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武職官及孺人的使用


清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4V1i7V

实拍清朝官员、士兵、轿夫、罪犯等,与影视剧差距巨大 – 铁血网 - https://goo.gl/6472dQ

24089243_1000_10002408924624089247  

=============================

「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

 

[轉帖] 罕見老照片記錄清末三次變革_但斌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TvURXT

========================================

清朝官員服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B09628

File:Sun Baoqi5.jpg

清朝官員服飾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職位官員的官方著裝,著裝分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對官員的辦公著裝有著明確的限制,不同品級有不同的著裝,不能自行更改裝束。其中補服是清官服的一種,搭配吉服冠,僅次於朝冠。後金天命六年(1621)初定補服制度,順治年間有改動,至乾隆朝定製無改。[1]補服形式比袍短又類似褂但比褂要長,其袖端平,對襟,所以或稱「外褂」、「外套」、「馬褂」。補服都是石青色,衣料為雲緞。清代官服是對襟馬褂,前胸的補子一分為二。皇帝、皇子、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固倫額附及其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婦皆為圓補,鎮國公以下及文武百官皆為方補。[2]補服是清朝官服的特有稱呼。
貴族
清代親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龍袍,而貝勒是蟒袍。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一般根據《野獲編》「蟒衣為像龍之服,與至尊(即皇帝)所御(龍)袍相肖,但減一爪」及《大清會典》中「凡五爪龍緞立龍緞團補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頒賜五爪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結論。親王的朝服的顏色只能用土黃或者暗黃,不能是明黃,而龍必須是盤龍或者降龍,不能是升龍或者正龍。親王朝服的下擺也繡有「海水江涯」。 親王補服身前身後五爪正龍各一團,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郡王補服身前身後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貝勒補服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團。貝子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
鎮國公、輔國公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
鎮國公補服前後繡四爪正蟒方補。奉恩將軍補服,前後繡虎,惟衣裾四啟。帶用金黃色,凡宗室皆如之,覺羅帶用紅色。品官補服前後繡補子,吉服冠,頂用鏤花珊瑚。[3]公爵、侯爵、伯爵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鎮國將軍、子爵補服身前身後麒麟各一方。輔國將軍、男爵補服身前身後獅各一方。奉國將軍補服身前身後豹各一方。奉恩將軍補服身前身後虎各一方。
婦女品官之補服,文武命婦受封者,亦得服用,各從其夫或於之官品以分等級。社稷、時享太廟,執事官服補服。清代補服穿著關於違例的種種規定補服的穿著有著嚴格的規定,不按照規定使用將會受到懲處。清代設立了一系列關於補服穿用的細則,對如有違反也設定了相應的處罰條例。
補子
清朝補服較明朝官服補子略小,一般在30厘米左右。滿清親王補服,用五爪團龍文四。郡王同。貝勒貝子固倫額駙。用四爪團龍文二。鎮國公輔國公,用四爪方蟒。公侯伯或用麒麟。或用方蟒。皇朝禮器圖式親王補服。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前後皆行龍。貝勒四爪正蟒。貝子固倫額駙四爪行蟒。鎮國輔國公和碩額駙四爪正蟒方補。[4]圓補為龍蟒圖案,有四團和兩團之分。皇帝、皇子、親王、郡王用四團圓補,其位置是前後胸各一,左右肩各一
清代品官錦雞方補
品官補服又分為文、武兩種。 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獵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獅虎),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凡出師、告捷之典,下屬謁見上司,每月初一、初十或逢五日,遇有月食,品官在院、部衙門或行宮的朝賀儀式文武品官一律穿補服,命婦各從其夫或子之品級,唯武官之母、妻用禽紋,意謂巾幗不必尚武。
官員
清代官員朝服上上有一塊方形圖案稱為補子,補子沿襲明朝制度。補服又分為文、武兩種。
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獵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獅虎),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另外,御史與諫官均為獬豸。詳《清通典,禮:嘉四》。
補子上除了有飛禽走獸外,還繡有海水和岩石的圖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補服均是由南京、蘇州、杭州即江南三織造訂做進貢的,用料講究,做工精良,尺寸、圖案都有嚴格規定,官員不能私自改變身上與其品級相對應的官服。
朝珠
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來,是由於清代皇帝祖先努爾哈赤信奉佛教。朝珠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每串朝珠的珠數都嚴格規定為108顆。「佛頭」共有4顆,色澤和大小一致,直徑比朝珠大二倍左右,每隔27顆珠子加入一個「佛頭」,將108顆朝珠四分,也稱之為「分珠」,據說是寓意四季。朝珠頂部的那顆佛頭上,連綴一塔形「佛頭塔」,其穿孔的方式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兩頭各從對穿的孔的一頭穿進,然後都從中間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為一。佛頭塔的頂端用闊絲帶系綴有一塊寶石大墜子,大墜上端還垂有一塊寶石,稱之為「背雲」。 葫蘆狀佛頭塔的兩側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銀絲琺瑯裹著寶石的小墜角,稱為「紀念」。據說這三串紀念,當時美其名為「三台」。備掛時將朝珠掛於頸項之中,以佛頭緊貼後頸與後腦相垂直,前胸出現的三顆佛頭作中心對稱,後背的「背雲」緊靠後背心。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佩帶的,根據清朝政府規定,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兒女和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員穿著朝服時,才得掛用。朝珠的質料多用東珠(珍珠)、翡翠、瑪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蠟、水晶、青金石、玉、綠松石、碧璽、伽楠香、芙蓉石等寶石琢制,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由項上垂掛於胸前。清代朝珠的絛用絲線編織,顏色等級分明:明黃色絛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綠和金黃色絛是王爺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縣、郡官為石青色。婦女懸掛的朝珠,與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區別主要看朝珠上的「紀念」,兩串在左者為男,兩串在右者為女,兩者不能顛倒。
朝靴
朝靴的樣式清政府並無規定,一般多以黑緞為質料,式樣初尚方頭,後又流行尖頭。皇帝穿朝服則用方頭朝靴,朝靴與服色相同,並飾黑色邊飾,上面繡有草龍花紋。
帽子
主條目:頂戴花翎
清朝改歷代的朝冠為禮帽,禮帽又稱為頂戴花翎。禮帽分為兩種,一種為夏天戴的涼帽,另一種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涼帽為喇叭形,無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湖色或黃色,上綴紅纓頂珠。暖帽為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絨線所製成的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一般官員只可用黃貂,高等的可以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
頂戴
頂戴指代表官階的頂珠,不同的頂珠質料和顏色代表不同品級,清政府規定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一品為紅色明玻璃,二品為紅色涅玻璃,三品為藍色明玻璃,四品為藍色涅玻璃,五品為白色明玻璃,六品為白色涅玻璃,七品以下仍然用金色銅頂戴。
翎羽
在頂珠之下有一枝兩寸長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琺瑯或花瓷製成,用以安插翎羽(滿語:ᡶᡠᠩᡤᠠᠯᠠ,轉寫:funggala)。翎羽又分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又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說明功勛越高。
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大清會典》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
後制定:貝子和固倫額駙(即固倫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即和碩公主的丈夫)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必須是滿洲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單眼花翎。
藍翎為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藍翎一般都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
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

=============================

 

相關圖片File:800px-Qing.PNGFile:YuanShika Colour.jpgFile:Dorgon, the Prince Rui (17th century).jpg相關圖片相關圖片相關圖片「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關圖片

