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夷在虞、夏之際,為四岳始祖,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呂(今河南南陽縣),建立呂國,複賜以祖姓姜。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二十九代。後來齊國在戰國時被田和所滅,齊國變為田氏政權,其子孫後代分居各地,多以姜為姓。姜伯夷在虞、夏之際,為四岳始祖,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呂(今河南南陽縣),建立呂國,複賜以祖姓姜。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二十九代。後來齊國在戰國時被田和所滅,齊國變為田氏政權,其子孫後代分居各地,多以姜為姓。
岳姓是中國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475位。


《呂氏春秋》中記載:「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此句以石堅丹赤為喻,說明具有高潔品質的人不會因外界的壓力而改變操守,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歷史上伯夷和叔齊認為自己是殷商臣民,堅持不食周粟,去首陽山隱居,最終餓死在那裡。他們的故事被古人當作堅守節操的範例來稱頌。司馬遷將《伯夷列傳》列為《史記》七十列傳的首篇,表現出對氣節的推崇和讚美。 https://is.gd/gsGONx


烈山五姓-高,盧,呂,紀,許
1577高氏文獻典籍
「姓氏纂云:盧氏出自炎帝之后,齊太公裔孫溪,謚敬仲,食采地盧,遂以為氏,望出范陽。
夷考炎帝,乃父少典,亦曰伊耆氏,乃母嶠氏安登,因感神農有孕,生帝于烈山,故曰烈山氏,又曰連山氏,長于姜水,故以姜為姓(姜水即歧水,在陝西岐山縣姜城),帝以火德王天下,故稱炎帝。
其時民茹草木之寶,食禽獸之肉,而未知耕稼,帝善測天時,引地利,教民藝五彀,民得食安。又民有疾而未知藥石,帝親嘗百草,作方書教民治病,故又稱神農,俗稱五谷大帝都在陳,后遷曲阜。又立市*以通貨財,在位一百四十年崩,傳八帝五百二十年。
帝納莽氏女為妃,生臨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宜生帝來,帝來生帝里,里生節莖,莖生戲,戲生器,器生祝融,融諱黎,顓頊時宮為火正,俗稱火神,都以崤(河南省新鄭縣東北有祝融墟之遣址,墓在永年府昌黎縣),后世以功列為五祀。
融生衛囂,囂生句龍,龍以土政平九州以安兆民,后世祀為配社。龍生垂為堯共工,垂生伯夷,夷為舜四岳宮,有功封疆為呂侯。呂者膂也,胃股肱心膂也,遂以國為姓,其有單后姓姜,有獨姓呂,或呂兼姓者太公也。
太公呂尚,或稱姜太公,太公字子牙,有韜略雄才,避世垂釣于東海渭濱,文王得之大悅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曰太公望,載于車,尊為師,武王尊為尚父,輔國伐 紂有功封于齊(國在山東省膠東臨淄縣營丘)。后裔孫文公子高,高之后溪本為齊國公族,遂以王父字為氏,望出渤海,其后有姓高者由此分派。盧氏同出溪公之 后,食采于盧,郡望范陽,都在齊北盧縣,其后為田氏所并,家在淆水之上,稱范陽淆人,自漢以來人才濟濟,功勛留名者,難以一一枚舉,迨至唐太宗下譜牒,整 理氏族,得一百十三姓,吾姓均與列焉。
溯我民族系從炎黃二支蕃衍,發源于黃河流域,皆先世有功封疆賜爵,后世子孫為紀念先祖創造之不易,以封地或賜爵為 姓,經歷朝兵變,在五胡之亂后族人渡江南遷,惟是遍布全國,中間分而復合﹔合而復泛蓋自炎帝肇姓以來,支派蕃衍,其間同源分姓者,紀、許、呂、高、盧稱, 烈山五姓,考其姜自炎帝,紀則炎帝之后,呂許則同出伯夷之后,高盧則從太公分流,溯其源皆從炎帝一泳苗胤,故互議不通婚姻之約制,并以平日相見互稱「親 堂」,以示同氣連枝之意。……」
系出炎帝的「烈山五姓」,也是自古以來我國民間一個著名的宗親組織,目前在台灣以及海外各地,這個屬于紀、許、呂、高、盧五姓的團體,仍然活動頻繁,表現優異。
神農氏本姓姜 後來子孫慢慢分支 有衍生出許 焦 申 謝 岳等姓氏
有一支是在堯舜時 姓呂氏 呂氏之後又分支出 崔 丁 丘(邱) 盧 高 齊 章等姓
總共有100多種姓氏是炎帝後裔 不過歷史久遠 也很難考就
神農的真實性現在還是各說各話 還需要很多歷史考究的證據
p.s 參考自寧安堂兄「姓氏堂號血緣系列 - 烈山五姓-高,盧,呂,紀,許」
------------------------------------------
西周許國
                                                       許成初
 
                                      來源:  <潮汕許姓>
文叔開國
傳說中包括神農氏炎帝姜器在內的三皇五帝的故事經過約30年之後,到商周時期。這時候,三皇五帝的遺事雖然早已煙消雲散,但這些上古英雄的美德和功勳仍然在新興統治者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希望追隨和紀念。因此,周武王滅商之後,遍訪三皇五帝的後代,封國賜爵,寄望以其奉祀。武王訪求得到一位名叫文叔的人,查證其為炎帝裔孫伯夷之後,便封之為許國國君,為男爵國,世稱被封于許的這位西周許國開國之君為許男,或稱許侯,這就是西周許國的由來。西周許國,地望同上古許國,都是古時許地的地域,都于許。許即許昌,許昌為許之都,在當年許由之父姜句龍身氏出處高陽西南方。許昌就是許地從此昌盛之意,謂炎帝神農氏香火有望之義。簡言之,西周初年,周文王封文叔于許,都許昌,是為西周許國。
 
 文叔與伯夷
文叔許侯,姜姓呂氏,故又稱之為姜文叔或呂叔,如今可稱許文叔或許叔。文叔既為姜姓呂氏,其與姜姓許氏又有何關係呢?因為文叔是當年上古時期伯夷的裔孫。伯夷姓姜氏呂。當年為堯帝之臣,官四岳,領諸侯助舜戰洪水有功,封呂國。姜伯夷受封的這個呂國,地望在當年許由的許國,也在今河南南陽一帶。《水經注》:“宛西呂城,四岳受封。”《史記正義》引《括地志》語:“故呂城在南陽縣西。”因此,當年堯的四岳,即是呂國國君伯夷,其人姜姓呂氏,是堯之功臣。周武王如今找到其後代姜文叔,封之于許,使之為伯夷廟祀,藉以紀念炎帝,因此封姜文叔為許國之君。然而封許是為許氏復國,而上古許國之君為許由,文王為何將古呂國君之後姜文叔重封為許國國君呢?這件事關係到許由和伯夷。因為這時堯代許國雖然衰微不祀,但還有許國舊名和舊日國土。
 
伯夷與許由
伯夷和許由的事,也就是姜姓呂氏和姜姓許氏的問題。照理,周武王應該封伯夷之後姜文叔為呂侯,怎麼反將其重新封于許呢?
 
其實,周武王沒有錯。將伯夷之後姜叔封為許國國君就是為了讓其繼承許由和伯夷,使許呂兩國廟祀有繼。因為許先呂而封於上古之時,是當時許地姜氏族人中的先驅立國者。其次,許由是伯夷的親叔父,叔姪同源于姜句龍高陽氏。從這一點上說,重封許國便是追認高陽氏姜句龍之意,合於先後長幼尊卑倫理之序。至於姜姓許氏與姜姓呂氏的比重之分,在共同祖先高陽氏面前就無足輕重了,這就是當年周武王的一番苦心。從這一意義上說,如今的呂氏後代,當然也是高陽世澤之系至於齊、申等其他73國,皆姜姓國,同源同宗,與今許氏高陽世澤同為姜姓血緣關係。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初許由受封許國之後,國祀不長,舜帝因此封伯夷為呂侯于原許由許國之地,都呂,即南陽宛城,以守許地,原因是許由之子誇父其人無後。
----------------------
講一個探案故事:姜太公不釣魚,也無需魚鉤
2017-07-08 由 歷史切片 發表于歷史
《史記》第37講。
中國有句俗話,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句暴露年齡的話,很多小夥伴肯定也看過90版的《封神榜》,對裡面鬚髮皆白、長髯飄飄的姜子牙印象非常深刻。
90版《封神榜》中姜子牙
《史記·齊太公世家》里說,「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四岳」指的是伯益(約公元前21世紀,一作伯翳,又稱大費,大業的兒子,顓頊曾孫(另一種說法為元孫),嬴姓。),伯益在《史記·秦本紀》里,是嬴姓的始祖。加上前面提到的姜、呂、申、齊歸在伯益之下的中國姓氏,已經不少。
伯益
在楊寬先生的《中國上古史導論》中,對伯益進行了詳細的考證,認為「許由、伯夷、皋陶」都是「伯益」在不同時期的音轉、音訛的結果。伯益掌管刑獄司,、皋陶也掌管刑獄司法,《殷本紀》和《呂刑》都將皋陶列入了「三公」,加上伯益又是西羌及姜姓民族奉為神的始祖,掌管「四岳」(學者之中有人認為是一人,有人認為是四座山,這裡姑且認為是伯益本人)國的祭祀,後人又把他奉為了「刑獄之神」。
回到正題,這裡為什麼要講到姜太公的祖先呢?因為理清了他的祖先是誰,就可以直接排除掉《史記》中那些模稜兩可的說法。
姜太公從哪裡來?《史記》中提供了幾種說法:1.東海;2.封國呂國、申國;3其他地方。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說法。東海,指的是夏商時代的東邊領土邊界,也就是今天山東半島渤海邊,這是後來太公的封地齊國所在的地方。第二種,太公可能來自祖先的封地,封地有兩個地方,呂國、申國。呂國和申國都在今天的河南南陽。第三種,由於各種原因,散落在夏商周統治能夠覆蓋的各個區域。
夏朝地圖
下面我們用排除法來判定一下那種說法的可信度比較低。羌,是中國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也是迄今為止依然存在的少數民族。姬姓,姜姓,按照傳統的說法,一般都認為是兩條河水命名的兩個族群,從周朝的發源地來看,姬姓和姜姓的分別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因為他們都是來自中國西部的兩個族群,姬、姜兩姓在崛起之前,一直都是跟西部的羌、戎等少數民族雜居在一起。而商朝大部分時間則活躍在華北平原、黃河流域、山東半島活動。在商朝統治的時期,姜姓很有可能作為商朝的朝貢國存在,因此來自於東海的說法,其實不太可信。
商朝地圖
再說呂國和申國,這兩個封國都在今天的河南南陽地區。呂國從夏朝就建國,一直到春秋時期,被楚文王滅掉,存在的時間非常長。不過呂國差不多是夏朝統治的南部邊陲,而周文王遠在關中平原,相隔十萬八千里,兩人想要有接觸,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呂國存疑。
申國,是周朝建國初期的封國。因此,可以直接排除。周幽王時,有申侯,就是最初申國的後裔。申侯跟西部的犬戎等少數民族關係非常好,正是他帶領著犬戎等少數民族攻打周朝,西周亡國。可以說,無論是呂姓、申姓,都跟中國西北的少數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說最後一種,姜子牙在夏朝統治的不知道某個地方,遇見了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相約一起伐紂。這種可能性更低。
還回來看《史記》。不僅是在姜子牙「從哪裡來」這個問題上,《史記》沒有定論,在他遇到周文王之前所做的事情,也保留了幾種互相矛盾的說法:1.周文王在關中地區打獵,在渭水南岸遇見了姜子牙。這也是後來大家廣為傳頌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2.姜子牙曾經為紂王效力,覺得紂王不行,離開了他。他想去侍奉別的諸侯,可到處遊說、沒人聽。遊說的內容,八成是要推翻夏朝,最後不得已他去投奔了周文王。3.姜子牙是隱士,住在海邊。這海邊,說的也是東海。周文王被紂王拘禁在羑里(古地名,又稱羑都,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5公里的羑里城遺址。),他的兩位大臣散宜生、閎夭聽說姜子牙是個人才,招他過來,姜子牙也覺得自己得有一個能養老的去處,一起為解救周文王出謀劃策。最後三人想出來獻美女奇物的方式,救出了文王。
姜子牙垂釣
我們同樣可以用「排除法」來看一看,哪一種說法更為可靠。關中地區,是文王的老家,也有可能是姜子牙祖上的老家所在地。這樣看來,二人相遇的可能性比較大
姜子牙曾經服侍過紂王,十分清楚商朝將要難以為繼的可能性,選擇離開紂王,遊說其他諸侯,最終找到周文王,也比較可信。
周崛起以前,一直是商朝的朝貢國,紂王可以招周文王來,還把他下到大獄裡,周毫無辦法,足見軍事力量上根本無法與商朝抗衡。因此,招姜子牙來,獻美女獻珍寶救周文王,也說得通。
文王演周易
可能你該說了,三種說法都沒有問題,那不是等於沒說嗎?別著急。三種都可信,只是角度的問題。接下來,再仔細分析一下可信的部分,深入討論一下,就可以得知結果。
姜子牙是一個曠世的天才,西周滅商中的重要軍事謀劃、戰略指揮,都是他來完成的。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真正了解對手弱點的人,才能夠準確制定作戰策略,才能確保戰爭的決定性勝利。試想一下,如果姜子牙只是在渭水或者東海海濱釣釣魚,想要了解天下大勢,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畢竟在夏商周的時代,掌握這些重要的軍事訊息、對一個國家實力有充分的理解,恐怕只有統治核心才能有機會得到這些資料。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論功封賞,把第一功臣的頭銜給了蕭何,底下的將軍、大臣們心裡犯嘀咕。但劉邦心裡非常清楚,沒有蕭何的後勤工作,想要打下天下,根本不可能。劉邦進入關中之後,所有人都在宮中搶金銀財寶,只有蕭何到了秦國的「國家檔案館」,把秦國的地圖、帳本、律法等重要文件,保護了起來。正是有了這些核心的機密,後來劉邦出關平與項羽作戰,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隨後平定天下、治理天下的時候,才能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地理等情況,了如指掌。
從某種程度上說,姜子牙應該曾經在商朝的統治核心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市區南部淇河邊)待過,而且還待過相當長一段時間。因為只有如此,他才能在後來的滅商大計中發揮別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那麼,回到前面的「排除法」,我傾向於第二種說法。姜子牙和周文王,應該是在朝歌相遇的,或者是在羑里相遇的。或許他對紂王已經失望透頂,在朝歌的街市上,聽到了周文王被囚禁的消息。
至於前面說到的「獻寶獻美女」的救人方式,傻瓜都能想的出來,沒有姜子牙幫忙,周文王的臣子也可以做到。姜子牙被很突兀地列入了獻計的人之中,只能說明兩人在商朝的遭遇,非常符合「明主遇賢臣」的說法,有可能是後人的杜撰。
還有就是,周文王之所以選擇帶回姜子牙,跟他一起謀劃滅商大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進過商朝的監獄,體會過失去自由的痛苦。周想要獲得自由,必須大敗商,成為領導者。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em6vln.html
--------------------------------------------


