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日本兵陣亡率+日軍29.43%的陣亡率+韓國兵的陣亡率9.2%

終戰,記念台灣軍魂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昨(15)日是大東亞戰爭結束72周年紀念。然而,對於戰後卻遭奉令代表盟軍來台解除日軍武裝的蔣介石軍隊種族屠殺、占領至今的台灣人而言,則形同「二次戰敗」。面對猶屬殖民地的處境,加上支那併吞的野心,台灣人必須喚醒靈魂,方可成為真正的自由人!
回顧歷史,從1937到1945年日本自台灣共計招募軍屬、軍伕(非正規軍)126,750人,從1942到1945年則招募軍人80,433名。所以,台籍日本兵總數達207,183人。其中,戰死者為30,304人,比例達14.63%。日本靖國神社則供奉大約2.8萬名台灣兵的英靈
相對於日軍29.43%的陣亡率(總數781萬,陣亡230萬)而言,台灣兵者確實僅即其一半。然而,卻比韓國兵的陣亡率9.2%高(總數242,341人,陣亡22,182人)。台灣兵的高陣亡率緣於係在日軍趨劣勢時才加入,且多數派往南洋面對強大的美軍。同時,台灣兵常被派往前線、擔負繁重任務。例如,當年在新幾內亞叢林大戰美、澳軍的高砂義勇隊;特別是,雷伊泰島玉碎時的薰空挺隊,甚或神風特攻隊等。其實,若非台灣人刻苦耐勞死亡率會更高。當然,這也是台灣兵驍勇善戰的明證。緣於此,美軍遂不敢貿然登陸台灣,而選擇毫無戰略縱深的琉球!
時間往前推。在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the Rover Incident)時,我們的排灣族戰士不僅讓美軍吃足苦頭;此役並列入美國海軍失敗戰史,就形塑海軍陸戰隊的「小型戰爭遭遇規則("rules of encounter" in "Small Wars")」亦扮演重要角色。排灣族頭目卓杞篤並簽定台灣與美國的第一份國際條約——南岬條約(South Cape Treaty)。1859年,林文察帶領以巴宰族戰士為主的台灣「番勇」幫助清國平亂太平天國。1685年,台灣藤牌軍更替清軍攻克雅克薩城,尼布楚條約的簽定穩定清國北疆近200年。
無論是在大東亞之戰時唱著<海行かば>離開台灣的台籍日軍、太平天國時的巴宰戰士,或攻克雅克薩的藤牌軍,甚至是後來被蔣介石騙往支那「打共匪」的台籍支那軍都是秉持台灣軍魂的勇士。當然,這也包括八二三炮戰時堅守陣地的「台籍充員兵」。
今日,台灣雖面對最無恥、邪惡的敵人——支那。但是,只要我們找回台灣軍魂——如果終須一戰,台灣人民必會為捍衛自由與尊嚴而起,並達成國家獨立!


