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加坡重新調整星國的經濟成長引擎,從倚賴外來移民提供的助力,轉向提升國內生產力與創新力-,從鄰近國家引進的低技術勞工,則壓抑了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在香港等其他亞洲「小龍」經濟體致力提升生產力之際,新加坡則充分利用移民轉化為驅動成長的助力。李光耀2010年曾說:「我們過去五年光靠輸入勞工,就享有經濟成長。」

如何擺脫悶經濟?給新加坡的藥方可作借鏡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1日, 2017
A-A+
2017-07-11 19:12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日經新聞亞洲評論報導,新加坡近年來陷入悶經濟,雖努力自我改造卻難有突破,主要原因是早在20多年前就種下今日經濟羸弱病症的根,而「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當年用來打造星國富庶經濟的那套模式早已不合時宜。
前彭博資訊及巴隆周刊專欄作家皮塞克(William Pesek)11日在英文日經亞洲評論網站撰文說,李光耀之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如今扛下繼往開來的重擔,最大的挑戰是必須重新調整星國的經濟成長引擎,從倚賴外來移民提供的助力,轉向提升國內生產力與創新力
新加坡很早就領悟到,動員國內人才與引進海外人才,是推升國內生活水準的祕訣。在香港等其他亞洲「小龍」經濟體致力提升生產力之際,新加坡則充分利用移民轉化為驅動成長的助力。李光耀2010年曾說:「我們過去五年光靠輸入勞工,就享有經濟成長。」
但這也凸顯新加坡成長模式終究有其局限。任憑這個小島國努力填土造地、廣建住宅、擴建地鐵,種種行動的腳步也跟不上人口成長的速度。星國政府預測,到2030年,新加坡人口將從目前的550萬人增加到700萬人
皮塞克指出,此刻新加坡正面臨「兩頭燒」的窘境:在高淨值的一端,從銀行員到科技公司創業家把房地產價格推向天價水準;但與此同時,從鄰近國家引進的低技術勞工,則壓抑了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
此外,在亞洲金融風暴過後20年的今天,新加坡依然仰賴出口,但這種舊有的成長模式已不足以因應全球化帶來的競爭。即使新加坡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如預期成長2%,其他數據也暴露出經濟弱點:消費者支出連續兩季萎縮,工資增速為2009年來最慢,家庭債務日益攀升(如今相當於GDP的75%),失業率則持續走高(如今已升至八年來最高水準)
這凸顯出李顯龍不能再沿襲舊法,必須改用新的方式,才能提升國民所得、國家競爭力以及創新能力,但他至今尚未能提出一種說服力夠強的宏觀願景。觀光旅遊業和賭場雖有助於挹注國庫,但更踏實的做法是推動經濟轉型,引導產業朝全球價值鏈更高端力爭上游;鼓勵創業;擴大投資生物科技、能源、醫療照護、物流、軟體創新等領域的研究與發展;降低政府掌控的企業對經濟的宰制,讓能新創公司有更多成長茁壯的空間。
未來的經濟成長之路是引進新觀念、新產業、新流程,並鼓勵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勇於承擔風險。在行事模式總是上令下達的新加坡,這意味政府必須採取新的做法。皮塞克建議,何不嘗試實施額外的稅務優惠措施,帶動一波新的新創公司創業熱潮,並支持中小企業?在鼓勵承擔風險的同時,也必須建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
在李光耀卸任17年後的今天,他任內帶領這個天然資源匱乏國家搖身變為經濟強國的成就,仍令人讚嘆。話雖如此,皮塞克指出,李光耀當年用來打造東南亞最富庶經濟體的藍圖已經過時,不再合用。與香港競相吸引跨國企業總部和人才進駐新加坡,是迫切的挑戰,李顯龍必須拿出宏觀的視野,以及果敢的領導力。


