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趙州從諗禪師/以「喫茶去」來接引學人,有「趙州茶」的稱號,參禪理•喫茶去,這也啟發了後世的日本茶道/「趙州古佛」/趙州禪師語錄/南泉斬貓 不是事/「念佛一聲,漱口三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9bseR

宋代點茶《茶具圖贊》“十二先生”鑑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0ck8hx


唐代詩人元稹寫的寶塔詩,堪稱一絕。這首詩名叫《一字至七字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開篇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白居易要升任東都洛陽,詩人元稹[zhěn]與王起諸公舉行歡送會,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詠物詩,標題限用一個字。
第二句
自可見的茶葉外形描寫起,生髮到茶道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態,從茶自身視角以擬人化手法寫它與外界關係:
第三句
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香葉嫩芽”又專愛與“詩客僧家”為伴,讓他們在品嘗的過程中,忘卻塵世的煩惱,達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四句
“碾雕”與“羅織”寫茶葉的炒制與篩選步驟。唐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製成的茶籮把茶篩分。
第五句
“銚煎”與“碗轉”兩句,寫出“銚[diào]子”煮茶、用“碗”轉動漂去水面上的茶沫塵花之類,取之湯中精華。
第六句
夜後”與“晨前”說茶與晨昏相伴,與朝霞明月相處,誇張手法運用恰到好處,足見元稹對茶酷愛之深!
結尾
茶道理想境界是:既能拂去過去的不稱心事,又會在忘卻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覺日後行為。
唐人傳奇《鶯鶯傳》 和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都出自晚唐詩人元稹,他是唐詩四大家之一,是新樂府運動的宣導者和中堅力量,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寫的這首一字至七字的詠茶詩,被後人譽為寶塔詩,此種題材獨特的茶詩尤為少見。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以上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寶塔詩,堪稱一絕。這首詩名叫《一字至七字茶詩》。全詩一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餅茶碾碎,再用紅紗製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小鍋〕中煎成黃蕊色,然後旋轉茶碗讓茶沫花呈現。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深夜泡上一杯可與明月對飲, 而且早上也要飲,早上泡上一杯可以笑看朝霞。結尾時,指出茶的妙用,不論古人或今人,飲茶都會感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後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這首寶塔茶詩,先後表達了三層意思: 一是從茶的本性說到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元稹(779-831年),中國唐代文學家、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小說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陽(今屬河南)人。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拔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始者。
  元稹8歲喪父,少經貧賤。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拔萃科,授祕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元和四年(809)爲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曆通州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爲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爲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最具特色的是豔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致生動,不同一般豔詩的泛描。悼亡詩爲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其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叙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美,刻畫細致,爲唐人傳奇中之名篇。後世戲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創作出許多戲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等。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其本集《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 》,卞孝萱 有《元稹年譜》。

濃香的茶葉,尤其是新長出來的嫩葉
那是騷墨詩客最仰慕的,也是出家人(或是解為執愛茶的人)的最愛
磨碎(浸泡)後的茶香有如雕著最潔的白玉,更有如最昂貴的披娟、絲紗(很高級的譬喻讚賞)
慢火煎熬輕輕的撥散開成現的黃色的嫩蕊顏色,倒在碗裡更堪比藝高的女技名曲(想來這裡也有點落寞的感覺)
可以在夜晚邀朋友或自我對著品茶與明月共賞,也可以在凌晨時泡上一口細細回味著與朝霞同出的感讚
它可以讓古往今來的人提神不會愛困,更甚著愛品銘之人如痴如醉這是多麼誇張啊(也是讚美之意)
後序:
第一句:道出茶葉中首推新長的嫩葉
第二句:它常被哪些人所讚愛
第三句:他的價值堪比吃了白玉,穿了昂貴的衣服
第四句:煎泡的過程,正像是一個紅塵落難的女子?勝比千驕百媚的曲女藝人?
第五句:多麼輕鬆寫意的茶,可在夜晚、凌晨不分時段的品上一銘
第六句:茶的功用可以提神,更有誇張者視品銘了好茶似喝醉般的沉醉回味。


 

清朝茶葉在歐洲有多高貴 看茶盒就知道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茶葉,在清朝時是很昂貴的農產品,尤其在歐洲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臺紅興業總經理羅怡華在歐洲拍賣、古董店,四處收購茶盒,弟弟羅一倫研究歷史。他們將茶盒放在博物館,讓人窺見古人如何重視喝茶這件事。羅一倫表示,18世紀茶葉外銷到歐洲時,在上流社會有一股喝茶的風氣,因為茶葉很頂級,貴族會購買來自東方精美的茶盒,以保存茶葉,在茶盒上還附有鑰匙,防止別人偷喝。他指出,在清代1~200年的歷史裡,茶盒在東西方間扮演很重要的文化傳遞角色,他介紹3款不同型式的茶盒。1.黑漆描金製茶工序紋茶葉盒。這是最典型的中國式茶箱,外形四方,裡面是一個錫做的茶葉盒,用意是防潮、保護茶葉,避免茶葉霉壞。外面用木盒保護,上面塗上金漆,四周繪上製茶的過程。他表示,那個時代人對於東方如何將新鮮茶葉片變成茶很好奇,畫上滿足西方人的好奇心。2.紅漆描金銅錢紋獸足茶葉盒。更為華麗的木盒,外形做成錢幣紋,四周還有獸腳,顯得富麗堂皇,圖案是東方的亭台樓閣,讓西方人窺見東方的生活。3.嵌貝螺鈿折枝花紋茶箱。西方人在後期以來樣製造,提供設計款式給東方匠師,依照他們想要的外貌製作的茶盒,可以看到四周有幾何的圖案,或者是雲紋,比較有現代藝術表現方式,符合西方人實用的茶盒。(彭蕙珍/台北報導)

diresdfdfct  


什麼是點茶三昧手

導讀:由於點茶技法有特定要求,不同點茶高手形成的泡沫效果不同,具有可比性深得文人雅士喜好,廣泛用於鬥茶和各種娛樂活動中。
點茶是宋代的獨特飲茶方式,其特點就是要將碾細的茶粉用沸水沖點攪拌,形成豐富泡沫。由於點茶技法有特定要求,不同點茶高手形成的泡沫效果不同,具有可比性深得文人雅士喜好,廣泛用於鬥茶和各種娛樂活動中。
由此,產生許多高手。點茶三昧手最古源於古人對點茶高手南屏謙師的讚譽。淨慈寺謙師點茶,技法嫻熟高超,不少詩人對謙師倍加讚譽。蘇東坡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時,西湖南山淨慈寺的南屏謙師親自為他點茶。蘇東坡欣賞了謙師高超的點茶技法,品飲了謙師親手點的茶湯,果真非同一般。於是當場做詩一首,題名《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其實,蘇東坡不但知茶理,懂茶功,還是一位點茶高手,但對謙師點茶技藝,還是佩服不已,足見謙師點茶技藝之高。事隔幾年之後,蘇東坡又作《又贈老謙》詩: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近窺詩一斑。從此,“三昧手”就成了點茶技藝高超的代名詞。對這一點茶典故,歷代多有記載。
另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北宋史學家劉攽(1O23~1089年)亦有詩贈謙師,有句云: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可見謙師得點茶三昧手早已有名

「三昧手」的圖片搜尋結果 「三昧手」的圖片搜尋結果 「三昧手」的圖片搜尋結果

【茶百戲】什麼是點茶三昧手
2017年1月10日18:05 賴茶
— — 點茶是宋代的獨特飲茶方式,其特點就是要將碾細的茶粉用沸水沖點攪拌,形成豐富泡沫。由於點茶技法有特定要求,不同點茶高手形成的泡沫效果不同,具有可比性深得文人雅士喜好,廣泛用於鬥茶和各種娛樂活動中
由此,產生許多高手。點茶三昧手最古源於古人對點茶高手南屏謙師的讚譽。淨慈寺謙師點茶,技法嫻熟高超,不少詩人對謙師倍加讚譽。蘇東坡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時,西湖南山淨慈寺的南屏謙師親自為他點茶。蘇東坡欣賞了謙師高超的點茶技法,品飲了謙師親手點的茶湯,果真非同一般。於是當場做詩一首,題名《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其實,蘇東坡不但知茶理,懂茶功,還是一位點茶高手,但對謙師點茶技藝,還是佩服不已,足見謙師點茶技藝之高。事隔幾年之後,蘇東坡又作《又贈老謙》詩: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近窺詩一斑。從此,“三昧手”就成了點茶技藝高超的代名詞。對這一點茶典故,歷代多有記載。
另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北宋史學家劉攽(1O23~1089年)亦有詩贈謙師,有句云: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可見謙師得點茶三昧手早已有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TCsYiaJOVehcv4OLo16xqY6wnj51zhkngiaqFiaJQmXnkYwz2Zp0EQArWDTteghr52qnaaO1KD56Ux6SydGrzONA-640wx_fmt=jpeg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TCsYiaJOVehcv4OLo16xqY6wnj51zhkncBGfr1wh14ibx7vYib1UETDibwrmyhm3VhnGJtlrk4b8q50511awn30mQ-640wx_fmt=jpeg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TCsYiaJOVehcv4OLo16xqY6wnj51zhknibtcq7p7avRWOJ2D0GwHsBnGjlyQfy1o4zS43SOuI0Oe3bFbnDEX7GA-640wx_fmt=jpeg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道學 08-10 53
種種三昧之中,平常心為三昧之王。在複雜的現實生活中「截斷橫流」需用「三昧手」。
文/姚華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上任,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遊覽西湖葛嶺的壽星寺。南屏山麓凈慈寺的謙師聽到這個消息,便趕到北山,為蘇東坡點茶。
蘇軾品嘗謙師的茶後,感到非同一般,作詩《送南屏謙師》「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記謙師治茶有獨特之處。但他自己說,烹茶之事,「得之於心,應之於手,非可以言傳學到者。」
他的茶藝在宋代很有名氣,不少詩人對此加以讚譽,如北宋的史學家劉攽有詩句曰「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
韓國高麗時期李奎報就有「三昧手已熟,七勤味合并」顯然是中國文化的傳播之功,是很妙的概括。後來,人們便把謙師稱為"點茶三昧手"。有此手能舉起平常心即是一切之心要的慧識。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圖:姚華
茶人相互感應,生成平常
莊子云:莫若以明。
老子云:知恆曰明。《說文》云:恆,常也,從心,從舟,在二之間上下,心以舟施,恆也。欲明實相,要在不二。
唐太宗對玄奘師說:「我想供僧,但聽說許多僧人無有修行,應當如何?」師開示說:「崑山有玉,但是混雜泥沙;麗水產金,豈能沒有瓦礫?土木雕成的羅漢,敬奉就能培福;泥龍雖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須祈禱泥龍」唐太宗聽後恍然大悟。
1925年初秋,弘一師在寧波七塔寺。夏丏尊困難的用鹹菜白開水招待他。弘一師回答:咸有鹹味,淡有淡味。簡單到極致,卻也深刻到極致,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無論咸也好、淡也好,都能夠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弘一師能有這樣自在的心性,可見他的境界已經是何等空靈了!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人生本如此,鹹淡兩由之
當一款茶到我們面前,人間滋味飽滿,原本就是苦澀酸甜的融合,若是沒有品嘗過苦澀的滋味,又如何體味香甜的美妙?茶苦回甘。這種「人生本如此,鹹淡兩由之」的超然境界讓人敬佩。這種淡然大氣的境界和智慧,亦是茶家之大自在——進退無礙﹐心由煩喜。
「牢騷太勝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大自在,放翁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是大自在,東坡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是大自在,梅堯臣「不須何朔飲,煮茗自忘歸。」是大自在,禪宗的「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是大自在。道家的「天地無涯
萬物齊一」是大自在。看來「三隻手」是讓人唾棄的,而「三昧手」是唯有真我無餘無多,究竟圓滿的茶道智慧。(編輯:行雲)


