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人神話-曾經真實存在台灣最早的先住民台灣的土著各族之間,除了蘭嶼的達悟族(雅美族)之外,幾乎各族都有他們的祖先與小黑人相處的故事,存在於泰雅、布農、鄒、邵、排灣和賽夏等族的民俗信仰中,布農族和鄒族更指出小黑人比他們早到台灣。/台灣原住民大部分族群都有小黑人神話,《山海經》、《淮南子》、《列子》等典籍也記載了許多有關小人或矮人的遠國異人神話傳說。台灣原住民的小黑人神話則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他們會攻擊原住民,性好漁色,最後被消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重大發現!台東考古遺址發現六千年小矮人遺骨!】
澳洲大學台籍考古專家洪筱純與團隊研究於台東小馬洞史前遺址出土的人骨,年代距今有六千年,據頭顱與身型對照世界人種的結果,證實小矮人確實曾經在台灣生活!此發現也間接為台灣所有原住民社會流傳的小矮人傳說提供有利證據!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03215599967031/permalink/3542703546018216/

‪#‎台灣的文化祖源‬ - 探索 | Facebook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台東山洞6000年前女性骨骸 研究:台灣「黑矮人」可能為真
2022/10/13 16:09(10/13 17:59 更新)台東山洞6000年前女性骨骸 研究:台灣「黑矮人」可能為真 | 科技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CUm5d2
澳洲大學研究員在台灣東部山區的洞穴中,發現6000年前的女性骨骸,首次證實黑矮人部落可能真的存在。(圖取自泰勒與法蘭西斯出版集團網頁tandfonline.com)
(中央社台北13日電)澳洲大學資深研究員洪曉純(Hsiao-chun Hung)等人在台灣東部山區的洞穴中,發現6000年前的女性骨骸,經過研究,證實了一個「黑矮人」古老部落可能真的存在。
該研究小組10月4日在「世界考古學」雜誌發表名為「台灣黑矮人和東南亞史前史:小馬洞新發現」的文章。內容指出,研究員針對在台東成功鎮小馬洞內發現的骨骸進行頭顱型態研究,首次證實了6000年前黑矮人狩獵族群可能真的存在,也就是流傳數個世紀的「矮人族/黑矮人」傳說,可能是真的。
該文章稱,除了蘭嶼的達悟族,台灣其他原住民族都有關於「小黑人」的傳說,稱他們身材矮小,皮膚黝黑,捲髮,且生活在偏遠山區。自清朝時期、日本殖民時期以及1945年以來,研究人員記錄了約258個有關原民部落對「小黑人」的描述。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類似傳說在不同的群體之間並不一樣。有些原住民族認為這些人是他們的祖先,有些則將他們視為以前的敵人,也有族群稱,在1000年前,他們殺死了最後一群黑矮人。
在研究該頭骨的DNA時,研究人員發現黑矮人與大約同一時期的非洲樣本很接近。但他們也發現,它的大小和形狀與生活在現在的南非和菲律賓部分地區的黑矮人相似。
研究員指出,他們找到的股骨與頭骨來自同一個人,是一名年輕女性。儘管並未找到完整的骨架,但他們估計這位女性的身高是139公分。研究員還無法確定黑矮人是到台灣前,身材就已經矮小,還是後來才形成這種特徵。
他們指出,該研究證實了台灣黑矮人這個古老族群的存在,但並未解釋之後這群族群發生什麼事,並稱,他們顯然在其他早期「南島族群」抵達時就已經消失了。
不過,研究員也不確定這群人在到達台灣前,在哪裡生活,文中提及,可能是菲律賓、婆羅洲或亞洲大陸的其他地方。
清朝時期的紀錄顯示,些深色皮膚的民族講的語言與「南島族群」不同。據稱,這個黑矮人族群在台灣生活了幾百年後,一群具有不同特徵的新石器時代農民,在西元前4800年湧入台灣,並定居於小馬洞穴附近,形成更大的部落,黑矮人可能被迫搬遷至偏遠山區。
文章作者認為,黑矮人遭日益孤立,或與「南島族群」的語言差異都可能是導致黑矮人在台灣人數減少及消失的原因。(編輯:黃自強)1111013
小馬洞位於台東成功鎮
台東山洞6000年前女性骨骸 研究:台灣「黑矮人」可能為真 | 科技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CUm5d2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台東大武發現傳說中「矮黑人」文化遺留「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三和文化的舊香蘭遺址也曾出土過〔2010-10-26〕
已更新:2021年6月13日
台東大武發現傳說中「矮黑人」文化遺留「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三和文化的舊香蘭遺址也曾出土過〔2010-10-26〕 https://bit.ly/3HZu48D
台東大武發現傳說中「矮黑人」文化遺留「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三和文化的舊香蘭遺址也曾出土過
〔中時電子報 2010/10/26〕「骷髏人頭」出土 見證矮黑人傳說? 
