵兵敗,秦軍折損五位大將。直到秦王與白起談論時,白起所言「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當指多年來秦國擴張戰爭中累計的兵力傷亡的結果。然而考慮秦國於此戰初期攻勢受阻,以及第3、4階段動員全國男丁,再加上呂氏春秋、戰國策的記錄,秦國於此戰中、尤其是後半段的傷亡有相當的毀滅性、若此時六國合攻,秦即必亡。
坑殺
也有些人對史記記載秦軍坑殺40萬趙降卒事表示懷疑。南宋朱熹就提出「長平坑殺四十萬人,史遷言不足信。敗則有之,若謂之盡坑四十萬人,將幾多所在!又趙卒都是百戰之士,豈有四十萬人肯束手就死?決不可信。」。[22]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注時亦稱:「此言秦兵自挫廉頗至大破趙括,前後所斬首虜之數耳。兵非大敗,四十萬人肯束手而死邪!」近人錢穆也質疑:「白起損失數十萬人,沒人頭上交,只好殺幾萬降卒當成坑殺騙功,也因此不敢直指趙都,故秦王知之而後殺之。」但後續從白起的遭遇中可知宰相范雎忌妒白起的功勳已久,被命中途折返未直接攻下邯鄲亦可能是宰相在朝中的運作。所謂"坑殺",其實就是殺降,且真實數字應該是趙軍戰鬥中死傷20多萬,事後處決的20多萬。[1]
白起戰術
魏汝霖譽長平之戰為「殲滅戰之最佳史例」[23]。
2011年拍攝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對長平之戰有詳細演繹,串聯了史學界考證結果,在冷兵器時代雙方武器效能略同,兵力也相當,無一方有絕對優勢,在趙地作戰對趙軍有些許優勢,而秦軍軍功制度和四川巴蜀糧草供應也有優勢,可說互有抵銷。但此戰白起所用的戰術非常巧妙[1]也可說只有在長平能用此戰術,趙軍長期依託當地特有山崖地形構築三層壁壘戰術,由於大戰前期秦軍已經攻入第一層壁壘在一二層之間雙方僵持三年,白起戰術便是用詐敗儘量誘其全軍出擊深入靠近第一壁壘東側,之後迅速以騎兵和戰馬車的高速分隊從兩翼大迂迴高速包抄,深入後方攻下第二層壁壘的唯二通道故關和長平關,切斷其主力與二層壁壘後方大糧山的糧草基地將其困於一二層間山谷,趙軍精心構築三年的壁壘此時成為包圍自己的鐵桶。
孫子兵法上所言的十則圍之,要有十倍兵力才能打包圍戰,但指的是完全以兵圍兵的平原戰場,在此特殊壁壘化的戰場,是有可能用相等或較少兵力達成包圍,白起可說是讀通透了兵法,而趙括則是讀死書依照教條來思考,這也是後世譏為紙上談兵的主因,之後秦軍準確預測了趙軍可能的突圍方向,因為絕壁山谷中的路線其實不多,並重點加強固守,秦所擅長之弩兵利用防禦優勢居高臨下多次擊退,隨時間推移得不到補給的趙軍糧草和箭矢耗盡,胡服騎射所擅長的騎兵也因戰馬缺糧倒下,最後殺馬為食[1],最後趙軍45萬人被圍一個半月在谷中,變成吃人肉求活的慘狀[24]只能在統帥戰死後投降。
應否殺降
秦趙是當時最強兩大國,故長平交戰數年其餘各國都持謹慎態度不敢介入,深怕在決定天下的大決戰中押錯寶,
趙國軍士有其大國尊嚴所以戰場上拚殺程度高於其他國軍士,秦軍戰後死傷也達20萬人只略少於趙軍的數字,所以戰後坑殺剩餘的其實有其邏輯合理性:
當時雙方籌集糧草國力已達極限,全中原又大旱才迫使趙軍放棄堅守戰術出戰,秦國糧草也不樂觀無法遠程運糧多養20萬人
若將其押送回國則後續攻伐深入趙國佔地的行動必須中止,且冷兵器時代若是押送途中或回國後這20萬人造反將是大患[1]
若將其放歸,三兩年後這些人又成為趙軍,則長平之戰雙方各損20多萬人也有20多萬人返國,秦國贏到什麼?等於沒贏只能算平手和多占了些地
三國時,何晏抨擊白起屠降,使敵軍日後死戰不降:「天下見降秦之將頭顱似山,歸秦之眾骸積成丘,則後日之戰,死當死耳,何眾肯服,何城肯下乎?是為雖能裁四十萬之命而適足以強天下之戰,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堅諸侯之守,故兵進而自伐其勢,軍勝而還喪其計。」 [25]
參考
遺址
長平之戰之具體紀錄由於秦朝焚書坑儒,已經基本遺失,只能通過考古發掘判斷戰況,山西長平有長平之戰遺址。長平古戰場之存在歷代有考,民間亦有傳說,當代則疊有考古發現。1995年5月,山西高平永祿鄉永祿村農民李珠海及其子李有金在地裡工作時發現了戰國時代的屍骨。此處後來經考古人員發掘,被編為一號屍骨坑[15],現已就地建成小型博物館,開放給遊人參觀,其藍色屋頂(35°51'57.32"N 112°53'9.71"E)在衛星照片上顯得格外醒目。
