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女:站在對的方向,就能刀槍不入

文‧程晏鈴 攝影‧楊閔
去年12月26日,彩虹旗幟奮力飛揚的同時,攸關同性婚姻平權的民法部份條文修正草案,在立法院初審通過。當天,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被群眾歡呼簇擁上台。
事實上,民進黨內修專法、納公投的聲音都有,黨團的Line群組也有不同意見。反同民眾的責難電話、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頻頻「溝通」、挺同團體對法案盡速通過的期待,形成三方沉重的壓力,都讓她無可迴避。
一向犀利冷靜的她,也曾因此瑟縮、發抖。
但她還是得繼續奮鬥。她常提起,法案通過初審前,她曾參加一場女同志家庭座談會,理解到台灣有很多同志家庭和孩子,正等待法律保障。
人權律師的眼淚
若同性婚姻無法合法化,她解釋,一旦生母過世,另一位母親也無法行使親權,只能看著小孩被社會局或是生母的家人帶走,就此成為法律上的陌生人。
談到這,尤美女的肩膀突然癱軟,下巴靠上交疊的雙手,終究沒忍住眼淚,「當了一輩子的人權律師,這麼多小孩的權益沒受到保障。為了這些小孩,任何委屈都能承受,」她說。
不放棄,是因為尤美女堅信人權價值;堅信站在對的方向,就能刀槍不入。「民主社會可貴的是有選擇權,可以自由平等表達愛跟感情,跟相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由一群人判定你值不值得被愛,」尤美女說。
但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對她的不退讓,頭痛萬分。「她把婚姻平權當成理想,無法容納討論的空間,」國民黨立委孔文吉說。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觀察,民進黨在許多議題上出現以立委個人為中心的現象,尤美女雖然代表民間團體的聲音,「但立法有爭議時,作為執政黨,還是得包容全民的意見。」
為女性 從無到有地立法
1987年的國父紀念館事件,是女性爭取性別平等的轉捩點。那年國父紀念館以女性年滿30歲的理由,逼迫員工離職,引發婦女團體抗爭提告。尤美女和伙伴翻遍《六法全書》,竟沒有一條法律可以援用。
隔3年後,尤美女提出「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進入立法院,卻被工業總會列為「十大惡法」之一,立委更以議事杯葛。直到2002年政黨輪替後才正式通過。
從無到有的立法經驗,讓尤美女學會跟立法院打交道。但接下來要推動修改包括女性需冠夫姓、子女從夫姓與夫妻財產分配等民法親屬編,因顛覆傳統價值,需突破的門檻更高。
除了協商與遊說,尤美女和婦女新知基金會串聯婦女團體,發起萬人連署修民法,但政府仍堅持拒絕。直到大法官做出第三六五號解釋,確認民法親屬編中的「父權獨大」條款違憲,須在2年內修法。
史無前例的勝仗,帶動後續連串修法,包括民法親屬編修正、性騷擾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她無役不與。連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都說,立委中最了解婦女議題者,非尤美女莫屬。
這些修法進程也等於為後續同性婚姻合法,清除大部份的障礙。
「民法親屬編整個是我改的啊!」尤美女對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很有信心,因為沒有任何律師比她更了解民法親屬編的條文。
然而,過去婦運是人民對抗政府,這次同志爭取婚姻平權,卻是人民對抗人民。「有人反對不一定不好。如果權利太容易掉下來,不會去用;爭取來的,才會用,」尤美女很清楚,權利不是憑空而來。
尤美女 其實不孤單
在婚姻平權法案立法過程中,她並不像外界所說的孤單。「很多力量相挺,我從來不是一個人,」尤美女心中有一長串「相挺」名單,立委段宜康就為她擋下許多黨內的攻訐。
立委許毓仁也在名單裡,這對盟友常一起討論如何用最好的方式通過法案,「他幫我承擔國民黨的反對勢力,」尤美女笑說。
「她很真性情,不追求名聲,」許毓仁說,民法部份條文修正草案初審的前一天晚上,尤美女傳訊息說,需要他並肩作戰,希望他不要退縮。
很難不注意到,尤美女的黑髮中有幾撮挑染成酒紅色,「這樣比較年輕!」如果挑染彩虹的顏色?「我走出去可能會被打吧!」她大笑,似乎想蓋掉這些日子的苦澀。
尤美女一生圍繞著「人權」打轉。她的辦公室很亂,成堆的法案幾乎將她淹沒,一如她追求人權的堅持,把自己縮到最小,小到看不見也無所謂,「為了社會公義啊,」她說。(更多相關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15期 )