伯夷是誰?顓頊的老師伯夷是個什麼樣的人
2015年12月25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136 次
  顓頊的老師叫「伯夷父」,也叫「伯夷」,是上古著名賢人。此「伯夷」並非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中春秋初年「孤竹國」的「伯夷」,所以上古之書以「伯夷父」加以區別。
  伯夷姓「姜」,為炎帝后裔、「共工」兄弟之孫,曾擔任顓頊的「大祭司」和「太岳」。
  「太岳」即「華山」,山高接天、可通天神。炎帝的後裔都崇拜天神,而華山在他們的眼中為天下第一高峰,所以稱之為「太岳」。因祭祀天神的緣故,顓頊創製了「太岳」官職,伯夷即為第一任「太岳」。從那以後,伯夷的「太岳部落」每遷至一地,都不會丟掉崇拜山嶽的傳統,於是中國就產生了以「太岳部落」為中心、東南西北最高峰的「四岳」。「太岳」華山為「西嶽」,其它分別是:「東嶽」泰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
  因為有了「四岳」之名,堯的時候就設置了「四岳」官職,由伯夷或他的子孫擔任。「四岳」不僅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也同時還管理四個方向的大小部落首領。至於「四岳」究竟為伯夷子孫中四個人的官職?還是伯夷一個人官職?尚有異議。
伯夷
  伯夷自古被認為是品德最為高尚之人,不僅是顓頊的老師,而且在「堯」的時候輔政,為堯「典三禮」、「定五刑」,掌管禮儀。「堯」曾經想讓位於伯夷,伯夷不肯接受「堯」的禪讓美意,推薦了「舜」。「舜」當政的時候,任命伯夷為「秩宗」,管理「禮部」。「舜」派大禹治水,伯夷作為水神共工之後,也很善於治水,又盡心輔弼,成了大禹的心腹之臣
  伯夷本為炎帝「姜」姓,子孫繁衍出「齊、呂、申、許」等四支後裔,這四國也都姓「姜」。為嘉獎伯夷,「舜」晚年之時,將「呂」地分封給伯夷,並封他為「呂侯」,伯夷被尊為「呂」姓始祖。春秋之時,著名謀士姜太公「呂尚」,就是他的後人。
  伯夷輔佐顓頊的時候,兒子「西嶽」生了「先龍」,先龍的後代子孫便是「氐(dī)羌」
  「氐羌人」姓「乞(qǐ)」,在甘青高原之交的黃河上遊及渭水上遊一帶繁衍生息,後來向四方遷徙。
  「氐羌」是「氐族」和「羌族」的祖先。
  一部分「氐人」居住在西北一帶,於漢魏時期形成「氐族」,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過著農耕定居的生活,雖在西晉末年曾加入「五胡亂華」行列,但到唐代時候,已經融入了「華夏族」漢人;一部分屬於「氐人」系統的「白人」則向西南而去,遷入川西、滇北、滇中,成為西南少數民族。
  「羌人」有的向西南遷移,後來形成了西藏地區的古「吐蕃」、「蘇毗」、「羊同」及域外許多種族的羌人;有的仍然留居發祥地「甘青高原」,成為許多種族的羌人。今河西走廊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上古有「烏孫」、「月氏」、「塞種」等國,都是羌人。悲慘的是,商代以後產生了作為奴隸的「只羌」。「只羌」不僅被當成牲畜使用,還被作為祭品,有甲骨文記載,商代一次祭祀活動,就殺祭羌人三百多。如此殘酷的原始奴隸制度,西藏居然延續了幾千年,直到公元1951年才被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廢除。
  顓頊塑像
  西北部分的上古羌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遊牧,有些成為不同族群的凶悍「戎人」。
  「姜」與「羌」二字古音相通,但無論是「九黎」和「三苗」形成的羌人,還是「氐羌」形成的羌人,還是「蚩尤」與「氐羌」後代通婚形成的羌人,都是炎帝血脈
  炎帝的支脈——伯夷父的後代「氐羌」,是一群人數眾多,遷徙分佈範圍廣,影響深遠的古老民族,也是構成多民族華夏之國的重要骨幹。今日,無論是中原或邊陲,還是西藏或新疆,都是遠古「氐羌人」的活動之地
-----------------------------------
【家史】申氏家族的受封——西申國、東申國、南申國與申呂國四申國在建國地域上的比較
申氏,家史
申氏家族的受封——西申國、東申國、南申國與申呂國四申國在建國地域上的比較
西周時期分封諸侯,從而出現了許多的諸侯國,申國就是其中的一個諸侯國。然而由於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出現了一系列的申國,先後有西申國、南申國、東申國、申呂國等諸侯國都被稱為申國,即所謂的“四申國”,這樣在無形中對申國的認識就增添了許多的困惑和麻煩。再加上古代文獻中關於申國的記載有限,傳世和歷代出土的申國的文物也不多。因此,學術界對申國的歷史狀況有許多不同見解。
四申國在建國地域上的比較
申原為西戎的一支,最初住甘、陝之間。申國起源於申族,它是羌族的一支,為姜姓,古今學者都一致認定姜源於羌姜即是羌。申國和呂國、許國、齊國俱為姜姓,這一點也是學術界所公認的。《史記·齊太公世家》記云:“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四岳”是姜姓,炎帝之後,所以申、呂、許、齊等國姜姓的“姜”,是由炎帝的姜姓一脈相承下來的。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說:“姜姓起源於陝西西部黃土原上的意見.自從我於1934年到寶雞鬥雞台作田野發掘的時候就已經深切的感覺到。由於前面所說的薑城堡、清薑河、神農廟、潘溪水、姜氏城諸遺蹟的指引,就覺得姬、姜兩姓的關係由來已久,絕不能分屬兩族。”這說明了炎帝姜姓氏族的早期活動應認定是在今陝西西部一帶,所以申國的原封地也應該在此地域
陝西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一帶的“西申”古為申戎之地,所以“西申”也被稱為“申戎”,亦稱“姜戎”,應是“四申國”中地域最廣的。它本是古老的姜姓氏族的早期活動地帶,也可說是申人的早期活動地帶,是一個實力較為強大的封國。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的申侯曾對周孝王說:“昔我先驪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申戎之女同秦的祖先大駱婚配之後,申戎的勢力在西方是很強大的,為西方諸戎之首,即殷商之末的西戎“申侯”之國。週滅商後,勢力日盛,大約在王季時代申人投奔了周人。在周初大分封時,申人被封於陝西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一帶,建立起申國
《逸周書·王會解》記周初成周之會,按方位敘述了四方來貢者,其中有一段說:“樓煩以星施,星施者洱施;卜盧以執牛,縱牛者牛之小者也;區陽以鱉封,鱉封者若彘前後有首;規規以麟,麟者仁獸也多;西申以鳳鳥,鳳鳥者戴仁抱義執信;氏羌以鸞鳥……”此中的“西申”與其他西北部族並列,可證週人西北之申戎確實稱為“西申”。蒙文通先生曾經指出:“《西山經》有申山,有上申之山,有申首之山,申水出焉。《地理今釋》雲:'申首之山,今甘肅中衛縣南雪山山脈,東趨直至陝西蔑州河岸為申山上申山之首幹,故日申首也。'……則安塞米脂以北,西連中衛,為申戎之國,所謂西申。”參照當時政治形勢,我們可以得出西申國居於週都豐、鎬以西,並與秦國相鄰,活動區域大致在今甘、陝交界的小隴山南麓地區。
到了周宣王時期,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改封王舅申伯於今河南省南陽市,在原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相對於西土之申,此申國遂稱“南申國”。《元和郡縣圖誌》卷二十一鄧州南陽縣條下記:“本週之申伯國也,平王母申後之家。漢置宛縣,屬南陽郡。”《漢書·地理志》“南陽郡宛縣,故申伯國。謂宣王改封之後也,以前則不知其地。”這些史料都比較明確地肯定宣王時所封的申國就在今南陽市附近。南陽之申,除了文獻記載外,1981年在南陽市北郊出土的西周晚期“南申伯太宰”銅器也是古申國南封於此的有力證據。再者,對於其具體位置,《漢書·地理志》中也有提到:“申之疆域,在冥呃之北,淮水之南。”冥厄關,今湖北廣水市和河南信陽縣交界處,淮水即淮河。古南申國東接息(今河南息縣)、弦(今光山縣西北)、黃(今潢川縣西),西連呂(今南陽市西)、鄧(襄陽至鄧州市一帶)、飂(在今唐河縣西南80里湖陽鎮),北鄰繒(今南陽東北方城)、道(在今確山縣北)、蔡(在今上蔡、汝南),南近鄖(在今湖北安陸)、隨(今隨州市)、唐(今隨國西北)。1981年在南陽磚瓦場出土的銅簋兩件,其銘文有“中宰父大宰南申”、“南申伯大宰”字樣,可見,“南申”一說確實存在。
而東申國的具體地理位置,筆者認為信陽之申是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山)焉。平王即位,既封陳、蔡,而皆复之,禮也。”
杜預注:“道、房、申皆故諸侯,楚滅以為邑。荊,荊山也。都說信陽為春秋時申國地,有的還說謝城在信陽“縣西北六十里” 。其位置正當淮河上游北岸。楚宣王封其王舅與謝屬一遷,楚靈王遷其於荊,是屬再遷,楚平王時“復之”,申人則又回到其淮域故地,當是三遷。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稱信陽之申為東申,是今人顧鐵符為了區別南陽之申即南申而創立的名詞,並非當時已有東申之名。信陽南有平靖關、武勝關和九里關所謂“信陽三關”,北有淮河天險,扼南北交通要道,控淮河流域咽喉,是春秋時期的戰略要地。清代江永《春秋地理考實》日:“申伯雖封於謝,而其後乃國於申。”江氏已註意到了南申疆域不斷擴大的史實:其都邑初陟封時在今河南省唐河縣之謝城,後又遷至今河南省南陽市之申城。
申江平原的“申呂”為呂人在申江下游平原建立的申呂國。呂為古代四岳部落之後,是古老的姜姓部族的一支,在夏代以前便活躍在中國大地上,歷經夏、商至兩週時期,一直作為重要的方國而存在。《史記·齊太公世家》說:大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國,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通志·氏族略》載“呂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後也。虞、夏之際,受封為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呂。”可見,呂國的遠祖為炎帝,其近祖為上古神話傳說時代的神話英雄共工,其始封之君為堯、舜時期助禹治水有功的伯夷。呂國是姜姓部族在虞、夏時首封的第一個方國,呂族亦有多支被封於各地。在夏王朝時期,呂族的一支曾被封於呂地(今河南南陽一帶),至周宣王改封其元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時,該呂族被迫放棄南陽的呂地,改遷於長江下游進海口一帶的申地,即申江平原。該呂族在申江平原發展,史稱“申呂族”,其後該族在申江平原即揚子江(黃浦江)兩岸地區建立申呂國。
------------------------------------

