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婦人撿到「最古老漂流瓶」,來自132年前的實驗
By Alvin, hk.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9日, 2018
世界上最古老的漂流瓶在澳洲西面一個小島被發現,撿到它的婦人更決定將它送到博物館作展覽。
澳洲珀斯一個家庭1月時駕車到小島Wedge的北面,但因為車輛陷在沙中,他們決定下車走走。
看著整個沙灘也是垃圾,Illman太太突然決定撿起垃圾來,她之後發現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酒瓶,覺得可以帶回家放在書架上作擺設。Illman太太將酒瓶遞給同行的兒子女友,兒子女友看到瓶中一個像捲煙的東西,於是將它拿出來,才發現是一捲紙張,但因為浸濕了,他們決定將它帶回家烤箱烘個5分鐘,看個清楚。
解開繩索後,印刷字樣清晰可辨,看見字句叫他們如發現這個,就趕緊拿到最近的德國大使館吧。不過,手寫字跡則相當模糊,隱約之中,只看到日期「12 June 1886」及一艘船的名稱「Paula」。
Illman一家人起初不覺得這是真的,或許是有人的惡作劇?但經過一番網上搜索,就發現這是大發現,更帶著瓶子前往西澳洲博物館問個清楚。

副館長Ross Anderson是個海洋考古學家,他在聯絡過在德國及荷蘭的同事後,確認了瓶中物的身份,「難以置信,查看過德國一些舊檔案後,發現了Paula的航海日誌,船長在1886年6月12日的確有紀錄把酒瓶掉到海裡去。」除此之外,座標、筆跡都脗合。
對比兩份文件的筆跡,證實是來自船長的筆跡。
原來,漂流瓶是船隻由威爾斯卡迪夫(Cardiff)去印尼時,在印度洋掉下海的,為了進行一個為期69年洋流及航海路線實驗。當時掉下海的過千個酒瓶,之前曾經找到過662張紙條,但上一次找到已是1934年在丹麥。另外,Anderson猜測,紙條在沒有瓶塞的情況下仍然保存良好,相信是在掉下海12個月內已浮到澳洲海岸,只是一直埋在沙裡,未被人發現。
Anderson又說,瓶口只有7mm,加上十分厚的瓶身,都為紙張提供很好的保護。
Paula
漂流瓶是一個Daniel Visser and Zonen Schiedam酒瓶,產自荷蘭。
Illman一家決定先將漂流瓶放在西澳洲博物館展覽兩年,周三開始公眾已經可以看到。而Illman太太則說:「那是我一生最大的發現。⋯⋯想到那個瓶子已經132年未被觸碰又沒有破損。我的手還在抖。」澳洲婦人撿到「最古老漂流瓶」,來自132年前的實驗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s://goo.gl/Av1hR1


像海洋一樣思考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摘錄自花亦芬作者緒論——寫給台灣
整個19世紀下半葉,台灣只有在1867年看到英商天立洋行在高雄以新文藝復興風格蓋了台灣第一棟西式洋樓,租給英國領事館使用。兩年後(1869年),蘇格蘭人馬雅各醫師來到台灣,免費為人治病,自此,台灣開始有了西醫。同年,隨著日本政府開放日人自由來台,開啟了日本人來台灣開設西洋料理店的契機。1897年,在今天台北西門町,台灣有了第一家咖啡店「西洋軒」。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喝咖啡已經有超過一世紀的歷史傳統了,但遺憾的卻是,我們並沒有因此發展出在喝咖啡閒談中,喜歡互相激發有創意新思想的討論習慣
1921年蔣渭水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發表〈臨床講義:關於名為台灣的病人〉一文。他為台灣下的診斷是「世界文化時期的低能兒」,原因是「智識營養不良症」。他的診斷相當切中要點:
大體上是這樣的患者,診斷一下頭部比身體大,應該是思考力很好才是,但提問二、三道常識,其回答不得要領。由此可想像這個患者是個愚蠢的低能兒。這是因為頭骨大、內容空虛,腦髓不充實的原因。因此稍難點的哲學、數學、科學,還有世界形勢論一聽就頭暈、頭痛。另外手腳也很大很肥,這是因為勞動過多的原因。
蔣渭水一針見血地指出,台灣的教育缺乏思考能力的培養,對理性論證、以及世界形勢的評估能力薄弱。可惜的是,他所開出的藥方,希望以一個世代的時間(20年)從幼稚園以迄正規教育、還有圖書館與報社的開設來加強民眾各方面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受教育」的思考,並沒有針對「國民教育應該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這個關鍵問題來開真正對症下藥的處方。畢竟「受教育」也可以是受洗腦教育,將課堂變成順民養成所。
