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襕衫/史上最全'漢服'裁剪製圖/襴衫出現在唐代,流行於宋明+朱子深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YWao1

隋翻領窄袖女服/中國服飾美的變遷與發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7wOcU


曲裾,全稱曲裾袍,原稱繞襟袍。由於屬於上下分裁式,類似深衣,故又稱曲裾深衣、繞襟深衣。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沒有縫在衣上的繫帶,以腰帶繫住三角衽片的末梢來固定。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是形容繞襟的樣式。流行於先秦至漢代。
曲裾出現可能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合符禮儀,因此,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襠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開始男女均可穿著。後來男子曲裾愈來愈少,曲裾作為女子衣裝保留的時間相對長。曲裾袍衣長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徵[1]。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中,婦女於腦後挽髻,鬢間插有首飾,老婦發上還明顯地插有珠玉步搖。每人所穿的服裝,儘管質地、顏色不一,但基本樣式相同,都是寬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老婦穿的服裝,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另外出土單繞曲裾實物。
從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飾可知[2],漢代曲裾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之為「三重衣」。
東漢末至魏晉,女子深衣式微,襦裙成為主流曲裾深衣自然也差不多銷聲匿跡。隋唐之後,大行其道的女服則是襦裙
現代改良曲裾
現代人取曲裾繞襟和上下裁的特徵設計出改良式曲裾,這種改良曲裾一般只繞下半身,並縫有繫帶,常配以寬腰帶再加上細腰帶。

2017-10-12_211802  201410291012561559251711079290Shenyi.svg501300542527370139927902797470_s


【資料卷】漢服直裾曲裾篇 @ 風流無色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Gehu7

2-12017-10-12_2120362017-10-12_2120432-32017-10-12_2121152017-10-12_2121232017-10-12_212137  


「 漢· 服」曲裾深衣、襦裙、半臂、褙子的製版參考_中國傳統文化社區_才府 - https://goo.gl/98YFEQ

2017-10-12_21233414799826453034147998264681212017-10-12_212405  


 

凝竹說漢服-曲裾篇(2012/12更新) @ 竹工凡,筑紅坊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QN4YS

2017-10-12_2045142017-10-12_2045322017-10-12_2046372017-10-12_2047172017-10-12_2047472017-10-12_2048212017-10-12_2048592017-10-12_2049362017-10-12_2049512017-10-12_2050122017-10-12_205541  2017-10-12_2050232017-10-12_205032  


 