 

說謊、辱人樣樣來!失控牧師讓長老教會顏面掃地

2017-03-15 10:10

洪國峰

基督教會與性別平權團體之間的衝突由來已久,以往,言論讓人瞠目結舌的牧師諸如「撿到五倍鑽石」、「燒毀同性戀」的郭美江以及「求主恢復我的處女膜」、「三太子是低級邪靈」的孟憲梅等人,多屬於靈恩派、靈糧堂等教會系統。然而,一向讓人有民主人權良好印象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竟然也出現了說謊堅不道歉、羞辱別人的牧師;事發數日,長老會全無回應表態,讓許多理性的基督徒感到心寒。

圖中的反同婚牧師昨日向尤美女陳情,並且遞上反同標語,尤美女接下以後僅表示「我知道了」,卻遭這名牧師造假成「尤立委支持同志教育退出校園」(圖擷取自机嘉勝臉書頁)

自由時報報導,本月11日尤美女前往台南神學院出席座談,原本允諾將收下反同方的陳情書,沒想到現場卻被換為三張反同標語,尤美女仍然展現風度收下,被拍下合照,長老教會台南中會議長牧師机嘉勝當晚在臉書上張貼圖文指出「今天尤美女態度改變了,她這麼說…同志教育退出校園!認同請分享」,事後被網友出示陳情全程錄影打臉,確認尤美女並無出言反同志教育,机嘉勝卻至今堅稱自己沒有說謊。

 

沒想到,網友查閱机嘉勝臉書公開貼文發現,他還在臉書上以「尤醜女」嘲諷,並自稱陳情遞上反同標語時「在那樣的場合她(尤美女)不得不接下,叫她哭笑不得,今晚一定會做惡夢。上帝真是大導演!」因設局陷人而感到洋洋得意,此般「牧者風範」令人汗顏!


11日至今已四天,早陸續有民眾向長老會反應此事,但卻被已讀不回。長老會若繼續放縱德行顯有缺失的牧者擔任南部領導人,羊群(信徒)不知會被帶向何方?台灣社會對於長老會長期的進步印象,恐怕也將持續崩解。


 民國六美人:不只是顏值爆表,更是才華橫溢 - https://goo.gl/xQda9r

2017-08-24_1636332017-08-24_1637312017-08-24_1637502017-08-24_1637592017-08-24_1638252017-08-24_1638382017-08-24_1638552017-08-24_1639132017-08-24_1639292017-08-24_1639422017-08-24_1639542017-08-24_1640102017-08-24_1640162017-08-24_1640282017-08-24_1640452017-08-24_1641182017-08-24_164128  