許由皋陶伯夷(四岳)考辨
                             許秀南撰文
在許由與許氏文化文集之三--《許氏源流》(王道生、李立新編著)“論許姓祖地”一文中,為了論證許由是許姓始祖,援引了近代學者楊寬、童書業、朱芳圃等人的論述,認為“許由、皋陶、伯夷(四岳)為一人”。本文筆者認為,楊、童、朱三人的認識與司馬遷等學者的見解相悖。在無法否認司馬遷見解的前提下,只能認定楊、童、朱的見解是錯誤的。
先說皋陶與伯夷:
《史記.五帝本紀》:“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和”。
《史記.夏本紀》:“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
從司馬所記中,我們可知:皋陶與伯夷不是同一個人。
那麼,許由與伯夷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關於許由其人其事,司馬遷表示懷疑。對於後人傳說中的這位高賢,《史記》中並無專文記載。連商末孤竹君的倆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因互讓王位,又“扣馬諫武王”,恥食週粟而餓死,司馬遷認為其節義,在《史記》中不惜筆墨撰寫“伯夷傳”。而對於許由這位“逃王禪位”的隱士鼻祖,卻為何無片文記敘?豈不令人感到奇怪!
關於許由的生平,既然《史記》中無記載,我們只好在其它古籍中找答案。
《水經.注》:“陽城,南對箕山,山上有許由塚,堯所封也。” 
皇甫謐《高士傳》:“許由歿,葬箕山之顛,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里。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祀五嶽。” 
從《水經.注》和《高士傳》,我們得知,堯在位時許由就死了,才有“堯封其墓”之說。
再考伯夷在世年代:
《史記.夏本紀》:“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
四岳、太岳、大岳都指伯夷,這一點為歷代史家共認。
《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 ” 
於此,我們可知,伯夷經歷了堯、舜、禹三朝,為三朝功臣。而許由,堯在位時不願做官,固辭堯禪,堯在位時他就死了。許由和四岳伯夷在世年代不同,絕不可能為同一人
許由與皋陶是不是同一人呢?這倒是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首先,許由與皋陶之間,存在一個許由與伯夷之間同樣的問題:在世年代不同。但是,在居住地、封地等方面,許由與皋陶的相同或相似之處,要比許由與伯夷相同或相似之處多得多。
許由先祖是誰?史書無考,後隱居陽城槐里,歿葬箕山,史籍則記載明確無異。
從《百度知道》查知:黃帝軒轅氏的後裔中,有堯時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皋陶,皋陶的兒子伯益世襲大理之職,子孫以官為氏,稱理氏。商末,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被紂王處死。其妻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譏得以活命,後不忘李子活命之恩,改姓李。春秋時,有道家創始人李耳聞名於世,今不少李姓尊其為始祖。
《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而後舉益,任之政。”這就是說,皋陶有後代封於許。
《史記.夏本紀》又說“帝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避居箕山之陽。” 
據考,皋陶又作咎繇。
有學者考證,皋字古音通虎,與許字古音相同。
許由原名繇,與咎繇名相同。
許由的後代在許地,皋陶也有後代封於許。
這樣,由咎繇而皋陶,又由皋陶而許由。許由隱居箕山,皋陶之子伯益也避居箕山。“許由與皋陶是同一人”的推論,在沒有文字記載可考,僅憑口傳的歷史演變過程是基本可信的。
如可認定皋陶與許由是同一人,而皋陶是李姓祖先,代而言之,許由就是李姓祖先。
這正好印證了文天祥於南宋寶祐五年所撰《蓮花塘許氏初修族譜》中所說:“由出高陽,實軒轅後。伯夷姜姓,實炎帝后。” 
如果“皋陶與許由是同一個人”的推論可以成立,原先戴在許由頭上的光環將大放光芒。需知天下李姓乃當今第二大姓,數千年來,王侯將相、精英名流何其多也!
不知有無像關心許姓始祖研究那樣的專家學者,來研討論證許由是李姓祖先?李姓中有無如許姓中崇拜認定許由為始祖那樣的人才?
敝人不敏,學識淺陋,拜讀《許氏源流》,按圖索驥,恭候賜教。
-------------------------------
史記讀書筆記齊太公世家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khmx9A
史記讀書筆記齊太公世家
2017-08-12 由 泰山觀察 發表于歷史
這篇講的是呂尚家族由開始到滅亡的事情,呂尚是周朝開國功臣,職位相當於宰相,是周朝統一天下功勞最大的一個,從世家排序也看的出,第二篇。
看過封神榜的朋友應該知道姜子牙,不錯,姜子牙的原型就是呂尚。呂尚本姓姜,其先祖後來被分封到呂這個小國,古代一般都用國名當姓,在電視劇里他介紹自己叫姜尚,其實都是一個人。
現實里的姜尚可沒那麼厲害,不懂法術更不是什麼神仙,只是個到了晚年仍然一無所成的老頭。這個千里馬一直在尋找伯樂,曾經為紂王工作過,得不到重用,辭職不幹了,也找過其他諸侯,乾的也不順心。。。直到西伯侯姬昌的出現,他聽說這個人比較親和而且任人唯賢,所以想去他那裡效力,但直接去人家又不待見,怎麼辦呢?於是他就想了個辦法,用直勾釣魚來吸引西伯侯,難怪作者在書中要用"奸"這個字來形容這種行為了。不過,呂尚這個人確實厲害,文韜武略無人能及,沒有他,周朝還真不一定能統一天下!周武王討伐紂王的時候,先算了一卦,竟然不吉利,武王有點害怕,打退堂鼓往後撤,此時是呂尚鼓勵武王不要退縮,嚴令軍隊,勇往直前。周朝的制度還有軍隊建設,用兵方略都是他建立的,後人在軍事上的創新不少都是以太公兵法為基礎的。
這裡有個事需特別注意,算卦是不準的!算卦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到今天仍然興旺不衰,為什麼呢?可信嗎?古人發明了這個玩意,尚且不能算準,更何況現代人呢?不過這個東西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我對這些持中性態度,本來是不相信的,但確實親眼所見,親身體會到一些古代咒語之類的事,不得不信,或許存在真的是合理的吧!
這裡有個現象,有些人生來就是當帝王的,而有的則只能當軍師宰相,生來不是指出身而是天生具有某種特質。知名度較高的皇帝有劉邦,朱元璋,這些人出身卑微貌似軍事權謀什麼的都不如幫他打天下的那些宰相們,但是都當了皇帝;宰相級的有呂尚,管仲,蕭何,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些人都比較聰明,文韜武略樣樣厲害,最後只能幫助別人奪取了天下,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呢?看來,天子受命於天,還真不是想當皇帝就能當的。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聰明才智文韜武略不是取得天下必備的一個因素,那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呢?
我總結的不全,說幾個,大家可以補充。
首先要能團結人,讓大家都不自覺的圍著你轉,心甘情願的為你獻身,這叫領袖情結吧。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特質,幾乎是天生的,後天是無法培養的。
其次要有抱負,要有掌控天下的胸懷,你說劉邦有這種野心嗎?當然有了,這種野心是張良蕭何這些人賦予他的,不斷暗示他激勵他,他採取的那些政策,比如"約法三章 ",這種類似於三大紀律八大注意的約束,是反映出領導者的魄力和野心的,得民心得者天下嗎?
再者,對未來要有明確的願景,不過在政治上這點不是必需的,因為政治上無非就是推倒一個舊朝代建立新朝代,這幾乎是唯一的目標。在商業上則需要敏銳的洞察力。
其他的比如會不會用兵什麼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劉備會用兵嗎,能讓諸葛亮鞠躬盡瘁就夠了!上面這些都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出身。在這一點上人人平等。出身在什麼樣的環境就會有什麼樣的特質,劉邦也就能在古代那種特殊的環境下能成功,放到現在還能成功嗎?而出身偏偏又是無法選擇的。有時,我們可以說出身不重要,個人奮鬥努力才重要,這是自我鼓勵富有欺騙性的話,出身事實上很重要,這決定了你的未來,是繼續讀書還是輟學打工,是富二代還是屌絲二代,這直接和出身掛鈎。但既然出身無法選擇,只有通過奮鬥求改變了。
還有一點或許也有影響,諸葛亮等人的足智多謀太過突出反而缺少了人文情懷,過於專注於具體的事情上比如怎樣布陣,怎樣鬥爭如何打敗對手,這樣反而讓人對其敬而遠之,有些敬畏之心,不再那麼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正所謂,此消彼長。
舉幾個著名的例子,阿里巴巴的馬雲,不懂編程,不懂技術,就是講義氣能團結別人,大家都見到了他的成功。個人電腦剛起來時,賈伯斯也是不懂技術的,他就看到了這個前景,懂得怎麼把最優秀的人才聚集到自己周圍,也成功了。於是就有個疑問了,一個人最終能幹什麼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這有道理嗎?性格決定命運!一個搞技術的讓他去當領袖領導別人怕是很難的。自己從出生到成年,所經歷的每天所做的每件事都逐漸了塑造了自己的性格,也就決定了自己未來會達到何種成就。
再返回說呂尚,周朝統一天下之後,就把齊國土地分給他了,呂尚全權統治,只需定期朝見天子,每年納貢就行了。因為呂尚功勞太大,周朝天子還賦予其一個特別大的權利,有哪個諸侯不服想反叛,齊國代皇帝討伐之。這個權利太大了,在這之前是沒有的事,以前都是皇帝親自討伐,哪會讓別人代勞呢?代勞的同時天子的權利也被分出去了,風險很大,弊端很大。果然,齊國後面的皇帝就利用這個權利來侵略別的國家,趁機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裡,重點說兩件事。
一是呂尚受封后出發去齊國上任,竟然在路上的旅館裡連住好幾天,一點也不急,店老闆都看不下去了說,時機稍縱即逝,您住的這麼享受,肯定不是到國家去就任的吧?呂尚一聽,趕緊穿衣夜裡就趕路,天不亮就到了。對的,反正革命勝利了,幹嘛那麼著急呢?要是打仗的時候估計連覺都睡不著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啊,壓力可以激發人的潛力,壓力真的很重要,沒有壓力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還有一個例子,齊桓公登位的事。齊桓公的前一任皇帝很是兇殘,動不動就殺人,齊桓公兄弟們怕有一天被幹掉,趕緊跑到別的國家避難去了,結果有一天這個皇帝被殺了,國家需要繼承人,誰來當呢?就從齊桓公這些兄弟中選,於是選中了齊桓公還有一個公子糾,他們當時都分別在不同的國家避難,約定誰先趕回來誰當皇帝,公子糾這邊的人呢,除了送公子糾回國,還派兵去路上刺殺齊桓公,齊桓公被射中了衣服鉤帶,於是裝死,對方以為他真死了,於是放慢了送公子糾回國的速度,齊桓公便起身飛快地趕回齊國,等公子糾趕到時,齊桓公已經繼位,公子糾最後被殺了。而為公子糾出謀劃策的就是管仲。這個人很厲害,後面再講。公子糾這些人也太粗心了吧!反正沒有競爭對手了,幹嘛趕那麼快呢?
這兩件事情都說明,壓力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有多重要壓力是什麼呢?壓力就像一副扁擔,一個人擔著一副扁擔走路和空著手走路感受是不一樣的,至少擔著點東西走路不會漂浮,會更加沉穩踏實,一步一個腳印,就算以後回憶起來至少還有得回憶,即使是累苦;要是沒有扁擔,人生的經歷真是蒼白啊。所以,當我們有了壓力,有了挑戰,有了對手,有了敵人,這都是給自己加了一副扁擔,只要我們還能扛得起,就要咬牙往前走,以後你會發現這些扁擔會讓你回憶起來是如此甜蜜和享受。 如果外在壓力沒有,不妨自己給自己壓力,可以督促自己,上面兩個例子已經給我們很好的警示作用了,你在放鬆享受的時候,別人卻在努力用功,為什麼最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那麼大呢?原因不言自明。不知不覺又想到了大學,很多同學在高中很努力,到了大學就放開了玩,很久很久以後才會明白,大學是人生的前奏,真正的生活還沒開始呢?見過不少朋友後悔?玩電腦玩了幾年,和妹子纏綿了幾年,眾所周知,中國的大學真的沒啥壓力,其實對學生的未來真不是一件好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不能給自己施壓,會迷失隨波逐流,未來會怎樣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分封制。今天看來當然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這種制度不僅分解了國家的土地,和皇帝平分天下,而且順帶著把皇帝的權利也分了,整個一個國中之國,皇帝手中還剩下什麼呢?土地,權利,兵力,百姓統統都沒了,皇帝拿什麼來制約各個諸侯國呢?不知道當時的統治者是否想過這個問題?但以當時社會發展的程度來說,或許沒有其他更好的制度了,不象今天有了民主制,君主制等各種形式,選擇分封制就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吧,是可以理解的。當分封制開始出現,也意味著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國家分裂,各個被封的諸侯國在各個方面完全不需要依賴政府,最主要是有自己的軍隊,其完全可以和中央政府對抗。到了秦朝取消了分封制,實現了真正的統一,但到了漢朝,又重蹈覆轍,這次是只封劉家後代子孫,可惜人都是自私的,沒有人把所謂的國家大義當回事,即使是自己家的國家也不行,果然發生了七國之亂,要把皇帝給廢掉。高估了人性善的一部分,忽略了人追求利益的一方面,更不能指望用禮義廉恥這些倫理道德,還有禮儀一類的東西來約束,明顯不靠譜,事實證明,還是要靠完善的制度來保證才行。
分封制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但在商業上大有可借鑑之處,分封重點在於分字上。舉個例子,華為公司的股權分紅制度,98%以上的股份都分給員工,員工只可以分錢,但沒有決策權,不能參與公司管理。這和西方公司傳統的股權和擁有的實際權利一致這一原則是背道而馳的,目前華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證明了這種制度是優秀的可行的,當然這需要魄力和勇氣。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也有相似之處,即股票比例和實際權利完全分離,雖然軟銀占有最大股份,但其實際權力卻很少,不能干涉公司管理。
總結下就是,分錢不分權,錢分了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權分了不僅無法掌控而且很難收回來,權利越分散越不利於管理。 這都屬於制度創新,還是很值得咱們借鑑學習。
齊國後來成為了當時的第一個霸主,是如何實現的呢?離不開兩個人。
一個是呂尚,他到了齊國後,就大力發展工商業,富國富民,為齊國以後的崛起奠定了經濟基礎,呂尚治理國家也很有一套,是個全才。
第二個人是齊桓公了。記得之前上學的時候,在課本上還學過齊桓公和扁鵲的故事,說齊桓公不聽扁鵲勸告,病入膏肓,最後死了。這篇文章未提到此事,不過在管仲臨死時,齊桓公在用人上未聽管仲的勸告結果導致了國家內亂。齊桓公能夠稱霸最重要的是重用管仲,管仲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賢相,他一開始是服務於齊桓公的對手即公子糾,公子糾後來奪位失敗,齊桓公想把他也殺了,他的一個謀臣告訴他:如果想稱霸天下,就必需用管仲,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他輔助齊桓公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團結民心,並且積極的向外擴展土地,和其他國家搞好關係。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信用有多麼重要!
齊桓公討伐魯國,魯國打了敗仗,請求割地求和,齊桓公同意了,於是就見面訂盟約,誰知魯國的一個叫曹沫的人突然拿匕首脅迫齊桓公必需把這些土地還給魯國,齊桓公怕死就答應了,被放開後,齊桓公想反悔,不還給魯國土地了,管仲此時阻止了他說,已經答應人家了又要反悔,這是逞一時之氣,會失信於天下,諸侯們知道您不講信用,以後誰還幫助您呢?齊桓公聽到這就真的把土地還給魯國了。諸侯聽說了,都覺得齊國很講誠信紛紛爭著親附他。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誠信在今天顯得越發重要,無論處在什麼職位,在哪個行業,值得咱們每個人好好珍惜啊!
有兩件事頻繁發生,一是殺君篡位,二是通姦。在此文中出現了多次,紅顏禍水真的有一定道理。兩國之間的戰爭很多次是因為一個女人發生的。隨便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打一仗,就像兩個人說著話,突然就動起手來了,今天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看下我們國家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就知道,很緊張,衝突也不少,要是放在古代,早就下令討伐了,斷不會像今天這樣百般忍耐的,當然也可能是環境發生變化了,人類變的文明了,世界一體化了,強調經濟發展是第一位的。
死前一定要把身後事安排好,這非常重要。古今都如此,無論是皇帝還是一家之主要是安排不好,會引起國家大亂,家庭財產爭奪,我們見得太多了,血淋淋的教訓。齊桓公大大小小十多個老婆,生了一大堆兒子,死前就發生了奪嫡之爭,結果他沒安排好,立了個太子又許諾傳位給另一個兒子,他死後,所有兒子開打奪位,死的死傷的傷,齊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gqx54ml.html
---------------------------------
姜子牙開創的齊國在春秋時期依然是東方大國為何最終被田氏取代
2017-02-21 由 鬼谷歷史縱橫 發表于歷史
姜子牙受封開國
齊國早在西周時期已出現,當時周武王為了酬謝為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封建制度,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太公東去就國,近鄰的萊侯率軍與太公爭奪營丘。太公至營丘後,因應當地風俗,簡化禮節而修政。發展工商業,利用當地魚鹽之利,人口大增,使齊國成為大國。齊國在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建都於營丘。周康王時期,周康王分以珍寶之器分給齊丁公呂伋、衛國第二代君主衛康伯及晉國第二代君主晉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
