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4895966-2763285051bded9884c6a235873982a00496b15f362017-12-02_1112452017-12-02_1113142017-12-02_111556  

2017-12-01
慚愧祖師壽誕 文化座談探討客家信仰
【李鴻祺 南投】
為了深入探討慚愧祖師與客家的淵源,南投縣陰那山慚愧祖師協進會,特別利用慚愧祖師1200歲壽誕期間,邀請縣內40幾間宮廟的執事人員,舉辦一場文化信仰座談會,希望藉由宗教信仰,找回客家習俗與客家認同。
這場文化座談會,由南投縣陰那山慚愧祖師協進會,總幹事蕭榮舜主講,探討這越來越少見的客家信仰。
與會人員 曾槶源:「雖然說已經被閩南化,但是內轆姓曾的子弟,有兩項最尊重祖先的就是說,我們拜拜還維持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我們是拜牲禮。」
南投縣陰那山慚愧祖師協進會總幹事 蕭榮舜:「南投的廖姓詔安,他們就已經,已經知道他們原來也是客家族群,藉著這個寺廟使他們認識更多的客家文化。」
南投市客家協會創會理事長呂金燕,也應邀參加綜合座談,她分享前往廣東慚愧祖師祖廟的感想,她認為若能藉此找回客家認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南投市客家協會創會理事長 呂金燕:「不管是語言也好,風俗也好這些把它找回來,我感覺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南投縣民政處長 吳燕玲:「慚愧祖師祂的信仰圈,是否有講客家話,然後由這一點的探討,來推動客家文化的一個活動。」
南投縣民政處表示透過這樣的座談會,讓大家從宗教信仰中看到客家,這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未來若能藉由民間力量延續推動,相信能夠讓南投客家界更加凝聚向心力。


慚愧祖師為中國佛教和台灣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的神明之一,又稱蔭林山祖師。
慚愧祖師乃唐代福建沙縣人,俗姓潘,名了拳,佛教高僧,出生於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817年4月15日),圓寂於咸通二年九月二十五日(861年10月3日),其名由來據說是他出生時因為左拳蜷曲而名為「拳」,後來有一僧在他左拳上寫一「了」字手指才能伸直,遂更名「了拳」[1]。少時出家為僧,雲遊四方。後在粵地陰那山(陰林、蔭林可能為「陰那」在閩南語中音近所造成的音誤[1])建道場,長居三十載,廣教弟子。將圓寂時,認為一世未能廣度眾生,心覺慚愧,故令弟子在自身的靈骨塔寫上「慚愧」兩字,因稱「慚愧祖師」[1]。
臺灣民間信仰中,多奉祀慚愧祖師三兄弟,一次奉祀三尊慚愧祖師。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某些廟宇分香的三座塑像,並靈驗聞名而導致。清朝臺灣總兵吳光亮節度臺灣,時常遭受蕃人(臺灣原住民)出草,軍中奉祀慚愧祖師作為守護神,從此視為「防番之神」,並在開通八通關古道之後,奉「開山佑民」 「佑我開山」 二匾。
也有說法是,臺灣人的奉祀方式,是因為這慚愧祖師的分身或護法神,是三個為民除害的遊俠,即潘達孔、潘達德、潘達明三兄弟,稱為「老祖」、「二祖」、「三祖」。
-------------------------------------
慚愧祖師的由來
「陰林山祖師」,地方人稱為「陰林山慚愧祖師」,或簡稱「慚愧祖師」,劉枝萬的「南投縣 風俗志」,則稱為「陰林山得道慚愧祖師」,依據竹圍仔祖師公廟的傳說是:「祖師公生於福建省平和縣陰林山,父姓潘名達,母葛民,為人忠厚,被鄉里所推祟, 生三子,長子達孔、次子達德、三子達明,均自幼習文練武,達明尤擅長醫術,曾治痴皇太后有功」。
這位「陰林山慚愧祖師」的香火鼎盛,南投縣境內鹿谷鄉之「祝生廟」是本廟之外,另有「靈鳳廟」「靈光廟」「祝生廟」「鶴山廟」「鳳凰山寺」。南投鎮有「慶福寺」「祖玄宮」。中寮鄉則有「天隆 宮」「慶安宮」「長安廟」。魚池鄉有「龍鳳宮」「靈池宮」「福順宮」「養龍宮」。埔里鎮有「福同宮」「天旨宮」。竹山鎮有「三元宮」。草屯鎮有「新興 宮」。集集鎮有「林興宮」。水里鄉有「雲天宮」。外縣:台中縣東勢鎮有「濟安宮」,嘉義縣大林鄉有「佛方宮」,奉祀都十分熱烈。
查「光緒嘉應州志」(溫仲和纂修)卷二十八「方外」條:列有祖師了拳的傳記:
「了 拳,陰那開山祖,俗姓潘,別號慚愧,閩之沙縣人。元和十二年丁酉三月二十五日生,初生左拳曲,因名『了拳』,彌月,一遊僧至,父抱兒示之,僧書『了』字于 其拳,指立伸,更名曰『了拳』。幼穎悟,不茹葷,年十二,喪父母,依于叔母,不能容。十七,去潮之黃砂社車上村(今大埔縣地),依嫠婦游氏為母,日與牧童 至赤厥嶺,曠視如有所得。令放牛山麓,拳以杖畫地,牛不他逸,或以烹魚啖之,受而投諸水,魚復活……爰陟芒洲岡之巔,西望陰那五峰蟬聯,聳崎雲表,神賞者 久之,便欣然欲往……住陰那三十餘年,一日語其徒曰:「從前佛祖皆宏演法乘,自便以渡人,我未能也,心甚愧之,圓寂後,藏我骸于塔,當顏其額曰慚愧……語 畢,端坐而逝,時懿宗咸通二年辛巳九月二十五日也」
慚愧祖師就是了拳和尚,出生於福建省沙縣,出家得道於廣東省嘉應州陰那山寺廟。因為 廣東省嘉應州等地來的人士都知道「了拳和尚」之存在,就將陰那山靈山寺的香火,帶來台灣南投鹿谷奉祀,因為防「番害」顯靈驗,就被南投縣境內住民接受信 仰,不但被廣分香火去建立分香廟,客家人的中路統領吳光亮,因為是廣東省人之故,大陸上己聞「陰那山慚愧祖師」之典故,才會篤信,奉祀為開路的寺護神
----------------
惭愧祖师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iDkgQD
慚愧祖師(Cankui zushi)*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神祇 > 慚愧祖師(Cankui zushi)
南投縣鹿谷鄉祝生廟慚愧祖師(陳美華攝)
慚愧祖師又稱陰那山慚愧祖師、陰那了拳、祖師公等。陰那山又作陰林山、蔭林山等等,它們都是因為陰林山一詞在台灣仰賴口傳的緣故,結果出現的變音誤記。陰那山位於閩粵交界處,是慚愧祖師的得道之處。慚愧祖師是唐朝時人,俗姓潘,名了拳,法號慚愧,出生在福建沙縣,約在817年出生,865年時圓寂。傳說他出生時左手拳曲不能伸張,父母於是命名為拳。當他彌月時,有名遊方僧人前來,在他的拳上寫了「了」字,拳竟然自開,是以名為「了拳」,這名遊方僧人還預言了拳日後將成為得道高僧。潘了拳的名字除了和他出生的異相有關外,也和他日後駐錫地陰那山有關,因為陰那山的別名是五指峰,其山型亦同拳開五指,是以傳記中的敘事也暗示了他的神異。