********************************************
從蔣渭水創辦「台灣文化協會」到現在,即將要滿一世紀。走過殖民、走過威權、經過三次政黨輪替,教育,仍是台灣人感到最無奈的痛。鍾理和在《笠山農場》(1995)這本經典小說裡,也深切地指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這地方的人情風俗還是那樣醇厚,質樸,溫良,同時因循而守舊。他們對於自己的命運和生活從來不去多費心思......。他們似乎以為它本來就是那樣的,根本無需乎去用腦筋。他們不把它想得很複雜。
對台灣教育而言,威權政治留下來的遺緒清楚表現在「標準答案」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透過好的提問來鼓勵尋找答案」。因為好的答案來自於能先問出好的問題,但威權統治之所以在過去半個世紀能長期得逞,正如專門研究中東歐20世紀極權政治史學者Timothy Snyder所做的精闢分析:「個人總是趕在威權政府發號施令前,就先想到該怎樣做出符合他們心意的事」(individuals think ahead about what a more repressive government will want)。長期浸染在這種習於「自我審查」的習性裡,我們的社會並不看重「探問/質疑」的可貴;我們以為社會內部可以相互取暖的同質性,叫做「台灣主體性」;但卻忽略了,「主體性」本身是一個認知網絡,是一種秩序網絡,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能夠超越內部的秩序網絡去與越來越多自由民主國家的認知網絡進行有建設性的溝通連結時,台灣的安全才能得到更多的國際保障。因此,當我們在談「台灣主體性」時,千萬不要忽略,要同時能體認到「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也是同等重要。
台灣不曾是世界中心。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在印尼,不在台灣。而在人類史上,會在地圖上把自己畫成世界中心的,除了耶路撒冷外,通常都是帝國。台灣不是帝國,但也不需要因為不是帝國,就以為只能把自己理解成帝國邊陲。
從海洋看台灣,看到的從來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是的,台灣不曾是世界的中心。只有當我們瞭解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懂得從「小國」的立場重新思考如何走向世界。當我們認清自己是「小國」,也才知道如何打造連結台灣與世界的優質知識,做為我們積極與世界交流的基礎。
台灣對於世界史知識的教育需要脫胎換骨。
我們需要能從自身的歷史經驗,重新思考人類的存在是如何透過不斷地奮鬥;也從世界各地各種歷史經驗裡學會如何轉危為安,而非拿著「帝國史學」或「大歷史」喜歡誇談的「命定論」來進行知識簡化的誤導式教育。畢竟,當歷史學者喜歡當「先知」、而非希羅多德所謂的「探問者」時,歷史學很容易變質為是在為強權政治說項的幫兇。
誠如西班牙反抗佛朗哥威權統治的著名大提琴家卡薩爾斯(Pablo Casals,1876-1973)所說:「我們都是樹上的一片葉子,這棵樹就是人性。如果沒有樹,葉子也無法存活。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良知和善念,根據心中的善念所做的決定,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需要勇氣。有了勇氣,一個人就可以聽見心中的善念在召喚。」同樣的,學習歷史、瞭解歷史,是為了讓我們對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具有普世價值思考的現實感,知道如何構築「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關係;而非讓現實感頹鈍淪喪,沒有能力從自身的歷史經驗對過去重新加以提問,也沒有能力眺望遠景,只知活在標籤化論述所構築的刻板印象之中。
1969年,面對一個迴避轉型正義、惶惶不知所終的西德社會,德國社會學家Theodor W.Adorno曾借用哲學家康德的概念──「自己招致的幼稚不成熟」(selbstverschuldete Unmundigkeit),呼籲西德應該盡快打造「幫助國民懂得追求心智成熟的教育」(Erziehung zur Mundigkeit)。因為自由民主的社會仰賴有成熟心智的公民來運作;而當時西德社會尚存的種種威權遺緒須要仰賴有成熟心智的公民來翦除。
台灣雖然有艱困的國際處境,但也是該擺脫對世界局勢向來習於處在不成熟認知的狀態,讓自己成熟起來的時刻了!該是讓我們的國民學習如何獨立思考,懂得用成熟的心智瞭解台灣跟世界各種不同的關係,懂得深謀遠慮,而不要每每聽到「外國」,就只會不以為然地說「但是台灣不一樣」。
「不一樣」是意謂著繼續讓自己遠離國際民主自由秩序的框架嗎?