曲裾
開放分類:服裝
曲裾是漢服的一種款式。按照《禮記》記載,深衣一大特點是“續衽鉤邊”,也就是說“這種服式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幅向後交掩的曲裾。”(孫機)。出乎意外的是,普通的短曲裾不是在膝前交叉,而是繞到背後,參考洛陽金村出土的銀人像。在膝前交叉的那種款式是今天人們的一種創造發明,或者說是受了十二單影響的一種設計。古代深衣之裳計有十二幅,皆寬頭在下,狹頭在上,通稱為衽,接續其衽而鉤其旁邊者為“曲裾”。事實上,除了“馬王堆曲裾”,市面所有“曲裾”都不是正統衣冠,它們或參考了嚴重抽象的俑像,或為黑心商人的發明。請新人格外注意這一點,先對此有所了解再做決定,以防上當受騙。
曲裾(讀音) 可以直觀理解為一種續衽繞襟的服裝
【曲裾深衣】 是漢服深衣的一種,秦漢時期常見服飾
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
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后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曲裾
曲裾
曲裾出現,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符合理並合禮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開始男女均可穿著。男子曲裾的下擺比較寬大,以便於行走;而女子的則稍顯緊窄,從出土的戰國、漢代壁畫和俑人來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擺都呈現出“喇叭花”的樣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來越少,曲裾作為女子衣裝保留的時間相對長一些。直到東漢末至魏晉,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興,曲裾深衣自然也幾乎銷聲匿跡。後來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則是襦裙
特點
在今天看來,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
漢代婦女的曲裾深衣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曲裾
曲裾
漢代婦女的曲裾深衣漢代婦女的繞襟深衣(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這張帛畫中的婦女在腦後挽髻,鬢間插有首飾,老婦發上還明顯地插有珠玉步搖。每人所穿的服裝,儘管質地、顏色不一,但基本樣式相同,都是寬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老婦穿的服裝,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在衣服的領、袖及襟邊都釘有相同質料製成的衣邊,與同墓出土的服裝實物基本一致。
歷史記載/曲裾編輯
古代漢代女子曲裾示意圖
古代漢代女子曲裾示意圖
見《禮記·深衣》“續衽鉤邊” 唐孔穎達疏。《漢書·江充傳》:“ 充衣紗縠襌衣,曲裾後垂交輸,冠襌纚步搖冠,飛翮之纓。”
《 易經》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漢代時,服飾制度雖還不夠完備,但對宮中的后妃們的衣飾已有了明確的規定,漢代婦女禮服採用深衣制,《續漢書·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後漢書》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漢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飾,紺上皂下;蠶服,青上縹下,都是深衣制(即單衣)。深衣當時是男女通用的服裝。《禮記》的《玉藻》、《深衣》對深衣制有很多記載,內容所謂“應規、矩、繩、權、衡”之類,重在“明禮”。
仿馬王堆曲裾
仿馬王堆曲裾
《禮記集解》、《禮記集說》、《深衣考》等文獻了解,深衣在製作過程中,有很多的規定,比如“緣”的顏色的規定,則有: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緣用彩色;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
緣用青色;父存母亡,緣用青色;若父親亡,緣用素色,衣料顏色則避免用素色。
曲裾款式/曲裾編輯
基本概述
曲裾
曲裾
續衽並不是一定很長,有的只繞一圈,有的則層層纏繞
,比如湖北雲夢大墳頭1號西漢墓出土的女俑。也就是說,曲裾深衣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具體的造型千變萬化,不可勝數。變化的奧秘在續衽的那塊布料的形狀、大小和長短。有的衣襟展開後是一個倒三角形,有的衣襟展開後是一個半圓扇形,有的展開後是一個不規則的梯形。有的長度拖到地上,有的則剛好遮住大腿。總之一個模式下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感覺的款式來。
下擺的處理
曲裾俑
曲裾俑
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帛畫,
女子衣服的後邊下擺翹起來,經過技術處理後發現兩隻尖角交叉,令人想起《漢書·江充傳》:“充衣紗谷單衣,曲裾,後垂交輸。”出土的人物俑通常是在前面、兩側或者背後下擺處露出一隻三角形“上廣下狹如刀圭”(楊家灣漢墓彩繪陶俑步卒)。這種“尖角”、“燕尾”是後來魏晉時期的纎髾的鼻祖。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非常有特色的造型呢?很有可能是對右內襟露出來的布料所作的美化處理。因為漢服是平面裁剪,而人體是立體的,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化過程中,比如左襟拉緊拉鬆一點,人體走動的動作影響,必然有一點錯位誤差,造成了右內襟與外面繞過來的左襟長度、寬度不一致,如果不處理的話,就會影響整體的美觀。
中國服飾沒有近代西方那種絕對精確的量體裁衣方法,在測量和製作的時候,尤其是製作這種多層次的款式,很難作到一絲一毫的精確。比如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那件信期繡深衣,可以看出右襟不是直線垂下來,而是斜線,穿的時候向後裹掩,這樣左襟复蓋在上面就恰好掩飾了余角。
但是更多的曲裾要把左襟提得很高,那麼把多出來的一截怎麼處理呢?如果是剪掉的話,沒有對稱感了,更不好看,只有把多出部分剪成尖角,好像蟬翼又好像燕尾,平添了許多魅力。後來人們發現這種處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因此不光是右襟了,連左襟也一塊剪,參差地交疊在一起,就成了“交輸割正幅”獨有的特色(西漢陶女俑)。而且漢代流行三重衣,裡面也是曲裾深衣,三四層的燕尾從後面露出來,別有一番韻味。本來是為了掩醜的舉動,變成了主動展示的習俗,以致到了後世,將三角形飄帶附加在衣襟上,純粹就是一種裝飾了。唐代根本沒有曲裾了,都還有人把三角形狀的飄帶加在蔽膝上以增添情趣。
下擺的形狀
曲裾
曲裾
曲裾的下擺有“電線桿”一樣的直筒型,也有先收緊後變寬的魚尾型。
長短問題
曲裾男款
曲裾男款
很多人以為曲裾深衣就是長長的,拖地的,但是秦始皇兵馬俑大多數兵卒所著的是短曲裾深衣,仔細看甲衣下,膝蓋處露出的尖角即可證明。一般認為至少到膝蓋。
穿法/曲裾編輯
曲裾穿法
曲裾穿法
曲裾需要用繫帶、腰帶來固定,腰帶系的略微緊一點,就可很好的固定曲裾。但是
,有些面料軟滑的很,隨著身體的運動,會出現衣服走樣的情況,特別是繞曲部分會鬆散。這個時候,可以在穿好曲裾未系腰帶前,以小別針固定繞曲部分的尖頭位置,再扎腰帶以遮擋別針,就可以保證穿多久怎麼動都不會散了。
將上衣的領子左右對齊。
將右襟系結
將中縫對齊身體的正中。
系結左襟。
將中縫對齊身體的正中。
準備好裙子。
由身前向身後圍和裙子。
裙子兩端在身後圍和後,一上一下相交疊。
將壓在裡面的一層裙頭向外翻折一下。
調節裙子的高度,系結。
衣裙穿著完畢。
準備好曲裾,先穿好右邊袖子。
將曲裾的內襟繞向身後,並在身後和右腋下方的繫帶相繫結。
穿上左邊袖子。
將右邊領子折疊。
折疊左邊的領子。
將外襟的尖角繞向身後。
將外襟尖角的末端在左胯位置固定。
將外襟的領子部分折疊整齊。
找到腰帶的中點位置。
在腰部靠下一些位置系腰帶,腰帶的中點位置對齊的腰的正中。
將腰帶繞到身後,腰帶兩端交疊。
在腰部的正中系結一個單耳的蝴蝶結。
整理領子的折疊部分。
將領子的折疊部分掖進腰帶固定。
完成。


