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萬歲萬萬歲」牌類似慶安宮的萬歲牌位,臺灣目前至少還有三座,分別典藏於新北市淡水區福祐宮、嘉義新港鄉水仙宮以及高雄大社區大覺寺。四座「萬歲牌」的型制約略相仿


皇帝跟老百姓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俗話說「天高皇帝遠」,好像在歷史上,一般人都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生活,皇帝權力再大、再專制、再獨裁,也管不著一般人吧。
可是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傳統中國的皇帝,其實不只活在宮殿之中,還透過某些儀式與文物,在帝國的各個角落神出鬼沒。
比如這個圖片中的「皇帝萬歲萬萬歲」牌,目前保存在臺南善化的慶安宮,就是一個例子;像這樣的萬歲牌,常常是在社會衝突中,由支持官府的一方所製作,作為效忠皇帝的象徵物。
在清代臺灣重要的朱一貴事件中,也有文獻記載,當時所謂的「義民」(也就是協助官府平定抗清勢力的一方),曾經「拜扣天地豎旗,立大清旗號,供奉皇上萬歲聖旨牌。」戰役結束之後,義民們還隆重把這個萬歲牌給供奉起來。
故事夏季學堂重新認識皇帝系列的第三講,邀請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陳冠妃老師主講,我們要要換個角度,把眼光從中央移動到民間,帶你一起在地方找皇帝,聊聊這些留存在民間的「萬歲牌」(與開心果無關),還有無所不在的皇帝形象,究竟暗藏著什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李文良,〈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19(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1-29。

images (45)


大覺寺  賜龍牌,上題「皇帝萬歲萬萬歲」

pic24 (1)

大覺寺


基座兩旁飾有神獸,台座式樣帶有印度建築風格,牌記青地金書:「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明宣德三年(1428A.D.)三月十五日製」 https://is.gd/DZ9tN5

715559054_m

宗教機構內供奉萬歲牌普遍存在明清中國各地,並非清代臺灣的特殊案例。位於青海省樂都縣的瞿曇寺,直到今天還在隆國殿的玉石蓮台上,供奉著明代刻置的萬歲牌。高達六尺的萬歲牌,正面用梵、漢、藏三種文字寫上「皇帝萬萬歲」,牌陰則刻有「大明宣德二年二月初九日御用太監孟繼尚義、陳享、袁琦建立」字樣,表明是由明朝宮廷太監在十五世紀(1427)時所供置。根據寺方保存的檔冊和碑文,明永樂、洪熙、宣德年間,皇帝確曾先後派遣包括孟繼在內的幾位太監,前來青海監修瞿曇寺。瞿曇寺是明王朝極力扶持的一所寺院,從明太祖的時代開始,朝廷就不斷透過賜匾、敕諭等方式,和寺方建立關係,也敕封寺院高僧,
承認其勢力範圍。

images (44)

2020-01-26_190341

正信除疑無脩證自在寶卷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0-01-26_190615


【罗祖五部经 纸本】拍卖品图片价格鉴赏历代刻本_雅昌艺术品拍卖网

2020-01-26_1914072020-01-26_1914542020-01-26_1916471464346875496043_0155


為什麼歷史上生祠都是修給官員或有德有功的民眾,卻沒有修給皇帝的? - GetIt01

v2-efef545cc699cee8c6705a7f18a13914_hdv2-b75d8da757fd3056b6f2ab2162c014ea_hdv2-53382acf1e2878cbcf14d9515d74a0b0_hdv2-e58f116d77dc8f50c35aef6dd063ca2c_hd


大覺寺

pic24


w704 (40)  w704 (37)

荷西時期的漢人家居圖中,可見到刀斧不離身的漢人墾耕者。男性腰間有刀,婦女左側籃子中有斧頭。(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蒐藏品)

w704 (38)相關圖片「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圖片搜尋結果w704 (39)  