 

淡中有味,點茶三昧
Posted on 2016-11-16 in 文化
最愛看滾水入茶,沉浮流轉,其景恰如南朝梁元帝的《歸來寺碑銘》:「九苑萌枯,三昧葉卷,疏樹搖落,翻流清淺。」
把茶瓶里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中,古人稱之為「點茶」,是唐、宋時興起的一種沏茶方法。
點茶的意趣,在於一個「點」字。茶藝師先用瓶煎水,並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陸續注入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而後執壺往茶盞有節奏地點水,而且落水點要准,不能破壞茶麵。與此同時,點茶人還要用另一隻手執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之為「運筅」或「擊拂」
點茶因動而有趣,因靜而有味。調膏的速度,注水的節奏,茶筅擊拂的輕重緩急,在此動靜之間微妙的感悟,能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喚來無窮的回味。
北宋有凈慈寺的南屏謙師擅長點茶,技法嫻熟高超,為時人所讚譽。蘇東坡曾到杭州任知州,謙師聽說之後親自來為他點茶。蘇東坡欣賞了謙師高超的點茶技法,品飲了他親手點的茶湯,果真非同一般,於是當場做詩一首,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瓮鵝兒酒。」從此,「點茶三昧手」就成了茶藝高超的讚譽。
「三昧」一詞,來源於梵語samadhi的音譯,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這種靜水流深式的參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
點茶需要茶藝人回歸當下,凝神靜氣,類似於一種冥想。點好一杯茶,漪漪生蓮花,其間動中有靜,淡中有味,意境悠遠,確如佛家的三昧真諦。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動而心止,便如死水,人靜而心動,方能妙趣橫生。
點茶是茶道文化的瑰寶,這不僅在於技藝,更在於點茶所代表的一種心境。
點茶,點的不止是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6k5g2o3.html


《惠山茶會圖》明代畫家文徵明作於正德十三年(1518年)。《惠山茶會圖》描繪文徵明和幾位詩友在無錫惠山品茗。二人在茶亭井邊席地而坐,文徵明展卷頌詩,友人在聆聽;古松下一茶童備茶,茶灶正煮井水,茶几上放著各種茶具。
《惠山茶會圖》縱22厘米,橫67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惠山茶會圖卷
《惠山茶會圖》卷,明,文徵明作,紙本,設色,縱21.9cm,橫67cm。
本幅未署款,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書序,記該圖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時文徵明49歲。后紙蔡羽、湯珍、王寵三家書詩,顧文彬題記。
據蔡羽序記,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王寵、湯珍等人至無錫惠山游覽,品茗飲茶,吟詩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創作了這幅記事性作品。畫面采用截取式構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游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觀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徵,大都雷同,動態、情致刻畫卻迥異,饒有生意,并傳達出共通的閑適、文雅氣質,反映了文人畫家傳神勝于寫形的藝術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境,與文人士子的茶會活動相映襯,也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
此圖運用工筆設色法,樹干、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鋒,參以側鋒,具行書的筆法,呈「以書入畫」特色。運筆纖細,兼帶拙味,如人物衣紋用高古游絲描,穩健瀟灑中略見澀筆,工中兼拙。樹石形態亦于精細中呈適當變形,工整而帶裝飾味。設色青綠、淺絳相融,山石敷以石綠,勾線、凹處加淡赭微暈,樹干運赭石、藤黃間染,人物著色后線條用色复勾,整体色調于對比中見融和,呈現出清麗細緻、文秀雋雅的新風格。這種小青綠的畫法,繼承了元代錢選、趙孟頫的山水畫体,并有發展創造,樹立了明代文人青綠山水畫的新格。

茶畫賞析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2016-01-12 00:00:00
《惠山茶會圖》
文徵明(1470-1559),名壁,字徵明。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書法家, 「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中四才子」)。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文徵明的繪畫造詣全面,能青綠,亦能水墨,能工筆,亦能寫意。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
《惠山茶會圖》,紙本,設色,縱21.9cm,橫67cm,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有蔡羽書序,記該圖作於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時文徵明49歲。後紙有蔡羽、湯珍、王寵三家書詩,顧文彬題記。據蔡羽序記,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王寵、湯珍等到無錫惠山遊覽,在二泉亭品茗賦詩,十分相得,事後便創作了這幅記事性作品,記錄了他們在山間聚會暢敘的情景。
畫面採用截取式構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遊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看童子煮茶。畫面人物共有八人,五主三仆。井亭內二人圍井欄盤腿而坐,右一人腿上展書。松樹下茶桌上擺放多件茶具,桌邊方形竹爐上置壺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另一童子備器。一文士佇立拱手,似向井欄邊兩文士致意問候。亭後一條小徑通向密林深處,曲徑之上兩個文士一路攀談,漫步而來,一書童在前面引路。
此畫運用工筆設色法,樹幹、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鋒,參以側鋒,具行書的筆法,呈「以書入畫」特色。運筆纖細,兼帶拙味,如人物衣紋用高古遊絲描,穩健瀟洒中略見澀筆,工中兼拙。樹石形態亦於精細中呈適當變形,工整而帶裝飾味。設色青綠、淺絳相融,山石敷以石綠,勾線、凹處加淡赭微暈,樹幹運赭石、藤黃間染,人物著色後線條用色復勾,整體色調於對比中見融和,呈現出清麗細緻、文秀雋雅的新風格。這種小青綠的畫法,繼承了元代錢選、趙孟頫的山水畫體,並有發展創造,樹立了明代文人青綠山水畫的新格。
畫中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徵,大有些雷同,但動態、情致刻畫卻迥異,並傳達出共通的閒適、文雅氣質,反映了文人畫傳神重於寫形的藝術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境,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令人領略到明代文人茶會的藝術化情趣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5zMK4.html

《惠山茶會圖》是明代畫家文徵明所畫的一幅山水畫卷,畫面景緻寫的是無錫惠山一個充滿閒適淡泊氛圍的幽靜處所。
圖中高大的松樹,崢嶸的山石,樹石之間有一井亭,山房內竹爐已架好,侍童在烹茶,正忙著佈置茶具,亭榭內茶人正端坐待茶。畫面人物共有八人,三僕四主,有兩位主人圍井欄坐於井亭之中;一人靜坐觀水,一人展卷閱讀。還有兩位主人正在山中曲徑之上攀談
創作背景
據蔡羽序記,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王寵、湯珍等人至無錫惠山遊覽,品茗飲茶,吟詩唱和,十分相得,事後便創作了這幅記事性作品。
構圖意境
畫面採用截取式構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遊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觀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徵,大都雷同,動態、情致刻畫卻迥異,饒有生意,並傳達出共通的閒適、文雅氣質,反映了文人畫家傳神勝於寫形的藝術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境,與文人士子的茶會活動相映襯,也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
筆法風格
此圖運用工筆設色法,樹幹、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鋒,參以側鋒,具行書的筆法,呈“以書入畫”特色。運筆纖細,兼帶拙味,如人物衣紋用高古游絲描,穩健瀟灑中略見澀筆,工中兼拙。樹石形態亦於精細中呈適當變形,工整而帶裝飾味。設色青綠、淺絳相融,山石敷以石綠,勾线、凹處加淡赭微暈,樹幹運赭石、藤黃間染,人物著色後線條用色复勾,整體色調於對比中見融和,呈現出清麗細緻、文秀雋雅的新風格。這種小青綠的畫法,繼承了元代錢選、趙孟頫的山水畫體,並有發展創造,樹立了明代文人青綠山水畫的新格。
文物資料
《惠山茶會圖》卷,明,文徵明作,紙本,設色,縱21.9cm,橫67cm。[1] 現藏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作者文徵明 (1470—1559),未署款,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書序,記該圖作於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時文徵明49歲。後紙蔡羽、湯珍、王寵三家書詩,顧文彬題記。[1]

