絭牌

2017-10-14_1026572017-10-14_102746  

掛絭、換絭、脱絭
  在民間信仰中,農曆三月二十日是注生娘娘的聖誕。這天婦女們要備上牲醴,到廟里去燒香拜拜,有人求子,有人祈求孩子的平安,若小孩生病,還需帶著小孩一起祭祀。祭祀時可以擲筊杯許願,若穫得注生娘娘允許,便可將神前供奉之花簪插在頭上戴回家,生病的小孩則可以把神前放置的小鞋,用紅線串起來掛在脖子上帶回,若將來願望達成,簪花及小鞋都須另制新的並加倍償還給寺廟。而小孩經由注生娘娘之保佑到了十六歲後,必須再回到廟中祭拜以示謝意。而某些婦人家則自備串好紅線之金鎖或古錢,領著小孩到注生娘娘面前拜拜,再當場將金鎖等掛在孩子胸前,以求長命百歲。
  上述的習俗,不外乎要祈求孩子能夠平安顺利長大,而台灣的捾絭儀式也是相同的道理。台灣人相信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到十六歲成年爲止,都會受到注生娘娘、七娘媽等諸神保佑,因此才能平安顺利長大。因此,才產生做符牌並栓上線,向神明祈求保佑後,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的捾絭儀式。而一般人的捾絭都是祭拜注生娘娘和七娘媽,因此,其絭則分别稱爲注生娘絭及七娘媽絭。若是向媽祖祈願,其絭牌便稱爲媽祖絭;若向觀世音菩薩祈願,就稱爲觀音絭。
  捾是掛在脖子上的意思,而絭的形式並無硬性規定,一般都用中間有方孔的舊銅錢,以紅線穿過幣口;也有人特别到銀樓打造銀質或金質的“長命富貴”牌,上面刻有神明之神像、神明尊稱、太極八卦或相關護符等,用紅線穿過後,系在孩子的脖子或手腕上保平安,稱作“掛絭”。這樣的捾絭儀式通常是在孩子出生後一年做,祈求神明庇佑孩子能顺利長大成人後,在神前將絭掛在子女身上。若拜的是七娘媽,因其無專祀的廟宇,因此多半在自家擧行捾絭儀式。有時祭拜的神明有好幾位,就要制作銀牌,上面寫上諸神的名字,然後用紅線栓好,對諸神祈求後掛在孩子身上。捾絭儀式通常在神的誕辰祭日擧行,之後每年都要在神佛的誕辰日,准備供品到廟里祭拜,此時再將之前的絭換上新紅線,或是新的絭牌,稱爲“換絭”;直到孩子滿十六歲,不再需要神明的特别保護,便在成年的那年七娘媽生或神明生時,謝神並解下絭牌,稱爲“脫絭”。

生命禮俗工藝—生育與成年禮俗工藝 &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 hsiehlee # 天空部落 TIAN # - https://goo.gl/JUK6GW

2017-10-14_1009222017-10-14_1009312017-10-14_1009382017-10-14_1009442017-10-14_1009552017-10-14_101003  


 

2017-10-14_0952502017-10-14_100359  2017-10-14_095300p1_012017-10-14_095935

【絭】糸-06-12音讀ㄐㄩㄢˋ釋義束腰繩。說文解字:「絭,纕臂繩也。」段玉裁.注:「
 臂袖易流,以繩約之,是繩謂之絭。」廣韻.去聲.願韻
 :「絭,束腰繩也。」
束縛。清.段玉裁.說文解字絭字注:「絭,引申為凡束
 縛之稱。」
弓弦。廣韻.去聲.願韻:「絭,弦也。」晉.潘岳.閒
 居賦:「谿子巨黍,異絭同機。」
曲。明.張自烈.正字通.糸部:「絭,曲也。」民間成年禮  成年禮古稱冠禮,以服飾的改變來表示成年,男稱冠,女稱笄。
  古人出生後之月剃胎髮,但留一小撮頭髮作成童髻,男孩左右各一髻,女孩左右前各一髻,等到滿十六歲達到成年時,就不再梳童髻,而在頭上結髮。男在頭上戴帽,女在髮上插笄成釵,成為成年的象徵。
  現在民間已無正式的成年禮,但卻將其儀式分散到「脫絭」和「婚禮」之中。
圖片參考: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lisu0101_aaa_movie/word/gan.jpg
絭」。 一般在孩子周歲後,在寺廟或家中神明前祭拜後掛上神明的佑符(絭)。若所祈求為註生娘娘則掛「註生娘娘絭」;祈求七娘媽,則掛「七娘媽絭」。
  每年神明生日,家長帶著供品到寺廟神明前祭拜,同時換一條新線,稱為「換絭」
  孩子到了十六歲,民間認為成年,就可不必掛護符,就要「脫絭」。因為民間認為人在十六歲以前,要受註生娘娘或七娘媽保佑,到達成年後就不必再受保佑了,出了婆姐宮,所以這一年的神佛誕生日,家長帶著子女到寺廟去謝神,把絭取下來,稱為「脫絭」
  每年七月初七,
圖片參考: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lisu0101_aaa_movie/word/gwan.jpg
七娘媽絭十六歲的男女孩子,要舉行「燒七娘媽亭」的祭典。臺南市開隆宮是專門供奉七娘媽的寺廟,每年七月初七,十六歲的孩子由家長帶領來感謝七娘媽,除牲醴外,並獻七娘媽紙亭一個,由即將成年的子女從亭下來回爬過三次,然後將紙亭焚化,儀式完成,子女亦表成年。
上頭戴髻禮
  上頭戴髻是婚禮中附帶舉行的冠禮,男女各選一個吉日,分別在自宅舉行。男女在自宅正廳的中央放一個「五升
圖片參考: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lisu0101_aaa_movie/word/gan.jpg
壺」然後讓女兒面向外,坐在一把未用的椅子上,表示女兒即將離開娘家。並請「好命人」為新娘梳頭,再插上象徵女子成年的髮簪。
  梳頭插簪的儀式完成後,再穿上禮服,向神佛祖先祭拜。然後,向父母各敬一杯茶,父母喝完後,也祭拜天公神佛祖先,儀式就算完成


