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哥倫布動物園大猩猩蘇利,一直被以為是雄性,沒想到竟然生下了寶寶。(圖擷自Columbus Zoo and Aquarium 臉書)
美國動物園嚇傻!「雄性」大猩猩生下寶寶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 
 2023/07/22 09:2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動物園與水族館(Columbus Zoo and Aquarium),自2019年接手飼養大猩猩蘇利(Sully)以來,就一直以為牠是雄性,沒想到如今蘇利竟然生下了寶寶,讓工作人員大吃一驚。
 據《BBC》報導,哥倫布動物園管理員透露,他們原先都沒有懷疑蘇利的性別,而且牠身體狀況一直很好,沒有接受過任何檢查,直到最近看到蘇利在為寶寶哺乳,才驚覺牠其實是母的。
 動物園方面表示,蘇利現年8歲,確實到了可以生育的階段,而大猩猩在8歲時公母都不會有明顯的性別特徵,雄性在12歲時背部毛色會變成銀灰色,又稱為「銀背」,這才和雌性有了外觀上的區別。
 另外,由於大猩猩腹部較大,胎兒體型又小於人類嬰兒,因此在懷孕時很難看得出來。動物園指出,蘇利所生活的大猩猩群體,由39歲的「銀背」麥克(Mac)所領導,裡頭還有2隻年輕的雄性大猩猩,將進行DNA測試以確認孩子的父親是誰
美國動物園嚇傻!「雄性」大猩猩生下寶寶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 

php88pj0u


《猩球攻略》:性伴侶偏好和階級制度,讓黑猩猩的性生活不至於荒淫無度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2sfmlxd


美國學者:人猩混種「猩猩人」曾成功誕生 
 分享美國學者:人猩混種「猩猩人」曾成功誕生到Facebook 分享美國學者:人猩混種「猩猩人」曾成功誕生到Line 分享美國學者:人猩混種「猩猩人」曾成功誕生到Google+
2018-01-30 22:3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猩猩人」(Humanzee)你聽過嗎?人類與猩猩雜交的假設後代的名稱,這一詞初次出現在1920年代當時有人嘗試這個實驗,1名演化心理學家蓋洛普(Gordon Gallup)指出,人類與猩猩的混種距今約100年前在佛羅里達州1個實驗室誕生,因為受到當時道德及倫理的考量,科學家們決定將其殺死。
 近期有科學家宣稱,人猩混種距今約100年前曾誕生過,卻因為科學家擔心引發倫理問題,將其殺死。圖為一度被懷疑是人猩混種的「奧利弗猩猩(Oliver the chimpanzee)」。(圖截自維基百科)
近期有科學家宣稱,人猩混種距今約100年前曾誕生過,卻因為科學家擔心引發倫理問題,將其殺死。圖為一度被懷疑是人猩混種的「奧利弗猩猩(Oliver the chimpanzee)」。(圖截自維基百科)
據《太陽報》報導,演化心理學家蓋洛普指出,他的前大學教授證實,1920年代佛羅里達州橙園(Orange Park),1間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科學家們利用不具名男性捐出的精子,成功讓1隻母猩猩懷孕,並誕生1名猩人混種的嬰兒。嬰兒出生不到幾週,科學家考量混種嬰兒牽涉的道德、倫理問題,最後決定將其安樂死。
面對消息來源的真偽,蓋洛普強調,「前教授是個可靠的科學家,他告訴我這傳言是真的,並且混種嬰兒在他曾經任職的研究中心誕生」,1930年研究中心遷移至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
人類與猩猩混種研究案例,這並非首例,根據文獻記載,1920年代蘇聯生物學家伊凡諾夫(Ilya Ivanov),第1位嘗試此類實驗;197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當時科學家被迫放棄正在研究的實驗,1名母猩猩懷上猩人雜種的嬰兒,但最終這2次都是以失敗收場。
不僅俄羅斯、中國,1970年代美國也曾有記載,1隻雄性猩猩奧利弗(Oliver)因為愛站立行走、外顯特徵與人類相似,1度被懷疑是人猩混種,但在1996年經過DNA鑑證,證實牠是普通猩猩,擁有48條染色體。

