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拉斐爾《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2幅油畫現身 解500年謎團-梵蒂岡宮壁畫/作於1520年兩個女性形象——正義和友誼/梵蒂岡有著世界上最著名的壁畫——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內的四間「拉斐爾客房」,舉世聞名的《雅典學院》就在這裡。/拉斐爾在康斯坦丁大廳繪製的寓意畫包括兩個女性形象——正義和友誼/拉斐爾(拉丁語:Raphael),義大利畫家、建築師。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qwHdso
拉斐爾《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1510~1511年作),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BCPrR
姜太公/稷下學宮-具有學術和政治的雙重性質,它既是一個官辦的學術機構,又是一個政治顧問團體。/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始建於田齊桓公。稷下位於齊國國都臨淄-招致天下名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百家之學,會集於此,自由講學/齊文化是中國“失落了的海洋文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BxEfEX


孔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DxveiJ
觀點 | 軸心時代:每一次飛躍,都可能是復興!
2016-10-14 由 社會科學報 發表于文化
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後同時出現在中國、西方和印度等地區的人類文化突破現象稱之為「軸心時代」。當時古代希臘、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並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當下,再論「軸心時代」,更是為了實現傳承千年的核心價值和普遍原則,它們亦可以在這個時代發光發熱。
軸心時代中國的聖人是孔子,西方在這個時期則是蘇格拉底,而印度文明則對應的是釋迦摩尼。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理論更加關注人類文明的精神層面,他認為,只有產生了偉大思想家,並由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出了各自文化傳統的文明,才可以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民族」。
軸心時代理論
雅斯貝爾斯曾經說:「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湯一介認為,歐洲的文藝復興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頭古希臘,而使歐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輝,從而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作為軸心期文明的重要一支中國文化在經過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全方位的衝擊之後,使得中國人得到對自身文化傳統有個自我反省的機會,我們逐漸知道,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應該發展什麼,應該拋棄什麼和應該吸收什麼。
文明起源的性質就是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的過渡。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印歐遊牧民族從今日俄國南部向外移動,四處遷徙。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開始與當時幾個主要文明地區接觸而產生衝擊。因此,這種人口大遷移所造成的外在環境的刺激足以解釋為何印歐民族遷徙所至之處,當地人民受到衝擊。
比較奇特的是,人類在進化的途程中蹣跚了多少萬年,忽然這對近世文明影響最大最深的四個古老民族——中國、印度、以色列、希臘都在差不多同時猛抬頭,邁開了大步,聞一多先生這樣解釋軸心時代理論。四大古老的文明在同一時期崛起,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會出現很多印證各種文明存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的理由。
印度文明
「軸心時代」理論的核心在於「突破」。「突破」是一種建立在漸變基礎上的突變,這是一種質的飛躍。中國在軸心時代期間或此後,都著重於歷史的連續性。「突破」是出現了,但是並非與突破前的傳統完全斷裂。相對於帕森斯所指出的希臘軸心突破針對的是荷馬諸神的世界,以色列針對的是「舊約」和摩西故事,印度針對的是悠久的吠陀傳統而言,中國軸心突破發生的背景則是三代(夏、商、周)的禮樂傳統。希臘與以色列的「軸心突破」,都是屬於「外向超越」型的;中國古代「突破」所帶來的「超越」與希臘和以色列恰恰相反,可以更明確地界說為「內向超越」(inward transcendence)。
當今,世界各地的思想界出現對"新軸心時代"的呼喚,這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對古代思想智慧的溫習與發掘,回顧我們文化發展的源頭,以響應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局面。
湯一介
雅斯貝爾斯說:"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軸心期潛力的甦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回憶,或曰復興,總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對這一開端的復歸是中國、印度和西方不斷發生的事情。"(原載於社科報1183期第一版,湯一介《迎接中華文化的復興》)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5qo33.html
-------------------------------
國人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雄偉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美輪美奐的神廟,讓世界各民族驚嘆不已。然而,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理論更加關注人類文明的精神層面,他認為,隻有產生了偉大思想家,並由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出了各自文化傳統的文明,才可以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民族”。所以,雅斯貝爾斯盛贊古希臘、古中國、古印度等文明,認為這些文明幾乎在同一時代在不同地點都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並在各自文明中成為精神導師,從而塑造出了具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氣質的希臘文明,具有孔子、老子氣質的中華文明,具有佛陀氣質的印度文明。而所謂的“軸心時代”,正是指因為這些偉大思想家的偉大思想,這個時代成為歷史的“軸心”,而之前的時代都為其鋪墊、向它趨赴,之后的時代又在對其不斷回味、重溫和矚望,然后一次次“重返”這個時代。
--------------------------------
轴心时代理论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QMCK2q
-----------------------