[原创]真实的清朝警察(看了不要笑)![已拜读] – 铁血网 - https://goo.gl/U6Q6Ls

「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

=====================

清朝官帽上的「頂珠」竟貴得嚇人!(圖/達志影像)
在清朝之前,官員的帽子都被稱為烏紗帽,清朝官員戴的帽子則叫做「頂戴花翎」,其帽子頂端都有一顆珠子,當時的滿人以妝扮帽子為樂,甚至可說是相當講究,各級別的帽子所戴的頂珠也各不相同,頂珠裝飾越豪華,說明他們的官就越大。
事實上,清朝官帽的頂珠除了作為點綴之外,還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帽子頂上的頂珠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頂,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據說清朝的寶石雖然在做工上不比現代精湛,但是價格確實不菲。這些頂珠的價格,以一品頂戴紅寶石為最,現在的市場價格也達到了7000元人民幣(約台幣32000元)一克,重量大概也有十餘克,一顆紅寶石大概也有數十萬的價值。之後不論是價格還是頂戴的材質,逐級遞減。清朝官帽上的「頂珠」竟貴得嚇人! - 歷史 - 話題 http://bit.ly/2Q08cjf


「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0DafVgk2210DafVgBsSA  「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

清代官服昂貴 想當官需自己掏腰包置辦
2016-06-17 08:14:46

清代官帽。

清代黃綠綢鑲邊女衣。

清代緞地團龍袍。

每月推出一個新展的旅順博物館,8月份新展主題是原創展覽「袞衣繡裳——旅順博物館藏清代精品服飾展」。本展覽展品是從旅順博物館館藏清代服飾中精選而出,展覽包括官服、常服兩個單元。分別展出了官服、鎧甲、常服、文武官員補子、頂戴花翎、官服衣料、常服衣料、荷包香囊等,多數展品為首次展出。

清代服飾是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史的最後一個階段,是繼「胡服騎射」與「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重大變革。滿族入主中原後廢除了漢族的冠冕之制,保留了更多遊牧民族的服飾特色,這種服飾明顯有別於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纖弱柔美的漢服特色,也直接影響了我國近現代服裝的發展和演變。

讓我們一起從往日的袞衣繡裳遺存中,找尋更為久遠的流變風雲。

頂戴花翎源於「插雉尾為冠」

現在螢屏上的宮廷劇多是清代劇,看多了也會對那個年代身臨其境。比如說,皇上覺得哪個朝廷大員辦事不力又不想殺了他,會冷冷地說:摘去頂戴花翎。

據展覽負責人韓相峰介紹,頂戴花翎是清朝官帽上一種辨等級,明尊卑的標誌,在帽子的頂珠下有翎管,安插翎枝。現在很多電視劇里關於頂戴花翎是偷工減料的:演員戴的頂戴上面的翎子只有一根孔雀毛,這在當時是不會出現的。因為當時的翎子是藍翎裡面加上孔雀毛,分出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幾個檔次,按照立功的大小來賞賜。所謂眼就是孔雀毛上的彩暈,而且孔雀毛也不是一根,是厚厚的一把,尺寸圖案規定嚴,私自改變必重罰。

「頂戴花翎」之所以成為清代官員顯赫的標誌,是因為花翎極為貴重,唯有功勳及蒙恩的人方得賞戴。到了清中葉以後,花翎才逐漸貶值。道光、咸豐後,國家財政匱乏,為開闢財源,公開賣官鬻爵,只要捐者肯於出錢,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級的官銜。

為什麼清朝官帽上要戴翎子呢?向前推,一直到數千年前生活在關外的白山黑水滿族先民,因為崇尚「插雉尾為冠」,給了後世的追宗思遠的依據。

翎子是要插在翎管里。既然是榮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翎管也就成為鑽營者下功夫的地方。清代官場上送重禮盛行「一套扳翎」的禮品:在禮品盒內裝有一隻翡翠扳指和一隻翡翠翎管。光緒末年,《燕京歲時記》中尚記述:「紅貨之內以翡翠石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價至萬金者」。

官服昂貴 想當官得自己掏腰包置辦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服飾制度最為龐雜和繁縟的時期。清代官服基本上分為三類,即禮服、吉服和補服。禮服是最隆重的朝服,用於大型慶典等;吉服,僅次於禮服;補服穿用場合很多,依補子紋飾不同而區分官階。

清代的官服繼承了明代蟒袍、玉帶、補服。其中補服制度嚴格,任何人不得逾越。製作補子的機構,是皇家專門織造綢錦緞的織造衙門,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用各種繡絲彩料,運用和繼承精湛的織繡技術手法,織繡出了譽滿天下的傳統服飾,如今這些補子已成了珍貴的文物和藝術珍品了。

清代官服皆須官員自行購置,甚至皇帝賞賜之物有些亦如此。比如清代皇帝常賞賜官員花翎,以示獎勵。這種賞賜,多數時候只是賜予其資格,花翎需要官員自行購置,其價格因眼數不同從數十兩到數百兩不等。賞穿之黃馬褂,有些情況下也是受賞者自行制辦。

清代官服所要求的材料多較為貴重,因此一般價值都頗為昂貴,而且更替也十分頻繁。所以為官之初,購置官服,對很多官員來說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很多缺乏經濟實力的京官不得不長年借用官服。曾國藩素以儉樸聞名,但是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說:「我仕宦十餘年,現在京寓所有惟書籍、衣服二者。衣服則當差者必不可少,書籍則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將來我罷官歸家,我夫妻所有之衣服,則與五兄弟拈鬮均分。」

旗袍、馬褂、坎肩是馬上民族的風采

旗袍、馬褂、坎肩是滿族衣著的「三劍客」,體現了滿族衣著的固有特徵,可謂「別具一格」

旗袍,滿語叫「衣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清代衣著。滿族是馬上民族,旗袍也是為了便於上下坐騎、馬上動作,適應騎射的生活習俗。其左衽和束腰,不僅緊身保暖,利於馬上活動,而且使人自然體態得到完美的表現。同時,行獵時,可將乾糧、用具裝進前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常與旗袍配起來穿的馬褂,因它身袖較短,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套在長袍外面,便於騎馬,故名「馬褂」。馬褂分紗、單、夾三種,短袖和長袖兩類。清初,流行於八旗軍旅。康熙、雍正朝以後,民間開始盛行,迎賓接客,遊行街市,都喜歡套上馬褂,以顯其文雅大方。較盛名的除「臥龍裝」馬褂外,還有「得勝褂」和「琵琶襟馬褂」。據《清稗類鈔》載:康熙年間,某相國北征,其母憂其文弱,給他縫製了一種長袖對襟馬褂。他感母恩,常穿在身。後被康熙皇帝發現,褒其孝心,賜名「阿娘裝」,後誤傳為「臥龍裝」,或「窩楞裝」。這種長袖馬褂,頗得滿族耆老的喜愛,滿族作家文康的小說《兒女英雄傳》里就有許多這類「臥龍裝」馬褂的精彩描寫。

坎肩是吸納漢族優秀成分糅入自身民俗中來的。「巴圖魯」坎肩是京師八旗旗人最時尚的一種款式。「巴圖魯」,滿語意為「勇士」。其樣式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裝有排扣,兩邊腋下也有紐扣。這種巴圖魯坎肩穿著便利,外形洒脫、勇武。


中華文化傳承組|Chinese Culture impart and inherit group | 清代官服等級紋飾 | Facebook

309374369_207531678371243_163937786327357799_n307970349_207531698371241_7858123115256916538_n309212419_207531661704578_26004717004785897_n308874140_207531621704582_2471616941223230640_n308125297_207531645037913_6562621486516409364_n310311036_207531655037912_2710458430915887182_n308969800_207531615037916_8263542186623590217_n307721360_207531688371242_1753660664951787458_n309823289_207531631704581_1094655083396495799_n307559523_207531668371244_2286162543265045976_n309437440_207531608371250_8481579102854987115_n

中華文化傳承組|Chinese Culture impart and inherit group | 清代官服等級紋飾 | Facebook


“大羽華裳”——魯博明清服飾特展(清代 • 下)_野娃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Mg69Ej

