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浦許氏家廟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後浦許氏家廟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 https://goo.gl/BzebsT


金門進士名冊-----------PDF--------------------


古往今來,金門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因為文章致仕的也不在少數,但是論到「金門第一才子」,大家一致公認,除明朝的「許會元」-「許獬」之外,不做第二人想。
金門流傳一句話:「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金門日報的報導有誤.....)「鍾斗」是「許獬」的號,可見金門人對「許獬」文章的推崇。
究竟「許獬」是何許人也,文章能得到金門人如此的認同。
「許獬」字子遜,原名行周,號鍾斗,後湖人氏,生於明穆宗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為書香世家,素有「金門第一才子」的美譽,萬曆二十九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時年31,所以又稱「許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授官編修。
關於「許獬」有許多傳說,以下引用「朕維」所寫《金門第一才子》系列文章的一篇「神童許獬 」與大家分享,原文網址為:(http://www.kmdn.gov.tw/show_pub.asp?pub_id=2006-6-16-20-11-0)
故事內容如下:
許獬從小聰穎過人,一日,家中客人與其父許振之談論左傳,提起春秋時之夾谷之會,許獬在旁,笑答該故事淵源,又明確述來,表現出的博學強記,令人讚嘆不已。
及長,許獬讀書時,私塾先生要試其才智,出遊時,至一打鐵舖前,先生即景出上聯:「鐵錘本屬鐵,鐵砧也屬鐵,打鐵鐵敲鐵。」,許獬眼睛一轉,見一攤賣鱟肉店,即答對:「鱟肉原是鱟,鱟靴亦是鱟,煮鱟鱟舀鱟。」該聯以煮鱟對打鐵,獲得先生的好評;再走到一棵枯樹前,先生再出對:「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成柴。」以拆「岩」「枯」「柴」三字出對;許獬環顧四週,見少女泉邊洗衣,靈機一動,答對:「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為妙」,以「泉」「好」「妙」三字妙回;先生又走到一棵梧桐樹下,見童子拍打梧桐子,先生以諧音再出對:「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許獬亦以諧音回對:「許獬過苦海,苦海盡,許獬進」一言表示志向,得先生讚譽。 
後來許獬聽說晉江有位李光縉,徒步求學,並在13歲時名震文壇,14歲中鄉試頭名,17歲赴京考中二甲第一名,官居翰林院編修。  
以上這個故事,當然有部份是傳說,許獬中舉人是27歲,而不是傳說中的14歲,不過這個傳說可以看出,許獬從小便聰慧過人。
SC_0853.JPG
因為「許獬」曾經得過萬曆二十九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又因為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授官編修,所以他的墓道碑上寫著:「皇明 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 編脩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文林郎則是明朝文官正七品的升授階。
「許獬墓道碑」為一長265公分寬88公分的花崗岩,位於現在的金城鎮賢庵村庵前,就在賢庵國小斜後方,從前是金門古官道南線道(賣菜路)必經之地,設立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年1606年)。金門縣文化局為保存石碑之特殊文化資產景觀,且為了讓民眾能進一步了解名勝古蹟或歷史文物,其所記載之歷史由來或是經過,及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遺跡,所以清除「許獬墓道碑」上的青苔,並將碑文用紅漆描繪,再加上抗風化的處理之後,在周圍做了一道几字形的護欄讓古碑重現,希望透過石碑重現,讓民眾親身走入文化之美。   
DSC_0829.JPG
「許獬墓道碑」的重修誌碑文很特別,不是一般的記述文,而是縣長的一段韻文:
許獬同安 世所知名  館藝既出 莫與爭鳴
情崖孤拔 雄興文併  自栩名勢 不若人品
鴻漸傾圮 浯山藏靈  筆花未死 散為列星
今朝重修 汗簡復馨  魯殿之光 風霆起鵬
標題是:碑石藏靈 重光起鵬
在金門的重修誌中顯得獨樹一格,別出心裁。
相關報導:
保存文化資產 許獬墓道碑重現
記者蔡家蓁/金城報導  
古蹟重現!文化局為保存石碑之特殊文化資產景觀,且為了讓民眾能進一步了解名勝古蹟或歷史文物,其所記載之歷史由來或是經過,及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遺跡,特在金城鎮賢庵村庵前著手進行許獬墓道碑的清理、描繪及抗風化的處理,石碑經過整理後再度重現,文化局希望能藉此讓民眾親身走入文化之美。
文化局表示,許獬墓道碑設立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年1606年),長為265公分寬為88公分之花崗岩,許獬墓道碑係舊金門南線古官道(賣菜路)之必經之地,沿途可見已列入文化景觀之燕南書院遺址,並經古坵村而過,再進官裡村邊,橫馬路對面的「路亭」,再穿越賢庵國小斜後方的許獬墓道碑,經校園後運動場邊的「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而行,沿途尚可看看金門的恩主公陳淵牧馬侯祠及最古老的明代氏古墓等。
文化局長李錫隆表示,石碑不僅是歷史上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是美學上最豐富的寶藏;文化的傳承是一項永續的志業,在以往的環境中,它雖然曾經被漠視,但是,它卻不曾放棄文化這片土地;文化局強調,這一次的傳承首要是讓石碑原貌及碑文驕傲地站出來,站出來認同先人留下的資產,也共同面對當前金門風格獨特的文化。
根據文化局資料指出,許獬字子遜,原名行周,號鍾斗,後湖人氏,生於穆宗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為書香世家,素有「金門第一才子」的美譽,萬曆二十九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時年31,所以又稱「許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授官編修,故墓道碑文:「皇明 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 編脩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
許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老一輩耆老多多少少能說上一兩段許鍾斗的迭事,至今仍流傳俗諺云:「文章許鍾斗、品德董逸叟」,就是推崇才子許獬的文章成就,而「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更是表彰許獬在文章與孝友兩方面的優越表現,更是金門學子景仰、學習的對象。
如《金門民間故事集》乙書內有記載:許獬回鄉後欲蓋祠堂,徵調民兵村夫,其中有一民姓陳,因路過後浦許氏宗祠,遭喚入做工,其子年幼膽大,隻身前往後浦找尋父親,見父正夯土築牆,稟父後接手工作,即著棉鞋踩土,許獬一見,出聲斥責,料得該小兒竟回答:「我是怕這爛土有刺」,獬聞語暗思,知其語中有意,即遣該父子二人回家。日後這說出諷語的小孩,名昌文,字清時,號伯武,明天啟二年進士,選南北京吏科給事中,為官清慎勤,浯人稱為「陳刑科」,而這句爛土有刺,也成了警世之語。
許獬名言:「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其文章、品德為世所景仰,亦是金門風教中處世做人之指針;如果對許獬的傳奇一生有興趣,可以走一趟后湖村,走訪民國70年落成之「會元紀念館」,讀一讀許獬一生之傳說奇談,繁華層層將匯聚。 〈金門日報 96年8月20日〉
引用連結:http://www.kmdn.gov.tw/article/article/news-2007-8-20-22-57-47.htm
許獬石坊墓道碑重現光彩
記者莊煥寧/金城報導
位於賢庵國小後方的許獬「文章垂世孝友傳家」牌坊與許獬墓道碑經文化局細心考據、購料補件重修後已重新矗立成舊觀,讓古蹟重現光彩,提供文化資產環境,供民眾能進一步了解關於「金門第一才子」許獬之珍貴史料。
文化局為保存石碑之特殊文化資產景觀,且為了讓民眾能進一步了解名勝古蹟或歷史文物,其所記載之歷史由來或是經過,及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遺跡,特著手重現許獬墓道碑進行石碑清理、描繪、抗風化之處理,希望透過石碑重現,讓民眾親身走入文化之美。
文化局指出,許獬墓道碑原設立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年1606年)金城鎮賢庵村庵前,長為265公分寬為88公分之花崗岩,係舊金門南線古官道(賣菜路)之必經之地,沿途可見已列入文化景觀之燕南書院遺址、並經古坵村而過,再進官裡村邊,橫馬路對面的「路亭」,再穿越賢庵國小斜後方的許獬墓道碑,經校園後運動場邊的「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而行,沿途尚可看看金門的恩主公陳淵牧馬侯祠及最古老的明代氏古墓等。
文化局表示,許獬「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座落在金城鎮賢庵國小的阡陌旁,建造迄今已有400多年,由於代遠年煙,多年前石坊已散落不存,石坊構件亦不知身處何地。文化局經由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荐報,實地查訪及挖掘,終於尋覓到深埋於荒野草叢的三根石坊,再訪求文史工作者的考據及建議,並購料補件,終於將這座石坊,重新矗立起來。讓原本散落於荒煙漫草間的許獬石坊這一方歷史陳蹟重現天日,也為金門的歷史古蹟再添一勝景。
文化局說,石坊係為賜封編修許獬所立,設立於明朝明萬曆三十一年至三十四(西年1606年),石坊是一座四柱三間式的,其間二柱是獅柱,二邊柱是文筆柱,柱面造型簡約。石坊計有4支長約為380公分、總寬為600公分之花崗岩石坊,經文化局請人進行石體清理、描繪、缺件補作之施工後,透過石坊重現讓民眾親身走入文化古蹟之美。
文化局說,「文章垂世、孝友傳家」意旨應是勉勵莘莘學子努力的楷模,石坊又正緊鄰賢庵國小,經文化局善加保存、維護,重新矗立成舊觀,不失為一大教學資源,除了教育莘莘學子外,還能提供較佳之文化資產環境,且可讓民眾能進一步了解許獬之許多珍貴之史料及經過。
石碑與石坊不僅是歷史上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是美學上最豐富的寶藏,文化的傳承是一項永續的志業,在以往的環境中,她雖然曾經被漠視,但是,她卻不曾放棄金門這片土地;文化局表示,這一次的傳承首要是讓石坊、石碑原貌及碑文驕傲地站出來,共同面對先人留下的資產,也共同面對當前金門風格獨特的文化。用心保護文化資產這一直都是該局的堅持,不論是透過當地文史工作者及各種不同的管道或是各種不同的聲音,都能讓文化資產在金門文化建設上的運作得到了重視,得到民眾普遍的支持。
文化局表示,許獬字子遜,原名行周,號鍾斗,後湖人氏,生於穆宗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為書香世家,素有「金門第一才子」的美譽,萬曆二十九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時年三十歲,所以又稱「許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授官編修,故墓道碑文:「皇明 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 編脩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
許獬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文章許鍾斗、品德董逸叟」,就是推崇才子許獬的文章成就,而「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更是表彰許獬在文章與孝友兩方面的優越表現,更是金門學子景仰、學習的對象。
「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許獬的文章、品德為世所景仰,亦是金門風教中處世做人之指針;如果對他的傳奇一生有興趣,可以走一趟后湖村,走訪「會元紀念館」,會讓你更瞭解許獬一生之傳說奇談。 〈金門日報 97年5月27日〉
------------------
金門的鄉親,相信甚至連對岸的福建省同安縣的鄉親同胞,對許獬應不陌生,這位「名章垂世、孝友傳家」的人物,自明萬曆二十九年魁南宮、授編修以來,其文章名揚四海,海內傳誦其文,人稱「許同安先生」、「許會元」的金門明代鄉賢,雖其活躍的時代離我們有四百年之距,但其人物的性格、傳說、學問、德範,正歷久彌新的流傳在你我心中,而且也將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金門自晉至今,共一千六百多年之歷史,其間文風鼎盛,俊異備出,夙有多士之稱,尤自宋後,名流輩出,科舉中式歷朝不輟,尤以明代最為稱盛。金門自宋至清,計有文進士四十人,武進士三人,僅明朝即獨佔文進士二十八人,武進士三人,人數之多,陣容之整齊,最為後世欽慕,其中又以許獬文魁會元最稱,明蔡獻臣曾說:「故百年來,起家甲第者幾二十人,而其魁南官,授編修者,則自許子遜始。」
許獬,字子遜,號鍾斗,初名行周,因夢改獬,獬者一角忠獸,性忤不直者,此與許獬日後為官守正不阿,陳奏時政,愷切詳明之性格頗似。其祖源於高陽,於元未由珠浦許氏開浯祖五十郎公許忠輔徙居金門後浦始,第二世西菊至第四世為第五房後翰,至第五世許光祚起,即以詩名世,歷至第十世而至許開為生員,第十一世至許振之為舉人,第十二世至許獬為進士,明晉江人池顯方曾說:「許氏八世俱能詩,而發於子遜。」足證其詩禮傳家,而成名流。
許獬生於明隆慶四年(西元一五七○年)八月三十日巳時,卒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元一六○六年)六月十五日辰時,得年三十有七年,世居同安浯洲後浦人,其祖父許開,字惟達,號滄南,生員,博學懷奇,在頖(學校)有聲,每為民陳利害;其父許振之,字從乾,號揚滄,舉人,因子貴而受封,許獬於明萬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授編修後,受誥封為翰林院編修,故稱封君(或封公、封編修公)。
坊間關於許獬的傳說很多,從其出生至為官而卒,均可偶見於地區文史研究者之大作中,包括了其出生、幼時、為官、卒後等不勝枚舉,此不贅言,留待各位尋訪各家文史研究者的作品,諸如洪春柳老師<<七鶴戲水的故鄉>>、許維民老師<<後浦歷史之旅>>、陳炳容老師、楊天厚老師、葉鈞培老師、金榮華先生、張榮強先生、唐蕙韻小姐等等,一體各家不同收集及撰述之趣。許獬與金門汶水人黃偉有「品德黃逸叟、文章許鍾斗」並稱之美譽,一位是品德完人,一位是文章垂世,正為後代學子啟迪了文章、德性之貴,依藉著民間傳說,一代一代的傳承著,為後學樹立了榜樣,風行草偃,流芳千古。
明晉江舉人池顯方為許獬立傳時,即認為許獬自幼聰穎,九歲能文,且言多驚人語,十三歲即文貫經史,然而許獬生於重視資格的時代,即使年幼早秀,亦需跟隨著潮流而行,所謂潮流,即是明代最重要的制度:科舉考試,所謂科舉考試,即分為童試(以府、州、院為單位)、鄉試(以省為單位,省內之各府秀才考試,中式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全國舉人匯集禮部,中式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以天下貢士為之,由皇帝親策,分三甲,第一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均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第一名傳臚、均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明代學校與科舉並重,學校分為社學、儒學(府、州、縣學,初入者為生員,亦稱諸生,需經通過科考,方為秀才)、國子監學(入國子監者,其身份有舉監、貢監(歲貢、選貢、恩貢、納貢)、蔭監、例監等),提供學子學識以備科舉,科舉一途,的確是明仕終其一生的夢想與枷鎖,有進士夢,才有動力,然而無形的枷鎖,卻也束縛著明仕一生的方向,因為只有取得資格,才可發聲,才能行事。
許獬幼時曾入社學,明朝時金門有社學三座,分別為湖山社學(在第十七都,約在今金沙一帶),平林社學(在第十八都,約在今金湖一帶),丹砂社學(在第十九都,約在今金寧及金城一帶),許獬以社學生的資格,補邑諸生,入儒學就讀,再由其中之科考,由劉純仁首拔,取得秀才資格,時約為明曆二十二、二十三年,許獬二十四、五歲時,在此之前,許獬曾低徊於晉江人李光縉門下多年,也曾受困於州縣試多年,而未得出頭,所幸許獬有一外祖姓陳名西樓,曾出言安撫之:「顯晦遇也,淹速時也,孺子勉矣,良農能穡,寧不逢年」,這是一句出自長者溫暖的關懷,語中多肯定,語氣多諄勉,然而許獬也不負眾望,漸漸的嶄露頭角,並於明萬曆二十五年參加鄉試,中舉人,當年泉州府共錄取舉人十一人(包括同安縣、南安縣、惠安縣、晉江縣、德化縣、永春縣、安溪縣等縣),同安縣在當年即錄取五人,許獬排名同安縣第四名,許獬在隔年之禮部會試中,並無錄取,即在同安縣之梵天禪寺讀書,以備後第,至明萬曆二十九年二月,以舉人身份參加禮部會試,當年的主考官為曾朝節與馮琦,當時考試的科目為四書義三道,論一道,判五道,詔話表內科一道,策五道,分三場,每場隔三天,當年考試題目為四書中之「畏聖人之言」為題,許獬即在此一鳴驚人,明熊明遇曾說:「猶記子遜『畏聖言題』,以領擅場,::」可證,是年錄取舉人計三百一人,舉人參加禮部會試錄取後,即為貢士,以俟當年三月十五日之殿試,由皇帝親策之,是科舉考試中最高級與最榮耀的一場考試,然而明代的皇帝到後期多不視朝,故雖說親策,恐亦是美其名而已,許獬文冠南宮(即禮部),狀元乙位本如曩中物,惟因封建時代中,皇帝個人意見才是代表天下,故狀元多了一份運氣,另外明人沈守正曾說:「先生(許獬)不經意,字畫潦草,抑居其下,::」明人熊明遇曾說:「故事南宮舉首,無不居鼎甲(一甲第一至三名),立躋金馬門,子遜猶觀政庶常吉士,::」可知殿試另重視貢士們的書法,如果書法秀麗,相對的可以在殿試上得到好成績,以明代二百餘年國祚,禮部會試共八十九次,會元共有八十九人,其中於殿試獲選為狀元者共九人,位鼎甲者(榜眼、探花)有二十七人,會元復得傳臚(二甲第一名,又稱第四名者)十二人,餘四十一人名列鼎甲及傳臚之外,所以說『會元縱為文章首,殿試前面亦低頭,天下貢士齊獻藝,天子欽點是狀元。』
許獬為人氣岸嶙峋、不諧俗,不意富貴功名,其曾言:「功名何如,荒臺瓦礫。」相信,便可為此段做一解釋,又其亦曾言:「舉步始知天地闊,開罇更覺名利輕」,其能超越名利的迷思與束縛,更足見其品行之超凡。許獬在明萬曆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殿試後,三月十七日由皇帝欽定,即填黃榜賜進士出身,同年七月七日參加庶吉士考試,庶吉士考試是明代儲備高級文官的考試,由當年三百名新科進士中(狀元直接授官六品修撰,不需參加庶吉士考試),選一百五十名學問較優秀者參加考試,再其中錄取學識較佳者十至二十名不等,當年即考選了二十二人,許獬考第五名,這二十二人,經過每月考試二次,三年考滿,優者授編修(正七品)、檢討(從七品)等翰林官(中央官員),次等授給事中(從七品)、御史(從七品)等科道官(地方官員),許獬即明萬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日正式授官,初授翰林編修承事郎,陞授翰林院編修文林郎,其妻封為孺人。
許獬授編修後,即在修習經史,鎮日案牘勞心,其曾言:「嗟夫,俯仰百年,為日有幾,雞鳴而駕,日出而馳」另亦言:「昔為小兒戲公(許獬外祖陳西樓)膝下,語及作官則鼓掌而喜,今已徼幸得一官矣,然纔入世途,便受羈絏,每日控馬貴門休沐不暇,憂讒畏譏,展轉纏糾,反不若為兒戲膝下之樂也,::」可知,許獬認為為官太累,而有排斥現實想歸隱的想法,另一個原因是許獬於明萬曆三十一、二年時,身體狀況即已不佳,曾自言:「至今精氣俱耗,頂髮盡脫」,進而於明萬曆三十二年以病由辭官南還,返家後,其為官僅存數十金,均分與親人,辭官後,具有社會地位,見里有不平者,急功好義,為民陳狀,至明萬曆三十四年六月十五日,因病日劇而辭世,得年三十有七。
當時聞許獬亡者,友人均感惋惜,明晉江舉人李光縉,也是許獬的老師即悲言:「為一代惜九鼎之才。」許獬卒後,以鄉賢身分,同宋丘癸、明黃偉、蔡復一、林釬、盧若騰等人配祀金門浯江書院,典範鄉里,又金門後湖後翰許氏族人(因以第四世分後翰起,即許獬派下更尤),即將許獬予以神格化,建祠崇拜,許獬後世族人於民國七十年建祠(名稱會元館)崇拜,為一新氏建築,一樓為會元館,主祀許獬,二樓前廳為鍾斗書室,置書籍以鼓勵後學,後廳置許氏先祖神主。
許獬墓葬金門山前村後,其妻顏氏葬於其墓前,在其妻顏氏墓前現仍存有石界,上依稀可見會元二字,另其尚有墓道碑於金門賢庵國小右後側,其碑無立年月,尺寸縱為二六五公分,橫八八公分,上銘「皇明(在上、置中)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碑左)、編修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碑右)」。」另尚有一坊,名曰「文章垂世,孝友傳家」,惜己毁,僅存坊柱殘跡,其父許振之因獬貴封翰林,亦曾有一封君坊及墓道碑於東洲,惜坊現不復在,墓道碑殘餘其座。
許獬一生著作甚多,其讀書不盡一冊不復他涉,又其博約有功,學問自成一家,明閣臣葉向高於明萬曆三十五年曾欲提拔於朝,贈詩:「為文以變當時體,入用還推間世賢」,惟許獬當時已辭世,若年能待力,當成就不凡。有關其遺作現可見者有<<許鍾斗文集>>(明萬曆四十年秀水洪夢錫刊本)、<<叢青軒集>>(明崇禎十三年同安許氏家刊本)、<<四書闡旨合喙鳴>>(金門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此書收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書崇熹註解>>(現存國家圖書館)、羅元信先生查得尚有<<八經類集>>乙書,至於明洪受<<滄海紀遺>>內載之<<叢青軒易解>>、<<藤溪稿>>、<<小題秘旨>>、及其季子許則鏞所說之<<九九草>>、<<存笥草>>等,目前尚未得見,恐已失傳或併入其他作品中合刊。以許獬得三十七,此作品亦不算少,且均為正己範俗之立論,如其年壽允許,其成就更無法限量,現以其自勵名言:「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幹天下第一等事業,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以觀其人生哲學,便可知許獬之不朽,古人叔孫豹曾言:「立德、立言、立功,此三不朽也」,此即為許獬一生所奉行,若說天下第一等名位是進士、是會元、是傳臚,是「立功」於天下,那麼,天下第一等事業,便是許獬做書立論,做垂世文章,以明道淑人為終生事業,「立言」於世,再而,許獬為官正直,急功好義,奉守聖人道德,勵行為人處世,不正是做天下第一等人品自許,「立德」於世,如果說,取天下第一等名位是一種「迷」的階段,在取得天下第一等名位後,能跳脫於名位的迷失,轉而往高一層次的第一等事業努力,進入「痴」的境界,痴於以古聖賢的正識、正見為人生的目標,立修齊志,讀聖賢書,再以所學實用於現實,即以天下第一等人品處世,即是一種「悟」的表現,如此,先成就自我,再超越自我,終而創造自我,許獬之所以能長存人們心中,相信不用多言,各界賢達應可自明於心。
