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善挾治之謂神
此其道出乎一。曷謂一?曰:執神而固。曷謂神(1)?曰:盡善挾治之謂神(2),萬物莫足以傾之之謂固,神固之謂聖人。 【註釋】 (1)曷謂神:據上下文,這句當 ... 
作者:荀子 / 頁數:(47 / 254)
8.13此其道出乎一。曷謂一?曰:執神而固。曷謂神(1)?曰:盡善挾治之謂神(2),萬物莫足以傾之之謂固,神固之謂聖人。
【註釋】
(1)曷謂神:據上下文,這句當作「曷謂神而固」。(2)挾(ji • 1 家):通「浹」,周遍,通,
透。
【譯文】
這種聖人的道德品質產生於專一。什麼叫做專一?就是:保持神明與穩固。什麼叫做神明與穩固?答案是:能使天下盡善盡美通體皆治叫做神明,世間的一切都不能夠使他傾斜叫做穩固,做到了神妙與穩固就叫做聖人。
第118講:
8.14聖人也者,道之管也(1)。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歸是矣(2)。《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3)。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4),取是以節之也;《小雅》之所以為小者(5),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為大者(6),取是而光之也;《頌》之所以為至者(7),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畢是矣。鄉是者臧(8),倍是者亡。鄉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9),自古及今,未嘗有也。
【註釋】
(1)道:指根本性的政治原則與思想學說。管:樞紐,關鍵,事物相互聯繫的中心環節。下句的
「管」用作動詞,是集中的意思。(2)《詩》、《書》、《禮》、《樂》:見1.8注。是:指儒家的學 說(楊驚說)。(3)《春秋》、微:見1.8注(10)。(4)《風》:即《國風》,是《詩經》的一部分。
它們是各地的土風歌謡,所以名「風」。逐:追趕,指趕時髦而追隨歪風邪氣。(5)《小雅》:《詩經》
中朝廷的正聲雅樂被名為《雅》,其中再分為《小雅》和《大雅》。「雅」是正的意思。「者」上《集
解》有「雅」字,據宋浙本刪。(6)「者」上《集解》有「雅」字,據宋浙本刪。(7)《頌》:是《詩
經》的一部分,它是宗廟祭祀的舞曲。(8)鄉:通「向」,迎合。(9)如:通「而」。
【譯文】
聖人,是思想原則的樞紐。天下的思想原則都集中在他這裡了,歷代聖王的思想原則也統一在他這裡了,所以《詩》、《書》、《禮》、《樂》也都歸屬到他這裡了。《詩》說的是其心意;《書》說的是其政事;《禮》說的是其行為;《樂》說的是其和諧心情;《春秋》說的是其微言大義。因此,《國風》之所以不失于流蕩的作品,是因為以此去節制它的緣故;《小雅》之所以為小雅,是因為以此去潤飾它的緣故;《大雅》之所以為大雅,是因為以此去發揚光大它的緣故;《頌》之所以成為登峰造極的作品,是因為以此去貫通它的緣故。天下的思想原則全在這裡了。順從它的就會有好結果,背離它的就會滅亡。順從它而沒有好結果、違背它而不滅亡的,從古到今,還不曾有過。
第119講:
8.15客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勝敵而愈戒。』」
應之曰:「是殆非周公之行、非孔子之言也。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子之籍,負扆而坐(1),諸侯趨走堂下。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孰謂周公儉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2),東面而迎太歲(3),至汜而泛(4),至懷而壞(5),至共頭而山隧(6)。霍叔懼曰(7):『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8),飛廉、惡來知政(9),夫又惡有不可焉?』遂選馬而進,朝食于戚(10),暮宿于百泉(11),厭旦于牧之野(12)。鼓之而紂卒易鄉(13),遂乘殷人而誅紂。蓋殺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反而定三革(14),偃五兵(15),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護》廢矣(16)。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故外闔不閉,跨天下而無蘄(17)。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戒矣哉?」
【註釋】
(1)扆(y • !以):宮殿中門和窗之間的屏風。天子接見諸侯時,背靠這屏風而面向南。坐:《禮
記·曲禮下》:「天子當依(扆)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禮記·明堂位》:“昔者周公
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扆)南鄉而立。”可見此文「坐」當作「立」。(2)兵忌:古代迷信,
出兵要選擇吉日,在忌日出師則不利。(3)迎:逆。太歲:即木星,又名歲星。古代占星家認為歲星是
吉星,它運行到某一星宿,則地上與這一星宿相對應的國家就吉利。誰如果衝犯了它所在的方位,就
---------------------------------------------

黼黻文章--- 《荀子非相》:「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
拼音    fǔ fú wún jhang
注音    ㄈㄨˇ ㄈㄨˊ ㄨㄣˊ ㄓㄤ
出處    《荀子非相》:「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
釋義    古代禮服上所繡的色彩絢麗的花紋。泛指華美鮮艷的色彩。
例句    內坐一女,年紀三十許,~,光明奪目。★清·程麟《此中人語·曾睹瑤池仙客》
衣裳繪繡的花紋。比喻文章。
斑斕美麗的花紋。德行事功、禮樂法度。文辭或泛指獨立成篇的文字。曲折隱微的含義
衣裳繪繡的花紋。《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比喻文章。《北齊書.卷四五.文苑傳.序》:「摛黼黻於生知,問珪璋於先覺。」


蘭陵縣,中國舊縣名。
戰國時代,蘭陵為楚國轄境,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令。漢朝時屬東海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棗莊市境。劉宋時,併入氶縣,後多有廢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