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涼會  夜市

文化豆知識:台灣夜市的前身 | 五四三滔客誌:與您 Talk 風趣八卦事 | 543.Talk.Tw 線上數位雜誌 | 洋蔥圈 - https://goo.gl/25cDzv

30667478801_1f774b622c_c  

Nov 04 Fri 2016 00:37
1913年臺北大納涼會
19130809大納涼會_臺灣日日新報
1913年8月,臺灣日日新報社特地在剛剛完工不久的北投公園舉辦「納涼大會」,有點像現在兼放煙火的小型園遊會
既然是報社主辦,自然不免利用報紙廣為宣傳。用了大半版撰文詳細介紹了火車交通、表演節目,提到「公共浴場」及「婦人慈善會浴場(位於今瀧乃湯所在)」免費開放民眾入浴,還附上了一張大納涼會時新北投公園內的各項設施略圖。比對略圖可知現在的新北投公園在100年前就已經雛型底定了。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這張舊地圖即便簡略,還是透出了不少訊息。像是「大屯橋」真正的位置、湯守觀音移建後的所在,以及因為新北投車站還沒闢建(建於1916年,100年前),遊客得從北投停車場(即北投車站,現在的北投捷運站)大老遠地走來公園與會的辛苦。

==============================================

photo (32)photo (33)photo (34)photo (35)  