軸心時代(德語:Achsenzeit),由德國哲學家卡爾·雅士培提出的哲學發展理論。意指西元前八百年至西元前兩百年之間,在這段時期中,世上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都同時發展起來。一些人類學家相信,軸心時代由農業引發[1]

這個理論由德國哲學家卡爾·雅士培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的哲學發展理論。他認為,當時世上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都在公元前1千年的600年間發展起來,大約從公元前8世紀前2世紀之間,都有革命性的思潮湧現[2]

中國,軸心文明的標誌就是孔子(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及其儒家學說,基本上是一些倫理綱常、道德說教。軸心世紀中國的聖人是孔子[來源請求],西方在這個時期則是蘇格拉底,而印度文明則對應的是釋迦摩尼。

台灣學者陸達誠在《第五向度》的書評中指:「那時出現的偉大宗教人物和哲學家便是宇宙對人的靈性需求的回應,一面把人從消極面相(罪惡,自私)中救拔出來,一面使人超越小我實現真我。」[3]


呂克昂學園 
亞里士多德生於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35年仿效他的老師柏拉圖所辦的學園在雅典創辦哲學學校呂克昂(Lykeion),或稱逍遙派學校(Peripatetic School)。該地原是“為訓練新兵而建造的遊樂場;它包括一座為呂克昂的阿波羅而建的神廟、許多林蔭路,有樹木、噴泉和柱廊裝點著。也許就是由於這些供散步的林蔭路之故,他們學派獲得了逍遙派這個名稱,而並非由於亞里士多德本人喜歡走來走去,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喜歡一邊走一邊講學。他就在雅典這樣住下講學十三年”。直到公元前323年,亞里士多德被控以不敬神之罪而逃離雅典,一年後他就去世了。
呂克昂是一所正規的典型的希臘—雅典式的私立學校,其組織形式和學園一樣,也是教派團體性質,設有一個放置了祭祀用品的神廟,神廟的柱廊上有繆斯女神的雕像。亞里士多德為呂克昂制定了章程,規定要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飯菜簡單,每月舉行一次酒會。但這所學校與學園的精神是不同的。柏拉圖尋求通過教學來進行教育,而亞里士多德則希望除訓練之外,還採用研究的方法來進行教育。為此,呂克昂配備了大的圖書館、博物館和實驗室,以供科學研究之用。亞里士多德同樣把為社會培養良好的、融洽的成員作為教育目標,但他所使用的方法卻是不同的。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要想進行正確的學科研究,不僅要對基本哲學問題進行理論思考,還要進行直接的實驗。這種親身的實驗和經驗既包括自然現象方面的,也包括社會結構方面的。正是因為如此,亞里士多德把呂克昂裝備成一個真正的研究機構:學校中有序地陳列著各種學科的材料;在博物館(Museion)中開設一個規模很大的手稿圖書館,學校保存了大量的教學材料;在柱廊上,懸掛著許多地圖,上面標示的地區都是古希臘的地理學家和其他旅行家曾經考察過的;常常還有裝載了當時未知的東方的動物的船隻來到呂克昂,其中一些是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學生亞歷山大送給老師的禮物。亞歷山大在軍事遠征中,沒有忘記給老師送去這些新的研究資料。在呂克昂,亞里士多德親自從事研究,他在《動物自然史》一書中,描述了540種動物並將它們分類,從而創建了動物學。他對雞的生長過程的描述成為胚胎學的肇始。他還對希臘各城邦的體制進程進行了比較研究。亞里士多德在呂克昂的工作為其繼任者所發揚光大。繼亞里士多德之後成為呂克昂主持人的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公元前370—前300年)繼續從事教學,並開展亞里士多德生前已經開始的博物學和哲學史的合作研究計劃。其“大多數著作現已佚失,但倖存下來的作品中有兩篇植物學著作和一篇礦物學論文,可以表明他高水平地實踐了亞里士多德的研究計劃”;據說他的教學極受歡迎,慕名而來的學生達到兩千人之多。其友人歐德摩斯(Eudemus)寫了希臘數 學史、希臘天文學史,並且進行了宗教史的研究。佩德森說,呂克昂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學性質的學校。在這所學校中建立起的教學與研究之間的聯繫立即證明了它的效率,很快成為其他地方此類機構的榜樣”。
