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壽泉 1846-1886
諱生添,字子浚,官印壽泉,號醴澄,彰化鹿港人。係丁協源家族創始人丁克家之第六子。同治十二年(1873)舉人,光緒六年(1880)庚辰科殿試第三甲第四十八名進士。授廣東即用知縣,加同知銜。他不僅是鹿港丁家功名最著者,也是使其家族由商業轉為讀書世家之關鍵人物。唯以家事所累,未克赴粵。嗣掌彰化白沙書院,鼓吹文風。年四十一卒。 (張子文)
----------------------------------------------


回族阿拉「丁」 祭祖照吃豬肉 
 分享回族阿拉「丁」 祭祖照吃豬肉到Facebook 分享回族阿拉「丁」 祭祖照吃豬肉到Line 分享回族阿拉「丁」 祭祖照吃豬肉到Google+
2007-04-02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回族後裔、彰化縣鹿港進士丁壽泉後代子孫昨日掃墓祭祖,不只是祭拜的牲禮當中有豬肉,掃墓後家族聚餐,也照吃豬肉,丁家後代異口同聲說,祖先來台後早就入境隨俗,全改吃豬肉了!
掃墓祭祖儀式已全盤漢化
丁協源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秘書長丁禎祥表示,昨天掃墓約有七十人參加,整個掃墓與祭祖儀式就跟台灣傳統習俗差不多,雖說是回族後代,但已經是全盤漢化了!
丁禎祥說,他是丁家來台第六代,曾經回中國福建找祖墳,發現祖墳的墓碑刻有回文,當地也有清真寺,留在當地的親族仍然信奉回教,不吃豬肉。
曾有鹿港子弟以鹿港丁家為題寫成碩士論文,根據丁家族譜進行調查,確認鹿港丁家確實是回族後裔,還有一種說法是,丁家是阿拉真主穆罕默德的後代,但這種說法迄今無法獲得證實,不過很多人則喜歡以「阿拉『丁』」來形容回族後裔的丁家。
丁家來台後不再信仰回教,後代也不會說回族語言,所有生活習俗都已漢化,丁禎祥認為,這是因為祖先來台就入境隨俗,加上代代都跟漢人通婚,已經全面漢化,所以祭祖會準備豬肉牲禮,家族聚餐也照吃豬肉。
-----------------------------------------


科舉略傳(17) 進士 丁壽泉
265科舉略傳
進士  光緒六年庚辰科:臺灣府彰化縣.丁壽泉
丁壽泉(1846-1886),臺灣彰化鹿港人,名生添,字子浚,號醴澄,壽泉為其官印,
是鹿港丁協源家族始祖丁克家的第六子。
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舉人,之後在光緒六年(1880)庚辰科殿試考取三甲第四十八名賜同進士出身,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後授廣東即用知縣,加同知銜,但因為家中因素,
未前往廣東就任。
曾擔任彰化白沙書院山長,
光緒十二年時與訓導劉鳳翔、廩生吳德功、主事吳鴻藻等人探訪臺灣中部的節婦事蹟。
話說丁氏一世祖始於宋代 節齋公原居城文山里,元代四世祖仁菴公,徙居於泉州,陳埭 江頭鄉。
至清代十八世祖 樸實公六十三歲(1825)時,偕其已喪母之四子 克家(後稱為十九世祖 純良公),
由陳江來臺,家於鹿港,父子相依為命,初業雜貨商,不辭辛勞,努力經營。
歷數年得漸發展,後經營「船頭行」,堂名為「丁協源」為鹿港有數之大行號。
所屬數隻帆船與對岸大陸港口直接貿易,時以北部淡水,中部鹿港,南部安平三港為中心。
克家公二十一歲時,遭喪父之痛,哀戚非常,盡禮送終。
每逢忌辰事死如生,地方咸稱其克盡子職,足為世人矜式,光緒六年(1880)鹿港彰化士紳蔡德芳
僉稟上京,奉旨建坊。
克家公經營舊業,每以不得多讀書遺憾,乃重子弟教育,延師授課禮之有加。
其長子及三子四子營商,家道日隆......
