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士以「帽」取人!皇室成員為你解答7個愛戴帽的原因 - Cosmopolitan | Fashion

為什麼華麗的帽子在英國皇家婚禮是必備的?(Why it's not a British royal wedding without fancy hats)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為什麼英國女性要在婚禮上戴浮誇的帽子?|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全世界的女性,大概沒有人能像英國王室家族成員一樣,把頭飾(fascinator)或帽子玩得如此淋漓盡致,卻又有點浮誇
從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到王儲查爾斯夫人卡蜜拉(Camilla)、威廉王子妻子凱特,以至於碧翠絲公主(Princess Beatrice)和尤吉尼公主(Princess Eugenie),當然還有哈利的準新娘梅根馬克爾,都曾經用頭飾,吸引目光。(延伸閱讀:氣質才是最昂貴配件  英國凱特12年舊靴還在穿)
本月19日,哈利王子和梅根馬克爾即將在女王寓所溫莎城堡的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舉行婚禮,屆時,與會女仕們,想必又會「互別苗頭」。
先來說說頭飾和帽子的不同吧。雖然,它們都可以是裝飾用途,但卻不能說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帽子基本上會有邊緣和頂部,且可以蓋住頭頂;而頭飾則比較會是用簪子或髮夾固定在頭上。帽子通常有實用功能,比方說遮陽,而頭飾就比較偏向裝飾用途。
那麼,在王室婚禮上戴頭飾的典故是從何而來呢?
根據王室禮儀專家韓遜(William Hanson),一般認為,女侍們配戴帽式參加王室婚禮,是符合禮儀的作法。
英國皇室禮儀培訓機構講師瑪瑟(Diana Mather)告訴BBC:「從1950年代,女仕們幾乎就都會戴帽子出門,因為女性在公眾場合露出頭髮好像『怪怪的』。」
不過瑪瑟補充,現在的時代當然不一樣了,女性只有在出席正式場合才會戴帽子。(延伸閱讀:英國女王的手提包裡裝什麼?)
除此之外,帽子和頭飾其實就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
英國《每日電訊報》前時尚頻道主編亞歷山大(Hilary Alexander)在威廉和凱特結婚時,接受訪問說:「在英國社會的特殊場合裡,沒有帽子,就不能算是完整的裝束。」
波士頓精品女帽Marie Galvin Fine Millinery設計師瑪麗高爾文(Marie Galvin)近期告訴婚禮雜誌《Brides》, 有些女性戴帽飾是為了向英國傳統致敬,有些人是為凸顯社會地位和財富,也有人把它當表現自我的方式。
頭飾的由來
在裝飾性頭飾成為上流上會必備的配件前,其實fascinator這個字有著完全不同的意思。Fascinator的原意是:蕾絲或是編織的頭巾。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19世紀時,頭巾一般是用羊毛做成,為维多利亞式時尚增添了一點神祕感。到了1930年代,fascinator變成形容有花邊的頭罩,但現在,已經沒什麼人這樣用。
1940年代,娃娃帽(doll hat)崛起,很受美國和歐洲女仕歡迎,而時尚雜誌Allure報導,歐洲女性們戴上有時候看來荒謬誇張的娃娃帽,其實有另一層含意:藐視納粹的佔領。
doll hat
到了1970和1980年代,時尚圈和伸展台上大量出現戴著帽飾的時髦女性和模特兒,這個現象多拜帽藝大師瓊斯(Stephen Jones)和崔西(Philip Treacy)之賜,許多英國王室成員所戴的誇張帽飾,正是出自這兩位大師之手。


浮誇 英國皇家愛斯科賽馬會 名媛美「帽」大比拼


2016-06-17 由 OnlyLady 發表于時尚
英國皇家賽馬會(Royal Ascot),也叫「愛斯科賽馬會」,設立於1711年,由安妮女王(QUEEN ANNE)建立的。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豪華、最奢侈的賽馬會。這項賽事更是英國上流社交圈的大事,從皇室貴族到一般平民都會在這天大肆慶祝。
當地時間2016年6月14日,英國阿斯科特,皇家愛斯科賽馬會首日,各名媛華服美帽爭奇鬥豔。
傳統的英國人對此非常看重,按例也都由英國女王親自頒獎,這也成為英國上流社交圈的大秀場,社交名媛們都在今天爭相裝扮,誇張設計的帽子,大膽的穿著,時刻準備著登上第二天的頭版。比賽事小,登上頭條才是更重要的。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抵達現場,女皇的著裝和配套的帽子都像個小女生一樣粉嫩,老人家真是驗證了「返老還童」這句話!