2017-08-10_2318182017-08-10_2318492017-08-10_2319002017-08-10_2319312017-08-10_2320282017-08-10_23203615022807642017-08-10_2321072017-08-10_2321212017-08-10_23214515022808582017-08-10_232206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五】臺灣人所經歷的二次大戰(上)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1895~1945年間,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在二戰(1937~1945)時,臺灣被定義為日本帝國擴張下的一個戰略基地,並被積極動員參與戰爭。
此一基本的事實,在不同世代的臺灣人間有著不同的認知。有一位教授常在大一課程中詢問學生:「二次大戰空襲臺灣的是哪一國?」,約有30%的學生回答是日本。
戰後的歷史教育中,日本一變而為成為「敵國」,連帶使得臺灣曾為日本殖民地,因此遭受盟軍轟炸的歷史記憶,都一併被錯置。
其實,戰前跟戰後臺灣人歷史記憶的世代差異,在二戰時的臺灣人之間也同樣存在。根據學者周婉窈引用George Kerr的分析模式,在二戰期間臺灣不同世代可以粗分為老(日治初期為青壯年)、中(1895~1915年左右出生)、青三代。
青年世代則是戰爭世代,他們大致是1920年代出生,成長於戰爭時期。這些戰爭世代,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影響,因此其認同經驗迥異於其他世代。
不同世代臺灣人的二戰經驗
1942年10月,皇民奉公會機關雜誌《新建設》刊載臺灣總督府保安課長的言論,表明了臺灣中堅階層對於「如何成為日本人」的政策有諸多反彈,如不熱衷推行「國語政策」(即日語政策)。他並舉了一個例子:
「最近從某人聽到的事情,在臺北巴士裡,巴士車掌以日語說:『下一站是終點站,請不要忘記東西』。話才說完,搭乘巴士的本島人有識者層,有兩三人以臺灣話說:『你不也是本島人,為什麼不用臺灣話說?』」
保安課長認為「國語政策」雖然在過渡時期,或許會帶來臺灣文化停滯,但最終將帶來本島人大眾「幸福的道路」,希望知識份子能夠改變反對的態度。
由這個例子可以窺見直到日治末期,中壯年以上的臺灣人,在思想上仍反抗日本統治;相對地,那時的青年世代,則大量接受了日本的戰爭思想灌輸,與父祖輩產生了不同的認同。
而日本之所以強烈希望動員所有的臺灣人,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總體戰」的戰爭形式有關,需要國家強力動員「國民」。在精神、物資跟人力上都支援戰爭。以下將從「總體戰」的立場進行論述,當時臺灣人如何在這場戰爭下生活。
日治時期,大詔奉戴日、陸軍紀念日、海軍紀念日等與戰爭相關的節日裡,街角會看到這種拿著勸募箱,向路人徵求國防獻金(拿來造飛機、軍艦)的人,多由婦女會組成。(出自《南方の據點臺灣寫真報道》)圖/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日本帝國下的臺灣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本國開始推行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來形成輿論,使國民支持總體戰。1938年後,又推出日本帝國、東亞及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
到了1940年,近衛內閣正式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汪精衛政權下的中國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則為資源供給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
1939年時小林躋造總督接受訪問時,總結其治臺的三原則為「皇民化運動」、「工業化」以及以臺灣作為華南南洋經濟進出的據點,基本上就是隨著日本本國的政策,讓臺灣在二戰時扮演著在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向東南亞擴張的「南進基地」。
臺灣地位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更形重要,臺北帝大及臺灣總督府進行大量的東南亞調查,這些都是為了確立日本在進軍東南亞,能夠開發該地大量的天然資源,擴張日本人的生存圈。
戰爭末期,臺北、臺南、高雄等大都市都成為除了軍事設施或工廠外的空襲目標,街上商店的玻璃帷幕都貼上縱橫交錯的膠帶,儘可能阻止空襲時的爆風將玻璃震碎。(出自《南方の據點臺灣寫真報道》)圖/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成為日本人: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人
日本時代有很長的時期,總督府政策在於獲取臺灣資源,教育目的只有普及日語。雖然就學率逐年提高,但有很多的成年男女仍然不會日語。在戰爭時期,為了戰爭目的,以及塑造效忠日本的「國民」,致力於在精神上動員臺灣人,使其成為「皇民」,皇民化成為重要的目標。如何在社會各階層普及日語,也就成為首要課題。
所謂的「皇民化」運動,要求除了普及日語,廣設國語講習所外,在文化(取消報紙漢文欄等)、宗教(神道教信仰及寺廟整理運動)、改日式姓名(採許可制,因此直到1943年底只有2%的臺灣人改姓名,後期則大幅放寬規定)等各層面也被鼓勵日本化。
梧棲街檜木漆器日本神龕。在皇民化時期,也鼓勵將祖先牌位換成日本式。圖/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種團體組織來推動,先是透過社會教化團體,在1941年後,則成立「皇民奉公會」推動相關事務,試圖激起臺灣人成為日本人的熱情。
但是從許多戰後臺灣人的回憶中,很多人對於「皇民化」措施,只是消極應對。例如也有人表示如「改姓名」的原因,是預期對於子女就學,以及配給有較多優惠才改的,未必跟親日有甚麼關連。換言之,官方的所想跟臺灣人所接受跟所想的之間可能有所落差。
對於官方的應對,於不同的世代與階層,可能就有不同的想法,青年世代可能在學校受到更多皇民化思想而傾向支持戰爭,中老年世代可能就未必如此。那麼,戰爭發生的當下,臺灣人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什麼變化呢?
