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陣樂》中之舞蹈部分,亦將「武」、「舞」結合,將沙場征戰之「武」融入宮廷之「舞」,使男子陽剛之氣盡顯在中國傳統古典舞中,被後世譽為中國古典舞經典之作。

樂舞文學賞析:唐詩‧七德舞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3日, 2018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公有領域)
唐詩‧七德舞‧白居易
 《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1]
《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2]。
元和小臣白居易,觀舞聽歌知樂意,樂終稽首陳其事[3]。
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4]。
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5]。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6]。
亡卒遺骸散帛收,飢人賣子分金贖[7]。
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8]。
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9]。
剪鬚燒藥賜功臣,李勣嗚咽思殺身[10]。
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11]。
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以心感人人心歸[12]。
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聖人有作垂無極[13]。
豈徒耀神武,豈徒夸聖文[14]。
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參考注釋:
《唐朝宮樂圖》。(公有領域)
白居易像《晩笑堂竹荘畫傳》。(公有領域)
[1]七德舞:唐樂舞名,貞觀七年,唐太宗親制《破陣樂舞圖》,後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正式更名為《七德舞》。
「七德」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七件事情。 
撥亂:治理亂世恢復正常安定。陳王業:陳述帝王功業。
[2]武德至元和:武德為唐高祖李淵年號,元和為唐憲宗年號。
[3]稽首:古代禮儀: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
[4]白旄黃鉞定兩京:旄:(mao)一種旗幟,用犛牛尾做成繫於旗之竿首。鉞:(yue)古代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兩京:洛陽及長安。
[5]擒充戮竇四海清:「充」指王世充。「竇」指竇建德。
[6]理定:政治安定。推心置人腹: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
[7]亡卒遺骸散帛收:貞觀初年,唐太宗下令收埋戰亂中所有戰死者的遺骸,祭祀後安葬;因為不忍有零落未葬的,後來又追加了一條命令,凡是收葬無主屍骸的人,官府給予布帛答謝。
饑人賣子分金贖:貞觀二年,國家剛剛安定不久,就發生了大饑荒,民間發生了父母因飢餓賣子女的事情;太宗下令盡出御府金帛,贖回被賣的子女,還給他們的父母。
[8]魏徵夢見子夜泣:大臣魏徵病危,太宗擔憂其病情,半夜做夢,夢見魏徵來辭別,於是驚醒,忍不住哭泣。
張謹哀聞辰日哭:另一位賢臣張公謹去世,太宗親自治喪,悲不自禁,有司奏道:現在太陽位於辰位,根據陰陽忌諱,哭了不吉利。太宗卻道:我們君臣的情義深重,像父子一樣。我的悲痛發自於內心,還管它是什麼時辰呢!
[9]怨女三千放出宮:怨女指到適婚年齡無對象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太宗曾經跟侍臣說:我憐憫宮裡的侍女幽居深宮中,現在讓她們離開宮庭,找好人家去婚配吧!於是命令臣下從宮女中挑出數千人,都放她們回家去。
死囚四百來歸獄:貞觀六年,太宗親自理獄,最後確定有近四百名犯人該處死刑。但是太宗起了惻隱之心,放他們回鄉歸家,要他們明年秋天再來執行死刑。次年秋,四百囚犯盡數歸來無一私逃,太宗於是下令特赦他們。
[10]剪鬚燒藥賜功臣,李勣嗚咽思殺身:太宗早年親自征戰,與將領們恩義深重。大將李勣臥病久治不癒,醫生說要龍鬚燒灰配藥,太宗便親剪髯鬚,李勣服藥後病情好轉,感動哽咽,要求殺身以回報。
[11]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將軍李思摩在遼東一戰中了箭受傷,太宗怕他中毒,幫他吮血,李思摩振臂高呼願以死效命,眾將士聽聞莫不感動。
[12]乘時:乘機;趁勢。
[13]垂無極:永久流傳。
[14]聖文:聖人留下的文章典籍、天子的文德。
參考譯文:
明《南生魯四樂圖》(局部),畫中表現白居易作詩通俗,老嫗可解。(公有領域)
《七德舞》、《七德歌》從高祖武德年間流傳至元和時。元和年間的小官白居易,觀賞樂舞時體會了樂舞的深刻含意,在樂曲終了後叩拜著陳述樂舞中的故事:
太宗皇帝十八歲便率領著正義之師,他親持著白旄黃鉞率大軍攻取兩京;生擒王世充、殺死竇建德,肅清全國的割據勢力,四海清平。太宗二十四歲時就統一天下功偉業成。他二十九歲登基為帝,三十五歲時國家強盛、四海太平。太宗平定亂世,安定百姓為什麼如此神速?原因便是他能夠與人推心置腹,至誠待人。
唐太宗像。(公共領域)
他拿出布帛收集陣亡將士遺骸予以安葬,用重金回贖被饑民變賣的子女。夢中與良臣魏徵訣別後痛哭,賢臣張公謹去世,太宗親自治喪痛哭哀悼。將適婚的三千宮女放出宮讓她們找好人家婚配。讓四百囚犯感恩歸來無一私逃。他剪自己的鬍鬚燒成藥賜給功臣,大將李勣感激涕零的想殺身以回報。他親自吸吮箭傷的污血撫慰將士,大將軍李思摩感動高呼要求以死報效。
太宗皇帝不僅是善戰而且善於順應天時,用著真誠之心來感動人,使人心得以回歸。自那時到今日已經有一百九十年了,普天之下都還載歌載舞的紀念太宗皇帝的事蹟。唱著《七德歌》,跳著《七德舞》,聖主作的樂舞永久流傳是後世無窮的典範。難道只是為了誇耀神武,誇耀文德嗎?太宗皇帝傳下此樂舞的用意,是為了向子孫後代講述帝王的事蹟功業,將開國治天下的艱難傳示子孫,作為永遠的模範!