-----------------------
俗諺云『文章許鐘斗』指的就是金門第一才子許獬
許獬字子遜,原名行周,號鍾斗,後夢揭榜,遂改名,單名「獬」字。明朝人。後湖人氏,生於穆宗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明萬曆七年西元1579年獬祖父及父親於後浦建『叢青軒』即今兵署,為書香世家,九歲能文,即多驚人語,十三歲便以貫通經史,俗諺嘗云「文章許鐘斗」。素有「金門第一才子」的美譽,萬曆丁酉(1597年)中舉,萬曆二十九(1601年)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時年31,所以又稱「許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金門史上唯一的「會元傳臚」。以「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自勵。
第一張照片和第二張是不同時間拍的,不同在那裡看得出來嗎?第二次來拍多了這塊石碑。
墓道碑文:「皇明 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 編脩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
許獬興後浦宮靈濟古寺傳說
會元隨後來 作者/朕維 
傳說許獬參加會試,經過福建,在所乘轎燈籠上大書「會元」,同行說這麼有把握,許獬回答:「狀元未必知,會元隨後來」,後來金榜題名,果然如此。同質性的故事亦見於《泉州俗語故事》乙書,泉州流傳一句俗話:「狀元未必知,進士先豎牌」,它提醒著人們對待勢在必得之事,仍須提防事情發生變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話說明朝時,泉州南門外磁灶村,有位德高望重的吳先生,中舉人後,一直參加會試不第,日久而心灰。一日其指導過的得意學生,適逢三年大比之主考官,知師窘境,以密函告知:「學生主考,請師一試,高徒伴行,當盡力為。」吳先生為慎重起見,與鄉老商量,有好事者說,此科有主考官關照,狀元未必知,進士先豎牌,您請安心赴考,我等籌款擇地,為你預建一座進士第,吳先生一時心高,想必然矣,故擇二名質優學生陪伴赴考;不意,天不從人願,吳先生半路染風寒,客死他鄉,二高徒料理後事罷,在科舉考試中得好成績。豈知,該進士第,傳到泉州知府,險惹出一件大麻煩,後得高人化解。如今,該進士第尚在,該則俗諺仍在流傳,其故事的背後意義,值得你我深思。 
神童許獬 
這是福建省地方校本教材系列,閩南文化叢書中的《天頂一塊銅》乙書所提的章名,文中提及許獬從小聰穎過人,一日,家中客人與其父許振之談論左傳,提起春秋時之夾谷之會,許獬在旁,笑答該故事淵源,又明確述來,表現出的博學強記,令人讚嘆不已。 
及長,許獬讀書時,私塾先生要試其才智,出遊時,至一打鐵舖前,先生即景出上聯:「鐵錘本屬鐵,鐵砧也屬鐵,打鐵鐵敲鐵。」,許獬眼睛一轉,見一攤賣鱟肉店,即答對:「鱟肉原是鱟,鱟靴亦是鱟,煮鱟鱟舀鱟。」該聯以煮鱟對打鐵,獲得先生的好評;再走到一棵枯樹前,先生再出對:「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成柴。」以拆「岩」「枯」「柴」三字出對;許獬環顧四週,見少女泉邊洗衣,靈機一動,答對:「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為妙」,以「泉」「好」「妙」三字妙回;先生又走到一棵梧桐樹下,見童子拍打梧桐子,先生以諧音再出對:「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許獬亦以諧音回對:「許獬過苦海,苦海盡,許獬進」一言表示志向,得先生讚譽。 
後來許獬聽說晉江有位李光縉,徒步求學,並在13歲時名震文壇,14歲中鄉試頭名,17歲赴京考中二甲第一名,官居翰林院編修。 
以上的傳說,有五分真的,真的部分是有據可考,不可考的部分有五分,然也不能說是假的。 
五分真的,可見於《叢青軒集》中的許鍾斗先生傳,這是晉江舉人池顯方所撰,該文「少穎異,九歲能文,即多驚人語,封公(即許父)偶與譚夾谷之會,危其事,公從旁應曰:「已具左右司馬以從,何危乎?」客驚服,十三歲淹貫經史,………」可證;前面所言慕李光縉文章,徒步至晉江,從之遊,亦見於福建通志、滄海紀遺、金門縣志等書籍;惟13歲時名震文壇,14歲中鄉試頭名,17歲赴京考中二甲第一名等部分,即有誇大之嫌,依李光縉自述:「子遜低徊余之門十餘年,………始一大悟而進成,弁南官而去。」可知。又許獬是27歲時中舉,次年會試不第,再讀書3年後,於31歲始成會元。  
許獬與陳紫峰 
這是《泉州講古》乙書中歷史名人編內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段陳紫峰與許獬的故事。話說陳紫峰在厝設書館,閩南一地知名,一日,陳紫峰外出,有一頭戴草笠的少年上門,開口要找「陳師傅」,在館內的學童說:「這是學館,非稼地,只有陳先生,沒有陳師傳」。這少年回應說:「你們叫先生,我偏要叫師傅,看來是不在了,那請你們轉達,說有一個斗笠上剪一個洞的人要找他」,說著便脫去斗笠,眾人發現是一個臭頭,大笑不止,然這位少年也不生氣,轉身離去。 
原來這個少年即許獬,獬因年少參加科舉不第,老母不甘心,想去求仙,獬擔心老母體衰,家中又無錢,即勸老母不要去,不如用這些錢去找名師指點,老母問何,獬答:「父母在,不遠遊,晉江有位第一通」我去請教。 
惟獬第一次到即碰壁,故留下口信,待紫峰回來後,學童轉告,紫峰一想便知是許獬來訪,即要求學童說:許獬很聰明,只是臭頭怕人笑,長年戴笠,想是一定會再回。 
離鄉的許獬,知道盤纏不豐,人生地疏,看天候不早,找路人問路,見一老伯,問此地何處?前頭何處?又問路何走;只聞樵夫答:「欲知山中路,須問砍柴人」,許獬此行本是求學問道,如無目標的上山,要知未來路何往,當以下山樵夫最是了解,這老伯語雖平常,但在許獬聽來,卻是哲理十足,心想,此行本是求道,世路茫然,不如回頭再訪陳紫峰。 
許獬的到來,應證了紫峰的預測。此時許獬心中恭謹,和氣的請學童代為轉達,一會,紫峰出來,問道:「尊駕可是金門來的許獬」;待獬述明來意,紫峰請學童提早放學,這時學童們那肯走,在邊上或梧桐樹下玩耍。紫峰出了一對:「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由於「童」、「桐」;「落」、「樂」都是應景及諧音,許獬想了一下回:「許獬過苦海,苦海盡,許獬進」,「許獬」、「苦海」;「盡」、「進」亦是應時及諧音,一句將其心情表達無遺,紫峰心喜,留其做徒,後許獬在紫峰的指點下,學問大進,鄉試得解元,會試及殿試譽得「會元傳臚」。 
這個故事無非是強調許獬在後人心中的地位,閩泉有一俗諺,有謂「天下第一通,晉江陳紫峰;天下第一「ㄠˊ:能幹」,會元許鍾斗(或許獬進士頭)」。陳紫峰,明正德年間人,別名琛,與金門品德完人黃偉同期,紫峰曾遺詩予黃偉云:「白菜充廚嘗覺苦,黃金橫帶不知榮。」足見其人。其與許獬的結合,正反映出閩泉人對該二位鄉賢景仰之意,二位年代差距甚遠的人物,一位是第一通;一位是第一「ㄠˊ」,正是閩泉人的驕傲。 
其實依相關資料以觀,許獬嘗慕李光縉文章,徒步至晉江;雖九歲能文,13歲淹貫經史,但試輒屈,鮮有人知,直至23歲時,以府試見嘗於學博鄭燿,以天下才期,後又於府試由劉純仁首拔,評其文云:“當魁天下”(見池顯方《許鍾斗先生傳》)。故許獬文冠天下後,後人諸多附會及傳說才起,是有該傳說之流傳,亦如該書編者云:「這本書字裡行間蘊藉了濃郁的鄉土情結和淳美的民間理想,傾注了熱愛泉州的民間文學整理者和方言編稿人的心血。但因民間故事,往往添加了老百姓的良好願望和說法在裡頭,不免有些誇張的成分,………」相信,本於初衷的感動,最美。 
爛土有刺 
  按《金門民間故事集》乙書有載,許獬回鄉後欲蓋祠堂,徵調民兵村夫,其中有一民姓陳,因路過後浦許氏宗祠,遭喚入做工,其子年幼膽大,隻身前往後浦找尋父親,見父正夯土築牆,稟父後接手工作,即著棉鞋踩土,許獬一見,出聲斥責,料得該小兒竟回答:「我是怕這爛土有刺」,獬聞語暗思,知其語中有意,即遣該父子二人回家。日後這說出諷語的小孩,名昌文,字清時,號伯武,明天啟二年進士,選南北京吏科給事中,為官清慎勤,浯人稱為「陳刑科」,而這句爛土有刺,也成了警世之語。 
有關這般的故事,傳說的美意十分,惟細思後,不免張冠李戴,又無獨有偶者,亦見於《泉州俗語故事》乙書,該書人物編載:泉州人在受了欺負,一時無法與之對抗者,又不甘示弱時,口中常逞強的一句即:「爛土裏有刺」,亦即軟中有硬,如欺負過頭,可能會被爛土內的刺反擊,而這個故事的主角即明嘉靖年間出生的抗倭英雄傅應嘉。 
傅應嘉年少時,有位溫大人在其家鄉泉州新門外錦堂村北面馬鞍山,聘名師擇一風水寶地,欲興土木修建溫厝墓,傅父受雇為小工,受監工不合理使喚及扣剋工資,時應嘉12歲,見狀,心中不平,利用中飯時候,替代父親工作,著鞋踏踩泥土,監工見此舉不合常理,不解問道,應嘉語帶諷刺的回答:「你要知道,爛土內有刺呀!」監工會意,就此收歛。 
以二故事之時代相比,應嘉生於早,故事之起源可探性較高;惟二者表現之真意卻是相同的。 
浯人天性溫厚、刻苦耐勞,如泥土一般,看似平常,卻能參天地之化育,如受小辱,往往笑顏置之,不與計較,倘再受辱,便可能如泥中有刺般的,在受踐踏時,冷不防是會反抗的。
----------------------
金門第一才子許獬   
/林怡種 
        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幹天下第一等事業,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 
---------------------------------------------------------------------------------------------------------- 
        金門,古稱浯江,太武巨岩由對岸鴻漸山蜿蜒而來,儼若仙人臥地,亦稱「仙洲」,唐貞元年間,陳淵開疆牧馬,以啟山林,歷經朱子教化,島上文風鼎盛,科甲連登,明、清兩代先後出了四十三位進士與一百三十多位舉人,然在歷代鄉賢之中,其故事與傳說在民間流傳最多,當屬明萬曆年間「會元傳臚」的許獬了。 
        小時候,就曾聽過不識字的老祖母,靠代代口耳相傳,講述「狀元阮毋知,會元荷包內」、與「天下第一(敖力),許獬進士頭」的故事;同時,唸小學和國中時,也常聽老師講「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的故事,以及許多關於許獬的有趣傳說。   
        只是,當時聽傳奇故事,似囫圇吞棗,並未能領略其中涵意,但腦海裡充滿著無限的憧憬!及長,有機會接觸到金門史籍書冊,才更深一層認識被尊稱為「金門第一才子」的鄉賢許獬,其「文章垂世,孝友傳家」的事蹟與種種傳說。 
        當然,許獬出生於明朝隆慶四年(西元一五七○年),卒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元一六○六年),離開人世己超過四百年了,諸多的傳說在金、泉兩岸流傳,版本雜沓,甚至,部份情節明顯有穿鑿附會之嫌,如今著手寫此文,確已無法直接訪問、考證,只能參考其著作、史籍資料與相關報導。 
        因此,本文將有許多人云亦云的情節,畢竟,歷史真相只有一個,不容竄改或捏造,然而,避免以訛傳訛,且讓故事更通俗,讀起來更舒暢,應是筆者需要加倍努力的地方。 
        根據金門史籍記載:許獬,原名行周,字子遜,號鍾斗,明朝泉州金門后湖人。自幼天資聰穎,喜歡讀書,能過目不忘成誦,九歲時即能寫文章,且常有精闢的宏論。 
        由於許獬的祖父許開,飽讀詩書,尤善古文詩詞,著有「滄南集」;其父許振之,亦曾是鄉試中舉的「解元」,及名列「會試」的副榜,因此,許獬可說是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 
        相傳有一天,許獬家裡來了訪客,與其父許振之談論「左傳」書中某段情節,雖然,許獬只是十來歲的孩子,依偎在父親身旁,也能參與討論,並可輕鬆說出書中情節之淵源,展現博學強記的功力,令訪客驚羡不已,因此,「神童」之名傳遍四方! 
        十三歲時,許獬便開始研讀經史,大抵都能融會貫通。所謂「經史」,即十三經:詩、書、易、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與二十五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梁書、陳書、魏書、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等。 
        據說,許獬的父親是個讀書人,雖在鄉試中舉,但在會試只能名列副榜,所以,孩子出生後特別寄予厚望,取名為「行周」,意在倣效唐代大文豪──「首閩進士」歐陽行周,希望成長之後,是一個飽學儒士,在殿試金榜題名,以光耀門楣。 
        後來,許獬曾夢見在殿試榮登金榜,袍笏加身躋進士林,但因目睹官場爾虞我詐,權利傾軋為達目的,手段每每無所不用其極;而他知道有一種叫做「獬」的獨角獸,有分辨是非與善惡的能力,見到有人為非作歹,就會用獨角抵觸教訓他,因而把自己的名字「行周」,改為「獬」,就是希望將來科考「中舉」之後,能為公理正義而努力。 
        事實上,觀諸許獬流傳於世的自勵名言:「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幹天下第一等事業,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即能管窺他小小的年紀即知書達理,體認讀書的目的,不是為求高官厚祿,而是立下「幹天下第一等事業和做天下第一等人品」的宏願。同時,亦能印證他改名為「獬」,即展現恢宏的氣度,和高尚的品格。 
        果然,許獬廿七歲在鄉試「中舉」,四年後的明萬曆二十九年,也就是三十一歲那年,在會試榮獲第一名(會元),同年,也在殿試勇奪二甲第一名(傳臚),獲授任「庶吉士」職務。不久之後,由於才學俱優,即獲擢升為「翰林院編修文林郎」,更因許獬學問淵博,文章自成一格,每有新作面世,大家爭著抄傳、海內傳誦,獲尊稱為「許同安先生」或「許會元」。 
        只是,許獬在翰林院才二年的光景,身體健康就亮紅燈,曾自言:「至今精氣俱耗,頂髮盡脫」。因當時醫藥不發達,若不慎染病上身,治癒的機會很渺茫。何況,許獬自認精氣俱耗,連頭上的毛髮都掉光了,顯然病情已相當嚴重。於是,以生病為由辭官歸隱。 
        因為,許獬為官清廉,不貪錢、不斂財,仕途生涯僅有積蓄白銀數十兩,但回到故鄉金門之後,將銀兩均分與親人,自己依舊兩袖清風,安貧樂道。 
        許獬辭官回歸平民身分,仍秉持急公好義的本性,見鄰里有不平者,亦挺身代陳書狀,然不幸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元一六O六)六月病情惡化辭世,得年三十有七。與其元配同葬於金城鎮山前村後石獅山旁,墓道碑則立於賢庵國小左後方的路旁,碑文為:「皇明     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     編修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 
        許獬自幼知書達禮,秉持讀書人應有的風範,立下「幹天下第一等事業和做天下第一等人品」的宏願,不僅為官清廉,在個人家庭生活方面,亦恪守超高的道德準則。據傳說,昔日農業社會,盛行指腹為婚或約定婚事;許獬在年少時,亦定聘顏家少女為妻,然鄉試中舉之後,夫人顏氏得病雙目失明,其岳父同意讓他休妻另娶,然許獬始終不離不棄,且呵護有加,類似情形在當時官場之中,應是極少的箇中異數。 
        由於許獬博學才高,科考過程文章成就、與平時妙言對句,在民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被譽為「金門第一才子」。著有「許鍾斗文集」、「叢青軒集」、「四書闡旨合喙鳴」、「四書崇熹註解」、「叢青軒易解」、「存笥稿」等書。 
        也許,許獬的著作並非最多,但他僅得年三十七,能有那些作品傳世,且多為正己範俗的精闢宏論,因而有「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之美譽,這是金門之光,更是后湖許氏之光。 
        清乾隆年間,許獬獲以鄉賢的身分,與宋朝的丘癸、明朝的黃偉、蔡復一、林釬、盧若騰等入祀金門朱子祠,讓典範永垂鄉里。而且,民國六十五年,金門後湖許氏族裔宗老許金龍先生,發起籌建「會元紀念館」,獲得村民熱烈響應,爭相捐地或出錢、出力,於民國七十年順利落成奠安,係一幢二樓建築,一樓為「會元館」,主祀許獬塑像,大門楹聯為「會機弘道昭仁義、元德型方法聖賢」;二樓前廳為「鍾斗書室」,擺置相關書籍以鼓勵後學,後廳則供奉后湖許氏祖先神主牌位,門前有一片廣場,聯外門柱楹聯為「存忠孝心,行仁義事」,彰顯許獬「文章垂世,孝友傳家」的精神,供後人景仰與學習。 
        當然,許獬被譽為「金門第一才子」,正因他自幼天資聰穎機敏,調皮詼諧,傳奇故事多不勝數,玆舉例十則如下: 
其一、面對縣令        理直氣壯 
        話說許獬童年時期,有一年城隍爺生日,許獬的娘身體不適,吩咐他先到街上買五尺布,再買些供品到城隍廟拜拜;許獬照著娘的吩咐來到城隍廟前,抬頭望見臨街學堂前,有一尊「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心想自己算是讀書人,見孔子公豈能不拜?但供品只有一份,於是,決定用布先蒙住城隍爺的眼睛,把供品祭拜孔子之後,再祭拜城隍爺。   
        正當許獬虔誠跪拜孔子之時,恰巧縣令也來城隍廟,一見城隍爺被蒙住雙眼,大聲喝斥: 
        ──哪個刁民,竟敢戲弄神靈! 
        許獬連忙上前解釋: 
        ──實因一份供品,難酬二神之恩,請縣太爺海涵。 
        縣令猜想眼前的孩童是許獬,久聞其「神童」之名,想試試其功力: 
        ──我出個對子,如你能對出下聯,就原諒你。 
        許獬點了點頭,睜大眼睛聆聽縣令出題。 
        縣令沈思半晌之後,終於開口: 
        ──白布蒙城隍,欺神敬孔子。 
        許獬聽後,立即對出: 
        ──陽傘遮日頭,瞞天剝百姓。 
        縣令聽了,氣得差點昏倒,但許獬畢竟是個孩童,且對仗工整,無可挑剔。 
        不久,縣令大隊人馬出巡,百姓紛紛避讓,許獬卻故意從儀仗中穿過,並拍手嬉笑,遭衙役追捕逮住,縣令從轎中探頭,一眼認出又是人小鬼大的許獬,舊羞新惱一起湧上心頭: 
        ──今天再出個對子,如果對不上,就把你關起來。 
        縣令搖頭晃腦吟道: 
        ──虎下平陽,豬逃狗走羊起耳。 
        許獬聽出以豬、狗鄙視百姓,即刻以牙還牙: 
        ──龍過大海,魚竄蝦跳龜伸頭。 
        縣令雖氣得幾欲吐血,卻無話可說,只好再次放人。 
其二:兩次隨堂考,都得一百分 
        根據后湖「會元紀念館」壁上的簡報資料顯示,許獬求學讀書時期,有一天,在課堂裡,私塾老師正準備提筆寫字,忽然從東邊的窗戶吹進一陣風,把講台上的紙吹落在地上。 
        老師一面俯身用手撿拾掉在地上的紙張,嘴裡一面嘀咕著: 
        ──正襟危坐,瞧!東風累得老夫彎腰。 
        課堂裡,一群正搖頭晃腦唸著「之乎也者」的學童們,見狀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師撿起地上的紙張後,靈機一動,決定來一次機會教育和隨堂考試: 
        ──剛才我出了上聯,誰能對出下聯? 
        學生們馬上收歛笑聲,噤若寒蟬面面相覷,只有許獬舉手起立: 
        ──搖頭晃腦,看!西席嚇得小子噤聲。 
        許獬小小的年紀,展現超人的機智,對仗工整,連老師也佩服不已。 
        另外:相傳有一天,私塾老師想再試試許獬的才智,相偕街坊出遊,來到一家打鐵店前,老師即景出了上聯: 
        ──鐵錘本屬鐵,鐵砧也屬鐵,打鐵鐵敲鐵。 
        許獬環顧四周,看見附近有一家五金百貨店,門前懸掛鱟桸,靈機一動即時回答: 
        ──鱟肉本是鱟,鱟桸也屬鱟,煮鱟鱟舀鱟。 
        許獬以鱟對鐵,對仗完整,老師聽後頻頻點頭讚許。連續兩次隨堂考試,都給了一百分。 
        許獬幼年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位於金城鎮北門里浯江街,即今「清金門鎮總兵署」,是一幢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庭院內逾百齡古榕綠蔭蔽天,前面有寬闊的廣場,被稱為「衙門口」。清康熙年間,金門鎮總兵陳龍,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至後浦「叢青軒」辦公,此後三百多年,成為金門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民國成立,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縣諮詢代表會及警察局等辦公處所,列為三級古蹟,現經整修為參觀景點。 
其三:一夜趕寫九十九篇文章 
        相傳有一次,許獬的父親將出遠門,擔心兒子沉迷嬉戲,將荒廢課業,所以,臨行前把他叫到跟前,告誡一番: 
        ──為父將出遠門,你每日得寫一篇文章,不得短少,否則,等我回來時,將重重處罰。 
     豈料,所謂「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待許父踏出家門,許獬正像飛出籠中的鳥兒,一溜煙便不見人影,忘卻每天要寫作業之事,村前、屋後,甚至是田野、海邊,都可看見許獬與玩伴嬉戲歡笑的身影,儘管許母一再叮嚀,要他記得父親規定要寫的功課。可是,每次許獬均敷衍應付: 
        ──沒問題啦,那是小事一樁! 
        歡樂的時光,彷佛是長了翅膀似的,一晃眼的工夫,已是許父出外第九十九天,當天傍晚,許獬從門外嬉戲回家,許母和往常一樣,一邊在廚房做飯,一邊嘮叨責問: 
        ──明天,你爹就要回來了,功課都沒有做,看你怎麼辦? 
        許獬屈指一算,趕緊衝進書房振筆直書,一篇又一篇,忘卻饑腸轆轆,縱然許母再三催促吃晚飯,許他猶充耳不聞,手中之筆寫個不停,最後,竟累倒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隔日早上,許父回到家裡,搖醒仍在酣睡的許獬,仔細清點書桌上已寫好的文章,總共有九十九篇,不僅字句筆筆工整,且篇篇創意新穎。 
        一夜連趕九十九篇文稿,其文思泉湧與如數繳件的功力,連許父也訝異不已。 
其四:載載載童生、朝朝朝天子         
        金門南門海邊渡頭,是考生搭船到同安,再經驛道進京的起點,所以稱為「同安渡頭」。 
        有一位年輕時曾醉心於科舉,卻屢試不第的「船老大」,每次載運學子渡海去應考,總是百感交集,常常不甘寂寞,試圖藉著展露才學,出些對子為難考生。 
明萬曆廿九年,許獬準備搭船進京趕考,當他來到南門「同安渡頭」,發現十餘位同是背著書簍的考生,滿面憂愁站在岸邊上不了船。因為,「船老大」出了一個上聯:「載載載載載童生」,言明若有人能對出下聯,願免費載大家過海去應考,否則,「寒窗苦讀」那麼多年,若是連船伕這一關都過不了,京城也甭去了,請大家回家再苦讀,免得白白浪費金錢。 
        正當大家面面相覷、絞盡腦汁大半天,遲遲想不出適當下聯之時,「船老大」己不耐煩揮著手: 
        ──回去吧!回去好好用功苦讀,明年再來! 
        這時,恰好許獬趕到,問明緣由之後,獲悉上聯的意思是「一年又一年,一趟又一趟,載運童生去應考。」於是,許獬大聲問: 
        ──阮若是答出下聯,是不是真的免費載我們過海? 
