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華民國在,台灣經濟永遠贏不了韓國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依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說台灣國民平均所得輸韓國,而且「其中1/5還是跟大陸做生意才有的」。殊不知,台灣就是有蔡正元這種人,台灣才會輸韓國。
經濟拚得好不好,不是大家埋頭苦幹、拚死拚活的賺錢,而是要從政策面改變。最核心精神,就是目光不能短淺、要有自己的尊嚴。韓國在19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就記取教訓,所以他們開始升級自己的產業。產業升級的代價,就跟大力發展重工業一樣,短期之內很難賺大錢,所以並非韓國在當時輸台灣,而是因為韓國倒吃甘蔗,他們已經熬過了艱困期。台灣在黨國教育之下,只希望可以投資一塊錢,賺進十塊錢,所以不是政府沒有輔導企業產業升級,而是台商對這種無法立即見效的政策,反彈很大。所以島內才會對綠能、基礎建設、新南向政策批評,因為中華民國人只愛核能、省錢、西進靠統戰賺錢
理所當然,反映在台灣和韓國對外布局的差異。韓國當年要投資進駐越南的富美興工業區,雖然虧損,但是韓國沒有放棄對越南的布局,現在在富美興已經隨處可見韓文招牌。相反,台灣原本是東協經濟共同體,僅次於日本的最大外資,尤其在越南、柬埔寨、印尼,但是因為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台商全數跟草莓族一樣,大批全部西進到中國,開始靠統戰的庇蔭,來賺方便錢。但是相反,留在東協的台商都很優秀,而且成功。
日韓兩國反而利用這二十年時間、努力耕耘東協十國、湄公河經濟區,最後盼到了2015年東協經濟共同體的成立,韓國甚至在越、寮、柬還贏過日本。
韓國碰到中國利用薩德導彈問題的禁韓令,韓國官、學、民普遍意見是:韓美同盟、和美國抵禦朝鮮威脅、韓國國家利益大於中國經濟利益,説沒有中國就活不下去,這種經營方式倒了活該!要學習台灣的新南向政策(韓國稱新南方政策)
中國客不來,台灣這裡反應是:蔡英文要負責、承認九二共識才有出路、東南亞都只會賣淫,中國才是活路、西進才是對的。而且這種話又都是國民黨支持者所言,台灣焉能不輸?一堆腦袋灌水泥的傾中人士,在扯衣襟拉後腿,台灣能大步邁進嗎?
台灣原本是東協經濟共同體,僅次於日本的最大外資,尤其在越南、柬埔寨、印尼,但是因為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台商全數跟草莓族一樣,大批全部西進到中國,開始靠統戰的庇蔭,來賺方便錢。圖/陳禹瑄提供


中研院學者:台灣面對經濟奇蹟崩潰的時候到了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13 23:59聯合報 記者鄒秀明、沈婉玉/台北報導
台灣長期陷入「悶經濟」、「茫社會」, 上班族抱怨工作永遠做不完、年輕人大嘆物價、房價都漲唯獨薪水不漲、企業主訴苦投資環境惡化…,但無論誰執政,都拿不出好解方。而且,就算出口連創新高、股市上萬點,多數老百姓卻無感。
明明政府天天開會找挽救經濟解方、勞工辛勤賣力、企業不斷找出路,但無力感仍如大霧襲來,昔日自豪的「經濟奇蹟」已成明日黃花,最近學界有最新的聲音:「認真面對國家可能失敗的時候到了!」
奇蹟的原因 可能是衰退的理由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兩位新世代的學者李宗榮、林宗弘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台灣在九○年代後,兩兆雙星、民營化、金融改革等等各式各樣政府推動的政策,都以失敗收場,凸顯國家的角色越來越難。八○年代大家看到經濟奇蹟,但現在看來卻離健康、樂觀、全民共享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遠,社會變得不再平等、均富,經濟成長動能也不強,李宗榮形容,這是台灣「未竟的經濟奇蹟」。
台灣人最自豪的「經濟奇蹟」典範已然崩潰,二○○○年後許多人開始自問:「為什麼會出現最低生育率?為何企業嚴重外移?」過去創造經濟奇蹟的原因,現在卻可能成為衰退的理由,例如當年實施家庭計畫、鼓勵出口,但放在現在情境都不通。
李宗榮、林宗弘找來廿多位經濟、社會學家合作集結成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明天發表,希望為國內經濟發展的下一步提供新的「想法」。
你以為台灣還在「青春期」嗎?