文獻
司馬遷所著《史記》是研究此次戰役的重要史料之一,司馬遷之遠祖司馬靳亦參與這次戰役,後來與白起俱死於杜郵,因此很可能是家史。對此戰役兵力調動,後勤等之描述甚簡略。但司馬遷卻記錄了秦軍坑殺趙軍降兵之黑暗面。
楊寬先生所著《戰國史》對長平之戰中王齕軍進擊上黨的時間有獨到見解。關於秦軍參戰人數,史無明確記載。一般認為應與趙軍相當。也有學者認為秦軍連後勤應有100萬人以上。
靳生禾、謝鴻喜先生合著之《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之研究》是20世紀末研究長平之戰之專著。
央視-鐵血長平


趙軍到底有多強長平之戰趙括臨死一擊嚇得白起不敢再打趙國
2017-03-08 由 秦時明月讀歷史 發表于歷史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的分水嶺,長平戰後秦國才真正開始對六國的兼并。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開始確立對六國的絕對優勢。長平之戰是白起戰爭生涯的最高峰,但是此戰之後,趙軍強大的戰鬥力,令他再也不願與趙國打仗了,為此因抗拒王命,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秦趙長平之戰,對峙三年,引發秦趙國內糧食緊張,雙方糧食危機加劇。秦國因有巴蜀天府之國,糧食危機較趙國為輕,然在長平之戰後期,秦昭襄王親往河內,賜河內百姓民爵一級,徵發年滿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參加長平之戰,以供應秦軍糧草,可見此時秦國也已瀕臨山窮水盡的地步。
趙國糧食危機更甚,為不使趙國最後被活活拖死,加上離間之計,趙王不得不考慮臨陣換將,棄守為攻。趙括上任時所帶援軍包括趙王衛隊,一意執行趙王速決速戰的構想。他深知趙軍糧食缺乏,不能像廉頗那樣堅守,必須主動進攻。可惜中了白起誘敵深入之計,被圍困於長平。趙軍被圍困,糧草斷絕四十九天,趙括將趙軍分為四隊,輪番拚死衝鋒,傷亡秦軍25萬人,然終究未能突圍。最終,趙括在率部突圍時被射死,40餘萬士卒被迫降秦。
趙括臨死前強大的衝鋒讓白起心有餘悸,白起怕趙軍日後反叛,只讓年少的240人歸趙,其餘在深夜全部坑殺於長平。秦趙長平之戰,最終以趙國的慘敗而告結束,趙軍先後死亡達45萬人,秦軍也死亡過半,戰後白起對昭王說:「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
在接下來的邯鄲之戰中,趙軍調回其精銳的邊防軍,全民皆兵,趙軍展現了其強大的戰力,讓秦國在長平之戰時獲得的人數優勢全部喪失。邯鄲之戰秦軍遠隔河山,攻打趙國國都,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由於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秦軍在邯鄲之戰中兵力已遠遠不夠,不能像長平之戰時集結大量兵力,使秦國不得不臨時徵發民兵,採用添油戰術,以供應前線需要,這就給趙國和五國聯軍以各個消滅的機會。最終秦軍在邯鄲之戰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敗績,五萬秦軍集體投降,王齕在多國聯軍的包圍下率殘部突圍,損失慘重,先期的損失加上後期被多國聯軍消滅的,損失至少高達30萬人。
趙於長平之戰損失近50萬的精銳,秦於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中損失60萬精銳,如果不比其它,只比較兵力的話,秦趙只能說是打了一個平手。在即將亡國之時趙國軍隊在名將李牧帶領下仍令秦軍聞風喪膽,秦國兩位戰神都不用正面軍陣對壘打敗趙軍,都用離間之計使趙軍失去優秀統帥,從而打敗趙軍,可嘆!可嘆!無奈秦趙之勢業已改變。
呂思勉先生曾說:秦國可以萬敗,但只要一勝即可,而趙可以萬勝,卻輸不起一敗。趙國的滅亡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x53epl9.html


「長平之戰」秦國殺了40萬趙軍是真的嗎? 戰國王:血流成河!