********************************************
台灣應該要勇敢與國際社會接軌,開朗面向海洋。
健康開闊的台灣意識不是內向性的國族思維有能力打造,也不是歷史悲情打得開局面的。只有當我們決定好好面向廣闊的世界,我們才能在回頭審視崎嶇來時路時,找到可以一起靜下心來撫平歷史創傷的平安與向望。在這個過程中,尤其要看重,確實好好提升台灣的教育,因為我們的年輕世代真的值得。新世紀的台灣意識主要是由他們打出一片天,帶著台灣面向寬闊的世界,開心地與世界交朋友。台灣沒有任何理由再用陳腐的教育繼續絆住他們、用陳陳相因的顢頇耗費他們的青春,讓他們無辜地喪失跟世界最好的國民教育同步的權利。
台灣的歷史教育也不該再繼續用意識形態的對抗來羈絆該破釜沉舟好好推動的歷史教育改革。意識形態有千百種,個人因為不同的背景各有所偏。但是,一個不願意好好打造普世價值的社會、一個不願意好好打造普世價值的國民教育,即便社會內部自己喊得震天價響、熱血沸騰,到頭來,終究成空。
好的歷史教育在於引導去培養好的批判性思考,誠如德國著名的歷史學者Wolfgang J. Mommsen所說:
歷史思考可以幫助我們「解除迷思」(entzaubern),把大家習以為常認為那些絕不可被打破的傳統制約與複雜社會成規之假象梳理出來。並以此幫助大家清楚看到,社會上確實存在其他不同的選項可供大家另做思考與決定。就像瑞士歷史學者卡爾.布克哈特(Carl Jacob Burckhardt,1890-1974)對這類情況曾說過的話,歷史學是「在一大堆傳統因循守舊的制約裡,幫助我們重新獲得自由的地方。」
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是台灣最好的安全保障。有堅定的價值理念,才看得到逐步落實夢想的方向。有夢想,才走得遠;也才能將世界的豐富美好帶回原來啟航的地方。
賦予台灣民主自由無盡續航的潛能。 
給台灣年輕世代航向美好未來開闊的空間與向望。 
台灣雖小,因開闊而美麗。


自由中國號,一艘仿古戎克船,是中華民國第一艘達成橫渡太平洋記錄的無動力木造帆船,也是目前現存以中國傳統工法製造的木造帆船中,歷史最悠久的。於1955年4月4日,由基隆出發,搭載周傳鈞、种玉麟、陳家琳、徐家政、胡露奇等五名中華民國船員以及當時的美國駐華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經114天,到達美國舊金山。
這項記錄被列入舊金山海洋活動歷史名冊。中華民國政府也因此將7月11日定為航海節。
歷史
自由中國號原本是一艘木造捕魚漁船,在19世紀末由福州馬尾船廠,以中國傳統工法製造後出廠,原名為「勝孝利號」[1]。
1955年周傳鈞、種玉麟、陳家琳、徐家政、胡露奇等五人,為參加當年6月11日第125屆橫渡大西洋國際帆船大賽[2],提出太平洋橫渡計劃,並找到這艘傳統帆船。因為船員經費不足,經當時台灣省主席嚴家淦出資協助,買下此艘木造帆船,並改名為「自由中國號」。美國駐台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也加入此計畫。
1955年4月4日,自由中國號從基隆正濱漁港出發[3]。中途因為船隻受損,曾短暫停靠釣魚台維修,2名船員麥克文、徐家政並且登上釣魚台[4]。歷經114天,抵達了美國舊金山。雖錯過國際帆船比賽,但已創下記錄,成為台灣第一艘達成橫渡太平洋記錄的木造帆船。
此外,自由中國號完成兩項政府委託工作:將臺灣郵政管理局交付的蓋有紀念郵戳信件送達舊金山郵局、每六小時將臺灣水產試驗所託付的瓶中信丟入海中測試洋流[2]。
後續發展
在舊金山港區29號碼頭,豎立一座紀念碑,簡略記載自由中國號木造船及船員橫渡太平洋的經過,將自由中國號木造船編入舊金山海洋活動歷史中的一環。
完成橫渡後,船員原計劃將船捐贈給博物館,但沒有博物館願接收;負責後續維護的義工,因無力長期負擔保管費,自由中國號遭碼頭管理處拍賣。2009年,被發現棄置在美國舊金山一家私人船場,面臨拆解、銷毀命運。台灣海洋文史工作者曾樹銘在《聯合報》投書,希望政府協助保存,曾參與橫渡的船員也致信馬英九總統,引起台灣政府重視。當時行政院長劉兆玄指示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與文建會協助搶救。