潘了拳十二歲時父母雙亡,依叔母過活,十七歲在大埔縣地為人放牧,據說他牧牛時劃地為圈,牛隻就自動在圈內活動,不敢擅自越界,把烹煮過的魚放到水裡,魚就復活了,還經常獨自一人在大石上打坐冥想。後來他又繼續流浪,到了陰那山附近依附於一黃姓人家。有一天,黃家婦人帶著他去向一位神僧求嗣,神僧和了拳似乎是舊識一般,並要黃家依止於了拳,以之為師。後來潘了拳辭別黃家,住到陰那山裡有三十年之久。他駐錫的地方也蓋了廟,名為靈光寺,臨終時他對弟子開示,表示自己未能如同佛祖弘法度人,甚感慚愧,他要門人謹守戒律,並自號慚愧。是以人們後世名為慚愧祖師。
慚愧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主要分佈於中部地區,據2001年內政部所編之《全國寺廟名冊》,全台以慚愧祖師為主祀神者約在29-40座之間,分佈於嘉義、雲林、南投、彰化、台中等縣,南投縣有25座,其中又以鹿谷、中寮最多,在這些地方除了寺廟以外,還有設於家中的神明會,也有許多家戶立有自家奉祀的祖師公。由此觀之,稱慚愧祖師在台灣為南投地區的獨特信仰實不為過。
-----------------------------------
臺灣慚愧祖師神格論
林翠鳳*
提要
陰林山慚愧祖師信仰,隨大陸閩粵移民渡臺,守護保安。來臺後,成為以中部為主的區域性信仰,尤其集中於南投縣。觀閩粵志書所記載的慚愧祖師,是佛教高僧的俗世崇拜。臺灣的慚愧信仰,基本上沿續其禪師崇拜,實質上則高度融合道教法派,使其功能化、世俗化趨勢增強,這主要是先民因應了臺灣特有的艱困環境而衍生出來的生存需求所使然。也因此而出現了源於民間的《陰林慚愧祖師真經》。歸納臺灣地區慚愧祖師的神格有四:拓荒保安的移民守護神、防番之神、靈醫天尊、靈乩能神。其中移民守護神的角色,可視為唐山過臺灣的一項標誌;為台人所推崇的防番之神,極可能是由防倭之神轉化而來;靈醫天尊為其本色神格;靈乩能神亦頗常見。慚愧祖師在臺灣多元神格的變異與演化,可以是臺灣移民開發史上的註腳,也是庶民俗神信仰在地化的實例。
關鍵詞:慚愧祖師、陰林山、臺灣、神格、陰林慚愧祖師真經
一、前言
陰林山慚愧祖師據傳生前為唐代高僧潘了拳,原籍閩粵,為地區性的信仰對象。自明鄭開臺以來,大陸閩粵移民即陸續迎請香火、神像守護伴隨同來,人們俗稱祖師公。臺灣以中部為主要信仰區域,尤其集中於南投縣各鄉鎮。其間最為著名的事蹟,是顯靈醫民、防番有成,在臺灣拓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惟,來臺後受到時空環境變異的影響,慚愧祖師神格也產生了與原鄉有所異同的轉變。本文因就其神格轉變現象,嘗試進行探討。
二、海峽兩岸慚愧祖師生平傳說及信仰之比較
  兩岸同祀的慚愧祖師既出於同源,其生平理該相同。然而實際上卻迥異。這應該與早期文獻不傳、山區地形破碎,往來不易,以及兩岸長期阻絕,難於溝通等因素有關。試分述之。
(一)閩粵地區
明末李士淳撰〈慚愧祖師傳〉[1]一篇,是現今所見最早而較完整的慚愧祖師傳記,據李文所記,簡述慚愧祖師生平略歷:
慚愧祖師,俗家姓潘,名了拳,別號慚愧,福建汀州人。生於唐憲宗元和12年(817)。初生時,左拳蜷曲,父因名為「拳」。數日後,一僧雲遊至家,父抱此兒示之,僧於其拳上書「了」字,其指立伸,遂更名「了拳」。了拳自幼穎悟,不茹葷。十二歲,父母雙亡,往依叔母,不見容。十七歲依嫠婦游氏為母。游氏亡,往赴廣東東北一帶行腳,最終擇定潮州與梅縣(嘉應州)交界處之陰那山,建立道場,致力於弘揚佛法數十年。一日,告其眾曰:「從前佛祖皆弘演法乘,自度度人,予未能也,心甚愧之!……七日後藏骸於塔,號為慚愧,示現此地。」後端坐圓寂,時在唐懿宗咸通6年(865)。
以陰那山為中心的周邊地區百姓們,感受禪師的慈悲高德,因尊稱為「陰林(山)祖師」、「慚愧祖師」、「祖師公」。位於廣東梅州的陰那山是慚愧祖師成道聖地,慚愧祖師自生前至死後,民間一直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神異傳說,人們陸續建廟崇祀。[2]位於陰那山區的靈光寺,相傳祖師公趺化於此,歷唐迄今千餘載,一般被奉為慚愧信仰的母廟。而同樣位於陰那山區的聖壽寺與西竺寺,前者為祖師靈塔所在地,後者相傳祖師公曾曳杖履於此。三寺鼎立,同奉慚愧祖師香火,為莊嚴珍貴之古剎。[3]
(二)臺灣地區
臺灣民間對於祖師公的生平早有傳說,一般咸認為:祖師公姓潘,父親名達,母親葛氏,生有三個兒子:長子達禮,次子達德,三子達明。三人自幼練武習醫,各有專長。他們常年奔走于山區,行醫採藥,濟世救人。當患者和親屬表示謝意時,他們總是連連擺手,謙虛地說:「見笑!見笑!(閩語,慚愧之意)」明達還曾經治癒過皇太后的痼疾,靈醫有功。但當皇帝論功行賞時,卻遺漏潘氏。潘氏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謙稱慚愧。人們因稱為「慚愧公」。兄弟三人一生仗義疏財,淡薄名利,在陰林山修行得道,所以也稱為「陰林山慚愧祖師」。[4]臺灣許多宮廟誦念的《陰林慚愧祖師真經》[5]中的祖師公事蹟,便是依循此民間說法。
與閩粵地區的慚愧信仰相較,二者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首要差異是,臺灣許多廟宇傳說與實際供奉的是祖師公三兄弟,稱大公、二公、三公,[6]而不完全如原鄉的單尊禪師。且三兄弟各有擅長,一般說法為分擅勘輿術數、斬妖法術、醫術,如歷史悠久的祝生廟及其分香諸宮廟即如是稱。其次,雙方的祖師形象大異。前者為佛徒高僧,臺灣則是王冠跣足文武裝,近似道教神明。何以臺灣地區祖師公的生平傳說與形象大異於陰那山原鄉,其間原因何在?值得進一步探究。但大陸原鄉神明輾轉來臺數百年來,顯然已經演化出與新鄉臺灣在地特色更為密合的新功能、新形象,而成為重新被賦予新意涵的區域宗教文化。
慚愧祖師信仰在臺灣,也明顯具有區域化的特性。南投縣乃至中部地區是全臺供奉慚愧祖師的中心區域,其中又以鹿谷鄉最為興盛,幾乎各村莊都有祖師公廟,或在民宅、私壇中供奉。據田調統計,臺灣供奉慚愧祖師的地方公廟、部分的民宅公神及私人神壇,初步估計約85座間左右,其中南投縣一地佔其中的67座。而此不包括未登記於縣政府,或未登記加入「南投縣慚愧祖師文化協進會」[7]者。足見慚愧祖師的信仰在南投非常普遍,可謂獨盛全臺。[8]
目前民間與學界一般推認建立時間最早的祖師公廟,是位於鹿谷村的靈鳳廟。廟方今日仍供奉犁頭為地基主,反映出與開疆拓土的早期農業信仰有關。該廟開基恩主邱國順據載為乾隆22年(1757)自福建南靖來臺,[9]今廟內仍奉其長生祿位。
從閩粵原鄉到臺灣新鄉,慚愧祖師大變身,將近一千年間的衍演與轉折,使得慚愧祖師的神格不斷地累積、形塑、創化。這必然地受到時空環境背景的影響,也因應了百姓的生活內容需求。慚愧祖師不僅是一個受到尊重的高僧,更是濟世救民的能神。
惟,固然慚愧祖師宏法與得道皆在粵東陰那山區,但渡海來臺的先民們或來自粵,或來自閩,或奉金身渡臺,或佩香火隨身,則祖師公傳說與形象之異是臺地原發之創化?抑或閩地已現些許差別?如臺灣最早的祖師公廟靈鳳廟奉祀慚愧祖師大、二、三公,皆王冠跣足手持七星劍,靈鳳廟來臺開基恩主邱國順祖籍福建南靖,而今日南靖南坑鎮新羅祖師廟所供奉的祖師亦頭戴王冠、持七星劍,並有黑令旗、宮印、籤詩等法器,與臺灣祖師公頗為相似。[10]此為南靖本地原像?或後來交流影響所致?雖尚未能查知,但兩岸祖師公的形象與職能的重疊或歧出現象,及其與居民拓墾移動間的關係,皆仍待進一步的釐清探討。