戰國時期,秦國於長平之戰坑殺趙國40萬人,究竟是真是假呢?有網友在PTT上開起了這個討論。
西元前262元,秦國與趙國傾全國之力,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一代)展開會戰。秦國主將為白起,趙國起初由廉頗統領趙軍,抵禦秦國大舉來犯,之後卻遭趙王撤換,改由趙括領軍,轉守為攻,率主力部隊與秦軍決戰。未料趙軍遭受合圍,主將趙括率軍突圍,身中數十箭身亡,以致全軍潰敗。最後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卒,史稱長平之戰。
但即便是在當代,40萬人都是個不容小覷的數字,不少學者如朱熹、錢穆都對這個數字提出質疑。但近來有網友Fed撰寫系列文章剖析長平之戰的始末,由於內容淺顯易懂、分析精闢,很快就被網友讚爆,尊稱他為「戰國王!」Fed認為:
1.趙國確實死亡40萬人
但這坑殺並不是活埋 指的是殺害並埋。換句話說,並不是全死於屠殺。趙國人口有多方估計,但依我個人經濟史的訓練,以其當地疆域與環境估計,約200萬人弱。不只一個來源記載,在長平之戰後趙國沒有15歲以上的男子,如果以古代15歲以下人口往往佔1/2弱,那趙國15歲以上男子確實是約40萬。
2.40萬人的組成
由於缺乏足夠的記載,但應該是15萬人左右是真正的軍隊,其他25萬人是後勤部隊。因為當時那場戰役,其實是秦國第一次總動員嘗試滅主要國家。所以趙國也總動員了。但25萬人大概是沿線轉運兼屯田兼警備的二線兵力。只有約15萬人是前線主力。
舉另一個例子說明 宋神宗時的宋夏永樂城之戰 有明確記載宋軍死者1萬多人,但又有記載說宋方死亡20多萬人。其實兩者都對是,與長平之役一樣的原因,被切斷水源消滅的主力宋軍確實是1萬多人,但主力與防禦樞紐的永樂城被突破後,其他周邊的警戒、後勤部隊(民伕)全部難逃死劫。宋時經濟條件與交通技術當然比戰國好。但宋重文輕武,導致具實戰力的主力兵比例極度偏低是宋後來多次慘敗的主因。
3.秦軍狀況
根據記載 秦國總動員人數約60~80萬,但前線約20萬人。因為秦軍必須將供應線從今日陝西拉到河北南部,因此秦軍主戰部隊比例會比趙軍低。
4.廉頗的戰略
非常直白,就是利用守勢與工事,拖垮秦軍。秦軍也非常清楚廉頗的策略,因此秦軍一直力圖打破僵局,但廉頗不是省油的燈,由他部署與督導的防線,一直屹立不搖。
5.決戰爆發前態勢
一般簡史課本不會說的故事,就是趙國當時已極度疲憊,因為所有男子都無法好好耕田,北方牧場也因缺乏騎兵掩護無法放牧,趙國生活極度困難,因此趙廷上下都希望趕快有,決定性戰果。但趙國不瞭解的是秦國更處於崩潰邊緣。因為趙方是守軍,在本營附近,而秦軍更遠離其主要根據地的關中。如果再拖半年,會狼狽撤軍被追擊的是秦國。
6.白起的策略與決戰
由於秦軍疲態已現,白起除利用宮廷謠言,更重要的是他刻意安排小細節與小接觸戰,讓趙軍新統帥趙括錯估秦軍士氣與力量。沒錯,如果用三國志遊戲的講法,就是秦軍士氣降到60了。但白起讓趙括以為只剩40,由於背負趙廷希望速求勝的壓力,趙括帶領主力部隊離開工事決戰,希望一舉擊潰秦軍。而白起利用詐敗,引誘他們更離開趙營,進入秦軍預設的陣地後反包圍。
由於是一鼓作氣的總攻擊,趙括主力並不會攜帶太多乾糧。但秦軍也短時間吃不下趙軍,不過當趙軍主力如白起希望與其供應地切斷後,就換秦軍立刻築野地工事包圍趙軍。
因為主力都被趙括孤注一擲帶走,剩下的20多萬人多半是老人、新兵、傷兵。根本無力重新打開交通線。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很像國共內戰?
