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多神社會,從佛祖到媽祖,從觀音到耶穌,無所不拜。從小我們跟著長輩四處拜,但是拜拜文化背後的數字祕密,你知道多少?全台最有錢的神明,與最會賺錢的神明,各是哪位?
台灣民眾以多神的「民間信仰」最為主要。
1.    信仰最大宗:民間信仰
台灣人的主流宗教信仰是甚麼?內政部宗教輔導科曾在2005年進行調查,當時台灣有35%人口自認為是佛教徒,33%自認為是道教徒。這份統計雖將台灣「民間信仰」納入道教體系,但是台灣社會佛、道兩宗教的信教人數仍具有相當程度的重疊性
而若將「民間信仰」也視為宗教的一種,那麼根據美國《宗教與公眾生活計畫報告》統計顯示,台灣民間信仰比例約達45%,佛教則以21%的比例居次,其他宗教與獨立宗教的比例約在13%到16%左右,基督教約6%。可見台灣民眾仍以多神的民間信仰最為主要。
※小辭典:台灣民間信仰
台灣民間信仰揉合中國古代儒、釋、道三教的信仰,隨著閩粵移民,由中國華南地區傳播來台,落地生根,逐漸產生本土的民間信仰風格。全台被認定755.7萬道教徒中,混雜著台灣民間信仰者應占大多數,裡面也包含祭祖、巫術、鬼神,和其他神靈、動物等泛靈崇拜信仰。(引自維基百科)
2.    台灣宮廟:世界最密集
東海大學經濟系講師鍾文榮在著作《拜拜經濟學》中提到,台灣的宮廟數量和密度,在世界上相當罕見。內政部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灣登記有案的宗教建築(寺、廟、宮、堂)超過一萬五千座,等於平均每萬人分配到6.5座,若加上未登記的宮廟與私人神壇,數字還會更多。
神明界的田僑仔:土地公
根據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公布的調查資料,宗教用地面積就占了全台建築使用地的2.56%,占比不小。另外,內政部民政司2014年曾公布一項數字,表示全台共有189公頃(57萬1,725坪)土地登記在「神明會」之下,資產價值達數十億元,這還不包含登記在「祭祀公會」名下,將近6,266公頃(1,895萬4,650坪)的土地。從這些數字可看出,台灣原來有不少神明是貨真價實的大富豪、大地主。
「土地公」是全台灣擁有最多土地的神明。
那麼全台灣擁有最多土地的是哪位神明呢?目前雖無全台調查數據,但根據台北市與新北市近年來積極清查地籍的結果發現,兩市的最大地主都是以「福德正神」或「土地公」為登記名稱,是名符其實的「田僑仔」。
4.    全台最吸金神明:媽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民俗活動,尤其每年4月大甲鎮瀾宮的遶境,更是國際公認的世界三大宗教活動。
台灣媽祖廟的數量根據統計僅次於土地公,是全台第二多的廟宇。台灣人對於媽祖的崇敬與熱愛,也隨著一年比一年熱鬧的遶境活動,益發盛大,形成強大的吸金流。
2012年為例,當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信徒參與人數突破120萬人,進香路線全長三百多公里,如果以平均每人消費約2,000元算,經濟規模就超過24億元,再加上香油錢,以及信徒捐贈的金牌約1,500面,和沿途伴手禮採買、信眾辦桌,粗估整體經濟產值超過40億元。幾乎是當年當月全台經濟產值的千分之三點五,而這還不算上遶境前後幾日的相關儀式消費。
九天就可以創造如此龐大規模的經濟效應,說媽祖是全台灣最吸金的神明,著實當之無愧。
台灣人一年燒掉金紙:131億
燒金紙習俗淵遠流長,相傳從西漢時代便開始,人們透過焚燒金紙,與神明、祖先互動交易,達到祈福效果。
到了現代,環保意識抬頭,研究認為平均燒1公斤的紙錢會產生1.5公斤的二氧化碳,亦會產生其他有害化學物質,影響人體呼吸系統。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一年約燒26萬至28萬公噸金紙,鍾文榮在《拜拜經濟學》粗略估計,其經濟規模超過131億元,並產生超過22.5萬公噸的二氧化碳,不可忽視。
如何在民眾信仰需求與環境保護下達到雙方共識,減少傳統習俗對社會環境產生負面效果,是台灣社會不可不面對的問題。
6.    台灣宗教民俗活動:年頭慶祝到年尾 
台灣人有多愛拜,數字告訴你 | 看雜誌 - https://goo.gl/JFD4gk


妙禪的「佛教如來宗」宣稱在台有10萬信徒
全台信徒達10萬 妙禪出名爭議不少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zzyPVA