庶民圖像:日治時期夜市長這樣

2015-10-15 11:28
台灣人也許是全世界對日本這個國家感受最為複雜的一群人了。無論傾向親近或排斥,從台語裡的辭彙、日常生活習慣、建築、公共衛生制度等;都無法否定在這裡處處可見日本時代留下的印記。
納涼會:現代夜市的前身
搶破頭的一張入場券
北投溫泉的廣告。 圖/蔚藍文化 提供
北投溫泉的廣告。 圖/蔚藍文化 提供
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二日,《臺灣日日新報》主辦臺北官民北投大納涼會。這活動相當受到市民歡迎,八月一日才在報紙上公布這項消息,入場的納涼券從五日開始販售,還沒開賣,就一堆人打聽,到五日早晨七點,一開始不到四十分鐘,就立即售完。之後,報社門口擠滿了人,工作人員趕緊在門口貼上賣完的公告。不久,小道消息傳出,兩千張入場券有一千張是委託臺北廳配發,就又轉到臺北廳打聽,結果聽到的是這一千張是臺北廳要分配給各單位的,已經無多餘可出售的,失望的大夥又轉回報社詢問,強迫報社加售。到了中午,甚至傳出有轉售的情形,市場黃牛票已經喊價到一張三十錢到五十錢。
究竟什麼是納涼會?會引起民眾搶購入場券,連黃牛票都出來了。納涼會是日本在明治年間引進臺灣的的日式休閒活動之一。「納涼」二字在日語有乘涼的意思,多舉辦在七、八月間的夜晚,目的在透過與朋友一起吃喝玩樂來消暑及紓解壓力,這樣的活動有點像現在流行的夜市。
以往這個課題大多是放在日治時期的鐵道研究的脈絡來看。日治初期,鐵路在臺灣民眾的休閒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當時鐵道部會根據不同假期與天氣,策畫不同類型的火車旅遊,像在暑假就會推出「納涼列車」,並在旅途過程中安排各式各樣的餘興節目。
有的納涼會研究則是放在日治時期商工會發展的脈絡下來看。例如日本商人會引進「納涼聯合聯賣會」,舉辦地區大多在日人較多的臺北、新竹、臺中及南投。
近來才有研究者陳毓婷,專門從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的角度來看。她觀察了從明治到昭和年間,納涼會的舉辦區域及其變化;並探討了納涼會的主辦者如何從官方轉變到民間,以及納涼會的類型。
北投星乃湯溫泉旅館。 圖/蔚藍文化 提供
北投星乃湯溫泉旅館。 圖/蔚藍文化 提供
納涼列車
最初,納涼列車的目的地都是北投, 這與明治三十四年( 一九〇一) 年八月,臺北淡水之間的鐵路開通有密切關連,交通的便利,促進了民眾對北投溫泉的認識與親近
《臺灣日日新報》一連好幾天,對於一九一三年八月九日的北投大納涼會活動都有陸續報導。
在出發前,報紙詳細公告了一些設備及會員要注意的事項,像是燈光及煙火的樣式、各項設備、汽車的載客、會員注意、乘車注意。
納涼會當天,會場設有九盞弧光燈、白灼光電燈四十三盞、五燭光電燈二十盞,餘興舞台更是懸掛好各式電燈。從車站到會場沿路,有北投旅館組合提供的提燈,預計要將北投打造成一個大光明世界。會場的設備有餘興舞台、來賓接待所、救護所、奏樂所、警察官及消防員駐在所、提燈及繪頁書接待所、飲食專賣店、免費接待所及臨時所,感覺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展覽會場。
報社原先預估人數是五千到一萬,遂不斷向鐵道部交涉載運事宜,由於一輛車最多僅能載到一千人,且北投車站月台過於狹隘,一時難千人進出,所以最後分為兩個乘車時段,每輛火車還得由兩輛機關車分別在前後一拉一推,才得以完成任務。
主辦單位還提醒會員搭車的時間。納涼券有紅綠兩種。紅色券的乘車時間,臺北出發時間為下午四點二十五分,北投的回程為晚上九點二十三分。綠色車票者,臺北站是下午五點三十分,回程是北投站十點四十分。乘車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臺北到淡水鐵道,中間會經過圓山鐵橋,由於這橋是舊式的,兩旁狹窄,乘客千萬不得探頭出車外,以免碰觸到橋身。
另外還提醒遊客,回程時可能會攜帶燈籠,由於是紅色的,也不能提出車窗外,免得被誤認為鐵道的危險信號,引起誤解。
臺北大納涼會會場設備略圖。 圖/蔚藍文化 提供
臺北大納涼會會場設備略圖。 圖/蔚藍文化 提供
納涼會的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也事先在報紙披露。舉辦的時間為八月九日,若是遇到雨天則停辦。會場在北投公園及公共浴場,會員可以免費的進入旅館休憩或去洗浴。會員限兩千人,五日開賣入場券。餘興節目有施放著名的「廣東仕掛煙火」,有來自臺北檢番藝妓的「手踊表演」,以及臺灣製的龍燈展覽。
加的會員還有土產可以帶回,種類有納涼會的繪葉書( 明信片)、蠟燭及球燈一個。八月四日的報紙還記載了準備施放的煙火的製造地點及種類名稱。這些廣東煙火是在彰化的工場製作,然後再移到現場裝配加工,有雪花、鞦韆、滿天星、烏龍院、蝙蝠、花葫蘆等三十五種。
至於接待的販賣商店,皆位於餘興舞台前及噴水池周圍,入內消費的平均公定價格是十錢。有花家及湖月的關東煮、島松的冷麥、常盤花壇的冷汁粉、丸新的水菓子,以及北投旅館的壽司。沿著公共浴場下方紅葉橋北岸溪流旁,還有臺北新高兩製冰的冰店及清水御組合的涼水店。
到了活動當日,鐵道部顧慮參加人數過多,遂讓會員提前到下午一點二十五分,先搭車前往。而救護班、消防組及報社接待人員,也同車前往提前準備事宜。這班十幾節車廂的會員列車,配有美麗的裝飾,天井懸掛五色緞帶,車身寫有「祝臺灣日日新報社主催臺北大納涼會盛舉」字樣。
由於這車的人數不多,公共浴場的壅擠情況還不太嚴重。等另外兩班列車一到,攜男抱女,扶老協弱之人,一時都湧入浴場內,混雜情況難以形容。當天的食堂,停止販賣。從停車場到噴水池,處處都有佈置。行路兩旁,有樹的地方都掛滿燈籠,有電桿的地方就有電燈。會場入場處點燃著營火,左右有對聯,右寫「臺灣日日新報社主催(主辦)」,左寫「北投大納涼會」。
到了夜晚,半月懸空、萬燈齊放。重頭戲是施放廣東煙火,火花繽紛,徐徐露出納涼會及會員萬歲的字樣,一時觀眾鼓掌歡呼。活動結束,要搭車回臺北車站者,更是人山人海。有些持紅色入場券者,很多趕不上原來的車班,遂改搭乘九點三十四分的普通車。當日除了會員外,有更多民眾是自行搭普通車來會場的,使得會場更擠的水洩不通。而北投居民深感好奇,多遺憾地被擋在會場入口,最後遭到駐地警官的阻止驅趕。這樣的活動,或許是北投開闢以來,最熱鬧的一天。
臺北大納涼會的接待店。 圖/蔚藍文化 提供
臺北大納涼會的接待店。 圖/蔚藍文化 提供
從休閒轉變到商品廉賣
除了納涼列車的形式外,大正年間的納涼會還有藝文納涼會、撫慰納涼會。到大正時期,仍承襲明治時期的休閒特色,但餘興內容已經增加許多商業氣息。種類更增添了有活動寫真納涼會、運動納涼會、演藝納涼會、棋藝納涼會、懇談納涼會。
到了昭和時期,廉賣納涼會的次數開始增加。
據陳毓婷的觀察,這主要是一九二〇年代之後,日本及世界經濟情況轉趨下降,連帶影響了殖民地臺灣的經濟活動,使得原本以休閒為主的納涼會性質,轉變成以廉賣商品的形式出現。主辦者也從一開始的總督府,到臺灣日日新報,再到民間團體承接。儘管類型不斷變化,但納涼會最終也逐漸發展出臺灣、西方及日本三種文化逐漸融合的局面。

