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神祠/玉山西峰,位於臺灣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與嘉義縣阿里山鄉中山村之間,標高3,518公尺,日治時期名為西山、新高西山-山頂於日治時期設有西山神祠,保留至今,是少數幾個保留完整的台灣高山神社遺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800px-玉山西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ldtwcolor/permalink/771483163478225/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日治時期新高山登山口舊照

3952m,是這座山的海拔高度。Tongku Saveq是布農族對她的稱呼,鄒族則稱呼她為Pattonkan,是兩族共同的聖山。
1857年(咸豐7年),一艘駛離安平港的美國商船亞歷山大號,在航海日誌中記載所見到的高聳山嶺,以船長摩里遜W. Morrison的名字命名,有了摩里遜山Morrison之稱。沉溺的時間: 新高山登山口 https://bit.ly/3cW7MGL
臺灣總督府設立了土地測量局,測量新領土台灣的山岳高度後,發現這做高聳山嶺超越富士山(3776m)。1897年(明治30年),日本明治天皇下令改為新高山(にいたかやま),成為日本第一高峰。新高山、次高山的雪山、能高山,那時號稱台灣三高。
2014.06 新高山登山口石碑
台灣的登山活動,從日治時期一開始的軍事踏查,至學術探險及研究,逐步開啟。
最早是由長野義虎率隊,沿著清代開闢的集集水尾道路,這條踏查中央山脈的路線,登上新高山。隨後,1921年(大正10年)利用清代八通關古道另行修築的八通關越嶺道完成,以及1926年(大正15年)開闢從沼平車站(阿里山車站舊站)的阿里新高登山路線。登新高山,民間也開始蔚之風潮。
2014.06 新高山登山口石碑
三條新高登山路線的起登點分別在現在的南投縣水里鄉、花蓮縣玉里鎮、嘉義縣阿里山鄉,都設有登山口石柱作為起點標。
先前在花東騎單車,還特地在花蓮縣玉里鎮中山路二段與民族街路口一帶,也就是當年八通關越嶺道的起點,找尋新高登山東口石柱的蹤影。苦尋許久,後來才得知已經被銷毀。阿里山的新高山登山口石柱也難倖免,只剩下老照片可回味。
2014.06 新高山登山口石碑
從水裡坑(水里的舊名)出發登新高山的路線,登山口位於於今水里鄉頂崁村,也就是在台16線與台21線的共線起點處。1937年(昭和12年),設立了新高登山口勒碑。
2014.06 新高山登山口石碑
勒牌本尊質樸、斑駁的外觀,原本隱身在民宅間。在水里鄉公所的整修及維護下,這座古勒牌本尊再度重見天日。
2014.06 新高山登山口石碑
那時前來騎單車挑戰台16線,辛苦地騎上蜿蜒的大上坡,氣喘吁吁,心中只想著接下來一連串的下坡,開心地無視這座石碑,與其擦身而過。那時只有見著在水里鄉玉管處停車格旁的複刻板,也是微妙微俏,只是歷史意義就不如本尊來的崇高。
2014.05 台16線西段-兩輪丹大馬
這趟終於見到本尊真面目!這勒牌說明了,在日治時代要登上台灣第一高峰,是如此的艱辛!不論是從水里的東埔線、阿里山的塔塔加線,以及玉里的八通關線,海拔都比現今的塔塔加登山口低許多。更別說現在的兩天兩夜的玉山行,在當時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當然,這也見證台灣公路的延伸,讓山更容易親近
沉溺的時間: 新高山登山口 https://bit.ly/3cW7MGL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日治時期新高山登山口舊照