題解及賞析:
清宮殿藏本白居易畫像。(公有領域)
作者:白居易(西元772-846年),字樂天,是繼李白之後的一位中唐偉大詩人,他的詩平易近人、明白流暢,有「老嫗能解」一說。
他活躍的年代為安史之亂後,當時唐朝已進入中衰,朝中黨爭不斷,各地戰亂頻傳,百姓生活痛苦。他認為文章要結合世情、反映民生,因此有著大量的敘事詩作,其生動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是一大特點,其中關於音樂舞蹈的作品多達數十首。
白居易崇敬神佛。他晚年曾居住在洛陽香山寺,自稱「香山居士」。期間更曾與八十多名信眾共同接受齋戒,祈願來世轉生彌勒的佛國世界,他更留下誓願:當佛陀下世時,他要隨慈氏下世,經歷劫難,成就無上正道。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著許多佛門修煉、接受教化的意涵。
此詩就內容而言應作於唐憲宗元和年間(西元805~820年),白居易觀賞《七德舞》後有感而發作了此詩。
《七德舞》起源於《秦王破陣樂》,是唐代最著名的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宮廷樂舞。是基於原唐初軍歌《破陣樂》發展而來。貞觀七年,唐太宗親制《破陣樂舞圖》,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正式更名為《七德舞》。歷經了近兩百年的流傳,唐朝的國力已大不如盛唐時期,當時白居易欣賞的樂舞或許已不如當年的大氣雄渾,但從文中看來仍保留了其深刻的文化意涵,全詩描述了唐太宗一生的文治武功,而核心就在於太宗的德行、以心感人。
在文首白居易用了一個辭彙:「稽首」。稽首是古代禮儀,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跪拜禮儀:「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主要是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
白居易在觀賞了聖王留下的樂舞後不由得的稽首叩拜,陳述樂舞中的故事:
太宗推心置腹的待人,拿取布帛收拾陣亡將士骨骸,用錢贖回被飢民賣掉的子女,在夢中與魏徵訣別後痛哭,安置幽怨的宮女,釋放死囚回家讓他們自動回牢,燒自己鬍鬚為臣下作藥……聖主的言行應是後世無窮的典範,並非只是誇耀自己。
白居易最後感悟:太宗傳下此歌此舞的用意,是為了向子孫後代講述開國與治國安邦的艱難,將聖王的教化流傳於世。他在《七德舞》中看出了聖王的教化,因而惶恐的稽首而拜。
在整首詩中也體現了中國樂舞的基本概念,古典樂舞展現的是歷史的縮影,展現的是聖王留下給子孫的典範,中國傳統的古典樂舞背後都有其深厚的歷史意涵,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底蘊及教化作用。@#


歌舞大曲秦王破陣樂 展示盛世唐朝

asdsdsdsd2017-11-08_1940182017-11-08_193921  
By Jouyishiou,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7日, 2017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公有領域)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是唐朝最著名宮廷樂舞,也是一部影響很大的歌舞大曲。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武舞類,與文舞相對。
據唐劉餗《隋唐嘉話》、《舊唐書.音樂志》、《太平廣記》卷203等記載:
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為李世民讚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
據說唐太宗首次聽到這首樂曲時,對左右大臣說:
「朕昔在藩,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豈意今日登於雅樂。然其發揚蹈厲,雖異文容,功業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於樂章,示不忘於本也。」「朕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
氣勢雄渾感天動地
貞觀初(627年),太宗詔魏徵等增撰歌詞7首,呂才協律度曲,訂為《秦王破陣樂》,在原有的曲調中揉進了龜茲的音調,婉轉而動聽,高昂而且極富號召力。同時有大型宮廷樂隊伴奏,大鼓震天響,傳聲上百里,氣勢雄渾,感天動地。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第一年--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這是此曲第一次在這樣莊嚴、隆重的場合中演奏。據說這個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動不已。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讓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等作歌辭,自己親製《破陣樂舞圖》,更名《七德》之舞,並命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人(一說128人)披甲執戟而舞。
