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在社會學上的重要性+哈伯馬斯(J.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PAbQGj


 

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馬庫色、班雅明、哈伯馬斯+法蘭克福學派 - MBA智库百科 - https://goo.gl/Z3KB8Q
-------------------------------------
法蘭克福學派是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中心」為中心的一群社會科學學者、哲學家、文化批評家所組成的學術社群。被認為是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的一支。
其主要的人物包括第一代的狄奧多·阿多諾、赫伯特·馬庫色、麥克斯·霍克海默、艾瑞克·弗洛姆、瓦爾特·本雅明、哈伯瑪斯等人。
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橫跨了從法西斯主義德國到消費社會的美國這樣兩個典型的社會脈絡,其理論誕生於1923年,以批判的社會理論著稱
1950年代以後,他們認為由於工業和科技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已逐漸變成「富裕社會」、「發達的工業社會」,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階級貧困化理論已經過時,所以提出新的理論,認為工人階級富裕起來以後不再是革命的動力,現在的革命力量是所謂的「新反動派」、「新左派」,包括懷有激進情緒的學生、青年知識分子以及某些受到排擠和被遺棄的社會階層。同時認為現在的革命已不是社會革命,而是心理的或本能結構的革命,因為人的本能受到各種社會文化抑制,不能自由發展,所以處於「異化」狀態,而要克服這些就要有非抑制的文化,建立一個沒有衝突的社會。
他們最大的特色,在於建立所謂的批判理論,相較於傳統社會科學要以科學的、量化的方式建立社會經濟等等的法則規律,他們則更進一步要探討歷史的發展以及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阿多諾提出的文化工業、馬庫色提出「單向度的人」、哈伯瑪斯提出的溝通理性等,都是批判理論的重要概念之一。
參考文獻[編輯]
霍克海姆《現代藝術和大眾文化》。狄奧多·阿多諾,德國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音樂家以及作曲家。《否定辯證法》《審美理論》以及二人合著的《啟蒙辯證法》。馬庫色《單面人》。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
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一、前言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是一般的通稱,他們則自稱他們的立場為「社會批判理論」(The 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或逕稱「批判理論」(Critical Thoery)。
1920年代初期,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1895~1973)以及幾位德國年輕人共同策劃成立一個社會研究所。此研究所於1923年正式成立,但ㄧ直要到1930年霍克海默擔任所長之後,社會研究所才有一個較明確的發展方向,而今日所習稱之社會批判理論也才稍具雛形。二次大戰前德國納粹執政,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輾轉遷到美國,附屬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戰後,應西德政府之邀,遷回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從1930年代後期到1940年代前期(也就是流亡美國期間),是法蘭克福學派最豐碩的創作時期。
早期主要的成員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諾(T.Adrno,1903~1969)、馬庫色(H.Marcuse,1898~1979)、佛洛姆(E.Fromm)等,當代則以哈伯馬斯(J.Habermas,1929~)最為傑出,哈柏馬斯可說是法蘭克福學派集大成者。所以批判理論可說是天才羣經過十年集體的、持續的努力的一個結晶。二次大戰之後,批判理論的影響力日漸增加,不但對現代的的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等有直接的衝擊,對一般年輕的知識份子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雖然批判理論所繼承的思想傳統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觀念、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與意識形態批判(Ideology-Critique),以及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但是康德、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等人的哲學對批判理論也都有影響。晚近哈伯馬斯所建立的理論體系,連英美學界的語言哲學、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以及社會學理論都兼容並蓄。因此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淵源是多方面的,對任何一方都採取批判的態度,從未全盤接受任何一個思想來源(包括馬克思)
以下僅就早期法蘭克福學派幾項常見而基本的特徵作一概略的闡述。
二、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批判層次與代表人物
(一) 批判理論的批判層次
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一直都被命名為"批判理論",這樣認為,強調的無疑是其中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識。那麼,何謂批判呢?粗略地說,根據盧卡奇對批判理論的論述來看,大概不出以下三個層面:
1.思想層面,指的是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學批判;
2.社會層面,強調的是社會批判(大眾文化批判);
3.最後是國家層面,側重於意識形態(政黨意識形態和科學主義意識形態)。
當然,這三個層面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照應,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於是,可以這樣認為: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實際上強調的是一個總體性。在總體性批判概念的指引下,法蘭克福學派經歷了三代七十多年的發展,在每一代,都有一個核心人物。
(二)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霍克海墨(Max Horkheimer)、阿多諾(Theodor Adirno)、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
●阿多諾與霍克海墨:「偏見」即是當代文明的反應。社會結構中的分工、獨佔、交換、成功、競爭等概念,不斷增強性格中的某些心理反應(權威人格),而造成了一套潛在的法西斯文化。
●馬庫色的「單面向人」(one-dimensional man)用來描繪:現代科技進步,造成了一個無法反抗的控制系統,人只能學習、順應,而無力批判、反擊。為了追求物質享受,人們放棄了自由,向「假需求」投降,誤信自己有某種社會需求。單面向的追求科技與物質,生活被單一的科技物質所統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哈伯瑪斯認為:批判理論的合法性必須建立在「理想的溝通情境」(an ideal-speech situation)中,每個人均有同樣的自由根據其理性,發表自己的意見,而真理便在這不受扭曲的溝通中展現。
三、法蘭克福學派與馬克思主義
(一) 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
馬克思所謂的「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也是指人們蔽於現成的商品,無法透過商品看到商品製造過程中的社會關係。因而將商品及商品的交易絕對化、神秘化了。
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也具有這種傾向。根據霍克海默的意思「批判理論的任務就是要透視事物的世界,以顯露底下的人際關係。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即事物之間的平等交易。批判理論就是要看『物底下的人』(The Human Bottom of Nonhuman Thing),並揭開平等的表象。」他們對於文化產品如音樂、藝術也是秉持著這一貫的觀點。透過音樂或藝術來看當時社會的人羣關係,而不是探討音樂或藝術的表達形式或內涵。
(二)新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一般亦稱之為新馬克思主義,因為黑格爾、馬克思的思想以及二者之間的關聯,乃是批判理論的重要基礎。然而,事實上,法蘭克福學派到目前為止的發展,可視為逐漸背離馬克思原始教義的過程。到了當代的哈伯馬斯,馬克思的色彩更是沖淡了許多。而且哈氏對馬克思的學說有許多批評及修正。其差異如下:
1.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差異就是,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在當代的工業先進社會中,工人(無
產階級)的處境已獲得大幅的改善,逐漸被整合到當代社會之中。所以許多的調查研究
都顯示,工人的政治態度相當保守。因此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
會工人已喪失了革命的動力了,如果要將徹底轉變當代社會的希望寄託在工人身上,勢
必落空。
2.當代的批判理論家哈伯馬斯也曾非常扼要的指出當代資本主義的兩項特徵,及其在理
論上的後果。一者為科學已經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了,亦即在當代工業生產的過程中主要
是靠科學、技術或自動化的機器,而不是靠勞力,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能否適
用於當代社會就很有疑問了。哈柏馬斯也指出另一項特徵,政府在經濟過程中的角色大
為增加,經濟不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範疇了,像早期資本主義社會那樣。所以分析當代
社會,政治的範疇具有基本的重要性。不能再像馬克思分析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把政治範
疇當作「殘餘範疇」(Residual category ),或將政治當作附屬現象。
3.再者,批判理論似乎很注重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的分析,例如大眾文化、音樂、
文學,以及意識型態的批判,這些構成批判理論的一個主要內容。而相對地,批判理論
對於馬克思所謂的「經濟基礎」的分析似乎沒有那麼關注。因此一般論者認為法蘭克福
學派似乎缺少經濟理論。不過由此亦可知法蘭克福學派與馬克思學說二者的重心不大相
同。
4.對烏扥邦看法的不同;馬克思對於他的烏托邦──共產主義社會一向著墨不多,語焉不
詳。因此關於共產主義社會,我們所知道的也僅僅是一些空泛的話頭,如「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共產社會的人,上午到工廠工作,下午去釣魚,晚上讀柏拉圖」,很難藉此
進窺共產主義社會的全貌。而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則拒絕清楚地界定他們的理想社
會,他們認為這樣做超出了一個理論家的本分,而且也不切實際。例如馬庫色就認為社
會理論能透過分析現存之社會經濟情況,而推動社會的變遷,但「其後新社會的建設就
不再是理論探究的對象了,因為新社會應該是被解放之人的自由創造」,而不是理論家能
夠在事前詳細規劃的。
四、異化與物化
批判理論的辯證思想係以個人不自由的經驗為起點。社會政治現象是人的行動所造成的,可是卻經常脫離人的控制,成為一種陌生的力量,甚至反過來控制人類的歷史行程。這就是一般所謂的「異化」(Alienation)或「物化」(Reification),也是人類不自由的經驗根源。
