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以勾龍配,稷以后稷配/封建君主堆土而建成社稷壇,舉行祭祀土地神的禮儀,其實是這種原始祭祀土地神習俗的延續。(不過,這個被祭祀的土地神,已經不是只管治一個地區的土地公地方神,而是管治天下土地的國家一級大神「后土」勾龍了/社以勾龍配,稷以后稷配/后土-句龍-玉豬龍-姜太公的祖先/句龍是神農氏(姜姓)的第十一代世孫,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太公介紹--姜太公生於山東日照,商更丁帝八年八月初三(西元前 1211 年),卒于周康王六年(西元前 1072 年),139 歲。2017年3156周年誕辰。姜太公姓姜或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炎帝神農皇帝51世孫,伯夷36世孫。

有個叫句龍的人,他是神農氏的第十一代世孫,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


后土-句龍/山西-介休后土廟【山西介休】 后土廟/山西萬榮后土祠+山西靈石后土廟/北京地壇-專祀后土+北京地壇公園/最早的龍-“C ”形大玉龍、玦形玉龍/中國第一個世襲帝制皇朝—夏朝的圖騰即為“勾龍”。夏朝為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統一國家,夏朝的國家圖騰:“勾龍”,當然也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圖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NQjaX


后土一詞,是統轄所有土地的神靈,不是管理一境的土地神共工所生之句龍[1];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2]與中央玉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東方東極青華大帝、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同為「六御」。唯一例外,是在墳墓上供奉的后土神石碑,指的是守墳的土地神
最早見於《尚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等。「后」是君主的意思,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漢代建「后土祠」,「皇天」、「后土」對稱。宋代楊照《重修太寧廟記》說「后土為土地最尊之神」。現今的華人多半將后土視為女神,學者認為與佛家的堅牢地神(地母神,Bhumi)有關。
各地情況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萬榮后土祠是全世界后土祠廟之祖后土在宋時被尊為「天下地神之宗,土地最尊之神」。在漢代,每三年皇帝都要來萬榮后土祠舉行一次大祀漢武帝劉徹於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擴建汾陰后土祠,定為國家祠廟,作為巡行之地。漢武帝曾六次祭祀后土,並在此留下了千古絕賦《秋風辭》,萬榮后土祠內經典建築秋風樓即因此得名。武帝之後,漢朝帝王在后土祠祭祀達11次之多。唐代時,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年間三次來此祭祀,並擴建祠廟。宋真宗時按祭祀建築最高等級擴建后土祠,整個祠廟建成後999畝大,史稱海內祠廟之冠。金代所刻宋后土祠廟貌圖石,現存后土祠,其摹本現選在《中國古代建築史》教科書中[3]。
中國大陸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縣城西南上元觀鎮與董家營鎮交界處有南沙河風景區地母娘娘廟興建於東漢獻帝二年(公園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朝歷代民眾虔誠拜謁,香火鼎盛。據聞清代後期由廣東羅浮山傳入台灣,故台灣地區流傳的《地母經》卷首載有「光緒九年正月初九陝西漢中府城固地母廟飛鸞傳經」之說(飛鸞,亦稱扶鸞、扶乩,依神靈附體托筆,於沙盤書寫上諭聖訓,光緒九年即1883年)。近年來台灣宗教人士和道教信眾,來城固旅遊觀光,拜謁地母聖神。2014年4月,台灣中華地母至尊道教會理事長楊瑞德一行26人來到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五郎關拜謁地母聖神。[4][5]
台灣廟宇所供奉的地母娘娘
台灣
后土神,在台灣普遍被稱為「地母」而不被稱為后土,通常的稱呼有「地母至尊」、「虛空地母」等。相反的,在台灣的「后土」,常是指墳前守墳的「土地神」。二者神格相差甚遠,性別亦異,一為男神(后土),一為女神(地母)。
「地母」一詞的流行,可能和《三教搜神大全》稱后土皇地祇為「土母」,還有民間尊稱天地之神為「天公地母」之稱有關。但更直接的關係,則可能是和台灣民間卜吉擇日所用的《玉匣記》以及《地母經》的流行有關。《玉匣記》中有<地母歌>是依六十甲子,以歌謠方式預示該年田地豐歉及吉凶情形。除《玉匣記》外,《地母經》是流行較廣的經書。台灣地母神的尊稱為「虛空地母無量慈尊」,此稱即出於「地母經」。台灣地母的造型,通常為中年女性,面貌端莊典雅,手持拂塵或捧八卦,腳踩地球,顯現她是大地之母。台灣地母的造型,和大陸萬榮古汾陰后土娘娘的造型,不論在服裝或臉形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在台灣,地母的信仰雖不若女神媽祖、王母甚至佛教觀音等的興盛,但以地母為主神,專祀地母者也偶可看到,如宜蘭市慈民宮(由信女楊李錦女士於民國二十三年 經託夢指示 雕刻聖像 焚香頂禮膜拜 並在民國三十一年籌建廟宇 三十六年初夏落成 )⚪ 新北市蘆洲護天宮、新北市新店區草茅地母廟、臺中市西屯區仙福堂地母至尊總堂、埔里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和古坑靈台山建德寺地母廟,埔里地母廟更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一家四代的信仰支柱,原先是人稱宏碁阿嬤的施陳秀蓮女士一人信仰支柱(施振榮已故母親),而後因種種神蹟,使得施振榮也跟著母親篤信地母,甚至在宏碁的所有辦公室一定有地母的令旗,而施振榮的家中也有供奉地母。而在台灣其他各宮廟雖非以地母為主神,但多有將地母列為配祀神者,惟此種宮廟多屬私人宮壇。但在台灣,最具規模且最受認同的地母廟,便是南投縣埔里鎮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其被認為是全台灣地母的開基祖廟,宮前的八卦九龍池更是一大特色。后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ch2dQU


后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后土是中國神靈地祇(泛指所有大地上的自然神)的代表,統轄所有土地,類似西方神話的大地之母蓋亞,后土下轄神州地祇、社稷、國社、山神、城隍、土地神等各級大地之神;后土尊稱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1],在道教中與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紫微大帝、長生大帝、青華大帝共稱為「六御」。
后土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等。「后」是君主的意思,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漢代建「后土祠」,「皇天」、「后土」對稱。宋代楊照《重修太寧廟記》說「后土為土地最尊之神」。
古時有傳說神農氏後裔,共工之子句龍(后土),因善於治理水土,後來被尊奉為后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2]。
現今的華人多半將后土視為女神,學者認為與佛家的堅牢地神(地母神,Bhumi)有關。唯一例外,是在墳墓上供奉的后土神石碑,指的是守墳的土地神。
各地情況后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83uesR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萬榮后土廟是全世界后土祠廟之祖后土在宋時被尊為「天下地神之宗,土地最尊之神」在漢代,每三年皇帝都要來萬榮后土祠舉行一次大祀。漢武帝劉徹於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擴建汾陰后土祠,定為國家祠廟,作為巡行之地。漢武帝曾六次祭祀后土,並在此留下了千古絕賦《秋風辭》,萬榮后土祠內經典建築秋風樓即因此得名。武帝之後,漢朝帝王在后土祠祭祀達11次之多。唐代時,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年間三次來此祭祀,並擴建祠廟。宋真宗時按祭祀建築最高等級擴建后土祠,整個祠廟建成後999畝大,史稱海內祠廟之冠。金代所刻宋后土祠廟貌圖石,現存后土祠,其摹本現選在《中國古代建築史》教科書中[3]。
中國大陸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縣城西南上元觀鎮與董家營鎮交界處有南沙河風景區地母娘娘廟興建於東漢獻帝二年(公園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朝歷代民眾虔誠拜謁,香火鼎盛。據聞清代後期由廣東羅浮山傳入台灣,故台灣地區流傳的《地母經》卷首載有「光緒九年正月初九陝西漢中府城固地母廟飛鸞傳經」之說(飛鸞,亦稱扶鸞、扶乩,依神靈附體托筆,於沙盤書寫上諭聖訓,光緒九年即1883年)。近年來台灣宗教人士和道教信眾,來城固旅遊觀光,拜謁地母聖神。2014年4月,台灣中華地母至尊道教會理事長楊瑞德一行26人來到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五郎關拜謁地母聖神。[4][5]
台灣廟宇所供奉的地母娘娘
台灣
后土神,在台灣普遍被稱為「地母」而不被稱為后土,通常的稱呼有「地母至尊」、「虛空地母」等。相反的,在台灣的「后土」,常是指墳前守墳的「土地神」。二者神格相差甚遠,性別亦異,一為男神(后土),一為女神(地母)。
「地母」一詞的流行,可能和《三教搜神大全》稱后土皇地祇為「土母」,還有民間尊稱天地之神為「天公地母」之稱有關。但更直接的關係,則可能是和台灣民間卜吉擇日所用的《玉匣記》以及《地母經》的流行有關。《玉匣記》中有<地母歌>是依六十甲子,以歌謠方式預示該年田地豐歉及吉凶情形。除《玉匣記》外,《地母經》是流行較廣的經書。台灣地母神的尊稱為「虛空地母無量慈尊」,此稱即出於「地母經」。台灣地母的造型,通常為中年女性,面貌端莊典雅,手持拂塵或捧八卦,腳踩地球,顯現她是大地之母。台灣地母的造型,和大陸萬榮古汾陰后土娘娘的造型,不論在服裝或臉形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在台灣,地母的信仰雖不若女神媽祖、王母甚至佛教觀音等的興盛,但以地母為主神,專祀地母者也偶可看到,如宜蘭市慈民宮(由信女楊李錦女士於民國二十三年 經託夢指示 雕刻聖像 焚香頂禮膜拜 並在民國三十一年籌建廟宇 三十六年初夏落成 )⚪ 新北市新店區草茅地母廟、臺中市西屯區仙福堂地母至尊總堂、埔里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和古坑靈台山建德寺地母廟,埔里地母廟更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一家四代的信仰支柱,原先是人稱宏碁阿嬤的施陳秀蓮女士一人信仰支柱(施振榮已故母親),而後因種種神蹟,使得施振榮也跟著母親篤信地母,甚至在宏碁的所有辦公室一定有地母的令旗,而施振榮的家中也有供奉地母。而在台灣其他各宮廟雖非以地母為主神,但多有將地母列為配祀神者,惟此種宮廟多屬私人宮壇。但在台灣,最具規模且最受認同的地母廟,便是南投縣埔里鎮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其被認為是全台灣地母的開基祖廟,宮前的八卦九龍池更是一大特色。
后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83uesR



山西古廟竟號稱海內祠廟之冠 北京天壇之源 30位皇帝曾親臨祭拜!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b7zeqq


曲阜孔府后土神位----后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ch2dQU


曲阜孔府后土神位

曲阜孔府后土神位


“清明”掃墓后土是土地公?
2018年3月9日
為何台灣常見后土在墓園的一旁?因為“楚辭”曾說地下幽冥是后土掌管,門口守衛是土伯,到了明朝以後后土成為民間墓園的守護神,而漢人移民開墾台灣始自明清,也就繼承這項傳統。
非墓園的「后土」
北宋真宗年間,給地神尊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表示后土是皇天(玉皇大帝)的對稱,玉帝是乾元之主,而后土則為坤維之主,整個大地的尊神,並且統轄九土,九壘,四瀆,五嶽。
民間以天屬陽為父,地母陰為母,而尊稱「地母至尊」,與玉皇大帝,太極天皇上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北極紫微大帝,稱合「六禦」,「禦」是統治的意思,后土也是「地母元君」簡稱。
古代的社稷之神,則為一方之土地,山岳,淮海,四瀆(淮河為東瀆,長江為南瀆,黃河為西瀆,濟水為北瀆)之神。因此墓園旁的後土也難符合上述所說,無論是社神或地母神或土地公。
2013年時嘉義婦人挖出一塊「后土碑」,移到土地公廟旁卻造成鄉民恐慌怪事連連,多人發生意外或猝死。後來改到公墓旁建立「后土祠」,就漸漸平靜下來。民俗專家認為將后土放在土地公廟,整個村落宛如一座大墳墓,集四方陰氣在此,一些亡魂都會來此要「盤纏 」 ,運勢較差或身體虛弱者往往劫數難逃。那這樣后土到底是誰?
的墓園后土
第一種說法,共工氏兒子:
屬於儒家思想,出自“周禮”在“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即將后土視為人名,也就是共工的兒子,也因其能治理開墾九州而被祀奉為社神,成為數千年的儒家傳統,后土就是土地神。
第二種說法,土正與社神:
“左傳”記載「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是顓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之子,兼土官共工死後,人們奉他為司水利之神 「水師」 ,他的兒子后土也被人們奉為土地神「社神」
第三種說法,是神話傳說中那位追趕太陽的夸父的爺爺(出自馬書田著“華夏諸神”)在較早期也有男神像的后土。直到唐宋以後才改為女性大地之母的形象。
第四種說法,是「祭壇」的后土:
“禮記。檀弓”「君舉而哭於后土」此處社是為祭壇之意,所以后土是為祭壇。“周禮”也稱「安葬完畢,在墓左設立祭祀后土的神壇。」
第五種說法則是墓園的地基主:
地基主大家耳熟能詳,不過要可掌管各墓各地祖先,就不知是否力量足夠與位階適宜與否。
第六種說法是土地公
職務為僅掌管墓園因此另名后土,要先拜后土請求讓祖先出來享用子孫供品。相呼應一則傳說,新竹清華大學內的土地公託夢給學生想請求轉換廟的位置,因為校內原有墓園已經移走,這樣祂的KPI都沒有不是辦法,於是學生請土地公找教授,才順利改換廟的座位朝向校園,以保佑校內人士安全。
可見墓園的「后土」所代表的並不是單一的對象,但依然在社神,句龍,土神範圍之內,而人終究落葉歸根,所以無論是句龍,社,土神,后土都應和對「土地」的崇拜或祭祀有關,也是千年傳承而來的自然崇拜演化。在墓園旁立「后土」碑也有「感念土地養育一生之恩」 ,寬恕佔用最後(後)一小塊土地的意思