「惠山茶會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惠山茶會圖」的圖片搜尋結果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唐人飲茶之風,最早始於僧家,“禪茶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喫茶去”。安土桃山時期茶聖千利休將“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結合禪茶一味,形成瞭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礎。
概述/禪茶一味
馮躍利書法禪茶一味
馮躍利書法禪茶一味
思想基礎/禪茶一味
方雲禪畫
方雲禪畫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
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中六根,外六塵,內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佛教的貢獻/禪茶一味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寺廟中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
意境/禪茶一味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淵源/禪茶一味
馮躍利書法禪茶一味
馮躍利書法禪茶一味
唐人飲茶之風,最早始於僧家,“禪茶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喫茶去”。趙州和尚即著名的唐代名僧從諗(公元778-897),因常住趙州(今屬河北省趙縣)觀音院(今柏林寺),又稱“趙州古佛”,由於其傳揚佛教不遺餘力,時謂“趙州門風”。他於禪學於茶學都有很高的造詣,《廣群芳譜·茶譜》引《指月錄》文曰:“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僧曰:'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喫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喫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喫茶去,不曾到也雲喫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喫茶去。'”
後,茶道傳入日本,禪茶一味成為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時期茶聖千利休將“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結合禪茶一味,形成瞭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礎。
茶道始於中國,發揚光大於日本。茶道與禪宗,殊途同歸,而又相輔相成,故“茶禪一味”被視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由來/禪茶一味
清代魏源描寫徑山的詩句頗富情致:“左泉右泉照石影,出谷入谷聆泉聲。遠山青綠近山碧,大泉鐘磬小泉琴。”詩中之景左右映照,出入自如,遠近呼應,大小相許,描摹出徑山的泉清、谷深、山碧,和著山中禪寺鐘磬聲聲,既讓人心曠神怡,又發人深省,一如徑山茶禪。徑山因山上有東西兩徑而得名。西去杭州五十四公里,地處餘杭長樂鎮,為天目山脈的東北峰。蘇軾詩云:“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鐙相迴旋”,極言徑山氣勢奔騰,如駿馬飛馳。
唐天寶元年,江蘇崑山法欽禪師尊其師“乘流而行,遇徑即止”之命,泛舟苕溪,結廬徑山。大曆三年(七六八),代宗賜法欽法號“國一禪師”,又賜建徑山寺。自此之後,“聞鐘知淨土,路轉見琳宮”,成為一方超然彼岸的佛國聖地。歷史上,徑山古剎,六易其名,且均由一代帝王賜額,然以宋孝宗授封的“徑山興聖萬壽禪寺”最為出名,延用時間最長。
南宋紹興七年(一一三七),大慧宗杲奉旨主席徑山。一時龍象駢集,臨濟宗風大興。嘉定間,對江南禪院進行列位。徑山興聖萬壽禪寺列為五山十剎之首,冠蓋叢林,被譽為“天下東南第一釋寺”。明神宗萬曆初,紫柏真可禪師發願募刻《大藏經》,十七年創刻於山西五台山妙德庵,後因山中苦寒,不便刻經工作,再加地處偏僻,材料運送十分費事,四年後即南移至徑山寂照庵續刻,故以“徑山藏”稱之。《徑山藏》改梵策為方冊,易印刷,便流通,並經嚴格校勘,正確度高,故在歷代《大藏經》中佔有重要地位,素為國內外所重視。《徑山藏》的刊刻,無疑是徑山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一頁。清代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贊徑山藏》詩云:“徑山一疏吼寰中,野燒蒼涼吊達公。何處复求龍像力,金光明照浙西東。”五峰環抱,深山春遲。山回物靜,松籟吟風。因為氣候、環境的獨特與優越,徑山茶擁有“天然味色留煙霞”、“氤氳香淺露光澀”的清絕風味,而為世人譽為“真綠、真色、真香、真味”。山上多泉,泉清水洌。唐代“茶聖”陸羽對徑山茶曾作兩次考察,寓居徑山雙溪的將軍山清泉左近,挹泉烹茶。後人把這泓清泉叫作“苧翁泉”、“陸羽泉”,以示紀念。北宋翰林院學士蔡襄遊徑山時,見泉甘白可愛,汲之煮茶。泉清茗香,令人灑然忘疲。
自古以來,飲茶與參禪密切相關。品茶,先苦後甘;參禪,在生死輪轉中尋求徹悟解脫。品茶,目的是暫時放下俗事,在一盞茶的工夫里品味悠然的心境;參禪,無非是“放下著”、“喫茶去”,在頓悟的一瞬間雲淡風輕,清靜和寂。因此大凡名山古剎都自植茶供採摘飲用。徑山茶相傳最早就是法欽手植,用以供佛,以後廣為種植。白雲僧舍,茶香裊裊,徑山茶、臨濟禪,就這樣融為一味,難分彼此。徑山禪門結合禪、茶,發展出一套步驟嚴格、系統完備、儀式威嚴的茶宴、茶禮。舉辦茶宴時,眾佛門子弟圍坐“茶堂”,依茶宴之順序和佛門教儀,依次獻茶、聞香、觀色、嚐味、瀹茶、敘誼。這便是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禪林高韻而聞名於世的“徑山茶宴”。
“徑山茶宴渡東洋,和敬寂清道德揚。”日本茶道源於徑山茶宴。南宋端平年間,日本聖一國師圓爾辨圓從徑山嗣法回國,帶回《禪苑清規》一卷。後來,圓爾依此為藍本,制訂了《東福寺清規》,《清規》中有程序嚴格的茶禮。茶禮流傳民間,發展為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即日本茶道。
徑山茶宴,似唐風宋韻的不絕餘音,遺落在扶桑土地上。如今,圓爾辨圓創建的東福寺依然嚴格遵循祖制,七百多年來,每到圓爾辨圓的忌日,茶宴都會在莊嚴肅穆、虔敬真誠的氣氛中上演,一年一度,永不斷章,茶的盛宴醇厚芬芳、禪的意味綿久悠長。


禪茶一味,淡久生香。
2015-12-15 未分類
  至無味仍餘香,人若無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實簡約,雅致純清。遊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濃時不驕,淡時而有餘味,心境如禪,般若清欄,自若自清。禪在茶的餘味裡得道,茶在禪意裡衍生。禪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華,含山川之神韻的青翠,融水之潤、木之萃、土之靈、金之性、火之光,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
  禪,冥思、純厚、枯寂、洞徹,解茶之曠達隨心,釋茶之圓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與禪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禪茶一味,可讓人淡靜,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涼之意;讓人心境如禪茶,澄澈空明,平和寧然。
  和尋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參的是生活、瑣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心領神會。參的也不是禪,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通透。和大師,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參的才是禪。茶道,也是禪道,禪茶須是對著外境、心境、人境,缺一不可。三者兼具,才是禪茶。
  得一靜字,便可洞察萬物、道通天地、思如風雲,心中常樂。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佛教常說:「禪茶一味」,在茶道中就是以靜為本,同時,以靜為美的詩句有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詩雲: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遇水舍己,而成茶飲,是為布施;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禪茶一味,茶心佛心,何異何殊?
  茶葉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同,悟禪的意境也隨之改變。鵝黃清澈,淡雅的茶水,恰似久藏琥珀;湯明色綠,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蘇東坡言「從來佳茗似佳人」,在輕盈升騰的水霧中觀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勝收。
  浮生若茶。我們何嘗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熾熱的沸水呢?茶葉因為沸水才釋放了深蘊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把生命看成是學習,把挫折看成是成長,把一切的泥濘坎坷,都當作是看不見的手,它推動著你,展翅翱翔。
  禪茶一味,妙蘊人生,淡泊寧靜,虛懷若谷。一壺茶,盛放的是一顆雲水禪心,是一種人生態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手執一杯香茗,茶韻生香,融入靈性,一道茶煙,輕輕一嗅,便疏通了靈秀之身心,隱逸而恬淡,清寧而閒適。


 