批判理論認為異化、物化以及結果的不自由經驗歸根究底都是人羣的分裂所造成的。少數人支配著大數人的行動,主宰著他們的命運。雖然社會建制(Establishment)與歷史是大多數人參與創造的,但面對著社會建制,作為歷史創造之主體的羣眾卻感到陌生,感到無力。社會建制似乎具有永恆不變的實在性,歷史似乎具有不可改變的力量,因此羣眾遂淪為不可知之社會及歷史力量所操縱的客體了。羣眾之所以從歷史之主體淪為歷史之客體,因為他們被宰制,被某種意識形態與權力關係所「限制」,因而不自覺地(或身不由主地)重複著僵化的思想模式及行動模式,維持著現存的社會建制。
批判理論認為要克服異化與物化消除人羣的分裂或人宰制人的局面,在平等的基礎之上形成共同的意志(Common Will)或共識,以引導及規範社會行動。如此,人類才能有意識地,自覺地創造歷史,也才能共同主宰自身的命運在此之前,人類的歷史只是史前史(Prehistory),人類的意識與意志在歷史行程中並不扮演重要角色,只有當人羣的共同意志凝結起來,主導歷史的發展,掌握共同的命運,人類真正的歷史時期才開始。
五、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
就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社會科學界所謂的「理論」其實只是指「經驗理論」(Empirical Thoery),或霍克海默所謂的「傳統理論」(Traditional Theory)。此種意義的理論係包括一組相互關聯的命題,為研究某一種經驗現象之所得,其目的在於精確的描述、說明、及預測該現象。既然要精確預測,則必須儘量使研究的過程以及研究的結果不致「干擾」研究對象,儘量使研究對象保持原封不動。如此才能確保理論預測的有效性。但這一個路子下來,卻因為社會科學知識的分配而將會分化為兩大陣營-明智的社會工程師與無知的大眾。這種局面就是通常所謂的「科技專家統治」。
而法蘭克福學派所謂的理論,主要是一種對社會現象的批判。當然,要批判社會現象必須先要分析與了解。由此可見批判理論與經驗理論並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批判理論必須涵攝經驗理論,才能作有效的批判。這種批判理論類似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以及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其主要的目的不在於一種靜態的了解,而是希望透過靜態的了解而思有以轉化之。如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就是希望找出資本主義社會中矛盾或變遷的潛在來源,進而組織集體行動來改變現狀。佛洛依德對潛意識領域的了解也是取向於將潛意識的病因轉化成意識,以解除精神病患的痛苦。
所以批判理論就是希望透過對事實或現實的批判與否定,來喚醒或轉變羣眾的意識,也就是希望社會理論家的分析、診斷能為羣眾所取用,以破除他們的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從而喚起羣眾自發性的行動來改革社會現狀,邁向合理的社會秩序。
所以在上述兩路的思想傳統裡,「理論」的意義與功能能有相當大的差別,而其可能造成的社會後果也大相逕庭,茲以下來表示:
1. 經驗理論→科學預測→方法論的禁制→(Methodological Prohibitionism)→科技專家統治。
2. 批判理論→意識的啟蒙或喚醒→集體行動→邁向合理的社會
六、批判理論的檢證邏輯
批判理論與經驗理論(或經驗科學)二者的「檢證邏輯」(Logic of Verification)大異其趣。經驗理論由於目的在於描述、說明現實情況,所以它的檢證脈絡(Context of Verification)自然是在現實的經驗世界。而批判理論固然也要先了解現實情況,但它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尋找現實中矛盾、緊張的事實,加以揭發披露,以喚起人們的關注,促進現實社會的轉變。所以批判理論正確與否必須在此一過程中檢證,而不能在當下的經驗事實裡獲得決定性的驗證。
但在這裡也有個問題存在,即理論如果無法引發人們自發性的行動,而導致社會變遷,是否就證明理論對社會的分析、診斷是錯誤呢?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另外一種可能性是羣眾的抗拒。這種抗拒有點類似心理分析者所遭遇到的精神病患的抗拒。在心裡分析中,遭遇病患的抗拒並不代表診斷錯誤。至於到底是理論錯誤,還是遭遇羣眾的抗拒,必須作進ㄧ步的試探,在未來的歷史過程中求證。
批判理論的目的在於促使現實社會繼續不斷地邁向一個合理的社會組織,批判理論就在此一過程中繼續不斷地接收檢證。因此批判理論的檢證不僅是一邏輯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歷史的過程。
七、批判理論的三角點(辯證─批判─否定)
在此批判理論中,辯證、批判、與否定三個概念互相扣聯且交互運用。辯證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否定的過程。所以辯證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一種否定性的思考方式(Negative Thinking)。如果應用到社會政治現象,就是透過不斷的批判、否定,而使社會現實朝合理的方向轉變。當然這種「否定」或「批判」若是要有轉變社會的力量,必須兼顧兩個層次:
(一) 理論上的分析、批判層次;
(二) 其次是實質的否定力量(Material Negative Force)的形成,就是要以理論上的批判來喚醒或轉變民眾的意識,進而組織集體的行動,以改變實際的生活條件。
所以理論的批判、意識的啟蒙,以及集體行動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在此一脈絡中,理論才具有轉變社會的實質力量,否則只是抽象的思辯而已。所以在批判理論的目標其實就是要引發社會變遷,以改變現狀。只有對現存的社會建制加以有效的而且不斷的批判與否定,促使它轉化,我門才能繼續邁向合理的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麼批判理論家相信「否定性思考方式的力量」(Th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再者,一個具有批判心靈的人,必然會經驗到思想與存在、觀念與現實之間的緊張,要解決這種緊張就必須批判存在、批判現實,以喚起實質的否定力量,來改變存在或現實,究極而言,思想與存在或觀念與現實之間的緊張不可能永久消失,因為這是人類的基本處境(Human Condition),只能暫時抑制或緩和而已。因此,批判的活動必須繼續下去,否定性的力量也必須不斷地喚起。這就是歷史的辯證過程。
八、工具理性的問題
批判理論乃是相應於20世紀科技文明而崛起的一種社會思潮。因此若要了解批判理論,不僅要注意它所繼承的思想傳統,更要注意它的時代背景。批判理論家的時代感很強,他們對思想傳統所做的批判性繼承,主要即根據當代文明的事實及需要。
法蘭克福學派認為,現代人在科技意識的籠罩之下,試圖將一切生活實踐(Life Praxis)及制度安排問題都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來處理,於是而有決策理論、政策科學、社會工程學等的發展,希望模仿自然科學與工藝技術之間的關係模式,來「應用」社會科學的知識。而生活實踐中無法化約為技術問題的,如與公共政策密切關連的價值判斷、目標形成的問題,就只好歸之於在位者主觀的決定了。就這樣輕易地將眾人之事的最後決定權讓渡給少數幾個人。這種心態與作法很可能造成專家統治,由少數幾個人操縱、統治著廣大的羣眾。
所以科技意識實在是一種最厲害的意識型態,它默認甚是加強了科技文明底下人宰制人的不合理局面。
再者,工具理性氾濫,科技意識滲透的結果,使得人們實質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道德理性逐漸麻痺。面對著價值、目標、道德、倫理等無法化約為技術問題的「殘餘問題」現代人常感到徬徨不安,無法抉擇,所謂「迷失」、「失落」的感覺,大都根源於此。所以工具理性必須要加以接引、超渡才能造福人類,它的犯濫與墮落終究會成為人類的禍害。
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這個時代問題的解決之道,不是要全盤的否定科技文明,也不是要減緩科技進步的速度,而是要使人羣成為科技發展之主體,以駕馭力量龐大、發展神速的科技。人羣之共同意志或共識的形成,乃是人羣共同控制科技的一個先決條件。只有如此,科技才不會淪為人宰制人的一種媒介(幫兇),才能提升為人類解放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助力
九、批判理論與人類解放
批判理論繼承黑格爾的一個觀念,就是將自然現象的因果規律與社會現象的規律加以區別。前者他稱之為「自然的因果」 (Causality of Nature ) , 後者為「命運的因果」(Causality of Fate )。二者的差異在於「自然的因果」是冥頑不靈、永恆不變的,而「命運的因果」則是可以轉化的,只要人類有這種覺醒。
批判理論探求社會事實以及種種因果關係,就是著眼於它們的轉化,希望透過分析、批判來活轉它們。「命運的因果」好像心理分析中的「潛意識的法則」,它們之得以作用,乃是由於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們,因而無法控制它們。如果將潛意識動機加以揭露,使之成為意識的,則可以納入意識控制的範圍,使人可以真正了解自己而能夠控制自己。「命運的因果」之得以運作係由於人之不自知,而其運作之結果又導致人之不能自主。如何察覺、暴露這種因果,使人能自知,進而轉化之,使人能夠自主,這是批判理論的任務。
因此,批判理論的性質與目標最終還是歸結到認識人類自己,並轉化命運的因果,進而得到實質的解脫。
十、結語
批判理論家大都不是系統的理論家。這主要是由於他們一直不肯在理論上作正面的肯定。因為一經肯定,則很可能會成為被批判的對象,而不能永遠站在批判者的立場。因此他們對於批判所根據的標準或基礎一直不肯作有系統的表述與檢討。但他們的批判一定隱含著某種標準,如不加以檢討、驗證,勢必會削弱他們所作的批判的說服力,甚至有將他們的理想強加於他人之嫌。批判理論這一傳統性格一直到晚近的哈伯馬斯才有所轉變,他發展知識論以及溝通理論就是在構築批判理論的基礎。
批判理論發展到目前,還留下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聯以及批判之標準或基礎,都還沒有一個明顯,且可資運用的模型,留下許多空隙有待填補。
------------------------------------
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馬庫色、班雅明、哈伯馬斯
無論是文化研究與哲學科,在研究近代概念時也不會遺下這星期【無睡意】的主角——「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作為第一代領軍人物的阿多諾,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合著出版的《啟蒙辯證法》質問和批判歐陸自啟蒙運動開始的思想史;馬庫色同樣批判啟蒙運動,認為如今的人都成了「單向度的人」;而班雅明則從藝術等角度入手,提出「靈光」與「漫遊者」。
一、阿多諾:文化批判 - EP68
批判理論的鼻祖「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指的是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IfS)的學人。各種代表人物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等,他們的思想體系可謂之百花齊放,呈現大相逕庭又互為輝映的「星叢」(Constellation)思想體系。
每位思想家的思想體系都呼應著時代歷史及人生體驗。法蘭克福學派的學人也不免於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隨即美國與蘇聯兩大勢力的對抗在歐陸展開,形成冷戰時代的分庭抗體。戰後美國推動的歐洲復甦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亦稱為馬歇爾計劃 The Marshall Plan),歐洲大陸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在等待重建復甦。完整文章:文化批判 - EP68
二、阿多諾:暴政的根源 - EP69
人們普遍稱18世紀為啟蒙時代(Enlightenment),啟蒙時代的最大特點是高舉人的理性,認為理性高於非理性情感和宗教信仰,而且相信理性推動歷史,歷史本質上就是理性不斷進步,不斷克服非理性的過程。後來19和20世紀人類的科技取得長足發展,理性的發展達到了顛峰。然而,後來兩次世界大戰爆發,人們在戰爭中目睹血腥的大規模殺戮,其中還有惡貫滿營的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知識份子不能不面對這個詰難︰如果歷史本質上是理性不斷發展,而這個發展趨勢又是必然的,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所伴隨的法西斯和野蠻是理性發展的必然產物嗎?