炎帝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號神農氏,為神農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陝西省寶雞--炎帝神農氏姜榆罔

中華姓氏炎帝神農氏源流系譜 @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 :: 痞客邦 ::


遠古時期,有個叫句龍的人,他是神農氏的第十一代世孫,共工氏之子。共工氏被顓頊打敗以後,顓頊任命句龍為土正官,主管土地社稷,負責平整土地,疏導河流。他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被後世祀為“后土”之神。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到堯時,還為他立祠紀念。句龍氏的後代就用他的名字作為姓氏。有的以“句龍”為氏,有的去掉龍字,以“句”為氏,“句”也寫作“勾”。
相關名人編輯
句龍如淵。勾龍如淵(1093-1154),字行父,永康軍導江(今四川灌縣東)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登上舍第。沉浮州縣二十年,以張浚薦,召試館職。高宗紹興六年(一一三六),除秘書省校書郎。歷著作佐郎、尚書祠部員外郎兼權禮部、起居舍人。八年,兼給事中、同知貢舉,除中書舍人兼侍讀、兼直學士院。擢試御史中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三)。九年,罷(同上書卷一二六)。十年,為左朝請郎、敷文閣待制(同上書卷一三八)。二十四年,卒(同上書卷一六七),年六十二。勾龍如淵翼秦檜,主和議,為史所非。
句龍爽。四川人,生卒年月不詳。宋代宮廷畫家,擅長人物畫。神宗時官翰林待詔。作品有《西成民樂圖卷》《歲豐圖卷》等。時稱他畫的人物“其狀質野,有返樸之意。”


C型龍是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祭祀玉器,實屬中國最早的玉龍,馬臉長鬃,體彎似鉤,從右側面看,頗似英文字母“C”,於是又被玉器鑑藏界稱之為“C形龍”。“勾”的古字通假為“句”字,所以,“勾龍”古又寫作“句龍”。而“句龍”或“勾龍”,則為古史中“句龍氏”的簡稱與象徵。“句(勾)龍”,在古史傳說中為“共工”之子“后土”的別稱,為中華民族遠古祖先之一。
《左傳·昭公廿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1
《左傳·昭公廿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
  《國語·魯語》:“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著名神話學者丁山考證,“共工”的合音可讀為“鯀”,“能平九土”的共工之子“句龍”,就是“治水土定九州”的“禹龍”,夏人祭祀“神社”,就是紀念先祖“禹皇”。許慎《說文解字》解“禹”為“蟲也,象形。”丁山根據甲骨文、金文字形,解“禹”為“虺蛇”即“勾龍”。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論證夏朝的圖騰即為“句龍”:“夏有祀龍之官者,當因民族祀典,以龍為尊。龍者,句龍也。而世傳夏後氏郊鯀宗禹,此餘所以疑禹即句龍;句龍平九土,亦演自夏后氏圖騰神話。”聞一多《天問疏證》也曾說:“共工子勾龍即鯀子禹”。當今被考古界定論為夏朝遺址的二里頭文化陶器上,便繪有“蛇身龍”,龍身修長、彎曲如勾,可稱“勾龍”。“勾龍氏”為夏人的祖宗—禹皇,“勾龍”當為夏族的先祖圖騰,因此,中國第一個世襲帝制皇朝—夏朝的圖騰即為“勾龍”。夏朝為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統一國家,夏朝的國家圖騰:“勾龍”,當然也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圖騰。
  《左傳·昭公廿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1


從以上的古籍記載,我們似乎可以歸納出『社神』應是中國最早的土地神了。但因為土地神本為自然崇拜,所以當由自然神要轉化為人格神時,其神化的對象自然會有所不同,所以中國的『社神』一直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但根據多數古籍的記載,『句龍』似乎較為多數人所認同、採用為中國最早的『社神』,以下的典籍可供參考:    
  《左傳》:「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水土,祀之為社神」    
  《左傳》:「共工氏有子曰句龍,佐顓頊,能平九土,為后土,故封為上公,祀以為社」    
  曹植的《社頌》中也曰:「於惟太社,官名后土,是曰句龍,功著上古」    
  由以上的古籍中,我們可以看出共工之子句龍即為『社神』,又因其能平定水土,所以被祀奉為社神。在《山海經》中也記載這樣的神話:句龍的爺爺是火神祝融,而其父親就是水神共工,在神話傳說中共工曾和顓頊爭奪帝位,失敗後怒觸不周山,使得柱斷天穿,大雨不止,害得女媧氏為之補天,而其孫就是赫赫有名的誇父,最後誇父還為逐日而死呢!    
  在前文中曾提及「后土」一詞,后土似乎也和社神扯上了關係,這是個較複雜的問題,將留到下一節再作探討。    
就以上有關社神的討論筆者試做以下的看法:    
(1)中國所說的社神,即為人類從自然崇拜所轉化而成的土地神。    
(2) 中國神話中的句龍是為共工的兒子,被認為是當時的社神,所以句龍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土地神代表。    
(3) 句龍之所以被奉為社神,是因其對農業生產的貢獻,協助部族開墾荒地,並能平定水患,引渠灌溉,而人們為感念其在農業生產上的成就,故祀之為社神,所以句龍是早期的農業之神。    
(4)中國早期的社神、土地神的發展和演變,往往是和農業社會結合,伴隨農業社會之發展而演變。

---------------------------------

句龍,即后土氏,相傳為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九土」,因治水土有功,顓頊任命其為土正官。句龍被後世祀為后土之神,是掌管社稷、土地的社神


后土/顓頊治理天下,設立了五官。句龍因治水土有功,被顓頊任命為土正官,稱為后土。后土,是主管土地的官職名稱,也是主管五土的總神,能生養萬物。 因后土能平水土,立下赫赫功勳,所以將祭祀后土的祭禮稱為社祭。古代凡是建立赫赫功勳的人,可與后土配享,附祀於廟,同受祭饗。

結拜時對「皇天后土」發誓,后土是誰?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18日, 2018
曲阜孔府后土神位。
攝像者: Shizhao/Wikimedia Commons
古代,人們義結金蘭時,常說:「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他們對著「皇天、后土」發誓,請天地作證,表明自己說的是真話。一旦結義後,就不能違背自己的誓言。
《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結拜為義兄弟,稱為「桃園三結義」。(公有領域)
皇天,人們知道是上天,主管上蒼的那位神。那麼,后土是指誰?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顓頊登上帝位以後,炎帝的後代共工氏心生妒嫉,不順天命,肆意發動戰爭與顓頊大戰,結果被顓頊打敗。
顓頊登上帝位以後,共工氏發動戰爭與顓頊大戰,結果被顓頊打敗。圖為顓頊像,漢武梁祠畫像石。(公有領域)
《禮記‧祭法》中說,共工氏霸占九州,禍亂華夏。他的兒子句龍見父親闖下大禍,殘害了無數黎民,心裡很是傷心。於是,他獨自一人悄悄填平了裂開的九州。
顓頊治理天下,設立了五官。句龍因治水土有功,被顓頊任命為土正官,稱為后土。后土,是主管土地的官職名稱,也是主管五土的總神,能生養萬物。
因后土能平水土,立下赫赫功勳,所以將祭祀后土的祭禮稱為社祭。古代凡是建立赫赫功勳的人,可與后土配享,附祀於廟,同受祭饗。


溯源最早的龍和鳳。
1、最早的龍
有學者認為,農安玉龍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石龍,出土於農安縣左家山遺址。為一石灰岩琢制後雕刻而成,龍體呈盤蜷狀,頭尾相連,近似璞璧形,嘴部有兩道陰刻細紋,眼部為透雕圓孔。頭尾分明,其間有缺槽,徑.4 5厘米,孔徑1厘米,眼孔.0 4 厘米,厚.0 5厘米,現藏於國家博物館。左家山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據碳14測定, 距今約七千年左右,是吉林省所見到的最早的龍的形象。
其實相比農安玉龍,紅山玉龍更為知名。紅山玉龍是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在農安玉龍出土之前,紅山玉龍一直被認為新石器時代東北區域最早具有人類生活痕蹟的代表遺物,隨著農安玉龍的出現,農安玉龍也真正成為“中華第一玉石龍”。換句話說,吉林農安區域有人類生活的軌跡要至少早於紅山區域500年以上。
據吉林大學趙賓福教授介紹,從龍的形態和造型上,左家山下層文化出土的玉龍應該是紅山玉龍的祖型,紅山文化的龍是左家山下層文化的龍演變而成。
還有兩點需要說明~
1)從考古學上講,玉石龍這個器物實際上是個玦,考古發現證明了,在遼西地區發現了8200年的玉玦,是興隆窪文化出土的,出土時玉玦是在墓主人的耳朵上的,是一對耳環。接下來過了兩三千年,發展到紅山文化的時候,這種玉玦的一側就被雕琢出來像豬的頭一樣的形象,最早的時候稱為玉豬龍,身姿呈捲曲狀。
2)石龍還是玉龍的問題。從礦物學的說法來講左家山出土的玉龍並不能稱之為玉,但是換一種說法美石為玉,玉美石也,所以說美的好看的石頭為玉,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就可以叫玉龍。
其實,全國還有很多地方都聲稱發現了“第一龍”。比如,同樣是距今6000多年的寶雞百首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龍形圖案被重新提出;湖北省黃梅縣也發掘出距今5000年至6000年的鵝卵石擺塑的龍形;山西省陶寺龍山文化墓地出土了接近於商代青銅器龍紋的彩繪蟠龍紋圖案;還有近年發現的甘肅馬家窯彩陶“龍”形圖案。這些圖案有的似鳥,有的似魚,有的似蛙,但都被稱之為“龍”。年代更久遠的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出土的龍紋陶片和石塑龍。根據多種方法測定,查海遺址的年代竟距今8000年左右。
著名文物專家、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孫機先生給“龍”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和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現的象形之龍字相同或相近的圖形都可以稱之為龍。由此出發,他認為,中國現在常見的龍的形像是在紅山文化中創造出來,為商代所繼承、發展並初步加以規範的,他稱之為“ 真龍 ”;而在甲骨文之前的一些原始藝術品中的形象,似乎與龍有關聯,但和龍字差別較大的統稱為“ 前龍 ”;同樣是早於甲骨文的這類形象,但與龍字一致或近似,與後來的龍之造型有傳承關係者,稱作“ 原龍 ”。
所以,我們今天常見的噴雲吐霧、威風凜凜的龍的形象的源頭應該就是農安玉龍、紅山玉龍等“原龍”。
2、最早的鳳
在高廟文化遺址發現之前,考古界普遍認為,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舁日”象牙雕刻蝶形器中有著我國最早的鳳凰圖案。這件器物兩側各有一展翅欲飛的鳳鳥,圓眼,鉤喙,伸頸昂首相望,擁戴著太陽,形像地反映了原始農業發明以後先民對知時鳥和照耀萬物的太陽的崇拜。
高廟遺址的發現打破了這一記錄,據主持高廟文化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賀剛說,在對高廟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與宗教祭祀、巫術有關的“藝術神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戳印有鳳凰、獸面和太陽圖案的一個白色陶罐,這說明中華民族有關神鳥鳳凰的神話傳說至少追溯到7400年前。
圖為高廟遺址發掘場景。
圖為高廟遺址發現的印筆點鳳鳥紋、“風鳥載日”紋、並列鳥紋等。
根據神話傳說,鳳是從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今日所見關於鳳的最早記錄,可能是在《尚書·益稷》篇中。書中敘述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由夔龍主持音樂,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最後,一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
鳳凰的傳說則有很多說法,流傳最廣的是這樣:黃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人,嫘祖受到黃帝制定的新圖騰的啟示後,她把剩餘下來各部落的圖騰,經過精心挑選,也仿照黃帝制定龍的圖騰的方法:孔雀頭,天鵝身,金雞翅,金山雞羽毛,金色雀顏色……組成了一對漂亮華麗的大鳥。造字的倉頡這兩隻大鳥取名叫'鳳'和'凰'。鳳,代表雄,凰,代表雌,連起來就叫鳳凰”。這就是“鳳凰”的來歷。當然,傳說也不可盡信,見仁見智吧!
拋開其他的不談,我們都能夠感受到龍鳳是炎黃子孫始祖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像徵。今天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龍鳳形象,已是數千年來逐步演化的結晶,它高度概括了中華民族形成、融合的歷史。龍鳳軀體上的一頭、一目,無不呈現出當年眾多部族各自原先所崇尚圖騰的標誌,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血肉聯繫的整體性和凝聚力。