《詩寫台灣》台灣百岳最高顛的玉山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台灣百岳最高巔 
高出雲海欲碰天 
冬來積雪白如玉 
一片雪光照萬山 
——〈玉山〉
台灣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有260多座。山岳界選其中100座有山名的山為「台灣百岳」。位於島中央之玉山山脈的主峰玉山,海拔3,952公尺,是台灣第一高山,也是台灣百岳的最高顛峰。人人皆以一生中能登一次玉山為榮。
玉山位於今南投、嘉義、高雄三縣市交界的深山中,在清代的《台灣番界圖》裡屬番界,漢人從未到過。玉山附近居住的原住民是布農族和鄒族。布農族和鄒族都傳說古時曾發生大水災,祖先逃來最高的玉山山頂避難。所以,布農族和鄒族都把玉山當作聖山,玉山週邊是他們的獵場。
布農族稱玉山叫TangKu Saveg東谷沙飛,是祖先避難的高山。鄒族(曹族)稱玉山叫PattonKan,音譯為八通關山,是會發亮光的山,傳說其祖先原住在玉山之顛。
最早記載玉山的文獻,是1685年清康熙24年,台灣首任儒學教授林謙光,在《台灣紀略》中說:「玉山在野番中,月夜仰視,其色晶瑩如玉。」同時的台灣首任知府蔣毓英修《台灣府志》,也說:「玉山山甚高,遙望皆白石,因名為玉山。」當時的漢人已知玉山是台灣最高山,從府城遙望高聳雲天的玉山,以為是石白如玉,故叫玉山。這山名應是沿襲鄭氏領台時就有的稱呼。
1698年郁永河來台灣採硫磺,著《裨海紀遊・番境補遺》說:「玉山在萬山中,白色如銀,遠望如太白積雪。」改說玉山是白如積雪。 1747年范咸修《重修台灣府志》,改記載說:「玉山三峰並列,終歲雪封」,這時官方已知道玉山是因山高積雪而遙望白如玉,不是有石白如玉,漢人仍未到過玉山。到了1785年,清廷開山撫番,總兵吳光亮開闢南投竹山往花蓮玉里,經過玉山下的八通關古道時,才確知玉山只冬天才會下雪,夏秋無雪。
西方人都稱玉山叫「Morrison」,音譯為莫里遜山。相傳1857年英國領事坐美國商船首次航經安平外海,遙見台灣最高山峯,就以船長之名「Morrison」做為山名。事實上,1845年英國海軍出版的地圖,已標示台灣地圖上的玉山,叫Mt.Morrison 。英國人應是為紀念英國第一位來華傳教的牧師Morrison,而以牧師之名Morrison,取為玉山的山名,而非後來的船長名。
玉山和旁邊的東、西、南、北峯,皆3000多公尺,有雲的時候,山峯都突浮在高高的雲海上空。天晴時,從安平外海和嘉南平原,或較低的高山中遙望,都可看到玉山主峰高聳在萬山之巔,直欲碰觸青天。
每年冬天寒流來,高山下大雪時,最高峯的玉山,整個雄高峻偉的山峰,是一片銀琢雪白。皚皚的雪光,不但映照著遠近大小山嶺,並與其他也是白了頭的遠近高峯,遙相輝映。
這時候天若晴朗,從台南和嘉義一帶,皆可遙望積雪白如玉的玉山,高聳突出在東方綿亙的萬山中,以君臨天下之雄姿,向整個福爾摩沙台灣島的千峰萬山和平原,照耀著一片銀白美麗的雪光,令人仰望嚮往。
台灣第一代油畫家陳澄波,就畫有一幅在嘉義看山頭積雪的玉山油畫。
附記:後來有山取名叫八通關山,在玉山東方,屬中央山脈,非指玉山。
積雪白如玉的玉山主峰與北峰,攝於塔塔加附近。圖/黃景昇攝,呂自揚提供


1897.6.28 臺灣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h6KPwc

1897.6.28 臺灣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日本治臺後,開始對臺灣進行一系列的調查,包括土地調查、人口調查、測量山岳高度等等,現在我們能在臺灣很多地方看到的三角點,就是總督府進行土地調查時設置的。
丈量山岳的過程中發現,莫禮遜山(モリソン、玉山),這座臺灣最高峰比象徵日本精神的富士山還要更高,1897年6月28日,明治天皇將此山命名為「新高山」,亦即它是日本領土內最高的一座山。

新高山命名後,大量的踏查與研究活動蔚為風潮,登山的人從專業的登山好手逐漸拓展至一般的中小學生,甚至連石塚英藏及中川健藏兩位總督都曾經挑戰登頂,「新高山」也成為當時臺灣課本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圖:日本時代高校上課教導臺灣山岳及植物。