大武山真有矮黑人存在?一塊刻印有「骷髏人頭」的陶片(見圖,莊哲權攝),最近在台東縣大武鄉的「工作地遺址」出土,由於該處為傳說中矮黑人的最終棲息地,此陶片是否有可能是矮黑人所有,史前館專家認為值得深入研究。
神祕的矮黑人普遍存在於許多原住民族群的口傳歷史中,其中,在大武鄉排灣族工作地部落(Kavayavayan),傳說過去有許多矮黑人居住,後來不明原因憑空消失,只留下一片佇立的石板遺址;另一傳說則是當地排灣族的祖先懷疑矮黑人在溪流中下毒,所以將他們殺光。
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志堅,日前在一處石柱下,挖掘到多片刻有「骷髏人頭」圖騰的陶片,他研究了十三個原住民族群歷史文獻及出土文物,發現都沒有相關的骷髏頭圖騰。
徐志堅認為,排灣祖先刻在陶甕上的圖騰全都是百步蛇或太陽,其他族群也從不會去刻印不祥的骷髏頭圖騰,他直覺認為,骷髏頭圖騰應該就是矮黑人曾經棲息此地的最新佐證。
徐智堅強調,工作地遺址過去被族人視為禁地,直到民國八十七年他開墾種植釋迦,發現許多陶甕碎片。
而史前館考古研究專家李坤修則表示,有些地方的排灣族相當敬神,這些圖騰應該是「神」,而不是「人」,過去在舊香蘭遺址也曾發現骷顱圖案,屬於三和文化末期。
李坤修說,「矮黑人」遺址應該在更深山裡面,傳聞金崙山區有疑似「矮黑人」遺址,最近將入山研究。
〔台灣立報2010/10/25〕神秘矮黑人遺址 現骷顱圖騰
排灣族口傳歷史矮黑人最後居留地台東縣大武鄉「工作地遺址」,最近出土「骷顱頭」圖案的陶甕,當地文史工作者認為是「矮黑人」圖騰;也有考古專家認為,應是排灣族文物。
台東大武鄉排灣族愛國埔部落,口傳歷史過去有許多「矮黑人」居住在部落內,後來在一夕間全部消失,只留下一片佇立的石板遺址。
76歲鳩谷阿嬤說,老人家告訴她們,「矮黑人」喜歡在溪流裡「跑來跑去」,族人懷疑他們下毒,才殺了「矮黑人」,舊部落祭拜的骷髏頭比排灣族人還小,有可能就是「矮黑人」。
另一說法,「矮黑人」其實很善良,排灣族祖先遷居到愛國埔部落時,將矮黑人趕進深山,但還有些「矮黑人」留下來,和排灣族通婚。
當地文史工作者徐志堅最近在愛國埔部落的「工作地遺址」挖掘出骷顱頭圖案的陶甕碎片。徐志堅表示,原住民、尤其是排灣族,對骷顱頭相當忌諱,不可能將骷顱頭當做圖騰,也未發現其他原住民將骷髏頭圖案當作圖騰,有可能是「矮黑人」文化。
但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表示,舊香蘭遺址也曾發現骷顱圖案,屬於三和文化末期;另外,有些地方的排灣族相當敬神,這些圖騰應該是「神像」,代表神,而不是「人臉」。
矮黑人遺址 挖出骷髏陶片
台東縣大武鄉工作地部落傳聞是「矮黑人」最終棲息地,最近遺址內挖出刻有骷髏人頭圖騰的陶片,此一重大發 現為矮黑人的存在,多了一項新證據。
大武 鄉排灣族工作地部落(Kavayavayan)傳聞是矮黑人遺址,但矮黑人不知何故一夕消失,只留下一片石板;另一傳說,排灣祖先遷入大竹部落,將矮 黑人趕盡殺絕。
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博士做過研究,工作地遺址應是距今超過一千年前最晚期的史前遺址,就出土文物板岩片和陶甕碎片,及零星石輪和許多穿孔巨石看,並非矮黑人所有,應屬不同期「巨石文化」遺址。
不過,Kavayavayan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志堅日前考察部落遺址,在一處石柱下挖到刻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他第一個反應「這是矮黑人留下的東西」, 因為「沒有原住民族會刻印不祥的骷髏人頭圖騰」。研究台灣原住民十三個族群出土文物,和骷髏圖騰沒關係。
徐志堅指出,工作地遺址是族人禁地。民國八十七年開墾釋迦園,發現地底幾乎是陶甕,表面雕刻動物圖騰;他曾挖到兩具寬卅公分長一公尺的短小石棺,裡面東西已灰化。