「巴圖魯」坎肩

清代坎肩賞析 - 壹讀 - https://goo.gl/ANqX6Y

「「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

清代坎肩賞析

 2014-09-18 00:00:00
 
坎肩亦稱「馬甲」、「緊身」、「搭護」、「背心」。從歷史文獻看,《釋名·釋衣服》中記載了趙武靈王時期一種「裲襠」的服裝,形式為「其一當胸,其一當背」。《釋名疏證補》中記「當背心,亦兩當之義也,今俗謂之背心」。這種「裲襠」,原為軍旅戎服中保護身軀的裲襠甲,後來演變為類似馬甲的一種服飾。魏晉南北朝時期,胡漢文化交融,裲襠傳入中原,在男女服飾中都曾出現,尤其是在傳入女性服裝後,作為內衣穿著,而且加以彩繡,日趨精緻,逐漸與漢族女服融為一體。1975年在福建福州浮倉山南宋黃升墓中,共出土了背心8件,均用對襟、直領,長及腰際,下擺兩側各開一衩;兩襟之間不用搭襻,任其敞開。
延至明清,其制有所變易,一般採用大襟、曲襟及一字襟等,穿著時以鈕扣綰聯。下擺一般不再開衩。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珍哥)上穿一件油綠綾機小夾襖,一件醬色潞綢小坎肩。」清代的坎肩很講究,尤其是入關以後滿族穿的坎肩多短而緊身,一般僅及腰下。清初,坎肩窄小,一般穿在裡邊,晚清尚寬博,多喜穿於袍、衫之外。用料有棉有夾,或絲或布,還有皮的,各惟其時,有單、夾、棉、皮之分,多在領、襟、下擺處鑲飾花邊,穿起來別有一種華貴、莊重的氣派。清代的坎肩主要分為對襟、大襟、一字襟、人字襟、琵琶襟等多種。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光緒年間設計的慈禧緊身畫樣六件,附有白鹿皮條,上墨書「慈禧衣服樣六件」。黃箴墨書「光緒三十年二月三十日喜壽交老佛爺錦身衣裳樣六件,系如意館畫,著浮收聽要隨湖內,特記。」六件花樣為:品月地雪灰竹子、雪青地湖色竹子、醬色地綠竹子、茶色地品月竹子、白地壽山竹子、藕荷色地水墨竹子。圖案布局勻當,形象寫實生動,色調雅致。由於坎肩美觀、輕便、保暖,至今經久不衰,老少皆宜。
ADVERTISEMENT
琵琶襟坎肩
這是清代出現的新款式坎肩。圓領(或立領),無袖,左右開裾,大襟邊不到腋下,而是從第二個紐扣的地方直通向下,但不到底,從第四個紐扣又回到中心線,以對襟形式直通到坎肩底部,左前襟缺一塊的地方與里襟扣合。琵琶襟坎肩男女都可服用,是可隨意搭配在其他便服外而穿著的日常服飾。


圖1清中·荷色寧綢繡花蝶琵琶襟坎肩
荷色寧綢繡花蝶琵琶襟坎肩,身長66cm,肩寬42cm,下擺寬70cm。立領,右衽琵琶襟,無袖,左右開裾。荷色寧綢面,彩繡牡丹蝴蝶紋。紋樣構圖錯落有致,色彩艷麗華美。衣領口、襟、下擺處鑲飾黑色緞、邊飾。

 
ADVERTISEMENT
圖2清晚·荷色盤長紋兩色緞織成缺襟男坎肩

圖3清晚·天青緞地繡花卉邊明黃絹里舖棉琵琶襟男坎肩

圖4清晚·雪青色漳緞折枝花缺襟女坎肩

ADVERTISEMENT
圖5清晚·鵝黃色團龍暗花紗坎肩
「一字襟」坎肩
《清稗類鈔》記載:「京師盛行巴圖魯坎肩,南方稱為一字襟馬甲,例須用皮者,襯於袍套之中。覺暖,即自探手,解上排紐扣,而令仆代解兩旁紐扣,曳之而出,藉免更換之勞」。這是一種多紐扣的坎肩,其前襟橫作一字形,也叫做「軍機坎」,滿族又稱之為「巴圖魯坎肩」(巴圖魯是滿語勇士的意思)。坎肩四周鑲邊,於正胸橫行一襟,上釘紐扣七粒,左右兩腋各釘紐扣三粒,合為十三粒,俗稱「十三太保」。
「一字襟」坎肩最先流行於八旗子弟中,有時朝廷各部司員、要官在謁見上司的時候,往往套在長袍外面,以後一般官員也都穿著,慢慢演變為一種半禮服。按例本應用皮製,襯於袍套之內,如果乘馬行走覺得熱時,就探手於內解掉上排紐扣,再解兩旁紐扣拉引而脫之,可免挽脫外衣之累,後來就直接穿在外面,但仍保持著一字襟和多紐扣的樣式,成為一種裝飾。後來,也有在對襟坎肩前襟的中部或下部,增加一道一字襟的,兩排紐扣在身前交叉為一個十字,更是純粹的裝飾了。
ADVERTISEMENT


圖6清晚·棗紅色福在眼前暗花緞男坎肩
棗紅色福在眼前暗花緞男坎肩,身長134cm 肩寬41.5cm 下擺寬91cm 腰寬63cm。立領,兩側開裾,圓下擺。衣身面料為棗紅色「福在眼前」暗花緞。衣領、衣襟、下擺處飾有黑緞鑲邊。胸前門襟上有七對布紐襻,釘鑲鎏金鈕扣,門襟兩側各有三隊鈕,共十三對,故有「十三太保」的說法。
「人字襟」坎肩
人字襟和一字襟原理相似,不過把平橫一排的一字轉換成了人字,衣襟從衣領下正中向左右兩腋下斜裁開,在裁開處,釘上幾對扣子,就形成了人字。
「對襟」坎肩
對襟坎肩的襟為左右對稱,扣系中間,無袖,圓領或立領。對襟坎肩男女都可穿用,區別只在尺寸和花色上有所小同。穿著時可隨意搭配在便袍或襯衣外。


圖7清晚·粉色花蝶紋暗花緞對襟坎肩
粉色花蝶紋暗花緞對襟坎肩,身長72cm,肩寬42cm,下擺寬82cm。立領,對襟,圓下擺,兩側開裾。衣身面料為粉色暗花緞,織蝴蝶、牡丹、荷花紋樣。衣領、門襟共有6 對鈕扣。衣領、衣襟,下擺採用多層緣飾,顏色豐富,配色和諧。
「大襟」坎肩
據《清稗類鈔》載:「俗以右手為大手,因名右襟為大襟」。可見,所謂「大襟」,即右襟掩住前身及左襟,將扣扣於左腋下。大襟坎肩多為圓領、大襟右衽,無袖。
除上述坎肩款式外,清代還有一些一般常見款式的坎肩,如對襟直翹的、對襟圓翹的、圓領的、雞心領的、長身的、短身的等等諸多式樣,多半都套在外邊穿。四周和襟領處鑲以異色邊緣並隨時而增設,在交襟處或對襟下端及左右腋下處,都作如意頭式樣的鑲滾,後來鑲滾道數甚多,反倒把其本身的衣料退居於極少的部分。

「「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巴圖魯」坎肩」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

============================

這才是真正的滿族民俗!長文顛覆你的認識 - 壹讀 - https://goo.gl/tSpbmH

這才是真正的滿族民俗!長文顛覆你的認識

 2015-10-10 14:02:26
 

不聊皇帝

聊,真的滿族文化

滿族民俗生活

滿族的妝飾

滿清國,滿洲旗袍服裝居「國服」地位,旗袍在世界服飾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滿洲吉林省是滿族的故鄉,因此,吉林省的滿族服飾保持了其鮮明的民族風格,而且深刻地影響著相鄰的各族。

ADVERTISEMENT

1 男、女髮式

【男】清代滿族成年男子的髮式是「薙髮垂辮」,即在額角兩端向頭頂引一條直線,將直線以下前顱的頭髮全部剃去,年青人常以金、銀、珠寶製成別致的小墜角兒,繫於辮梢之上,隨辮擺動,以為美觀。滿族人將辮子視為生命之本,如在戰場陣亡,必將髮辮帶回故鄉,隆重埋葬。民國以後,滿族男子剪辮留短髮,或平頭或分頭。