在文建會聯絡後,船主傑西(Zuniga Jesse)同意捐出船體,2012年4月19日中午,船主傑西與受文建會委託前去接船的主持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羅綸新兩人揮手舉旗正式開始啟程儀式,船體運至奧克蘭港邊碼頭。於4月30日由陽明海運公司運回臺灣,5月17日抵達基隆港,再以陸運載至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7月11日副總統吳敦義、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及自由中國號三名仍在世的船員周傳鈞、胡露奇、麥克文共同舉行儀式。此船將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進行展覽。
2014年,由海科館及文資局委託洪全瑞維修復原自由中國號船體,經一年開會及維修,目前已回復於美國被切除的船艏,船艉,以及被拆除的船艛,外觀腐爛及由歷任船東所修補的水泥,膠殼也全部拆除修復,2015年已完成,僅外觀未上色。


 1955 年六個船員駕駛一艘木造中式帆船,由臺灣基隆港出發,朝舊金山航行。這是臺灣首度以無機械動力、完全憑藉風力的中式古帆船,挑戰橫渡太平洋壯舉,並於114 天後,圓滿達成任務。半個世紀後,這艘風華盡褪、斑駁殘破的老帆船,躺在舊金山私人船場,面臨將被拆解的命運。於是,一場搶救流落異鄉文化資產的行動緊急啟動,彙集許多愛心與耐心、汗水與淚水,一千多個日子後,老帆船重返故鄉。自由中國號,一艘不斷創造傳奇的帆船,這裡書寫著他的故事。

93effa20-e0db-4123-a157-ed76ddbb1c61246b5f581111130230511459  d89261640_1935f17a13240393a355bd681aa64da11204291440372387-600x400bw7826na0001c1010518 ______57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10-25_07574910105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518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bw7826na0001c (1)d93460 (8)744450098_m246b5f58 (1)2017-10-25_080115  2017-10-25_0811032017-10-25_0811142017-10-25_0811372017-10-25_0812282017-10-25_0813542017-10-25_0815062017-10-25_0815442017-10-25_0816542017-10-25_0817132017-10-25_0817362017-10-25_0817492017-10-25_0818312017-10-25_0820392017-10-25_0820482017-10-25_0824362017-10-25_0825132017-10-25_0825262017-10-25_0826532017-10-25_0830072017-10-25_0830552017-10-25_084318  2017-10-25_0848092017-10-25_085231  


 

自由中國號古船回歸台灣 一甲子的航海記憶
地方中心/基隆報導
中式古帆船「自由中國號」睽違半世紀後,17日回家了,參與古船搶救計畫的相關人士與現場唯一的船員家屬代表周傳基及在場民眾、媒體共同見證歷史時刻,文建會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說,古船到美國花了115天,再回家卻是57年後,他伸手觸碰船身時,激動得快要落淚。
上午9時許,停靠在基隆港西19碼頭的陽明海運「震明輪」,高舉的吊臂小心翼翼地將古船從船艙緩緩吊起橫移至拖板車,搶救計畫相關人士與船員家屬代表高齡88歲的周傳基(周傳鈞的哥哥)、太平公主號船長劉寧生與現場民眾,共同見證這歷史一刻,在古船的底部還可看到懸掛著一幅幅的美國國旗。
3年溝通協調,從拆除命運中搶救回來
1955年,台灣有5名年輕人為了完成航海的夢想,買下一艘中國式木造帆船就叫做「自由中國號」,船上總共6人他們花了115天橫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舊金山參加帆船賽,雖然錯過比賽,仍創下台灣第一艘木造船橫渡太平洋的紀錄。目睹古船回來,周傳基直說非常難得。當年的6名年輕人,如今仍有3名船員還健在,包括周傳鈞、胡露奇和麥克文(Calvin Mehlert)。