台灣史前博物館考古專家李坤修表示,骷髏人頭圖騰是否為矮黑人所有?尚無法證實,必須做進一步研究。台東大武發現傳說中「矮黑人」文化遺留「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三和文化的舊香蘭遺址也曾出土過〔2010-10-26〕 https://bit.ly/3HZu48D

FireShot Capture 011 - 台東大武發現傳說中「矮黑人」文化遺留「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三和文化的舊香蘭遺址也曾出土過〔2010-10-26〕_ - siow3033.wixsite.com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台灣重大考古發現!矮黑人遺跡?】台東成功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小馬龍洞遺址」 山洞外岩壁有如金字塔 鐘乳石洞內上千蝙蝠穴居〔2012-04-17〕
【台灣重大考古發現!矮黑人遺跡?】台東成功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小馬龍洞遺址」 山洞外岩壁有如金字塔 鐘乳石洞內上千蝙蝠穴居〔2012-04-17〕 https://bit.ly/2QfUywD
小馬龍洞遺址內藏有上千隻蝙蝠及鐘乳石。(記者張存薇攝)
【台灣重大考古發現!矮黑人遺跡?】台東成功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小馬龍洞遺址」 山洞外岩壁有如金字塔 鐘乳石洞內上千蝙蝠穴居
關於舊石器長濱文化--八仙洞遺址與小馬龍洞遺址
長濱文化的年代據推測約為10000年前,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遺址,一是長濱鄉的八仙洞;另一是成功鎮的小馬。八仙洞位於長濱鄉樟原村南方約2公里,這一帶有數十個高度不等的海蝕洞穴,史前時代人們便利用洞穴作為他們的居所。民國57~59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師生在此作過多次發掘,發現大量文化遺留。
小馬洞穴位於東河北岸約400公尺,洞穴是在一座石灰岩小山的山腳下。民國77年台灣大學考古隊在地下1米深處,發現了長濱文化的石器及一座墓葬,其狀呈交足而坐或蹲踞姿勢,是台灣目前所發現最早的一座墓葬。 長濱文化承繼了舊石器文化傳統,人們以漁獵採集為生,沒有農業,也不知製作陶器;石器則皆為打製,沒有磨製石器。
台東小馬遺址與矮黑人可能有關的研究
日本體質人類學者松村博文曾就越南和平文化及其它同類型遺址出土的人類頭骨做過型態學的比較研究,並確認這些人 與 澳美人(Australo-Melanesian或 稱Australo-Papuan)最為接近,相關案例還包括和平(Hoa!Binh)省 Hang!Chao! 洞穴的人骨遺留(Matsumura!et! al.,2008、2019)。他的結論獲得東南亞及國際考古學界的廣泛支持,也與古代 DNA 在東南亞的史前遺骸研究取得一致(McColl!et!al.,2018)。
最近松村博文與筆者就小馬遺址的頭骨進行復原和測量,結果判斷也是屬於澳美人的頭骨測量範疇,並且認為小馬人的體型特徵與現居於呂宋島的阿埃塔人(Agta)最為接近(測量結果尚待發表)。阿埃塔人即俗稱的菲律賓小黑人(Negritos)(圖二、圖三),現存的人口很少,估計僅存 15,000 人。
一般認為,他們應該是菲律賓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後裔(Bellwood,2017)。臺灣原住民的口語傳說裡常常提到小黑人或矮黑人(李壬癸,1996;鹿憶鹿,2005),例如賽夏族的矮靈祭。臺灣是否曾有小黑人或矮黑人存在,是臺灣考古學和民族學長期以來關注的一個問題。
【研究文獻來源】2019 臺灣東部與菲律賓群島的史前人群交流 --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