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製、飲用的茶。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中文名 禪茶 分 類文化 宗 教佛教 功 能飲料 器 物茶具 相關著作 《封氏見聞錄》、《茶經》
歷史溯源
禪茶
c83d70cf3bc79f3d20b83836baa1cd11728b295f3801213fb80e7becc0eedde72f2eb9389b506b84  
西漢公元前52年,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下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上人工種植茶葉的先河,吳理真因此被敬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傳入中國後,吳理真在蒙頂山脫髮修行,亦佛亦茶,首創“佛茶一家”,被尊稱為甘露禪師。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茶的情景“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1]
唐人陸羽被世人尊稱為茶聖,寺院出身,三歲時就被禪師收養,從小練得一手採製、煮茶的高超技藝。他撰寫的《茶經》記述了茶的歷史、種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習俗等。[1]
唐代南禪宗系統禪僧也注重飲茶。唐末五代,河北趙州禪師以“喫茶去”的機鋒接引弟子。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趙州問新到僧:“曾到此間麼?”僧答:“曾到”。趙州曰:“喫茶去。”又問僧,僧答:“不曾到”。趙州曰:“喫茶去”。這就是禪宗歷史上著名的“趙州喫茶去”公案。[1]
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在湖南夾山著就禪宗第一書《碧巖錄》並悟出禪茶一味之道。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將其饋贈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圓悟手書原跡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1]
禪茶
禪茶
唐宋禪寺中專門設有“茶寮”,以供僧人喫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有專門的職位,稱為“茶頭”。叢林規則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名其曰“茶湯會”。[1]
日本禪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茶亭建築雅緻,環境清幽,是我國禪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發展。可以說中國品茶之風始於寺院,盛行於寺院,唐宋之後,品茶之風更盛。然後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直至廣泛的社會大眾。[1]
文化內涵
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禪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淨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脫俗。
禪茶與八正道
禪茶(圖4)
禪茶(圖4)
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為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的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法。有句話說:“茶禪一味”即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
八正道的解釋有兩種含義:一是世間的八正道,即是正確生活的一種標準。二是出世間的八正道,是修習智慧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的生活標準。因此可以這麼說,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態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淨化修行者的身心。它是一條通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淨化(禪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及實相的路徑。所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命、正念、正定為八正道。[2]
1.正見:正確的知識和見解就是正見,反之為邪見。世俗生活中的正見是指一些正確經驗所積累的知識、善良的心腸,理性恪守的情操,通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而產生的一種分辨體系,有一定的相對性。出世間的正見指依教義保持慧照分明,見理正確。但根本上講,出世間正見則只有在明心見性後的人才會真正擁有,只有通過修習正確的禪定及放下一切雜念與染著後才能生起。
禪茶(圖5)
禪茶(圖5)
2 .正思維:沒有貪、嗔、癡等煩惱的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的過程和狀態,所以正思維又稱為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比如腦海裡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等,都是正思維的表現。出世間的正思維則指依佛學義理作想作觀,利於我們斷惑證真。在品茶時,應該暫時放下世間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顆謙虛的心、無染的心來品茶。
3 .正語:不撒謊,不花言巧語,不搬弄是非,不發表引起兩者間的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不粗惡口罵人,不苛刻、酷毒之諷刺,不作無意義之空談。等等就是正語。所謂直心為道場,修行人須光明磊落、坦蕩盪、和藹可親地說話做事。出世間正語要求較嚴,不專心修道四處遊說、行咒術、算卜、仰觀星宿等言辭即是沒做到正語。品茶時當然不可論及東家長西家短的是非以及談論與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無關的事情。
4.正業:不違法,不侵害一切眾生利益的行為和職業等就是正業。修道時修無漏慧,住於清淨梵行之中,在行住坐臥中正念而住也為正業。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從事賭、淫、盜、獵、宰屠、毒品、軍火買賣等都為邪業。而且這個盜很廣義,我們佔小便宜,甚致偷稅漏稅都是盜。因此,凡不屬於我們的利益我們硬要佔為己有都為盜。禪茶人當然要堅守正業。
5 .正命:以合法不損害眾生利益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眾生、軍火、殺生器具、毒品或嫖賭等行為或行業都為正命的一種體現。若是出家人,則是如法修行,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病緣醫藥,不貪圖供養等為正命。
禪茶(圖6)
禪茶(圖6)
6 .正精進:如法認真地修行等都為正精進。反之為邪精進。佛門將木魚視為法器之一,認為魚晝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製成魚形,以敲擊木魚警戒僧眾晝夜思道,努力修行,這就是正精進的表現。喫茶就老老實實喫茶,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一門深入。
7.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邪惡之心念,稱為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即是憶念正法,生出信持正法的念頭,念經、念佛、念佛咒等都為正念,否則即是失去了正念。在高層次修法中,哪怕有不行善和犯惡的心念也為失去正念。時時刻刻不離禪茶之“平常心”。
8 .正定:日常生活中,信守正念,不為外境誘惑而沉論、迷失也為正定。對於修行而言,對境無心即是正定,正確的禪定是我們轉識成智的有力保障(由定發慧)。外道氣功也修禪定,有的則很可能是邪定(易走彎路或走火入魔)。修習正定者才有開啟大智慧的無上果報。[2]
禪茶與清淨心
清淨心,即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癡無惱、無怨無憂、無係無縛的空靈自在、湛寂明澈、圓融無住的純淨妙心。也就是離煩惱之迷惘,即般若之明淨,止暗昧之沉淪,登菩提之逍遙。有了清淨心,則失意事來能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能視之以淡,榮寵事來能置之以讓,怨恨事來能安之以忍,煩亂事來能處之以靜,憂悲事來能平之以穩…… 品茶就是需要清淨心,禪茶首先要“靜”然後再進入“淨”;“靜”者歇卻狂心,“淨”者一塵不染。
禪茶(圖7)
禪茶(圖7)
經常聽到佛教的朋友們說發心,一般所說的發心,不外乎出點錢出點力,這是發小的心。經典上說發菩提心,什麼是發菩提心?大徹大悟而成佛,這是真發心。發菩提心又叫發大悲心,真開悟了,才可以無我,才可以犧牲自我度一切眾生。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體,那麼,菩提心的相呢?就是'圓覺經'所講的清淨心。諸大菩薩雖然大大慈大悲中,自性卻是清清淨淨。菩提者覺悟也,悟了道,得了清淨心,才進入大慈大悲菩薩道。[2]
禪茶與六和敬
禪茶一味(寇中天書)
禪茶一味(寇中天書)
禪茶的“和”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1.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大家在一起品茶修行,必須做到互相包容。
2.口和無諍: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要說愛語、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把握說話五原則:
① 仔細聆聽,想了再說;
② 語音清楚,語詞恰當;
③ 語氣溫和,態度誠懇;
④ 內容豐富,幽默風趣;
⑤ 不說他過,緊守秘密。
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須要做到語業清淨,即說話的語氣,要謙和禮貌,悅耳可愛,不宜惡口粗聲,引人不快,以致發生爭吵的事件。
3.意和同悅:心是一切行為、語言的基礎。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語言,進而形成什麼樣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學調伏自心,以出離心解脫煩惱,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六度心和四無量心廣度眾生。日用平常保持精進心、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大慈大悲心、大智心、大願心、平等心、同理心、光明心、自在心、空心、信心、柔軟心、清淨心、通達心。面對一切人事物時,於內心作意欣樂: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須要做到意業清淨,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懷,有值得歡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要為求個人的歡樂而不顧大眾的歡樂,或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大眾的痛苦之上。
4.戒和同修:戒是無上菩提本,百善戒為先。戒是定慧二學的根本,無戒則定慧彷彿蓋在沙灘上的高樓,容易倒坍。無規矩不足以成方圓,戒律乃是維持教團的柱石,目的都是在消極止惡和積極行善,只有遵守了禪茶的儀規才能更好的進入“禪茶一味”的境界。
5.見和同解:知見決定一個人或團體的走向與成敗,佛教最重正知正見。但隨著佛教二千五百餘年的發展,不同宗派傳承發展出各自的知見,佛弟子宜全盤了解,不應北傳譏南傳為小乘,南傳否定北傳為非佛說,密教斥顯教為不究竟,應該互相包容。而作為禪茶文化的研究大家都應該抱著一個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目的。
6.利和同均: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必須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發生利害衝突,或養成營私肥己的惡習,不能使教財成為公產,致引起爭權奪利的糾紛,會影響到教團的破產。不僅大家一起品嚐禪茶甘露而且還要分享禪茶帶給大家的法喜。[2]
禪茶與雅
禪茶一味(壺公書法)
禪茶一味(壺公書法)
正確,合乎規範是名為雅;情趣高尚、超凡脫俗、意趣深遠、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貴不矜、貧賤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無做、無做而做是謂高雅。
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心為雅事,以茶人啜客為雅士,“雅”對中國茶文化影響最深。
禪之精神在於悟,茶之意境在於雅,茶承禪意,禪存茶中,把茶的內在精神體驗用語言和藝術表現出來就是“雅”,而“雅”所蘊涵的茶的無限“真諦”是需要“喫茶去”才能體驗的。而作為“禪茶一味”的禪茶必須是傳統的茶之雅與對佛法的領悟的有機結合。
禪茶之旨趣就是籍“雅”來體悟佛法之空性。宇宙間萬事萬物包括人類自身在內它的本體都是四大所成,即地、水、火、風這四大所成,在禪茶茶道中四大均有所表,即茶具表地大,沏茶之水錶水大,給茶水加溫之熱力表火大,行茶道之動作或品茶表風大。禪茶雖然是“空”,但禪茶含萬法。這裡所指的“性空”的“性”不是物理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種不依條件(緣)的獨立存在的“自性”(自體),“自性”的含義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本來如此、實在恆常的意義,人們只要冷靜反复推論思考就會領會,不依任何條件的絕對的獨立存在的“自性”是根本沒有的。佛法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各種條件(緣)而生,任何事物都是“緣生則生”、“緣闕則闕”,即產生該事物的條件具備了,該事物就產生而存在,條件不具備,就不能產生。緣生的事物不能離緣而存在,這就叫作“無自性”,即“性空”。
明行法師表演的禪茶
明行法師表演的禪茶
佛法講“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們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縛,獲得解脫和自在。能積極進取、淡泊名利、樂於助人、不圖回報,既利於社會,又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些人因不了解“有”的空性本質,過分執著“有”,把“有”當作一種永恆不變的存在,這是一種貪欲的人生,一個人對“有”看得太重,貪得無厭,欲壑難填,那麼他就會煩惱痛苦。佛法就用“四大皆空”、“萬有性空”來破除他們對世間假“有”的常見。世間還有一些人,他們雖能看出“有”的虛幻實質,但因不了解緣起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續不空,認為世界一切萬物既然是虛幻的,那么生存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他們中有的人不顧家庭倫理、社會道德,放縱自己、為所欲為;還有的人則是消極厭世、頹廢悲觀。這兩種人生態度才是虛無主義。佛法就以“性空妙有”、“相續不空”來破除他們執著“空”的斷見。
佛法是用“四大皆空”來破除迷界的舊執著——盲目貪婪、極端自私的人生態度,用“相續不空”來建立悟界的新觀念——積極奉獻、造福人類的人生觀。[3]
禪茶精神
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這一種精神決定了禪茶文化具有一種不同於哲學和倫理學的社會化育功能。禪茶文化離不開人文關懷,離不開人生日用,離不開禪的關照與感悟,離不開茶的精清、淡潔、滌煩、致和修養功夫。從這個角度來看,將禪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這八個字上,最為恰當;既理事圓融,又雅俗同歸,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實和操作的現實意義。[4]
感恩
用感恩的心態喝這杯茶,這杯茶就不僅僅是一碗茶湯,而在其中充滿人文精神,充滿了天地萬物和諧相處、相互成就、共融共濟、同體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氣,發揚正氣,成就和氣。[4]
包容
用分享的心態來喝這杯茶,人間的恩恩怨怨都會像片片茶葉一樣,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潔淨的淡水中,變成有益於優化彼此身心氣質的醍醐甘露,人間的正氣和氣就會在把盞相敬中得到落實。[4]
分享
用分享的心態來喝這杯茶,培養我們推己及人的仁愛胸懷,想到人間還有諸多苦痛,想到社會還有種種缺陷,每個人都有責任把愛奉獻給對方,少一點私慾,多一分公心;少一點冷漠,多一份愛。[4]
結緣
用結緣的心態來喝這杯茶,以茶湯的至味,同所有人結茶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讓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潔,善的和諧,淨化人生,祥和社會。
禪茶文化的精神“正、清、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將正氣溶入感恩中,將清氣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在弘揚禪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實禪茶文化,發揮禪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優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係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弘揚禪茶文化的根本社會價值所在。[4]
禪茶用具
1.碳爐一個;2.陶製燒水壺一把;3.根雕茶桌一張;4.兔毫盞若干個;5.茶洗一個;6.有把手的泡壺一把;7.香爐一個;8.香一支;9.木魚一個;10.磬一個;11.鐵觀音茶十克至十五克;12.茶道一套;13.佛樂磁帶一合。
茶道程序
禪茶屬於宗教茶藝。自古有“茶禪一味“之說,禪茶中有禪機,禪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禪茶茶藝還是最適合用於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茶藝,套禪茶茶藝共十八道程序,使大家放下世俗的煩惱,拋棄功利之心,以平和虛靜之心,來領略“茶禪一味”的真諦。[5]
禮佛
【焚香合掌】同時播放《讚佛曲》、《心經》、《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梵樂或梵唱,讓幽雅莊嚴、平和的佛樂聲,像一隻溫柔的手,把人的心牽引到虛無縹緲的境界,使人煩躁不寧的心平靜下來。[5]
調息
【達摩面壁】達摩面壁是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的故事。面壁時助手可伴隨著佛樂,有節奏的敲打木魚和磬,進一步營造祥和和肅穆的氣氛。
主泡者應指導客人隨著佛樂靜坐調息。靜坐的姿勢以佛門七支坐為最好。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在靜坐時肢體應注意七個要點:
其一,雙足跏趺也稱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亦可用單盤。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剛坐,開始習坐時,有人連單盤也做不了,也可以把雙腿交叉架住。
其二,脊梁直豎,使背脊每一個骨節都如算盤珠子疊豎在一起樣,使肌肉放鬆。
其三,左右兩手環結在丹田下面,平放在胯骨部份。兩手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抵。這叫“結手印”也叫做“三昧印”或“定印”。
其四,左右雙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不可沉肩彎背。
其五,頭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腭內收而不低頭。
其六,雙目似閉還開,視若無睹,目光可定在座前七、八公尺處。
其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齶,面部微帶笑容,全身神經與肌肉都自然放鬆。
在佛樂中保持這種靜坐的姿勢10-15分鐘。靜坐時應配有坐墊,坐墊厚約兩、三寸。如果配有椅子,亦可正襟危坐。[5]
煮水
【丹霞燒佛】在調息靜坐的過程中,一名助手開始生火燒水,稱之為丹霞燒佛。丹霞燒佛典出於《祖堂集》卷四。據記載丹霞天然禪師於惠林寺遇到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燒火取暖。寺中主人譏諷他,禪師說:“我焚佛屍尋求舍利子。(即佛骨)“主人說:“這是木頭的,哪有什麼舍利子。“禪師說:“既然是這樣,我燒的是木頭,為什麼還要責怪我呢?”於是寺主無言以對。“丹霞燒佛”時要注意觀察火相,從燃燒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促以及生命的輝煌。[5]
侯湯
【法海聽潮】佛教認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從小中可以見大,從煮水候湯聽水的初沸、鼎沸聲中,人們會有“法海潮音,隨機普應”的感悟。[5]
洗杯
【法輪常轉】法輪常轉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二十。徑山寶印禪師云:“世尊初成正覺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陳如比丘最初悟道。“法輪喻指佛法,而佛法就日常平凡的生活瑣事之中。洗杯時眼前轉的是杯子,心中動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潔淨無塵;禮佛修身的目的是使心中潔淨無塵。在轉動杯子的手法洗杯時,或許可看到杯轉而心動悟道。[5]
燙壺
【香湯浴佛】佛教最大的節日有兩天:一是四月初八的佛誕日,二是七月十五的自恣日,這兩天都叫“佛歡喜日”。佛誕日要舉行“浴佛法會”,僧侶及信徒們要用香湯沐浴太子像(即釋迦牟尼佛像)。用開水燙洗茶壺稱之為“香湯浴佛”,表示佛無處不在,亦表明“即心即佛”。[5]
賞茶
【佛祖拈花】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借助“佛祖拈花“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葉。[5]
投茶
【菩薩入獄】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據佛典記載,為了救度眾生,救度鬼魂,地藏王菩薩表示:“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地獄中只要有一個鬼,我永不成佛。”投茶入壺,如菩薩入獄,赴湯蹈火,泡出的茶水可振萬民精神,如菩薩救度眾生,在這裡茶性與佛理是相通的。[5]
沖水
【漫天法雨】佛法無邊,潤澤眾生,泡茶沖水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如“醍醐灌頂”,由迷達悟。壺中升起的熱氣如慈雲氤氳,使人如沐浴春風,心萌善念。[5]
洗茶
【萬流歸宗】五台山著名的金閣寺有一副對聯:“一塵不染清靜地,萬善同歸般若門。”茶本潔淨仍然要洗,追求的是一塵不染。佛教傳到中國後,一花開五葉,千佛萬神各門各派追求的都是大悟大徹,“萬流歸宗”,歸的都是般若之門。般若是梵語音譯詞,即無量智能,具此智能便可成佛。[5]
泡茶
【涵蓋乾坤】涵蓋乾坤典出於《五燈會元》卷十八。惠泉禪師曰:“昔日雲門有三句,謂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流句”。這三句是雲門宗的三要義,涵蓋乾坤意謂真如佛性處處存在,包容一切,萬事萬物無不是真如妙體,在小小的茶壺中也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佛理和禪機。[5]
分茶
【偃溪水聲】“偃溪水聲”典出於《景德傳燈錄》卷十八。據載有人問師備禪:“學人初入禪林,請大師指點門徑。“師備禪師說:“你聽到偃溪水聲了?”來人答:“聽到”,師備便告訴他:“這就是你悟道的入門途徑。”禪茶茶藝講究:壺中盡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細聽偃溪水聲。斟茶之聲亦如偃溪水聲可啟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5]
敬茶
【普渡眾生】禪宗六祖慧能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似覓兔角。”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全稱應為菩提薩陲。菩提是覺悟,薩陲是有情。所以菩薩是上求大悟大覺──成佛;下求有情——普渡眾生。敬茶意在以茶為媒體,使客人從茶的苦澀中品出人生百味,達到大徹大悟,得到大智大慧,故稱之為“普渡眾生”。[5]
聞香
【五氣朝元】“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是佛教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五氣朝元即做深呼吸,盡量多吸入茶的香氣,並使茶香直達顱門,反複數次,這樣有益於健康。[5]
觀色
【曹溪觀水】曹溪是地名,在廣東曲江縣雙峰山下,公元676年(唐儀鳳二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寶林寺,此後曹溪被歷代禪者視為禪宗祖庭。曹溪水喻指禪法。《密庵語錄》載:“憑聽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內苑春。”觀賞茶湯色澤稱之為“曹溪觀水“,暗喻要從深層次去看是色是空;同時也提示: “曹溪一滴,源深流長”(《塔銘九卷》)。[5]
品茶
【隨波逐浪】“隨波逐浪”典出於《五燈會元》卷十五。是“雲門三句”中的第三句。雲門宗接引學人的一個原則,即隨緣接物,去自由自在地體悟茶中百味,對苦澀不厭憎,對甘爽不偏愛,只有這樣品茶才能心性閒適,曠達灑脫,才能從茶水中平悟出禪機佛禮。[5]
回味
【圓通妙覺】圓通妙覺即大悟大徹,即圓滿之靈覺。品了茶後,對前邊的十六道程序,再細細回味,便會:“有感即通,千杯茶映千杯月;圓通妙覺,萬里雲托萬里天。”乾隆皇帝登上五台山菩薩頂時,曾寫過一聯:“性相真如華海水,圓通妙覺法輪鈴。”這是他登山的體會,稍做改動:“性相真如杯中水;圓通妙覺烹茶聲。 ”即是品禪茶的絕妙感受。佛法佛理就在日常最平凡的生活瑣事之中,佛性真如就在人們自身的心底。[5]
謝茶
【再喫茶去】飲罷了茶要謝茶,謝茶是為了相約再品茶。“茶禪一味”。茶要常飲,禪要常參,性要常養,身要常修。中國前佛教協會會長趙僕初先生講得最好:“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喫茶去!”。[5]