【女】滿族女子在成年前,髮型與男子相似,到成年待嫁,方始蓄髮,或綰起抓髻分列前額,或只梳一根單辮垂於背後,辮梢辮根上常纏上一段大紅頭繩,前額剪成「劉海」。

ADVERTISEMENT

已婚滿族婦女的髮型多是綰髻,綰至頭頂的叫大盤頭,額前髻叫鬅頭,還有架子頭,吉祥頭,兩把頭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兩把頭,即將頭髮束在頭頂,分成兩綹,綰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發,壓在後脖領上,顯得格外穩重、文雅。如遇喜慶,接待客人時,在這種發上戴一扇形發冠(俗稱「鈿子」),多用青素緞、青絨製成,十分典雅,俗稱「旗頭」、「京頭」。

ADVERTISEMENT

解放前後,個別婦女的「兩把頭」逐漸簡化,已和流行髮式相近,只在民族的重要活動中,仍梳傳統的旗頭,新中國成立後,已與流行髮式無區別,唯年老婦女的頂髻至今仍有保留。

2 旗袍、馬褂、坎肩、皮大哈

旗袍。滿語「衣介」,其傳統的樣式特點是:圓領,捻襟左衽,四面開衩,束腰、窄袖(有的帶箭袖)。旗袍便於騎射,行獵時可將乾糧、用具裝進前襟。滿族有束腰帶之俗,春夏扎鏤空絲板帶,秋冬扎不鏤空絲板帶,其顏色,宗室為杏黃,覺羅(愛新覺羅皇室外支五輩之內)束紅色,其他多藍色。百姓則扎布腰帶。也有的不扎腰帶。

ADVERTISEMENT

箭袖,滿語「哇哈」,是滿族袍褂中民族特點極其鮮明的部分,其樣式為:在袖口前面,接一個半圓形袖頭,形似馬蹄,稱「馬蹄袖」。

馬蹄袖平日挽起,出獵、作戰時放下,覆蓋手背,冬天禦寒。滿族人見到尊者長輩,要將馬蹄袖撣下行禮,稱為「放哇哈」。

滿族入關後,窄袖長袍不適合農耕,一度變成喇叭袖,後來又變成窄袖,四開衩變成兩開衩,甚至不開衩,下擺由寬大變收斂。

馬褂。其式樣為圓領、對襟,「身長齊臍,袖長及肘」,四面開衩。馬褂身袖均較短。套在長袍外面,便於騎射。清初,馬褂流行於八旗軍旅,康雍以後,民間作為禮服,並有單、夾、紗、皮、棉多種樣式。

坎肩。俗稱「背心」或「馬甲」,對襟無領,無袖。滿族多套在長袍之外,一方面禦寒,一方面也起裝飾作用。坎肩式樣很多,有琵琶襟、一字襟、巴圖魯(滿語:勇士)坎肩等名目。因坎肩穿著方便,既實用又有裝飾作用,故流傳至今。

皮大哈。是滿族皮衣俗稱。清初,滿族的皮大哈很簡單,只是將幾張大塊毛皮稍加裁剪,縫成袍褂護體,一般不褂面。清中葉以後,皮衣的製作精巧美觀,常用大塊鹿皮拼出花紋,毛朝外。還有一種缺襟皮袍,袍右前襟缺一塊,用紐扣扣上,便於騎馬,後來成為皇家親王的行袍。

3 木履 官靴 大靰鞡

滿族先民有「削木為履」的習俗。至清初,發展成一種高跟木底女鞋,稱為「旗鞋」。旗鞋,有的塗桐油,防雨、水用。木底高跟一般3至5寸,也有7、8寸的,貴族婦女穿,較普遍。老年婦女的旗鞋,多平木底,前端稍削,稱平底鞋,便於行走。旗鞋最忌素而無花,以為近凶服,一般都親手扎拉扣繡,多飾蟬蝶圖案,鞋幫鑲彩邊繡花。

滿族男子以穿靴為主。一般平民多穿尖頭靴,樣式相同,只是用料不同。官員著方頭靴。方頭靴式樣,前掐臉,靴頭繡雲頭紋或虎頭紋。薄底短筒的快靴,滿語稱「卡薩靴」,多為士兵或差役及練武功人穿。

山民農夫多穿靰鞡,靰鞡初多用獵獲的獸皮製作,後又用家畜皮(牛、馬、豬皮)製做。靰鞡用一整皮縫製而成,縫紉極密,鞋臉留下許多皺摺,四周有6個耳子,穿時常在裡面放烏拉草,在雪地長時間行走,也不凍腳,故烏拉草曾被滿族譽為關東三寶之一。

清中葉以後,滿族開始流行布鞋。男鞋素幫布底,圓方口式,女鞋多為薄底,青布或大絨鞋面,鞋頭扎有雲子卷或其他花卉圖案。

4 皮帽 草帽 氈帽

帽子滿語稱「瑪哈」。滿族不分長幼,四季都可戴帽,春夏禮帽為無檐涼帽,錐傘型。貴族用「得勒蘇草」(俗稱玉草)編成,平民用其他草本植物編成。秋冬戴暖帽,暖帽用呢、氈製成,圓形,有約2寸寬的帽檐,檐上鑲以毛皮。貴者多用貂、水獺皮,貧者多鑲青鼠、狍皮,帽頂綴紅纓。

農民夏季戴傘形草帽,秋冬戴氈帽頭。氈帽頭有大小4個帽耳,上綴毛皮,可折在裡面,可放下來防凍。

滿族婦女平日愛戴平頂帽,帽緣繃有檐,其上飾雲子卷花紋。老年婦女戴「腦包」,是一條中間寬兩頭窄的長條帶子,上鑲素邊,中間繡素花,圍在額上擋寒風,又使頭髮整齊。

5 石 骨 金銀

滿族的佩飾有珠飾、石飾、骨飾、金飾等多種,最常見的是荷包與香囊。荷包繡製得格外精巧,裡面常裝香料、煙香、小零食等物。荷包是幼童時期的重要禮品,也是相戀中的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

5 蟒袍 補服 外褂 常服

清代吉林境內滿族官員按朝制穿戴官服與頂戴花翎。官服分蟒袍、補服、外褂、常服幾類,和帽、靴、鞋相配成套。蟒袍,三品官階以上繡九蟒四爪圖案,四品以下繡八蟒,七品以下繡五蟒,袍下擺繡雲水圖案,天藍為正色。皇族子弟四開衩,其他兩開衩。

補服是品級大小的標記,縫在外褂前後心上,上端在前二、三紐扣之間。有龍形圓補、四團補、二團補、正蟒方補、方補等多種,上繡仙鶴、錦雞、孔雀、麒麟、獅子等圖案,為官秩與文武職別的標記。外褂長至膝,常罩在蟒袍外。天青色為常服,元青色為素服,素服逢喪事時穿。外褂兩旁開衩,便於騎射。

女官服分袍、褂、氅、襯四種。蟒袍與男式相同,外褂與蟒袍齊,褂服圖案與男官服相同。氅衣其長掩足,只露高底,胯有開衩,雙挽廣袖,白質繡花,單、夾、皮、棉皆有。青年女子常喜大紅,中年婦女多用藕荷色。輩分高者用深色,老年與寡婦用寶藍色。

頂戴花翎是清代表示官秩的獨特標誌。頂戴俗稱「頂子」,是自皇帝至各級官員冠頂的鑲嵌物,多用各色寶石與素金,表示品秩。花翎是指帶「日暈」的孔雀翎,藍翎指鶡的羽毛,將花翎與藍翎扎在一起插在帽頂翎管之中,與頂子相連,故連稱「頂戴花翎」。花翎還常是朝廷給予特殊榮譽的標誌,這種飾俗是女真人佩石插翎古習的遺風。