紅山文化玉器6000年風雨神都的雲中絕唱(一)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VMVjtu


躺在泥土里的红山古玉都长啥样?(三)_搜狐文化_搜狐网 - https://goo.gl/nyF4XF

紅山文化玉器6000年風雨神都的雲中絕唱(一)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VMVjtu


農業始祖 炎帝神農氏
2017-12-22 由 一生萬物環環相扣 發表于歷史
炎帝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號神農氏,為神農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神農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四時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
神農銅像
歷史上有過很多關神農氏和炎帝是不是一個人的爭論
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係,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神農於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忘了說明的需要說明一下,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像伏羲,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於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唯一一個君主的稱呼。但是後世的學者們往往產生歧見,比如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中,很多人都認為蠶從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兩代君王,但是實際上蠶從和魚鳧乃是兩個分別長達數百年的古蜀國王朝,每個王朝都有十幾個世代。(《史記.五帝本紀》中也提到: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請注意這個「世」字。)這就是為什麼伏曦,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麼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於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於姜水(傳說是神龍的子孫,因為龍頭長得像羊頭),故以姜為姓,名石年,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故又號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後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後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姜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傳至八帝至炎帝神農氏榆罔(炎帝神農氏榆罔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孫)。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後。
榆罔:姜姓,故全稱曰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孫,炎帝神農氏姜裹之曾孫,是繼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後的第八位帝王,與黃帝公孫軒轅同時代人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居於空桑,後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為暴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勢力已經衰弱,沒有能力進行征伐,於是被迫居於涿鹿,諸侯公孫軒轅實懋聖德,平定了天下暴亂,所以諸侯都歸順了他,所以公孫軒轅代替了炎帝神農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為天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於洛,恥於受封,遂遷於瀟湘茶鄉之尾 (故崩葬於瀟湘茶鄉之尾,當地民眾仍以帝王之禮厚葬了他,今湖南炎陵的炎帝陵。故陝西寶雞有炎帝陵,我經過歷史古籍及文脈推斷贊同後此為第一代炎帝烈山氏(神農氏)姜石年的陵墓。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隨州有炎帝陵,當為另六位炎帝神農氏某三位帝王的陵墓。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之七世孫伯夷在堯帝身邊擔任四岳官職,即天下四方諸侯統領。在舜帝身邊擔任秩宗官職,典朕三禮。輔佐大禹帝平水土功勞甚大。為堯舜禹身邊的股肱重臣,故稱之為呂侯,呂即「脊樑」也。封地為呂國(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輯著)卷二十九載:「呂城。(徐)州東五十里。春秋時宋邑。襄元年(註:周簡王十四年,即公元前572年。)《太平寰宇紀》卷十五,杜預註:「彭城呂縣也,漢為呂縣;宋武北征改為壽張縣。2000年左右的漢朝人杜預以及500年前的清朝人都認為呂國在彭城徐州東邊,靠近宋國,」),為中華呂氏始祖。
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說人物。除了發明農耕技術外,還發明了醫術,
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為他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可是他又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則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否即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
《淮南子》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紀》亦云: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韓非子·五蠹》說:"民食蛤,腥躁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記載描述了炎帝神農氏及先民們在採集活動中,逐漸發現,由於誤食了某些動植物,會發生嘔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動植物,能消除或者減輕身體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現象。在漁獵生活中,又發現,吃了某些動物的肢體、內臟,能產生特殊的反應。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便能逐漸辨識許多動植物,了解它們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種疾病,便有意選擇某些動植物來進行治療。正是這種以身實踐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中國中醫學的基礎,開創了中華民族的中醫學文化。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
現在百姓們還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著神農,緬懷先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krve2rq.html


專家觀點告訴你神農氏和炎帝是不是同一個人
2017-11-09 由 舜里傳媒 發表于歷史
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麼關係?兩者是否為同一人呢?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問題,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這一派的觀點現在占上風,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係,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關於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忘了說明的需要說明一下,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像伏羲,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於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唯一一個君主的稱呼。但是後世的學者們往往產生歧見,比如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中,很多人都認為蠶從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兩代君王,但是實際上蠶從和魚鳧乃是兩個分別長達數百年的古蜀國王朝,每個王朝都有十幾個世代。(《史記。五帝本紀》中也提到: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 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請注意這個「世」字。)這就是為什麼伏曦,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麼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於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但是,關於炎帝的記載則明顯和神農氏對不上號。和神農不同,關於炎帝的稱號是對某一個人還是對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領的稱呼這一點是存在爭論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經歷了八個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農,他的時代比黃帝的時代大約早幾百年。而和黃帝同一個時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這種說法,就把炎帝和神農串到了一起,即無論炎帝還是神農都是同一部落首領的稱呼。同一部落首領有不同的稱呼倒不奇怪,但是無論神農氏是七十個世代還是十七個世代,顯然都和炎帝的八個世代對不上號。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炎帝和神農為同一人的說法值得懷疑。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於姜水,故以姜為姓,名石年,烈山氏,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因起於烈山,所以又號為烈山氏,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故又號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後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後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姜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傳至八帝至炎帝神農氏榆罔(炎帝神農氏榆罔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孫)。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後。
榆罔:姜姓,故全稱曰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乃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孫,炎帝神農氏姜裹之曾孫,是繼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後的第八位帝王,與黃帝公孫軒轅同時代人。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居於空桑,後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為暴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勢力已經衰弱,沒有能力進行征伐,於是被迫居於涿鹿,諸侯公孫軒轅實懋聖德,平定了天下暴亂,所以諸侯都歸順了他,所以公孫軒轅代替了炎帝神農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為天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於洛,恥於受封,遂遷於瀟湘茶鄉之尾(故崩葬於瀟湘茶鄉之尾,當地民眾仍以帝王之禮厚葬了他,今湖南茶陵的炎帝陵。故陝西寶雞有炎帝陵,我經過歷史古籍及文脈推斷贊同後此為第一代炎帝烈山氏(神農氏)姜石年的陵墓。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隨州有炎帝陵,當為另六位炎帝神農氏某三位帝王的陵墓。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之七世孫伯夷在堯帝身邊擔任四岳官職,即天下四方諸侯統領。在舜帝身邊擔任秩宗官職,典朕三禮。輔佐大禹帝平水土功勞甚大。為堯舜禹身邊的股肱重臣,故稱之為呂侯,呂即「脊樑」也。封地為呂國,為中華呂氏始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z8pyjz.html


姜太公的祖先

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麼關係?炎帝神農氏有哪些傳說?
2016/12/21 來源:予鄗
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孫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華夏始祖之一,與黃帝並稱為中華始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於厲山(今湖北隨縣厲山)。炎帝制耒耜,種五穀。立市廛,首辟市場。治麻為布,民著衣裳。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作陶器,改善生活。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黃子孫。另有八世炎帝之說,一世、二世炎帝均生活於寶雞,並輻射至兩湖(湖南、湖北),八世炎帝生活於湖南炎陵縣。
炎帝與黃帝是華夏族(漢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今陝西武功縣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陝西寶雞市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炎帝,傳說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農氏族始祖。炎帝始生地在厲山,軒轅氏族始祖黃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有定論。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後世所稱道。據《史記》等古籍追記,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據《綱鑑》等記載:「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愨,不岔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於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腸谷,西至三危,莫不從其化。」《越絕書》說:「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於人,而天下共尊之。」為人們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炎帝的傳說炎帝姓姜,生於厲山(今湖北隨縣厲山),成長於姜水。相傳他牛頭人身,是以羊為的氏族首領,就是現在的羌族(神農的子孫)。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姜水流域,就是現在的寶雞市清姜河,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面,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乾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史學界日趨支持另一種說法,炎帝同黃帝一樣是一種帝位,而炎帝一繫世代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姜水,後期神農氏部落執掌炎帝之位,而黃帝族部落,公孫姓,興起於渭河流域的姬水,而此時的神農氏部落已經無力征討號令天下,黃帝開始征討諸侯,積蓄實力,在阪泉也即涿鹿(河北)與炎帝神農氏決戰,炎帝神農氏一戰被擊潰,黃帝得以號令天下諸侯,流放炎帝神農氏於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從黃帝號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農的部屬,揚言為炎帝報仇,糾集部眾與黃帝戰,數次擊敗黃帝,最後被黃帝利用計謀擊敗並殺,黃帝其後又先後平定蚩尤餘部--刑天氏叛亂,最終一統天下,同時考慮到炎帝眾望所歸,民望猶盛,後來將其召回輔政,合併炎帝神農氏部落,後稱炎黃部落...
問題一
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麼關係?兩者是否為同一人呢?
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問題,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這一派的觀點現在占上風,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係,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關於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忘了說明的需要說明一下,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像伏羲,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於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唯一一個君主的稱呼。但是後世的學者們往往產生歧見,比如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中,很多人都認為蠶從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兩代君王,但是實際上蠶從和魚鳧乃是兩個分別長達數百年的古蜀國王朝,每個王朝都有十幾個世代。(《史記.五帝本紀》中也提到: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請注意這個「世」字。)這就是為什麼伏曦,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麼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於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於厲山(傳說是神龍的子孫,因為龍頭長得像羊頭),故以姜為姓,名石年,烈山氏,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因起於烈山,所以又號為烈山氏,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故又號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後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後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姜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傳至八帝至炎帝神農氏榆罔(炎帝神農氏榆罔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孫)。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後。
榆罔:姜姓,故全稱曰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乃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孫,炎帝神農氏姜裹之曾孫,是繼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後的第八位帝王,與黃帝公孫軒轅同時代人。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居於空桑,後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為暴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勢力已經衰弱,沒有能力進行征伐,於是被迫居於涿鹿,諸侯公孫軒轅實懋聖德,平定了天下暴亂,所以諸侯都歸順了他,所以公孫軒轅代替了炎帝神農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為天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於洛,恥於受封,遂遷於瀟湘茶鄉之尾(故崩葬於瀟湘茶鄉之尾,當地民眾仍以帝王之禮厚葬了他,今湖南炎陵的炎帝陵。故陝西寶雞有炎帝陵,我經過歷史古籍及文脈推斷贊同後此為第一代炎帝烈山氏(神農氏)姜石年的陵墓。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隨州有炎帝陵,當為另六位炎帝神農氏某三位帝王的陵墓。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之七世孫伯夷在堯帝身邊擔任四岳官職,即天下四方諸侯統領。在舜帝身邊擔任秩宗官職,典朕三禮。輔佐大禹帝平水土功勞甚大。為堯舜禹身邊的股肱重臣,故稱之為呂侯,呂即「脊樑」也。封地為呂國,為中華呂氏始祖。
問題二
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說人物。除了發明農耕技術外,還發明了醫術,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為他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可是他又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則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否即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
《白虎通義·號》說,神農氏能夠根據天時之宜,分地之利,創作了來招等農具,教民耕作,使人民獲得很大的好處,故號神農。《世本·帝系篇》則首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稱「炎帝神農氏」,謂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高誘注《淮南子·時則訓》,提到赤帝時又把赤帝與神農氏合起來,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左傳》、《國語》和《禮記》曾提到烈山氏能夠播植百穀百蔬。東漢鄭玄注《禮記》和三國韋昭注《國語》,都說烈山氏為炎帝。《水經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農氏相併,說謬水西南經過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個洞穴,相傳是神農氏的誕生處,所以《禮記》稱神農氏為烈山氏。而有關烈(厲、列)山氏稱號的緣起,又有二說。《路史》認為,烈山原字當作列山或厲山,因神農氏「肇跡」於列山,故以列山、厲山為氏。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則認為炎帝為人神,放火燒山很猛烈,故為烈山氏。
《史記·五帝本紀》則隱喻炎帝與神農氏並非一人,說黃帝時,神農氏的時代已經衰落,諸侯之間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農氏不能征討,於是黃帝「修德振兵」,討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倆伐滅後威望大振,於是代神農氏而有天下。神農氏不事征伐,這與《莊於·盜跖》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麼會變成炎帝這樣「侵伐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戰的黃帝,竟然要與他「三戰,然後得其志」。此外,《史記·封禪書》分列炎帝和神農氏為二人,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主張炎帝、神農氏為二人。
問題三
《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喬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寶……生黃帝於壽丘」很明顯,少典、有喬都應為古國名或部落名。
又司馬貞作《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所以跟黃帝大戰的那個炎帝不是我們引為聖人的那個炎帝,而應為榆罔。
又有人說「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個說法應該是出自《尸子》。《尸子》:「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豈每世賢哉?」這裡要說明一下,按《三皇本紀》「女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是一個部落,它的首位領袖不是「炎黃」中的炎帝。《尸子》中說的七十世應該是整個神農氏共傳了七十世,跟《三皇本紀》不一樣。
問題結論
由於上古時的記載缺乏詳盡的文獻記錄和考古資料,所以炎帝與神農氏是否為同一人,目前還沒定論。
炎帝世系
神農氏
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生於湖北省隨州市,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
炎帝之後(一日先仕於炎帝),出自羊水,仕於黃帝。為主金之官,默觀神農世衰,潛鑄金類,以為利器,舉兵逐榆罔(炎帝裔),自號炎帝。後作兵伐黃帝,並曾請風伯雨師助戰,終為黃帝擊敗於涿鹿之野,被殺。他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源自農具和其他生產工具。
共工氏
亦名共攻氏,炎帝後裔。性格暴戾,易於為非。相傳因與顓頊爭強為帝,曾與東夷族大戰,不勝,而怒觸不周之山,致使天傾地陷,造成人間大災難。
烈山氏
又叫厲山氏,其首領為烈山或柱。《國語·魯語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禮記·祭法》則稱:「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穀。」一般認為烈山氏為炎帝後裔,仍為農神、穀神。烈山,本是燒山墾田之意。
四岳氏
首領為伯夷,姜姓,傳為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zhǎng),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囂,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囂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龍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堯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炎帝子孫
炎帝的妻子,既赤水氏的女兒聽訞與炎帝生了炎居、生女兒女娃(精衛),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術器、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十二子,各子代考。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ydxKP6.html