 

茶心 • 禪心 • 清淨心
chanchayiwei-15-03-600
曾經有位茶師,泡茶的功夫已達爐火純青。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一封挑戰信,信裡說:「我是你父親的仇人,某天夜裡,我會來拜訪你,我們一決雌雄,了結恩怨!」
茶師根本不懂得武功,怎麼辦呢?父親也已過世,無法給他建議。於是他去請教一位大禪師。講明原委之後,禪師告訴他:「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你的命。」
到了約定的那天夜裡,茶師按照禪師的吩咐,在客廳擺開泡功夫茶的用具,燒開水、洗茶、沖泡、品鑒……不緊不慢,氣定神閒。
突然,一個身著黑色夜行衣的人,從房頂上跳下來,對著他抽出了寶劍。
可是茶師只是悠閒地燒水、洗茶、泡茶、品茶……
黑衣人一直惡狠狠地看著他,但是,漸漸地,拿著寶劍的手開始顫抖。
茶師依然旁若無人地沖泡、品茶……手一直穩穩的,倒入杯中的茶,一滴都沒有灑出去。
最後,黑衣人「哐噹」一聲扔下手裡的寶劍,對著他磕頭:「大俠,饒命!」
面對致命的敵人,依然鎮定自若,氣定神閒,就是因為達到了最清淨的狀態。
黑衣人卻以為茶師沉著若定,是因為武學高深。他不知道:茶道、禪道、武學之道三者的相融相通之處,正是最清淨的心。禪師深諳此道,故能出謀嚇退敵人。
茶道 • 禪道 • 自然之道
chanchayiwei-15-01-600
中國茶道,源遠流長,早在中國唐代就已成型,被認為具有修心養性的功用。
道法自然,是中國茶道的最高原則。一切以自然為美,從茶葉的採摘,到烹茶時水源的選擇,到茶具和茶器的製作,都以自然為佳;泡茶、品茶時的儀軌,以行雲流水、含蓄內斂為美;品茗者淡泊寧靜,和睦相處,與茶之清味相和,身心舒展。
茶道的本質,是從平凡生活中去感悟人生的哲理。而禪提倡「平常心是道」,於生活點滴中領悟宇宙規律,正與茶道相呼應。
據唐代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要門》記載,一天,一位來自律宗的源律師前來拜訪慧海禪師,問道:「您這樣的境界,現在還用功修持嗎?」
慧海禪師答:「用功呢!」
源律師又問:「怎樣用功呢?」
慧海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睏了就睡覺。」
源律師奇怪地反問:「這也算用功嗎?誰不是這樣呢?」
慧海禪師答:「不是,有些人該吃飯時不好好吃飯,該睡覺時不好好睡覺,總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和藉口。我和他們不一樣。」
以自然之道,隨緣自在,沒有妄念,那清淨自我才能顯現吧!
功在自然之中,意在自然之中。茶道,禪道,莫不是如此。
茶思 • 禪思 • 人生之思
chanchayiwei-15-02-600
天生我材必有用。茶,如是。人,亦如是。
世界上的植物都含有時空造化之中的天地能量,首先有土地裡面的能量,其次有空氣、水、陽光、風和人文的影響。所以茶含有對人體有幫助的成分。但是不同的茶,功用不大相同。如綠茶是涼性的,容易促進排泄,但是咖啡因含量比較多,所以喝多了容易胃寒和睡不著覺,像喝了咖啡一樣。發酵茶對於人體的刺激性比較少,同時又能暖胃,幫助消化,促進排泄。胃酸過多的人早晨常常胃不舒服,要是早晨來上一杯溫熱的普洱茶、紅茶,會感覺到身體安泰舒適。
人亦如茶一般,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沒有世俗的高下之分,優劣之別。每個人的內在都是一顆晶瑩剔透的鑽石,只要改變我們的人生視角,提升我們的境界,都可能參悟人生大道,成為未來的大吉祥、大智慧、大覺悟者。
關鍵在於我們去悟,去修,去行。反思自我,去掉塵垢。尤其是以禪為工具,更能快速地拓展我們的視角,提升境界,開發智慧。「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覺得我們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做任何事都如蚍蜉撼樹、螳臂擋車,只要充滿著信心與善念,小願望也可產生大力量,以我們自己獨有的方式,為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茶與禪,絲絲入扣,在生活中交融。
以茶助禪 • 禪茶一味
唐時禪宗盛行,茶成為禪院的流行飲品,茶味雖苦,品後卻有絲絲甘甜,若有若無的芳香,有助午後不食的僧人靜坐參禪,寧心靜氣。
唐代詩僧皎然,曾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讚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茶的作用,小則清爽身心,大能遠離煩惱,和禪的作用相似了。
若能返璞歸真,品到人生的真諦,品茶、坐禪又何妨呢?
所謂禪茶一味,無論禪之道、茶之道,淳樸、簡單,反而更妙。
現在流行的花式茶如冷茶、紅茶、泡泡茶、泡蛋茶、糯米丸子茶等等,在茶裡放進太多東西之後,喝下去反而有害無利。我們,尤其是南方人或台灣人,現在的飲食之中已有足夠的糖分,若喝茶時再放各種水果,可能反而使人體糖分攝入過多。健康的飲食之道,是淳樸、簡潔、返璞歸真的,而不是豪華奢侈的;越豪華奢侈、越過分講究,健康問題反而越多。
茶以助禪,禪以助人生。禪茶一味,本自如此。