======================

讀蔣竹山著《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陳文松
「書評書介」

作者:蔣竹山
書名:《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
出版社:臺北:蔚藍文化出版
出版時間:2014.4一版,2014.5二版

陳文松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的特色在於標榜「大眾史學」,因此如何呈現日治時期臺灣大眾的「日常生活」面貌,成為本書的重點。扉頁中寫著「歷史是屬於大眾的、歷史是寫給大眾的、歷史是大眾書寫的」,便充分凸顯作者蔣竹山(以下皆稱作者)之意圖。

因為「歷史是屬於大眾的」,因此本書取材於當時的報紙和日記(智識階層書寫的日常生活經驗,也可算是大眾的一部分),欲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日常生活。雖然這些生活未必全為大眾所共享,但其存在仍為社會日常生活中,可聞可見的範圍;「歷史是寫給大眾的」,這裡有著作者為大眾代辯的立場,亦即大眾也希望知道過去所發生的歷史,但由於學術界的期刊論文太過專業艱深,不易看懂,也乏人用大眾「看得懂」的角度或方式書寫,讓歷史研究的成果始終是研究者「一家之言」或「升等獲獎」之作;至於「歷史是大眾書寫的」,這可以說是來自第二項要素,或可說是「學術界的孤傲」不願寫給大眾,所以反過來當今社會上,在台灣本土化、媒體多元化,以及史料數位化之時代背景下,讓歷史不再只屬於學院內的專業書寫,而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文史在地化、故事化,和史料數位影像化的趨勢。

文史在地化,換句話說,歷史不再屬於王公貴族或文人紳士的化妝盒,在不同地區都有屬於在地流傳或公眾訴說的「在地史」。這種「在地史」原不在官方正史重視搜羅之列,但在本土化的風潮下,「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引自陳柔縉所著同書)這樣的歷史敘事方式,也因而更撼動人心,說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裡。這與作者意識到「web3.0時代改變了以往的知識架構及階層」(頁18)的現象,有著直接相關。因此,當大眾想要對過去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等)有所了解時,往往不再像以前去請教學者專家或長途跋涉到各大圖書館去翻箱倒櫃,而是用「彈指神功」在網路搜尋,且拜近幾年來史料數位化或人文地理GIS圖庫的建置之賜,從淺到深,從原始史料、圖片到各種百科資料庫,輕易便可將歷史「手到擒來」。