故事》「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是臺灣的歷史宿命嗎?
By 自由評論網, talk.ltn.com.tw查看原始檔
「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這句福建巡撫徐宗幹的名言,彷彿成了清領時期臺灣社會亂象的一般認知。即使每次事件過後,遠在北京的皇帝嚴詞訓誡務必斬草除根,怪的是這三年、五年的循環還是斷不掉,反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只要一提到臺灣史上的民變,朱一貴、林爽文也好,吳湯興、余清芳也好,乃至於各樣的原住民起事所掀起的動盪,對統治政權而言,是務須斬草除根的毒芽穢草;但從草根的觀點而言,一句「官逼民反」,就足以道盡在巨大的統治機器中底層庶民存身煎熬、四面無路的辛酸無奈。
重大民變的時間與範圍(陳銘凱、管育伶 繪)
最初的反抗者──郭懷一
1652 年,遠在巴達維亞的總督收到來自大員 Verburch 長官的報告,驚悉島上的中國農夫發動叛變的消息:「9 月 7 日中午,有 7 個頭家自動來熱蘭遮城堡裡通報,他們那些〔10個〕頭家當中的一個,即住在赤崁的阿姆斯特丹農區的頭家郭懷一和他的跟隨者,計畫要發起暴動。這些密謀者預定今晚就要執行他們的計畫了。」
驚慌失措的荷蘭人,證實中國人要暴動的傳說是真實的,而且已經開始。
荷蘭人記錄了這場暴動的過程:9 月 8 日,天一亮,那些中國人向著普羅岷西亞前進,一邊走一邊喊著「殺死荷蘭狗!」的口號。9 月 11 日,公司的軍隊發射四排步槍,把那些叛亂者打跑。隨後,福爾摩沙的戰士(平埔原住民)就行動起來了,他們趕去追殺敵人,估計砍下兩千顆中國人的頭。這總計持續了 12 天的敵對行為,在死了三、四千個中國人之後,終於在 9 月 19 日結束。
郭懷一也在那些被殺死的人當中。他在逃亡途中,被一個赤崁來的福爾摩沙人射死。
荷西時期的漢人家居圖中,可見到刀斧不離身的漢人墾耕者。男性腰間有刀,婦女左側籃子中有斧頭。(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蒐藏品)
動亂後的統治對策
儘管大員當局一直有著國姓爺襲臺的陰影,但巴達維亞當局定調這場中國人在福爾摩沙的暴動,必須視為是本島己身發展出的結果。在荷蘭人的文獻裡是這樣解釋的:「這場暴動,是因那些中國移民因自己卑微的地位,感到絕望而爆發的;在大員的中國人,享有比他們在自己國家更多的自由,因此也更有野心。」因此,公司應對這些移民繼續行使權威,更何況只要中國繼續發生飢荒,難民就會一直大批逃來福爾摩沙。最後,從這次暴動學到的教訓,就是跟原住民維持良好的關係「至關緊要」。
荷蘭人在面對家鄉僅一水之隔,源源不絕的中國人移民,因為統治上的需要,傾向於交好原住民;然而換了一個政權,又有了不同的考量與作法。
規模最大的原住民抗漢事件