三、慚愧祖師文獻之考察
在神像實體與傳說軼聞之外,書面文獻的考察是瞭解祖師公的重要途徑。綜合觀察關於慚愧祖師的各項文獻記錄,其關係最為緊密者,應為史籍與宗教兩大類。茲分項尋檢之。
(一)史籍類
1.正史
查《新唐書》、《舊唐書》、《新五代書》、《舊五代書》、《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皆未見相關記載。
2.地方志
(1)廣東方志:元代陳大震《南海志》未見相關記載。至明代者,有嘉靖戴璟《廣東通志初稿》、嘉靖郭春霞《潮州府志》、李士淳《陰那山志》均有記載。清代者,有順治吳穎《潮州府志》、康熙劉廣聰《程鄉縣志》、雍正郝玉麟《廣東通志》、乾隆周碩勳《潮州府志》、乾隆王之正《嘉應州志》、道光阮元《廣東通志》、嘉慶洪先壽《大埔縣志》、光緒溫仲和《嘉應州志》、民國溫廷敬《大埔縣志》等均有記載。
(2)福建方志:宋代者,《淳熙三山志》、《臨汀志》皆未見相關記載。至明代者,有何喬遠《閩書》。清代者,有康熙金鈜《福建通志》、乾隆曾曰瑛《汀州府志》、道光陳壽祺《福建通志》、福建通志局《福建通紀》、民國徐元龍《永定縣志》、新修《永定縣志》、《三明市志》等均有記載。
方志中的慚愧祖師大約出現在明代之後。關於廣東與福建地區方志的釐清,張志相〈閩粵志書所見慚愧祖師寺廟與信仰探考〉[11]一文,已論述甚詳,是很好的參考。
(3)臺灣方志:清代者,有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沙連堡》、屠繼善《恒春縣志•祠廟》。民國者,有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陳哲三《竹山鎮志》均有記載。而尋之於清代《彰化縣志》、民國《臺灣省通志稿》、《臺灣省通志》、《重修臺灣省通志》等,皆未見相關記載。分述如下:
A.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沙連堡•寺觀》
此志成書於清光緒20年(1894),是臺灣地區所見對於慚愧祖師的最早記錄。載曰:
祖師廟:在林屺埔下福戶,祀三坪祖師。街眾於每年十一月初六日演劇祀壽。前為里人公建:一在大坪頂漳雅莊,祀陰林山祖師。七處居民入山工作,必帶香火,凡有兇番「出草」殺人,神示先兆;或一、二日或三、四日,謂之禁山;即不敢出入。動作有違者,恆為兇番所殺,故居民崇重之,為建祀廟。光緒十九年,莊董黃謀倡捐修建。
顯示祖師公在防止番害方面格外靈驗知名,百姓入山無不攜帶祖師公香火以護身,是漢人向山區前進墾拓時的保護神。冊中所載奉祀陰林山祖師的大坪頂漳雅莊,即今鹿谷鄉大坪頂漳雅莊,廟名今稱「祝生廟」。
B.屠繼善《恒春縣志•祠廟》
此志與前書同樣成書於清光緒20年(1894),卻是南臺灣所見對於慚愧祖師的最早記錄。載曰:
祖師公廟:在潭仔莊。正殿一門,拱亭一座,距縣城南十二里。光緒元年,潮州客民建。
志中特別載明為「潮州客民建」,此與慚愧祖師發源地為潮州、梅縣交界,正乃同出一源。以淵源推知:此「祖師公廟」應即是慚愧祖師廟。且祖師公與客家移民間的關係,亦可推知。
C.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
本書綜理南投縣境內的宗教發展,將縣境各寺廟的建立概分為四大階段。關於慚愧祖師,則在日治時期《南投廳寺廟調查書》[12]的基礎上,調查縣境內各祖師公廟。謂:南投素以逋逃藪聞,初期拓墾時墾民多由本籍隨帶鼎盛寺廟之香火為護符,如開墾化險有成,即歸功神明,醵資造祠,靠山地區尤然,首要為祖師崇拜,次為關帝崇拜,諸語。並首先觀察到慚愧祖師乃「頭戴王爺冠,身著半文武裝,跣足」的特殊造型,提出與清水祖師、三坪祖師等的差異比較。
D.陳哲三《竹山鎮志》
此志成書於民國90年(2001),依據前人記錄,分別傳述了道光九年(1829)祝生廟的創建、光緒元年(1875)吳光忠獻匾鳳凰山寺佳話,及明治三十五年(1902)竹圍仔建祖師公廟祀陰林山祖師三事,並於王志宇主筆〈宗教志〉佛教項下有專節詳述。[13]
(二)宗教類
1.佛教書籍:查《大藏經》、《景德傳燈錄》、《續傳燈錄》、《五燈會元》皆未見相關記載。《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華佛教人物大辭典》、《中華佛教人名辭典》等有簡要記載,基本上是傳鈔地方志資料。
2.道教書籍:查《正統道藏》、《道藏輯要》、《藏外道書》、《莊林續道藏》、《中國民間諸神》、《三教搜神大全》等皆未見相關記載。惟,仇德哉《臺灣廟神大全》中列入祖師公,另有《陰林慚愧祖師真經》一部流傳於臺灣民間。
《陰林慚愧祖師真經》,是目前所見唯一一部的祖師公經書。此部經書據版權頁記錄,乃臺中瑞成書局出版於民國93年(2004)3月一版二刷。筆者電話詢問此書來源[14],該書局表示:為民眾得自魚池鄉龍鳳宮,轉至該書局,欲出版推廣之。再詢問龍鳳宮人員[15],亦表示:該部真經確實為該宮持誦,時日甚久,本源已不可考。歡迎流通。這部真經彙整臺灣民間流傳的祖師公淵源、神能、異事、造型、影響等,諸說雖大異於原鄉佛徒形象,卻能顯示經臺灣在地演化後的新面貌,可謂為臺灣地區關於慚愧祖師傳說的集成之作。
諸如上述的典籍文獻,顯見地方志與《陰林慚愧祖師真經》,是最重要的兩項記錄。綜觀以上的文獻考察可見得:
1.從時間發展上而言。慚愧祖師潘了拳為唐代高僧,然而在唐代以下歷經宋、元的四、五百年間,在書面文獻上的記錄,至目前仍尚未能見。惟明代以降的方志中卻屢載不鮮。這固然是因為早期志書缺乏,無從稽考所致;再則,顯見慚愧祖師蓄積了民間長時期的崇拜能量,有其一定的飽滿度,細水而長流,方能至今不絕。臺灣地區的慚愧信仰來自於原鄉香火的延伸,因此必然地與移民者的來臺期程密切相關,各地祖師公廟的建立,似乎也可視為唐山渡臺先民們開墾腳步先後的一項標誌。
2.從空間延展上而言。慚愧祖師生前活動範圍在閩粵,圓寂後的信仰圈主要也在閩粵交界一帶區域,在大陸其他地區似乎並未見有太大的拓展。再則,正史中未曾得見,而地方志則傳錄不絕。顯然雖非朝廷注重的神祇,卻是地方上重要的信仰對象,慚愧祖師明顯屬於區域性的人物及神祇,是地方守護神。隨著閩粵移民來臺,慚愧祖師的香火因而遠播臺灣,客家人便是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臺灣方志中的記載雖有限,但客家聚落與南投地區明顯是主要的信仰重鎮。巧合的是,慚愧信仰在臺灣一如其在原鄉,都是地方守護神,都同樣具有鮮明的區域性,並未隨著拓墾版圖而延伸至全島。
3.從宗教傳衍上而言。閩粵方志中記載的慚愧祖師原為唐代高僧,臺灣傳說中的祖師公則道法高強,是佛又近道。然而在佛教與道教的經典及神仙譜系中,卻難尋其蹤跡。則慚愧祖師應是自成於民間的禪師崇拜,逐漸風俗相沿演化成為俗神信仰,也因此而出現了源於民間的《陰林慚愧祖師真經》誦本。從原鄉到海外,關於祖師公事蹟和形象的傳說不斷地累積,慚愧祖師信仰的內涵,顯然受到時間和地域差異而有所轉變,神格的轉化也份外引人注意。