https://openresearch-repository.anu.edu.au/bitstream/1885/211367/1/01_Hung_Ancient_interactions_between_2019.pdf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8101272_2019_taiwandongbuyufeilubinqundaodeshiqianrenqunjiaoliu_--congjiushiqishidaidaotieqishidai 
長濱文化的小馬洞穴遺址(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上千蝙蝠穴居 小馬龍洞遺址 具研究價值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2012/04/17 
成功鎮小馬地區有座金字塔、裡面還躲藏上千隻蝙蝠﹖成功鎮長侯武成希望在安全無虞情況下推動洞穴觀光,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表示,這處是小馬龍洞遺址,因太過狹窄、岩塊有可能崩落,不適合開放觀光,但仍有後續研究價值。
這處山洞海拔約五十公尺,從小馬地區產業道路旁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侯武成表示,山洞外側數噸到數十噸巨石堆疊,很像十幾層樓高的人為金字塔,可發展為新興觀光據點。
山洞內長約廿五公尺,入口處竟然有人刻上「請保管」三個字,還有一個難解的符號,裡面則藏有上千隻小蝙蝠,還有石灰質地下水形成的鐘乳石、又長又粗的樹根,十分神秘,不過侯武成表示,據說山洞可以通到東河橋下,但可能在日治時代就被人以泥土封住無法通行。
李坤修說明,這處小馬龍洞遺址曾於民國九十二年試掘,發現新石器、舊石器文物,由於台灣發現的舊石器文化遺址較少,其中東部以八仙洞、小馬海蝕洞遺址最出名,小馬龍洞遺址紀錄了舊石器時代人類足跡,仍有研究價值。
地質專家、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楊小青強調,龍洞外觀是自然形成。她解釋,小馬在泰源盆地外側,屬厚層的凝灰質砂岩,東部板塊構造運動活躍,原本水平地層擠壓成近乎直立,發展出節理,露出地表後自然形成裂隙,並非人工堆疊巨石。
台東縣成功鎮的小馬龍洞史前遺址,是目前為止國內考古第一次的暗洞挖掘紀錄,9年前由台 大考古學家陳有貝教授帶領考古隊進入挖掘,發現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的砍石和石英石器,和長濱文化遺址相近,是國內重大的考古發現。
小馬龍洞 舊石器時代遺址
中國時報 莊哲權 、台東 2012/04/17 
台東縣成功鎮小馬社區有一處「龍洞」,是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的遺址,現在洞內還有大量蝙蝠及鐘乳石,山洞外的岩壁有如金字塔,成為奇特的生態景觀,成功鎮公所有意發展為觀光據點,不過,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專家們認為,目前還有考古價值不宜開放。
小馬龍洞遺址位於東海岸成功鎮與東河鄉的交界處,民國九十二年,台大考古學家陳有貝帶領考古隊進入洞穴進行挖掘,發現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石代人類使用的砍石和石英石器,和長濱文化遺址相近,是國內重大的考古發現。
考古人員表示,小馬龍洞最大特殊點在洞穴內的光線微弱,在自然狀態下視線極差,這種環境可能限制某些需要充足光線的行為活動,例如工具製造等,但也可能成為某種特殊活動場所。
成功鎮長候武成進入洞穴探勘,發現洞內有大量蝙蝠棲息,還有鐘乳石及蚱蜢等小型昆蟲,因為年代已久,有多處崩落,目前最深可到廿餘公尺處。