少數被美國訓練的主力,如新一軍、第五軍、第12兵團都不是在戰陣中直接被滅的,都是被共軍圍困許久後,在彈盡援絕,實力衰退下被滅。
7.屠殺
趙軍主力被圍困46天中,多次嘗試突圍但未成功。主力非死即餓即傷。等主力被殲滅後,分散的次級部隊(既然是轉運兼屯田兼警備部隊,自然不可能集中),很快在絕望中被各個擊破。秦軍直逼邯鄲城下。趙國累計20餘萬人被俘。但由於供應緊張,又不放心放這些人回鄉,白起做最殘忍的決定-屠殺。
8.尾聲與後續高潮
在長平之戰後有另一個高潮戰役,也是使系列戰爭結束後,秦國15歲以上男子也死超過一半,讓文組翻案文學誤以為趙括還是很有貢獻的原因。
戰國王最後說,「血流成河」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人類史上第一次的無差別屠殺就此發生白起留240個小活口回去通知悲劇和散播恐懼,BC 260年8月 世界史上第一次刻意的清洗性集體屠殺。趙國沒有震動,因為沒有人可以發出震動了,只剩無盡的眼淚
原文網址: 「長平之戰」秦國殺了40萬趙軍是真的嗎? 戰國王:血流成河! | 鍵盤大檸檬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24431#ixzz5Gsiep54K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國防教育/軍史 / 正文
長平之戰背後隱藏的歷史疑點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徐兵博責任編輯︰劉上靖2017-03-25 02:19
戰國歷史上最重要一戰——“長平之戰”歷來為人們所關注。這場由秦國名將、被後人稱為“戰神”的白起指揮的秦趙兩國會戰,經歷大體如下︰戰國末期,秦伐韓國上黨,守將馮亭以上黨降趙,趙國采納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一)意見,納上黨而出兵御秦,從而與秦國兵戎相見于長平。這場戰爭以趙“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白起封號)”,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結束。史料主要源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的記載。
然而,這場著名戰役背後隱藏著許多歷史疑點值得我們探究和深思。
首先,長平之戰在總參戰人數上存在“歷史疑點”。按照司馬遷的記載,這場戰爭,秦趙兩國各投入50余萬“作戰力量”。而實際上,受制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包括人口生產能力)和動員能力,秦趙兩國都不可能投入這麼多兵力。正如後世軍隊出征經常“號稱百萬”,實際只有“十余萬”一樣長平之戰雙方兵力都有“虛詐”成分。比如按照“戰神”白起自己的說法,長平之戰秦軍本身傷亡過半︰“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假設秦軍總兵力與趙軍相當,約50萬,那麼在趙軍投降前秦軍就已戰死了20余萬。在這樣的兵力對比下,趙軍不可能以40萬降20萬;另一方面,勝利方秦國以“五十多萬兵力”勞師遠征(作戰地域長平距秦軍首都咸陽有千里之遠),在遠離國土的形勢下竟能連續作戰近3年之久。而在冷兵器時代,確保後勤供應的通常作法是以“三民餉一兵”。如果秦軍真如司馬遷所記載的那樣投入數十萬之眾,按照每個士兵平均每天吃兩斤糧食來計算,每天就要消耗100多萬斤糧食(其中還不包括數萬馬匹的巨大消耗,以及後方保障的百萬民夫自身的消耗),這樣的戰場後方供應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絕難實現。
其次,作戰雙方用兵方略和戰術上存在疑點。以《史記》描述,當趙括率50萬趙軍迎敵之時,白起敢于僅用2.5萬人去堵截趙軍撤退,以5千騎分割穿插趙軍中路。以冷兵器時代作戰原則而言,這樣的兵力運用無異于以卵擊石。而且,在當時,趙軍一旦投降就意味著被斬首(按秦律,士兵只有斬首敵軍才能獲得爵位,因此秦軍勇于殺敵,不尚受降)。40萬“燕趙慷慨悲歌之士”在主帥趙括英勇戰死的情況下投降的可能性很小。
再次,作戰結果和現代考古學之間存在疑點。今天的考古發現證明,埋藏于長平古戰場上的尸體大多是在身著甲衣、手持武器狀態下被埋藏于地下,可以證實是“戰死”而非“坑殺”,且數量僅有數百上千人,絕無“四十萬”之多。長平之戰無疑是一場帶有文學描述和充滿“豐富想象”之戰。
兩千多年前的一個著名軍事戰例,如果不能回歸它的原始形態,就很有可能會使今天的軍事指揮員形成“理想化”“簡單化”和“程式化”的思維模式︰比如一旦我們相信白起竟然敢以5千兵力在局促的戰場空間去穿插分割45萬趙軍,以2.5萬兵力去阻斷40余萬趙軍退路,這樣的與任何作戰原則都相去甚遠的兵力運用和作戰指導,有可能誤導今天的軍事指揮員定下錯誤的“作戰決心”;比如《史記》有意神話“戰神”白起的作用,而忽略了秦國最高統帥秦昭王的堅強決心和選將用將之明,忽略了秦軍“銳卒”在“軍功爵位”制度激勵下的戰斗作風,忽略了以重裝步兵為主的秦軍更適應在多山的上黨地區作戰,更忽略了秦軍擁有關中和巴蜀兩大糧倉,擁有更加高效的後勤運輸(包括水運)系統和人力資源,這樣的結果容易導致未來的戰爭實踐中陷入“押寶于名將”而忽略了軍力的長遠建設和周密的戰爭準備;比如把趙國的失敗單純歸結于“紙上談兵”的趙括而罔顧趙軍步兵作戰能力的低下以及趙國君主在關鍵時刻受到反間計、臨陣換帥、干預前軍指揮的用人之失和錯誤戰略指導,容易使後人陷入歷史認知過于“簡單化”的窠臼。
對照其他各類史料發現,趙軍主帥趙括其實並非如《史記》所言的只會“紙上談兵”,他在長平之戰中選擇主動出擊其實基于三個方面的“無奈”︰一是趙軍糧餉不足、後勤供應中斷,必須采取速戰速決之策,不主動出擊便是死路一條;二是趙軍最高統帥趙王急于與秦軍決戰,不惜為此臨陣換將,且換趙括為帥的目的就是盡快與秦軍決戰;三是廉頗在戰爭前期屢戰屢敗,當轉為守勢時趙軍又不善于“堅壁”(趙軍自趙武靈王時期建立了長于主動進攻的強大騎兵,但在善于防守和山區作戰的重裝步兵建設方面卻落後于秦國),因此軍心士氣低落。