作者所採用的「關鍵詞」書寫,也是在這個所謂「web3.0時代」——史料數位影像化的長期演化下的產物,是一種大眾閱讀歷史習慣的「再文本化」和「故事化」,而且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還有「歷史視覺化」。讓讀者閱讀本書時,能夠像看電影一樣或如進入作者所模擬出的「博覽會展場」,讓影像停格、讓「歷史」停格,彷彿你、我都是歷史現場的「目擊者」。這種讓讀者彷如置身現場的臨場感,加上作者如同導遊式書寫的歷史敘事(故事化),讀者早已化身遊人,進入到作者所策展的「島嶼浮世繪」主題展而神遊其中了。

而為了擔心關鍵詞太過片段、零碎化,作者還替這場「島嶼浮世繪」主題展歸納整理出七大子題,分別是:鳥瞰臺灣、帝國之眼、地景與記憶、空間與休閒、性別臺灣、舌尖上臺灣、身體與衛生。作者「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能夠呈現出不同以往刻板印象裡的日治時期的大眾生活」(頁23)。

同時,為了強化歷史敘事的真實性,作者大量利用了當時的報紙和日記史料,而且與其他大眾書寫不同的是,報紙的內容或日記的人物,本身不僅是一份史料,同時就是見證人,「人人身上就是一個時代」,就是一個故事。因此在各篇小文當中,策展的作者往往退居幕後,而讓日治時期當事人(如有林獻堂、張麗俊、黃旺成和吳新榮等)走到前台,以讀報的方式或由日記的傳主「現身說法」;最後,為了讓故事的「真實」更具學術性或客觀性,作者揉合了學界最新研究成果,讓故事有脈絡可循,同時也讓對個別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更上一層,既體貼了讀者也呼應了作者「大眾史學」書寫的目的。當然,透過這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引介和引述,也讓期刊論文的成果能普為大眾所共享。

因此,「報刊+日記+期刊論文的引述」,搭配作者圖文並茂、貫串其間的歷史敘事方式,便成了本書撰寫的主要模式(特色)。以下抽取幾篇小文之「破題」為例,說明本書撰述的特色:

「一九0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三十多名二年級以上的醫學生,在病理學教授田中祐吉與木下嘉七郎副教授的帶領下,從基隆搭著近江丸輪船前往日本修學旅行」(頁85)、「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二日,《臺灣日日新報》主辦臺北官民北投大納涼會」(頁224)、「一九三八年的九月二十九日,《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一連十幾天刊出了臺灣並木(行道樹)的專欄」(頁132),「一九四0年的三月八日,臺南醫師吳新榮將其戒掉『打麻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寫在日記裡」(頁262),以及「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臺北京町的『大阪朝日新聞社』的臺北支局前的馬路上,擠滿了駐足收聽現場廣播棒球的臺灣球迷們,……這群人正聚精會神地收聽嘉農棒球隊與日本北九州的小倉工業隊的對決」(頁271)等,其餘不逐一列舉。

冒頭一開始便清楚地交代了歷史故事的人、事、時、地、物,這與一般學術期刊論文經常拐彎抹角、引經據典,甚至還有點故弄玄虛的路數不同,一破題便希望能與讀者「共時」,進而引起共鳴,然後才「歷時」地娓娓敘來,讓讀者愈看愈有趣味。於是每篇小文的議題自我完結,同時也前後相互呼應,因為有著清楚的「歷史基點」可相互穿梭和回溯。讀者可以各自挑選有興趣的篇章,也可以隨機跳躍閱讀,當然也可按照作者安排的「參觀方向」,逐篇觀覽。這項歷史敘事的特色或策略,雖非盡善盡美,但堪稱是本書最大的特色同時也是最大的亮點。何以又稱為「策略」?因為本書只是作者主編推廣新文化史叢書臺灣史系列下的一個「示範」(頁19)而已,若以作者策展這項「島嶼浮世繪」來看,本書的定位可說是縱觀全系列叢書的「深度導覽手冊」。換言之,本書是這一系列叢書的「序曲」,日後仍大有可觀,讀者可翹首企盼。