※ 本文原載於《Watch Taiwan觀‧臺灣》第26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
-------------------------------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五】臺灣人所經歷的二次大戰(下)
文/陳怡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7-08-10 08:39
大東亞戰爭割引國庫債券(貳拾圓)。這是太平洋戰爭後,日本政府發行的公債,購買時依照面額上打折後售出,此處面額20圓,販賣價格為14圓。圖/台灣歷史物館典藏
大東亞戰爭割引國庫債券(貳拾圓)。這是太平洋戰爭後,日本政府發行的公債,購買時依照面額上打折後售出,此處面額20圓,販賣價格為14圓。圖/台灣歷史物館典藏
一切為戰爭:物資動員與臺灣人生活
除了精神動員之外,臺灣總督府也積極動員臺灣的物資與金錢,透過各種組織進行獎勵與宣傳,相關的物資動員主要有糧食增產、金屬回收、獎勵國民儲蓄及購買債券等方式。臺灣人在這樣的情形下,被迫/被鼓勵將生產所餘及身邊所有之物資供出以支援戰爭,這樣的行為得到官方公開儀式的讚許。
隨著戰爭的發展,許多物資也受到管制,食物也開始採行配給制度,日人開始鼓勵「生活經濟學」,比方說如何吃才又營養又節省主食,或由總督以身作則,在住家附近種菜,以增加生產。臺灣人為了求生,則開始發展黑市,透過在農村的人脈,臺灣人多少能夠取得生活物資。如前所述,也有許多人為了取得較好的配給及待遇,而改姓名。在戰爭動員體制下,臺灣人也發展出一套在戰時求生的技能。
如櫻花般墜落?人力動員與海外參戰經驗
中日戰爭爆發後,殖民者開始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軍屬,到了1942年後開始推行志願兵制度,利用大幅報導「血書志願」,塑造臺灣年輕人志願從軍的熱潮。
本書為朝日新聞社編輯出版之《大東亞戰爭及臺灣青年寫真報導》,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新聞攝影報導書,利用大量的黑白照片,報導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期間,臺灣總督府動員臺灣青年支援戰爭的種種情形,包括實施徵兵制、成立皇民奉公會、青少年團、設立官立青年訓練所、農民訓練所、國民道場……等。圖/台灣歷史物館典藏
雖然有屬於被動員及被迫的人,但戰爭世代的臺灣年輕人,受到青年團等組織鼓吹,以及軍國主義的宣傳影響下,當時的戰爭被美化成一種戰爭美學,戰死則被宣傳如櫻花般墜落等浪漫化想像,感動許多年輕人。
此外,也有人為了與日人平起平坐,有些則是愛國心的驅使下而志願從軍。出征前,都會與家人共同合照作為紀念,有可能是生平最後一張合照,這樣的照片幾乎是當時出征家庭的共同儀式。到了1945年正式在臺灣施行歷史上的首次徵兵。臺灣人前往戰場的人多達20餘萬人,死亡者約有3萬多人。
東勢子弟入伍合照。這是臺灣人從軍前很多都會拍一張全家福紀念照,這可能是從軍者的最後一張照片,他們思念家人時也從照片可以得到慰藉。圖/台灣歷史物館典藏
隨著殖民者的擴張腳步,臺灣人或被動員,或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首次大規模前往臺灣島外,這是另類的日本帝國下臺灣人群大規模移動,這樣移動的經驗,或許形塑了一部分臺灣人的世界觀產生。
除了在海外的參戰者外,島內也有許多人被動員修建機場或其他軍事設施等勞動服務,臺灣人稱為「做公工」。由於勞動力短缺,到後來官方甚至鼓勵女性參與農事及其他原先由男性擔任的工作,女性的地位由於戰爭而有所轉變。
另外,有臺灣人為了追求新天地,來到滿州,從事各種工作,甚至有人擔任滿州國高級官員。在臺灣,臺灣人地位較日本人低,到了滿州,相較於當地人,有著「日本人」的身份,因此得以有較大的「發展可能」。
女性從事勞動的封面。官方雜誌《寫真報到》中,有許多女性勞動的照片,顯示當時臺灣島內女性替補出外從軍或擔任軍伕的男性勞動力。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戰爭末期,臺灣於1943年後,特別是1944年後開始密集受到盟軍的空襲,一開始是以軍事設施為主,但到後來則連一般住宅也一併成為空襲的對象。從1944年8月31日到1945年8月戰爭結束為止,美國軍機為主的空襲有73起,合計約百日以上,當時的臺灣人稱其為「空襲便」。
當時經歷過空襲的臺灣人,不管是小朋友或成年人,都對空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人的親人或住家也都在戰火中傷亡或消失,根據總督府統計,在空襲中死亡者有6千多人,9千多人受傷(當時臺灣人口約6百萬),房屋損壞約5萬棟。
走空襲與疏開:臺灣本島的戰爭體驗
二戰時期臺灣人為防範空襲掉落物,及預防空襲造成耳鳴,而使用的防空頭巾,日本本國也使用相同的東西,成為當時臺灣人的共通經驗。圖/台灣歷史物館典藏
為了防空,當時進行燈火管制,須遮蔽燈火,使用防空燈泡。總督府出版防空讀本,還有組織警防團,並要求臺灣人挖掘防空壕。臺灣人也會戴著「防空頭巾」,要求臺灣人隨身攜帶小木牌,其上有識別身份的資訊,有些甚至有血型。另外,為了使得居住都市的人員不因空襲受災,開始進行向鄉村疏散。
黑漆漆的燈罩,在平日無燈火管制時,可讓燈泡出來見人,空襲來時再將燈罩放下即可。另有將燈泡周圍塗黑,僅留頂端可透光的防空燈泡。圖/台灣歷史物館典藏
戰爭結束之後
二次大戰以日本無條件投降告終,那時的臺灣人除了在島內之外,也有人在滿州國、中國、東南亞、日本,還有人被美軍俘虜,在各地迎接戰爭結束。從一些資料來看,一些青年世代與日本人同悲,但更多人則是高興戰爭結束,因為不用再被動員了。
戰後的臺灣由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人面臨著戰後的重建及復員等種種問題。不久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世界上又形成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的冷戰體系,臺灣人又加入了另一場新型態的戰爭。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五】臺灣人所經歷的二次大戰(下)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QxVcKK