四、臺灣慚愧祖師的神格型態
閩粵志書所記載的慚愧祖師,是佛教高僧的俗世崇拜。以祖廟靈光寺為例,至少自明代歷清以來,即致力為民祈造功德,擅長消災、祈福、度亡諸法會佛事,康熙《程鄉縣志》所稱「陰那教寺」便是顯例。[16]
從原鄉渡海流傳至臺灣的慚愧祖師信仰,基本上依然沿續其世俗化趨勢而踵事增華,主要是先民因應了臺灣特有的艱困環境而衍生出來的生存需求所使然。觀察臺灣慚愧祖師的神格,約可有四類,茲分述之。
(一)拓荒保安的移民守護神
瀏覽各祖師公廟的歷史,許多是源於渡臺移民者自大陸分香奉請而來。試觀現今可見的各祖師公廟沿革文獻,例如:
鹿谷鄉新寮靈鳳廟:「渡臺開墾恩主邱國順於乾隆廿二年來臺,並奉請慚愧祖師金像。……在小半天開墾時,亦奉請慚愧祖師金像供奉。」[17]
鹿谷鄉鳳凰村鳳凰山寺:「清康熙年間,莊姓先祖率其同夥數十人,由福建渡海來臺至頂城庄……,故乃結草為廬,開荒墾拓,並安奉隨隊攜帶之慚愧祖師香火以為守護神,設座禮拜。」[18]
中寮鄉中寮村長安寺:「(本寺慚愧祖師)嘉慶元年由本村曾姓先祖宗傳公自福建省永定縣恭迓來臺落紮本縣鹿谷鄉新寮,護佑信徒拓荒斬棘。」[19]
草屯鎮新庄里新興宮:「(本宮慚愧祖師)相傳拓墾初期,由先覺洪志忠從唐山奉迎來臺之守護神。」[20]
諸如以上的記述,同樣可見於鹿谷鄉秀峰村武聖廟、鹿谷鄉羌仔寮中厝祝生廟、鹿谷鄉竹豐村德峰寺、中寮鄉龍岩村文山宮、竹山鎮雲林里三元宮、埔里鎮枇杷里天旨宮、集集鎮和平里祖師公壇……等許多大小宮廟。慚愧祖師是移民守護神的角色十分鮮明。
臺灣拓墾初期,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既要適應瘴癘瀰漫,颱風洪水時來,又要與毒蛇、猛獸、凶番搏鬥。環境惡劣,備嘗酸苦。而請靈伴隨的神明香火或雕像,成為內在勇氣與信心的重要支柱,也是恐懼無助時的最佳依賴。人們透過神明崇拜寄託精神,慰藉心靈,而能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人與神是命運共同體,神明是陪同移民一起拓荒新鄉、保安身心的守護神。慚愧祖師來臺的原始神格即此。
(二)防番之神
先民渡海抵臺之後的一大挑戰,是必須與原住民爭地,特別是高山族,雙方的流血衝突時起。防番正是清代移民初期山區信仰中的重要課題,一路陪伴移民來到山區的祖師公,必然的成為百姓祈求避番、抗番的精神依賴。如:
中寮鄉廣興村天隆宮:「明末清初先人初來,時地尚屬瘴雨蠻烟,即奉『蔭林祖師』金身朝夕奉拜以為守護之神,……此後凡有兇蕃出來殺人時,祖師必先兆示民眾,暫停出入工作,違者均遭蕃所害。又有居民患疾病或家畜禽罹瘟,凡求於祖師藥方,服用即霍然痊癒,靈驗異常。」
南投市東山里紫雲寺:「相傳嘉慶年間,閩省吳姓者隨眾來臺從事墾殖,當其時蠻荒初闢,南投堡一帶常有高山族出沒其間。幸得祖師威靈顯赫,得以一方寧靖,凡有所求,其應如響,因此汴仔頭居民均之為守護神。」[21]
埔里鎮桃米里福同宮:「邱阿文先生曾向鹿谷鄉(古稱羌仔寮)靈鳳廟叩求陰林慚愧三祖師香火,隨行護佑一群黎庶。蒙塵沐雨櫛風,克盡艱難險阻,隨時隨地,凡遇土蕃將出草禍民劫掠時,必預前發爐附乩指示。同心協力防擊方位,藉得脫災迎福,悉蒙顯化扶持之力。」[22]
類似的傳說在鹿谷鄉內湖村龍山廟、中寮鄉八仙村受玄宮、魚池鄉大林村福順宮、魚池鄉日月潭龍鳳宮、集集鎮林興宮……等宮廟,多可聽聞。而祖師公防番事蹟可以中寮鄉廣興村天隆宮(蕃仔吧)為顯例,據傳:早期先民初來時即奉「蔭林祖師」金身為守護之神,居民朝夕奉拜,祈求香火保平安。此後,凡有兇蕃出來殺人時,祖師必先兆示民眾,出令禁山,暫停出入,凡違者均遭蕃害。當年逢祖師公聖誕廟會,慶祝之際祖師公靈感,即降乩指示眾弟子,謂:蕃人聚集在途中等候殺人,若此時返家恐將遇害,因此叮嚀眾善信暫時留守庄內勿回,等天亮再走,方可保全性命。由於當夜天氣嚴寒,兇蕃群聚在一處燒木炭的窟洞內圍坐取暖,同時等候見機出草,但因人數眾多窟洞不勝負荷,終於崩塌,所有兇蕃屍首全數烤成焦巴,此地亦因而別稱「蕃仔吧」。而祖師公顯靈拯救村民們的聖蹟,從此長流遠播。[23]
另一千秋佳話的神蹟是:據傳清代福建福寧總兵吳光忠、吳光亮兄弟開闢八通關古道時,曾有頭裹紅布巾的小兒挺身擊退蕃民,而眾人咸認此乃是慚愧祖師顯靈庇佑。路成之後,吳光忠於光緒元年(1875)正月敬奉「開山佑民」匾額答謝鹿谷鄉祝生廟、同年2月恭呈「佑我開山」答謝鳳凰村鳳凰山寺,以酬神恩。
祖師公屢次的靈感庇佑,防番有成,百姓們因此奉為「防番之神」,盛名不脛而走,大大強化了信眾們的虔誠崇拜與擴大追隨。如:
鹿谷鄉和雅村鶴山廟:「同治年間有陳朝魁者計畫拓墾深坑,當時深坑草昧初開,居民稀少,尚有兇番常出草殺人。陳朝魁有聞祖師專為山居人民護安,民眾皆奉為防番之神,則向(竹山三塊厝)林家懇求二公至深坑墾荒。……群番屢次侵入深坑,祖師必先示兆降乩,發出禁山令,不許莊眾出入。」[24]
魚池鄉新城村養龍宮:「光緒五年三月總理陳新顏聽說:祖師公在蕃害避難時有顯靈,為了避免於其遭難而來(向祝生廟分香)奉祀。」[25]
凡入山者無不知祖師公,各方請神、分香、迎靈駐駕者紛紛不絕,使得慚愧祖師的信仰程度,在山區較平地為盛。以現今祖師公廟的分佈數量來看,南投縣鹿谷鄉、中寮鄉、魚池鄉、竹山鎮四個山區鄉鎮的祖師公廟都超過10座以上,其他鄉鎮則都低於5座。[26]懸殊的比例,明顯的反映了慚愧信仰與臺灣山區漢番相爭的歷史連結。
防番保民的神蹟傳說盛行,使得慚愧祖師的神格在臺灣特定時空環境影響之下,由原鄉的悲智高僧,轉化為兼具智慧與武勇的防番之神。也因此,臺灣的慚愧祖師神像多見手持寶劍者,而世俗認為此劍即是防番斬妖的利器。另有謂為玉帝賜劍,代天巡狩者。[27]凡此都是與唐代佛徒神格迥異的一大轉化。
只是慚愧祖師神格的轉化,可能不完全是來臺之後方才丕變。且看集集鎮林尾里永全宮:「明中葉後,福建一帶流寇四處騷擾打劫地方。陰林山慚愧祖師屢顯神威,嚇退寇賊。劉家祖先有威其靈驗,雕其金身,供奉於家,其間為大明宣德年間。明末清初,鄭成功攻克臺灣,……劉家先祖劉大郎於此時攜家眷,並親奉祖師金身,祐其安渡來臺。」[28]如上所述的歷史淵源,或許正是臺灣防番之神的前身。亦即祖師公早已是福建百姓心目中的「防倭之神」,來臺後持續顯其威靈,加以臺灣清代特定環境的因緣際會,終於成為臺島的「防番之神」。福建地區山多平原少的環境,與南投山區極為近似;倭寇進犯的威脅,和面對原住民出草同樣是生死交關。臺閩雙方地理樣貌的類同,異族武鬥的拼搏,成為慚愧祖師神格跨海轉化的連結鏈。
只是百年後,當異族衝突趨向緩和或消失之後,防番的需求不再,慚愧信仰仍然要回到「保安」的基本神格,在民眾的道德崇拜與現實需求中,延續對神明的依賴。
(三)靈醫天尊
慚愧祖師在臺灣的另一重要神格是醫神。不論是山區或平地的祖師公廟,都長期廣泛地流傳慚愧祖師專擅開方醫診的神蹟。如:
鹿谷鄉新寮靈鳳廟:「祖師非常靈驗,……後來到了草靴屯(草屯)行醫救世。」[29]
