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官員能夠獲得的最高的諡號/很多人窮其一生也不能獲得一個進士,朱珪作為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就能夠獲此殊榮,可見朱珪是非常聰明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B7rnf

古人往往一人多名,有諡號、別名、別號、室名、筆名......等,可反應其思想行為或作為精神寄託。若辨認不清,往往產生謬誤。故須利用查別名、別號或筆名之工具書,以幫助查找、辨認正確資料。https://goo.gl/PC7xEf


諡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s1KnB


 0E25nLttj1  

諡號是什麼意思?諡號的歷史發展是怎麼樣的?
2016-06-03 00:32:20
諡號是什麼意思?很多古代的帝王都有他們的死後諡號,比如秦穆公、趙孝成王、漢武帝等等。其實大家一直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只有帝王才有諡號,這是不對的。其實諡號也包括一些諸侯、大臣,尤其是有比較高的地位之人,主要是想表現其生平以及一些修養等總的評價。那麼到底諡號的發展史是什麼樣的呢?有哪些記載呢?
諡號是什麼意思:有關諡號的記載
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兩代就有5935人,占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諡號是什麼意思:諡號的發展歷史
諡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這是諡法之始。《周禮》說:「小喪賜諡。」小喪,指死後一段時間。《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因此把它廢除了(「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
《史記·秦始皇本紀》)。直到西漢建立之後才又恢復了諡號,並一直延續至清末。
由於諡號的歷史不斷的發展,所以諡號的稱呼方法也是不同的,有字數的不同、有根據自己的性格等來詮釋諡號。最後還有的成為了一個人的別名。以上就是ak軍事網小編對於諡號的介紹,大家了解了嗎?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QN42NJ.html
--------------------------------------
皇帝諡號、廟號、年號的演變
2016-11-15 由 古今縱橫談 發表于 歷史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死了,大家是要對他蓋棺論定一下的。尤其是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朝廷根據他們的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
這風氣據說出自「鬱郁乎文哉」的周朝,他們把商擊滅之後,開始著手給死了的姬昌和姬發擺擺功勞。結果是一個稱為「文」,一個稱為「武」,也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了。那名目叫做「諡」。「諡者,行之跡也」,也就是說,諡號是死者生前事跡和品德的概括。
諡號按性質可分為三類:
1.表揚性的:
經天緯地曰文,威強睿德曰武,
聖聞周達曰昭,行文悅民曰元,
布綱制紀曰平,闢土服遠元桓,
溫柔好樂曰康,布義行剛曰景,
柔質慈民曰惠,聖善聞周曰宣,
安民立政曰成,照臨四方曰明,
聰明睿知曰獻,布德執義曰穆......
如晉文公、齊宣王、秦昭王。
2.批判性的:
亂而不損曰靈,殺戮無故曰厲,好內遠禮曰煬。
如漢靈帝、周厲王。
3. 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懷,在國遭憂愍(min,三聲)。
如晉愍帝。
諡號是一些固定的字,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義。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諡;有的則是惡諡。一般說來,帝王因其地位至高無上,獲得美諡居多,這說明諡號並不完全反映真實事跡。臣下之諡,由朝廷賜予。如諸葛亮的諡號是「忠武」,歐陽修的諡號是「文忠」。臣子的諡號兩個字的居多。在宋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的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如范仲淹。
但是,諡法在秦朝時也曾一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贏政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認為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於是下令廢除了諡法,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後來到了漢朝,廟號、諡號才恢復過來。
所謂「廟號」,是根據帝王 去世後,子孫在太廟供奉祭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在上古時,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的是同一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接稱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時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時祭祀時就用每個王生日的天干來稱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兩代的王,習慣上就是以廟號相稱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怎麼區分「廟號」和「諡號」呢?一般說,凡稱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廟號,凡稱某某帝的便是諡號。但在歷史各階段習慣上的稱呼又有些不同。打開中國歷史年表,就會發現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稱「諡號」,如漢光武帝、魏武帝、隋文帝等等。唐宋以來一般都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明神宗等等。
東漢以後,又出現私諡。私諡不是由朝廷賜予的,而是由門生們評定的。如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
明朝中葉後,帝王的稱號又有所改變,多數以年號來稱呼。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繼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建元二年,以此類推。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漢武帝改了十一次年號,唐高宗用過十四個年號。到了明代後才規定一帝一元,才得以用年號稱呼皇帝。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kxrxqvq.html
--------------------
古代皇帝的廟號和諡號是怎麼來的呢
2016-09-06 由 歷史的塵封 發表于 歷史
我們經常說的: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清高宗············這些其實是他們是諡號或是廟號來的不是名稱,廟號和諡號是什麼來的呢,是不是他們一出生就有的了呢?其實不然 廟號是皇帝的尊稱,在皇帝沒死的時候,是沒有尊稱蓋棺定論,例如漢武帝死了,廟號就是武帝,生前是沒有漢武帝這樣講的。諡號和廟號是對先帝的評價。皇帝還活著的時候你叫他廟號就等於詛咒他,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啊,呵呵 開個玩笑,現在很多古裝劇里皇帝還活著就叫他廟號或諡號的還真不少,你們說好不好笑啊。
諡法在秦朝時也曾一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贏政於公元221年統一中國後,認為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於是下令廢除了諡法,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後來到了漢朝,廟號、諡號才恢復過來。諡號: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死後,據其生前業跡評定的 帶有褒貶色彩的稱號。鄭玄注云:"諡者,行之跡也"。 《五經通義》:"有德則諡善,無德則諡惡,故雖君臣可同。" 上古有號無諡,周初始制諡法,至秦廢。漢復其舊,歷代因之, 至清止。帝王的諡號一般由禮官議上。依據生平業績,根據 諡法擬定諡號,奏請欽定。
一,先說「廟號」,清朝十二個皇帝,除了宣統以外,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廟號是什麼意思?辭海里廟號有一個解釋,它這麼說:「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稱廟號。始於殷代,其後歷代封建帝王,都有廟號。」就是說廟號起源於殷代,一直到清朝,廟號的特點是皇帝死了之後才有,皇帝死之後他要進太廟,或者家廟,奉先殿。廟裡頭有一個神主,一個木牌位來祭祀他,這裡頭要給他一個稱號,叫做廟號。第一個皇帝努爾哈赤廟號「太祖」,第二個皇帝皇太極廟號「太宗」,第三個皇帝順治廟號「世祖」,第四個皇帝康熙廟號「聖祖」,第五個皇帝雍正廟號「世宗」,第六個皇帝乾隆廟號「高宗」,第七個皇帝嘉慶廟號「仁宗」,第八個皇帝道光廟號「宣宗」,第九個皇帝咸豐廟號「文宗」,第十個皇帝,同治廟號「穆宗」,第十一個皇帝光緒廟號「德宗」,在清朝如果把皇帝的廟號說錯了,那是要犯彌天大罪。譬如說努爾哈赤他廟號是太祖,如果說錯了,那算最大的不敬,宣統因為他退位之後是民國了,所以他就沒有廟號,這是一。
二,諡號。清朝十二個皇帝除了宣統,每一個皇帝都有一個諡號,什麼叫諡號?辭海對諡號有一個解釋,說:「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死後,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就是皇帝死了之後要給他一個評價,給他一個稱號,叫做諡號。諡號是有嚴格規定的,太祖努爾哈赤諡號先叫「武皇帝」,後叫「高皇帝」,第二太宗皇太極諡號「文皇帝」,第三,順治諡號「章皇帝」,第四,康熙諡號「仁皇帝」,第五,雍正諡號「憲皇帝」,第六,乾隆諡號「純皇帝」,第七,嘉慶諡號「睿皇帝」,第八,道光諡號「成皇帝」,第九,咸豐諡號「顯皇帝」,第十,同治諡號「毅皇帝」,第十一,光緒諡號「景皇帝」,十二,宣統沒有諡號,這個諡號在當時稱謂上是不能錯的,必須嚴格規定,我說這都是簡稱,全稱很長的。你譬如說清太祖努爾哈赤,他的全稱29個字,全稱是這樣的,是「太祖承天廣運,神功聖德,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二十九個字,這二十九個字在當時來說,寫他的冊文、他的生日和祭日,在廟上祭祀的時候,書寫一個字不能錯,如果錯了,官員或者受到懲罰或者革職,甚至於論斬,這二十九個字是清朝所有皇帝裡頭字數最多的,其他有的二十七個字等等。那這二十九個字不好記,努爾哈赤最關鍵是五個字,就是「太祖高皇帝」,實際上屬於他的就是三個字因為「皇帝」那兩個字每人都有,單獨屬於努爾哈赤的「太祖高」,就是他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這是他區別於其他任何一個皇帝的特點,這個「高」字很重要,孝慈高皇后她有「高」,就說她是高皇帝的皇后,這是皇帝的諡號。
文人可以有諡號,但不能有廟號。諡號就是一個皇帝 死後世人給予的封號,予以褒貶。但多是溢美之詞。如漢朝劉徹諡為「武」,劉啟為「景」,還有東漢的「獻」帝,都是好辭。也有例外,如隋「煬」帝,陳後主也被諡為「煬」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zangg.html
-------------------------------
中國皇帝的廟號與諡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里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庄上廟號)、劉庄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祐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除了中國以外,王氏高麗、李氏朝鮮,以及越南的越南李朝、越南陳朝、後黎朝、莫朝、阮朝帝王也有廟號。但是日本沒有採用廟號制度。
諡號為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包括朝鮮、越南、泰國、日本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兩代就有5935人,占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以後,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下諡」之「惡諡」: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並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諡」。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周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