你以為台灣還在「青春期」嗎?林宗弘指出,台灣已不處在八○年代完美的情況,經濟體穩定、成熟了,土地、勞力等生產要素不比從前,「以為只要吃了過期的靈丹妙藥,經濟就回到成長百分之六至八」,但已是不可能的事。
經濟社會學界對經濟奇蹟典範展開批判,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則解讀,台灣從前是非知識導向,當年有歷史政治上的特殊結構,美日把技術傳給台灣,造就當時的發展;但現在都不同了。
梁國源認為,過去政府推石化產業、半導體產業都成功,但兩兆雙星、生技產業發展不成功,沒有一定水準的產出,時間點不對是很大的因素,也和沒有人才有關,低薪的問題難辭其咎。
現在應該追求的是「健康老化」
林宗弘等中研院學者建議政府「認清現實」,就像職業球員年紀大就要退役,以台灣的經濟發展階段,現在應該追求的是「健康老化」,該想的是如何維持未來一、二十年不要陷入衰退的陷阱。
政府若只依賴過去的藥方,從生產要素出發提供低工資、放任汙染、解決「五缺」問題等,效果只有一點點。既然經濟發展已經頂到創新的界線上,就不要再回頭依賴過去的藥方,往後十年、十五年來看,台灣真正的經濟問題還是必須認真面對。
林宗弘等學者建議,政府必須調整體制,重新掌握數據資訊,以避免資源錯置,儘管這需要花三五年調整,但只要台灣動作快,就會贏過鄰居,因為大家都在比「誰能健康老化」。


全球旺、台灣弱?10張圖看懂2018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KvSqHj

photo (64)  


台灣經濟「奇蹟」的成因 和你想得不一樣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2日, 2017
我們能從過去的經濟發展中學到什麼?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瞿宛文研究員認為:「如果不了解『過去』的經濟增長如何發生,就無法理解現在,更難以對『未來』道路做出合適的規劃。」於是寫下《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一書,橫跨歷史、經濟與其他社會科學多個領域,帶我們回到歷史的當下,觀察產業個案與國家整體發展。
「台灣錢淹腳目」是一句知名俗語,用來形容到了 1980 年代台灣工業化已成果卓著,經濟飛升造就一代人的富足。當我們深入了解當時的背景,會發現 1949 年國民政府來台時,戰爭帶來的破壞猶存,社會通膨壓力尚在,最依賴的大陸市場因國府戰敗而消失,加上大量人口遷台帶來的糧食危機,經濟危機一觸即發。
但在不久後,台灣持續數十年的經濟增長,一舉挺進亞洲四小龍之列,成為後進國家值得借鏡的案例,讓人不禁想問,這中間到底發生什麼事?
長年研究台灣與東亞後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瞿宛文研究員,對此問題抱持濃厚的興趣,在她的《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中央研究院叢書)一書,與讀者分享累積十年的研究精華,揭開奇蹟成因!
1950 – 2008 之間,台灣戰後經濟表現亮眼,實質人均所得成長倍數名列全球第 3 名。資料來源│Maddison
攝像者: 2010
對於台灣戰後經濟崛起源由,目前主流的共識是「日治殖民遺產延續說」,這一派的支持者相信,日本殖民帶來的現代化改革,為台灣奠定基礎,是台灣戰後能輕鬆翻身、從殖民經濟成功轉為工業經濟的主因。
瞿宛文則對這個答案提出質疑:「日本在台殖民的經濟影響是很複雜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都有。重點是它不會自然地帶來戰後發展。」
若將台灣經濟發展成果,全數歸功於過去的殖民者,就會引發一個疑問:難道戰後台灣的人沒有貢獻嗎?那些人的努力被放在什麼位置呢?