 

「禪茶一味」:苦、靜、凡、放!
2016-05-05 10:23:00
「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參禪即是要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都是以靜為基礎。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J4435.html


 

禪茶一味丨體悟人生的無限真意
Posted on 2016-08-16 in 文化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禪茶一味丨體悟人生的無限真意
佛教崇尚飲茶,有「茶禪一味」之說。「茶」泛指茶文化,而「禪」是「禪那」略稱,意為「靜慮」、「修心」。「一味」之說則是指茶文化與禪文化有共通之處。這個共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謂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禪,悟涅盤境界。明半暗的光線,焚香裊裊的書屋,古樸的木桌,一杯香茗,騰空而上的熱氣,淡淡的馨香。聞香、啜飲,再三咂味,直至喉底回甘、神清氣爽。偷得浮生半日閒,體會這樣的生活,一生能有幾回?
遇水舍己,而成茶飲,是為布施;  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  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而一生,或短或長,感覺總在背負著什麼,在背負中行走,人生逐漸迷茫,在迷茫背負中行走,人生逐漸不堪,在不堪迷茫背負中行走,人生逐漸掙扎,愈是掙扎愈是迷茫,愈是迷茫,背負愈沉……
品茶,為修心,在無塵的凈水中徹悟禪意。不為表象迷惑,免去那些無謂的漂泊,及早抵達清靜的彼岸。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從此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茶,可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廣結善緣。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個願意讓自己活得簡單的人。
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偶爾翻起過一本佛學的書,破舊不堪,封面盡殘,內頁卷皺,可讀了第一頁再不想放下。雖未能悟得般若真諦,卻竟喜歡上了茶。
間風雲,變幻莫測。佛家講究因果輪迴,無論物轉星移、飛沙走石,有一天都會煙消雲散、俱靜歸塵。如茶,融匯了萬物的精魂,倒入杯盞中,鍾情一色,澄澈醒透。喜歡茶的謙靜與平和,喜歡品茶時的無牽無掛;喜歡茶裡邊深邃悠遠清香的禪的味道。有人解釋禪茶的結緣,說「茶具三德」,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以及茶具不發之功,這固然是有理有據。但我想茶之所以成為和尚之家風,主要還是因為禪茶一味的緣故吧!
出離需要的不是勇氣和決心,而是善意和清醒。我們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塵榮辱,其實都只是一場戲。一個修行者要有足夠的禪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徑,看雲林綠野,落雁平沙。茶性苦,品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而佛家核心教義「四諦」之首即「苦諦」,人生有八苦,苦海無邊。而習佛法,修心養性正是求得回頭是岸,苦盡甘來。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大徹大悟,而品茗可以產生與禪內在真諦相通的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茶性「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由「靜」達到潔凈身心,滌除塵凡的境界。茶性「凡」,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側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惱,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彆強調「放下」,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半日光陰,放鬆一下繃緊的神經,放鬆一下囚禁困鎖的自然心性。「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樣的心境嗎? 「佛法存於茶湯」所言誠然。禪與茶,味味一味,融合得沒有精神與物質之別,真可謂百和妙殊,恰融一體。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不知茶味。禪與茶,天生因緣,任何典故證實似乎都很多餘。
修禪要參透生死,看破紅塵,大徹大悟,求得解脫;茶性苦寒,能降火祛病,苦後回甘,苦中有甜,品茶有助參禪者品味人生,參破苦諦。修禪求靜,和靜怡真,心齋坐忘,滌除玄鑒,澄懷方能悟道;品茶亦需求靜,茶道精神「和、敬、清、寂」,靜中方能晶出茶之韻、茶之美。「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茶之為物,……沖淡閒潔,韻高致靜」。
修禪求簡,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修禪者要從平凡小事中通過靜慮,悟透人生,參破四諦。品茶亦求簡求凡,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說:「茶道不過燒水點茶而己」,其實質是要人從微不足道的生活瑣事中去感悟宇宙人生。
修禪求「放」。人之苦,在於放不下,佛教認為「四大皆空」,修行入道在於「須放下一切」,放下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放下一切,方能感受天藍海碧,水秀山清,日麗風暢,月白星高;方能脫苦海,成正果。品茶也需放。放下手中活,偷得浮生半日閒,放下繃緊的神經、放下被囚的心性,方可晶茶去。
「禪茶一味」,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禪需茶助修行,而嗜茶之風尚,又促進了茶事發展。茶禪文化亦交融輝映,合而雙利,形成人與自然的佳緣。
屋外細雨纏綿,屋內禪茶相對,僧盤坐案前,茶具熱氣成束,裊裊飄去。讓我們在這樣一幅靜諡、玄機、古樸的畫面前,在茶葉的輕舞飛揚中,以禪洗去塵緣,清凈思維,體悟人生的無限真意。
須知飲茶也如同坐禪一樣,冷暖自知,禪道自悟。飲酒多為酩酊大醉,飲茶卻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很顯然,在自然的「茶道」中,本身就已涵蓋了參禪悟道的因素理會功能。
故「禪茶一味」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qn2jnb.html


你喝過仙人掌茶嗎?
2016-07-10 16:57:28
我想像中的仙人掌茶是這樣的,把仙人掌切片泡水喝,以前腦洞真是大。
然而事實卻是這樣子的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是綠茶類,產於湖北省當陽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帶,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玉泉山上有著名的玉泉寺。山勢雄偉,茂林蒼翠,澗流潺潺,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為種茶佳境,寺屢遭兵火,瀕於毀廢。仙人掌茶也瀕於絕滅。新中國成立後,六十年代建立了國營茶廠,積極恢復仙人掌名茶,精心製造。
據《全唐詩》第178卷、《當陽縣誌》及《玉泉寺志》記載,始創於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創製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禪師。史載:「唐時,玉泉山玉泉寺的中孚禪師不但善品茶,而且還善制茶,創製了一種形如仙人掌的扁形散茶。據查,中孚禪師俗姓李,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族侄。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他雲遊到金陵(南京)棲霞寺時,卻逢其叔李白逗留於寺,於是中孚禪師將此茶獻於李白。李白品嘗後,覺得此茶清香滑熟,其狀如掌,並了解了該茶產於玉泉寺,又是族侄親手制的仙人掌茶,為此欣然提筆,取名玉泉仙人掌茶,並作詩一首,以頌之。從此,玉泉仙人掌茶名聲大振。」
玉泉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戰國時就被譽為「三楚名山」。據考察,僅樹木品種就多達300餘種,不僅有四季飄香的「月月桂」,更有花瓣千枚的「干瓣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山間古木參天,雲霧瀰漫,翠竹搖影,四季常綠;地下乳窟暗生、特別是山麓右側有一泓清泉噴涌而出,清澈晶瑩,噴珠漱玉,名為「珍珠泉」。造就了玉泉山麓優越的植茶生態環境。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生長的茶樹芽葉質軟肥壯,萌發輪次多,從楊柳吐翠的3月,到丹桂飄香的9月,採摘期長達7個月之久。
仙人掌茶加工分為蒸氣殺青、炒青做形、烘乾定型三道工序。品級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的鮮葉要求為一芽一葉,芽長於葉,多白毫,芽葉長度為2.5~3厘米。
蒸氣殺青在蒸籠內進行,溫度達100℃,蒸氣殺青時間為50-60秒鐘,以鮮葉失去光澤,呈現灰綠,發出清香,葉質柔軟為適度。蒸氣殺青後,即予扇涼,進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頭青、二青、做形三個步驟,是形成仙人掌茶獨特外形的關鍵工序。頭青炒法主要採用「抖」,並須抖得快,散得開;二青炒法採用「抖」、「帶」結合,使茶葉初具條形;該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做形」。方法是將四指併攏,拇指分開,平平地伸入鍋內,採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葉扁平挺直,約七成干時進行烘乾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時出烘包裝收藏、出售。
製成後的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芽葉舒展,嫩綠純凈,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彌留於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雋永

仙人掌茶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nqJWxK


都知道李白愛酒,卻不知他還為茶代言過!
2016-06-21 17:55:43
李白因喜歡飲酒故有「酒仙」之稱,此外,還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除了飲酒作詩外,李白也是飲茶和茶文化的愛好者,其所作名詩:「生怕芳茸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夜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尤如茗茶之芳潤,千古留香。
大凡名茶都有一段美妙的來歷,或是傳說,或是掌故傳奇,都是不俗的雅談。高山或是名山出好茶,本來就讓人充滿了想像,總是綠野仙蹤,雲裡霧裡般。想想倒也是個符合名茶生長的地方,讓名茶來得名副其實。
成為名茶在品質兼優的同時,還要善於傳播。若名物加名人就是一種效應,如今媒介上明星代言正好說明這一點,當然是要所擔當的。有好事者考察,茶成為「比屋之飲」的唐代,詩仙李白在為酒作了許多代言之後,還為茶作了一回,開了用茶入題寫詩的先河。
詩仙李白「代言」的名茶就叫仙人掌茶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這是詩仙酬答唱和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李白豪放、雄奇的風格在這首詠茶詩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常聽說玉泉山上,有許多長著鐘乳石的山洞,洞中有很多白鴉般的蝙蝠,倒懸清溪的岩上遙望明月。茶樹就生長在這山中的石隙中,石上玉泉潺潺,芬芳的津液般澆灑著茶樹的根莖,采服這種茶可以使人的肌骨潤澤。這茶樹叢齡很久遠了,然而仍是綠葉蔥蔥,茂密成片。茶葉曝曬成仙人掌一樣,好像可以用它來拍打仙人洪崖的肩膀。這舉世未見的茶葉,有誰能給它命名和傳揚呀。李英你是高人禪伯,和茶一起贈我還有瑰麗的詩篇。你的詩篇有如西子臨鏡,教我這個無鹽醜女慚愧不如。清晨坐而清談,興致勃發,長吟詩篇,聲播九天。
李白有個族侄叫李英,是玉泉寺(在今湖北當陽境內,當時屬荊州)的僧人,法號中孚。中孚愛茶、鑽研製茶,他用心焙制出仙人掌茶並雲遊到各地傳揚這茶的美妙。唐肅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中孚遊方至江南,在金陵(今南京)的棲霞寺與族叔大詩人李白不期而遇。這叔侄的巧遇,一場千古傳頌的茶事便上演開了。
中孚禪師把珍貴的仙人掌茶和一首詩贈送給族叔李白。李白品嘗了仙人掌茶之後讚嘆不已,親情茶韻激發了他的詩興,旋即有了這首詠茶詩回贈族侄。為了說明仙人掌茶的來歷、品質、功效,李白破例地寫下一段長長的詩序。浪漫詩仙李白以一貫誇張筆法傳頌這仙人掌茶,無不自豪是自己和族侄最先發現這種仙茶,「從今往後,若有高僧大隱品到這種茶,應該知嘵,是中孚和我青蓮居士李白將它傳播出去的。」
李白的這首《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與序相呼應,讓仙人掌茶更明了於世。因此,它不單是詠茶名篇,更為我國茶葉家族留下一份重要的資料。聽說現今的當陽茶人根據李白的這首詩,已恢復研製出了仙人掌茶,讓這種神奇的仙茶又重現人間。
愛茶人每每得到好茶佳茗,品飲之後大都會讚嘆不已,而這時若遇到詩人,自然就是一篇讚美詩了。當仙人掌遇到詩仙李白便留得千古佳篇,這是自然而然、情理之中的事了。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D5GME.html