齊丁公三傳至哀公,因受紀侯在周夷王前進讒言被夷王烹殺。哀公死後,他的異母弟呂靜被立為齊君,是為齊胡公。前866年,齊胡公為防紀國暗算,從營丘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此舉令齊人震動及有怨言,齊哀公同母弟公子山與私黨率營丘人殺死胡公,將胡公之子驅逐出境,又把首都從薄姑遷到臨淄,是為齊獻公。獻公兩傳至其孫厲公,厲公昏憒暴虐,國民痛恨他,遂聯絡齊胡公之子入齊國攻殺厲公。胡公之子皆戰死,齊人擁立厲公之子呂赤為國君,是為齊文公。齊文公把參與殺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結束長達四十餘年的宮廷內亂。
僖公時期成為諸侯小霸
文公三傳至僖公。齊僖公先後與鄭莊公及魯隱公結盟,得到兩國幫助,在其後十數年間齊僖公先後主持與多國會盟,平定宋、衛與鄭三國之間的鬥爭。齊國與盟國鄭、魯以宋殤公不向周天子朝覲而討伐宋國、以郕國不聽從周天子之命令不而討伐郕國、平定許國逼使許莊公出走,立其弟許桓公為國君、平定宋國華督之亂。前706年,齊僖公又在鄭國公子忽幫助下打敗狄戎,但是因贈送禮物給各盟國時,魯、鄭交惡,於前702年,齊國在鄭國要求下聯鄭伐魯。前699年,又應宋國要求,聯合宋、衛、燕三國討伐鄭國,齊國遂形成一個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時,國力更強。在前690年,降服紀國。前686年,齊國又與魯國討伐郕國,郕國降齊。
齊桓公,作用管仲,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
前685年齊大夫連稱、管至父弒殺齊襄公,立其堂弟公孫無知即位。齊大夫鮑叔牙早有預感齊國將發生大亂,在襄公在位期間就保護公子小白逃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另一大夫管仲則協助公子糾逃奔魯國。前685年,齊大臣雍廩殺國君無知與太夫連稱,國內無君,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相回國,魯國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咬舌吐血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臨淄即位,是為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發兵迎擊魯國,在干時(今山東淄博市桓台縣)大戰,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讓齊國成為強國,那麼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麼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聽從他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桓公和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菏澤市鄄城縣境內)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將齊國的霸業推至高峰。
齊恆公死後,諸子爭位,其後,齊國開始淪落,以致霸業崩潰。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開方、易牙、豎刁等人,當賢臣管仲、隰朋及鮑叔牙等相繼去逝,齊國開始走下坡路。
齊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為太子,並囑託宋襄公予以照應。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齊桓公餓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身死不葬,蟲流出戶」。後來易牙、豎刁等人擁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公子昭逃奔宋國。前642年春,宋襄公聯合曹國、衛國、邾國領兵攻齊,以助公子昭歸國爭位。三月,迫於諸侯軍隊的壓力,齊眾大夫在國氏、高氏兩家的率領下誘殺豎刁、無虧,迎立太子昭。但其餘四公子的追隨者興兵攻打已入齊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國。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發兵,擊敗齊眾公子於甗(今山東濟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齊都臨淄即位。此次動亂之後,齊國國力衰落,齊桓公霸業告終。
孝公死後,其子被公子開方殺死,公子潘奪位,是為昭公。昭公死後,其子姜舍在位僅五個月,就被公子商人弒殺自立,是為懿公。四年後,懿公被弒,齊人恨懿公驕恣,廢其子而迎公子姜元於衛。姜元即位,是為齊惠公。一連串的爭位至此結束,但齊國因此國力衰落,只能跟隨晉國與楚國爭霸。惠公死後,齊國國勢日蹙。頃公在位時(前589年),齊軍在鞍之戰中被晉軍打敗。靈公在位時(前555年),齊國因背盟討伐魯國。晉國帥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諸侯興師伐齊:齊靈公親自率師禦敵,在平陰被聯軍大敗。自此已無力稱霸。
齊國一向由天子二守的國氏、高氏兩公族輔政,其後有鮑氏(鮑叔牙之後)、崔氏(齊丁公嫡子季子之後)、慶氏(公子無虧之子慶克之後)、晏氏(晏弱之後)、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後)、欒氏(惠公子公子堅之後)等卿大夫掌政,卿大夫勢力日大,互相兼并,更開始廢立齊國國君。桓公由高傒迎立。崔杼迎立莊公姜光即位,殺太傅高厚,獨掌朝政。後來因莊公與崔杼妻棠姜有染,崔杼大怒,聯合棠無咎弒君,另立莊公弟公子杵臼為君,即齊景公。前546年,左相慶封(慶克之子)攻滅崔氏,崔杼自殺。前545年,鮑氏、高氏、欒氏攻滅慶氏,慶封逃到吳國。此後,齊國由上大夫晏嬰主持國政。晏嬰生活節儉,謙恭下士。對內匡輔國政,屢次勸諫景公,拔擢賢才司馬穰苴、越石父等;對外出使別國,機敏善辯,不辱使命,使齊國名揚諸侯。
前532年,惠公後代的欒氏、高氏被鮑氏、田氏聯合所滅,欒施和高強奔魯,齊國公族勢力大大減弱。田氏為陳厲公媯佗後代,始祖為田完,因在陳國內被排斥,流亡至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工正。田完傳五世至田桓子田無宇,田氏施惠於民,民心向歸田氏,田氏因而強大,晏嬰曾暗地裡對叔向說:「齊國之政卒歸於田氏矣。」。田氏的支系子孫田穰苴因打敗晉、燕兩軍被任命為大司馬,因田氏勢力擴大而警惕的高張、國夏對齊景公說穰苴的壞話,司馬穰苴被免官。田僖子田乞立志要除掉高氏和國氏。前500年,晏嬰去世。由高、國兩家把持朝政。前489年,景公病重,遺命國夏、高張扶立少子公子荼為太子,驅逐群公子,遷他們至東萊。不久,田乞發動宮廷政變,滅高、國兩家,高張被殺、國夏奔莒、晏圉奔魯。田乞弒殺晏孺子,與鮑牧及諸大夫另立年齡較長的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悼公。前485年,田成子田恆唆使大夫鮑息弒殺齊悼公,立公子壬為國君,是為簡公。前481年,田恆發動政變,殺死了闞止和簡公,擁立簡公弟弟公子驁為國君,是為平公。自此之後,田恆獨攬齊國大權,盡誅鮑、晏諸族。田氏家族專權於齊國平公、宣公、康公三代。
前391年,齊康公即位14年,沉溺於酒色,不理朝政(我暈,都到這時了,一個傀儡還有何事可理)。齊康公被田和放逐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以顯示別於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並其食邑,姜太公至此絕祀。
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演化成媯姓田氏。田氏代呂氏,經過了長期而複雜的反覆鬥爭。有和平演變,也有武裝鬥爭,有時隱蔽,有時公開。之所以演變成這樣的結果,還是得歸咎於公族、卿大夫之間的明爭暗鬥,相互傾軋所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862yyg.html
------------------------------
呂氏當政的齊國
2017-12-01 由 閒來讀歷史 發表于歷史
呂尚受封
齊國早在西周時期已出現,當時周武王為了酬謝為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封建制度,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 史稱姜齊。太公東去就國,近鄰的夷人萊侯率軍與太公爭奪營丘。太公至營丘後,因應當地風俗,簡化禮節而修政。發展工商業,利用當地魚鹽之利,人口大增,使齊國成為大國。
早期歷史
齊國在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建都於營丘。
周康王時期,周康王分以珍寶之器分給齊丁公呂伋、衛國第二代君主衛康伯及晉國第二代君主晉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
齊丁公三傳至哀公,因受紀侯在周夷王前進讒言被夷王烹殺。哀公死後,由他的異母弟呂靜被立為齊君,是為齊胡公。前866年,齊胡公為防紀國暗算,從營丘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此舉令齊人震動及有怨言,齊哀公同母弟公子山與私黨率營丘人殺死胡公,將胡公之子驅逐出境,又把首都從薄姑遷到臨淄,是為齊獻公。獻公兩傳至其孫厲公,厲公昏憒暴虐,國民痛恨他,遂聯絡齊胡公之子入齊國攻殺厲公。胡公之子皆戰死,齊人擁立厲公之子呂赤為國君,是為齊文公。齊文公把參與殺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結束長達四十餘年的宮廷內亂。
釐公小霸
文公三傳至釐公。齊釐公先後與鄭莊公及魯隱公結盟,得到兩國幫助,在其後十數年間齊釐公先後主持與多國會盟,平定宋、衛與鄭三國之間的鬥爭。齊國與盟國鄭、魯以宋殤公不向周天子朝覲而討伐宋國、以郕國不聽從周天子之命令不而討伐郕國、平定許國逼使許莊公出走,立其弟許桓公為國君、平定宋國華督之亂。前706年,齊釐公又在鄭國公子忽幫助下打敗狄戎,但是因贈送禮物給各盟國時,魯、鄭交惡,於前702年,齊國在鄭國要求下聯鄭伐魯。前699年,又應宋國要求,聯合宋、衛、燕三國討伐鄭國,齊國遂形成一個小霸之局面。到了釐公之子襄公在位時,國力更強。在前690年,降服紀國。前686年,齊國又與魯國討伐郕國,郕國降齊。
桓公即位
前685年齊大夫連稱、管至父弒殺齊襄公,立其堂弟公孫無知即位。齊大夫鮑叔牙早有預感齊國將發生大亂,在襄公在位期間就保護公子小白逃到莒國(山東莒縣),另一大夫管仲則協助公子糾逃奔魯國。公元前685年,齊大臣雍廩殺國君無知與太夫連稱,國內無君,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相回國,魯國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咬舌吐血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臨淄即位,是為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發兵迎擊魯國,在干時(今山東省桓台縣)大戰,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讓齊國成為強國,那麼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 想成就天下霸業,那麼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聽從他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桓公和管仲談論 霸王之術,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齊國稱霸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 等小國。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將齊國的霸業推至高峰。
諸子爭位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開方、易牙、豎刁等人,當賢臣管仲、隰朋及鮑叔牙等相繼去逝,齊國開始走下坡。
齊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為太子,並囑託宋襄公予以照應。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齊桓公餓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身死不葬,蟲流出戶」。後來易牙、豎刁等人擁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公子昭逃奔宋國。前642年春,宋襄公聯合曹國、衛國、邾國領兵攻齊,以助公子昭歸國爭位。三月,迫於諸侯軍隊的壓力,齊眾大夫在國氏、高氏兩家的率領下誘殺豎刁、無虧,迎立太子昭。但其餘四公子的追隨者興兵攻打已入齊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國。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發兵,擊敗齊眾公子於甗(今山東濟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齊都臨淄即位。此次動亂之後,齊國國力衰落,齊桓公霸業告終。
孝公死後,其子被衛開方殺死,公子潘奪位,是為昭公。昭公死後,其子姜舍在位僅五個月,就被公子商人弒殺自立,是為懿公。四年後,懿公被弒,齊人恨懿公驕恣,廢其子而迎公子姜元於衛。姜元即位,是為齊惠公。一連串的爭位至此結束,但齊國因此國力衰落,只能跟隨晉國與楚國爭霸。
霸業崩潰
惠公死後,齊國國勢日蹙。頃公在位時(前589年),齊軍在鞍之戰中被晉軍打敗。靈公在位時(前555年),齊國因背盟討伐魯國。晉國帥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諸侯興師伐齊:齊靈公親自率師禦敵,在平陰被聯軍大敗。自此已無力稱霸。
晏嬰相齊
齊國一向由天子二守的國氏、高氏兩公族輔政,其後有鮑氏(鮑叔牙之後)、崔氏(齊丁公嫡子季子之後)、慶氏(公子無虧之子慶克之後)、晏氏(晏弱之後)、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後)、欒氏(惠公子公子堅之後)等卿大夫掌政,卿大夫勢力日大,互相兼并,更開始廢立齊國國君。桓公由高傒迎立。崔杼迎立莊公姜光即位,殺太傅高厚,獨掌朝政。後來因莊公與崔杼妻棠姜有染,崔杼大怒,聯合棠無咎弒君,另立莊公弟公子杵臼為君,即齊景公。前546年,左相慶封(慶克之子)攻滅崔氏,崔杼自殺。前545年,鮑氏、高氏、欒氏攻滅慶氏,慶封逃到吳國。此後,齊國由上大夫晏嬰主持國政。晏嬰生活節儉,謙恭下士。對內匡輔國政,屢次勸諫景公,拔擢賢才司馬穰苴、越石父等;對外出使別國,機敏善辯,不辱使命,使齊國名揚諸侯。
田氏專權
前532年,惠公後代的欒氏、高氏被鮑氏、田氏聯合所滅,欒施和高強奔魯,齊國公族勢力大大減弱。田氏為陳厲公陳躍後代,始祖為陳完,因在陳國內被排斥,流亡至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公正。陳完傳五世至桓子陳無宇,陳氏施惠於民,民心向歸田氏,陳氏因而強大,晏嬰曾暗地裡對叔向說:「齊國之政卒歸於田氏矣。」。陳氏的支系子孫陳穰苴因打敗晉、燕兩軍被任命為大司馬,因陳氏勢力擴大而警惕的高張、國夏對齊景公說穰苴的壞話,司馬穰苴被免官。釐子陳乞立志要除掉高氏和國氏。前500年,晏嬰去世。由高、國兩家把持朝政。前489年,景公病重,遺命國夏、高張扶立少子公子荼為太子,驅逐群公子,遷他們至東萊。不久,陳乞發動宮廷政變,滅高、國兩家,高張被殺、國夏奔莒、晏圉奔魯。陳乞弒殺安孺子,與鮑牧及諸大夫另立年齡較長的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悼公。前485年,成子陳恆唆使大夫鮑息弒殺齊悼公,立公子壬為國君,是為簡公。前481年,陳恆發動政變,殺死了闞止和簡公,擁立簡公弟弟公子驁為國君,是為平公。自此之後,田恆獨攬齊國大權,盡誅鮑、晏諸族。陳氏家族專權於齊國平公、宣公、康公三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62oxv4v.html
---------------------------------------------------
春秋戰國:春秋五霸之「尊王攘夷」齊桓公
2017-08-19 由 普羅特惠 發表于歷史
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也是春秋五霸之首,有「首霸」之稱。
眾所周知,齊桓公即位後,以管仲為相,全方位改革,成就自身霸業。而在即位過程中,與管仲的糾葛也令人津津樂道。當時齊國內亂,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將爭王位。
公子糾有魯國相助,並由管仲率輕騎攔截刺殺公子小白,但是以失敗告終。後桓公先至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軍。而後發兵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公子糾師傅)自殺,管仲被囚禁送回齊國。
桓公欲殺管仲,然鮑叔牙勸說:「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後拜管仲為相。
...
管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受齊桓公重任為相後,深的桓公信任,得到了桓公重用,命他對齊國的經濟政治軍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政治方面,整頓行政管理系統,「叄其國而伍其鄙」。使部落的殘餘影響被徹底革除,行政區域的組織結構更加精細化,並且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軍事方面,原則是「作內政而寄軍令」,措施是「參其國而伍其鄙」,所以,「守則同固,戰則同強」。
用人方面,在任命一切官員時,都必須根據其實際的政績,特別是要有取信於民的真實政績,而不是虛假的、表面的政績。
外交方面,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經濟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質好壞、產量高低來確定賦稅徵收額,馬克思級差地租與之相同。
改革後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
前679年,諸侯與齊恆公在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l6lqkmg.html
------------------------------