雍正元年(1723 年)清廷在臺灣增設了彰化縣,並將淡水海防同知衙門設置於沙轆社(今臺中市沙鹿區一帶),促使漢人勢力進一步深入大甲溪北岸墾拓。而這樣的開墾壓力在過了兩年後,造成水沙連地區各社原住民開始倡亂、拒絕納餉,並往西擴張領域,出草獵首。
雖然平埔族群的土地所有觀念(部落共有)與漢人(私有制)有所不同,卻有強烈的生活領域概念。因此,當清廷統治力量日益增強,漢人移民逐漸增加,雙方摩擦日益嚴重。就連雍正也深知事件的原委,在硃批中有言:「必令漢人總不與熟番交接,熟番總不與生番交接,各安生理,彼此不相干,自然無事。」
在生存競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爆發大規模的武力衝突事件似是難免。
掌權者的野蠻
官方說法中,兩次大甲西社事件的第一次起釁根由,在於淡水海防同知張弘章為了興築衙門,強徵平埔男子進山,負擔籌集木材等運搬重活,每運一根巨木就需一百多人;甚至也徵發平埔婦女駕趕牛車,若不接受,就會遭到通事的捉拿毒打。族人忍無可忍,因此起而反叛。
當大甲西等社發動第一次抗爭時,鄰近的沙轆、牛罵、大肚南各社,都選擇協助清軍,但是這歸順官府的行為,卻沒有改善他們自身的處境。在兵荒馬亂的時刻,臺灣道的壯役李華等人,殺害為官軍幫運軍糧的 5 名大肚南社與沙轆社的社民,並將他們的首級充混叛亂者,冀求賞銀。群情激憤下,不但原本協助官方的「良番」起事,周遭的原住民社群也響應圍攻彰化縣城,但最後仍不敵從中國內地調來之重兵武器及清廷「以番制番」的策略。
1732 年大甲西社事件平定後,許多平埔村社的名字被從文獻中抹消,大甲西社改成德化社,沙轆社改為遷善社,而牛罵社則被改為感恩社,是官方在教化立場下強加的稱呼。此外,以文化優越自豪的漢人,對原住民「反叛者」採行的卻是這樣的懲罰——將反叛者帶進內山梟示正法,讓民番爭競分割其肉。
鴨母王與他的拜把兄弟
早在康熙年間,臺灣移墾社會因互助需要形成結盟、拜把風氣,在朱一貴事件前後民間即風行「拜把」、「豎旗」。康熙 60 年(1721 年),朱一貴利用結盟拜把的習俗動員社會群眾,打著「激變良民」、「大明重興」的旗號,揭竿而起。十幾天便攻下臺灣府城,自稱中興王,建號永和;因養鴨起家,大家便暱稱他為「鴨母王」。然而,鴨母王的王朝最後只維持了一個月,滿清大軍登陸後,王朝夢碎,朱一貴也被押解北京凌遲處死。
臺南善化慶安宮保存的萬歲牌。臺灣寺廟中,此種「萬歲牌」,多表示信徒屬於社會衝突中支持官府的一方,是宣示效忠滿清皇帝的象徵物。
伸頭一刀縮頭也一刀 不如造反
臺灣的民變事件中,「結拜」早已是招攬與組織群眾的重要方法;至於「結會」則直接升級成對抗官府的行為。至於「會黨」,本質和結盟拜把一樣,都源於互助;閩粵也好,臺灣也好,並無不同。
臺灣出現真正的會黨,是從天地會開始,林爽文之所以加入天地會,與欲圖自保有相當關係。林爽文是大里杙一帶的「大哥」,起初為了與泉州人對抗,開始有結盟拜把的小集團,後來為了抗拒官府的查拏,才需結會自保。十八世紀末,諸羅縣發生會黨互鬥事件,官府加大搜捕力道,激起天地會黨危機,於是藉機慫恿大哥林爽文舉事發難,攻破彰化縣城,擁立林爽文為王,建號「順天」;之後兵臨諸羅縣城、臺灣府城,與莊大田合圍府城,據守沿山村庄和清軍對峙。