農業始祖炎帝神農氏-北京時間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約四千多年前生於薑水之岸(今陝西寶雞一帶)。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這才有了今天的炎黃子孫。
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炎帝
姓:伊耆,後改姓姜 氏:烈山氏 名:石年生平簡介 炎帝與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今陝西武功縣漆水河)成,炎帝以薑水(今陝西寶雞市清薑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因此,他們是起源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炎帝始生地在薑水,軒轅氏族始祖黃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有定論。《國語•晉語》中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薑水在寶雞地區,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代,中國古地理學家評道元就明確地寫人《水經注》中。明代天順五年《一統志》記載:「薑水在寶雞縣南。」即今寶雞市區渭河南薑水邊的薑氏城。寶雞市區渭河南有浴聖九龍泉,泉上有唐建神農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寶雞市)渭濱區益門鄉(神農鄉)境內,都是眾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場所。一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女登,一日遊華陽,被神龍繞身,感應而孕,生下炎帝。傳說炎帝人身牛首,頭上有角。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薑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嚐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後世所稱道。據《史記》等古籍追記,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長於薑水,故有'姜'姓之稱。據《綱鑑》等記載:「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樸,重端愨,不岔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於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腸谷,西至三危,莫不從其化。」《越絕書》說:「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於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的傳說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是以羊為的氏族首領,就是現在的羌族。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薑水流域,就是現在的寶雞市清薑河,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面,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乾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史學界日趨支持另一種說法,炎帝同黃帝一樣是一種帝位,而炎帝一繫世代居住在渭河流域的薑水,後期神農氏部落執掌炎帝之位,而黃帝族部落,公孫姓,興起於渭河流域的姬水,而此時的神農氏部落已經無力征討號令天下,黃帝開始征討諸侯,積蓄實力,在阪泉也即涿鹿(河北)與炎帝神農氏決戰,炎帝神農氏一戰被擊潰,黃帝得以號令天下諸侯,流放炎帝神農氏於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從黃帝號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農的部屬,揚言為炎帝報仇,糾集部眾與黃帝戰,數次擊敗黃帝,最後被黃帝利用計謀擊敗並殺,黃帝其後又先後平定蚩尤餘部--刑天氏叛亂,最終一統天下,同時考慮到炎帝眾望所歸,民 望猶盛,後來將其召回輔政,合併炎帝神農氏部落,後稱炎黃部落...[2] 炎帝和神農氏 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麼關係?兩者是否為同一人呢?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問題, 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這一派的觀點現在佔上風,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係,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關於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忘了說明的需要說明一下,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像伏羲,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於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唯一一個君主的稱呼。但是後世的學者們往往產生歧見,比如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中,很多人都認為蠶從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兩代君王,但是實際上蠶從和魚鳧乃是兩個分別長達數百年的古蜀國王朝,每個王朝都有十幾個世代。(《史記.五帝本紀》中也提到: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
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請注意這個「世」字。)這就是為什麼伏曦,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麼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於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但是,關於炎帝的記載則明顯和神農氏對不上號。和神農不同,關於炎帝的稱號是對某一個人還是對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領的稱呼這一點是存在爭論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經歷了八個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農,他的時代比黃帝的時代大約早幾百年。而和黃帝同一個時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這種說法,就把炎帝和神農串到了一起,即無論炎帝還是神農都是同一部落首領的稱呼。同一部落首領有不同的稱呼倒不奇怪,但是無論神農氏是七十個世代還是十七個世代,顯然都和炎帝的八個世代對不上號。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炎帝和神農為同一人的說法值得懷疑。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於薑水,故以薑為姓,名石年,烈山氏,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因起於烈山,所以又號為烈山氏,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故又號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後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後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薑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傳至八帝至炎帝神農氏榆罔(炎帝神農氏榆罔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孫)。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後。 榆罔:姜姓,故全稱曰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乃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孫,炎帝神農氏姜裹之曾孫,是繼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後的第八位帝王,與黃帝公孫軒轅同時代人。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居於空桑,後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為暴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勢力已經衰弱,沒有能力進行征伐,於是被迫居於涿鹿,諸侯公孫軒轅實懋聖德,平定了天下暴亂,所以諸侯都歸順了他,所以公孫軒轅代替了炎帝神農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為天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於洛,恥於受封,遂遷於瀟湘茶鄉之尾(故崩葬於瀟湘茶鄉之尾,當地民眾仍以帝王之禮厚葬了他,今湖南茶陵的炎帝陵。故陝西寶雞有炎帝陵,我經過歷史古籍及文脈推斷贊同後此為第一代炎帝烈山氏(神農氏)姜石年的陵墓。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隨州有炎帝陵,當為另六位炎帝神農氏某三位帝王的陵墓。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之七世孫伯夷在堯帝身邊擔任四岳官職,即天下四方諸侯統領。在舜帝身邊擔任秩宗官職,典朕三禮。輔佐大禹帝平水土功勞甚大。為堯舜禹身邊的股肱重臣,故稱之為呂侯,呂即「脊樑」也。封地為呂國,為中華呂氏始祖。
涿鹿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河北省涿鹿縣 【事件介紹】蚩尤攻打黃帝和炎帝聯盟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 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衝突。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佔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佔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鴞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並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山海經中曰靈山)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蓄水沖了蚩尤寨),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于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眾向蚩尤族進攻,終於一舉擊敗敵人,並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西歸。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眾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眾,並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並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阪泉之戰 【中文名稱】:阪泉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 【事件介紹】阪泉之戰 黃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舉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須與之較量,於是誕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戰,炎帝和黃帝部族沒兵戈相見,而是通過廟堂的論戰來判定輸贏。阪是古時一種飲水的木具,炎帝和黃帝雙方一邊都有一個土池,每一個論點誰贏了,誰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會流入傾斜的一方,直到誰的池水先滿,誰就為最後的贏家!為什麼炎帝和黃帝會產生這樣一種輸贏的方式呢?因為炎帝和黃帝都為一家,後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而不是殺的你死我活,最後炎帝的小宗歸為黃帝的大宗,所以從黃帝開始,尊黃帝為人文始祖,華夏道統的象徵。而後的華夏文明其實就是在炎黃血脈之內的一種解釋,一種陳述,故不強調血脈,以人文判定!所以華夏王朝歷來就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清君側,而不是滅族的形式!採取滅族的一定是外來的夷狄,因為他們不在華夏血脈內! 華夏形成 華夏是古代中國中原地區各族的合稱,亦作「諸夏」。據部分史學家的研究,中國古代的部族可分為華夏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到春秋時期後面兩大集團基本同化,成為秦漢間所謂「中國人」的三個主要來源。 華夏集團以炎帝族和黃帝族為主體。兩族最初居住在陝西,後來各自逐漸東遷。黃帝族順北洛水南下,又東渡黃河,沿中條山、太行山嚮東北發展,形成晉南的黃河一帶許多姬姓國,如虞、楊、韓、魏等。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順渭水東下,沿黃河南岸向東發展,形成姜姓國家,如申、呂、齊、許等。他們在東進過程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阪泉之戰是黃帝與炎帝之間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進行的戰爭,炎帝族戰敗,併入黃帝族,華夏逐漸形成。其後黃帝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華夏集團得以空前擴展。據載虞、夏、商、週都是黃帝的後裔,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華夏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便逐漸確立了.
神農氏是炎帝嗎?
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說人物。除了 發明農耕技術外,還發明了醫術,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為他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可是他又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則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否即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 《白虎通義•號》說,神農氏能夠根 據天時之宜,分地之利,創作了來招等農具,教民耕作,使人民獲得很大的好處,故號神農。《世本•帝系篇》則首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稱「炎帝神農氏」,謂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高誘注《淮南子•時則訓》,提到赤帝時又把赤帝與神農氏合起來,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左傳》、《國語》和《禮記》曾提到烈山氏能夠播植百穀百蔬。東漢鄭玄注《禮記》和三國韋昭注《國語》,都說烈山氏為炎帝。《水經註》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農氏相並,說謬水西南經過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個洞穴,相傳是神農氏的誕生處,所以《禮記》稱神農氏為烈山氏。而有關烈(厲、列)山氏稱號的緣起,又有二說。《路史》認為,烈山原字當作列山或厲山,因神農氏「肇跡」於列山,故以列山、厲山為氏。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則認為炎帝為人神,放火燒山很猛烈,故為烈山氏。 《史記•五帝本紀》則隱喻炎帝與神農氏並非一人,說黃帝時,神農氏的時代已經衰落,諸侯之間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農氏不能征討,於是黃帝「修德振兵」,討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倆伐滅後威望大振,於是代神農氏而有天下。神農氏不事征伐,這與《莊於•盜跖》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麼會變成炎帝這樣「侵伐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戰的黃帝,竟然要與他「三戰,然後得其志」。此外,《史記•封禪書》分列炎帝和神農氏為二人,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主張炎帝、神農氏為二人。 由上觀之,神農氏和炎帝是否即一人,仍無確解。 關於神農氏的爭論 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不可能是同一人。古籍中關於炎帝、神農氏的記載如下:
《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喬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寶……生黃帝於壽丘」很明顯,少典、有喬都應為古國名或部落名。 又司馬貞作《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所以跟黃帝大戰的那個炎帝不是我們引為聖人的那個炎帝,而應為榆罔。 又有人說「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個說法應該是出自《屍子》。《屍子》:「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豈每世賢哉?」這裡要說明一下,按《三皇本紀》「女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是一個部落,它的首位領袖不是「炎黃」中的炎帝。《屍子》中說的七十世應該是整個神農氏共傳了七十世,跟《三皇本紀》不一樣。 由於上古時的記載缺乏詳盡的文獻記錄和考古資料,所以炎帝與神農氏是否為同一人,目前還沒定論。 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說人物。除了 發明農耕技術外,還發明了醫術,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為他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可是他又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則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否即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 《白虎通義•號》說,神農氏能夠根 據天時之宜,分地之利,創作了來招等農具,教民耕作,使人民獲得很大的好處,故號神農。《世本•帝系篇》則首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稱「炎帝神農氏」,謂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高誘注《淮南子•時則訓》,提到赤帝時又把赤帝與神農氏合起來,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左傳》、《國語》和《禮記》曾提到烈山氏能夠播植百穀百蔬。東漢鄭玄注《禮記》和三國韋昭注《國語》,都說烈山氏為炎帝。《水經註》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農氏相並,說謬水西南經過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個洞穴,相傳是神農氏的誕生處,所以《禮記》稱神農氏為烈山氏。而有關烈(厲、列)山氏稱號的緣起,又有二說。《路史》認為,烈山原字當作列山或厲山,因神農氏「肇跡」於列山,故以列山、厲山為氏。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則認為炎帝為人神,放火燒山很猛烈,故為烈山氏。
《史記•五帝本紀》則隱喻炎帝與神農氏並非一人,說黃帝時,神農氏的時代已經衰落,諸侯之間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農氏不能征討,於是黃帝「修德振兵」,討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倆伐滅後威望大振,於是代神農氏而有天下。神農氏不事征伐,這與《莊於•盜跖》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麼會變成炎帝這樣「侵伐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戰的黃帝,竟然要與他「三戰,然後得其志」。此外,《史記•封禪書》分列炎帝和神農氏為二人,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主張炎帝、神農氏為二人。 由上觀之,神農氏和炎帝是否即一人,仍無確解。 炎帝世系 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生於陝西寶雞薑水流域,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後(一日先仕於炎帝),出自羊水,仕於黃帝。為主金之官,默觀神農世衰,潛鑄金類,以為利器,舉兵逐榆罔(炎帝裔),自號炎帝。後作兵伐黃帝,並曾請風伯雨師助戰,終為黃帝擊敗於涿鹿之野,被殺。他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源自農具和其他生產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後裔。性格暴戾,易於為非。相傳因與顓頊爭強為帝,曾與東夷族大戰,不勝,而怒觸不周之山,致使天傾地陷,造成人間大災難。 烈山氏:又叫厲山氏,其首領為烈山或柱。《國語•魯語上》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禮記•祭法》則稱:「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穀。」一般認為烈山氏為炎帝後裔,仍為農神、穀神。烈山,本是燒山墾田之意。 四岳氏:首領為伯夷,姜姓,傳為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囂,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囂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龍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堯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炎帝子孫 炎帝的妻子,既赤水氏的女兒聽訞與炎帝生了炎居、生女兒女娃(精衛),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術器、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十二子,名子代考。 炎帝的貢獻 炎帝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立市廛,首闢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三、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四、作五弦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五、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六、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曆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製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 炎帝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 至於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沒有定論,事實上炎帝是一個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遠古人類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改造自然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在今天,「炎帝」和「黃帝」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被載入世界文明的史冊,中國人也稱為「炎黃子孫」。故事新解 在神農氏的諸多事蹟當中,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製耒耜、種五穀一事,這也正是神農氏之被稱為「神農」的原因所在,「神農」一詞中的「農」字就完全體現了這一偉大創舉。 農業包括種植、收穫儲備、加工食用三大步驟。在原始農業出現之前的採集漁獵時代早期,收穫儲備與食用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過程,人們採集而儲備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食用的,人們食用的東西也經常是現採現吃,並不一定是先前儲備的東西,而且人們儲備的食物也往往不是植物種籽。伴隨著陶器的出現,人們才具備了安全有效的貯藏手段,因而能夠長期儲備食物和飲水,從而把採集儲備和食用兩個獨立過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才會形成大量獲得植物種籽的需求。原始種植業開始於使用葫蘆作飲水器具的伏羲氏時代,人們最早種植的是葫蘆,在種植葫蘆的過程中,人們積累比較豐富的種植技術。到了女媧氏時代,也就是陶器時代,種植技術和對植物種籽的需求一旦結合在一起,農業的出現也就呼之欲出了。其實人們開始種植葫蘆時,也不一定是因為需求而想到種植葫蘆,很可能是兒童出於愛好和玩耍開始了葫蘆的種植。其原因有三:一是兒童有大量的空閒時間照顧、保護和管理他們的「勞動」成果;二是葫蘆籽顆粒大潔白,深受人們喜愛;三是葫蘆籽顆粒大而容易播種操作。我國許多地方民間存在著禁食葫蘆籽的風俗,大人們會用「吃葫蘆籽會長包牙」之類的話嚇唬小孩子,說明人們對葫蘆籽的重視和保護,也暗示了葫蘆栽培歷史的悠久。當我們的祖先把種植葫蘆轉向種植草類植物獲取食用的種籽時,原始農業就誕生了。
吃草治病並非人類獨有。許多動物都有吃藥治病的現象,說明早在人成其為人之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本能地積累了許多草藥知識。原始農業興起後,出於尋找更好的農作物種類的需要,人們在嘗食植物的同時會更加註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僅注意有毒沒毒、可吃不可吃,更會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種類、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溫特性等,從而結合原有的草藥知識形成醫藥概念,開始了醫學探索。也就是說,醫藥概念是伴隨著原始探索馴化植物為農作物的過程中形成的,是一種「無意插柳柳成蔭」式的發明。這應該就是神農氏發明醫藥的歷史真相。 要大量種植農作物,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並馴化使之成為作物品種,比如稻、黍、稷、麥、菽五穀;其次要有農具,比如耒耜;三是要掌握農時。這些都需要長期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即使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絕難做到。所以說,神農氏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時代。 在農業發展的早期,主要技術進步表現在馴化野生植物上,經過嘗百草和試種,古人們初步確定了適合栽培的幾種主要野草,野草種類因地區而不同,收穫的種籽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們會選擇飽滿的籽粒留作種子,這其實就是對野生動植物的馴化過程,使得栽培植物和養殖動物與其野生原種的差異越來越大,而分別成為農作物和家畜。中國人非常重視留種工作,總是千方百計地保護作物種子,甚至有「餓死不吃種子」的說法。這一習俗更加有利於農作物品種的選育工作。可以推測,在神農氏中期,中國就已經基本培育出各主要農作物品種,即五穀。