根據該圖,樂隊的布局是:舞隊的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戰車,後面擺著隊伍;隊形展開像簸箕伸出兩翼,做出打仗的態勢。舞者身披銀甲,手中持戟。全舞共分三折,每折為四陣,以往來擊刺動作為主,歌者相和。舞隊舞動時,「抑揚蹈厲」,觀者無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外奏之。擂大鼓,聲震百里,氣壯山河。後用馬軍二千人,引隊入場,尤為壯觀(《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唐會要》卷三十二等)。
貞觀元年正月初三,唐太宗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名揚海外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已經名揚海外。據說唐高僧玄奘大師到達印度後,在羯若鞠闍國,見到戒日王,他用十分欽慕的口吻與玄奘談到唐太宗與《秦王破陣樂》:「賞聞摩訶至那國(即中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表亂,率土分崩,兵戈竟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不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印度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王對《秦王破陣樂》也頗為關心,曾問玄奘:「『今印度諸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秦王破陣樂》者,聞之久矣,豈大德之鄉國邪?』玄奘答:『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羅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國人,常慕風化,東望已久,山川道阻無由自致。』」
《秦王破陣樂》是唐代最為著名的經典樂舞。(大紀元)
唐朝傳統祭祀節目
《秦王破陣樂》在高宗李治執政時期,儀風三年(公元678年)後,常在宮廷中演出。後來李治把《秦王破陣樂》改為《神功破陣樂》,把原來 120人的舞隊減為64人的八佾之舞,而樂隊伴奏得到了增加,樂器添製了簫、笛等。原來樂曲共演奏52遍,後改為只演奏兩遍,舞隊排列由原來表現戰鬥陣勢場面改成了祭祀儀式形式。從此《秦王破陣樂》成為唐朝的傳統祭祀節目。
到了唐玄宗時期,李隆基把《秦王破陣樂》又改成了《小破陣樂》,先收入到九部樂、十部樂中,後又把九部樂、十部樂改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陣樂》又比李治改編後的規模小許多。《舊唐書.音樂志》云:「破陣樂,玄宗所造也,生於立部伎,破陣樂,舞四人,金甲冑。」後來李隆基又把《破陣樂》改編擴大為比原來李世民時的120人還多幾倍的龐大樂舞。不過這數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陣樂》全都是宮女著裝演出。
《破陣樂》從初唐到晚唐,一直流傳了近300年,敦煌莫高窟217窟有晚唐壁畫《破陣樂圖》(一說《閱兵圖》),《秦王破陣樂》不僅是大型的慶典節日和祭禮儀式上常用的樂舞,還成為了一種迎賓樂舞。據《新唐書.吐蕃列傳下》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即《秦王破陣樂》產生195年時,唐朝與吐蕃結盟。當唐使者到達吐蕃參加結盟儀式時,吐蕃就是用「樂奏《秦王破陣樂》」來設宴款待以示儀式之隆重。
《秦王破陣樂》真實的體現了盛世唐朝的文治武功,是當時最為著名的經典樂舞。@#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是唐朝最著名宮廷樂舞,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武舞類,與文舞相對。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這是此曲第一次在這樣莊嚴、隆重的場合中演奏。據說這個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動不已。/《秦王破陣樂》真實的體現了盛世唐朝的文治武功,是當時最為著名的經典樂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g7DD7

2017-12-08_112013directdir66ect  

歷史上這些真實的幽默橋段 讓你認識不一樣的唐太宗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5日, 2017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身邊,發生過許多令後人莞爾的趣聞軼事。圖爲唐閻立本《步輦圖》描繪的唐太宗。(公有領域)
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有著許多偉大的英雄人物,以及背後那數不清的歷史故事,有的悲壯,有的令人振奮,有的清新婉約令人回味無窮。