規則
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簧王、趙孝成王、 衛睿聖武公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
漢代時期恢復諡法,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帝,蕭何諡為文終侯。
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從唐高祖李淵開始,打破了皇帝一、兩字諡號的舊例,使用了「神堯大聖大光皇帝」的諡號。武則天時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諡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元聖文神武皇帝」。
皇后之「尊號」即「徽號」。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達16個字,而她的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多達二十五個字(見慈禧條)。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諡號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諡號為:後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21字,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豐帝的諡號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
清代大臣的謚號規定,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可用「文」字。而「文」字的謚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謚「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謚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謚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補充:
中國古代的諡號
民無能名曰神
靖民則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義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執應八方曰侯
賞慶刑威曰君 從之成髃曰君
揚善賦簡曰聖 敬賓厚禮曰聖
照臨四方曰明 譖訴不行曰明 果慮果遠曰明
經緯天地曰文 道德博聞曰文 學勤好問曰文 慈惠愛民曰文 湣民惠禮曰文 賜民爵位曰文
綏柔士民曰德 諫爭不威曰德
剛強直理曰武 威強敵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誇志多窮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淵源流通曰康 溫柔好樂曰康 安樂撫民曰康 合民安樂曰康
布德執義曰穆 中情見貌曰穆
容儀恭美曰昭 昭德有勞曰昭 聖聞周達曰昭
治而無眚曰平 執事有制曰平 布綱治紀曰平 克定禍亂曰平
由義而濟曰景 耆意大慮曰景 布義行剛曰景
清白守節曰貞 大慮克就曰貞 不隱無屈曰貞
辟土服遠曰桓 克敬動民曰桓 辟土兼國曰桓
能思辯觽曰元 行義說民曰元 始建國都曰元 主義行德曰元
聖善周聞曰宣
兵甲亟作曰莊 叡圉克服曰莊 勝敵志強曰莊 死于原野曰莊 屢征殺伐曰莊 武而不遂曰莊
柔質慈民曰惠 愛民好與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剛德克就曰肅 執心決斷曰肅
不生其國曰聲
愛民好治曰戴 典禮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傷
短折不成曰殤
隱拂不成曰隱 不顯屍國曰隱 見美堅長曰隱
官人應實曰知
肆行勞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懼從處曰悼
凶年無穀曰荒 外內從亂曰荒 好樂怠政曰荒
在國遭憂曰湣 在國逢傦曰湣 禍亂方作曰湣 使民悲傷曰湣
貞心大度曰匡
德正應和曰莫
施勤無私曰類
嗇於賜與曰愛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禮曰魏
教誨不倦曰長
肇敏行成曰直
疏遠繼位曰紹
好廉自克曰節
好更改舊曰易
愛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簡 平易不訾曰簡
尊賢貴義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賢敬讓曰恭 既過能改曰恭 執事堅固曰恭 愛民長弟曰恭
執禮禦賓曰恭 芘親之闕曰恭 尊賢讓善曰恭
威儀悉備曰欽
大慮靜民曰定 純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慮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勞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質淵受諫曰厘 有罰而還曰厘
溫柔賢善曰懿
心能制義曰度
聰明叡哲曰獻 知質有聖曰獻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愛親曰孝 秉德不回曰孝 協時肇享曰孝
執心克莊曰齊 資輔共就曰齊
甄心動懼曰頃 敏以敬慎曰頃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鮮言曰靖 寬樂令終曰靖
威德剛武曰圉
彌年壽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補前過曰剛
猛以剛果曰威 猛以強果曰威 強義執正曰威
治典不殺曰祁
大慮行節曰考
治民克盡曰使
好和不爭曰安
道德純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內思索曰思 追悔前過曰思
行見中外曰愨
狀古述今曰譽
昭功甯民曰商
克殺秉政曰夷 安心好靜曰夷
執義揚善曰懷 慈仁短折曰懷
述義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業曰烈
剛克為伐曰翼 思慮深遠曰翼
外內貞複曰白
不勤成名曰靈 死而志成曰靈 死見神能曰靈 亂而不損曰靈 好祭鬼怪曰靈 極知鬼神曰靈
殺戮無辜曰厲
愎很遂過曰刺 不思忘愛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好變動民曰躁
不悔前過曰戾
怙威肆行曰醜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鋪位曰幽 動祭亂常曰幽
柔質受諫曰慧
名實不爽曰質
溫良好樂曰良
慈和篃服曰順 柔賢慈惠曰順
博聞多能曰憲
滿志多窮曰惑
思慮不爽曰厚
好內遠禮曰煬 去禮遠觽曰煬
內外賓服曰正
彰義揜過曰堅
華言無實曰誇
逆天虐民曰抗
名與實爽曰繆
擇善而從曰比
逸周書 諡法解第五十四
  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民無能名曰神。稱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德象天地曰帝。靜民則法曰皇。仁義所在曰王。賞慶刑威曰君,從之成群曰君。立制及眾曰公。執應八方曰侯。壹德不解曰簡。平易不疵曰簡。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湣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剛強理直曰武,威強澼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敬事供上曰恭,尊賢貴義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事堅固曰恭,愛民長弟曰恭,執禮禦賓曰恭,芘親之闕曰恭,尊賢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
  威儀悉備曰欽。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諫爭不威曰德。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有伐而還曰厘,質淵受諫曰厘。博聞多能曰憲。聰明澼哲曰獻。溫柔聖善曰懿。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協時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大慮行節曰考。執心克莊曰齊,資輔供就曰齊。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令民安樂曰康。安民立政曰成。布德執以曰穆,中情見貌曰穆。敏以敬順曰頃。
  昭德有勞曰昭,容儀恭美聽昭,聖聞周達曰昭。保民耆艾曰胡,彌年壽考曰胡。強毅果敢曰剛,追補前過曰剛。柔德考眾曰靜,恭己鮮言曰靜,寬樂令終曰靜。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制曰平,布綱治紀曰平。由義而濟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耆意大慮曰景。清白守節曰貞,大慮克就曰貞,不隱無屈曰貞。猛以剛果曰威,猛以強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辟屠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國曰桓。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內思索曰思。追悔前過曰思。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受諫曰慧。能思辯眾曰元,行義說民曰元,始建國都曰元,主義行德曰元。
  兵甲亟作曰莊,澼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于原野曰莊,屢征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克殺秉政曰夷,安心好靜曰夷。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述義不克曰丁,迷而不悌曰丁。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剛克為伐曰翼,思慮深遠曰翼。執心決斷曰肅。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忄寒曰戴。
  死而志成曰靈,亂而不損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神曰靈。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不顯屍國曰隱,隱拂不成曰隱。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勞祀曰悼,恐懼從處曰悼。不思忘愛曰刺,愎狠遂過曰刺。外內從亂曰荒,好樂怠政曰荒。在國逢難曰湣,使民折傷曰湣,在國連憂曰湣,禍亂方作曰湣。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蚤孤鋪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動祭亂常曰幽。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禮曰魏。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內怠政曰煬。
  甄心動懼曰頃。威德剛武曰圉。聖善周聞曰宣。治民克盡曰使。行見中外曰愨。勝敵壯志曰勇。昭功甯民曰商。狀古述今曰譽。心能制義曰度,好和不爭曰安。外內貞複曰白。不生其國曰聲。殺戮無辜曰厲。官人應實曰知。凶年無穀曰糠。名實不爽曰質。不悔前過曰戾。溫良好樂曰良。怙威肆行曰醜。德正應和曰莫。勤施無私曰類。好變動民曰躁。慈和便服曰順。滿志多窮曰感。危身奉上曰忠。果慮果遠曰趕。息政外交曰攜。疏遠繼位曰紹。彰義掩過曰堅。肇敏行成曰直。內外賓服曰正。華言無實曰誇。教誨不倦曰長。愛民在刑曰克。逆天虐民曰抗。好廉自克曰節。擇善而從曰比。好更改舊曰易。名與實爽曰繆。思厚不爽曰願。貞心大度曰匡。
  隱哀之方,景武之方也,施為文也,除為武也,辟地為襄,服遠為桓,剛克為發,柔克為懿,履正為莊,有過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德為平。失志無轉,則以其明,餘皆象也。和,會也;勤,勞也。遵,循也;爽,傷也;肇,始也;憹,治也;康,安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服,敗也。秉,順也;就,會也;忄寒,過也;錫,與也;典,常也;肆,放也;穅,虛也;澼聖也;惠,愛也;綏,安也;堅,長也;耆,強也;考,成也;周,至也;懷,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捷,克也;載,事也;彌,久也。


 

