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舉人名錄-「舉人」一詞得名於漢代的察舉,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薦舉者稱為舉人。 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xnxhhvd


開台進士-鄭用錫(1788-1858)詩句:舂檳榔/蘇東坡、朱熹、劉伯溫、鄭用錫都吃過的東西/生長蠻煙瘴雨鄉,非關消食饋檳榔。可憐衰齒全無用,薄味仍須借汝嘗/「土產檳榔,無益饑飽,云可解瘴氣,薦客先於茶酒」,因此過去庶民生活中,吃檳榔是雅俗共嘗,不可或缺的/國定古蹟「進士第」,為開台進士鄭用錫住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把古代的「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換成現代教育,又會是什麼學歷呢?古代的秀才學歷大約與高中生差不多-通過鄉試而獲得舉人頭銜的人,大約就是國立大學畢業或是碩士學歷-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之為「貢士」,他們也是即將參加殿試的學子;貢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參加殿試之人排出個前三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士」幾乎等同於進入中科院的教授 https://is.gd/HnasXG


清朝進士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v0vRx6

明朝進士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qAKNKd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明代進士籍貫歷史變遷


 

清朝武進士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b6lpNZ

清朝進士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v0vRx6

淡水廳志http://140.112.30.230/lc/content.php?corpus=172&name_L2=武舉人


武進士
武進士是中國古代在文科舉之外另外一種選拔武官的考試的出身制度。
以清代為例,在鄉試文科舉行之後的兩個月,即於同年十月開武科鄉試。其內容分內、外兩場。外場試學射、步射、技勇等,內場默寫武經。在實施過程中是以外場為主。
會試也有武科,於鄉試武試的同年九月舉行。各省的武舉人參加,其考試的內容與鄉試武試同。主試武試名額無定員,臨時根據外場合格情況請旨定奪。通過會試的貢士,取得參加殿試的資格。
武貢土在複試之後參加殿試。殿試可分為三日:第一日試馬步箭,第二日試弓刀石,第三日帶領引見,等候欽定甲第。武進士殿試經欽定御批,分為三甲:第一甲賜武進士及第,第一名為武狀元,第二名為武榜眼,第三名為武探花,第二甲賜武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武進士出身。

清朝最後武舉人黃耀南-彰化縣埔心鄉-客家部落-成立「客家文化村」活化保存/埔心鄉為彰化最大福佬客聚落-還有南昌堂、張家古厝等都是/清朝最後的武舉人-高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YrAOV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館內有一龍門,本來是古代士子中了舉人以後,需要跨過此欄,所謂:鯉魚跳龍門。隨著時代變遷,現在跳龍門變成了一件向天求富的舉動。據介紹,跳龍門的次數有講究,一跳代表金榜題名,二跳代表青雲直上,三跳為財源廣進。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代臺灣武舉初探 - PDF - https://goo.gl/lf2ppT
台灣舉人進士  在清朝時期,台灣舉人 96 考取進士者共有 32 人 (從康熙時的陳夢球到 光緒時的汪春源)  清代台灣共中文進士十 九人  清代台灣的武進士始於 乾隆二十二年,至光緒 二十年止,其中武進士 始於康熙三十二年,至 道光六年止,共有十人  日治時代有兩人合計台籍進士三十一人  鳳山縣有舉人自康熙二 十六年蘇莪始,有進士 自乾隆三十一年莊文進 始  自台灣鄉試開始於康熙 二十六年,止於光緒二 十年,中試名額二百五 十一人,計清代台灣的 武舉人,開始於康熙二 十九年林逢秋,共有武 舉人二百八十四人  共五百三十五人  台灣蟳無膏
90. 年代 姓名 籍貫 乾隆 22 年 王克捷 諸羅縣 乾隆 31 年 莊文進 道光 3 年 鄭用錫 年代 姓名 籍貫 第一位進士 光緒 2 年 施士洁 台灣縣 鳳山縣 光緒 6 年 丁壽泉 彰化縣 淡水廳 號為開台進士 光緒 6 年 葉題雁 台灣縣 張覲光 嘉義縣 江昶榮 台灣縣 林啟東 嘉義縣 徐德欽 嘉義縣 蔡壽星 彰化縣 許南英 安平縣 黃玉書 彰化縣 光緒 18 年 陳登元 淡水縣 光緒 20 年 施之東 彰化縣 光緒 20 年 李清琦 彰化縣 蕭逢源 鳳山縣 光緒 24 年 黃彥鴻 淡水縣 寄籍侯官 光緒 29 年 汪春源 安平縣 道光 6 年 曾維禎 彰化縣 道光 9 年 黃驤雲 淡水廳 道光 15 年 郭望安 備註 嘉義縣 道光 24 年 道光 25 年 同治 7 年 同治 10 年 蔡廷蘭 施瓊芳 97 第一位客家籍 進士 澎湖廳 開澎進士 台灣縣 彰化縣 開蘭進士 台灣縣 台灣縣 彰化縣 陳望曾 台灣縣 施炳修 彰化縣 楊士芳 蔡鴻章 張維垣 曾雲鏞 蔡德芳 同治 13 年 開彰進士 原名葆修 噶瑪蘭廳 清代台灣進士表 光緒 9 年 光緒 12 年 光緒 16 年
91. 破天荒 破天荒 出恭  荊州(湖南)位處僻地  鄉試時 , 所有考生禁語 . ,沒多少進士,人稱荊 南為「天荒」,當地的 考生稱「天荒解」。 唐 宣宗大中四年,長沙人 劉蛻中進士,破了「天 荒解」,故稱為「破天 荒」 101 遇到想上廁所時須舉牌 , 牌的兩側分別寫上“入靜” 與“出恭”二字 , 所以演變 上廁所為出恭
-------------------------
「金榜題名」 佛光山辦台灣進士專題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中廣新聞網2015/01/01 11:500
「金榜題名」、「進士及第」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台灣在科舉時代一共出過33位「進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正在舉辦「台灣進士專題展」(展出至1月18日),展出學者所整理33位台灣進士的資料,當中有不少珍貴史料,像是來自北京孔廟的「進士題名碑」拓片、還有少見的「大金榜」、「小金榜」等,都是這項展覽的特點。
(林憲源報導)
清朝歷年科舉考試,所有上榜「進士」姓名籍貫都刻石存放在北京孔廟。學者檢兌北京孔廟的所有「進士題名碑」,查出出身台灣的進士一共三十三位,名列第一位的陳夢球是鄭成功時期諮議參軍陳永華(陳近南)的兒子,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二甲第三十一名。
策畫這項專題展的「北京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鄭大說明,「進士題名碑」上陳夢球的籍貫是正白旗,但學者從台灣通史記載陳夢球是在台灣出生成長,後來才入漢軍旗籍,因此將陳夢球列為台灣第一位科舉進士。
其他為人熟知的台灣進士還有建議將竹塹從土牆改為石砌的鄭用錫、以及台灣第一位客家進士黃驤雲、宜蘭的唯一進士楊士芳、師生同榜進士蔡廷蘭、施瓊芳、父子檔進士施瓊芳、施士洁。施瓊芳父子被人稱為老進士、小進士,他們當年住處在現在的台南市新美街,施瓊芳進京趕考三次,終於上榜,但他的兒子更厲害,未滿二十歲舉秀才,第一次進京考試就金榜題名。
另外還有丘逢甲、許南英、以及台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等。
元明清三朝將進士名錄刻石存放北京孔廟,現存198塊,紀錄51624位進士姓名籍貫,在佛光山展出有台灣進士姓名的「進士題名碑」拓片,另外還有少見的「大金榜」、「小金榜」複刻本。其中,題名碑中漏列了台灣進士黃裳華,學者是從「小金榜」中找到他的紀錄。


 

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1][2]。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605年時的隋朝[1],發展開成型於唐朝,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被廢除,持續了整整1300年。越南的科舉則一直延續到1919年。現代社會公務員的選拔制度亦是從科舉制度間接演變而來[3]。
歷史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4年2月24日)
秦朝以前,中國社會採用分封制,選士也依靠世襲制度。西周時,天子以及諸侯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按倫常,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若單純以是否考試來論定是否為科舉,漢代的察舉制則是最早經考試選拔人才的[4]。而科舉僅是俗稱,隋初建此制正式名稱為貢舉,與漢代別無二致。若以自由報考排除門閥限制,則是由唐代開始。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兩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隋唐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4年2月24日)
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於開皇七年(587年)命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隋煬帝在大業年間增設「進士」和「明經」兩項名目,為後世所沿襲,故一般認為隋朝是科舉制的開端。[5]
隋代科舉沒有嚴格的選拔程序,多由皇帝下詔徵辟,由州郡薦舉,可說只是察舉制的修正。除進士、明經外,科目尚有賢良、孝悌、秀才等,大體沿襲前代察舉的名目。考試方法是試「策」,考生須加以解說或辯明,優良者「應對如響」。[6]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制度。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國子監(國子學、弘文館、崇文館)、各地學館入學考試合格的學生。鄉貢則是通過府試、州試的人,又稱舉人;考頭名的稱解元。通過朝庭尚書省的省試者稱為進士及第,考頭名的稱狀元,其餘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考試[7],開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輕,改由禮部侍郎主持。唐代科舉中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和明經。進士一般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明經一般試帖經、經義、策論。所以進士和明經的區別主要在於辭章和經義。當時人重進士和輕明經。進士每年錄取名額不過三十人,加上明經也只有百人左右。進士、明經等及第後,一般要守選數年,方可通過吏部銓選授官[8]。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試外,還有臨時不定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科舉考試,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見於記載的就有百種,如博學宏詞科、文經邦國科、達於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參加制科的人不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職的人。應試者可以由他人舉薦,也可自薦。開元以後,全國參加制科的人「多則兩千,少猶不減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試以策論為主,也考經史和詩賦。錄取後「文策高者,特賜與美官,其次與出身」。制舉以開元時期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後則甚少舉行。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覆核進士資格的殿試;和取武將的武科舉。但是,二者在唐朝時並未有成為定例。
唐代的科舉仍然留有一定的察舉制影子。例如:士子在應試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會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薦。叫作「行卷」。除了武則天主政的一段時間外,唐代的科舉沒有糊名(彌封)的習慣。考官在評卷時,考生的名聲往往是考慮因素之一。這樣做的原意跟舉察一樣,是希望可以兼顧人材在試場外的表現。但同時這亦無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現士子與考官之間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敗壞時,弊病更甚。
整個唐朝的科舉取士約一萬人。主要有秀才、明經和進士科。進士科考詩賦、時務策,以文章辭彩為標準。明經科則考士子對儒家經典的認識。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進士出身,可見科舉的成效。不過進士科一般較困難,因此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一語。但科舉亦並非唐代政府招納人材的唯一方法,門蔭入仕和雜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徑。到了唐代後期,出身寒門由科舉入仕者漸多,與世族門蔭入仕者形成兩大官僚派系集團,互相傾軋,史稱「牛李黨爭」。
唐朝的新科進士僅授予的官職遠較後代進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職,明經科的上上第授從八品下官職而進士、明法兩科,甲第授從九品上;乙第只能當最小的官從九品下。著名詩人王維考中狀元後當的太樂丞,就是從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舉類似於現代的基層公務員招考。