其中,唐朝皇帝唐太宗文武雙全,成就非凡,集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文人於一身號稱千古一帝。然而在他的身邊也發生了許多輕鬆幽默的小品故事,可讓後人對這位帝王獲得更多面向的認識……
唐太宗遇辛(新)太公
盛唐時期有位士人名叫辛郁,舊名字稱為太公,其為人機智風趣,才華出眾,所以年紀輕輕就通過科舉入朝為官,然而他感覺以自己的才能應能做更好發揮、表現自己的才華。
有一日他聽說唐太宗即將到行宮巡視,因此並趕緊到皇城往行宮的必經道路附近。不久後太宗的出巡隊伍到了他所在地的附近,他就立刻伏在路旁並不時地發出咳嗽聲響。
太宗路過看到了,便請隨從前去探視了解狀況,隨從了解後趕回來向太宗報告:是一位基層官員,名叫辛郁,別號太公。太宗聽了感覺有趣:怎有人用古代聖賢的名號?! 想必此人不凡,因此傳他前來。
辛郁到了面前時太宗就開口問道:「你是何人?」
辛郁回答道:「微臣名叫辛太公。」
唐太宗聽了回說:「喔!辛(新)太公,那你這新太公與舊太公(姜子牙)比起來如何呢?!」
原來唐太宗將辛郁的「辛」特意說成新舊的「新」,幽默一下。
辛郁回答道:「舊太公到了八十歲才得以遇見周文王賞識,而我今年才十八歲就能遇見陛下,實在比姜太公強得多了。」
太宗聽了不禁莞爾一笑,也讚賞於辛郁的機智,因而吩咐將他調到草擬皇帝的詔令的中書省任官,辛郁自此正式至中央機構任職,一展長才。
唐太宗畫像,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南薰殿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舞師高崔蒐見屈原
唐太宗極好樂舞,除教導士兵習練《秦王破陣樂》以外,在宮廷內也設有太常、教坊等樂舞專責機構,高崔蒐便是一位專業舞師。他擅長各種技藝、靈活多變,為人又相當機智聰明,所以很受到太宗與文武百官的喜愛。
有日正逢炎炎夏日,天氣極度悶熱,太宗憂心於國事,心情不佳。這時高崔蒐仍一如往常地在太宗面前表演技藝,然而太宗無心看戲,命他退下。
但是此時高崔蒐似乎得意忘形,仍與太宗開玩笑說:「難道我這精采的表演仍不能讓你開懷大笑嗎? 只怕您是吝惜賞賜而強忍歡笑呢?!」
《秦王破陣樂》是唐代最為著名的經典樂舞。(大紀元)
這回太宗見高崔蒐似乎忘卻君臣之理,因而命殿前衛士將他丟到殿外的水池讓他冷靜一下,也給他一點教訓。
高崔蒐不會游泳,所以在水池內喝了幾口水後才被衛士救起。太宗前去探視,沒想到高崔蒐卻是滿臉笑容一副不在乎的模樣。唐太宗覺得很意外,問他:「你為何而笑呢?難道不怕我見死不救嗎?」
高崔蒐回道:「剛剛被丟下水時害怕極了,但是隨後就在水中遇到了一位名人,聽了他的話,心情豁然開朗,就不害怕了。」
太宗詫異地說:「還有這樣的奇遇?!說來聽聽。 」
高崔蒐答道:「剛剛在水中見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大夫,他說,我遇到了楚懷王這樣的昏君才會沉在江中與水族為伍,而你遇到的是聖明的皇上,怎麼也到水中來了呢?小人知道皇上的聖明也就不害怕了。」
太宗聽了不禁開懷大笑,也感於他的機智風趣,賞賜給他一百匹綢緞。
唐太宗與羅黑黑的音樂外交
唐太宗在位時期宮中有位羅姓宮女,她彈得一手好琵琶,記憶力又好,任何樂曲只要聽過一次便能記住旋律,更能照本宣科地彈奏;只因皮膚較黑,自覺長得醜,讓大家喚她叫羅黑黑。但唐太宗不以為意,反而相當賞識她,讓她作宮廷樂師,教導眾宮女們彈奏琵琶。
有一次西域諸國來朝進行宴會時,胡人進獻了一位琵琶樂師,他不但能彈奏高難度的樂曲,連使用的琵琶弦都比平常的弦粗了一倍,外人更是難以模仿。
唐太宗心中知道西域諸國的盤算:他們自知在軍事上絕非大唐雄師的對手,而想在宴會上用音樂技壓大唐,因此提早安排了羅黑黑躲宴會大廳後旁的幃帳聆聽樂曲準備應戰。
在宴會上這位西方樂師果然在宴席上奏曲作樂,過後四方諸侯無不讚嘆其曲精妙。這時唐太宗卻說道:「此曲乃老生常談,何不演奏自己的創作曲?」
西方樂師便再度彈奏新樂,此曲剛柔並濟,變化多端,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曲終再度獲得滿堂彩。
然而這時唐太宗卻說道:「這首曲子你說是出於自創,但我曾聽過宮中樂師彈奏過啊。」
說著就命人取來琵琶請躲在帳後的羅黑黑出來,之後她便從容不迫地將剛才西方樂師的曲子完完整整彈奏了一遍,分毫不差。
唐朝繪畫裡彈琵琶的女子。
攝像者: Uriel Wang/Wikimedia Commons
羅黑黑這段技驚四座的演出讓西方樂師感歎不已,只能告辭轉身離去。四方諸侯個個顏面無光,只能暗自佩服。
這宴會上的事件隨後在西域傳開,諸國認為大唐的確人才濟濟,聖王之威德與智慧難以與之相抗衡,與紛紛上表歸降,連同數十個尚未臣服的小國也一同稱臣納貢。
(出自《御史台記》、《朝野僉載》)
責任編輯:蘇明真


樂舞文學賞析:帝王詔令.頒示禮樂詔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4日, 2018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公有領域)
帝王詔令.頒示禮樂
唐太宗
先王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1]。象天地以制法,通神明以施化[2]。樂由內作,禮自外成[3],可以安上治民,可以移風易俗[4]。揖讓而天下治者,其惟禮樂乎[5]!固以同節同和,無聲無體[6],非飾玉帛之容,豈崇鍾鼓之奏[7]!!