次子壽輝入庠,五子壽祺入武庠,六子壽泉登丁丑科進士,欽點知縣,七子業儒,家道日隆。
乙未割台(1895)丁家全族遷回晉江陳埭,待台灣抗日事弭,光緒二十二年(1896)後陸續返台。
日治時期,「新協源」與鹿港辜家及基隆顏家聯姻,造就再興的局面。
鹿港丁家大宅位於中山路上, 因貴為「進士第」而深受地方人士重視。
以建築格局來看,鹿港丁家大宅前頭為三間相連的店屋,內部合為一座標準合院,是鹿港長條
街屋的特例,更是少見的三坎五落兩過水的大宅,為鹿港極力維護的縣定古蹟;
而丁家的興衰歷史更是可貴的鹿港史見證。
(ps:宅內有進士匾及殿試金榜題名碑拓本)
(PS: 台灣通志稿中誤植為光緒三年丁丑科) 
附記:
有學者將同榜之葉題雁列入臺灣府臺灣縣進士, 茲以說明如下:
 葉題雁(???-1905)字映都,號梅珊,出身於泉州鄉紳望族。出生年代不詳,一般記載為
泉州土門外下圍村人。
清光緒六年庚辰(1880) ,以臺灣縣籍高中三甲第六十名庚辰科進士。
光緒二十一年(1896) 乙末三月二十三日,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正式訂立。
消息傳到台灣海峽兩岸,群情激憤。同年四月初四,在京台灣籍人士葉題雁、李清琦、汪春源、
羅秀惠、黃宗鼎等五人聯合上書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轉奏呈文,堅決反對割臺。
史稱台灣五舉子公車上書或曰台灣五人上書。時葉題雁官任戶部主事。
光緒二十三年,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光緒二十七年,任戶部貴州司員外郎、戶部陝西司郎中。
光緒二十八年,任陝西道監察御史。
光緒二十九年(1904),因母喪回籍泉州居住。光緒三十年(1905) 病逝。
因其一生主要活動除在京城任職外多在泉州一地,疑是冒籍應考。
是以台灣通志稿中未予著錄吧?
------------------------
丁壽泉(1846年-1886年),原名生添,字子浚,號醴澄,榜名壽泉,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鹿仔港保鹿仔港街(今屬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鹿港丁協源家族始祖丁克家的第六子[1]。
他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取舉人,之後在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殿試中式第三甲第四十八名同進士出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2]。後授廣東即用知縣,加同知銜,但因為家中因素,未前往廣東就任[1]。
他曾擔任彰化白沙書院山長,於光緒十二年時與訓導劉鳳翔、廩生吳德功、主事吳鴻藻等人探訪臺灣中部的節婦事蹟[3]。
------------------------------------------
丁瑞圖(1894年9月24日-1944年),祖籍福建泉州晉江,台灣彰化鹿港人。鹿港公學校畢業。
丁瑞圖生於光緒二十年八月二十五日(1894年9月24日),係家中長子,進士丁壽泉之長孫。翌年爆發乙未戰爭,丁家舉家內渡晉江陳棣原籍避難,10歲時其父於唐山去世,待戰亂平息後,隨寡母蔡槎及弟瑞彬、瑞魚、瑞鉠等4人重回鹿港定居。
1912年,入大和製糖株式會社農務係勤務,1920年解職。轉投彰化街役場臨時雇員,1922年升為正職雇員。 1928年,由雇員升為書記,1930年卸任。後專心於鹿港之政經活動。 1933年,任鹿港製鹽會社專務取締役,翌年獲選為鹿港商工會外交部長,後升任副會長。 1944年,去世,年五十一。
家族
祖父為進士丁壽泉,父親是生員丁寶光。
-------------------------------------------