延伸閱讀:
登新高山簡史
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391810491611.pdf
雲深知處 – 台灣高山探考
http://knowledge.teldap.tw/focus/990125/index.htm


新高山/日本時代如何遊玉山、日月潭、霧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cO1WGy

新高山神社-日治時期全日本第一高峰的新高山-玉山/標高3952公尺,為台灣最高的山/新高山神社建於大正14年(1925年)6月17日,神社名稱為新高山新高祠,社格為山神廟,是台灣最高的神社,也是當時日本最高的神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lYzbx

File:Mount Yu Shan - Taiwan.jpg

新高山神社-日治時期全日本第一高峰的新高山-玉山/標高3952公尺,為台灣最高的山/新高山神社建於大正14年(1925年)6月17日,神社名稱為新高山新高祠,社格為山神廟,是台灣最高的神社,也是當時日本最高的神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lYzbx

新高山=玉山

日治時期全日本第一高峰的新高山-玉山

玉山是臺灣布農族原住民的聖山鄒族語稱其為Pattonkan(音譯漢字八通關)。另外,居住於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鄒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兩者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間編篆的《台灣府志》中,也有記述:「玉山,在鳳山縣。山甚高,皆雲霧罩於其上,時或天氣光霽,遙望皆白石,因名為玉山。」,可見玉山作為漢名,在清朝已開始流通

玉山在日治時期也稱為新高山,其主峰位於臺灣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交界處,標高3952公尺,為台灣最高的山,也是東北亞第一高峰。在台灣百岳之中,玉山與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岳」,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玉山主峰於日治時期的1917年由陸地測量部設立了一等三角點,1924年海拔高度測量為3,950公尺。近年來在新技術的測量下,海拔重新測得為3,952公尺。日治結束後,曾長期採用3,997公尺的標高,現今仍有部分地圖沿用,係起源於1957年美國遠東陸軍製圖局的相關測量數據。

1895年,台灣因為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敗戰簽訂了馬關條約而割讓給日本,使得玉山也成為日本管轄境內。明治28年(1895年),臺灣總督府臨時土地測量局測量全台山岳的高度,測出玉山高度為3950公尺,高度超過日本最高峰富士山(3776公尺)。明治30年(1897年)6月28日,日本天皇認為臺灣最高山(モリソン「摩里遜」)的高度應該在日本內地最高峰-富士山之上,因此,在6月28日指示日本陸軍軍令機關-參謀本部,臺灣最高山應稱為「新高山」,意思就是「新而高的山」。由於臺灣當時是日本統治的領土,所以新高山便成為日本的第一高峰,日治時期在新高山的山頂上並設有日本神社「新高祠」。稍後,在1923年時也將雪山命名為次高山,意指台灣第二高峰。當時的新高山與次高山(雪山)、能高山並稱為「台灣三高」。

根據日本海軍的傳統,重型巡洋艦向來以日本山峰為名,因此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中也有命名為「新高」的戰艦存在。傳言中1941年12月2日下令攻擊珍珠港的密碼「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一二○八」(攀登新高山一二○八)中的新高山就是指台灣的玉山,然而當時的日本帝國海軍通信符號表並無「新高山」一詞,故此說法並無法獲得確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1947年12月1日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後,正式將「新高山」名稱重新改回「玉山」。玉山外觀氣勢磅礡,雄踞一方。冬季時而積雪,遠望雪白如玉,景色優美,「玉山積雪」因而成為台灣八景之一。1985年4月,玉山群峰周邊正式劃入新成立的玉山國家公園。玉山境內包含有亞熱帶、暖溫帶、冷溫帶及高山寒原帶的各種不同氣候型態,也衍生出多樣化的動物群種及植物林相,基本上生態資源相當的豐富。


新高山神社小檔案:

新高山神社建於大正14年(1925年)6月17日,神社名稱為新高山新高祠,社格為山神廟,是台灣最高的神社,也是當時日本最高的神社,通常登上新高山最常採用的登山路線,就是由阿里山驛旁的新高山登山口直接進入。