回望長平之戰,趙軍在軍事上的最終失利,根本原因還是趙國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落後于秦國。無論是趙王的戰略指導,還是之前廉頗的屢戰屢敗;無論是秦國的反間計,還是趙括的錯誤作戰指導,其背後都根源于綜合國力的強弱對比和軍事力量的優劣異勢。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歷數代有為之君的長期經營和艱苦征戰,統一天下的國家意志已經堅如磐石,舉國動員的戰爭機器和軍事體制已非趙國等其他六國所可抵抗。這段歷史運行的最終結果深刻啟示我們︰只有建立在強大綜合國力之上的國家意志才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
事實上,作為儒家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史記》作者司馬遷對把“法治”作為立國精神的秦國一向持強烈的“文化對立”立場,所以在著史時有意識通過“長平之戰”的夸大其詞來強化後世對秦國的“殘暴”和“惡政”印象並為繼之而起的大漢王朝“背書”。另據考,司馬遷六世祖司馬靳作為白起副將參與長平之戰,後因秦王猜忌白起而和白起一起被賜死,國仇家恨集于一身,司馬公又怎能不添油加醋以抹黑秦軍“暴行”?因而,深入研究諸如“長平之戰”一樣的所有被歷史煙雲掩蓋的著名戰例,正是現代軍人科學引鑒歷史、汲取古人智慧、探索未來制勝之道的重要使命之一。


白起(前332年?-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2][3][4]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未嘗一敗,被封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千字文》將白起與王翦、廉頗和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名將。[5]
出身
關於白起的出身,據《新唐書·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記載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將領白乙丙[註 1]。白乙丙的後代以白為氏,他們的遠代子孫就是白起。[6]而唐代詩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則記載白起的先祖是楚國公族白公勝。白公勝謀反失敗自殺後,他的兒子逃往秦國,後代世代在秦國為將,白起就是他們的後代。[7][8]
伊闕之戰
主條目:伊闕之戰
白起尖頭小面,雙眼有神。行事果斷,分析事情透徹,意志堅強。[9]並且善於用兵,與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前294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為左庶長,率軍攻打韓國的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第二年,在魏冉的推薦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同年,韓、魏、東周聯軍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率兵進軍至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與秦軍對峙。戰爭中秦國方面兵力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聯軍方面韓軍勢單力薄,希望魏軍主動進攻,而魏軍則倚仗韓軍精銳,想讓韓軍打頭陣。秦軍主將白起利用韓、魏兩國聯軍想保留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的弱點,先設疑兵牽制韓軍主力,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軍。魏軍戰敗後致使韓軍潰敗而逃,秦軍乘勝追擊,取得大勝。伊闕之戰秦軍共斬首24萬,占領伊闕及五座城池,公孫喜遭擒殺。[10][11][12][13][14]秦軍又圖謀進攻西周國,但在西周國的一系列外交活動下未能成功。[15][16][17][18]戰後白起因功升任國尉。同年,白起趁韓、魏兩國在伊闕之戰慘敗之機,率兵渡過黃河,奪取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以東到乾河的大片土地。[10]
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城(山西省永濟市東);攻下垣邑(山西省垣曲縣東南),但沒有占領。前291年,白起率軍攻打韓國,奪取宛(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葉(今河南省葉縣南)。[19]前290年,白起與司馬錯合兵再次攻下垣邑。[20][21]次年,又率軍奪取魏國的蒲阪(今山西省永濟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22][23][註 2]前282年,白起率軍攻打趙國,奪取茲氏(山西省汾陽市南)和祁(今山西省祁縣東南)。次年,又奪取藺(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西)和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註 3][25][26][27]同年,白起率兵出崤山,進圍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周君唯恐危及自身,於是派蘇厲引用養由基的典故遊說白起,白起稱病撤兵。[27]前280年,白起再次攻打趙國,斬首3萬並奪取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和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市西)。[28][29]
鄢郢之戰
主條目:鄢郢之戰