        「船老大」回曰: 
        ──絕不食言。 
        這時,許獬不急不徐地對出下聯: 
        ──朝朝朝朝朝天子。 
        意思是「每天早朝,每個朝代,都要朝見皇帝。」不但對仗工整,且涵意深遠。「船老大」頻頻點頭稱許,態度急轉彎,很客氣的請大家上船,立即起航免費載到同安,並祝福大家金榜題名。 
其五:天下第一(敖力),許獬進士頭 
        金門古時候棣屬同安縣,許獬居住的后湖村,為翔風里十九都。由於他博學和多才,文章四海傳誦,更為同安縣「會元傳臚」第一人。尤其,金門考生進京應試,必須經同安的小盈嶺,順著泉州驛道北上,許獬自是不能例外,他曾在科考沿途發生許多趣事,在閩南地區為人們津津樂道。 
        話說有一次,許獬進京科考途經晉江,想拜訪鼎鼎大名的「天下第一通,晉江陳紫峰」,希望登門請益。 
        果然,許獬來到陳紫峰的學堂,行禮如儀之後,但見一群學童在梧桐樹下玩耍,有人用竹竿敲打樹上的果實,梧桐子彈落地上滾來滾去,學童爭相撿拾嬉戲,大家玩得很快樂。 
        陳紫峰見狀,即時出了對句上聯: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由於「童」與「桐」均為應時景物;「落」、「樂」皆取其諧音。於是,許獬沉思一會兒後,立即對出下聯: 
        ──許獬過苦海,苦海盡,許獬進! 
        因為,「許獬」與「苦海」;「盡」與「進」用閩南語唸起來同音,而且,巧妙地套進自己的名字,在「天下第一通」陳紫峰的面前,不甘示弱表達迢遙渡海,苦盡甘來,必將在考場「中舉」。 
        兩人藉著對句心領神會,彼此相談甚歡,結為莫逆之交。後來,許獬在會試及殿試皆獲第一名,成為同安縣「會元傳臚」第一人,因而有「天下第一通,晉江陳紫峰;天下第一(敖力),許獬進士頭」的民謠在閩南地區流傳。
其六:狀元阮毋知,會元荷包內 
        相傳許獬科考途中經過泉州,遇到一位自命不凡的考生,常詡「必登魁首」,耳聞許獬博學多才,實力超強,暗忖「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因此,聽聞許獬來到泉州,千方百計打探下榻的客棧,並訂房同住接近,以便了解虛實,定奪參加會考的科目。 
        有一天,泉州考生見許獬客房門外書著「會元」兩字,滿臉疑惑地問: 
        ──你這麼有把握? 
        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畢竟,許獬亦非泛泛之輩,早已洞悉泉州考生的陰謀詭計,因而將計就計,準備來一場「諜對諜」大作戰,讓他知難而退。所以,許獬才故意在門外書著「會元」兩字,正等著泉州考生上鉤問起緣由。於是,許獬回曰: 
        ──狀元阮毋知,會元荷包內。 
        然而,泉州考生仍不死心,常藉機邀宴飲酒作詩,暗地裡卻希望把許獬灌醉,讓他酒後吐真言。某日酒過三巡之後,泉州考生吟出一對上聯,特向許獬討教: 
        ──冬雪造觀音,日出化身歸南海。 
        許獬雖博學多才,也帶有一些酒氣,但終究不是詩仙李白,未能「斗酒詩百篇」,三杯黃湯下肚後,竟頭昏腦脹答不出來,便假裝不勝酒力欲提早就寢。回到客房躺在床上,許獬輾側反側難以入眠,苦思找不出適當的對句,因而準備趁東方天際露白之前,收拾行囊悄然離去,就在推開房門的當兒,瞥見天邊朝霞雲彩,觸景生情悟出下聯: 
        ──秋雲排羅漢,風吹移步往西天。 
        果然,泉州考生知難而退,未敢與許獬報考同科;而許獬一舉高中「會元」與「傳臚」,成為同安縣的「會元傳臚」第一人。四百年來,「狀元阮毋知,會元荷包內」的故事,依然為人們所傳頌。 
其七:日日冬至        夜夜元宵 
        相傳許獬與金門考生一行人離開泉州之後,途經惠安洛陽橋,見橋邊有間草寮,懸掛著「湯圓」的招牌。有人提議: 
        ──大家走累了,何妨到寮裏歇腳,順便品嘗湯圓的滋味。 
        店主見來客是一群背著書簍的考生,喜孜孜地熱忱招待,也想試試他們的學識,便對大家說: 
        ──我出一個對子,如果有人能對出,那麼,今天的湯圓免費招待! 
        ──好吧,好吧!試試看! 
        金門考生七嘴八舌,異口同聲表示願試試身手,希望享受免費湯圓。 
        因為,湯圓是冬至應景食品,一般人都稱為「冬至圓」。畢竟,店主賣湯圓,希望每一天都像過冬至一樣,湯圓熱賣大發利市。所以,他出的對句上聯是: 
        ──草寮頂上,日日冬至。 
        同行的學子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敢出聲。斯時,許獬不慌不忙舉手發言: 
        ──洛陽橋下,夜夜元宵! 
        店主見他對答工整,且涵意深遠,便招待大家享受免費的湯圓大餐。 
其八:夜宿安溪,楹聯塗鴉 
        相傳金門進京科考學子一行,沿泉州驛道北上,某日傍晚路過安溪,見一祠堂大門未關,為節省住宿客棧的開支,決定進去暫住一宿。 
        豈料,約莫半個時辰,該宗祠族裔多人趕到,指責學子未借先住,不懂得規矩,嘲諷「書讀佇胛脊」,必將名落孫山。因此,金門學子趕緊哈腰致歉,才未被掃地出門餐風露宿。 
      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進京趕考的窮學生,只是路過借住一宿遮風避雨而已,又不是長期強佔不還,何必如此苛責羞辱?當天晚上,許獬愈想愈氣,睜著雙眼徹夜難眠,瞧見正堂楹柱,左邊寫著: 
        ──文士武士天下士士敬君子君子敬士。 
        而右邊楹柱空著,僅貼著一張褪色的紅紙條,歪歪斜斜地寫著:「期望後代子孫能對出下聯」,從各種跡象顯示,該楹聯已懸空數十年之久。 
        於是,許獬靈機一動,拿起筆來,在懸空的楹柱上寫著: 
        ──臭猴死猴安溪猴猴罵豬哥豬哥罵猴。 
        許獬寫畢,未待天明,趕緊叫醒同伴迅速收拾行李,星夜逃離現場。 
        天亮之後,該宗姓族裔見狀,火冒三丈,不在話下;但有一位耆宿認為,塗鴉者非等閒之輩,這名考生將來必定「中舉」,不如禮聘他幫忙完成下聯,但金門學子已遠離,追不回來了。 
其九:曉行又曉行         
        相傳金門學子一行離開安溪之後,爬山涉水又走了一天路,傍晚時分來到一間客棧,大家精疲力竭想早早歇息。 
        可是,客棧裡也有其他赴考的書生,其中有兩人在正廳裡,一邊飲酒,一邊吟詩作對,嚷著: 
        ──曉行又曉行,十里天未明! 
        由於想不出接續的詩句,卻一遍又一遍,重複地吟唸著相同的句子,音量挾雜著酒精,至為聒噪惱人。許獬聽得很不耐煩,出面制止: 
        ──太吵了!請小聲一點好嗎? 
        兩位吟詩書生,未多加理會,繼續吟唱: 
        ──曉行又曉行,十里天未明! 
        許獬終於開始有點按奈不住: 
        ──想不出下聯,別在那裡丟人現眼! 
        二位書生仍視若無人,繼續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吟唱。 
     最後,許獬覺得忍無可忍,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故意放聲吟唱著: 
        ──不見書生面,只聞放屁聲。 
        因此,那兩位書生很不服氣,藉著酒膽以髒話開罵,許獬也不甘示弱,以牙還牙,雙方吵了起來,進而準備大打出手,最後鬧進衙門裡,雙方互控被侮辱。升堂之後,縣官令兩造從實招來,要求將事件經過敘述一遍。於是,兩位書生急著搶先發言,異口同聲吟出: 
        ──曉行又曉行,十里天未明! 
        許獬聽後暗笑在心裡,緊接著回應: 
        ──不見青山面,只聞流水聲。 
        縣官聽後拍手叫好: 
        ──對得好,對得好,哪有不雅髒話辱罵人?   
        於是,將雙方訓誡一番後斥回。 
其十:皇帝測文才        頂真句作詩   
        許獬博才多學、機智過人,文章四海傳誦,連神宗皇帝亦有耳聞,但對其作詩功力,仍半信半疑。 
        因此,神宗皇帝特召許獬進宮,親自令以「天」為題作詩,且首尾皆要是「天」字,且各字間以「頂真句」連接。(註:頂真句,也稱頂針、聯珠、鏈式結構之文句。亦即將前一句尾字,作為後一句的首字,使兩句首尾相連,前後承接,產生上遞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用頂真法創制的聯語,要做到語句連接緊湊、生動明快,並非易事。) 
        相傳,神宗皇出完題,待敘明規定事項後,片刻之間,許獬的詩也寫好了: 
        ──天為君為事,事事皆有道;道德有其門,門前生瑞草;草木又逢春,春夏好光景;景景宜作家,家貧出孝子;子孫皆有孝,孝而感動天。 
        神宗皇帝看過許獬的詩,仔細檢查,確實首尾有「天」,且前句尾字與後句首字相同,符合「頂真句」寫法,對許獬博學多才與機智反應,讚不絕口!
        許獬一生的傳奇趣事,四百年來在閩南地區廣為人們所傳頌,無論是被譽為「天下第一        」或「金門第一才子」,應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同時,也印證金門是有歷史、有文化的島嶼! 
----------------------------------------
許獬墓道碑 @ 小金門民宿/金門風情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Hc119a
------------------------------------
根據文化局資料指出,許獬字子遜,原名行周,號鍾斗,后湖人氏,生於穆宗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為書香世家,素有「金門第一才子」的美譽,萬曆二十九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時年31,所以又稱「許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傳臚),授官編修,故墓道碑文:「皇明萬曆辛丑科會元授翰林院 編脩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  
  許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老一輩耆老多多少少能說上一兩段許鍾斗的軼事,至今仍流傳俗諺云:「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就是推崇才子許獬的文章成就,而「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更是表彰許獬在文章與孝友兩方面的優越表現,更是金門學子景仰、學習的對象。  
  許獬有句名言:「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其文章、品德為世所景仰,亦是金門風教中處世做人之指針;如果對許獬的傳奇一生有興趣,不妨請走一趟后湖村,走訪民國七十年落成之「會元紀念館」,讀一讀許獬一生之傳說奇談,繁華層層將匯聚。
  一、「爛土有刺」俗語的由來
  古早時,有句金門俗語說得好,那即是「爛土有刺」,就是在講陳昌文、許獬兩位金門名人的故事。
  話說,在明朝萬曆年間有會元傳臚之稱的神童許獬,當年他作官出頭的那一天,那時候金門當差的名人中他的官位最大。後來,他回到自己的家鄉來準備要蓋祠堂,就開始到處去找民兵、農夫們來做小工,就等於是要替他人來服務效勞的。
  有一天,陳刑科(即陳昌文)家鄉清明掃墓時正要祭祖,他父親就說好要到後浦城裡去買些東西來拜拜,結果好死不死走著走著路上就剛好經過許家祠堂的工地,因那時許家的祠堂正在興建當中,沒想到他就被叫進去做小工了,且工作規則還規定至少要做到中午十二點左右才能夠回去。而陳刑科那時年紀較小,還是幼年階段,可能才剛從學校回來不久。因為看家裡說好要拜拜的卻沒有動靜,便開口直問媽咪說:「您不是說好中午要拜拜嗎?怎麼東西都沒有買呢?」他母親想了一下才回說:「你老爸有到後浦城去買些東西回去,但是已經到了中午都還沒有回來,所以我猜想可能是給許獬大人給叫去做工了。」
  於是,乖巧懂事的陳刑科就聽完了母親的敘述,就跑去後浦城裡來找他老爸。果不其然,在許氏祠堂的工地上,他就大老遠看著自己父親就在那上頭,正在夯土築牆,所以他就跑過去對他父親說:「爸爸,我看你還是先回去吧,因阿母在等你手上買回來的東西要去拜拜,所以這裡就有我來做。」稟父後接手工作,即著棉鞋踩土,許獬一見,出聲斥責,該小兒竟回答:「我是怕這爛土有刺」,獬聞語暗思,知其語中有意,即遣該父子二人回家。日後這說出諷語的小孩,名昌文,字清時,號伯武,明天啟二年進士,選南北京吏科給事中,為官清慎勤,浯人稱為「陳刑科」,而這句爛土有刺,也成了警世之語。
  二、假病成真疾 
  話說,明代的萬曆皇帝,他手頭上有兩個左、右相在幫他喬事情。一個名叫葉,另一個名叫「李九」的人。他們兩位都是大陸泉州一帶的人,當時他們是準備要告老返鄉去的。
  但是,此時的萬曆皇帝直接跟他們講明:「且慢呀!除非有人想遞補缺額,你們才可以告老返鄉。」那這兩人就說:「當然有呀!我心目中已有人選了,乃是居住在浯洲后湖的許獬先生,他很聰明的,且才學底子也不錯,至少勝過於我們兩位左右相。」說著說著,皇上的聖旨就傳了下去,要調許會元去升官為左右相。
  不久,皇上的聖旨令傳來調后湖的會元祖許獬先生要去做左右相,但沒想到許先生卻有自己的考量,所以他堅持不要,他說:「可惜呀,當朝內畢竟還是在萬曆皇帝那小舅子魏忠賢臣子之手裡,照道理來說觸犯法律本該殺掉的,但是萬曆皇帝卻有口而無心,故有這種朝廷即便給我在大的官位,我也不屑去做的。」只是事到如今皇上聖旨令已到,他不去等於是觸犯大罪,且當時的他正好在生病當中,就只好藉口假病的說:「許某某本人,身體最近突然變得很沉重,不便臨朝當官。」便回了聖旨。
  過了明日,也就是早上清晨五點多,當時萬曆皇帝正在宮殿,接著就有回聖旨的來報,說什麼許某某最近身體十分的沉重,故恐怕無法出仕。那時萬曆皇帝手裡正拿著御史筆在批點‧就批他那本奏簿說:「許某某身體病得十分沉重,故無法前來接班。」只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當那御史筆一點下去,就像是將軍令一般,那就是真的只能等死了。幾年之後,還真的應驗了,就像命有定數那樣,因為許獬原本是沒有病情的,他只是藉口假裝說自己生病罷了,但是自從被萬曆皇帝批他「身體十分的沉重」下去之後,沒有病反而變成自己有病出來了。
  不久之後,命運到來,到了那天早上,會元祖身體狀況原是好好的,看起來很健康,簡直跟正常人一樣,結果中午以後到晚上馬上變成十分沉重許多,身體可說是每下愈況,且重要的是這一病之後就病倒再也醒不來了。誰知這樣一病的結果,雖然沒有犯下大罪,但最後還是被萬曆皇帝給批死了。
  後來,會元祖剛死,萬曆皇帝也曾經找來風水師前來探穴,結果找著找著,找到山前村有個穴位,便問了他們會元祖的親人,說:「是要選擇前進三尺三宰相,還是退後三尺萬年丁。也就是你們到底是要自己子孫將來出宰相好,還是要萬年的子孫好呢?」結果,會元祖的親人不要三個宰相,而是要萬年子孫較好。故會元祖的子孫將來會出萬年丁,就是這種情形。
-----------------
明同安許獬,金門第一才子,文章垂世,孝友傳家,無愧忠孝,仁義行事,官居翰林,心存鄉梓,直言明諫,抗礦稅害,貽書御史以活漳泉二郡,舉凡種種,無非是讀聖賢書,是行仁義事而已。  
      獬公明萬曆二十九年禮部會試,魁首南宮,稱「會元」,天下知名,復於殿試得二甲第一「傳臚」,帝賜「進士出身」,合稱「會元傳臚」,有明一代僅12人矣!實為殊譽。復經考選庶吉士,與同邑蔣孟育同期,作養三年,以為宰輔儲才,三年有成,經考選為上卷「散館」,萬曆三十一年九月帝授「翰林院編修」,主要工作為「持橐史館」,初為從七品「承事郎」後昇正七品「文林郎」,故現位賢庵國小後方,古官路上之墓道碑載「皇明萬曆辛丑會元授翰林院編修文林郎鍾斗許公墓道」即是一生歷程。前方不遠處「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甫修復,再展風華,為古官路上重要之指標,該二座古物,即對獬公一生忠孝仁義、修身齊家之最佳體現。  
      依陳炳容老師「金門的古墓牌坊」乙書以觀,金門古墓、牌坊資源豐富,明清二代古墓樣式,型制集中,規模可完整記錄金門遠古之地形,宗族分布,可窺古官道之起始等具備文化資產保存重大意義,尤其是墓道碑之面向,構築起來,更可明確官路之走向,如以官裡前方之許福墓碑(碑文面南)連線至許獬墓道碑,畫線延伸至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即可構成一直線,再用這條直線,連接庵前村內之石碑(碑面已無文字),延伸至瓊林蔡守愚墓碑,更可導引出已遺失之許振之(許獬父,明萬曆三十一年振之因子貴而誥封翰林)封君坊位東州村旁之概略位置,這或許是還原歷史的方法,地區已有專家著力其上,或許筆者提供的是一點測量的概念,如以精準測圖為基礎,明確標示所存古墓牌坊位置,金門豐富古文物資源即可見一斑,或可在未來地理資訊系統(GIS)之建置上,加上「金門古墓牌坊」之「圖層」,可使有志之士可循之探索,尚待建置,以豐富我文化金門,帶領觀光新線。  
      獬公以孝友傳家,性至孝,廉節自持,宦歸囊僅數十金,悉分惠戚屬。而文章垂世,當朝時,制義一出,天下爭誦,蔡遯庵先生言其「既出所業,滿座盡驚,群英失色,萬籟收聲」,其文章魁首自不待言,其名作「古硯說」乙文,原於2003年上海行閔區高考模擬考題,甫見於2007年安徽省高考卷考題,想獬公謝世四百餘年,其文章流傳迄今又做為高考考題,此必是金門中第一人,亦不負金門第一才子高名。  
      古硯說乙文,充分體見獬公「清操勁節、壁立千仞」、「生無媚骨、文有別腸」,誓做天下第一等人品的卓然性格,該文亦收錄於「中國文學-古文散文卷(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三刷)」乙書,該書編者載:「在米蘭昆德拉的書中,人性皆不免於媚俗,本篇作者以一硯生發議論,闡發了同樣的感慨,好古與好文、好道固有高下之分,而好文、好道又焉知不是好他人之所好?而能於營營眾人之中有此識見,己殊不易」;獬公以一硯之用,因為有識者稱為宋時古物,亦從而寶焉,唯經細思後不禁感嘆,此物如在宋朝時僅不過是日常用品矣,此種心情不免類似於宋朝人看周秦漢魏以上之文物般,故獬公超脫平凡,而作古硯說。其文中:「人見世之熙熙者,沉酣於紛華綺麗之樂、奔走於權貴要津之門、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道盡人生虛華一切,實值一讀再讀之文,亦可由中玩味出為人處世之超然之道,端看讀者修為而定。「雖然斯物而真五代與宋也,當時人亦僅以當一硯之用耳,豈知其必不毀不損,必至於今,而為古耶。」故我等如依此延伸去看現時種種,從前種種,不難用獬公的眼光去看世物,真可謂我等皆在歷史之中,我等亦在創造歷史,現時一切創造,無非在日後成為後人觀照之物矣,故從前在陳老師書中見原「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之毀失坊橫額照片,見古官路上倒地石柱,不免可惜古物毀於天災人禍,然現今見有心人新修復後巍巍矗立,墓道碑整理新氣象,不免感動;現時種種,今人用心所為的一切,即將取代人們的記憶,啟迪後一代;從前種種,如能儘力保存則善,無法保存者,視其已完成時代的任務,佚毀者蓋因緣也,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故古物、新物,僅是以人為主之表現也,是以獬公文章垂世、孝友傳家的精神才是典型在夙昔;此若獬公自言:「好古者,學其道,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見,徘徊上下,庶幾得其手澤之所存而以現焉,則恍然如見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厭,故夫古之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一旦養成此識見,亦如蘇子云:水月之盈虛消長,物與我皆無盡也。相信能認同者必有所感。  
      獬公生於明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農曆8月30日,卒於明萬曆三十四年、西元1606年6月15日,迄今已有四百年餘。時值荔月,金寧鄉后湖海濱白沙綿細、景緻雅麗,拾花蛤、戲水人潮湧現,如有空,可至后湖會元紀念館內一遊,后湖社區發展協會在館內設有語言導覽,敬香禮拜,一體金門第一才子塑像睥睨高視風采,求佑學業精進,不亦一舉二得。又見有心人置金門部落網站(http://blog.sina.com.tw/a1823145/或關鍵字:金門部落)內詳列金門點滴,豐富精彩,獬公墓、墓道碑、牌坊等照片及相關古物、新物照片完整收錄、殊值大力推薦。另金門文人眾、科甲盛,諸多古文精彩可誦,在文化傳承上,系列書籍如一重重海棠珠綴,如能再選讀古賢文章向下紮根,讓學子能體賢人手澤、徘徊其上,朗朗上口,亦是大功矣。  
------------------------------------
明代金門前賢制義略覽--許獬、蔡復一、林釬
05, Aug 2009 16:30
 明代金門前賢制義略覽--許獬、蔡復一、林釬
羅元信