民國六美人:不只是顏值爆表,更是才華橫溢
2017-08-17 古典書城
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國學經典|古典文學 | 詩詞歌賦|歷史趣聞 |風俗禮儀
民國時期出現了許多美人,她們有的靈動可愛,有的嫵媚動人,她們美成了不同章法。
但百年之後再看這些美人們,她們不只是擁有美貌的金絲雀,她們還是才貌雙全的百靈鳥!
林徽因:聰明冷靜是絕倫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
五十年代後期,林徽因已經去世,追悼會上,金岳霖為她寫“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著名輓聯。
陸小曼:此心久已寄雲嶠
陸小曼(1903年-1965年),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
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崑岡》。
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
1965年4月3日於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3歲。
張充和:書法崑曲工尺譜
張充和(1914年——2015年6月18日),出生於上海,淮軍主將、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
張充和在1949年隨夫君赴美後,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
2015年6月18日凌晨,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
趙一荻:梨花海棠相伴老
趙一荻(1912.5.28—2000.6.22),又名綺霞,乳名香笙,出生在香港,為張學良的第二任妻子,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么女),而被稱趙四小姐。
70年代的時候張大千從美國到了台灣,見到張學良夫婦,他便問趙一荻,20年代的字畫練得怎麼樣了,現在是否還能畫?
由於軟禁和照顧張學良飲食起居,趙一荻已沒有畫畫的心境。只是在見到張大千時,才又燃起對畫畫的興趣。
在台北外雙溪的住所裡,趙一荻提出繼續學畫的想法,很快得到張學良、張大千、張群認同,經過正式拜師,成為張大千的關門弟子,在繪畫上頗有造詣。
孟小冬:爾既無心我便休
孟小冬(1907年-1977年),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園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劇優秀的女老生,人稱“冬皇”。是京劇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餘派的優秀傳人之一。
那時,最紅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稱的梅蘭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紅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
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們合作演出了《遊龍戲鳳》,演來精彩而又富於羅曼蒂克。
孟小冬一生坎坷,1977年在台灣去世。
宋美齡:煙花爛漫至如歸
宋美齡(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海南文昌人,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卓越領導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間擔任中華民國第一夫人。
宋美齡除了擁有傑出的語言能力外,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並且還寫得一手好字。
據說,宋美齡的鋼琴也是演奏的相當不錯的,所以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
當我們在百年之後再回看當年這些年輕貌美的女子,她們不止擁有令人驚豔的美貌,也有讓人讚嘆的才華。
或許是揮灑墨意,或許是研磨工筆,都是一顆顆細膩的心。
在歷史上在記憶裡,她們是美人,是作家,是建築師,但在一幅幅的墨筆丹青裡,她們更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大家!