其他哲學學校
除了學園和呂克昂,希臘其他有名的哲學學校還有兩所,一是公元前311年創立的伊壁鳩魯學校,二是公元前300年建立的斯多葛派學校。
“呂克昂”來歷編輯
呂克昂(Lykeion)的詞源既可能和Lykos(狼)有關,也可能與Lykee(光)有關。古人就拿這兩重含義開玩笑。
柏拉圖在對話錄中說蘇格拉底常常到Lykeion溜達,估計暗示蘇格拉底的活動與阿波羅以及光有關。呂克昂學園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91GvRw
----------------------------
《尼各馬可倫理學》(英文:The Nicomachean Ethics,/nɪˌkɒmæˈkiːən/)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著作,共十卷,為亞里士多德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認為是亞里士多德本人在呂克昂學院(Lyceum)中的講座筆記,因其父或其子尼科馬庫斯(兩者姓名皆為Nicomacheus)而命名。
中譯本
中國大陸地區主要譯本有:《尼各馬科倫理學》,苗力田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 台灣有譯本《尼各馬科倫理學》,高思謙譯,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
被雅典人討厭的亞里斯多德與他的的呂克昂學院
說到亞里斯多德 ( Aristotle ) ,應該很容易想到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 ( Raffaello Santi ) 的畫作《雅典學院》 ( The School of Athens ) 當中描繪的亞里斯多德。
拉斐爾《雅典學院》(圖片來源)
拉斐爾《雅典學院》(圖片來源)
在《雅典學院》當中,在畫面政正中心的是柏拉圖 ( Plato ) 和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以手指天,亞里斯多德伸出手並指向前方,而兩人手勢也點出了兩人不同的哲學見解。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在創作《雅典學院》時,亞里斯多德能夠和老師柏拉圖一起出現在畫作的中間,其地位可想而知。《雅典學院》的描繪了許多古希臘及古羅馬時期的哲學家及藝術家,畢達哥拉斯 ( Pythagoras ) 、 伊比鳩魯( Epicurus ) 、第歐根尼 ( Diogenēs o Sinopeus )和阿基米德( Archimedes ) 等人都有出現在畫中。
亞里斯多德像(圖片來源)
亞里斯多德像(圖片來源)
雖然後人將蘇格拉底( Socrates )、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合稱為希臘三哲,不過,那也是後來的事了。如果,將時間回到古代,整體來說對亞里斯多德的評價並不高。著有《哲人言行錄》(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的第歐根尼.拉爾修 ( Diogenes Laërtius ) 在其著作中對亞里斯多德的描述如下:
講話常咬字不清,好像大舌頭。(這是人身攻擊吧!!
另外一本書《雜文軼事》( Historical Miscellany )的作者埃里亞努斯( Claudius Aelianus )則在書中提到柏拉圖看不慣亞里斯多德的生活態度及服裝打扮。
