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新年海報 – 馬戲團表演
2018 年 01 月 03 日 23:52:35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感謝網友提供一張日本時代新年海報,宣傳馬戲團將於元旦起在臺北末廣町空地表演。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日本時代新年海報 – 馬戲團表演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MnLJuz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林旺爺爺、馬蘭奶奶回來 再現科博館
分享林旺爺爺、馬蘭奶奶回來 再現科博館到Facebook 分享林旺爺爺、馬蘭奶奶回來 再現科博館到Line 分享林旺爺爺、馬蘭奶奶回來 再現科博館到Google+
林旺和馬蘭屢屢當選「動物明星」與「我最愛的動物」。(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17-08-09 13:20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象「林旺」與妻子「馬蘭」,雖然牠們已經離開,記憶永存在五、六年級生的記憶。目前林旺與馬蘭全身骨骼遺骸存放在動物園蒐藏庫,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動物園合作,林旺與馬蘭重新站起來在現在展出的《象群特展》,將展到明年3月18日。
林旺爺爺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曾在滇緬戰區參加抗日作戰,並隨著孫立人將軍的部隊來到了台灣,在台灣篳路藍縷的時期,陪伴孫將軍訓練軍人,隨後1954年,林旺加入台北市立圓山動物園這個大家庭。
當時園方引進年僅6歲的母象馬蘭來與林旺作伴,從此林旺與馬蘭這對老少大象夫妻成為圓山動物園的明星動物,伴隨著許多小朋友成長,在當時是所有國人共同的記憶。
1986年動物園由圓山遷至木柵地區,林旺和馬蘭也入住木柵新居,隨著時光的流逝,林旺與馬蘭邁入高齡,在2002年10月14日,馬蘭因心臟衰竭往生。隔年的2月26日,林旺也安祥地走到生命的終點。
亞洲象-林旺與馬蘭的骨骼標本,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重新站起來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1954年,林旺被送入台北市立圓山動物園,園方引進年僅6歲的母象馬蘭來與林旺作伴。(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林旺、馬蘭與《象群特展》,將共同展至2018年3月18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林旺爺爺、馬蘭奶奶回來 再現科博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uErxC1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1933年圓山動物園舉行「動物慰靈祭」,向中日戰爭中戰死的軍犬致祭,園中大象披彩帶參加祭典,還得下跪上香。

圓山動物園於1933年11月23日舉辦動物慰靈祭時的《台灣日日新報》新聞照片,照片中的大象,是歷年慰靈祭活動中,參拜動物亡靈的動物界代表

帶您穿越百年台北市立動物園 | - https://goo.gl/A62h7h

「動物慰靈祭」的圖片搜尋結果「動物慰靈祭」的圖片搜尋結果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動物慰靈祭」的圖片搜尋結果

圓山動物園於1933年11月23日舉辦動物慰靈祭時的《台灣日日新報》新聞照片,照片中的大象,是歷年慰靈祭活動中,參拜動物亡靈的動物界代表
1916年的今天(4月20日)下午二時,圓山動物園舉行正式的開場典禮,動物園係台北廳於1915年5月以大正天皇登基的「御大典紀念事業」為名,收購1914年「大竹娘曲馬會」會主片山竹五郎開設之民營小型動物園,並擴充設施而來。

關於動物園的建設,1908年為慶祝「縱貫鐵路全通」,全台各地都有相應之建設,當時已有輿論建議興建動物園與植物園、水族館等設施。

1910年,殖產局台北苗圃(今台北植物園前身)計畫設立動物園,1911年,殖產局附屬博物館(今台灣博物館前身)亦計畫將動物飼育場擴大為動物園,這個最初的台北動物園計畫,最後落實在1913年以「博物館附屬動物園」名義,設在林業試驗場台北苗圃之內,於該年5月1日開園,收容的動物除了原先博物館飼養的熊、猿,還包括總督官邸庭園飼養的的孔雀、鶴、鹿等,為一小型的動物園;圓山動物園開設之後,於1915年年底將動物移轉至圓山動物園。

在片山竹五郎於1914年於圓山公園經營小型動物園之前,巡迴動物園、動物馬戲團已出現在台灣,大約在1910年開始,該年年初,台北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前身)內,已有日本人經營的「動物奇觀」,展出鳳凰鳥、駱駝等動物。後來,陸續有三、四個日本人經營的動物園來台展出,先後在新起街市場、大稻埕日新街市場等市場展出,有的還巡迴台灣各地,如矢野動物園,廣受歡迎。