臺灣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 還原歷史真相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2日, 2017
「臺灣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昨(2)日舉辦座談會,圖左起為遠望雜誌研究員程志寰、張瑋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及遠望雜誌研究員張惠閔。圖/曾小芳
「臺灣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今(3)日至6日在中國時報大樓2樓藝文展廳開展。該展於昨(2)日舉辦開幕儀式暨座談會,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擔任主談。李宗遠說,「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他期盼大眾討論歷史時,盡量全方面研究,勿以單一角度批判。
談到現今政治的暗潮,李宗遠也不斷的提醒大眾,隨著歷史真相的挖掘,不要被一時的亂象給迷惑了,要放亮眼睛來觀看歷史,「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也許會被人給扭曲利用,但時間終究會還它一個清白」。他奉勸民眾,討論跟觀看歷史時盡量全方面研究,別以單一角度批判,共同研究並共同努力。
座談會亦邀請遠望雜誌社研究員張瑋珊、程志寰、張惠閔與談。主持人張瑋珊以「台灣青年的抗日思想」為起始,談起台灣抗日的起源,以及台灣人民的思想改造跟認同問題;接續到程志寰的講題「外省人三代之間的矛盾與困惑」,以及張惠閔提及現今「台籍日本兵」的尷尬身分等,皆充滿張力及衝突。不過張瑋珊也表示,「現在引領出衝突及矛盾,就是為了可以讓台灣社會來感受、來醒悟,才有辦法及時解決」,並將這份思考帶給台灣一個新的討論。
臺灣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詳述先賢烈士們為抵抗強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寧死不屈的堅毅精神以及勇赴沙場的愛國情操,讓參觀的觀眾可以藉由影像的傳達,感受到當年的驚心動魄。期間也會同步展示「清日講和條約」及《割台三記》的樣本及附圖,由歷史遺跡見證的載體,共譜抗日愛國精神的史詩。該展由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遠望雜誌社主辦,並由工商時報、旺報、新同盟會協辦。