歷史上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稱號
2017-03-08 由 筆翰 發表于 歷史
國號
國號,即國家稱號。中國古代的國號就是朝代名稱。歷朝建國者第一要事即確立國號。國號很早就有,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國為國名,又都以中國為通稱。至晚明、清初西方傳教士東來,他們均稱明清兩朝為"中華帝國",簡稱即是"中國"。實際上,中國的第一個國號是"夏"。
諡號,
分為官諡,和私諡。為東亞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比如「周文王」、「周武王」、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到後期,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廟號
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然而,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
此外,有的君主死後,會有多個廟號,廟號並不唯一,這是追尊、改諡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
另,文人可以有諡號,但不能有廟號。
年號
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劉徹繼位後,始有年號的出現,始創年號元狩,並追建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尊號
尊號是中國、朝鮮及日本歷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時的稱呼。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尊號一般很長,因為大臣們會儘量把好的詞語都往皇帝身上加,尊號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時便開始有群臣上請,並不斷加長。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宋太祖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太后相應的也有類似的號,名為徽號,如慈禧的徽號就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由於尊號太長,所以平民百姓很少稱呼皇帝的尊號。
徽號
徽號在舊時為尊號的別名,即在皇帝和皇后(或先帝嬪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稱號,如:慈安、慈禧。與封號區分,一般妃子封號不稱徽號。
現在指美好的稱號。例:大家送給他詩人的"徽號"。
比如嘉佑四年,群臣再次請上尊號,而劉敞勸阻說:"陛下不受徽號且二十年",說明尊號有時也可稱徽號。
道號
道號,指道士的尊號。一般的道號都是某某子或者某某道人、某某山人、某某散人等居多。也有信眾或後人給他上的尊號諡號。比如純陽子、玄誠子、玄誠道人無為子、無為道人等,大多都帶有本教派思想理念的色彩。
法號
法號,佛教術語,又作戒名、法諱、法名。指歸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即出家眾於剃度儀式舉行過後,或在家眾于歸依三寶、受戒時,或生前未歸依、受戒的在家人歿後於葬儀時,由師父授予的名號。如悟空、悟能、悟凈等。但是應該知道的一個規矩是,"法名"不能隨便人稱呼,是出家僧人的師傅或長輩可以稱,外人只能稱呼"法號"。
封號
封號是帝王、君主加封、賜予的稱號。在中國,封號最遲自周朝開始,直至清王朝伴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在歐洲,封號自封建時代開始到現在的君主立憲國家一直存在;"封號"與"分封"一樣,很大一部分體現在"爵位"的賜封。
外號
外號,指根據人的特徵、特點或體型給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大都含有親昵、開個玩笑、憎惡或嘲弄的意味。根據一個人的特徵等原因,在本名以外另起的名號,也叫綽號、諢號或諢名。
雅號
雅號,多用於人高雅的稱號,也作稱呼,多用於對他人的尊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23gypj.html

廟號與諡號:為什麼有些皇帝不給他起廟號?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Z21B4v


 

諡號(「諡」,拼音:shì,注音:ㄕˋ,中古擬音:zsjiih)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謚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謚號、諡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謚」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諡」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1]
諡法由來
當代研究
目前對於是諡法的理解,多仰賴於《逸周書·諡法解》的整理,但郭沫若在1932年出版的《金文叢考》中提出質疑。他認為《逸周書》是戰國時代的偽書,搜集前代君王的名號,穿鑿附會弄出了諡法,造成了許多諡號有多種解釋。王國維早於郭沬若撰文硏究諡法之起,它們將諡法之興分別訂於不同時期。王氏認爲諡法起於宗周共懿諸王以後〈參見王國維《觀堂集林,通敦跋》〉;郭氏則認爲諡法當起於戰國之時〈參郭沫若《金文叢考,諡法之起源》〉[2]。王國維更據適簋銘文稱穆王,獻侯鼎銘文稱成王[3]等,認為周初諸王如文、武、成、康、昭、穆皆生時稱號而非死後之諡[4]。
文、武、成、康諡號的排列順序,也一再為後世重複。如周文王-周武王,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成帝,晉文帝-晉武帝...-晉成帝,(南)梁文帝-(南)梁武帝,(北)魏孝文帝-(北)魏宣武帝,唐文宗-唐武宗...(參考中國君主列表)。此一傳統延續性,代表諡法是帝王統治合法性的強化手段之一。
傳統說法
依《逸周書·諡法解》對立諡制度的起源的解釋周中期為周公旦和太公望制諡,用以如實反映逝者的生前事跡與功勞[5]。後世諡號之制定遂以諡法為綱。但《逸周書·諡法解》是「蒐羅西周至戰國中期的謚號使用、又將謚字的解釋進行了系統性的歸納,另外還創造出新擬的謚字與謚解。〈謚法解〉的出現使此後的謚法提供了理論的根據。」[6]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7],改而自稱為始皇帝,後世按數字順序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萬世皇帝等[8]。漢代時期諡法又告恢復,至清末止。
種類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 (西周)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有些諡號本身的意思並不壞,但被用某個皇帝身上意思就改變了。例如惠,晉惠帝以後,基本沒人用這個諡號了。還有恭,如晉恭帝、西魏恭帝、隋恭帝、後周恭帝、倒是成了亡國之君的慣用諡號。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秦康公的「康」表示「安樂撫民」;永昌順平侯趙雲的「順」表示「好惡公正」,「平」表示「布綱治紀」。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博昌愍侯夏侯淵的「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蜀漢懷帝劉禪的「懷」表示「慈仁短折」。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隋煬帝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遠禮」,益壽厲侯于禁的「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魯荒王朱檀的「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晉幽公的「幽」表示「壅遏不通」、周靈王的「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如陶淵明被親友私諡「靖節先生」,王通 (隋朝)被門生私諡「文中子」;「私諡」始於周末,到漢朝才盛行起來。
規則
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趙孝成王、 衛睿聖武公等
漢代時期恢復諡法,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皇帝,蕭何諡為文終侯。不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諡號仍然是以一字諡為主,如吳質諡醜侯,劉禪諡思公,孫登諡宣太子,賈充諡武公,蕭子顯諡驕子。
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諡號的舊例,她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時追諡唐高宗為「天皇大帝」,達四字。武則天稱帝後,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諡號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後,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皇后之「尊號」即「徽號」。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達16個字,而她的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23字諡(見慈禧條)。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與民休息,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惟武臣因多封公侯,諡號之極為「忠」,如蜀漢諸葛亮、大唐郭子儀、尉遲敬德諡號「忠武」,宋初名將狄青原議諡忠武,後因故改為較低等的「武襄」,北宋楊業、南宋韓世忠、岳飛(理宗加諡),明初名將如常遇春、靖難首功武臣張玉,清代名將楊遇春等諡號皆忠武,並不能以諡號文武比例論斷什麼。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或21字(明太祖),親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文臣諡號之極為「文貞」如魏徵、楊士奇及康熙帝師陳廷敬等曾獲此諡號,多半為太師的諡號,後避宋仁宗趙禎諱,宋代將文臣最高的諡號改為文正,明代以後恢復「文貞」諡號。
清代皇帝諡21字(光緒帝)或25字(努爾哈赤),和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咸豐帝的諡號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恭親王奕訢的諡號為:忠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兩字諡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文臣而有軍功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諡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s1KnB

古籍中常常出現的廟號、諡號、尊號及年號代表什麼涵義?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Ui9PQC