  制義,亦被稱為「制藝」或「八股文」、「時文」、「時藝」、「八比文」。明清兩朝,八股文為取士之考試要項,欲得一正途出身者,皆需在此文體中下一番苦功。金門自明迄清,出進士數十人,其間有「會元傳臚」許獬,以制義之妙名動天下,以及殿試一甲第三名之「探花宰相」林釬,其他在二甲名列前茅者尚有蔡懋賢、蔡獻臣、蔡守愚等多人。以如此成績揆之,過去數百年間金門諸前賢投諸於拈經生義之心力,不可謂不多矣;然而如許之多的努力所寫成的制義文章,迄今能流傳下來的卻已屬罕見。以許獬來說,八十年增修版「金門縣志.明著書目」載其有「九九草四卷 存笥稿四卷」,是專收其制義之作,但「遺稿今多散佚、部份藏於家,惟殘缺不全」,這些殘存遺稿目前狀況如何、能否有再度被刊行以供今人觀覽研究的機會,實難言之;另外像筆者曾介紹過的,許獬曾有二百餘篇制義於卒後被刊行,其師李光縉為此書作「許子遜合刻序」一文,是書今亦已不得見。又如蔡獻臣著作中有「仕學稿」一種,係其於成進士之後仍用心揣摩而成的諸篇制義之作,但今日此書亦亡佚,筆者僅能考見除蔡獻臣自為者外他人為此書所作序言而已(關於此書序,筆者將於日後為文中介紹之)。
推究這些制義之作於今難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過去制義之作常被當成是「敲門磚」,原作者在取得功名後便往往不予重視、在纂輯個人詩文集時也往往不特意保留,他若個人著作已然亡佚者更毋庸論矣;另一方面是自清末廢科舉以來,制義不但成為屠龍之技,論者又多認為這是舊時統治者用以消耗文人腦力、箝制思想之工具,故個人所著或多人合集的制義作品書籍,較其他能闡抒作者心靈之詩文集不受見重,也就更少保存下來,欲蒐輯也就更不易了。
  時至今日,對於八股文此道,僅是作為學術文章的論述題目者都不多見、對其進行文理剖析或賞析介紹者更是稀罕。雖然八股這種文體早已失去舊日的光采,但它畢竟是過去士人欲求出仕任官、光耀門楣所必需憑藉的途徑,也可看出作者對儒家經典之理解與申論能力,不當輕蔑視之;再者,這類文章也是地方前賢心血所結晶,在舊時文獻因年久散佚蒐輯不易的今日,彼等與全國菁英在科舉考試中競技所留下的記錄,自當亦在採擷之列。在金門,尤其像許獬,其因八股文功力而取得「會元」榮銜、海內傳誦其文;然而今日在其所遺文集中,卻未有輯入其所作「四書義」或「五經義」之制義文章,與其曾享之「許同安」美名相形之下,不免是一項大缺憾。為補足這方面的文獻,筆者日前於一些舊時刊刻專門蒐輯制義文章的書籍中,找出許獬、蔡復一與林釬三位金門前賢的一些制義作品,以下一一介紹。但在抄出這些作品之前,有一些相關的事情還是得先說明。
  首先,「制義」一詞,原是包含了以「四書」和「五經」章句內容為題目之「四書義」與「五經義」兩種。明代鄉試與會試之第一場考試,都是考「四書義」三道題與「五經義」四道題;如果考生有覺得考題棘手沒把握的話,可以由「四書義」與「五經義」中各減一道題,至少作出五篇制義也可過關。按考試規定:「四書義」每道題至少要作兩百字以上、「五經義」每道題至少要作三百字以上;光按題目數與字數來看,「五經義」在準備上應是比較麻煩。不過,在考試中實際較被注重者,乃是以四書為題之「四書義」,故而八股文亦常被稱為「四書文」;筆者以下介紹的不同來源所輯得的許獬等三人的制義,全是屬於「四書義」,亦可見古人蒐輯出版這類文章專輯時的注重點。又:筆者雖是中文系出身,但並不嫻於儒門學說,對於這些文章內容所及之微言大義,實不敢妄加闡述,於下僅於抄出各篇制義時說明題目來源之四書篇章,以利讀者自行參見經典原文來進行閱讀。再者,制義為科舉考試科目,雖自明初至英宗天順年間尚不甚拘泥於程式,但自憲宗成化年間始,制義越來越講究形式化,一篇之中即包含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等部份。筆者以下要抄出的各篇制義皆作於萬曆年間,自然也包含上述結構,本該對這方面有所解說;但筆者雖參考了一些講述八股文格式的參考資料,倉促間欲運用還是難以落實,不敢造次,只能抄錄原文,對其中結構就無法加以分判,是有不足處。
談到金門前賢中的制義高手,自是以會試中居首的許獬為第一人。筆者所能覓得的金門前賢制義文章,在篇數上也是以許獬為最多;這諒必是因其以制義聞名,在卒後不久便有人留意蒐輯出版,以應當時士子之需求。依金門縣志中之許獬傳記所言,他所著制義有五百餘首,惟不知這個數字是否已包含「九九草」與「存笥稿」在內。要之,許獬一生所為制義在五百首以上,殆無疑義;以下筆者所列出已知何處可得者,雖尚不足此數的四分之一,但相信其中都是經過一番精選方留存者,足堪由中得見其一代才子的筆力。
筆者所輯得之許獬制義,主要有兩個來源:其一是明人閔齊華(烏程人,崇禎間以歲貢生任沙河縣知縣)於天啟元年所編印之「九會元集」;另一則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湯顯祖所輯「湯許二會元制義」一書(此書中除許獬外的另一位湯姓會元,即湯賓尹,安徽宣城人,萬曆二十三年會試第一人,殿試探花,著有「睡菴集」)。據此「湯許二會元制義」書首湯顯祖作於萬曆三十八年庚戌之「湯許二會元制義點閱題詞」一文所述,最初他之所以蒐輯當代鄉、會試居首者的制義作品,是為了提供自己的長子修習此道的典範;湯顯祖並將這些「國朝省、會諸元」的作品定出「正清」、「側清」之目,以示其子這些制義諸作中哪些是「元骨皆清」,最為可貴的「正清」之作、哪些又是稍遜之作。湯顯祖最初所定諸篇制義之目,後來因其長子早夭而亡去。嗣後湯顯祖欲再依前例另定篇目時,他的次子湯大耆提醒他:這些解元、會元們多半都成了當時有頭有臉的人物,被列入「側清」之目的恐怕會不高興。湯顯祖於是一度將這項編目工作放下。後來到了他的第四子湯開遠已屆學習制義之時,向父親請教可取法之作品,湯顯祖於是就年代較近者「因取湯許二公文字數百篇,為指畫以示。湯公止中有行,行而常止。許公行中有止,止而常行。皆所為『正清』者也。不從橫氣來,不從橫襲見;得天高而人深,故法聖而機神。」--按:湯顯祖係隆慶四年成舉人、萬曆十一年成進士,而據這篇「題詞」所言,他在成進士之前的隆慶四年到萬曆十年這十三年之間,所作制義還不滿十篇;在未取得進士功名之前,原該是一個士人最著力於揣摩制義文理的時期,而湯顯祖所作如此之少,可見其對此道原是很不感興趣的。就練習制義寫作的篇數而言,湯顯祖顯然沒有投注太多時間心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在耗費如此少功夫的情形下就能考得進士,亦可見出他於此道是很具天才的。在這篇「題詞」中,湯顯祖也對自己在制義一道的本領有自我評估:「予力與機可為錢、王」。筆者按:錢即指錢福,弘治三年會元及狀元;王即王鏊,成化十年應天鄉試解元、成化十一年會元及殿試探花,他被譽為八股文中的杜甫(在明清人言及明代中期的制義高手時,多是將此二人並列推崇為冠首者)。湯顯祖敢拿自己與這兩人相比較,當不是出於過度自信;以湯顯祖在戲曲創作的輝煌成就觀之,他的才力本領是毋庸懷疑的。湯顯祖所輯的許獬制義作品,是一代文學大師的眼光所挑揀選入,皆為精品中之精萃者,可不待言。
  「湯許二會元制義」所收許獬諸篇制義,屬於「二論」(論語)部份有五十一篇、「學庸」(大學、中庸)部份二十一篇、「二孟」(孟子)部份三十九篇,合之共一百一十一篇。「九會元集」所收許獬諸篇制義,在編集時則並無依題目所據經典特意予以區分排列;開頭首列三篇為「會墨」,即許獬參加會試時所作「四書義」三道,以下「稿」之部份則共有五十七篇,合之為六十篇。因此二書所收許獬制義全部篇幅加起來為數不少,筆者在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借閱此二書微卷時,除列印出擬介紹之篇外,其他僅印下目錄部份以作比對。筆者對照兩書目錄結果,題目相同者共有四十七篇,也就是說扣掉這些篇目,此二書加起來還有一百二十四篇。不過,這僅是依目錄來計算得出的數字;以許獬之才力,同一個題目作出一篇以上制義自非難事,因此這些題目重複的制義是否內容亦相同,還得有賴逐篇對照才能得知。在此筆者就偷個懶:如果有一天許獬的制義之作會被纂輯印行,再由編集者去花工夫吧。
  以下筆者所要抄出的許獬制義作品,一共五篇。首先是「九會元集」中所收許獬的三篇「會墨」,第一篇為「畏聖人之言」,此題目係出自「論語.季氏篇」第八章:「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第二篇為「庸德之行 敢盡」,出於「中庸」第十三章所載孔子之語:「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此篇題目只標出一段經文之首尾數字而空了中間,係制義出題的方式之一。第三篇為「是心足以王矣」,出於「孟子.梁惠王上篇」第七章,孟子以梁惠王因見將被牽往祭鐘之牛戰慄而感不忍、命人以羊易之的事情,來勸梁惠王應將此恩澤之心及於百姓。這三篇制義是許獬名聞天下之昉始,當然不可不錄。惟「九會元集」此書原係「朱墨套印本」,也就是正文以墨色印刷,書葉上方、行間與文末之評註語則以朱色印刷;因評註語部份顏色較淡,許多字跡已不易辨識,故筆者就僅迻錄正文,原書評註語則略之。
上開三篇外,筆者另抄錄「湯許二會元制義」所收許獬諸篇制義中的第一篇,題目為「君子不重 全」,「全」字表示題目考的是「君子不重」這四字出處的全章經文;此題出於「論語.學而篇」第八章:「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第五篇筆者要抄出的,題目係出於「孟子.萬章下篇」第四章「敢問交際何心也」全章,載孟子對其徒萬章所提有關士人交際之道問題的回答內容。按許獬以此題目所作制義,其實在「九會元集」中亦有複見,之所以挑選這一篇,因其在筆者所知見清代編纂的制義合集中仍有被選入兩次:其一是孫維祺輯評之「明文得」,康熙四十七年刻本(此書尚另收入許獬「禮之用和 全章」一篇,但此篇題目僅複見於「九會元集」,故筆者略之)。另一書則是桐城派古文大師方苞等人於乾隆元年奉聖諭編纂之「欽定四書文」,此書所收明人制義數目,據方苞進呈此書之上奏中言共有四百八十六篇,許獬之制義僅有「敢問交際何心也」這一篇被選入。此篇能歷百餘年後仍兩度被選,應算得上是許獬的代表作。以下就將這五篇制義依序抄出:
畏聖人之言
君子嚴聖訓於心,知所畏者也。甚矣,聖人之言,至言也!君子有心於師聖,而於其言也,詎敢忽諸?且士生千百世之後,而欲希踪千百世之前,則非言無由尋,而非畏無由入。故誦法聖人者,非徒以窮理,亦藉以操心也。吾得之君子焉:君子畏天命矣、畏大人矣!至若聖人視聽明威,不及上帝之有赫,而天命之性與脩道之教,原無精粗。規恢制作,不盡如大人之遭時,而見之實事與托之空言,亦無顯晦。君子曰:聖人往矣!而其緒言未絕,則亙千古而若新。即聖言亦無奇耳,而其奧義無窮,則終身由而不盡。暗室屋漏之事,有人所未及知,而聖人言善言惡,已若揭肺腑而示之早。則對聖言猶對神明也,蓋情偽微曖莫能遁矣,而吾烏得不畏?惠迪從逆之迹,有我所未及為,而聖人言吉言凶,已若嚴斧鉞而待之先。則對聖言猶對蓍龜也,蓋成敗禍福莫能逃矣,而吾烏得不畏?動而觀、靜而玩,何時不披瀝?然茍非澄神凝虛、極其齋以莊焉,不敢妄披瀝也。吾生平所學何學,而可使幾微之成虧乎?擬而言、議而動,何時不修證?然茍非周規折矩,極其符以協焉,不敢妄修證也。吾日用所事何事,而可使毫髮之成爽乎?蓋聖人為覺世而有言,則其言不得不凜;故既以微詞而動之,復以危詞而惕之,而談吐罔非箴銘。君子欲因言而見聖,則其意不得不虔;故既以實心而體之,復以虛心而承之,而旦夕罔非冰競。此一畏也,雖天命大人不竦息於此矣,然非知言如君子,安能有此畏乎?
庸德之行 敢盡
聖人論為道者,力脩其庸而已。夫言德,惟庸道乃寓也!行之而求其足、謹之而斂其餘,斯為不遠人之道乎!中庸意曰:子臣弟友,人道也。世皆恥為庸人,願為聖人,究也,乃至於遠人;至於遠人,而君子之道鮮矣!不知天下隱者有述、怪者有述,而惟庸也為無述,故人皆舍庸而趨異。天下智者可能、賢者可能,而惟庸也不可能,故吾必黜異而脩庸。凡德皆德耳,獨是德也,命之為性,智愚莫不同稟;修之為教,古今在其範圍。蓋庸德寔至德也,而吾烏可不行?凡言皆言耳,獨是言也,矢口即是,夫婦可以共知。含性而談,聖哲更無高論。蓋庸言實至言也,而吾烏可不謹?行之而不足,非不足也,皆起於厭其庸而有玩愒心,又以言之有餘,而益成其不足也。行僅如斯而已乎,奈何云行?吾業已行之矣而不足,敢不勉焉?謹之而有餘,非有餘也,皆起於忽其庸而有恣肆心,又以行之不足,而益成其有餘也。謹僅如斯而已乎,奈何云謹?吾業以謹之矣,而有餘可成盡焉。蓋行雖有時而當謹,然庸以外則宜戒,庸以內則宜勉,勉之始成其為庸,不然,則半途之廢耳。言本無時而可易,故庸以外則宜闕,庸以內亦宜慎;慎之始成其為庸,不然,則尚口之窮耳。蓋無過無不及,方可以言道。無有餘無不足,方可以言體道。君子為道,又何遠人之有?
是心足以王矣
大賢引君以王,而指其足王者,動之也。夫君心,王業之本,患無此心耳,奈何自有而自失乎?孟子引齊王意也,若曰:自昔稱為天下者,為之堂上,非堂上之足以為天下也。心不下堂而自運,則澤不下堂而自周也。吾王以羊易牛,是心何心乎?其王天下之心乎?夫天下雖大,惟心則容;不患不容,第患容之無其端,而王有其端矣。天下雖渙,惟心則合;不患不合,第患合之無其倪,而王有其倪矣。同此好生惡殺耳,豈有在此流行,在彼壅閼者乎?閼非自閼,或有蔽之,而明者自在也。則其明者可通也,而蔽者亦可徹也。同此貪生怖死耳,豈有於彼矜全,於此殘忍者乎?忍非自忍,或有喪之,而存者自若也。則其存者可護也,而喪者亦可復也。吾意四境有呼天向隅之聲,特四境聞之,而王必不聞;不聞而無所感,不可謂此心之無,乃其一感而即通也,適以徵此心之有。試反之赤子乍見之念,當亦同此真體耳。吾意閭閻有艱難疾苦之狀,特閭閻見之,而王必不見;不見而無所觸,是心本有而尚泯於無,及此一觸而即應也。是心自無而即形於有,即擴之先王不忍之政,不過究此分量耳。惟王者能溥汪濊而範圍無外,茍其有所及,無所傷,則範圍天地之氣象,渾涵一掬。惟王者能神變通而曲成不遺,茍其有所全,無所廢,則曲成萬物之規模具在靈襟。誰謂是心也而不足王哉?心而足達於王,則必有為心之寄,而兼覆兼載者,其量宏。臣固喜王心之有是也。王而僅足於心,則必有為王之蠹,而乍發乍止者,其澤眇。臣又恐王心之僅有是也。察識擴充之功,蓋可已哉?
      君子不重  全
論全學有四,其自修密也。蓋養重而存誠,學有本矣。而友勝己則助多,速改過則失少,孰非所以交修此學哉?且世之君子莫不矢口言學,而每患無善學也。我知其故焉:非其記誦不勤、涉獵之不廣也;輕浮累之耳、巧偽雕之耳,否則燕暱之朋驕其志、疵纇之行虧其美耳。欲去其弊,吾以為道莫先治氣矣。氣本動而難制之物,御得其道,可藉以衛神;御失其道,亦反以喪志。故威欲其勿褻也、學欲其勿忘也。則治氣之道,不宜逸其重而使之輕也。又莫先治心矣,心本虛而無繫之物,太一為之君,則有主而寧;多機為之役,則無主而棼。故忠不可使漓也、信不可使雜也。則治心之道,所以返其二而歸之一也。而猶未也。學有去日損、就日益者,其道在取友;友有觀有型,所以為益也,而茍為己之不如,則損矣!可或近與吾願學者,擇其勝己勿喜,臨深以為高,而猶未也。學有求日益、先日損者,其道在改過;過有懲有窒,所以為損也。而及其反而之善,則益矣!可或憚與吾願學者,見則必更,勿因匿瑕以敗瑜。斯則器宇之端凝,既足以堅學問之址,而存誠以培之;其培益厚內實者,自消其外浮。仁賢之夾輔,既足以收切磋之功,而克己以刷之;其刷益精獨勵者,猶賢於眾翌。此全學也。自修至此,密矣!視記誦涉獵之所得,孰多乎?
      敢問交際何心也  一章
    大賢之論交際,不為已甚者也。甚矣!聖人無已甚之行也。通此於交際,而何主於必卻哉?嘗謂:聖賢之轍環列國,無非欲行其道於天下也。故天下而無重道之君,則不宜示以輕;天下而有重道之君,則不宜示以固也。諸侯之交際,其猶有重道之心乎?是可以觀恭矣。交之者為恭,則卻之者為不恭。卻之者為不恭,則卻之以心與卻之以辭者,皆不得以言恭也;皆非中正之道,而聖人所不為者也。蓋聖人之所卻者,必其非道之交而後可也,而交之以道則不可矣;必其非禮之接而後可也,而接之以禮則不可矣。亦必其禦人於國門之外而後可也,而非禦人於國門之外則不可矣。禦人之盜,不待教而誅者也;而移此於諸侯,是已甚之法也。王者之立法,不若是之峻也。諸侯之於民,非其有而取者耳,而名之為真盜,是已甚之論也。君子之立論,不若是之刻也。向使已甚而可為焉,則獵較弊俗也,胡為而亦從?祭器細事也,胡為而亦正?而若桓子、若靈公、若孝公,皆非有為之君相也,又胡為而有行可之仕,有際可公養之仕哉?亦曰:彼其交有道,接以禮,禮均有致恭之心也。我若卻以辭而卻以心,皆非委曲之權也。夫君子之欲行其道於天下,茍非委曲,何以冀一遇哉?故不為已甚者,聖人之行,而孟子願學也。
  在「明文得」收錄的這篇許獬制義文末,有一段評語,應係輯評者孫維祺所作:「孟子題不難凌駕收拾,其高在不傷題氣耳。然板板依他爐灶,殊少生趣。眉目還他,而抑揚疾徐由我。如神龍之渡黑雲,莫測其首尾之所在。」。在「欽定四書文」收錄的這篇許獬之文文末,則附有兩段評語如下:
不於題外自立一意,不於題中提重一句,只將題面牽搭說去,自成一片文字。若績麻之法,根根相續,更不另起一頭者,比之立一意,重一句者,更難也。(小字註:原評。)
所惡於鍾斗之文者,以其老鍊而近俗也。此篇則氣頗清真,平淡中自有變化。特錄之,以示論文宜有灼見,不可偏執一端。
  以上兩段評語,第一段末有註「原評」二字,不知其所謂何意:究竟是指方苞纂輯此書時,將其所據明代刊刻之制義集原書中本有之評語照樣迻錄?或是第一段評語原為方苞所加、第二段出於其他預事者之手,故以此區分之?因缺乏對「欽定四書文」一書義例的研究,筆者只能存而不論了。
  在前開許獬的五篇制義之外,筆者尚由明人評選制義合集中覓得蔡復一之兩篇制義、以及林釬之三篇制義,都是參與會試時所作,下面一一介紹之。
  筆者覓得之兩篇蔡復一所作制義,有兩部明人評選制義合集中都有收錄。其一是筆者前面介紹過的萬曆二十三年會元湯賓尹所評選之「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一書,但筆者在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所見此書微卷,刊印品質並不精良:例如其中所收蔡復一的第二篇制義「好善優於天下」,為了將全篇文字硬擠在一葉之前後刊完(顯然是為了省紙省成本),此篇結尾部份文字便突被改以較前文更小之字體,且又與一段不知出於何人之手的評語銜接;第一篇「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文末同樣也有接上一段作者不明的評語,若無他書可賴對勘,實是難以將正文與評語區分開來。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所藏此書微卷,書首題名幅有言此係「明末坊刊本」,因此筆者認為這並非湯賓尹自己監督刊印的本子,而是書商依原書複刻之本。雖此書版本體例不佳,畢竟還是有收入蔡復一之制義,以及他人所加評語,故筆者於此記之(又:「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一書亦收入許獬參加會試所作三篇「會墨」,但一樣也有篇末文字變小和評語與正文糾結不清的情形)。另一來源,同樣是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所藏微卷,係萬曆年間吳芝所編「皇明歷科四書墨卷評選」一書。編書者「吳芝」,在此書卷首留有其署名:「後學延陵吳芝采于父輯」(按明人沈守正「雪堂文集」卷之五中有「許子遜先生全稿序」一文,內中言該序之作係「因吳采于氏刻其制義,遂書胸中所欲言若此」,依此看來,這位「吳芝」還曾刊刻過許獬的文集)。這部「皇明歷科四書墨卷評選」,除了蔡復一之作,還收入林釬的三篇會試所作制義,書中各篇並間有出於湯賓尹、黃汝亨(字貞父,錢塘人,萬曆廿六年進士,著有「寓林集」)、張鼐(號侗初,萬曆三十二年進士,華亭人)等人之評語;吳芝可能是由不同明人所選輯的制義合集中輯取各篇制義及其評語,故有如此情形。
  蔡復一被上開二書選入之制義,在「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一書的文題之下,有說明作者為「七名蔡復一」,表示蔡復一在會試中名列第七。原本會試所考「四書義」有三道題,但上開二書都只有收錄蔡復一的「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與「好善優於天下」這兩篇制義(據「皇明歷科四書墨卷評選」一書中所見,萬曆二十三年的會試還有一道四書義的題目是「子曰:仁者,其言也訒」全章,出處係「論語.顏淵篇」第三章。),不知是因蔡復一在應試時原本就放棄了這一道題、或是他所作的這第三篇文字在評選者眼中不佳,故未選入。蔡復一這兩篇制義,「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這個題目,出自「中庸」第十章:「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袵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好善優於天下」則見於「孟子.告子下篇」,記載魯國欲使孟子之徒樂正子為政,孟子聞之喜而不寐,其徒公孫丑問是何因?孟子便說明樂正子本身雖無特長,但其為人喜聞善言,可吸引眾多智者前來獻言,魯國可望因而臻治。以下筆者便將此兩篇制義抄出,並於文末附上「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與「皇明歷科四書墨卷評選」兩書所載明人評語。
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
君子不易行于世,而強至矣!蓋有道而變塞,亦私所未易克者,故惟不變,然後見君子之強也。嘗謂:士生天地間,所賴維世道,而扶正學,藉令時通而與俗浮沉;德孤而任情變易,漫然不知所主,此夫弱植而碌碌人後者耳,何言強哉?試以君子觀焉:今夫有道之世,士競于華而人騖于顯,薄真修之難以諧眾,則毀方而合污流;厭淡行之難以立尊,輒眩奇而改故業。始抱塞以求通,終因通而變塞,固人情也。而君子不然:紛華靡麗,斷之若遺,澹泊孤貞,守之若素。吾之塞,非為干榮,乃上論唐虞之略,近述三代之謨,而欲于明堂獻之者。今其贊襄日乎?奉素履而服官,言尊先王,事儀古昔,無壞家修矣。吾之塞,非為逢世,乃內葆仁義之真,外排流俗之失,而欲于清朝效之者。今其展布時乎?本潛養而獨行,眾華我樸,眾競我恬,無殊寒素矣。如是而不謂強乎?如是而強不亦矯乎?蓋利害之迭侵,禍福之當前,其變在人者也。在人者,漸靡有形,見定可以無懼,氣激可以不撓,烈士猶得施其奮迅激昂之節。仕路之隱忍,心曲之逢迎,其變在己者也。在己者,綽約易柔,有萌而不及覺,有覺而不及持,雖壯夫無所加其辨別提防之力。茍非依乎中庸,真見性命之正學,則塵情濡染,將以守舊為拙宦,狥俗為通方。或者遵道以行,環視斯世之寡儔,而外眩中疑,反謂變易未必非,固執未必是,乃不變如君子也。精折乎是非之權,而堅持乎波蕩之域,力障乎依阿淟涊之習,而勁豎乎權衡尺度之中。強哉矯乎!詎惟一身,即世道人心,終賴之矣。吾願子為此也。
  湯賓尹之兩段評語:
情詞橫發,是少年盛氣,何名理之沈宿也!