反墮胎公投懲罰了誰?
2019-10-17
https://is.gd/tiUOX4
青少年懷孕的議題,究竟是個人因素,還是社會結構所導致的結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反墮胎公投已通過第一階段連署。有宗教團體推廣「青少年純潔運動」,在全國小學晨讀課有組織地恐嚇不守貞的危險。現在更進一步,訴諸立法懲罰不守貞。去年宗教團體反同公投一役,持續以劍橋分析政治公關公司的手法操弄資訊。甚至在投票所前分送指導投票的傳單,誤導年長選民。原先民進黨的支持者和中間選民,許多人因為被LINE群組的恐同謠言轟炸說服,採取反同立場,大規模轉藍。
反墮胎公投繼續把選民洗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說,國民黨執政就簽《兩岸和平協議》。那麼簽完兩岸問題變成中國內政問題,就算台灣人被送中,各國也無從插手支援反送中,統一在望。無論選舉結果如何,2020大選以後台灣如果僥倖還有選舉,每屆附贈宗教立法公投絕不意外。現在政府縱容劍橋分析的後繼者肆虐,是民主危機和國安問題。
尤美女立委表示,反同公投過關後,導致9位同志自殺,事後得到「人權不能公投」的血淚教訓,如果今天又被政府當成空話一句,這樣可以嗎?
反墮胎公投以懲罰懷孕青少年作為政治套利的祭品,令人無法原諒。是否對他們來說,沒有一巴掌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巴掌。本文說明,為什麼甩巴掌無法阻止青少年懷孕。
「沒有人愛」的女孩
如果無法想像青少年為什麼要替自己找這種麻煩,看看韓片《寄生上流》裡的兩個女兒。
第一個是窮人家少女金基婷,假扮上流千金「潔西卡老師」面試當社長小兒子家教,端起冷酷高傲的貴族架子鎮住富太太,撒謊面不改色,流暢自信。富家男童多頌手持玩具弓箭滿屋子亂跑、朝人胡亂射擊,流氓舉動連富太太都連說沒轍。金基婷試教,堅持跟多頌單獨闢室密談。
再跟富太太談時,金基婷叫多頌離席,多頌竟然手貼褲縫、恭敬鞠躬才敢走,前後判若兩人。治得了外強中乾的富太太,也治得了寂寞無依的小霸王,乍看金基婷能擺平任何事。然後電影才逐漸鋪陳她內心的無助騷亂。
全片父親初次注意到她,是評價她偽造學歷證件,說「如果有首爾大學偽造文書系,一定榜首」。然後,女兒冒充派遣公司電話客服騙人,父親也在旁自豪吹噓「女兒聲音好聽,像我」,乍看父親讚美了女兒的才能,但卻是用來證明父親自己的價值。
女兒設計陷害了社長僱的尹司機,讓父親當上新司機,起初顯得自私,犧牲別人毫不在乎。父親擔憂尹司機失業後能否找到工作、新老闆好不好時,女兒突然情緒崩潰,抱怨「與其同情別人,不如先顧好自己,我們才危險。有時間關心尹司機,不如關心我就好」。
一家人享受豪宅之樂,爸媽客廳沙發睡醒了就問兒子在幹嘛,沒想到女兒。只有女兒遠離全家,一個人躲在樓上豪華浴缸裡泡澡看電視。這個鏡頭,對應於富爸爸社長在異時同地獨自泡澡的鏡頭,也對應於金基婷在自家坐馬桶的悲慘畫面。
窮人家遇到危機,女兒問父親怎麼辦,父親說不用怕,就交給他處理。女兒不相信,回到貧民窟豪雨水災淹水的家,獨自默默坐在馬桶上,對著腳下灰色水面抽菸。泡澡鏡頭說明女兒的快樂無從分享,坐馬桶鏡頭說明她的憂慮無人商量,內心荒涼。 https://is.gd/tiUOX4
為什麼?原因要從前頭的戲去找:在父親擔憂尹司機時,女兒大叫:「別擔心什麼尹司機了,關心我啊!」但,還是沒有人關心她。她才能雖然高,雖然盡力守護家庭,但爸媽只圍繞著兒子過活,女兒非常寂寞。
第二個是富人家女兒朴多蕙。家教凱文老師教多蕙,多蕙罵多頌扮無厘頭藝術天才全是裝的。因為她嫉妒,她寂寞。見到凱文老師帶潔西卡老師來面試,多蕙問「她是你什麼人」,凱文以為騙局被揭穿;等多蕙問「是你女友吧」,凱文才鬆一口氣,揭露多蕙嫉妒,她寂寞。許多父親缺席的女兒,經常會懷疑伴侶有第三者。
她在嫉妒什麼呢?
第一次,社長每天下班回家,不只家人,連三條狗都衝出來迎接。而社長只顧大喊:「朴多頌!你在哪裡!」狂抱多頌。
第二次,在豪宅庭園,多頌隔著墨鏡看太陽,用爸爸送的無線電對講機報告雲況。爸爸在屋裡聽,對講機甜蜜直播「朴多蕙嘟著嘴,臉超臭」。因為多蕙說不想去露營,想跟凱文老師留在家中讀英文,爸爸不准。富太太恐嚇她說,弟弟生日露營大事,不去你一定後悔。