經過將近一甲子的歲月,現在這艘極具歷史意義的古帆船,在中美溝通協調下,花了3年才回歸台灣的懷抱,未來將會存放在國際海洋科技博物館,在整修後預計7月1日航海節當天讓更多的民眾來回味台灣早期的航海歷史。
王壽來說,自由中國號再回家卻是57年後,這當中遭遇重重困難,看到古船心情非常激動,伸手摸摸船身時感覺快要落淚了。他說,這艘船能回到台灣,不只是船的價值,還是整個歷史、文化、象徵台灣人精神的價值。
羅綸新院長插上中華民國旗,航海榮耀回歸台灣
古船保存評估計畫主持人、國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羅綸新兩度赴美,參與古船探勘、評估、美國內河段運輸等過程,羅綸新說,自由中國號的船桅隨船回來。
王壽來說,古船要完整修復要克服很多困難,還要找到適合的帆,至於未來如要展示、要不要豎起船桅、揚帆等,都要經過專家審慎評估,「風大怕帆會破掉,不能造成公共危險」。
現在這艘古帆船雖然少了風帆,但當年木造船身漆上的綠色、紅色和藍色彩繪仍保留下來。羅綸新院長今天自備中華民國國旗到場,等古船卸下,將國旗插上自由中國號,象徵曾經的航海榮耀終於回歸台灣。
--------------------------
見證台灣航海史 「自由中國號」傳奇之旅
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27日舉行「自由中國號─冷戰時代的冒險之旅」記者會,文建會主委龍應台說,「當時因為失眠而開始查閱自由中國號的故事,沒想到此船就是一個大江大海的故事」。(中央社)
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27日舉行「自由中國號─冷戰時代的冒險之旅」記者會,文建會主委龍應台說,「當時因為失眠而開始查閱自由中國號的故事,沒想到此船就是一個大江大海的故事」。(中央社)
人氣: 2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2-04-27 7:00 PM 標籤: 基隆港, 船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7日電)1955年從台灣基隆港出發航向美國的「自由中國號」,除了船身的建造特殊外,最令人好奇的仍然是航船的6名船員在船上發生的故事,包括他們帶2隻母雞上船,是為了可每天吃蛋。
「自由中國號」在1955年從台灣出發航向美國,這艘船的前身是在19世紀末,由福州馬尾船廠製造的「木質捕鹹魚漁船」再加以改造,原名為「勝孝利號」。
由种玉麟、周傳鈞、胡露奇、徐家政、陳家琳計畫共同橫渡太平洋,前往舊金山參加1955年6月1日的國際帆船比賽,在1955年4月4日出發當天,另一名船員因老婆阻止而下船,之後遇到風雨返航,在4月16日再度出航,最後由當時的美國駐台副領事麥克文替補上船,最後是由6名船員一起駕船出航。
史上首艘無動力橫渡太平洋的中式古帆船「自由中國號
」在1955年4月出發,歷經多次波折,8月才抵達舊金山。(陳玲玲提供。中央社)
「自由中國號—冷戰時代的冒險精神指標」記者會27日 在台北舉行,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右上)出席,越洋視 訊向當年駕船勇渡太平洋的船員麥克文(中)致意。 (中央社)
最後「自由中國號」在1955年8月8日抵達舊金山港,已經趕不上比賽,但當「自由中國號」進入舊金山灣時,船上中華民國和美國國旗飄揚,仍然轟動一時,最後「自由中國號」則是捐給美國的某家博物館,而船員有些留在美國,有些則是回到台灣,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提起「自由中國號」。
直到幾年前,陳家琳的女兒陳玲玲為了紀念她的父親而開始尋找「自由中國號」的下落,當時找到周傳鈞,周傳鈞還要陳玲玲不要去找,他說,「這艘船有種魔力」,但陳玲玲仍希望能找到這艘船,在多方努力下,才讓「自由中國號」這艘百年老船可在57年後,有機會回到台灣。
目前這6名船員,僅剩周傳鈞、胡露奇、麥克文仍在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龍應台今天也透過視訊,和周傳鈞、麥克文連線對話。
