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公學校/楠木正成  銅像/台灣學校曾經最多的雕像之一/二宮尊德雕像 苦讀榜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nZTlCK


二戰時台北老松公學校內的"七生報國"銅像,七生報國之意為死後再生七次也要為國効力(時死んだとしても 七度生き返って国のために報いること).

2017-10-24_074828  124111240912988  12410  2017-10-24_141655  下載 (3)images (32)  


 

修身書道德示範人物/二宮尊德,日本及台灣「全日本最多的銅像」/日治時代台灣的國小都有二宮揹柴手拿書本苦讀的雕像,國民政府時代後,這些雕像被孔子像取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E1S9cX


 

銅像應召時代--含金屬銅像收集製造武器

 

 

 

 

 

 

12530125311253212533  

銅像應召時代--含金屬銅像收集製造武器


2n4300017pn7274rq3942n4100032438r4q9so90  

七生報國——日本人不怕死之謎解讀
2017-06-26 由 茴香豆的依戀 發表于歷史
在很多抗戰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本來日軍裝備遠遠超過中國軍隊,卻在中國軍隊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跟其拼刺刀,往往大優的局面還會讓自己的士兵多送出blood。而日軍在劣勢的情況下幾乎從不投降,實在拼不過就採取自殺式攻擊,即「玉碎」戰術。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樣是不理解的,為什麼日軍那麼不怕死呢?
隨著深入的去研究了這個問題,我發現日軍不怕死的謎底其實蘊藏在日軍的國旗下。載日軍的國旗里,經常出現的兩句話就是:武運長久,七生報國。其中,武運長久是很好理解的,就是祈禱戰爭勝利。而關於七生報國,則要從一個日本的歷史故事說起。
日本國旗
公元1331年到1392年,在日本出現了兩個政權,兩個天皇,這一時期被稱為「南北朝」。在南朝有一名大將楠木正成,他智勇雙全,智慧過人,憑藉著自己的軍法策略,多次以少勝多,被稱為南朝的諸葛孔明。在1336年,北朝大軍來襲,楠木正成接受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率領手下七百名武士,迎擊北朝的數萬大軍。明知不可能完成,但楠木正成依舊執行了此次任務,最終寡不敵眾,被逼到了絕境。在臨死前,楠木的弟弟問他:下輩子還要繼續為人麼?楠木答道: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七生輪迴,次次為國盡忠。說完和弟弟互相將佩刀插入對方心臟,相擁而亡,這就是所謂的七生報國。後來,北朝大軍戰勝了南朝,楠木正成被名正言順的定義為逆賊。
在日本的武士家族,都會有家紋作為象徵。許多家族都會用花作為家紋,但沒有人選擇櫻花,因為當時的武士階級認為,櫻花稍縱即逝,象徵著家族滅亡,很不吉利。但櫻花恰恰是楠木正成生前最喜歡的花。明治維新後,曾被指為逆賊的楠木正成得到明治天皇的平反,追封其為大楠公,楠木的佩刀也成為了明治天皇的御用佩刀,楠木正成很快成為了整個日本的神,受到各地民眾的供奉和傳頌。
楠木正成塑像
後來,日本政府為了召回楠木的靈魂,在日本各地舉行了盛大的招魂祭,日本政府大肆宣揚,只要是尾骨盡忠而死,死後就能就像楠木正成那樣,成為護國之神。1869年日本政府設立了東京招魂社,正是今天的靖國神社。此時的楠木正成已經不再是一個歷史人物,而是日本軍國主義用於宣揚軍國主義的符號。軍國主義宣揚,能為國家盡忠,死在戰場,是一件特別榮耀的事情。
反過來再看日軍國旗上的兩行字,日本軍國主義的大肆渲染下,就是這個意思:出征前希望神靈保佑戰爭的勝利,而在戰爭中,要學會快樂的去死。這就是日軍的死亡哲學。在二戰的遠東戰場(東亞、東南亞以及太平洋戰場)上,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阿圖島戰役日軍集體玉碎等都是這一哲學產生的反應。
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日軍在被侵略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731部隊、旅順大屠殺......太多慘烈的事實。這也讓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輕視自己生命的人,怎麼會尊重別人的生命呢?事實上,日軍犯下的罪行,不僅帶給了被侵略國難以言說的傷痛,也讓自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死傷無數。
原子彈爆炸
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應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ma4o6p9.html