丁壽泉生於清朝道光26年(西元1846年),是孝子丁克家的六子,兄弟有七位,姐妹有三位。小時候就很聰明,很用功。他的父親從小就和祖父跑碼頭、經商,讀書不多,但是,很重視子女的教育。聘請有名的老師來家裡指導子女讀書。丁壽泉常常在課後自己一個人,躲到房間裡溫習功課,練習寫字。進入文開書院(鹿港文祠)讀書時,蔡德芳(清朝同治十三年進士)是他的老師。因為很用功,成績也很好,獲得老師的讚揚和肯定。考上「秀才」,又中「舉人」後,回到福建的陳埭祖居地苦學,於清朝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考上「進士」,當時丁壽泉是三十五歲。皇帝封他即用知縣,本來馬上可以去上任當縣長,他卻沒有去做官,回到台灣在彰化的白沙書院教書。丁壽泉曾為鹿港地區向皇帝請命設海防,以保衛鹿港地區住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也在彰化倡建節孝祠,以表章節孝貞烈女,供人敬仰、作為後人的楷模。可惜的是丁壽泉因病,四十一歲就去世了。到現在鹿港地區的人都很懷念他,常常有人來參觀他留下來的住宅,就是「鹿港丁家古厝-丁進士宅」。
 
重修  丁壽泉進士匾額誌
  據丁協源族譜記載二十世祖醴澄公,官名壽泉,生於清道光丙午(二十六年、公元一八四六)年,行六。父克家誥封奉政大夫,孝子,純良公(克家)十四歲時與其父樸實公,自原籍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廿七都陳埭江頭鄉到台灣,定居鹿溪-今鹿港鎮中山路92、94號,後分居到鹿港鎮中山路130、132、134號,堂號「新協源」,原居處謂「舊協源」。
  壽泉公於清同治癸司(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年考上舉人,光緒庚辰(六年、公元一八八○)年中進士,殿試第三甲第四十八名,是年三十五歲,欽點廣東即用知縣、欽加同知銜、誥授奉政大夫,掌教白沙書院。壽泉公卒於清光緒丙戌(十二、公元一八八六)年,子六女一,享年四十有一歲。飲水思源,祖先辛勤創業,功不可沒,光榮事蹟猶需發揚光大留芳萬世,特請內弟王清雄先生前往大陸,察考清代歷屆殿試錄、清代職官錄、清德宗實錄、大清會典及北京孔廟進士題名碑等,多方對照資料,並參考丁協源族譜,重修「進士」匾額,擇於六十賤辰之日吉時,奉掛客廳正中央,供瞻仰以誌先祖偉業,亦可作為後代之楷模。
                          二十三世裔孫
                                禎祥率子  育群、育德考誌
                          行政院參議  黃志聰  書
彰化縣志
人物志第二章「鄉紳」
  丁醴澄,字子浚,號壽泉,鹿港人也。少潁異,丁年游泮,同治癸司科鄉試,高中舉人,至光緒丁丑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會試,又中進士,蒙欽點廣東即用知縣,欽加同知銜,誥授奉政大夫,因家事所羈,不能赴任,故白沙書院聘為掌教,一邑士子尊為泰山北斗,可謂榮耀當時矣。然不敢自滿,惟患文風之不振,故不苟言笑,誘導專尊宗經義,且又勵砥厥躬,以冀師道之立,邑為所化焉,夫以治家亦由是也。醴澄生有六男,游泮者得其三,餘亦不失為謙恭君子,獨惜其享壽,僅四十一歲而卒,天之欲喪斯文,有如是耶。今於鹿港中,裔胄猶為繁盛,人才出類者亦多,書香世澤之能及遠,於此微見,令人可欽也夫。
(附註:根據叮叮咚咚隊訪問丁禎祥校長時,他表示,丁壽泉真正考上進士的時間為光緒庚辰(公元一八八○年),丁玉熙先生編纂「丁協源族譜」時為了丁壽泉真正考上進士之年份曾與丁校長有所討論,後來丁校長遠到北京去考查丁壽泉真是考上進士之年代,對照多份典籍史料及進士榜單碑文,查出年份為光緒庚辰(公元一八八○年),丁校長亦將其碑文拓印回來以為收藏及佐證。)


彰化鹿港丁家古厝