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政治腐朽、不修國政,大臣居功自傲、嫉妒爭功,阿諛諂媚之臣掌權,賢良忠臣受到排擠,致使國內百姓離心離德,城池年久失修。[12]為全力進攻楚國,前279年,白起隨同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在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相會修好,兩國暫時罷兵休戰。[30][9]白起在分析秦楚兩國形勢後,決定採取直接進攻楚國統治中心地區的戰略,於前279年率軍萬人沿漢江東下,攻取沿岸重鎮。白起命秦軍拆除橋樑,燒毀船隻,自斷歸路,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信心,並在沿途尋找食物,補充軍糧。而楚軍因在本土作戰,將士只關心自己的家庭,沒有鬥志,因而無法抵擋秦軍的猛攻,節節敗退。[12][31]秦軍長驅直入,迅速攻取漢水流域要地鄧城(今湖北省襄陽市北),直抵楚國別都鄢城(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32]鄢城距離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很近,楚國集結重兵於此,阻止秦軍南下。秦軍久攻不下之時,白起利用蠻河河水從西山長谷自城西流向城東的有利條件,在鄢城西百里處築堤蓄水,修築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經河水浸泡的鄢城東北角潰破,城中軍民被淹死數十萬。[33]攻克鄧、鄢城後,白起赦免罪犯遷往兩地,[32]又率軍攻占西陵(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西)。[34]
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國,攻陷楚國國都郢,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自保。[35]此戰秦國占領楚國洞庭湖周圍的水澤地帶、長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雲夢縣一帶)的大片土地,[36][37]並在此設立南郡,白起因功受封為武安君。[38]次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為主將、蜀郡郡守張若為副將,奪取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註 4]。[39][40]在春申君的調解下,秦昭襄王才與楚國結盟休戰。[41]
華陽之戰
主條目:華陽之戰
白起於前276年率軍攻打魏國,奪取兩座城池。[42]
前273年,趙、魏兩國進攻韓國的華陽(今河南省鄭州市南),韓國國相派陳筮求救於魏冉。魏冉請求秦昭襄王出兵,秦昭襄王命白起和客卿胡陽率軍救韓。秦軍採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方針,長途奔襲八天後突然出現在華陽戰場,然後趁趙、魏聯軍不備發動進攻,大敗趙、魏聯軍。此戰秦軍共俘虜三名將領,斬首魏軍13萬,魏將芒卯敗逃;趙國將領賈偃被擊敗,秦軍殺死潰退渡河的趙軍2萬人。[43]秦軍占領華陽並乘勝攻取魏國的卷縣(今河南省原陽縣西)、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中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東)、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東北)和趙國的觀津(今山東省觀城縣西)。[44][45]白起又率軍經過北宅(今河南省鄭州市北),進圍魏國首都大梁。經魏國大夫須賈遊說魏冉以及魏安僖王答應派段干崇割讓南陽郡後,秦國才罷兵。[46][43]秦國將觀津送還趙國,並與趙國相約攻打齊國。[44]
陘城之戰
主條目:陘城之戰
魏國人范雎因受迫害逃往秦國,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針對秦國屢次跨越韓、魏兩國作戰,勞師動眾卻又收穫很小的缺點,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策略:用恩威並用的辦法親近魏、韓兩國,威脅楚、趙兩國,迫使齊國恐懼後主動依附秦國,待齊國依附後然後再向臨近秦國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拓展土地。[47]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對臨近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白起進攻韓國的陘城(今山西省曲沃縣東北)、汾城(今山西省臨汾市北),斬首5萬並沿汾河修築防禦工事到廣武(今山西省代縣西)。[註 5]次年,又率軍封鎖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道路。[49][50]
戰國時期形勢圖
長平之戰
主條目:長平之戰