綜合參考資料:维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

「新高山」的圖片搜尋結果「新高山」的圖片搜尋結果

「新高山」的圖片搜尋結果

1925 年台灣總督府在玉山頂,蓋了一座「新高山祠」,內奉有台灣神社及大山津見神各乙座。光復後,撤除神祠。民國 46 年,「美國陸軍製圖局」測量玉山高度增為 3997 公尺。民國 55 年,玉山長高了 3 公尺,變成 4000 公尺,因為山頂增建了一座 3 公尺高的于右任銅像,這是為了實現于老「葬我高山兮,望我故鄉」的遺願,並搭建了一幢避難山屋。

「新高山」的圖片搜尋結果

新高山神社-日治時期全日本第一高峰的新高山-玉山/標高3952公尺,為台灣最高的山/新高山神社建於大正14年(1925年)6月17日,神社名稱為新高山新高祠,社格為山神廟,是台灣最高的神社,也是當時日本最高的神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lYzbx

=======================================

玉山于右任銅像破壞事件共有兩次,接連發生於1995年11月1日及1996年。
1965年時任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去世後,中華民國政府在玉山主峰樹立其雕像,計3公尺高,本意在補足4,000公尺高度(玉山當時測量數據為海拔3,997米),並有尊重于右任遙望大陸遺願「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之意。(但後來重測發現,玉山實際高度僅三九五二公尺)。
銅像於1966年興建完成,當時是由教育部責成救國團成立「于右任建像籌備處」,並由中國青年登山社主其事募款、雕塑家陳一凡設計,立碑人為吳三連。
興建於右任銅像基座時,水泥用火車運到阿里山,再轉至信義鄉東埔集材場,接著用卡車運上塔塔加鞍部,最後再請兩位原住民把重達八十公斤的于右任半身銅像背上山;于右任銅像於1966年8月與排雲山莊一起舉行落成典禮。
破壞過程
第一次
1995年11月1日,綠色和平電台主持人林長安與葉博文、陳朝順等上山執行破壞銅像。
一行十一人,包括一對新婚夫妻,以登山來度蜜月,還分送點心與大家,一群人起鬨說「砍頭前要先祭拜」,於是把點心放在銅像前,點了火、裝模作樣地祭拜起來,葉博文邊拜邊唸「看你在這受風寒很不忍,還是早點把你送回中國吧」。
祭拜後,葉博文站在另一人肩上爬上銅像基座,銅像頭部後方已有一小洞,「可見老早就有人對這銅像不滿了」,葉博文拿著重達十七公斤的大榔頭一敲,卻無法撼動堅實的銅像,只好拿出鋼鋸鋸;從下午鋸到月亮露臉,現場只剩下林長安與友人及葉博文、陳朝順四人,而銅像才出現一條細細的縫。
此時,卻來了一對男女登山客,葉連忙跳下來,四人假裝在欣賞風景,心頭卻緊張地怦怦跳,這對登山客登頂後,四眺高山景致,還在銅像前駐足,臨走前卻笑著說「祝你們成功!」葉博文等人愣了一下,才哈哈大笑回說「謝謝!謝謝!」
鋸了近三小時,葉博文拿起榔頭一敲,頭像就這麼斷了,四人一陣歡呼,葉博文表示要把頭像帶回去做紀念,但頭像卻在半路上滾出來,由於天色昏暗,他只好放棄找回。
11月15日,各報登出於右任銅像「頭斷」的消息,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葉博文還特地叩應到林長安主持的廣播節目中說「聽說于右任銅像頭被砍斷了耶」,林長安也回應說「對啊,我也有聽說喔」,兩人就這麼一搭一唱起來。
不久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派人清山時找到這被鋸斷的頭像,玉管處重新黏回到原來的基座上,但臉上多了一條黏線,清晰可見。
第二次
1996年5月初,玉管處接獲山友通報,整個銅像完全被拆除丟入山谷無從找尋。這回玉管處決定改豎立一塊玉山天然巨石,由前南投縣長林源朗寫下「玉山主峰」四字,並附上「標高三九五二」,直至今日。
由於此次破壞迄今仍未有人出面承認及說明,因此執行者、具體的破壞時間、過程均不詳。
動機
葉博文於2007年2月12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表示,當年大家籌劃鋸斷于右任銅像頭部,就只有「還我玉山原貌」這個單純目的,「全世界沒有一個政權、政府這麼殘暴,這麼沒有文化素養」,人類對大自然應要敬畏;若有人要告他毀損公物,「我就反告侵占國土!」當他朋友知道于右任斷頭事件後,問他為何要這麼做,他回答:「喜馬拉雅山上有設立銅像嗎?」玉山是台灣神聖之地,誰有資格在那裡設立銅像?並表示在玉山上設立銅像顯見這個國家、政府「毫無文化素養」,不知「敬畏」為何物,不懂得尊敬大自然。
由於葉博文在出面坦承及說明時已經過了法律追訴期,因此他本人未受到任何制裁。
反應
在事件發生當時及葉博文出面承認後,中華民國政府均未有做任何評論。朝野各主要政黨和民間亦然。