第三次,露營回家,多蕙抱怨母親只想到多頌、爸爸。因為富太太回家前先叫女傭煮麵給多頌吃;結果問了多頌、社長,他們都不吃。富太太自己吃掉,沒想過多蕙。富太太無辜,說若多蕙想吃,就叫女傭再煮好了嘛。這話當然是閃避問題。多蕙講的不是麵,是愛。
第四次,爸媽在庭院辦多頌生日宴熱鬧非凡,多蕙就像當初金基婷一樣,躲在樓上。
第五次,生日宴出事,爸媽圍著多頌驚慌失措,沒人注意到多蕙。
所有戲都說明,這家媽媽以爸爸為主。爸爸的自戀展現於只關注兒子,所以媽媽也只關注兒子。為什麼多蕙會跟每個家教男老師談戀愛?為什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房思琪會遭受補教老師性虐待?因為老師侵犯她時,她只想到母親在欣賞她的獎狀,所以她沒有對象可以投訴。在高度成就競爭下,富爸爸關注女兒只關注成績,所以媽媽也只關注成績。
沒有人關心女兒們。
未婚懷孕的責任,到底在誰身上?
在現實中,只有更慘。
懲罰無法預防青少女懷孕,這是現場經驗殘酷的結論。中山醫大婦產科醫師林靜儀的醫療紀實《診間裡的女人》當中的一篇〈小兒科來的女孩〉中說,13歲的女孩半夜3點肚子痛急診,小兒科發現月經過期,會診婦產科,發現有孕。結果是女孩因為子宮外孕切除一條輸卵管,醫師以經驗判斷「很可能短期內會再懷孕」,那另一條也會被切掉。果然一年後又見到女孩挺著6個月大的肚子等產檢。
當初女兒第一次懷孕,爸爸臉色鐵青出現在病房,痛罵女兒一頓。醫護和家長都以為女兒「以後就知道怕了」,但作者表示,責罵或懲罰無法預防青少女再懷孕。
要預防很難,因為背後因素是男女交往的地位不平等,少女不敢開口要求男生戴套,或男生堅持要少女冒險不戴套;缺乏知識,無法明確抉擇懷孕計劃。婦產科醫師無法片面解決,只能充實青少年男女的避孕知識、保險套,稍微減少機會。書中描述的責任源頭是什麼?女孩沒有做好性把關,還有不負責任的男孩。
公投要懲罰墮胎的女性和醫師,是性別歧視的一部分。男性決定不戴套,女性受罰生小孩,未來墮胎還要被宗教團體懲罰,這有沒有罰錯人呢。退一百步說,如果要以反墮胎來懲罰性行為,豈不是應該罰這些不戴套的自私男性,無論是否懷孕都是一砲100萬,消除心存僥倖賭不會懷孕的想法。也許這能讓他們想想女性為生養小孩付出的代價,那遠遠不止於此。
受虐、逃離、階級複製
一擲數千萬連署公投的宗教團體也許從未想過,未成年生育是貧窮問題,經常只是因為少女無家可歸。
報導者網站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的《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一書紀錄,一個17歲少年說,有天有個男人開車到他家,放下一個男孩,車就開走了。那陌生男孩是少年同母異父的兄弟,被沒見過面的一家人收留後,趁夜拿石頭去砸外勞。老師以為,砸外勞是氣媽媽交了外勞男友。但是,男孩說,他猜自己的爸爸應該是個外勞。
生育回應了底層高風險生活的寂寞飢渴,滾雪球擴大傷害。
台灣一年2萬多件高風險家庭通報,新北市佔了近4成。善牧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主任侯雯琪形容欠缺照顧的孩子為「百元少年」,他們每天怎麼吃,就是早午一顆茶葉蛋加一罐豆奶,晚上一大碗滷肉飯配免錢的湯,偶爾去少年之家等機構吃一頓飽。
22歲的嘉妤就曾是這樣的孩子,水泥工父親長期家暴她和她母親,失業後成天酗酒,常捶女兒的肚子,拿她頭去撞牆。所以她14歲就逃家,被通報中輟。高二她半刻意懷孕,奉子成婚,「明知道這條路不好,但為了逃離原生家庭,腿斷了也要爬過去。」父親去年多重疾病過世,她覺得解脫了。婆婆常給嘉妤臉色看,丈夫愛玩交友軟體,離婚後嘉妤失業,無處可去,只好暫住夫家。
每年約有900位15到17歲的少女生育,再就學者不到四分之一。貧富懸殊正在加劇,2011到2017年,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戶數和人數都不斷升高,從16萬3千戶增加到26萬戶,從43萬人增加到67萬人。2013年調查發現,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父母47.9%國中學歷以下,離婚和分居是一般家庭的一倍以上,更多喪偶和貧病。這為少女未來一生的漫長受虐,準備好了一切條件。