前猶肥藻,後殊流異。
「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一書於此篇文末所附作者不明之評語:
嗟嗟!自功名路興,而士日卑也。隱終南者視為捷徑,奉纁幣者移文北山(筆者按:南北朝時孔稚珪曾撰「北山移文」,譏刺以隱居博清名以求仕進者。),隱居已非矣,塞于何有?夫時方有道,主張世教者不能明正學以洴人心,而徒使一二志士藉藉為節,此君子所羞也!
      好善優於天下
明好善之裕于治,廣相量也。夫以治之優也,而好善實為之。相天下者,豈不以量哉?孟子示公孫丑,意曰:為政者,與其有高世之才,不若有高世之量。才為人役,己出而己為之;量為才府,我立而人歸之。故古之相天下者,必其能容乎天下者也。子以好善不足治魯,亦未知其優于天下乎?夫天下大矣!一一而責諸我,我一一親焉。親而理,則形勞;親而不理,則又叢脞也。人人而求諸我,我人人應焉。應而得,則神瘁;應而不得,則又怨咨也。敝敝然馳逐之不暇,而優乎哉?惟好善矣。眾善者,以善為善,一謀一猷,出以供世用,而其利小。好善者,以無善為善,群策群力,總以弼化理,而其益弘。天下之治,獨為則不足,共致則有餘。而吾以不自任之心,旁求彥聖,休休愛慕,無引嫌焉。能用人之有餘,而何病己之不足乎?自吐握量開,而謀王斷國,榮慶在宗社矣!天下之善,各出之則有限,兼採之則無方。而吾以寔能容之念,博攬忠良,恢恢引擇,若饑渴焉。收為己之無方,而何病人之不足乎?自推誠度擴,而安人立政,福澤及家邦矣!已有善而好善,則人之善聚之,己而益光。是謂量載其才,而合天下長,經天下治,業自成于運掌。己無善而好善,則以一無用,百有而不竭,是謂量勝其才,而借能于眾,收功于獨,世日登乎綦隆。故強知聞識,人有其名,名立而局于一,不可以相通也。好善者,有通天下而不私之心,而以提衡宇內,胡功不奏?強知聞識,人有其用,用成而限于器,不可以兼受也。好善者,有受天下而無礙之懷,而以總兼萬方,安往不適?然則樂正子而用魯乎,吾為魯喜矣;樂正子而用天下乎,吾為天下喜矣。子小之,何也?
  湯賓尹之評語:
  霞蔚雲興,若恣意而卒不犯手。
「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一書於此篇文末所附作者不明之評語:
  噫!此萬世相臣之道也。秦誓思斷斷而惡媢嫉,意蓋如此。夫以張魏公(筆者按:宋代張浚,封魏國公。)之忠,而量不恢于用人,遂遜于銘鼎,矧其他哉?尹和靖(宋代尹焞,獲欽宗賜號「和靖處士」。)以至論發之,而竟不悟,惜夫!
  「皇明歷科四書墨卷評選」一書中,除了前引蔡復一的兩篇制義,也收入了萬曆四十四年林釬參與會試時所作的三篇制義;惟此書不像「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一書有將制義作者在會試中的名次標出,故筆者無法知道林釬在會試中的排名。林釬的三篇制義,第一篇題目為「子曰君子惠而不費 五句」,見於「論語.堯曰篇」第二章:「子張問於孔子曰『如何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此句以下尚有其他經文,茲略之)」。此道題目所謂「五句」,即「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這一段話。第二篇題目為「人道敏政地道敏樹」,語見「中庸」第二十章開頭:「哀公問政。子曰:『文
、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此句以下尚有其他經文,茲略之)」。第三篇的題目為:「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  以相接也」,語見「孟子.告子下篇」第四章,宋牼將以交戰不利往說秦楚二王使彼罷兵,途中遇孟子,孟子則認為應以仁義而非利益來說服人主罷兵之事。林釬這三篇「會墨」如下:
子曰君子惠而不費 五句
歷指政之美者,去其疵而已。蓋美不于名于寔,唯去其疵則純矣。五者不備,可尊哉?且為政者,而必脫千古之治局,以自為美,亦無所以美者矣。維從純疵之界一辨之,即有歷用之弊習,可立轉以接帝王之系者。而吾所謂五美,則常衷之君子矣。夫君子不欲使天下于我見甘,于我見苦,謂甘苦兩忘,則美也。然而議予議取,則又甘苦之門也。君子不欲我于天下用縱,于天下用操,謂操縱兩渾,則美也。然而修意修容,則皆操縱之端也。今將去沾沾以避驩虞,易耳。正恐我封而天下復不得潤。夫王者亦云惠鮮,但不聞必損上者。此非天地施生之澤歟?故美不在去惠,而在出之以不費。將事督責以謝憤謗,可耳,正恐我寬而天下更不得息。夫聖世亦有力役,但嘗聞有歌子來者。此非臂指運掉之適歟?故美不在去勞,而在俾之以不怨。將屏嗜欲以希恬淡,可耳,正恐我淡而天下復不得濃。夫帝治亦云從欲,但不聞私自點者。此非堯舜猶病之心歟?故美不在去欲,而在化之以不貪。至于陶鈞之神主泰,而驕者或襲之以為傲,致令人欲以繩束易之。孰知其去帝王之色,而偏留坦蕩之懷者,則泰唯以不驕美也。至于整頓之象用威,而猛者反震之以為厲,致令人欲以柔茹濟之。孰知有存粹穆之精,而即為神明之鎮者。則威固不以猛美也。居恒想皡皡之風遙,而季主多欲,將亟返以清虛。乃今見政平可以渾忘德怨,而王道偏不出于人情。從來想泰和之象遙,而末俗易囂,誰能馴以震讋?乃今見震豫同宅于一心,而化民果不在于聲色。然則言政之美,有外此五者乎?倘使按名而索之,亦有美,亦有不美,但就中襲其迹則均疵,而核其精則並粹。為政者,可以知所尊矣。
湯賓尹之評語:疵不在下五字,惠勞欲泰威五字,正疵也,及入乃見題意,聲亦噌吰。
      人道敏政地道敏樹 
例道之捷機,見舉政需人也。夫人之存,存以道耳。道未有不敏者,觀敏樹之地,而何難舉政哉?今語政而必曰師文武,然未聞文武之先,有授之文武者;豈非文武之政,即文武之人為之也?則後之為人可知也,所為存而舉政可知也。然吾更欲取一機以擬之,使舉之神躍,則曰敏。 吾更須執一理以寔之,使存之精現,則曰道。吾更欲借一敏以證之,使知人道之機捷,則有如地道。夫道者,不倚於形貌,不倚於魄力者也,其謂人之精神湊乎?其謂人之元氣敷乎?比之土膏毓命,其勃動而不自知者,夫人亦有以為政地者此耶?夫道者,又不隔精神,不二於元氣者也,其以人合之為絪縕乎?人調之為倡和乎?比之坤元化醇,其芽蘗而不能遏者,夫政亦有以為樹根者此耶?吾想精言政者,不必曰政,但言人道。何者?方策所留遺,已經千載矣,而按之猶肫肫有生意者,豈非當日之關雎麟趾乎?前人敏於前,而今人不敏於後乎?精言敏者,不必觀之人,但觀之道。何者?師濟之會心,何曾襲典謨哉,而沛之隨亹亹若周官者,夫非當人之脉理心思乎? 以是道而敏於創,不以是道而更敏於因乎?借曰吹之噓之,尚猶此鬯而彼枯,則必政與道有借貸乃可,而從不見一機而發者,倉弘有不發榮之品彙。借曰推之暨之,方始枝附而葉貫,則必道與政屬強注乃可,而從不見氵亟氣而芽者,坤輿有不通至之露生。蓋使地非道,則積塊而已。唯道而膏液,不得鬱而不暢。故敏而為樹,使人非道,則委形而已。唯道而肫懇,不得蘊而不流,故敏而為政。以道言存,存非幻跡,即可通文武至今在之心,而不容諉庸愚於聖哲。以道敏言舉,舉非二候,即立振大平數百禩之觀,而奚事勤寤寐於當年?故公毋迂視人政也,亦第求其道而已矣

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  以相接也
合証仁義之懷,可以覘國脈矣。夫舉國之脈,盡在相接中,而莫美于仁義,何幸共此懷于一國哉。今夫人之有秉彝也,是其性也,迨習性搆而分,懷則并其才情以就之、復并其倫紀以從之。夫至天秩之倫,受壞于習後之片念,而為人心慮者,亟欲還之性初。甚哉!談士挾策計人之國,而不計人國之心也。夫心即溺于利,亦何不可轉之有?彼其舉國之相接,猶是君臣也、猶是父子兄弟也。自有倫常以來,唯是不後君、不遺親者,共維朝家之分誼;而一倡導之,則孰忘千古幾希之良?自有心知以後,亦唯不容逃、無所解者,同具平旦之是非;而一撥醒之,則孰無雞鳴夜氣之念?今何幸,仁義自有國之王倡也!而為人臣子弟者且若何?今但見仁義合一國之人醒也,而以事君父兄者,其懷又若何?則惟懷此仁義而已矣!彼其仁義之外有利也,烏乎知之?蓋至此外毫無結念,而格天之精誠,可以忘頂踵,稍長之徐行,可以捐千乘矣。即其仁義之中,有未始不利也,亦烏乎計之?蓋至此中略無所較,而滿腔之忠孝,非求鑒諒于君父,舞蹈之友于,不必邀聲于族黨矣。肫哉此懷也!夫君父兄何以至此也?吾不知其君,視其臣、吾不知其父兄,視其子弟;而試想其慇然而酬對者,總共遊于真心往來之內一哉。此懷也,夫臣子弟非必以相告也;觀之臣,而子復然、觀之子,而弟復然。而試思群然而自喻者,並宅于性天莫逆之初。夫性天之維係人也固矣!此三代以來所不能解散之宇宙,而景象以一引而全開。真心之苞孕人也大矣!此堯舜而後所可再造之唐虞,而天機以隱衷而盡剖。計君子之謀人國也,不當如是乎?則亦曰:仁義而已矣。
  黃汝良評語:
  有入真處,不作腐泛語。
  張鼐評語:秦楚之王悅仁義,而秦楚之三軍皆悅仁義,便是以仁義相接他。作于相接處,再添出君父兄來,便粘帶失題理。此作著眼在此,便一氣轉下。
  --在前面介紹的「九會元集」和「湯許二會元制義」之外,筆者尚由大陸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之目錄中,檢得該館所藏數種許獬制義作品集,惟因圖書目錄所載資料有限,僅能知有這些書而無法詳其細目;到底其中所蒐羅的諸篇許獬制義,是否於「九會元集」和「湯許二會元制義」二書中已見,或更有二書所收之外的篇數,現今尚不可知,筆者於此僅能先列其目。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之許獬制義作品集,有以下數種:
  「許鍾斗稿」一卷,此書係抄本,為清代出版之「名家制義六十一家」六十一卷中的一卷。
  「許子遜稿」一卷,此書係刻本,為明末清初之陳名夏所編「國朝大家制義」四十二卷中的一卷,陳氏石云居刊行。在這個本子之外,中國國家圖書館目錄中尚載有另一製成微縮捲片之「許子遜稿」一卷,亦為「陳氏石云居」所刊行,可能與前書內容相同。
    「許鍾斗稿」一冊,卷數不明,係刻本,為清代俞長城所選評「可儀堂一百二十名家制義」一書中的一部份,清乾隆三年刊行。
  以上所列,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各家制義合集中可再輯出許獬的制義作品;但其中是否確有「九會元集」和「湯許二會元制義」二書所未收者,只有待一一比對內容才能知道。在「許鍾斗稿」與「許子遜稿」之外,中國國家圖書館目錄中尚載有一部「明文行遠集」,係抄本,作者項記載為「(明)許獬等撰」,惟此書中所收的到底是制義或他種詩文作品,從著錄上還看不出來;然即便「明文行遠集」所收並非制義,至少也可由其中比對是否尚有「叢青軒集」和「許鍾斗文集」二書所未收入的許獬詩文。又:明清兩代所纂輯之時人制義合集,數量本當不少,筆者於台北國家圖書館所見「皇明歷科四書墨卷評選」與「睡庵先生評選歷科鄉會墨卷」,僅是這類合集中的一斑;在大陸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或其他地區圖書館內,應還有更多這類合集的藏本,可由其中再嘗試是否能覓得舊時金門前賢所寫的制義作品。
    例如:筆者曾在明人魏學洢(字子敬,嘉善縣人,他是天啟年間遭魏忠賢陷死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的長子,於其父被捕時曾欲上書以己代父而未遂願;魏大中死後不久,魏學洢亦因病而亡,卒年甫三十。)所著「茅簷集」一書卷五找到一篇「五朝文畧序」,這是魏學洢為己選輯的「五朝文畧」一書所作自序(筆者按:五朝,指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等五朝)。此序開頭便言「士人習緣之深,孰有深于制義者哉!聚兩京十三省之豪傑,晝夜角逐其內,而謂百世後隻字不得傳,吾不信也。」從魏學洢的開宗明義之言,可知這部「五朝文畧」是專門選輯各家制義之作,而在此序中便有這麼一段話論及許獬:「許敬菴(許孚遠,號敬菴,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終官兵部左侍郎)、鄧定宇(鄧以讚,號定宇,江西新建人,隆慶五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諸公,皆淵然邃于理而乏才鋒,人罕習之。才鋒敏玅(妙),許鍾斗一人而已,而淺于理,苦心士不盡服也。」。魏學洢在此序中稱許獬之制義「淺于理」,當不止係其個人之見(筆者曾在「金門藝文訪佚」第三部份介紹過明人沈守正所撰之「許子遜先生全稿序」,序中沈守正亦曾言「辛丑會墨出,余甚不滿其首義、次義,深服三義;服其才而猶疑之,旋亦大賞。」;可見許獬的制義之作,在時人眼中確是有論理不足的缺陷。);不過魏學洢也不得不承認許獬之「才鋒敏玅」,認為他是嘉靖迄天啟百餘年間的頂尖者。從魏學洢的序文,筆者相信「五朝文畧」一書必有收錄許獬制義之作、甚或亦有載入魏學洢對許獬制義之作的評註;可惜筆者於今尚未能發現這部「五朝文畧」是否尚有傳世之本,故無法得知此書到底收錄了許獬多少篇制義,有待進一步訪求。
    在金門地區明清時代前賢於今所遺諸體詩、文作品中,現代的文史工作者對於「制義」這種文體,在過去幾不見有進行介紹和研究、註解的工作,諒係因缺乏最基本的材料以致。筆者謹以此文將蒐羅這類文獻的門徑加以略述,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文史工作者投注心力,以補足金門舊時文獻研究中在「制義」一門之闕遺。


廈門桐嶼許氏來自金門49郎公之後 @ 水龍吟部落格 :: 痞客邦 :: - https://goo.gl/RegdWR


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 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成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文公之子姬其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衛國君主文公姬毀生有公子姬其滸,亦作姬其許,後出任衛國大司徒,主管徵發徒役,兼管田地耕作與其他勞役。姬其滸輔佐父親衛文公實施減賦稅、少刑法,與民共苦的政策,使衛國經濟逐漸繁榮起來,並迅速強大。姬其滸的哥哥就是著名的衛成公姬鄭,曾被大夫元咺一度廢黜,後在春秋霸主晉文公姬重耳的幫助下恢復君位。衛國大司徒姬其滸留給後世最稱道的,就是從他開始有了「司徒」這一複姓。在姬其滸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春秋戰國時期,「滸」與「許」二字通假,故而亦稱許氏,但讀音作hǔ(ㄏㄨˇ);而更多的姬其滸後裔則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司徒氏。
傳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也稱許氏。
也說,許由(或繇)就是許國諸侯的祖先。同為一支。許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5743E


金門縣珠浦許氏宗祠
開基始祖:許熒公,字元亮,諡武靖。 許嘉立宗親提供
興建年代:明嘉靖十二年歲次癸巳( 公元一五三三年 )
宗祠地址:金門縣金城鎮珠浦南路廿三號
  金門縣金城鎮南門里許氏宗祠,( 俗稱高陽堂 ),宗祠位置坐落於金門縣金城鎮南門里珠浦南路廿三號,與開基浯江許氏始祖 五十郎,忠輔公,金門珠浦許氏家廟為鄰,宗祠祖廳供奉開閩始祖 許鋛公,字元亮,諡武靖,創建年代失考?因年久失修,宇頂已塌毀不堪,實應積極設計,規劃重修,以慰先靈。
武靖公,諱許熒,字元亮,河南中州人,西漢武帝元狩三年辛酉( 公元前一二○年 )時,在朝為左翊將軍,駐師於郡( 泉州 )之西南百里境上,世傳其址為營城( 蓋鋛與營同音 ),按營城,又名營城巷,( 即今之泉州城鎮小西門 )以適宜調度,鎮守十年,至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庚午( 公元前一一一年 )南越平,以反覆叛為邊患,後蒙敕旨永鎮斯土,銅符虎印,兵衛森嚴,以久戍,爰卜居於五爐山下( 即是今縣城之葫蘆山 )遂為家焉。鄉之諺曰:【 未有同安,先有許督 】,即其事蹟也。許督當西漢時,閩越兩地,紛擾不定,首開草昧,厥功盛矣。傳有子一十五人,分鎮閩地。
元亮公於西漢後元元年癸巳( 公元前八八年 ),卒諡武靖侯,又稱武靖公,考( 宋儒許存齋許氏族譜 )累世相承記載:元亮公墓葬在邑從順里,五虎山之西,墓碑鑴題曰:【 故漢上柱國左翊將軍墓 】。為開閩同安始祖,其子孫皆世守之,至今罔異。現今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在珠浦南路有許氏宗祠【高陽堂 】,即奉祀 元亮公,相傳金門許氏皆有其後裔也元。
編纂者嘉立按:考:【 元亮公事蹟 】,正史無所考?舊誌不載:惟( 宋儒許存齋許氏族譜 ),累世有相承,元亮公有子十五人,分鎮閩地,子孫繁衍昌盛。但今之閩粵族譜中,並未發現紀載元亮公,其子之名,只有其裔孫宋儒存齋,編修譜牒,從元亮公廿九世孫,許永公紀起,永公生二子:長子名興、次子名輿。興公俱官任於江淛之間。興公生子名天福,輿公生子名天正,天福公,生子諱宜,字曰邁,號西安又號怒軒,開基同安始祖。
天正公生子諱室,許宜公,生二子:長子名楫,字正綱,號南埠,宋仁宗元豐八年乙丑進士,次子許權,字正衡,號巽齋,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進士。許室公,生二子:長子諱衍,字子平,太學生,次子良肱,字康國,號田舍,北宋元豐五年進士,許楫公,失系,許權公,生子許漠,字子玄,號虛齋,許衍公,生子許衎,字伯詡,居仙遊福州府,許漠公,生子許升,字順之,號存齋,宋大儒,配亨朱夫子崇祀聖廟,許升公,生二子:長子巨川,字東甫,號鈍齋。南宋嘉定七年甲戍進士,次子廷煒,字揚甫,號朗齋,宋理宗端平二年乙未進士,開基佳區大帽山,為南安祥云始祖。
. 廷煒公,生子繩遠,妣陳氏,生四子:長子宗傳,字克家,妣郭氏、次子宗述,字克振、三子宗統,字克承、四宗緒,字克紹。宗傳公,生子許聰,諱名陪,字濬哲。許聰公,生子進中,字從權。進中公,妣黃氏,生子諱丹,字廷齡,妣王氏,生三子:長子許闊、次子坤福、三子坤安。許闊公,字坤明,號确齋,妣白氏,遷居安溪官橋,為官橋開基始祖。
宗統公,字克承,生於元帝武宗至大元年戊申,曾孫許閃,字基先,號大成,遷居仙地鄉西庚,為仙地開基始祖。
金門縣金城鎮許氏宗祠高陽堂祖廳楹聯:
楣匾聯:【 許氏宗祠 】     
大門聯:高德流芳,宗支蕃衍百世;
陽光煥彩,子孫興隆萬年。
祖龕聯:高源傳承,遠出同安鋛城;
陽日世澤,脈延浯江珠浦。
金門縣金城鎮許氏宗祠高陽堂昭穆誌:     
世次:十十十十 十十十十 二廿廿廿 廿廿廿廿 廿廿三卅 卅卅卅卅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十一二三 四五六七 八九十一 二三四五
世世世世 世世世世 世世世世 世世世世 世世世世 世世世世
諱名:衍慶保世 克正五常 經文緯武 奮志乘龍 聯登科甲 富貴顯揚
字行:燿圻鍾瀚 梓炳培銘 淑槐煌埴 錦沇椒熒 坰鉞淙𤤳 烶坦錫清
-----------------------
金門縣珠浦許氏族規
家猶國也,國有治政,家有治法,顧立法之端,惟在於敦教化、重賢良、明禮義,以惜諸國者行之家,而齊治 有同揆焉。 我族代有老成人,相與惟系,而族規森嚴,於今遺意猶存,茲恐法久而弛,後生繼起,罔所聽聞,則族 之父兄施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是當再為申飭,俾謹厚者有所遵守,躍治莫敢隕越,靄然仁讓之俗焉。 今特將族 之規條備列於左:
(一)祖宗重饗祀:禮莫大於祭,根本追遠,不可簡略。 冬至廟祭,仲春墓祭,牲俎饈品,各有定量,辦祭須悉 豐潔;主祭者須先三日齋戎,贊禮者先一日習儀,免致臨時失禮。 廟堂清潔,香火連綿,朔望之日,茶荖供奉,切 記勿失。                                       
(二)至親敦孝悌:父母恩同天地,兄弟宜屬手足,自尊也,至親也。 孝為百行之源,苟不敬父母,不愛兄弟, 悖德莫甚焉! 於此當從嚴責完。
(三)親戚尚廉恥:禮云:尊卑有序,長幼分明,閫別內外,路分左右,其嚴男女之防者,蓋諄諄矣。 故婦人不 出閨中,男子不可通問,所以別嫌明微,預不端也。 如有犯科者,眾共斥逐,勿以一時之誤,而貽終身之悔。
(四)讀書崇文學:國家為用才之地,家庭為育才之區,當從蒙養初開,宜即擇師教誨,令聚明得以日進匪僻無 同入焉。 若學有所成,從政官業榮晉,從商事業鴻展,應多捐俸薪款金,廣置祭業,以酬祖先培植至意,庶孝慈各 盡其道,前後與有成焉。
(五)同族勸善良:行善惡惡,人之同情,然好之者相勉,期其能久,惡之者相箴,企速改圖,天下唯善樂! 其 或有無妾之災,被賊誣謗,族眾察其素行純良,前無可議,後無可驚,族眾能列名與結保相週,各自裹資前往,不 費其人分毫,若其人情事叵測,則族眾不敢以身殉之,如是作善者有所依賴,未善者能知所變計矣。
(六)擇朋治土宄:夫奸細潛踪,匿影,人得而搜之;強盜執刃持戈,人得而御之。 至於土宄,飾儒雅之容,懷 毒螫之志,圖錙銖之利,而捐人千百,報睚眥之怨,而傾人身家,其害更在強盜之上,查得情真事實,呈究不貸。
(七)交友禁賭博:賭博之名,人所不願居;然賭博之實,人恆為而不厭,是非好博也,好利也,其始為人之利 ,終也損己之利,而且競逐無已,以至身敗名列,家破人亡,究不可問,則也何利之有哉? 求其有利而無害者,惟 不賭為良! 亟宜革面,勿複濡首! 蹈之者懲責不貸。
(八)嚴禁破柏木:蓋墓之有木,所以妥先靈而蔭後裔也。 一旦而伐之,敲人之祖,傷人之嗣,罪大莫焉! 若查 得確實,呈送究治,以戎後人。
(九)定編名次序:維吾族人丁繁盛,但出生先後異時,所居有遠邇異地,雖命名出之自己,而問及昭穆相接 而茫然,及再傳問其祖考而更茫然矣。
(十)祠堂設名簿:定輩序,又必設名簿於祠內,子弟出生命名時,先詣祠廟見宗子,請名簿觀之,但命名不可 與上輩祖先同名號,以視不尊敬之意。 然後命某名,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系某輩,某某人之第幾書於簿中,為命 名時之輩序,以視來者,庶不致有重複之失,以便日後重收族譜之時有所查考。 今特將祖上明定之昭穆,卅二字刊 列於左,以為命名時之輩序,編列後再續。 
世次 字序
一世始祖
二世東
三世坪
四世元
五世與
六世宗
七世束
八世璋
九世時
十世惟
十一世從
十二世子
十三世際
十四世啟
十五世伯
十六世源
十七世克
十八世公
十九世允
二十世侯
二十一世嘉
二十二世乃
二十三世丕
二十四世績
二十五世燕
二十六世翼
二十七世貽
二十八世謀
二十九世敬
三十世銘
三十一世其
三十二世德
(十一)宗族定禮儀:如納釆親迎,以及上樑、入宅、安葬等事,此禮之大者。 但禮煩則亂,若人以酒肉為賀, 冗雜尤甚,今議定每人親自往賀,待茶而回,若欲具代儀者,主人受儀,則俟另期約請,如璧謝,則免請,俱不用 頒訂,不具代儀,也隨之。
(十二)祭奠定喪禮:初終往吊,至七日為止。 迨成服頒帖,請客則每人各具香燭敬儀之資,不宜辦物,如拜筵 席,主人服後不頒祚,是蓋古所謂儉寧之意也。 至於喪禮,不必群往墓前,俟其回家虞祭,各具儀往拜,受則請, 璧謝亦隨之。
(十三)祠堂定謁祖:每月朔望,持事長者詣廟參謁,凡覺有行藏可疑者,其父兄親屬,即告白之於眾,預為防 微杜漸,而釋紛爭,又於朔望處分其事,使不至於侮鱌寡,強凌弱,彼此心服,而紛端自止息矣。
(十四)定租期及清賬務:徵收祭產租金,每年兩次,首期限七月初一前,尾期則冬至前完納,踰期者罰,至於 每年總收入幾何? 祭祀之費用幾何? 一一登記清算明白,以便公佈族親查對。
以上諸條,悉成憲務,皆屬要圖,宜謹守其法,規矩而行,能使孝悌之俗,尊敬祖宗,仁讓之德,族親受惠 ,著於鄉閭,永為萬世楷則矣。
許嘉立編纂


許姓的歷史
許姓的歷史
許姓來源有二:
  
  一、上古時期就有許姓。據《急就篇注》載:許姓,許由之後。許由,字武仲,是個有名的隱士以賢名揚於天下。堯聽說後,要把天下讓給他,他就逃到穎水之南隱居起來,堯派人找到他,請他出來當九洲之長,許由趕走了來人,並認為讓他當官的話汙髒了耳朵,就跑到河邊拼命地洗耳朵,他的後人以他的名為姓,就是許氏,奉許由為許姓始祖。
  
  二、以國名為姓氏,源于薑姓。古代有個孤竹國,是炎帝之後。殷帝后期,孤竹國君臨死時,遺命立幼子叔齊做國君,叔齊覺得不應該破壞長子繼位的規矩,要哥哥伯夷繼位,但伯夷缺認為父命不可違,就逃走躲了起來。叔齊為表示不奪哥哥的繼位權,也放棄王位跟伯夷一起逃向民間。後來周武王兵起伐商,伯夷和叔齊知道後,趕到軍前,攔在周武王的馬前勸阻,認為犯上是為不忠。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和叔齊看到天下都屬於周了,因恥于食周粟就躲到首陽山以野菜度日,有一天,兄弟倆正在采野菜。一個鄉村老婦對他們說:“你們不吃周粟,這野菜不也是周地上長出來的嗎?”兄弟一聽有理,於是連野菜也不肯吃,最後雙雙餓死在首陽山。周武王聽說後,對他們的氣節大為讚賞,不計前嫌,就找到伯夷的後人文叔,把許國封給了他(許故城在今河南許昌東)。春秋時,許國被楚國滅掉,滅國後的許國公族子弟遷往榮城,他們以國名為姓,奉文叔為許姓始祖。
【許姓起源】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薑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 。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許由,字武仲,陽城槐裡人也”,陽城槐裡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
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有關許由的傳說,保存著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跡。許由及其部族活動的潁水流域,正是一千餘年後西周武王分封姜文叔的許國的所在地,這從地域上說明許由和文叔之間是有傳承關係的。所以,唐•顏師古在《急就篇•注》中說:“許氏,許由之後也。”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事實說明,許由是許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的祖居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岳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于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于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薑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于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于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來源,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
由此可見,許姓得姓好象有兩個源頭,一是許由,系以人名為姓,一是文叔,系以國名為姓。而事實上二者是可以貫通的,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伯夷封許,故曰許由”,許由和文叔一脈相承。此外許由活動的主要區域和許國的疆域也大致相當。因此,可以認為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于文叔1100餘年,因此,許由則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許姓乃出自人名國名的姓,今天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為許姓的祖根所系之地。
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太原郡:戰國的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堂號 
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認為堯說的話汙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而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現在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許姓名人 
許行:戰國時楚國人,農家著名代表。 
許楊:西漢末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說文解字》。 