四岳考
童書業
    “四岳”有山名,有人名,(又有官名,從人名、山名而來。)然山名實本於人名也。嘗考“四岳”之來源,《詩·崧高》篇曰:“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國語》謂申、甫、齊、許皆四岳之裔,則所謂“維岳降神”之神,實即四岳也。四者多也;(太古人以四為最多數,古文甲乙丙丁字之象形為一組,戊一下又為一組;一二三四字為一組,五以下又為一組:可證。 )岳,岳神也,崧岳非一峰,故謂之多岳;(或以陽城、太室、三塗等山實四之數,未是。)則四岳者,崧山之主神,而姜姓民族傳說中之先祖也。《國語》又謂齊為伯夷之後,伯夷殆即四岳;(姜姓民族本為西夷,殆伯夷之名所由起。)《世本》謂伯夷為堯四岳,《潛夫論》稱“四岳伯夷為堯降典,折民惟刑”:可證二人確有合一之可能。伯夷始見《呂刑》,《呂刑》乃東周初之作,(關此餘別有考。)故伯夷具有半神半人之性,(《呂刑》謂上帝命三後卹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一降字即表現有神性。)與《崧高》之所謂岳神者異趣矣。迄東周伯夷又化為皋陶,《墨子·尚賢篇》上言“天之所使能誰也?曰:禹、稷、皋陶是也”;下引《呂刑》命三後一節;再徵以陶、夷之音近,皋陶之後封在許之說(見《史記·夏本紀》):二人為一,當屬可信。《魯頌》之皋陶,益俱人性,較之《崧高》之岳神,可稱脫胎換骨矣!降及戰國,四岳、伯夷、皋陶並出,化為三人;(益與許由亦皋陶之化身,當別為文論之;明陳霆有許由即四岳說,今人章太炎有許由即皋陶說。)四岳又或為四人。(《虞書》於四岳下加“僉曰”,《國語》為禹與四岳為一王四伯)。伯夷、皋陶本皆掌刑者,《虞書》既使皋陶掌刑,伯夷乃不得不改使典禮,(典禮之典字,乃從《呂刑》降典之典字而來。)其作偽固亦可哂。而四岳復因名稱之關係,分化為山岳之四岳。(岱、南、西、北之四岳。)《虞書》中五行之思想已極盛,(《虞書》中事物之數多從五,可證。)其稱四岳不稱五嶽,即可證山岳之四岳,由人之四岳脫化而來也。
                                                         二十三,九,十六,於杭州。
[ 原刊於顧頡剛、譚其驤主編《禹貢半月刊》第二卷第三期(總數第十五期)第8頁,禹貢學會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月一日出版 ]
--------------------------------------