而從本書出版之後,便進占網路暢銷書排行榜前茅的熱賣情況,可以推知作者的努力、書寫策略和獨到的眼光,確實獲得廣大讀者的共鳴和支持。尤其,作者主攻明清史,但卻能精確描繪出「臺灣新文化史」在日治時期發展之脈動,確屬不易。

有趣的是,與評者相同的地方是,對於「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亦即所謂日常生活史的啟蒙,都是源自「吳新榮日記」。作者寫到:「從這套日記中,觀察到一九三0年代的一些生活特色」(頁19)、「這樣的一套日記,開啟我之後的關鍵詞研究。二0一二年暑假,我將日記擴展到報紙《臺灣日日新報》及《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我嘗試用在《吳新榮日記》中所觀察到關鍵詞,透過報紙的閱讀,開始找尋更多的大眾生活線索」(頁20)。不同的是,作者以「新文化史」來俯瞰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大眾生活,評者則從「地域研究」的角度來檢視殖民統治下個人的「生活政治(社交娛樂)」。同樣的時間,作者完成一本「大眾史學」的暢銷書,評者只發表了兩篇「艱深的」期刊論文,顯見作者的學養和功力殊非後學之評者所能企及的。

接下來,評者在肯定作者的用心和努力之餘,也必須對本書一些「非盡善盡美」之處有所揭示,方足以善盡評者之責,或可作為日後作者修訂本書使其更盡善盡美之參考。

首先,書後建議應補製人名或關鍵詞索引,俾利讀者參照閱讀。作者雖在各篇後面列出關鍵詞,但這些關鍵詞有為多篇共有,有為單篇獨具,數量亦不一,甚至有些是直接以書名來當關鍵詞,選擇標準為何容易令人混淆;更重要的是,許多關鍵的人名、地名、特殊用語(尤其是日文漢字),在行文中都未做簡注或說明。因此,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全書結構考量,建議日後於內文增加簡注並於書後補上索引,讓各篇內文的完整性和篇與篇之間的關聯性更加明確。

其次,圖片確實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但因內文中的圖片皆未編號,書後的附錄二(圖片引用出處),也僅只是羅列引用之圖書、報刊名稱,讓讀者若想要進一步了解圖片的歷史脈絡,反而不容易按圖索驥。因此,建議作者不妨參考《沒有電視的年代》一書的類似作法,在書後詳細標明出處資料。

第三,明確的「歷史基點」,是優點同時也是弱點。本書所有關鍵詞的歷史敘事幾乎都以1935年「臺灣始政四十週年博覽會」為軸心來前後開展,確實較容易呈現大眾生活的文明化、現代化或「殖民現代化」。但從作者選定的「關鍵詞」到七個子題,最後到書名「島嶼浮世繪」的意象,雖有報刊、日記和研究成果的加持,是否能避免作者一開始所提「呈現出不同以往刻板印象裡的日治時期的大眾生活」?還是建構出另一種「刻板印象」?因為「關鍵詞」的使用,雖然容易上手,但往往也是最易形塑大眾「刻板印象」的沃土。

第四,史實明顯有誤或有待商榷者如下:
1.「江山樓」一文中所提詩社,應為北部的「瀛社」而非中部的「櫟社」(頁320);

2.「女學生」一文中所提臺北高等女學校(北一女前身)所做的理想對象調查,有包含「僧侶」一項(頁295),顯係只針對在臺日人之調查,反而未述及臺灣人女學生的部分。由於本書並未刻意區隔「大眾生活」的族群別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差異,所以應在引用史料時,適當地加以說明,以免讀者誤解。

3.「納涼會:現代夜市的前身」(頁224)之題旨與內文不甚相符,反而與下一篇之「暑熱:臺北的納涼好去處」(頁232)較為切題。換言之,這兩篇皆與納涼有關,但通觀前篇,內文所提重點主要不脫「納涼列車」與「廣東仕掛煙火」之域,與「現代夜市的前身」顯然有段差距,反倒不如改為「現代環島之星的前身」或「現代煙火秀的前身」更為貼切。