「自由中國號—冷戰時代的冒險精神指標」記者會27日 在台北舉行,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右上)出席,越洋視 訊向當年駕船勇渡太平洋的船員周傳鈞(中)致意。 (中央社)
目前定居美國的周傳鈞表示,當年他們全都是漁夫,當時不能隨便出國,但所有的年輕人都想要出國去看看,他說,在他心目中的自由是可以想到哪就到哪,和政治家講的自由是不同。
中文講得非常流利的麥克文表示,當時他是一名20多歲的光棍,沒有結婚成家,而有一個要橫渡太平洋的帆船,他認為這個機會很好,於是就和船員一起出發。
龍應台表示,「自由中國號」代表台灣歷史的一部分,57年前離開基隆港,57年後原船將回到基隆港,到目前為止很多史料都還不完整,包括當時「自由中國號」還準備了300個玻璃瓶,每6小時丟到海裡,瓶子裡面記載航程內容,希望撿到漂流瓶的人可以寄還給台灣水產試驗所,這方面的資料也還有待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自由中國號」東渡太平洋,激發華人的航海意識,當時的總統蔣中正還接見种玉麟,也提出「發揚海洋精神,建設海洋文化」。而當時的海洋界也因為「自由中國號」的鼓舞下,行文給行政院,希望能訂立每年7月11日為航海節,這一天也是鄭和下西洋的奉朝日。
周傳鈞今天也分享一則在船上發生的有趣故事,當時船員帶2隻母雞上船,為了是可以每天吃雞蛋,但後來發現其中一隻母雞偷懶不下蛋,就在周傳鈞生日當天,其他船員決定要把不下蛋的母雞「處死刑」,結果是讓原本會下蛋的母雞從此就不再下蛋。
周傳鈞表示,從這點可以看到人其實都要有伴,所以6名船員在船上其實也都是互相陪伴,連吵架時間都沒有。
今年86歲的周傳鈞講起話來仍非常硬朗,他表示,屆時7月「自由中國號」在台灣展示,他也會回台。
「自由中國號—冷戰時代的冒險精神指標」記者會27日 在台北舉行,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左)觀看第一艘台灣 船員橫渡太平洋的木造帆船「自由中國號」航海日誌。 (中央社)
----------------------------------------------
更新: 2012-04-30 2:50 AM 標籤: 社團, 舊金山
【大紀元2012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怡文舊金山報導】4月28日,臺灣駐舊金山辦事處在阿古諾飯店舉辦儀式,歡送“自由中國號”木制帆船返台。當年的帆船船長周傳鈞博士,船員麥克文先生到場回顧航行經歷,已故船員陳家琳之女陳迪恩(Dione Chen,音譯)講述了保存帆船的過程。
靠風力橫渡太平洋
已故船员陈家琳之女陈迪恩在讲述保留帆船的经过。(攝影:王怡文/大紀元)
周傳鈞回憶說,1955年他26歲,和種玉麟、胡露奇、徐家政、陳家琳都是水手,一起在中國打魚9年,都是單身,互相瞭解。當時美國駐臺灣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E. Mehlert)聽說他們要駕船去舊金山,正好缺一個人,就加入進來。他們六人一起,駕駛一條福建方頭平底木帆船,從臺灣基隆港出發,抵日本橫濱,再由橫 濱趁黑潮暖流橫渡太平洋,歷時114天抵達舊金山。
這件事當時在美國和臺灣引起轟動,因爲“自由中國號”帆船是一艘普通木帆船,沒有任何機械動力,僅憑兩隻帆,完全依靠風力就橫渡浩瀚的太平洋,這在今天也是一個奇跡。船員們的勇氣和毅力以及航海技術也爲後人所敬重和稱道。
周傳鈞說,他們起初的目地是參加當年的國際帆船競賽。“自由中國號”是國際帆船史上第一艘參賽的木制帆船。因爲帆船航行到日本橫濱的時候破損了,在那裏整修了一個月。等他們到達舊金山的時候,比賽已經結束,但仍然受到華僑和美國友人的熱烈歡迎,麥克文的紀錄片保留了這一幕場景。
當年的六名船員,後來有三人留在美國,兩人回到臺灣,一人去了日本。目前在世的只有周傳鈞、胡露奇和麥克文三人。
帆船有獨特文化價值
已故船员陈家琳之女陈迪恩在讲述保留帆船的经过。(攝影:王怡文/大紀元)
“自由中國號”的維修和保存也和它的航行歷史一樣不同尋常。
陳家琳之女陳迪恩幾年來爲帆船尋找棲身之地四處奔波,她還建立了保留帆船的網站。今天,她欣慰的說:“我們到處找地方,看哪裡是它最好的安身之處,可以保存,分享它的故事,研究海洋建築,所以臺灣政府參與進來,他們說他們會來做,我們非常高興。”