日往月來,樸散淳離[8],淫慝以興,流湎忘本[9]。魯昭所習,惟在折旋[10];魏文所重,止於鄭衛[11]。秦氏縱暴,載籍咸亡,漢朝修緝,典章不備[12],時更戰國,多所未遑,雅道淪喪,曆茲永久[13]。
朕恭承明命,嗣膺寶曆[14],懼深馭朽,情切納隍[15]。憑宗廟之靈,資股肱之力[16],上下交泰,遐邇乂安[17]。率土阽危,既拯之於塗炭[18];群生遂性,思納之於軌物[19]。興言正本,夕惕在懷[20]。蓋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21],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22]。朕雖德謝前王,而情深好古[23]。傷大道之既隱,懼斯文之將墜[24],故廣命賢才,旁求遺逸,探六經之奧旨,采三代之英華[25]。古典之廢於今者,咸擇善而修復;新聲之亂於雅者,並隨違而矯正[26]。莫不本之人心,稽乎物理[27],正情性而節事宜,窮高深而歸簡易。用之邦國,彝倫以之攸敘[38];施之律度,金石於是克諧[29]。今修撰既畢,可頒天下,俾富教之方,有符先聖;人倫之化[30],貽厥後昆[31]。
〈宋人十八學士圖〉唐太宗設文學館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等十八人並為學士。原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參考注釋
[1]太宗為教化子民親自下《頒示禮樂詔》。依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於貞觀十一年(西元637年)頒布施行。
辨方正位: 樹立思想體制,辨別四方,以正君臣之位。
體國經野:體:劃分;經:丈量。此句泛指創建與治理國家。《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
[2]象天地:取象於天地。《周易.繫辭下》: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3]內:內心,內在行為。外:外在動作,應對進退。《禮記.樂記》:「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
[4]安上治民:教導人民恭敬和順。移風易俗:改善不良的風俗習慣。《孝經》: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5]揖讓: 作揖及謙讓,是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這裡做為人民互相禮讓,太平治世的場景。《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6]同節同和: 順應天地節日、氣數。《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無聲無體:意即禮樂之原理:三無之意。《禮記.孔子閑居》:「孔子曰: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 孔穎達 疏: 「非有升降揖讓之禮,故為無體之禮也。」
無聲:達到心中的平和,而不需以聲音來表現。
無體:發自心中的敬意,而不需動作儀式來表現。
無服:真心表示對人的悲憫與同情,而不是因為關係親近。
[7]非飾玉帛之容,豈崇鍾鼓之奏:並非華美的器物,或者演奏宮廷、廟堂的樂舞這一類形式就把它當作禮樂的根本。
《論語.陽貨》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8]日往月來:形容歲月流逝。《周易.繫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樸散: 淳樸之風消散。李白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樸散不尚古,時訛皆失真。」 王琦 註:「樸散,謂淳樸之風散失也。」
[9]淫慝:邪惡。漢 劉向《說苑.政理》:「後宮不荒,女謁不聽,上無淫慝,下不陰害。」流湎:放縱無度。《禮記.樂記》:「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
[10]魯昭:魯昭公,魯國之二十四代君主。任內時期大權旁落由「三桓」把持朝政,最後發生了「鬥雞之變」,魯昭公因此逃到齊國。折旋:形容舞姿。
唐 李白 《清平樂令》詞:「誰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
[11]魏文:魏文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經濟。魏文侯為人好學,經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請教學問及音樂之道。
鄭衛:泛稱淫靡的音樂。《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12]修緝:編纂整理。唐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貞觀初,勑祕書丞令狐德棻、祕書郎岑文本,共加修緝,定為《周書》五十卷。典章:制度法令等的統稱。」
[13]未遑:沒有時間顧及;來不及。雅道: 正道;忠厚之道。曆茲:到現在。
[14]明命:成其教命。《詩.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馬瑞辰 通釋:「《爾雅.釋詁》:『明,成也。』明命猶言成命,謂成其教命使布之也。」嗣膺:繼前人而當受。寶曆:國祚,皇位。
[15]馭朽:喻帝王治國,艱險不易。《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穎達疏:「我臨兆民之上,常畏人怨,懍懍乎危懼,若腐索之馭六馬。索絶則馬逸,言危懼之甚。」
納隍:出民於水火的迫切心情。唐 陸贄 《論淮西管內水損處請同諸道遣宣慰使狀》:「儻宏善救之心,當軫納隍之慮。」
[16]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之處。股肱之力: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17]交泰:指君臣之意互相溝通,上下同心。遐邇:遠近。乂安: 太平;安定。
[18]率土:普天之下,四海之內。阽危:臨近危險。塗炭:喻極困苦的境遇。
[19]群生:一切蒼生。遂性:順應本性。軌物:規範;準則。《左傳.隱公五年》:「君將納民軌物者也。」杜預註:「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
[20]興言:明白告訴(用於上級對下級)。
晉 左思 《魏都賦》:「聖武興言,將曜威靈。」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王於興言,闡肄威稜。」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陛下所以負扆興言,思清敝俗者也。」也可指心有所感,而發之於言。
晉 陸雲 《答兄機》詩:「銜思戀行邁,興言在臨觴。」 明 楊慎 《聖泉篇贈韓石溪》詩:「荒塗欣良會,興言遂成篇。」
正本:端正其本源、根本。夕惕:小心謹慎。在懷:放在心裡,不能忘懷。
[21]蓋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意思應為,只有深刻了解禮樂含意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則可說明禮樂的規範。出自《禮記.樂記》: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鄭玄註解 述:謂訓其義也。
[22]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意思應為:能創作禮樂的人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稱之為「明」。出自《禮記.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鄭玄註解 作:作者謂之聖,禹、湯、文、武、周公是也。明:述者為之明,游、夏、季札是也。
[23]謝:不如。好古: 謂喜愛古道、聖賢之嘉言懿行。《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大道:禮樂的正道;指最高的治世原則。《禮記.禮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斯文: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將墜:將要衰亡。
[25]遺逸:隱居避世的高人。奧旨:奧義;要旨。三代:夏、商、周上古時期。英華:美好、精粹的人或物或上者之德行教化。
[26]新聲:鄭衛之音,民間俗樂。
[27]稽乎物理:考察事物的道理、規律。
[28]情性:本性。事宜:事情的道理。簡易:簡單易行;不煩難。彝倫:常理;常道。敘:秩序次第。整句為安定邦國的原理與社會秩序。
《書.洪範》:「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29]律度:音律的法度標準。金石克諧:使廟堂之樂能諧和。
[30]富教:使人民富足,並加以教化。《論語.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人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尊卑長幼之間。《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 舜 )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31]貽厥:指留傳;遺留。《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後昆:子孫,後嗣。
參考譯文
《唐朝宮樂圖》(公有領域)
先王樹立思想體制,辨別四方、正君臣之位治理國家。體悟天象,了解神的旨意並用之以教化天下眾生。
禮樂的教化由人的內心而發,表現在外就可以使人民恭敬和順,改善不良的風俗習慣,人民互相禮讓而天下大治,不正是因為禮樂的功用嗎?