許衡:宋元之際著名的理學家、能臣,管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石酸,有《魯齋遺書》傳世。 
許廣平:魯迅夫人,生前出版過四本書《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平》、《魯迅回憶錄》和《遭難前後》。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一代名將。 
許勝發:臺灣實業家,發起並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任理事長。 
許智明:香港國際投資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許芥昱:美國學者、作家。
姓在宋人編纂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0位,以現在的人口多寡統計,在大陸排名第35位,在臺灣排名第11位,約占全國人口的
0.54%,是源于河南的中華大姓之一。
【許姓起源】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薑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許由,字武仲,陽城槐裡人也”,陽城槐裡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有關許由的傳說,保存著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跡。許由及其部族活動的潁水流域,正是一千餘年後西周武王分封姜文叔的許國的所在地,這從地域上說明許由和文叔之間是有傳承關係的。所以,唐·顏師古在《急就篇·注》中說:“許氏,許由之後也。”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事實說明,許由是許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的祖居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岳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于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于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薑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于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于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來源,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
由此可見,許姓得姓好象有兩個源頭,一是許由,系以人名為姓,一是文叔,系以國名為姓。而事實上二者是可以貫通的,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伯夷封許,故曰許由”,許由和文叔一脈相承。此外許由活動的主要區域和許國的疆域也大致相當。因此,可以認為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于文叔1100餘年,因此,許由則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許姓乃出自人名國名的姓,今天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為許姓的祖根所系之地。
【遷徙發展】許姓得姓之後,便開始了漫長的遷徙歷程。許姓的遷徙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戰國以前、戰國至唐宋以及元明以後。
戰國以前這一時期,許姓人的遷徙主要局限於今河南省。許部落發源於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嵩山一帶,為了尋求更為優越的生存環境,在許由的率領下,許部落沿潁水向東南遷徙,來到了今天的許昌一帶,因這裡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就在這裡定居下來。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對這一點有名確的論述:“四岳是薑姓,後來發展為四個分支,即齊、呂、申、許。‘許,太嶽之胤也’,在今河南許昌縣。傳說許姓的始祖許由,居潁水之陽,在今河南登封縣。司馬遷說:‘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也在這個地方。後來的許國應是從這裡遷去的。”潁水流域的登封市、禹州市、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人的最早活動地域。西周初年,約西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許由後裔文叔于許(今河南省許昌市),建立男爵許國,開始了許姓人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許國立國之後,曾經霸于中國,一度成為“東諸侯之最”,相當強盛。後來在鄭楚等國的畏迫下,逐漸衰落,被迫不斷遷徙。前576年,文叔第15世孫許靈公甯從許遷國于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前533年,文叔第16世孫許悼公買遷國於夷(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前529年遷荊(今屬湖北),同年複遷葉;前524年,許悼公買又遷國於析(今河南省內鄉縣西北);前506年,文叔第17世孫許哀公斯遷國于容城(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至文叔第19世孫男公結,於前481年為楚所滅。許國在容城滅國後,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戰國至唐宋這一時期,是許姓由河南省向全國各地播遷的時期。許國自容城滅國後,子孫分遷汝南、高陽等地。汝南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平輿縣一帶,高陽在今河北省高陽縣東。汝南、高陽後來形成了許姓最著名的兩個郡望,並以此為據點向全國各地輻射。東漢末年,汝南許氏分遷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後分別形成望族;戰國時期,高陽許氏一支遷於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南朝時期高陽許氏一支遷于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又有一支遷於新城(今浙江省富陽縣),後分別形成望族。這一時期,許姓還先後多次自河南分批遷入福建。最早遷入福建省的許姓人是西漢武帝時左翊將軍許瀅,他於135年奉命自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入閩平叛,今福建同安、金門許氏多為其後;唐高宗景龍二年(708年)許輔乾由中州來閩任武榮州(泉州)刺史,其後分居莆田、晉江等地。唐朝初年,汝南許氏一支遷於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固始許氏在唐、五代時期前後有三支入閩:其一,唐初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人許天正入閩平亂,為開拓閩漳立下大功,被許姓奉為開閩漳始祖,其後散居于南安、安溪、海澄、馬坪以及廣東潮州等地。其二,唐僖宗中和年間(882-885年),河南固始人許愛入閩鎮守漳、泉二州,先居瑤林,後遷石龜,子孫遍佈漳泉二州。其三,唐僖宗四年(887年),河南固始人許十一隨王審知入閩,後居閩清,其後代主要分佈在閩候地區。
元明以後這一時期,許姓遷徙主要是自江西分遷南方各省,並由福建、廣東等地播遷海外各地。南宋禮部尚書許貴故籍萬安(今江西省萬安市),許貴晚年看到南宋江山岌岌可危,為保存家族血脈,他把自己和其兄許富的財產分為九份,平分給九個子侄,讓他們分遷各地,散居於贛、粵、閩、鄂、湘、川、桂等省,今廣東電白、福建長汀、湖北仙桃、湖南汝城、四川仁壽、廣西防城、海南文昌等地許氏均為許貴後裔,由江西萬安遷來。此外,另有一支許姓,其祖上為高陽許氏,先由高陽遷汝南,再遷楚州(今河南信陽),再遷同州(今陝西大荔)、西安,最後在元金吾衛上將軍許威的率領下,來到今河南靈寶,愛其風土,遂安家於此,這支許姓在明代相繼有四人任尚書,在當地形成望族,至今已傳26世,有數千人之眾,並留下有許家祠堂、許家墳、東崖精舍、石馬院等文化遺跡和人文故事。今越南、緬甸、泰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國許姓人多為許姓閩漳始祖許天正之後,明清時期由珠浦(今福建金門)遷居海外。許姓入台也集中於明清兩代,主要由福建遷入臺灣:明永歷年間,泉州人許友儀、許源興、許盛森、許懷沖、許申等分別遷入嘉義、台南、雲林等縣;清康熙年間,又有泉州許姓人入墾新竹、雲林等縣;雍正年間,同安人許利生入墾新竹縣,漳州人許德裕入墾彰化縣;乾隆年間,泉州人許大嶽入墾臺北縣,漳州人許阿九入墾同縣,漳浦人許山河入墾苗栗縣;嘉慶年間,泉州有許姓人入墾屏東縣。
【許姓文化】郡望堂號。郡望是指魏晉至隋唐時期每郡顯貴的氏姓,意即世居某地為當地所仰望。許姓的郡望主要有: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平輿北;高陽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陽東(一說在今河南杞縣西南);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潁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許昌;安陸郡,治所在今湖北安陸;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會稽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中山郡,治所在今河北定縣;晉陵郡,治所在今江蘇鎮江東南;丹陽郡,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安陵縣,治所在今陝西咸陽東。其中尤以汝南、高陽兩郡最為著名。堂號,舊時指某姓一支或一戶人家的稱號。許姓的堂號有:汝南堂、高陽堂、說文堂、敦本堂、麟振堂、希範堂、懷義堂、紹魯堂、承文堂、聚族堂等等。
宗規族約。在纂修於750多年前宋淳佑年間的《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中,許氏先賢就訂立了宗規族約八條,直到清道光年間許氏五修族譜,還對這八條逐條作了注解,宋代許氏訂立的八條宗規族約,其主要原則直到今天仍是許姓後人所尊崇的祖訓,這八條宗規族約是:“一曰完田糧以實國賦;二曰先孝友以重綱常;三曰謹婚姻以免玷辱;四曰相體恤以聯血脈;五曰息爭訟以全和氣;六曰警非為以安生理;七曰分主僕以別尊卑;八曰節冗費以敦儉樸。”
家乘譜牒。是指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和事蹟的書,即族史或家史,家譜是人們最常用的說法。許姓的譜牒最早發端于晉代許元度編制的《許氏譜》,惜已久佚,唐代龍朔年間的右丞相許敬宗奉敕纂修的族志也不存在。北宋王安石撰寫的《許氏世譜敘》,南宋文天祥撰寫的《五雲夏造初修族譜序》,就受到後世歷代許姓人的尊崇。現在各地所藏的許姓家譜,都是北宋以後所纂修的,尤以清代和民國時期為多。國家檔案局1984年統計全國各地所藏家譜12000余種,許姓有161種;北京圖書館藏家譜2770種,許姓有24種;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藏家譜2565種,許姓有30種。
適用堂聯
△制耒耜奠農工基礎;嘗百草開醫藥先河。(炎帝)
△徹鐘泰岱;緒衍箕山。(許由)
△評推月旦;緒衍箕山(許劭、許由)
△入潁陽、守睢陽、令旌陽,赫赫神仙之府,漢太傅、唐右傅、明少傅,堂堂宰相之家。(安徽績溪縣家朋村許氏宗祠聯。上聯:許由、許遠、許遜,下聯:許靖、許敬宗、許存仁)
△箕山仰止敬始祖,潁水長流澤後世。
△箕潁舊家聲爪瓞漫延光世澤,星洲新氣象美富文章表宗風(新加坡許氏總會堂聯)
△太岳家聲遠;高陽世澤長。(伯夷)
△遠祖不忘追太嶽;近宗還是出高陽。(臺北許氏宗祠柱聯)
△掬泉洗耳辭堯禪;解字成書費段箋。(許由、許慎)
△摸索賢才,自明幽暗可識;品題人物,鹹推月旦公平。(許敬宗、許劭)
△隋代神童蜀博士,唐朝宰相漢封侯。(許善心、許慈、許敬宗、許盎)
△魯齋道學;旌邑仙傳。(許衡、許遜)
△派出中州;支分檳州。(馬來西亞檳城許氏宗祠聯)
△太嶽煥家聲,稱伯封侯昭史冊;高陽綿世澤,鐘靈毓秀蔚人文。(同上)
箕山揚正氣,潁水振家聲。
拓土宣威功業勳勞推第一,開漳教化仁懷德澤被遐方。(福建詔安昭應侯廟)
【許姓名人】歷史上許姓名人輩出。戰國時有楚(今湖北江陵)人許行,是農家著名代表。西漢末有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許楊,是當時著名的水利專家,曾修復鴻隙坡;東漢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許慎,字叔重,是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他所著的《說文解字》至今還被文字學界奉為圭臬;汝南平輿大名士許劭,喜評論人物,曾評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三國時有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許褚,為魏國名將。西晉有著名道士許遜,汝南(今屬河南)人,傳說于東晉甯康二年(374年)在江西南昌西山,舉家42口拔宅飛升為仙,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唐代,高宗時有宰相許圉師(今湖北安陸人);宰相許敬宗,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陽)人,為武則天的心腹幹臣;玄宗時有與張巡協力守睢陽(今河南商丘)、抵禦“安史之亂”叛軍的太守許遠(今浙江海寧人);還有文學家許堯佐;詩人許渾等。宋代有醫學家許叔微。宋元之際有著名的理學家、能臣許衡,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官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有《魯齋遺書》傳世。元代有著名政治家許有壬,湯陰(今屬河南)人,官至集賢殿大學士。明代有文學家許仲琳,應天(今江蘇南京)人,著《封神演義》傳世;詩人許班王,廣東揭陽人,近人輯有《許班王詩集》傳世。清代有學者許楣;外交官許景澄。近現代許姓名人主要有文學家許地山;魯迅夫人許廣平;革命家、軍事家許世友、許光達;經濟學家許滌新;教育家許崇清;國民黨進步將領許崇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彭沖,原名許鐵如;還有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嘉璐、乒乓球世界冠軍許紹發、中國第一枚奧運會金牌獲得者、射擊冠軍許海峰、奧運會女子跳水冠軍許豔梅、當今中國象棋第一人、國際特級大師許銀川等。旅居海外的許姓名人有:臺灣實業家許勝發,臺北市人,發起並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並任理事長。香港國際投資總商會會長許智明太平紳士,祖籍廣東高州。香港著名演員、導演許冠文,祖籍廣東番禺,其弟許冠傑亦為香港著名演員、歌星。泰國華裔商人許泗漳,祖籍福建漳州,因開發麟郎之功,被暹王封為郎郡侯,稱“麟郎王”,其子許心美,出任泰南普吉府長官,並為橡膠業、錫礦業大企業家。馬來西亞下議院前副議長許天來,祖籍福建永安;馬來西亞著名企業家許平等,祖籍福建同安,其子許子根為馬來西亞民政黨副主席、檳城州首席部長。印尼企業及銀行家許金安,祖籍福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者許雪秋,新加坡華僑,祖籍廣東潮州。泰國議長許敦茂,祖籍廣東潮州;泰國企業家、社團領袖許朝鎮,祖籍廣東澄海;泰國企業家、金融家許興桐,祖籍廣東普寧。曾任呂宋總督的菲律賓華僑領袖許柴佬,祖籍福建晉江;菲律賓總統柯拉松·阿基諾夫人,姓許,名寰哥,祖籍福建同安,其曾祖父和祖父許寰哥一世、二世均為菲律賓富商、碾米業和糖業巨頭;菲律賓富商許友超,祖籍福建泉州。美國學者、作家許芥昱,祖籍四川成都。等等。
【名勝古跡】許姓的祖居地登封市位於河南省中嶽嵩山南麓,東距鄭州74公里,西距九朝古都洛陽75公里,北有嵩山,南有箕山、熊山,潁河貫穿東西。地處登封境內的中嶽嵩山,因居天下之中,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自古以來就是文化會萃之地,歷代帝王高官、文人學士、高僧名道頻繁出入其間,留下大量文物古跡,使登封市成為全國著名的文物之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天下名刹少林寺,以武術名揚世界。許姓始祖許由的遺跡主要集中在登封市南部的箕山一代:黃城,在河南登封西25公里的馬鞍山南君召鄉,據魏舊志《雜道書》載:“堯聘許由壇禪于黃城。”三過堯村,在河南登封西25公里君召鄉南山。傳說,堯帝巡訪許由曾三次經過此地。洗耳泉,在河南登封東南15公里箕山下潁河岸邊。傳說許由不願聽堯之召為九州長,乃到此洗耳,當時另一位隱者巢父正在這兒飲牛,問知其故,責怪他應遠避深山,不當浮游釣譽,恐洗耳之水汙。許由塚,在登封箕山山頂東端,其牛口,就牽牛犢到上游飲水。原泉現為長3米、寬1.5米、深2米的石砌井,是當地群眾飲用水井。聚石為塚,高約5米,周長60米,向北,東、南臨懸崖峭壁,西北有約300米長石牆圍護,傳說為“許由寨”。西牆有石券門洞高2.5米,寬2米,深3米,寨內綠樹成蔭,北望嵩嶽雄踞,俯瞰潁河如帶,風景峻美。許由廟,亦在登封箕山上,南距許由墓約600米,始建於漢。據《河南府志》載,東漢潁川太守朱寵,曾在此建廟,有許由廟闕,至明代仍有重修,現碑存(闕無存)。僅有殿宇三間,土木結構,硬山式,小瓦覆頂,殿內設施無存。另外在許昌、鄢陵、禹州、汝州等地也有許由寨、許由崗、許由祠、許由洗耳河、許由台、許由廟、許由塔、許由寺等文物遺跡和傳說。許由故里,在登封箕山槐裡村,現存有許由手植槐(二代),樹幹直徑一米,枝葉繁茂。
此外,河南地區有關許姓的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還有許慎墓、許慎祠、月旦坪、二龍裡、許衡故里、許衡墓、許天正公祠等。
許慎墓,東漢許慎因著《說文解字》被譽為“字聖”,其墓在郾城縣許莊村東,墓高3米,周長40米。墓前有清碑兩塊和郾城縣政府新立之墓碑。許慎祠,一在郾城縣許莊村後,毀於明末戰亂,僅存遺跡。另一處在郾城縣城內,名“許南閣祠”,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前後兩院,門樓五間,現僅存過廳。
月旦坪、二龍裡,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與其從兄許靖俱有名,喜評論鄉黨人物,每月更換品題,故謂“月旦評”,聚論之地稱“月旦坪”,在今河南平輿縣清河中,為一小島,面積約6000平方米,林木叢生,景色秀麗,歷來為平輿名勝。島上原有月旦亭,今亭已不存。許劭兄許虔亦知名,被譽為平輿“二龍”,所居古宅曰“二龍裡”,今在平輿縣城內,現名槐樹街,故宅早廢,僅存一石碑,中刻“二龍裡”三個大字。
許衡故里,許衡是元初著名政治家、理學家,號魯齋,祖籍今河南沁陽,其父因戰亂遷居今河南新鄭,因此許衡故里有兩處:一處位於今新鄭市許崗村,村中現存清雍正二年(1724年)所立“許魯齋故里”碑一座。一處位於沁陽市西13公里處魯村,村中原有元代刻立的“許魯齋故里”碑,“魯村”就是因為是魯齋故里而得名。
許衡墓,位於焦作市中站區東南1.5公里,這裡是許衡的家族墓地,規模較大,有土塚千余,許衡墓位於墓地南端,文革前,這裡古柏參天,碑碣林立,建築佈局完整,文革中慘遭破壞,1987年又重新修復。許衡墓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姓現狀】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現代許姓人口大約有650萬人,主要分佈在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29個省、市、自治區。許姓不僅在國內不斷發展,還播遷到世界各地。海外許姓為了敦親睦族,加強團結,共同發展,成立了多種宗親會,如世界許氏宗親總會、日本許氏宗親會、菲律賓許氏宗親總會、僑港許氏宗親會、新加坡許氏總會、泰國許氏宗親總會,以及聯繫北美談、譚、許、謝四大姓的昭倫公所等等。1982年第一屆世界許氏宗親懇親大會在臺北召開,以後每兩年一次定期召開,1984年在香港、1986年在新加坡、1988年在臺灣、1990年在新加坡、1992年在臺灣、1994年在馬來西亞、1996年在臺灣、1998年在菲律賓、2000年12月在泰國、2002年在馬來西亞。這一系列懇親大會的召開,極大地促進了海內外許氏宗親的聯繫和發展。同時,海內外許氏宗親也加入了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的炎黃子孫的“尋根熱”之中:1989年,世界許氏宗親總會秘書長許江富率領許氏宗親祭祖團,到河南許昌尋根祭祖;1991、1992年,臺灣同胞李榮一、何長富先後兩次率團到登封箕山朝拜在臺灣被譽為“三代宗師”的許由;1995年,馬來西亞許氏宗親組團到登封箕山祭祖;1998年,新加坡許氏宗親組團到登封箕山祭祖;1999年、2000、2001、2003,馬來西亞、泰國、香港、臺灣許氏宗親紛紛組團到登封箕山祭祖。與這些海外許氏宗親尋根祭祖活動相適應,許姓祖地的許氏文化研究工作也開展起來,分別成立了河南省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許昌市許氏文化研究會和鄢陵縣許氏文化研究會,其中尤以河南省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取得的成績最大:成功地舉辦了多次許由與許氏文化研討會,究明瞭許姓姓源上的許多疑案;定期發行《許氏文化報》;出版了許由與許氏文化研討文集《根在箕山》、《歷代名人詠箕山許由詩集》、《中國歷代許氏遷徒圖》等書刊。1995年協助百家姓電視劇組拍攝了《許氏之源》的電視劇;2000年元月協助中央電視臺拍攝了《許由、許國與許姓》專題紀錄片,4月8號在中央電視臺《天涯共此時》節目中播出;制定了以許由這一歷史文化名人為中心的箕山開發藍圖等等。
1999年,許姓始祖許由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在中華文明發源地的中州大地,古老的許姓文化正煥發著新的活力。
論 許 姓 祖 地
王道生 李立新
興起於七十年代末的尋根熱時至今日仍持續高溫,河南作為大多中華姓氏的發源地,成為大批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謁祖的目的地,所以二十餘年來尋根謁祖者絡繹於途,顯現出中化民族強大的精神凝聚力。然而,中華諸姓往往得姓時間很早,多在夏商周三代之時,由於年代久遠,世事變遷,不僅河流改道、地震造山等自然因素會使地理地貌有所改變,而且朝代更替、歸屬更易等人為因素也會使行政區化古今迥異。這使得一些姓氏的具體祖地出現岐異,產生了爭執,但用歷史的客觀的眼光去觀察,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並且是可以解釋的。許姓的祖居地認定也正是如此,似乎出現了許昌和登封之爭,但如果對這一問題詳加考析,就會發現作為許姓祖地,許昌和登封是統一的,爭執不僅客觀上是不存在的,而且主觀上也是不應該產生的。
尋根謁祖首先需要認定的便是某姓的祖居地和始祖,所謂祖居地,應是始祖所居住生活之地,所以祖居地和始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密不可分,論及祖居地就不能不涉及始祖。許姓的始祖到底是上古的許由,還是周初的文叔?這個問題既是許氏姓史上聚訟已久的老難題,亦是確定許姓祖居地難以回避的問題。
一、許姓始祖——炎帝、許由與文叔
《左傳•隱公十一年》雲:“夫許,太嶽之胄也。”晉•杜預《春秋世族譜》雲:“許國,薑姓,與齊同祖,堯四岳伯夷之後也。”《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許氏出自薑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于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于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唐•《元和姓纂》雲:“許,薑姓,炎帝四嶽之後。”唐•顏師古在《急就篇•注》中說:“許氏,許由之後也,太嶽之胤。”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許氏,薑姓,與齊同祖,炎帝之後,堯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許,以為太嶽後,今許州是也。”《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炎帝神農之系》:“許,許由之後也,有由余氏、餘氏。”
在上述文獻中,出現了五個人物:炎帝、太岳(四岳)、伯夷、許由、文叔。他們似乎均為許姓始祖,讓我們逐以予以分析。
(一)炎帝。炎帝神農氏被尊為“五帝”之一。他是上古時代活動于黃河流域的部落首領,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為根據地,以後向東遷徙,活動於今河北的中部、河南、山東西部和湖北的北部,即中原地區,並在這一地區和蚩尤部落與黃帝部落發生了長期的衝突與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早期的主幹部分,炎帝因此和黃帝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這也是中國人至今仍自稱為“炎黃子孫”的原因。炎帝出生並生長於今陝西中部渭水的支流姜水沿岸,因而以地名“薑”為姓。《國語•晉語》中引晉大夫司空季子的一段話說:“昔少典娶於有 蟲喬 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是說黃帝和炎帝同為少典之子,各因其成長的地名為姓分別為姬和薑,他們是同時代的人,在軍事上曾相互配合。薑姓因炎帝而得姓,許姓出自姜姓,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炎帝可視為許姓的遠祖。
(二)許由、四岳、伯夷。許由和伯夷為同一人。“太嶽”或稱“四嶽”或稱“五嶽”,為上古官名,乃上古時期分掌四時、方嶽的官,伯夷官任堯時的四嶽。上古時期一個官職往往由一個家族世代襲任,許姓的祖上在堯舜時期便世襲擔任四嶽之官。上述結論的證據是相當充分的。
(1)南宋•文天祥《蓮花塘許氏初修族譜序》:“堯時封由墓曰箕山公神,以配祀五嶽。周封文叔于許,太嶽之胤也,以此推之,則祀伯夷,或者即以祀許由也。”
(2)明•陳霆《兩山墨談》卷十三:“堯讓天下于許由,由非山林逸士也”。《左傳》雲:‘許,太嶽之後,’太嶽亦即由耳。古者申、呂、許、甫皆四嶽之後,《堯典》曰:‘諮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遜朕位,’讓由之舉,或即此也。
(3)據馬敘論《莊子義證》引清•湯師中語:“堯始讓四岳,四嶽舉舜,乃讓於舜,《左傳》曰:‘夫許,太嶽之胤’,杜注曰:‘堯四嶽’,則太嶽非由乎?”