本章節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4年2月24日)
宋朝的科舉考試
宋朝的科舉考試
宋代進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舉制度,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體制。宋朝的科舉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許多大臣的子孫也未考上科舉,僅能擔任中低階官員,因此當時還產生「富貴不過三代」的俗語。
宋代改良科舉制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皇帝欲加強對取士過程的控制,減少考官及士子聯黨結派的可能。自宋太祖開寶六年起,取錄的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後一關殿試,名次也由皇帝親定。自此以後,進士都是「天子門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門生。為了保證考試公平及公正,宋朝對考試的規則進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另一方面,宋代取士的數量大增,每科進士通常達數百人,並且放寬了應考條件,不論財富、聲望、年齡皆可應考,對偏遠地方的考生更給予路費。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開考,三年一科,之後為明、清二朝所沿襲,至科舉被廢為止,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為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39,711人。[9]
北宋各地方進士人數比較[10]
960年-997年 998年-1020年 1021年-1063年 1064年-1085年 1086年-1100年 1101年-1126年
兩江、江南、福建 163 403 1604 1363 1034 2471
京畿、山東西、河北 67 47 63 41 23 19
元、明、清
本章節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4年2月24日)
元朝的科舉取士一共經歷四個階段:戊戌選試、延祐復科、至元廢科和至正復科。
揚州府試場所—泰州學政試院
揚州府試場所—泰州學政試院
元太宗窩闊台九年(1237年)農曆八月,根據耶律楚材的建議,窩闊台下詔書[11],對儒士開科取士。諸路考試,均於1238年(戊戌年)舉行,史稱「戊戌選試」。錄取東平楊奐等4,030人,皆為一時名士。[12]按照他們原來的打算,此後準備再辟舉場精選入仕。這說明戊戌選試確實是科舉取士的步驟之一。但後來「當世或以為非便,事復中止」。[13]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後,元朝君臣圍繞科舉興廢問題曾展開反覆討論。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之議,這是滅宋後關於科舉的一次重要討論。其「事雖未及行,而選舉之制已立」。[14]但是終世祖之世,科舉制度始終沒有實行。元成宗、元武宗時,也一再議「科舉事」,但仍無結果。
元朝前期有相當一段時間不舉辦科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元朝開國之初,客觀上沒有迫切需要另闢取仕途徑。第二,科舉取士是漢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元朝全面實行此種辦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漢化,意味着蒙古貴族特權的喪失。第三,由吏入仕逐漸制度化,這種制度在其形成過程中,以越來越大的力量排擠和對抗實行科舉制來求得自身的生存,最後導致科舉制的流弊日趨甚篤。[15]
1311年,元仁宗即位,為了整頓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帶來的某些弊端,主張以儒治國,重新提出"求賢取士,何法為上"的問題。[16]皇慶改元(1312年)仁宗將其儒師王約特拜集賢大學士,並將王約「興科舉」的建議「著為令甲」(《元史》列傳第六十五王約)。皇慶二年(1313年)農曆十月,仁宗要求中書省議行科舉。同年十一月,元廷以行科舉詔頒天下。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道。
元仁宗下詔以朱熹集注的《四書》為所有科舉考試者的指定用書,並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釋的《五經》為漢人科舉考試者增試科目的指定用書。[17]
這一變化最終確定了程朱理學在今後600年里的國家正統學說地位,因為後來的明清兩朝的科舉取士基本沿襲元朝的科舉制度及其實施辦法,並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加以發展、充實和完善。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全國舉行鄉試;延祐二年(1315年)二月,在大都(今北京)舉行會試;同年三月,在大都皇宮舉行殿試(廷試),錄取進士56人,史稱「延祐復科」。
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
和唐宋科舉不同的是,元代科舉只考德行明經一科,[18]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
中書省對於鄉試、會試(「會試」之名亦始見於金朝)、殿試的舉行時間,每次考試的錄取人數、考試內容、考官來源、各行省的鄉試錄取名額分配、考試過程中的考場紀律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19]
鄉試,每三年一次,都是在八月二十日舉行,全國共在17個省級區域設17處鄉試科場,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民族進行名額分配,從赴試者中選合格者300人於次年二月到大都參加會試。會試,於次年二月初一日試第一場,初三日第二場,初五日第三場,取中選者100人。一個月後,在三月初七日,100名會試中選者在大都皇宮舉行殿試(廷試),每次錄取進士數十人。鄉試、會試中選的名額都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進行分配。[20]
值得注意的是,高麗王朝所在的征東行省也有鄉試科場,並在300名鄉試中選者中有3人的名額。
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專權的右丞相伯顏使得惠宗下詔停止科舉取士,因為伯顏專權到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原本定於至元二年(1336年)和至元五年(1339年)在大都舉行的兩次科舉取士都被迫停止,史稱「至元廢科」。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顏去職,脫脫被惠宗任命為知樞密院事;1340年十月,惠宗任命脫脫為右丞相。同年十二月,惠宗下詔恢復科舉取士。至正元年(1341年)八月,全國範圍內恢復鄉試,至正二年(1342年),會試和殿試相繼在大都舉行,史稱「至正復科」。
此後科舉取士三年一次,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最後一次在大都舉行會試和殿試。1368年八月元惠宗北逃、元朝滅亡後,不再有科舉取士。
元朝自元仁宗於1313年下詔恢復科舉取士至元惠宗(元順帝)1368年八月逃離大都、不再科舉取士為止,每三年舉辦一次,除了1336年和1339年曾停辦兩屆外,共舉辦過十六次,取進士1,139人,國子學積分及格生員參加廷試錄取正副榜284人,總計為1,423人。[21]但元朝科舉所選人材通常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元政府中產生的影響也不大。
明清科舉各級考試名稱
明清科舉各級考試名稱
明朝的科舉在元代萎縮的基礎上改良並得到發展,制度已完善,規模也增加,參加科舉的人數大增;但考核的內容卻開始僵化。明朝二百七十七年開科八十九次,取進士24,536人。
清朝科舉基本承襲明制。清開國初時曾在順治年間兩次分滿漢兩榜取士;之後改為只有一榜,但不特別鼓勵滿人、蒙古人參加,把科舉入士之途留給漢人。滿人、蒙古人參加科舉雖然有較易考中的捷徑,但最後殿試頭三名習慣只授予漢人,即所謂「旗人不佔鼎甲」。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間開科一百一十二次,進士二萬六千人;進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滿人,其中兩人是順治分榜時所取,蒙古族只有一位阿魯忒·崇綺在同治乙丑(1865年)考中狀元。
明清時,正式由國家舉行的科考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因為明清的科舉與學校結合,故此在參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學」的資格,即成為生員。入學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稱為童試的縣、府、院三級考試。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認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方法是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監生中有皇帝恩準的「恩監」;因長輩曾為國建功而特準的「蔭監」;和最常見的方法:透過捐獻金錢財物而成的「捐監」。監生雖然亦可應鄉試、會試;但一般被認為是「雜流」,就算能考中進士,地位也較為低。
童試
童試亦稱童子試,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22][23]
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24]清朝時一般在每年二月舉行,連考五場。通過後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的府試,在四月舉行,連考三場。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
清朝的院試是每三年舉行兩次,由皇帝任命的學台官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稱為歲試;寅、申、巳、亥年,稱為科試。院試得到第一名的稱為「案首」。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為廩膳生員,簡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學生員,簡稱「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25]
生員獲得「入學」的資格後,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不過明清的入官學基本上只是一種形式,相當於一種資格的獲得,並沒有多少真正的知識傳授。入學後經過學政的選拔,便可以參加下一級鄉試。成績特佳的生員,有機會被選為貢生,成為國子監的學生。與國子監其他「監生」不同,「貢生」是正途所出,屬一種榮譽。
有些讀書人要多次嘗試才能通過最基本的縣、府試成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後,院試多次落第,到了白髮蒼蒼仍稱「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時廣東曾經多次有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紀錄。[26]
鄉試
鄉試是正式科考的第一關。按規定每三年一科。[27]清朝時是在子、卯、午、酉年舉行,遇上皇帝喜慶亦會下詔加開,稱為「恩科」。鄉試於八月在兩京及各省省城的貢院內舉行,亦稱「秋闈」。考官是由翰林及進士出身的官員臨時擔任。鄉試每次連考三場,每場三天。開考前,每名考生獲分配貢院內一間獨立考屋,稱為「號舍」。開考時,考生提着考籃進入貢院,籃內放各種用品,經檢查後對號入座。然後貢院大門關上,三天考期完結前不得離開,吃喝拉撒睡都得在號舍內。每次各省鄉試取錄的名額不一,按各地文風、人口而定。清朝時,以直隸、江浙取錄最多,貴州最少。監生、貢生更可以離開本籍,到京師赴考。
鄉試發的稱為「乙榜」,又稱「桂榜」。考中的稱為「舉人」,頭名舉人稱「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則稱為「亞元」。[27]中了舉人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會試和殿試
參見:會試
參見:殿試
金榜名錄
金榜名錄
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二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會試由禮部在京城貢院舉行,亦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
得到貢士資格者可以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28][29],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30]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能中進士便是功名的盡頭,不能重考以求獲得更高的名次。能夠一身兼解元、會元、狀元的,就是「三元及第」。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中,僅有14人能夠三元及第,在唐朝有二人張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若叟、馮京,金代一人孟宋獻,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間的八十九位狀元中,只有黃觀[31]和商輅兩人,清代則有錢棨、陳繼昌兩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狀元王玉鐾)。
明清的慣例,殿試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編修。其他進士要經過考核(稱朝考),成績較好及年齡較輕者獲得進入翰林院任「庶吉士」進修。其餘的進士則可能任六部、中書、御史;間中亦有派為知縣、知府等職。進士榜下即用為知縣,被稱為「老虎班」;指其行事往往雷厲風行。
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會試曾發生南北榜之爭。當年春天杏榜取錄的五十二名進士全部為南方人,引起北方舉人的不滿。朱元璋大怒,親自查問後,把三名主考處死,在夏天再發榜,所取的進士全為北方人。之後在明仁宗時確定,會試按地域分配名額。在會試的試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規定錄取進士。之後比例偶有調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額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舉被廢。這種制度保障了文化相對落後的邊遠省份(如甘肅、貴州、雲南等)每科(屆)科舉會試有一定數量的舉人成為貢士、進士,進入政界的中高層,有利於保持國家的統一與政治安定。[32]
廢除
本章節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4年2月24日)
清初,康熙皇帝已意識到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空疏無用,實於政事無涉」,並於1663年廢止八股文考試。1665年,禮部侍郎黃機說:「先用經書,使闡發聖言微旨,以觀心術。不用經書為文,人將置聖賢之學於不講,請復。」康熙於是在1668年恢復八股文考試[33]。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書乾隆皇帝說:「科舉之制,憑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況積弊日深,僥倖日眾。應將考試條款改移更張,別思所以遴拔真才實學之道。」乾隆組織討論之後,發現沒人能提出替代科舉之方,這次提議暫且結束[33]。
鴉片戰爭後,科舉的內容一下子就完全顯現了與現代世界脫節的窘況,加上西學東漸和學校教育的崛起,科舉制度漸漸衰落。
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發生在京考會試的舉人集體請願的公車上書事件。康有為、梁啓超等舉人們的建議之一,便是改革科舉,興辦新學。百日維新時,科舉內容由八股改為試策論,但在戊戌政變後再次被恢復。1901年,清政府先廢除考試用八股文。到了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經袁世凱奏請,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發佈上諭明告:「着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自此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宣告廢除。
清政府雖然廢止了傳統的科舉,但並未停止透過考試來從民間選拔人材;而科考千年來深入民心,民間對以考試入士為官之途,仍然有相當的需求。在廢科舉的同時,清政府同時製訂了「留學生考試章程」,吸引歸國的海外留學生透過考試進入政府。190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為止,被稱為「洋科舉」的留學生考試舉辦過六次,總共取錄了1388人。根據規定,在海外高等學校入學三年者可以應考。考試分為兩場,首場在學部舉行,稱「部試」;次場在保和殿舉行,稱為「廷試」。考試內容包括外文,以及留學生留學時所習科目。考取者按成績及其學習專業,分別授予各科「進士」、「舉人」等傳統科舉的身份,成績最佳者更授予翰林編修。當時的各式名銜包括有「格致科進士」、「工科進士」、「商科舉人」以至「牙科進士」等等。
20世紀初期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亦有重提科舉制討論。對此,魯迅等新文化運動倡導者予以激烈的反駁,其中以《孔乙己》一文為代表,講的是一名名叫孔乙己的讀書人在封建科舉制的迫害下受難直至滅亡的悲慘經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篇文章被選入全日制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前三任院長沈鈞儒、董必武和謝覺哉則分別是光緒年間進士和秀才。
科舉的考試內容
本章節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4年2月24日)
隋、唐、宋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4年2月24日)
明朝繪畫:科舉考試中的皇帝
明朝繪畫:科舉考試中的皇帝
隋煬帝時的科舉分兩科,一稱明經,另一稱進士。雖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數量,但明經和進士仍是選拔官員的主要科目。
明經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包括帖經和墨義。帖經有點像現代考試的填充,試題一般是摘錄經書的一句並遮去幾個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詞;至於墨義則是一些關於經文的問答。進士科的考試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題目創作詩、賦,有時也會加入帖經。
唐高宗時代以後,進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經,成為科舉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進士科考生需要發揮創意方能及第,而明經只需熟讀經書便能考上。而且進士科的評選標準甚嚴格,考上的人數往往只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當時曾有一句說話:「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道出了進士科的難度。歐陽修稱:「東南俗好文,故進士多;西北人尚質,故經學多。科場東南多取進士,西北多取明經。東南州、軍進士取解,二三千人處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西北州、軍取解,至多處不過百人,而所解至十餘人,是十人取一;比之東南,十倍假借之矣。」
另外,在武則天時代開始,亦設立了武舉考試,用以挑選武官。
宋代大部份時間的科舉內容與唐代分別不大,但王安石執政時,曾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把帖經、墨義和詩賦等考試都取消了,改為以經義(解釋經書)、論(對時局的評論)和策(提出解決時弊的辦法)作為考試內容。然而,蘇軾等人對該項改革提出了強烈的抗議,王安石辯解說:「西北人舊為學究,所習無義理,今改為進士,所習有義理。……今士人去無義理就有義理,脫學究名為進士,此亦新法於西北士人可謂無負矣。」。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4年2月24日)
元代的科舉雖然對自身的統治影響不大,但它的內容卻有重大轉變。第一是科舉不再分科,專以進士科取士。第二是考試的指定讀物有所變動。新的規定是,如果經義的考試內容包括四書,則以朱熹著述的《四書集註》作為主要的依據。
明、清
本章節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4年2月24日)
1894年會試題目
1894年會試題目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在鄉試及會試皆以四書的內容命題,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語氣闡述經義,「代聖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極為講究形式。只有到了科舉最後一關,用以決定名次的殿試,才會改為考時務策問。但是考生答策的內容很多時都並不重要,清朝便慣以試卷的書法高下,取定殿試名次的高低。
熱衷科舉的人只識四書五經,其他以外的知識,統統都成了「雜學」,很多讀書人都是一概不通。諷刺科舉的小說《儒林外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進士出身的山東學道范進的幕賓對范進講了個笑話,說有一個四川學差在上任前其老師說:「四川如蘇軾(蘇東坡)的文章,是該考六等的了。」該學差後來向老師匯報,他在四川三年,查不到蘇軾來應考。范進不知誰是蘇軾,答道「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罷了。」
而就算是對四書五經的內容,科舉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華麗詞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近乎文字遊戲;不能有獨立思考、創新見解。考生的實際見識和才學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不少考生索性捨四書五經,專門鑽研為應付考試而設,稱為「帖括」的八股文範文選刻本。當時一些人稱八股文為「敲門磚」,意即考取功名後便可棄之如敝屣。周作人曾將八股文與「鴉片」、「纏足」、「閹人」並列,認為是荼毒中國人的四大害[34]。
晚清時,力主廢除科舉的康有為與梁啟超兩師徒,可算是才學與考試成績不相符的典型例子。梁啟超十二歲便入學成為秀才,十七歲舉人,被稱為神童,算是科舉得意。但梁啟超中舉後自認「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謂經史也」,遇見康有為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竅不通,反而要拜老秀才康有為為師。相反,康有為書香世家,家中有萬卷書樓,年少已熟讀經史子集古今典籍。雖然康有為名滿廣東南海,但他十六歲成秀才,獲生員身分後卻是鄉試六試不售,失意科場二十載。三十六歲時方才時來運轉中舉人,得以與徒弟梁啟超一同上燕京赴考,會試最終能以首名及第成為會元,高中進士。
影響
本章節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4年2月24日)
科舉放榜時的情景
科舉放榜時的情景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中國以至東亞、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35]。這樣不但大為擴寬了政府選拔人材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歷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36]
科舉為中國歷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36]。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樑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代中葉時到中國,所見負責管治全國的士大夫階層,便是由科舉制度所產生。
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士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份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來源請求]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為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縳;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侷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進士出身;但到了明清兩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可以推想,科舉制度為政府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百年以來,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
就算在科舉被廢除以後,它仍然在中國的社會中留下不少痕跡。例如孫中山所創立的中華民國憲法中規定五權分立,當中設有的考試院便是源出於中國的科舉考試傳統。另外,時至今日科舉的一些習慣仍然可以在中國大陸的高考中看見。例如分省取錄、將考卷寫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頭裝訂起來,從而杜絕判卷人員和考生串通作弊、稱高考最高分者為狀元等等,俱是科舉殘留的遺跡。
貢院號舍模型,陳列於北京國子監
貢院號舍模型,陳列於北京國子監
投機
假冒出身
假冒出身,是因為古時規定胥吏、皂隸、優伶、娼妓等人的後裔,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故有人會假冒自己的出身,有幾種模式,一是直接將自己過繼到他人家中,二是改造自己祖先的經歷,三是虛構自己祖先的姓名甚至認他人為祖先。
冒籍
假冒籍貫,通稱為冒籍,由於科舉考試各地依照人口、文風、民族設定了錄取名額,所以每個士人必須要在本籍考試,以保障考試公平,許多人會設法到錄取機會更高的郡縣、行省赴考,如臺灣建省前,許多福建省泉州府、漳州府的士子都會設法以福建省臺灣府籍應考,以增加錄取機會。在外經商、為官等必須寄居外地,稱為「寄籍」,也有人會假冒自己「寄籍」外地,而在外地投考。
作弊
由於,科舉考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一生的富貴榮華,因此不少人均企圖以作弊(包括武舉)以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最常見的作弊有三種:
賄買(即賄賂主考官以獲取好成績)。
夾帶考試經文(帶書或抄錄於隨身物品中)入內作弊。
請人代考(俗稱替身、槍替(替槍)、請槍、捉刀)。
賄買
唐代武則天時代曾設立糊名的辦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減少批卷者認出撰卷人的機會,這做法在宋代以後成為定例。同時又發明了謄錄的方式,由專人抄錄考生的試卷並以抄本送往評級。這樣批卷者連辨認字跡也不能。然而,考生仍可與考官約定,以特定的句子或字詞來作暗號,即所謂「買通關節」。為了減少這種可能,自宋太宗起訂立了鎖院的制度。每次考試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為臨時委派,以便互相監察。當考官接到任命後,便要同日進入貢院,在考試結束發榜前不得離開;亦不得接見賓客。如果考官要從外地到境監考,在進入本省境後亦不得接見客人。賄買若然被揭發,行賄受賄者都可能被處死;而同場的考官亦可能被牽連受罰。
清代入關初期,便曾發生了丁酉科考案(順治十四年),順天、江南、河南、山東、山西五闈弊案,最後以江南闈十六房主考全部斬立決,數十人被正法或貶徙尚陽堡、寧古塔。其間,數百名舉人在清兵夾帶下赴北京重考。是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大的科場舞弊案。有人認為這是清初嚴厲懲治科考作弊的具體舉措[37],也有人認為這是初入中原的清朝滿族統治者以嚴刑酷法震撼漢族知識分子,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所謂「朝廷有意與世家有力者為難,以威劫江南人也」[38]。
夾帶
科舉考試中被夾帶入場的作弊材料
科舉考試中被夾帶入場的作弊材料
貢院內的號舍
貢院內的號舍
唐代的科舉考試已設有兵衛,以阻止夾帶作弊。但抄襲捉刀,屢有發生。例如賈島手持紙條,「巡鋪告人曰:『原夫之輩,乞一聯,乞一聯』!」[39]宋朝起,考試在貢院內進行,貢院內考生之間是以牆壁隔開的,稱為號舍。考生不可以喧嘩、離場,以防止傳卷或傳話。但是夾帶經文這作弊方法始終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有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裏,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等都曾被用作夾帶。明清的科舉保安十分嚴格,要求達到「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試場」的程度。除了在進場前由兵衛仔細搜查外,乾隆時更曾下詔詳細限定考生帶入場各式物品的規格。例如:硯台、木炭、糕點的大小厚度;水壺、燭台的用料;以至毛筆、籃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對檢舉夾帶者有賞格,被發現者按刑律,除了取消資格外,更要帶枷示眾,發配充軍,還可能累及父、師。但科場舞弊始終未曾徹底有效地受到打擊。有傳說指一次會試中有舉人把夾帶的書本掉在地上,奉旨檢查的親王卻為他掩飾,說:「何以攜賬簿入場!」(為什麼連賬簿都帶進場來!)[40]2003年2月在蘇州又發現一本清代考生作弊的小抄書,厚0.4厘米,只有半個巴掌大,竟有9萬字的考試內容,一粒米就能蓋住六個字。[41]
代考
代考在唐朝時頗為常見,詩人溫庭筠「多為鄰鋪假手」[42]。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交具鄉里保結,及提供詳細的體貌特徵的履歷。進場前考官會根據履歷驗明考生的身分。但是,代考作弊似乎亦沒有被完全杜絕,至清朝時仍間有揭發「請槍」代考。大部份的槍手都是經歷科場的高手,常有已是舉人出身者。例如民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漢民,便是著名的代考「槍手」,胡漢民本身為舉人,曾在清末兩次代人參加鄉試,皆獲得中舉,並因而獲得巨額銀錢。[43]
處罰
科舉作弊歷代皆有,清朝之前,科場作案的處罰是革職、流放[44]。趙翼嘆道:「納賄舞弊,僅至竄謫,科場之例,亦太弛縱矣!」[45]清朝首開「科場作弊者死」之先例。順治十四年(1657年),發生丁酉順天、江南科場舞弊大案,數十名考官被處斬,家產籍沒,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邊境。咸豐八年的戊午順天鄉試案,主考官柏葰是中國唯一被斬處的一品大員,也是科舉史上死於科場案的職位最高的官員。
武舉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4年2月24日)
武舉考試
武舉考試
主條目:武舉
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
唐代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武兵法等。到了明朝時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時,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併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宋代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為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歷史上著名由武舉出身的武將尚有唐代的郭子儀(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異等)、北宋徐徽言(文進士出身,後棄文習武,宋徽宗授武狀元)、明代戚繼光(明世宗嘉靖年武進士)等。
清代
清代武舉分鄉試、會試及殿試三級。鄉試分三場,首場考馬射,二場考步射及技勇,合稱外場,三場默寫武經。會試亦分三場,內容與鄉試相同。殿試於太和殿舉行,皇帝親試。馬試立三靶,各距三十五步(一百七十五尺),二回六矢,再射地球一次,中三為合始可考步射,弓以三力為準。步射立一高五尺五寸、闊二尺寸布靶,與射者距三十步(一百五十尺),六矢中二者為合,弓以五力為準。技勇包括拉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技勇弓必開滿,刀必舞花,石舉離地一尺為合。內場默寫武經一段,以不錯漏及端正為合。
科舉名銜稱謂一覽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4年2月24日)
考場的座位
考場的座位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貢士: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會元: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為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解元: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為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為孝廉。
舉主與門生: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徵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刺吏、郡稱為舉主,被舉、被辟的賢士便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宋太祖之後,進士由御前殿試取錄,進士從此成為「天子門生」;同時亦明文規定以後舉人不得自稱考官門生。
貢生: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秀才:別稱「茂才」。本是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
想知道老祖宗是如何上學的嗎?去安陽書院看看吧!
2017-02-14 14:13:48
又是一個開學季,
過年玩瘋了的孩子們,
都回到了校園。
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到,
古人上學是不是也進教室?
也要考試?
其實,
古人上學是這樣的:
這是以前的教室,窗明几淨,學習環境還不錯。
這是老師教學場景,那時候學堂對學生的入學年齡、學習內容及教學水平均無統一的要求和規定。
古人考試就在這樣的號舍里進行,考試時間長達九天七夜,考生的考試和食宿都在號舍里,每一排號舍的盡頭放一個糞桶,去上廁所時候不能說話,只能用牌子來表示,牌子兩面寫有「入靜」和「出恭」字樣,上廁所用「出恭」來表示,就來源於此。
這些場景
都是安陽書院文化科教館內的場景再現。
安陽書院舊址位於今惠山區陽山鎮南獅子山與牛頭山之間、陽山中學校區內。安陽書院創辦於1864年,由錢紹武先祖錢勖通過募捐興建。
書院為典型清代古建築,迄今保存完好。2005、2010年先後兩次整修後,已基本恢復原貌,設有門廳、門樓、正廳、廂房、 碑廊、慕賢堂及展室。建築面積480平方米。
安陽書院座西朝東,建築格局南北對稱,三進兩廡,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在江南地區並不多見。第一進為門廳,三開間,硬山頂,門廳後與天井以磚雕門樓相通。
第二進為講堂,三開間,硬山頂,兩側牆上有風火牆。
兩廡各三間,硬山頂,有風火牆。二進兩廡面向中央庭院,均有外廊,相互連通,圍成天井。
第三進為聖堂,三開間,硬山頂,為拜先師孔子之處。
書院看點
在安陽書院門樓上大書「棫樸乍人」四字,風風雨雨,傳承至今,這是安陽書院延續到現在陽山中學的校訓。安陽書院的創辦者選取「棫樸乍人」為辦學育人的宗旨,希望能培養眾多人才。
書院門前有兩棵古銀杏。據考證,這兩棵樹已有兩百多年樹齡,古銀杏樹南雌北雄,相伴成趣,春日芽綻灼眼,夏日綠冠濃蔭,秋日碩果纍纍,冬日鐵骨錚錚。
書院四面環水,正面有一座小橋可通。橋體全部用青黃色安陽山石雕鑿而成,為明代所建,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是無錫地區發現最具初建時原狀的明代單拱石孔橋。
小石橋形式得體,玲瓏可愛。在橋正中石面上,雕刻有臉盆大小牡丹花一朵。牡丹為富貴之花,花中之王,王氣當橋,橋下還刻有「來成橋」橋名,祝願過門學子可成為富貴榮華之人。
書院兩扇大門的門枕石以優質青石鑿成,據考證,此枕石為明代製作,與書院前的小石橋為同一年代。門枕石面鑿有麻絲雲紋、鳳毛麟角,精妙之處在於石墩束腰部位,雕琢有蝙蝠、鹿、鶴和圓形團壽字,分別象徵「福祿壽」之意。
安陽書院講堂建築考究,在屋脊中央安裝著一個瓷質紫紅色沖天寶瓶,寓意為平安高中,通上天吉星喜神,助書院文事發達,學生學業有成,紅榜提名
書院內設有文化科教館,主要介紹古代的教育制度。館內有一龍門,本來是古代士子中了舉人以後,需要跨過此欄,所謂:鯉魚跳龍門。隨著時代變遷,現在跳龍門變成了一件向天求富的舉動。據介紹,跳龍門的次數有講究,一跳代表金榜題名,二跳代表青雲直上,三跳為財源廣進。
安陽書院作為無錫地區唯一在校園內保存完好的古代書院,是陽山中學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在陽山中學校門口登記即可入內參觀。
想知道老祖宗是如何上學的嗎?去安陽書院看看吧! - 壹讀 - https://goo.gl/ntRBX7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O3JKP.html
----------------------------------------------------
出恭爲什麽是上廁所的意思
2011-12-08 21:47:04 編輯來源:互聯網 简体版 手機版 評論0 字體: 小|中|大 简|繁
  「出恭」一詞本無方便之意,據說明代科考時,皇恩浩蕩,准許考生如廁,只是屆時須領取一塊牌子,上寫「出恭入敬」,憑牌進出廁所和考場,好比衙門裏要打出「威武」、「肅靜」的招牌,以示莊嚴。雖說內急之時,尚須作恭敬如儀狀,終究是件費力而滑稽的事,但堂堂科考而能顧及內急之需這等細節,真可算得是推己及人、深體「下」情的大大仁政,士子們于感戴之余,便將如廁稱爲「領出恭牌」,簡稱「出恭」,因此而玷汙了自家的「恭人」,也就顧不得了,忠孝難兩全,夫婦之恩比了皇恩,不過是小菜一碟。
  出恭是上廁所的一種文雅說法,據說它來源于古代的科舉考場。所謂人有三急,而這內急之急,在考試期間往往最難將息。想來諸位大大小小的考試也經曆了七七八八,對此當有切身體會。以今推古,設想當時某位參加科考的書生碰到題目做不出,在那兒瞎琢磨,「哎…呀,這道填空題的答案好象就在腦子裏晃悠,卻怎麽也出不來。『三人行必有……』,必有什麽呢?必有老大?老姐?老木?……」這家夥搖頭晃腦了半天,還是沒晃出答案來,心裏那個急啊,想了想幹脆找邊上哪位友情贊助一下,于是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可惜的是,看了半天楞一個答案也沒看清。丫是一近視,那時候又沒地兒配眼鏡,所以他看別人的卷子都是看上去很昏。
  在常規辦法無效的情況下,他想到了用絕招——上廁所。那位要問:關廁所什麽事?一聽你這話就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上廁所幹什麽?脫去衣褲查看事先記在大腿和手臂上的答案。
  這家夥舉手示意要上廁所,監考的老夫子眉頭一皺,心想丫怎麽這麽麻煩。有心不讓他去吧,又考慮到排瀉乃助五谷輪回之舉,若不讓去,恐有違倫常,終于還是點了頭。書生興高采烈地去了,半晌方回。他再次坐定之後,便有如神助,數張試卷片刻揮就。別人也不是傻子,于是都舉手要求如廁。老夫子一看,壞了!這些人昨晚都吃了什麽?也不好打消大家排泄的積極性,但這樣一窩蜂地上肯定不行,備不住他們暗地裏要對答案。于是他拿出一張紙片,提筆在上面寫了四個字:出恭入靜(敬?),意思叫大家出去和進來的時候保持考場肅穆。要上廁所的考生必須舉著這張紙片去,等他回來後再將紙片傳給下一位。這樣一來,一次只可去一人,杜絕了考生互對答案的可能性,漸漸地這種方式在別的考場也流行開來。後來大家就取了紙片上前兩個字,把上廁所叫作出恭。一場考試的時間是固定的,各個考生出恭時間又不近相同,所以往往一場考試下來,大約有一半人都沒出到恭。于是爲了考試時能早點被點到出恭,每年會試前,主考官家是門庭若市,大批學子獻上金銀古玩,就爲了能早點上廁所。誰要是被定爲第一個出恭是很有面子的事,少不得要在會試前夜的酒會上擺擺威風。
  古時候的廁所一般很簡陋,地上挖一坑,然後在上面搭一茅草棚子就可以了,所以一般也叫作茅棚。就這種沒有沖水設備,沒有烘手機,整天臭烘烘,蚊蠅四處飛的茅棚,古人好象也蹲之若素,歐陽修就是以愛蹲廁看書著稱的。當然老歐是官宦之家,他用的茅廁可能要比平頭百姓家的高級些。晉朝有位叫石崇的大富豪,據說他家的廁所裏長年燃有香料,還有侍女服務。有幸如廁的人,一進去就有侍女上前鞠躬問好,然後給你寬衣解帶,待你尴尬地蹲下去後,她們仍站在旁邊給你打扇或遞毛巾。要享受這等待遇一要有地位,二,我看也要有福分。一般人給這麽一服務,沒幾個不得便秘的。
-------------------------------------
古代科舉考試的那些事,不亞於高考
2016-09-21 由 流浪狗 發表于 歷史
半數官員出自江南貢院
據《揚子晚報》報導,說起科舉考試,不少影視作品中都將其與迂腐可笑的書呆子聯繫起來,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周道祥館長就此表示,這是不夠客觀和實事求是的。其實,中華傳統文化的流傳和發揚光大,與科舉考試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在江南貢院800多年歷史中,共產生800餘名狀元、10萬名進士、百萬名舉人,明清時全國半數官員出自江南貢院。清朝江南貢院舉行過112次鄉試,在這裡中舉又在京城會試中中了狀元者,江蘇49人、安徽9人,共58人,占全國112個狀元總數的51.78%。
明清兩代的名人如「吳中四才子」之一的著名書畫家唐伯虎、《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 、「揚州八怪」之一的著名書畫家鄭板橋以及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歷史爭議人物李鴻章,均由此脫穎而出。清朝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也出於此。
周道祥介紹說,同為南京近畿的江蘇、安徽,清初稱「江南省」,康熙時始劃分蘇、皖兩省,而政治、軍事仍為一體,鄉試仍沿用明南京近畿制,兩省舉子都來南京應試,但不是各縣所有的秀才、廩生都可以參加考試,而是要事先通過預試錄取。
秋闈三場要考九天七夜
開科這年二月,安徽省的考生到上江考棚(現南京市第六中學)、江蘇省的考生到下江考棚(現南京市第一醫院),三天三場考試及格後,領取文憑方可參加鄉試,而鄉試等於現在省考,也是三年一次。
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科考在當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便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當時的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號,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天飲水之用。兩排號舍之間留約四尺寬的長巷,號舍屋頂蓋瓦,每間隔一磚牆,每號對面的牆壁上留有小龕,可以放置小爐以熱茶水,考試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時間較長,加上天氣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帶乾糧充飢。
經常會有考生意外死亡
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著答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舍長度只有四尺(相當於1.33米),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作門帘以防風雨。在考試的九天七夜裡,考生答題和食宿全在號舍里。在每排號舍的盡頭有一間糞號,誰去上廁所不能說話,只能用牌子來表示,牌子正反兩面都有字,一面寫著「入靜」,另一面寫著「出恭」,現在還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廁所,就是由科舉而來。
由於秋闈時南京天氣非常炎熱,考生們吃住全在狹小的號舍里,因此,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還有的則是被藏在號舍屋檐等處的毒蛇咬死。
此外,士子進入考場時,為爭先入場,擁擠不堪,曾經有人在入場時被擠下考場大門內右側水池中淹死。直到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江南貢院擔任主考官時,這一狀況才有改變。林則徐通過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明定入場規則,並將各縣士子何時何門點名先期布告,使士子按部就班入場,改變了入場混亂狀況,因此留下「三度親臨棘闈中,雷厲風行革弊政」的佳話。
入場糕點切成一寸見方
為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江南貢院的外面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和搭建,這就是著名的「貢院街」。
在鄉試期間,貢院圍牆的內外還布滿了兵丁,戒備森嚴。因在貢院內外兩層圍牆的頂端布滿了帶刺的荊棘,所以貢院又被稱作「棘闈」。考生進入考場有三道門,每道門都要對考生及其攜帶的衣服、筆墨、油燈等嚴格檢查,為防考生在食物 (為防變質一般都帶大餅或月餅之類糕點)中夾帶作弊答案,在進考場時,衛兵會用刀將糕點全部切成一寸見方。最後一道叫龍門,如果最後查出夾帶違禁品,則前面兩道門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違禁的考生則將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輩子不可以再做官,還要被捆綁在貢院門前的木柱上示眾兩個月。
但由於科考事關仕途官運,作弊就成了科考揮之不去的陰影。江南貢院發現過飛鴿傳書,當時有考生家裡訓練了只鴿子,鴿子晚上就飛進考生的號舍,考生把考題寫得很小,拴到鴿子腿上帶回,家裡請了答卷高手,然後讓鴿子再送進考場。家人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哪知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誤,結果被考官發現。
古代狀元產生共分五步
我國的科舉制始於隋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是歷代封建知識分子躍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從童生到狀元,一般須經五個階段。
一、童生。凡應考生員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
二、院試。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
三、鄉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秀才可以參加,考中的叫舉人,可稱老爺。舉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亞元。
四、會試。鄉試後次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參加,第一名稱會元。
五、殿試。會試合格後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差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試。合格的統稱進士,但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amq8xg.html