在某些實證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極權主義的出現可能只是在歷史長河中的偶然事件而已,不能歸咎於啟蒙理性,至少不能完全把罪責歸到啟蒙理性的頭上。總之在他們看來,啟蒙理性跟二戰沾不上邊,他們甚至認為二戰的出現根本上是人們背離了啟蒙理性的指導原則。在他們眼中,二戰的野蠻彷彿是從天而降的隕石,純粹是一場偶然的災難。但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完全不接受他們的觀點,他們在《啟蒙辯證法》(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表示︰二戰及其所伴隨的野蠻,本質上屬於啟蒙理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完整文章:暴政的根源 - EP69
三、馬庫色:學生造反之父 - EP70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是另一位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的重要成員,他曾在佛萊堡大學(Universität Freiburg)學習,曾師從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並在海德格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黑格爾本體論與歷史性理論的基礎〉(Hegel's Ontology and Theory of Historicity)。但後來和海德格發生政治分歧而離開,以後遇到了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因而加入法蘭克福社會學研究所。納粹上台後,他先後逃亡至日內瓦和美國,戰後仍留在美國執教。
馬庫色的思想有濃厚的黑格爾主義色彩,同時他又是馬克思主義者,所以有人認為他是黑格爾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在1964年所著的《單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和一系列的著作,對1960年代的西方學生運動產生深遠影響。他因而被認為是學生運動的精神指導,後人普遍稱他為「學生造反之父」。完整文章:學生造反之父 - EP70
四、馬庫色:愛慾的解放 - EP71
馬庫色於1955年寫成《愛慾與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一書,這本書算是首批揉合精神分析和社會學的批判理論作品。
有別於坊間對本書的草率介紹,馬庫色並不是單純地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論,用以補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足之處。這種「補充說」的意義是何其含混,並誤當馬庫色是東湊西併的「理論化學家」。至於馬庫色的方法論到底是怎樣,他在書裡寫得已相當清晰:他是激進地推演精神分析理論,試圖把這門學科暗藏的社會學面向給發掘出來。
簡言之,馬庫色試圖運用佛洛伊德的理論來解答馬克思主義者關心的社會學問題。比方說:「為什麼革命總是伴隨反革命?」、「為何會有極權國家出現? 」等一系列問題,馬庫色的思路都也符合當時的思潮。上年紀五十年代,人類經過二戰的浩劫,世界格局正處於冷戰的嚴峻時期,有很多左傾的知識分子都感到唏噓,尤其看到標榜自己為正統馬列主義者的蘇聯,在史太林(Joseph Stalin)治下變成極權主義國家。對於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來說,革命的理想突然從現實中墮落,世界猶如地獄。故此,包括馬庫色在內的法蘭克福學派才另僻路徑,希望從傳統的馬派理論之外找到新出路。完整文章:愛慾的解放 - EP71
五、班雅明:靈光與漫遊者 - EP72
班雅明較為人熟悉的概念,來自於兩個文本:一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德︰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 英︰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中的「靈光」(Aura),另一是《拱廊街計畫》(德︰Das Passagen-werk / 英︰The Arcade Project)的「漫遊者」(Flaneur)。這兩個概念至今天仍影響著文化研究、城市地理學。
現在我們每天都面對來自科技一波又一波的衝擊,通訊與複製技術更無遠弗屆地為我們帶來洪水氾濫般的聲畫資訊,對我們的美學觀、藝術哲學及植根於人類視覺上的各種意識形態,帶來不可逆轉的典範轉移(或譯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班雅明的藝術批判理論至今天不僅仍然適用,更可說是愈來愈應驗,在這裡我們即將進入他的藝術世界。完整文章:靈光與漫遊者 - EP72
六、班雅明:歷史的天使 - EP73
二十世紀初葉,在二次大戰爆發前,歐陸以西有法西斯之崛起,東有史太林蘇維埃政府的鎮壓,那是極權主義的年代。1939年,德蘇簽署《互不侵犯條約》(Hitler-Stalin-Pact / Nazi-Soviet Pact),實為國際利益與東歐戰略空間的分贓,日後被時任歐盟議會議長布澤克(Jerzy Buzek)評為「人類歷史上兩個最惡劣的極權主義互相勾結」(the collusion of the two worst forms of totalitarianism in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1940年,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被蓋世太保(GESTAPO,即秘密國家警察)追捕時,在法國、西班牙邊境波爾特沃(Portbou)服毒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於《流難者W.B.自逝》(Zum Freitod des Flüchtlings W. B.)悼念這位摯友:「將來就此埋入昏暗,良善之力/微息。你全看在眼裡/如你殘敗之身毀去」。完整文章:歷史的天使 - EP73
七、哈伯馬斯:大辯論者 - EP96
2015年8月,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頒發給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與泰勒(Charles Taylor),肯定他們在人文思想及公共知識界的貢獻。不僅表示他們的哲思能力受到學界認可,也包括肯定他們在跨領域人文學科整合之貢獻;尤其在面對當代迫切且深遠的社會問題時,如何以哲思學術能力,提供一套以政治及道德為基礎的論證。這使得哈伯馬斯與泰勒不只是擁有哲思能力的鴻儒,也是擔負社會責任的公共知識份子。
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德︰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英︰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認識與旨趣》(德︰Erkenntnis und Interesse/英︰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溝通行動理論》(德︰Die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英︰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等著作之出版,奠定了他在現代學界的重要地位。
哈伯瑪斯是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學人,他於波恩大學以一篇研究德國哲學家謝林(F.W.J. Schelling)的論文獲博士學位,之後當了兩年自由撰稿的記者。於1956年前往法蘭克福大學擔任阿多諾的助手,但之後與霍克海默的矛盾日益加劇,並於1971年辭職。他於1971年前往普朗克科學技術世界生存條件研究所任所長,但之後又在1983年重返法蘭克福大學任教,直到退休。完整文章:大辯論者 - EP96
--------------------------------------
法蘭克福學派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因發源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而得名。該學派成員眾多、思想龐雜,共同特征是以其社會批判理論和富裕社會的“革命新理論”來代替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弗洛伊德主義、存在主義的人本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來代替或補充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弗洛姆、哈貝馬斯、施密特、涅格特、韋爾梅爾、奧菲等。
編輯本段法蘭克福學派簡介
  法蘭克福學派由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所得名,產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是德國哲學家霍克海默,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多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和弗洛姆。
  從總體上來看,法蘭克福學派以激進的姿態批判一切,認爲發達社會是“新型極權主義”,是“病態社會”,主張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絕對否定”。這實際上曲解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他們處處宣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已經“過時”,一方面對馬克思主義作新黑格爾主義的解釋,把馬克思主義簡單的歸結爲關於社會的學說;另一方面,又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本能結構理論來補充修改馬克思的學說,企圖在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主義中找出一種“綜合物”,制造所謂的“弗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以社會哲學爲重點,注重分析戰後西方社會由於科技革命的發展而帶來的各種現象和問題,認爲當代西方工業社會雖然在物質上富裕了,但在精神上卻是壓抑人的病態社會,主張對現代西方工業社會進行批判和改造。法蘭克福學派的着作盡管深奧難懂,但在其深奧難懂的語言中卻負載着大量關於急劇變化的當代世界的信息,跳動着這個特定時代的脈搏,也傾注了其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在當代西方的諸種重大哲學流派中,沒有比它與現實社會的關係更爲密切的了。他們對消費主義的批判、對大眾文化的批判、對勞動異化的批判、對工具理性的批判、對日常生活的批判以及對生態危機的批判、對愛欲壓抑的批判、對攻擊性的批判、對科學技術社會功能的批判等都反映了他們紮根現實生活,注重社會哲學的特點,也是這種哲學的生命力所在。
編輯本段發展階段
霍克海默
霍克海默
  法蘭克福學派的發展大致可分爲三個時期:
  (1)歐洲時期(約1930-1939年),從學派形成到其主要成員因德國法西斯的迫害而遷居美國的時期。這一時期,該學派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和對現有哲學、社會學觀念的批判,確立了自己的理論觀點,初步形成了社會批判理論。
  (2)美國時期(1939-1949年),即霍克海默等人僑居美國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致力於分析、研究和批判法西斯主義,同時努力賦予社會批判理論以較肯定的、富有建設性的形式,使之成爲獨到的理論,並探討了它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適用性問題。
  (3)聯邦德國時期(1950-1970年),即霍克海默等人返回法蘭克福以後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探討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理論上日益離開馬克思主義,進而攻擊馬克思主義,特别是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來補充和修改馬克思主義。
  從時間上看,30至50年代是該學派的形成和發展期,其理論觀點在德國、美國、法國和西歐其他國家得到廣泛的傳播。60年代則是學派的鼎盛時期,其理論被西方國家的青年學生和工人當作造反的思想武器,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隨着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的低落、學派内部的理論分歧以及社會政治矛盾的加深,該學派陷入分崩離析的境況,作爲一個整體已漸漸成爲歷史。
編輯本段理論主張與特征
阿多諾
阿多諾
  社會批判是法蘭克福學派理論的核心。可以概括出他的幾個特征:
  第一,社會批判理論是以辯證哲學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爲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理論。它既不是純哲學,又不是純社會學,而是把哲學和具體科學尤其是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結合起來的綜合性社會理論或社會哲學。批判理論采取了以往唯心主義的社會——歷史哲學尤其是黑格爾的歷史哲學的總體性研究社會的形式。因此,從一個角度說,批判理論既不是哲學,又不是社會學;從另一個角度講,它既是哲學又是社會學,這兩種說法都成立。
  第二,社會批判理論的主要功能是“批判”,即從人本主義的立場對現存資本主義制度尤其是它的意識形態以及科學技術的否定。批判理論以控制和壓迫爲主體,以人的自由解放爲目標,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加以全面的批判,它的任務是深入物的世界去揭示人與人之間的深層關係。這種批判既是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因此,對發達社會意識形態的批判是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最基本或核心的部分。
  第三,社會批判理論是一種現代烏托邦理論。批判理論家力圖將事實與價值、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他們認爲批判理論不是純粹的理論,而是政治實踐的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批判理論家們力圖通過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爲人們提供一種解放的理論。
  第四,社會批判理論是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爲定向的。早期的法蘭克福學派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居,將批判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看成是同義語。在批判理論中的確包含着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成分。
編輯本段法蘭克福學派的歷史興衰與思想資源