片山竹五郎的馬戲團「大竹娘曲馬會」係於1914年1月來台在各地巡迴演出,片山竹五郎以台灣氣候適合飼養動物,遂訂購虎、豹、鴕鳥、袋鼠等數十種動物,於該年4月5日在圓山公園內的空地開設一個小型的動物園,入場票價為成人10錢,小孩和軍人5錢。翌年5月,台北廳將其收購為官營。

1916年,台灣總督府舉行日據以來至當時為止最大規模的展覽會──台灣勸業共進會,台北廳趁此擴充動物園設備,4月20日,舉行開場典禮。當時,為了擴張動物園所需的經費,台北廳擬強制捐款,引起輿論反彈,而有「人民的膏血,成動物的食料」之議。

1920年,台北實施市制,翌年,動物園移交台北市役所(市政府),改稱「台北市動物園」,但民間仍慣以「圓山動物園」稱之。當時,圓山動物園已號稱東洋第一大動物園,後來,又與東京、京都、大阪、京城(今首爾)並稱日本五大動物園。

圓山動物園初成立時,入園票價是成人5錢,小孩3錢,至1940年代,為成人15錢,小孩軍人5錢,若逢夏季夜間開放、動物慰靈祭等特殊活動,則半價甚至免費入場。

夏季夜間開放,稱「納涼會」,由台北市役所主辦,1930年首辦,大抵於七月下旬至八月初舉辦,為期數天到二周不等,期間有各種表演、煙火施放等活動,此活動持續到1937年。

祭祀園內死亡動物的「動物慰靈祭」,1929年開始固定在每年11月23日舉辦,該日為日本的新嘗祭(收穫祭)。慰靈祭最初是由台北市內各佛教日曜(周日)學校主辦,後來台北帝大(今台灣大學前身)、台北醫專(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獸疫血清製造所、台灣軍等單位也加入,共同祭拜實驗用動物、死亡之軍馬、軍犬等動物亡靈。

日據末戰爭時期,台北市役所唯恐盟軍空襲導致猛獸出籠、走散而傷人,於1943年年底以電擊方式處死獅子、虎、豹、熊、狼等肉食性動物,製成標本,這些動物遺骸,以前可以在動物園標本室看到。

光復後,動物園為國府接收,重新出發,大批購置動物。1986年,以園區過於狹小,遷建木柵至今。當年,台北市政府決定遷建前,莊永明曾建議不要輕易廢園,圓山動物園七十幾年的歷史,得來不易,應改為「圓山台灣動物園」,成為收養、研究、繁殖台灣本土動物的中心,甚至如日本奈良一樣,將梅花鹿「生態放牧」,和遊客打成一片,培養民眾愛護動物之心,惜乎,這個呼聲微弱,「圓山動物園」終究還是成為歷史名詞了。

台北市立動物園在二戰後1946年的今天重新正式開幕了,自此在圓山地區帶給全台灣民眾40年的歡樂童年。 台北市立動物園創立於1915年。1914年日治時期,日人大江氏在圓山開設一處觀賞花木與動物的場所供大眾遊覽,翌年日本政府臺北廳將之收買,改為官營動物園,1916年正式營運,是為臺北市立動物園之濫觴。 1916年官營動物園開幕之初,展出動物至少70種148隻,週日參觀人數可達800人,在臺北市僅17萬人口的當時,算是非常熱鬧。 二戰開始後,動物園被日軍佔用,進入休園時期,直到戰後逐步重建,1946年(民國35年)台北市圓山動物園正式開放,當時動物園的紀錄動物只有178頭,職員只有4人。 1940年代後期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吸引遊客,1950年代開始擴建並大量引進新動物,新增獸欄園區。 其中動物表演因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演出的固定節目,曾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娘及鸚鵡等,在1960、70年代那個休閒活動貧乏的時代,與兒童樂園相鄰的圓山動物園,為民眾帶來不少驚奇和歡樂。 1986年,由於圓山原址的山坡地無法擴建,決定遷至文山區木柵現址,改稱木柵動物園,30年之後在木柵清幽的山巒圍繞之下,繼續提供全台灣大小朋友一個最適合遊憩與寓教於樂的「快樂天堂」

電影「KANO」喚起台灣日據時代瘋棒球的記憶,除了瘋棒球,包括逛動物園、上咖啡館、逛夜市等「小確幸」,都可溯源至日本統治時代。清華大學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主任蔣竹山,發表新書「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帶讀者了解日據時代的台灣生活。

1923年,台灣首次舉辦「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賽」,選出台中一中到日本參賽。但直到嘉農參賽奪得亞軍,才點燃台灣棒球熱,報上開始出現棒球漫畫。1936年的「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出現1幅描繪嘉農的漫畫,只見原住民打者吉川武揚準備盜壘,漫畫家在他身上裝上螺旋槳,象徵驚人的速度。