亞里斯多德太注重打扮,花太多心思在衣服鞋子上。他的髮型也不討柏拉圖的歡心,手上常戴著好幾個戒指,簡直像在炫耀似的。而且亞里斯多德臉上總一副瞧不起人的表情,一天到晚都很長舌。這個人的個性,無論怎麼看都不像哲學家。
綜合來說,當時人們對亞里斯多德的印象大概是弱不禁風、短腿、瞇瞇眼、一臉寒酸、喜歡打扮、長舌、講話大舌頭(鄉民古今皆刻薄。除此以外,當時的雅典人也不喜歡亞里斯多德。為什麼呢?這得回到當時了。
短腿、瞇瞇眼示意圖(圖片來源)
短腿、瞇瞇眼示意圖(圖片來源)
年輕時的亞里斯多德在親戚的推薦下,進入柏拉圖創立的學院( The Academy )就讀,並在學院待了約莫 20 年。不過,他在柏拉圖死前便離開了學園。而選在老師風中殘燭之時離開學院,也讓他被貼上忘恩負義的標籤。
離開雅典的亞里斯多德先是到昔日同窗赫米阿斯( Hermias )手下協助處理政事,三年以後,赫米阿斯不幸被波斯刺客暗殺,亞里斯多德只好又逃亡到列斯伏斯島 ( Lesbos ) ,過了兩年的流亡生活。
西元前 342 年,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 ( Philip II of Macedon ) 延攬亞里斯多德出任王子亞歷山大 ( Alexander the Great ) 的宮廷教師。西元前 336 年時,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被暗殺,由僅 20 歲的的亞歷山大繼位,亞里斯多德持續七年的宮廷教師的日子也隨之劃下了句點。
亞歷山大大帝(圖片來源)
亞歷山大大帝(圖片來源)
失業的亞里斯多德,最終回到了雅典。根據老普林尼 ( Gaius Plinius Sexundus,Pliniy the Elder ) 的記述,亞歷山大為了感謝昔日的老師,因而大手筆的贊助老師創辦的學校──呂克昂學院 ( Lykeion ) ,從此,亞里斯多德展開了傳道、受業、解惑的旅程。
傳說亞里斯多德很常在附近的步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講課,因此亞里斯多德及其門下弟子又被稱為逍遙學派 ( Peripatetic ) 。呂克昂學院收藏了了各個學科的材料,除了圖書、手稿、地圖以外,也有許多動物的資料。隨著亞歷山大大帝征戰四方,亞歷山大大帝始終惦記著恩師,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不會忘記把當地的動植物資料送去給亞里斯多德進行研究,亞里斯多德甚至可以發展自己的動物園及植物園。
由於亞里斯多德是在馬其頓治下斯塔基拉 ( Stagira ) 出生,嚴格來說,亞里斯多德只是個長期在雅典居留的外國人。雖然在馬其頓帝國佔領雅典時,亞里斯多德也曾幫助過反馬其頓的勢力對抗侵略,但是畢竟身為前宮廷教師的亞里斯多德和馬其頓宮廷十分親近。
西元前 323 年時,亞歷山大突然在巴比倫駕崩,各地反馬其頓的運動也隨之陸續爆發,當雅典的反馬其頓活動如火如荼展開時,和馬其頓王室過從甚密的亞里斯多德亦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後來,雅典市民更指控亞里斯多德對神不敬。
雅典市民之前已經以對神不敬讓知名哲人蘇格拉底喝下毒酒,亞里斯多德宣稱:
不想讓雅典市民再次犯下褻瀆哲學的罪
因此遠走高飛,逃到了北方的城市加爾西斯 ( Chalcis ) ,並在隔年因胃病過世。
相較於因為遵守城邦法律,服從審判結果的蘇格拉底,找了個冠冕堂皇理由而逃跑的亞里斯多德,使得時人對其評價並不高。
雖然主持呂克昂學院的亞里斯多德離開了雅典,但是他的弟子泰奧弗拉斯托斯 ( Theophrastus ) 接接棒繼續經營,呂克昂學院最終延續到西元前 86 年時,才被入侵雅典的羅馬人給破壞殆盡。雖然時人評價頗差(尤其是雅典人),但是後人並沒有因此遺忘他的貢獻,還是把亞里斯多德奉為希臘三哲之一。


台南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篇) @ 羊牽牛的點點滴滴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aPwkM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