  作爲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鎮,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矛頭當然直指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克萊伯(IanCraib)這樣描繪具有批判旨趣的現代社會學家眼中的現代社會;“在現代的工業社會中,人或者被視爲孤立的個體,或者被視爲集結在一起的群眾;而無論如何,個體性的一切美善都已消失。現代世界變成了精神的荒漠,生命所曾擁有的一切意義都已消失;人是空洞、迷失的靈魂,游盪於他們無法了解的世界。這些主題以不同的面貌,出現於多位社會學開創者的着作中。在馬克思,那是異化;在塗爾幹,那是失範;在韋伯,那是魔咒的解除。而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筆下,蕭瑟的風景已經變成夢魘:社會世界變成了電子怪獸,不斷喂飽它自己的成員,且不斷操縱與吸收一切可能出現的反抗。”這樣一個曾被18世紀啟蒙學者向往的社會,在血腥的20世紀不是更接近“真正的人性狀態,反而深深地陷入了野蠻狀態”,特定的歷史遭遇和智識環境孕育了批判理論最早的學派法蘭克福學派。1923年建立的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特别是1930年霍克海默(M.Horkheimer,1895-1973)領導研究所,將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批判確定爲研究主題,標志着法蘭克福學派的誕生。希特勒上台後,迫使學派成員紛紛流亡美國。
  先是在紐約恢複社會研究所,隸屬於哥倫比亞大學,後遷到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這一時期,社會研究所把批判法西斯主義、國家社會主義作爲首要任務。 1949年,霍克海默、阿多諾(T.W.Adorno,1903-1969)等人回到德國,恢複了社會研究所與法蘭克福大學的聯繫,而馬爾庫塞(H.Marcuse,1898-1979)、弗羅姆(E.Fromm,1900-1980)等仍留在美國。1951年研究所重新開張,阿多諾主持工作。重建後的研究所仍繼承着魏瑪時期的傳統,再次成爲具有獨立思考和批判頭腦的知識分子的中心。20世紀50年代,用以表征“正統馬克思主義與自由民主主義的批判者”形象的“法蘭克福學派”這一名稱開始出現,並於60年代起流行起來,成爲西方哲學、社會學思潮主要流派之一,並越出學術界的圈子,在美國與西歐的左翼青年中產生廣泛影響。自1970年代起,法蘭克福學派結束了它的燦爛繽紛的極盛期,走向衰落。因理論上分歧加深,遂導致組織上開始解體。1968年學生造反失敗後,以法蘭克福學派的激進主義理論爲指導思想的新左派運動逐漸沉寂,學派的影響也日趨削弱。隨着它的第一代主要成員阿多諾、霍克海默、馬爾庫塞和弗洛姆的相繼去世,從整體上看,原先意義上的作爲一個旗幟鮮明、隊伍龐大的法蘭克福學派,已成爲歷史,但它的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從未真正消失過。法蘭克福學派在將近六十年的發展中,成員達數十人,綿延三代。這些學者,盡管學術背景不同,觀點分歧,但對現代社會秉承批判研究的立場則是一致的。
  法蘭克福學派稱自己爲馬克思主義者,其思想資源當然主要來自馬克思,他們的工作是以扞衛馬克思的遺產,首先是馬克思對異化的批判和走向一個非異化的社會主義社會目標的精神開展的。但與正統的馬克思主義不同,他們更重視馬克思的早期着作及其黑格爾的思想淵源,致力於吸收歐洲當時形形色色的心理分析理論、美學理論、社會理論和文化理論,以重新闡述、改造和發展馬克思,因此從不被正統馬克思主義所認可。但法蘭克福學派的工作是誠實而嚴肅的,他們汲取其他知識傳統並將之添加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包含有創新的成就。
  法蘭克福學派重新闡述馬克思主義,集中於兩個核心問題:第一是提出一個“啟蒙辯證法”的分析,以解釋啟蒙理性如何成爲神話;第二是提出一個“文化工業”的概念,以解釋意識形態的操縱與文化操縱問題。在這兩個方面,法蘭克福學派都深受20世紀早期兩位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盧卡奇和葛蘭西的影響。
  盧卡奇的工作基於他發明的物化(reification)概念,而這又是來自馬克思的商品概念和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商品凝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但它表現的卻是物的屬性,展開的是一種客體的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在與自然的活動中生產了各種物品或商品。但人們常常看不到這樣的事實,是他們制造了這些商品並賦予它們以價值。價值被認作是由獨立於行動者的市場所創造的。商品與市場被資本主義社會的行動者賦予了獨立客觀的存在,這就是商品拜物教的過程。馬克思的這一概念是盧卡奇物化概念的基礎。但盧卡奇擴展了商品拜物教的釋義,將它從原來限定的經濟領域推廣至全部社會領域:國家、法律和經濟制度。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傾向於相信,社會結構有其自身生命,因而它們擁有客觀的屬性。盧卡奇這樣說明物化過程:
  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面對一個由他自己(作爲一個階級)‘制造的’現實,這個現實顯得像是外在於他本身的一種自然現象;他整個地置身於此現實的‘規律 ’的憐憫之下;他的活動限於利用某些特定的規律以實現其自我的利益。但即便如此‘行動’,他仍然隻是事件的客體而非主體。
  葛蘭西的核心感念是“霸權”(hegemony)。在葛蘭西看來,這是一個歷史哲學的概念,它被定義爲由統治階級行使的文化領導權。他拿霸權與強制相對比,強制是由合法權力行使的,或者說是借助警察權力的運作表現的。經濟決定論的馬克思主義者傾向於強調經濟和國家統治的強制方面。反之,葛蘭西強調 “霸權和文化領導權”,統治階級維持其統治,並非隻是依靠其赤裸裸的強制性暴力,還依靠其文化上對社會的主導影響,令被統治者在觀念上認同現存的秩序。葛蘭西的研究試圖了解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一些爲資本利益服務的知識分子如何穫得文化領導權和大眾的認同的。瑞澤指出:“霸權概念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支配,也使我們了解葛蘭西對革命的觀點。通過革命而掌握經濟與國家機器是不夠的,還必須穫得對社會的文化領導權。正是在這里,葛蘭西看到了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和共產黨的關鍵作用。”
----------------------------
是當代西方的一種社會哲學流派,也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創建於1923年,由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領導成員在20世紀30~40年代初發展起來,以批判的社會理論著稱。是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中心”為中心的一群社會科學學者、哲學家、文化批評家所組成的學術社群。由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領導成員在20世紀30~40年代初發展起來,其社會政治觀點集中反映在M. 霍克海默、TW 阿多諾、H. 馬爾庫塞、J. 哈貝馬斯等人的著作中。該學派的理論來源主要是:馬克思關於分析批判資本主義的理論,更直接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盧卡奇等人的理論繼承者;同時,還受到了黑格爾、康德、弗洛伊德和浪漫主義等眾多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
中文名法蘭克福學派 外文名 Frankfurt School 釋 義 是當代西方的一種社會哲學流派 創建時間 1923年
目錄
1 形成發展
2 批判理論
3 研究中心
4 代表人物
▪ 本雅明
▪ 阿多諾
▪ 弗羅姆
▪ 馬爾庫塞
▪ 哈貝馬斯
5 學派詳述
形成發展編輯
霍克海默、阿多諾與哈貝馬斯
霍克海默、阿多諾與哈貝馬斯
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創建於1923年,A. 希特勒上台後曾先後遷往日內瓦、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遷往紐約。1950年,部分成員返回聯邦德國重建研究所,部分成員仍留在美國繼續從事社會政治理論研究。霍克海默 1930~1958年任研究所所長,並於1932年創辦《社會研究雜誌》(1932~1941)。參加研究所工作的有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除上述幾名代表人物外,較有影響的還有:E. 弗羅姆、W.本傑明、F.波洛克、A.施密特、O.內格特等人。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發展與社會研究所的成長歷程具有密切聯繫,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創立和形成“批判理論”階段;戰後至60年代末過渡到“否定的辯證法 ”階段;1969年以後,研究所逐漸解體,批判理論的主旨仍以不同的形式保持在新一代理論家的著述中,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哈貝馬斯。
批判理論編輯
在西方社會科學界,法蘭克福學派被視為“ 新馬克思主義 ”的典型,並從理論上和方法論上以反實證主義而著稱。它繼承了青年黑格爾派 M.施蒂納等人的傳統,受A.叔本華、FW尼采和W.狄爾泰的非理性思想影響,並受新康德主義、M.韋伯的“文化批判”和社會學的啟迪,借用K.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異化概念和G.盧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構了一套獨特的批判理論,旨在對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行“徹底批判”。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們看來,批判理論超越一切哲學之上,並與每一種哲學對立;這種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時又把關於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30年代,由於西方世界的工人運動處於低潮和法西斯主義在歐洲大陸的崛起,批判理論家們拋棄了無產階級具有強大革命潛能的信念,轉而強調工人階級意識的否定作用。在《啟蒙的辯證法》(1947)一書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諾認為,自啟蒙運動以來整個理性進步過程已墮入實證主義思維模式的深淵,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理性已經變成為奴役而不是為自由服務。據此,他們判定無論“高級”文化還是通俗文化都在執行著同樣的意識形態功能。這樣,在批判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時,法蘭克福學派進一步走上了對整個“意識形態的批判”。
在《否定的辯證法》(1966)一書中,阿多諾進而賦予“否定的辯證法”以否定任何肯定事物的普遍否定性的地位,認為它是一切可能的社會認識之基本原理,從而在哲學上為法蘭克福學派確定了認識論根據。在這些基本原理中,批判理論同社會理論,歸根結底把認識批判和文化批判看成一回事;它既提出了總體性的理論認識的要求,同時又從根本上否定了這種認識的可能性。阿多諾認為,“否定的辯證法”包含著對“虛假事物”的“肯定”陳述,包含著對人與自然的實在關係以及對歷史進程的“肯定”陳述。這樣,客觀的技術決定論的宿命觀點與主觀的唯意志論的自由觀點之間的二難抉擇便被引申為社會的辯證法。在對現代社會的判定上,“否定的辯證法”把認識論觀點與社會歷史觀點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激進的批判主義觀點,即科學和技術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是一種“統治”和“意識形態”,它通過支配自然界而實現對人的支配。因此,要在工業社會和有組織的資本主義制度內拯救人的精神價值是毫無希望的。
批判理論與社會學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在歷史哲學、社會理論和社會認識上都與現代社會學具有緊密關係,它的社會理論觀點被看作是批判的社會學。作為一種社會理論觀點的批判理論,本身就是“工業社會”理論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中包含著一個現代人如何看待這個社會以及如何行動的具體綱領。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一般批判,批判理論涉及意識形態的起源、形成和社會功能等諸多知識社會學問題,它本身又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知識社會學體系,並對當代有影響的知識社會學家K.曼海姆的觀點產生了影響。作為一種社會認識方法論,批判理論繼承了德國人文科學的精神傳統,它從創立之日起,就把批判的矛頭指向社會學中占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方法論。結構功能主義從理論上的實證主義和政治上的自由主義立場出發把現代社會視為有機的整體。針對這一點,弗羅姆在《健全的社會》和馬爾庫塞對現代工業社會的論述中指出,現代社會不是一個健全的機體,而是一個病態的機體,為此不能把偏離這一社會的規範、標準的行為視為反常現象,反之應看成比病態社會標準更為正常和健康的現象。據此,他們指出西方社會學必須正視“價值重估”的問題。批判理論在詰難社會學將事實與價值分離即“ 價值中立 ”時,把反對實證主義發展到斷言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切剝削、壓迫和奴役的最深刻根源,把反對自由主義推進到左派激進主義和極端主義的立場,充分錶現了法蘭克福學派的價值取向。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阿多諾和哈貝馬斯積極參與了聯邦德國社會學界關於實證主義的論戰。他們就晚期資本主義的前景、社會學的價值前提以及社會科學的一般方法論即社會科學的邏輯問題,與實在論的科學哲學家KR波普爾和結構功能主義者T.帕森斯等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激烈論辯。雙方的觀點可視為社會學中實證主義―反實證主義兩種傳統的概括總結,其影響遠遠超出了聯邦德國一國和社會學一門學科和範圍。
理論的演變與學派的解體60年代末在西方青年學生造反運動失敗後,作為法蘭克福學派後期領導人的哈貝馬斯在政治上從該學派原來的激進立場上後退,開始承認資本主義的現狀,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變得尖銳起來。同時,他在學術上也開始懷疑早期“批判理論”在70年代的有效性,並試圖在批判理論與實證科學之間架設溝通的橋樑。哈貝馬斯按照知識的旨趣把科學分為分析的科學、解釋的科學和批判的科學。他把社會學和心理分析視為批判的科學,想通過社會學的批判能力來喚醒人們從崇拜社會結構和社會總體性的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與霍克海默或阿多諾時期相比已大為改觀:它已包含有實證科學的概念和因素,近似於一種實用―心理分析的知識社會學,又接近於一種解釋學的“溝通行動理論”。儘管該學派中還有一些重要人物恪守原先的立場、觀點,如施密特仍在力主保持“批判理論”前後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內格特還在堅持極端左派的見解,但作為最後一位有重大影響的理論家的哈貝馬斯在學術觀點和政治立場上的後退,已標誌著統一的法蘭克福學派的解體。
研究中心編輯
社會研究中心成立於1924年,但要到1930年由霍克海默成為機構主任之後,才轉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考方式,包括以馬克思及黑格爾、盧卡奇、葛蘭西等人的理論為基礎,對於20世紀的資本主義、種族主義及文化等等作進一步的探討,並藉助馬克斯·韋伯的現代化理論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們最大的特色,在於建立所謂的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相較於傳統社會科學要以科學的、量化的方式建立社會經濟等等的法則規律,他們則更進一步要探討歷史的發展以及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阿多諾提出的文化工業、哈貝馬斯提出的溝通理性等,都是批判理論的重要概念之一。
代表人物編輯
本雅明