僅僅追求那些如外交禮儀上出現的華美器物,或是那些在宮廷、廟堂演奏的名貴樂器,不能當作禮樂的根本;像孔子所說的,順應天地節日、氣數,恢復禮樂的三無原理才是禮樂的根本。
歲月流逝,物換星移,上古淳樸之風日漸消散。邪惡逐漸興起,人民放縱無度,忘了自己的根源。春秋時期的魯昭公安於逸樂、沉迷俗世樂舞,最後大權旁落,最後亡命齊國。戰國的雄主魏文侯也不免沉溺於淫靡的音樂。到了秦朝秦王演繹暴的文化,上古的典籍也因此損失亡佚。漢朝開始編纂整理典籍,但仍不夠完備充分。因為前面又經歷了戰國時期,各國攻戰不斷,沒有時間顧及文化典籍及教育,所以忠厚之道也逐漸散亡至今。
我繼位為王,承襲上天教化之命,戒慎恐懼地了解這艱險不易,出自救民於水火的迫切心情。依靠著先王、聖賢們給我的保佑,竭盡全力盡己之能。與臣下之意互相溝通,上下同心希望天下百姓能太平、安定。然而普天之下正臨近危險,處在困苦的境遇。我要思考著如何讓一切蒼生們可順其本性規範。
我一直想明白告訴人們如何端正其本源,回歸做人的根本。這件事我一直小心謹慎地放在心裡,不能忘懷。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禮樂涵義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才可說明禮樂的規範。能創作禮樂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稱之為「明」。
我的德行雖然不如前代聖王,但是我非常喜愛傳統文化及聖賢們的嘉言懿行。我感嘆禮樂的正道,亦即最高的治世原則,即將逐漸消失隱沒,擔憂聖賢的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將要衰亡。
所以我大力要求朝中的精英賢才們去發掘隱居避世的高人,研究六部儒家經典的奧義,並探尋夏、商、周上古時期精粹的文物、書籍。發現古書、文物在流傳中有損壞、殘露不全的要選擇好的設法修復。民間俗樂若有進入宮廷、混亂雅樂的,就要找出錯誤之處給予修正。這一切都要以教化人心為本,並仔細考察事物的道理、規律,以歸正本性、合於事情的道理為主。使高深的道理簡單易行。將此道用之於安定邦國,那社會秩序就會恢復;如用之於音律的法度標準,那廟堂之樂便能諧和。
修訂好禮樂的制度後,就可頒布天下施行,使人民富足,並加以教化,才能符合上古聖王留下的人倫關係的規範,並且流傳於後世子孫。
題解及賞析:
唐太宗像。(公共領域)
《頒示禮樂詔》作者唐太宗(西元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為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即位後改年號為貞觀,他締造的「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時期之一。
唐太宗是是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於一身的偉大君主,他留下的文治武功為歷代君主的典範,史稱其為千古一帝。
此文為帝王詔令,俗稱為「聖旨」,是皇帝在登基、大婚、親政、殯天、繼承大統等宗室要務,與國家重大災變、重大革新或隆重慶典時,詔告天下所用之文書。唐代詔令一般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頒行,但都是由帝王之名義所發,部分由皇帝御筆親書。
《頒示禮樂詔》為貞觀十一年(西元637年)唐太宗為教化天下臣民百姓所發,內容充分表現了唐太宗的禮樂思想。
文中開始就說明了帝王的任務在於體悟天象、教化天下眾生,而禮樂的教化是其主要方式。然而禮樂的教化不僅是外在華美的表演形式,重點在禮樂的內涵。
文中敘述了秦漢之後歷代禮樂散亡,而太宗心懷天下子民,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如何恢復上古聖賢留下的禮樂教化,他廣求天下賢士,修訂雅樂、文物,又命孔穎達等二十餘位名士奉敕編撰《五經正義》,除去混亂害人的邪說,化繁為簡。而在禮樂的制度完成後,將之施行於天下,並永久流傳於後世。
此文誠懇樸實,多處引用《樂記》、《論語》、《尚書》等經典,無太多的華麗詞藻修飾,太宗想盡己之能讓天下百姓回歸正道之心,在此文表露無遺。@#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3) 武舞磅礡
唐太宗畫像,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南薰殿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共領域)
更新: 2019-03-17 4:18 PM    標籤: tags: 千古英雄, 唐太宗, 孫思邈, 李世民, 秦王破陣樂, 藥王
第三節 武舞磅礡
公元627年陰曆正月初一,大唐帝國改元貞觀。正月初三,太宗在宮中大宴群臣,命樂工即席演奏大氣磅礡、震人心魄之《秦王破陣樂》。此曲是武德三年太宗平定劉武周時,由軍中將士集體創作。他們為舊曲填入新詞,詞曰:「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從此這歌曲便成為唐朝軍歌。不光如此,《秦王破陣樂》中之舞蹈部分,亦將「武」、「舞」結合,將沙場征戰之「武」融入宮廷之「舞」,使男子陽剛之氣盡顯在中國傳統古典舞中,被後世譽為中國古典舞經典之作。