---------------------------------
代「高考」共考九天七夜 常有考生意外死亡(圖)
文恩 傳統中國 天朝盛事 25 九月 2012
inShare
秋闈三場考九天七夜
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科考在當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便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當時的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型大小,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天飲水之用。考試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時間較長,加上天氣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帶乾糧充饑。
預考未通過叫“落海”
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很多,而且相當複雜,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
鄉試為全國性考試,也是科舉的第一級考試,全省考生統一集中到省里考試,因此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本文所說的主要是鄉試。
要想參加這個古代“高考”,比現代難度大多了。
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還要通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通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級考試廷試的資格。
經常有考生意外死亡
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著答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舍長度只有四尺(相當於1.33米),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作門帘以防風雨。
在考試的九天七夜裡,考生答題和食宿全在號舍里。在每排號舍的盡頭有一間糞號,誰去上廁所不能說話,只能用牌子來表示,牌子正反兩面都有字,一面寫著“入靜”,另一面寫著“出恭”,現在還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廁所,就是由科舉而來。
由於秋闈時天氣非常炎熱,考生們吃住全在狹小的號舍里,因此,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還有的則是被藏在號舍屋檐等處的毒蛇咬死。
入場糕點切成一寸見方
為防考生在食物中夾帶作弊答案,在進考場時,衛兵會用刀將糕點全部切成一寸見方。最後一道叫龍門,如果最後查出夾帶違禁品,則前面兩道門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違禁的考生則將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輩子不可以再做官,還要被捆綁在貢院門前的木柱上示眾兩個月。
但由於科考事關仕途官運,作弊就成了科考揮之不去的陰影。江南貢院發現過飛鴿傳書,當時有考生家裡訓練了只鴿子,鴿子晚上就飛進考生的號舍,考生把考題寫得很小,拴到鴿子腿上帶回,家裡請了答卷高手,然後讓鴿子再送進考場。家人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哪知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誤,結果被考官發現。
最年長的考生為103歲
讀過《儒林外史》的,應該都會對“范進中舉”印象深刻。其實,古代由於對士子參加考試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政策,無論什麼年齡層的都可以報考。但因考試所涉“四書五經”等海量詩書典章,因此,能通過預試到江南貢院進入鄉試的,極少有“神童”,相反“范進們”倒是常見的。在江南貢院的考生中,曾有年齡最大的考生是廣東103歲的陸雲叢。而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朝的尹樞,“應試時年已七十有餘”。
-------------------------------------
清代鄉試共9天6夜 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號舍里
2015-05-13 由 水煮百年 發表于 歷史
導讀:因為鄉試的三場考試,每一場都歷經3天,這期間,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個高6尺,深4尺,寬3尺的號舍里。每年的農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節,蚊蟲張狂肆虐,氣候悶熱異常。
清代時江南貢院內的號舍
眼下這個季節,正是古代學子趕考的時候,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江南鄉試在農曆八月初進行,又稱作秋闈。多年寒窗苦讀的學子能否加官進爵、鯉魚躍龍門就看這一回了。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作為鄉試考點之一,每到此時也就進入最熱鬧的季節,大江南北的學子紛至沓來。
歲月流轉,昔日江南貢院,今日變身為中國科舉博物館,並於近日正式開放。在這裡,大家可以全面了解古代考生是怎樣參加科舉考試的,並且還能親身體驗科舉考試現場的緊張氣氛。考生們都要經過哪些考驗才能進入考場?進入考場又會面對哪些考驗呢?近日,筆者在江南貢院老館長周道祥的帶領下,走進了中國科舉博物館,體驗了一把古代考生的酸甜苦辣。
科舉考場
江蘇安徽學子都要到南京來參加「鄉試」
江南貢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孝宗年間,公元1168年,建康(南京)知府史正志在這裡創建了建康貢院,此時的貢院只是作為縣府學考試場所,占地不大,應考人數也不多。如果遇到考生增多,則借用附近的寺廟舉行考試。
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江南貢院才開始被用作科舉考試中的鄉試和會試場所。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南京仍是留都,江南貢院依然作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場所。因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參與考試的士子日益增多,原有的考場顯得越來越小,於是朱棣下令進行擴建,改建成「江南貢院」。
後來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到清光緒年間,江南貢院已經非常具有規模。占地約30萬平方米,擁有考試號舍20644間,另有主考、監臨、監試、巡察、同考等官員的官房千餘間,再加上膳食、倉庫、雜役、禁衛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園、橋樑、通道、崗樓等用地。規模之大,占地之廣,為全國考場之冠。考生最多,狀元也最多,單看清代,考生中考中狀元的人就達58名,占整個狀元總數的一半以上。
因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在清初都屬於江南省,到康熙時期才劃分為蘇、皖兩省,但政治、軍事仍為一體,所以清代的鄉試仍沿用明制,即江蘇和安徽兩省的學子都要到南京來參加「江南鄉試」。
據江南貢院老館長周道祥介紹,今天夫子廟內平江府路的得名就是因為這條路周圍當時建設的是蘇州考生的號舍。
科考之路
考試資格
身家清白、不能冒籍、不能匿喪
要實現金榜題名,首先,除了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一路過關斬將,才能具備參加鄉試的資格,特別到了清代,學子必須先通過童試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那時的考生要想參加科舉,首先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比如必須身家清白,不能在服喪期間參加考試,不能冒充戶籍等等,還要請保人作保,如果發現有一條違反規定,不僅本人要受罰,連同保人也要受罰。」周道祥說。
在清代,考秀才時就已經有上述規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優(唱戲的)、隸(皂隸)、卒(士兵)的子孫,都不能參加童試。因為在封建社會,考中舉人進士之後,便有可能獲得官職,一旦升官,不但封妻蔭子,還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優等人就有辱名譽。此外還不能冒充本縣人的籍貫,因為一旦「冒籍」,就會擠掉本縣士子的名額。另外參加科舉的人還不能匿喪。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喪亡,子女必須服喪,這是起碼的孝道。
趕考交通工具
富人騎馬,窮人背著考籃靠步行
即便具備了科考資格,接下來還要面對重重考驗,首先要能等。
因為鄉試要三年才舉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開考那一年,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了皇帝家辦喜事,比如皇帝過大壽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這年開設恩科,給學子多一次考試的機會。「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那年,就開設了一次恩科,張謇也是這次恩科中考取的狀元。另外光緒三十大壽的時候也開設過一次恩科。」周道祥說。
當時來南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水路,一是陸路。沿江一帶的學子,基本都會從水路前往南京。
路途遙遠的也要提前一兩個月就從家裡出發,路上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地趕往南京。家境好的,陸路可以騎高頭大馬,水路可乘坐上等遊船,一路邊看風景,邊會詩友,身邊還配有幾個書童照料生活起居,好不愜意。而家境貧寒、路途遙遠的學子就可憐了,首先盤纏怎麼解決,在吳敬梓寫的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就因到老丈人胡屠戶那借錢被罵得狗血淋頭。即便籌備到了盤纏,路上還得節衣縮食,不能坐貴的交通工具,能走就走,還要背著考籃,裡面裝著重重的書籍和生活用品,一路風塵僕僕。
考生入場
三個大門同開,凌晨三點聽炮聲進場找號舍
等趕到考試地點,落下腳來,接下來更嚴峻的考驗來了,那就是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漫長考試。
根據清代的鄉試製度,鄉試分為三場,從八月初九開始,每場考三天兩夜,共9天6夜。
對於考生來說,考場的挑戰從進門前就開始了。因為江南貢院的考生眾多,常常達到一兩萬人,在一夜之間點名入闈往往做不到。貢院門外擁擠混亂,常有考生在此過程中跌傷。比如嘉慶癸酉科(1813年),考生們露宿街頭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九點才得以全部進門。
到道光年間,林則徐擔任江蘇巡撫一職,1832年剛好是壬辰科江南鄉試之年,於是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擔任江南鄉試的監臨官。林則徐經過調查,發現了考場管理上的很多弊端,於是就進行了整頓,其中就對入場方法進行了整改。
林則徐下令事先統計兩省各府、州、縣考生的人數,根據人數的多少,分成三部分,原來一門進場改為三門放行,分別由貢院的三個大門同時入場,並且把入場的時間、場門、順序,製成清單,考生在買考卷時每人發一張,讓其遵守執行。入場時考生以炮聲為信號,凌晨3點開始點炮入場,林則徐親自點中門號炮,之後每隔一小時放炮一響,三處同時換旗,考生通過搜查之後,沿著甬道分別找到屬於自己的號舍,這樣點名到午時即可結束。江南貢院中心建築明遠樓,當時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至今保存完好。
考場環境
吃喝拉撒全在號舍,能否搶到好位子全憑運氣
點名結束後,考生們就迎來另一場考驗,天氣和環境的考驗。
因為鄉試的三場考試,每一場都歷經3天,這期間,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個高6尺,深4尺,寬3尺的號舍里。每年的農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節,蚊蟲張狂肆虐,氣候悶熱異常。此時,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經暑氣一蒸,臭味瀰漫,令人窒息。因此坐在這個糞桶附近的考生就非常倒霉。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因此,搶號就成了考生的頭等大事,考生搶號的方法是:陪送考生的家屬先將竹製的空考籃放置於貢院大門外,等到龍門一開,立刻快步趕入院內,將考籃放在號舍案頭,此號也就占為己有,而無考籃的考生就不能搶占。
不過搶號是到了清末才出現的事,在此之前,考生都是有規定的號座的,能不能安排到好座就靠大家的運氣了。
但即便抽到好號座,在這樣一個鴿子籠般的號舍里呆上幾天也是相當不易的。一位曾參加江南科舉的考生在其所著的《明齋小識》里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就是說這年鄉試,第一場進場時,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他穿了厚衣服進場,但第二天突然暴熱,熱得兩眼昏花。於是到第二場進場時,他就穿了單衣進去了,沒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來,又凍得要死。
八月南京的天氣,是忽冷忽熱,所以對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
在這樣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中,想要成功,談何容易。江南貢院每次鄉試,參與者有一兩萬人,但最終錄取的只有一百多名,這樣低的錄取率,令無數考生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在江南貢院內,有一個張貼皇榜的大照壁,照壁上如今有一幅瓷畫,就是描繪當年科考放榜景象的。畫面中,有人看到上榜喜笑顏開,有人看到落榜則躲在角落抱頭痛哭,考生中有年紀輕的,也有年紀大的,生動地描繪了一派科考眾生相。
作弊手段
考場規定:
不得夾帶紙條、要穿單層衣服、食物要切開
古今中外,每場考試,最嚴格的當然還是考場紀律。不許作弊是千百年來對考生的基本要求,為了考試的公平公正,科舉考試自然也是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康熙五十三年規定,考生入場,「皆穿拆縫之衣服、單層鞋襪,止帶籃筐、小凳、食物、筆硯等項」。到乾隆年間,禮部又發新場規,如考生的帽子,大小衫、袍等都只能用單層,皮衣要去面,氈衣要去里,襪子也要單層,鞋子要薄底。
對考生的考具也有規定,如卷袋不許裝里,硯台不許過厚,筆管要鏤空,注水入硯台用的水注要用瓷的,木炭只許二寸,蠟台要用錫的。而對於考生所帶的食物,糕餅餑餑,都要切開,防止裡面夾帶紙條等。此外,風爐、防風燈等用品,也可以攜帶,但都必須嚴格查驗。對於考籃也有規定,「或竹或柳,應照南方式樣考藍編成玲瓏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檢。」
作弊小抄:
薄如蟬翼的小抄紙、鞋跟里藏「奇書」
按理說,在這樣嚴格的搜檢和懲罰制度下,考生是難有機會作弊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依然有考生能攜帶小抄矇混進場。
在中國科舉博物館內,就收藏有清代考生作弊的夾帶。這些夾帶紙張相當薄,十幾張疊在一起,還沒有一張普通夾宣紙厚。每頁4厘米左右直徑的紙片上,用毛筆抄錄了《論語》中的重要篇章。據捐贈者介紹,這些夾帶是利用一種僅有兩根老鼠鬍鬚特製毛筆書寫而成。可見當時作弊者,是多麼挖空心思。
還有一種小抄,是夾在鞋底里的。這種小抄是從一雙清代千層粉底「文士靴」的後跟里發現的,是一位江南鄉試士子的後裔在給這雙靴子拍打灰塵時發現的,他沒想到從這雙靴子的後跟滑出一隻僅火柴盒般大小的抽屜,抽屜裡面就藏著一本稀世孤本《增廣四書備旨》。這本書為線裝本,裡面70頁正文紙張潔白細膩,薄如蟬翼,書長6.5厘米,寬4.5厘米,厚5毫米。書雖小,卻包括《大學》《中庸》《論語》三部書的全部內容和宋代大儒的詳盡注釋,其印刷技術之高令人拍案叫絕。該書被金氏世界紀錄調查後,確認為中國現存十萬餘種古版書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發現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書」。
買通官員:
收買謄卷官,在試卷上設暗號
考生除了夾帶小抄,還有一種作弊方法就是買通考官。在清代,對主持鄉試的官員也是有相應規定的,比如不用本縣的官員,主考官員赴任時,不許攜帶家眷,不許攜帶過多隨從,不得與外界結交,不准遊山玩水等等。但即便如此,還是不能杜絕買通考官的現象,有人會在主考官經過的路上給他們傳遞賄賂信件。收掌、受卷、彌封、謄錄、對讀之類的小官,也常被買通。比如謄卷官,他們在接受了賄賂後,便對某人的卷子認真抄寫。否則便書寫潦草,甚至故意抄錯。
按理說,試卷的姓名是被彌封的,謄卷官是無法辨認的,但他們自有妙招,方法叫做「用襻」。就是任意選擇兩個字,約定在卷中第幾行使用,並制定上文的第幾格必須用某字,下面的第幾格必須用某字,就像衣服上的襻紐相扣,因此稱為「襻」。這些「襻」字,都是謄卷官和考生事先擬定好,然後在入場前交給考生,名為「送襻」。有的謄卷官不僅送襻,還私自帶筆,幫助考生修改試卷。
到江南貢院趕考的名人
明清時期的江南貢院是全國考生最多的地方,唐伯虎、鄭板橋、吳承恩、吳敬梓、翁同龢、張謇等一大批著名人物都曾來這裡趕考。但即便是這些歷史名人,很多人也沒能在這裡實現他們的仕途夢,比如吳承恩、吳敬梓,因為這條實現「金榜題名」的路途實在是太艱辛了。
吳承恩從26歲考到42歲都沒能考上
吳承恩,祖上是漣水人,後遷至山陽(今江蘇淮安)。吳承恩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但誰都沒想到這樣一位明代鼎鼎有名的文人,在科舉考試中卻屢試不第。
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少年時代,已寫得一手好文章,成為鄉里有名的「小學士」,左鄰右舍經常向他求文索字。上私塾時,吳承恩學習非常勤奮,在入縣試時,以全縣第一名考中秀才,成為縣學生員。不久,吳承恩因成績優異,由縣學升入府學,在府學,他成績也名列前茅,知府對他十分器重,經常勸他進取功名。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這是封建知識分子通過科舉獲取功名富貴,走上仕途的必經之路。嘉靖十年(1531年),吳承恩從山陽縣碼頭與學友一起乘船起航,來南京參加鄉試。這一年,他26歲。明代射陽士子一般都坐船南下考試。船頭插著「鄉試」的彩旗,甲板上則堆滿了學子們的行李、書籍。整條大運河上大小船隻大部分都是各州府的秀才。在赴南京趕考途中,吳承恩一直在琢磨的是《西遊記》寫好後如何出版,到了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到金陵著名的刻印社世德堂去聯繫刻印事宜。
由於吳承恩的一心二用,所以第一次鄉試,他落榜了。回到家中,父親被吳承恩氣得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父親的去世讓吳承恩傷心不已,在家守孝三年後,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吳承恩又一次來到南京赴考,但又失敗而歸。嘉靖十六年,吳承恩再次赴考,依然失敗,之後,他又連續考了幾次,都沒能成功。到42歲那年,他還在赴考。
科場的失意,讓吳承恩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有了清醒的認識,因此他把一生心血都投注到了《西遊記》上,成就了這部名作。
吳敬梓鄉試落敗後就徹底放棄科考和功名了
與吳承恩一樣,兩百年後出生的吳敬梓也是一個屢試不第的大學問家。
吳敬梓出生在一個安徽全椒官宦家庭,打小就是一個公子哥,養成了一擲千金、大肆揮霍的性格。在父親病逝那年,吳敬梓考取了秀才,為父服喪後,吳敬梓便在29歲那年到南京參加鄉試,但名落孫山。禍不單行,就在當年春天,吳敬梓的愛妻陶氏病故,經過一連串的刺激,使吳敬梓對科舉產生了不滿,於是有了後來那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儒林外史》,書中「范進中舉」的故事正是他對科舉制度不屑和嘲諷的真實寫照。
由於吳敬梓不事生產,揮霍無度,受到鄉里子弟的鄙視,於是吳敬梓決定離開全椒,到秦淮河畔購置了一處房產,把全家接到了南京。在這裡,他和第二任妻子葉氏到處遊山玩水。
吳敬梓到南京以後第三年,即乾隆元年,清王朝下詔征「博學鴻詞」學者,吳敬梓因學識超人,十里傳聞,安徽巡撫趙國麟便親自登門拜訪,想舉薦他去參加,但被吳敬梓拒絕,從而徹底斷絕功名進取。
因沒有生活來源,散盡錢財後的吳敬梓只能靠賣文為生,最後貧病交加,很快就去世了。
唐伯虎鄉試第一,卻因舞弊案牽連告別科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唐寅)也曾在江南貢院參加鄉試,並且考中解元。
唐伯虎是蘇州人,出生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
要說唐伯虎的科舉之路真是坎坷。早在鄉試前一年,1497年,監察御史方誌到江南試學(明代科舉鄉試前的一次考試,考中者才能參加鄉試)。方誌是一位「先德行,後藝文」的道學先生,他風聞唐伯虎的風流放蕩,便心中不悅,揚言「不管唐寅考得多好,都不予錄取」。果然,在這次選拔考試中唐伯虎名落孫山。好友祝允明、文徵明得知後極為不平,託人向蘇州知府曹鳳說理。曹鳳十分愛才,對唐伯虎也很賞識,經過他的極力推薦,才讓唐伯虎得以補考,准許參加南京鄉試。
1498年,唐伯虎來到南京參加鄉試。所出考題為「古之欲明」三節,「禮之用和」一節,主考官梁儲看到唐伯虎的答卷後,感嘆不已。鄉試張榜之日,唐伯虎高中該科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唐伯虎才名自此大起。
第二年,唐伯虎與大財主徐經一同前往北京參加會試,不料徐經賄賂得到考題,唐伯虎也因此被牽扯進這場科場舞弊案而被含冤革黜。
科場的失意,讓唐伯虎進身仕途的願望破滅,他回到蘇州,在城北桃花塢建桃花庵,致力於繪畫,賣畫為生。中年皈依佛門,五十四歲與世長辭。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南京考中舉人
清代中葉,著名的「揚州八怪」在畫壇崛起,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鄭板橋就是其中之一,他與江南貢院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鄭板橋生於書香門第,但因為三歲喪母,生活困難。二十四歲時他參加童試考取了秀才,但是因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棄仕途去做了私塾老師。直到雍正十年秋天,四十歲的鄭板橋,才來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鄭板橋對南京一往情深,留下了詩篇。鄉試中他考取舉人,悲喜交加。從二十四歲到四十歲,科舉之路多少酸甜苦辣。
乾隆元年(1736年),鄭板橋來到北京,參加會試,考中貢士,不久參加殿試,考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在足足等待六年後,鄭板橋等到一個七品官,去山東省范縣任縣令。官場中的鄭板橋出淤泥而不染。到乾隆十一年時,鄭板橋被調往濰縣做官。這也是鄭板橋一生中最後的官宦生涯。他最終的歸宿還是回到了詩書創作之中。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流傳於世的墨跡。糊塗人難得聰明,聰明人難得糊塗,聰明中帶點糊塗,方為處事守身之道。若一味聰明,必招怨尤,反不如糊塗為妙用。這四個字正是鄭板橋的人生哲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b498j.html
--------------------------------------------
清代鄉試共9天6夜 考生吃喝拉撒全在號舍
2014-08-25 由 中國新聞網移動版 發表于 文化
現代快報2014-08-25 21:04:55
江南貢院曾有考試號舍20644間 資料圖片
清代時江南貢院內的號舍 資料圖片
民國時的明遠樓 資料圖片
眼下這個季節,正是古代學子趕考的時候,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江南鄉試在農曆八月初進行,又稱作秋闈。多年寒窗苦讀的學子能否加官進爵、鯉魚躍龍門就看這一回了。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作為鄉試考點之一,每到此時也就進入最熱鬧的季節,大江南北的學子紛至沓來。
歲月流轉,昔日江南貢院,今日變身為中國科舉博物館,並於近日正式開放。在這裡,大家可以全面了解古代考生是怎樣參加科舉考試的,並且還能親身體驗科舉考試現場的緊張氣氛。考生們都要經過哪些考驗才能進入考場?進入考場又會面對哪些考驗呢?近日,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在江南貢院老館長周道祥的帶領下,走進了中國科舉博物館,體驗了一把古代考生的酸甜苦辣。 現代快報記者 戎丹妍/文 現代快報記者 趙傑/攝(署名圖片除外)
科舉考場
江蘇安徽學子都要到南京來參加「鄉試」
江南貢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孝宗年間,公元1168年,建康(南京)知府史正志在這裡創建了建康貢院,此時的貢院只是作為縣府學考試場所,占地不大,應考人數也不多。如果遇到考生增多,則借用附近的寺廟舉行考試。
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江南貢院才開始被用作科舉考試中的鄉試和會試場所。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南京仍是留都,江南貢院依然作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場所。因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參與考試的士子日益增多,原有的考場顯得越來越小,於是朱棣下令進行擴建,改建成「江南貢院」。
後來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到清光緒年間,江南貢院已經非常具有規模。占地約30萬平方米,擁有考試號舍20644間,另有主考、監臨、監試、巡察、同考等官員的官房千餘間,再加上膳食、倉庫、雜役、禁衛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園、橋樑、通道、崗樓等用地。規模之大,占地之廣,為全國考場之冠。考生最多,狀元也最多,單看清代,考生中考中狀元的人就達58名,占整個狀元總數的一半以上。
因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在清初都屬於江南省,到康熙時期才劃分為蘇、皖兩省,但政治、軍事仍為一體,所以清代的鄉試仍沿用明制,即江蘇和安徽兩省的學子都要到南京來參加「江南鄉試」。
據江南貢院老館長周道祥介紹,今天夫子廟內平江府路的得名就是因為這條路周圍當時建設的是蘇州考生的號舍。
科考之路
考試資格
身家清白、不能冒籍、不能匿喪
要實現金榜題名,首先,除了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一路過關斬將,才能具備參加鄉試的資格,特別到了清代,學子必須先通過童試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那時的考生要想參加科舉,首先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比如必須身家清白,不能在服喪期間參加考試,不能冒充戶籍等等,還要請保人作保,如果發現有一條違反規定,不僅本人要受罰,連同保人也要受罰。」周道祥說。
在清代,考秀才時就已經有上述規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優(唱戲的)、隸(皂隸)、卒(士兵)的子孫,都不能參加童試。因為在封建社會,考中舉人進士之後,便有可能獲得官職,一旦升官,不但封妻蔭子,還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優等人就有辱名譽。此外還不能冒充本縣人的籍貫,因為一旦「冒籍」,就會擠掉本縣士子的名額。另外參加科舉的人還不能匿喪。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喪亡,子女必須服喪,這是起碼的孝道。
趕考交通工具
富人騎馬,窮人背著考籃靠步行
即便具備了科考資格,接下來還要面對重重考驗,首先要能等。
因為鄉試要三年才舉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開考那一年,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了皇帝家辦喜事,比如皇帝過大壽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這年開設恩科,給學子多一次考試的機會。「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那年,就開設了一次恩科,張謇也是這次恩科中考取的狀元。另外光緒三十大壽的時候也開設過一次恩科。」周道祥說。
當時來南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水路,一是陸路。沿江一帶的學子,基本都會從水路前往南京。
路途遙遠的也要提前一兩個月就從家裡出發,路上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地趕往南京。家境好的,陸路可以騎高頭大馬,水路可乘坐上等遊船,一路邊看風景,邊會詩友,身邊還配有幾個書童照料生活起居,好不愜意。而家境貧寒、路途遙遠的學子就可憐了,首先盤纏怎麼解決,在吳敬梓寫的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就因到老丈人胡屠戶那借錢被罵得狗血淋頭。即便籌備到了盤纏,路上還得節衣縮食,不能坐貴的交通工具,能走就走,還要背著考籃,裡面裝著重重的書籍和生活用品,一路風塵僕僕。
考生入場
三個大門同開,凌晨三點聽炮聲進場找號舍
等趕到考試地點,落下腳來,接下來更嚴峻的考驗來了,那就是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漫長考試。
根據清代的鄉試製度,鄉試分為三場,從八月初九開始,每場考三天兩夜,共9天6夜。
對於考生來說,考場的挑戰從進門前就開始了。因為江南貢院的考生眾多,常常達到一兩萬人,在一夜之間點名入闈往往做不到。貢院門外擁擠混亂,常有考生在此過程中跌傷。比如嘉慶癸酉科(1813年),考生們露宿街頭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九點才得以全部進門。
到道光年間,林則徐擔任江蘇巡撫一職,1832年剛好是壬辰科江南鄉試之年,於是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擔任江南鄉試的監臨官。林則徐經過調查,發現了考場管理上的很多弊端,於是就進行了整頓,其中就對入場方法進行了整改。
林則徐下令事先統計兩省各府、州、縣考生的人數,根據人數的多少,分成三部分,原來一門進場改為三門放行,分別由貢院的三個大門同時入場,並且把入場的時間、場門、順序,製成清單,考生在買考卷時每人發一張,讓其遵守執行。入場時考生以炮聲為信號,凌晨3點開始點炮入場,林則徐親自點中門號炮,之後每隔一小時放炮一響,三處同時換旗,考生通過搜查之後,沿著甬道分別找到屬於自己的號舍,這樣點名到午時即可結束。江南貢院中心建築明遠樓,當時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至今保存完好。
考場環境
吃喝拉撒全在號舍,能否搶到好位子全憑運氣
點名結束後,考生們就迎來另一場考驗,天氣和環境的考驗。
因為鄉試的三場考試,每一場都歷經3天,這期間,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個高6尺,深4尺,寬3尺的號舍里。每年的農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節,蚊蟲張狂肆虐,氣候悶熱異常。此時,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經暑氣一蒸,臭味瀰漫,令人窒息。因此坐在這個糞桶附近的考生就非常倒霉。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因此,搶號就成了考生的頭等大事,考生搶號的方法是:陪送考生的家屬先將竹製的空考籃放置於貢院大門外,等到龍門一開,立刻快步趕入院內,將考籃放在號舍案頭,此號也就占為己有,而無考籃的考生就不能搶占。
不過搶號是到了清末才出現的事,在此之前,考生都是有規定的號座的,能不能安排到好座就靠大家的運氣了。
但即便抽到好號座,在這樣一個鴿子籠般的號舍里呆上幾天也是相當不易的。一位曾參加江南科舉的考生在其所著的《明齋小識》里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就是說這年鄉試,第一場進場時,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他穿了厚衣服進場,但第二天突然暴熱,熱得兩眼昏花。於是到第二場進場時,他就穿了單衣進去了,沒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來,又凍得要死。
八月南京的天氣,是忽冷忽熱,所以對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場挑戰。
在這樣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中,想要成功,談何容易。江南貢院每次鄉試,參與者有一兩萬人,但最終錄取的只有一百多名,這樣低的錄取率,令無數考生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在江南貢院內,有一個張貼皇榜的大照壁,照壁上如今有一幅瓷畫,就是描繪當年科考放榜景象的。畫面中,有人看到上榜喜笑顏開,有人看到落榜則躲在角落抱頭痛哭,考生中有年紀輕的,也有年紀大的,生動地描繪了一派科考眾生相。
作弊手段
考場規定:
不得夾帶紙條、要穿單層衣服、食物要切開
古今中外,每場考試,最嚴格的當然還是考場紀律。不許作弊是千百年來對考生的基本要求,為了考試的公平公正,科舉考試自然也是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康熙五十三年規定,考生入場,「皆穿拆縫之衣服、單層鞋襪,止帶籃筐、小凳、食物、筆硯等項」。到乾隆年間,禮部又發新場規,如考生的帽子,大小衫、袍等都只能用單層,皮衣要去面,氈衣要去里,襪子也要單層,鞋子要薄底。
對考生的考具也有規定,如卷袋不許裝里,硯台不許過厚,筆管要鏤空,注水入硯台用的水注要用瓷的,木炭只許二寸,蠟台要用錫的。而對於考生所帶的食物,糕餅餑餑,都要切開,防止裡面夾帶紙條等。此外,風爐、防風燈等用品,也可以攜帶,但都必須嚴格查驗。對於考籃也有規定,「或竹或柳,應照南方式樣考藍編成玲瓏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檢。」
作弊小抄:
薄如蟬翼的小抄紙、鞋跟里藏「奇書」
按理說,在這樣嚴格的搜檢和懲罰制度下,考生是難有機會作弊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依然有考生能攜帶小抄矇混進場。
在中國科舉博物館內,就收藏有清代考生作弊的夾帶。這些夾帶紙張相當薄,十幾張疊在一起,還沒有一張普通夾宣紙厚。每頁4厘米左右直徑的紙片上,用毛筆抄錄了《論語》中的重要篇章。據捐贈者介紹,這些夾帶是利用一種僅有兩根老鼠鬍鬚特製毛筆書寫而成。可見當時作弊者,是多麼挖空心思。
還有一種小抄,是夾在鞋底里的。這種小抄是從一雙清代千層粉底「文士靴」的後跟里發現的,是一位江南鄉試士子的後裔在給這雙靴子拍打灰塵時發現的,他沒想到從這雙靴子的後跟滑出一隻僅火柴盒般大小的抽屜,抽屜裡面就藏著一本稀世孤本《增廣四書備旨》。這本書為線裝本,裡面70頁正文紙張潔白細膩,薄如蟬翼,書長6.5厘米,寬4.5厘米,厚5毫米。書雖小,卻包括《大學》《中庸》《論語》三部書的全部內容和宋代大儒的詳盡注釋,其印刷技術之高令人拍案叫絕。該書被金氏世界紀錄調查後,確認為中國現存十萬餘種古版書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發現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書」。
買通官員:
收買謄卷官,在試卷上設暗號
考生除了夾帶小抄,還有一種作弊方法就是買通考官。在清代,對主持鄉試的官員也是有相應規定的,比如不用本縣的官員,主考官員赴任時,不許攜帶家眷,不許攜帶過多隨從,不得與外界結交,不准遊山玩水等等。但即便如此,還是不能杜絕買通考官的現象,有人會在主考官經過的路上給他們傳遞賄賂信件。收掌、受卷、彌封、謄錄、對讀之類的小官,也常被買通。比如謄卷官,他們在接受了賄賂後,便對某人的卷子認真抄寫。否則便書寫潦草,甚至故意抄錯。
按理說,試卷的姓名是被彌封的,謄卷官是無法辨認的,但他們自有妙招,方法叫做「用襻」。就是任意選擇兩個字,約定在卷中第幾行使用,並制定上文的第幾格必須用某字,下面的第幾格必須用某字,就像衣服上的襻紐相扣,因此稱為「襻」。這些「襻」字,都是謄卷官和考生事先擬定好,然後在入場前交給考生,名為「送襻」。有的謄卷官不僅送襻,還私自帶筆,幫助考生修改試卷。
到江南貢院趕考的名人
明清時期的江南貢院是全國考生最多的地方,唐伯虎、鄭板橋、吳承恩、吳敬梓、翁同龢、張謇等一大批著名人物都曾來這裡趕考。但即便是這些歷史名人,很多人也沒能在這裡實現他們的仕途夢,比如吳承恩、吳敬梓,因為這條實現「金榜題名」的路途實在是太艱辛了。
吳承恩從26歲考到42歲都沒能考上
吳承恩,祖上是漣水人,後遷至山陽(今江蘇淮安)。吳承恩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但誰都沒想到這樣一位明代鼎鼎有名的文人,在科舉考試中卻屢試不第。
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少年時代,已寫得一手好文章,成為鄉里有名的「小學士」,左鄰右舍經常向他求文索字。上私塾時,吳承恩學習非常勤奮,在入縣試時,以全縣第一名考中秀才,成為縣學生員。不久,吳承恩因成績優異,由縣學升入府學,在府學,他成績也名列前茅,知府對他十分器重,經常勸他進取功名。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這是封建知識分子通過科舉獲取功名富貴,走上仕途的必經之路。嘉靖十年(1531年),吳承恩從山陽縣碼頭與學友一起乘船起航,來南京參加鄉試。這一年,他26歲。明代射陽士子一般都坐船南下考試。船頭插著「鄉試」的彩旗,甲板上則堆滿了學子們的行李、書籍。整條大運河上大小船隻大部分都是各州府的秀才。在赴南京趕考途中,吳承恩一直在琢磨的是《西遊記》寫好後如何出版,到了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到金陵著名的刻印社世德堂去聯繫刻印事宜。
由於吳承恩的一心二用,所以第一次鄉試,他落榜了。回到家中,父親被吳承恩氣得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父親的去世讓吳承恩傷心不已,在家守孝三年後,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吳承恩又一次來到南京赴考,但又失敗而歸。嘉靖十六年,吳承恩再次赴考,依然失敗,之後,他又連續考了幾次,都沒能成功。到42歲那年,他還在赴考。
科場的失意,讓吳承恩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有了清醒的認識,因此他把一生心血都投注到了《西遊記》上,成就了這部名作。
吳敬梓鄉試落敗後就徹底放棄科考和功名了
與吳承恩一樣,兩百年後出生的吳敬梓也是一個屢試不第的大學問家。
吳敬梓出生在一個安徽全椒官宦家庭,打小就是一個公子哥,養成了一擲千金、大肆揮霍的性格。在父親病逝那年,吳敬梓考取了秀才,為父服喪後,吳敬梓便在29歲那年到南京參加鄉試,但名落孫山。禍不單行,就在當年春天,吳敬梓的愛妻陶氏病故,經過一連串的刺激,使吳敬梓對科舉產生了不滿,於是有了後來那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儒林外史》,書中「范進中舉」的故事正是他對科舉制度不屑和嘲諷的真實寫照。
由於吳敬梓不事生產,揮霍無度,受到鄉里子弟的鄙視,於是吳敬梓決定離開全椒,到秦淮河畔購置了一處房產,把全家接到了南京。在這裡,他和第二任妻子葉氏到處遊山玩水。
吳敬梓到南京以後第三年,即乾隆元年,清王朝下詔征「博學鴻詞」學者,吳敬梓因學識超人,十里傳聞,安徽巡撫趙國麟便親自登門拜訪,想舉薦他去參加,但被吳敬梓拒絕,從而徹底斷絕功名進取。
因沒有生活來源,散盡錢財後的吳敬梓只能靠賣文為生,最後貧病交加,很快就去世了。
唐伯虎鄉試第一,卻因舞弊案牽連告別科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唐寅)也曾在江南貢院參加鄉試,並且考中解元。
唐伯虎是蘇州人,出生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
要說唐伯虎的科舉之路真是坎坷。早在鄉試前一年,1497年,監察御史方誌到江南試學(明代科舉鄉試前的一次考試,考中者才能參加鄉試)。方誌是一位「先德行,後藝文」的道學先生,他風聞唐伯虎的風流放蕩,便心中不悅,揚言「不管唐寅考得多好,都不予錄取」。果然,在這次選拔考試中唐伯虎名落孫山。好友祝允明、文徵明得知後極為不平,託人向蘇州知府曹鳳說理。曹鳳十分愛才,對唐伯虎也很賞識,經過他的極力推薦,才讓唐伯虎得以補考,准許參加南京鄉試。
1498年,唐伯虎來到南京參加鄉試。所出考題為「古之欲明」三節,「禮之用和」一節,主考官梁儲看到唐伯虎的答卷後,感嘆不已。鄉試張榜之日,唐伯虎高中該科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唐伯虎才名自此大起。
第二年,唐伯虎與大財主徐經一同前往北京參加會試,不料徐經賄賂得到考題,唐伯虎也因此被牽扯進這場科場舞弊案而被含冤革黜。
科場的失意,讓唐伯虎進身仕途的願望破滅,他回到蘇州,在城北桃花塢建桃花庵,致力於繪畫,賣畫為生。中年皈依佛門,五十四歲與世長辭。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南京考中舉人
清代中葉,著名的「揚州八怪」在畫壇崛起,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鄭板橋就是其中之一,他與江南貢院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鄭板橋生於書香門第,但因為三歲喪母,生活困難。二十四歲時他參加童試考取了秀才,但是因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棄仕途去做了私塾老師。直到雍正十年秋天,四十歲的鄭板橋,才來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試。
鄭板橋對南京一往情深,留下了詩篇。鄉試中他考取舉人,悲喜交加。從二十四歲到四十歲,科舉之路多少酸甜苦辣。
乾隆元年(1736年),鄭板橋來到北京,參加會試,考中貢士,不久參加殿試,考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在足足等待六年後,鄭板橋等到一個七品官,去山東省范縣任縣令。官場中的鄭板橋出淤泥而不染。到乾隆十一年時,鄭板橋被調往濰縣做官。這也是鄭板橋一生中最後的官宦生涯。他最終的歸宿還是回到了詩書創作之中。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流傳於世的墨跡。糊塗人難得聰明,聰明人難得糊塗,聰明中帶點糊塗,方為處事守身之道。若一味聰明,必招怨尤,反不如糊塗為妙用。這四個字正是鄭板橋的人生哲學。
(參考書目:《江南貢院》 周道祥編著)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e9bm424.html
---------------------------------
看看古代「高考」考場啥樣子
2016-06-22 由 武漢古玩城 發表于 歷史
很多人都喜歡把高考和古代的科舉作比較,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挺大的區別的。古代的科舉的主要目的是選拔官員,一定程度上更接近我們今天的公務員考試,而高考只是選拔學生入讀大學。科舉分童生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個等級,非要將兩者作比較的話,其中的鄉試可以和高考做比較。
記得以前高考前都要提前熟悉考場,過兩天又要高考了,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南京江南貢院看看,古代「高考」鄉試的考場是什麼模樣。
江南貢院始建於1168年的宋朝,當時的南京還叫建康,所以當時的江南貢院叫做「建康貢院」,作為建康府、縣學的考試場所。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這裡仍留做鄉試考場,並改稱為「江南貢院」。經明清兩朝不斷擴建,到清朝同治年間,江南貢院已形成一座擁有考生號舍20644間,加上官房、膳房、庫房、雜役兵房等數百間,占地超過30萬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
從江南貢院落成直至晚清廢除科舉為國家輸送800餘名狀元、10萬餘名進士、上百萬名舉人,明清兩朝全國有半數以上官員都出自江南貢院,秦淮河畔正是因為貢院和夫子廟的存在才繁華起來。
明遠樓是江南貢院的主體建築,明遠樓名稱取自《大學》中「慎終追遠,明德而歸厚矣」,是中國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貢院考場建築。登上明遠樓,整個貢院一目了然,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指揮全考場,發號施令的地方。如今的明遠樓是貢院的正大門,大門兩側「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八個大字,點明了貢院的作用。
號舍是考生考試的地方,聽起來和監獄有點像是不是?事實上也的確和坐牢差不多,鄉試三場一共九天七夜,都要待在這1平米多的空間裡,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作門帘以防風雨。所以參加科舉考試,不僅考驗文采,絕對還是一個體力活。而且由於秋闈時南京天氣非常炎熱,考生們吃住全在狹小的號舍里,因此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甚至可能被藏在號舍屋檐的毒蛇咬死。突然覺得我們高考的考試環境還不錯有沒有...
飛虹橋是科舉時考試和閱卷的分界點,是古代科舉防止營私作弊的見證和特別建築,飛虹橋在科舉時代有著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和作用,它是江南貢院內、外簾的分界點。為防止外簾的監考官員與內簾的閱卷官員相互勾結舞弊,貢院立有嚴格規定,考試期間任何人員不得逾越「飛虹橋」半步,即使是熟人隔橋打個招呼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當時還有一句俗語「卷子過了飛虹橋,舉人一半拿到手」,意思是說如果某人的鄉試經過外簾官員的譽錄,對讀、初選、分卷、彌封之後送過飛虹橋,交到了閱卷官員的手裡,這時,他就已經有了百分之五十被錄取為舉人的希望。
貢院內外兩層圍牆的頂端還布滿了帶刺的荊棘,所以貢院又被稱作「棘闈」。考生進入考場要經過三道門,每道門都要對考生進行全身搜查,甚至要把鞋子脫下來,查看鞋底是否有可疑物品。甚至連頭髮,鼻孔、耳朵也不放過,細緻程度和去醫院看耳鼻喉科有得一拼。違禁被抓的考生不僅會被革除一生的功名,一輩子都不可以再做官,還要被捆綁在貢院門前的木柱上示眾兩個月。
為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江南貢院的外面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老百姓靠近。隨著科舉制度的終結,貢院附近的空地被妥善利用,逐步形成了今天繁華的「貢院街」。
雖然科舉存在許多弊端,但是不得不說,科舉是項偉大的制度,它衝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讓平民百姓有機會通過讀書考試進入朝廷參與國家的管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網羅了中國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才,讓社會得以穩定。
如今的高考也是如此,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機會通過讀書進入大學,依靠知識改變命運。不可否認的是,高考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不過,事實上在目前可以想到的方式里,高考已經是最公平的了。其實,在如今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高考並不決定一切,你們的未來依然存在無限的可能性。
無論考試失利還是得意,都希望大家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努力。當然,祝所有準備高考的同學們一切順利,可以走進自己理想的大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qxrxy.html
----------------------------------