襦裙-幾千年中漢族婦女最常見的衣著

襦rú裙qún(韋氏拼音:ju2 ch'ün2,注音:ㄖㄨˊ ㄑㄩㄣˊ),又稱裙襦、衫裙,是東亞女性傳統服裝類型之一,由上襦(襦為短上衣)與下裙(裳)組成[1],這種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並且一直持續到清末民初[2]。
襦裙最初流行於白狄族所建立的中山國,後來成為幾千年中漢族婦女最常見的衣著[3]。
漢代時期人們普遍以上衣下裙的深衣為尚,穿襦裙的婦女較少,但沒有完全摒棄且在文獻中亦有所記載,漢獻帝時女子好為高腰襦裙[4]。
到了魏晉年間,襦裙重新被人們所重視且佔據了當時服飾的主導地位[5]。晉朝晚期有婦人流行內衣裲襠套在交領襦裙之上的記載[6]。南北朝時出現衣在裙外、在衣上束上腰帶的襦裙,下裙多為間色裙,並傳至朝鮮半島和日本。唐代流行齊胸襦裙和高腰襦裙,常會配上披帛,晚唐至五代出現訶子裙,是在上襦外加訶子,外穿大袖罩衫或半臂,還有去了上襦只穿訶子配大袖罩衫的穿法,大袖裙襦也是當時女性禮服。宋朝漢族女服以襦裙為主,最常見的是對襟襦裙以及只穿內衣和裙再外加褙子,也有把對襟上襦穿成交領者。元代後期至明代漢族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但婦女勞動時也常會把上衣束在裙內或在衣外繫上圍裙[7]。襦裙的歷史從戰國時代一直沿續到清代且一直流行至民國初期,前後歷經二千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仍保持著原始形態[5]。
在清代的易服令下,清初漢族女性依然穿著明代的服飾,最遲至雍正年間部分清代漢女服飾也受到滿族服飾影響,由交領變成厂字領式的大襟、琵琶襟等,大襟延續漢族傳統的「右衽」開襟形式[8]。有人因此認為清代漢女襖裙領型是因強制易服而來,並非正常的演變、銜接、傳承,認為這並非「漢服」[9];然而有學者指出清代襖裙維持漢族女性兩節穿衣的傳統,可視為明裝或明朝樣式的服飾[10]。
漢族婦女襖裙的領緣、袖口以及開衩處,鑲緄刺繡配布或花邊,稱為「緄邊」,符合傳統正式服裝的必備形式。[11]嘉慶年間,漢族女子的衣飾鑲滾者漸多,至咸豐、同治年間,京師漢族婦女服飾鑲滾之風更趨時尚,不惜費時費力費材地在衫、襖上加鑲多道,晚清時鑲緄複雜化,出現多種織帶花邊,以至有鑲十餘道者。[12]
襦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SdYIhF

