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對夫妻的相處之道 羨煞旁人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29日, 2018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人一旦結為夫妻,同床共枕,前世的情緣也就成為現實。圖為清 謝遂《職貢圖》局部。(公有領域)
夫妻相處之道,有人說應像琴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有人說像飲茶,平淡中有馨香,寧靜中有深情。夫妻之間,如果可以相互愛敬禮讓,彼此體貼遷就,那麼無論生活中遇到怎樣的事情,兩個人都可以攜手共度、相濡以沫。
郤缺夫婦 相敬如賓
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上大夫郤缺。晉獻公時,郤缺和父親郤芮一同在朝為官。後來郤父因罪逃到秦國,郤缺為此受到牽連,被貶為庶民。郤缺回到家鄉,過著粗茶淡飯的農耕生活。
有一年,晉文公重耳派大臣臼季出使秦國。臼季路過冀,看到郤缺在田裡鋤草,其妻到田裡為他送飯,並恭敬地把飯捧給他;郤缺連忙用雙手接住,頻頻致謝,才開始吃飯。郤缺的妻子在旁靜靜地看著他,彼此像賓客一樣,互相尊重,互相禮讓。
這一幕臼季看在眼裡,很感動。臼季回到晉國後,向晉文公提起此事,說郤缺和妻子相敬如賓,這是有德的表現。治理國家就需要有德之人,臼季建議文公,將郤缺召請到朝中,予以重用。
晉文公採納臼季的意見,將郤缺召請回來,賜其官職。在晉狄之戰中,郤缺身先士卒,立下戰功,晉升為卿,襄公把冀地賜給他作封地。後來「相敬如賓」多用來形容夫妻之互相敬重、彼此珍惜的最佳狀態。
晉文公重耳派大臣臼季出使秦國。臼季路過冀,看到郤缺在田裡鋤草,其妻到田裡為他送飯,並恭敬地把飯捧給他;郤缺連忙用雙手接住,頻頻致謝,才開始吃飯。圖為清 梁延年《聖諭像解》之插圖「相敬如賓」。(公有領域)
夫妻之義 生死相隨 不離不棄
夫妻之間應相敬如賓,不論身處哪一個階層、哪一個族群,這道理都一樣適用。
《遼史.列女傳》記載,契丹貴族裡有一位賢惠的女子名叫蕭意辛,她是遼國耶律奴的妻子。其父是駙馬陶蘇斡,其母是呼圖公主。蕭意辛二十歲時嫁給耶律奴。她以孝敬公婆、與親族相處和睦而聞名。
有一次,蕭意辛聽到妯娌們談論用什麼魅法(指用低靈迷惑他人)可以得到丈夫的寵愛,蕭意辛說:「用邪法不如用禮法。」眾人問她原因。
意辛說:「以淨潔的心,修善己身;以恭敬侍奉長輩;以溫柔對待夫君;以寬仁對待晚輩,不要輕易地改變自己的心地,這些就是禮義之法。如果能做到這些,自然能得到夫君的疼愛和尊重。如果用邪法獲得寵愛,不還是有愧於心嗎?」大家聽後,都感到很慚愧。
後來,耶律奴受奸人誣告,被削去爵位後流放到遠方。因蕭意辛是呼圖公主的女兒,遼道宗想讓她和耶律奴離婚,以免她遭受流放之苦。
蕭意辛理解皇帝體恤的心意,但還是堅持說道:「夫妻之間的恩義,是要生死相隨、不離不棄。我年輕時嫁給耶律奴,現在他有了危難,我馬上就離開他,這有違人倫綱常,這樣做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希望陛下憐憫我們,讓我和耶律奴同行,即使我死了,也不會有遺恨。」於是,遼道宗就答應了蕭意辛的請求。
到了流配的地方,蕭意辛每天都親自操持勞役之事,雖然艱辛勞苦,她也沒有絲毫怨言,而是更加謙恭地對待夫君。
相敬如賓,是指妻子敬慕丈夫,丈夫珍惜妻子。圖為清代畫家改琦所繪人物。(公有領域)
夫妻之緣 夫妻之義
郤缺和妻子相敬如賓,蕭意辛和夫君不離不棄,他們沒有因為身分、地位的改變而改變對待彼此的態度,仍然是遵禮守義,共度難關。
古時人們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恩,字面意思是「心上有因」。篆文的「因」字,本義是接受外來的幫助,成就一樁因緣。因為接受他人的幫助,所以會心存感激,想要報答。由此,促成親緣、夫妻之緣等緣份。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人一旦結為夫妻,前世的愛慕與情緣也就成為了現實,這來之不易的緣份,其實也還蠻值得去珍惜的。@*#
五代衛賢《高士圖》中描繪的舉案齊眉。(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遼史.列女傳》卷107


《智囊》處世智慧 應該這樣對待挑釁的人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29日, 2018
人善用智慧,就像水流淌在大地,如果陣勢凹陷,水就會注滿;人事固執一點,智慧也就無法施展。遍覽古今成敗得失,幾乎都是這個原因。(Fotolia)