c1100072e037e81385c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李白 唐詩)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擧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詩俠”,“文曲星下凡”之稱,公認爲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 ,仗劍出蜀。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游曆,希望結交朋友,幹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擧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存詩900餘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横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爲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泉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蓋飲乳水而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蘿生,枝葉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80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掌,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觀。因持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如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於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
  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
  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
  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 ( 叢一作楚 )
  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
  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
  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
  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
  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
  長吟播諸天


夜宴圖 以茶待客------------在雅士的世界裡,茶是必須之物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eVkNKw

「夜宴圖 以茶待客」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雅士的世界裡,茶是必須之物

 

編者按:在世俗的生活中,茶是最普通的飲品。開門七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居其末;在雅士的世界裡,茶是必須之物。風雅四事:煎茶、焚香、掛畫、插花,茶為其首。今兒,一起看一下古畫里都有哪些品茶雅事。

在中國繪畫史上,以「茶」 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有多幅,宋元之交有錢選的《品茶圖》;清代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圖》;現代溥儒的《鬥茶圖》。

有學者認為,有的作品雖名為「斗」茶圖,但每幅畫中的人物表現的卻是一種積極樂觀、謙虛禮讓的精神,而這種和諧的競技比賽場景。更體現了中國茶德的核心,是一 個「和」字。

[五代] 周文矩 《飲茶》圖頁

ADVERTISEMENT

[南宋] 劉松年《攆茶圖》

[元初] 趙孟頫 《鬥茶圖》

[清] 高簡 《松林煮茶》

[民國] 鄭慕康 《綠蔭煎茶圖》

【 五 代 】

ADVERTISEMENT

[五代]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夜宴圖》表現了當時貴族們的夜生活,重要內容就是:品茶、聽琴。

畫中,條几上茶壺、茶碗和茶點,散放賓客面前,主人坐榻上,賓客有坐有站,左邊一婦人彈琴,賓客們一邊品茶,一邊聽琴。

【 唐 代 】

這幅畫,生動地描繪了唐代民間鬥茶的情景。

畫面上:六個平民,三人為一組,各自帶來茶具、茶爐及茶葉。

左邊三人,一人在爐上煎茶,一人捲袖,持盞提壺,注湯入盞,一人手提茶壺,誇耀自己茶葉的優異。

右邊三人,兩人正在仔細品飲,一人赤腳,腰間有小茶盒,手持茶罐研茶,三人都在注意聽取對方的介紹,也準備發表鬥茶高論。

整個畫面,生動逼真,再現了唐代早期民間的鬥茶情景。

[唐]作者不詳《宮樂圖》(會茗圖)

ADVERTISEMENT

圖中描繪: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情景。

十二仕女,於長案邊或坐或站,長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長炳茶勺,一女操勺,舀茶湯於自己茶碗內。

另有數女,或啜茗品嘗,或彈琴、吹蕭,神態生動。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卷》(聽琴圖)

畫中描繪:三位貴族婦女,一女坐在盤石上,正在調琴,另一女坐在圓凳上,背向外,注視著琴音,作欲飲之態,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兩名侍女,一名手托木盤,另一名捧茶碗立於右邊。

ADVERTISEMENT

[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

此圖描繪的是:唐太宗御史蕭翼,袁辯才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獻給太宗的故事。

畫中,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畫面上,蕭翼和辨才和尚神態維妙維肖,左下一老僕,蹲在風爐旁,爐上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僕手持「茶夾子」欲攪動「茶湯」;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矮几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這幅畫記載了唐代以茶待客的風尚,也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

【 北 宋 】

[北宋]趙佶 《文會圖》

作畫者趙佶,即宋徽宗,1101年即位,在位29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興之所至,還親自動手烹茗、鬥茶取樂。

宋徽宗親著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

此畫描繪了文人雅士會集的盛況:在一豪華庭院中,設一巨型方案,案上各種豐盛菜餚、果品,杯、盞分布等。

九位文士圍坐其旁,神志各異,瀟洒自如,或評論,或舉杯,或凝坐。

侍者們有的端捧杯盤,往來其間;有的在炭火桌邊忙於溫酒、備茶,其場面氣氛烈。

【 明 朝 】

[明]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局部

這幅畫描繪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時節,文徵明、蔡羽、湯珍、王守、王寵等名士遊覽無錫惠山,飲茶賦詩的情景。

半山碧松之陽,兩人對說,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兩人,圍井闌會就,支茶灶於几旁,一童子在煮茶。

畫前引首處,有蔡羽書的「惠山茶會序」,後紙有蔡明、湯珍、王寵各書記游詩,詩畫相應,抒性達意。

[明]丁雲鵬 《煮茶圖》局部

圖中描繪:「茶仙」盧仝坐於榻上,榻邊置一竹爐,爐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壺,帶茶托的茶碗等,旁有一仆,正蹲地取水。

榻旁,有一老婢,雙手端盤走來。

背景有山石花草,玉蘭盛開。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ob54y5.html


 

古畫中你所不了解的「鬥茶」文化

 

 

 

在中國繪畫史上,以「鬥茶」 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有多幅,宋元之交有錢選的《品茶圖》;清代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圖》;現代溥儒的《鬥茶圖》。

有學者認為,雖名為「斗」茶圖,但每幅畫 中的人物表現的卻是一種積極樂觀、謙虛禮讓的精神,而這種和諧的競技比賽場景。更體現了中國茶德的核心,是一 個「和」字。

周文矩 《飲茶》圖頁

劉松年《攆茶圖》

ADVERTISEMENT

趙孟頫 《鬥茶圖》

高簡 《松林煮茶》

朱良材 《竹里煎茶圖》

潘振鏞 《煎茶圖》

ADVERTISEMENT

鄭慕康 《綠陰翦茶圖》

【五代】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顧閎中)

《夜宴圖》表現了當時貴族們的夜生活,重要內容就是:品茶、聽琴。

畫中,條几上茶壺、茶碗和茶點,散放賓客面前,主人坐榻上,賓客有坐有站,左邊一婦人彈琴,賓客們一邊品茶,一邊聽琴。

【唐代】

(《鬥茶圖卷》 [唐]閻立本)

這幅畫,生動地描繪了唐代民間鬥茶的情景。

畫面上:六個平民,三人為一組,各自帶來茶具、茶爐及茶葉。

ADVERTISEMENT

左邊三人,一人在爐上煎茶,一人捲袖,持盞提壺,注湯入盞,一人手提茶壺,誇耀自己茶葉的優異。

右邊三人,兩人正在仔細品飲,一人赤腳,腰間有小茶盒,手持茶罐研茶,三人都在注意聽取對方的介紹,也準備發表鬥茶高論。

整個畫面,生動逼真,再現了唐代早期民間的鬥茶情景。

(《宮樂圖》(會茗圖) [唐]作者不詳)

圖中描繪: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情景。

十二仕女,於長案邊或坐或站,長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長炳茶勺,一女操勺,舀茶湯於自己茶碗內。

另有數女,或啜茗品嘗,或彈琴、吹蕭,神態生動。

ADVERTISEMENT

(《調琴啜茗圖卷》(聽琴圖) [唐]周昉)

畫中描繪:三位貴族婦女,一女坐在盤石上,正在調琴,另一女坐在圓凳上,背向外,注視著琴音,作欲飲之態,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兩名侍女,一名手托木盤,另一名捧茶碗立於右邊。

(《蕭翼賺蘭亭圖》 [唐]閻立本)

此圖描繪的是:唐太宗御史蕭翼,袁辯才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獻給太宗的故事。(下次講給大家聽)

畫中,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

畫面上,蕭翼和辨才和尚神態維妙維肖,左下一老僕,蹲在風爐旁,爐上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僕手持「茶夾子」欲攪動「茶湯」;

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

矮几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

這幅畫記載了唐代以茶待客的風尚,也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

【北宋】

(文會圖 [北宋]趙佶)

作畫者趙佶,即宋徽宗,1101年即位,在位29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興之所至,還親自動手烹茗、鬥茶取樂。

宋徽宗親著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

此畫描繪了文人雅士會集的盛況:在一豪華庭院中,設一巨型方案,案上各種豐盛菜餚、果品,杯、盞分布等。

九位文士圍坐其旁,神志各異,瀟洒自如,或評論,或舉杯,或凝坐。

侍者們有的端捧杯盤,往來其間;有的在炭火桌邊忙於溫酒、備茶,其場面氣氛烈。

【明朝】

(《惠山茶會圖》局部 [明]文徵明)

這幅畫描繪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時節,文徵明、蔡羽、湯珍、王守、王寵等名士遊覽無錫惠山,飲茶賦詩的情景。

半山碧松之陽,兩人對說,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兩人,圍井闌會就,支茶灶於几旁,一童子在煮茶。

畫前引首處,有蔡羽書的「惠山茶會序」,後紙有蔡明、湯珍、王寵各書記游詩,詩畫相應,抒性達意。

(《煮茶圖》局部 [明]丁雲鵬)

圖中描繪:「茶仙」盧仝坐於榻上,榻邊置一竹爐,爐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壺,帶茶托的茶碗等,旁有一仆,正蹲地取水。

榻旁,有一老婢,雙手端盤走來。

背景有山石花草,玉蘭盛開。

藝學| 古畫中你所不了解的「鬥茶」文化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WnMm7P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qb2ag.html


 

古代名畫中的茶故事

2016-09-27 14:02:53 來源:網絡   中國傳統文化資訊摘錄

 