(4)清•宋翔鳳《尚書略說》:“雲八伯者,《尚書•大傳》稱陽伯、儀伯、夏伯、羲伯、秋伯、和伯、冬伯,其一闕焉。鄭注以為陽伯為伯夷掌之……《春秋左氏•隱十一年》:‘夫許,太嶽之胤也’,申、呂、齊、許同祖,故呂侯訓刑,稱伯夷、禹、稷為三後,知太岳定是伯夷也。《墨子•所染篇》、《呂氏春秋•當染篇》並雲:‘舜染于許由、伯陽’,‘由’與‘夷’、‘夷’與‘陽’並聲之轉。《大傳》之陽伯,《墨》、《呂》之許由、伯陽,與《書》之伯夷正是一人。伯夷封許,故曰許由。《史記》堯讓天下于許由(本《莊子》),正附會‘諮四嶽,巽朕位’之語,百家之言,自由所出。”
(5)楊寬認為許由、皋陶與伯夷、四嶽為一人。(見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第十三篇,《許由、皋陶與伯夷、四嶽》。載《古史辨》第七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童書業、朱芳圃認為許由、皋陶、伯夷為一人。(見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第354頁《伯夷與皋陶(附許由)》第37頁,《伯夷、皋陶、許由》,中州書畫社1982年。)
(7)從唐代許姓人墓誌證明許由、伯夷為一人。(參見單遠慕《從千唐志齋所藏六篇唐代墓誌看許由和許姓》,《黃河文化》1999年4、5期。)
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因此,可以說,許由(亦即伯夷)是許姓的得姓始祖,他是上古許部落的首領,曾經作過堯的老師,並曾出任堯時的四嶽官、九州長,後辭堯禪讓、歸隱山林,成為中國最早最著名的隱士。他和西周初年許國的開國君主文叔一脈相承。
(三)文叔。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岳伯夷(即許由)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世稱許侯、許文叔,因文叔為姜姓呂氏,故又稱之為姜文叔、呂叔。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于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于容城,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均言許姓是“以國為氏”,即許姓因為以許國國名而得姓。由此,則許姓的得姓始祖似為許國的開國之君文叔。有關文叔的詳細情況史籍缺載,只是據顏師古《急就篇》“許終古”條下注載:“許氏,許由之後也,太嶽之胤,有薑信者,封于許國。”可知文叔又名姜信。但文叔為建立于西周初年的許國的開國君主,這一點文獻記載並無異辭。
然而,早在許國亡國之前,就有楚臣許偃、許伯,以及許人許圍見於《在傳》,更何況前此一千餘年前的堯舜時代就有許由其人。可見許姓並非全然是在許國亡國之時“以國為氏”而得姓的,而應是以人名即“許由”之“許”為姓,加之許由和文叔又一脈相承,因此,可以認為許由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所以著名姓氏專家謝鈞祥先生在《新編百家姓》一書中認為許姓是“出自人名國名的姓”,是很有見地的,所謂“出自人名”,即出自許由之名,所謂“出自國名”,即出自始于文叔的許國之國名。
我們的結論是:炎帝為許姓的遠祖,許由為許姓的開姓始祖,文叔為許姓的開國始祖。
二、登封是許姓的祖居地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許由,字武仲,陽城槐裡人也。”唐•陸德明在《莊子•逍遙遊》釋文中也說:“許由,隱人也,隱於箕山。司馬雲:潁川陽城人。簡文雲:陽城槐裡人。李雲:字武仲。”許由時代陽城的地望何在?《水經》雲:“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東南過其縣南。”《注》雲:“潁水徑其縣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也。”《世本》、《汲郡古文》均言禹都陽城,趙歧《孟子注》曰:“陽城在嵩山下。”《括地志》雲:“嵩山在陽城西北二十三裡。”則陽城在嵩山之南登封境內。1975年以後,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告城鎮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首先在告鎮北五渡河東岸,找到了周至漢代的陽城夯土城垣遺址,並在城內外出土的戰國陶器上,發現了印有“陽城”和“陽城倉器”的陶文戳記。還在漢代筒瓦上發現印有“陽城”的陶文戳記。接著又在告城鎮西北潁河與五渡河交匯處的王城崗上,發掘出兩座東西並列的龍山文化中晚期夯土城垣遺址,據碳-14測定其年代為距今約4000年左右,正好在夏代紀年之內,地望亦與文獻記載的夏都陽城相吻合。因此,登封告城的龍山文化城址就是夏都陽城,這已成為不爭之論。因此,堯舜時期許由家居的陽城就在今天登封的告城鎮。至於槐裡的具體地望,于史無征,但於今箕山附近尚存南槐、北槐的村名,而告城鎮南十三裡處即為箕山,因此,槐裡的地望,應該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
許由辭堯禪讓又歸隱於箕山。漢•高誘注《淮南子•原道訓》:“許由,陽城人也,箕山之隱士也,堯以其賢聘之,欲禪天下也,不肯就,故曰志遺於天下也。”《高士傳》也說:“由於是遁耕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許由死後亦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因此,許由的出生地、歸隱地、死葬地均在今之登封箕山。箕山我國有多處,有的箕山也有許由的傳說,但能和中嶽、潁水、陽城、槐裡全都聯繫在一起的,只有登封的箕山。
許由在箕山一帶留下了眾多的遺跡和傳說,計有:許由山、許由塚、許由祠、許由闕、許由廟、許由寨、飲牛坑、許由床、手植槐、喂牛槽、栓牛橛、牽牛墟、洗耳泉、洗耳池、棄瓢崖、煙莊、隔子溝、黃城等。司馬遷、嵇康、潘岳、田游岩、宋之問、錢起、胡僧、歐陽修、元好問等歷代名士,都曾登臨箕山,瞻仰許由,並賦詩抒懷,留下了大量的美文和詩篇。
三、許昌是許姓的祖居地
許國是西元前11世紀周武王分封的諸侯國,地當今河南許昌,其開國君主是文叔,關於上述這些史實,文獻中均言之鑿鑿,不必詳論,但許昌與許由的關係如何?許由與文叔及許國的關係怎樣?卻是需要進一步考析的問題。
《國語•周語》雲共工、崇伯鯀用封堵的辦法治水失敗後,大禹繼之治水,改用疏通的方法,“共之從孫四岳佐之……率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叫‘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福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薑’,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這裡所說的“克厭帝心”之帝當為帝舜,因禹治水有功,帝舜非常滿意,就把天下禪讓給他,賜姓叫姒,氏叫“有夏”;又因四岳佐禹有功,就封四岳為侯伯之國,“薑”,氏叫“有呂”。按《國語》的說法,四嶽是在舜禪禹天下的同時,被封為侯國的。許慎《說文解字》呂部雲:“呂,脊骨也,象形。昔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又《說文解字•敘》雲:“太岳佐夏,呂叔作藩,俾侯于許,世祚遺靈。”段玉裁注曰:“太岳亦言四岳,禹封呂侯,呂侯曆夏殷之季而國微,故謂之呂叔。按伯夷曆官虞夏之間,叔重不雲伯夷佐禹而雲太岳佐夏者,伯夷之功,莫大于治水,明受姓名氏之所由來也。有盛德者,必有百世祀,諒哉!”
按《國語》之意乃舜封四岳為呂侯,許慎、段玉裁認為是禹封之為呂侯,此處小異。許國的立國者文叔正是四岳的後裔,為姜姓、呂氏,故又稱姜文叔、呂叔。因呂侯之國經歷夏殷兩代至周初已經衰微,所以周武王複封文叔于許以延續所以的國祚。關於這一點,《春秋氏族譜》、《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均言之鑿鑿。這裡《國語》所言的四岳及許慎所說的太岳均指伯夷。因此許國的淵源可以由周初的文叔上溯到虞夏之際的伯夷。
那麼,伯夷所封的呂侯之國在何處?伯夷的封國,我們認為在許,即今之許昌一帶,其證有三:
其一,《史記•其太公世家》載:“(呂尚)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在申,姓薑氏。”這裡的呂即是甫,《尚書•呂刑》在《禮記•表記》中引作《甫刑》是其證;甫通圃,甫有繁茂之意,《國語•周語》雲:“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禦災也。”韋昭注:“圃,大也。必有茂大之草以備財用也。”甫亦有大、繁茂之義。許字古作 無阝、■也是林木茂盛之義,甫與許音近義通,故亦可通用。許田又作甫田、圃田,是其證。許同莘《許國史地考證》雲:“其後申既不祀,呂亦中衰,又其後名呂曰甫,或曰許,猶殷之名商,唐之名晉也。東遷以後,呂甫之名漸微,專以許名。”則呂、甫、許相通,呂即許也。其二,商代甲骨文中多處出現無侯、無地、無族。據鄭傑祥先生考證,“無”即“無阝”,亦即“許”,無地即今許昌市東北四十裡的古許昌城。既然文叔受封于周初,那麼商代卜辭中所載的“無阝侯”,亦即“許侯”不能指文叔。又《說文解字》無阝條下雲:“無阝,炎帝太嶽之胤,甫侯所封”,無阝即許,因甫、呂、許相通,因此,我們推測,卜辭中的侯當是伯夷當初始封的呂侯之國在商代的延續,今許昌南有舞陽縣,當是甫侯所封之“無阝”與商代的“無侯”之國在地名上的遺存。既然商代的無侯之國在許地,則伯夷的呂侯之國亦當在許地。其三,《詩經•大雅•嵩高》雲:“嵩高維嶽,峻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意思是說:從高聳入雲的嵩山上降下神靈來,生出甫和申,後來發展成二個國家。甫即呂,《詩經》此處的甫當指伯夷的封國。一般認為呂國在今南陽西,我們認為伯夷受封的呂侯之國最初位於嵩山一帶,後來姜姓諸侯助周滅商後,呂國與申國便南遷到南陽一帶,為周朝鎮守二南,防止南蠻的騷擾。
伯夷即許由因治水有功被封的呂侯之國在今天的許昌市,已如上述。這也證明清•宋翔鳳所謂“伯夷封許,故曰許由”的觀點是正確的。可以認定,西周初年呂文叔(或曰姜文叔)受封于許地的許國,其前身就是許由受封于許地的呂侯之國。這一點還可以從一篇元代的許姓族譜中得到印證:
何光岳《炎黃源流史•許國的形成和遷徙》引許氏《元至辛酉年譜序》雲:許氏“系出炎帝神農氏,其後有裔孫名由者居許以名系地曰許由,有德行,堯命為四岳,訪聞異之,召為九州長,試可,將讓以天下,由辭不敢受,隱於箕山。至周武王得天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得炎帝之後,太岳之孫文叔,封于許地,在潁川許昌,今許州是也。春秋時國小近于鄭,鄭圖之以為俘邑。後附于楚,遷城父,又遷白羽,厥後國除,子孫以國為氏。其裔蔓延海宇,皆許州所自出也。”從這段譜序中不僅可以看出,炎帝、許由、文叔一脈相承,而且還可以從“有裔孫名由者居許以名系地曰許由”看出許由之名來源於許地,這與宋翔鳳“伯夷封許,故曰許由”之說暗合,同時許昌作為許姓祖地的事實也昭然若揭。
許由與許昌的緊密關係不僅從文獻中可以得到證明,而且還可以從存留至今有關許由的遺跡遺物中得到確證。據曹一新《許由、許姓與許昌》一文載:“許昌地區流傳著不少關於許由的故事,還有很多以他為姓名或事蹟命名的地方。禹州市城東15裡潁水旁有許由台,城北部石橋裡也有許由廟。許昌市區西北七裡店有許由掛瓢處。鄢陵縣城西11公里陳化店鄉有許由村,村內有許由寨,村西有許由塚,塚前有許由寺,今存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許由寺公德碑》一通。許昌市各縣有23個村有許姓命名:許昌縣有許田、中許及五個許莊;長葛縣有大許、小許;鄢陵縣有許姜莊、許鋪、東許、西許及三個許莊、禹州市有許崗、許樓、許屯、許丘、許家溝及四個許家■。這些村所有許姓居民都是許由的後裔”。
四、登封和許昌均是許姓的祖居地
“登封”之名得名甚晚,乃因唐代武則天“登嵩山而封之”得名。《後漢書•郡國志》曰:“許昌即許縣,與陽城同屬潁川郡。”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許昌”和“陽城”,“許州”和“箕山”在古代均屬同一個行政區劃,期間的關係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
許由生活的堯舜時代,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時期,此時的生產力低下,生產活動仍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時期,雖然以農業為主,還需要採集、漁獵作為輔助。人們為了尋找肥沃的火燒地(豐茂的叢林才能形成肥沃的火燒地),更好的採集和漁獵場所而不斷遷徙。許部落發源于登封箕山、嵩山一帶,為了尋求更為優越的自然環境,在許由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今天的許昌一帶,因為這裡土地肥沃,草木豐茂,就在這一帶定居下來。
關於這一點,郭沫若有簡要的論述:“四岳是薑姓,後來發展為四個分支,即齊、呂、申、許。‘許、太嶽之胤’,在今河南許昌縣。傳說許姓的始祖許由,居潁水之陽,在今河南登封縣。司馬遷說:‘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也在這個地方。後來的許國應該是從這裡遷去的。”(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冊110頁,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認為後來的許國是因為許由從登封遷居許昌而來)。
何光岳先生對此有比較精密的論述:“當六、七千年前,黃河自鄭州以下廣泛分佈著許多季節性很強的沼澤和湖泊,是溫暖期帶來了冰川融化的洪水,這就是堯舜時代傳說的洪水為患。直至春秋時代,這一帶尚遺留有甫澤、逢澤、大陸澤、孟注澤、萑苻之澤以及多條自西向東入海並行而相融甚近的河流,如河水、濟水、濮水、洧水等。當虞夏之交,洪水退後,淤積了大量的肥沃泥土,草莽林木叢生,引來了多種多樣的吃草動物,隨之而來的是吃肉動物;也滋生著眾多昆蟲,也引來了無數的禽鳥;殘存的縱橫交錯的沼澤河道裡也生長著繁茂的水生植物,引來無數的魚類。這種食物豐富的自然環境,給原始社會的人類帶來了無比優越的生活條件。許由就是在這個時候離開了箕山,遷到了■地,因這裡正是林木豐 茂的地方,故叫作■,亦即許(何光嶽:《楚滅國考》第140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許昌縣的許田,傳說為許由耕種之所,在許田的附近發現有屬於龍山文化的射鹿台遺址,面積1500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發現有白灰面房基。此外在許昌一帶還發現有謝莊遺址、寺台廟遺址、崗于遺址等龍山文化遺址。龍山文化時代與堯舜時代相當,因此,這些遺址大概就是許由及許部落的遺存。
可以說許由出生于今天登封的箕山一帶,後來率領許部落在今天的許昌一帶,定居下來,建功立業,並被封于許地為呂侯。後來堯帝要禪位給他,他才逃離許地,歸隱於箕山,死後亦葬於此地。直到西周初年,周武王又封許由的後代呂文叔于許地為許侯,許姓在許地又再度繁盛起來。所以,事實說明,許由之名來源於許地,今天的許昌是許由的主要活動區域和建功立業之所,許昌地區及登封箕山一帶是許姓的祖居地。
許 由 塚 考 證
王道生 李立新
眾所周知,三國蜀漢名將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之後,孫權畏懼劉備報仇,聽從張昭之言,將關羽首級函送曹操,曹操識破東吳嫁禍之計,遂配以香木之軀,厚葬以大臣之禮,洛陽關林即其墓也。湖北當陽另有一座關羽陵墓,乃孫權葬關羽軀體之處,所以民間有諺說關羽“身困當陽,頭枕洛陽”。因此洛陽、當陽關羽墓內均存關羽遺骸,但這只是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埋葬一個人屍骨的墓穴只能有一處。然而由於時代久遠,許由的墓塚今天到底在什麼地方?歷史文獻中記載許由隱居、卒葬於箕山,今天登封嵩山南麓、潁水之陽的箕山上也確有許由塚。但是,就在潁水流域、箕山附近、許國故城不遠處的許昌鄢陵縣陳化店鎮,也有一座許由塚,登封箕山許由塚和鄢陵陳化店許由塚到底哪個才是許由真正的卒葬地呢?這一問題無不使天下的許姓宗親感到困惑。為瞭解疑釋惑更好地服務海內外許氏宗親尋根祭祖,本文特從歷史文獻記載和文物遺跡兩個方面客觀地對這一問題進行考證,以期給廣大許氏宗親一個滿意的答案。
其一,從歷史文獻上看。最早提及許由墓塚所在的是漢太史公司馬遷,他在《史記•伯夷列傳》雲:“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其後晉•皇甫謐在《高士傳•許由》中有更為確切的記載:“許由歿,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餘裡。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祀五嶽,世世奉祀,至今不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潁水》亦雲:“潁水徑其縣(陽城縣,今登封告城鎮)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也。亦周公以土圭測日景處。漢成帝永始元年,封趙臨為侯國也。縣南對箕山,山上有許由塚,堯所封也。故太史公曰:餘登箕山,其上有許由墓焉。山下有牽牛墟。側潁水不犢泉,是巢父還牛處也,石上犢跡存焉。又有許由廟,碑闕尚存,是漢潁川太守朱寵所立。”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
漢司馬遷、晉皇甫謐、北魏酈道元、南宋文天祥等均異口同聲說許由的墓塚在今登封箕山之巔,這些文獻不僅出自漢、晉、北魏、南宋,時代較早,而且多出自大家之口,應該是相當堅實、值得信從的。
再看鄢陵陳化店許由村許由塚的文獻證據有:明嘉靖《鄢陵志》列許由墓為古鄢陵八景之首,並載:“許由塚在甘羅南保。許由事不經見,唯《莊子》雲:潁陽洗耳,恥聞禪讓,《史記》、《漢書》因之。”清順治《鄢陵縣誌》亦雲:“許由塚在甘羅南保。”較之登封箕山有關許由塚的記載,鄢陵有關許由塚的記載不僅出自明、清,時代較晚,而且僅有兩條,難以徵信。
其二,從文物遺跡上看。在登封箕山一帶有眾多有關許由的遺跡和傳說,計有:許由塚、許由山、許由祠、許由闕、許由廟、許由寨、飲牛坑、許由床、手植槐、喂牛槽、栓牛橛、牽牛墟、洗耳池、棄瓢岩、煙莊、隔子溝、黃城等十八處之多,現僅具體介紹以下五處:
(1)許由塚。在箕山山頂東端,聚石為塚,塚城圓狀,高約5米,周長60米,向北。南高寬,北低窄。東、南臨懸崖峭壁,西北稍緩,有約300米長的石牆圍護,乃許由寨,俗稱“花寨”。西南牆有石券門洞,高2.5米,寬2米,深3米。《史記》、《高士傳》、《水經注•潁水》對許由塚均有記載。《說嵩•箕山》引《海內奇觀》雲:“許由塚,歲饑,諸惡少發之,石槨發輒合。”又據《許由征君廟碑》載:“箕山之巔,有高士征君許公塚焉。”
(2)許由山。即今之箕山,位於登封市東南15公里東金店鄉境內,因形似簸箕,故名箕山;又因山頂平坦似枕,俗稱枕頭山;還因許由隱居、卒葬於此,故又名許由山。箕山雖小而景色秀美,登臨其巔,北望嵩嶽巍巍,俯視潁水如帶,箕潁之風,山高水長。唐王績的詩更把箕山描繪成人間仙境桃花源:“家住箕山下,門臨潁水濱;不知今有漢,惟言昔避秦。”
(3)許由祠。《漢書•薛方傳》注:“張晏曰:許由隱於箕山,在陽城,有許由祠。”《說嵩》雲:“(許由)塚前為祠,漢潁川太守朱寵所建,碑闕尚存。”許由祠為拜祭許由的祭殿。
(4)許由闕。闕原是門觀,其形和牌坊相似。《水經注•潁水》雲:“又有許由廟,碑闕尚存,是漢潁川太守朱寵所立。”《河南府志》載:“許由闕系朱寵所建。至明有知縣侯泰、傅梅重修”。嵩山一帶原有五座漢代石闕,即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靈星壇闕和許由廟闕。現僅存前三闕,許由廟闕已不存。
(5)許由廟。現存箕山許由塚西北600米的山坡臺地上,左有虎頭岩,右有饅頭坡。始建年代不詳,現有廟堂兩所,正殿是許由廟,當地稱征君廟。殿宇三間,土木結構,硬山式,小瓦覆頂,前簷兩柱,殿內設施無存。右為奶奶堂兩間。院內尚存松樹一棵。廟內原有石碑八、九通,現僅存明代傅梅所撰詠許由詩一首,和殘碑斷碣若干。《高士傳•許由》稱許由為箕山公神,受到“世世奉祀”。另據《說嵩•箕山》記載:古代也稱許由為許真君;葛洪《枕中記》以許由為九天侍中。“箕山公神”、“許真君”、“九天侍中”是許由在古代被賦予的神仙名份,許由廟的煙火至今繚繞不斷,箕山許由廟每年農曆六月初九、八月初一(當地傳說中的許由生日和忌日)的廟會今天依然熱鬧非凡,這種現象不能一概視之為迷信,而是一種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再看鄢陵,亦有許由塚等相關遺址六處:
(1)許由塚。位於鄢陵縣陳化店鎮許由村許由寨內北端中軸線上,今塚高約3米,周長15米。明嘉靖《鄢陵縣誌》載:“許由塚在甘羅南保。”並將它列為古鄢陵八景之首。明人曹汴《鄢陵懷古》詩曰:“宿草尚凝如晦墓,秋風誰掩許由扉?”