妙禪「紫衣神教」狂吸10億元!信眾遍布政商名流…前弟子揭密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 https://goo.gl/pES5fA
一位脫離妙禪的前貼身弟子指出,組織每年的淨會員費進帳高達7200萬元,若再加上信眾每月至少繳交1,000至2,000元的「弘法護持金」,每個月還有高達8600萬元的捐款;為此,元大銀行甚至向會員推出了「如來卡」,每月會自動從持卡人帳戶中扣除2,000元作為捐款。
曾有80萬人繳納300元的入會費
妙禪「紫衣神教」狂吸10億元!信眾遍布政商名流…前弟子揭密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 https://goo.gl/pES5fA
原文網址: 妙禪「紫衣神教」狂吸10億元!信眾遍布政商名流…前弟子揭密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11/1008203.htm#ixzz5Dv00HGBb 
----------------------
正月十六呷丁酒 10萬信徒湧紫南宮 | 台灣百寶鄉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hyyLc4
紫南宮「呷丁酒」湧入逾十萬人 成扒手「朝聖」目標 |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net - https://goo.gl/VnDkzW
-------------------------------------
媽祖經濟的產值-每年的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活動,信徒參與人數都是數十萬人,根據Lifelab調查,二○○九年參與繞境的信眾高達九十三萬四千名,比前一年少了近三十萬人,但在二○一二年又突破一百二十萬人。
二○○九年大甲媽祖繞境,超過九十萬名信徒參與,平均每人消費約兩千元,經濟規模就超過十八億元,如果不計算香油錢,每日食衣住行的消費規模超過兩億三千萬元。以商人的眼光而言,全長三百多公里的進香路線,就是新臺幣的金流活動,加上沿途信眾辦桌,每天要吃掉一億元,沿途採買的辦手禮約花掉四億三千萬元。
大甲媽祖繞境超過百萬信徒參加,每天就要吃掉一億元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 https://goo.gl/Nvb7vV
甲媽祖進香將在四月二十一日晚上十一時零五分起駕,四月二十九日回鑾安座,預計有數十萬信徒參加八天七夜徒步進香活動+大甲媽祖文化節


各宗教寺廟信徒人數按區域別分查詢條件設定 - https://goo.gl/ychV4j
-----------------------------
全台基督教人口破140萬 獨立教會2倍增長 但整體發展卻也隱含危機 - https://goo.gl/aKpCqC
全台基督教人口破140萬 獨立教會2倍增長 但整體發展卻也隱含危機
2016/09/09  記者 / 杜胤廣 台北市報導
 (攝影/記者杜胤廣)
日前,國發會做出一項105年至150年的人口推估報告,預估未來5到9年間,台灣人口將轉為負成長,而學齡人口、工作人口及育齡人口也相對受到影響。更令人訝異的是,該報告提早宣示,2年後的台灣將邁入高齡化社會,10年後更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的趨勢,高齡化速度將超過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快速,相對反映的是「生育下降」問題。人口老化的背後,涉及範圍甚廣,台灣教會近年來重視家庭價值,除鼓勵讓家庭成為祭壇,同時鼓勵生養眾多,成為這世代見證,但《2015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中,卻隱含著基督徒生育減緩的趨勢。
全台基督徒人口成長至6.53% 平均每四天興建一間教會