威廉王子,凱特王妃
凱特王妃
凱特王妃
凱特王妃在威廉王子的陪伴下款款而來! 身穿Dolce and Gabbana的白色蕾絲裙,佩戴Jane Taylor的禮帽,優雅迷人。
丹麥王妃
賽馬會場有不同等級的觀賽區,其中Royal Enclosure——皇家賽馬會上英國皇室出席的場地,這片皇室成員專屬區域,除非你是皇室成員,或者你有一位有資格坐在這裡4年以上的朋友邀請你,否則,請移步平民區!即使洛·史都華 (60年代最有才華的搖滾巨星) 這樣的大明星,2002年也因為穿藍色西裝和白色鞋子而被趕出場!
從1807年開始,Royal Ascot比賽的第三天定為「金杯日」,因為這天是整個賽程最關鍵的一天。而英國皇室們習慣稱作「女士日」,因為這一天是女士們展示時尚品味和創意帽飾的好時機。即使這天是時尚元素到達頂峰的一天,但是整個賽馬周都是一場華麗麗的帽子秀啊!
所以關於比賽的報導,並不是英姿颯爽的駿馬為主,而是各式各樣新奇誇張的帽子。
全球最厲害的高級定製帽手工藝人都來自英國(比如Stephen Jones),帽子可是上流社會的「生化武器」,其實歷史與賽馬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人,在英國皇家愛斯科賽馬會 上,帶上望遠鏡,看華麗麗的帽子和美女才是正經事。
來Royal Enclosure ,要懂得「著裝規則」(DRESS CODE),來看看這個高貴活動的著裝要求吧!
著裝要求
女士
◆ 帽子(不低於10cm)並且入場後不能取下來
◆ 無袖或弔帶裙子,弔帶背心
◆ 可以穿外套,但是裡面的著裝仍要符合要求
◆ 如果穿褲子必須搭配T-shirt(裹胸和無袖不允許)
◆ 腰部必須被遮住
◆ 不能穿短褲
◆ 男士: 黑色或灰色西裝,背心,襯衫,領帶(領結不允許),黑色或灰色帽子,黑皮鞋
◆ 小孩:
女孩(17歲以下)要穿正裝,建議夏天的裙子,可以戴帽子但不是必須的
男孩(13-17) 要穿西裝或夾克搭配襯衫和領帶,12歲以下的男孩不需要穿西裝。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歐洲貴族都愛戴誇張帽子呢?
歐洲一般比較大型的聚會都會被帽子的風采所霸占,而這些誇張的帽子僅僅是扮演吸睛的角色嗎?當然不是,其實戴帽子是一種文化,從一百年以前歐洲名媛都會選擇戴誇張的帽子來展示自己的身份。
誇張帽飾這麼戴才好看 ↓
在選擇各式帽飾時候,也要看髮型的哦!
精緻捲髮:最好的搭檔就是偏向一側的禮帽,一種高貴的氣質撲面而來。
盤發:低位的盤發好似花朵一般,既是帽子的點綴同時又是髮型的突出特點。
中分大長卷:西部牛仔的大帽沿兒,配上大捲髮,絕佳!嬉皮的禮帽讓捲髮發揮的淋淋盡致。
偏分+鬆散馬尾辮:戴上帽子會顯得更加俏皮,尤其是適合花朵元素的誇張帽飾。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ashion/z82op.html
浮誇 英國皇家愛斯科賽馬會 名媛美「帽」大比拼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2wDri2


從心理學看人們的「皇室迷戀」
By Time,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8日, 2018
文:JAMIE DUCHARME 
譯:吳舜文
此刻,你可能已經知道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剛迎接他們的第三個孩子路易,也是喬治王子和夏綠蒂公主的弟弟;你可能也知道哈利王子迎娶了美國演員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而他們的婚禮舉辦在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現場會有檸檬與接骨木花口味的蛋糕,以及一位少年大提琴手的演出。
總之:皇室生活已不知不覺滲透人們的集體意識。問題是,為什麼?