為了解惑,瞿宛文多次到南韓與當地學者交流,因為同時期的南韓與台灣狀況十分相似,戰前也受日本統治,近年來也因反抗威權統治,而不願肯定早年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成績。然而南韓學界對日殖遺產的影響已經歷多年辯論,正反兩派意見都有,反觀台灣卻幾乎一面倒地推崇日本殖民遺產。瞿宛文點出:「鮮少有後殖民國像台灣一樣,對殖民國讚不絕口。」
台灣戰後經濟「奇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瞿宛文在研究過程中讀到一篇哈佛漢學家威廉・科比的文章,他提到:「國民政府帶到台灣來最寶貴的資產,是一批有經濟規劃能力的人才。」
被科比的觀點啟發,瞿宛文逐步進行台灣各產業的個案研究與歸納,從各個角度解碼戰後經濟崛起的原因,如柯南般抽絲剝繭,解構經濟奇蹟由來的全貌。
台灣的特殊之處在於,在戰後有一群具備長期規劃能力,並以救國為己任的經建官員主導建設,發展輕重工業、進行土地改革,以長遠的思維推出產業政策,包括多項整合上下游部門的經濟政策。
當時經建官員抱持「以民族存亡為己任」的強烈動機,這動力促使他們不斷改善政策品質,經濟成長是這種動機下的成果。
歷史上的知識菁英,往往是高度參與政治的,而台灣戰後初期,也有一群以實業救國的經建官員,發揮於大陸時期累積的政治經驗,帶領台灣邁向現代化,進而改善原本破敗的經濟狀況。
在瞿宛文眼中,人們熟知的李國鼎、尹仲容等人不僅是推動經濟建設的前輩,也是一群以經世致用為職志的知識份子。他們承襲鴉片戰爭以降的士大夫精神,歷經日本侵華戰爭與國共內戰的危機後,救亡圖存的使命感強化他們追求現代化的決心,進而提升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品質。
政府與自由市場,從來不是對立關係
任何時刻,政府的所作所為都相當重要。從台灣戰後歷史來看,經濟發展政策仰賴公權力推動,並非只靠自由市場。
台灣在民主運動發展下,「自由市場論」與「反權威思潮」佔據社會主流意見,讓人們選擇忽視國民政府的作為。
當市場正常運行時,政府或許不用插手,但回到台灣戰後初期的處境,社會百廢待舉,無論是美國的援助或日本殖民遺產,都無法讓台灣經濟自然地成長,若忽略政府作為,就無法解釋台灣經濟奇蹟
自由市場理論雖認為政府的干預越小越好,但很多事只有政府才能主導,像是幣制改革、土地改革、外匯與貿易改革等等,關乎改變社會經濟結構的議題,若不是政府透過政策推動根本不可能發生。高投資風險的新興產業,也有賴政府產業政策的推動。
當然必須省思在國民政府威權統治下,發生過許多令人哀悼的衝突事件,但當時政府設定明確的現代化目標,推動經濟增長,成果值得正視。
瞿宛文重新審視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作為,並不是要給予安慰獎,或幫任何立場說話。而是站在科學客觀的角度,透過剖析經濟發展的「如何」與「為何」,希望在當今追求「速效」的執政時代中,提醒政府和人民意識到「好的經濟政策是不會憑空出現的」,經濟飛躍需要多種條件配合,加上長期規劃,並確立願景,才得以誕生。
西方經濟理論須經修正,才能用來檢視台灣經濟發展
除了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動機,人們鮮少探討國民政府對台灣經濟的貢獻,還有另一個「學術上」的理由。
因為台灣經濟學界目前流行的研究方法,是延續歐美主流的經濟論點,而現行的經濟學理論,都是以西方幾百年的成熟市場為假設,對於戰後發展只有幾十年的後進國家而言,相當不適用。我們運用西方經濟理論時必須修正其對環境的基本假設,並改採後進發展的問題意識。
在研究的過程中,瞿宛文逐漸體悟到,應該以「後進者視野」角度切入,從自身的歷史與經建發展擷取有用的經驗,引導台灣看見真實的自己,建立適用自身發展的經濟理論與政策。
若台灣不了解自己,無法評估自己的經濟發展歷程,未來該循著什麼脈絡改進?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一書不僅是經濟學書籍,其知識含量更橫跨歷史與社會科學。
此書盼能傳遞的觀念是:唯有深刻了解台灣自身的成長路徑,才能從中發現最合宜的發展策略,我們都要對習以為常的理論提出適切質疑,用更多維度來理解世界,才不會人云亦云地被輿論迷惑。
瞿宛文提醒,須以歷史角度與後進視野審視自身發展經驗,盼能為學界與社會開拓更多思維空間。攝影|張語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