資深海洋專家、舊金山國家海洋歷史公園園長約翰‧繆爾(John Muir)介紹說:“這艘船本身很少見,具有中國地方特色,船身表面是半棵樹製成的,這在世界其它地區見不到。它的結構、板子、形狀,裏面用到的很多材料,船裏面的東西非常稀有,具有世界歷史價值。造船用的木頭也是稀有少見,在海洋史上別具一格。而且,它是最後的幸存者。”
中華民國駐舊金山辦事處處長江國強爲參與“自由中國號”帆船保護工作的人士頒發獎狀,他說:“歷經五十七年,船主經過多少更換之後,還能夠把它保留下來,爲的就是做一個歷史的見證。所以我們今天很高興,能夠看到這條船在我們手裏能夠順順利利的運返臺灣。更何況它的名字叫做‘自由中國號’, 更是可以引起大家很多的聯想。”
提起帆船返台,周傳鈞博士很是動情,他把帆船返台比喻爲女兒回娘家。“這真是太好太好了。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嫁出去的女兒該回(娘)家了。我們也想讓我們的女兒回來。”
“自由中國號”帆船將於下周一清晨從奧克蘭港口出發,返回故鄉——台灣基隆。
当年的“自由中国号”船长周传钧和船员麦克文。(攝影:王怡文/大紀元)
------------------------------------
自由中國號 未曾披露的故事(上)
《楊芳芷》
May 05, 2012 06:00 AM | 1396 次 |
逾半世紀前,五位在台漁船船長加一位老美外交官,駕駛中式古老木製帆船「自由中國號」,從基隆港出發,成功橫渡太平洋抵達舊金山。當年六勇士的壯舉曾造成轟動。如今這艘深具歷史意義的古帆船,在馬英九總統出手搶救下,終於逃脫了被拆除的命運,並得以回到五十七年前它的出發地─基隆港。
船身已經殘破不堪的「自由中國號」,預計五月下旬可以運抵基隆港,而後將被安置在海洋博物館。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一月間,任職中國漁業公司的周傳鈞在報上看到美國紐約帆船協會將舉辦從羅德島到瑞典的國際帆船比賽,就在同事之間招兵買馬,找到陳家琳、胡露奇、徐家政、种玉麟、林鳳雛參與。不過,林鳳雛臨時奉派到日本受訓,改由當時美國駐台灣副領事麥克文(Carvin Mehlert)替代。
二○○五年,「自由中國號」橫渡太平洋五十周年,我為撰寫專題而訪問了居住加州的三位船員:陳家琳、周傳鈞及麥克文。此後,他們若有聚會,總不忘邀我「共襄盛舉」,使我有機緣聽他們暢談「自由中國號」一些未曾披露的故事。
在戒嚴時代,出國不易。周傳鈞等申請出國參加帆船比賽時,連「帆船的影子」都沒有。出乎他們的意料,居然獲政府批准,這下子才開始找尋可以參賽的帆船。
他們在本島找不到合適的帆船,就利用出海捕魚機會,到福建沿海跟大陸漁民買了一艘原名「勝孝利」號的中國傳統三桅帆船,改名「基隆號」準備參賽。
一九五五年三月八日,「基隆號」從基隆和平島下水,六位船員準備出發橫渡太平洋,先到美國西岸。當時台灣省主席嚴家淦獲悉消息後,承諾給予四萬台幣買船補助,但要求將船名改為「自由中國號」,新聞披露後轟動一時。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六日,「自由中國號」從基隆港出發,經歷海上風暴等考驗,這艘老式中國帆船在沒有無線電導航儀器等設備,只有一台老式電報機,全程導航依靠羅盤、太陽、星象和五位年輕人駕駛漁船的經驗(麥克文毫無海上經驗),於當年八月九日(台灣時間)抵達舊金山,完成了橫渡太平洋的壯舉。全程歷時一百一十四天,但實際在海上航行五十九天,其他時間漁船遇風暴損壞,分別在琉球及日本橫須賀港修理。(上)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自由中國號 未曾披露的故事(上)
自由中國號原本清一色是台灣船員,怎麼會冒出一位美國外交官加入?麥克文說,周傳鈞等人因為到美國駐台領事館申辦赴美參加帆船比賽的簽證,由他負責審理,才得以相識。林鳳雛退出後,他就毛遂自薦取代參加。周傳鈞等五人對於要不要接受他參加,有過一夜的討論。有人反對說,這樣一來就不是「純中國人」參加比賽;但另有人表示,麥克文可以講國語,不妨讓他加入。何況,萬一在海上碰到什麼問題,有個「美國副領事」也方便,他因此被接受了。
「自由中國號」出發前,扶輪社供應他們充足的乾糧。他們在船上種些蔬菜,甚至還養了兩隻雞,其中一隻每天生一只雞蛋,六人每隔六天可以吃到一枚雞蛋。但七月的某一天,周傳鈞生日,他們殺了一隻雞為他慶生,不料殺錯了母雞,從此,再也沒有雞蛋可吃。