2011年11月27日,停車在鹿港舊台糖火車站,信步沿著中山路走去,無意間看見了古樸的丁家大宅。我們原先只是被店面內保有古宅的風格給吸引住,很快的就知道這是一戶進士宅第。我自己每次看到進士第都會肅然起敬,因為從小我們就很驕傲祖父是清末最後一任的舉人,這種榮耀都可以感染家族百年,更何況是進士。丁家的進士是壽泉公,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的進士。他的祖父叫做丁樸實,道光五年1825年從泉州移居鹿港做生意。丁家大宅在日治時期道路拓寬中,臨馬路的宅第改成兩樓洋房。我們來的時候,臨中山路的宅所分成三個店面出租給店家。就算是其中一家的泡沫紅茶店,也是古意盎然。真正精彩的地方就是後頭,這是三進兩院的大宅,我看著有人跨過門檻,感覺像是回到古時的趣味。旅行有意思的地方大概就是從實景中增添無限的想像吧--放空: 彰化鹿港丁家古厝 - https://goo.gl/sW5ir9
--------------------------------
鹿港古蹟巡禮-丁家大宅 |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 https://goo.gl/sLSFja
---------------------
  鹿港有一順口溜「本身蔡德芳 女婿林啟東  學生丁壽泉 後生(兒子)蔡穀元」。台灣通史將丁壽泉中進士記載於光緒3年,造成所有有關歷史紀錄皆描述錯誤。今特將當年考上進士,現保存於北京孔廟裡面的進士碑林,完整呈現給各位愛好文化古蹟的朋友分享,也非常感謝丁校長為鹿港文化的貢獻。晚輩經常帶團穿梭鹿港小鎮,對丁禎祥校長非常敬佩。有很高的學養,為人親切和藹,不喜出風頭,默默為鹿港、丁家古厝犧牲奉獻,是鹿港無上的光榮。我始終覺得我們鹿港人及我們國家對丁校長有太多的虧歉。
        丁家為回教阿拉伯的後裔,據丁校長的考證,回教阿拉伯應該於西元1251年左右,宋朝時從西邊的絲路,因貿易而與中原通商來往,而傳入中國。元朝時忽必烈招募兵馬,丁家的祖先因而從軍,進而滅宋,而於朝庭當官,後因泉州成為元朝最大的貿易商港,而移居泉州從商。
        十八世祖丁樸實 公,道光五年攜十三歲的四子 丁克家移居鹿港經商,丁克家育有七子三女,人口繁延眾多,於是約西元1880年向王家(福興國中退休主任 王康壽的祖先,王主任今居民國50幾年其父購買現老街半邊井 ,「三槐挺秀」的那一棟)買入今中山路130、132、134號,丁克家第六子 壽泉(醴澄)於光緒三年一路考上貢士,結果考殿試的時候,因受地方人口分配名額的限制,因而甲上無名。丁壽泉並未回台,而於泉州老家苦讀,順利於三年一輪的殿試,考上進士,並獲皇上敕廣東即用知縣。因家中經商並未上任,後掌教於彰化白沙書院。
       經過丁禎祥校長相當長時間,往訪兩岸的考證,丁家總共出了十四位進士,其中兩位武進士並非科舉考試列名,而是從軍一路而上。丁校長並運用各種管道,把北京城外孔廟的進士碑林重地,將鹿港進士蔡德芳與曾祖父丁壽泉的進士碑文拓印回台,真的很佩服。
      目前丁校長擁有進士宅產權最多,共持有二十四分之一,也是同輩分唯一住鹿港者,他把整個進士宅無條件開放給遊客參觀,並自掏腰包花了幾十萬元,整理政府沒列入補助範圍的支出。前些日子未見校長,原來得了一場大病,開刀以後,已慢慢康復中,願神保佑校長,長命百歲。鹿港丁家進士宅 @ 鹿港導覽解說員粘清課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9sX37n
-----------------------------------
丁家古厝真的值得參觀
裏面有許多的寶
彷彿進入了博物館一般
丁家的故事
清道光5年(1825)鹿港丁協源十八世先祖丁樸實,攜四子克家,自泉州陳埭鄉江頭村渡海來台,初期經營雜貨業,後來發展為船頭行,與大陸通商,從事貨物買賣,並於鹿港創立「協源號」商行。
清同治、光緒年間,丁克家事業有成後,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清光緒6年(1880)其六子丁壽泉進士及第。