炎帝(中國上古部落首領)_百度百科


后土
土地公又稱「后土」或「福德正神」,是土地的守護神。台灣的墳墓前方常見立有「后土」或「福神」的碑,是代表管理墳墓、庇祐亡者的土地公!掃墓時先拜后土再拜祖先,而福金(土地公金)是專燒給后土的!
------------------------------

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萬榮后土祠是全世界后土祠廟之祖
山西介休后土廟明代后土像


------------------------------------------
后土娘娘,即女媧(也稱女媧氏、女媧娘娘),也稱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虛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天地動靜,陰陽互根。天欲化物,陰陽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陰陽孕化,氣運成塵,塵有玄道,精微聚合,漸始初生,生生之類,人立其中。女媧為鳳,玄始天尊,補天造人,確立婚姻。后土神的產生,源於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她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后土神的產生,源於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 四禦 ”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后土”,俗稱“后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道觀並設后土殿。民間建后土娘娘祠,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相傳是后土娘娘聖誕日,隆重祭祀之。她是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后土娘娘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7UNMR1
--------------------------------
關於后土的記載很多,大多集中在《左傳》、《禮記》、《山海經》、《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稱后土為共工氏之子,為中央之神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鄭注: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 
《山海經·梅內經》:“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海經全譯》案:古神話當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山海經·大荒西經》:“黎(后土)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山海經》。
《山海經·梅內經》:“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海經全譯》案:《國語·魯語》雲:“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經“共工生后土”之歷史。
《楚辭·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
以上關於后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的,有的則記官名,均為男性。但是中國古代傳統,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後”字均為女人形狀。至於“土”,《釋名·釋天》曰:“土,吐也,能吐生萬
后土娘娘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7UNMR1


后土娘娘為道教「四御」尊神之中的第四位天神,那麼,在后土娘娘之上是哪位神仙呢?
道教「四御」尊神為道教天界尊神之中負責輔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的四位尊神,也叫做「四輔」,分別是: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指的便是后土娘娘,因此,在后土娘娘之上的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簡稱為勾陳大帝或者天皇大地,是道教「四御」尊神中的第三位神。勾陳大帝最早源於中國古代對於星辰的崇拜,勾陳同「鉤陳」,乃是天上由靠近北極星的六顆星組成的紫微垣中的星座名。《星經》記載:「勾陳六星,皆在紫宮中。……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
而道教在吸收了中國古代對於星辰的崇拜之後,設立了勾陳上官天皇大帝的名目,將其尊為「四御」之一,還將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一定為勾陳大帝的聖誕日。
在道教的經典之中,勾陳大帝和紫微大帝同是宇宙眾星之母斗姆元君的兒子,其中,勾陳大帝為長子,紫微大帝為次子。身為道教「四御」尊神之一的勾陳大帝負責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他統御眾星,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玉皇大帝和后土娘娘
后土娘娘又稱為地母娘娘、地母元君等等,是漢族神話之中的人物;玉皇大帝又稱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等等,也是中國神話之中的人物。那麼玉皇大帝與后土娘娘之間會不會有著聯繫呢?玉皇大帝和后土娘娘是什麼關係呢?
后土娘娘是道教中的女性神靈,主宰著大地山川,是「四御」之中的第四位天神。相傳,「后土」最早是炎帝的後代句龍,在漢代的時候被列入皇朝的祀典之中,在宋徽宗的時候將后土的封為了「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簡稱「后土」,尊稱「后土娘娘」。
玉皇大帝的名號在中國的神話歷史中是較晚出現的一個,宋真宗將道教的高上玉帝加了一個「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簡稱「玉皇大帝」。宋真宗將玉皇大帝尊為極其特殊的天神,將玉皇大帝尊為天道眾神的領袖,統領著三界十方內外的諸天、諸天神、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和吉凶禍福。
因此,玉皇大帝乃是天庭的領袖,在天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玉皇大帝的地位低於「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與「四御」平起平坐。
「四御」分別為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便是后土娘娘,所以玉皇大帝和后土娘娘是平起平坐的,要論關係的話,玉皇大帝和后土娘娘是同事關係。
后土娘娘與土地爺誰官職大
后土娘娘主宰著大地山川,土地爺亦是掌管土地的神仙,所以后土娘娘與土地爺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被拿來比上一比了:后土娘娘和土地爺誰官職大呢?
其實,后土娘娘和土地爺之間並沒有比較的必要。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一下后土娘娘和土地爺的官職吧。
后土娘娘乃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協助玉皇大帝掌管天道,而后土娘娘更是與玉皇大帝相配台,皇天后土,玉皇大帝主宰天道,后土娘娘住在大地山川,與玉皇大帝是平起平坐的。而土地爺只是一方土地的掌管者,聽命於天庭,是神仙中級別最低的,怎麼比得上跟玉皇大帝同等地位的后土娘娘呢?
再說后土娘娘與土地爺在道教之中的地位。在道教中,后土娘娘位列「四御」尊神之一,而土地爺在道教神祗之中的地位是比較低的,兩者是一個天一個地的距離。但是土地爺卻是流行於全國各地的。雖然他的神祗比較低,但是他的家族卻是非常龐大的。
在漢族的民間信仰之中,土地爺源於古代的「社神」,負責管理一小塊的地面。他是一方土地的保護神,而全國有這麼多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土地爺,這也就決定了土地爺家族的龐大和千姿百態的形象。
在中國,土地爺的廟宇是最多的,只要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土地爺的存在,所以香火也旺盛。
后土娘娘和女媧誰厲害
后土娘娘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民間信仰的大地女神,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的先始,是福佑社稷的正神,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那麼后土娘娘和女媧誰厲害呢?
后土娘娘又稱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等等,掌管著陰陽,孕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主宰著大地山川。而在神話傳說之中,女媧用黃泥仿造自己捏土造人,創建了人類社會和婚姻制度,她熔彩石以補蒼天,她創造了世間萬物,被稱為創世神、始母神和大地之母。
后土娘娘的產生源於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女媧娘娘的產生源於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崇拜觀念的遺傳,同被稱作大地之母的兩位神靈也就難免被比較了。
對於后土娘娘和女媧之間到底是誰厲害,並沒有準確的說法。就神話傳說來看,女媧乃是創世之神,有了女媧才有了大地山川,有了人類,有了耕作。如果沒有女媧的話也就不會有人類,而后土娘娘在傳說中乃是炎帝的後代,因此,如果沒有女媧的話也就不會有后土娘娘。這樣看來,女媧有著絕對的地位,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中華民族是女媧創造出來的。
但是在現實生活之中,人們對於女媧的祭祀似乎並不是很多,而對於后土娘娘的祭祀卻非常地多。人們向后土娘娘祈求風調雨順和吉祥安康,像是向女媧祈求的幾乎沒有,那是不是說明在人們的心中后土娘娘比女媧厲害呢?
但是不管怎麼說,后土娘娘和女媧在中國神話之中都是有著重要地位的神靈。至於誰比較厲害,就看個人是怎麼來比較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96zmel.html


艋舺龍山寺官網 - 認識奉祀神祇 - https://goo.gl/ucvA6j

艋舺龍山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HZFRNE


“后土”是人們信仰中的土地娘娘,掌管土地之事。后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古代人們生活依賴土地,因此,人們“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春秋時期,人們對“后土”開始崇拜,后土被奉為社神。遠古時代,與黃帝同列中央之神,漢建“后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之說。天為陽,地為陰,帝又與後相對,於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稱為“大地母親”。因此,“后土”在信仰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古代,往往在大型的祭祀中,都要祭祀“后土”之神。古時風俗,墓地立“后土之神”碑,用來佑護陰宅平安。
此碑表現了明清時期民間信仰及膜拜神靈的多樣性。