由「基督教資料中心」最新發布的《2015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指出,全台基督教人口比率已增長至6.53%(不含天主教),相較於2013年統計的5.86%,成長了0.67%,總人口數已來到1百46萬4,981人,足足比2013年增加了15萬7,139人。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教會總數在2年內從2013年的4,101間,來到2015年的4,287間,共增加186間,教會拓殖速度比上回調查減緩。這2年內,約平均4天興建一間教會(2013報告約為3天半)。此外,教會內12歲以下兒童,比上回調查減少了2,758人,顯見生育率降低的趨勢,已出現在台灣教會中間。
2009年至2015年基督徒增加的幅度,分別從9萬、10萬,到15萬人;以2013年基督徒總人口數130萬人來看,平均每8人就能帶領1人信主;比起2013年調查,平均每24人才能帶領1人信主來分析,可見這2年教會在門徒造就與宣教上,有明顯進步。
七大宗派人口成長減緩 獨立教會人口成長2倍
 2015年台灣「基督教最多會友數」之教派排行榜。 2015年台灣「基督教最多會友數」之教派排行榜。 (資料來源/2015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製表/記者杜胤廣)
台灣基督教七大宗派(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召會、靈糧堂、真耶穌教會、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台灣信義會以及台灣聖教會)的成長趨勢中,除獨立教會之外,會友人數最多的前三名,仍屬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25萬4,604人,其次是召會的14萬5,018人、靈糧堂的7萬2,070人;第四至第七名,依序為真耶穌教會的5萬5,603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的5萬1,553人、台灣信義會的2萬6,866人,以及台灣聖教會的1萬9,964人。
而從統計資料來看,「獨立教會」的會友人數從2013年的31萬2,755人,2倍成長至2015年的65萬2,940人,成長比高達108.7%。
「福音」也有「城鄉差距」 看見上帝奇妙作為
 各縣市基督徒人口成長現況。 各縣市基督徒人口成長現況。 (資料來源/2015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製表/記者杜胤廣)
若以「縣市」分析基督徒的人口比例,全台灣人口數最多的六大都市依序是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其人口數分別位在1至3百萬人之間;若單從台灣本島來看,人口數最少的分別是台東縣、嘉義市與花蓮縣,分別落在20至30萬人之間,不過人口雖少,其基督徒人口比例卻與六都呈現極大對比。
全台基督徒人口比例最多的縣市仍屬台東縣,高達21.79%,相較去年成長了1.36%,其次是花蓮縣,高達20.68%,相較去年成長了1.92%;反觀六都,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北市、桃園市與台南市的基督徒人口比例,分別來到4.42、6.47、5.86、13.88、4.63、5.33%,其兩年內成長都未超過1%,甚至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成長是六都中最少的,僅成長0.63%,但相較上回調查,有些微進步。
由此可知,福音資源不豐富的花東地區,卻有著神奇妙的作為。
而同屬偏遠縣市的宜蘭縣,2年來竟有大幅度成長,基督徒人口比例已從2013年的3.95%,來到2015年的5.56%,成長1.61%;其他縣市也有小幅度的成長,成長幅度最小的屬屏東縣;澎湖縣在上回調查有0.49%成長幅度,但在此次調查中,卻有相同幅度的負成長,整整減少了0.49%。
基督徒人口看似突飛猛進 但少子化危機正衝擊教會
2015年的基督徒人口比例看似有突飛猛進的成長,但成長背後,也伴隨著少子化的危機。
因為,此次報告對照2013年的報告來看,全台教會11歲以下的兒主會友總人口數,已從19萬6,510人下降至19萬3,752人,些微減少了2,758人,顯示出基督教兒童人口已出現「不降不增」的逆境求生狀態,而國發會推估2年後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報告,可見基督教人口也將受衝擊。