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於丁家家族人口眾多,遂於五福街買下店屋三座,經過修建後,七位兄弟抽籤決定,由三房、五房和六房搬到新居,,稱為「新協源」,即今「進士第」,而舊宅則稱為「舊協源」。
丁克家第六子丁壽泉(醴澄)於光緒三年一路考上貢士,結果考殿試的時候,因受地方人口分配名額的限制,因而甲上無名。丁壽泉並未回台,而於泉州老家苦讀,光緒6年(1880),順利於三年一輪的殿試,考上進士,並獲皇上敕廣東即用知縣。因家中經商並未上任,後掌教於彰化白沙書院,擔任院長。
白沙書院就是「私塾書院」,位於彰化孔廟旁
*丁家古厝右廂廊有陳列「掌教白沙書院」,「賜進士出身」執事牌
*清朝科舉制度
中國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
淵源于漢朝,創始于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
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西元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年
*科舉考試
按明清科舉制度,讀書人考取縣學者,為“秀才”
秀才通過每3年一次的“鄉試”,取中者為“舉人”
舉人即為國家承認的具備官員資格的人,享受國家俸祿
舉人再進一步參加每3年一次在北京中央政府禮部舉行的“會試”,取中者即為“貢士”
貢士到宮中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取中者即成為“進士”
在清朝,前十名進士的考卷呈皇帝御覽
皇帝拔出前三名作一甲(一等),賜“進士及第”
其餘7人為二甲(二等),賜“進士出身”
其他進士為三甲(三等),賜“同進士出身”
清朝皇帝往往將一、二甲及三甲名列前茅者送到翰林院,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任編修,其他進士任檢討、庶吉士或負責教導皇子的詹事府官員。
因此,入翰林意味□更加出類拔萃,實屬鳳毛麟角。庶吉士猶如今天的研究生,每屆一般揀選8、9人,由侍讀、侍講為其授課,學習滿文、詩賦,學習期間國家給生活補貼。入翰林的進士們3年見習期滿,謂之“散館”。“
散館”前,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大考翰(林)詹(士),優勝者可能授予侍郎(副部長)、內閣學士等職,留在朝中為官,而放外任的,也常有被任命為知府的
真的是「十年寒窗無人知,一舉成名天下問」
鹿港古蹟之旅(三)-丁家進士古厝2 @ H&D幸福小屋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FRVFp


2018年04月14日 23:00 中時電子報 綜合報導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今(14)日應邀出席「臺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會員大會,上台致詞時,馬上扮演起母雞帶小雞的角色,向出席的民眾介紹目前打拚市議員初選的鍾沛君與耿葳,幫他們加油打氣。
丁守中談到與客家族群的淵源時表示,「很少人知道,我的母親也是客家人。」旋即話鋒一轉,他表示客家傳統文化、語言的傳承是政府責無旁貸的當務之急。因此,丁守中主張廣設客語班、山歌班、民俗教學班,以及社區大學、中小學母語教學,讓式微的客家語言文化能夠成為台北街頭巷尾的多元特色與亮點。
此外,丁守中表示,台北身為首都需要有國際宏寬視野與高度,應增進客家在兩岸、東南亞,甚至全球各大洲的客家鄉親,組織客家商會,讓他們都可以到台北來做各種交流或產業合作,讓客家議題在台北的公共領域發光發熱,讓客家傳統與創新在台北都會成為風潮。