原來就在花鳥魚市這條路上,靜臥著一塊石碑,上書“后土神位”,清朝咸豐時立碑,想來已歷經百年滄桑。后土不是指土地佬,而是一掌管大地的女神。立碑時她應該有一座或大或小的廟寺,前來供奉的善男信女。


山西古廟竟號稱祠廟之冠北京天壇之源30位皇帝曾親臨祭拜!
2017-12-24 11:48 皇帝
始建於公元前113年的后土祠位於山西省萬榮縣黃河岸邊廟前村北,是中國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廟。后土祠不但是海內祠廟之冠,還是北京天壇之源,廟內供奉的后土聖母被譽為中華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
傳說軒轅黃帝平定天下後在此掃地設壇,祭祀后土地母。堯、舜以及夏、商、週三代也曾在此舉行祭祀活動。漢武帝於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建造后土祠,並先後六次前往祭祀,進而形成祭祀制度。明清時從這裡取土修建北京天壇,以便於皇帝祭祀。
庭院中部東西各有一座五虎殿,東五虎殿供奉五嶽大帝,西五虎祠供奉三國時蜀國的五虎大將。注意堂前的楹聯:“岳府稱大帝、脽宮為御林。” 尊貴如關聖大帝關羽,威嚴如東嶽大帝黃飛虎,在此也只能受遣於后土聖母,成為護祠的御林軍。
正殿神龕中央供奉著端莊肅穆的后土聖母像。聖母左側為送子娘娘;右側為主掌賜藥治病的送藥娘娘。相傳送子娘娘和送藥娘娘都是后土聖母的化身,三位本為一體。
正殿的裝飾雕刻極其精美,栩栩如生,令遊人產生出中華文明果真始於黃河的奇妙感受。據說名聲大噪的廣東精湛木雕技藝也師承於此。
左右兩個戲台被稱作“並台”,從中間的甬道過去是后土祠的山門,而山門搭上木板後又是一座戲台。與前面的“並台”成為一組罕見的“品”字型戲台,這樣的戲台據說國內惟此一處。每年農曆三月廟會期間,會有三台戲同時上演,唱給后土聖母聽。
正殿北面是高達32.6米的秋風樓,該樓因藏有漢武帝《秋風辭》碑刻而得名。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在此歡宴群臣並寫下了“秋風辭”。此外,樓內還保存有宋真宗親自撰寫並書丹的碑刻《汾陰二聖配饗銘》,古代由皇帝書丹的碑刻非常罕見。
后土祠自黃帝掃地為壇起,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相當深厚。作為華夏根祖文化的源頭,已越來越顯現出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成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文明發展史的見證

山西古廟竟號稱祠廟之冠北京天壇之源30位皇帝曾親臨祭拜! _搜狐歷史_搜狐網 - https://goo.gl/iP7QhY


天天快報 - https://goo.gl/MvTNXF


后土,又稱後土。源於母系社會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 四禦 / 六禦 ”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育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相傳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後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神格化
“后土”是上古原始母系社會在土地崇拜中對土地神只與女性崇拜的尊稱,後來才
后土皇地祇
后土皇地祇
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記載,正史查之有據。但由於史籍記載簡略、繁雜,且歷代學者各有不盡相同的種種解釋,今人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詳述其淵源,眾說紛壇,版本不一。
后土在道教體系神話中被列為四禦 / 六御之一,與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們稱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稱為天公。在為她建立的神廟裡,人們把她塑造成一位端莊的女性,一般民眾稱她為后土娘娘。人們相信,該神是農業獲得豐收的保護神,還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且人類長期蒙受著“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的思想束縛,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禮法。
對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質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當時古人並非是崇拜土地的實體本身,而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她們感到土地廣大無邊、力無窮、孕育萬物、負載萬物,是賴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該神。在中國的歷史上,每年都要舉行對該神的大型祭祀儀式,許多時候由皇帝親自主持。
由來
“後”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個女人半蹲式的產子形狀;“土”字最初象形字是女人的乳房。乃母權時代女性酋長之稱謂。上古時代,後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又稱諸侯:如風後、后羿。故
四禦天帝
四禦天帝
引用正史上的部分記載和權威性工具書上的解釋。
“后土”,《辭海》的解釋有三:
一為“古代稱大地為后土”,猶稱天曰“皇天”。《楚辭 ·九辯》雲:“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漧?”漧,即乾。又《左傳·熹公十五年》:“君覆后土而戴皇天。”
再為“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壇”。《禮記 ·月令》雲:“其神后土。”又《檀弓上》曰:“君舉而哭於后土。”鄭玄注:“后土,社也。”
三是“古代掌管有關土地事務的官”。《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雲:“土正曰后土。”杜預注:“土為群物主,故稱後也。” [1] 
人格化
先民的鬼神意識是相當牢固的,她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最終都要歸位天地,而精神卻是不朽的。因而除天地山川等自然神之外,凡是先賢,或有功於民的帝王、賢臣,都是不死的,因而都必須祭祀,這就出現了人格神。出現了為自然神配饗的人格神,對土地的祭祀正是如
后土廟宇
此。
《山海經 .海內西經》說:炎帝的妻子......生下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下噎嗚,噎嗚生年十二。《大荒北經》:“后土生下信,信生下夸父。” [2]  夸父是最後一代炎帝,當時“ 神農氏世衰”,而後軒轅代之,為黃帝。到夸父為止,炎帝都是有天下的共主。
《國語 ·魯語上》:從前神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共工氏稱霸九州,第四個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為社神祭祀...... [ 3]  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後“平九土”的功績。《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和“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 ....”共工之子術器處於江水,后土氏則在九州腹心地區承共工之位,為炎帝。黃帝之子昌意降處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
《祭法》說:“共工氏稱霸九州,共工的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為社神祭祀。” [4]  孔穎達疏註解:“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禮以為社者,是共工後世之子孫,為后土之官。後,君也,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為配社之神。”
總之,凡是有功德及恩惠於黎民的人,死後均在被祭祀之列,同時根據其才能、專長配以相應的職權及管轄範圍,共工之子平定九州,鞏固疆域,有定邊禦毅的才略,故為配社之神。自此,地抵有了“后土”這一固定的稱謂,也有了專門的人格配饗神,並完成了自然神向人格神的轉化過程
《禮記 ·檀弓》曰:“君舉而哭於后土。”鄭注:“后土,社也。”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鄭注: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
《國語 ·魯語》雲:“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看來即《山海經》“共工生后土”神話之歷史化。
《山海經 ·海內經》:“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海經全譯》案:古神話當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以上關於后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的;有的則記官名,卻多為男性。但是中國古代傳統,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後”與“土”字均為女人形狀。
“后土”一詞,早期多見於儒家幾部經典。如《尚書 · 武成》有“告於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等。從這些文句看來,后土是位享有很高權威的統治者。國家有什麼大事,得先報告給后土,請后土管理。
民間祭祀
由於古人認為天陽地陰,加上《楚辭》的流傳,因此又有后土神主掌幽都的說法;這種說法也因此不易消失。既然東漢王逸《楚辭》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因此,早在唐宋以來,古人常在建墓、上墳或舉行喪禮時,也已把祀后土神相沿成俗。
明《道藏》的《儒門崇理折衷堪與完孝錄》卷八《祠后土》說:“按古禮,無所謂后土氏者,惟唐《開元禮》有之。溫公《書儀本》《開元禮》《家禮》本書儀,喪禮開塋域,乃窆與墓祭俱祀后土。”又說《家禮》曰:“祀以后土恐其潛竊也”,它也說“擇遠親或賓客一人吉服冠素告后土氏。”可見這也是儒家推行“天地父母”教義的結果。 [28] 
聖母廟宇編輯
后土聖母廟位於平陸和芮城兩縣交界處,殿山寺坐北朝南。除了兩側的廂房部分塌損外、其它建築保存完好,是一處明代古寺廟建築群。
后土聖母廟
后土聖母廟
正殿內塑像共三組,十三尊。中間是后土聖母坐像,東側是九天聖母坐像,西側是使令聖母坐像。聖母兩側各有兩尊侍女站像。正殿的東、西兩側有豆生娘娘、催生娘娩的坐像,以及兩名女官的站像。
正殿后土聖母的發式採用特髻,特髻上有金孔雀四,口銜珠結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牌各一,中間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發式。九天聖母、使令聖母僅在特髻上少金孔雀二,其它均與后土聖母一致。三位聖母均用垂花耳墜,面部豐腴,額中央飾有金色額黃,與娥眉、紅唇相得益彰。服飾方面,三位聖母均為外著披肩,穿交領大衫,胸背有補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環帶,足穿雲頭鞋。整個塑像極具程式化,唯有兩側的聖母頭略向中間偏斜,這給傳統正襟危坐的塑像增添不少活潑的氣息。 [6] 
后土聖母被尊為“中華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后土祠則被認為是海內后土祠廟之冠,是皇家祭祀后土之源。典籍記載,從漢代至宋代,歷朝皇帝先後24次在萬榮汾陰祭祀后土。根據民間的習俗,農曆三月十八是后土聖母的誕辰之日。百姓在這一天都會去后土祠祭祀后土聖母,感謝她滋生萬物、哺育人類,祈禱五穀豐登、子孫繁盛、國泰民安
后土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bYjers


后土聖母廟 (汾陽市) 
 山西省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后土聖母廟 (汾陽市)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    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
分類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明
編號    2-152
登錄    1986年8月18日

后土聖母廟可以指:
后土聖母廟 (石樓縣),位於山西省石樓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后土聖母廟 (汾陽市),位於山西省汾陽市,是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后土與社神
發表於 2009 年 03 月 15 日
坟墓旁供奉后土神祇
有些是福神,或是福德正神的塑像。
我國華社普遍供奉的土地神,除了福德正神大伯公外,尚有后土、拿督公及地主公。
所謂后土,道教尊稱“后土皇地祗”,俗稱“后土娘娘”,乃道教四御之一,即玉皇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天皇大帝及后土皇地祗共4位天帝。后土稱始於春秋,其身分來歷,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說法。漢代列入皇朝祀典,為歷代帝王沿襲。我國一般墳墓旁的守護神,就供奉“后土”。
有些墳墓的守護神不是后土,而是“福神”(福德正神簡稱),或者直接是福德正神的塑像。所以,令人混淆,以為后土就是福德正神大伯公。其實道教的后土是所有土地神裡最尊貴的神祗,往往被供奉於道觀四御殿裡。她被當作墳墓守護神,那是傳統天陽地陰、天父地母觀念影響。嚴格來說,道教的后土不可當作福德正神大伯公。
墳墓旁設立的后土神祗,到底是否即道教的后土娘娘呢?我比較認同它屬於儒家的。儒家典籍《周禮》云:“安葬完畢,在墓左設立祭祀后土的神壇。”可見,墓旁設立后土神位,乃數千年的儒家傳統。而這后土就是土地神,不像道教的后土娘娘身分如此崇高。道教是在宋代時,才將后土地位抬高為四御之一。
后土是誰?《國語‧魯語》說他是共工氏的兒子,名叫后土,能平定九州,成為地神。有些書則說他是顓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之子,曰犁,兼為土官。又說是神話傳說中那位追趕太陽的夸父的爺爺。(馬書田著《華夏諸神》)
后土原本是大自然的土地崇拜,儒家也認為他是共工氏的兒子。《禮記》云:“到了夏代衰亡,周人名叫‘棄’的繼承了農的事業而被崇奉,成為祭祀社稷的‘稷’。共工氏稱霸九州的時候,他的兒子名叫‘后土’,能夠治理九州,也被崇奉,成為祭祀社稷中之‘社’”。土地崇拜的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古代有“社稷”崇拜。社為土之神,稷為谷之神。《周禮》:“用血祭之禮來祭祀社稷”;《禮記‧月令》:“(二月)選擇第一個甲日,命民眾祭祀地神。”《禮記‧郊特性》:“祭社是祭祀土神,以陰氣為主的……祭社神是把地之道作為神靈。大地承載孕育萬物,天上有日月星辰。人們從地上獲取各種生活必需品,從天上獲取自然法則。因此,人們尊敬上天而親近大地。所以,祭社神是教育百姓給大地以完美的報答。”(《評析本白話三禮》)可見古人對於土地神很尊重,是懷報答的心情祭祀之。
社神被古代官家及農民崇奉。馬振亞、張振興著《中國古代文化概說》對於古代祭祀社神講述:“周代用甲日,漢代以後用戊日。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秋社。……古人於社日,春祈豐年,秋報神功,故又名祈報。”
來古代有春秋二社,春社拜土地神是祈求豐收,秋社拜土地神是報答神明。我們現在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的大伯公祭日,應該就是春秋二社的遺風。而北馬人正月十五的膜拜大伯公,那是源自福建幫“請火”儀式的祭日,無關春秋社祭。