之所以能將起事範圍擴大,是透過人群的輾轉糾約、傳遞訊息。會黨從北路彰化傳到南路鳳山,不知經過多少媒介人物。1787 年福康安入臺,擊破林爽文的根據地──大里杙,翌年擒獲林爽文,才平息這場亂事。
賊來迎賊官來迎官的地方家族
蔓延長達三年的戴潮春事件,其導火線也是地方官取締八卦會會黨,所激起的抗官行為;但除了抗官外,更夾雜著中部家族間的仇怨與利害衝突。地方豪強有其基本地盤與一定實力,受限於地盤,雖然不易壯大,但也難以撲滅,他們往往「賊來迎賊,官來迎官」,藉此厚植實力。雖然移墾社會日益成熟,但強宗巨族眼見公權力不彰,往往各佔地盤,甚至豢養私勇以維護、擴張其利益。至此,豪強動向對社會治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分類械鬥打不停
1832 年發生在嘉義縣的以張丙、陳辦為首的反官動亂,事件最初其實是分類械鬥,遭到官府通緝而決心舉事。到了十九世紀,為何分類械鬥乃勢所必然?再小的衝突,都可能引起不同族籍的對立、攻殺與激變的恐懼,又是如何造成的?
以此次事件為主題的歌仔冊《新刊臺灣陳辦歌》,認為張丙武裝抗清的起因在於閩客械鬥,但官方及地方總理站在客家人那一邊,導致福佬人中的漳州人與泉州人共同攻打客家庄,由於客家庄久攻不下,為了壯大力量,最後演變成異姓兄弟結盟的抗官組織。不過,以閩南語寫成的《新刊臺灣陳辦歌》立場偏向福佬人,稱客家人為「客仔」,歌中極力突顯客家人的無理與蠻橫,並指出客家人賄賂官員,以此合理化陳辦、張丙等人的戕官攻城行為。
張丙事件後的鯉魚山公墓旁的義民廟
開山戰爭
最後,時間來到臺灣建省前後。劉銘傳新官上任三把火,官府重啟開山戰爭,和中國的多數邊區一樣,這類衝突不斷重複發生。光緒 17 年(1891 年)英國人的淡水海關報告書曾評論,十年來的開山撫番戰爭徒勞無功,盤踞在臺灣脊部山間的「野蠻人」幾度叛亂。雖然此類叛亂常被壓制,但他們仍保持著陣線,使中國人無法突破。
回顧每次原住民的起事,漢人的侵墾、欺壓,總是招惹生番怨恨的要因,於是一群復仇者飛奔下山,攻擊漢人村落,然後提著血淋淋的頭顱回到深山。假如出草造成死傷慘重,或是有官員被馘首,官兵就會大舉壓境,屠戮不從的番社。趨利之漢民視為奇貨,不問番社類別,不問番人良否,予以濫殺,偽稱叛亂社番貪賞,致各番社大嘩,互結同盟反抗,局勢於是遷延連綿,不斷不絕。
變亂起釁的背後
起釁作歹,是臺灣作為移墾社會的歷史宿命嗎?移墾社會的內部因為資源分配、分類隔閡、文化衝突等等因素,使彼此的緊張關係達到燃點,此時統治階層所採行的統治措施若有不當,就像是劃上一根火柴,民變就此爆發。
民變反映的既是臺灣移墾社會橫向的不穩定,也反映出統治階級對被統治者、以上對下的失德失行。而民變,是以暴力暫時解決衝突的鴆毒藥方,但內部的矛盾始終沒有解除。無論政權如何嬗遞,統治手段如何變換,庶民所求的既是最大逆不道的,也是最理所當然的;是最珍稀難得的,也是最平常的——就是有尊嚴的生存。