楠木正成(?-1336年7月4日),幼名多聞丸,明治時代起尊稱大楠公,為鎌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武將。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在湊川之戰陣歿。後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範,被視為武神。原官位正五位,1880年追贈正一位。此外楠木正成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戰的源義經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楠木一脈源出以橘諸兄為始祖的橘氏,出生於河內國石川郡赤坂村(現大阪府南河內郡千早赤阪村)。根據江戶時代學者賴山陽在日本外史的推測,楠木正成在永仁二年(1294年)出生,但未有確實支持。早年的生活記載甚少。
元弘元年(1331年)後醍醐天皇密謀剷除鎌倉幕府,不料計劃敗露,後醍醐天皇遂喬扮女裝帶著三神器逃出京都,號召各地豪強起兵勤王,開啟元弘之亂的序幕。楠木正成在下赤坂城起兵響應。
雖然後醍醐天皇很快兵敗,被流放至隱岐島,楠木正成與護良親王仍展開抗戰,用巧妙的游擊戰法以小部隊死死拖住幕府六波羅探題主力大軍。在楠木正成死守千早城,利用游擊戰與幕府軍交鋒,成功擊退對手(千早城之戰)。1333年,後醍醐自隱岐島脫逃,幕府大將足利尊氏陣前倒戈,滅探題部隊。新田義貞亦乘機起兵關東,滅亡鎌倉幕府。
當後醍醐天皇實行建武新政時,楠木正成出任記錄所寄人、雜訴決斷所奉行人以及河內、和泉守護。在建武新政期間,楠木正成獲得天皇信任,與結城親光、名和長年及千種忠顯合稱「三木一草」。
建武元年(1334年)冬,楠木正成出兵討伐北條氏的餘黨,護良親王乘機發動政變,試圖推翻天皇,但失敗被捕,之後楠木正成辭退多種建武新政的職務。
建武二年(1335年),足利尊氏反叛朝廷,楠木正成與新田義貞起兵討伐,新田義貞在箱根竹之下之戰戰敗,足利軍迫京都。但是不久之後,在北畠顯家的支援下,楠木正成奇蹟般地擊破足利大軍,守住京都。
1336年,足利尊氏在九州重整旗鼓,再次以大軍進逼京都。楠木正成建議遷都以疲敵軍,但是該計劃被後醍醐天皇否決。天皇命楠木正成聽從新田義貞的指揮迎戰足利軍。楠木正成明知此戰必敗但仍捨命出戰,率領少數親兵在湊川之戰中迎擊足利直義大軍,戰敗之際留下遺言「我願意七次轉世報效國家」(七生報國),與其弟楠木正季互刺而死。
楠木正成妻子久子在丈夫與長男正行死後逃離河內,隱居於美濃國伊自良村長瀧釜谷奧之院。
死後的影響
永祿二年(1559年),自稱是楠木正成子孫的楠木正虎向朝廷捐輸金錢,並請求平反祖先楠木正成被室町幕府列為朝敵的污名,獲正親町天皇的敕許。
江戶時代,在水戶藩主德川光圀的影響下,楠木正成成為忠臣的典範。此外軍事學家亦研究楠木正成的游擊戰術,楠木流的軍學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江戶時代末期的尊王攘夷人士經常參拜楠木正成之墓。
明治維新之後,明治天皇為表彰楠木正成忠貞報國、捍衛皇室的功勞,特地在楠木正成戰死地湊川建立湊川神社以奉祀殉難的楠木正成及楠木一族,並在東京皇居廣場前樹立楠木正成的銅像,靖國神社的招魂社亦因此情況而成立
楠木正成遺言「七生報國」在二次大戰時,成為日軍的精神格言,尤其為神風特攻隊所奉。在二次大戰戰後由於價值觀的改變,刻意摒棄戰前的皇國史觀,於是史學者在研究上開始強調其「惡黨」身份,因此與戰前的他的人物形象有很大不同。但「惡黨」乃指他「反幕府」的立場,是以當初鐮倉幕府與後來室町幕府史觀之角度對他的衊稱,對他而言也不盡客觀公正,因而也曾引起一些爭議與抗議。

2017-10-24_074359  


kusunokimasasige0101tokko-sisou11322q10004qop1r526923022q500029o90n5r9188s22q00004r82503q4np55e0040579_051591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