單從全台各地區11歲以下的基督徒人口來看,桃、竹、苗地區與高、屏地區的兒主人口,都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其他地區也有些微的下降與成長。
以大台北地區來說,台北市與新北市等養育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兒主人口雖然分別成長了1,261人與986人,但基隆市卻減少了1,018人;桃、竹、苗地區,光桃園市就減少了1,544人,3城市全部共減少1,788人;中、彰、投地區雖無大幅減少,但兒主人數增加最多的縣市-彰化縣也僅有134人;雲、嘉、南地區總體僅增加28人。
全台人口第二多的高雄市,兒主人口減少1,666人,屏東縣僅減少96人。此次調查中,基督徒人口成長比例最多的台東、花蓮地區,其兒主人口也分別減少了386人、92人。
今年發布的《2015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是由基督教資料中心從57個教派,4,287間會堂中收集資料,其中有29個教派提供相關資料,其他28個教派和923所獨立教會,都分別以電話訪談取得相關資料。最後共取得4,246間會堂資料。

--------------------------------------------------
減香議題看見萬物皆靈的台灣民間信仰
許建榮 2017年08月06日 00:00:00
從「減香」演變成「滅香」的爭議過程中可發現,傳統民間宗教信仰的確在台灣社會扮演著重要角色;無怪乎,選舉期間,宗教動員也會是關鍵的組織戰。(攝影:李隆揆)
台灣到處都是寺廟,密度之冠可能位居世界前茅,寺廟的密集顯示出台灣人宗教信仰的虔誠。宗教團體在台灣的資源豐沃,因為台灣人對宗教的捐獻十分慷慨,從寺廟的香油錢、慈濟的捐款、各種新興宗教領袖的供養等等,都可以看出這個趨勢。因此,在台灣常看到出家人開名車,其實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畢竟,不少宗教團體在台灣的確擁有相當程度的財富。
不少評論質疑,早已推動多年的環保「減香」政策,突然變成「滅香」爭議,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行動壓力其實是針對「宗教團體法」。因為「宗教團體法」規範寺廟必須法人化、公共化、防止私人化、財務透明化,也規定了土地使用與利益迴避條款等等。就在「反滅香」遊行告一段落後,部分宗教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反宗教團體法」,在宗教團體的動員下,也已經超過5000人附議。顯然,反對宗教團體法的宗教團體為數不少。
台灣人宗教信仰萬物皆有靈
宗教在台灣的力量實在不容小覷,每當大選時,宗教團體就是各政黨拉攏的對象;各地寺廟、宮廟的頭人,也幾乎都是政黨想拉攏的樁腳。台灣的寺廟這麼多,主因是台灣漢人的傳統信仰是萬物皆有靈,因此萬物都可成神,所以石頭公、大樹公比比皆是。近年來常有護樹團體在為保護生態進行抗爭,有些網友發想的抗爭方式或許是異想天開,但在台灣社會卻有可行性;例如,護樹團體可在幾棵樹齡大的老樹上綁上紅帶,寫著大樹公,再擺個香案,砍樹的工人就可能下不了手。這個想像的可能性,其實就是顯示台灣人對萬物神靈的敬畏。
台灣漢人的傳統信仰,除了從中國遷移來台的神佛信仰之外,由於移墾社會的緣故,許多漢人建廟供神的動機是奠基於消災祈福,需要守護神保護因運而生的自然現象。在萬物皆有靈的信念下,台灣多數的廟宇供奉的神明包含了佛教、道教、天地日月星辰水火風雨乃至各行各業的守護神等等。
台灣漢人傳統信仰的神明涵蓋各種類型,在佛教神明方面,例如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通俗信仰神明則有玉皇大帝、關聖帝君、天上聖母、文昌帝君等等;古聖先賢神明諸如孔子、包青天、岳飛等等;陰界神明諸如城隍爺、有應公等等;自然界神明諸如如土地公、女媧、太陽星君、三官大地、大樹公、石頭公、地基主等等;地方性神明諸如清水祖師、開台聖王、開漳聖王、三山國王、王爺公等等。
台灣人虔誠的宗教信仰充分反映在寺廟、教堂統計數字上,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表一),台灣在2016年的寺廟與教堂教會數量總計1萬5251間,其中寺廟數有1萬2207間,教會教堂則有3044間。在宗教信徒人數統計上,所有宗教人數有1百58萬1383人,其中寺廟信徒98萬8568人,教堂教會信徒59萬2815人。由於2014年起,不再統計教會教堂人數,因此,2014年以後,寺廟教堂教會信仰人數就僅剩寺廟信徒的人數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年報「宗教教務概況」。