明朝諡號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1zVuSJ

清朝諡號 - CuteMiyu的創作 - 巴哈姆特 - https://goo.gl/ZvQxSJ

諡號是古代具有一定地位, 名望的人過世以後, 所給予的別名. 其用意為彰顯該員一生的功績或是劣跡, 因此具有蓋棺論定的性質.
而諡號分成了上諡 (美諡), 中諡 (平諡), 下諡 (惡諡) 三種. 上諡為褒揚類, 給予盡心盡力, 且有德有功之人; 中諡為慰勞類, 有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味道; 下諡為貶抑, 批評之意.
到了明清兩朝, 已經沒有下諡了, 甚至也幾乎沒有平諡了. 同時, 是否給予諡號的權利是掌握在皇帝手上. 因此, 諡號已經有點失去原先的功用了.
清朝的諡號, 皇帝為21或是23字, 親王為一字, 大臣為二字
以康雍乾三個皇帝來說:
康熙帝的諡號為: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21字)
雍正帝的諡號為: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23字)
乾隆帝的諡號為: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23字)
康熙帝的諸子:
皇次子胤礽: 封理親王, 諡號為密. 後世稱為理密親王
皇十三子胤祥: 封怡親王, 諡號為賢. 後世稱為怡賢親王
皇十六子胤祿: 封莊親王, 謚號為恪. 後世稱為莊恪親王
皇十七子胤禮: 封果親王, 謚號為毅. 後世稱為果毅親王
大臣:
李光地: 諡號為文貞
張廷玉: 諡號為文和
李衛: 諡號為敏達
劉墉: 諡號為文清
李鴻章: 諡號為文正
至於給諡的標準, 各朝略有不同.
清世祖朝規定 (順治18年, 1661年):
滿洲公侯伯以下, 文武二品以上大臣, 由吏部確覈功績勤勞, 有應予謚者咨部. 應否予謚, 請旨定奪. 漢官應與謚者, 各省撫按及科道官公舉, 由部酌議具題請旨.
清聖祖康熙朝規定 (康熙9年, 1670年):
大學士, 尚書, 左都御史各照品級, 給予全葬, 並致祭銀, 遣官讀文致祭一次. 應否予謚, 請旨定奪.
侍郎, 學士, 副都御史, 總督加級至二品巡撫, 各照所加品級給予全葬, 並致祭銀, 遣官讀文致祭一次. 應否予謚, 請旨定奪.
清高宗乾隆朝規定 (乾隆36年, 1771年):
奉旨, 禮部所奏向來一二品大臣, 身後未具遺本, 及該處未經具奏者, 禮部將應否賜卹之處, 奏聞請旨, 嗣後請將奉旨予謚者照例具請, 其餘概毋庸置議等語. 大臣身後議卹, 乃國家飾終令典, 未便概行停止, 嗣後一品大臣身故, 除已經特旨予卹外, 著吏兵二部及各該旗隨時咨報禮部, 將應否賜卹之處, 專摺具奏, 酌量加恩. 其二品大臣, 照部議毋庸奏請.
清宣宗道光朝規定 (道光24年, 1844年):
又議准, 一品官以上, 應否與謚, 請旨定奪. 予謚者交內閣撰擬謚號, 工部給碑價, 翰林院撰擬碑文. 二品官以下不請謚, 特予者, 遵旨辦理.
大致上說來, 必須官居一品才有機會獲得諡號. 至於能不能得到諡號, 最終的決定權掌握在皇帝手上. 總的來說, 清朝給諡號算是給的蠻嚴格的, 清朝兩百餘年間, 得諡者僅四百餘人, 平均來說每年才兩個.
通常來說, 賜諡的程序為:
1. 請諡. 由死者的家屬, 友人, 部屬, 同僚等向朝廷提出請求, 並呈上死者的生平事蹟報告, 由朝廷方面指派專人核實, 決定是否要給諡號.
2. 議諡. 一旦決定要給諡, 則由禮部通知內閣擬定諡號, 並按照諡法提出候選諡字上呈. 之後由內閣大臣選定四個字以後, 恭請聖裁.
3. 定諡. 由皇帝下達最後的決定, 勾選二字.
4. 賜諡. 由皇帝以詔書形式頒給死者一個諡號, 並派遣專使在喪葬儀式時宣佈.
基本上, 清朝都是在下葬以前會給諡號, 使死者得以蓋棺論定. 這一點與明朝不同, 明朝採行五年一次的集體賜諡.


 0E78ZBIVK5  

 

古代最尊貴的諡號,在清朝只有八位大臣獲得過
2016-08-08 16:45:41
皇帝死後有諡號,如稱為美諡的漢武帝、魏文帝,也有稱為惡諡的隋煬帝。大臣也一樣,死後總要由君臣定個諡號,難聽些的有謬、丑,好聽的那就多了,如文、獻、正、賢,但最值錢的就是「文」諡。
宋朝的文臣都超級牛叉,但能諡「文」只有北宋真宗時的楊億和王安石。而宋朝以後,大臣死後很少諡「文」了,多是兩字,以「文」字開頭,如文獻、文恭、文忠、文顯、文清、文達(紀曉嵐),以及最為尊貴的——文正。
古代大臣要是能得到「文正」諡號,那簡直比現在中了大獎還興奮。明朝大學士李東陽死前聽楊一清說武宗要給他定「文正」諡號,激動的竟給楊一清磕頭,可見「文正」諡號之難得。王陽明這等允文允武的千古完人,死後也不過諡為「文成」。
到了清朝,大臣更是難得「文正」諡號了,皇帝對此諡號極為吝嗇,寧給銀子不給「文正」。清朝從入關到滅亡267年,大臣成千上萬,但死後諡為文正的只有區區八個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和清朝大臣拚命爭「文正」諡號,簡直就是小巫婆見大巫婆了。
按時間順序來,這八個清朝「文正」中排第一的名叫湯斌。湯斌現在的名字很小,但在清康熙年間那可是超一流的名臣。湯斌生於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母親姓趙,竟然入了《明史列傳》,李自成軍攻入睢州,趙氏不屈遇害,遺一子,即湯斌。湯斌在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進入仕途,從此飛黃騰達。湯達為官清廉,而且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研究天理人情。康熙對湯斌非常看重,拔為江寧巡撫(江蘇巡撫),並讓湯斌總修《明史》,其母入《列女傳》,可他的這層身份可能有點關係。咱們知道皇太子胤礽有個老師叫王掞,其實湯斌也是胤礽的師傅。為了讓胤礽成才,湯斌耗費了大量心血,但無奈胤礽不是人主之才,最終白費功夫。
湯斌死於康熙二十六(公元1687年),時任工部尚書。康熙非常痛惜湯斌之才,不惜下血本,給了湯斌「文正」的譜號,這是多少大臣追了了一輩子都追不到的。
接下來一位名叫劉統勛。此公名聲不響,但相信你一定對他的兒子耳熟能詳,就是在民間大名鼎鼎的宰相劉羅鍋劉墉。劉墉並沒有當過宰相,真正當過宰相的其實是他老子劉統勛。劉統勛生於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8年),山東高密人,但生於陝西羌州(寧強)。
劉家是官宦名家,祖、父皆是大官,但劉統勛是靠自己本事爬上來的。劉統勛是康熙舉人、雍正進士,乾隆即位後授內閣學士,是乾隆最為可靠的心腹重臣。劉羅鍋成天參劾和珅,這都是沒有的事,而劉統勛倒是經常參劾名臣大員,張廷玉和訥親都吃過劉統勛的癟。劉統勛任過漕運總督、陝甘總督,並治水有功。乾隆片刻離不開劉統勛,讓他在軍機處行走,相當於宰相。但因為操勞過度,劉統勛於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十一月一天上朝時暴亡。乾隆對劉統勛的死痛哭流涕,並給予了劉統勛「文正」的諡號,人稱劉文正(不唱歌也不說相聲)。
接下來是朱珪,生於1731年,卒於1807年。其實朱珪的政績並不突出,任過福建、湖北、山西按察使,當過禮部侍郎。而朱珪竟能得到「文正」諡號,主要還是因為他是嘉慶的老師。
嘉慶能當上皇帝,和朱珪的幫助不無關係。而且,大家都知道嘉慶最恨的就是和珅,而恰巧,朱珪對和珅也恨之入骨,君臣感情極為默契。紀曉嵐和劉墉沒有斗過和珅,真正與和珅斗的漢大臣,主要是朱珪和王傑。乾隆駕崩後,就是朱珪力促嘉慶抓和珅,並搜出巨額贓款。朱珪死後,按說以這樣的政績很難得到「文正」的,但因為是帝師,所以就得到了。
而下一位「文正」則是公認的「奸臣」,就是嘉慶、道光朝的大學士曹振鏞(公元1755年--公元1835年)。曹振鏞父親曹文植是戶部尚書,清流之家。曹振鏞有一句名言,大家應該知道,就是那六字的做官法寶,「多磕頭,少說話」。
當時人寫了一首《一剪梅》來挖苦這個磕頭宰相,「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曹振鏞萬事不出頭,磨棱兩可,絕不得罪人。道光特別欣賞曹大人,曹振鏞死後,道光把曹振鏞誇成了一朵花,賞了「文正」諡號,讓曹文正地下可以含笑九泉,繼續磕頭當宰相了。
第五個是杜受田(公元1788年--公元1852年),山東濱州人。杜受田和朱珪類似,政績不算太突出,但因為他是咸豐的帝師,所以得到格外恩寵,咸豐幾視之如父。道光在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之間猶豫不決,是杜受田授給四阿哥以密計,讓他裝忠厚蒙人,果然騙了道光,弄到帝位。鄔思道輔佐四阿哥得到帝位是藝術虛構,
但杜受田輔佐四阿哥得到帝位卻是貨真價實。杜受田死後,咸豐非常難過,下詔諡為「文正」。
而這個杜受田,曾經差點把當時還沒有發跡的慈禧置於死地,慈禧恨透老杜。老杜兒子杜翰是咸豐的顧命八大臣之一,但被慈禧干倒,罷廢至死。
第六個「文正」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這面人說千古完人道德楷模,尊稱曾文正公;那面人說漢奸鄶子手曾剃頭的曾國藩。曾國藩不用多介紹,至於怎麼看他的功過,要看站在什麼立場上了。
第七個是李鴻藻。你不要看錯了,不是那個合肥李鴻章。李鴻藻和李鴻章的名字相似,讀音也相似,但他們卻沒有任何關係。李鴻藻是河北保定人,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咸豐進士。李鴻章和朱珪、杜受田又類似,他最終是輔佐咸豐朝的大阿哥載淳的,當年還不到六歲。載淳登基後年號同治,李鴻藻就發跡了。慈禧也很看重李鴻藻清流大佬的地位,累以重用,但政績也不是很突出。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李鴻藻的愛國氣節,他反對對外割地,並和翁同龢一起主張對日本強硬,卻以慘敗收場。因為李鴻藻人品端重,慈禧不討厭他,1897年死後諡文正。
清朝最後一個文正,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文正,名叫孫家鼐,生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安徽壽縣人。孫家鼐其實也是位帝師,和那位清流的不近人間煙火的翁師傅共同當光緒的老師。不過孫家鼐和翁同龢對日本態度不同,孫因國力不夠主張避免開戰,先變法圖強,而翁完全生活在幻想之中,因私主戰,結果不言而喻。
孫家鼐力主變法,並在光緒的支持下,開創了中國人盡皆知的北京大學,當時叫京師大學堂。孫家鼐的晚年,清王朝也即將崩潰,宣統即位後,孫家鼐以83歲高齡去世,總算趕在清朝滅亡前走人,諡號文正。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memKy.html