秦國於前262年出兵進攻韓國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野王投降,切斷上黨郡同韓國本土的聯繫。[51]韓桓惠王大為恐慌,派陽城君出使秦國獻上黨郡求和,但上黨郡郡守靳黈不願降秦,韓桓惠王於是派馮亭接替靳黈。[52]馮亭也不願降秦,於是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說:「通往韓國的道路已被切斷,秦國軍隊正在逼進,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國如果接受我們,秦國惱怒,必定攻打趙國。趙國遭到武力攻擊,必定親近韓國。韓、趙兩國聯合起來,就可以抵擋秦國。」於是便派使者通報趙國。趙孝成王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說:「聖人把無功受益看作是禍害,秦國自認為上黨之地唾手可得,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說:「動員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受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可失去機會。」趙孝成王說:「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說:「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可以為將。」趙孝成王於是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駐軍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53][54][9]
前261年,秦國派兵攻占韓國的緱氏(今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註 6]。次年,秦昭襄王又派左庶長王齕攻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亡到趙國,趙軍在長平接應上黨的百姓。四月,王齕向長平的趙軍發動進攻,廉頗迎戰。秦趙兩軍士兵時有交手,趙軍士兵擊傷秦軍的偵察兵,秦軍的偵察兵斬殺趙軍的裨將茄,雙方戰事逐步擴大。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攻下兩座城堡,俘虜四名尉官。七月,趙軍築起圍牆,堅守不出。秦軍強攻,奪下西邊的營壘,俘虜兩名尉官。廉頗固守營壘等待秦軍糧草已盡則自退兵,雖然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此時秦軍糧草將盡, 但趙孝成王仍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正面交戰,秦國丞相范雎又派人到趙國施行反間計,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堅守不戰,將秦國的反間計信以為真,於是派趙括接替廉頗。
秦昭襄王得知趙括擔任主將後,暗地裡派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由白起擔任上將軍,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且嚴令軍中不要走漏消息,否則格殺勿論。趙括接任主將後,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營壘,但秦軍營壘十分堅固,不能攻破。白起命一支25000人的突襲部隊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並派出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軍作戰失利,於是原地建造壁壘,等待援兵到來。秦昭襄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親自前往河內郡,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兵。
到了九月,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編成四隊,輪番進攻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最後趙括親率精銳士兵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士兵40萬向白起投降。白起與手下將領謀劃說:「趙國人民反覆無常,之前秦攻下上黨,那裡的民眾卻全都跑回趙國。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白起用欺騙的手段,命手下士卒將趙國降兵全部殺死,只留下年紀尚小的士兵240人放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前後斬殺趙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55]戰爭結束後,秦軍清掃戰場收集頭顱,因頭顱太多而堆積成台,名叫「白起台」。[56]
失勢
主條目:邯鄲之戰
長平之戰後,趙國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全國上下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前259年,秦軍再次攻占上黨郡,並且兵分三路:王齕一路攻下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皮牢(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北);司馬梗一路攻下太原郡;白起親率大軍攻打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準備一舉滅亡趙國。[57][58]韓、趙兩國大為恐慌,韓桓惠王決定割地求和,而趙孝成王親自前往秦國拜見秦昭襄王,並與大臣趙郝約定割讓六座城池與秦國和談。[59]兩國又派遣使者[註 7]攜帶重金對秦相范雎進行遊說。范雎擔心白起功高影響自己的仕途,以秦國士兵征戰操勞需休養為由,勸說秦昭襄王答應韓、趙兩國求和。秦昭襄王聽從范雎的建議,答應韓國割讓垣雍(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北)、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為條件進行和談。雙方於正月停戰,白起得知此事後與范雎產生矛盾。[60]