(表二)是主要宗教的寺廟教堂教會數統計,從2016年的數據上來看,屬於道教的廟宇有9589間為數最龐大,佛教則有2347間居次,排名第三的是基督教的2341間,第四名是天主教652間,一貫道223間。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年報「宗教教務概況」。2014年起不再統計教堂教會之教徒人數。
各種宗教信仰人數應遠超過官方統計數據
再從信徒人數來看(表三),以2013年為例,道教信徒人數81萬5006人最多,基督教徒39萬6689人居次,天主教徒18萬1215人排名第三,一貫道信徒1萬8098人排名第四,佛教徒有15萬2986人排名第五。不過,這個數據似乎與我們一般對台灣宗教信仰的人數印象不太一樣,因為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人數都高過佛教信徒與一貫道信徒。
這個差異其實主要呈現在統計的宗教信徒資格認定上,例如道教、佛教、理教、軒轅教、天帝教、一貫道、天德聖教信徒資格認定必須具備五項條件之一,諸如:
(1)寺廟之開山或創辦者;
(2)出家並設籍居住寺廟滿一年以上無不良紀錄或在該寺廟出家剃度持有證明者;
(3)依寺廟章程規定者;
(4)依教制辦理皈依傳度者;
(5)對寺廟具有重大貢獻(人力、物力、公益、慈善、教化事業)者。
至於教會教堂人數的統計,過去採記的資格認同為:
(1)天主教、基督教,均須接受洗禮者;
(2)伊斯蘭教以提出入教申請書並閱讀有關伊斯蘭教書籍,經教長評定及董事會通過後,舉行入教儀式,由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發給入教證明者;
(3)天理教以設立佈教所從事傳道者申請時所填報之信徒人數為依據;
(4)巴哈伊教以入教宣示卡,宣示入教者為準;
(5)真光教以領受御神靈者(神組手)為準;
(6)統一教為接受統一教信仰理念,填寫入會會員證,經總會核可者;
(7)摩門教為接受洗禮並經證實者。後來,由於教堂、教會會信徒人數不易取得,也不易查核真實性,因此內政部從2014年起刪除相關教徒人數的統計。
(表四)則是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對台灣人宗教信仰的統計數據,中研院的研究增列了「民間信仰」一項,這項可能比較能夠凸顯台灣人宗教信仰的複雜性質,也可能比較貼近於本文提到不少台灣漢人信仰萬物皆靈的狀況。以台灣的寺廟為例,許多大型寺廟皆有佛教與道教的神祇,這點比較符合台灣漢人傳統的信仰習慣。
事實上,台灣各種寺廟、宮廟數量以及宗教信徒數量絕對超過內政部的統計資料,以2004年總統大選為例,高雄市當地就有200多個登記在案的宗教團體,另外有1500多家未立案的神壇,這些在當時都是藍綠陣營積極爭取選票的對象。再以2012年總統大選為例,2011年11月,一貫道慈善功德會在高雄六龜神威天台山到場舉辦創會10週年大會,當時共有將近2萬名一貫道道親與會,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敦義都到場致意。
不過根據官方統計數字,2011年的一貫道信徒只有1萬9425人,顯然實際上的信徒數據應該高於這個官方數據。若再以上述官方對於佛教、道教、一貫道等宗教的五種資格認定標準,我想很多佛教、道教或一貫道信仰的讀者,並不在這個統計數據上。
總而言之,從「減香」演變成「滅香」的爭議過程中可發現,傳統民間宗教信仰的確在台灣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怪乎,選舉期間,宗教動員一向扮演著極為關鍵的組織動員角色。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年報「宗教教務概況」。2014年起不再統計教堂教會之教徒人數。
資料來源: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單位:%
Taiwan In Numbers:減香議題看見萬物皆靈的台灣民間信仰 -- 上報 / 評論 - https://goo.gl/9Dkig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