古代的諡號與現代的褒揚令
人們在日常談及古代帝王時,如漢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這些稱謂視為同一概念,其實,這三者是不同的。稱漢武帝是稱其諡號,唐太宗稱其廟號,乾隆皇帝則是稱其年號。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1)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闢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2)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臣屬之諡,由朝廷賜與。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湣、懷等。
3)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于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五字之多。
4)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等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等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我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諡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另外,在古籍中,對一些王侯將相知名人士也常常不稱其名,而稱其諡號。如稱岳飛作岳武穆,稱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褒揚令與諡號有異曲同工之妙
溯自滿清覆亡後,「禮不下庶人」的陳規被破除了,所以「凡三品以下文武官員死後不予賜諡」的觀念也不復存在了,士農工商凡對國計民生卓有勛勞者,死後都能榮獲總統府所頒的褒揚令,在公而言,作用在勸善與表彰德行;在私而言,使死者家屬感到無尚的榮光。
按筆者的粗略統計,自一九七五年以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共計頒布了四百四十九道褒揚令,受褒揚者除了蔣氏父子及期間的過渡總統嚴家淦外,文臣有張群、黃少谷、鄭彥棻,武將有孫連仲、黃杰、薛岳、孫立人;外交家有沈昌煥、周書楷、劉鍇;情治首長有王永樹、沈之岳、宋心濂;大法官有戴炎輝、金世鼎;大學校長有楊亮功、方永蒸、章孝慈;銀行家有許遠東,經濟學家有蔣碩傑、費景漢;史學家有錢穆、蔣復璁;企業家有吳火獅、陳啟清;蔣氏文膽有陶希聖、程滄波;作家有朱西寧、夏元瑜;報人有李玉階、吳三連、王惕吾;畫家有黃君璧、楊三郎、顏水龍;雕朔家有楊英風、蒲添生;歌唱家有鄧麗君,攝影家有郎靜山,書法家有李普同,篆刻家有王壯為;布袋戲藝師有李天祿,歌仔戲演員有陳明吉;名醫有余南庚、陳五福;考古學家有林衡道,美學家有姚一葦;建築師有何明德;僧人有釋白聖長老、證嚴法師;外籍人士有獻身中國教育事業七十年的美國人趙麗蓮及服務中國天主教六十餘年的法籍司鐸羅寶田。還有一位在南越金甌角闢建九百平方公里的「海燕特區」、組織千八人反共武裝抗共十五年屢挫越共軍鋒芒的阮樂化神甫。
台灣總統府褒揚哪些香港名人?
受總統府褒揚者也有平凡的小人物,如一九九二年十月褒揚的廖鈞,退伍時官止中校,受褒揚事蹟是一九四七年任國軍上士排附時死守四平街碉堡月餘,在所屬全部陣亡、糧盡水竭彈藥匱乏的困境下,在萬千腐屍中擊退共軍數十次進攻,一直堅守至援軍到達,後經美國顧問通知國防部專案特呈元首,頒發青天白日勛章。以上士階級而獲此殊榮,可稱前無古人。時隔四十五年,除明令褒揚,還題頒「忠義孔昭」四字匾額一方,以激勵忠貞。同年十一月褒揚的台北市幼稚園教師林靖娟,是由於校外教學途中,遊覽車不幸起火,她奮不顧身搶救車上六名幼童脫險,自己力竭葬身火窟。一九九六年十月褒揚的桃園龜山鄉家會職員陳長安,是由於在匪徒搶劫農會信用部時,身中槍彈仍緊抱住劫匪,使農會財物未遭損失,總統下令褒揚是為了宣示政府旌表義烈之至意。
總統府褒揚令是為了旌表義烈忠貞
這四百四十九道褒揚令中,有十八道是頒給香港居民的,佔了總數的百份之四點四五。詳情如次:
一、總統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廿九日題頒「義行可風」四字匾額一方,以資表彰港人顏玉瑩捐款賑濟台灣地區風災之義舉。
二、總統一九七八年二月廿二日題頒「義行可風」四字匾額一方,以資表彰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以其出品影片在臺北市義演二日所得,捐作救濟大陸災胞之用。
三、總統一九八○年二月一日頒令褒揚七九年七月患肝病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之球王李惠堂,稱其「抒忠赴義,貢獻良多……經歷艱難,節操彌固」。李惠堂生於香港大坑村,父親是香港有名的建築商,他叱吒球壇二十年,在大型比賽中進球二、三千次。抗戰時,他拒任汪偽政府體育官員,星夜化裝逃離虎口。後在桂林重慶成都等地為慰勞傷兵、安撫戰爭孤兒,舉行足球網球義賽百數十場,曾被國府委任為青年軍體育總教練,授少將官階。中共建政後,他嚴詞峻拒中共的利誘,經香港赴台定居,長期擔任中華民國足球協會顧問。
四、一九八○年三月十五日總統頒令褒揚原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上將,稱其「安內攘外,屢著勛勞……執節懷忠,擁護國策」。張氏在香港組織第三勢力,還在《中國之聲》上撰文(由李微塵執筆)痛罵蔣介石是「毒瘤」,但他多次斥退上門勸降的中共特使,至死未返過大陸,所以蔣經國讚他「執節懷忠」,把他同漢代的蘇武相比。
十八道褒揚令董浩雲佔了兩宗
五、一九八○年四月一日,總統題頒「抒忠報國」四字匾額一方,褒揚(今特首董建華之尊翁)董浩雲捐獻鉅款助建(蔣)中正紀念堂之義舉。
六、一九八○年八月廿五日,總統頒令褒揚珠海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羅香林,稱其「旅居香港,秉持貞固……於中華文化體認彌深,維護愈力」。羅氏曾獲頒勝利勳章與教育部的八德獎章。
七、一九八○年九月十三日,總統頒令褒揚「革命新娘」卓國華女士。蓋因黃花岡起義前,廿二歲的卓國華喬裝新嫁娘,乘花轎將手槍炸彈秘密運入黃興指揮所。三‧廿九失利後,卓氏下嫁化裝吹鼓手之劉梅卿,十年後劉氏在獨立團團長任上被陳炯明枉殺。此後卓氏終身守節,且堅拒回歸大陸,於一九六一年回台定居。她九十歲逝世,係黃花岡起義僅存之勛烈,故褒揚令稱「忠貞自守,黃花晚節,更播芬芳」。
八、一九八二年九月九日總統頒令褒揚退役陸軍二級上將余柏泉。余氏在港受教育,留學英國劍橋,獲大律師資格,復蒙蔣委員長推薦入英國軍校研習軍事,回國後官至副參謀總長、總統府參軍長、三軍大學校長。褒揚令稱「臨陣有功」係指一九四五年一月在曲江之役率部與日寇一○四團激戰九晝夜榮獲寶鼎勛章。余伯泉退役後回港出任台灣官方的港臺貿易公司、台灣民生物產有限公司董事長。余伯泉的七弟余叔韶是香港首位華人檢察官,也是港大法律學院創辦人之一,一九七五年當大律師時因打贏鍾世傑涉嫌勒索一案而聲名大噪。九年前推出回憶錄《與法有緣》,可讀性甚高。
九、一九八三年一月卅一日總統頒令褒揚香港珠海書院董事長江茂森,稱其「育才有方,益宏貢獻……操履堅貞,在艱彌厲」,褒揚令後所附事略讚其「在香港與共黨對抗三十餘年,不以形勢艱險而餒其志,不以環境惡劣而灰其心。」
十、一九八三年八月廿二日下令褒揚(董浩雲名下的)香港金山船務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國立高雄海事專科學校儀器供教學實習之用,頒「熱心教育」匾額一方。
十一、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三日總統下令褒揚港人田家炳捐獻新台幣五千萬元及房屋一所,創設「財團法人田家炳文教基金會」推動社會文教活動,題頒「熱心公益」。四字匾額一方。
一生堅持文化反共的牟宗三被尊為「一代宗師」
十二、一九八八年十月六日,總統下令褒揚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理事長董之英於台灣設立董氏基金會推動公害防治與疾病預防等工作。董氏係滬人,在港經營搪瓷廠與熱水瓶廠,也在高雄、新竹科學園區投資設廠。
十三、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六日,總統頒令褒揚中國青年黨主席李璜,稱其「力闢詖辭邪說,蔚開反共先河」。李璜的反共,比國民黨清黨早四年,一九二三年他就力主以國家主義反對國際主義、以全民政治對抗階級鬥爭。一九五七年,他在香港同張發奎等發起組織「中國民主反共聯盟」,還擔任反共的《聯合評論》週刊社務委員,這份具影響力的刊物慘淡經營到一九六四年十月才停刊。
十四、一九九三年一月七日總統下令褒揚香港人人書局創辦人余鑑明。五十年代末,他將(中華民國)國定本中小學教科書,依照香港教育司署頒布的標準加以修訂,印行香港中小學通用教科書,還推出南洋版華僑小學教科書,故褒揚令稱其「宏揚中華文化,裨益華僑教育」。
十五、一九九三年四月十日,總統頒令褒揚考試委員黃棟培,稱其「懸壺濟世,篤實踐履」,事緣一九四九至五四年黃氏流亡香港時以中醫一技之長養育全家十口,仁心仁術,活人甚眾,遇貧困者,則連藥奉贈。
十六、一九九五年一月廿八日,總統頒令褒揚香港珠海書院校長梁永燊「推廣僑教,海外傳薪」,在兩任僑選立委期間「改進僑務政策,維護僑胞權益,勛獻並懋,海外蜚聲」。
十七、一九九五年四月廿九日,總統下令褒揚哲學家牟宗三教授,稱其為「一代宗師」。牟氏一九六○年應聘來港大主講中國哲學,六八年轉任中大新亞書院哲學系主任,七四年任新亞研究所導師,一九九○年獲港大授予名譽文學博士。他一生堅持文化反共,視馬列主義為中國文化之頭號敵人,一生支持中華民國,呼籲朝野人士風雨同舟,和衷共濟。
十八、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廿六日,總統下令褒揚故陸軍二級上將何世禮。何將軍係香港殷商何東爵士之子,官至聯勤代總司令、中華民國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首席代表、國防部常務次長。褒揚令稱「忠藎謀國,簡策流芳」,是指一九五八年八.二三金門炮戰時他親訪老友、美國海軍總司令柏克上將,就近調撥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之八吋榴彈炮運至金門前線,發揮了壓倒性威力,迫使炮戰結束。他逝世前一個月,曾捐五十萬美金助瀋陽東北大學修建校舍,命名為世禮教學樓,並被聘為校董。
中共十大黨魁的官諡盡皆令人心寒
在海峽的另一岸,中共雖甚重視活人的政治工作,但對失去利用價值的已故名人,似乎缺乏必要的褒揚制度。即以為中共打天下的十任黨魁為例,沒一個有好下場,其諡號也很令人心寒。諸如:
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諡號是「托派份子」「右機會主義者」,墳墓被平毀,四名子女被批鬥抄家勞改。
第二任總書記瞿秋白,死後諡為「左傾盲動主義者」,妻子楊之華被毆擊致死,禍延女兒瞿獨伊,也被指為「叛徒」。
第三任總書記向忠發,死後被定為「立三路線」。
第四任總書記陳紹禹亡命蘇聯,死於異域。紅衛兵挖了他的祖墳,把他八十多歲的繼母打得半死。
第五任秦邦憲死於空難,妻兒七人都受批鬥迫害。
第六任張聞天,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文革時被抄家遊街示眾,死後不准開追悼會,其妻劉英也遭監管審查。
第七任毛澤東,死前五個月聽到十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高呼「打倒秦始皇」,死後妻子被捕自縊,兒子非死即瘋。
第八任華國鋒,因「兩個凡是」被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九任胡耀邦,以「資產階級自由化」被解職,抑鬱以終。
第十任趙紫陽,因「分裂黨中央」被軟禁十六年至死。
康生的諡號加膝墜淵
中共決策層頒布的諡號,是可以隨著黨內派系的升沉而「加膝墜淵」的。例如在中共中央排名第四的康生,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病逝時,諡號係「為我國人民革命事業建立了卓越功勛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光榮的反修戰士」,但是一九八○年十月中共中央批准中紀委對康生的審查報告,下達文件宣佈他是「資產階級野心家、陰謀家、反革命兩面派」。時隔不到五年,諡號便有天壤之差,從天堂掉入地獄。
綜合上述,在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其核心成員多數加入過國民黨,是國民黨的本土派系出走後組成的黨)比起中共來,還是多了些人情味,較少使人感到「人走了,茶就涼了」。
(古代的諡號與現代的褒揚令 全文完博