草屯鎮北投里集仙宮:「陰那慚愧祖師,民初本庄善信吳錐罹患腳疾,延醫無法痊癒,經人告知,往集集林尾林興宮筊允請回慚愧三祖師香火供奉後,腳疾竟不藥而癒。此後聖靈事蹟時現,神威顯赫,治癒疑難雜症不計其數。」[30]
中寮鄉龍岩村龍安宮:「居民咸信祖師公顯化,凡諸疾病禱之多驗,故而香火日盛。」[31]
竹山鎮雲林里三元宮:「祖師公自幼精通醫理,……在生前雖曾治癒皇太后有功,但將歸仙時,仍有眾多信眾之病,未克診治救度,而自感慚愧,於是得名慚愧祖師。」[32]
鹿谷鄉和雅村鶴山廟旁山中溪泉更因祖師公醫病甚為靈驗,被人們稱為「神龍水」,每年端午節舉行隆重儀式取祖師神龍水保平安。2003年SARS事件期間,取水民眾特多,據傳庇佑無數。而魚池鄉麟鳳宮甚至有煉丹爐,傳說正是祖師公製藥救世的煉丹爐。
《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中所紀錄的祖師公生平,便是自幼練武習醫,曾經治癒皇太后的痼疾,靈醫有功。[33]這是祖師公宿世以來的專業,亦是其本行,以此觀察民間虔誠誦唸的《陰林慚愧祖師真經》,全篇重心其實正是側重宣揚其「靈醫」的神格。前述的「防番之神」,于書中則僅是眾多救苦助民的事項之一。《陰林慚愧祖師真經》推尊祖師公為「孔德濟世天尊」、「顯應靈醫天尊」、「玄靈救苦天尊」,而總稱為「孔德醫靈大天尊」。試觀其〈奉請〉文曰:「聖神祖師在天臺,玄靈醫道降臨來。眾等志心虔拜請,祈求錫福並化災。」便是以「醫神」奉請之;其〈完經讚〉亦云:「玉闕內殿,陰林三賢。醫靈真宰,啟教懸壺。性命雙修,文經武緯。慚愧洞□(天+明),濟危饑荒。孔德玄明,擅長岐黃。」慚愧祖師以擅長醫術,救病無數而受到崇拜,民間之供奉祖師公因有以醫神專奉之,如:臺中潭子鄉三界混真壇[34]便是。
(四)靈乩之神
慚愧祖師生前由於人格崇高而為民敬奉,慚愧信仰的中心思想原是佛教的慈悲謙懷。來臺後雖未全然泯沒祖師公為佛教僧侶的原始身份,但也可見到已逐漸融合了道家之德、道派之法、丹道之學。如《陰林慚愧祖師真經》誦曰:「上天好生之德,立志斯成道斯行。道心惟一精微,夫神好靜心擾之。枉尋千歲之藥,空想靜心萬年謨」、「神與氣精,三寶在焉。運行五氣,精化為氣。靜氣化神,三寶凝成。心地開朗,結成大丹。」類此藉由民間誦念、傳播,產生了佛道雙修交融,不同於原貌的祖師公認同概念逐漸轉化成形。
臺灣慚愧祖師最為信眾所熟悉的防番與靈醫,傳說中常常是透過示兆、示文來濟民,正所謂「凡有兇番先示兆,謂文禁山定有日。」(《陰林慚愧祖師真經》)。如魚池鄉魚池村靈池宮有載:「據傳祖師公於咸豐十年在夢中指示……,第二年開始,鍛乩救世。據傳靈藥、靈符非常靈驗,後改為用所謂玉輦降筆濟世。」[35]唐代高僧與信眾的溝通偏屬道教或巫術的方式,透過降乩深入到信眾的日常生活細節中,實際上慚愧信仰在臺灣很早已納入道教系統。
奉祀慚愧祖師的宮廟,大多都設有法師、乩童,能開立藥方、問事、看地理、收驚、消災、解厄等濟世諸事。祖師公於聖誕日時常降乩指示,平時則不同宮廟各有不同乩日。降乩、玉輦降筆可以直接轉達神意,是人、神近距離溝通的方式,既玄且妙。且多定期犒軍,祭五營。如埔里鎮枇杷里天旨宮、鎮南村鎮南宮等,皆是以鍛乩、辦法會聞名的祖師公廟;再如魚池鄉日月潭村明德宮防番之神祖師公,曾感召許多當地邵族原住民擔任乩身;甚至祖師公也為部分鸞堂供奉,如魚池鄉大林村麟鳳宮啟化堂等。對照原鄉文本來看,這些都是在臺創化出來的現象。
祖師公靈乩降示的神格,由來已久,降乩的內容因人、因時、因地適應,可見慚愧信仰在臺灣的基礎之一,是鮮明地呼應著民眾現實生存的需求,祖師公的「靈驗」性,促使其信仰傾向較大的功能性、現實性,而呈現了時代性與區域性的演變。臺灣慚愧祖師乃為靈乩之神。
五、結語
陰林慚愧祖師由人格可敬的高僧,逝後為人紀念追祀成神;其神格則由品德模範伸張為保民護生的能神。在時間的長流中,祖師公的異能逐漸擴展、層累。隨著移民者的腳步渡海來臺,尤其邁進到原住民生活的內山地區,祖師公頻頻顯靈示現,為信眾斷吉凶、擇地理、雜問事之外,又廣開濟方、救疾病,更屢屢示禁文、防番害,種種神能,不可思議,慚愧祖師的神格遂為百姓冠上「防番之神」、「靈醫天尊」等讚嘆。而降乩靈示在百多年間盛行不輟,降筆濟世的慈悲,增益其靈乩能神的神格。慚愧祖師在臺灣多元神格的變異與演化,是臺灣移民開發史上的一個有力註腳,也是庶民俗神信仰在地化的一項實例。
只是,臺灣慚愧祖師的在地神格,在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的未來中,是否又會產生怎樣的轉變?未來將可以繼續觀察。
-------------------------
921大地震重創南投縣之後,南投縣各個宮堂寺廟為安撫創傷信眾之心,由王炳勳先生發動成立南投縣陰那山慚愧祖師文化協進會,該協會由42家宮廟組成。首屆理事長由王炳勳先生擔任並獲得蟬聯,第三任理事長劉守禮先生,新任理事長由曾亮吉先生挑起未來3年發揚慚愧祖師文化重任。陰那山慚愧祖師文化協進會,每年舉行鄉鎮繞境活動,祈求國泰民安、福佑鄉里。在中部地區組成一股淨化民心的宗教清流。也是民間不可缺的宗教文化信仰。101年萬人繞境活動主辦宮為草屯北投里集仙宮,洪昭煜主任委員表示有信心接受授旗。
授旗101年主辦萬人繞境祈福集仙宮
慚愧祖師,俗姓潘名了拳,生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丁酉』三月二十五日(西元八一七年四月十五日),福建閩江南源沙溪下游,初生之時,因左手緊握抱拳不開,因名為拳,彌月之日,有一遊僧至潘家化緣,父抱兒示僧,僧於其左拳以指書一(了)字,拳漸伸張而開,因此更名了拳,僧語其父母曰;此兒非凡,異日能成佛作祖,希善養之。
了拳自幼鍊武,學文、學醫、精通地理之學,歧黃之術,曾為皇太后治病有功,擅行靈醫,服務善舉保家鄉,為佛徒所崇拜,在台灣其神像與靈光寺不同頭帶王冠,身著武裝,民眾奉為防蕃,治病、保安之神,也就是守護之神。
根據光緒二十年『雲林縣采訪冊載』沙連堡大坪頂(鹿谷鄉舊稱)祖師廟所祀之陰那山慚愧祖師為(守護神),七庄居民入山工作,必佩祖師香火,凡有兇番殺人,神即示先兆,或三、四日謂之禁山,居民不敢出入,有故違者,恆為番所殺,故居民崇重之,因而建廟祀奉。
清代提督吳光亮,在開闢八通關古道時,常遭受番人襲擊,乃向慚愧祖師祈求保佑,順利開山完成後,吳光亮親自手書,『開山佑民』及『佑我開山』匾額致贈,彰顯慚愧祖師之靈感功績。
祖師創建道場於廣東梅縣,(即嘉應州)城東南八十里之陰那山,(又名五指山)傳道以弘佛旨,越三十年,一日,祖師召門徒說道;『從前佛祖宏演法乘以度人,我卻未能效法實踐,心中甚覺慚愧,我死後當藏我骸骨於塔並書『慚愧』二字,言畢端坐而逝,時為唐懿宗咸通二年,(西元八六一年)『辛巳』九月二十五日祖師圓寂後,門人依其言而行,是以慚愧祖師稱之至今。
先民由大陸來台墾荒,不忘隨身攜帶,祖師香火或金身進駐保安,因斯時文學記載尚缺,口述相傳祖師淵源,有所出入,造就慚愧祖師名號分歧,有謂稱『陰那祖師』亦有稱之『蔭林祖師』,在南投縣,供奉祖師的宮廟有四十多間,不過在這些宮堂廟宇之中,有些人對祖師的稱呼不一樣,就認為可能所奉祀的祖師,其淵源有所不同,其實都是一樣,因為慚愧祖師是在陰那山得道成佛,所以有人稱陰那祖師及蔭林祖師。