-------------------------------------------

田村后土聖母廟

恢弘大氣的古建本身之外,彩塑、壁畫、石刻等均為古代寺觀建築藝術海洋中不可或缺的標配。人世滄桑,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是局部之美。即使是只鱗片爪,也足以讓人讚嘆。
壁畫傳世,代有典範之作。山西以其獨特的地理和歷史地位,保存下大批早期壁畫傑作。明清時期雖已不是高峰期,仍有眾多佳作讓人流連忘返。
田村后土聖母廟,以其瑰麗輝煌的壁畫聞名。從汾陽城區西北行,穿過高速,就到了坡上的田村。這是個大村。聖母廟就在村東頭的村小學邊上。
這座聖母廟,當地人稱為奶奶廟。平日里常有村民到廟裡祈福敬獻。不過說是廟,院落內現在也只剩下坐北朝南的正殿了。
台基上的正殿聖母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補間斗拱兩朵。當心間則是兩朵斜拱,比較少見,視覺觀感很是華麗。琉璃飾正脊,絢爛奪目,綠琉璃瓦剪邊。殿前有廊。廊側牆壁上繪門神。
在山西民間的神祗崇拜十分普遍,各地區都有些地方神。在汾河中下游地區,后土聖母崇拜比較普遍。從萬榮后土祠,先民開始祭祀后土,民間逐漸將后土神演化為女神,掌管生育功能為一大特色。后土廟裡最著名的是介休后土廟。在后土-聖母崇拜系統裡,祭祀建築場所地方上一般稱娘娘廟,更將生殖崇拜凸顯出來。田村此廟即為一例。此地附近為汾河支流禹門河,為期盼風調雨順,當地民眾也稱此廟為神母廟。神母,聖母,一也,即此地主神。
據琉璃屋脊上的題記和殿前清代碑記《重修田村聖母廟碑記》》記載,知此廟重修於明嘉慶二十八年(1549年)。而其初建時代,參照《汾陽金石類編》收錄《唐田村神母廟尊勝經幢》,題款年代為唐景龍二年(708年),當時田村已有神母廟。可見此廟出現至少不晚於唐景龍二年(708年)。當然,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和壁畫都是明代那次重修後的。
大殿樑架上滿是墨書,記錄著歷代修繕功德主名錄。其中最顯眼的一條是:“慶成王府扶方梁功德主蘆大富妻李氏謹志。” 此蘆大富估計是明汾陽藩王慶成王府中的官吏。
殿內居中是小木作神龕,聖母坐像,左右各一執羽扇侍者、侍女。包括木龕上的蟠龍,均為新做,神采已失。木龕外側更有一對粗糙的新做塑像,一黑面執筆者居左,一青面裸上身背孩童者居右,俗云為李爺、張爺。未知為何許人。
這座聖母廟的最亮點處顯然不在明代正殿樑架、小木龕,而是聞名於當代的壁畫。
不大的殿內,東、西、北三面牆上滿繪壁畫,東壁主題為《出巡圖》,西壁主題是《回宮圖》,北壁為《燕樂圖》,三壁畫面互相連接,渾然一體,分開看又各自獨立。工筆重彩,瀝粉貼金,紅色底色,烘托出富貴,喜樂的無憂天上人間。環顧期間,現代人也都要被這些500年前的藝術精華深深吸引。雍容華貴的聖母之外,畫面上的一位宮女,一件器物,一隻小獸,都繪製得都無比精緻,雖然人物眾多,但毫無冗雜之感。從立意、構圖、技藝,整體壁畫的宮廷感十足,絕非普通民間畫工所為。幸運的是,經歷時代變遷,聖母廟其他建築都被毀滅,唯此無上榮耀的壁畫所在正殿留存至今,也許正是冥冥中自有因果。壁畫面貌基本還是原貌,這是一方人們的信仰守望,這是文明的守望,我們應向當地的淳樸人民致謝。當我得知,看廟老大娘20多年來的長期看護,相當於義務,更是肅然起敬。而這類讓人感到的看廟老人的奉獻故事在遍地文物的山西,十分普遍。
東壁《出巡圖》,場景是聖母在宮女簇擁下緩步出宮,青龍駕馭的乘輦停在宮門前。使者莊嚴,文武騎馬恭候,有旗官先導。設色朱紅石綠為主,龍輦兩側是儀仗樂隊,右下角有迎駕的城隍、土地、判官、鬼卒等,後隨一白虎。畫面左下方是一輛滿載嬰兒的馬車和麵露喜悅懷抱嬰兒的婦女,體現了聖母崇拜中最有實用意義的生育功能。
西壁《回宮圖》,核心是行進中的龍輦內,聖母拱手端坐,青龍駕輦疾馳狀,四周神將護衛森嚴。右下角有迎駕的城隍、土地等。一神將牽五個婦女,其中一婦女抱嬰兒,一婦女裸露上體,好像將帶回宮中。龍輦立於洶湧波濤之上,水神向聖母獻寶。前方一捲棚頂殿宇上的“聖母娘娘殿”匾額依稀可辨,殿前階下是二位武將持劍護衛,一侏儒頂靈芝草,殿內供案上是珊瑚枝、金香爐等,一貴婦在檢視寶物,寶座後是掌扇宮女,在等候聖母回宮。
北壁《燕樂圖》是聖母后宮生活場景。畫面上亭台樓閣之間,一組行進中的樂女列隊,三人組合持樂器橫笛、琵琶和拍板,彈琵琶者微側頭,體態修長。一側吹笛者,身體微傾,好似在傾聽琵琶節律。拍板者躬身拖拍,極力與笛、琵琶的節奏合拍。其側的五位宮女,分別捧古琴、笙、阮咸等,身姿婀娜,秀麗挺拔。樂隊邊是四位捧圍棋、金盞、香爐等物的宮女。右角亭內的備食宮女在燒茶溫酒,洗滌碗盞。正中木龕兩側宮女掌琴、棋、書、畫文房四寶。
總之,三面牆壁上呈現處了一幅宮廷生活的美好景象,這類題材在一些地方祭祀神祗的廟宇也能見到,如山西各地的水神廟裡,也多見出巡迴宮場景。但田村聖母廟壁畫,相比一般民間畫作,從整體構圖,到細節描繪,都極為細膩、富麗。沒有畫工題記,有人根據上文所說樑架上的那條題記,以為這或許是慶城王府請官方畫師所為。鑑於明後期慶成王府的勢力,以及和中央政府的關係,是很有可能的。
壁畫是以聖母女神為核心的,眾多宮女簇擁之下的天宮女性世界,無疑是那個時代普通民眾嚮往的天堂。以如此輝煌的圖景來助力人們的虔誠聖母信仰,也是中國古代,將神明和皇權至上結合的通例。
田村聖母廟壁畫,保存完好,被很多史學、藝術史書收錄,是山西現存明代壁畫的傑作,
這是汾州的光榮。牆壁上的明代女神——訪汾陽田村聖母廟-樂途旅遊網 - https://goo.gl/t4uy6v


在山西民間的神祗崇拜十分普遍,各地區都有些地方神。在汾河中下游地區,后土聖母崇拜比較普遍。聖母廟,以其瑰麗輝煌的壁畫聞名,恢弘大氣的古建本身之外,彩塑、壁畫、石刻等均為古代寺觀建築藝術海洋中不可或缺的標配。人世滄桑,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是局部之美。即使是只鱗片爪,也足以讓老年人讚嘆。
養老必知汾陽聖母廟
汾陽聖母廟又名后土廟在山西省汾陽市城西北田村,因主祀后土聖母,故名。原主要建築有正殿、鐘樓、鼓樓、樂樓等。現僅存正殿一座。聖母廟就在村東頭的村小學邊上。這座聖母廟,當地人稱為奶奶廟。平日里常有村民到廟裡祈福敬獻。
養老必看汾陽聖母廟建築結構
聖母廟正殿寬三間,進深二間,單簷歇山頂,殿門廊廡兩側繪有門神,殿內東、西、北三壁滿繪壁畫。殿內居中是小木作神龕,聖母坐像,左右各一執羽扇侍者、侍女。包括木龕上的蟠龍,均為新做,神采已失。木龕外側更有一對粗糙的新做塑像,一黑面執筆者居左,一青面裸上身背孩童者居右,俗云為李爺、張爺。未知為何許人。這座聖母廟的最亮點處顯然不在明代正殿樑架、小木龕,而是聞名於當代的壁畫。
養老必看汾陽聖母廟壁畫
正殿東、西壁畫高3.7米,北面壁畫高2.5米,三壁壁畫總面積達59.46平方米,東壁是《迎駕圖》,西壁為《巡幸圖》,北壁題《燕樂圖》 ,三壁畫面互相連接,而又各自獨立,壁畫工筆重彩,瀝粉貼金,場面壯闊,人物眾多,亭台樓閣佈局得當,曲橋廊廡錯落有致,為明代道教壁畫之珍品。
地址:山西省汾陽市城西北田村

汾陽后土聖母廟壁畫_古蹟尋遊 - https://goo.gl/G2msao

汾陽田村后土聖母廟
呂梁身邊事 · 2017-12-14 11:46
省保文物——后土聖母廟
 省保文物——汾陽田村后土聖母廟
在母系氏族社會,氏族(部落)的首領稱為“後”;而土者,地也,“地即母”(《後漢書·傀囂傳》),二者都是繁衍人類的。所謂“后土”,就是母系氏族社會最高的女性君王。在全國各地有許多的后土聖母廟,在山西省文物大市汾陽市的田村,也有這樣一座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后土聖母廟,該廟因其壁畫而揚名。本期微汾陽,小編帶你細細感受這座后土聖母廟的魅力所在。
在距汾陽市禹門河不足百米的田村,有一座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后土聖母廟,其具體創建年代不詳,據《重修田村聖母廟碑記》和殿琉璃脊剎題記,此廟重建於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清代道光七年(1827)曾有重修。
廟院原呈南北長方形,總佔地面積約5畝。院南為戲台,由於戲台被原駐守於汾陽的侵華日軍拆毀用作生火,現在僅存台基,磚台基高約1.2米,東西寬約14米,入深約10米。現如今寺內其他建築早已改觀,唯聖母殿依然如故。
聖母殿三開間,進深四椽,懸山式屋頂,綠琉璃瓦剪邊。殿內徹上露明造,殿內梁坊上有明代“慶成王府扶枋梁”字樣。(慶成王為明朝封在汾陽的親王,慶成王府設於汾陽城內東北角,今汾陽市太和橋街山西省汾陽監獄),大殿神颱置木製神龕,做工華麗工整。
田村聖母廟重現藝術光彩,始於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縣文化館文史工作者劉守覃,偕中央美術學院著名工筆劃家潘茲教授,赴田村聖母廟考察,潘於驚喜之中,充分肯定了壁畫的藝術品位與文物價值。此後,縣文化館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維修。不久,省文物局、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相繼前來考察,從不同的學術研究角度,對壁畫進行了考證與測繪。
1986年8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將該廟定名為“后土聖母廟”,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后土聖母廟的正殿內外修復一新。
壁畫內容簡介
東、西、北三壁,前簷廊內兩側山牆上繪滿壁畫,東、西壁畫高3.7米,北面壁畫高2.5米,面積達76.37平方米。殿中壁畫的藝術風格是承襲了宋、元畫風,而又具有明代典型的特色,山水樹石畫法,也都是元明的畫風,秀潤清逸近似文徵明,一變宋人剛健之氣,亭台樓閣佈局得當,曲橋廊廡錯落有致,色彩鮮豔奪目,以朱色為主,加以當時流行的瀝粉堆金裝飾手法,畫面熱烈輝煌,配景則工筆寫實,施淺絳淡彩,用以陪襯人物,避免了色彩上的喧賓奪主,大片彩雲也起了加強主題、烘託人物的作用,它的精湛藝術是值得珍視的,是現存壁畫不可多見的珍品,可以看出作者的藝術修養是很全面的。由於沒有畫工題記,作者姓名無從得知,但從殿內房樑上題記來看,有可能是慶成王府以皇室權貴之力,延攬選調名工製作是很有可能的。從作畫技術來看,也非一般工匠所能及。
壁畫雖然表現的是宗教內容,但卻充滿了世俗氣息,是反映聖母后宮起居生活的情景,場面壯闊,宛然是明代宮廷生活的寫照。這對研究明代建築、衣冠限制、車馬儀仗、音樂舞蹈、工藝器用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不但是藝術借鑒的好資料,也是歷史研究的好史料。
北面壁畫《燕樂圖》作為主神塑像陪襯,表現聖母后宮享樂生活的場面,圍繞聖母塑像展開。亭台樓閣,松梧竹石,花木扶疏。身姿秀美的樂伎為主人獻藝。最精美動人的是東側一組正在行進的女樂隊,演奏的樂器有琴、瑟、笙、笛、琵琶、阮咸、二胡等。有捧茶、酒、鏡、奩、香爐等物的宮女們,形象刻畫細膩,神態各異。與東西壁比較,北壁畫面更顯作者功力,設色淡雅,給人以清新、活潑、祥和的感覺。
北壁東側的角落裡,繪有“尚食”圖。因為面積不大,與東壁所繪獲得聖母恩惠的五位乳母相連,因此更像是東壁“迎駕出宮”的延伸。就尚食圖而言,在山西的民間神祠中多表現為殺魚、剁肉等膳房熱鬧的場景,並且還多有強調當地人喜作麵食習俗的畫面,但汾陽后土聖母廟聖母殿壁畫中的尚食圖卻有其自身的特點,由於尚食圖畫面面積較小,不可能容納太多的人物,因此沒有描繪更多各司其職的侍女,也就談不上膳房的熱鬧與否了。在聖母殿的膳房裡,只有三位侍女。一侍女蹲在火爐前,左手持團扇,右手在疏通爐膛。一侍女在火爐旁溫酒。這一場景與洪洞水神廟明應王殿壁畫中的尚食圖頗有幾分相似之處。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位侍女正對著桌上剖開的西瓜作若有所思狀。這個西瓜切得真可以算是與眾不同,它一分為二,其邊緣呈齒狀。在緊靠桌子得几案上,還擺滿了蓮花。在我國自古就有送瓜求子的習俗。瓜類多子的特徵喻人丁興旺,子孫昌盛。
西壁是表現奉迎聖母的《迎駕圖》,一部青龍駕御的乘輦正在宮門前,御者肅立侍駕,前面持節使者莊嚴肅穆,文武官員在馬上恭候。龍輦兩側儀仗樂隊環繞四周。
東壁是表現聖母的《出巡圖》,描寫行進中的龍輦內端坐著聖母。極力頌揚道教神只(聖母)的盛德威儀,主要表現聖母巡幸途中,龍輦飛馳,山川襯托,隨行侍吏躍馬奔馳的情景。其前隅“聖母娘娘殿”的牌匾醒目,雲霧沉沉,使吏、守衛、宮女守候。壁畫中的仕女造型雖有些類型化,但注意了人物組合,動態變化,所以並不感覺板滯,特別是一組調弄樂器官女們的手式,形像生動,衣飾飄逸,精工艷麗。
在聖母殿的東北部牆面,聖母指派手下神職送子的壁畫以及聖母送子的傳說一直被當地百姓拿來談論,雖歷時久遠卻依然津津樂道。
目前汾陽市政府已聘用專人輪流在后土聖母廟值守,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瑰寶。