「玉山 于右任銅像」的圖片搜尋結果「玉山 于右任銅像」的圖片搜尋結果「玉山 于右任銅像」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玉山 于右任銅像」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關圖片「玉山 于右任銅像」的圖片搜尋結果

玉山主峰的于右任像在一九六六年豎立。一九九五年首次被「斷頭」,經修復後不久,次年被整個拆除丟入山谷,玉管處改在原地豎立刻有「玉山主峰」的巨石(資料照,記者陳鳳麗攝)。
位於玉山主峰的于右任像(記者黃昭國資料照片)在一九六六年豎立。
于右任銅像十分堅實,葉博文爬上基座後,又鋸又錘,經過數小時才完成「斷頭」的工作。(圖:葉博文提供,記者朱沛雄翻攝)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當年鋸于右任銅像頭部鋸到一半時,竟被其他攻上山頂的登山客發現,我們嚇出一身冷汗,沒想到登山客臨走前卻只拋下一句『祝你們成功!』我們才哈哈大笑,連忙道謝!」
葉博文等人上山「鋸頭」
十二年前,玉山上豎立的于右任銅像頭部首次遭鋸斷,引起軒然大波,各報都以頭版報導;十二年後,當年鋸頭的「元凶」、前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首度公開說明始末。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一日,一群為了繳交「還我玉山原貌」實習報告的「好動份子」,決定上玉山鋸斷于右任頭像,還給玉山原有風貌,這個活動由曾在綠色和平電台主持節目的林長安策劃,力邀葉博文、陳朝順等上山執行。
葉博文說,他們一行十一人,包括一對新婚夫妻,以登山來度蜜月,還分送點心與大家,一群人起鬨說,「砍頭前要先祭拜」,於是把點心放在銅像前,點了火、裝模作樣地祭拜起來,葉博文邊拜邊唸「看你(于)在這受風寒很不忍,還是早點把你送回中國吧」。
祭拜後,葉博文站在另一人肩上爬上銅像基座,銅像頭部後方已有一小洞,「可見老早就有人對這銅像不滿了」,葉博文拿著重達十七公斤的大榔頭一敲,卻無法撼動堅實的銅像,只好拿出鋼鋸,鋸了起來;從下午鋸到月亮露臉,現場只剩下林長安與友人及葉博文、陳朝順四人,而銅像才出現一條細細的縫。
12年前引發軒然大波
此時,卻來了一對男女登山客,葉連忙跳下來,四人假裝在欣賞風景,心頭卻緊張地怦怦跳,這對登山客登頂後,四眺高山景致,還在銅像前駐足,臨走前卻笑著說「祝你們成功!」葉博文等人愣了一下,才哈哈大笑回說「謝謝!謝謝!」
鋸了近三小時,葉博文拿起榔頭一敲,頭像就這麼斷了,四人一陣歡呼,葉博文表示要把頭像帶回去做紀念,但頭像卻在半路上滾出來,由於天色昏暗,他只好放棄找回。
十一月十五日,各報登出于右任銅像「頭斷」的消息,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葉博文還特地叩應到林長安主持的廣播節目中說「聽說于右任銅像頭被砍斷了耶」,林長安也回說「對啊,我也有聽說喔」兩人就這麼一搭一唱起來。
隔一陣子,玉管處派人清山時找到這被鋸斷的頭像,玉管處重新黏回到原來的基座上,但臉上多了一條黏線,清楚可見。
二次損毀後改立巨石
一九九六年五月初,玉管處接獲山友通報,整個銅像完全被拆除丟入山谷無法找尋。這回玉管處決定改豎立一塊玉山天然巨石,由前南投縣長林源朗寫下「玉山主峰」四字,並附上「標高三九五二」。
時效消滅 民刑法皆無法追訴
原本在玉山主峰上的于右任銅像,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上旬遭人破壞,現今有人出面承認為其所為,不過事過十年多,不論依據刑法毀損罪,或民法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法律規定,都已時效消滅,不能追訴當年破壞銅像的行為人。
刑法毀損罪的追訴權只有五年,且屬告訴乃論,法定刑則是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新台幣五千元以下。
民法則規定,若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須負損害賠償責任,不過時效是受害人知道有損害,或知道加害人為誰之後的起算兩年,但若損害發生超過十年,時效也消滅。