嘉農拍電影其實不是第1次。蔣竹山考證發現,1931年嘉農奪亞軍後,日本政府便在台北新公園以當時還很新鮮的電影,放映嘉農參加野球大賽的故事。

台北市立動物園剛慶祝100歲,前身圓山動物園便是日人創立。當時1位有日本馬戲團經驗的片山竹五郎,在圓山公園創設私人動物園,另1位動物專家大江常四郎負責從日本引進動物。

1915年日本政府買下圓山動物園,創立台灣最早的官方動物園。圓山動物園是日據時代台灣民眾最重要的觀光景點,它在夏夜開放並舉辦活動,供市民納涼。

動物園還曾為從新加坡買進的馬來虎舉辦公開徵名,打造人氣不輸大象林旺的動物明星。即使在中日戰爭期間,動物園的參觀人數不減,甚至成為「愛國」活動的展演場。

1938年圓山動物園舉行「動物慰靈祭」,向中日戰爭中戰死的軍犬致祭,園中大象披彩帶參加祭典,還得下跪上香。

網路流行各種「擇偶條件調查」,當時也流行問卷調查,還曾針對北一女前身「台北高等女學校」畢業生,調查她們理想的結婚對象。

答案可讓人大吃一驚,這些高材生理想的丈夫比她們大10歲、職業是公務員,學歷不必大學畢業,工商或醫藥等專科學校更好。

「動物慰靈祭」的圖片搜尋結果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一九三六年的新竹市立動物園/全國唯一的「沉浸式」籠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2014年08月06日11:46
今年是台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00周年。台北動物園表示,一路走來要感謝的動物夥伴相當多,園方在中元節前後會為往生動物所舉辦「慰靈祭」(超度法會),謝謝牠們曾經陪伴大家,也是生命、環境及保育教育的「動物老師」。台北動物園在水生植物園一角設立動物紀念碑,讓動物園同仁與遊客們一起體驗、禮讚、感恩生命,希望從正面的角度,讓民眾了解生與死的意義,更懂得尊重生命。
台北動物園表示,1924年園方首次為往生動物進行法事,隔年11月15日舉行「動物愛護DAY」,是首度有民眾參與的動物慰靈活動;1930年11月23日第2回舉行慰靈祭,特別由大象「瑪小姐」代表動物禮拜,1934年加入了狗、1936年再加入猴子為禮拜團員。
台北動物園表示,今年慰靈祭將復刻當年場景,也將回顧大象「林旺」、金剛猩猩「黑皮」、歐亞水獺「小新」、無尾熊「哈雷」等往生的老朋友們在動物園服務時的點滴。(蔡永彬/台北報導)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

百周年慰靈祭-懷念動物好友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張貼日:2014/8/6
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從篳路藍縷到稍具規模,一路走來要感謝的動物夥伴相當多。為了緬懷曾在動物園服務的動物,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最早可上溯至1924年,而目前位於水生植物園一角的動物紀念碑,則是延續此精神所設置,讓動物園同仁與遊客們一起體驗、禮讚、並感恩生命的地方

1924年動物園第一次為往生動物進行法事,隔年11月15日舉行「動物愛護DAY」,是首度正式、有民眾參與的動物慰靈活動。該活動強調人與動物都是上天賜與的寶貴生命,我們不應該虐待動物,並以「好好疼惜動物吧」為題宣傳。1930年11月23日第二回舉行慰靈祭,還特別由大象「玛小姐」代表動物禮拜,1934年加入了狗,1936年再加入猴子為禮拜團員。

現在動物園的「慰靈祭」多定在中元節前後,為園內往生的動物們舉辦超度法會,以表達對動物的追思和感懷,謝謝牠們曾經陪伴大家,也曾身為生命、環境及保育教育的動物老師。雖然生、老、病、死是生物界永遠不會改變的循環和定律,每種動物終其一生都會接受不同的生存挑戰,也可能隨時面臨生命攸關的抉擇,但在大自然的循環過程中,每個生命的終了其實都意味著另一個生命循環的開始。動物園希望從正面的角度,讓民眾了解生與死的意義,從而更懂得尊重生命。

今年是動物園建園百周年,動物園除了復刻早年動物慰靈祭的場景,也將回顧大象「林旺」爺爺、金剛猩猩「黑皮」爺爺、歐亞水獺「小新」爺爺、無尾熊「哈雷」等往生老朋友們在動物園服務時的點滴。希望大家一起懷著思念與感恩的心,謝謝牠們這麼多年的陪伴,讓我們對野外的動物族群、棲地環境能投入更多的重視和關心,並避免因不當人為活動所造成的自然環境污染與破壞。