本書約二十萬字,楊寬充分運用神話學的武器,還原古史傳說的本來面目,探究中國古史的源頭。他一方面贊成顧頡剛等人提出的古史神話演變說,同時又反對康有為以來的「托古改制」說和「新學偽經」說,他認為古史傳說多是古代東西二系氏族原有神話的演變和融合,它的演變多是自然的的演變,而很少是人為的改造。
他竭力主張神話分化說,認為這是古史內容日趨復雜的主要原因,這是對顧頡剛「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發展和補充,並得到顧頡剛的肯定。童書業更是在《古史辨》第七冊自序中將楊寬贊譽為在顧頡剛之后,集「疑古」史學之大成。
楊寬(1914—2005),字寬正,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白鶴江鎮人。曾就讀於蘇州中學師范科,1936年畢業於光華大學國文學系,師從史學大家呂思勉、蔣維喬、錢基博。1936年參與上海市博物館籌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館館長兼光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53年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59 年調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1970年又調回復旦大學歷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國邁阿密定居至逝世。歷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主任秘書、古物整理處處長,上海市博物館館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第一至第三屆副理事長。
代表著作:《中國上古史導論》《戰國史》《古史新探》《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發展史》《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西周史》《歷史激流——楊寬自傳》等。
目錄
自序
第一篇 古史傳說探源論
一 論托古改制說
二 論鄒魯、晉、楚三方傳說本於民情說
三 論層累造成說
第二篇 論古史傳說演變之規律性
一 殷周之宗教觀念與古史傳說
二 神稱號、祖先廟號與古史傳說中之人君稱號
三 古史傳說中之朝代系統
四 東西民族神話之融合與古史傳說系統之組成
第三篇 盤古、槃瓠與犬戎、犬封
一 序說
二 盤古與槃瓠
三 犬戎、犬封與槃瓠
四 南方民族中槃瓠盤古之傳說與信仰
第四篇 三皇傳說之起源及其演變
一 三皇之本始與三
二 三皇傳說之演變
三 古帝與三皇之配合
第五篇 黃帝與皇帝
一 序說
二 黃帝與皇帝及上帝
三 涿鹿之戰與阪泉之戰
附論 蚩尤與蓐收
四 論黃帝之制器故事
五 論黃帝之世系傳說
第六篇 堯與顓頊
一 序說
二 堯與顓頊
三 論顓頊、堯為西方民族之上帝
第七篇 舜與帝俊、帝嚳、大
一 帝俊與帝嚳
二 舜與帝俊、帝嚳
三 大嗥與帝嚳、帝舜
四 論帝俊、帝嚳、帝舜等為殷人東夷之上帝
五 帝俊之世系傳說
第八篇 五帝傳說之起源與組合
一 五帝與五色天帝
二 古帝與五帝之組合
三 三皇五帝說後起之糾紛
第九篇 「陶唐」與「高陽」
一 自來關於「陶唐」之解釋
二 論陶唐即高辛、高陽
三 論唐虞連稱
第十篇說夏
一 自來關於「夏」一名之解釋
二 夏國族之有無問題
三 「夏後」解
四 「有夏」解
附函一
附:「說夏」補
第十一篇 丹朱、騅兜與朱明、祝融
一 丹朱與驤兜一
二 丹朱、驤兜與朱明、昭明、祝融
三 閼伯與昭明、祝融
四 祝融與燭龍
五 陸終與祝融
附一:劉為堯後說探源(楊寬)
附二:說罐兜所放之崇山(童書業)
第十二篇 鯀、共工與玄冥、馮夷
一 鯀與共工
二 鯀、共工與實沈、台駘、玄冥、馮夷
第十三篇 許由、皋陶與伯夷、四岳
一 許由與伯夷
二 許由與皋陶
三 伯夷與皋陶
第十四篇 禹、句龍與夏後、後土
一 引言
二 禹與勾龍
三 禹生於石與娶塗山女之說
四 禹征有苗
五 余論
第十五篇 夷羿與商契
一 夷羿與商契、商均
二 羿契傳說之轉變
第十六篇 啟、太康與王亥、蓐收
一 啟與太康
二 啟與王亥
第十七篇 伯益、句芒與九風、玄鳥
一 益與燕
二 玄鳥、鳳鳥、九鳳與句芒及益
三 伯益與百儀、伯夷
附論 伯益與伯翳
第十八篇綜論
一 古史傳說與神話
二 古代神話與歷史背景
附錄 劉歆冤詞
---------------------------------------------