 

剃光陰毛野戰叢林!高砂義勇兵出書第一手憶南洋戰史
分享剃光陰毛野戰叢林!高砂義勇兵出書第一手憶南洋戰史到Facebook 分享剃光陰毛野戰叢林!高砂義勇兵出書第一手憶南洋戰史到Line 分享剃光陰毛野戰叢林!高砂義勇兵出書第一手憶南洋戰史到Google+
高齡96歲的陳德儀(右)在新書發表會上拿著麥克風,卻近乎哽咽,講不出話。其左為本書譯者林哲次。(記者黃明堂攝)
2017-12-02 17:33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高齡96歲的台東卑南族人陳德儀,曾經有個日本名字「岡田耕治」,1943年志願加入「高砂義勇隊」,遠赴摩洛泰島助日軍打太平洋戰爭。從軍,是為了向日籍女友展現男子雄威,卻因日本投降,身陷美軍戰俘營後被送回台灣。
陳德儀手上拿著自己的南洋戰史回憶。(記者黃明堂攝)
陳德儀手上拿著自己的南洋戰史回憶。(記者黃明堂攝)
陳德儀著、林哲次中譯、台東大學出版的「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記者黃明堂攝)
陳德儀著、林哲次中譯、台東大學出版的「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記者黃明堂攝)
陳德儀年輕時加入高砂義勇隊,出征前的英挺模樣。(記者黃明堂翻攝)
陳德儀年輕時加入高砂義勇隊,出征前的英挺模樣。(記者黃明堂翻攝)
陳德儀所屬的「第二游擊隊川島部隊」。(記者黃明堂翻攝)
陳德儀所屬的「第二游擊隊川島部隊」。(記者黃明堂翻攝)
陳德儀以日文寫下戰史,由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博士林哲次翻譯,由東大出版「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一書,全書近3萬字,東大助理教授蔡政良說,這本應是第一本高砂義勇軍倖存者撰寫的戰史,忠實記錄了從軍動機。
書上那位正要出征、意氣風發的青年,在今天的新書發表會上,已是坐在輪椅上的垂垂老者,致詞時,他拿著麥克風久久無法言語,勉強擠出「阿里嘠多」。
陳德儀的卑南名是「格拉賽」,大正10年(1921年)出生於利嘉社,昭和18年(1943年)參加日本特別志願兵,編入川島第二游擊隊,同梯有362名高砂族被派遣到摩洛泰島,他是173名生還者之一。
他在書中提到自己原本在利嘉國小當老師,與日本女教師相戀,卻被女父狠訓,「蕃人怎麼養活日本女人」,這句話讓他決定從軍,想當軍人立功給日本人看。
他在湖口訓練營接受軍事訓練後,從高雄港搭運輸艦前往南洋,同艦有群「白衣天使」暈船,後來到南洋後,才知道她們白天當護士,晚上卻成慰安婦。
游擊隊在馬尼拉港登陸,已經連續4天穿著軍服及救生袋,身體癢得不得了,陰部草堆都是跳蚤及卵,當下剃光陰毛,又搭艦轉往其它島嶼;在海上,目睹美日戰鬥機空戰實況,日機一架接一架冒黑煙墜入海裡,但他的游擊隊安抵哈馬黑拉島,隨後在諸島間展開叢林戰鬥。
他寫道,被日本人蔑視的台灣高山蕃,在戰地卻發揮了驚人的力量,扛100公斤重物在深山叢林仍行走自如,涉水過河也易如反掌。
1945年8月30日,游擊隊得知日本投降,他沒有興奮,倒是想起自己從軍時的立功誓言,已經不可能了。
1946年6月他搭船回到台灣基隆港,回到家鄉過著正常的家庭生活,先是務農,後來在多處鄉公所擔任公職,直至民國70年退休。
蔡政良說,日本於1942到1944年共組織至少8梯次的高砂義勇隊,約有8千名台灣原住民被派赴南太平洋戰場,估計僅有1/10回到台灣,如今多數也已老死,他們的集體記億將逐漸隨風飄散,更顯得陳德儀的戰史彌足珍貴。

2017-12-02_175246  


二戰結束日本投降,這位日本兵卻藏身關島28年,被發現遣送後說了一句話,讓人不寒而慄 - https://goo.gl/YbuJxp

二戰結束日本投降,這位日本兵卻藏身關島28年,被發現遣送後說了一句話,讓人不寒而慄 - https://goo.gl/YbuJxp



2022-06-13_0815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