動物園盼藉由園內展示的各種不同樣態野生動物,以正面角度讓民眾瞭解死亡的意義並尊重生命。


生命紀念碑的碑文:
生命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出現
可能是猩猩、是麻雀、是人、是蝶
逛動物園不只是找尋快樂、探索知識
還要知道
地球的主人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讓我們一同來禮讚生命

想一想
在我們分分秒秒流逝的生命裏
是否曾經
給過自己掌聲
給過他人溫暖
給過其他生命一點疼惜
給過承載我們的地球一絲絲的感恩

========================

主要題名:動物慰靈祭-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3251185) - https://goo.gl/xRganC

普度眾生-動物慰靈祭,象猴曾披法衣上陣

萬事萬物皆有情,中元不只祭拜好兄弟,動物也有慰靈祭!台北市立動物園創園近百年,每年農曆七月都舉辦中元普度「慰靈祭」,近年更搭棚架舉行統一祭拜,並請法師舉行超度法會,工作人員虔誠祭拜,把動物亡靈當成自己的朋友般來懷念。

台北市立動物園前任園長陳寶忠表示,包括飼養動物的農場、宰殺雞鴨的傳統市場、收容流浪動物的動物保護處等單位,凡有生命周期結束的地方,都有中元普度慰靈祭儀式。

日據時期的慰靈祭,工作人員曾訓練大象披一件像法衣的布跪拜,也訓練猴子穿法衣、手持經書,並在經書各頁中擺放花生米,讓猴子在一頁頁的經書中翻找花生米,看起來就像猴子會翻經書,模樣可愛。

陳寶忠表示,在圓山動物園的中、後期,中元普度慰亡靈不再找大象、猴子披法衣、跪拜,採用動物吃的飼料、水果、五穀、牧草及三牲肉品當供品,到土地公廟附近祭拜。

陳寶忠說,1986年台北動物園遷到木柵,2001年起全園集中祭拜,每年還編列預算,讓園方工作人員看到照顧多年的動物朋友走掉,可以懷念的心情來祭拜,祈求諸靈保佑。

據了解,動物園早期是公墓,有些值夜班員工曾說在某些地段會碰到一些「東西」,或是動物的走路聲。木柵動物園中元普度偶爾會邀法師前來舉行「超度法會」誦經,有時邀地藏禪寺的法師,有時邀指南宮師父誦心經、大悲咒、往生咒,以祈求心靈平安。

陳寶忠表示,動物園舉辦中元普度慰靈祭,是佛、道教徒能接受的習俗,但園內約有四分之一的員工篤信天主或基督教,並不參加祭拜,園方也不會勉強

(執筆/石文南)