 58d3b11831142  

從「白眼狗」到種族篩選App 看到美麗與偏見
新頭殼newtalk | 劉郁汶 編譯報導
發布 2017.03.23 | 19:39
「白眼狗」羅迪(White Eyed Rowdy)成功在臉書上鼓勵小朋友認同自我價值。 圖:翻攝自White Eyed Rowdy臉書
到底怎麼定意人的價值,從外貌亦或是身家出生?據BBC在22日的報導指出,美國的一隻「白眼狗」鼓舞了一位患有白癜風(白斑症)的小孩,重新相信自己很「美」。而新加坡的交友軟體「HighBlood」因其廣告標榜其會員「沒有孟加拉人、女傭和醜八怪」,引發種族歧視的爭議。
8歲的卡特(Carter)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有白癜症,自此,卡特不喜歡自己的樣子,並存有深深的自卑感,深怕因為眼睛上的白斑,會遭班上同學的嘲笑。然而卡特的媽媽在網路上找到一隻擁有跟卡特一樣特徵的拉不拉多犬羅迪(Rowdy),羅迪被稱為「有著白色眼睛的狗」,在臉書上很受小朋友的喜愛,羅迪因也罹患了白癜症,牠的眼部周圍擁有著跟卡特一樣的白斑。
在經歷數封與羅迪主人的郵件來往後,卡特與卡特媽媽在一位善心人士的資助下,終於見到羅迪,卡特的媽媽說,這次的見面改變了卡特對自己眼上白斑的偏見,他現在很以自己的容貌為傲,卡特認為普通人的臉很「無聊」,因為他們沒有像他一樣有白癜症。
羅迪成功的在網路上鼓舞了許多對自己身體不滿的小孩,讓他們看到不同的美。然而在新加坡,一家app交友軟體HighBlood宣稱,孟加拉人、女傭或醜八怪「不受歡迎」。
HighBlood宣稱此交友軟體是給社會上層人士使用,他們以使用者的收入、職業和社會名聲來做分類,HighBlood的創始人Herbert Eng說他們的程式是為了那些厭倦被交友軟體騙的人所設計的。Eng更進一步指出,新加坡人對約會對像有特別種族偏好,並表示對自己未來伴侶有種族設定就是歧視嗎
新加坡資深記者Kristen Han表示,這些種族歧視現象確實存在於新加坡,由於大部分的外籍勞工都為藍領階級,收入並不高,並且大部分來自孟加拉、菲律賓、印度及印尼,才造成此交友軟體使用者對此類人的不偏愛。
在不少網友撻伐交友軟體對種族及身分的歧視後,還是有網友回應,在現實生活中,長的比較平凡的人在約會時,跟社會定義的「帥哥」、「美女」比起來,的確是比較沒有競爭優勢。


 

李明璁專欄:渴望一個不用太自由的國家?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李明璁/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所公布「台灣人最喜愛的國家」調查,排名第一的既非日本也非美國,而是新加坡,且它也是唯一一個「淨好感」(以好感度減掉反感度所得之數據)高達8成的國家。這結果讓不少人跌破眼鏡,畢竟在台灣社會的生活場景中,來自新加坡的影視文本和消費商品並不盛行。此外,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每年前往新加坡的台灣旅客,平均僅在30萬人次上下,遠不及於去年赴日的近430萬人次(即便是韓國也已達80萬)。如果說台灣社會未曾對新加坡滋長出類似「親日」、「哈韓」或「崇洋」的欣慕情感(當然也就較少相應而生的認同對抗),那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看似失真、甚至矛盾的調查結果呢?有趣的是,恰好在同一天,另一則沸沸揚揚的新聞,是客委會主委李永得遭警察無故盤查,所引發關於「是不是警察國家」的爭議。儘管在我的臉書同溫層裡,幾乎一面倒都是對警察濫用職權、侵犯人權的批評,但只要翻閱任何一則相關新聞底下的網友留言,就會發現截然不同的、絕大多數是「聲援警察、聲討官威」的意見。其實根據公開的錄影錄音,在整個盤查事件過程中,李先生本人從頭到尾都沒有向員警表露或暗示他是現任內閣官員。換句話說,他似乎刻意讓自己就是以一個路人甲的普通國民身份(而非哪位有權有名的大人物),對警方過當的職權行使,行使任何一個現代國家公民都可能該有的自我權利主張。然而這個明確的事實,以及不合作行動背後的人權價值,似乎都無法平抑輿論對李先生的諸多責難。如果是一個多數人支持警察擴權盤查的社會,選出了新加坡為最喜愛的國家,或許就沒有那麼難以解釋了。這麼說並不表示我們把新加坡誤認為警察國家,而是因為這些意向的背後,確有一種支撐起威權治理、共通的情感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人們甘願選擇、甚至渴望服從生活中的各種監視機制,已達成整個社會能被有效控管、「治安良好」的共識想像。法國思想家傅柯(M. Foucault)曾在其經典著作《規訓與懲罰》中,使用一種19世紀的監獄建築設計(為了達成「以最少人力有效管理最多犯人」之目的)作為譬喻,犀利指出現代社會中無所不在、由上而下、同時也由外而內的多重監控。當時這種監獄的所有牢房呈圓環排列,雖然給予每個犯人一人一間,但房門卻是鏤空鐵欄,在房內一舉一動隨時都可能被他人看見,是一種乍看有隱私其實卻沒有的微妙狀態。而在圓形牢獄的圓心處則矗立守衛塔台,它被設計成守衛可以隨時環視監看、但犯人無法得知自己是否正在被注視。最後,3種層次的監視被共構運作:守衛(你看不見他)卻似乎無所不在的監視、犯人對彼此的監視、以及因為前兩者所形成每個犯人內化進己身的自我監視。這種被稱為「全景敞視主義」(Panopticism)的社會控制,其實直到今日台灣仍清晰可見。即使我們都已經來到第三回合的政黨輪替、台灣解除戒嚴也即將屆滿30年,但這個社會的許多角落,或者說在很多人的身體裡面,都還是暗存著一座隱形的警備總部,以「公共安全」為名,無時不刻地監控著自我和他人。於是在每一次關於「警察職權vs.自由人權」的爭議中,大眾反應常會基於一種「必要之惡」的論述,認為賦予警察足夠的權力,相對限縮公民的自由權利,是維繫這個社會治安不得不的制度安排。這種「寧可錯怪甚至誤殺一人,也不要有縱放壞人之可能」的慣性思維,是如此根深柢固、習以為常,導致輿論很難就事論事、以理論理地來反思、修改相關法律制定和警察勤務執行方式。我們不得不承認,從喜愛新加坡的內在情感結構,到認可警察權力擴張的全景敞視主義,台灣社會長期壓迫自由的暗夜雖然已經過去,但其實,真正尊重各式差異、保衛個體自由的黎明卻尚未到來
有話