瓦爾特· 本傑明(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7日),德國馬克思主義文學評論家、哲學家。他與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聯繫密切,並受到布萊希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Gershom Scholem猶太神秘主義理論的影響。
本雅明著作等身,其中一篇作品《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最廣為人知。
阿多諾
狄奧多·阿多諾 (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 1903年9月11日-1969年8月6日),德國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音樂家以及作曲家。他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之一,該學派的其他成員還包括了霍克海默、本雅明、馬爾庫塞、哈貝馬斯等人。他同時也擔任過“電台計劃”的音樂部主任。
在成為青年樂評以及業餘社會學家之前,阿多諾本質上是個哲學思想家。外界給予他“社會哲學家”這個稱號,是著重在他的哲學思想中關於社會批判的面向,其社會批判思想也讓他自1945年起在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中取得顯赫的學術地位。
阿多諾的學說主要受到馬克斯·韋伯、盧卡契、本雅明的影響。阿多諾與霍克海默、馬爾庫塞等幾位主要的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一致認為,資本主義發展到最後,將能抑製或凍結那些能使其崩潰的力量,也就是說,可以將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的革命時刻已經過去了。就如他在《否定的辯證法》(1966)一書中所述,哲學仍是有必要的,因為人們尚未對此一光景有所覺察。阿多諾認為,通過侵害革命意識的客觀基礎,通過凍結曾作為批判意識之基礎的個人主義,資本主義已經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了。
阿多諾發現文化產業界缺乏內外批評,沒有潛力。就他來看,人們都被文化界的媒體廣告操縱。流行文化使得現代人很被動;唾手可得的快樂讓人變得易於滿足,溫良恭順,忽視現下的經濟環境。各個文化產品雖然看來有別,但實際上還是同一模子刻出來的。
他寫到:“大家都收到標準版消費品。但這些東西藏在'味道控管和官方文化中的假個人主義'裡面。” 這是假個體化及同質化現象。這種大型文化威脅到更具深度的藝術產業。
文化產業製造資本主義的供給需求,但這些都是假的。真正的需求具有自由、創造的精神,是真正快樂的。也可以說,資本主義的問題就是讓真假需求都在市場上,讓我們是非不分。
弗羅姆
埃里希·弗羅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又譯作弗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佛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弗氏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弗洛姆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後來從德國移居美國後仍然保持與學派的聯繫。
馬爾庫塞
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德裔美籍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法蘭克褔學派的一員。馬爾庫塞與馬克思、毛澤東並稱為“3M”。
馬爾庫塞的哲學思想深受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和弗洛依德的影響,同時也受馬克思早期著作(特別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異化論)的很大影響。早年試圖對馬克思主義作一種黑格爾主義的解釋,並以此猛烈抨擊實證主義傾向。從50年代開始,主要從事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分析和揭露,主張把弗洛依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他認為現代工業社會技術進步給人提供的自由條件越多,給人的種種強制也就越多,這種社會造就了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沒有創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面人。他試圖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種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愛欲協調一致的新的烏托邦,實現“非壓抑昇華”。
馬爾庫塞的美學思想是其社會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單向度的人》中,他指責藝術的大眾化和商業化使之成為壓抑性社會的工具,從而導致人和文化的單向度。在《審美之維》中則認為,藝術(主要指先鋒派)自動地對抗現存社會關係並加以否定和超越;傾覆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及普遍經驗,促成完整人的再生。在《反革命和造反》裡,他強調藝術既是一種美學形式又是一種歷史結構,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美的世界與滲透價值意義的現實世界的統一。他認為藝術具有對現實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對現實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兩重性,藝術的肯定性力量同時也是否定這一肯定性的力量。馬爾庫塞認為藝術和革命可統一於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動中,它用新的美學形式來表現人性,以喚來一個解放的世界。美學是擺脫壓抑社會的唯一學科,是單向度社會中雙向度的批判形式。
哈貝馬斯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社會理論家之一。歷任海德堡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以及德國馬普協會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長。1994年榮休。他同時也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的中堅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康德哲學,為“啟蒙”進行了辯護,稱現代性為“尚未完成之工程”,提出了著名的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理論,對後現代主義思潮進行了深刻的對話及有力的批判。
哈貝馬斯在知識論上的主張是:任何一個認識都起源於旨趣(knowledge interest)。他提出人類旨趣的三種類型:“經驗─分析的科學研究”包含技術的認知旨趣;“歷史-解釋學的科學研究”包含實踐的認知旨趣;具有批判傾向的科學(critically oriented)的研究,包含解放的認知旨趣。
學派詳述編輯
一、法蘭克福學派的發展過程
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成員主要是一些有著猶太血統的德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這個學派的名稱來源於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創辦於1923年。1931年,一個叫霍克海默的思想家擔任了所長。他在一篇題為《社會哲學的現狀和社會研究所的任務》的就職演說中指出,社會研究所的任務是建立一種社會哲學,它不滿足於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經濟學和歷史學的實證性分析,而是以“整個人類的全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對象,揭示和闡釋“作為社會成員的人的命運”。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總體性的哲學批判和社會學批判。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阿多諾、馬爾庫塞、本雅明和哈貝馬斯等人。法蘭克福學派在媒介研究中主要的貢獻是提出了“文化工業”的概念,“單向度文化”的概念以及“機械複製”理論。在這些學者眼裡,傳媒是我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陸揚、王毅認為,“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是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最重要,也是影響最為深廣的組成部分”,“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理論,歷來被視為大眾文化的一個理論基點。以致於不乏有人說,不讀法蘭克福學派的著作,就沒有資格來談大眾文化。”(《大眾文化與傳媒》)也有人斷言,“不研究和理解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就不可能十分全面與深刻地理解20世紀人類文化精神的演進。”(衣俊卿等:《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年版,第164頁)
(1)1923—1929年為孕育期。1918—1919年德國革命和1919年匈牙利革命起義失敗,馬克思主義運動中以伯恩斯坦為代表的社會民主主義和以列寧為代表的社會革命理論分歧深刻。第三國際中西方馬克思主義萌生。在此背景下,1923年2月3日,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成立,格律恩堡出任所長。他站在講壇社會主義立場,主張以從事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史研究為該所的發展方向,把該所辦成東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聯結點。
(2)1930—1939年為創立期。1930年霍克海默接任所長,吸收哲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政治學家、歷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進所。以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為對象,主要從事社會哲學研究,出版《社會研究雜誌》。法蘭克福學派就此誕生。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研究所被迫遷往日內瓦、巴黎,並於1934年遷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3)1940—1949年為發展期40年代初,研究所又遷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此時,該學派以法西斯主義、大眾文化等作為重要研究課題,寫了大量著作,創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哲學理論。
(4)1950—1969年為昌盛期,1949年霍克海默、阿多諾等回到法蘭克福大學,重建社會研究所,出版《法蘭克福社會學叢刊》,馬爾庫塞、弗洛姆等留在美國,創立了發達工業社會理論。60年代起,該派成為西方哲學社會學重要流派之一,並在美國和西歐的知識青年中得到較為廣泛的傳布,對1968年的“五月風暴”起了先導作用。
(5)70年代起為衰落期。隨著老一代成員霍克海默、波洛克、阿多諾、馬爾庫塞、弗洛姆等相繼去世,學派內部理論分歧加深,分為左右兩派,並導致哈貝馬斯、奧菲等人離開社會研究所,學生造反失敗,“新左派”運動趨於沉寂,法蘭克福學派整體上已經瓦解。
二、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論來源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弗洛姆、哈貝馬斯。
主要理論特徵是馬克思早期著作和存在主義哲學相關的人本主義,以左的姿態批評一切的激進主義,用交叉學科對社會現象進行研究的綜合性,以弗洛伊德主義補充馬克思主義,強調“個人主體”的個人主義,以及繼承近代歐洲哲學和文學傳統的浪漫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是與社會批判理論聯繫在一起的。所謂社會批判理論,一般認為,是一種關於國家和壟斷資本主義新階段的理論,它著眼於哲學、社會理論和文化批判之間的關係,並且對社會現實提供一種系統的分析和批判。
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明確地把哲學的社會功能界定為對現存的批判,他說:“哲學的真正社會功能在於它對流行的東西進行批判。這種批判的主要目的在於,防止人類在現存社會組織慢慢灌輸給它的成員的觀點和行為中迷失方向。必須讓人類看到他的行為與其結果間的聯繫,看到他的特殊的存在和一般社會生活間的聯繫,看到他的日常謀劃和他所承認的偉大思想間的聯繫。”(霍克海默《批判理論》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頁)
1937年,霍克海默在《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社會批判理論”一詞,認為“批判理論”與“傳統理論”在思維方法、邏輯結構和社會結構等方面存在著一系列的不同點。
傳統理論和批判理論是有本質區別的。“傳統理論”把自己置於現存社會據以再生產自身的專門化勞動過程中,旨在幫助社會的再生產過程;而“批判理論”則把自己放在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和現行勞動分工的限制之外,使人意識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旨在推翻這個社會的再生產過程。“傳統理論”實證主義地從固定不變的既定事實出發,得出同現存社會秩序相調和的“順從主義”的結論。而“批判理論”則認為自己主要的目的是破壞一切既定的、事實性的東西,證明他們是不真實的,所以,它是作為一種否定的理論出現的。創新常常和否定性、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有關。聯繫到我們上次課講到的西方傳媒學者的兩種不同研究思路,我們就會發現,“傳統理論”的研究方法是立足於經驗實證研究的方法,“批判理論”的研究方法是一種立足於對社會制度和文化進行整體反思和觀照的方法。前者微觀,後者宏觀。
法蘭克福學派的一個重要理論武器是來自於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和盧卡奇的“物化”理論。我們可以簡單地形容它為“兩化”。
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所謂“人類的異化”就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對工人來說成為了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東西。工人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受到摧殘。勞動不是滿足生活本身的需要,而是滿足生活以外的需要(比如獲取金錢)的一種手段。勞動的異化性質明顯表現在,只要肉體的強製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就會像逃避鼠疫那樣逃避勞動。異化勞動導致的結果是:“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的精神的類能力——變成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本質,變成維持他的個人生存的手段。異化勞動使人自己的身體,同樣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質,他的人的本質同人相異化。”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論述了勞動異化的四種形式或規定性,即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活動本身的異化、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和人與人的異化。