2017-10-12_2110332017-10-12_2111262017-10-12_2111332017-10-12_211150  Чжоу_Вэньцзюй_2Court_Ladies_of_the_Tang  2017-10-12_211332251711504976  2017-10-12_2113402017-10-12_211354  


曲裾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按照《礼记》记载,深衣一大特点是“续衽钩边”,也就是说“这种服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孙机)。
出乎意外的是,普通的短曲裾不是在膝前交叉,而是绕到背后,参考洛阳金村出土的银人像。在膝前交叉的那种款式是今天人们的一种创造发明,或者说是受了十二单影响的一种设计,“入”字底的小曲是否是汉服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
曲裾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e73p28


17530_4  17530_1  

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現代人文學者建議將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的服裝來推廣,作為華夏服飾文化的代表。
深衣- 台灣Word - https://goo.gl/HvUSMz
深衣承接上衣下裳,在中國服裝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深衣是一種根據禮製而制定的衣服,所以一直以來都深受士大夫階層的喜愛,是士大夫階層的服飾,大約深衣在周代就出現了,在春秋一直到漢代,曲裾深衣,直裾深衣是深衣的主要款式,在三國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雜裾深衣,唐史中也有士人穿深衣的記載,到宋代又出現了朱子深衣,朱子深衣對日韓都有很大的影響。
歷史記載
深衣
江永《深衣考誤》
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深衣之製,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製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馬端臨《文獻通考·王禮考·君臣冠冕服》雲:「按三代時,衣服之製,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發展
古代諸侯、大夫等士大夫階層居家便服,亦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流行於先秦。當時深衣,以白色麻布為之。其用途極廣,是朝祭之外的士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點為上衣和下裳相連,衣襟右掩,下擺不開衩,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後深長,故稱深衣。深衣邊緣通常鑲以彩帛,其形制、規格皆有嚴格規定,歷代解釋者甚多,說法有不一致處。及漢代,婦人禮服用衣,裳相連續,與古代深衣同。其樣式,對後代的服飾產生極大影響,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質孫服、腰線襖子,明代的曳散等都採用其上下連衣裳的形式。今之連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發展。深衣不同於過去不相連屬的上衣下裳,而是上下連在一起的服裝。它的另一特點是「續袵鉤邊」。「袵」就是衣襟;「續袵」,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是形容衣襟的樣式。深衣改變了過去服裝的裁製方法,不在下擺開衩,而將左面衣襟前後片縫合,後面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深衣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在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和湖北雲夢出土的男女木俑服飾上,可看到這種深衣的式樣。
根據《禮記集解》、《禮記集說》、《深衣考》等文獻,過程大致如次。
製作過程
深衣
裾深衣
一、確定各部位尺寸。
領口寬二十厘米左右。袖通長,即袖展開兩袖口之間距離二百三十六厘米。袖口寬二十三厘米。袖寬四十六厘米。腰寬六十九釐米,腰圍即一百三十八厘米。下擺通長為腰圍二倍,即二百七十六厘米。裳長九十六厘米。
袖口寬:袖寬:腰寬= 1:2:3上衣長48厘米:下裳長96厘米=1:2
二、購布。深衣主體用布料七米。純(或緣)及腰帶用布料兩米。(布料寬皆在120厘米以上)
三、剪裁。
上衣:依照江永《深衣考誤》之深衣圖及以上尺寸裁成。
兩袖:依照以上尺寸裁成。袖口下緣至腰為弧形,須中規,即為圓形之一段。
下裳:(96 2)厘米*(17 4)厘米,共八塊。(96 2)厘米*(17 4)厘米,兩塊,每塊皆沿對角線裁開,得勾為21厘米股為98厘米、直角三角形之布料四塊。下裳共十二塊,合一年之十二月。
「 」後面之數字為衣縫用布。
緣、純、腰帶:領緣寬六厘米。袖緣寬六厘米。下裳緣寬五厘米。腰帶寬五厘米。
忌諱注意
深衣
現代人著深衣
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緣用彩色。
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緣用青色。
父存母亡,緣用青色。
若父親亡,緣用素色。
衣料顏色避免用素色。
以上深衣,身高在170厘米至175厘米可用。
這裡介紹的深衣尺寸,上衣長48厘米,下裳長96厘米。比例為1:2,通身長144厘米。
如果不是,可以按照以下方法來計算:測出自己從肩至踝部的尺寸是l,那麼上衣長為48l/144厘米。下裳長為96l/144厘米,其他尺寸依次類推。衣緣、腰帶裁剪很簡單。
深衣、漢服不能稱為「古裝」。
7深衣-與和服的關係
和服主要模仿漢服中的深衣,至今日本仍將和服稱「吳服」,意思就是指從中國吳地傳來的衣服。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女式和服背後的大腰帶比漢服更寬大;和服的線條都是直線形的,袖子也是方方直直的,漢服不僅袖子是圓形,整個線條,尤其是衣服的擺,還有襖,裳都是上窄下寬線條。
8深衣-內涵
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繫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9深衣-現代意義
深衣
現代女式深衣模擬圖
復興深衣不是復古而是回歸華夏服飾的正道,這是華夏民族的集體性選擇問題,所以,當一個人代表的是華夏民族的時候,應該身穿華夏禮服;代表56民族之一的某個民族的時候,應該身穿本民族的代表性服飾。但是,任何人在平時都可以自己選擇所喜歡的服飾類型。
深衣是華夏民族的禮服,而不是工作服裝,不能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待。同時,復興深衣不能忽視變通與創造,祖先的智商不比現在的人們低,今天製作漢服也不是墨守成規。短袖衫與深衣、漢服的理念不同:短袖衫以裸露避暑,漢服以寬大而遮蔽避暑,且走動起來漢服習習生風。深衣、漢服中衣以純棉面料做成,吸汗;深衣、漢服可以選擇面料透氣性強的。寬大的深衣、漢服遮蔽日光直接照射,所以,比裸露著還應該更涼爽,且不傷害皮膚;衣服並非那麼緊得貼在身上,中衣與漢服外衣之間空隙較大,就像暖壺膽中的中空一樣起降溫作用。以阿拉伯長袍為例,盛夏,沙烏地阿拉伯浩瀚的沙漠地帶溫度高達40至50攝氏度,可當地居民穿著寬大的阿拉伯長袍在熱浪灼人的沙漠上行走卻顯得氣定神閑,若無其事。沙烏地阿拉伯的服裝設計研究專家認為,阿拉伯長袍的設計對創造長袍內舒適的微小氣候起著很好的調節作用。
民族服飾與一般的服飾不同,它不僅僅是一件禦寒裹體的衣服,不僅僅是追求美麗的裝飾,華夏服飾是華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華夏服飾的復興,是華夏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國際上來看,作為各國文化象徵而存在的民族服飾,已不單單是一件能夠蔽體保暖的外套,更加承擔了傳播本國本民族優秀文化的重任。因此,國服的確立有利於人們對華夏文化的認同,有利於在國際上展示華夏文化的風采,當然有利於華夏文化的復興。