面對過去客家文化推展的困難與停滯,丁守中強調,舉辦了30年的台北義民祭典活動,其實是台北在地形成的民俗文化,不僅有義民爺的宗教習俗,更結合了多元創新的藝文。不過,卻流於表面的喧嘩而缺少內涵底蘊。丁守中表示,未來若有機會,他期待將來能強化義民祭典活動的內涵,以國際嘉年華派對形式舉辦。既可以讓傳統與創新並行,也能形塑國都會客家文化潮流特色,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認同參與。
最後,丁守中表示:「身為半個客家人,我以身上流著母親的客家血緣為榮,一定會全力保護傳承客家文化精神,會積極塑造客語流通環境。在市政政策中大力去推廣,並讓所有市民體認客家文化優質內涵與語言特色。尤其須多舉辦客家文化語言各種(小學、國中、高中)青年學子夏令營,體驗原鄉客家風采。同時擴大辦理客家歌謠、文化、美食、服飾創意活動,讓不同年齡層的市民朋友,都能以自己喜愛方式參與學習客家語言及文化,並樂於將客家文化元素都融入到自己生活中,凝聚客家鄉親情感與客家傳承的光榮感。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14003100-260407


從姜尚起到如今,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有的姓氏還有別的起源,但是姜姓卻是他們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呂姓、許姓、章姓、謝姓、齊姓、高姓、國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盧姓、柴姓、慶姓、賀姓、紀姓、丘姓、薄姓、賴姓、蓋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駱姓、左姓、充姓、酈姓、逄姓、連姓、向姓、谷姓、聶姓、尚姓、焦姓、柯姓、饒姓、景姓、浦姓、厲姓、強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共有六十六個姓氏都是姜太公的後裔。
還有謝、許、郭、賴、連、賀、、丁、丘、齊、強、申、尚、封、向、文、左、薄、逢、闞、易、崔、駱、充、饒、蓋、國、章、井、富、欒、、桓、景、柴、聶、查、慶、戎、酈、暢、麻、孝、懿、充、平、壇、棠、竹、年、甫、芮、楂、汲、閭、即、浦、移、谷等五十九個姓氏。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炎帝用牛圖騰。
傳由炎帝延伸出來的後裔姓氏104個,包括有:姜、呂、許、謝、紀、丘、齊、強、尚、封、左、薄、賴、逄、申、向、文、駱、充、連、國、饒、蓋、、闞、易、崔、高、章、賀、柯、盧、井、富、欒、厲、桓、景、柴、聶、查、慶、焦、梁丘、望、戎、酈、暢、谷、浦、移、麻、孝、懿、靈晏、平、檀、閭、即、棠、竹、淳于、東郭、太公、將具、丁若、樂利、申屠、高堂、東宮、士強、仲孫、齊季、子襄、子雅公旗、子尾、子乾、子工、子夏、雍門、閭邱、盧蒲、盧門、翰公、公牛、公牽、臼季、左丘、閭公、公紀、余丘、車門、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苗、汲、年、邱、甫、芮、楂。
黃帝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號軒轅,本姓公孫,後改姬姓,五帝之首,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用熊圖騰