 

------------------------

桃園市旅遊景點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Hh73EA


 

民調:台灣人最喜歡新加坡、日本居次
時間:2017-03-20 11:16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韋婷 收聽-民調:台灣人最喜歡新加坡、日本居次
民調: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是新加坡
民調: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是新加坡
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民調,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是新加坡。(王韋婷 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20日)公布「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民調結果,調查發現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第1名是新加坡,其次為日本、加拿大,美國排名第6,中國大陸位居第9;台灣人最反感的國家第1名是北韓,其次為菲律賓和中國大陸。民調分析,台灣人對國家的好惡可能與國家發展現代化程度、文化與血緣相似性和外國敵意可感受性3項指標有關。
美國蓋洛普日前發布「美國人最喜歡的國家」民意調查,台灣名列第7;台灣民意基金會也展開類似民調,調查「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
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民調結果指出,有87.1%的台灣人最喜歡新加坡,83.9%喜歡日本,83%選擇加拿大,歐盟以78.7%排名第4;與台灣關係密切的美國排名第6,中國大陸則是第9名。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原音) 87.1%的人對新加坡表達好感,6.2%的人有反感,講他是非常好的35.3%、還算好的51.8%,看以來對新加坡好感還超過日本,可能是這次研究裡面可能改變過去台灣社會說日本才是台灣最喜歡國家的印象。』
調查也詢問台灣人最不喜歡的國家,有81.6%的民眾回答北韓;其次是菲律賓,有57.3%;中國大陸排名第3,有47.4%;南韓以41.7%排名第4。民調也整理出「淨好感」排行榜,新加坡仍是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其次是加拿大、歐盟、澳洲、日本、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南韓、中國大陸、菲律賓和北韓。
民調分析,台灣民眾依據國家發展現代化程度、文化與血緣相似性和外國敵意的可感受性判斷對一個國家的好惡。進一步分析也發現,35歲以下年輕人喜歡日本超過新加坡,35歲以上喜歡新加坡超過日本,25歲以下年輕人有8成3喜歡美國,65歲以上者只有不到5成喜歡美國。
這份民調在3月13日到14日以電話抽樣1,185人進行,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85個百分點。


 

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第二名是日本,第一名你可能猜不到
風傳媒報導 2017年03月20日 09:30 風傳媒