鄭成功渡海來台後,漳州的人民才陸續抵台拓墾、定居。
坐落於麻豆大埕里的郭家,其開基祖郭由袍早在鄭成功來台前十一年的明永曆五年,便由福建
漳州龍溪縣來到麻豆,並於此打下深厚基礎,成為本地望族。
郭由袍至麻豆後,先是居住於六龜班(今之前班),至第三世郭紹周時,郭家以「源興號」
營商而大發利市,乃遷居於麻豆大埕北側池,並起建一座四合院大宅地 - 郭家古厝。
郭家於由宅前吉穴的護池,從此,功名利祿接踵至。
乾隆二十四年,四世郭煥祥、煥為分獲貢生、武生,
乾隆三十五年,五世郭廷機中文舉、郭蘊玉中武舉;
門楣文魁牌匾高懸,宅前三對旗杆聳立,官宅尊榮貴氣顯露無遺。
查閱台灣通志中記載: 武舉人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 鄒聯元榜: 臺灣府 林蘊玉
在此應可確定郭蘊玉被誤植為林蘊玉 ......
武秩略傳(15) 武舉人 黃國樑 陳宗器 郭蘊玉 許國樑 @ 微曦山房雜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ZSyzpR


 

武秩略傳(23) 武舉人 吳奠邦 劉華實 郭履斌 黃應彪
48武秩略傳
武舉人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董長潘榜:臺灣府吳奠邦、臺灣林國淵、鳳山楊邦瑞。
道光十四年(甲午)張仁恩榜:臺灣府杜國興(南安人)、臺灣陳元邦、嘉義劉華實。
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何上先榜:臺灣府林榮源、臺灣盧捷陞、陳高超、嘉義張得三、方逢春、黃元勛。
道光十七年(丁酉)陳進成榜:臺灣府郭履斌、蘇克忠、臺灣黃應彪、嘉義李逢時。
新竹湳雅吳家原居住在福建省廈門市之石兜村,初時以耕種起家。到了清乾隆年間,吳嗣振經商
臺海兩岸成立「吳振利」商號,隨著家族事業推廣......
乾隆二十年(1755),湳雅吳家的開臺祖吳嗣振帶領族人移居台灣,在新竹市的北門街、湳雅莊、
東勢莊先後定居。吳家以郊商起家,很快就成為地方士紳。強烈的商業取向,多角化經營,
使他有大租戶、小租戶、地主與墾戶的多重角色。
「吳振利」商號是清代的郊商,最初的角色是主跑臺海的「船頭行」,後來擴及東南亞,
其貿易主線有三個據點:福建省廈門、臺灣新竹、東南亞檳榔嶼。
當家族事業不斷擴大,再透過家族之間的聯婚,不斷向外擴大其影響力,
吳家祖先有吳安邦者, 為乾隆六十年(1795) 武舉人,嘉慶元年(1796) 武進士,
旨封琉球福寧總鎮府,官至閩安副將,曾派任來台。
族人中另有興邦及奠邦兩者前後中式武舉人,其餘以武生員入泮者,近二十人;
此外,以文秀才、國學生等成名之族人,更是大有人在。
直到同治年間吳家才有首位的文舉人。
吳士敬,字以讓,號謹齋,同治元年戴萬生(潮春)亂起,
帶領團練收副大甲土城,事平後以軍功奏保為「候選訓導」。同治九年(1870)其四十五歲時,
以新竹縣增生,中式文科舉人,光緒二年,加捐為「候選內閣中書」,其在北門街的宅第因
而名為「內翰第」,光緒六年(1880) 旌表孝友。
劉姓一五八世祖劉王崗,在檳榔宅﹙今義橋仔﹚購地置宅,其子、孫三中舉人,光宗耀祖。
從此家道興旺,富甲一方,擁地三千甲。族人、家丁、女僕共一百多人,開飯須鳴鐘告知。
約七十年前,二房阿裕舍﹙劉存養之父﹚大興土木,興建宜人的庭園,以襯托四層的紅磚洋樓﹙今鬼屋﹚,
四樓的門額嵌置「以明賢德」,三樓刻上「兄弟和樂」,藉此期勉子孫。
無奈時代進步,追隨潮流的意向衝擊著劉家。兒子留日, 女眷出入嘉義城,日久,深覺沒水﹙自來水﹚
沒電的義橋仔,不宜長居,於是各房紛紛搬離家園。
從此,義橋仔的劉家日漸沒落,房舍、庭園也風華褪盡。
民雄鬼屋之淒美、鬼怪的傳奇,也以訛傳訛地傳遍全台.......
根據文獻資料記載 : 義橋子劉家獲取功名的有---
劉捷高:(住義橋莊,道光五年)武舉人,為檳榔宅(今義橋仔) 劉王崗之子,其餘資料不詳。
劉華寶:(住義橋莊,道光十四年甲午科)武舉人,為檳榔宅(今義橋仔) 劉王崗之孫,劉捷高之子其餘資料不詳。
劉華雲:(住義橋莊,道光二十四年)武舉人,為檳榔宅(今義橋仔) 劉王崗之孫,劉捷高之子其餘資料不詳。
上述的記載在台灣通志稿中清楚提列 ,
只是現實時空裡, 似乎並沒有太多遺留下來的文物........
賀建村,原稱「麻豆寮」,顧名思義即為麻豆社人所居之地。
因郭姓為漢人開發麻豆寮最早墾民,因此取其第一代祖郭賀之名,將其所建立的庄頭名為賀建村。
賀建村位於下營鄉東北方,東、北面分別與六甲鄉和柳營鄉相鄰。
清代屬茅港尾東保,下轄麻荳寮庄、洲仔庄、火燒珠庄、下橋頭庄。日治時屬下營庄麻豆寮大字,下有四小字 ;
位於郭家古厝前殘立著數對旗桿座 , 傾倒湮滅 , 不知其相關來歷 ;
文獻資料記載 : 麻豆寮郭家獲取功名的有 :
郭鎮壽:麻豆寮開基祖長子,於清治時期高中武舉人。
郭德車:麻豆寮開基祖次子,於清治時期高中武舉人。
郭天源:麻豆寮開基祖三子,於清治時期高中文舉人。 ( ? )
再對照台灣通志稿中的相關記載---
武舉人 道光十七年(丁酉) 陳進成榜 : 台灣府 郭履斌
武舉人 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 台灣府 郭履祥
不知是否就是同一批人 ?
台南市主祀觀音廟宇中,創廟近三百年,古名為「北巷佛祖廟」的「慈蔭亭」頗具代表性,
「慈蔭亭」位於台南市新美街五十巷內,佔地二十八坪,該廟亭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廟前有一座頗具氣勢的牌樓,
廟亭之建築為單進單間,主祀觀音佛祖,據傳係恭迎自大陸南海普陀山,迎請來到府城「西定坊」(今台南市民生路一段
一三二巷),人稱「北巷」的地方奉祀,故古名「北巷佛祖廟」,俗稱「帆寮佛祖廟」;
因靈應四方,普渡眾生,始由信眾於今廟處建廟亭以奉祀朝拜。
該廟亭歷經清乾隆、嘉慶,在嘉慶十五年間(1810)該廟亭曾經略有修建,經過歲月及風雨將廟宇侵蝕毀損,
道光十五年(1835),由信徒陳朝瓊召開重建會議,經舉人軍功六品韓治及武舉黃應彪捐地,黃德清等地方人士
集資重修,經過五年的修建,於道光二十年(1840 )完工,始有今貌;隔年舉行慶成建醮大典。
由此看來 , 武舉黃應彪應該出身在台南府城一帶 ,
至於更進一步資料則是闕如.......

武秩略傳(23) 武舉人 吳奠邦 劉華實 郭履斌 黃應彪 @ 微曦山房雜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AV7QRW


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陳六書榜:臺灣府林秋華、臺灣郭崇通、鳳山阮朝魁、嘉義張秉忠。

武秩略傳(22) 武舉人 劉捷高 何安邦 張連捷 林秋華 @ 微曦山房雜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epo4QT


同治五年(丙寅並補甲子正科):臺灣府洪鐘英、陳超英、蘇玉英、鳳山戴維清、嘉義郭捷高、彰化陳安邦

武秩略傳(27) 武舉人 陳廷開 黃煥猷 洪鐘英 戴維清 陳安邦 @ 微曦山房雜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39ilC1


武舉人  乾隆四十八年  (癸卯)  郭先登榜 : 臺灣府 許廷耀  (仰仁)

武秩略傳(20) 武舉人 許廷耀 劉瑞麟 麥朝清 曾廷輝 @ 微曦山房雜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g9SYFR

武秩略傳(16) 武舉人 張簡魁 黃奠邦 林廷玉 曾國材 @ 微曦山房雜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BvXMmw


2015.07.13-高雄大寮:武舉人戴維清故居 @ 白小明旅遊誌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pPEvrp

尋訪大埔心--武舉人 - https://goo.gl/Atoxtl


武舉人-大寮之光 ◎吳佳芬◎
  中國功夫舉世聞名,功夫皇帝李小龍,大陸武術專家李連杰,都把中國功夫精彩的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打得外國人目瞪口呆,酷斃了!
  你知道本鄉也有武功高超的老前輩嗎?那就是張簡魁和戴維清兩位武舉人。
  張簡魁,赤崁(今義和村)人。乾隆卌六年(辛亥,1771)以第三名的實力高中武舉。舉人是官,住宅一定要豪華才行!瞧!紅磚牆、紅磚地,個個又寬又肩,據說是特製的大陸磚呢!二百廿五年前,紅磚鋪成的廣場上,人馬眾多,使義和村風光一時。看廣場上紅磚製痕無數,就是被馬踩踏的結果。
  張簡魁家右前方有石砌旗杆座,它是武舉人專有的寶,有了它,就能顯示武舉人的權威。有位張簡先生說,著名的抗日英雄林少貓也對張簡魁很敬佩呢!
  戴維清,小竹里(今後庄村)人。同治五年(丙寅,1866)中武舉。和張簡魁差了九十五年。
  戴氏祖厝遭賽洛瑪颱風侵襲後,損失慘重,只剩「伸手」廂房,而代表武舉人權威的旗杆座,早已不知去向。只剩大刀把,刀身60斤,刀柄60斤,一共120斤相當於75公斤,刀上有細緻的花紋,想要這把大刀,除非有阿諾的身材或藍波的臂力才行哪!
  還有一塊280斤的舉石,武舉人用它「就馬」(上馬),和「練功」,舉石練武功強身。
據他的第五代孫戴榮利說,他祖先用舉石上馬後,再單手舉起來。實在太厲害了!這塊石已經成為戴家鎮家寶,十幾年前有人出三萬元要買,戴家的人說什麼也不賣。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朝最後武舉人黃耀南-彰化縣埔心鄉-客家部落-成立「客家文化村」活化保存/埔心鄉為彰化最大福佬客聚落-還有南昌堂、張家古厝等都是/清朝最後的武舉人-高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YrAOV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朝最後武舉人故居 子孫提議成立客家文化村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武舉人故居旁兩棟三合院建築,拜亭各保留精華之處。(記者陳冠備攝)

2016-06-06  21:28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彰化縣埔心鄉保有完整的客家部落,其中清朝最後武舉人黃耀南故居,歷經3朝政府統治的百年建築,內外觀兼容並蓄,即使未列入歷史古蹟名號,黃家子孫對古厝仍維護有加,不過後代相繼搬離,缺少壯丁維護,黃家子孫遂提議,成立「客家文化村」活化保存。

  • 清朝最後一位武舉人黃耀南故居,中堂前白色拜亭帶有濃濃日式風格。(記者陳冠備攝)

    清朝最後一位武舉人黃耀南故居,中堂前白色拜亭帶有濃濃日式風格。(記者陳冠備攝)

  • 黃耀南故居中堂上方懸掛光緒皇帝御賜的「武魁」匾額。(記者陳冠備攝)

    黃耀南故居中堂上方懸掛光緒皇帝御賜的「武魁」匾額。(記者陳冠備攝)

  • 黃耀南估居前方,擺置過去練功的大關刀。(記者陳冠備攝)

    黃耀南估居前方,擺置過去練功的大關刀。(記者陳冠備攝)

  • 興賢書院主委黃達雄,希望爺爺故居成立文化村,更能推廣客家文化。(記者陳冠備攝)

    興賢書院主委黃達雄,希望爺爺故居成立文化村,更能推廣客家文化。(記者陳冠備攝)

  • 寶島歌王黃三元,其故居呈現日治時代的洋樓風格,埔心鄉公所希望推動為歌謠博物館。(記者陳冠備攝)

    寶島歌王黃三元,其故居呈現日治時代的洋樓風格,埔心鄉公所希望推動為歌謠博物館。(記者陳冠備攝)

武舉人故居是單落雙護龍的三合院建築,新潮的白色拜亭是昭和年間改建的結果,亭內兩旁放有武舉人練功用的「大刀」和「石鎖」,中堂上方橫掛著清光緒皇帝御賜的「武魁」匾額,彰顯大官人家,故居旁另有2棟三合院建築,各有保留百年建築之物,精華之處不遑多讓。

黃耀南孫子興賢書院主委黃達雄表示,黃家子孫開枝散葉於全球各地,每逢清明,3、400名子孫返鄉祭祖,看到祖厝輝煌無不感到光榮,但是隨著後代子孫都不再住在古厝,缺乏管理下,正苦惱找出保存之道。

黃達雄也說,早期沒有古蹟保存觀念,因此眼睜睜看著爺爺黃耀南的祖墳遭鏟平,幸好有撿回不少遺物保存,為了不想再重蹈覆轍,因此有了將祖厝活化,成立文化村的概念,日前向客委會申請「生活文化即產業環境營造輔助計畫」,但卡在土地共有問題,近期黃氏宗親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將開會討論,希望能達成共識。

埔心鄉客家聚落文化亮點計畫主持人吳夢娟表示,埔心鄉為彰化最大福佬客聚落,不只武舉人故居,還有南昌堂、張家古厝等都是此計畫的照顧重點,而這些古厝都面臨,後代不再居住與文化記錄流失的危機。該計畫500萬經費,將首重閒置空間改善,達到活化古厝之效。

埔心鄉長張乘瑜表示,古蹟不是一定要等到「喊拆」再來保存,雖然埔心鄉內未有指定縣定古蹟,但是所方對於古厝保存卻是相當重視,「活化古厝」不影響現有居民居住,在專業維護下更能保存歷史價值。

張乘瑜也說,武舉人故居佔地約7分,平時就經常舉辦客家祭典,因此相當樂見成立客家文化村,未來,將繼續推動張家古厝為客家故事館,黃三元故居為歌謠博物館,並結合當地觀光農場,規劃自行車路線,推廣客家文化與地方產業更便利。

 


老古板的傳統建築之旅: 西湖武秀才崇達公宅第,上灣福神祠 - https://goo.gl/2NxI03

西湖武秀才宅第_8985西湖武秀才宅第_8965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00/26360020/f1.htm - https://goo.gl/1TC9vl


 

 