===========================

《Hi捷客》為「捷運族」打造的互動社群網 - https://goo.gl/QuRUCz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圓山動物園是全臺灣學校「修學旅行」時經常到訪的地點。圖為1923年的圓山動物園入口。圖片出自《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台灣東販提供
文/鄭麗榕
參訪動物園是許多家族的回憶,近一百年前,1916年時,瀛社詩人小維摩〈王少濤〉就用一首古詩,來訴說他們父子倆到圓山動物園遊玩的趣事。詩人在黃昏時分帶著三歲孩子出門散步,行過明治橋,在幽靜的氣氛裡走進動物園。小孩看到柵欄裡圈養的動物,把狼說成是狗,老虎說成是貓,鹿則被他看成馬。作父親的一次次指點,孩子一聲聲回應。突然,老虎迎著風吼嘯起來,孩子嚇得張口大驚。回家時天都黑了,幾點星光中,和鄰人談起動物園發生的事。
這年四月圓山動物園才正式開幕,它座落在臺北近郊圓山公園,遠離市囂,地勢高低變化有致,可供遊玩一日而不倦。由於有淡水線經過,交通非常便利,出遊費用也不高,根據同一年估計:從市區出發往返車資八錢,入園費大人每人五錢,小孩三錢。
還沒有圓山動物園之前,傳統雜耍藝人帶著猴子或狗兒等小動物,在農閒空檔出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戲團來到臺灣的城市,在年節或重要假期時到各地巡迴表演,把許多大動物帶到觀眾眼前。像是臺北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就曾臨時搭建簡易小屋,在裡面展出新加坡老虎、印度蛇、熊、袋鼠、駱駝、蝙蝠及猿等,民眾感到很罕見希奇,日本馬戲商人看準這個商機,1914年就在圓山公園裡開設一家定點的私人動物園。一年後,臺北廳為慶祝日本大正天皇登基典禮,想以設立臺北公立動物園來當賀禮,就買下原先圓山的私人動物園,再進一步擴充,把總督府博物館1913年於苗圃〈今植物園〉設置的小型動物園中多數動物移來,又向東南亞泗水動物園等增購動物,新貌的圓山動物園就正式在1916年開幕,成為與臺灣民眾關係密切的動物園。
外來的遊客來臺北時,也常去看圓山動物園,因為臺灣神社就在橋的另一端,參訪神社的人多半順便到圓山動物園遊玩。往郊外走更遠一點,可以去北投或草山〈今陽明山〉泡溫泉。秋天一到,蜂湧到北部來「修學旅行」的學校團體更多,熱門到動物園應接不暇,官方因此特別規定要在一星期以前預約。
附帶一提,管過動物園的有財務課、社會課、教育課等,戰爭結束前是在土木課內,與公園及遊園地、史蹟名勝天然記念物等事項,都由庶務單位管理。戰後才改由教育局主管。
被移民的動物
第一頭長住圓山動物園的大象是林旺?不是,是已經被多數臺北人遺忘的瑪小姐。牠出生在東南亞,1926年8月15日與馴養人從新加坡搭上貨船「山形丸」,經過香港抵達臺灣基隆,坐火車貨櫃到臺北車站,再一步步走進圓山動物園,前後住了23年。牠的工作是給孩子們騎乘,動物慰靈祭時擔任動物代表跪拜。
畫家們喜歡到動物園寫生,以動物為臨摹對象。動物園自豪擁有許多「珍獸」,但畫家立石鐵臣注意到動物離開棲地後,在新居地適應困難的問題。棕熊原棲息地是寒帶,猩猩住在森林裡,他認為圓山的風土都不適合牠們。紅毛猩猩一郎是動物園寫真集的封面主角,在獸檻內張大嘴並伸出利爪,威猛極了。但立石鐵臣觀察到牠在籠檻裡,不斷舉手、抬腿、跳搖搖舞以及打哈欠。他也呼籲人們好好看一下柵欄裡的棕熊─ 被烈日曝曬到全身掉毛,用儼然的姿態努力在柵欄內過完一生。

「動物慰靈祭」的圖片搜尋結果
圓山動物園最早飼養的小母象瑪小姐,牠生活在園內23年〈1926~ 1949〉,展場和遊客距離很近,圖中有人舉起手杖指向牠。
圓山動物園最早飼養的小母象瑪小姐,牠生活在園內23年〈1926~ 1949〉,展場和遊客距離很近,圖中有人舉起手杖指向牠。圖片出自《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台灣東販提供
林旺和馬蘭是戰後圓山動物園最有名的明星動物。馬蘭是1952年從泰國買來,入園後被訓練作動物表演。林旺則是1954年由孫立人將軍贈與圓山動物園,戰時是日軍在緬甸的工作象隊成員,搬運彈藥及補給。被滇緬遠征軍俘虜後,沿滇緬公路帶入雲南,經貴州、廣西到廣東,沿途從事簡單的表演賺取飼料費。兩象在臺北新舊動物園〈1986年木柵新園開幕〉約半世紀,至21世紀初病殁,死後製成標本展示。
動物園將兩象擬人化、寵物化,以人類社會主流觀念的一夫一妻組合形塑兩象。動物園自1983年起年年為公象林旺慶生,讓大象成為市民共有的寵物。2003年林旺過世,臺北市追發榮譽市民證,感謝牠「陪伴我們走過半世紀」,總統府也致贈花籃,稱牠為「永遠的朋友」。可以說林旺已成為動物園創造的溫馨和諧回憶的代言人。
本文摘錄自《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台灣東販

=========================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105年度中元普渡暨動物慰靈祭 -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 - https://goo.gl/oQfIMJ

=====================

動物中心公告資訊 - https://goo.gl/kDR7rR

2016動物慰靈祭

為了感謝實驗動物對人類健康與福祉所做出的貢獻,將於2016年8月16日下午2點於B1營養部卸貨平台舉行動物慰靈祭,歡迎各位同仁共襄盛舉。

動物中心會準備三牲、四果、香、紙錢等。

為避免學院普渡時焚燒紙錢產生的濃煙排進三總病房,請各位研究人員不要自行購買紙錢,可準備多一點的供品表達心意,響應環保愛護地球。

===============================

人象衝突嚴重 印度火燒大象震撼畫面獲攝影獎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GgMzHT

林旺+馬蘭/1924年動物慰靈祭專為往生動物所辦的慰靈祭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