=========================

玉山于右任像斷頭 元凶說始末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07-02-13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當年鋸于右任銅像頭部鋸到一半時,竟被其他攻上山頂的登山客發現,我們嚇出一身冷汗,沒想到登山客臨走前卻只拋下一句『祝你們成功!』我們才哈哈大笑,連忙道謝!」
葉博文等人上山「鋸頭」
十二年前,玉山上豎立的于右任銅像頭部首次遭鋸斷,引起軒然大波,各報都以頭版報導;十二年後,當年鋸頭的「元凶」、前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首度公開說明始末。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一日,一群為了繳交「還我玉山原貌」實習報告的「好動份子」,決定上玉山鋸斷于右任頭像,還給玉山原有風貌,這個活動由曾在綠色和平電台主持節目的林長安策劃,力邀葉博文、陳朝順等上山執行。
葉博文說,他們一行十一人,包括一對新婚夫妻,以登山來度蜜月,還分送點心與大家,一群人起鬨說,「砍頭前要先祭拜」,於是把點心放在銅像前,點了火、裝模作樣地祭拜起來,葉博文邊拜邊唸「看你(于)在這受風寒很不忍,還是早點把你送回中國吧」。
祭拜後,葉博文站在另一人肩上爬上銅像基座,銅像頭部後方已有一小洞,「可見老早就有人對這銅像不滿了」,葉博文拿著重達十七公斤的大榔頭一敲,卻無法撼動堅實的銅像,只好拿出鋼鋸,鋸了起來;從下午鋸到月亮露臉,現場只剩下林長安與友人及葉博文、陳朝順四人,而銅像才出現一條細細的縫。
12年前引發軒然大波
此時,卻來了一對男女登山客,葉連忙跳下來,四人假裝在欣賞風景,心頭卻緊張地怦怦跳,這對登山客登頂後,四眺高山景致,還在銅像前駐足,臨走前卻笑著說「祝你們成功!」葉博文等人愣了一下,才哈哈大笑回說「謝謝!謝謝!」
鋸了近三小時,葉博文拿起榔頭一敲,頭像就這麼斷了,四人一陣歡呼,葉博文表示要把頭像帶回去做紀念,但頭像卻在半路上滾出來,由於天色昏暗,他只好放棄找回。
十一月十五日,各報登出于右任銅像「頭斷」的消息,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葉博文還特地叩應到林長安主持的廣播節目中說「聽說于右任銅像頭被砍斷了耶」,林長安也回說「對啊,我也有聽說喔」兩人就這麼一搭一唱起來。
隔一陣子,玉管處派人清山時找到這被鋸斷的頭像,玉管處重新黏回到原來的基座上,但臉上多了一條黏線,清楚可見。
二次損毀後改立巨石
一九九六年五月初,玉管處接獲山友通報,整個銅像完全被拆除丟入山谷無法找尋。這回玉管處決定改豎立一塊玉山天然巨石,由前南投縣長林源朗寫下「玉山主峰」四字,並附上「標高三九五二」。
葉博文談動機:為還玉山原貌記者邱燕玲/專訪