《東周列國志》為明末馮夢龍所著,因他治史嚴謹,後世有學者主張,將《東周列國志》當成正史來讀。除了《東周列國志》,馮夢龍還有其它幾部著作,其中有一本《智囊》,被認為是處世奇書。其中卷五講到幾則故事:如果遇到挑釁的人,可以如何處理與對待。故事讀來引人省思。
尋釁求死 夏翁知其意 免其債務
夏翁,江陰一帶的望族。有一天,夏翁乘船經過市橋。這時,有人將糞土從橋上倒下來,正好倒入船中,糞土濺到夏翁的衣服上。
倒糞土的人是夏家的老相識,憤怒的家僮想要上去揍他。夏翁說:「這事他並不曉得。他如果知道是我們,怎麼還敢來冒犯呢!」於是,好言好語地勸散了家僮。
回到家中,夏翁翻閱帳本,發現這個人欠了他30兩銀子,還沒有償還。夏翁想,他可能是藉機尋釁,存心求死,好了結債務。於是,夏翁就減免了他的債。
有一天,夏翁乘船經過市橋。這時,有人將糞土從橋上倒下來,正好倒入船中,糞土濺到夏翁的衣服上。圖為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小事忍耐 避免災難降臨
第二個故事,講到長洲有一位尤翁,經營典當業。有一年年底,尤翁忽然聽到門外一片喧譁的吵鬧聲,他出門一看,是一位鄰人。
典當行的員工對尤翁說:「那人將衣服抵押,換了錢。今天卻空手來取。我不給他,他就破口大罵,有這麼不講理的人嗎?」
尤翁看那人惡狠狠的,氣勢彪悍,絲毫沒有相讓的意思。尤翁慢條斯理地對他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來取衣服,不過就是為了度過新年。這種小事,不值得相爭!」
於是,尤翁命他的員工找出那人典當的衣物,共有四五件。尤翁指著其中的棉衣說:「這件衣服可以禦寒,當然不能少。」
尤翁又指著道袍說:「這件給你拜年用。其它物件現在你還不急著用,就先留在這兒吧。」那人拿到這兩件衣服,什麼也沒有說,默默地走開了。剛才的氣勢洶洶,被慢條斯理的尤翁鎮住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當天夜裡那人死在了別人家裡,他的親眷同那戶人家打了一年多的官司。
原來這個人因為欠債太多,已經準備服毒自殺,他知道尤翁很有錢,就想訛詐他,但是沒有達到目的,於是將目標轉移到別人身上。
後來,有人問尤翁:「為什麼您能事先預知,而寬容他呢?」
尤翁說:「凡是無理取鬧的人,一定是倚仗著什麼事,才敢這麼放手去幹。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忍耐,那麼劫難很快就會降臨。」人們聽了尤翁的話,都很佩服他。
長洲有一位尤翁,經營典當業。圖為(傳)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圖右的「解」即指當鋪。(公有領域)
鄉民入獄 呂原後悔
明朝正統年間,呂原擔任宰相,去世後諡號「文懿」,所以人們尊稱他為文懿公。文懿公辭去相位回到家鄉,因他德高望重,遠近的鄉親都很景仰他。
有一個鄉民因為醉酒,酒後狂言辱罵文懿公,家僕氣憤地想去教訓他,文懿公制止了他們,勸其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一年以後,這個人因為犯了死罪,被關進了大牢。文懿公知道此事後,後悔地說:「假如當時能稍微和他計較一番,將他送到官府,稍微懲罰他一下,還可以使他接受教訓,心生警戒。但我只想著保住自己的仁厚,反而助長了他的惡行,使他走到難以挽回的地步。」
有一個鄉民因為醉酒,酒後狂言辱罵文懿公,家僕氣憤地想去教訓他,文懿公制止了他們,勸其不要和他一般見識。一年以後,這個人因為犯了死罪,被關進了大牢。圖為清 孫家鼐《欽定書經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為什麼呂原處理此事的方式,正好和夏、尤二翁相反?
《智囊》中說:醉酒鬧事是惡習,必須讓他接受一些懲戒,才能使他接受這次教訓,從而改善。如果是情理之外的事,就應當以人的情理去寬容。
處世的智慧就像一灣活水,心地仁厚的人,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加以對待,不會拘泥於同一個模式。
所以,馮夢龍在《智囊》自序開篇中講到,智慧猶如大地上的水。土地沒有水,就成為焦土;人沒有智慧,就成為行屍走肉。人善用智慧,就像水流淌在大地上,如果地勢凹陷,水就會注滿;人事固執一點,智慧也就無法施展。遍覽古今成敗得失,幾乎都是這個原因。@*#

《智囊》處世智慧 應該這樣對待挑釁的人 | 大紀元 - https://goo.gl/4E9x7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