慚愧祖師,有不少人也將慚愧二字,台語唸成『見笑祖師』,這是不了解祖師淵源,因為祖師是自認,無法修行像佛祖的慈悲教化眾生,而難過自責感覺慚愧,如果信眾將慚愧解釋為『見笑』(羞恥)這是不恭敬的稱呼,因此特別加以說明,能夠讓民眾更進一步,了解慚愧祖師的由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慚愧祖師非常靈感,對於信眾所求之病體醫療,一定有求必應,身體任何病痛只要祈求祖師幫忙化解,如果祖師答應協助,那一定可以很快恢復健康,祖師在為信眾服務,一般都是用最傳統的方法,請神降駕踏起金輦『觀輦轎』降筆出字,如果遇到很重要的事情,祖師才會『駕降採乩』明說,因此『觀大輦』是請示祖師指點迷津所使用的一種傳統方法。
慚愧祖師靈感顯赫民間奉祀為守護神祇,擇期於每年三月十六日為大祖師聖誕千秋,二祖師聖誕千秋為一月十六日,三祖師於十月二十八`日聖誕千秋,各地供奉慚愧祖師宮堂廟宇,將依地方習俗慶典演戲祝壽,以了聊表弟子虔敬之心。
新舊任理事長交接
新任理事長曾亮吉先生
該會於今(8日)在南投樂涼餐廳舉行會員大會,會中選舉第四屆理事長、理監事。新任理監事由各宮派代表候選。新當選理監事當選名單:理事長/曾亮吉(南投慶福寺)。常務理事/劉新全(竹山三元宮)、洪嘉平(草屯新興宮)、莊耀輝(埔里天旨宮)、黃輝騰(鹿谷祝生廟)。理事/廖大約(草屯福安宮)、張獻疆(鹿谷寶興宮)、曾通文(鹿谷鶴山廟)、沈竹雄(鹿谷德峰寺)、曾文聰(南投紫雲寺)、吳承達(新街祖師廟)、劉振聲(水里雲天宮)、蔡壁如(魚池靈池宮)、蔡平忠(草屯新興宮)、賴見成(魚池福順宮)。常務監事/吳大芳(集集林興宮)。監事/洪玉堂(中寮天隆宮)、張錦川(中寮長安寺)、洪育至(草屯集仙宮)、邱永標(新社龍鳳山壇)。總幹事/蕭榮舜(南投祖玄宮)
以上為南投縣陰那山慚愧祖師文化協進會第四屆新任理事長,理監事及會務幹部。
陰那山慚愧祖師文化推展的舵手 | PeoPo 公民新聞 - https://goo.gl/Wc24nB
----------------------------
東勢慚愧祖師廟重建落成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圖:供奉「慚愧祖師」的濟安宮會於震災,舉行震災後重建落成典禮。
東勢鎮慚愧祖師廟重建落成
 震災倒塌的東勢鎮詒福里濟安宮,經過災後三年多的重建,昨天舉行竣工慶成大典,席開二百一十五桌宴請樂捐五千元以上信眾,場面熱鬧;濟安宮供奉主神為「慚愧祖師」,是東勢鎮震災第一座靠民間力量募款完成重建的大廟宇。
由於濟安宮供奉的主神為「慚愧祖師」,因此濟安宮重建委員會在重建時特別嚴格重要求工程品質、進度,重建完成的濟安宮呈現廟貌宏偉、氣派非凡,是地方居民的信仰中心。濟安宮主委羅坤通指出,九二一地震時,詒福里中罹難者多達廿五人,里內有半數房屋全倒、半倒,雖然里民忙於重建、經濟困難,但居民仍然出錢出力,共同完成重建工作。
其中,七十餘歲老婦池阿粉的虔心更讓人感動,雖已嫁至苗栗縣後龍鎮,家庭生活並不豐裕,她以四處為人煮飯節省慨捐了一百五十萬元重建濟安宮;其他如旅居台中市鄉親劉明煙也樂捐四十萬元,濟安宮就在一邊籌錢、一邊施工中重完成重建。
濟安宮主神是慚愧祖師,俗名潘了拳,生於唐朝元和年間,在陰那武峰隱居修行,講經弘法,創建道場,信徒視為神佛再世,但在仙逝前,自慚未能弘法濟世,於是告訴門徒在他的骨塔上寫「慚愧」二字,因此信徒們稱他為慚愧祖師。
慚愧祖師在東勢鎮原奉祀於下新里,據老輩指出,台灣戴萬生事件時,不知為何在詒福里落腳;濟安宮內的神祇以勘察地理、行醫治病名聞遠近,成了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重建濟安宮為二樓三合院古式建築,內場及牆面為花岡石,正殿石雕及慚愧祖師爺等十二尊神明全都是從大陸進口,一百萬元的金爐則是在屏東訂製的,石雕和壁畫則是兩岸師傅的精心作品,宏偉外貌氣派非凡。91.12.30
----------------------------------
這尊二百多年前 , 來自 福建南靖 慚愧祖師 , 雕刻年代已無法考證 , 不過神像雕琢相當講究 , 充 分表現 慚愧組祖師 原始神韻 , 身著武裝 , 右手執寶劍 , 左手屈觀音指 ,莊嚴威武的相貌令人尊 敬 。
據其爐下弟子 林先生表示 : 慚愧祖師 是其祖先兩百多年前 ,從祖籍地 福 建 南靖一起到臺灣墾荒的守
護神 , 代代傳承至今 , 由於這尊 祖師神像年代已 久 , 為恐遭人偷竊 , 保護得非常嚴謹 , 很少露面 祖師金
尊雖然經過百年歲月 摧殘 , 但身上的雕龍紋路 , 寶衣''佛''字清晰 , 金箔依然金光閃亮 , 曾經有人建 議 ,
將 祖師 重新粉飾(粉面) , 然而為了保留歷史原貌 , 始終捨不得這麼做 , 讓 祖師 成為 鎮家之寶 延年傳
承 。
 
慚愧祖師 在南投已成特色,甚至是南投 非常獨特的神明。 慚愧祖師,全名為「陰那山得道慚愧祖師公」,又稱「蔭林山祖師公 「陰林祖 」 、 師 「祖師公」 」 、 等,而其信仰圈的分佈,均 集中在南投縣,依據統計,南投市有二 處,中寮有六處,埔里有一處,集集有一處,魚池有八處,竹山有二處,鹿谷 有十處等卅多間宮廟。外縣市部分只有台中東勢、彰化社頭、雲林古坑、嘉義大林 等四處有廟宇專祀。
清代提督吳光亮在開闢八通關古道時,常遭番胞(即原住民)攻擊,因向慚愧祖師 祈求保佑,順利開山後,親書「開山佑民」 「佑我開山」 及 匾額致贈,目前 「開山佑民」匾在鹿谷羌仔寮祝生廟,而「佑我開山」匾則在鹿谷頂城鳳凰山寺, 因此 慚愧祖師 亦有「防番之神」之稱。
有關 慚愧祖師 的生平由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兩則: 以南投的較常聽聞的說法,「慚愧祖師」 「陰林山(或作蔭林山)祖師公」 又稱 , 祖師公共有三位,為潘家三兄弟,生於福建省平和縣陰林山,父姓潘名達,母 葛民,為人忠厚,被鄉里所推祟,生三子,長子達孔(或云達禮)、次子達德、 三子達明(或云了拳),均自幼習文練武,達明尤擅長醫術,曾治痴皇太后有功。 相傳 慚愧祖師 三兄弟,大祖師 擅於地理之術,二祖師 擅於岐黃之術,三祖師 專於醫術及法術。
ap_F23_20100518090829536.jpg
慚愧祖師 的造型,為粉面(或是黑面)無鬚,頭戴王冠 (或是黑底紅字的五佛冠),身著文武裝,赤腳跣足,右手持寶劍,左手掐道 指,端坐於山頭之上,其聖誕為農曆三月十六日。
以大陸祖廟–廣東梅州靈光寺「陰那山慚愧祖師」的說法,慚愧祖師,又稱「陰 那開山祖師」,俗姓潘,名了拳,別號慚愧,是福建沙縣人氏,生於唐朝元和十 二年丁酉三月二十五日,仙逝於懿宗咸通二年辛巳九月二十五日,世壽四十四 歲。 祖師出生時,左手屈曲握拳,因此取名「拳」,滿月時,有一名遊僧來訪, 見了祖師緊握的拳,就在祖師的左手上寫下一個「了」字,祖師的左手指才張開, 潘父就為祂改名(了拳 )。