前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昨天接受專訪時表示,當年大家籌劃鋸斷于右任銅像頭部,就只有「還我玉山原貌」這個單純目的,「全世界沒有一個政權、政府這麼殘暴,這麼沒有文化素養」,人類對大自然應要敬畏;若有人要告他毀損公物,「我就反告侵占國土!」
十二年前,在林長安策劃下,當時四十八歲的葉博文跳上于右任銅像鋸斷頭部,不但引起軒然大波,也連帶影響大家對兩蔣銅像的討論;對於近日移除兩蔣銅像事件,葉博文直言「應拿去熔掉啊!」
葉博文說,朋友知道于右任斷頭事件後,問他為何要這麼做,他回答朋友說,「喜馬拉雅山上有設立銅像嗎?」玉山是台灣神聖之地,誰有資格在那裡設立銅像?玩笑嘛
至於若有人告他毀損公物時該如何自處?葉博文不以為意表示,「那我就反告侵佔國土啊!這樣也可激起大家討論究竟要如何還給玉山原貌」,何況為什麼這些人可以這樣侵占國土?且當年立碑人是吳三連,這也象徵在殖民統治下,很多人扭曲,這是台灣人的悲哀與台灣歷史的悲慘縮影。
葉博文表示,他並不想當英雄,但在玉山上設立銅像,顯見這個國家、政府毫無文化素養,不知「敬畏」為何物,也不懂得尊敬大自然。
對於移除兩蔣銅像,葉博文開玩笑說,「這兩人遺體可能還有輻射線,因為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台灣人」;他並戲稱未來打算成立一家「葬儀公司」,專門籌辦兩蔣移靈事宜,「要把這兩人風風光光地送走」。
時效消滅 民刑法皆無法追訴原本在玉山主峰上的于右任銅像,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上旬遭人破壞,現今有人出面承認為其所為,不過事過十年多,不論依據刑法毀損罪,或民法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法律規定,都已時效消滅,不能追訴當年破壞銅像的行為人。
刑法毀損罪的追訴權只有五年,且屬告訴乃論,法定刑則是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新台幣五千元以下。
民法則規定,若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須負損害賠償責任,不過時效是受害人知道有損害,或知道加害人為誰之後的起算兩年,但若損害發生超過十年,時效也消滅。(記者孫友廉)
玉山于右任銅像玉山上的前監察院長于右任銅像於一九六六年興建完成,當時是由教育部責成救國團成立「于右任建像籌備處」,並由中國青年登山社主其事募款、雕塑家陳一凡設計,為完成于右任「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遺願而興建,立碑人為吳三連。
玉山過去測量為三九九七公尺,設立于右任高達三公尺的銅像後,剛好湊足為四千公尺,但後來重測才發現,玉山實際高度僅三九五二公尺。
興建于右任銅像基座時,水泥用火車運到阿里山,再轉至信義鄉東埔集材場,接著用卡車運上塔塔加鞍部,最後再請兩位原住民把重達八十公斤的于右任半身銅像背上山;于右任銅像於民國五十五年八月與排雲山莊一起舉行落成典禮。(記者邱燕玲)