2020-01-26_1952122020-01-26_1950552020-01-26_1950322020-01-26_1950202020-01-26_1946502020-01-26_194639

台南府城「萬壽宮」,是清朝皇權在台灣的最高象徵。
 台南地方法院舊宿舍區日前進行綠化工程時,挖出「恭修萬壽宮碑記」的碑額,由此可以證明,出土地點應為清朝萬壽宮遺址,當地又曾為第一代台南地方法院所在,兼具政權與司法權的象徵,如能指定為古蹟或規劃成文化園區,將可使台南府城的文化資產更加深厚。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二十五日傍晚,在府前路舊地方法院宿舍原址,進行綠美化景觀工程時,挖到一批石雕物,上面清晰可見「恭修萬壽宮碑記」等字樣,引起文史界人士關注。市府文化觀光處聞訊,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將出土文物送請專家鑑定,工程現場則暫時回填,後續是否進行遺址調查或考古發掘,則再行評估。
 經研判,這批出土石雕物,為整組石碑中的碑額及底部的碑座,中間的「恭修萬壽宮碑記」主體則早已出土,與另一塊「萬壽宮圖碑」,併排陳列在大南門碑林中。從碑文中可以了解,萬壽宮興建的緣由,以及其所象徵的意義。
 依照清朝禮制,每逢聖壽、元旦、冬至,臣子應向皇帝朝覲慶賀,但台灣孤懸海外,只能在當時的府學明倫堂內,舉行遙祝恭賀典禮,康熙五十年台廈道陳璸在小東門外永康里處建萬壽亭,但因位於城外諸多不便,後來又移回明倫堂行禮如儀。
 明倫堂為傳授知識之處,與向皇帝「宣示效忠」的政治場域,功能有所不同,知府蔣允焄於乾隆三十年於校士院土地興建萬壽宮,當時的規模並不大,乾隆四十二年另一位知府蔣元樞予以重修,其體制莊嚴肅穆,擁有台灣唯一陽刻的「下馬碑」。蔣元樞除親撰「恭修萬壽宮碑記」之外,還刻了「萬壽宮圖碑」,留下圖文並茂的珍貴紀錄。
 亦有傳說,「鴨母王」朱一貴起兵反清時,曾在萬壽宮即位稱王,但尚有待考證。萬壽宮做為清朝在台灣的皇權象徵,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年,直到西元一八九五年才結束。日本接收台灣之後,利用萬壽宮與毗鄰的安平縣學文廟,做為臨時的台南地方法院,因空間漸不敷使用,乃選取台南監獄旁的「馬兵營」舊址,興建正式的台南地方法院,萬壽宮遺址則改建成台南地院院長宿舍,光復後仍然沿用。
 面積廣闊的院長宿舍圍牆高聳,平常均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外人難以窺其全貌,三年前有文史工作者披露,當地為清朝萬壽宮遺址,庭院中刻有龍紋的「御路」與柱珠、石鼓,應是萬壽宮的遺物。日前「恭修萬壽宮碑記」碑額與碑座重見天日,更使遺址之說增加有力的佐證。
 台南地方法院已於二○○一年遷往五期重劃區,亦即第三代台南地方法院,位於府前路的第二代法院被指定為古蹟,目前正進行整修,計畫改為司法博物館,至於曾為第一代法院的萬壽宮遺址,到底要繼續「庭院深深」?還是另作適當規劃利用?頗令人關切。
 因大批文物的出土,萬壽宮遺址已經有清楚輪廓,地方上要求將該處規劃為文化園區,亦有文史界人士建議,將地院院長宿舍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唯有讓該遺址取得明確定位,才能考慮下一步怎麼走。
 最早恭迎聖旨、慶賀聖壽的地點是在台南孔廟明倫堂。
明倫堂內部莊嚴肅穆。
康熙五十年在小東門城外三里處建「萬壽亭」( 圖左紅色圓圈處 );
圖右紅色方塊處「校士衙」,即後來興建「萬壽宮」地點,
請注意,當時的台南府城城垣,還是以木柵刺竹圍築而成。
1807年所繪的「台南城池圖」,已可看到「萬壽宮」( 圖右上角紅色圓圈處 )。
知府蔣元樞重修「萬壽宮」後,留下重修碑記與圖碑,現均存於南門碑林。
「萬壽宮」內有台灣唯一的陽刻下馬碑,文武百官軍民人等至此都要下馬致敬。
(照片引用自網路)
台南孔廟的「下馬碑」是陰刻。
日據初期「萬壽宮」的風景明信片。
日本治台期間,將「萬壽宮」改成台南地方法院,後來成為院長宿舍。
圖左黃線圈起處為「萬壽宮」遺址,右方圓圈為東門圓環,亦即清代的「社稷壇」。
(引用自google衛星照片)
「萬壽宮」遺址的部分地方法院宿舍已拆除,正進行綠化工程。
清代石雕出土的新聞報導。
「萬壽宮」遺物。圖中刻有龍形圖案的「御路」和「石鼓」,
您如果眼尖的話,可以在第一張圖中,找到它們的蹤跡。
「吾皇萬歲」之萬壽宮(感謝電小二熱情推薦) - 枕頭方塊書 - udn部落格 http://bit.ly/2GsHjAw