祖師 自幼就與眾不同,聰明穎悟,從不如葷,有一次與牧童在山麓放牛時, 常用竹仗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圈圈住牛群,又曾經將烤過的魚丟入水中,烤魚竟 然死而復活,此後這種黑底白紋的魚,就稱為「尾上焦 。 」 潘母過世後,祖師前 往 陰那武峰隱居修行,講經弘法,創建道場,信徒視為神佛再世。
祖師 仙逝前,自慚未能弘法濟世,於是告訴門徒在祂的骨塔上寫「慚愧」二字,此後信徒們就稱 祂為『慚愧祖師』。 台灣主要的慚愧祖師廟宇:南投鹿谷羌仔寮祝生廟、頂城鳳凰山寺、新寮靈鳳 廟、和雅鶴山廟、秀峰武聖廟、竹豐德峰寺、集集林仔尾林興宮、水里雲天宮、魚池 靈池宮、日月潭龍鳳宮、養龍宮、竹山三元宮、下坪照靈廟、中寮長安寺、八仙受玄 宮、龍眼林龍安宮、慶安宮、勝陽宮、埔里天旨宮、桃米坑福同宮、草屯新興宮、南投 牛運堀祖玄宮、內轆慶福寺、台中東勢濟安宮、彰化社頭龍鳳山寺、雲林古坑三泰 宮、嘉義大林佛方宮等廟宇。
---------------------------------
慚愧祖師由來主要說法有二:
說法一、唐代姓潘名了拳之得道高僧
陰林山慚愧祖師,俗姓潘,名了拳,是福建沙縣人氏,生於唐朝元和十二時年〈西元八一七年〉三月二十五日,仙逝於咸通二年〈一元八六一年〉九月二十五日,世壽四十四歲。
祖師出生時,左手屈曲握拳,因此取名為「拳」,滿月時,有一名遊僧來訪,見了祖師緊握的左拳,就在祖師的左手寫上一個「了」字,祖師的左手指因而張開,潘父就將祖師改命名為「了拳」。
祖師自幼就非凡與眾不同,聰明穎悟,從不茹葷,與牧童在山麓放牛時,常用竹仗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圈圈住牛群,牛群無法超出祖師所畫範圍。又曾經將烤過的魚丟入水中,烤魚竟然死而復活,此後這種黑底白紋的魚,就稱為「尾上焦」。
潘母過世後,祖師前往陰那武峰隱居修行,講經弘法,創建道場,信徒視為神佛再世。祖師仙逝前,自慚未能弘法濟世,於是告訴門徒在他的骨塔上寫「慚愧」二字,此後信徒們就稱他為「慚愧祖師」。因為陰林山開山祖師,故又稱「陰林山祖師」或「陰林山慚愧祖師」。
據「光緒嘉應州志」(溫仲和纂修)卷二十八「方外」條,列有祖師了拳的傳記如下:
「了拳,陰那開山祖,俗姓潘,別號慚愧,閩之沙縣人。元和十二年丁酉三月二十五日生,初生左拳曲,因名『了拳』,彌月,一遊僧至,父抱兒示之,僧書『了』字于其拳,指立伸,更名曰『了拳』。幼穎悟,不茹葷,年十二,喪父母,依于叔母,不能容。十七,去潮之黃砂社車上村(今大埔縣地),依嫠婦游氏為母,日與牧童至赤厥嶺,曠視如有所得。令放牛山麓,拳以杖畫地,牛不他逸,或以烹魚啖之,受而投諸水,魚復活……爰陟芒洲岡之巔,西望陰那五峰蟬聯,聳崎雲表,神賞者久之,便欣然欲往……住陰那三十餘年,一日語其徒曰:「從前佛祖皆宏演法乘,自便以渡人,我未能也,心甚愧之,圓寂後,藏我骸于塔,當顏其額曰慚愧……語畢,端坐而逝,時懿宗咸通二年辛巳九月二十五日也。」
說法二、潘氏達禮、達德、達明三兄弟。分別稱大公、二公、三公。
「慚愧祖師」又稱「陰林山(或作蔭林山)祖師公」,祖師公共有三位,為潘家三兄弟,生於福建省平和縣陰林山,父姓潘名達,母葛民,為人忠厚,被鄉里所推祟,生三子,長子達孔(或云達禮)、次子達德、三子達明,均自幼習文練武,達明尤擅長醫術,曾治痴皇太后有功。
相傳慚愧祖師三兄弟,大祖師擅於地理之術,二祖師擅於岐黃之術,三祖師專於醫術及法術。 慚愧祖師的造型,為粉面(或是黑面)無鬚,頭戴王冠(或是黑底紅字的五佛冠),身著文武裝,赤腳跣足,右手持寶劍,左手掐道指,端坐於山頭之上,其聖誕為農曆三月十六日。
慚愧祖師乃南投縣境內特有的神祇與信仰,其故事多為口耳相傳,自明末鄭成功開台,閩南一帶居民遷居來台,慚愧祖師信仰亦自大陸傳入台灣。
如清代提督吳光亮在開闢八通關古道 時,為免遭番害,因向慚愧祖師祈求保佑,順利開山後,親書「開山佑民」及「佑我開山」匾額致贈,目前「開山佑民」匾在鹿谷祝生廟,而「佑我開山」匾則在鳳凰山 寺,因此慚愧祖師亦有「防番之神」之稱。
(林鳳池舉人照片)
又如將烏龍茶苗自大陸攜回鹿谷種植的林鳳池舉人,讓鹿谷鄉的凍頂烏龍茶成為國內知名的茶種,林舉人可說是功不可沒。於林鳳池舉人宅中,亦供奉著林舉人自大陸奉請來台之慚愧祖師。相傳林舉人上京赴考,因路途遙遠盜賊眾多,惟恐遇害,便於大陸請求祖師庇祐,祖師神威顯赫,庇祐祖師路途平安,林舉人因此自大陸奉請祖師來台供奉。
(林鳳池舉人祖厝)
至今該慚愧祖師神像,仍供奉在鹿谷初鄉林鳳池舉人祖厝中,為初鄉村的信仰中心,為當地境主。如今村民合心齊力為祖師籌建廟宇中。
(林鳳池舉人祖厝所供奉慚愧祖師)
第一說慚愧祖師由來在鹿谷鄉和雅村內樹皮庄簡介說明祖師由來如下:
慚愧祖師俗姓潘名了拳,福建閩江南源沙縣人士,沙縣位於閩江南源沙溪下游,了拳生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丁酉) 三月廿五日(西元八百一十七年)初生時左手抱拳不能伸開,便取名為拳,彌月後門外來了一位和尚,作父母的布施後並將嬰兒抱給他看,和尚問取名了麼嗎?父答曰:「因左手抱拳,故取名拳」。和尚曰:「不宜叫拳,應多一個字。」口中念念有詞在嬰兒左拳上寫了一個「了」字,便叫「了拳」。這時和尚對了拳父母說:「此嬰兒不是普通人,將來必定成佛作祖。」對嬰兒說十七年後再見,以後他便是是在東南宗教史上顯赫的慚愧祖師。
了拳十二歲那年父母雙亡,依叔父為生,十七歲始離開家鄉到廣東大埔,依一游姓寡婦為生,並認為義母。游母去世後了拳離開往陰那山方向走,到了汀河,在河邊等了好久沒有渡舟,了拳折了數支蘆葦放入河中,足蹬其上把自己渡過,來到一袁姓人家住了三年。在楠樹坑山下一石為人憩息之處,但無水可飲,了拳便在石上以指甲鑿一洞如盆,清泉自然來,今此石猶存。
了拳又離開楠樹坑四處找尋能弘法的又能形成正果的地方,到芒洲極顛西望群山只見陰那山,五峰聯指聳歭天際,便往這邊去,到與陰那山僅一水之隔的滸梓村黃姓人家打工。黃姓人家沒有男孩,黃姓主人便帶了拳去求神拜佛,僧見了拳對黃姓主人說:「佛在您家何需遠求。」僧對了拳手撫頭頂說:「子若渴時逢梅熟」了拳見僧覺似曾相識。
一天了拳辭了滸楠村到五指峰東面的陰那坑,河邊並無度船,見江邊石頭一堆排列如蓮花,即往上一跳雙手合十念道善哉;善哉;佛送我也。只見水漲石浮順西北風往東南渡過,清朝一學使徐琪寫了一對聯「靈蹟此間存,石上蓮花將上葦,禪居何處是,天邊明月嶺邊雲」。
了拳來到了五指峰下的陰那坑寄居一劉姓人家,這劉家有母、姊、弟及弟媳四人而了拳與弟同庚,便稱劉母為庚母,了拳幫忙曬穀時,只要在谷坪繞一週,仰首望天就能雞鴨不侵,曬穀不淋雨。了拳以為這裡就是他弘法修道之地,便在山上尋地建寺以土為工,不料至中途被懷有身孕的弟媳闖見,泥人變土而作罷。
大埔縣誌方外編:大埔縣有個赤蕨嶺的地方,是了拳發跡之處(赤蕨嶺在黃沙鄉境內),他在這幫人放牛。他在放牛時,只要在牛羊吃草的周圍劃上一圈,牛羊都不敢越界。
一天了拳在坐盤石上,感覺心靜眼明,便在坐盤石上用指甲寫上「大生石頭」,至今字跡猶存。有云:「世尊靈鷲山,坐下盤陀石」。又有云:「稽首夜摩天,頂禮慚愧法,燈燈遽遽傳,非山亦非石。」