4.「菓子業」一文中稱《臺灣日日新報》為台灣當時「最受歡迎的報紙」(頁325),可能在語意上有待商榷。

5.日記傳主的關係可進一步釐清。如文中引用吳新榮日記時,皆稱昭癸、昭江為其「朋友」(如頁260),事實上都是吳新榮之妻毛雪芬之手足,應為妻舅;黃旺成與錢仔亦非「朋友」關係(頁118),而是兄妹。至於吳新榮最新版的日記書名應以《吳新榮日記全集》稱之為宜。

最後,本書一版錯別字、缺漏字超乎預期的程度,此不僅讓出版(文本)品質大打折扣,同時也讓讀者產生閱讀障礙。對此,出版社迅速在一個月內進行改版,大量降低手民誤植的缺憾,做出及時補救措施。

總言之,本書從書名到封面設計,以及內容呈現的圖文並茂,加上作者熱心的導覽,以及不時從書中跳出來和讀者親切閒話家常,確為本書有著異於以往歷史著作沈重的閱讀負擔,不僅提供讀者一道道有著濃厚卻又輕快的閱讀文化饗宴,同時也發掘了許多可供後人進一步研究的好題材。而評者尤其佩服作者以跨領域之姿,以身作則,大力推廣大眾史學和新文化史的用心與實踐,深感自嘆弗如。然評者既為本書的讀者兼評者的情況下,只好不揣淺陋,在雞蛋裏挑骨頭。期待本書日後再改版時能精益求精,在已成為書市中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之餘,更能成為大眾史學的長銷書。



參考書目: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臺北:時報出版,2009。
林芬郁、沈佳姍、蔡惠頻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臺北:貓頭鷹出版,2012。
小島毅,王曉玲譯,《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臺北:聯經,2013。
小島毅,郭清華譯,《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近現代史》,臺北:聯經,2014。

===============================

120302273_4929326263759140_6527738647575904346_n

2020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城再生文化協會將再次邀集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中區眾店家和學校等單位,共同合辦「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承續日治至戰後市區店家們自主舉辦「納涼市」的活動精神,藉由變裝遊行、精彩表演和主題市集,希望為舊城注入新活力,重新點亮中區的日與夜。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26197944746650/
參考過往出版品,民間商會和店家協力辦理的「納涼會」在1950~60年代仍非常風行,甚至加入櫥窗展演競賽或類似商展的形式出現。
https://www.facebook.com/GoodotVillage/posts/2287033768061887
另外,可觀察到原先以市區為核心的納涼會範圍,也輻射至後火車站的國際戲院(原天外天劇場)。藉由1953年7月23日刊登在臺灣民聲日報上的廣告得知,國際戲院也想搭上這股匯集慶典活動的人潮商機,主要是和在台中公園邊設攤的南龍化學工廠品牌皂合作,以購買香皂即贈每日限量100張戲票的方式,期待將車站前參與納涼會的人流,吸引至後站來,進一步提升觀影並消費的來客,以主要營收來自於票券收入的戲院而言,算是祭出相當豐厚的優惠。搭配安排當時盛行「電影舞台化」的創新型態歌仔戲如廣告中的「春光園歌劇團」,標榜「服新景新變景大奇形」,精彩奇巧程度勝過往傳統「古冊戲」,讓拿到免費戲票的人更有動力前來觀戲。由此亦可想像曩昔國際戲院的經營者因應時事和活動,靈活行銷戲院的努力。
此外,還有一點有趣的是,當年辦在7月底最是溽暑難耐的「納涼」活動,贈送涼扇變成是不得不的因應作法,不過人手搖動一扇的景致,以及扇子還可遮陽的好處,興許能提供給現在主辦單位當作活動紀念品的參考。
曾經沈寂許久的納涼會活動在有心的組織和店家通力合作下,熱鬧再現,甚且有機會成為民間自主舊城新生的代表性活動,然而,多年下來依舊和文資身份拔河的天外天劇場呢?倒數三天,她被賦予的暫定古蹟保護傘是即將終止?或是再邁入苟延殘息的延長續命?她能否平安渡過中秋,迎接六十多年就曾參與,如今復辦的納涼會呢?(1)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Facebook https://bit.ly/2GpO7m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