現任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教授及前任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會長法蘭克.法利(Frank Farley)博士表示,「我們是社交動物,會透過知名媒體照片、認識的人、名人網紅等,和我們的部分生活做連結。」
法利說,以心理學來說這屬於「擬社會行為」(parasocial behavior),是指一個人與另一方建立片面的連結關係,而不必經過有意義的實際互動,比如對喜愛的電視劇或體育隊伍投注心力,或是著迷於皇室的生活與情節。
名人演繹了大多數人不知不覺被灌輸渴望的生活,所以特別容易引起大眾注意。法利表示,我們自小從童話故事時期就夢想著擁有權勢、名氣、幸福,同時還要很有型,並保有對社會的影響力等,現在我們仍用同樣的方式在撫養孩子。他補充道,這樣的教育使我們根深柢固地受到英雄主義(heroism)所吸引,在某種程度上,伴隨並滲透我們的生活。皇室及名人,如好萊塢明星、卡戴珊文化(Kardashian types)等,都助長這種現象的活躍。
持續的媒體曝光則會產生回饋循環的效果。正因為大眾對名人感興趣,媒體便不斷報導,而名人頻繁地在媒體上曝光,也更容易讓人們注意到,這樣的循環一次又一次重複著。
法利說,「我們生在一個媒體飽和的時代。在某種意義上,誰都逃不過關注,這也使有些人開始對細節產生興趣。」
名人崇拜是長久存在的現象,而社交媒體加劇了這樣的情況。《北美心理學期刊》(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編輯林恩.麥卡勤(Lynn McCutcheon),自2001年起便研究名人崇拜的現象,至今已累積超過50篇與該主題相關的研究。
2002年,《英國心理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發表一篇麥卡勤具開創性的名人崇拜論文,他和同事運用評級23分的名人意見量表,將粉絲區分為四個類別。根據該研究,位於光譜最低階的人,只會閱讀或觀看名人,而真正有名人崇拜的第一類人,則會將崇拜轉化為實質的社會追求,並與他人分享或討論。這類型的行為通常是無害的,麥卡勤又補充道,「大多數名人崇拜者的行為不會超過這個範疇。」
然而,有部分人卻對名人關注遠超過應有的範疇。在第二個類型中,這類人可能會迷戀某個特定人物,或開始相信彼此是知心伴侶,或擁有私密的關係。麥卡勤表示,第三個類型的人──也是最罕見及危險的──可能會出現極端行為,例如跟蹤。
麥卡勤說,某些性格特質會使人較容易傾向更高程度的名人崇拜,包括焦慮、慣性不負責任,以及難以維持親密關係等(孤獨與智力較低可能也有關,儘管相關程度較低)。亦有證據表明,有賭癮的人更容易成為名人崇拜者。
媒體也是名人崇拜現象的要角。麥卡勤表示:「所有時下最新的媒體都促成了『名人崇拜』,因為媒體使人們感覺真的與某人有所連結,而不只是一種擬社會的依戀(parasocial attachment)。」
但為何皇室特別吸引大眾的目光?又為何美國人可能比英國人更為著迷?
美國與英國曾共享的歷史占十分重要的原因。法利說,「英國的『君主制度』一直是美國人的好奇心所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皇室是我們已擺脫的過去。」
反觀法利的出生地加拿大(若論象徵性,加拿大作為英國前殖民地仍受君主制度的影響),早已將君主政體「甩開」的美國人,則能以純粹好奇的角度來回顧這段歷史。「你可以把它看作娛樂,當作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現在,離過婚、非白人的美國人梅根,即將嫁入英國皇室。
儘管法利認為,憑著地位繼承下來的英國皇室,與美國自有價值觀有著對立的精神,但他也表示,延續一個家族既有的生活型態,總是比較容易也令人神往。
「生活很艱難,成功也不是件容易事。」法利說道:「但看看這些人,他們繼承了財富、社會影響力、潮流,還有名氣,並且在城堡裡過著如童話般的生活──這些是我們成長中夢寐以求的事物。」
麥卡勤表示,如果你著迷於一個永遠不會參加的婚禮細節,或是沉浸在皇室嬰兒的照片裡,只要你還能明察事理,這些都沒什麼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