(此處加入紀錄片《失去平衡的世界》片段或者卓別林《摩登時代》工人擰螺絲的片段更好)
法蘭克福學派高度評價了馬克思的異化理論,認為這是馬克思學說中的核心思想。但是,他們同時也認為,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更多的看到的是生產過程的異化,而沒有註意到現時代同樣被異化的消費過程。他們強調異化的“多面性和無所不在性”,異化表現在生產過程、生產關係和意識形態之上,還表現在人和自然以及人和自身的關係之上。而“消費主義”世界則是全面異化的根本。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的消費過程逐漸浸透到人們的靈魂中,對人的批判意識和自我思維產生致命的影響。
盧卡奇被譽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他在《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中,明確表述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重要的主題,即對發達工業社會的文化批判。他的“物化”理論同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對現代人的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盧卡奇把“物化”現象同資本主義是商品生產緊密聯繫起來,他認為,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所具有的拜物教本質導致了“物化”現象的產生,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則使“物化”現像不斷加劇。它使商品結構中物的關係掩蓋了人的關係,或者說,它使人的關係變成了一種物的關係。人為物役(驅使)。在人與媒介的關係上,也存在這種悖論。一方面媒介帶給人便利,另一方面,媒介又成為人認識世界的障礙。如今,大量的頻道和節目使人無所適從。比如,人被遙控器支配,變成電視動物。關於“沙發上的土豆”的說法。
法蘭克福學派繼承這些理論資源,把自己的批判對象定位於一切束縛人和統治人的異化力量或物化力量。馬爾庫塞甚至認為,判斷一個社會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看生活在這個社會里人的人性是實現了還是異化了。
這裡,一個主要的問題集中在發達資本主義的消費活動中。消費刺激了人的“虛假的需求”,在傳媒廣告和意識形態的推波助瀾中,導致人的精神和靈魂被物質產品控制,從而迷失自我,被“物化”和“異化”。
我們先來看,在法蘭克福學派思想家眼裡,什麼是人的真正需要和“虛假的需要”。
馬爾庫塞在《單面人》這本書裡認為,“虛假的需要”就是那些流行的需要,比如按照廣告的宣傳去休息、娛樂、處世和消費,愛他人所愛,嫌他人所嫌,都屬於虛假的需要的範圍。這種需要常常是一些利益團體人為製造出來的,其目的在於帶給普通大眾一種強迫性的消費需求。馬爾庫塞認為這種“虛假的需要”,在傳播媒介的幫助下,使人的勞累、攻擊性、痛苦以及不義永恆化了。真正的需要是人的內心自由和批判現實的理性思維能力。這些東西被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財富遮蔽和侵蝕了。人的內心失去了美的趣味、善的信仰和真的追求。
“虛假的需要”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對人的“強迫性消費”控制。
馬爾庫塞分析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消費控制”。在他看來,文化工業的先進手段使得“那些為了某些特殊的社會利益,從外部強加於個人的需求”不斷大量生產出來,特別是所謂“強迫性消費”。在大眾傳播媒介的誘導下,人們在消費過程中不斷得到一種虛假的滿足,“人們似乎是為商品而生活,小轎車、高清晰度的傳真裝置、錯層式家庭住宅以及廚房設備成了人們生活的靈魂。”[1]在馬爾庫塞看來,追求物質享受並不是人的本質特徵,但是,在現代西方社會裡,由於商人和傳媒的共同操縱,人們把物質需求作為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一旦把追求物質享受這種“虛假的需求”奉為信條,實際上人們已把“商品作為自己生活靈魂的中心”。人同產品的關係被顛倒了,不是產品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被生產,而是人為了使產品得到消費而存在。人拜倒在物面前,把物作為自己的靈魂,這就意味著忘卻了、失去了自己的靈魂。這就是“物化”和“異化”的結局。
馬爾庫塞指出:“生產機構及其所生產的商品和服務設施'出售'或強加給人們的是整個社會制度公共運輸和通訊工具,衣、食、住的各種商品,令人著迷的新聞娛樂產品,這一切帶來的都是固定的態度和習慣,以及使消費者比較愉快地與生產者、進而與社會整體相聯結的思想和情緒上的反應。在這一過程中,產品起著思想灌輸和操縱的作用。”[2]
大眾傳媒參與製造的消費文化、流行文化和傳媒文化本身,是包含著某種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的。
(舉例:比如媒體曾經公開報導的天津一家日資軟件企業,開發了一種二戰遊戲,其中詳細地標示了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主要城市和港口。遊戲本身是帶給人娛樂享受的,但這個遊戲中包含的明顯的反華、歧視中國人以及拒絕反思戰爭罪惡的心態是有良知的中國人不能接受的。後來,在這家公司打工的兩名中國青年揭露了這個遊戲的實質,並憤而辭職。這家公司也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撤回了這款正在開發的遊戲。還有很多類似的事件。比如一些兒童玩具,也包含著不良社會意識。)
而“強迫性消費”正是通過廣告、通過大眾傳媒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可以不遇絲毫抵抗就進入人們的私人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將其完全改變,使之逐漸劃一,削弱了個人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能力。人在文化工業的熏陶下,已經消彌了個性。個人自主性的喪失和個性的泯滅意味著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識的消失。人們就自然出現了一種單向度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此處加入對“單向度”的說明。One-Dimensionality,就是平面化、千篇一律、整齊劃一、只有共性沒有個性。單向度的人喪失了合理地批判社會現實的能力,不去把現存制度同應該存在的真實世界相對照,也就喪失了理性、自由、美和生活的歡樂的習慣。人變成“單向度的人”是對人的本性的摧殘。)
在這種模式裡,“凡是其內容超越了已確立的話語和行為領域的觀念、願望和目標,不是受到排斥就是淪入已確立的話語和行為領域。它們是由既定制度的合理性及其量的延伸的合理性來重新定義的。”[3]可以說,大眾傳媒所參與製造的文化工業產品在使人成為“單面人”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社會藉助各種媒介和輿論工具,比如無線電、電影、電視、報刊、廣告等大眾傳播媒介加強對人們心理的控制和操縱,使人最終喪失那種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內在的自由” 。人們把受操縱的生活當成舒適的生活,把社會的需要當成個人的需要,把社會的強制當成個人的自由,從而喪失了對現存制度的批判能力。
(舉例:比如關於成功人士的半張臉的神話,關於幸福家庭的神話,以及關於白領階層生活方式的神話。可以舉例說明廣告參與製造人的消費心理,製造人的消費慾望。比如腦白金廣告。含有褪黑素,能夠刺激人眉骨之間的松果體,科學研究發現,這種東西有助於睡眠。但是沒有這種東西,人也睡了幾千年,睡的一樣很好,不是說沒有它人們就睡不著覺了。但大量的廣告宣傳,使一些人迷信於它的神奇功效,並產生依賴心理。那麼,這就是一種被商家、廣告刺激和人為製造出來的需要。是虛假的需要。它的背後是少數利益群體的利益驅動。如果很多人都消費這種商品,被這種商品所控制,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就變成單面人了。)
三、法蘭克福學派媒介批評理論的主要概念和內容
在整個社會批判理論體系中,法蘭克福學派對於大眾傳媒的批判尤其引人注目。由於“他們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作為壓迫性結構的大眾傳播與媒體產生了極濃的興趣,”所以,“傳播在這一理論運動中佔核心地位,而且對大眾傳播的研究一直是特別重要的部分。”
(1)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 ):
法蘭克福學派用語。指憑藉現代科學技術大規模複製、傳播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包括商業性的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誌、流行音樂等各種大眾文化和大眾媒介。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一文(收入《啟蒙的辯證法》一書)中提出。在這本著作中,他們首次揭露了當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具有大工業的特徵。這種大工業化的文化生產,不同於前資本主義時代的個體勞動者的精神勞動。那時,文化是少數“天才”的特權,他們所造就的文化即所謂的精英文化、貴族文化。現如今,由於科技的發展,文藝作品製作的手段日漸普及,文藝創作轉變為建立在科學技術之上的可以大規模成批進行生產和復制的活動。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使“電影和廣播不再需要作為藝術”,而轉變成了“工業”,因此就以“文化工業”指代這些新的文化現象。其含義是:馬克思對商品生產的批判理論能夠也應該被運用於符號產品的生產,應用於具有審美的、娛樂的、意識形態的使用價值產品的生產上。精神文化產品像任何其他資本主義工業一樣具有以下特徵:使用異化勞動,追求利潤,依靠技術、機器提供的優勢,主要致力於生產“消費者”等等。這就是“文化工業”。文化工業的產品,是一種適合於大眾口味的、方便麵式的精神文化消費品。今天流行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暢銷小說、商業電影、通俗電視劇、流行歌曲、休閒報刊等,都是這種文化工業的產物。法蘭克福學派從藝術和哲學價值評判的雙重角度,對“文化工業”予以否定。他們認為文化工業被滿足“大眾”需要的商業力量所操縱,以娛樂消遣為目的,它所製造出來的精神文化消費品喪失了藝術作品作為藝術本質的否定與超越精神。同時,這種藝術創造的方式依賴於機械技術,作品內容和風格千篇一律,缺少藝術價值。文化產品“趨於一律”,相互只有細小差異,不追求藝術完美,只熱衷投資效果;它控制和規範著文化消費者的需要,束縛人的意識,剝奪人的情感,阻礙人的自主性發展,它是操縱和欺騙的一種手段,是穩定現行秩序的“社會水泥”。文化工業實際上是社會統治的幫兇。另一方面,憑藉對媒體的壟斷,文化工業控制了大眾日常生活直至內心慾望,取消了個體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識,使之成為“單向度”的人。而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則通過文化工業對廣大民眾進行意識形態控制,鞏固自身的統治。文化工業的特點包括:
(1)先進的傳播技術帶來的先進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手段。他們認為電影、電視、廣播、無線電是“特別為文化工業打磨出來的”,“它既不存在首先關心大眾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傳播技術的問題,而是使大眾自我膨脹的精神的問題,是他們的主人的聲音的問題。”
(2)文化工業混淆了高雅藝術和低俗藝術的界限。“它把分隔了數千年的高雅藝術與低俗藝術的領域強行聚合在一起,結果,雙方都深受其害”,“世上傳言憤世嫉俗的美國導演說,他們的影片必須把11歲的智力水平考慮進去。在這樣做的時候,他們極其容易把成年人變得像是11歲。”(阿多諾《文化工業再思考》,引自陶東風等編《文化研究》第一輯198-206頁)文化工業也混淆了經典藝術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使大眾的欣賞品位降低,對現實的感知越來越遲鈍。本來,在古典文化與現實生活之間是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和張力的,而大眾傳播媒介無所不在的滲透,使這種距離消失了。他們認為,大眾傳播媒介使文化與日常生活聯結在一起,而這帶來的結果是藝術的墮落和人的麻木。在《啟蒙的辯證法》一書中,阿多諾詳細描述了高雅藝術和現實的距離消失之後,大眾的行為模式直接受到了媒介的影響和控制,並且深陷其中,無法擺脫的狀況。他說:“整個世界都得通過文化工業這個過濾器。電影觀眾認為,電影就是外面大街上發生的情況的繼續,……生產技術越是密切地和完整地重複經驗的對象,人們今天就越是容易產生錯覺,認為外面的世界是人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情況的不斷延長。……從傾向來看,生活與有聲電影不再有什麼區別。由於電影遠遠超過舞台,吸引住了觀眾的全部幻覺和思想;……電影總是用它的內容教育觀眾,促使觀眾直接用它去衡量現實。今天,文化消費者的想像力和自發性之所以漸漸委縮,這不能歸罪於心理機制。文化產品本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聲電影,抑制了觀眾的主觀創造能力。……文化工業的每一個產品,都是經濟上巨大機器的一個標本,所有的人從一開始,在工作時,在休息時,只要他還進行呼吸,他就離不開這些產品。沒有一個人能不看有聲電 ,沒有一個人能不收聽無線電廣播,社會上所有的人都接受文化工業品的影響。文化工業的每一個運動,都不可避免地把人們再現為整個社會所需要塑造出來的那個樣子。”(第117-118頁)所以,在文化工業產品的作用下,在大眾傳播媒介的控制下,人們逐漸失去了自由思想的能力。
(3)文化工業的本質是賺取利潤。阿多諾說:“文化工業的全部實踐就在於把赤裸裸的贏利動機投放到各種文化形式上”
(4)文化工業產品構成一種具有欺騙性的意識形態,扼殺人們的獨立思考精神。
(2 )大拒絕(Great refusal ):馬爾庫塞用語。指對資本主義制度及其文化進行鬥爭的一種策略原為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在《科學與近代世界》一書中使用,用以表達藝術成就的首要特徵。馬爾庫塞借用這個概念,依據弗洛伊德的理論重新解釋,認為大拒絕是進行抗議的年輕人對不必要的壓抑的本能拒絕,是為爭取最高的自由形式,創造一種無壓抑秩序的鬥爭,是一種抵制資本主義制度以及現代文明的鬥爭策略。它要求人們拒絕使資本主義統治永恆化的資產階級的自由和民主制度,拒絕現代資本主義文明。包括拒絕使用死氣沉沉的語言,穿戴整潔的服裝,享用富裕社會的精巧物品,接受為它服務的教育,生產反對人民而保護統治者的物質工具和思想工具等等。60年代末,美國一些“新左派”,把馬爾庫塞的這一個鬥爭策略具體化為不事生產、留發蓄須,穿著破爛,聚居生活的“嬉皮士”(街頭人)運動,以示對現存秩序的不滿與反抗。
馬爾庫塞認為,藝術,作為文化中的一個最活躍、最不甘於現狀的向度,在本質上是否定的,拒絕的。它源於現實又反過來否定現實,他說,“藝術是大拒絕,即對現存事物的抗議”,它揭示現實對人的壓抑和排斥,它歌頌現實所沒有而應該有的東西。但是在文化工業的大潮中,藝術的這種銳氣已經被洗盡了,文化中理想向度與現實向度的巨大差距已經被彌合了。藝術本是一種異己的精神文化產品,如今被強大的物質文化收編和同化,隨著這一收編和同化,一個雙面的,既肯定又否定的文化變成單面的、肯定的文化。
馬爾庫塞還認為,當代工業/技術社會,作為一個“合理的物化社會”,是一個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它與以往的極權社會不同,它不再赤裸裸地壓抑人們的物質需求,相反,它通過源源不斷地提供物慾的滿足和幸福的許諾來消解人們的批判意識和對立情緒,藉此壓抑他們對超越的追求。