(2)許由寺。位於鄢陵許由塚前左側約20米處,據明嘉靖《鄢陵縣誌》載,此寺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後毀。現僅存順治十四年(1657)所立“重修許由寺公德碑”一通。碑文雲:“吾鄢……其西南二十五裡,舊有許由寺,蓋先以名刹也,寺即以名也。傳為許由故隱地。”
(3)許由祠。位於鄢陵許由塚東側(現已不存)。
(4)許由塔。位於鄢陵許由塚前約50米處,高20余米,1956年毀壞。
(5)鄢陵縣許由村。在鄢陵縣城西南175公里處。據《大宋東京鴻喜禪院故通公卯塔記》記載,南宋建炎四年(1130)正月二十二,李行通死于馬欄太平興國禪院,其弟子在許由村高原為其買地置墳。可見村名由來已久。即今之常村。
(6)許由寨。位於鄢陵縣常村許由崗上,古寨南北長200米,東西寬70余米,總面積為14000平方米。僅有南門,上嵌石額“許由砦”三字,為清咸豐十年(1860年)重修寨時所刻。比較兩地有關許由塚等遺跡,登封箕山許由塚相關的文獻多可追溯到漢晉,而鄢陵有關許由塚的文獻和碑刻多出於明清,最早的許由村之名也僅能追溯到南宋。因此,從兩地的遺跡看,登封箕山的許由塚更可信。
結論:“登封”之名得名甚晚,乃因唐代武則天696年“登嵩山封中嶽”,改元萬歲登封,並改嵩陽縣為登封縣而得名。《後漢書•郡國志》曰:“許昌即許縣,與陽城同屬潁川郡。”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許昌”和“陽城”,“許州”和“箕山”在古代均屬同一個行政區劃,其間的關係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中國有修建衣冠塚的古俗,修建衣冠塚有兩個目的,其一是防盜,曹操多疑,因為他自己曾設立“掘墓中郎將”以補軍需,為了防止後人盜掘他的墓穴,他在臨死之際就命人修建七十二個衣冠疑塚;其二是為了紀念,用於這種目的的衣冠塚相當普遍,鄢陵縣的許由塚就是這種用途的衣冠塚。鄢陵今屬許昌市,在古代與今天的登封雖在同一地區,但因鄢陵與登封兩地相距80餘公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居住在許昌鄢陵一帶的許由後裔要到葬有許由遺骸的登封箕山許由塚祭拜先祖,顯然十分不便,這樣,為了就近祭拜和紀念自己的祖先,他們就在許由生前率領部族拓荒耕田、繁衍生息、建功立業,且其後裔居住十分集中的地方——許昌鄢陵陳化店許由村許由寨內修建了許由衣冠塚。雖然是衣冠塚,但也是古人所修建,有明代縣誌和清代碑刻為證,今天亦應視為瞻仰許姓始祖的聖地。因此我們的結論是:許由的出生地、歸隱地和卒葬地登封箕山和許由的建功立業之地許昌、鄢陵均為許姓的祖地;登封箕山之巔埋葬許由遺骸的許由塚和鄢陵縣陳化店鎮許由村許由寨內的許由衣冠塚都是許姓尋根祭祖的聖地。
晉江許姓源流[瑤林衍派][太嶽傳芳]
傳說中許氏始祖為堯帝時賢士許由,後人以許為姓。又一支為炎帝之裔孫伯
夷佐帝堯為典之官,使掌四嶽。周武王有天下,始封四岳之裔文叔于許
(今河南許昌),故子孫以許為姓。戰國初,許國為楚國所滅,子孫散
居全國各地,仍以國為姓。全國許姓分有高陽許氏、安陸許氏、汝陽許氏、
太原許氏、晉陵許氏和中山許氏六大支,其發祥地都在河南許昌。 
許氏最早入閩始祖名瀅,字元亮,諡號武靖公,河南許州人,東漢章帝建
初四年(79)任為左翎將軍,簡稱許督,統兵戡亂,留鎮同安,子孫居
同安,其故址曰營城,今同安縣小西門營城巷。同安城建于宋紹興十五年
(1164),比許督之營城遲了一千多年。後唐天成四年(929),
閩王王延筠升大同場為同安縣,所以歷史上流傳沒有同安先有許督。許督
為許姓入閩始祖,子15人分居全閩各地。至唐僖宗時,廣明二年(881)
黃巢起義,同安大變,永公二子複徙入同安,至宋同安許氏大興。但據考證,
同安許氏屬許督派下的並不多,可能後來分居外縣,金門及臺灣,或閩北等地。
除上述許督外,尚有二支許姓入閩。一是唐總章二年(669),隨陳政
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的許陶、許天正父子。此支稱為汝南許氏,主要繁衍於
漳州至潮汕之間。唐宋時的族譜記載比較清楚,各地世系基本一致,未見有
分居晉江的記載。卻是在抗元期間,損失慘重,詔安剩耐京一人,漳州其他
各縣也所剩無幾。後來泉州許氏南下者繼承天正公一系,又因泉州許氏在抗
元以後,為避蒲壽庚之害,稱祖自漳州,屬天正公後裔,故此支與晉江許氏
關係密切。閩省許氏皆奉許陶為漳南始祖,許耐京為詔安復興一世祖。 
二是唐景龍二年(708),為武榮州刺史的許輔乾。此支屬高陽許氏,
因輔乾的曾祖許紹,幼年與李淵同學,許紹功高,各種史籍有記載,李淵封
許紹為安陸郡公,特追封紹之曾祖考三代為安陸郡公,故此支又稱安陸許氏,
實為河南許州人。唐中宗時,韋後母女與上官婉兒爭相賣官鬻爵,許輔乾由
重郡中州刺史改為偏遠的武榮州刺史,貧病交加,任五月而卒,其子懋文
(名諫)、懋武(名論),葬輔乾公於莆田壺光山,先居山南的現東嶠許厝
東井(埔),後皆移居晉江。懋文居永和許家巷,懋武居東石許宅巷。懋武
一系在唐開元間開始航海,立足東石,向外派衍,唐宋間為泉州的航海世家,
亦涉足仕宦。懋文之子尚綱,乾元進士,曆官禦史,建中中出知西安府,
全家23人,死于朱泚之亂,僅其12歲之子許稷,被陝官僮救出,返東
石依叔父許十一簿。及後許稷成名,皇帝賜其讀書之山曰“賜恩”,世人
稱輔乾一系為許稷系統。 
另者,泉州有“箴疏”許氏一支,為元理學名臣,國子太傅許衡後裔。
許衡四子師厚生從宣,從宣授亞中大夫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入閩、秩滿,
遇劉福通之亂,居福州西門外洪塘鄉,從宣次子尚廉來泉州南俊巷生體靜,
體靜居東石大白山,體靜四子文齋分居呂厝,呂厝原名品厝,土名三梳,故
文齋以“箴疏”自稱,後世移居鯉城湖壩,在清同統年間尚與太白山及石兜
許氏連宗合修族譜。大白山許氏在清光緒年間成械鬥。另建下厝許村,後並
入許西坑四房。 
又一說,汝南許氏,太始祖諱商,字建夏,周尚書郎、地居高陽,後與
子孫徙居單輿,今河南光州固始縣,其子孫發達,官職顯耀。傳至十八世孫
克華公,克華不滿朝廷朝綱失修,遂與諸家豪傑舉義于汜水,從陳克耕輔唐
主李世民,征討臨汾等縣,事成論功,官宣威將軍。克華公子陶,陶于唐總
章二年(669),同子許天正受命唐皇,從玉齡將軍陳政來漳泉平苗亂。
陶歿于兵,陳政亦亡。天正與陳政之子元光削平苗蠻,出鎮漳泉,遂開漳南。
後陳元光封開漳聖王,天正分鎮南紹,官封太尉。故閩省許氏皆奉陶公為漳
南始祖,子孫世襲前職,世居南紹。宋紹興二十年(1150)論前功,加
封翊忠巡應侯。傳至十二世乾德公,生子三,長曰夏臣,次曰列,三曰猷。
因遭受兵革,許氏全族被清剿。二子列公遷居廣東潮陽,三子猷遷居龍溪徐
翔,又徙丐源,即馬坪(漳浦縣之馬口、下范,馬埔之總稱)。長子夏臣與
子子孝在紹安受屬害,倖存耐京公一脈,後又復興南紹(即今詔安一帶),
為詔安復興一世祖。
石龜許厝開基始祖諱愛,據族譜載,系南紹陶公裔孫。據錢江族譜載,唐末
家鄉遭兵革,許氏全族被清剿,率姚、孫二夫人入晉江(據傳孫夫人葬漳州),
先居十七八都瑤林村(即現楊林)。後察看地形狹小 ,無發展前途,遂命其
婿施典同女另擇地開基(施典即前港錢江之祖,唐季任秘書丞)。後來許姓
也由瑤林分徙居鄰鄉丁亭。為紀念開基之地,故凡屬石龜(丁亭原名)所析
之許氏子孫均以“瑤林衍派”為堂號。丁亭原屬雜姓住居地,住有王、花、
陳和蔡姓等,自許姓遷入,人丁興旺,他姓漸微,或遷徙外鄉。後許姓成了
晉江有名的大姓望族。又由於鄉中有一塊風水石,其形貌如一巨大靈龜,故
後人改丁亭鄉為石龜鄉。 
石龜許氏自廿五世起用“天高大肇,遜志經書,自有文章光世德,存心
孝友,居然仁讓振家聲”,既是“瑤林”派下子孫的諱行和字行,又是祠堂
大廳的聯對。大宗大門楹聯是“承緒太嶽源流遠,派衍高陽世澤長。”石龜
許厝現有人口3788人。 
石龜許氏一世始祖愛公,生子三,長子達公分居大房蓬山,次子川公分居西
花,三子泮公開基瑤林,計三大支派,分衍村落計300多個,散佈全國各
地,有浙江、江西、四川和廣東等省,在閩省的有福州、福清、惠安、南安、
永春、德化、漳州和廈門等縣市。以晉江一市而言,其裔分居村落在300人
以上的有108個。 
現分三大支派敘述。長子達公學世睦,官宋侍禦,派衍東石大房鄉。
住居蓬山,故燈號稱“蓬山衍派”。達公亦曰璋,璋生子二,長曰規,
次曰矩。規生子四,長子孥,次子孚,三子厚,四子孝。孥居大房,
次子孚開周坑,三子厚開後宅,四子孝開坑東宅。大房以璋公為一世祖。
孥公為三世祖。孥公生子二,曰煌,曰熾。煌傳本支,熾開坑原。八世惠
生子三,曰槐,曰椿,曰桂。九世槐傳大房,椿桂另外分支。九世槐生濟,
濟生珪,珪生英,英生聰,聰為十三世。十三世聰生子二,曰輝、曰耀
(另分居)。十四世輝生子六,長子恭分居內頭,次子寬另析,三子信生
七十八公。七十八公生豹山,即汝翔,是為大房十七世孫,中舉人任教諭。
四子敏,五子惠,六子奇另析居。二十世有熊生子二,長斯美開加阪,次斯美。
二十一世斯美生子六,曰懷、曰十五、曰遠尚、曰齊、曰秀。二十二世遠尚
入贅馬山,後複姓許,遠尚生昶、乙孫、赤光三子,均居馬山,二十三世昶
公以後數代失傳。 
而今龍湖鎮之龍湖亭及玉鬥之許姓尊五郎公,字正球,號東慕者為一世祖。
東慕公生子四,曰盛謹、盛隱、盛直、盛義。長子盛謹子孫分居臺灣、福清
等地。次子盛隱生世奕,世奕生羨逸。羨純分支龍江西份。二世盛直、盛義
分龍玉長、二、三房。盛直傳東份,為東份之祖。盛義次子分居龍湖亭南面
玉鬥鄉。四世羨逸分居龍湖亭上圍份,羨純居下圍份。徙大房分衍村落有:
馬四荊,龍湖亭,玉鬥,泉城,廣東,桂林,金門,山尾,嶺張,浦邊,南
安橋頭,福州,潘徑,四川,惠安等地。 
龍湖亭許氏宗祠楹聯:“龍水盈科思取爾,馬山衍派願繩其。”“侍禦綿
世澤啟大蓬分馬山祖德源流堪溯,東慕兆新基挹柳英襟龍水宗功創垂尤昭”。
二世起昭穆諱行:盛世羨榮華,聲名達帝殿,峰雲時際會,龍澤長根芽。字行: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號是:齊軒友山河,亭
若讓元伯,卿惠德孫廷,凱奏宗錫英。再續:秀茂懷喬梓,成材乃克家,桂芳
蘭獻瑞,啟後錦添花。字行:約禮儀思敬,傳經典式欽,文壇開富有,學誨徹
淵深。號:奇熏垂永遠,贊緒尚城亨,甲第聯昭代,賢豪慶篤生。 
愛公次子川公,任宋招討使,分居浯坑,燈號“西花衍派。”西花派以許愛
為一世,川公為二世。三世弘福公生子三,長一豪傳浯坑本支,至六世福進又
分居科任。次一俊分居可慕及大布林。三一魁析泉州台魁巷。屬西花派分居村
落有:泉城、可慕、埭邊、科任、後花、東堡、漳州烏樵,福州,深滬,杏枝
林,傅林,廈門沃仔,南安嶺後巷,台椅頭,臺灣。西花許氏昭穆是:“開承
繼守欽子元志,甫啟賡彥景宗澤昭,垂孫謀詒燕奕世,紹芳英奇衍慶碩輔,公
卿勳猷廷,獻敬遜修齊,州序宜選濟美,人文蜚聲悠遠。”西花許氏宗祠楹
聯:“自古河南傳衍派,於今花裡布分支”。“左昭光世祖德澤馨芳薰花裡,
右穆裕後昆繁榮富貴聚浯溪”等。 
愛公三子泮公,出仕五季。泮公生子二,長導、次郎。三世導公世居石龜,
郎公分支圍頭。由圍頭分居村落有:東安,埕頭,下倉,東厝,前埕,後庸,
東頭,後山,新庸,西頭,下店,檀林,許家巷,同安葛黃,興化謝坡,同安,
福全,山尾,浯坑,官湖,石兜,廈門,漳州角尾,祥芝錢山,大堡,虞厝。 
三世導公(居石龜)生子三,曰用、曰迅、曰文強。四世用公生子三,
長從善分居上井房。五世從善生子二,曰文開、文關。六世文開分支泉城東
門外甘蔗頭和惠安許莊等鄉。 
四世迅公分支中房,衍傳各鄉,未詳待查。四世文強公分居同安許厝,生
子二曰遺公、曰清重。遺公生子道真,道真居蕭山許厝,後傳馬巷,山魁,下
厝許,大嶝雙滬,後安,蕭外黃等鄉。 
五世從寧生子三,曰文獻、曰文彬、曰文材。文獻為少廳派始祖,後傳永春
桃源、白珩鄉,安溪白籟鄉。文彬分支惠安。文材分支安海黃墩,後傳廣東碣
石衛、福清、石碼、永寧等鄉。 
六世文聳為前埔始祖,後傳泉城砌石、惠安、梧塘、安海、上倉、金門後
埔、南安埔中、古田、許西坑、呂厝、前瑤、呂宅、郭厝、石兜、下厝許、浙
江溫州、里安和西門外、浙江溫台、德化、古婆莊、泉城霞宮等地。 
八世意公傳泉城和永春。 
九世應千生子五,曰四七、曰四八、曰四九、曰五十。十世四七(字永德)
公分居英墩。四七無傳。四八,諱克雲仍居石龜。九世應求公為滬坑始祖,後
傳佈孚,坑尾,潘厝。九世應悅出承張林母舅為嗣。 
十世耀公生子三,長夏陽,諱發分支惠安;次子秋陽生子正心,傳南安古井,
後分小橋即都碑鄉;三子冬陽生興龍傳石美及許阪鄉。十世四十九公,字永雷,
分居茂下,後傳壁內外鄉,高州紙寮街,浙江洞頭和坎門。十世五十公,
諱九溪,為橫阪始祖,後傳海尾,仙石,錢頭,高坑。 
十一世五十八致政,即龜聞始祖山上,傳南安穡阪、溜江、呂宅、南安
桑林。十一世六十貢元傳前倉,後分居燒灰、鈔岱,後湖。
十二世毓孫,官武節將軍,即石龜舊居派始祖,後分居下店、霞澤、惠
安市頭、林邊、洪溪、杆頭、泉城、青陽許厝、洪尾、秀山、祖秀茂、埔錦、
倒石埔、新街、永甯、石獅亥巳許、惠安許山頭。十二世毓緒居石龜始祖,
後析小鳳山、新店、霞圍、福州、後林、上安、雷厝、坑園、安海、厝錦、
平田、福埔、北石頭街、詩山、洪瀨、新圭、廣東梅麓、惠安後窯、菩小嶺、
台州、浯坑、曆山、永寧、廈門、金門、水頭。 
十三世遺公生子四,長念公,次全公,三集公,四樵公。十四世念公傳
祥芝、南安陳田、樹兜、官坑、南安北門和蔡墓、上田嶺頭、觀廷下蘇、
嶺腳、山頭、*坡、華瑤、晉井。十四世全公傳同安湖、新厝、東塘、後葉
和廈門。十四世集公傳西塘、內厝、蔡厝口、廈門湖裡、清溝、頂東界、福清。
遺公弟(名失)即文弘次子生子二。長子景玉傳南安錢塘、光澤升兜衣、
興口、嶺邊、碼頭、永福前湖、浦邊、鳥母嶼、清溪石、橋頭、安溪來蘇
裡和光德里、浙江蒼南、浦城中村坊、江西建陽、漳浦、溫州、安海、南
安侍禦渡、龍泉、浦城塘源、江西洋口墟和礁頭、馬巷、鳳山縣竹寮莊、
同安六五店、霞村、安溪感德、漳平感化裡。次子景榮,三子景德,兩人
另外分支,(待考)。 
埭邊許氏,屬尚書郎許稷後裔。許稷生昌。昌之孫三人,曰朝宗、曰
朝宜、曰贅公。朝宗子二、曰當公、曰公孫。朝宜生端。贅公未詳。至埭
邊之始祖君垕屬朝宗、朝宜贅公三人中何人何代之玄孫?恐怕埭邊人亦鮮
為人知。君垕生子二,曰起家、曰起宗。孫魁生,魁生生子六,其次子同
生為埭邊一世開基祖。埭邊又曰鼇岱,人口2300人。宗祠楹聯:鼇溪
衍派鼇溪水;岱岳支分太丘家。”字行:“若爾孫子有志,當思祖宗宏基,
水源木本永念,支分派澤萬紀。”燈號標‘賜恩傳芳”。宗祠樹一匾
曰“文魁”,即清同治丁卯科第八十四名舉人許廷侖。 
晉江許氏,占絕大多數者是“瑤林”、“蓬山”和“西花”衍派,然
族譜所載存在一些疑誤。產生這種情況的主因是元代時為逃避禍害所致。
後曾引起同宗族之間的矛盾。現因年代久遠,資料缺乏,後人一時難以考
究。“蓬山”、“瑤林”和“西花”是親兄弟,都承認是侍禦公後裔。 
晉江許姓,人才輩出,現略為簡介:宋慶曆壬午進士,官侍禦。許燮,
號震瑤,宋封神衛都校。許喻,宋淳熙己酉年進士,補將仁郎。許衍,宋
孝宗乾通八年進士,官福州教諭。許啟恩,官提舉使司。許輸,宋紹興癸
醜科進士,官刑部尚書。許原,宋進士,官提舉。許聞善,宋解元。許居
泰,宋淳祐進士。許正心,任宋國子監教諭。許珩,元進士,官大理寺左
評事。許元儒,元大德十一年進士。許豹山,元進士官教諭。許世定,明
洪武進士。許行周,明萬曆辛醜科會元,官編修。許青敏,明戶部主事,
神宗欽賜“崇祀名賢”。許邦光,嘉慶辛未科進士,翰林,官光祿侍卿。
許友韜,清進士,殿試二甲,翰林,庶起士,提督學政。許地仙,光緒十
六年庚寅進士。許南英,清光緒庚寅中恩科會魁,官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
許鐘弼,清進士,官福建水師提標將軍。許世忠,清中武進士,官武衛
將軍。許肇清,清進士。許德同,清官貴州通判。計舉人以上53人


廣澤宮宮主發現許效舜撞臉神明 本人親回:有感應 - 自由娛樂

phpU3xbYlphp2bFmVA

廣澤宮宮主發現許效舜撞臉神明 本人親回:有感應 - 自由娛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