新加坡是台灣人最有好感度的國家。(美聯社)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3/20)早上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全國性民調發表會。結果顯示,台灣人最有好感的國家是新加坡,第二名是日本,台灣人最反感的國家前三名則是北韓、菲律賓、中國。
這是基金會成立以來,第11次每月例行的重大議題民調。由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教授主持並主講,會中邀請3位年輕學者專家出席與談,包括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李佩雯教授、淡江大學整戰中心執行長蘇紫雲、知名中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
台灣人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國家是哪一國?這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因問卷長度有限,台灣民意基金會只選擇台灣的鄰國和世界上主要國家為對象,加以調查。這包括中、日、美、俄、菲律賓、南北韓、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歐盟、沙烏地阿拉伯等國。中國,在此則特別注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資區分。此外,因問卷長度限制,用「歐盟」一詞來代表英、法、德等歐洲先進工業民主國家。
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是新加坡
針對這12 個對象,台灣民意基金會都問相同的問題,「整體來講,您對XX 國這個國家的印象或感覺如何?好或不好?」結果發現, 如果根據好感排行榜,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是新加坡(87.1%)、其次是日
本(83.9%)、第三是加拿大(83%)、第四是歐盟(78.7%)、第五是澳大利亞(78.6%)、第六是美國(68.1%),以下依序是沙烏地阿拉伯(51%)、南韓(48.6%)、中華人民共和國(44.4%)、俄羅斯(43.8%)、菲律賓(30.5%)、北韓(8.3%)。
2017-03-19-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份民調-台灣人對各國好感排行-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份民調,台灣人對各國好感排行。(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人最不喜歡國家前三名:北韓、菲律賓、中國
如果根據反感排行榜,台灣人最不喜歡的國家是北韓(81.6%),第二是菲律賓(57.3%),第三是中國(47.4%),以下依序是南韓(41.7%)、俄羅斯(33.9%)、沙烏地阿拉伯(26.2%)、美國(24.3%)、日本(12%)、澳大利亞(6.6%)、歐盟(6.4%)、新加坡(6.2%)、加拿大(3.8%)。
如果根據「淨好感」排行榜,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仍然是新加坡(80.9%)、其次是加拿大(79.2%)、第三是歐盟(72.3%)、第四是澳大利亞(72%)、第五是日本(71.9%)、第六是美國(43.8%),以下依序是沙烏地阿拉伯(24.8%)、俄羅斯(9.9%)南韓(6.9%)、中華人民共和國(-3.0%)、菲律賓(-26.8%)、北韓(-73.3%)。
2017-03-19-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份民調-台灣人對各國反感排行-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份民調,台灣人對各國反感排行。(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台灣人可能會根據哪些判準(Criterion)做出對各國好惡的判斷?因為這個問題並沒有任何相關文獻可供參考,他暫且憑個人的經驗與知識歸納出幾個可能的判準:一、國家發展的現代化程度:現代化指標包括民主、富裕、社會平等、生態保育、多元包容等等。現代化程度越高,越受台灣人喜愛;反之,則越不受青睞;第二,文化與血緣的相似性,相似性越高,則越喜歡;第三,外國敵意的可感受性,外國敵意基本上來自現在,但也可來自過去;敵意越強,越不喜歡,反之,則越喜歡。
美國和台灣關係深厚,好感度只排第六
根據這三個判準,似乎可合理解釋上述的研究發現。例如,為什麼台灣人會喜歡新加坡、日本,遠超過喜歡中國?為什麼台灣人都非常喜歡日本和新加坡,但新加坡似乎更受歡迎些?
游盈隆表示,為什麼美國在好感排行榜上,只居第六?以美國和台灣關係之深厚,似乎應該不至於如此。美國和西歐各國(英、法、德)皆是執世界之牛耳的先進工業民主國家,二戰後美國又和台灣關係如此深厚,為何美國不如歐盟、加拿大和澳洲這麼受台灣人喜愛?
紐約自由女神像。(取自美加旅行資訊網)
美國在台灣人的喜好排行榜上,只居第六名,圖為自由女神像。(取自美加旅行資訊網)
游盈隆指出,為什麼中國在好感排行榜上,是倒數第三?為什麼中國在反感排行榜上是僅次於北韓和菲律賓?如果說,兩岸人民同文同種,系出同門,為何中國如此的不受台灣人喜愛?箇中道理似乎也淺顯易懂。
35歲以下年輕人喜歡日本超過新加坡
根據進一步的分析,台灣人都非常喜歡新加坡和日本,但從年齡層的角度看,不同世代的人最喜歡的國家可能很不一樣,例如,35 歲以下年輕人喜歡日本遠超過喜歡新加坡,而35 歲以上的人喜歡新加坡又遠超過喜歡日本。此外,台灣25 歲以下年輕人有八成三喜歡美國,而65 歲以上的人只有不到五成的人喜歡美國。
從教育程度來看,教育程度的高低似乎對個人好惡有顯著的影響。例如,受大學教育以上的台灣人,最喜歡日本的人略超過最喜歡新加坡的人四個百分點;受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人當中,有七成四喜歡美國,但在小學及以下的人當中只有四成七的人喜歡美國。
國民黨認同者六成六喜歡中國,民進黨認同者高達九成五喜歡日本
省籍族群背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個人的好惡,例如,在台灣具外省背景的人當中有六成的人喜歡中國,而在河洛人當中卻只有四成二的人喜歡中國。
日本富士山。(日本內閣府).jpg
日本深受台灣年輕人喜愛,是35歲以下年輕人最有好感度的國家,圖為日本富士山。(日本內閣府)
最後,一般人對各國的好惡,很明顯地,也受到政黨傾向的左右。例如,國民黨認同者中有六成六喜歡中國,而民進黨認同者中只有兩成六的人喜歡中國;又如,民進黨認同者中有九成五喜歡日本,但國民黨認同者中只有七成八的人喜歡日本。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負責問卷設計、研究發現的判讀、報告撰寫、及相關公共政策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是2017 年3 月13-14 兩天;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185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85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20170319-035419_U6942_M259022_597120170319-035419_U6942_M259021_f52920170320-120240_U1252_M259097_dbd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