李火德:李家一世祖,享年87歲,為李家精神典範,平生仗義輸財、樂天知命,而其妻識大體、具婦德,子孫繼志述事、詩禮相傳,有著中國傳統中的理想家庭。李氏祖先為閩西客家人,後移居詔安,詔安屬福建彰州,漳州為閩南系統,故李家為閩南化的客家人
---------------------
隴西李氏唐朝皇室後裔李火德之百世直線世系考
2017-08-25 由 姑臧李氏研究 發表于歷史
中華李氏百世直線世系考
(1世 )少典,姓公孫→
(2世)黃帝,少典之子,名軒轅。在位100年,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4世 紀,距今4400年。以德才擒殺蚩尤,取代神農氏炎帝。黃帝時已開始多妻制,傳說他有妻14 人,娶西陵氏的女兒嫘祖(發明養蠶)為元妃,次妃為方壘、彤留、嫫母等。黃帝有25個兒子, 得到了姓的,即為諸侯的只有14個。→
(3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二子,一玄囂,即青陽, 生子喬極,青陽為諸侯,住在長江;另一昌意,分封為諸侯,住在若水,娶蜀山氏女兒昌仆為妻,生高陽。→
(4世)顓頊帝,在位78年,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名高陽; 喬 極,玄囂子。→
(5世)顓頊有八個好兒子,世人受了他們的好處,稱他們「八愷」;有個不成材的 兒子,不接受教育,不知道什麼是好話,天下人稱他「濤杌」;鯀,顓頊子,生禹;大業,顓頊子 ,生女華;窮蟬,顓頊子;高辛,即帝嚳,在位70年,喬極子,黃帝長子之孫,顓頊侄子。→
( 6世)女華,大業子,生皋陶;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兒,生放勛,娶取訾氏的女兒,生摯。帝嚳有八 個好兒子,時人稱之為「八元」;帝嚳去世,摯繼承帝位,無政績,他死後弟放勛繼立,即帝堯, 堯為帝嚳之子,在位98年。夏禹,名文命,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生活在公元前21世紀 ,其父鯀,其子啟。→
(7世)皋陶,李氏血緣始祖。在堯為炎黃夷聯盟首領時,任理官,即掌管 司法的長官。他主持制定了五種刑罰【墨、劓、非、宮、大辟】,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至舜(是 黃帝次子昌意的第八代孫)繼位後,仍用皋陶為大理,天下罪惡得以平正,人民安居樂業;他提出 的「治天下須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張,深得舜帝賞識。舜帝將他作為繼位侯選人,但還未及禪讓,皋陶就病逝了。皋陶之後,歷禹、夏、商,26世為理官。 →(8世)伯益,皋陶長子,因善訓鳥獸被舜帝賜了贏姓,成了贏姓部落的首領;次子仲甄,又叫仲 偃。丹珠,堯子,不賢,因之堯禪位給舜。→
(9世)伯益(姜伯益)子思成→    
(33世)理征,按照古人以 官為氏的習慣,故稱皋陶及其子孫為理氏,以官為氏的理氏,傳至理征時,他因屢諫紂王【前1075-前1046】且執法不阿,遭亡身之禍。
→(34世)李利貞,得姓始祖。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帶著逃至伊侯之墟,飢采樹果得以活命,後理貞畏於紂王追 捕不敢姓理,於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稱李氏。此即「指樹為姓」之說,這表明李姓之始當在商末周初。→
(35世)李昌祖利貞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為陳大夫,家於苦縣。→
(36世)李彤德→
(37世)李慶→
(38世)李承→
(39世)李碩宗 彤德曾孫碩宗,被周康王【前877-前841】賜采邑於苦縣。→
(40世)李顯→
(41世)李 爽→
(42世)李環鼎→
(43世)李爵→
(44世)李寅龍→
(45世)李熙宏→
(46世)李 堯性→
(47世)李輝→
(48世)李連順→
(49世)李干,字符果,碩宗五世孫,時任周朝上御史大夫。→
(50世)李耳, 干娶益壽氏女嬰敷,生李耳。《史記·老子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之史。」 這是正史中明確指為李氏的第一人,許多書云:「李氏,李伯陽之後。」 李耳,於周平王【前770-前719】時任太史,古之聖人,博大精通,孔子曾問禮於他,受益不 淺,說我見到老子,「如龍乘雲」,即好象見到了乘風雲而上天的龍一樣。老子的學說,流傳於後 世,著有《道德經》上下編五千言。→
(51世)李宗,字尊祖,戰國時晉國人,後至魏,為將軍 ,被封於魏國的城邑段干,以邑為姓,人稱干木大夫、段干木。他曾求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隱而 不仕。魏文侯賞識他的才能,曾登門拜訪,欲授予官爵。段干木避而不見,越牆逃走。魏文侯不但 不怪罪,反而更敬重他,每乘車路過段干木的家,都要下車,以示尊敬之意。僕人對此十分不解, 魏文侯說:「段干木雖住陋巷,其賢德的名聲卻在千里之外,我怎能不尊敬他呢?」 →
(52世) 李同,段干木(李宗)生,趙國大將軍。→
53世)李兗,李同生,趙國相。→
(54世)李躋 ,李兗生,趙陽安君,李躋生二子,一名雲,一名恪。→
(55世)李恪→
(56世)李洪,李恪 生,字道弘,秦國太子太傅。→
(57世)李興族,李洪生,字育神,一名汪,魏國將軍。→
(5 8世)李曇,字貴遠,趙國柏人侯,後入秦,任御史大夫,死後葬於柏人(今河北唐山縣西)。李 曇生有四子:崇、辨、昭、璣。→
(59世)李崇,字伯佑,仕秦隴西(治甘肅臨洮)守,南鄭公 ,為李姓隴西房的始祖,曾求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焦作溫縣人),隱而不仕。李璣,字伯衡,在 戰國末,拜為秦國太傅,功名顯著。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房的始祖。→
(60世)李崇生二子, 長曰平燕次曰瑤。李瑤,字內德,南郡守,為狄道(隴西郡之治)侯。→
(61世)李信,瑤子, 字有成,為秦朝大將軍,封隴西侯。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說到他殺死燕太子丹的事:「嘗 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李璣有三子,雲、牧、齊。牧為 當時趙國國相,被封為武安君,從他開始把家定居在趙郡,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房的始祖。李牧 足智多謀,治國有方,又長於用兵,抵匈奴、打東胡,屢有戰功,甚得軍心。曾率軍伐燕,使秦國 不敢輕易舉兵趙國,後李牧兩次擊敗秦軍,秦國懼怕李牧,就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誣李牧造反,趙王 優柔寡斷,聽信讒言,終於殺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國大將王翦立刻率軍滅了趙國。→
(62世) 李超,一名伉,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
(63世)超生二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 翔。李仲翔,為漢朝河東太守、征西將軍,曾征討叛亂的羌人於素昌,陣亡,追贈太尉,葬於隴西 狄道東川(今甘肅狄道縣),其後人以此為家。→
(64世)李伯考,隴西、河東二郡太守。→
( 65世)李尚,為漢朝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令,他把家安在成紀。尚弟向,西漢時期人,范陽 房始祖也。范陽,三國時期魏置的一個郡,治陝西涿縣,晉朝時為范陽國,後魏復為郡。至西晉末年,李氏已成為甘陝交界之六郡中的大姓之一,氐人李特家族便是其中一支。→
(66世)李廣,李尚生有二子,大的叫李廣,為漢朝名將。《漢書·李廣傳》載, 李廣以善射著稱。文帝曾嘆息的說,如果李廣生在漢高祖之世,就能更好的顯示才能,封個萬戶侯 是不在話下的。景帝、武帝時先後仕隴西、北地(統甘肅舊寧夏、慶陽二府之地)等郡太守,先後 與匈奴七十餘戰,匈奴稱之為「飛將軍」,聞而避之。由於他勇敢善戰,時人傳說他箭能穿石。公 元前119年,隨大將軍衛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拔劍自殺。→
(67世)李廣生二子:長曰當 戶次曰敢。李敢,字幼卿,郎中令,關內侯。→
(68世)李禹,其父敢,字子道,其弟忠,頓丘 房始祖也,頓丘,漢代所置的一個縣,到晉朝,它成為頓丘郡治,隋朝復為頓丘縣,故城在今河北 清豐縣西南25里;李陵,當戶子,廣孫,《漢書·李廣傳》稱之:「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 武帝以為有廣之風。」仕為騎都尉。前99年,李陵奉命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千餘里擊匈奴,單于以 三萬多騎兵進攻,李陵陷於重圍但仍奮力拚殺,日殺敵數千。正當單于準備撤軍之時,漢朝降將侯 管敢向單于透漏了李陵軍無後援的消息,於是,單于再次猛攻,李陵終因矢盡,被迫投降。武帝聞 訊大怒,時太史令司馬遷認為李陵孤軍作戰,軍無後援,兵敗投降,不全是陵的過錯。武帝愈怒, 下令逮司馬遷,處腐刑。後武帝殺了陵的母親、妻子、兒女,陵在匈奴生活20多年後病死。其後 裔孫歸魏,因魏帝接見於邴殿,而賜姓邴。→
(69世)李丞,禹子,河南太守。→
(70世)李 先,丞子,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
(71世)李長宗,先子,字伯禮,漁陽丞。→
(72世) 李君況,長宗子,字叔平,一字子期,博士議郎、太中大夫。→
(73世)李本,君況子,字上明 ,郎中、侍御史。→
(74世)李次,本子,字仲居,巴郡太守、西夷校尉。其弟恬,三國前期人 ,渤海房始祖也,渤海,漢朝所置的一個郡,當時治河北滄縣,後漢把郡治移到河北南皮縣東北八 里,此後歷代有因有廢,治地不同,大體包括今河北海河以南,靜海、青縣、滄州,南皮以東,山 東東陵、寧津、無棣以北的地區。→
(75世)李軌,次子,字子逸,魏臨淮太守,司農卿。其弟 潛,申公房始祖也。→
(76世)李龍,另說隆,軌子,字彥緒,長安令、機弩將軍。→
(77世 )李艾,龍子,字世績,晉驍騎將軍、魏郡太守。→
(78世)李雍,艾子,字傑熙,為晉朝濟北 、東莞二郡太守。→
(79世)雍生二子,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其五世孫李文度,為西涼安定 太守,他後來歸後魏,並徙家於河南京兆山北,於是,形成丹陽一大房系。丹陽,後魏所置的一個郡,北齊廢,故址在今河南項城縣東北。次曰柔。李柔,字德遠,北地太守。→
(80世)雍孫蓋,安邑房始祖也,安邑,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後魏分之為南安邑、北安邑二縣,不久又改北安邑為夏縣,隋朝改南安邑為安邑。地屬今山西夏縣、安邑縣。李合 ,柔子,字季子,前涼張駿、天水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
(81世)李昶,合子,字仲堅, 涼太子侍講。→
(82世)李皓,字符盛,另說玄盛,隴西成紀人,漢前將軍廣之16世孫也。北 涼段業(16國時涼王)時,曾任敦煌太守。公元400年,自稱涼公,為西涼的開國皇帝(西涼 武昭王興聖皇帝)。傳其身丈二,膊闊四圍,豹頭虎眼每餐食糧一斗,蒸豚二肘,酒量如滄海,力 能拔山,戲劍鉞二百斤如舉一羽。→
(83世)李皓生十子:譚、歆、讓、音、恂、翻、豫、宏、 眺、亮。音,鎮遠將軍房始祖也。李歆,字士業,為西涼後主。→
(84世)李歆生八子,勖、紹 、重耳、弘之、嵩明、崇產、崇庸、崇佑。李重耳,字景順,以國亡而奔劉宋,為汝南太守,後魏 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恆農太守,歷任後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
(85世)李翻孫三人,曰承 ,姑臧房始祖也,姑臧,始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後魏改為林中,北周復舊名,唐陷於吐蕃,即今 甘肅武威縣;曰茂,敦煌房始祖也,敦煌,初為漢朝所置的一個郡,唐建中年間(780-784 )陷於吐蕃,大中(847-859)時收復,即今甘肅敦煌縣;曰沖,僕射房始祖也。李熙,李 重耳子,字孟良,後魏金門鎮將,乃獻租宣皇帝。→
(86世)李音曾孫李系平涼房始祖也,平涼 ,是東晉時苻秦所置的一個郡,後魏沿置,治所在今甘肅平涼縣內。李翻曾孫曰成禮,絳郡房始祖也,治在今山西新絳縣。李天賜,李熙子,乃懿祖光皇帝,字德真→
(87世)李豫玄孫曰剛,武陽房始祖也,武陽,為漢朝東武陽縣,後魏改為武陽,唐朝改為朝城 ,故城在今山東朝城縣西40里。李天賜長子起頭,長安侯;次子虎,乃太祖景皇帝;三子啟豆, 定州刺史房始祖也。李虎,即唐太祖,字文彬,後周柱國大將軍,因助宇文泰建立關中政權,受封為唐國襄公,並賜姓大野氏,至隋文帝楊堅在北周執政時,允許其複姓李。→
(88世)李丙,李虎生有八子,長曰延伯,生於山東,後太祖入關,延伯仕北齊為散騎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 陽伯附屬籍,貞觀初罷之,與姑臧、絳郡、武陽公三房,號四公子房,至開元23年復附屬籍,還 有譙王房(譙王真,字長宣)、蔡王房(蔡王岡同)、畢王房(畢王漳)、雍王房(雍王繪)、郇 王房(郇王韋)、大鄭王房(鄭孝王亮),丙為最小一子,先任北周安州總管,後任柱國大將軍, 襲爵唐國公(唐國仁公),乃代祖元皇帝。→
(89世)李昺有四子,長曰高祖淵,次曰梁王澄、 三曰蜀王湛,四曰漢王洪。蜀王房後為渤海王房。李淵,昺之長子,7歲襲爵唐國公,歷任刺史、郡守、衛尉、少卿等職。隋末,為太原留守,又是隋文帝獨孤(鮮卑姓)皇后的姨侄。乃堯大聖大光皇帝。→
(90世)高祖淵有22子,楚王智雲、荊王元景、徐王元禮、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鄭王元懿、霍 王元軌、虢王鳳、道王元慶、鄧王元裕、舒王元名、魯王元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曉、滕王元嬰、 秦王世民等。→
(91)李世民,即唐太宗。→
(92世)李治,太宗第九子,即唐高宗。→
(93世)李旦 ,即唐睿宗。→
(94世)李隆基,即唐玄宗。→
(95世)李亨,即唐肅宗。→
(96世)李豫 ,即唐代宗。→
(97世)李适(此處適念闊),即唐德宗。→
(98世)李誦,即唐順宗。→
( 99世)李純,即唐憲宗。→
(100世)李忱,即唐宣宗。→
(101世)李璀,即唐懿宗。→
( 102世)李曄,即唐昭宗。→
(103世)李柷,隴西李氏第69世,即唐哀宗,公元908年 被朱全忠殺害,葬於溫陵。→(104世)李熙照,公元908年,哀帝幼子熙照才歲余。當時朱 全忠對唐朝後裔斬草除根,把昭宗的八個兒子全都殺光了,熙照也危在旦夕,他的堂叔李開來把他 救了出來。唐室遭難時,開來任浙東尉,已77歲,他帶著熙照從河南洛陽彎山繞道,日隱夜行,沿途躲避搜查,終於逃回開來原籍福建邵武,開來子熙臨未成人即亡,便以熙照為嗣。→
(104世)李韜雲→
(105世)李英亮→
(106世)李新成→
(107世)李訓教→
(108世)李泰青→
(109 世)李泳定→
(110世)李綱,其祖上是唐朝宗室,從隴西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貞至李綱為77世 ,而李治為隴西李氏的58世,即李治與李綱之間相隔20世。李綱,字伯紀,生於1083年, 《宋史·李綱傳》載,其籍貫邵武,即今福建邵武。李綱在宋朝是著名的主戰派代 表人物,曾為觀文殿大學士。他在宋欽宗時,官至丞相。時金人侵擾中原,國家蒙難,人民遭殃, 李綱視國家安危重於一切,不畏丟官失職,甚至不顧身家性命,多次力主抗金,並親自指揮了像汴 京保衛戰這樣有影響的戰爭,從金人手中收復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然而,他為投降派所不容,被排 擠去職。南宋建立初年,李綱被高宗用為丞相,仍積極抗金,主張用二河義軍收復失地,→
(111世)李貴→
(112世)李奎(燔)(1129-1179),李貴之長子李燔,又稱奎公,又 名文宿,別名傑,號興隆,六歲時隨父遷居歸德州。燔在宋朝官至樞密副使,但受奸臣陷害,逃回 歸德州隱身,改名李奎,又為避金人之禍,攜五子孟佑遷居江西贛州石城渡,開荒種地,葬於石城 。→
(113世)李孟(奇),李燔之五子李孟,又稱奇公,又名孟佑,1152年生,九歲(1160年)隨父遷石城,1181年,因不堪重稅帶其二子珍、珠,到寧化石壁開基,並改名為奇興。→
(114世)李珠,李孟生有四子:珍、珠、珂、球。二子 李珠,原名德,號寶珠,又名大郎,1176年生在江西石城,六歲隨父遷寧化縣石壁村。李珠在 宋朝,歷任副榜、縣令尹等職。1251年,76歲的李珠被其子接往福建上杭贍養。卒於1255年。→
(115世-……)李火德,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1231年,29歲 的水德攜妻帶子和母潘祖太,從寧化縣石壁村遷居廣東鎮平縣,其後裔再次外遷,據說有遷至山東 的;1226年,木德、火德離開寧化縣石壁村,先居福建上杭,其後裔又有遷往廣東梅縣的,繼 而遍布海內外。李火德,字丙鳳,號閩海,1206年11月8日子時出生在寧化縣石壁村。屬隴 西李氏27世裔孫。19歲任汀州府寧化縣儒學教諭;21歲與其兄木德遷至上杭。火德原配伍氏 一直無育,火德63歲時(1268年),伍氏親自聘媒,納娶上杭豐郎陳梅山之19歲女兒為妾 ,婚後六年得三子二女,三子分別是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此三子後裔繁衍極盛,並且名人輩 出。火德第8代裔孫李崇誠,明進士,被詔入翰林院任文淵閣大學士,曾奉命參修《永樂大典》; 火德第17代裔孫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書協辦、文華殿大學士;火德第11代裔孫李福瑛、 第16代裔孫李明吾、第17代裔孫李陟瞻、第22代裔孫李端毅、第23代裔孫李威光分別在明 清時期任將軍職。第28代裔孫李宏達在民國時期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火德第15代裔孫李魯 ,護明忠臣,明末任兵部尚書,清兵入侵時,奉命守衛上杭。清主帥以高官厚祿誘降,被嚴詞拒絕 ,後城陷,吞金而死。火德門下不乏魯類之忠臣。火德第25代裔孫李國平,廣東豐順蓮花村人, 國務委員、八大代表、河北大學教授,曾留學日本。他全家有20位大學生,4位研究生,他的8個孩子中有兩位博士,他本人及孫子也是博士。