若是掛中國祖籍地都是假的,也就是假漢人
吳洛、楊志申 都自稱與施琅同鄉,可恥。
清朝時代,在臺灣考取之進士、舉人、附生、廩生,歲貢生(含恩貢生 )、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與例貢、武進士、武舉等名目之秀才都是在地生,都是台籍生,都是台灣人,若是掛中國祖籍地都是假的,也就是假漢人。
清國,參加考試,必歸於本籍投考,不得越籍赴試,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在台參加科舉考試者,也就是說在台考取之進士、舉人、附生、附生陞廩生,廩生陞歲貢生(含恩貢生 )、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與例貢、武進士、武舉等等名目之秀才都是在地生,都是台籍生。雍正五年,其泉、漳各處寄籍之人一概不許冒濫。 〔有関冒籍、寄籍之詳細資料請參考臺灣秀才2〕。
平埔族先民學漢姓之後,可能是先民們較不重視血統,改姓的很多。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林延選榜):陳飛(臺灣附生。本姓張)。雍正元年癸卯(廖學信榜):王世臣(府學附生。本姓陳)。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鄉貢篇,雍正元年謝飛鵬(府學附。拔。本姓陳)。雍正二年薛烈(府學。本姓王)。雍正五年洪亦纓(臺灣。本姓李)、洪績(諸羅。本姓陳)。吳滋燦(府學。本姓陳)。乾隆二年黃之猷(府學。本姓袁)。依當時的『行情』應該是『施』姓行情最吃香 ,祖籍地要選『福建晉江』,這樣就是施琅(福建晉江)同鄉。康熙年間攀上施琅之関係就很不得了,反正漢人很重視血統 ,攀上一點點関係就『吃不了』。
例如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乾隆十八年癸酉(駱天衢榜):王克捷(諸羅附生),中舉人。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進士篇,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蔡以臺榜):王克捷(諸羅附生),高中進士 ,臺灣第一位進士。明明是諸羅附生,到頭來變成『王克捷字必昌,祖籍福建晉江,幼隨父高霖自泉州渡台,居於諸羅。 博學多聞,通經史而善為詞翰,嘗為德化縣縣令魯鼎梅延聘修『德化縣志』;乾隆十四年八月,魯鼎梅調任臺灣縣令,至十六年議修縣志,推舉博士弟子陳輝等分司采輯,又遠徵王克捷於德化縣歸台以總輯之。書共十五卷,今稱為〔重修臺灣縣志〕。』。臺灣府志卷十二人物誌之鄉貢篇『…康熙三十六年(是年恩、拔、歲並舉行)…鄭國對(臺灣。恩)、黃位恩(府學。拔。原籍閩縣。)、…』如果是福建晉江,那就跟黃位恩(府學。拔。原籍閩縣。)一樣。所以台灣第一位進士,祖籍福建晉江,值得研究。
例如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康熙五十年辛卯(許斗榜):楊阿捷(府學附生。惠安教諭)、…。而在中國福建晉江之楊氏族譜跑出一位楊阿捷謂:『芙蓉楊氏在歷史上遷移開拓台灣的族裔數量不少,僅就宗譜《芙蓉楊氏歷代爵祿》篇記載,就有:西安後安哲齋公派二十六世楊阿捷.字慶衡,台灣廩生,晉江人康熙辛卯科中武舉人,任惠安縣學教諭。』錄自芙蓉楊氏族譜。『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謂『康熙五十年辛卯(許斗榜):楊阿捷(府學附生。惠安教諭)、…』又是福建晉江人,明明是台南府城人怎麼又是施琅同鄉。所以台灣研究易經的先驅楊阿捷,祖籍福建晉江,值得研究。
例如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例貢篇,…、黃璧(附生)、吳洛、郭大通(附生)、…、蕭復旦、楊志申(以上俱彰化人)。明明是彰化人,結果『吳洛,字懷書,泉州晉江人。他的父親吳家槐曾任漳邵鎮標千總,吳家槐逝世後吳洛離開大陸到臺灣擔任巡臺御史高山柏的幕僚,雍正10年(1732)以軍功咨部,加銜守府。 〔請參考譜匠〕。二年後當高山柏離任,吳洛鑑於當時臺灣中部彰化平原尚未完全開發,於是轉而從事開墾工作,並以吳伯榮為墾號,與施世榜、楊志申等墾首合作,其開闢之範圍包括今日的霧峰鄉,最後成為一方巨富。乾隆16年(1751)吳洛又與張方大、馬詔文等人合組「張吳文」墾號,參與北部「海山庄」。吳洛定居於彰化半線東門街,除了經營事業,還從事修族譜、祖祠,設置宗田、捐資修建泉州、臺南與彰化等地府學、書院、築路、造橋、修廟,等文教與基礎建設。』 吳洛家世很有來頭,與施世榜一樣,祖籍福建晉江,值得研究。
楊志申:字燕夫,福建泉州人,原居臺灣府城東安坊(舊屬臺灣縣,即今臺南市內)。18世紀初至彰化平原參與開墾,為當時彰化主要的墾首之一,並定居於彰化。其墾區在大肚溪南岸之半線保,即今彰化市、和美鎮、線西鄉一帶,此一區域原係阿束社所有,楊志申在此開鑿二八圳,引貓羅溪水灌溉田地千餘甲,與曾姓合築快官圳,亦可灌溉田地千餘甲。除了彰化的開墾事業外,在高雄與臺北亦有田地,據連雅堂《臺灣通史》載,楊志申亦開墾臺北盆地之佳臘埔(今臺北市艋舺一帶)及金山等地。祖籍福建 泉州,值得研究。
清制,凡科舉考試,各省參加考試的生員名額以及錄取名額,均有限定,錄取之規定亦有別。參加考試,必歸於本籍投考,不得越籍赴試。但有的考生為了取巧投機,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臺灣入清,初設府,巡臺御史夏之芳建議福建鄉試專立臺字號,以保證每科鄉試都有臺灣籍生員中式,以嚴禁大陸漳、泉各地讀書人冒用臺籍參加科考。 及見宮中檔雍正朝奏哲摺第八冊『為奏聞臺灣各學寄籍諸生宜歸本籍事』閩浙總督高其倬上奏。『臣查台灣府、縣各學所有生童、…。其泉、漳各處寄籍之人一概不許冒濫,…。』。
雍正元年1723年,臺灣秀才彰化人楊志申等由貓羅溪引水築成「福馬圳」「深圳」,灌溉半線地方一千餘甲的田地。半線地域在短時期內設有這麼完美的埤圳,也就證實了當時此地的開拓己經相當進展。


 

明、清時,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跪拜、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還有生活津貼[1]。十六世紀初全國「生員」總數有三萬五六千名[2]。但生員必須不斷的參加考試,如歲考,兩年舉辦一次,成績分六等;一、二等賞為「科舉生員」,可參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鄉試」的資格;歲考三等無升降,歲考第六等則黜革。秀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yinjVb


 

赴台灣考秀才 「高考移民」早在福建清代就有
2015-05-14 14:09:00
永春涉台族譜發現:因當時台灣文化相對落後,許多閩南學子曾東渡趕考,以便較容易地取得秀才資格
由於不同地區的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不同,中國存在獨特的「高考移民現象」,殊不知,這種現象福建早在清代就出現過。
日前,永春縣五里街鎮埔頭村一帶的遐齡(霞陵)林氏族人翻閱本族族譜時,意外發現祖輩在清代的許多涉台資料,在重修於1933年的《桃源遐齡林氏族譜》中,就有包括不少福建永春學子赴台以台籍學子的身份異地參加科舉,以便更容易地取得秀才資格的記載。
林翰生兩度赴台,曾主講玉峰書院
在《桃源遐齡林氏族譜》15世林翰生(永春州增生)的紀實中,收錄了其次子為他寫的志文:「辛酉(1801年),慶夫子署台灣,學以通家,故招府君(指林翰生)赴其幕,護理書柬兼定月課試卷。壬戌(1802年)夏西歸,十二月復東渡,命長兄(指林翰生長子)隨侍。癸亥(1803年)嘉義縣童子科試,署縣正堂笠山翟明府聞府君名,延閱試卷,所取皆稱得人,遂聘主玉峰書院講席。」
文中意思說:林翰生兩度赴台,以學問淵博為台灣地方長官所賞識,參與地方科試的閱卷工作,並受聘主講於玉峰書院。玉峰書院以遙望玉山群峰而得名,始建於乾隆十八年,現台灣嘉義市有地名「書院裡」即因玉峰書院而得名。
教諭和訓導大多由福建人擔任
值得一提的是,為便於語言上的溝通,清代台灣府、縣的教諭(正式教師)和訓導(教諭的助手)大多由福建人擔任,教學也以閩語為主,官話(普通話)為輔。遐齡林氏就有兩人擔任過台灣地方的教職:一是15世林為楫,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舉人,「歷任閩縣、平和、鳳山訓導、仙遊教諭,遷福寧府教授,所至振興文教,士望多歸之」;一是14世林得震,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舉人,「歷任詔安、海澄、台灣、漳平教諭,遷邵武府教授」。
灣文化相對落後,閩南學子「移民」參加科舉
有意思的是,清初台灣由於剛剛開發,文化相對落後,所以入泮(考中秀才)較為容易於是閩南一帶的許多士子東渡台灣,以便較容易地取得秀才資格。《桃源遐齡林氏族譜》記載16世有兩人為「台邑庠生」:一是林士謙,未載生卒年,根據其弟的情況,林士謙的生活年代在嘉慶、道光年間;一是林德安,生於嘉慶四年(1799年),卒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林士謙和林德安都是在台灣考取秀才的。
另外,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遐齡林氏就有族人開始遷居台灣,在族譜中可以找到數十處「往台」「歿葬於台」的記載,這些也都是閩台兩地交流的重要資料,有力證明了清代閩台兩地文化交流的頻繁。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ygdn8.html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斗六吳秀才 「地大到沒鄰居」

2007-12-18

中南部數一數二富豪

〔記者鄭旭凱/雲林報導〕斗六吳秀才是日治時代台灣中南部數一數二的大富豪,但如今守著吳秀才老宅的第三代,卻過著半封閉的生活,原因是「吳家沒有鄰居」。

  • 吳秀才─吳克明的畫像。(記者鄭旭凱攝)

    吳秀才─吳克明的畫像。(記者鄭旭凱攝)

  • 吳秀才古宅在民初時翻修,融入西洋巴洛克建築風格。(記者鄭旭凱攝)

    吳秀才古宅在民初時翻修,融入西洋巴洛克建築風格。(記者鄭旭凱攝)

地方人士表示,吳家是仕紳家族,受到地方的敬重,但老宅周邊放眼望去盡是吳家土地,「哪來的鄰居?」

雲林斗六在清末及日治時代並非台灣中南部最富庶的地方,但斗六吳秀才(吳克明)靠著地產和糖業的經營,全盛時期曾擁有上千公頃的土地,成為中南部地區大富豪,當年的老宅存留至今,老宅中目前住著吳克明長子吳景箕第三個兒子吳光瑞一家人及女兒吳淑真。

吳家老宅除建築的雕梁畫棟外,屋內正廳還有巨幅的吳秀才畫像,兩側分別各有一座狀似水煙床的近百年古床,且保存仍相當完好,正廳木製對聯,有些是當年吳秀才的真跡,有些則是出自當年名家手筆。

吳家老宅在20多年前原本採取較開放的方式供民眾參觀,但屋內許多珍貴的骨董家具,例如太師椅、骨董餐桌、木製門聯等相繼被偷,吳家後代不得不關閉通道而且長年將大門深鎖,且除了裝設保全外,也有惡犬看門。

第三代 首批黨外人士

吳家在清治及日治時代都是地方顯赫的官宦世家,光復後,吳家第二代吳景徽曾擔任雲林縣第一、二屆民選縣長,第三代的吳光遠(吳淑真的哥哥)則積極投入黨外運動,被地方尊稱為「太平紳士」。直到4年前臨死之前仍交代朋友及子孫,務必協助保住台灣本土政權。

吳宅能擁有官宅的規模,主要因吳克明的祖父是清朝武官,曾擔任「千總」之職,父親吳朝宗更受命為「雲林大總理」,即使在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籠絡台灣仕紳,也曾指派吳克明擔任嘉義廳參事一職。

-----------------------------------------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 - 林玉茹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2O1KKF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生員,俗稱秀才。是中國、朝鮮、越南的科舉中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士人,也是士大夫的最基層。對府、州、縣學生員也稱庠生,[1]又有貢生、監生等名目,統稱諸生。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
簡介
明、清時俗稱秀才,又稱相公。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十六世紀初全國「生員」總數有三萬五六千名[2]。但生員必須不斷的參加考試,如歲考,兩年舉辦一次,成績分六等;一、二等賞為「科舉生員」,可參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鄉試」的資格;歲考三等無升降,歲考第六等則黜革。
生員中,有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生員功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除了如廩生有少數津貼之外,生員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考取舉人,亦不足以為官。很多生員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這些在經濟上並不富裕,但在社會上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被稱為「窮秀才」。王實甫的《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奈路途奔馳,無以相饋,量著窮秀才人情只是紙半張。」《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還有個主意,又合著古語説:『秀才人情紙半張。』」亦省作「 秀才人情 」。朱之瑜的《答奧村庸禮書》之十二:「外具湖筆、斗方貳種,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在明清時的中國,生員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鄉村中,平民多半是文盲,秀才則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生員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帳等習慣。
明清時商人多重視教育,其子弟以「童生」考入府、州、縣「廩膳」、「增廣」、「附學」等「生員」不在少數,清代沈垚稱:「非父兄先營事業於前,子弟即無由讀書以致身通顯。」政府還會為其保障「鄉試」的資格,即稱之商籍。
諸生
諸生,是古代中國士人的一種稱呼,本出《管子·君臣上》:「是以為人君者,坐萬物之原,而官諸生之職者也。」最早是指有學問之士人,後引申為眾弟子。明清兩朝是指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俗曰秀才),這些生員又有貢生、監生、增生、附生、廩生、例生、庠生之別,統稱諸生。
增生
明初,生員名額有定數,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米六斗為廩食。後增加人數,不領月米,廩者遂稱廩膳生員,增廣者稱增廣生員,簡稱增生。
附生
增生外再增名額,為諸生之末,故稱附學生。
廩生
廩生又稱廩膳生,可自公家領取廩米津貼,謂之廩保,其定額甚嚴,每年都要考列三等,通過考試才能保有食廩資格,故為諸生之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子應試,必須由該縣的廩生保送,乃得入場。文徵明說:「有食廩三十年不得升貢者。」韓邦奇說:「歲貢雖二十補廩,五十方得貢出,六十以上方得選官,前程能有幾何?」故經鄉試、會試、殿試方為正途。
餉生
清代捐納貢監,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康熙十七年,以四方多事,令童生每名納銀四兩,得入院試;秀才每名納銀一百二十兩,名曰餉生……餉生二字頗新。 」
其他
明代中葉以後又有納馬納粟捐銀而出現的遼生、贊生之類[來源請求]
引文
葉盛的《水東日記·楊鼎自述榮遇數事》載:「翌日,祭酒率學官諸生上表謝恩。」
葉廷琯的《鷗陂漁話·葛蒼公傳》載:「應童子試,援筆立就如宿構,為諸生,以忠義自許。」


 

生員指癢生,郡癢生,太學生,貢生(拔貢,恩貢,副貢,優副貢,歲貢),除貢生可以授官外(一般是講習,縣教諭等職,其他一般不授官。可以免差徭,見到知縣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隨意對其用刑等等。
生員實際上就是學生,明清兩代凡事考進府,州,縣學者,通名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大概的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吧。但是沒有可比性啊!沒有什麼職權,唯一的好處就是國家每年出錢給你生活,可以不用繳納農業稅了,職務嘛一般是只能幹老師或者繼續讀書。
在清朝的科舉制度中,參加凡未試院或在院試中末被錄取者,皆稱童生,通俗的說就是上學唸書的人。童生經過縣,府兩級初試,合格者,再參加由省提學院使(即學政)主持的考試,故稱院試。院試一般每二年舉行一次,學由政分別至各府巡迴舉行。考中者,稱生員,即可入府,縣學繼續學習,取得生員資格者,即稱秀才。因古代學校又稱庠,故生員又稱庠生。凡取得生員資格者,即算有了功名,朝廷即給予免除賦稅的待遇,見了縣官不用下跪,只作揖即可。
生員並不是官職,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舉人相當於大學生。
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但秀才卻不能小看,不僅有上面說的特權,更重要的是,有了生員資格,才可參加鄉試 去考舉人,秀才也就是說生或員的英文踏上當官的第一階梯。
1.( 童試 ):府縣儒學入學考試通過後,稱為( 秀才 )(或生員)。
2.( 鄉試 ):每三年於省城( 福州 )舉行,通過者稱為( 舉人 )。
3.( 會試 ):錄取者為稱為( 貢士 )。
4.( 殿試 ):定等地,通過者稱為( 進士 )。


「許氏旗杆座」為許氏第三十二世祖許鐘俊,號經邦,中式科舉所立,而中舉的宅第則可在門前豎立旗杆,特別將這樣的房屋稱為「旗杆厝」。
「旗竿座」是清朝科舉制度中,經由種種的考試過關,封賜的階層必須到達「貢生」以上,才能在宗祠或祖先墓地前設置
廩生一出貢,官方即給予貢生「旗匾竿」銀一兩二錢五分,做為豎旗掛匾費用。溝內村許氏宗祠前的石製「旗杆座」一組。 許氏旗杆座
一直為鄰近鄉鎮認為是古,這些都是清代留下來的古物,距今至少一百多年。 許氏旗杆座意老實人的線西,發現在溝內村有清朝時期象徵讀書人光耀門楣的「旗杆座」。經由線西文史工作者黃明田的訪查,「旗杆座」為許氏第三十二世祖許鐘 俊,號經邦,中式科舉所立。依其家族流傳史,該祖先為「進士及第」,然並未有「文魁」之類的賜匾說法;其耕讀於線西溝內村,村內亦無口述流傳史,遍查文獻 與鄰近鄉鎮史籍,亦未發現他的名字。但從許氏宗祠前的一對旗杆座,可以肯定其身分是科舉裡至少在「貢生」以上,不僅是線西許氏祖先的榮耀,也為線西增添了 不少人文色彩。
「旗竿座」是清朝科舉制度中,經由種種的考試過關,封賜的階層必須到達「貢生」以上,才能在宗祠或祖先墓地前設置。一般大家的印象清朝的科舉有秀才、舉 人、進士和狀元等稱呼,然而不知道這些稱呼之間,也有許多的封號。而「貢生」就是秀才與舉人之間的封號,讀書人首先通過所屬縣(彰化縣)每三年兩次舉辦的 考試,成為「生員」(秀才),秀才可進入府州縣廳學就讀,就讀期份舉行的鄉試(考舉人),每年都會舉行歲考,歲考優間,為了評定其優劣,以獎懲和錄取優秀 者參加所屬省秀者,由初進學的秀才稱為附生,附生升增生,增生升廩生,廩生升歲貢生。除歲貢生外,又有附貢生、恩貢生、拔貢生、優貢生等。
廩生一出貢,官方即給予貢生「旗匾竿」銀一兩二錢五分,做為豎旗掛匾費用。溝內村許氏宗祠前的石製「旗杆座」一組,這些都是清代留下來的古物,距今至少一 百多年。依照清朝政府規定,考上秀才只算是府、縣儒學生員,還不能豎旗掛匾,等到秀才經補廩再考上貢生,或中式舉人、進士,才具備立旗、掛匾的資格,。
許氏旗杆座
為了找尋這些資料可花了我們不少時間,也訪問了很多人才得到這些資訊!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201403172333清代 臺灣科舉之文進士
1562科舉略傳
「進士」一詞,始見於《禮記·王制》,指可以進授爵祿之人,至隋朝開始成為取士科目,後為
歷代沿用。清代舉人中式後即取得參加會試的資格,經會試、複試和殿試取中者,稱進士。
清代會試於春季在京師貢院舉行,試期多在三月,所以也稱春試(春闈);
因由禮部主持,也稱禮闈。會試每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年舉行;遇鄉試恩科,翌年
之會試即為會試恩科,是年正科或提前或延後一年舉行。
會試考試、閱卷、場規和考試內容等基本同於鄉試,惟第一場《四書》三題由皇帝欽命。
會試考官於三月簡放,初用內閣六部大員4~7人;咸豐後定制4人,一正總裁,三副總裁,
以大學士及翰林進士出身的一二品官員者充任;同考官18人,與主考官同時簡放,用翰林
進士出身的實缺京官。
清代會試中額各科多寡不同,一般為百餘名或二三百名,最多一科為406名,最少一科為96名。
會試四月放榜,中式者稱貢士,其第一名稱會元。
經會試取中的貢士,接著要參加複試。
清初貢士本不進行複試,至嘉慶初始成為定制,地點在皇宮保和殿。
複試考《四書》文一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當日交卷。第二天派閱卷大臣評定成績,
分一、二、三等,列等者即准參加殿試。
殿試於會試放榜一月後舉行,乾隆二十六年定四月廿一日舉行,廿五日傳臚,著為定制。
殿試最初在天安門外,順治十四年改在皇宮太和殿東西閣階下,遇風雨時,在太和殿東西兩廡。
乾隆五十四年,又改太和殿在保和殿。
殿試的內容為時務策一道,由讀卷大臣擬出若干題,送皇帝欽定圈出,作為試題。
殿試試卷的評閱,由皇帝任命讀卷大臣進行。
讀卷大臣共8名,首先由禮部開列大學士及進士出身的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
、內閣學士的名單,奏請皇帝從中簡派。
殿試翌日,讀卷大臣集於文華殿閱卷。成績評定後,於廿四日向皇帝進呈前十本,欽定名次
並公佈引見,稱小傳臚。廿五日在太和殿公佈全部名次,稱傳臚。
殿試名次的排列分為三甲:
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賜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傳臚後頒發上諭,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
殿試傳臚後五日,在保和殿舉行進士朝考,以選拔翰林院庶吉士,稱館選。
朝考內容為詔、論、疏、詩、賦等形式,前後不一;成績分為一、二、三等。
庶吉士的錄取要綜合複試、殿試和朝考三次考試的成績等第,而以朝考成績為主。
一般說來,考四數者(即殿試二甲、複試、朝考一等)肯定可以錄取;
朝考成績同時也是進士授官的依據。
科舉考試本來是行之全國的考試制度,各地都是一致的。
但臺灣的科舉考試,卻有不少特殊之處。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朝福建省版圖,福建省鄉試即舉人考試才開始舉行。
在京舉行的會試及殿試即進士考試,則至自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才開始舉行,已經晚於
中國內地各省數十年。
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之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停止科舉又
早於中國內地各省十年。
即便在日治時期,臺灣仍有不少讀書人內渡到中國應試考取功名。
且因學子的寄籍、及冒籍應考問題層出不窮, 進士的名單總是眾說紛云....
按林衡道著《臺灣史》記載:臺灣鄉試始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止於光緒二十年(1894),
有見於舊志著錄者,中式舉人名額共二百五十一人。而溯有清一代,臺灣自乾隆二十二年始有進士,
至光緒二十年止,見舊志著錄者共有二十九人。而依《臺灣通志稿.選舉誌》登錄當時有清一代
進士列名者計38人。清王詩琅在《清代舉人.人物表》列舉臺灣舉人總數則達320人。
近年經多位學者的考證及會整, 約略共有三十七人, 其名單如後:
1. 陳夢球,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二甲第31名,正白旗。
2. 王克捷,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三甲第43名,諸羅縣。
3. 莊文進,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1766)三甲第71名,鳳山縣。
4. 鄭用錫,道光三年癸未科(1823)三甲第109名,淡水縣。
5. 曾維楨,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二甲第68名,彰化縣。
6. 黃驤雲,道光九年已丑科(1829)二甲第72名,台灣縣。
7. 郭望安,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三甲第71名,嘉義縣。
8. 蔡廷蘭,道光二十五年已巳恩科(1845)二甲第61名,澎湖廳。
9. 施瓊芳,道光二十五年已巳恩科(1845)三甲第84名,台灣縣。
10.楊士芳,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三甲第118名,噶瑪蘭廳。
11.鄭廷楊,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欽賜進士,淡水廳。
12.蔡鴻章,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待考,未參加殿試),彰化縣。
13.張維垣,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二甲第118名,台灣縣。
14.曾雲鏞,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未參加殿試),台灣縣。
15.陳望曾,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三甲第69名,台灣縣。
16.蔡德芳,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三甲第79名,彰化縣。
17.施炳修,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三甲第200名,彰化縣。
18.施士洁,光緒二年丙子恩科(1876)三甲第2名,台灣縣。
19.黃裳華,光緒三年丁丑科 (1877) 二甲第93 名,台灣縣。
20.黃登瀛,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三甲第33名,嘉義縣。
21.丁壽泉,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三甲第48名,彰化縣。
22.葉題雁,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三甲第60名,台北縣。
23.張覲光,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三甲第108名,台灣縣。
24.江昶榮,光緒九年癸未科(1883)三甲第137名,台灣縣。
25.林啟東,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二甲第101名,嘉義縣。
26.徐德欽,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三甲第2名,嘉義縣。
27.蔡壽星,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三甲第96名,彰化縣。
28.丘逢甲,光緒十五年已丑科(1889)三甲第96名,彰化縣。
29.許南英,光緒十六年庚寅科(1890)三甲第61名,安平縣。
30.黃玉書,光緒十六年庚寅科(1890)恩科(未參加殿試),彰化縣。
31.陳登元,光緒十八年壬辰科(1892)三甲第50名,淡水縣。
32.施之東,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恩科二甲第83名,淡水縣。
33.李清琦,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恩科二甲第105名,彰化縣。
34.蕭逢源,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恩科三甲第60名,鳳山縣。
35.黃彥鴻,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二甲第85名,淡水縣。
36.陳濬芝,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三甲第184名,新竹縣。
37.汪春源,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1903),三甲第120名,安平縣。