馬爾庫塞還有一個著名的觀點,他相信,在當代物慾橫流的文化生活中,人們失去的不僅是純真的藝術,而且是愛欲(Eros),即藝術創作的內驅力。愛欲源於性慾又超越性慾。性慾代表身體特定區域(直接的性感應區)的局部衝動,愛欲則代表整個生物體的衝動,後者由生物性的動力上升為文化的動力,不僅生育肉體,而且生育藝術,成為文化的建設和批判力量。但文化工業只會壓抑愛欲的昇華,它將性引入商品生產和交換的領域,使露骨的色情描寫充斥在電影、小說、新聞等各種傳媒作品之中,這些色情描寫只會將力比多(Libido,意為性本能)無限期地禁錮在直接的性感應區內。
(3 )機械複製主義(Mechanical reproductionism ):德國本雅明用語。作為現代藝術區別於傳統藝術的根本特徵,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提出。認為藝術史在某種意義上是機械複製的歷史,現代科學技術無限多地複製作品,使傳統藝術的“光暈”消失,藝術原有的功能與價值也發生變化。藝術的全部功能顛倒過來。機械複製時代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藝術品從對禮儀的寄生中解脫出來,獲得了展示價值的主導地位;藝術接受從側重膜拜價值的凝神觀照的接受方式轉變為側重展示價值的消遣性接受方式。前者被作品所吸收,在接受中喚起移情作用,達到淨化目的。後者把作品吸收進來。如電影的接受通過片段零散的鏡頭、畫面的蒙太奇轉換,打破觀眾常態的視覺過程的整體感,引起驚顫的心理效果,實現激勵公眾的政治功能。該用語反映了其理論的技術主義傾向。
在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中,本雅明是​​對文化工業較為寬容的一個。
他特別關注藝術生產過程中,機械複製技術的應用和這一應用的潛在影響。他認為,人類在工業社會之後,進入了技術複製的時代,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藝術時代。現代藝術以機械複製為主導,攝影和電影、電視是其重要的代表。在技術複製時代,藝術從個別文化精英的手中解放出來,成為大眾欣賞的對象,但與此同時,大眾所欣賞的已不是同一種藝術。以畫為例,以前的人欣賞的是畫家的畫作本身(如畢加索的作品),但是在技術複製時代的大眾欣賞的是畫的機械複製品。(如畢加索畫作的照片)
毫無疑問,描繪一幅畫和復制一幅畫是兩道完全不同的工序。好比戲劇和電影,戲劇是表演,電影則只是複製表演,戲劇演員面向著觀眾,電影演員則必鬚麵對一堆機械從事表演。那麼,在本雅明看來,藝術在機械複製時代失去的最燦爛、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藝術品自身的“韻味”。(aura)也有譯作“光暈”。所謂“韻味”,指作品獨特的質地和由此帶來的神秘感,它只屬於原創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韻味使人陶醉、神往,所以原創作品具有較高的膜拜價值,本雅明認為最早的藝術品起源於宗教的禮儀。到了技術複製時代,由於照相等複制技術的發展,作品可以隨時隨地大量複製,而且複製到了可以亂真的地步,藝術品於是不再獨一無二了,因此不再具有獨特的韻味。隨之而來的,藝術的膜拜價值受到抑制,展示價值得到加強。藝術不再是宗教禮儀的寄生物,它從禮儀中解放出來,被展示在公共的場合,供大眾觀看。從某種角度看,藝術被普及了。
本雅明不同意阿多諾的看法:當代文化生產越來越標準化、模式化和簡單化,也越來越容易受到操控——無論是人為的或者是技術的操控。他認為,機械複製技術所大量複製的不只是藝術和藝術的主體,它還復制了消費這種藝術的大眾。在藝術品面前,大眾並不是完全被動的,也有選擇和判斷的權利。
總之,機械複製技術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藝術形式。
(4 )大眾文化(mass culture)
“大眾文化”是我們理解電視媒介參與製造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另一個關鍵詞。
金元浦先生在他的文章《定義大眾文化》中,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說法,“我們今天所說的大眾文化是一個特定範疇,它主要是指興起於當代都市的,與當代大工業密切相關的,以全球化的現代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的當代文化形態,是處於消費時代或準消費時代的,由消費意識形態來籌劃、引導大眾的,採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消費形態。它是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充分發展後的產物。是當代大眾大規模地共同參與的當代社會文化公共空間或公共領域,是有史以來人類廣泛參與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化事件。”[4]“大眾文化”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它的消費內涵。甚至可以這樣說,“大眾文化”的生產就是以刺激大眾消費為目的的。沒有消費的“大眾文化”產品,要么內容不夠適銷對路,要么根本就不屬於“大眾文化”產品。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消費內涵抱著明顯的批判態度。阿多諾認為,“大眾文化呈現商品化趨勢,具有商品拜物教特性。”“大眾文化生產的標準化、齊一化,導致扼殺個性。”“大眾文化是一種支配力量,具有強制性。”大眾文化“剝奪了個人的自由選擇。”[5]總之,“大眾文化”的消費屬性、商品屬性決定了它與消費主義意識形態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電視媒介是大眾文化生產的主力軍,所以電視媒介既是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產物,也是推動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生產的主要力量。
文化工業與大眾文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們運用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批判大眾文化和文化工業的消極意義時,必須指出,這種批判是一種悖論性的批判。對於絕大多數在現代社會中被邊緣化和被冷落的弱勢人群來說,大眾文化是他們最有經濟條件和文化條件消費的文化內容。我們不能以大眾文化的商業屬性、平面化內涵、維持現存體制的保守性、遏制人的精神解放等等名義取消這些下層民眾消費大眾文化的快感和幸福。畢竟,從總體上說,文化從精英向大眾轉向,是現代社會不可逆轉的現實。
四、法蘭克福學派媒介批評理論的影響和意義
法蘭克福學派開創了傳媒批判理論的先河,對於傳媒研究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深刻地影響了此後各種學派的傳媒和文化研究取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西方媒介批評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是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的傳播批判理論。”而法蘭克福學派著名的文化工業理論,則被視為大眾文化研究的經典和理論基點。不難發現,在當代的文化評論中,批判理論的踪跡隨處可見,結構主義、符號學、意識形態理論、女性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文化理論中都可以見到它的影子。它們對大眾傳媒與國家、個人的關係,消費與意識形態的關係等問題,從各自的視角出發,作出了新的理解和闡釋。
對法蘭克福學派媒介批評理論的爭議。(內容見《傳媒批判理論》第76頁)
1995年3月13日,丹麥導演Lars Von Trier和Thomas Vinterberg在哥本哈根聯合簽署了《Dogma95》宣言,全文如下:
1.影片拍攝必須在場景的現場完成。不得取用道具和加工的場景設計(若是道具是非不得已必得需要,則須在道具可以被找得到的現場拍攝)。
2.聲音和影像的製作不得分離。(音樂除非就存在於影片拍攝現場,否則禁用。)
3.必須是手提攝影。任何移動或是固定的鏡頭,只允許在手提攝影裡完成(不得用腳架,影片必需在取鏡的現場完成)。
4.必須是彩色電影,不得使用特殊燈光(若是燈光太弱不足以曝光,這場戲就必須取消,或是只能使用附在攝影機當中的單一燈光)。
5.禁止使用光學儀器以及濾光鏡。
6.影片不得用淺薄的動作填塞(不得出現謀殺,武器)。
7.禁止背離當時和現場(影片必鬚髮生在當時和當場)。
8.不接受類型片。
9.必須是Academy的35mm底片。
10.我進一步立誓克製作為導演的個人口味,我不再是一名藝術家,我立誓不是要創作一部“作品”,因為我認為剎那比整體重要。我的最高目標是怎麼樣從人物和場景身上把真實擠壓出來。我立誓盡一切之能事,並放棄任何品味或美學的考慮來達到這一點。我僅立下上述守貞誓約。
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兩位導演拍出了好幾部作品,頻頻在各大電影節獲獎。他們的電影像質粗糙,隨機性強,幾乎沒有什麼複雜的場面調度,沒有任何精心的設置,沒有任何外在的美感。故事也很是很單一的平鋪直敘,每個人看過之後都不會想去看第二遍——故事很清楚,電影語言也無法分析。如果看過了他們的“宣言”,還去分析其鏡頭運用,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拉斯·馮·提爾被認為是近年來丹麥最有創造激情和影像表現才華的導演,1994年,他拍攝的電視肥皂劇《醫院風雲》(The Kingdom),混雜了戲劇、鬼怪故事和超現實主義,營造出詭異的神秘氣氛,在丹麥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後來發行的長達280分鐘的國際電影版,也陡然使得歐洲“洛陽紙貴”。1995年,他突然放棄商業利益轉而投入藝術電影的艱難旅程中,與丹麥青年導演湯瑪斯·溫特堡在哥本哈根發表了“道格瑪宣言”(Dogma95),宣稱放棄一切商業電影的刻意製作,要以最純樸的方式呈現最真實的影像和故事。這一決定帶給他極度的資金困難,不過他的影片不需要很多錢也能完成,在1996年的《破浪》之後,他用《白痴》(1998年)徹底地實現了自己的電影理想:完全摒棄人造光源、禁止沒有聲源的音樂、晃晃悠悠的攝影機永遠游離在觀眾的視覺焦點之外、接近純自然的表演呈現了絕妙的非專業紀錄片效果,在一片充滿藝術氣息的讚嘆聲中,《白痴》遭到了票房慘敗,而他的信仰夥伴湯瑪斯·溫特堡則在戛納電影節拿到了評審團大獎(《歡慶》Celebration,1998年),這個獎,使得丹麥電影終於在國際電影市場上得到了大量的投資。承受著背離“道格瑪宣言”的指責,拉斯·馮·提爾帶著製作精良的《暗夜舞者》來到戛納,這是一個類似音樂電視的影片,攝影優美,調度靈活,燈光造型極盡完美,為了充分展現火車舞蹈,甚至使用了100台35毫米電影攝影機,除此之外,冰島女演員比約克的表演也可圈可點。在金棕櫚光環的照耀之下,這部由丹麥、瑞典合拍的劇情片取得了世界性的票房勝利,儘管如此,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也仍然不比好萊塢的二流電影更高。
法蘭克福學派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5ExoGx
---------------------------------------
論文摘要: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學派,其批判理論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方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中最為激進與嚴厲的一種。對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需要作辯證分析,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吸取其合理成分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學派,曾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過全面而深刻的理論批判,內容涉及多方面內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其中,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其批判理論中最富特色的主題之一,也是其影響最為深廣的內容之一。
  一、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誕生於法西斯德國。當時,法蘭克福學派對法西斯利用大眾文化操縱民眾意識有痛切的感受與極端的反感。他們發現,納粹主義利用的是經過藝術和審美化的文化包裝後的東西來控制和操縱人們的思想,而並不是一種赤裸裸的意識形態。隨著德國工人階級運動的失敗以及納粹地位的提升,法蘭克福學派對民眾的信任度逐漸降低。馬爾庫塞描述道:“該時代是一個充滿集權恐怖的時代:納粹統治的力量登峰造極,德軍的鐵蹄踐踏著法蘭西,西方文明的價值和標準,不是與法西斯制度的現實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現實取而代之。”
  二戰期間,法蘭克福研究所遷往紐約,在這很長時間內,法蘭克福學派對美國式的大眾文化展開了激烈的批判。這主要是因為,法蘭克福學派深受歐洲古典文化的影響,本能的反感美國的大眾文化;同時,美國大眾文化的危機與人的生存困境客觀存在。大眾文化淪為賺錢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從於自由的創造本性和審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眾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於科學的實用價值被推至極端,物質需要的滿足成為最重要的價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園日益被人們所淡忘,人成為消費社會、大眾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就是形成於法西斯德國和消費主義的美國這兩種典型的社會環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著一種歷史的社會的邏輯,繼承並發揚了西方早期人文主義對理性主義的文化精神和工業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對近代文化啟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主要特徵