2017-10-12_2059212017-10-12_2059332017-10-12_2059412017-10-12_2100002017-10-12_210033  


直裾是指直裾袍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制的一種,上下連裳,又稱襜褕。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裳部份剪裁為垂直,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沒有縫在衣上的繫帶,由布質或皮革製的腰帶固定。漢代以後,由於內衣的改進,盛行於先秦及西漢前期的繞襟曲裾已屬多餘,本著經濟勝過美觀的歷史發展原則,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成為深衣的主要模式[1]。
漢朝直裾的發展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裏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
漢墓文物
絳紅紗印彩續衽直裾綿深衣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衣長130釐米,通袖長236釐米,袖寬41釐米,袖口寬30釐米,腰寬48釐米,下擺寬57釐米,領緣寬29釐米,擺緣寬38釐米。它的衣式形制有交領、右衽、胡袖、直裾,袖與下擺鑲大幅的寬緣。[2]
東漢以後直裾和深衣的關係[編輯]
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至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曲裾。唐代起消失。

2017-10-12_210438  


看古代漢服流行風格 - https://goo.gl/VPjzvG

2017-10-13_0810052017-10-13_0810212017-10-13_0810342017-10-13_0810462017-10-13_0810562017-10-13_0811082017-10-13_081121  


2014102910125615592517110792902517115049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