有關劉廷珍相關資料的查證已於另篇中發表 ,經查應只是貢生(即明經進士) ,
而非參加殿試金榜提名的進士 ,已於表列名單中剔除 ......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造型槓鈴》
圖為明清時期的武舉考核大刀,重量按《皇朝禮器圖示》記載分別重120斤、100斤、80斤三等,刀刃亦未開鋒,顯然已退去其“戰場”傳奇色彩,如明代軍事家茅元儀所說:「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但它們的形象似乎還是不時被一些小說情懷者結合上述的重量一併誇大
(3) 中華之窗 | Facebook https://bit.ly/3tcvfu6
------------------
古時的科舉分為文舉和武舉,大家對於文舉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於武舉就很陌生了。我們不禁好奇:武舉是如何選拔人才的呢?朝廷是否以“舉重”作為主要考核項目?
北京有這樣一座博物館,裏面陳列的都是古代科舉的東西。其中,有幾塊方方正正的石頭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原來,這就是古代武舉的考試用品——掇石。掇石有半米高,它的中間部分挖空了,方便選手抓舉。石頭上面還刻了字,包括考試的年份、石頭的重量,還有一些祝福語等。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博物館珍藏的清朝掇石,上面就刻有“光緒辛卯年制”,還刻有“重兩百二十斤”。石頭的正中間刻有“得意青雲路”,這是在祝福考生能夠金榜題名。其實,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舉重的相關記載,那時候的人稱之為“翹關”或“扛鼎”。翹關,顧名思義就是把門栓給舉起來;而扛鼎就是將青銅巨鼎舉過頭顱。這兩樣東西都重達上百斤,能夠完成這個項目的都是那時候的大力士。
到了唐朝時期,舉重就成為朝廷選舉人才的項目。武則天時期,她為了讓國民能夠牢記國力的重要性,特地設立了武舉。長安二年,武則天還將“翹關”加到了武舉考試中。據《新唐書》記載,武舉考試除了步射、馬射、馬槍、負重項目外,還有“翹關”項目。這裏所説的“關”並不是鎖住城門的門栓,而是武舉考試中特用的木棍。木棍長一丈七尺,直徑足足有三寸半。
武舉考試的考核標準是,考生必須舉起木棍的一端,且連續舉十下。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2張
宋朝時期,開國皇帝吸取大唐王朝滅亡的教訓,決定重視文舉,抑制武舉。他們會在武舉中加入策論,考核考生的文化水平。還有,宋朝政府取消臂力測試,改為以騎射為主。騎射所使用的弓箭,他們也會按照重量劃分等級,讓不同體重的人去參加不同等級的比賽。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為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
元朝時期,統治者不相信漢人,他們害怕漢人手裏有兵器,更害怕他們學習武藝。於是,他們乾脆將武舉給取消了,免得“養虎為患”明朝時期,朱元璋不同意文武分途,於是,只開了文舉,而停止了武舉。直到天順八年,明朝才正式開武舉。此時武舉的考核重點是弓箭、馬匹,同時還有策論。萬曆年間,國家的邊境屢屢響起警報,朝廷這才加強武舉,希望能夠選舉合適的人才送往前線。
到了崇禎四年,朝廷再次將舉重項目添加到武舉考試中。這次的舉重不再是舉木棍,而舉刀石。這其中,刀的重量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石的重量也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兩百斤、兩百五十斤、三百斤。除此之外還包括,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營陣、地雷、火藥、戰車;兵法、天文、地理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3張
清朝是武舉的鼎盛時期,滿人習慣馬背上的生活,自然會特別重視武舉。《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清朝的武舉分為三場考試,第一場是考核騎馬射箭,第二場是考核技勇,第三場是考核兵法。“技勇”包括拉弓、舞刀弄槍、舉重,這都是考驗臂力的。
前面提到,刀、石均分為三個等級,而弓也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八十斤、一百斤和一百二十斤。考核過程中,考官對於考生的動作有明確的要求,即“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4張
這裏需要説明的是,國家軍隊的人才需求並不全靠武舉來滿足,且武舉出身的官員並沒有文舉出身的官員那麼受重視。
歷史上的名將,幾乎很少是武舉出身的;而歷史上有名的文官,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的。武舉的稱謂跟文舉是一樣的,比如:武秀才、武舉人、武狀元等。清朝時期,武舉是每三年舉辦一次,時間上跟文舉是相同的。考生需要先通過地方的考核,獲得武舉資格後才能參加鄉試;順利通過鄉試之人就可以成為“武舉人”。
這些武舉人還可以參加更高級別的考試,比如:會試、殿試。考生如果能夠獲得會試三甲,則可以被朝廷授予官職。《清史稿》記載:“一甲進士授副將、參將、遊擊,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不過,武舉始終不是軍官的“正途”出身,只能算“雜途”出身,他們的官場生涯也不會像行伍出身的軍官那麼順利。據相關史料記載,國家的軍官中,超過百分之七十是行伍出身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5張
為什麼會這樣呢?
武舉考核中偏重於武藝,而忽視了謀略。而帶兵打戰的將軍,更重要的是能夠精通兵法,能夠運籌帷幄。顯然,武舉出身的軍官往往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當時社會紛紛指出武舉的弊端,認為它只能選出士卒,而選不出將帥。清朝末期,西方先進的熱武器讓手持冷武器的清兵震驚了,國民這才發覺國家強調的武藝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於是,很多人站出來要求廢除武舉。
據《清朝續文獻通考》中介紹,光緒二十七年,皇帝下旨:“謂武科一途,本因前明舊制,相沿已久,流弊滋多,而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自應設法變通,力求實際,嗣後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著即一律永遠停止。
這樣,武舉就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了。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 未解之謎 - 歷史百科網 https://bit.ly/3uKcuyD


【高雄,鳳山】鳳儀書院 ~ 一窺清代科舉制度 @ 就John環遊世界! I'm John :: 痞客邦 ::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高雄,鳳山】鳳儀書院 ~ 一窺清代科舉制度 @ 就John環遊世界! I'm John :: 痞客邦 ::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
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s://bit.ly/3dVSJNI
考試題目,出自《乾隆24年雲南武鄉試錄》
第一場
試馬上箭,豎立三把,每把以三十五步為則,照例九箭中四箭者合式。准入二場。
第二場
試步下箭,以五十步為則,照例九箭中二箭者合式。箭畢,試開弓、舞刀、掇石,三項內能一二項者,准入三場。
──《乾隆24年雲南武鄉試錄》
參觀內閣大庫展區時,看到圖中這樣的考題,是否也曾一頭霧水,滿頭問號?清代的公務員考試,除了一般大眾比較熟悉的文科,還有武科及專門針對八旗子弟的翻譯科,讓大清帝國不同專才的子民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
武科考試和文科考試一樣,必須先通過包含縣試、府試、院試的三次考試,獲得「武生」資格;接著依序報考鄉試、會試、殿試。最終中試者稱「武進士」。武科考試分外內三場。頭場、二場為外場考試,測試考生武力值,第三場為內場考試,以紙筆測驗為主。
頭場考試,騎射為基本!
童試階段,頭場試馬箭,考生縱馬一趟,一邊騎馬一邊需拉弓射箭到指定樁靶,一共能射3箭,無一射中者不得參加第二場考試。
(上圖)頭場馬箭考試示意圖。
(下圖)箭把樣貌,兩圖皆出自Étienne Zi,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1896. cUniversity of Oregon
第二場考試不僅需比準頭,也需比力氣!
第二場試步箭,站立於樁靶50步(約86公尺)外,連射5箭,中一箭以下者不能繼續考試。不過到了鄉會試階段,要求更加嚴格,頭場馬箭需縱馬2次,所射6箭中3箭者合格;第二場步箭, 6箭中2箭者合格。[1]武科考試射箭時使用的馬弓為3力,步弓以5力為標準。1力等於10斤,清代1斤約為596.816克,1力約5.968公斤,也就是說,第一場考試騎馬射箭至少要拉開17.9公斤的弓,站立射箭要拉開29.84公斤。
射箭考試看似要求的臂力標準不高,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射完步箭後還需開弓、舞刀、掇石。開弓,應試時弓必須拉到滿,拉弓的重量分別有8力 (47.7kg)、10力(59.68kg)、12力(71.62 kg)三種可以選擇,拉弓時考生可增加2、3力,但以15力(89.52 kg)為上限。舞刀,刀子造型類似影劇中常見的「青龍偃月刀」,刀必舞花,重量不輕,有80斤(47.74 kg)、100斤(59.68 kg)、120斤(71.62 kg)三種。掇石是一種胸口碎大石徒手搬巨石的舉重方式,考試所用石頭為一長方體,兩側有凹洞,可供手持,和現今搬家用紙箱造型有些類似,不過,抬舉方試就和現在常見的奧運舉重比賽很不一樣,奧運舉重比賽不論是「抓舉」還是「挺舉」,最終都需將槓鈴高舉過頭,清代武科掇石考試,僅需將石頭最少離地1尺(約為32cm),再將石頭底部左右翻露一次,就算合格,考試用的石頭則分別重200斤(119.36 kg)、250斤(149.2 kg)、300斤(179.04 kg),因為不需高舉過頭,相對之下,石頭的重量也就比較重啦!
第二場考試「舞刀」、「掇石」示意圖,出自Étienne Zi,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1896. cUniversity of Oregon
[1] 有清一代武科舉外場考試合格標準幾經變更,本文僅簡述乾隆25年(1760)的規定。
第三場考試,清代前期考驗判斷力,後期背多分!
考武科,不只需要試其技勇,更需要頭腦,才能揀選出「允文允武」的人才!第三場考試在清代前期考策論,之前的文物館週記105期⇨〈武鄉試的題目:以力久,以氣勝〉曾介紹過武舉策論題目。不過嘉慶十二年(1807)後,改為默寫武經,然而有意思的是,雖然是「背多分」,已有標準答案,但翻閱鄉、會試錄會發現,官方仍將這標準答案印出。在道光元年的《廣東武鄉試錄》便收錄了考生胡龍安默寫武經的答案內容:「武侯問曰:『吾與敵相遇大水之澤』至『必逐其迹』。該考題出自戰國名將吳啟的《吳子兵法》第五章「應變」,講述戰爭中車騎遇雨、大水的應變之道。
解析完武科考試題目,不禁令人感嘆,不管哪個年代,只要是考生,都必須面臨生存難度S級的挑戰啊
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s://bit.ly/3dVSJNI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 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藏掇石,中間豎刻着「得意青雲路」。
掇石,也稱「制子石」「武功石」。石上皆標有重量,主要考臂力,以重量多少定名次,並刻有科舉吉語。
實習記者 孟 欣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分為文科舉和武科舉兩類。反映文科舉的書籍及影視作品眾多,人們對此並不陌生,但武科舉如何選拔人才?測試臂力的「舉重」又在武科舉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清朝掇石用來測試考生臂力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內,幾塊中部挖空、方方正正的「石塊」吸引着參觀者的注意力,這便是清代武科舉考試評定考生臂力的「舉重」工具——掇石。掇石,也叫「制子石」「武功石」,為長方形,約半米高,中間挖空部分或為十字形,或為半月形,以便考生將手伸入舉起。掇石前部有刻字,刻着考試年份、掇石重量和恭祝考生金榜題名的吉祥話。例如一枚館藏的清代掇石,左側豎刻「光緒辛卯年置」(公元1891年),右側豎刻「重二百二十斤」,頂部橫刻着「登瀛洲」三字,意為士人得到榮寵,如登仙界,正中間豎刻着「得意青雲路」,都是預祝考生金榜題名的妙語。
體能測試的朝代更迭
掇石是清朝時測試體能、以體力選人才的物證。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史籍上就有關於舉重的記載,稱之為「翹關」和「扛鼎」。「翹關」是指單手舉起城門上的大木門栓,「扛鼎」則要求雙手舉起烹煮食物的青銅巨鼎。門栓有百八十斤,青銅巨鼎可以重達幾百斤,因而能夠「翹關」「扛鼎」都是古代大力士的象徵,例如東漢末年自詡「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即是一位「身長八尺,力能扛鼎」的大力士。
「舉重」作為選拔人才的制度興起於唐代。唐代科舉制度興起,一改過去主要以薦舉選拔人才的局面。武則天稱帝後,為防止國民在盛唐的安逸中忘記戰爭,疏於鍛煉,於長安二年(公元702年)開設武科舉,即將「翹關」加入武科考試的科目之中。除去步射、馬射、馬槍之外,「又有翹關、負重、身材之選」(《新唐書·選舉志》)。自然,這時舉的「關」不再是實用的城門門栓,而是為考試特製的木棍,這種木棍有一丈七尺長(相當於5米半左右),直徑三寸半(相當於10厘米左右),合格的標準是手持「關」的一端,共舉10次。到了宋代,宋太祖趙匡胤深恐兵權旁落,因而採取重文輕武的措施。首先,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考察考生對於文化和兵法策論的掌握;其次,降低了在武科方面的要求,取消了專門的臂力測試,以步射、馬射為主,輔以弩踏、刀槍器械,然而對於弓、弩等工具也有重量等級的劃分。元代,為強化統治,統治者禁止漢人學習武藝和私藏武器,武科舉也隨之取消。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希望培養文武兼備的人才,不贊成文武分途,因而長期沒有開設武科取仕,直至明憲宗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才重開武科,此時距明朝建立已96年了。這時的考試重在弓馬,兼取策論。明萬曆年間邊疆告急,朝廷試圖加強武舉,選拔人才,但是也未能實現。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開刀石科目,「舉重」再次成為武舉考試的科目,這時舉重的方式即為掇石,而不再是舉木棍,並且設定刀的重量為3個等級,即80斤、100斤、120斤,石的重量為3個等級,即200斤、250斤、300斤,這是所謂的「弓刀石馬步箭」(即開弓、舞刀、掇石、馬射、步射)的開端。清代繼承了明末的相關政策,是武科舉發展的鼎盛時期,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分為3場,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兵法。其中第二場的技勇包括拉弓、舞刀、掇石3項,這3項都是對考生臂力的測試。這一時期對於技勇所用的弓、刀、石都有明確的規格等級,規格依次為三號、二號、頭號。據記載,弓的3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斤)、十力(相當於100斤)、十二力(相當於120斤);刀的3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3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並且對於舉起的動作標準有較明確的規定,要求「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由此可見清代武科舉制度的成熟。
武科舉官員不如文科舉受重用
與文科舉不同,武科舉在古代選取軍事人才時並非始終佔據主要地位,武科舉出身的軍官也不如文科舉官員那樣受到重用。縱觀歷史,各朝名將出身武舉的確實寥寥無幾。但是稱謂往往與文科舉相同,只是在秀才、舉人等稱謂前加上武字,即為武秀才、武舉人等。以清朝為例,清朝入關之初即舉行武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與文科舉並行。凡通過基層考試即獲得武生資格(俗稱武秀才),可以參加武鄉試;通過鄉試的即為武舉人;之後在參加國家舉辦的會試和殿試中,最終選出三甲,授予官職。清初明確規定,一甲進士(包括狀元、榜眼、探花)授副將、參將、游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其後一甲一名(狀元)授一等侍衛,二、三名(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侍衛及藍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清史稿》)不過在清代,武科舉出身的軍官實際只是「雜途」出身,升遷遠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軍官晉升順利。據統計,70%以上的軍官是行伍出身。並且,古代武科舉考試往往過分重視武藝,輕視兵法的測驗,而將才往往對於行兵佈陣能力的要求遠勝於舉刀弄槍,因而在明末即有舉子發出「今日選將才乎,選家丁乎」的質疑,譴責武科舉考試無法選出實用的軍事人才。特別是清代末年,大量西方先進的火器伴隨戰火傳入中國,戰爭形勢逐漸由冷兵器轉向火器,「弓刀石馬步箭」已然沒有實際意義,因而有識之士不斷上書,請求廢止武科舉。終於在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朝廷下令:「謂武科一途,本因前明舊制,相沿已久,流弊滋多,而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自應設法變通,力求實際,嗣後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著即一律永遠停止。」(《清朝續文獻通考》)至此,持續1000餘年的武科舉考試宣告壽終正寢
原文網址:http://read01.com/nE6oAM.html