討論諡號, 最終決定叫做 “文成武德“. 雖然有點搞笑, 不過我也對諡號命名規則有了一點認識.
皇帝的諡號可多可少, 少到 1 、2字、或 3 字, 多到 21 或 23 字.
早期君王的諡號, 如晉文公、楚莊王之類, 大家都還耳熟能詳. 到了武則天之後, 她就弄出了 “天皇大帝“來追諡她的老公. 甚至是活著的時候, 就為自己加封尊號為 “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以至於尊號影響到諡號的長度, 使得謚號的長度突破到 4 個字. 此外, 尊號 (徽號) 可以在國家慶典時逐漸加字變長.
明成祖誅了方孝儒的十族, 既然他殺起人來這麼猛, 官員也不敢在死後得罪他. 因此他的諡號很狗腿地漲到 17 個字的 “後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而不是明宣宗之類的. 乾隆皇帝不想輸給古人, 所以他的諡號長達 23 個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皇帝以外的諡號大致是: 親王 1字, 郡王、大臣 2 字.
大臣的兩個字當中, 第一個字用來分類, 比方說文官可以用 “文" 字開頭, 表彰在文治方面的成就 (文謚), 武官可以用 “武" 字開頭, 表彰他的武功 (武謚). 若是不特別分類, 可以使用 “忠" 字, 這就是所謂的 “通諡“.
因為諡號以短為美, 所以大臣只得一個 “文‘ 字, 就比 “文 X" 了不起. 歷史上得到此榮譽的臣子, 只有王安石, 諡號 “王文公“.
第二個字就有既定的排序法, 使人一聽就知道其功績的高低.
文官: 正忠恭成、端恪襄順
武官: 忠勇穆剛、德烈恭壯
比方說文官以 “文正" 為最高榮譽, 武官以 “武忠" 為最高榮譽. 前者像是曾國藩諡 “曾文正公“, 後者像是韓世忠諡 “韓武忠公“. 岳飛初期被諡為 “岳武穆公“, 後來升等到 “岳武忠公“, 但大家應該頂多只記得 “岳武穆“, 大概是因為各地廟宇已經蓋下去了.
至於岳飛的仇家秦檜, 最後諡 “繆丑“. 這是屬於 “下諡" 或是 “惡諡“.


 

 

話說我國古代帝王的生後名——諡號
2017-01-08 由 狗頭知道分子 發表于 歷史
中國人喜歡避諱,不能直接稱呼君父的名字,因此,對於如何稱呼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講究。對於帝王的習慣稱呼總共有四種:干支、諡號、廟號、年號。諡號是影響最大的一種稱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諡號。
秦始皇
要說哪個朝代對中國的影響是最深遠的,那麼周朝肯定能夠排進前三,因為其很多制度都被繼承下來,傳承了上千年仍未消失,其中一個制度就是諡號制度。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之文字。人死了才會有諡號,否則只會貽笑大方。諡號起的是蓋棺定論的作用,用以威懾帝王不要做壞事,否則就算你生前權勢滔天,死後也會因為諡號被人記住從而遺臭萬年。反之,也可以鼓勵帝王多做好事,他是一種對帝王的約束——當然,各種文武大臣也有諡號,其用處也是差不多,不過我們不多考慮,此處只討論帝王。
諡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早期諡號為自稱,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周末(也就是說周一和周五不准私諡),到漢代才盛行起來。
所以,第一個被諡號批評從而遺臭萬年的就是那個周厲王,然後是周幽王。
周幽王
當然,有時候為了給死人面子或者其他原因,總有一些人能夠撿便宜混個上諡,這種情況雖然比較少,但是還是有的,比如把漢朝敗光的漢桓帝。(齊桓公:NMB!老子辛辛苦苦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才混了個「桓」,你個渣渣憑啥也叫「桓」)
周朝的諡號一般都只有一個字,但是在周下面的諸侯國偶爾會有兩個字的,比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用武力強大了趙國,卻在晚年晚節不保,被兒子幹掉了,所以一個美諡「武」對他的肯定,一個惡諡「靈」對他的批評,這種諡號我覺得才是最好的,一個人在世總有做錯事的時候,也有做好事的時候,有時候僅僅一個字是不能完整概括的。也有不用諡號的,比如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之類的。
到秦朝的時候,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想想看秦始皇還蠻可憐的,做了件無聊的事情,結果被嘲諷了幾千年……
漢朝將諡號制度復活,劉邦的諡號是獨一無二的,為「高」,很多人以為高皇帝是劉邦的廟號,其實這是他的諡號,他的廟號是「太祖」,這一點要記住。自劉邦後面,漢朝因為崇尚以「孝」治國,所以諡號前面都要加個「孝」字,所以我們平時稱呼的漢文帝、漢武帝、漢靈帝都是不完全的,應該叫漢孝文帝,漢孝武帝,漢孝靈帝。中間也有特例——漢光武帝,因為他光復了漢朝,所以給他這個獨一無二的諡號。另外,新朝的王莽是唯一一個既無廟號,也無諡號的皇帝。
漢光武帝
三國時期的漢(即蜀)的劉備諡號「昭烈」,也是不同於漢前面的格式的,畢竟他也算立國的,可惜他的對手比劉秀的對手牛逼得多了……魏、吳的諡號基本上同周相同,都是一個字,當然,也有個業界奇葩,諡號為「大」的,也是醉了……
兩晉南北長事情的諡號多為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其中有些是跟漢朝一樣,加個「孝」的,比如晉孝愍皇帝、孝懷皇帝,宋孝武皇帝之類的,也有些是兩諡並列的,如晉簡文皇帝、梁昭明皇帝之類的。
到隋朝,就都只有一個字的了,比如隋文帝、隋煬帝、隋恭帝。
唐朝開始,我們稱呼李世民為唐太宗、李隆基為唐玄宗,但是很少聽到類似於唐X帝之類的稱呼,諡號制度貌似開始「終結」了,不是說這個制度被取消了,而是被兩個奇葩給毀得名存實亡了,雖然這兩奇葩都是牛逼得皇帝,但是在這一方面也算是個「罪人」,他們將本該是對皇帝最好最合適的「諡號」稱呼,變成了意義不明的「廟號」稱呼,這倆奇葩一個是女帝武則天,一個是開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們將李淵的諡號改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改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等等。雖說此時唐朝的諡號還是有規律的——XX大X大X孝皇帝……但是老百姓哪記得這麼多,而且不管皇帝生前做了什麼,不管是千古一帝光芒萬丈的明君,還是X兒媳婦又把國家弄得民不聊生的昏君都是大吹一通,這樣的諡號還有啥意義?好吧,這我也忍了,才九個字,勉勉強強死記硬背一下還是記得住的,可惜,後世的人好樣不學學壞樣,本來五代十國的人比較務實,又給減了下來,結果到了宋朝,又加長了,比如趙匡胤——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坑爹呢這是!於是各朝各代繼續加,一直加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這TM誰啊!名字這麼長……
哦,記不住就叫清太祖吧……
清太祖努爾哈赤
So,看上去對皇帝的諡號制度是在宣統年間消亡的,但是從武則天開始就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武則天和李隆基算是屎作桶始作俑者。當然,對文臣的諡號還勉強中規中矩,這裡不細談。
那麼問題來了,諡號這麼長,沒法記,我要是直呼你名字,你又要砍我頭,我要怎麼辦?於是從唐朝開始,大家就開始以廟號為稱呼了,管你取了一大串名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我直接叫清太祖了事,氣死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9qy2m4.html