南台南家扶中心督導蔡雅貞,擔任兒保社工督導後,轉到婦女庇護所。卻碰到輔導過的兒保個案,15歲懷孕,被男友毆打,來申請緊急庇護。在婦女庇護所,她發現受暴婦女很多小時候是兒保案,長大就離家,在外面誰要收留她?通常會碰到不合適的男人,男友對她們家暴,然後她們又打小孩。虐待使她們感到自己毫無價值,靠酗酒吸毒填補空虛,影響教養風格,導致傷害代代世襲。
那些「後段班女生」的生涯
她們和嘉妤的處境,是醫師教育青少女避孕能改變的嗎?
國內外學者都注意到這些少女的性早熟表現。《診間裡的女人》裡,林靜儀醫師看著國中女生懷孕,想起自己當年在南投讀國中,剪了耳上2公分的西瓜皮髮型,滿心焦慮比不過台中國中生英文讀3本補充教材時;後段班女生已經把制服改出腰身、燙出線條,把裙子改短,吹瀏海,週末兩女各自找男同學回家開房間,幾個月後懷孕休學結婚。難再有如林靜儀醫師升學和事業的機會,脫貧無望。
後段班女生的提早性成熟,統計上很明顯。英國流行病學學者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的《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書中談到,有許多研究證明,幼年衝突,與父親缺席,預示較早成熟。她們比沒有這種壓力的女孩早發育和進入生理期,而較早進入青春期也較常提早性行為和未成年生育。
心理學家布魯斯艾利斯追蹤研究美國和紐西蘭的女孩成長過程,發現父親缺席的時間越長,女兒越可能提早有性行為、和未成年懷孕。父親缺席的影響,遠超過女孩的行為問題、家庭壓力、管教風格、社經地位或社區環境。
讀者會驚訝發現,性早熟是女兒治療困境的適應行為,滿足依戀父親、尋求保護的需求。這種適應冷不防把她們拖入懷孕的困境。
這些家庭沒父親,是因為因為高失業、低薪地區的年輕男人自顧不暇,要養小孩無疑雪上加霜。收入低到無法養家,無法負擔責任束縛,也受不了養不起家的自尊壓力,而逃離家庭或忽略家庭。
未成年生育可說是貧窮厄運的放大機,容易導致早產、嬰兒猝死、教育失敗、犯罪、世襲未成年生育、失學、貧窮等。書中談到,假如青少年學會了不信任別人,相信人性自私投機,資源稀少而且難以預測,那麼他們會生理早熟、提早發育性徵、感情關係短暫、較少投資於親子關係。
金基婷不信任別人,相信人性自私投機,資源稀少而且難以預測,所以她才能抓住機會輕易犧牲尹司機。
弱勢女兒會不會未成年懷孕,取決於她遇到什麼男人,是無心接吻的凱文老師,還是補教老師李國華無情的利用少女來滿足心靈空虛。《社會不平等》書中案例是2005年12歲、14歲、16歲的英國三姊妹分別產子,小妹男友分手,二姊男友否認有上床,大姊男友是38歲的男人,至少是4個孩子的爸。
她們需要的,從來就不是懲罰
《社會不平等》指出,英國未成年少女生育率,最窮的四分之一家庭有5%,是最有錢四分之一家庭的4倍。美國也相仿。較不平等的國家如美國,未成年生育率是富國OCED國家第一名,是較平等的國家如歐盟平均的4倍,日本的10倍。 
貧富懸殊,原因在政治分配。政府決定了利率、稅率、匯率、勞動法令,就決定了房價、薪資、物價、工會是否存在、勞工有沒有勞資談判籌碼。民主是消除貧窮,爭取平等機會。獨裁就是繼續呼青少年巴掌,要求最末端受害者負責,期待事態因此有所改變。
弱勢少女需要有地方住,需要有東西吃,需要有人照顧、疼愛,需要有人陪伴她、聽她講話,需要受教育的機會,需要有人期待她成長,需要被人需要。事情就這麼簡單。有錢有勢的大人把錢花在甩她們巴掌上,於事無補。 https://is.gd/tiUOX4
《診間裡的女人》中的另一篇〈陸橋〉,救護車把一個年輕女孩送進急診室,到院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白皙清秀,烏黑的短髮被血黏在額頭,雙眼緊閉,表情安詳。醫師奮力為她做心肺復甦術,不斷注射各種藥品,卻一直測不到心跳血壓。最後才發現,女孩的後腦全碎了。像是打過仗的一團亂,全安靜下來。隔天的報紙說,第一志願的高中女生,跟已婚男友談判後,從陸橋上一躍而下。
你可以繼續呼屍體巴掌,期待她會醒。但,拚命裝睡的人是你。  https://is.gd/tiUOX4
(作者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本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https://is.gd/tiUOX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