2018-01-31_215434.jpg

2017-08-10_220436  

方格正:《猩球崛起》──人與獸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By 作者: 方格正,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我對猩猩進化成猿人的題材深深著迷。我們都迫切想知道,當初的遠祖究竟是如何踏出人類的第一步?又是什麼決定性的因素,讓人與獸走向不同的道路?
其實這個題材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拍過一輪了,第一部是1968年上映的《人猿星球》,劇情描述太空人迷航到陌生的猩球,在那裡人類被同樣聰明且體能上更佔優勢的人猿所奴役。最後主角們終於逃脫人猿的魔爪,但讓人絕望的是:他們在荒漠中,竟看到殘破頹圮的自由女神像──原來這裡根本不是外星球,而是未來的地球!
這部堪稱經典的科幻片讓小時候的我看得瞠目結舌(當時看的是台視週日下午的洋片重播),難怪長大後每部猩球電影都讓我乖乖到電影院報到。在這次的三部曲中,首部曲起了個引人入勝的開頭,二部曲也相當精采;但可惜的是,第三部曲的收尾則過於單薄。這是一部猩猩災難片,人類被簡化成又壞又蠢的恐怖反派,最後自取滅亡,猩猩們終於抵達美麗的烏托邦,得以重獲「猩」生。
「人類貪婪且邪惡,而動物則單純天真」、「只有人類會殘害同類」……我們時常聽到類似的說法,這也是第三部曲所抱持的立場。但動物真的那麼善良嗎?相較之下我更喜歡二部曲中對人獸分野的觀點──人類不全然都是壓迫者,也有猩猩執著於權力並濫用暴力,這似乎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猩猩的真實樣貌。讓我們聽聽動物學家的說法。
▋黑猩猩的真實樣貌
Discovery頻道最近播出一部黑猩猩觀察紀錄片,學者們花了23年觀察位於烏干達、目前已知最大的黑猩猩聚落。在20年間,牠們的族群從140頭擴張至超過200頭,究竟牠們的「猩」勝之道在哪裡呢?
首先,牠們是極為優秀的獵人。與人類相同,猩猩天性喜歡吃肉多過吃素,牠們獵捕的對象是同為靈長類的遠親──居住在同個樹林裡,一種瀕臨絕種的猴子。紀錄片拍到,在猩猩的團隊合作下,猴子只有被屠殺的份。看到黑猩猩手中拿著猴子的殘肢啃食,坦白說畫面讓我很不安。這是場失控的血腥派對,猩猩們不知節制的吃到不能再撐才停手,如同蒞臨吃到飽buffet一般。這也讓研究人員相當的掙扎──當瀕臨絕種的生物正在屠殺另一個瀕臨絕種的生物,袒護任何一方似乎都不對。
我不禁想,如果牠們像人類一樣有銀行,能將吃不下的猴子化做代幣存進去,那大概三兩下猴子就滅絕了。這在歷史上實際已經發生過許多次,每當人類發現新的土地時,隨之而來的就是物種的滅絕,例如渡渡鳥、袋狼、長毛象,以及其它我們再也無緣一見的生物。
這些猩猩不只是獵人,也是有組織的戰士。與國家類似,黑猩猩同樣具有疆界與領土的概念,為了取得更豐沛的食物,族群間不時發生戰役。有一次牠們發現地盤周圍的自家人遭到隔壁部落攻擊身亡,之後牠們便整裝待發,大舉進攻隔壁的敵人,屠殺仇敵之際,也藉此擴充國土勢力。
牠們也懂得仇恨與正義。聚落中有隻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如同人類世界的「8+9」小屁孩,時常耀武揚威,恫嚇其他猩猩。聚落中有幾隻雄猩猩看不下去,像是說好般出其不意地圍毆牠,不只是啃咬,也像人一樣用腳踩踏、掄起拳頭重擊。直到有個溫柔的大叔看不下去了,出面幫這個可憐蟲緩頰,擋在兩者之間,施暴者才悻悻然離去,但不久後小夥子仍傷重不治。在這段情節中,所展現的除了暴力之外,也包含了正義感,出面阻止的大叔顯然認為對同伴施暴是錯的,因此才願意冒險相救。
至於愛呢?猩猩之間無疑存在著友誼,牠們享受與特定夥伴的共處時光,也會為了好友的死亡而哀悼,甚至因此憂鬱。廣義來說,甚至連牠們的戰爭也可以看做是愛的表現,愛有親疏遠近,或許是為了讓家中的婦孺有足夠的食物,牠們才願意冒險發動戰爭,畢竟無法保證自己會不會喪命,若生存為最高指導原則,參加戰鬥一點都不是好主意。
研究人員因此下了個結論:黑猩猩是非常複雜的動物,且與人類驚人地相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輕易地同理或解讀牠們的喜怒哀樂。我想這恰恰闡明了,人與黑猩猩之間所共有的、那99%相同的DNA。
▋獸性與人性間的戰爭
那麼,讓人與動物有所區別的那1%究竟是什麼呢?
從電影主角凱撒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了答案。當凱撒的智慧與理性足以讓他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後,他開始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進而開始做出許多困難的選擇。包含了在首部曲中選擇將自己歸屬於其他猩猩而非人類、二部曲中選擇信任人類而非戰爭,以及三部曲中選擇放下仇恨,不對殺子仇人扣下扳機,進而犧牲自己帶領同類前行
或許人與動物的分野在於:雖然同樣受到欲望、恐懼與憤怒的驅使,但是人永遠有「選擇」,去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理性讓我們得以有自我意識,能為自身的存在感到奧妙,同時也了解到,不只是自己,其他人、乃至於所有生物的存在也都是寶貴的,我們因此有了對這世界的愛,這是人與獸的最大差別
雖然現實世界並非科幻片,但維繫未來地球存亡的,正是獸性與人性間的戰爭。獸性使我們自私自利,以累積財富、不斷消費滿足私慾為目標,不惜以剝削他人及破壞環境作為代價;而人性則使我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愛而欣喜,也為其他生靈的痛苦心碎,並且引導我們為子了子孫孫及其他美麗的生命,好好愛護地球這個唯一的家。
這場戰爭,你選擇站在哪一邊?我希望這一切都還來得及。