============================

清朝一至九品的“頂戴花翎” - https://goo.gl/u06cxJ

「台灣的清朝官員」的圖片搜尋結果「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

清代“花翎制度”:雙眼花翎賞賜功勳卓著者
2010-05-05 09:2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徐維彬


頭戴花翎的清代八旗官員

  花翎是清代官員的冠飾,用孔雀翎毛飾于冠帽後,以翎眼多者為貴。翎管,就是用來插孔雀翎子並使之與冠帽連接的附屬飾件。要了解翎管的價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

  清朝看重花翎,如同古代的“珥貂”一樣,例應隨官秩(官職高低)戴翎。宗室中,以貝子戴三眼花翎最為尊貴;鎮國公戴雙眼花翎為稍次,鎮國將軍等戴單眼花翎,而親王、郡王雖然爵位比以上更為尊崇,非蒙皇上特賜是不能戴花翎的,而且已經賜有花翎者,遇到朝冠晉見時仍不能戴用。凡是由皇子分封的親王、郡王都不賜戴花翎,這是因為戴花翎是“臣僚之冠”,而親王、郡王、皇子等乃宗室貴位,戴翎子有“紆尊”之嫌。

  清代有品位的官員之例有花翎者,內廷王、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直省將軍、內大臣等以及領侍衛府官、滿員(滿族官員)五品以上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只能戴褐羽藍翎,也就是俗稱的“野雞翎子”了。清代的親王、郡王中賞戴花翎的,僅見於乾隆朝。當時順承勤郡王名叫泰斐英阿,因為當了前鋒統領,便向皇祖乾隆乞賜花翎。乾隆説,花翎是貝子之制,諸王戴了就會失制。軍機大臣傅恒就代為説情:郡王年幼,想戴花翎玩兒,以為美觀。乾隆這才答應了,同時賜給另一位皇孫三眼花翎,説:都是孫輩,以為美觀可也。可知當時諸王想皇上賜戴花翎,並非為了追趕時髦。

  清代勳臣中,功勳卓著或恩寵有加者,才能得到皇上賞賜的雙眼花翎,比如賢相傅恒、權相和坤、福康安(傅恒之子)等。而且,清代定制,外任文職官員無賞花翎者。只是到乾隆朝,有一位叫方承觀的直隸知府,受到皇上特別眷愛,古北口大閱兵時,就特乞皇上賞戴花翎。此後,外任各省總督、巡撫等大員,也就屢有蒙恩賜花翎的事情。

  外任武臣中,非軍功卓著不可蒙賜花翎。康熙時,福建提督施瑯收復臺灣,詔封靖海侯,子孫世襲,而施瑯卻上疏辭侯,懇請皇上賜花翎。當時,在外領兵的將軍、提督都還沒有賜給花翎的先例。康熙乃特旨賜施瑯戴花翎。可見在當時文武臣僚小目中,賞賜花翎比封侯還要榮耀

  正因為此,後來的清代文官對獎戴花翎特別重視。除軍功外,非“異常勞績”不得褒獎花翎,而且,限定每案不得超過三名。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因修皇族的族譜“玉牒”造成,提調官增慶被奏賞花翎,這是首開軍功之外的“別項勞績保翎”之例。從此諸如皇上山陵奉字、海運事宜、勸捐、抽厘之類,都相率保薦花翎。光緒初年,大保案迭興,加官加銜,各種新奇花樣不可勝舉,戴花翎者,滿街走了。

  此時的花翎身價儘管已大不如前,但在吏部引見外地赴任低級官員時,在冠服方面仍有嚴格規定。若有花翎、藍翎人員,其翎管不準用白玉,若用翡翠或帶皮子玉者,都要以違例論處。

  清末,捐例大開,用錢也可以買到花翎戴,保案內就再沒有保花翎者。最早用錢買到花翎的,是廣東洋商伍榮耀、潘仕成。二人各捐十數萬金,朝廷無力嘉獎,於是就破例賞戴花翎,一時榮之。鴉片戰爭中,就有捐翎之例:花翎每枝實銀一萬兩,藍翎五千兩;而且參照捐官之項進行折扣。這樣實捐銀較少,捐翎者遂多。咸豐九年(1859年)又改為實銀。不準折扣:花翎每枝七千兩,藍翎四千兩。到了後來,每枝花翎僅用兩百元就可以捐到。這是清代花翎之制的窮途末路了。

「雙眼花翎」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

深度解讀清代宮廷服飾和頭飾文化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0fllsV

深度解讀清代宮廷服飾和頭飾文化

 

在清晚期,旗頭通常配便服穿著,而便服(女便服儘管最為常見)一般是沒有成制度的品級劃分的。在清末民初禮樂崩壞的年代,極個別的情況也能看到旗頭配吉服了,但這應該是不合制度的。

旗頭,也稱「大拉翅(耷拉翅)」,是清晚期、甚至是清末的產物。換句話說,清早期、清中期都是根本不存在旗頭這種東西的。

清代旗人女子髮式的演變貫穿了整個清代,從清初到清末,旗人女子的髮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此先不講旗頭,我來簡單梳理一下清代旗人女子髮式的幾種演變路徑。

-------------------- 開始 --------------------

清早期旗人女子多是辮髮盤頭或者是包頭。比如我們常見的孝莊皇太后常服袍坐像(局部)↓↓↓

 

或者如下圖,清早期女常服袍褂像(局部)↓↓↓

康熙時期女常服標配髮式,孝昭仁皇后常服袍褂(局部)↓↓↓

大都會館藏,佚名,女常服袍褂坐像(局部)↓↓↓

在包頭的基礎上,旗人女子逐漸在頭巾或者頭髮上插頭飾,如上兩張康熙時期的常服袍褂像也算是有頭飾了。

 

由於女常服袍褂均為素色,沒有紋飾,(除禁色外)沒有品級之分,所以髮飾也不好太誇張。比較明顯的髮飾起初出現在吉服上。

吉服,按照典制,本應該佩戴吉服冠。

但是(估計)出於女性愛美的天性,清會典中女裝只規定了冬吉服冠,而沒有夏吉服冠(而這也只是紙面上的規定,事實上很多畫像中,在穿冬吉服的情況下,女子很多也是戴鈿子的而不戴冠的)

想必是默認旗人女子夏季可以梳髮髻——若非如此,清代旗人女裝跟男裝就太像太像了。

由於吉服是在節日穿著,屬於禮服的一種,所以髮飾可以多一點,比如,清早期女吉服袍坐像。

插的多一點的↓↓↓

 

然後慢慢演變成了一套特別的髮飾——鈿子

雛形↓↓↓

清中期的鈿子(疑似胤禵夫婦)↓↓↓

由此圖也可見清代男女裝有多類似。畫上二人均著冬吉服,佩戴朝珠。而女冬吉服冠跟男冬吉服冠基本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女子不是戴了鈿子,基本上跟男裝就沒太大差別。

清中期,女冬吉服袍褂,戴鈿子。

 

清晚期鈿子↓↓↓

到了清末鈿子發生了激凸的變化,猶如被輻射了一般蹭蹭蹭變大了。

民初,旗人家庭婚照(男女均著吉服袍褂)↓↓↓

清同治,女吉服袍褂+鈿子↓↓↓

所以說,鈿子也是有很多形態的,女裝複雜的原因就在於此。

如上文所說,服,是穿著在節日、慶典的場合。換言之,一年也穿不上幾次。複雜的頭飾,也不是你想戴就能戴。平時日常生活中,原本旗人女子是多穿常服的。

但是很快,女常服就變得非常不受歡迎了這個原因,就是因為女常服和男常服實在太像了!