揭秘古代皇帝諡號:從2個字到寫滿整個墓碑,只有兩個皇帝無諡號
2017-02-11 由 看一書 發表于 歷史
「諡號」是什麼?「諡號」指的是人死後,他的子孫和後人依據他的生前德行和事跡,給予的一種寓有褒貶之義的稱號,立諡的宗旨在於「懲惡勸善」。為什麼古代皇帝和妃嬪諡號這麼長,死後整個墓碑都雕刻滿文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聊古代諡號的由來,與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清東陵 皇帝墓碑滿漢兩種文字
諡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諡法解》中寫道:「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此說為秦漢之後的歷代人所襲用,幾成公論。(但近人王國維卻推翻此說,他考釋金文,發現立諡制度始於西周中期。)
秦始皇
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挑戰皇權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而是別出心裁的選「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作為稱號。到西漢滅秦之後,又重新恢復諡號、諡法,此後直到清朝滅亡,歷朝歷代皆行之不輟。
宋朝皇帝的諡號
漢朝以前的諡號是有好有壞的,也就是比較客觀的,比如「武」、「文」、「景」都是比較好的字,也就是正面評價,到後來諡號有褒揚性的美諡、憐惜性的平諡、貶義性的惡諡三種。.美諡:武、文、宣、睿、康、景、懿。.平諡:懷、悼、哀、殤,有點同情的意味。惡諡,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後來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劉基,子伯溫,諡號文成
諡號並非帝王所專有,先秦的諸侯、卿大夫,後世的高官顯宦、名儒學者,死後都有資格得到諡號。唐朝規定職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諡資格。臣下之諡,由朝廷賜予,即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者有傑出貢獻的人,有時候也會得到諡號,比如諸葛亮的諡號是「忠武」。宋朝時,歐陽修,諡號是「文忠」,范仲淹,諡號是「文正」,所以范仲淹可以稱呼為「范文正公」,這是極大的榮譽,整個兩宋也沒幾個人能得到。
慈禧
有時候,不做皇帝的,死後給尊為皇帝,如曹操、司馬懿父子,還有一個是多爾袞,他手握大權,死後被福臨尊為成宗義皇帝,但那只是權宜之計,不出一個月,福臨囚禁了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等人,然後宣布多爾袞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義皇帝的稱呼自然也沒了。
道光皇帝諡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帝王與群臣之間有嚴格區別,帝王的諡號,在隋朝以前均為一字或二字,如西漢的皇帝劉盈諡惠帝、劉恆諡文帝、劉徹諡武帝。到了東漢的皇帝劉秀諡光武帝才用三個字。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為七個字如李淵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後各代皇帝的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將美言懿語如此堆積,亦為奇葩。
清東陵 皇帝諡號
歷史上的皇帝只有兩個皇帝沒有諡號。第一個是西漢末期,王莽篡政,雖然自稱皇帝,但後來的劉姓君主並沒有對王莽進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進行之中第一個沒有追封廟號的君主。第二個是清末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愛新覺羅溥儀,到了清朝滅亡,國人的政治方面已經不在廟號上作文章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oymky9q.html

1682000170bfa4343a04168200014b236a33272d167f0007c700cf66d4911633000824d02392f59c1682000157a22f4ab30c16330008279409dfde29


古今人物別名索引- 台灣Word - https://goo.gl/b8sG0d

查人名
姓氏
《新編千家姓》嚴揚帆編,群眾出版社1981年版。共收錄單、複姓3107個,其中舊家姓503個、續百家姓1852個、習慣用姓752個。附有漢語拼音檢字表等4個。
《中國古今姓氏辭典》慕容翊編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本書收錄中國古今各民族姓氏4386個,均出自史傳和歷代姓氏、姓譜專書。書後附《主要參考和引用書目》,提供了查閱與研究姓氏的豐富資料。
字號
《室名別號索引》陳乃乾編,中華書局1957年版。所收人物起於先秦止於清末,計室名、別號1.7萬餘條。室名別號之後註明年代,籍貫和姓名。
《古今人物別名索引》陳德芸著,嶺南大學圖書館1937年刊行。收錄古今人物4萬餘個(止於1936年),別名7萬餘條。書後附《補遺》《續補遺》,補收了明清人物別名。
《唐人行第錄》岑仲勉著,中華書局1962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版。唐人有以行第(排行)或以行第和官職連帶相稱的習慣。本書從唐代詩文集中輯錄唐人行第,以姓的筆劃排列,知其名的註名,不知的注“未詳”,並列出資料來源。
《著者別號書錄考》杜信孚、蔡鴻源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本書是一部專門查考我國古籍著者別號的工具書。收錄全國各大圖書館以及部分私家藏書中以別號著錄的圖書1200餘種,別號1100餘個。
筆名
《作家筆名錄》蔣星煜編,重慶燎原出版社1944年版。共收錄中國現代文藝作家筆名240多個。按四角號碼排列。
《現代中國作家筆名錄》袁湧進編,北平中華圖書館協會1936年版。收錄作家550餘人的筆名。按真名筆劃編排,註明筆名、別號。書後有筆名索引。
《中國現代文壇筆名錄》曾健戎、劉耀華編,重慶出版社1986年版。收錄中國現代、當代作家筆名近7千個。
《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號索引》商承祚、黃華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版。上下卷。收錄自秦漢至民國1.6萬人的字號,但不收室名。
諡號、史諱
《歷代名臣諡法彙考》清劉長華撰,1917年海寧陳氏《崇川劉氏叢書》本。15卷。輯錄漢至清各代名臣、宗室、外戚、外藩等諡號,以及載入史書傳記內的歷代私諡。
同姓名
《古今同姓名大辭典》彭作楨輯著,上海書店1983年據好望書店原版影印。全書收錄上古至1936年同名同姓者總計56700人,其中姓403個、同姓同名1600個。各名下分別註明簡況,有時還注出資料來源。
職官
《歷代職官表》清黃本驥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重編,中華書局1956年版。此表以清代職官為主,後附歷代職官,反映了三代至清代的職官設置情況。書前的《歷代官制概述》、書後的《歷代職官簡釋》,均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清代職官年表》錢實甫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4冊。本書詳細敘述了清代九朝的職官變化情況,共有年表49種,包括原有的機構19種、清季新設職官年表30種。
《辛亥以後十七年職官年表》劉壽林編,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版。本書反映了清初到北洋軍閥政府統治時期各個階段中職官的設置和變動情況,並註明了某一職位某一年月由何人擔任。
《簡明古代職官辭典》孫永都、孟昭星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本辭典共收辭條1455個。所收條目截止到清末,包括清以前的各級官吏、官署名,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兵制、科舉制條目,同時適當收入了一些封爵、俗稱、別稱等。辭條按首字音序排列,並有筆劃查字表。書後附:中國歷代紀元簡表,歷代官制簡表,西漢官制簡表,太平天國職官、爵位等級簡表,明、清科舉情況簡表。本書是一本很實用的古代官職工具書。


 

 