  馬爾庫塞和霍克海默把大眾文化概括為“肯定的文化”即“這種文化的特徵是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會的內在反對性和反叛慾望,通過使人們在幻想中得到滿足而美化和證明現存秩序,為現存辯護。”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把大眾文化概括為“文化工業”,他們在《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中提出了文化工業的概念,用於指憑藉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地復制、傳播商品化了的、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在推銷文化商品的同時操縱了大眾意識。憑藉現代技術和大眾傳媒,以獨特的大眾傳播媒介,如電影、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操縱了非自發性的、物化的、虛假的文化,成為束縛大眾意識的工具,並通過娛樂來欺騙大眾,行使統治功能。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評理論對西方文化價值危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體現了一種對晚期資本主義文明的強烈批判精神,但是總體上說,他們對大眾文化持有的還是否定的、消極的批判態度。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性。法蘭克福學派大多主張大眾文化的商業性質是其眾多屬性中最為顯著的特徵。在工業社會中,一切以經濟為基礎,以效益為目標,因此大眾文化的過程更本質地表現為一種經濟過程,一種商業行為,大眾文化的生產徹底貫徹了商業性原則。也正是大眾文化的商業化特徵,導致了大眾文化生產的批量性、復制性和標準化。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指出:“在壟斷下的所有的群眾文化都是一致的,它們的結構都是由工廠生產出來的框架結構,這一點已開始明顯表現出來”。大眾文化的這種工業化生產性質,可以同時把同一文化產品投人到市場,給每一個人受眾以相同的感觀享受。文化工業按照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大量復制具有較強商業價值的各種產品,利用傳媒使這些產品在文化市場上周而復始地出現。免費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hi138.com 2.標準化。文化生產和文化產品越來越趨於一律。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大眾文化的製造者更多的是為了消費而進行生產,從而使這種生產完全是標準化的類似於工廠生產出來,被大眾購買。這就使得文化的生產和消費呈現出非個性化的傾向。阿多爾諾認為,流行音樂結構簡單、旋律反復、機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條一樣,使聽眾不由自主地產生機械反應。這樣下來藝術的個性、自主性與創造性被扼殺了,藝術欣賞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強制性。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文化工業的真正意義在於為現實進行辯護。大眾文化推銷顧客必須消費的產品,從而維持現存的生產製度和體制,這就要求文化工業改變和控制大眾心理。文化工業的典型做法是“不斷重復”、“整齊劃一”,也就使顧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產者制約的,其消費帶有一種強迫的性質。在廣告工業和文化工業的廣告效應下,人們在心理上逐漸形成一種趨同傾向,流行成了大多數人認可的唯一道德標準與審美標準。這種支配性的力量使“閒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製作人提供給他的東西”。在現代社會正是通過不計其數的生產大眾文化產品的機構,把因襲守舊的行為模式當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強加給個人,履行著操縱意識的職能“文化工業”決定著娛樂商品的生產,控制和規範著文化消費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種支配人的閒暇時間與幸福的力量。
  4.欺騙性。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大眾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騙性。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用了許多篇幅來描述大眾文化的欺騙性,他們認為大眾文化的欺騙性表現在各種藝術活動中。大眾文化通過提供娛樂消遣、生產娛樂產品等方式迎合著機械勞動中的人們的文化需要,使工作一天后身心疲憊的人們在娛樂和享樂中得到放鬆和安慰。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就曾指出“享樂意味著全身心的放鬆,頭腦中什麽也不思念,忘記了一切痛苦和優傷。這種享樂是以無能為力為基礎的。實際上,享樂是一種逃避,但是不像人們所主張的逃避惡劣的現實,而是逃避對現實的惡劣思想進行反抗。娛樂消遣作品所許諾的解放,是擺脫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擺脫消極東西的解放。”因此,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在大眾文化壟斷下,人們往往表現出逃避現實的特徵,並且慢慢失去思想。他們認識到,在發達工業社會中,無論是大眾文化的製作者,還是大眾文化的欣賞者和消費者,都表現出“逃避現實”的特徵。
  三、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現實意義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以文化批判為手段,對晚期資本主義進行了綜合的分析,奠定了大眾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但是由於它對大眾文化的全盤否定,相繼受到了一些大眾文化理論研究者的批判,但其對大眾文化理論研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不可泯滅的。至今,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阿多爾諾等人對大眾文化的批判,許多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20世紀的大眾媒體如好萊塢電影、流行音樂、廣告業及電視業等,仍然在無止盡地復制著商品世界。正如詹姆遜所說,“從阿多爾諾和法蘭克福學派到所有現代批評家都在強烈譴責這類整個墮落下去的文化產業,包括廉價低劣的文藝作品、肥皂劇、廣告、好萊塢影片以及一切所謂的亞文學等,昔日的大眾社會的種種弊端,現在可以說不但是原封不動,而且是變本加厲地長人了今天的消費社會、媒介社會、信息社會和電子社會。”
  如今,大眾文化的中心,大眾傳媒己與意識權力互相滲透,大眾傳媒具有了新的意識形態屬性。文化媒體正在製造當今世界新的話語—全球化話語。資本主義的全球文化擴張己成為一種蔓延之勢,形成了全球資本主義文化意識形態的擴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製造了“霸權文化”向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文化輸出,如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大眾文化日益深人日常生活,它通過電腦、電視、報刊、雜誌等途徑將成千上萬信息強加人大眾的大腦。根據大眾需要調製出來的娛樂性、實用性的大眾文化快餐,使大眾在不費腦筋的樂與笑中,放棄了理性批判和重建世界的態度,也放逐了大眾對生活世界的反省。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來源於他們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現實社會的觀察,因此,不能簡單的將其批判理論移植到中國。我們必鬚根據我國的國情辯證的看待大眾文化,吸取其中正確的合理的研究成果,使之服務於中國的大眾文化建設。雖然法蘭克福學派的一些觀點是正確的,但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利益、效率等商業概念必然要滲透到文化領域。這種現象幾乎是與現代化進程相伴隨的全球性普遍情況,只要現代化進程不發生逆轉,在相當一個時期里大眾文化的主流地位也是不會動搖的。
  中國的大眾文化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後,以高歌勐進、不可遏制的勢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己經漸居於中國的主流文化。它不僅深人中國大眾的日常生活,而且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中國大眾文化的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很不成熟,需要不斷發展。要推進中國大眾文化的發展,就要提高大眾文化產品的質量,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所提供的技術、資金和人力資源,豐富中國的大眾文化產品,滿足大眾的文化消費需要,使中國由一個大眾文化產品的輸人國向輸出國轉變。同時大眾文化是商業文化,其唯利是圖的本性抹殺了文化的水準,使商品的利益代替一切,成為大眾文化的絕對標準。所似對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我們還是需要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吸取其合理成分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
法蘭克福學派為什麼要批判啟蒙精神? 王鳳才
啟蒙理性具有歷史進步性,因為推動了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的發展;但是,它也造就了技術理性的神話,導致了工具理性的霸權,從而使人文理性遭到了貶抑。
技術問題涉及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政治問題涉及的是人與人的關係。把政治問題變為技術問題的目的,就是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人與自然關係而不管人與人關係。
這種批判對於克服技術理性的膨脹、重建人文理性,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眾所周知,法蘭克福學派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之中影響最大的學派,其代表人物有德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霍克海默(1895—1973),德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美學家阿多爾諾(1903—1969),德裔美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政治理論家馬爾庫塞(1898—1979),德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哈貝馬斯(1929—)等人。法蘭克福學派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提出的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以批判與重建為主題,以啟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學技術、大眾文化、工業文明批判為核心,以非壓抑性文明和交往合理性重建為目標,對啟蒙精神的批判貫穿其中。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批判啟蒙精神? 這得回到20世紀30—40年代,那時法西斯主義的猖獗,反猶主義的暴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蔓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所有這些都使他們感到不解:為什麼在科學技術進步、工業文明發展似乎可以給人帶來幸福,在理性之光普照世界大地的時候,人類沒有進入真正的人性完善狀態,反而深深地陷入了野蠻狀態?實際上,他們並不完全否定啟蒙精神,也不否定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只是對工業文明畸形發展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而震驚,於是對啟蒙精神、科學技術進行了反思,批判了啟蒙精神的膨脹和科學技術的負面效應。
霍克海默、阿多爾諾認為,所謂啟蒙精神,並非專指近代西方文明所推崇的那種理性精神,而是泛指把人類從恐懼、迷信中解放出來並確立其主權的進步觀念,換言之,啟蒙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使人類擺脫恐懼,成為自然(和社會)的主人。
他們指出,啟蒙精神的主旨在培根“知識就是力量”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神話中。在一定意義上說,神話就已經是啟蒙,這是因為神話中已經蘊含著啟蒙的因素。但是後來,啟蒙精神在發展過程中又創造了理性神話,即啟蒙又退化為神話。
不僅如此,啟蒙精神膨脹還導致了極權主義統治。
因此說,文明進步必然伴隨著退步,文明的歷史就是絕望的歷史,一部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這是因為啟蒙精神就不僅包含著從神話到科學、從野蠻到文明的過程,而且包含著由文明再次進入野蠻的過程,這就是啟蒙辯證法。所謂啟蒙辯證法,也就是啟蒙精神由於自身邏輯而轉向了反面:啟蒙退化為神話,文明倒退為野蠻,自由走向了奴役。這說明,啟蒙精神走向了自我毀滅。
實際上,霍克海默、阿多爾諾對啟蒙精神的批判,歸結起來就是對啟蒙理性的批判,因為所謂啟蒙精神,就是以征服、支配自然為出發點,以科學知識萬能、技術理性至上為特徵,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核心,以社會歷史進步為目標的工業文明主導文化精神,其核心就是強調工具理性即技術理性。
他們認為,啟蒙理性具有歷史進步性,因為推動了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的發展;但是,它也造就了技術理性的神話,導致了工具理性的霸權,從而使人文理性遭到了貶抑。他們指出,通過啟蒙,工具理性得到了張揚,並由此創造了工業文明,贏得了人對自然的勝利;然而工業文明的發展卻是以人的異化為代價的,這不僅表現為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尖銳對立,而且表現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惡化。在這裏,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人本身出現了極度異化。所以說,徹底的社會化就是徹底的異化。這就是說,工具理性的膨脹,不僅造就了毀滅自然的力量,也造就了控制人的力量,它足以使人類毀滅。因此,啟蒙理性作為工具理性實際上以非理性而告終。
馬爾庫塞強調,儘管西方文明中的技術合理性具有兩重性,但在發達工業文明中,技術合理性已經成為政治合理性,技術邏各斯已經成為奴役邏各斯。這樣,科學技術就變成了一種統治工具,所以說技術理性本質上是統治理性,它的目的就是維護現存社會制度。事實上,技術理性已經成為對人實行全面奴役和統治的基礎,它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已經滲透到私人領域。
這樣一來,技術理性就成為社會控制新形式,這是因為它不僅顯示出政治的特點,而且已經成為統治的更好載體,並創造了一個真正極權主義世界,使人與自然、心與身為維護這個世界而處於長期動員狀態。因此,對發達工業文明來說,科學技術具有明確的政治意向,起著意識形態的作用,遏制了社會質變。
法蘭克福學派對工具理性的批判,突出表現在科學技術即意識形態這個思想上。早在20世紀30年代,霍克海默就不僅把科學看作是生產力,而且明確提出科學就是意識形態的觀點,並從否定性方面闡述意識形態的本質特徵和社會功能。20世紀60年代,馬爾庫塞著重闡述了科學技術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化傾向,以及它作為社會控制新形式的消極作用,並明確提出技術合理性即統治合理性、技術的解放力量已經變成了自由枷鎖觀點。
哈貝馬斯認為,馬爾庫塞等人對意識形態虛假性的批判基本上是重複了馬克思的觀點,他們的唯一貢獻就是提出了“科學技術即意識形態”這個論點。不過,他們並不明白,並非在任何社會中科學技術都是意識形態。實際上,只有到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科學技術才成為第一生產力,並且成為意識形態的新形式。
他指出,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經濟問題就變成了政治問題;同時,由於科學技術成為隱形意識形態,政治問題就變成了技術問題。這樣,在社會制度結構在重新政治化的同時,也就要求對大眾實行非政治化。然而,技術問題涉及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政治問題涉及的是人與人的關係。那麼,把政治問題變為技術問題的目的,就是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人與自然關係而不管人與人關係。這樣,科學技術作為隱形意識形態,就為統治合法性提供了基礎。
總起來說,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對啟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學技術的批判具有情緒性和片面性,這是一種帶有濃厚悲觀主義色彩的浪漫主義文化批判,但是,這種批判是發人深省的,它實際上是對科學技術異化的批判,這對於克服技術理性的膨脹、重建人文理性,以及反思工業文明,重建人類未來文明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