2017-10-14_095953  

「石母娘點燈牌」傳承百餘年 濃厚人情味與虔誠的心 | 台灣百寶鄉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TXLcHF


 

成年禮
臺灣漢人社會為子女成年所舉行的儀式。民俗的成年禮與七娘媽信仰有關,表現於「作十六歲」的儀式中;官方所倡導的則是源於儒家的「冠禮」,依《國民禮儀範例》以18歲為成年,多在機關、學校舉行。
早期民間舉行成年禮的動機,緣於衛生環境差,要將子女養育成人並不容易;所以衍生出到村廟或鄰近大廟(如媽祖廟)求神明收養的習俗,稱為「作契子」。諸多神明中,七娘媽或臨水夫人陳靖姑,據信是庇佑成長之神,臨水宮內兩旁所供奉三十六婆姐,都具有各種護佑嬰、童的慈悲表情。如果要做神明的契子,先要到廟中請廟祝、法師填寫出生年、月、日、時的疏文,然後稟告焚化表示完成作契;再將印有神像、符令的絭牌在香爐上過三次,即可在神明前帶於頸上或手腕上,稱為「捾絭」,表示已經是神明的契子,受神明護符的庇佑;而後每逢過年、七夕、神明生等日子,眾契子回廟內祭拜,將絭牌再次過香爐祈求庇佑,直到成年。
「做十六歲」的年齡是農業社會的成年年歲;昔日在臺南府城,只要做過十六歲,便可拿成人的工錢而不再是童工。做十六歲儀式舉行時間多在七夕,節俗上為七星娘娘的誕辰,至今屬於泉州習俗的地區如臺南、鹿港依然過七夕節。在七夕當天,以竹木紮作「七娘媽亭」,近年則多紙作,亭中有七娘媽像。臺南市主祀七娘媽的開隆宮與臨水夫人廟,都與官方合作舉行公開的「做十六歲」,方便一般家庭登記參加,是保留最典型成年禮習俗的寺廟。鹿港也是由糊紙店糊製販售七娘媽亭,有子女做十六歲常會隆重祭拜。私人所供的七娘媽亭,可在自家廳堂上供奉,也可以拿到廟裡供奉;若是寺廟舉行成年禮,便會準備大型的七娘媽亭乙座,參加者由父母、家人陪同,並填寫「謝恩」的疏文乙份,顯示現時家長希望藉由成年禮的儀式,讓子女理解「成人」的人生意義。
舉行成年禮的儀式時,也會請婆姐神像,供品主要是女性神必用的胭脂、花粉、香水等化妝品,以及油飯、雞酒和七娘媽衣、鳥母衣等印有花紋的粉紅紙錢。供品都是7份,在七娘媽誕辰的七夕佳節祭拜七娘媽,祝壽獻祭表示謝恩。當天同時舉行「出婆姐間」儀式,成年男女需鑽過七娘媽亭,男左女右,連鑽三次。若在自宅舉行成年禮,由父母兩人共同高持七娘媽亭,讓子女鑽過亭下。「出婆姐間」或「出鳥母間」,都有三十六婆姐、鳥母護佑神話支持,鑽出後表示已成年自立,需備辦雞酒、油飯等表示謝恩;官方成年禮的儀式,著重強化成年之後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
臺灣社會現代化後,曾有一段時間不常舉行成年禮,因為已被學校畢業典禮、當兵的入伍訓練所取代,成為新式成年禮。只是這些典禮並無法完全取代「冠禮」,於是內政部推行由地方政府、公所承辦成年禮,場所布置主要是強調「中華民族或某姓列祖列宗之神位」,鼓勵學校,或區里內的18歲成年者參加,因為是官方、機關或學校所辦,通常會邀請社會賢達參加,所贈送的紀念品也以勵志、文雅為主。
根據《國民禮儀範例》的成年禮程序:(一)某年、月、日、某姓(或團體)青年子弟成年典禮,典禮開始;(二)奏樂;(三)禮生引導行成年禮者就位(男左女右分立);(四)主持人就位;(五)上賓就位;(六)點燭、燃香;(七)上香、祭祖(向祖宗牌位行三鞠躬);(八)讀祝文;(九)飲成年禮酒(行禮者領酒後,一起啜酒);(十)上賓致辭訓勉(先為行禮者端整服裝後致辭);(十一)贈送賀禮;(十二)行感恩禮(向家長、上賓等一鞠躬);(十三)奏樂;(十四)禮成。其中「祭祖」保存古冠禮在祠堂行禮,以示傳承社會、文化責任;「飲酒」則是古代冠禮「賓醴冠者」之遺風,藉以表示身分變化之象徵;而上賓「訓勉」則是強調成年後所承擔的任務;「感恩」則是單純感謝父母的養育,並非對七娘媽、婆姐等神明照看的感激。現代化的成年禮基本上維續儒家的冠禮之意,也能顯示出「通過」的人文意涵,加深成年的責任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