女冬常服袍褂 vs. 男夏常服袍褂

基本上除了外褂長短和開裾以外就沒區別了。所以大概康熙以後,清朝就琢麼著改革女常服了

但是這個改革非常失敗,女常服的存在感越來越弱,以至於到了光緒之時,光緒會典乾脆不提女常服,假裝其不存在。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我個人認為,入關以後,滿人女裝想做出各式花樣,但是由於清代常服和吉服一脈相承,二者差別就在於有無紋飾而樣式完全一致,所以出於服飾制度的限制,女常服上是無法添加花樣紋飾的,否則就很難與女吉服做區分。

因此,女人們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轉向了比常服低一級的便服,從清中期開始,與男裝不同,女便服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清中早期,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后妃便服)↓↓↓

清乾隆,月白緞織彩百花飛蝶紋夾襯衣(后妃便服)↓↓↓

便服,原本是家居穿著,在女裝系統中,逐漸替代了女常服的地位,成為了日常(外出)穿著的最主要服飾。

旗頭,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與女便服一起發展了起來。

旗頭的雛形,是兩把頭。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最早的、出現女子梳兩把頭的畫像,是在道光年間《西頂過會圖》中。

兩把頭出現以後,由於其形態是將頭髮纏在扁方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宮中后妃們開始瘋狂的往頭上插各種花。

以至於咸豐帝終於看不下去了,下了一道諭旨,要求大家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其中說道:

咸豐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諭皇后:

宮廷之內,樸素為先。朕看皇后及嬪、貴人、常在等,服飾未免過於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是用定製遵行以垂永久。

一、簪釵等項,悉用舊樣,不可競尚新奇,亦不准全用點翠。梳頭時,不准戴流蘇、蝴蝶及頭繩、紅穗。戴帽時,不准戴流蘇、蝴蝶,亦不准綴大塊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蘇活鑲等件,鈿上花亦同。

一、耳挖上,不准穿各樣花、長壽字等項。

一、耳墜只准用鉤,不准用花、流蘇等項。

一、小耳鉗,不準點翠,亦不准雕花。

咸豐四年二月十四日諭皇后、嬪、貴人、常在等:

從前二年十二月所降諭旨,尚有未備之處,茲再明白飭諭遵行。尋常所戴棉秋領,不准有花邊、絛邊、青緞邊。梳頭時,只准戴兩支花。若有戴三支花者,即應懲辦。

后妃們符合咸豐要求的裝扮—清咸豐,女便服坐像,梳兩把頭。

但是咸豐畢竟是too young……sometimes naive啊~

男人可以騎馬跨刀彎弓射鵰,沒事收藏個小馬鞭玉扳指,居然不許女人在自己頭髮上多做點文章了?太泯滅人性了!

同治帝時期,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局部(身著便服)↓↓↓

(咸豐帝含笑九泉)同治時期的兩把頭,雖然多了些花樣,但起碼形態還是正常的。

同治末年西方人拍攝的兩把頭後面的梳發,橫著的為扁方。

到了光緒時期,兩把頭開始逐漸開始了詭異向的發展,首先,兩把頭逐漸變大了:

周培春,光緒時期旗人女性兩把頭↓↓↓

後來更大了(光緒末年)↓↓↓

這種兩把頭,基本上就是真發假髮一起上了,也有了後期「旗頭板兒」的樣子。下面突出的頭髮,稱為「燕尾」,基本上是假髮。

後來據說慈禧年老後頭髮少,梳不起來了,出現了緞子做的假兩把頭。起初比較小↓↓↓

後來也變大了(光緒末年),著便服↓↓↓

演變到這裡,就變成了清末的「旗頭」,上面的「板兒」已經跟頭髮無關了。一般是梳一個髮髻,然後把頭座安上去。當然,旗頭板後面還是要有扁方的。

光緒後期旗頭板(注意扁方)(頭面是戴上旗頭之後再插好的)↓↓↓

到了民國時期,旗頭板兒的發展就更加詭異了,徹底變成了一個大大的板兒。

民國初年,街上的旗人女子,穿便服,戴旗頭(小瀋陽你好)↓↓↓

背面的樣子↓↓↓

一般來講,清宮劇中的旗頭,大多是基於光緒末年至民國時期的旗頭髮展而來的。

當然還有一些從來都不存在的詭異向裝飾,不過反正都已經把光緒的頭按到了雍正后妃身上,詭異頭飾也無所謂了吧。

如今清宮劇中的女裝,多數也都是基於光緒時期的女便服發展而來,這個太離譜了。清末女裝的演變太大太迅速了,跟清中期和清早期基本就是兩個次元。

慈禧便服+旗頭像、慈禧便服對弈圖局部、同治時期便服+兩把頭、乾隆時期、清早期(常服)女性裝束的對比↓↓↓

所以說,旗頭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

清宮劇中旗人女性的髮式,通常存在很大的問題。既有時代對不上(清末裝束配到清早期和中期),也有胡亂設計、不分場合濫配服飾及髮式的現象。

旗頭(大拉翅)通常情況下是清末女便服的標配,如上面照片所示,如穿吉服,通常要戴鈿子。

當然,清末女裝制度十分跳脫,據悉頭飾和便服吉服怎麼搭配都有了。比如恆馨這張民國時期的照片,戴了如此誇張的旗頭配吉服,太像京劇打扮。

再者如慈禧般天馬行空,好像印象中也有戴著鈿子穿便服的, 那個時期她應該是給外國公使很多照片畫像,所以制度什麼的,也就隨風而去了。

《甄嬛傳》中各位小主的服飾、頭飾都別具一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劇終各位小主的宮廷服飾。…

秀女甄嬛:荷塘春色寓少女情懷

此時甄嬛待字閨中,對愛情對未來心懷憧憬。清代滿漢婦女服飾分制,從這張定妝照看,漢軍旗出身的甄嬛,雖是旗籍,但在家時穿的服裝卻與漢族女子類似:上身舒袖小襖,下著馬面裙。與今天的女性常服相比,這種款式將女性的身體曲線弱化了很多,女性身體凸顯性感的部分,也都被遮蔽住。這種服裝審美與今天有著很大的差異。襖子的漸變色印花,似是荷塘春色的圖案。少女情懷以一種含蓄清雅的方式表現出來,也暗喻了甄嬛官家小姐的身份。而馬面裙上的如意紋路,與葡萄碩果纍纍的圖案,則可能有祝福的意思在裡邊。也暗示了甄嬛今後多子多福的好命。

入宮後避寵於碎玉軒的甄嬛:橘粉色素服情竇初開

甄嬛穿得鮮艷活潑,可是臉上似有幾分落寞:原來是她等待的那個人失約。無論是頭上垂下一排碧璽珠子的粉色碧璽玫瑰花簪子,還是同色系的杏花天影印花旗裝,都暗示了她此時已經不再是那個與世無爭的小嬪妃,而是一個情竇初開的懷春女子。值得一提的是她脖子上的那條白絹。這種裝飾我們經常在清裝戲中看到,這條白絹當然不叫「圍巾」,有一個氣度高華的名字:「龍華」。清代傳統服飾沒有領子,或者衣領分開。因此在著裝時,尤其是冬季,都需要這樣一條龍華圍在脖子上,一頭夾在大腋下,一頭垂在胸前。既保暖,也美觀。後期隨著領子的出現,這種龍華也就退出歷史舞台。

獲得盛寵的甄嬛:精緻點翠低調華麗

獲得皇上寵愛的甄嬛,果然春風滿面。上圖中的甄嬛和避寵時期相比,髮型基本一致,除了髮飾更為複雜以外,還多出一道流蘇來。髮飾的變化,表明她身份與地位的提高。不過甄嬛很懂得掩蓋鋒芒,首飾不太招搖,主打鑲紅寶石,攢珍珠粒的銀簪,兩把頭兩側,則攢滿銀質、碧璽、絹質的梔子花裝飾物,皇上見了這樣華麗而不流俗的打扮,也會眼前一亮。下圖中值得讚嘆的是甄嬛所梳兩把頭上裝飾的點翠。點翠是中國傳統首飾工藝,是一項國粹:將翠鳥羽毛粘貼在金銀製成的底托上,形成富貴吉祥的圖案,常見的就有甄嬛頭上的各色花朵、還有福祿壽喜字樣、蝴蝶、蜻蜓、蝙蝠等。點翠工藝廣泛應用於簪子、結子、鈿子、耳墜、耳環等首飾中。現如今,一方面是傳統手工藝的式微,一方面是環保生活理念的興起,點翠工藝已經逐漸從現代女性的首飾盒中消失。