古代科舉必考「掇石」 如今的年輕人都提不起來 - 每日頭條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精通十八般武藝就能當武狀元?錯!搬不動這塊石頭免談
同學們一定要問,這是什麼神奇石頭?
外表毫不起眼:長方形,半米高,兩側各有一個凹形槽口,乍看就是一個厚厚實實的石墩子。
這叫「掇石」,民間也稱「贄石」、「制子石」、「武石」,是明清兩代武舉的必考項目:把它提到離地一尺,上到胸口,下過膝蓋。
這玩意有多重?三個等級:200斤、250斤、300斤。
把「掇石」提到胸口,並不需要像奧運會舉重一樣舉過頭頂,看起來不難,但事實上對腿力、腰力、臂力、指力的要求極高,一般沒有常年專業鍛鍊的人想把它拎起一寸都不可能。
圖:古風濃郁的金陵,有大力士玩300斤掇石,但只能提至腹部
想當武狀元?搬起它先。
一、武狀元考什麼?
說起武狀元,很多同學都很神往。
小說評書里,武狀元是靠武藝打出來的,簡單說,你把其他考生統統干翻就是武狀元。比如《說唐》里,第七條好漢羅成是在前六條好漢或不在或死掉的前提下,技壓群雄搶到了武狀元;《說岳全傳》里,岳飛在武狀元比試中,槍挑了小梁王。
歷史上真實的武狀元,並不是這回事。
武科舉最早是武則天稱帝後開設的,當時的考試項目是步射、馬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其中,「翹關」就是舉一種特製的大木棍,考察臂力。宋代重文輕武,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取消了臂力測試。
明代武舉考試,前期重在弓馬,兼取策論。到了明末,「掇石」正式成為必考項目。
清代武舉基本沿襲了明代,武舉的項目最為豐富。
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共分三場。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策論武經。因為場地不同,前兩場也稱「外場」,第三場也稱「內場」。
圖:清代武舉考試中的騎馬射箭
第二場的「技勇」,分為拉弓、舞刀、掇石三項,這三項都是考力氣的,各有三個等級:三號、二號和頭號。
拉弓的三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 斤)、十力(相當於100 斤)、十二力(相當 於120 斤);刀的三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此外,武舉對於完成標準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圖:難得一見的清代武舉人舊照,他舉的「掇石」是頭號的
對於考生來說,弓、刀、石三項必須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如果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對不起,等下屆吧!
二、武狀元為何當不了名將?
要說中國的科舉制度,從文科舉到武科舉,都陷入一個怪圈:學無以致用。
拿「掇石」來說,能提起300斤的石墩子,除了有人開玩笑說「可以一把將民女從地上抓到馬背」,指揮打仗時並沒有什麼卵用。
圖:武舉人家的匾額
古代武舉考試過分重視射箭、力氣,策論兵法的考試就是走走過場,不是文盲就行。而到了戰場,四肢發達的武舉人往往對行軍布陣毫無常識,明代就有人質疑「今日選將才乎,選家丁乎」,批評武舉考試根本選不出軍事人才。
歷朝歷代,名將出身武舉的幾乎沒有。明代,一共出了三個「連中三元」的武狀元,但官職一般,知名度很小。
圖:風光一時的「掇石」,如今靜悄悄放置於科舉博物館內
清代,軍官升遷的「正途」是行伍出身,武科出身只是「雜途」,算是給地方富貴子弟一點機會。到了清代末年,冷兵器時代被火器時代接管,「馬步箭」和「舉大石」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延續千年的武舉制度終於在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被朝廷下令廢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3pq883.html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古代科舉萌芽於南北朝,但在當時,武選舉頗受壓抑。 北魏孝明帝神龜二年(519)二月,因為考績時「銓別選格,排抑武人」,導致羽林軍千餘人在洛陽發生暴亂。 以後,經隋、唐初,到武后執掌權柄時,開始在長壽元年(692)大興科舉。 武則天曾親自出題考試,開了科舉考試中所謂"殿試"的先例,此外,她還倡導人們學習武藝,長安二年(702)首次允許學習武藝的人參加由兵部主持的科舉考試,名曰"武舉"。 唐代的科舉考試科目繁多,但明經與進士兩科最受社會重視。 唐武則天始置武舉後,地方州、縣,每歲一如明經、進士之法,公開考試選拔,送武舉子赴兵部應試。 考試科目包括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翹關等項。 還有負重,即負米重五斛,行二十步考為中第。 至於「身材言語」之選,則取軀幹雄偉、應對詳明、有統兵才幹及可為將者。 若文職官吏求為武選,則取身高六尺以上、年在四十以下、強勇可以統人者。 另外,考試中還有掌握特殊兵器等附加專案,如筒箭、機弩等。 只要合格,不論出身門第、官位、家境如何,由兵部官員憑考試成績,綜合高低差異,分別掄才挑選,授予不同武職。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詔試武貢士。 華州的郭子儀以「武舉異等」中第,補右衛長史,累遷朔方節度使。 在唐肅宗時,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遂成再造之功",賜封汾陽王。 只是唐代登科錄中未記載武狀元之事,也沒有發現武科登科錄。 武舉考試雖始於武則天,而終唐之世,也未見還有武進士科武狀元之名。 雖然有若干制科武選記錄,進士科卻尚未發現史料。 但是,唐武則天終究舉辦了我國武舉考試制度的第一次科考,此舉不僅僅"混淆世族盤據",也打破了腐朽的門閥蔭襲世官的一統天下,開拓了"廣收俊傑瑰偉英異之士"的新局面。 唐朝的武科考每年舉辦一次,開科時間、間隔固定,確定了武科的"常科"特點,即"進士科"的特性。 據說在洛城殿上,武則天還曾親自閱試天下中式貢士。 杜佑撰寫的《通典》卷十五中記載武則天於載初元年(689)二月"策問貢人於洛城殿,數日方了"。 另外,為避免考官利用特權,杜絕賄賂作弊,她還在科舉史上首先下令在考卷上用紙糊上應考舉子的姓名等個人資料。 雖然此兩項尚未形成規定和制度,但是應該說"殿試"和試卷的"彌封"及其在科考中運用,武則天也開了先河。 五代十國雖設文進士科,卻並未開武進士科。 時至宋朝,武科舉制度趨於完備。 宋朝初年,鑒於唐末五代武人專橫割據之禍,宋太祖提出"宰相須用讀書人"的尚文抑武主張。 宋太祖趙匡胤是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上皇位的。 後又杯酒釋兵權,將兵權牢牢抓在手中,他太知道把握軍權的重要了。 在他採用將武將養起來的辦法后,怎麼可能再招來一批呢。 他寧肯充實加強皇家衛隊,招募彪悍士兵來做自己的保鏢。 到宋太宗時,娛樂升平日久,武備愈來愈廢弛,"業無可采,上馬則隕"。 以後又尚浮言、輕武備,武科久久不被人們所關注。 天聖八年(1030),宋仁宗設武科取士,"親試武舉十二人,先閱其騎射而後試之"。 慶歷三年(1043)五月,又下詔設置武學於武成王廟(姜太公廟),此為我國建立武學之始。 後來以朝臣吳育等奏疏反對,僅過三個月即廢棄。 慶歷年間,皇帝下詔武科應試舉人"先試以孫(子)吳(子)大義,以策對為去留,以弓馬為高下"。 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下詔複建武學於武成王廟,選文武官中知"兵"者在武學內作為教授。 生員經考試按等第推恩,有兩省待制,或本省鈐轄以上三人保舉,堪任將領者,兼領諸衛將軍。 生員以百人為額。 宋朝武舉已經根本上改變了唐朝以前憑武藝選拔人才的作法,僅保留了騎、步射兩項,而且科考用弓不超過當時軍隊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 此外,宋武舉還添置了謀略的考核、"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唐李問對》)經義理論的掌握、對兵書理論的靈活運用和解決當朝現實問題等為考試內容的對策。 要是不能對《武經七書》爛熟於胸,通過經書大義和策問這兩關就難上難了。 因此,識文章、應策對成了入武闱的高門檻。 由於"以策對為去留,以弓馬為高下",武藝高強而策對不入流的壯士被拒之門外。 對於這類人,北宋時武進士科中特設了武藝「絕倫」科,在武舉中設置絕倫科,是宋代武舉的另一個特點。 "絕倫"科舉子的考試內容也有"策對",只是在錄取時放低了文章的標準,武藝考試要加試步射和弩踏,且使弓力也大大高於其他參試者。 等到了南宋時,又將此科變為文武雙全的優選科,終究斷絕了僅憑武功入武闱的機會。 由此可見,宋朝重文輕武,已經到了武舉卻要憑文章方能入選,才做得成武官的地步。 這種情況延續到了明朝。 北宋時將武舉名列前茅者分為三甲,一甲一名武狀元的名稱已無疑,一甲二名和三名尚統稱為榜眼,意指榜上雙眼。 直至南宋時才將一甲二名稱為榜眼,而一甲三名則另稱為探花。 此後,狀元、榜眼、探花的叫法再未改變。 歷明、清各朝沿襲下來。 至此,武科舉一甲一名"武狀元"等名目已成定式。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又開武科解試,"武舉解試始於神宗,三歲一試"。 宋淳化年間還確定了考試彌封制。 武科舉、武狀元從唐朝始設,至此,基本上完成了系統性、完備化建制的過程。 自北宋仁宗趙禎天聖八年(1030)開設武科,到南宋度宗趙鹹淳十年(1274)最後一科武舉,共計開武舉78科,產生78名武狀元。 宋代武舉在唐代武舉的基礎上逐步走向完備。 首先,宋代武舉開始了殿試,整個武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解試、省試和殿試。 殿試的出現顯示出宋代統治者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其考試週期多為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也有第一次武舉殿試與第二次武舉殿試僅隔一年。 從時間上看,宋代武舉子是六月底在兵部報名后,八月考試。 解試內容有二項,即考武藝和試文章。 武藝以考弓馬為主,先「步射」,後「馬射」,由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具體承辦,弓馬合格,參加文章考試。 文章考試先考策問,後考《武經七書》。 省試在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內容與解試基本相同。 殿試在三月至五月,由皇帝親試,先由皇帝考查騎射后,再考策論,而武狀元則是根據考生的成績與皇帝的好惡而產生出來。 其次,在考試內容上,宋代武舉一改唐代武舉只重武藝的做法,變為既考武藝,又考策論,從整體上表現出一種尚文抑武的傾向,其目的是為了求得能徵善戰的儒將,其結果是宋代的武進士與武狀元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他們中的不少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有的在朝政上做出了成績,如朱熠、蔡必勝等; 有的還成為軍事理論家,如華岳、江伯虎等,有的成為獨當一面的戰將,如程鳴鳳、許思純、張建侯、厲仲方、周虎等人。 再者,宋朝統治者首先建立了為武舉而設的學校--武學,採用的教材是《武經七書》,使武舉人才的培養有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武學,作為納軍事人才的培養於教育系統之中的軍事學校,是宋代對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一個貢獻,也是宋代武舉制度臻於完備的一個例證。? 宋代武舉制度也較注重相關法規的建設。 南宋孝宗皇帝於淳熙六年(1180)頒布了武進士從軍后在定級、授職等待遇的第一個法規--《補官差注格法》,此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進士的授官階別、待遇,對鼓勵武進士從軍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金朝武科舉將武進士考試成績分為上、中、下三等。 金朝武舉並不重視對兵書的考核,而只重騎射。 所謂有關孫、吳兵法考試,十道題只要通過三道,就能評為下等。 除五代十國外,元代是另外一個沒設武科舉的朝代。 據《續文獻通考》記載:「元代不設武舉,專事承襲」。。 元朝的統治者僅用蒙古人、色目人作為蔭襲的武備官員,漢人則被視為可能造反的隱患,是極不可靠的潛伏勢力。 甚至於規定,漢人數家只允許有一把菜刀,鐵制的器具似乎都存在著殺機。 既不准漢人(包括未上陣的士兵)私藏兵器,也不准許他們學習武藝。 漢人聚集在一起,因有謀反的嫌疑,也在禁止之列。 自然不會有什麼武科可言,也談不上有武狀元。 明朝以文抑武,選舉"陵夷"。 《皇朝文獻通考》中記載:「宋元以來,亦沿詞賦策論之舊。 至故明末,造取士則專尚文學而武備日弛,論官則爭尚浮言而實政漸墮,人才盙辨識,選舉陵夷。 "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而起,以刀劍奪取天下而稱帝。 他手下一大批武將也沒有經過武學、考科舉,全是無師自通,視武舉無足輕重。 雖然在洪武二十年(1387)"從禮部請,立武學,用武舉,其武臣子弟令於各直省應試。 "但是並未施行。 至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昭天下文武官,舉通曉兵法謀略出眾者"在"帥府試策略,教場試弓馬。 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定武舉六歲一行,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許騎射。 "至弘治十七年(1504)"改定武舉三年一試,張榜賜宴。 "只是主考官全由翰林院文人擔任。 最後一個明朝皇帝思宗於崇禎四年(1631)親自閱視武殿試,他越來越感到以文章取武狀元,授任武官,實在是"本末倒置,無過於此。 "即使到明末,重在武藝臂力還是策問韜略之爭,依然未休。 明思宗下諭:考試武人就是要以技勇為主,如果有方略,即使是文字粗陋一點,也要錄取。 崇禎十四年(1641),皇帝已經深深領悟,得有奇謀異勇的武將來護衛朝綱,詔下,而無應試者。 兩年後明王朝滅亡了。 人稱明朝武科舉僅用"陵夷"二字。 清朝是武科舉鼎盛時期,也是衰亡時期。 清沿明制而採取文武並重的辦法。 滿清是在馬背上得天下的,崇尚武功是根深蒂固的。 此外,從入關建立大清國,內外戰事不斷,武官戰將的補充、內外戰爭的需要使朝廷不能不重視武備; 而籠絡漢族人中「武可拜將」的傑出人才也是維護一統的需要。 順治三年(1646)朝廷同時開始文科和武科考試,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一般三年舉行一次,有新皇帝即位或皇帝、太后大壽慶典,另加恩科考試。 考中者,有武生、武舉、武進士之名。 武童試分三場:頭場馬射,二場步射,合格者再試硬弓、舞刀、掇石,頭二場稱為外場。 三場原試策論,后改默寫《孫子》、《吳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等武經七書,稱為內場。 經縣試、府試合格,方能參加由學政主持的院試。 武科鄉、會試三年一次,順治元年(1644),"定武舉會試於辰、戊、醜、未年。 各直省武鄉試於子、午、卯、酉年"。 武鄉、會試都分內、外場。 外場考官,順天鄉試和會試,欽簡大學士、都統四人擔任。 內場考官,順天鄉試以翰林院二官員為正副主考,進士舉人出身的京員為同考官。 會試則以「內三院(翰林院等)二員為主考官,科臣二員、部臣二員同考官,御史二員為監試官」。。 各省鄉試,以總督為監臨,巡撫為主考,科甲出身的同知、知縣四人為同考官,本省總兵一人同考外場。 順治二年(1645)規定:頭場試馬射,二場試步箭,再開弓、舞刀、掇石以試技勇。 三場試策二篇、論一篇。 順治十七年(1669)曾停試技勇,康熙十三年(1674)又恢復。 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為馬、步箭各發六矢,增馬射地? 一矢。 馬箭以縱馬二回發六矢,中三矢考為合式,缺一者不准試箭。 步箭射三十步外布侯,發六矢中二矢為合式,缺一者不准試弓刀石。 "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 三項必有一、二項合式,方准入三場。 三場為內場,清初試策二篇、論一篇,康熙四十八年(1709)規定,以《論語》、《孟子》、《孫(子)吳(子)司馬法》出題,改試論二篇。 嘉慶十二年(1807)、以應武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余字,即日完成,不能書寫或塗寫錯亂者為違式。 武鄉試中額,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為文鄉試中額之半。 雍正、乾隆時,以陝、甘健勇多於他省,兩次增額20名。 武會試中額,少則100名,多則300名。 康熙三十三年(1694),內場分南北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改為分省取中。 武殿試亦三年一次。 順治二年(1645)定會試之後,在當年十月份內舉行殿試。 以內閣、翰林、詹事各部院堂官四人為讀卷官,兵部滿、漢堂官為提調官,禦史為監試官。 初制策題標目進呈,由皇帝欽定三條。 試策后試馬步箭弓刀石,歷時二日。 武殿試雖先試策論,后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 道光十三年(1832年),宣宗即有此詔:「武科之設。 以外場為主。 其弓力強弱,尤足定其優劣。 至馬、步射本有一日之長短,第能合式,即可命中。 ""默寫《武經》又其餘事,斷不能憑此為去取。" 歷科一甲武進士,均從能開十二力強弓的中式武舉中挑取。 試畢,由兵部將記名武舉繕寫名單進呈,再由皇帝親定甲第,交讀卷官填榜。 然後在太和殿傳胪,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武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武進士出身。 一甲前三名,分別稱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不得人時,一甲亦可不滿三名。 例如: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三十年(185O)庚戌科,三次武科一甲分別只取一、二名。 嘉慶二十四年(1819)己卯恩科,僅取一甲一名,其餘不補。 以示掄才大典寧缺勿濫。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朝廷以武科"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下詔"永遠停止。 "武科舉歷唐、宋、金、明、清等數朝,至此,壽終正寢。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王來聘,明崇禎四年(1631年)武科會試,王來聘獲第一,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授副總兵。 崇禎五年(1632年),孔有德(明登州參將,后降清)據登州反明,官軍久攻不下。 次年二月,用火藥攻城,城塌,官軍殺入又被叛軍擊退。 王來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再次登城拼殺,不幸受傷陣亡。 清乾隆年間修《勝朝殉節錄》賜谥"忠愍"。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武狀元張三甲,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后一位武狀元
古代的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那个东西叫爱情的回答-悟空问答 https://bit.ly/3dZqg9V
------------------------------
宋朝承襲唐朝,北宋開始武舉在真宗鹹平三年,並逐漸向制度化、程式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固定的考試程序、內容、錄取名額、授官制度等。 宋代武舉的設立,促進了民間武學教育的發展,提高了軍隊和民間的身體素質,對於培養和選拔軍事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促進軍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提高了習武人員的理論修養,促進了武藝與兵家謀略及陰陽家思想的結合,推動了武藝訓練理論、戰術思想的發展,是宋代科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宋代 武舉 武
學 教育 科舉制度自唐至清末共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以致有人謂之為"中國第五大文明"[1]關於科舉的研究近幾十年逐漸升溫,我國科舉制度分為文舉和武舉,縱觀我國科舉制度的研究,大多側重於文舉制度的研究,論述武舉的研究相對冷清。 武舉是專為選拔武官而設的科目,始設立於唐武則天統治時期的長安二年(702)。 由於長期以來受"重文輕武"思想的影響,武舉作為科舉制度的組成部分,不為人們重視。 但它卻是科舉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軍事史、教育史、武術史及武學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 宋以前武
舉 關於武舉制的確定時間一般都認為始於唐朝,事實上,非正式的武舉制,從隋朝便開始了。 隋煬帝大業三年(西元608年)四月曾下詔曰「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 或節義可稱......。 庶幾非遠,文武有職事以上宜依令十科舉人"[2],這十科中,想必有關於武舉的一科甚至數科,科目都是臨時規定,並沒有像後來那樣形成為定製。 唐貞觀十二年(西元638)年,"始於左右屯營於宣武門,領以諸位將軍,號稱'飛騎'。 其法:取戶二等以上,長六尺闊壯者,試弓馬四次上,翹關舉五、負米五斛行三十步者。 複擇馬射為百騎。 "[3]天正式開武舉之前,已有了某些課試揀拔武勇人才的做法。
武舉制度正式建立是在武則天時。 《通典? 選舉三? 歷代制下》雲:"(武則天)長安二年(西元702)年,教人習武藝,其後每歲如明經進士之法,行鄉飲酒禮,送於兵部。 "[4]開元十九年(西元721年)诏武貢人與明經進士同鄉飲酒禮。 其鄉貢武舉人上省,先令謁太公廟。 每拜大將及行師冠捷,亦宜告廟"。 武舉之制,從此確定下來。 武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有:長垛、馬射、馬槍、筒射、步射、穿剳、翹關、負重、才貌、言語。 武舉, 其試用有七一曰射長垛, 人中院為上,人次院為次上, 人外院為次。 二曰騎射, 發而併中為上, 或中或不中為次上, 總不中為次。 三曰馬槍, 三板四板為上, 二板為次上, 一板及不中為次。 四曰步射射草人, 中者為次上, 雖中而不法, 雖法而不中者為次。 五曰材貌, 以身長六尺已上者為上, 已下為次六曰言語, 有神采堪統領者為次上, 無者為次。 七曰舉重, 謂翹關, 率以五次為上第[5]。
薛謙光言:今武能制敵之科,只今彎弧...... 是知謀將不取於弓馬,良相不資於射策。 願將明制,循名責實。 文則試以效官,武則令其守禦[6]對武舉考試忽略軍陣謀略有看法,但卻正好反映了武舉考試對武藝的重視。 雖然在軍隊人才選拔上忽略了兵法的研習,但武舉在一定程度上為唐朝政權選拔了一批軍事人才。 唐代正式設立武舉,開啟軍事選拔人才的新局面。 武舉制的影響和意義不可低估,這種面向社會各階層選拔武勇之才的方法,為此後歷朝歷代所沿襲。
二、宋代武舉
1、宋代武舉考試程序及考試
內容 五代時期雖戰亂頻繁, 科舉取士並沒有中斷,但卻不設武舉。 武舉制始於唐代,晚唐以後便廢弛。 在宋朝初期太祖時,確立以" 文官"治國的方針, 故不設武舉。 但由於北方少數民族長期對中原眾地構成軍事威脅,時"仁宗天聖七年(西元1029年)閏二月二十三日詔置武舉,並頒布第一個《武舉條例》。 "在外即本州長史看詳年業,如委實堪召試,即其名聞奏,合格即從試"[7]《自西元1030年起,武舉並隨進士,諸科開設。 傳至英宗趙曙確立三歲一貢舉的制度之前,武舉貢選無定期,訖於南宋(西元1274)年,未嘗更易。
宋代武舉與文舉一樣為三級考試制度, 即解試、省試和殿試。 除此之外,還有一比試。 比試是解試之前的資格試,有時又稱為"引試"。 比試在京師由兵部委官看詳,在緣邊地帶則由帥司主持,其課業分為武藝與程文兩項。 比試人員總額一般限制在二百人左右,惟沿邊地區,因兵事需要無一定限制。 具體的考試內容和程式如下:
武舉解試由行在兵部主持。 兵部通過解試,發放解額一般在七、八十左右。 解試課業與比試一樣仍分作弓馬武藝和程文試。 其中程文試一頂或課以兵法《七書》,或試以謀略策問,其試題份量與省試相仿,根據應舉人藝優於策或策優於藝的特點,發解又分為絕倫與平等兩項[8]。
省試即兵部試。 其考課內容因循比、解試,分為弓馬武藝和程文策問。 兵部試武藝常分弓步射、公馬射、弩踏、抡使刀槍器械等科目,其中又以步、馬射為主。 依武舉省試程式,一般先試弓馬。 弓馬不精者被淘汰。 程文包括策問和墨義。 所謂墨義試,即講釋《韜》、《略》、《孫》、《吳》、《司馬》諸兵書大義。 所謂策問,即以時務邊防或經史事涉兵機者為問題,限七百字成文。 武舉發解到省,一般為七十人左右。 神宗熙寧八年, 因《六韜》不全, 規定限於《孫》、《吳》出義題, 義題凡十道, 並分兩場試, 以參照取長, 兼杜舞弊, 其取錄標準, 基本上是重策輕藝[9]。
殿試之設,創於武周。 北宋天聖八年(西元1030年)親試武舉十二人,是為宋武舉殿試之始。 殿試雖也有閱視弓馬武藝一項,但以策問為主。 殿試初設時尚有黜落, 至仁宗嘉佑二年, 凡經殿試者均免黜落[9]。 宋朝武舉在唐的基礎上,開始向制度化、程式化方向發展。
2、宋代武舉的特點
宋代的武舉雖然沿襲唐代武舉制度,但其有自身的特點。
2.1 宋代武舉考試最大的特色就是文武兼顧, 對於提高武人的文化素養具有很大益處。 另外,宋代武舉制也提高了武將的地位。 如, 南宋高中時, 武舉"殿試第一, 與同正將, 二、三名同副將, 五名以上和省試第一併同準備將"。
2.2 武舉制度化、程式
化 嘉祜八年十月诏令尚書兵部與兩制重新議定"武科"制度[。 次年翰林學士王 等言"參詳複置武舉除依舊制, 欲乞較試以策略定去留, 以弓馬定高下, 其間以策略武藝俱優者為優等,策優藝平者為次優,藝優策平者為次等,策藝俱平者為末等。??" 中優等者與殿直,次優者與奉職,次等者與借職,末等者與殿侍、三班差使, ??。 詔可。 "[是為治平元年武舉格,與天聖七年格相比, 它在評判等級, 授官序位方面, 有了愈加明確的規定。 天聖七年後,"武科"並隨進士、諸科開設。 天聖八年確定了三歲一貢舉,至此宋代武舉制度的人才選拔上開始走向制度化。 在應試方面,宋代武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先為比試,比試通過後才有資格參加解試,以此類推,最終走向殿試,是宋代武舉制程式化的最終體現。
2.3 武舉制涉入兵
法 宋代在"武科"考試中增設程文是武舉制度一個新的發展。 程文包括策問和兵書墨義。 最初稱"試策"。 治平元年,學士賈黯奏:"請如明經之制,於太公韜略。 孫、吳、司馬諸兵法, 及經史言兵事者, 設為問目, 以能用己意或引前人註釋,辭明理暢,及因所問自陳方略可施行者為通。 "诏從之,並"命館職兩人與判兵部同試策一道。 "這個"策", 實際已包括後來所設的兵法。 熙寧三年(1070)十二月「三班院言殿直雷乞試六韜、孫、吳兵書義十道」 ,此後熙寧五年又有兵書墨義一科,即講釋諸兵書大義,而策則主要以時務邊防及經史言兵事者為問題,進行答對。 策初試一道,紹聖四年(西元1097年) 增為兩道后,未再變更。
三、宋代武學教育
1、宋代武學的沿
革 宋代武學始於仁宗慶歷三年(西元1043年)五月,經歷三月而廢停,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三月復建武學於武成王廟,直至靖康南渡而不廢 。 "武學生員以百人為額"。 當時對武學入學的資格作了不同規定:在京無品位低級使臣、門蔭子弟、平民,經京官薦保及考核得入學;由地方官員薦舉武舉人得免試入學。 這種由在職官員奏舉武學生員的方法直到神宗元豐(西元1078-西元1085年)年間依舊循用。 至徽宗崇寧年間(西元1102-1106年),諸州置武學,京師武學生員多由地方考選升貢,未入州學"而從保舉以試者,附試武學外舍" 。 宣和二年(西元1120年),因州縣武學即罷,複用元豐法收錄武學生員。 宋室南渡後,政事多紛亂無序,武學也隨之馳廢。 紹興十六年(元1147年)三月,"令臨安府修建武學",四月兵部呈武學條格。 武學在南宋重立,直至宋亡,凡二百三十餘年。
2、宋武學教學體制
宋代武學教學體制實行王安石的三舍法,即上、內、外三舍。 多以二百人為額,其上舍生三十,內舍生七十,外舍生一百。 南宋時期,將生員額限制在百名,其中上舍十人,內舍二十人,外舍七十人。 在京武學外舍生、非在學人員以及徽宗時的諸州學生通過一年一度的公試和三年一度的補上舍試,可進入內、上舍。 考試標準據等級而定,如熙寧五年令規定:"步射以一石三鬥,馬射以八鬥,矢五發中的;或習武伎,副之策略,雖弓力不及,學業卓然,補上舍生,毋過三十人。 試馬射以六鬥,步射以九鬥,策一道,《孫》、《吳》、《六韜》,義十道五通,補內舍生"。 其中上舍又分為三年等級。 在一般情況下,上舍上等人可直接受官,上舍中等人免省試,上舍下等人免解試。
仁宗慶歷到神宗熙寧年間武學教職稱教授,選文武官員中知兵法者充當。 神宗元豐年間改制后,改教授為博士,並增設武學諭。 高宗紹興二十六年令規定:"武學博士、學谕各置一員,內博士於文臣有出身曾預高選人充任,其學谕差武舉人","置學正一員兼學錄,掌儀一員兼司書,直學一員兼司計","置六齋,每齋差置長谕各一人"[16]。 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六年於臨安府重修武學,四月兵部呈武學條格,摒棄了薦舉免試的舊例,並限制食祿人入學的數額,至孝宗乾道五年也被廢止。 從此,參加入學考試就成為謀取武學生員資格的唯一途徑。
武學課程的設置除研習兵法、操練弓馬外,還講釋「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故博士、學谕人選多以"一文一武"充當。 徽宗時建設的諸州武學,又別置教諭主持之,多以武舉或武學上舍出身者充任。 這樣的課程設置使一部分文人走出書齋,挽弓射箭,騎馬習武,使武人在挽弓射箭、騎馬習武的同時研習兵法,更加完備充任了國家軍事基礎。
四、宋代武學於武學教育的歷史作用
宋武學作為中國古代惟一形成的軍事教育制度,推行一百多年。 其做法、經驗以及觀念,對以後的軍事學校教育有一定影響,在軍事學校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首先, 武舉強化君權。 通過武舉來強化皇權, 加強君主專制, 是歷代武舉的共性。 其次,武學教育的開設,為軍事進入學校領域奠定了基礎,但並沒有給當局者帶來過多的軍事人才。 宋代武舉、武學除軍事理論外, 主要著重於騎馬、射箭、馬戰、弓力和器杖方面的訓練, 以提高這些技能的身體素質練習,這些軍事學習專案是武學中的主要教學內容。 武學的建設,使軍事武藝進入學校領域,使其有專門機構,但是客觀上提高了"武"的地位,使軍事體育的教學方法、措施、目的、思想進一步完善。 武舉的選拔宗旨是選拔將帥人才,實際上朝廷對武學出身的人很少重用。 這些不僅僅是和宋代一些皇帝昏庸無能有關,而且也和國家防備鬆弛有很大關係。 最後,武舉的設置與武學教育的結合,使民間產生大量的武術結社組織,推動了城市武藝活動的蓬勃發展。
總之,宋代在承襲唐朝武舉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武舉制度,並促進了軍事武學教育制度的開展,促進了民間武學教育的發展。 對以後的金代、元代和清等朝有很深的影響作用。宋史研究-宋代武举与武学教育 – ZhaoJiaRen.org思想文化 https://bit.ly/3wV5eSs
--------------------------
通過考核武藝以選取武學人才,先秦時已經出現。
構建武學學校,專門培養軍事人才,肇始於唐,興盛於宋。
唐承隋制,開科取士,且到了武則天朝,又增設武科,選取武學人才。
彼時的武舉考核主要是以戰鬥中的各種技能,以及體能素質為主要專案,僅試武藝,不試策論。
唐朝最有名的武狀元是郭子儀。
宋代創立了比較完備的武學體制,並開始將武舉制度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開始呈現出體系化、成熟化的特點。 武舉考試的原則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馬定高下。
元朝統治者不願意看到漢人習武,終元一代,沒有舉行武舉。
在明王朝建立前一年,即吳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頒布了文、武兩科取士的詔令,廣求天下能人賢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舉鄉試如期開科,第二年會試。 會試三場過後,第十天面試,朱元璋親自觀其騎射。
朱元璋主張亂世用武,治世用文。 洪武朝正是由亂入治之時,朱元璋的心思是:通過科舉取士,一次性選取出文武雙全的人才。
可是,從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文舉連試了三年,朱元璋認為這些挑選出來的"後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罷科舉不用。 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開科,同樣只從文科取士,未開武科。
三年後,即洪武二十年(1387年),禮部看朱元璋還沒有開設武科的意思,就奏請立武學,用武舉。
朱元璋大不以為然,回復說,你等這是將文武分拆開來,長此以往,天下就沒有文武全才的人了。
其後的建文、永樂兩朝,也都沿襲了朱元璋的思想,未開武舉。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國已不復洪武、永樂兩朝的威風霸氣,也沒有仁宣兩代的承平晏樂,盜賊蜂起,邊患頻仍。
監察禦史朱鑒於是上《請設京衛武學疏》,以唐代武舉挑選出裴端、郭子儀為例,說就因為唐王朝得到了這樣的蓋世大材,從而收到再造奇功,提出開武學,以典武科的建議。
正統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朱鑒的奏請,下令在南京、北京各辦一所武學,立武學學規。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撻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偉烈雄風,聽說瓦剌犯邊,便輕啟親徵之舉,結果在土木堡被俘,武舉之立也因之擱淺。
到了天順八年(1464年),也就是大明朝建立后的第九十六個年頭,英宗病逝,憲宗即位。
憲宗深以"土木之變"為恥辱,而西北邊防也已成為了明王朝的心腹之患。 再者,武職世襲弊竇叢生,八股取士又難錄得全才。 於是,於該年十月批准公佈了明朝第一部《武舉法》探究︱中国武举制度兴衰记:从武举走出了哪些忠义之士?-历史频道-手机搜狐 https://bit.ly/3a9cJLw
----------------------------------
科舉制度由隋朝建立,在唐朝進行完善,這之後一直是歷朝歷代選拔賢才官吏的重要制度。 魏晉時期實行九品正中制,此制度專為高門士族服務,官位,比較壟斷,直至南北朝時被廢除,隨即採用科舉取士的辦法。 隋朝時期先設秀才、明經兩科,後置進士科,科舉制度逐漸形成,此制度深受各階級知識份子、地主貴族的歡迎,更是受到當時君主帝王的高度關注。
唐朝皇帝不僅繼承了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還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發展,所形成的新的制度分為制舉和常舉兩種,這句更能體現選拔官員的精神和原則。 而唐代對科舉制最大的發展就是建立了武舉制度。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一、過關斬將——武狀元"賜及第"的功夫深深有幾許
1、翹關拔山之力,緯地經天之才——武舉制度確立的初衷
《新唐書》有載:"長安二年,始置武舉。 "
但在西元657年,唐高宗就已經開始採用制舉的形式來昭告天下,要求五品以上的州官刺史精心尋訪軍事上的人才趕赴洛陽參加武試。
他在《令百官各舉所知詔》中指出:「比者貢寂英奇,舉非勇傑,豈稱居安慮危之志,處存思亂之心? 如不旌賁遠近,則爪牙何寄?"
在以往的科舉考試中,太宗皇帝雖然"賺盡英雄盡白頭",但此中的"英雄"多為明經、進士制度下選拔出來的文官,是以朝中文武失衡,嚴重缺乏英勇果敢的軍事人才。 為了應對軍事上的需要,唐高宗頒布詔令,要求各級官員積極選拔英勇無畏、力氣強大、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人,"賞纖善而萬眾悅,罰片惡而一軍懼。 "此後劉仁願、婁師德應試從軍。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2张
再後來唐高宗在武成殿親自召見各州舉人,並以何為「天陣、地陣、人陣」作題,試圖將原來的軍事人才選拔機制改為正式性的常舉,用以為朝廷選拔更多勇敢殺敵、治國建軍的將士謀才。 是以後來朝廷規定,舉行常舉考試的同一年裡,也開展武科考試,進行武舉考試的考生"每歲如陰經、進士之法,行鄉飲酒禮,送於兵部。 ”
2、穿土為柴利潤,斷木為人:細數武科考試中的御馬騎射之功
由於武科考試制度剛剛確立,女皇武則天並不清楚通過何種方式來選拔武將,所以唐代的武科制度注重個人的武藝,選出的武將多是身材魁梧、一身腱子肉的武士,光在氣勢上來看就能讓士兵們敬畏三分。 此時的武舉考試內容包括:「步射、騎射、舉重」等科目,除了這些與個人武藝有關的測試,在「才貌、言語、神采」上也有所要求。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3张
具體來說,武舉考試包括"平射"和"武舉"兩項。 其武舉考試內容包括長垛、馬射、步射、平射和簡射,兼具翹關、負重以及身材等方面的甄選。 對於翹關,要求其「長丈七尺,徑三寸半」,「凡十舉後,手持關距」,不得超出一尺的距離。 負重者,身背五斛大米,行走二十步,如果都"中第","亦以鄉飲酒禮送兵部。 ”
長垛,屬於"平射"考試中的唯一專案,考察考生瞄射遠距離箭靶的準確性。 其中長垛一科的考試形式是,考生用五十五公斤的彎弓,射約22.38克的箭矢每人三十支,根據箭矢射出去的準確度來判定考試的合格程度。
不論是騎射還是,都旨在考核考生的體力,除此以外,對考生的身高也有著一定的要求:以身長六尺以上者為次上,以下為次。 即要求考生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對當時的唐朝人來說,這個要求近乎苛刻,且更"神采堪統領者"為佳,這個要求標準在當時來說還是不好掌握的。 到了宋代,武舉考試就不單單是只考武功那樣單一,對武官也要求其有治軍之才。 明朝時更改為才識為主,武藝次之。 即在筆試中不合格的應試者就不能參加後面的武試,直到清朝時期,考試的順序又改為先試馬步射,之後在比力氣懸殊,武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參加筆試。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4张
以上可得出,唐代武舉更加偏重於技藝神勇,重點是馬上的本領功夫要過硬,其制度還不夠完備,這一時期只能說是武舉的創制時期,一直到明代這個制度都沒有確定下來。 清代時則大不相同,此時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也相對比較公正,武舉制度日漸完善。
二、一門五都督,三科兩狀元——論武舉及第者的榮譽時刻
狀元,也即"狀頭",考官將新科進士的"狀(個人戶籍等資料)"連同科舉成績一起上報給皇帝,用作"面試"的簡歷。 雖然武進士科比文進士科晚了近100年,但其同文舉同等重要,錄取的第一名皆稱"狀頭",即"狀元",武舉第一名稱為"武狀元"。
武狀元是通過武試最後一項——殿試,由皇帝欽定的一甲第一名所賜予的稱號。 據現存史料記載,由宋代開創武舉殿試先河開始,從宋神宗熙寧九年,到光緒二十四年,有名可考的武狀元共有168位。 第一個有真實記載的武狀元是宋神宗熙寧九年的薛奕,他通過馬射、步射和策文等武藝文才的考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第一。 當朝天子宋神宗也作詩讚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樣子。 "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5张
明朝時期的科舉制度延續時間較長,武科舉出身的軍官也相對較多。 明朝中期的抗倭名將俞大猷就是武科舉出身。 他年少時喜好讀書,也鐘睐学劍。 考中秀才後,承襲父親「百戶」世職,再於1535年考中武進士,授予「千戶」軍職。 後到處碰壁,1542年向巡按禦史自薦,得以上京,被分配至宣大總督翟鵬賬下,卻因嘴不饒人不得重用。 好在兵部尚書毛伯溫"慧眼識珠",賞識他的"千里之能""兵略之才",讓其回鄉后任命為汀漳守備,這才讓他成為一名真正的領兵之將。 隨後他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步步升遷,最後官至總兵官,無論他後期如何,憑藉武科進士出身最後抗倭、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蹟,也足以讓歷史記住他。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6张
三、武舉制度的確立時期——清朝:對好勇鬥狠之徒的偏愛
清朝建國之際就開始舉行同文科舉考試同期的武科舉考試,來籠絡各民族驍勇善戰的鬥狠之徒。 凡是通過基層考試獲得武試資格的武秀才,就可以參加武鄉試,此外,綠營兵丁也可以直接報名參加鄉試。 通過鄉試的參考者就可以參加會試,會試及格后才能進入沒有淘汰的殿試。 殿試即排出三甲名次,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 當時的滿族有世職制度,一開始時不能參加武科舉考試。 直到雍正年間才有了允許滿人參加武科舉考試的鬆動。
武科舉的鄉試和會試皆分內外三場。 第一場為馬射,第二場步射和技勇,最後一場是內場,為文試,考策論,分手題和次題。 清朝初年明確規定,一甲進士可授予副將、參軍等職位,後面的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之職。 清初以後武狀元、榜眼、探花皆有新的授予官職,獲封後再到兵部選取實官職。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7张
清朝每次鄉試在全國錄取的總名額近1000名,會試名額300到100人不等,是以通過武科舉考試成為軍官人不在少數。 據統計,清朝軍隊中有將近13%的軍官是武科舉出身。 即便如此,武狀元成為全軍統帥或一代名將的情況也是十分少見。
光緒二十三年,皇帝詔曰:「著即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 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 至此,清朝的文武兩科考試落下帷幕,即便清朝自稱文武並重,講究"文以治國,武以安邦",但武舉仍然較之文具超遜一籌,是以武舉早文舉四年退出歷史舞臺。 自武舉誕生之日起,歷經一千兩百年,於光緒二十七年「壽終正寢」。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8张
結語
由唐至清,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武科舉考試始終還是以武藝考察為主要內容。 而中國古代的武狀元,很難像文科狀元那樣,可以憑藉身份成就一番雄圖霸業,必須要靠自己的實力和實戰經驗,在現實戰場上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才能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 有學者根據現有的資料文獻統計,自武科舉誕生之日起,至清末廢除,共產生了文武狀元777位,其中武狀元只有近兩百人,光是清朝就已經佔了109個。
不僅如此,以武科狀元出身的軍官,最後功成名就的更是鳳毛麟角,這大概就是古代武科舉出身之人的悲哀吧。 由此可見,古代的武舉考試一點都不比科舉容易,不僅需要強大的體力,還需要足夠的腦力。 幸然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開放自由,相容並蓄,並不講究功利名垂,所謂"世間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出狀元。 "狀元已經不是讀書的最高追求,在這個社會穩定、發展繁榮的現代社會,只要你堅持正確的方向,足夠努力,為你的夢想不懈奮鬥,在任何行業你都能拿下"狀元"的頭銜。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 文史谷 https://bit.ly/2PZF14t