浙江李科才於2007年8月28日整理修改如下:
中華李氏百世直線世系考
(1世)少典,姓公孫
(2世)黃帝,少典之子,名軒轅。在位100年,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4世紀,距今4400年。以德才擒殺蚩尤,取代神農氏炎帝。黃帝時已開始多妻制,傳說他有妻14人,娶西陵氏的女兒嫘祖(發明養蠶)為元妃,次妃為方壘、彤留、嫫母等。黃帝有25個兒子,得到了姓的,即為諸侯的只有14個。
(3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二子,一玄囂,即青陽,生子喬極,青陽為諸侯,住在長江;另一昌意,分封為諸侯,住在若水,娶蜀山氏女兒昌仆為妻,生高陽。
(4世)顓頊帝,在位78年,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名高陽;喬極,玄囂子。
(5世)顓頊有八個好兒子,世人受了他們的好處,稱他們「八愷」;有個不成材的兒子,不接受教育,不知道什麼是好話,天下人稱他「濤杌」;鯀,顓頊子,生禹;大業,顓頊子,生女華;窮蟬,顓頊子;高辛,即帝嚳,在位70年,喬極子,黃帝長子之孫,顓頊侄子。
(6世)女華,大業子,生皋陶;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兒,生放勛,娶取訾氏的女兒,生摯。帝嚳有八個好兒子,時人稱之為「八元」;帝嚳去世,摯繼承帝位,無政績,他死後弟放勛繼立,即帝堯,堯為帝嚳之子,在位98年。夏禹,名文命,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生活在公元前21世紀,其父鯀,其子啟。
(7世)皋陶,李氏血緣始祖。在堯為炎黃夷聯盟首領時,任理官,即掌管 司法的長官。他主持制定了五種刑罰【墨、劓、非、宮、大辟】,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至舜(是黃帝次子昌意的第八代孫)繼位後,仍用皋陶為大理,天下罪惡得以平正,人民安居樂業;他提出的「治天下須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張,深得舜帝賞識。舜帝將他作為繼位侯選人,但還未及禪讓,皋陶就病逝了。皋陶之後,歷禹、夏、商,26世為理官。
(8世)伯益,皋陶長子,因善訓鳥獸被舜帝賜了贏姓,成了贏姓部落的首領;次子仲甄,又叫仲偃。丹珠,堯子,不賢,因之堯禪位給舜。
(9世)思成
。。。。。。。。。。。。。。。。。。。。。。。。。。。。。。。。。。。。。。。。。
(33世)理征,按照古人以官為氏的習慣,故稱皋陶及其子孫為理氏,以官為氏的理氏,傳至理征時,他因屢諫紂王【前1075-前1046】且執法不阿,遭亡身之禍。
(34世)李利貞,得姓始祖。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帶著逃至伊侯之墟,飢采樹果得以活命,後理貞畏於紂王追捕不敢姓理,於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稱李氏。此即「指樹為姓」之說,這表明李姓之始當在商末周初。
(35世)李昌祖利貞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為陳大夫,家於苦縣。
(36世)李彤德
(37世)李慶
(38世)李承
(39世)李碩宗, 被周康王【前877-前841】賜采邑於苦縣。
(40世)李顯
(41世)李爽
(42世)李環鼎
(43世)李爵
(44世)李寅龍
(45世)李熙宏
(46世)李堯性
(47世)李輝
(48世)李連順
(49世)李乾,字符果,碩宗五世孫,時任周朝上御史大夫。
(50世)李耳,乾娶益壽氏女嬰敷,生李耳。《史記·老子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之史。」 這是正史中明確指為李氏的第一人,許多書云:「李氏,李伯陽之後。」 李耳,於周平王【前770-前719】時任太史,古之聖人,博大精通,孔子曾問禮於他,受益不淺,說我見到老子,「如龍乘雲」,即好象見到了乘風雲而上天的龍一樣。老子的學說,流傳於後世,著有《道德經》上下編五千言。
(51世)李宗,字尊祖,戰國時晉國人,後至魏,為將軍,被封於魏國的城邑段干,以邑為姓,人稱干木大夫、段干木。他曾求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隱而不仕。魏文侯賞識他的才能,曾登門拜訪,欲授予官爵。段干木避而不見,越牆逃走。魏文侯不但不怪罪,反而更敬重他,每乘車路過段干木的家,都要下車,以示尊敬之意。僕人對此十分不解,魏文侯說:「段干木雖住陋巷,其賢德的名聲卻在千里之外,我怎能不尊敬他呢?」
(52世)李同,段干木(李宗)生,趙國大將軍。
(53世)李兗,李同生,趙國相。
(54世)李躋,李兗生,趙陽安君,李躋生二子,一名雲,一名恪。
(55世)李恪
(56世)李洪,李恪生,字道弘,秦國太子太傅。
(57世)李興族,李洪生,字育神,一名汪,秦國將軍。
(58世)李曇,字貴遠,為趙國柏人侯,後入秦,任御史大夫,死後葬於柏人(今河北唐山縣西)西部。曇生有四子:崇、辨、昭、璣。
(59世)李崇,字伯佑,仕秦隴西(治甘肅臨洮)守,南鄭公,為李姓隴西房的始祖。李璣,字伯衡,在戰國末,拜為秦國太傅,功名顯著,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房的始祖。
(60世)李崇生二子,長曰平燕次曰瑤。李瑤,字內德,南郡守,為狄道(隴西郡之治)侯。
(61世)李信,瑤子,字有成,為秦朝大將軍,封隴西侯。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說到他殺死燕太子丹的事:「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李璣有三子,雲、牧、齊。牧為當時趙國國相,被封為武安君,從他開始把家定居在趙郡,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房的始祖。李牧足智多謀,治國有方,又長於用兵,抵匈奴、打東胡,屢有戰功,甚得軍心。曾率軍伐燕,使秦國不敢輕易舉兵趙國,後李牧兩次擊敗秦軍,秦國懼怕李牧,就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誣李牧造反,趙王優柔寡斷,聽信讒言,終於殺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國大將王翦立刻率軍滅了趙國。
(62世)李超,一名伉,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
(63世)超生二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翔。李仲翔,為漢朝河東太守、征西將軍,曾征討叛亂的羌人於素昌,陣亡,追贈太尉,葬於隴西狄道東川(今甘肅狄道縣),其後人以此為家。
(64世)李伯考,隴西、河東二郡太守。
(65世)李尚,為漢朝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令,他把家安在成紀。尚弟向,西漢時期人,范陽 房始祖也。范陽,三國時期魏置的一個郡,治陝西涿縣,晉朝時為范陽國,後魏復為郡。至西晉末年,李氏已成為甘陝交界之六郡中的大姓之一,氐人李特家族便是其中一支。
(66世)李廣,李尚生有二子,大的叫李廣,為漢朝名將。《漢書·李廣傳》載,李廣以善射著稱。文帝曾嘆息的說,如果李廣生在漢高祖之世,就能更好的顯示才能,封個萬戶侯是不在話下的。景帝、武帝時先後仕隴西、北地(統甘肅舊寧夏、慶陽二府之地)等郡太守,先後 與匈奴七十餘戰,匈奴稱之為「飛將軍」,聞而避之。由於他勇敢善戰,時人傳說他箭能穿石。公元前119年,隨大將軍衛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拔劍自殺。
(67世)李廣生二子:長曰當戶次曰敢。李敢,字幼卿,郎中令,關內侯。
(68世)李禹,其父敢,字子道,其弟忠,頓丘房始祖也,頓丘,漢代所置的一個縣,到晉朝,它成為頓丘郡治,隋朝復為頓丘縣,故城在今河北清豐縣西南25里;李陵,當戶子,廣孫,《漢書·李廣傳》稱之:「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武帝以為有廣之風。」仕為騎都尉。前99年,李陵奉命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千餘里擊匈奴,單于以 三萬多騎兵進攻,李陵陷於重圍但仍奮力拚殺,日殺敵數千。正當單于準備撤軍之時,漢朝降將侯管敢向單于透漏了李陵軍無後援的消息,於是單于再次猛攻,李陵終因矢盡,被迫投降。武帝聞訊大怒,時太史令司馬遷認為李陵孤軍作戰,軍無後援,兵敗投降,不全是陵的過錯。武帝愈怒,下令逮司馬遷,處腐刑。後武帝殺了陵的母親、妻子、兒女,陵在匈奴生活20多年後病死。其後裔孫歸魏,因魏帝接見於邴殿,而賜姓邴。
(69世)李丞,禹子,河南太守。
(70世)李先,丞子,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
(71世)李長宗,先子,字伯禮,漁陽丞。
(72世)李君況,長宗子,字叔平,一字子期,博士議郎、太中大夫。
(73世)李本,君況子,字上明,郎中、侍御史。
(74世)李次,本子,字仲居,巴郡太守、西夷校尉。其弟恬,三國前期人,渤海房始祖也,渤海,漢朝所置的一個郡,當時治河北滄縣,後漢把郡治移到河北南皮縣東北八里,此後歷代有因有廢,治地不同,大體包括今河北海河以南,靜海、青縣、滄州,南皮以東,山東東陵、寧津、無棣以北的地區。
(75世)李軌,次子,字子逸,魏臨淮太守,司農卿。其弟潛,申公房始祖也。
(76世)李龍,另說隆,軌子,字彥緒,長安令、機弩將軍。
(77世)李艾,龍子,字世績,晉驍騎將軍、魏郡太守。
(78世)李雍,艾子,字傑熙,為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
(79世)李柔,字德遠,北地太守。雍生二子,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其五世孫李文度,為西涼安定太守,他後來歸後魏,並徙家於河南京兆山北,於是形成丹陽一大房系。丹陽,後魏所置的一個郡,北齊廢,故址在今河南項城縣東北。次曰柔。
(80世)李合,柔子,字季子,前涼張駿、天水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雍孫蓋,安邑房始祖也,安邑,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後魏分之為南安邑、北安邑二縣,不久又改北安邑為夏縣,隋朝改南安邑為安邑。地屬今山西夏縣、安邑縣。
(81世)李昶,合子,字仲堅,涼太子侍講。
(82世)李暠,字符盛,另說玄盛,隴西成紀人,漢前將軍廣之16世孫也。北涼段業(16國時涼王)時,曾任敦煌太守。公元400年,自稱涼公,為西涼的開國皇帝(西涼武昭王興聖皇帝)。傳其身丈二,膊闊四圍,豹頭虎眼每餐食糧一斗,蒸豚二肘,酒量如滄海,力能拔山,戲劍鉞二百斤如舉一羽。
(83世)李歆,字士業,為西涼後主。李暠生十子:譚、歆、讓、音、恂、翻、豫、宏、 眺、亮。音,鎮遠將軍房始祖也。
(84世)李重耳,字景順,以國亡而奔劉宋,為汝南太守,後魏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恆農太守,歷任後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李歆生八子,勖、紹、重耳、弘之、嵩明、崇產、崇庸、崇佑。
(85世)李熙,李重耳子,字孟良,後魏金門鎮將,乃獻祖宣皇帝。李翻孫三人,曰承,姑臧房始祖也,姑臧,始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後魏改為林中,北周復舊名,唐陷於吐蕃,即今甘肅武威縣;曰茂,敦煌房始祖也,敦煌,初為漢朝所置的一個郡,唐建中年間(780-784 )陷於吐蕃,大中(847-859)時收復,即今甘肅敦煌縣;曰沖,僕射房始祖也。
(86世)李天賜,李熙子,乃懿祖光皇帝,字德真。李音曾孫李系平涼房始祖也,平涼,是東晉時苻秦所置的一個郡,後魏沿置,治所在今甘肅平涼縣內。李翻曾孫曰成禮,絳郡房始祖也,治在今山西新絳縣。
(87世)李天賜長子起頭,長安侯;次子虎,乃太祖景皇帝;三子啟豆,定州刺史房始祖也。李虎,即唐太祖,字文彬,後周柱國大將軍,因助宇文泰建立關中政權,受封為唐國襄公,並賜姓大野氏,至隋文帝楊堅在北周執政時,允許其複姓李。李豫玄孫曰剛,武陽房始祖也,武陽,為漢朝東武陽縣,後魏改為武陽,唐朝改為朝城,故城在今山東朝城縣西40里。
(88世)李昺,李虎生有八子,長曰延伯,生於山東,後太祖入關,延伯仕北齊為散騎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陽伯附屬籍,貞觀初罷之,與姑臧、絳郡、武陽公三房,號四公子房,至開元23年復附屬籍,還有譙王房(譙王真,字長宣)、蔡王房(蔡王岡同)、畢王房(畢王漳)、雍王房(雍王繪)、郇王房(郇王韋)、大鄭王房(鄭孝王亮),昺為最小一子,先任北周安州總管,後任柱國大將軍,襲爵唐國公(唐國仁公),乃代祖元皇帝。
(89世)李淵,昺之長子,7歲襲爵唐國公,歷任刺史、郡守、衛尉、少卿等職。隋末,為太原留守,又是隋文帝獨孤(鮮卑姓)皇后的姨侄。乃堯大聖大光皇帝。李昺有四子,長曰高祖淵,次曰梁王澄、三曰蜀王湛,四曰漢王洪。蜀王房後為渤海王房。
(90世)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淵有22子,楚王智雲、荊王元景、徐王元禮、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鄭王元懿、霍 王元軌、虢王鳳、道王元慶、鄧王元裕、舒王元名、魯王元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曉、滕王元嬰、秦王(唐太宗)世民等。
(91世)李治,太宗第九子,即唐高宗。
(92世)李旦,即唐睿宗。
(93世)李隆基,即唐玄宗。
(94世)李亨,即唐肅宗。
(95世)李豫,即唐代宗。
(96世)李适(適念擴),即唐德宗。
(97世)李誦,即唐順宗。
(98世)李純,即唐憲宗。
(99世)李忱,即唐宣宗。
(100世)李璀,即唐懿宗。
(101世)李曄,即唐昭宗。
(102世)李柷,隴西李氏第69世,即唐哀宗,公元908年被朱全忠殺害,葬於溫陵。
(103世)李熙照,公元908年,哀帝幼子熙照才歲余。當時朱全忠對唐朝後裔斬草除根,把昭宗的八個兒子全都殺光了,熙照也危在旦夕,他的堂叔李開來把他救了出來。唐室遭難時,開來任浙東尉,已77歲,他帶著熙照從河南洛陽彎山繞道,日隱夜行,沿途躲避搜查,終於逃回開來原籍福建邵武,開來子熙臨未成人即亡,便以熙照為嗣。
(104世)李韜雲
(105世)李英亮
(106世)李新成
(107世)李訓教
(108世)李泰青
(109世)李泳定
(110世)李綱,其祖上是唐朝宗室,從隴西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貞至李綱為77世 ,而李治為隴西李氏的58世,即李治與李綱之間相隔20世。李綱,字伯紀,生於1083年,《宋史·李綱傳》載,其籍貫邵武,即今福建邵武。李綱在宋朝是著名的主戰派代表人物,曾為觀文殿大學士。他在宋欽宗時,官至丞相。時金人侵擾中原,國家蒙難人民遭殃,李綱視國家安危重於一切,不畏丟官失職,甚至不顧身家性命,多次力主抗金,並親自指揮了像汴京保衛戰這樣有影響的戰爭,從金人手中收復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然而他為投降派所不容,被排擠去職。南宋建立初年,李綱被高宗用為丞相,仍積極抗金,主張用二河義軍收復失地。
(111世)李貴
(112世)李奎(燔)(1129-1179),李貴之長子李燔,又稱奎公,又名文宿,別名傑,號興隆,六歲時隨父遷居歸德州。燔在宋朝官至樞密副使,但受奸臣陷害,逃回歸德州隱身,改名李奎,又為避金人之禍,攜五子孟佑遷居江西贛州石城渡,開荒種地,葬於石城。
(113世)李孟(奇),李燔之五子李孟,又稱奇公,又名孟佑,1152年生,九歲(1160年)隨父遷石城,1181年,因不堪重稅帶其二子珍、珠,到寧化石壁開基,並改名為奇興。
(114世)李珠,李孟生有四子:珍、珠、珂、球。二子 李珠,原名德,號寶珠,又名大郎,1176年生在江西石城,六歲隨父遷寧化縣石壁村。李珠在宋朝,歷任副榜、縣令尹等職。1251年,76歲的李珠被其子接往福建上杭贍養。卒於1255年。
(115世-……)李火德,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1231年,29歲的水德攜妻帶子和母潘祖太,從寧化縣石壁村遷居廣東鎮平縣,其後裔再次外遷,據說有遷至山東的;1226年,木德、火德離開寧化縣石壁村,先居福建上杭,其後裔又有遷往廣東梅縣的,繼而遍布海內外。李火德,字丙鳳,號閩海,1206年11月8日子時出生在寧化縣石壁村。屬隴 西李氏27世裔孫。19歲任汀州府寧化縣儒學教諭;21歲與其兄木德遷至上杭。火德原配伍氏一直無育,火德63歲時(1268年),伍氏親自聘媒,納娶上杭豐郎陳梅山之19歲女兒為妾,婚後六年得三子二女,三子分別是三一郎(朝文)、三二郎(朝宗)、三三郎(朝美)。此三子後裔繁衍極盛,並且名人輩出。火德第8代裔孫李崇誠,明進士,被詔入翰林院任文淵閣大學士,曾奉命參修《永樂大典》;火德第17代裔孫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書協辦、文華殿大學士;火德第11代裔孫李福瑛、第16代裔孫李明吾、第17代裔孫李陟瞻、第22代裔孫李端毅、第23代裔孫李威光分別在明 清時期任將軍職。第28代裔孫李宏達在民國時期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火德第15代裔孫李魯,護明忠臣,明末任兵部尚書,清兵入侵時,奉命守衛上杭。清主帥以高官厚祿誘降,被嚴詞拒絕,後城陷,吞金而死。火德門下不乏魯類之忠臣。火德第25代裔孫李國平,廣東豐順蓮花村人,國務委員、八大代表、河北大學教授,曾留學日本。他全家有20位大學生,4位研究生,他的8個孩子中有兩位博士,他本人及孫子也是博士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y93p3g.html


昭和14年(1939)臺灣第一位女醫學博士許世賢舊照

2023-07-14_092435

​​​​​​​


禹禪讓給伯益(姜姓,伯益又是西羌及姜姓民族奉為神的始祖,掌管「四岳」),未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