他表示,除洞內珍貴自然生態景觀以外,洞外高約五十公尺的山壁,是由一塊塊數噸重的大岩石堆砌而成,有人覺得很像是埃及的金字塔,懷疑是史前人類人工堆疊而成,將來也許可以發展為觀光據點。
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楊小青表示,洞外山壁是砂岩地質所形成的自然現象,並非人工堆疊上去。
另外,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也指出,該處仍有繼續挖掘考古價值,甚至可以研究當時人類如何在洞穴裡生活,呼籲好奇民眾不要擅自進入。
【台灣重大考古發現!矮黑人遺跡?】台東成功兩萬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小馬龍洞遺址」 山洞外岩壁有如金字塔 鐘乳石洞內上千蝙蝠穴居〔2012-04-17〕 https://bit.ly/2QfUywD
---------------
上千蝙蝠穴居 小馬龍洞遺址 具研究價值
小馬龍洞遺址內藏有上千隻蝙蝠及鐘乳石。(記者張存薇攝)
小馬龍洞遺址內藏有上千隻蝙蝠及鐘乳石。(記者張存薇攝)
2012/04/17 06:00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成功鎮小馬地區有座金字塔、裡面還躲藏上千隻蝙蝠﹖成功鎮長侯武成希望在安全無虞情況下推動洞穴觀光,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表示,這處是小馬龍洞遺址,因太過狹窄、岩塊有可能崩落,不適合開放觀光,但仍有後續研究價值。
這處山洞海拔約五十公尺,從小馬地區產業道路旁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侯武成表示,山洞外側數噸到數十噸巨石堆疊,很像十幾層樓高的人為金字塔,可發展為新興觀光據點。
山洞內長約廿五公尺,入口處竟然有人刻上「請保管」三個字,還有一個難解的符號,裡面則藏有上千隻小蝙蝠,還有石灰質地下水形成的鐘乳石、又長又粗的樹根,十分神秘,不過侯武成表示,據說山洞可以通到東河橋下,但可能在日治時代就被人以泥土封住無法通行。
李坤修說明,這處小馬龍洞遺址曾於民國九十二年試掘,發現新石器、舊石器文物,由於台灣發現的舊石器文化遺址較少,其中東部以八仙洞、小馬海蝕洞遺址最出名,小馬龍洞遺址紀錄了舊石器時代人類足跡,仍有研究價值。
地質專家、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楊小青強調,龍洞外觀是自然形成。她解釋,小馬在泰源盆地外側,屬厚層的凝灰質砂岩,東部板塊構造運動活躍,原本水平地層擠壓成近乎直立,發展出節理,露出地表後自然形成裂隙,並非人工堆疊巨石。上千蝙蝠穴居 小馬龍洞遺址 具研究價值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x3Nou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劉還月/北埔老街/冬至何以用湯圓來「添歲」?/「避秦山主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jM8m0H

==================================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真的有「矮黑人」嗎?《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新書全台演講會,徵求合辦單位或場地啟事 @ 劉還月的避秦山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1vnBdX

近年來台灣各地的古道研究,大多以官道為主,儘管設立的時間、目的與效益不同,但都是不同時代的官方為便於統治、治安、征剿、撫慰…而設的,反應出的只是統治者的歷史。那麼,純屬民間的古道與歷史在那裡呢?