「自由中國號」橫渡太平洋成功後,周傳鈞、陳家琳等為了在美國有「行動、就業及說話的自由」,特別是「對學非所用的年輕人有機會」,而決定留在美國。他和陳家琳到舊金山市立學院申請入學,但因繳不出高中文憑而被拒。學校有人還建議他們先到高中補課,取得文憑後再說。他們一聽火大了,當場拉大嗓門抗爭,學校一名外籍學生顧問問明緣由後,同意接受他們入學。
周傳鈞在舊金山市立學院念了兩年機械工程後,轉學到柏克萊加大攻讀物理,之後再進西北大學研究所深造,獲得物理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在西北大學做科研工作,而後到南加大任教,最後從加州北嶺大學的教職上退休。(中)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自由中國號 未曾披露的故事(中)
陳家琳也在舊金山市立學院唸了兩年,就輟學找工作。找到工作後告訴周傳鈞:「去吧!專心唸書。」此後連續兩年,陳家琳每個月寄一張支票給周傳鈞,供他唸書,信封內夾著一張紙條,寫著:「享受生命,不要去洗盤子!」
陳家琳於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他去世前二十二天,「自由中國號」兩位船員:周傳鈞夫婦及麥克文夫婦特別趕到帕洛阿圖,與住在史丹福大學附近的陳家琳夫婦相聚,共度一個非常溫馨的晚餐會,這也是陳家琳與半世紀前「同舟共濟」難友的最後一次聚會。我有幸獲陳家琳電話邀請,參加了當晚的聚會,聽他們針貶時事,以及笑談當年在「自由中國號」發生而從未對外界披露的事情,內容十分精彩。
當晚,進他家門不久,陳家琳太太愛麗絲就悄悄對我說,陳家琳全身都是癌細胞,醫生判斷他大概只有兩個月可活了(萬萬沒想到,他只多撐了二十二天)。但我看到他除了身體顯得消瘦外,精神還不錯,胃口也不差,嗓門仍舊宏亮。我買了一種中間夾有紅豆沙的甜點,他一直說好吃。
我們都心裡有數,這次聚餐可能是陳家琳、周傳釣和麥克文三人最後相處機會了。可是當天晚上,大家談笑風生,包括知道自己全身都是癌細胞的陳家琳在內。女主人愛麗絲說她不善於烹飪,準備了一隻烤雞,烘焙一道甜點;麥克文夫婦很貼心地從家裡帶來了紅燒獅子頭、回鍋肉、春捲、麻婆豆腐及素炒青菜等四、五道菜,外加一電鍋飯。餐桌上,「老美」麥克文居然還「教」一桌子「老中」如何燒「紅燒獅子頭」才好吃,這是他的拿手好菜,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麥克文在自由中國號抵達舊金山後,回到台灣後繼續他的外交官生涯。一九八○年退休後,定居在北加州聖荷西。除了自由中國號外,他這一生再也沒有上過其他任何一艘帆船。
二○○五年,我為「自由中國號」橫渡太平洋五十周年撰稿而專訪陳家琳時,以為他會大談「好漢當年勇」,想不到他老人家左手往上一揚,爽朗笑說:「嘿!怎麼現在我們突然又成了名人?」
他輕描淡寫地表示,「自由中國號」橫渡太平洋「哪有什麼危險!」只有基隆到日本的這一段航程,遇到兩、三次颱風「而已」。太平洋風平浪靜,名副其實的「太平」!
他還說,船上六人相處,空間很小,大家都有個性,衝突不少,有時候還幾天不說話呢!但這不影響大家日後幾十年的珍貴友誼。
儘管陳家琳將「自由中國號」成功橫渡太平洋一事,形容成「piece of cake」(小事一樁)。隨著時光流逝,勇士凋零,他們當年與海洋博鬥的事蹟也會為世人逐漸淡忘;但舊金山港務局將「自由中國號」與六勇士簡介圖文,刻印在二十七號碼頭前人行道一根石柱上,與舊金山港口歷史上重大事蹟並列,將永久流傳!
而我最懷念的,還是陳家琳他老人家那爽朗地一笑說:「嘿!沒那麼危險,太平洋很『太平』!」(下)


木帆船辨識~~東引細部觀察(五) - https://goo.gl/WBvWzk

2017-10-25_0751592017-10-25_0752102017-10-25_075229matsu-1d07737db4a4fefb4460d892d65beefb  

2017-10-25_0748342017-10-25_0748512017-10-25_0749012017-10-25_0749132017-10-25_0749252017-10-25_0749342017-10-25_0749422017-10-25_0749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