在宴會上,太宗聽著雄壯激越之《秦王破陣樂》,看著將士征戰威武雄姿,情不自禁感歎道:「朕昔日受命征伐,民間遂有此曲,雖然比不上文德之雍容,但功業由此而成,朕不敢忘本!」右僕射封德彝奉承道:「陛下以神聖武功平定海內,豈是區區文德所能比擬。」太宗不以為然曰:「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隨其時。卿謂文不及武,斯言過矣!」(《資治通鑒》卷一九二)封德彝頓時慚悚不能對,連忙頓首謝罪。
衛國公李靖精通兵法、陣法,看過《秦王破陣樂》道:「臣竊觀陛下所製破陣樂舞,前出四表,後綴八旛,趨步金鼓,各有其節,此即八陣圖,四頭八尾之制也。人間但見樂舞之盛,豈有知軍容如斯焉?」太宗曰:「蓋兵法可以意授,不可語傳。朕為破陣樂舞,唯卿以曉其表矣,後世其知我不茍作也。」
李靖畫像(公共領域)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亦名揚海外。唐高僧玄奘大師到達印度後,在羯若鞠闍國見到摩揭陀戒日王,他與玄奘談到唐太宗與《秦王破陣樂》「賞聞摩訶至那國(即中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喪亂,率土分崩,兵戈竟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民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五)
印度迦摩縷波國拘摩羅王對《秦王破陣樂》也頗為心怡,曾問玄奘:「今印度諸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秦王破陣樂》者,聞之久矣,豈大德之鄉國邪?」玄奘答:「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國人,常慕風化,東望已久,山川道阻,無由自致。」玄奘答:「我大君聖德遠洽,仁化遐被。殊俗異域,拜闕稱臣者眾矣。」王曰:「覆載若斯,心冀朝貢。」(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十)
《秦王破陣樂》真實體現盛世唐朝文治武功,是歷代最為著名的經典樂舞之一。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公有領域)
第四節 神醫行世
大唐「藥王」孫思邈七歲日誦千餘言,被視為神童。他立志學醫,曾隱居太白山學道,煉氣養神。他精通百家學說,洞曉天文推理,精通醫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隋文帝聽說孫思邈大名,徵召他做官,他卻推辭了。他曾經私下對人說:「再過五十年,會有聖人出現,我到時候會幫助聖人救助百姓。」五十年後,唐太宗徵召他,他到了京城,容貌看上去如此年輕,太宗讚歎說:「我本來就知道,有道之人值得尊重。至於羨門和廣成子這些仙人事跡,絕非人們虛妄之言啊!」他曾為太宗醫病救治,但拒不為官。(《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孫思邈曾救龍王之子,得龍官藥方三十首為謝,思邈自己試過諸方,都如同神效。後著《千金方》三十卷,散龍宮方在其內。(《太平廣記》卷第二十一)有猛虎因為惡疾而來找孫思邈治病。孫思邈與虎約定,從今以後再不能危害人類,猛虎應允,孫思邈為虎醫好之後,猛虎果然一心向善,還特地跟在孫思邈後面保護他。
《孫思邈救蛟得仙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唐太宗讚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自古以來中國各地都有藥王祠堂紀念孫思邈。他被當時和後世人看作是修道成仙之「醫神」。
孫思邈所著醫學巨著《千金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之人。
他對醫生之層次有清晰認識:「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又曰上醫聽聲,中醫察色,下醫診脈。又曰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清殿藏本孫思邈像。(公有領域)
《大醫精誠》一文出自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一篇論述醫德之極重要文獻。精,言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品德修養,具有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痛苦。大醫治病,要安神定志,無慾無求,發慈悲心,不挑病人。大醫之體,要達到專心神清內視人體,氣度寬宏,心胸寬闊,不亢不卑。醫人不能借醫技專心發財,只能以救護苦難人心態,在醫道中自感多福。
孫思邈重醫德,懷大慈悲,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不只是為後世留下正統神傳醫學、藥理,更為大唐輝煌盛世又添錦花一簇。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一舞(武)兩用的智慧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一舞(武)兩用的智慧 https://bit.ly/33yGjG0