復寵時期的甄嬛:碧璽寶石鈿子顯露地位

甄娘娘頭上這滿載珠玉的「簸箕」精緻非凡。這個學名當然不叫「簸箕」,叫鈿子。鈿子指的就是甄嬛頭上這一組令人眼花繚亂的裝飾,及固定它們的類似於帽子的容器。一般宮廷女性內梳兩把頭來集中頭髮,並且固定這種鈿子。甄嬛佩戴的這個鈿子有一種不規則的美,左側比右側多出一截,而右側則用珍珠流蘇來平衡。復寵後的甄嬛,即便在宮中權勢熏天,也不會打扮得像華妃那樣高調。她的髮飾種類更多樣,有點翠,有碧璽,有紅寶石,還有金銀和翡翠,樣樣綜合起來,形成一種平和的美,一如甄嬛的處事風格:善於制衡各方力量,平心靜氣的處理各種矛盾。

甄嬛兩身吉服:大紅色龍騰刺繡盡顯「榮極」

甄嬛身穿的兩套吉服,前一身是出宮之前,後一身是在回宮以後。她身穿這套綠服,第一次見到了她的真正所愛之人十七爺。這個劇情出現的時候,不少人都覺得美中不足,因為這樣的顏色不符合甄嬛的年齡,也彰顯不出她活潑可愛的一面。當然問題不在於此:在元明清三代,青、碧、綠等色彩為「賤」色,不是甄嬛這樣的宮廷貴婦應該穿的色彩,出現在吉服中,更是一個較大的錯誤。下圖是甄嬛回宮後的穿的吉服,從大紅色龍騰刺繡以及精緻繁複的黃色鑲領來看,此刻甄嬛在後宮中已經達到了「榮極」的地位。而大拉翅上裝飾的赤金流蘇以及燦黃色純金鏤空雕花盡顯甄嬛的雍容華貴之態。

太后時期的甄嬛:明黃吉服不怒自威

按照清代后妃服制規定,太后,皇后和皇貴妃,可穿明黃。這三位,是整個王朝地位最高的女性。此刻的甄嬛登上太后之位,身著明黃吉服,頭戴鑲嵌鳳凰步搖的鈿子,不怒自威。可是,正如正像張愛玲所言:生命是華麗的袍子,爬滿了虱子。青春歲月,與純潔的小女兒情態,再也找不回來了。

初入宮時的眉莊:低調小巧的兩把頭避鋒芒

眉莊和甄嬛是自小的好朋友。嚴格說來,她的出身比甄嬛還要高貴,剛進宮的時候,她的位份也比甄嬛高。不過,作為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眉莊表現得端莊得體,衣服顏色也大多是淡紫淡粉色。在假孕事件之前,眉莊雖然志大氣高,但也懂得守時藏拙的道理,衣著並不求光鮮亮麗。小巧的兩把頭,中間裝飾鑲嵌珊瑚、綠松石和琥珀的銀質結子,兩側也是銀質的簪子,款式古樸典雅。旗裝雖然是粉紅色調,但也給人一種刻意做舊的感覺。

得寵的眉莊:淡粉色緞布旗裝顯氣質

有眉莊的地方,仿佛就沒有鮮亮的色彩。就算是在得寵時,傲氣的眉莊也沒有選擇大紅等亮色的衣服,而是選擇了淡雅的粉色緞布旗裝,粉鑲紫的茶花顯得溫婉動人。大拉翅兩邊裝飾星星點點的絲絛珠花,深深淺淺的粉色流蘇與拉翅上的枚紅色絲絛和珍珠相得益彰。

平時的眉莊:淡雅妝容顯得心高氣傲

這個鞋墊子一般的歪把子旗頭較高的一側扎了兩朵宮花。就是《紅樓夢》里有一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的宮花。這種宮花是由絹紮成的,類似於眉莊佩戴的這種。《甄嬛傳》中,眉姐姐似乎對穿衣打扮並不太上心,尤其是在假孕事件之後,對男女情意心灰意冷,更是簡樸低調為主。眉莊的旗裝色彩素凈,主打雪青色。印花也是常見的荷塘月色圖案,但是複雜的滾邊,團團簇簇都是蓮花圖案,就連舒袖裡露出的一小截內襖的袖子,都是層層疊疊的滾邊。簡約,而不簡單。就算穿得這麼素,經過仔細分辨還是能看出,這是一位身份高貴的嬪妃。

平時的皇后:燦金主色彰顯一姐本色

皇后娘娘基本上都頭戴鈿子示人。鈿子主色為燦金色,以精美的鏤空雕花紋路裝點整個鈿子,並鑲嵌大顆珍珠,飽滿且圓潤,整體燦爛繁華。鬢邊那淺粉色的絹花大致是摘取的,花瓣顏色較亮新鮮,在鬢邊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皇后的沉穩恬靜。細微之處彰顯一姐本色——同樣是白絹做的龍華,皇后娘娘的龍華上的刺繡花紋比其他嬪妃都精細複雜。服飾以明橘色為主色,秀麗而又不刻意,衣袖上的米白微棕色的花飾枝葉紋路清晰可辨,應該是上佳的絲綢線挑了木棉線織的。護甲曾經被譽為是清宮戲中娘娘氣質的基本表現,宜修皇后的這套純金鏤空織花鍛雕護甲極為明麗簡約,顯出富貴之樣。

平時的皇后:水藍蜀錦旗袍裙清麗脫俗

皇后娘娘戴這套鈿子布滿栗色東珠,東珠下為鏤空雕寶石浮花,下盤額是鏨刻的花色珠寶以橫行鑲豎行的形式裝點在墜珠鈿子上,在鈿子的正中間是鎏金制的釵飾,頂尖鑲大東珠一,每層貫東珠各一,下均承以金絲鳳,其上飾東珠各三,尾飾珍珠。總的來說這個皇后鈿子可能是全劇最飽滿精緻的鈿子。皇后身穿的這套水藍蜀錦旗袍裙有些像妃嬪的服裝,月白色絲線和深藍色絲綢織成白蝶牡丹,內袖的裙裝呈橘黃色。這件旗袍裙的亮點在於那印染上去的一片藍牡丹,顏色深淺拿捏得當,盤領邊的鑲紋亮度似波光粼粼,清麗脫俗。

皇后的正裝吉服:華貴牡丹體現華貴氣韻

皇后吉服樣式與滿族貴婦服飾基本相似,圓領、大襟,衣領、衣袖及衣襟邊緣,都飾有寬花邊,只是圖案有所不同。本圖展示的服裝紋樣為鳳穿牡丹。整件服裝在鮮艷的艷紅緞地上,繡八隻彩鳳,彩鳳中間,穿插數朵牡丹。牡丹的顏色處理得凈穆素雅,色彩變化惟妙,具有傳統的山水畫特點。與此相反,鳳的顏色比較濃重,紅綠對比度極為強烈,凸顯出皇后恰如牡丹、儀若鳳凰,中間的深綠鑲紅朝珠更是體現出華貴的氣韻,所以皇后的吉服往往的出現都是在比較隆重的場合上。

冷宮中的皇后:紫黑色服飾凸顯落魄

宜修皇后一直保持著節儉的習慣,正裝從第一集到結局貌似沒超過15件,這件紫黑色為主色的服飾是她最後一次見皇上時穿的,心酸且悲傷。花紋早已不如先前那樣貴氣繁複,而是變得簡潔起來,暗黃鑲紅邊的波紋在悲傷下顯得微微黯淡,嬌小玲瓏的嫣紅花朵仍然鮮艷刺目。綢緞印染的紅色,殷紅如血,不再如先前雍容的明黃色般奪目。