2010 年,地方法院舊宿舍的原址在進行景觀工程時,意外挖到一塊刻有「恭修萬壽宮碑記」的碑額,推測其應該原屬於碑記的一部分。
萬壽宮是每逢歲時慶賀,文武官員在此北向遙拜皇帝的場址,見石碑中的文字及圖像紀載,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恭修萬壽宮碑記暨圖碑,則是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重修萬壽宮的紀錄。該石碑於 2019 年公告為古物。
日治時期,萬壽宮改為臺南地方法院,之後又因改建為院長官邸及宿舍而遭拆除。現在僅能憑藉少數圖像及碑記中想像了
文物所在位置|臺灣府城大南門(臺南市中西區聖前里南門路34巷邊)

117249618_2677071919197798_4619456357626651391_o

萬壽宮殘存物件在臺南司法博物館看得到

117444715_3560321180647838_5863845508236343938_o

 


台南府城「萬壽宮」萬壽亭是康熙 50 年(1711)時,臺廈道陳璸為了慶賀二年後的皇帝六十大壽而倡建;六年後,臺廈道梁文科又以「規制弗完,恐褻君恩」,會商地方文武共同捐資擴建,「於午門之外,闢東闕、西闕廊房,左右建朝房兩班,共十四間;周圍環壁,四顧井然。東樹敷文門、西樹振武門,南面高築霓臺,以肅巨觀。於龍亭之後,又建祝聖殿一座,阿護帝廷。東西配殿增營十一間,兩旁僧舍四間。」萬壽亭也成為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方文武官員舉行朝賀儀式之所。56  《臺灣府志》載:凡遇皇帝生日以及元旦、冬至,文武各官在前一天就要沐浴齋戒,率領屬員到府學的明倫堂排練禮儀。儀式舉行當天,四鼓時穿好正式朝服,一齊到萬壽亭集合。由海防同知擔任「糾儀官」;文武分列東西,行三跪九叩禮。皇帝聖壽前後三天,文武各官都要穿戴整齊的朝服,五鼓到萬壽亭坐班。57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位於府城的萬壽亭,等於清朝皇帝的化身,駐臺文武官員於每年固定時節聚集在此朝拜。58   康熙 60 年朱一貴事件時,義民們供奉「皇上萬歲聖旨牌」一路往府城前進,最後將萬歲牌安置在萬壽亭,看來是相當合理的舉動,因為萬壽亭是臺灣當時最符合皇帝身分的地方。59  地方文武官員在任所集會慶祝皇帝誕辰,是來自於朝廷規範的禮儀。光緒《續修大清會典》載有「各省三大節朝賀之禮」,規定:各省地方官凡逢元旦、萬壽聖節、冬日三大節,必須「拜龍牌而慶賀」: 省會及各府、州、縣,豫於公所正中,恭設皇帝萬歲萬萬歲龍牌於亭,南嚮。設香案於亭之南。是日五鼓,有司設燎於庭,設鐙於門廡。省用道員或府同知一人,府用同知或通判,如無同知、通判,用教官一人,州縣均用教官一人,糾儀。學生員二人通贊,二人引班。省會班次,將軍、總督、加將軍銜提督為一班……漢官文東武西立位……各行三跪九叩,禮畢,引退。府不附省,縣不附府者,文武官於公所,按班行禮,均如省會儀。60臺灣方志所載文武官員在萬壽聖節舉行的慶賀之禮,大致上符合會典的規定,唯一沒有清楚說明的是,儀式舉行前要「恭設皇帝萬歲萬萬歲龍牌於亭」。《大清會典》中的「亭」,應該是指萬壽亭這個建築群(設施)內的龍亭。康熙末年出版的《臺灣縣志》之萬壽亭建築配置圖,即繪有龍亭的獨立建築。61   「龍亭」在地方官和皇帝權力接觸的場合,時常會出現。例如,《臺灣府志》也記載所謂「接詔禮」:當運載皇帝詔書的船隻抵達府城外的鹿耳門時,各文武官員要準備「龍亭、綵輿、儀仗、鼓樂」等,到西門外的接官亭迎接。將詔書移奉「龍亭」,座北朝南,而文武官員穿著朝服,北向跪迎。隨後在鼓樂的前導下,進入明倫堂。展讀官在地方官員行三跪九叩禮後,從龍亭中請出詔書,當著跪在地上的官員面前宣讀詔書。讀完之後,再將詔書捧置於龍亭。62   這裡的龍亭看來並不是類似萬壽亭的建築,而是一種木造、可移動的器具,有點類似神龕或轎子;裡面供奉皇上萬歲牌位。63   從這些跡象看來,康熙 50 年代為了慶祝皇帝萬壽而修建的萬壽亭,在龍亭之內原本應該也有安置萬歲牌。乾隆 16 年(1751),臺灣知縣魯鼎梅以萬壽亭位於城外、行禮不便,詳請將地方三節慶賀禮改在府城明倫堂舉行時,曾說:「郡庠明倫堂業經更新鼎建,規制寬敞,內庭有奎光閣,峻聳輝煌,堪以安奉龍牌」,說明原先慶賀的場所最重要的就是擺置龍牌。


釋奠大祭/釋奠禮/祭武聖及文聖/韓國政府指定為第85號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均館-韓國「明倫堂」 與「大成殿」一起被登錄為國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