更新: 2020-03-19 2:24 AM    標籤: 神韻藝術團, 武術, 中國古典舞
在中國古典舞中,人們常常會發現許多與武術類似的動作,如「弓箭步、大射雁、大刀花、飛腳」等動作,這些動作只聽名字就充滿了武打的意味。其實中國古典舞的身法的確是來源於武術,舞蹈與武術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術,武術文用是舞蹈。舞蹈採納了許多武術的身法,然後將肢體動作拉長放緩,變成富有美感、韻律感的觀賞性表演,完全沒有了武術強硬的特質,反而會以美的形式喚起人們的崇慕之心。歷史上,許多智者發現了武舞相通的特性,並將用於兩軍對戰的武術化為觀賞性的舞蹈,如商湯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南北朝的《蘭陵王入陣曲》等,而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舞當屬唐太宗時的《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原指唐初將士凱旋得勝時演奏的軍樂,後來秦王李世民打敗叛軍劉武周後,河東的士人庶民歡歌起舞於道旁,將士們見狀便用破陣樂的曲調,唱起一首新詩作和,曰:「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劉武周治下叛軍軍無儲糧,常常劫掠百姓,於是河東人們視秦王為救星,秦王治下的將士也能與民同樂、與民同歌。《秦王破陣樂》後來之所以聲名遠播,大體是由於唐太宗當初救民於水火的仁德的感召力。
秦王李世民登基為帝後,深知「天下當逆取而順守」、「為政本乎仁義」,然而戰爭初息,新敗的降軍未必心服。於是他決定將數年間開疆拓土、撥亂反正的功業以樂舞的形式宣威天下,而破陣樂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唐太宗李世民(公有領域)
貞觀七年(西元633年),李世民親繪舞圖,將軍陣融入其中,舞蹈隊形「左圓右方,先偏後伍,交錯屈伸,以像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陳之形」,又命128名壯士披甲執戟習練隊形的變化,他們「往來擊刺,疾徐應節,抑揚蹈厲,聲情慷慨」。舞成時聲動山河、威震八方。人們在觀看舞蹈時內心時而踴躍鼓舞,時而震驚戰慄。樂舞再現玄甲軍變幻莫測的軍陣、高超的武藝及威嚴的軍容,令觀者心悅誠服,不敢再生反叛之心。
秦王破陣樂是歌舞樂三者合一的大型舞蹈,更是將武術舞蹈化的典型。唐太宗後來將此舞改名為七德舞,七德是「禁暴、戢兵、保大、保功、安民、和眾、豐財」,他認為帝王必須具備這七種德行功勳,並藉此告誡後世子孫勿忘大唐創業的艱難與守成的不易。破陣樂的名氣,不僅傳遍了九州,更跨過東洋,傳入扶桑(日本);越過絲綢之路,傳入天竺(印度),使當時四方夷族都聞知中土有一位大唐聖德天子;萬國皆崇慕欣欣向榮的唐王朝。
古人曾說:「江山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將有百代的延續;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將有十代的延續;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一代的延續也不能到頭。」善良慈憫的胸懷能夠感化人,暴力強硬的手段只能使人懼怕一時。能夠以舞蹈的形式宣揚善德,不動刀兵而威震遠夷,這著實體現了唐太宗的胸襟與美德。
在閱讀史籍時,我們常見「舞、武」二字通用,在史記中記載的「鴻門宴」一段敘述中,劉邦的謀士張良對劉邦這樣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其中一個驚心動魄的「舞」字,所指的並非是一般的舞蹈表演,而是一次充滿殺氣的武術展示。再比如晉書祖逖傳中記載道,當祖逖聽到半夜雞叫時,就起身練劍,這裡史書中的原文寫的是:「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從而演變成膾炙人口的一個成語:聞雞起舞。這裡的舞,明顯指的是練習武術,連表演的性質也不存在了。
其實這「一武(舞)兩用」的背後,蘊藏著神傳文化的博大智慧。道家先祖老子曾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中國人的思想中有陰陽的理念,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有無」相對、「陰陽」相生,事物有正負、難易、長短等等,這是道家思想中宇宙運行的一個重要的規律。當然,同樣的道理在武術(舞蹈)中也是一樣適用的,武術是用於實戰的,雖然說以武止暴的結果可以安定天下、保護善良的百姓,但是武術的手段本身畢竟是強硬的、暴力的,甚至要通過流血才能夠達成目地的。於是,為符合陰陽互補的宇宙規律,舞蹈應運而生。她源於武術,卻有著柔和的特質,能夠以善與美感化觀眾,雖然不動刀兵,有時卻能比金戈鐵馬更加強大。此外,舞蹈的身法是源自武術動作,武術動作是在實戰中千錘百鍊而成,一招一式都不能改動分毫,所以保證了這些動作歷經數千年不變,而中國古典舞也成為有數千年基奠的藝術。由此可見,一武(舞)兩用的智慧真是非同凡響、深不可測!

一舞(武)兩用的智慧 https://bit.ly/33yGjG0

2020-03-21_2156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