獲得盛寵的華妃:點翠鳳凰旗頭霸氣逼人

華妃的頭飾是飽滿精緻的點翠鳳凰旗頭。繁複的縷鹿髻中央是一支寶藍鳳凰鑲珠鸞掐絲綴雕步搖頭釵,墜著雨滴狀的珍珠。織金鏤雕刻的水紋浮花鍍金點翠鑲嵌著紅寶石,寶藍鳳翅香珠玉釧頗顯身份。髻飾的亮點在於圓潤瑩亮的殷紅鑲黑紅寶石,充分體現了華妃「第二鳳凰」的大氣怡人。赤金耳墜,脖子上的龍華是金絲繡團花圖案的,比皇后娘娘的蝶舞飛花圖案更勝一籌。緞面夏裝配色奼紫嫣紅,好一位風頭正盛的娘娘。

飛揚撥扈的華貴妃:金黃色旗裝招搖張揚

晉升為貴妃之後的華妃沒有梳兩把頭,取而代之的是一對大拉翅。大拉翅,是滿族入關以後發展起來的髮飾。以頭頂髮髻為座,上面放置一種內有鐵架支撐,外部為絨面或者緞面質料的旗頭,上邊裝飾各種首飾,兩側懸掛流蘇。大概是印有橘紅色杜鵑花和黃色月季藤蔓的金黃色旗裝已經太張揚了,華妃娘娘的大拉翅除了中心是赤金打造的玫瑰花簪子,兩側主要是如意形狀的綠松石裝飾,偶爾點綴兩顆飽滿的大珍珠,再在周圍攢一圈小珍珠,相對旗裝要素雅一些,流蘇也是暗黃色的,恰好中和了旗裝的招搖之氣。值得一提的是,前方瓷缸里放置冰塊的細節。古時的製冷技術不比現在,一般而言,夏季享用冰塊是皇室特權,冬季於河面取冰,將其置入地窖,覆蓋棉被保溫,夏季取用。在夏季,臣子如果能夠得到皇帝賜予的冰塊,是一項極高的殊榮。

請安歸來的華妃:白底印花旗裝難掩低調

華妃從太后那裡請安回來。而在崇尚節儉的老年人面前,華妃的打扮略顯素雅。但白底印花的旗裝鑲邊卻層層疊疊,花紋精緻,印花圖案也是濃墨花鳥山水。再看頭頂,兩把頭上裝飾的簪子、結子,基本上是赤金打造,更妙的是右邊的鳳凰步搖,步搖這種飾品,低級嬪妃是沒資格佩戴的,即便是得寵。這一切,更明白無誤的昭示她是一位得寵的高位嬪妃。看來,素喜豪奢的華妃娘娘,想裝低調也裝不像啊。

失寵的華妃:毫無配飾的兩把頭暗示末路

年氏家族倒台,兄長被誅。昔日不可一世的華妃娘娘,此刻也只能忍氣吞聲。她的著裝甚至還不如身邊的侍女華麗。華妃此時的髮型俗稱小兩把頭。一般來說,梳這種髮型是戴鈿子的需要。在清朝前期,宮廷中婦女普遍流行小兩把頭:這時期的幾位太后、皇后崇尚節儉,平日裡梳兩把頭,只戴花草,不著首飾。直到乾隆時期,情況才逐漸有所改觀。不過要是嚴格還原歷史,嬪妃們平日裡穿的也就和落魄的華妃娘娘一般素凈了,但是這樣電視劇的美感度也會大打折扣。

秀女時期的安陵容:粗陋的髮型服飾顯出家境窘迫

小家碧玉的二把頭上纏繞著深藍色的繡線,兩枚小小的褐色珍珠飾物和一枚白珠墜飾顯出安陵容家室的窘迫,發後只有兩支毫無金玉鑲制的素銀簪子,整體太過素雅,在穿金戴銀的秀女之中未免顯得十分格格不入。服飾上,緋紅色的緞布雖然有淺紅鑲粉的茶花,但是鑲紋太為普通,沒有鮮亮的色澤,針腳不均勻,反而顯得簡陋。緞紋是紅絲線編織的枝葉繁花,錯落有致的布滿了整件旗袍裙,但卻在穿金戴銀的秀女之中仍然顯得粗陋,難登大雅之堂。

安陵容被舉薦時的裝扮:精緻的兩把頭簡單清麗

這是安陵容被甄嬛舉薦時的裝扮。旗頭以小巧精緻的兩把頭為主,陵容上位後才把劉海去掉,戴上高高的大拉翅。後宮的娘娘們喜歡戴玉飾和銀器,尤其是玉飾的不多。安小鳥的這個兩把頭,墨藍色翠玉發梳色彩與下方的寶綠色暗紋發玉、鑲邊紫珠相得益彰。右旁一大一小的紋浮雕花銀簪做工精巧,正中央的銀色鏤空浮花步搖正好露出最精緻的一半。旗裝簡單得堪比宮女,淺綠色的緞面有若隱若現的印花,淡紫色的滾邊也只有一些提花圖案,顯得簡單清麗。

成功上位的安陵容:大拉翅旗頭具嬪妃氣場

安陵容被封為安嬪。大拉翅旗頭右側妖嬈繁複、粉紫雙色桃花格外明艷,左側深深淺淺的粉色玉雕花花瓣層層疊扣,純金黑珠額飾是金鏤花的雕刻紋案,比安貴人時期富麗了不少。紅橙黃棕四色玉雕珠互相而墜飾,下面還留有深深淺淺的綠色流蘇搖曳在肩上,更顯得有了嬪妃氣場。服飾主色為粉紫藍三色,外袖口繡工精緻,米白內紋都繡上了藍粉紅三色的菱式花紋,深藍內袖中繡著粉紅的蝴蝶花,充滿詩情畫意。

安陵容的冬季常服:鑲滾彩繡梅花顯出小女人味道

安陵容的兩把頭上布滿碧璽珠花。而兩把頭要固定造型,內部肯定不能缺少支撐物,固定兩把頭的東西叫做「扁方」,質地金、銀、玉都有,款式浮雕、鏤空不一而足。很多扁方一側還有雕花裝飾,因為有時候兩把頭會把扁方露出來,一側的裝飾正好點綴髮型。注意安陵容的護甲,皇后和華妃喜歡戴赤金打造的護甲,顯得金燦燦,大氣華貴。安陵容將她小家碧玉的品味從頭飾延伸到了護甲,琺瑯彩繪護甲更加小巧細膩,更有小女人味道。冬季在室內,一般還要在襖子外邊再穿馬甲,用今天的話說是「小背心」。馬甲的款式也有多種:大襟、一字襟、對襟、琵琶襟等。安小鳥穿的這身是常見的大襟。大襟和袖口鑲嵌皮草,起到保暖作用。最別致的還是襖子舒袖上的鑲滾彩繡梅花圖案。

失寵的安陵容:白藍條紋素錦旗袍裙黯淡悽慘

曲終人散,浮生一夢。安陵容的罪行暴露後,皇帝保留了她的位份,將她囚禁在她自己的宮中。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安小鳥依然是一位高級嬪妃。不過失了寵,穿戴打扮也就不可能鶯鶯燕燕了。安小鳥的兩把頭上,碧璽珠花全都沒有了,只在兩把頭後部,有一個固定頭髮的篦子。一身白藍條紋的素錦旗袍裙,暗淡的乳白色緞錦,鑲飾著嫩黃色鑲邊梔子花,微綠墨色的花葉在波紋的映襯下頗為悽慘。舒袖裡邊,內襖小袖的綠黃雙色梔子花繡工倒還精緻,這件不出彩旗袍裙,伴隨安陵容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a5r8.html

深度解讀清代宮廷服飾和頭飾文化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0fllsV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