恆春半島東岸的古道中,大半沒有固定的路跡,更找不到為了統治或管理人民的軍營、警備所,有的只是史前文化的舊社遺址,或是先民養牛、開田、築壩或者捕魚、暫棲、聚落…等位置,不僅說明了這些古道和在地生活深厚的依存關係,且迄今仍有活動的痕跡。
2015年,文史專家劉還月先生完成了「恆春半島人文旅行三書」:《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琅嶠十八社與斯卡羅族》、《幾番風雲染牡丹?》,透過半島上重要的涉外事件,將半島上千年到數百年來歷史的遞嬗、族群的衍替以及風土的變異…等,與自然環境、地景、動植物生態…連結在一起,讓我們透過歷史與地理特性,更了解土地與人文的關連。
2016年,劉還月更深入罕無人跡的半島東岸,進行為期一年的探勘行動,在石板屋史前文化遺址中,探索「矮黑人」存在的萬千種可能性;更在路跡雜沓的古道間,努力整理出清代以降,斯卡羅族以及恆春阿美族人,如何在這片季風林與海岸線上求生存的故事。這些努力探尋的成果,結集成《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呈現給每一位關心土地、擁抱族群的朋友!【智庫沙龍 79】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 https://goo.gl/sqQJYT

----------------------

劉還月演講 談矮黑人故事
By 呂妍庭,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11日, 2017
嘉縣:作家劉還月年度新書《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全台演講會嘉義場,於12日晚上7點到9點在嘉義長庚醫院綜合大樓B1第2會議室登場,歡迎民眾來聽矮黑人的故事。三民網路書店>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劉還月 著;劉於晴、陳永興 圖 - https://goo.gl/2N8Mm6

關於矮黑人,是神話還是傳說呢?從清朝到日治時期,更遠可推到《山海經》都有記錄…
神秘的矮黑人,在台灣這座島島嶼,各處都留下了傳說,甚至還有遺址及遺跡的出現,而最大的神奇是只聞其聲,但不知蹤跡…
十幾年前曾參加劉老師人文行旅,到過阿朗壹(台東安朔的舊稱)古道,經過幾處低矮的石板屋,劉老師就曾說,這可能是矮黑人住的房子….一段田野調查,經過不斷的反覆辯證,親訪這些文史現場、考就,紮實的追尋,十幾年的光陰,可能都是老師不斷辯證的過程,才能有這樣的記錄。
文化在老師的侃侃而談中展開
以芒草約期
普遍流傳於島上各族群的矮黑人傳說,究竟是幻影?或真實?
劉還月老師近年陸續發表琅𤩝地帶的文史及古道踏查結果,繼去年恆春半島三書—探討排灣族牡丹社事件、斯卡羅人及大航海時期外國人足跡之後。
今年將心力放在東岸古道及其上舊社的探究,這是出土了許多小版本石棺、石板屋及日用器物的地帶,烏鬼番、侏儒族、小矮人、矮黑人,既有實存的生活痕跡,那麼這群人,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只是神話傳說呢?

========================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 臺灣國家公園 - https://goo.gl/c0A5N1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最近更新:2017-01-14
作者:林芳琦
圖片:林芳琦、劉還月老師
特別感謝:劉還月老師
「我從來不喜歡在人多的地方!」劉還月老師一語道破為何他選了一個一般人根本不會選的地點做研究,他認為太多人都在錦上添花,而他只想順從內心裡的想法,做想做的事,而這些事通常都極少人願意投入,因為實在太孤獨也太辛苦!
劉還月老師過去曾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出版恆春三書—《琅嶠十八社與卡羅族》、《幾番風雲染牡丹》、《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今(105)年則延伸這3本書的成果,將研究範圍拉長到恆春東岸,進行東海岸古道的調查研究,且將研究成果撰寫成《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已於今年12月發行。本書中的踏查地點皆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而墾丁國家公園內藏有前人所遺留的歷史遺址與文化寶藏則是過去鮮為人知,歷史上也少有人特別為此著墨,甚至進行研究。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的踏查地點皆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劉還月老師提供)。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的踏查地點皆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劉還月老師提供)。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 源起
為何想投入東海岸古道的研究,劉老師也特別指出,幾乎每個臺灣人都知道臺灣的南島民族和南洋民族有很高的連結性,當他發現過去的調查中顯示出恆春半島東岸的每一個山區都有將近20至30處的石板屋遺址,是目前臺灣的石板屋遺址中密度最高的,尤其至今仍保留較完好的還約有6至7處,他為此感到相當興奮且有興趣。