從武舉考試看"窮文富武"
从武举考试看“穷文富武” - 知乎 https://bit.ly/3a9TcLc
古語雲"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古人要想從平民晉級上層社會,只有兩條道路,或習文,或練武,通過科舉來改換門庭。
而這兩條成功的道路上,練武相對習文對經濟條件相對要苛刻太多。 武科舉最早為武則天稱帝後為選拔親信武將而設,當時的考試專案是步射、馬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
下面詳細解讀下考試內容
1、射,考核應試者各種射箭之技的水準。 主要專案有射長垛,考試方法是在一個箭靶上畫有五環,射者離箭靶一百零五步,然後蹲下射箭;馬射,考試方法是,在賓士的馬背上向指定的目標射箭;步射,就是射草人。 還有一種「筒射」,據史料記載,這種筒射的弓箭有一定的機械裝置,因可「激矢射敵,中者洞貫」,所以稱之為"筒射」。。
2、馬槍,考核馬上使槍技能。 其考試的方法是應試者手持一根長一丈八尺、重八斤的大槍,然後在飛馳的馬背上左右擊刺,須將放在場地上四個木人頭上的木板刺落下來,而木人不倒。
3、測力,測試應試者的力量。 測試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翹關",所謂翹關是應試者抓握一根長一丈七尺、直徑三寸半狀似門關的大木條,其後手離木條頂部不能超過一尺,連續翹舉五次,後來增加到十次;另一種測試力量的方法是負重,要求應試者身上"負米五斛,行二十步"。 斛,古代的重量單位,漢唐制度,十鬥為一斛,一鬥為十升,而一升米約為4市斤,依此,"負米五斛",其重量可知。
4、材貌,考核的內容則是有關應試者的身體條件及語言應答情況。
首先一個人要想參加上述武舉考試,首先你得有裝備吧? 古代生產力落後,弓箭都是手工製作,非常費勁,在考工記·弓人有記載:
就是說,做一把弓,要冬天準備材料(乾材,就是做弓身的木頭),春天煮牛角(六材之一,下面不再贅述),夏天治筋,秋天用膠、漆、絲把上面三種材料合起來,冬季固定弓體,檢查漆紋是否有剝落。 合格的話,然後下一年春天再上弦,那麼這把弓才能做完。
以上可見古人做一把弓是多費勁,價格當然也就會非常的高,至於箭,也是不便宜。 箭是消耗品,箭頭是鐵的,還要做成錐形,並且對強度要求很高,在古代冶鐵技術落後的條件下是很費勁的。 就連國家打仗都會回收射出去的箭,宋趙萬年所寫的《襄陽守城錄》對古人為了防止敵人回收箭矢做了很詳細的介紹:由於知道金軍箭不夠,經常收集宋軍射出城外的箭使用。 乾脆宋軍也不射箭,弓箭手重新練習做弩手,讓金軍沒有箭可以回收使用............
再說馬,參加武舉考試有馬術上刺槍專案,兵器肯定要花錢的,根據記載,唐朝初年一把鋤頭 50文 (鐵或鋼制的農具)其實兵器要比鋤頭用的材質好,暫且只算它50文錢,馬才是最重要的,並且武將騎的馬可不是拉車耕地的馬,是戰馬。 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 按唐書記載,唐玄宗曾說過和突厥互市貿易中,突厥14000匹馬,要換給他們50萬匹绢。 換算過來是35.714匹绢換一匹馬。 安史之亂后,和回鶻換馬要40匹绢——回預約恃功,自乾元之後,屢遣使以馬和市繒帛,仍歲來市。 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動至數萬馬——所以40匹绢這個價格是過高的。
再考慮到唐代馬政互市的性質,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正常的市場價格應該要比互市貿易的低,所以30到35匹绢等於一匹馬的價格,大約是合理的,也就是一匹馬大約為24到28貫左右......
唐朝貞觀年間,1斗米只要三四文錢就能買到,唐朝1斗米的重量約有現在的6.25公斤,1文錢相當於現在的0.25元人民幣,也就是二毛五分,用1元錢,甚至還不到1元錢,就能買到6.25公斤的大米! 一毛六買1公斤大米! 簡直便宜得讓人吃驚了! 這樣相比之下,就知道戰馬有多貴了。 古代一貫錢=1000枚銅錢,24貫錢=2萬4千枚銅錢........ 要是按照前段所述一鬥米4文,能買多少大米?
測力後文有詳細解讀,再說最後一項才貌,古代選拔人才很注重外貌的,顏值不高有本事也沒用。 傳說鍾馗文武全修,豹頭環眼,鐵面虬鬓,相貌奇異,經綸滿腹,剛直不阿,考中狀元因為皇帝嫌棄他長得醜而不被入取,氣的自己撞柱子身亡..............
不過古代文官、武將的才貌是完全兩個概念,。 古人覺得武將必須體格健壯高大威猛的,長得小鮮肉、像韓國歐巴早就被淘汰了.........
到了宋代對武舉制進行了重大改革。 宋代重文輕武,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取消了臂力測試。 早在宋真宗年間,朝廷就開始考慮有關武舉制的問題,至稍後的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年)二月,正式下詔開設武舉。 宋代的武舉考試,分為武藝與程文兩類,也就是"外場"與"內場"。 其中,外場是武藝考試,科目有步射、馬射、弩射及舞弄刀槍技藝,依應試者不同水平,分為上、中、下三等,有時,應試者的刀槍技藝還要與他人比試;內場 是文化知識考試,主要包括策問與兵書墨義,策問是應試者根據考試題目論述自己的軍事方略,而兵書墨義,則是應試者或引用前人註釋或個人認識來闡述歷史上的諸家兵法。 與唐代相比,宋代的武舉考試取消了諸如「翹關」」負重「及」材貌」等專案,而武技與文才相結合,並將考試的等級分為比試、解試、省試與殿試四種,不同的級別,其要求也自然有所差異,這為後來明清武舉制奠定了基本模式。
到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恢復武舉,簡單到只一項,可以概括為:射。 分兩種射法:步射和騎射,區別在於有馬無馬。 宋朝武舉六月報名八月考,先武後文,加設了文化課,"武經七書"(《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李衛公問對》),默寫精要,另有問答題。 這規矩操蛋,文化課過不去你就滾蛋。 明朝更操蛋,先考文化課,文化不行不許射,生育率直線下降。
到了宋代您要想參加武舉考試光買得起武將裝備可不行了,因為增加了文化課考試。 武將也得有文化啊。 雖然不如文科舉那麼嚴格,但是從小您也得讀書認字,兵書戰策、書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人小時候又得讀書,又得練武,沒經濟條件可是達不到的
元朝廢除科舉,人家蒙古人各個能打,再說也不信任漢人帶兵,您就歇菜吧(現在才明白為啥《明英烈》里元順帝要開武舉考試,為啥能有那麼多漢人前往)
明清兩代則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發展,更顯完善。 但整個明朝武舉並不理想,武舉制度到崇禎年間才趨於成熟了。 就在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他曾頒布文武科取士之令,但其後不了了之,一直到明憲宗朱見深時,才訂立出了武舉考試的內容及具體辦法。 在考試等級上,明代武舉制分為鄉試、會試與殿試三級,在考試程式上也與前朝不同例如弘治六年(1493年)的武舉考試,先是內場的策論,然後為外場的弓馬,策論達不到要求者不許參加騎射;正德十四年(1519年),則要求初場先試馬上射箭,然後才考策論。 萬曆末年又準備設置將材武科,考試內容上,初場試馬射、步射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第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第三場考核應試者的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識,不過此科僅為設想,並沒有正式實行過。
清代武舉制度大致延續明代,但更為完備。 考試內容分程文策論的內場和考核弓馬技藝的外場,但外場中增加了諸如"拉弓""舞刀"與"掇石"之類測試勁力、技藝的專案;在等級上,將明代的三級製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種。 以鄉試為例,鄉試的"拉弓"需應試者在馬射、步射之後,拉開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然後舞動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大刀,還要將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搬離地面一尺,三項中能一二者為及格,不及格者就不得進入下一場考試。
說到"掇石",既為舉重,說道舉重,大家肯定以為跟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裡那種現代舉重一樣,其實舉的物品與規則完全不同
真實的武舉舉重 是這玩意,這玩意有多重? 分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舉起方法也有要求,"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把"掇石"提到胸口,看起來不難,但事實上對腿力、腰力、臂力、指力的要求極高,一般沒有常年專業鍛煉的人想把它拎起一寸都不可能
2017年浙江省浦江縣虞宅鄉一處百年古宅的庭院裡發現一塊大石頭,據專家研究後認為這是古代武舉考試用的"掇石"當時有幾個年輕人和記者躍躍欲試,最後誰也沒能把這塊石頭按照古書記載標準抬起來,最後兩個成年男子合力,把這塊石頭抬起來一點,但是很快就覺得太重放下
看完了是不是覺得扎心了? 整個清代武舉人考試中,掇石第二場"技勇"必考專案,另外兩項考驗力氣的分別為拉弓、舞刀
拉弓的三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 斤)、十力(相當於100 斤)、十二力(相當 於120 斤)。
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完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 刀的三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完整的清代武舉考試順序是
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共分三場。 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策論武經。 因為場地不同,前兩場也稱"外場",第三場也稱"內場"
第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 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是考察伏射能力的專案。 二場試步射、技勇。 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 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臂力。 它共分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
第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相當於文化課考試。 文化考試對大多數武士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屢有變動。 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 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 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 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 乾隆時,又改為策一題,論一題,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 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寫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當時社會上重文輕武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糾糾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如清代前期了。 以上所介紹的考試辦法,是會試一級的,會試以下的鄉試、童試,考試辦法基本上與會試相同,只二場弓、刀、石的分量相應降低,馬步射降為九發二中為合格。
諸位看的是不是頭都大了? 要想在清代考個武舉,得考這麼多科目。 就說力氣吧,成天吃粗糧沒肉食哪來的力氣? 讀書餓肚子勉強可以看書,並且餓肚子讀書反而更清醒,范仲淹在南都學舍讀書時,煮粟米二升,作成濃粥一器,經過一宿就凝結了;用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切斷數十莖蔥蒜來吃它當飯.......... 而練武吃不飽,吃不到好的東西可沒力氣的。 並且古代窮人想讀書,可以去寺廟的,寺廟有藏書,並且寺廟一般都給讀書人免費提供住宿地方,並且還能蹭點寺廟的飯吃,雖然有時候遭點白眼兒,比如王播是唐代穆宗、文宗兩朝宰相。 他父親去世很早,母親無力撫養兄弟三人,王播便寄居在揚州木蘭院讀書,與僧人共齋。 時間久了,僧人對王播產生了厭怠情緒,過去是開飯前敲鐘,到後來僧人用完齋飯才敲鐘,待王播到來時已飯盡釜空。 王播在饑寒交迫中奮發讀書,終於進士及第。 也就是說讀書人儘管遭點白眼兒,還是能找到免費吃住讀書的地方學習的。 而練武可不行,我師父說,古代庵觀寺院是萬萬不敢留練武人的,一怕留下的是土匪強盜禍及自己,二怕練武人傷人官府追查惹麻煩。 武舉考試條件不單這麼苛刻,入取率也比文科低很多,以清朝康熙年為例,康熙二十六年(1687)規定,武鄉試錄取名額約為文鄉試的一半,全國共八百四十名左右。 其中河北省(直隸),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 會試錄取名額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錄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間。 康熙十八年定額一百名,後來又規定不拘定額,特別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額,只按考試成績,奏報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臨時酌定錄取人數。 酌定時也要考慮到各省都有名額,但一甲、二甲只依據成績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每科參加會試的武舉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時多到兩千人左右,進士錄取額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計,那麼錄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幾人中取一名,顯然,考取武進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代宗师”杨露禅孙禄堂为何不考武举?不是不想,是考不上_手机网易网
从武举考试看“穷文富武” - 知乎 https://bit.ly/3a9TcLc


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清朝武進士武舉人列表+清代臺灣科舉之文進士+明朝進士列表+清


武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e5hAQ
武舉是中國、朝鮮、越南科舉考試制度中的武科,目的是選拔軍事人才。源自中國,由武則天於公元702年開始推行,考試內容包括箭、弓、刀、石等。以後宋、明等朝都有武舉,至清朝時改稱武科。中國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
相對於文科考試,中武舉者稱為武舉人,武舉第一則稱為武狀元。同文科舉一樣,武舉亦有作弊案件,雖然比較不嚴重。
唐代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貌、體格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有將帥之姿者」。
宋代
宋仁宗以來便有武舉制度。每舉率七十人赴省試。前期軍頭引見司於內弓箭庫試驗弓馬,於別所附試程文七書義五道、兵機策二道。榜首為補保義郎,與巡檢差遣。
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武兵法等。
宋室渡江以後,試弓馬於殿前司。每舉登第者率20人。
淳熙二年三月乙已,詔武舉第一人為補秉義郎,堂除諸軍計議官。七年,改武舉殿試第一名與御前同正將,三名以上同副將,五名以上及省試魁同準備將,始為中舉者即從軍之先例。
武舉出身的人士,亦有「絕倫」的評價標準。淳熙十年,凡邊縣武舉出身人,能「射兩石弓,馬射九斗」,謂之「絕倫」[1]。
明代
明代時武舉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明初實行屯兵(世兵)制,武科取士首重武學,武選途徑有四,分別為世職、武舉、行伍、納吸。因武學的完善,武舉延至天順八年首開,嘉靖元年(1522年)議准《武舉條格》,武舉遂成定製,分鄉試、會試、殿試,鄉試馬、步射及試策論一道,會試馬、步射及策二道、論一道。
明代亦有和武舉類似的會舉,但只讓南北兩直隸的功臣後裔和武官子弟參與[2]。
清代
至清代時,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併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清代武舉分鄉試、會試及殿試三級。鄉試分三場,首場考馬射,二場考步射及技勇,合稱外場,三場默寫武經。會試亦分三場,內容與鄉試相同。殿試於太和殿舉行,皇帝親試。馬試立三靶,各距三十五步(一百七十五尺),二回六矢,再射地球一次,中三為合始可考步射,弓以三力為準。步射立一高五尺五寸、闊二尺寸布靶,與射者距三十步(一百五十尺),六矢中二者為合,弓以五力為準。技勇包括拉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技勇弓必開滿,刀必舞花,石舉離地一尺為合。內場默寫武經一段,以不錯漏及端正為合。
明朝武狀元
王來聘
清朝武狀元
從順治三年(1646年)至光緒二十四(1899年)年間中武狀元者合共109人。
順治朝(7人)
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郭士衡,山東章邱人。
順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金抱一
順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王玉璽,浙江仁和人。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於國柱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劉炎,浙江山陰人。
順治十七年庚子補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江蘇上元人
順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霍維鼐,山東濟寧人。
康熙朝(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吳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秦藩信,順天宛平人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張英奇,直隸深州人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郎天詐,浙江山陰人。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荀國樑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羅琪,浙江會稽人。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王繼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徐憲武,直隸人。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王應統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張文煥,甘肅寧夏人。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曹日緯,京衛。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繳煜章京衛。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馬會伯,甘肅寧夏人。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曹維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楊謙,江蘇儀征人。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田唆,直隸獻縣人。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李顯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李如柏,甘肅寧夏人。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賽都,漢軍正紅。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年)封榮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林德鏞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李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曹國瓊,漢軍鑲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王元浩,山東膠州人。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齊大勇,直隸昌黎人。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孫宗夏,陝西鎮安人。
乾隆朝(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馬負書,漢軍鑲黃。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哈攀龍,直隸任邱人。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朱秋魁,浙江金華人。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賈廷詔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董孟,漢軍正黃。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張兆潘,江蘇泰興人。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張大經,山西風台人。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哈廷梁,直隸獻縣人。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顧麟
乾隆二十二年『醜科(1757年)李國樑,直隸豐潤人。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馬全,山西陽曲。 壬中科時已取中探花,名馬瓊,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段飛龍,直隸永年人。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德灝,滿洲正黃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白成龍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錢治平,順天霸州人。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林大彪,浙江江山人。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李威光,廣東長樂人。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玉懋賞,山東福山人。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邢敦行,直隸定州人。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黃瑞,浙江江山人。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劉雙,順天大興人。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劉榮慶,江蘇泰州人。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馬兆瑞,山東臨清人。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劉國慶,江蘇泰州人。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玉福,漢軍鑲黃。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徐殿飆,山東掖縣人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邸飛虎
嘉慶朝(12人)
嘉慶元年丙辰科(1796年)黃仁勇,廣東海陽人.
嘉慶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雲龍,直隸阜城人。
嘉慶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寧,廣東南海人。
嘉慶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直隸蔓城人。
嘉慶十年乙丑科(1805年)張聯元,直隸獻縣人。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徐華清
嘉慶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汪道誠,江西樂平人.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1811年)馬殿甲,河南鄧州人。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丁殿寧,山東益都人。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武鳳來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徐開業以傳臚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鍾英推升狀元,陝西神木人。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昌伊蘇,滿洲正黃。
道光朝(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張雲亭,直隸清豐人。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張從龍,山西臨縣人。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李相清,山西陽曲人。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吳鉞,山東蓬萊人。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李廣金,山西靈邱人。
道光十一年辛卯科(1831年)林秋華,竹塹六張梨人。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牛鳳山,河南沿縣人。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波啟善,滿洲正紅。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王瑞,直隸安肅人。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郝光甲,直隸任邱人。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趙雲鵬,河南汝陽人。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慶,漢軍鑲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張殿華,直隸棗強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吳德新,直隸東明人。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直隸晉州人。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陽春,四川華陽人。
咸豐朝(5人)
咸豐三年王子科(1852年)田在田,山東鋸野人。
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溫常勇,直隸天津人。
咸豐六年丙辰科(1856年)王世清,直隸南和人.
咸豐九年己未科(1859年)韓金甲,山東歷城人。
咸豐十年庚申科(1860年)馬鴻圖,直隸撫寧人。
同治朝(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史天樣,直隸邯鄲人。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黃大元,直隸懷安人。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張蜀錦,直隸廣平人。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陳桂芬,浙江天台人。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丁錦堂,福建上杭人。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張風鳴,河南西平人。
光緒朝(11人)
光緒二年丙子科(1876年)宋鴻圖,福建侯官人。
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年)佟在棠,直隸天津人。
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年)黃培松,福建龍泉人。
光緒九年癸未科(1883年)楊廷弼,河南祥符人。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宋占魁,山東昌邑人。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李夢說,山東陽谷人。
光緒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張憲週,山東琿城人。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卞賡,江蘇海州人。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張鴻翥,江西鄱陽人。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武國棟,直隸天津人。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張三甲,直隸開州人。
武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e5hAQ


鄭冠,生卒年不詳,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癸卯科狀元,主考官是禮部侍郎王起,同榜還有袁不約、李敬方。事蹟失考。
鄭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RScWA
------------------
袁不約,字還樸。新城(今浙江省富陽縣西南)人。[1]
長慶三年鄭冠榜進士第。開成年間入蜀,劍南道四川節度使李固言聘為幕僚,加檢校侍郎。[2]仕至職方員外郎。[3]有詩一卷,[4]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首。
-----------------
李敬方,字中虔。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1]
郡望隴西(今屬甘肅),李憕曾孫。生卒年不詳。長慶三年(823年),鄭冠榜進士及第。大和初為金部員外郎,遷祠部郎中,轉戶部郎中。[2]開成年間,遷諫議大夫。[3]開成五年,官長安縣令。[4]武宗會昌六年以事貶台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司馬,[5]宣宗大中初遷明州刺史,[6]大中四年(850年)轉任歙州(今安徽省歙縣)刺史,[7]曾因患頭風癢悶,入浴黃山溫泉。[8]工於詩,「才力周備,興比之間,獨與前輩相近。」[9]有《李敬方詩》一卷,[10]今佚。《全唐詩》存其詩八首。有子李縠,生李琪。
李敬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Jdq9j
--------------------------------
中國科舉史上唯一的文武雙科狀元——鄭冠
科舉制自隋煬帝實行以來,為國家輸送了大批人才,簡直可以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大發明,科舉制開始只有文舉,後來武則天開創了武舉,就像我們的現代有文科理科考試一樣,文科理科都稱霸的人我們稱之為學霸,在現代這種學霸還是比較多的,在古代文武雙全的人也不少,但是在科舉史上,勇奪文武雙科狀元的只有一個,他就是鄭冠。
鄭冠(793年—853年),出身及生平不詳,他善於書法,元和九年(814年),篆 寫了著名的《濟亭記》,但失傳。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參加科舉考試,當時考官是禮部侍郎王起,試題為《麗龜賦》等,有袁不約、李敬方等28人考得進士,鄭冠最後奪得狀元,開始官場仕途。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再參加武舉考試,同科考試者有李式等人,鄭冠最後奪得狀元,官至戶部郎中,後事跡不詳。
823年奪文舉狀元,828年又武舉狀元,鄭冠因此成為中國科舉史上唯一文武雙科狀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xpzl8r.html
-------------------------
鄭冠,生卒年不詳,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癸卯科狀元,主考官是禮部侍郎王起,同榜還有袁不約、李敬方。事蹟失考。
鄭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RScW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