山西古廟竟號稱海內祠廟之冠 北京天壇之源 30位皇帝曾親臨祭拜!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b7zeqq


后土娘娘卻真實的在中國神話里淵源流傳。上有皇天下有后土,后土是中國農耕民族歷代敬仰的神靈。土地,對每個朝代的帝王乃至百姓來講,都相當重要,皇帝在乎疆土,百姓在乎田地。所以對土地神靈的信仰是必然的,再加上對死亡,對死后土葬的傳統。后土娘娘的敬仰崇拜就成了必然。在民間,后土娘娘又被稱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虛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是不下於玉皇大帝的崇敬神明。
后土娘娘的敬仰,大約在唐朝(公元618年)以後,由於國人觀念,信奉天陽地陰,男為陽,女為陰,后土神遂漸奉為女神,民間乃稱為后土娘娘。宋代以後,道教列為四御尊神之一,與天上的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山川之秀,道觀並設后土殿。民間建后土娘娘祠,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相傳是后土娘娘聖誕日,隆重祭祀之。她是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不管是不是祖巫,后土化六道,成就大地之母。算是值得萬民敬仰的大神。十二祖巫不修元神不明天道,為何后土會身化六道輪迴 - iFuun - https://goo.gl/PxmnMd


2017晉善晉美之介休后土廟篇--介休遊記--螞蜂窩 - https://goo.gl/xewc7E


“三教合一”的見證:水陸神仙畫
水陸神仙畫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見證。9月18日,山西省博物院典藏的國家一級文物明代水陸畫《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走進大英博物館,參加“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展”,這是大英博物館繼2007年舉辦“秦始皇兵馬俑展覽”以後,第二次舉辦以中國為主題的特展。此次共有42件國家一級文物參展,其中尤以出自山西的明代水陸畫《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特別耀眼,在赴英西巡啟程前,新華、鳳凰等國內各大媒體就紛紛報導了這一文化盛事。
“后土”在傳統上屬於中國本土道教信仰的神祗,本次赴英的國寶級明代水陸畫《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出自山西朔州寶寧寺,內容為道教世界的“后土”。
但在山西還有一幅出自介休后土廟的與《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同時期的明代水陸畫《天妃后土十禪天菩薩》,反映的是道教信仰的后土聖母已成為佛教信仰裡的后土菩薩。
這兩幅國寶級山西“后土”為內容的明代水陸畫,鮮活有力地見證了元明間儒釋道三教關係已經具有了內質的演變,元明時期“三教合一”一詞出現的觀點是正確的。
目前,明代水陸畫《天妃后土十禪天菩薩》由傳統文化保護者、鑫達利董事長張小強搶救回山西本土,並給與了良好的典藏。
后土:永樹母儀
大地之母:后土是中國古人因對土地崇拜而信仰的大地女神,執掌陰陽生育,主宰大地山川,在人們心目中倍覺親切和崇高,被視為“萬物之母,大地母親”。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千百年來,民眾為了生存達到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之目的,建廟塑像祭祀地母后土,以求賜福滅災,帶來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后土已成為歷代民眾極為虔誠的宗教信仰之盛舉。在台灣,“后土”被稱為“地母至尊”或“地母娘娘”。
皇天后土:中華文化中有“皇天后土”之說,“皇天”即玉皇大帝,主持天界,“后土”與玉皇大帝相配,主宰大地山川,是道教四御之一。
后土地位尊崇,國家有什麼大事都要先報告給她請她處理,《周禮·春官·大宗伯》就說“王大封,則先告后土”。國家代名詞社稷中的“社”指的就是后土,從軒轅黃帝親到汾陰脽上祭祀后土開始,歷代皇帝都要祭祀后土,並把后土列入到國家正祀中。宋徽宗冊封其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明清兩代帝王在北京築地壇祭祀后土。
永樹母儀:神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人們對后土的信仰就是因為她以高尚的品格和寬廣的胸懷滋生和養育萬物。
在中華文化中,男人為天,女人為地,男子主陽主剛,女子主陰主柔,陽剛是動,陰柔是靜,動靜結合,陰陽平衡,天下太平。后土是女性的代表,母儀天下,所以天下女子都要效仿她,端莊穩重,勤勞勇敢,智慧慈祥,這屬於坤德,也就是厚德載物。
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走進大英博物館
9月18日,山西博物院典藏的國寶級明代水陸畫《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在大英博物館舉辦的“明:皇朝盛世50年(1400-1450)”展覽中展出。這是山西文物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山西博物院始建於1919年,薈萃山西文物精華,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水陸畫藝術成就極高,被稱為“可移動的壁畫”、“漢地的唐卡”,在藝術上,與敦煌壁畫和永樂宮壁畫一脈相承,目前研究的中心在法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地。
《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出自山西右玉寶寧寺。寶寧寺創建於明天順四年(1460),寺內原存有水陸畫一堂,共計一百三十九幅,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
《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高118厘米,寬61.5厘米,畫面佈局緊湊,色彩鮮豔,筆力勁健,極為珍貴。九天是道教三十六重天中的第九重天,后土聖母的居住地。
《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中女神的美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后土聖母雍容華貴、儀態端莊,在藝術上,與敦煌飛天和永樂宮壁畫中的女神一脈相承;在文化意義上,與西方的聖母瑪利亞、大地之母蓋婭、豐饒和生育女神阿施塔特等是相通的。此次,后土聖母正是以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象徵走進大英博物館。



天妃后土十禪天菩薩:從聖母到菩薩
介休后土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明清道教古建築群,廟內供奉后土娘娘,說明介休自古以來具有重要地位。
《天妃后土十禪天菩薩》出自介休后土廟,民國戰亂年間流失到北京琉璃廠,原本一堂,現僅存該幅。在民間輾轉流傳,被傳統文化保護者、鑫達利董事長張小強先生髮現後搶救回山西本土,並給與了良好的典藏。
明代山西水陸畫《天妃后土十禪天菩薩》中十禪天是佛教專有的空間名詞,反映出了道教信仰的后土聖母已成為佛教信仰裡的后土菩薩。該幅水陸畫高175厘米,寬94厘米,絹本設底,工筆重彩畫法,渲染十分細膩,用色豐盈充分,線條流暢柔和,整體佈局疏朗,人物輕盈安詳。特別是天妃后土頭戴鳳冠,雙手持笏,衣袖寬大流暢,絛帶飄揚,自然輕柔,極富節奏和韻律感,面龐豐腴,細眉小口,注視前方,既雍容華貴,又威嚴莊重。與右玉寶寧寺水陸畫畫風一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中華藝術的瑰寶。
元明時期中華文化儒釋道合一的見證
“孔子問道於老聃”,儒道互動由來已久。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自此有儒釋道三家互動。北周時,開始以“三教”統稱儒釋道,中國文化逐漸形成儒釋道三足鼎立之勢。到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到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即遵道、禮佛、崇儒,三教雖各自保持著獨立的形態,不過相互間在觀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斷地進行交流和融合。北宋時,經過隋唐時期的三教講論與融通,三教合一已經大致成型。這種“合一”主要表現儒、釋、道在內在義理特別是在道德標準取向上走向融合。到元明時,三教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形式上都走向了融合,體上會通,用上合流,同歸於善,從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部分。
明代水陸畫《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和《天妃后土十禪天菩薩》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就是這種融合的鮮活證據,文化藝術價值意義巨大,“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
母儀足式山西后土聖母走進大英博物館-道教書畫-普道教育網-Powered by www.laoy8.net - https://goo.gl/6EtpCo


儒釋道三教一家
儒釋道三教一家 
儒曰:聖教。道義之門。忠恕。三綱五常。靈台。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釋曰:禪教。不二法門,慈悲。三皈五戒。靈山。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道曰:玄教。玄牝之門。感應。三清五行。靈關。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教雖分三,其理則一。 
偈曰:儒冠道服釋袈裟,紫竹紅概白心芽;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達摩祖師偈曰 
(一)八萬四千無縫鎖,只有一把鑰匙開;開通虛無玄妙竅,管教平地上天台。 
(二)人人有卷無字經,不用紙筆墨寫成;展開原來無一字,豈夜四時放光明。 
呂視偈曰 
修道但怕意不真,堅心立志便成神;古來證佛成仙品,俱是凡夫騰紫雲。 


姜太公廟土地公亦可被視為神格與天公同高的后土神,且此后土神姓姜,是姜太公祖先叫-句龍,漢代以後此后土神與送子神、藥神三位一體,神力無邊。后土-句龍,即后土掌管社稷、土地的社神 - https://goo.gl/TU6sKT


句龍,即后土氏,相傳為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九土」,因治水土有功,顓頊任命其為土正官。句龍被後世祀為后土之神,是掌管社稷、土地的社神
后土是中國神靈地祇(泛指所有大地上的自然神)的代表,統轄所有土地,類似西方神話的大地之母蓋亞,后土下轄神州地祇、社稷、國社、山神、城隍、土地神等各級大地之神;后土尊稱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1],在道教中與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紫微大帝、長生大帝、青華大帝共稱為「六御」。
后土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等。「后」是君主的意思,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漢代建「后土祠」,「皇天」、「后土」對稱。宋代楊照《重修太寧廟記》說「后土為土地最尊之神」。
古時有傳說神農氏後裔(姜太公祖先),共工之子句龍(后土),因善於治理水土,後來被尊奉為后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2]。
現今的華人多半將后土視為女神,學者認為與佛家的堅牢地神(地母神,Bhumi)有關。唯一例外,是在墳墓上供奉的后土神石碑,指的是守墳的土地神。 后土是中國神靈地祇(泛指所有大地上的自然神)的代表,統轄所有土地,類似西方神話的大地之母蓋亞,后土下轄神州地祇、社稷、國社、山神、城隍、土地神等各級大地之神;后土尊稱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1],在道教中與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紫微大帝、長生大帝、青華大帝共稱為「六御」。
后土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等。「后」是君主的意思,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漢代建「后土祠」,「皇天」、「后土」對稱。宋代楊照《重修太寧廟記》說「后土為土地最尊之神」。
古時有傳說神農氏後裔,共工之子句龍(后土),因善於治理水土,後來被尊奉為后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2]。
現今的華人多半將后土視為女神,學者認為與佛家的堅牢地神(地母神,Bhumi)有關。唯一例外,是在墳墓上供奉的后土神石碑,指的是守墳的土地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