但這些石板屋從何而來?曾經有誰居住?現在的狀況為何?卻幾乎無人著墨,這就是劉老師想要進行這個調查的主要價值。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作者—劉還月(林芳琦攝)。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作者—劉還月(林芳琦攝)。
為了《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這本書,劉還月老師花了將近1年的時間,從探勘、踏查、紀錄、撰寫,到書籍出版,可以說是花費了許多的心思與時間,並且相當尊重傳統文化的劉老師,還計畫要在屏東縣滿州鄉安排一場新書發表會,因為這裡是這本書的主要踏查地點之一,也是恆春半島東岸古道的主要位置。
為了節省時間,劉還月老師與他的團隊捨棄呈之字形的伐木舊道,直上陡坡(劉還月老師提供)。
為了節省時間,劉還月老師與他的團隊捨棄呈之字形的伐木舊道,直上陡坡(劉還月老師提供)。
古道與舊社踏查之路 感恩與尊敬
在劉老師身上屢屢展現「內心越強大,為人就越謙卑」的處世態度,他在書中也特別提到,在進行調查時曾多次舉行「palisi」,palisi是指依照部落傳統儀式所做的祭典。他認為進入原住民部落前進行palisi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訴山上的祖靈:「我們來了,我們沒有要侵犯祂!」把來到此處的想法和目的清楚的向祖靈說明,就像我們到別人的家中也要先向主人打招呼,表達出尊重與感謝。
劉老師並提到他每趟的踏查都會做4次的palisi,包含在入山時會做第1次的palisi,第2次是在找到舊社時,在舊社範圍的入口處做palisi,第3次是在找到祖靈屋或是頭目家屋,第4次則是在要離開時,每一次的palisi他都是抱持著感恩與尊敬大地的心去完成。
溪仔口遺址編號二號家屋的畜養間(劉還月老師提供)。
溪仔口遺址編號二號家屋的畜養間(劉還月老師提供)。
調查的進行過程中,劉老師與他的團隊可以說是「餐風露宿」,常常連帳棚都沒搭,直接以大石頭為床。他特別說明,恆春半島的夏季如果不遇到颱風,天氣就非常的炎熱少雨,尤其實地踏查的行程往往一趟就要費時5天以上,因此時常直接在溪邊進行簡單的盥洗,找河中高位的石頭做床板,並以塑膠袋裝水及潛水用水電筒,透過燈光的折射來嚇阻如野牛等動物的接近,可說是非常接近原始的生活方式。然而,他卻非常樂於這樣的生活,因為唯有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才能跟石頭講話、跟祖靈講話、跟自己對話。
下切溪谷找路,雖然辛苦,卻有機會認識許多的蕨類(劉還月老師提供)。
下切溪谷找路,雖然辛苦,卻有機會認識許多的蕨類(劉還月老師提供)。
不過,在山林裡的研究過程中,有件事卻讓劉老師多次感嘆,「明明我去的都是罕無人煙的地方,常常是碰到的山羌比人多,老鼠籠卻比房子多,為什麼有老鼠籠?因為有很多盜獵者要來抓食蛇龜。」有鑑於盜砍、盜伐、盜獵者眾多,劉老師提及,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有更正面的意義。因為研究的恆春半島東岸範圍廣闊,但巡山員的人力有限,許多盜獵者會假當地居民之名,行盜採、盜獵之實。
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內生態資源豐富,他建議可以透過有限度地開放,讓更多喜愛叢林、自然與歷史文化的民眾能透過申請有機會進入並認識保護區裡的古道與舊社,且這些申請進入的民眾須搭配當地居民作為嚮導,一來可以增加當地就業機會,二來當保護區內時常有合法的申請者進入,就能有相當程度地遏止盜捕者的猖狂行為。劉老師亦認為,將古道串連、規劃成人文及生態旅遊特定區,並交由社區認養之下,更能落實自然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書中除了有古道和舊社的踏查紀實外,還有許多在踏查中所發現的歷史遺跡與動、植物的介紹,如在日本時期引入要作為生產纖維工業之用的鳳梨刈、俗稱「雷公屁」又大如碗公的紫色禿馬勃、被認為是高砂族教育發祥地的豬朥束社國語傳習所等。
劉老師透過古道與舊社的踏查,深入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社區,探勘、梳理先祖所留下的古道及存在數世紀之久的舊社,在歷史的洪流中重現兩者的價值。「路是人走出來的」,東海岸古道之所以精彩也是因為有前人奮鬥的足跡,這古道上許多吸引人及有趣的內容,都有待讀者仔細閱讀才能感受恆春半島東岸的傳奇與美麗。
「上學路」上的大型地生鳳梨,當地人稱為「鳳梨刈」(劉還月老師提供)。
豬朥束部落的「上學路」上,有著當地人稱為「鳳梨刈」的大型地生鳳梨(劉還月老師提供)。

===========================

【『矮黑人』的神話?幻影?或真實?── 2016~2017劉還月年度新書《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全台演講會】12.23 @o’rip | o'rip 生活旅人 - https://goo.gl/xtAwUV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博客來-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 https://goo.gl/FgHn7Y

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矮黑人/《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