樣查找古人的別名室號
作者:佚名來源:本站蒐集閱讀: 1610 更新:2005年04月26日
室名別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稱謂。我們今天基本上是一人一名,但歷史上的情況就比現在復雜得多。古人在出生三個月或百天之後,由父親為其取名。除了名外,還有字。《禮記·曲記》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但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室名別號是指古人名與字以外的稱謂。別號的類型很多,有自號、尊號、贈號、混號、綽號、代號等等。《異號類編·序》曰:“別號之興,大抵始於周秦之際,瑰奇之士,不得志於時,放浪形骸,兀奡自喜,假言托喻,用晦其名。然而其人既有著述以自見,則聞於當時,傳諸後世,其名雖晦,其號益彰,鬼谷鶻冠之流,蓋其著也。自是以後,通人慕之,競相標尚。”此種風氣到了宋代,更為盛行,上自君相,下至商賈,“莫不假山林隱逸之稱、儒林文墨之號”,以示風雅。如宋太祖趙匡胤自號“鐵衣士”,宋徽宗趙佶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歐陽修號“六一居士”,王安石號“半山老人”。至於農民起義領袖的別號,以宋代梁山泊一百零八將最為著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據《明史》及其它明季稗史所載,明末農民起義的首領,除闖王李自成外,還有“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佐等上百人,都起有各種各樣的混號、綽號。
所謂室名,本來是文人墨客書齋的名稱,但也常常成為書齋主人的代名。如“少室山房”、“閱微草堂”已成為胡應麟、紀購固定的別名。室名別號一般都比較精煉,如宋代張邦基的“墨莊”、元代吳澄的“草廬”、明代范欽的“天一閣”等,大都二、三字。也有較長的,如清釋成果別號為“萬里行腳僧小浮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竟長達二十八字。
古人的室名別號之所以復雜,不僅是因為類型多,而且有大量重複現象。一方面,有的一個人就起了幾個甚至幾十個室名別號,如乾嘉時期著名藏書家黃丕烈,別號室名有蕘圃、知非子、抱守老人、士禮居、百宋一廛、冬蕙山房等三十多個。另一方面,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取同一室名別號的也很普遍,如室名稱萬卷樓的就有宋代的方嘉、張用道、清代的唐堯臣、曾國柱等十八人。為人熟知的唐代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明代鄭欽也取了這個別號。
古人的習慣是上對下、長對少直呼其名,而下對上、少對長,或是平輩之間不直呼其名而稱其字號,以示尊敬。因此,有的古人以字號聞世,其本名反被忽略。這一點,給我們閱讀古籍增加了不少障礙。一般人名辭典和人物傳記資料索引大都以本名為條目,很難從室名別號直接查找,這就需要我們藉助於專門的工具書來解決上述困難。
查找別名的專門工具書,目前可以見到的較早著作有宋代徐光溥編的《自號錄》。此書專錄宋代人士的別號,依最後之一、二字的名稱分為處士、居士、先生、道人、老人、翁、叟、子、齋、堂等三十六類。然而此書遺漏較多,象蒲陽居士蔡襄、易安居士李清照、幽蘭居士孟元老等均未收錄。僅陸心源在序言中就為他增補了二百多個人名。同類書,宋代還有吳淑編的《謔名錄》、馬永易編的《實賓錄》。這兩本書都收在《說郛》這一叢書中,不難查到,但均排列混亂,篇幅也較小,恐怕只是原書的一部分,遠不如《自號錄》完備。
清代查找室名別號的工具書,有葛萬里的《別號錄》、仁晫的《文苑異稱》以及史夢蘭的《異號類編》。因為後者是在前兩部的基礎上加以修訂補充編成,所以更加充實,頗具特色。該書所收人物從周秦直到清中葉,上至帝王,下及娼妓,無所不有。在內容上,由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認的綽號、混號所佔比例較大,它把所收人物別號、混號分為十四大類,在同一類下又大體上按時代排列,查找較為方便。該書最大優點是每一條目均註明資料出處,這就便於讀者理解人物別號的含義與背景。如:
書滛〔晉書〕皇甫謐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謂之書滛。〔南史〕劉峻字孝標,聞有異書,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謂之書滛。
目前最為常用的這類工具書有《室名別號索引》和《古今人物別名索引》。前者是陳乃乾先生據其三十年代所編的《室名索引》和《別號索引》加以增補而成,1957年由中華書局出版。該書和以往同類工具書相比,其優越之處有以下幾點:一是收錄較完備,該書開本篇幅雖不大,卻收先秦到現代人物的室名別號一萬多個,可稱篇幅緊湊、內容充實。二是排列有序,查找方便,依筆劃排列,一索即得。三是註明籍貫,便於查考,其它工具書在遇到相同的別號室名時才注籍貫,以示區別,而此書每個都列注朝代籍貫。例如,我們在《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中經常可以看到“通志堂本”、“八千卷樓本”、“莫郘亭”、“繆藝風有藏本”等,要了解這些都是誰的齋室,就可以使用這本工具書,通過書前檢字,分別查出:
通志堂清滿洲成德
八千卷樓清錢壙丁國典
郘亭清獨山莫友芝
藝風堂清江陰繆荃孫
《古今人物別名索引》
《室名別號索引》
該書尚有些不足之處,如所收室名有二字至二十餘字的,但別號卻限於三字以上,據編者講“因兩字之別號與通用之字號不易區別”,其實兩字別號,古今甚多,此書不收,不能不說是個缺欠。有些重要人物遺漏了,如從“容齋”查不到洪邁,從“定菴”查不到龔自珍。此外還有檢校不精之處,如第三頁一瓢道人後注為明衡陽王夫之,就在同一面的第二頁,一匏道人後注為清衡陽王夫之。實際就是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容易使人誤認為是兩個朝代同姓名的兩個人。儘管如此,陳乃乾先生以一人之力,二十餘年之功,鉤玄索隱,編出這樣一部切合實用的工具書來,到現在還沒有一部新的書能代替它,實在嘉惠學林不淺。因此,這部書修訂再版不衰,就連台灣近年也出了盜印本,可見其實用價值之高。中華書局最近又出了增訂本。
1936年廣州嶺南大學印行的《古今人物別名索引》由陳德芸所編。該書條目達七萬零二百多條,其內容範圍已不限於別名,還有一部分原名(如匡胤=宋太祖、努爾哈赤=清太祖)、表字(如子建=曹植、千里=顧廣圻) 、諡法(如武帝=劉徹、忠武=郭子儀)、職官(如三閭大夫=屈原、工部=杜甫)廟號(如太祖=曹操、北周太祖=宇文泰)、封爵(如奉聖大夫=客氏、定遠侯=班超)、文學家筆名和書畫家題識等,均一一載入。今人收至1936年。因此,此書雖有完備實用的一面,又有不周全不科學之處。雖然後來又增加“補遺”、“訂誤”,仍有缺漏失實之處。編者說:此書曾參考陳乃乾先生的《室名索引》和《別號索引》,但沒有全部收錄。尤其是全書按“德芸字典排檢法”即橫、直、點、撇、曲、捺、趯(tiǎo即挑)七種筆順為序,甚為不便,幸而書後附筆劃檢字,方可補正文排列之不足。所以,以上兩種索引各有所長,可配合使用。
最近,由商務印書館重印的臧勵和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書後附有“異名表”,其中包括字號及部分以官稱、以地稱及以封諡稱者,亦可用來查找人物別名。不過,所收異名僅限於該辭典正文已錄人物,數量有限。
商承祚、黃華編的《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號索引》是一部專供查考我國古代書畫篆刻家字號的工具書,收秦漢至民國書畫篆刻家約一萬六千餘人,分上、下兩卷。既可以從字號查人名、籍貫、生卒年、技能等,又可以從本名查字號。但本書未收錄室名。
唐代對人有異於各代的一種稱呼法,即以行第連同姓名官職等稱代其人。如杜甫是杜二、李商隱為李十六、岑參是岑二十七。盛唐以後,此風相沿成習,也給我們閱讀和研究帶來困難。而一般的人名辭典又解決不了這類問題,只有通過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的岑仲勉著的《唐人行第錄》才能解決。如《全唐詩》中有《酬孟十二新居見寄》,通過這部工具書,我們很快查得:
又孟十二郊,字東野,舊一六O、新一七六有傳。全詩五函陸長源《酬孟十二新居見寄》詩有“去歲登美弟”句,陸復有《樂府答孟東野戲贈》、《答孟野夷門雪》二詩,則孟十二無疑為郊也。郊詩題為《夷門雪贈主人》。
此書以姓為綱,依筆劃多少及《康熙字典》部首為序,同姓者以排行次序為先後,使用起來,甚為方便。
清末以後,報刊雜誌風起雲湧般出現。在這些報刊上發表文章的作者,大都以筆名和別號署名。如鄒容的筆名就有鄒陶容、幼丹、蔚丹、威丹、容之兒、革命軍中馬前卒等。要查找這方面內容,有張靜廬、李松年編輯的《戊戌變法前後報刊作者字號筆名錄入《辛亥革命時期主要報刊作者筆名錄》,分別載於中華書局出版的《文史》第四和第一輯中。此外,象《辛亥革命時期期刊總目》所附的作者索引,除作者本名外,筆名也予以註明。總之,近代人物筆名別號雖然零散,只要我們平時留心這些線索,一旦需要,信手拈來,這些問題還是不難解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