趙孝成王準備按和約割讓六城時,大臣虞卿認為割地給秦國,只會讓秦國更加強大,不抵抗割地求和只能加速趙國的滅亡。虞卿建議以六座城池賄賂齊國,交好燕、韓,聯合魏、楚共同抗秦,趙孝成王採納虞卿的建議,在國內積極備戰。[61]秦昭襄王見趙國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聯合對付秦國,準備進攻趙國。白起此時患病,不能帶軍征戰。秦昭襄王向其詢問,白起說:「長平之戰中,秦軍大勝,趙軍大敗。秦國人戰死的給予厚葬,受傷的給予精心治療,有功績的設酒食給予慰勞,百姓假借祭祀之名聚會,浪費財物;趙國人戰死的無人收殮,受傷的得不到治療,軍民哭泣哀號,齊心協力恢復生產。雖然現在大王所派的兵力三倍於以前,但我預料趙國的守備力量是以前的十倍。趙國從長平之戰以來,君臣都憂愁恐懼,早上朝,晚退朝,用謙卑的言辭、貴重的禮品向四方派出使節,與燕、魏、齊、楚結為友好盟邦。他們千方百計,同心同德,致力於防備秦國來犯。現在趙國國內財力充實,加上外交成功,在這個時候不能攻打趙國」。 [12]
秦昭襄王不聽從白起的勸告,於前258年派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鄲,趙國軍民奮起反抗,陣亡五校[註 8]軍隊也沒有取得成果。[62]此時,白起痊癒,秦昭襄王又派范雎見白起,對他說:「當年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戰士百萬。您率領數萬軍隊攻打楚國,攻下楚國國都,燒毀他們的宗廟,一直打到東面的竟陵,楚國人震驚,向東遷都而不敢向西抵抗。韓、魏兩國動員大批軍隊,而您率領的軍隊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卻和它們大戰於伊闕,大敗韓、魏聯軍。現在趙國士卒死於長平之戰的有十分之七、八,趙國虛弱,希望您能領兵出戰,一定能消滅趙國。您以少敵多,都能大獲全勝,更何況現在是以強攻弱,以多攻少呢?」白起說:「當年楚王依仗他的國家強大,不顧國政,大臣們居功自傲,嫉妒爭功,百姓離心離德,城池也不修繕,所以我才能領兵深入楚國,占領很多城池,建立功勳。伊闕之戰中,韓魏兩國相互推諉,不能同心協力,所以我有機會集中精銳,組織勁旅,出其不意地進攻魏軍。魏軍已經戰敗,韓軍自然潰散,然後乘勝追擊敗軍,所以我才能獲勝。秦國在長平大敗趙軍,不趁趙國恐慌時滅掉它,反而坐失良機,讓趙國得到時間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現在趙國軍民上下一心,上下協力。如果攻打趙國,趙國必定拚死堅守;如果向趙軍挑戰,他們必定不出戰;包圍其國都邯鄲,必然不可能取勝;攻打趙國其他的城邑,必然不可能攻下;掠奪趙國的郊野,必然一無所獲。我國對趙國出兵毫無戰功,諸侯就會產生抗秦救趙之心,趙國一定會得到諸侯的援助。我只看到攻打趙國的危害,沒有看到有利之處。」白起從此稱病不起。[12]
身亡
范雎將白起的話轉告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發怒,說:「沒有白起,我就不能消滅趙國嗎?」於是另派王齕接替王陵攻打趙國,又派鄭安平率軍5萬增援[63]。秦軍包圍趙都邯鄲八、九個月,死傷人數很多,也沒有攻下。趙軍不斷派出輕兵銳卒,襲擊秦軍的後路,鄭安平也因遭到趙軍的包圍率部投降。楚公子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領數十萬士兵救援趙國,秦軍損失很大。這時白起說:「秦王不聽我的意見,現在怎麼樣了?」秦昭襄王聽後大怒,親自去見白起,強迫他前去赴任。白起叩頭對秦王說:「我知道出戰不會取得成功,但可以免於獲罪;不出戰雖然沒有罪過,卻不免會被處死。希望大王能夠接受我的建議,放棄攻打趙國,在國內養精蓄銳,等待諸侯內部產生變故後再逐個擊破。」秦昭襄王聽後轉身而去。[64][65]
秦昭襄王免去白起的官爵,將其貶為普通士卒,命其離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遷往陰密(今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鄉),但白起患病,沒有立即動身。過了三個月,前方秦軍戰敗的消息接踵而來,秦昭襄王更加憤怒,於是命人驅逐白起。白起走出咸陽西門十里路,到了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時,范雎對秦昭襄王說:「白起被流放,很不服氣而且口出怨言。」秦昭襄王於是派使者賜給白起一把劍,命他自盡。白起仰天長嘆道:「我到底有什麼過錯竟落得這般結果?」過了一會說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投降的士兵有幾十萬人,我用欺詐之術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了。」白起隨後自殺。[66]《戰國策》記載為白起離開咸陽七里時,被秦昭襄王所派使者絞殺。[67]白起的副將司馬靳也一同被賜死。[68]
死後
白起被賜死後,諸侯列國都舉杯慶賀,[69]而秦國人都同情他有功無罪而死,大小城邑都祭祀他,[70]並自發在咸陽為其修建祠堂。到秦始皇時追念白起的戰功,封其子白仲於太原,白起的後代子孫世代為太原人。[7]
軍事思想
白起擅長野戰和攻城戰,在作戰前和作戰時,重視掌握和分析敵方虛實強弱。例如伊闕之戰中發現韓魏兩國軍隊相互推諉,不能同心協力的弱點取得大勝;邯鄲之戰時發現失去滅亡趙國的最佳時機後拒不領兵。在與強敵作戰時,不與敵軍正面會戰,採取先弱後強的戰術分批蠶食敵軍。例如鄢郢之戰白起率數萬軍隊在方圓五千里、士兵百萬的楚國境內長途奔襲作戰;長平之戰避免與趙軍主力會戰,引誘趙軍進入包圍圈後進行蠶食。在敵軍落敗時,乘勝迎勢,窮追猛打。例如伊闕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後乘勝擴大戰果。白起戰術靈活多變,能根據當地地形地貌制定戰略戰術。例如鄢城之戰的水攻、華陽之戰的長途奔襲作戰等。白起還擅長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例如鄢郢之戰中火燒楚國先王陵墓夷陵,長平之戰坑殺趙國降卒,皆大幅挫傷敵方的士氣。[71]白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CQU43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