蕭翼賺蘭亭圖[唐] 閻立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

畫面有5位人物,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畫面上,蕭翼和辨才和尚神態維妙維肖。畫面左下有一老僕人蹲在風爐旁,爐上置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僕人手持“茶夾子”欲攪動“茶湯”,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矮几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這幅畫記載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實,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

調琴啜茗圖卷(聽琴圖) [唐] 周昉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畫中描繪五個女性,其中三個系貴族婦女。一女坐在磐石上,正在調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盤,另一女坐在圓凳上,背向外,注視著琴音,作欲飲之態。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於右邊。

宮樂圖(會茗圖) [唐] 作者不詳

縱48.7厘米,橫69.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描繪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盛況。圖中12人,或坐或站於條案四周,長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長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湯於自己茶碗內,另有正在啜茗品嚐者,也有彈琴、吹蕭者,神態生動。

鬥茶圖卷[唐] 閻立本

這幅畫生動地描繪了唐代民間鬥茶的情景。畫面上有6個平民,似乎三人為一組,各自身旁放著自己帶來的茶具、茶爐及茶葉,左邊三人中一人正在爐上煎茶,一捲袖人正持盞提壺將茶湯注入盞中,另一人手提茶壺似在誇耀自己茶葉的優異。右邊三人中兩人正在仔細品飲,一赤腳者腰間帶有專門為盛裝名茶的小茶盒,並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狀,同時三人似乎都在註意聽取對方的介紹,也準備發表鬥茶高論。整個畫面人物刻畫逼真,再現了唐代某些產區已出現的鬥茶情景。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 顧閎中

繪畫充分錶現了當時貴族們的夜生活重要內容──品茶聽琴。畫中几上茶壺、茶碗和茶點散放賓客面前,主人坐榻上,賓客有坐有站。左邊有一婦人彈琴,賓客們一邊飲茶一邊聽曲。

文會圖[北宋] 趙佶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趙佶,即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有時興至還親自動手烹茗、鬥茶取樂。親自著有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此畫描繪了文人會集的盛大場面。在一個豪華庭院中,設一巨榻,榻上有各種豐盛的菜餚、果品、杯盞等,九文士圍坐其旁,神誌各異,瀟灑自如,或評論,或舉杯,或凝坐,侍者們有的端捧杯盤,往來其間,有的在炭火桌​​邊忙於溫酒、備茶,其場面氣氛盛大熱烈。


在世俗的生活中,茶是最普通的飲品。開門七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居其末;

 

在雅士的世界裡,茶也是茶必須之物。風雅四事:煎茶、焚香、掛畫、插花,茶為其首。

 

本期,我們欣賞古人留下的八幅名畫,一窺歷代茶事。

 

 

【五代】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五代]顧閎中)

 

《夜宴圖》表現了當時貴族們的夜生活,重要內容就是:品茶、聽琴。

畫中,條几上茶壺、茶碗和茶點,散放賓客面前,主人坐榻上,賓客有坐有站,左邊一婦人彈琴,賓客們一邊品茶,一邊聽琴。

 

 

【唐代】

 

(《鬥茶圖卷》 [唐]閻立本)

 

這幅畫,生動地描繪了唐代民間鬥茶的情景。

畫面上:六個平民,三人為一組,各自帶來茶具、茶爐及茶葉。

左邊三人,一人在爐上煎茶,一人捲袖,持盞提壺,注湯入盞,一人手提茶壺,誇耀自己茶葉的優異。

右邊三人,兩人正在仔細品飲,一人赤腳,腰間有小茶盒,手持茶罐研茶,三人都在註意聽取對方的介紹,也準備發表鬥茶高論。

整個畫面,生動逼真,再現了唐代早期民間的鬥茶情景。

 

(《宮樂圖》(會茗圖) [唐]作者不詳)

 

圖中描繪: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情景。

十二仕女,於長案邊或坐或站,長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長炳茶勺,一女操勺,舀茶湯於自己茶碗內。

另有數女,或啜茗品嚐,或彈琴、吹蕭,神態生動。

 

(《調琴啜茗圖卷》(聽琴圖) [唐]周昉)

 

畫中描繪:三位貴族婦女,一女坐在磐石上,正在調琴,另一女坐在圓凳上,背向外,注視著琴音,作欲飲之態,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兩名侍女,一名手托木盤,另一名捧茶碗立於右邊。

 

(《蕭翼賺蘭亭圖》 [唐]閻立本)

 

此圖描繪的是:唐太宗御史蕭翼,袁辯才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獻給太宗的故事。(下次講給大家聽)

 

畫中,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

畫面上,蕭翼和辨才和尚神態維妙維肖,左下一老僕,蹲在風爐旁,爐上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僕手持“茶夾子”欲攪動“茶湯”;

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

矮几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

這幅畫記載了唐代以茶待客的風尚,也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

 

 

 

【北宋】

 

(文會圖[北宋]趙佶)

 

作畫者趙佶,即宋徽宗,1101年即位,在位29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興之所至,還親自動手烹茗、鬥茶取樂。

宋徽宗親著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

 

此畫描繪了文人雅士會集的盛況:在一豪華庭院中,設一巨型方案,案上各種豐盛菜餚、果品,杯、盞分佈等。

九位文士圍坐其旁,神誌各異,瀟灑自如,或評論,或舉杯,或凝坐。

侍者們有的端捧杯盤,往來其間;有的在炭火桌​​邊忙於溫酒、備茶,其場面氣氛烈。

 

 

【明朝】

 

(《惠山茶會圖》局部[明]文徵明)

 

這幅畫描繪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時節,文徵明、蔡羽、湯珍、王守、王寵等名士遊覽無錫惠山,飲茶賦詩的情景。

半山碧松之陽,兩人對說,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兩人,圍井闌會就,支茶灶於幾旁,一童子在煮茶。

畫前引首處,有蔡羽書的“惠山茶會序”,後紙有蔡明、湯珍、王寵各書記遊詩,詩畫相應,抒性達意。

 

(《煮茶圖》局部[明]丁雲鵬)

 

圖中描繪:“茶仙”盧仝坐於榻上,榻邊置一竹爐,爐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壺,帶茶託的茶碗等,旁有一僕,正蹲地取水。

榻旁,有一老婢,雙手端盤走來。

背景有山石花草,玉蘭盛開。

 

 

這八幅茶圖,讓我們了解古人的貴族雅士,乃至市井茶人,飲茶方式與風俗,更加豐富了中國茶文化的傳承。

 

茶,與百姓生活相生,與琴棋書畫相伴,有故事,得風雅,著風流。


 

茶畫:茗留丹青溢茶韻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

茶畫

內涵著豐富的茶情畫意

在中國茶文化里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南宋·劉松年《攆茶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ADVERTISEMENT

南宋·劉松年《盧仝烹茶圖》

南宋·劉松年《盧仝烹茶圖》(局部)

南宋·劉松年《盧仝烹茶圖》(局部)

南宋·劉松年《盧仝烹茶圖》(局部)

ADVERTISEMENT

南宋·劉松年《盧仝烹茶圖》(局部)

茶情、畫意

契合文人畫四要素:

學問、人品、才情、思想

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仇英《松溪論畫圖》吉林省博物館藏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卷》絹本 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茶之畫魅,畫之茶藝

將烹茶品茗定格成永恆

從畫面中

仿佛能聽到茶水涓涓作響

嗅到沸騰的氤氳茶霧

茶香溢滿

ADVERTISEMENT

遼 張世古墓壁畫·《將進茶圖》

河北宣化下八里張世古墓出土

烹茶 立軸 絹本

元·錢選 《盧仝烹茶圖》

宮廷宴會

文人雅集

群賢畢至

喫茶且為樂

有種美在悄然醞釀

唐人宮樂圖(會茗圖)絹本設色

ADVERTISEMENT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閻立本 《蕭翼賺蘭亭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宋徽宗《文會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會圖

文會圖

樹蔭,茅屋

寒舍、小亭

處處皆為景

曲水流觴

室雖陋,情卻奢

溪邊啜茗的悠閒自適

流水叮咚

靜謐在時光里

元·趙原 《陸羽烹茶圖》紙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文徵明 《品茶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茗圖

傅抱石《蕉蔭烹茶》圖冊頁

下八里村6號墓壁畫-茶作坊圖

河北張家口宣化區八里村6號遼墓出土

楠書房的「茶情畫意」

茶畫:茗留丹青溢茶韻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7qT3RB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4lev.html


 

國畫賞析明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賞析】

明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 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 卷 紙本設色 21.9x67cm

《惠山茶會圖》卷卷首是明代書法家蔡羽小楷書寫的序記。按此序記載,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王寵、湯珍等人至無錫惠山遊覽,品茗飲茶,吟詩唱和,十分相得,事後便創作了這幅記事性作品。

明 蔡羽 題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引首

畫中高大的松樹,崢嶸的山石,樹石之間有一井亭,山房內竹爐已架好,侍童在烹茶,正忙著布置茶具,亭榭內茶人正端坐待茶。畫面人物共有八人,三仆四主,有兩位主人圍井欄坐於井亭之中;一人靜坐觀水,一人展卷閱讀。還有兩位主人正在山中曲徑之上攀談。

ADVERTISEMENT

畫面採用截取式構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遊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觀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徵,大都雷同,動態、情致刻畫卻迥異,饒有生意,並傳達出共通的閒適、文雅氣質,反映了文人畫家傳神勝於寫形的藝術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境,與文人士子的茶會活動相映襯,也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

明 蔡羽 跋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

此圖運用工筆設色法,樹幹、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鋒,參以側鋒,具行書的筆法,呈「以書入畫」特色。運筆纖細,兼帶拙味,如人物衣紋用高古遊絲描,穩健瀟洒中略見澀筆,工中兼拙。樹石形態亦於精細中呈適當變形,工整而帶裝飾味。設色青綠、淺絳相融,山石敷以石綠,勾線、凹處加淡赭微暈,樹幹運赭石、藤黃間染,人物著色後線條用色復勾,整體色調於對比中見融和,呈現出清麗細緻、文秀雋雅的新風格。這種小青綠的畫法,繼承了元代錢選、趙孟頫的山水畫體,並有發展創造,樹立了明代文人青綠山水畫的新格。

ADVERTISEMENT

未署款,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書序,記該圖作於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時文徵明49歲。後紙蔡羽、湯珍、王寵三家書詩,顧文彬題記。

明 湯珍 跋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

明 王寵 跋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壽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ADVERTISEMENT

明 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 局部

ADVERTISEMENT

「東一書畫院」複製品部從事歷代書畫高清原大仿真製作,並提供手工精裱掛軸成品,效果逼真,價格實惠。適宜家居裝飾及專業學習所用。

國畫賞析明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Dv3IVm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o98ebq.html

 

arrow
arrow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