相關圖片

==================

玉山群峰 @ hirofumi的網路記事本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vpEdqB


日治時期新高附近山瀑結冰舊照

新高山=玉山/第一高峰的新高山/政府拆除神社,百姓拆除銅像,


玉山,臺灣第一高峰亙古永存,不過,玉山上的故事卻隨著時間的演替而變化。隨著人來人往、政治演變,雖然玉山都沒改變,山頂卻一直改變....
西元1900年/日治時期:木條
雖然在歷史記載上誰是登上玉山第一人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1900年4月,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和他的助手森丑之助等11人登上玉山時,曾在山頂上留下一木條寫著:「我們日本的人類學研究,已延長到台灣玉山頂,我們期盼將來的研究領域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並且作了一首短詩獻給山靈:「異國山外又有山,唯此山厥為獨尊。」
從這時開始,玉山山頂上開始有了人工建築物。
西元1906年/日治時期:神祠
至1906年10月,植物學家川上瀧彌與森丑之助在山頂立了一個小神祠,1925年擴建為新高祠,奉祀台灣神社神座及大山祇命神座。
新高祠(圖片來源:http://www.himoji.jp/)
圖:北投虹曄工作室
西元1917年/日治時期:三角點
1917年,陸地測量部在山頂上設立一顆一等三角點,1924年海拔高度測量為3,950公尺。
西元1966年/國民政府:于右任銅像
日治時期結束後,國民政府使用1957年美國遠東陸軍製圖局、測得玉山為3,997公尺高的數據。
1964年前監察院長于右任病逝,其遺願為「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為了讓其如願,國民政府委請救國團建造重80公斤、高三公尺的于右任銅像,立於玉山山頂,使玉山湊達4,000公尺。
實際上玉山上的于右任銅像早就飽受到登山界的批評,在台灣高山歷誌中提到:「于右任何德何能,能與玉山同享不朽」。由於批評聲浪不斷,1995年11月銅像頭部遭人鋸斷,由山頂棄下,不久被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派人拾回並黏回。1996年5月初修復之銅像遭人拆除並整個推落至山谷中無法找尋。
(宮宇君提供)
西元1996年/玉山石碑
之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決定豎立天然石塊,由當時南投縣長林源朗寫下「玉山主峰」及「標高3952公尺」。
西元1998年/願 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石碑
「新觀念」雜誌於1998年製作石碑「願 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碑文重新定義玉山精神。不過,後來有山友提出批評,認為「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碑文,與玉山銀行的形象廣告詞相同,有為企業打廣告之嫌。(事實上應該是玉山銀行取用玉山主峰的碑文來當成形象標語)
「願 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碑文不久被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拆除擱置於旁,後被遊客踩破。
(Alice Wu攝)
西元2006年/英文石碑
2006年11月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國際化,且避免「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碑文有為玉山銀行行銷之疑慮,故將「願 心清如玉,義重如山」之石碑更換成「玉山主峰-標高3952」及英語「Mt. Jade Main Peak-Elevation 3952m」。
=======================
兩蔣園區問題 政府須拿出決心
2017-02-27
記者羅添斌/特稿
蔡英文政府推動轉型正義,文化部已對中正紀念堂進行各項「去蔣化」措施,而兩蔣父子遺體暫厝桃園兩蔣文化園區,包括兩蔣是否移靈、園區的軍方管理及儀隊人員能否撤離,十幾年來都是棘手難解的問題,但這並非無解,端視政府有無解決問題的決心。
前總統蔣介石的慈湖陵寢目前仍由國軍衛戍,還有三軍儀隊官兵站崗。學者與立委主張,軍方應自慈湖陵寢撤軍,並廢除儀隊儀式,才是落實轉型正義。(資料照)
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期,除動支三千多萬元在國軍五指山公墓修建兩蔣專屬「蔣陵」,也計畫依國葬法對兩蔣進行移靈,當年內政部的規劃作業相當完整,但就卡在蔣家家屬內部意見不一致,至今無法落實。
行政院曾在二○○七年底,要求桃園縣政府於二○○八年六月三十日前,完成兩蔣園區的接替接管任務,但當時桃縣府認為,應由內政部提出「國葬法修正草案」,修法完成前,地方政府無權也無法源可承接。
國葬法是在一九二八年公布,一九四八年修訂,至今已近七十年未修正,其中第十條規定「國葬墓園之管理警衛等事宜,授權首都所在地市政府辦理之」,但兩蔣在桃園是暫厝,並非依據國葬法安葬,才會衍生後續諸多問題。
軍方去年底曾邀相關單位協調,但仍卡在兩蔣尚未移靈,以及國葬法並未賦予地方政府接管、警衛安全事宜。蔡政府若有心解決這個難題,首先就應推動國葬法的修法,先將暫厝期間的警戒安全等事宜,明定由暫厝地的地方政府執行,桃園市府才有法源承接,軍方也才能取消任務並撤離。
此外,兩蔣移靈問題也需從源頭處解決,扁政府時期多次與蔣家家屬溝通,但未能取得共識;馬英九執政時,更因蔣家內部已呈現「沒有人可以作主」局面,讓此問題延到蔡政府手中。蔡政府若有心解決,就應派專人與蔣家溝通,並應聲明在一定期限前必須回覆,若過了期限,政府就應代替蔣家執行兩蔣移靈及國葬作業,切莫再將問題拖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