黃帝延遲後裔姓氏366個,其中包括有:乜、干、弓、馬、萬、於、上官、衛、卞、鄧、豐、戈、計、孔、毛、牛、雙、王、韋、文、烏、尹、尤、元、雲、從、方、仉、公、公孫、公羊、公西、公冶、太叔、長孫、白、馮、甘、古、寧、平、印、樂、冉、司、台、田、石、包、弘、召、皮、邊、東門、司空、司馬、司寇、司城、司徒、令狐、東鄉、北宮、安、百、畢、紅、後、華、吉、江、汲、劉、牟、那、祁、喬、權、任、謝、熊、戎、汝、湯、孫、鄔、伍、向、邢、閆、陽、羊、伊、陰、仲、朱、庄、鞏、成、米、百里、羊舌、仲孫、伯、蒼、岑、陳、杜、何、懷、楊、冷、李、利、連、陸、閔、芮、況、邵、沈、時、壽、宋、邰、蘇、汪、沃、吳、辛、嚴、言、張、鄒、花、杞、束、來、步、狄、應、沙、軒轅、昌、法、范、房、依、季、金、經、郎、林、羅、茅、孟、苗、明、牧、龐、屈、單、武、魚、鄭、終、周、宗、苟、歐、卓、郇、狐、京、居、彌、拓跋、歐陽、叔孫、段、費、郜、侯、胡、荊、柯、酈、柳、婁、秋、饒、施、郗、郤、相、項、須、宣、荀、姚、禹、趙、鍾、祝、祖、皇、南、咸、養、惲、渾、胥、皇甫、閭丘、南宮、鍾離、獨孤、黨、高、顧、桂、郭、桓、姬、家、賈、晉、欒、莫、能、倪、錢、秦、桑、莘、談、唐、陶、翁、奚、夏、徐、晏、益、殷、袁、宰、敖、班、都、耿、索、原、晁、鐵、凌、展、夏侯、曹、常、鄂、符、扈、黃、康、寇、梁、逯、梅、蒙、商、盛、續、閻、堵、蕭、祭、麻、屠、程、董、傅、葛、韓、滑、惠、嵇、蔣、焦、景、魯、祿、彭、舒、童、隗、溫、游、越、曾、敬、富、緱、鮑、楚、褚、竇、薊、簡、藍、雷、廉、滿、蒲、曲、解、鄢、雍、虞、詹、靳、蒯、蓬、樓、慎、蔡、管、暨、廖、藺、繆、慕、裴、譙、譚、鮮、熊、臧、翟、蔚、端、慕容、鮮於、漆雕、樊、黎、墨、潘、麴、滕、顏、顓孫、霍、冀、穆、融、薛、燕、鞠、濮、魏、戴、繁、濮陽、酆、夔
蚩尤
蚩尤,中國神話傳說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領,驍勇善戰,被奉為兵主戰神。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和炎帝同屬一個部落。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銅頭鐵額,十指腳趾,個個本領非凡。約在5000多年以前,在炎帝被黃帝打敗後,蚩尤率領氏族與炎帝黃帝在涿鹿進行了涿鹿之戰,並在涿鹿之戰中戰死。其部眾部分融入炎黃部族。


蚩尤天皇-蚩尤為韓國天皇《桓檀古記》《蚩尤大帝》《揆園史話》/2007年韓國小說《蚩尤天皇》以蚩尤為其祖先,並將蚩尤與黃帝的戰爭結果改成蚩尤獲勝-「倍達國」的天皇-在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韓國球迷以蚩尤為象徵的「紅魔」作為隊旗,在韓國廣為人知/中華三祖/蚩尤旗/蚩尤又名赤優、姜公-苗族尊稱為榜香尤、姜尤、姜公/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5uMkA3


2018年06月23日 04:11 中國時報 許素惠/雲林報導
雲林縣台西鄉民丁志文堂兄弟要繼承祖產時,發現阿公丁且的土地不見了,堂兄以為他偷偷把土地過戶企圖私吞,兄弟爭執了十多年,向雲林縣行政處長林樹山陳情,經查找古冊比對資料後,發現地政將「丁且」誤植為「丁旦」,終使「被遺失」70多年的祖產失而復得。
「祖先在此世居百年,死後才發現土地是別人的…」丁志文指出,該筆「被遺失」土地座落在台西鄉和豐村公館1216號,是他阿公丁且居住及戶籍所在地,但阿公過世後欲辦理繼承時才發現,阿公名下並無任何土地登錄,該土地地號所有人竟然不是阿公,而是另一名不認識的人丁旦的,族人都很錯愕,堂哥還因此懷疑是他偷偷把阿公的土地過戶到人頭戶上,因此吵了十多年。
丁志文向林樹山陳情,林查閱丁氏家族從日據時期到民國的土地及戶籍登記等相關資料,經比對後發現,在與丁且有關的戶政登記中,例如兒女出生時的戶籍登記,就曾有幾筆是把「丁且」誤植成「丁旦」的紀錄。
又查知該土地1939年以持分移轉的方式,由原持有人丁灶移付給丁拿、丁且2人,足可證明丁且曾擁有該土地,研判是二次終戰以後,土地總登記時將丁且誤植為丁旦,從此丁且名下的財產就此憑空消逝,轉移在丁旦這名幽靈人口的名下。
雲縣地政處長蘇瑞元因而協助丁志文申請更正,回復祖先的土地所有權,超過1甲子的懸案終於釐清原委,順利幫助丁氏先人找回遺失的土地登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