了拳領悟與滸梓村黃姓人家拜訪神僧,神僧所說的話:「子若渴時逢梅熟」,便問人何處有梅,經人指點,梅產於五指峰之西,了拳便往西行,來到陰那洞靈鷲山,再盤旋而上坐東望西左側是香爐山,右側是白虎嶺,後面是五指峰,正與他初生之時的左拳曲形態完全相同。再尋偈中的「熟梅」,結果在梅子洞中發現果實累累的熟梅。潘了拳最終選定五指峰下香爐與白虎二山的坡地為其弘法支之勝地。明末清出李楩詩云道:「五峰青削瞰羅浮,咫呎風光涷欲流,幽壑有天皆作瀑,痴雲無地不成樓,獨留蘚字還能讀,雨冷藤花覺易秋,薄暮月鐘隨葉渡,遙同僧影靜山陬。」
有一天早上了拳下山尋店剃頭,正欲問路忽見一剃頭師傅,正合了拳心意,但沒有水,師傅用手在地上掘刨兩三下,清泉湧出,待了拳和尚剃完洗頭後,正要給錢,此師傅已不見了。後人把手挖小湖叫仙人塘,水質清澈,但每每可見短而細的髮絲。了拳在陰那山建寺弘法過了卅二年的一天,了拳坐禪之後,召集眾徒,虔誠囑告說:「從前佛祖都弘演法經自度度人,我未能做到,心中實為慚愧。」他長唏一下低頭地說:「我就要圓寂歸西去了,你們定要格守清規戒律,七日後請藏吾骸於塔下,並號為『慚愧』。」接著了拳說一偈即端坐而圓寂,偈云:「四十九年無繫無牽而撒手歸空去,萬里雲開月在天。」這一天是唐懿宗咸通大年(西元八百六十五年) 九月廿五日 ,享年四十九,明代邑人熊端蒙有聯云:「生閩地化粵地,金身從萬劫中,離色色空,入慧慧定慚愧實不慚愧。」「溯唐朝迄明朝,佛法經千載後禳災災息,祈福福臨,祖師真祖師。」了拳圓寂後眾徒請來雕刻師傅要為祖師雕刻神像,但雕匠均未見過了拳祖師,未知其相,在不決之時,突來一僧說:「你們就照我的像雕好了。」便端坐其間,讓雕匠看清繪相後,此和尚便消然而去,此即祖師化身,以後祖師雕像均由此而來,台灣的慚愧祖師雕像即完全由源於此。
後聖壽寺(慚愧祖師建陰那山弘法的寺)為擴建規模,四處尋訪名匠,有一江西來的匠人說:「要找了拳和尚。」眾僧答說:「了拳以坐化三年。」守庵人問找了拳何事?匠曰上月廣東程鄉陰那山祖師潘了拳親來,我主王家訂了合同,四十九天後派人來建寺廟,匠人細看寺中了拳雕像與訂合同者完全相同。了拳圓寂後,顯聖事蹟授道弘法不勝枚舉。
陰那山位於廣東省梅縣與大埔之間,因形似五指拿雲故名五指峰,山中的靈光寺原名聖壽寺,明洪武十八年粵東監察使梅鼎捐資擴建並更名靈光寺,自唐僧潘了拳開山至今已一千一百多年,寺前有潘了拳祖師手值古柏三枝一枝還活著,一枝雖枯已補種,另一枝雖枯猶在長。每年三月逢了拳祖師生日所下的雨叫洗殿雨,天下十分雨水慚愧祖師掌三分,五色雀每逢慚愧祖師生日時即由廣東陰那山飛到福建沙縣, 九月廿五日 時又回到陰那山。以後凡供奉慚愧祖師的地方均可見到五色雀,了拳和尚歇息的地方均成為名勝如大小歇石。康熙壬寅年有李焜題詩:「名芳石陋,石不如人,石固名浮,人不如石,石在名留因石永,名增石重,石賴人尊。」江南四大名剎,陰那山靈光寺、廣州光孝寺(禪宗六祖慧能所建)、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元寺 ,靈光寺最早。
唐朝韓愈( 昌黎 君)治潮州文教昌盛,政績斐然,稱為海濱郡魯,了拳卓錫陰那山弘揚佛法,靈蹟昭著,隱譽東南韓愈與了拳便是東南儒釋二傑,了拳差韓愈四十九歲,韓愈諫唐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刺史,寫了首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原和雅內樹皮人現住廣興 陳文生恭撰
原稿取自明末 李二何 先生陰那山誌
慚愧祖師由來與傳說 @ 天地玄宗證神通!正信正念取正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fYpwoa


草屯永安宮200年第二度「坐禁」 乩童:各方神明相繼來 -----草屯永安宮200年第二度「坐禁」 乩童:各方神明相繼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t8KucS
 分享草屯永安宮200年第二度「坐禁」 乩童:各方神明相繼來到Facebook 分享草屯永安宮200年第二度「坐禁」 乩童:各方神明相繼來到Line 分享草屯永安宮200年第二度「坐禁」 乩童:各方神明相繼來到Google+
兩名乩童出禁後仍接受神明指示進行儀式,筆生在旁翻譯。(記者陳鳳麗攝)
2018-01-25 09:04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南投縣草屯鎮九九峰下的永安宮,乩童和筆生「坐禁」7天7夜,凌晨「出禁」,管委會撕封條,信眾鑼鼓、鞭炮迎接。
草屯鎮平林里聚落有200年歷史的「永安宮」,地方指,奉祀慚愧祖師、玄天上帝、觀世音菩薩,50年前曾有一次乩童「坐禁」,今年則是史上第二次。
 九九峰下永安宮二百年來第二次「坐禁」,信眾皆不能進入廟內。(記者陳鳳麗攝)
九九峰下永安宮二百年來第二次「坐禁」,信眾皆不能進入廟內。(記者陳鳳麗攝)
 永安宮四周圈圍封鎖線。(記者陳鳳麗攝)
永安宮四周圈圍封鎖線。(記者陳鳳麗攝)
 管委會輪班顧守。(記者陳鳳麗攝)
管委會輪班顧守。(記者陳鳳麗攝)
 子時一到聽到坐禁室內有起乩聲,坐禁室才能撕封條開門。(記者陳鳳麗攝)
子時一到聽到坐禁室內有起乩聲,坐禁室才能撕封條開門。(記者陳鳳麗攝)
 信眾照指示排隊踩過金紙堆。(記者陳鳳麗攝)
信眾照指示排隊踩過金紙堆。(記者陳鳳麗攝)
依神明指示「坐禁」的有兩名乩童和兩名筆生,各服務慚愧祖師和玄天上帝,2人從農曆12月初二子時(午夜11時)入關「坐禁」,昨日深夜11時15分,該宮執事人員聽到裡面有起乩聲響,知道時辰已到,撕封條、開門,廣場敲鑼打鼓和放鞭炮迎接「出禁」的乩童和筆生。乩童打赤膊、身擊紅帶在廣場踩步罡,再於主殿向神明報告,信眾照筆生翻的指示踩金紙堆、拿香膜拜,儀式進行1個多小時才結束。
宮方在坐禁室放置礦泉水、甘蔗汁、蘋果和菜脯,由4人自取,並日夜有人輪班顧守,每天聽到有起乩的聲音傳出來才安心。資深的乩童李福良在出禁後說,甘蔗汁太甜,第三天就很少喝,都只喝泉水。
李福良也說,「坐禁」期間其實很忙,每天都有各方神明相繼降駕,有教符路,有開天眼,也有傳授筆生功夫的,第四天神明降駕的就較少,大家反而覺得不習慣。
民俗專家廖大乙說,「坐禁」就是乩童的「再進修」,提高靈動力,通常宮廟博杯徵得坐禁乩童的祖先同意,才能進行「坐禁」。
南投縣營養師公會理事長廖美俞說,除非有慢性病,否則7天不吃東西是不會有生命危險,但人體每天需要100公克的醣類,宮方為坐禁的人準備的甘蔗汁和蘋果應可供應醣類的需求,但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痛風者,不建議坐禁多日。


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 - https://goo.gl/KXRysB


草屯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euVM2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