猴猴做同志!雄猴同性性行為竟比與母猴普遍 甚至有助繁衍後代
 科學家發現恆河猴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比與異性還高。(圖擷自《自然生態與進化》期刊)
猴猴做同志!雄猴同性性行為竟比與母猴普遍 甚至有助繁衍後代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SvmhU
 2023/07/12 13: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波多黎各的一個小島上,有1700多隻恆河猴在那生活,當地稱為猴島,科學家在那建立了一個研究基地,研究這裡的猴群發展演化情況,結果竟發現,雄性猴子同性之間的性行為,竟高於雄猴與雌猴之間的性行為,更令科學家訝異的是,與同性之間發生更多性行為的雄猴往往會生育更多的後代。
 《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刊登一篇研究,在波多黎各的一個小島上,有一座猴島,那裏有1700多隻恆河猴在那生活,科學家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研究基地,將所有的猴子身上進行了標記,進行長時間的研究,結果他們意外發現雄猴同性之間的性行為,竟高於雄猴與雌猴,同性間性行為比例高達72%,比與異性的46%還高。
 研究人員通常認為同性性行為會降低動物的繁殖能力,但在分析中,他們意外發現這種行為提高了繁殖成功率,深入研究後發現,雄性猴子之間的性行為,有助於他們結成聯盟,也就是說當它們通過性行為來聯繫在一起時,牠們會一起與其他沒有參與的個體發生戰鬥。因此,當這種比例越來越上升後,在群體中佔據優勢,從而會接觸到更多的雌性個體,最終生下更多的後代。
 科學家認為,人類與恆河猴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也許在遙遠的古代,同性戀行為可能在人類身上進化而來,其作用也可能像目前在恒河猴身上看到的那樣有益。
猴猴做同志!雄猴同性性行為竟比與母猴普遍 甚至有助繁衍後代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SvmhU

phpzDDqn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