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城300歲慶生 新竹大遊行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99uEHk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廟(孔子)1824年


清新竹廳治圖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跟著毛媽媽遊竹塹城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廟(孔子)1824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 - 林玉茹 - Google 圖書 http://bit.ly/35cnJUG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
竹塹城(淡水廳城),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 北台灣行政中心 )所在。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竹塹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oP2vvl
新竹古地名竹塹,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為磚石造城牆,並建四座城門,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辰門」。日明治35年(西元1902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拆除竹塹城牆及城門,僅保留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為一柱廊式的城樓,樓高兩層,所在方位座西朝東偏南。城座由花崗石條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方法砌造而成,前後各有外小內大的拱形門洞,正門門洞上方有額題「迎曦」,落款上題「道光戊子季冬」,比完工的時間稍早;下題「署同知李慎彝監造」。 迎曦門的屋頂形式為歇山重檐並帶有翹脊,屋頂下的大木結構,在翻修時以鋼筋混凝土仿作。城門的後方立有道光九年(西元1829年)的「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石碑一方,為竹塹築城史的見證之一。 民國85年(西元1996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核定新竹東門城廣場整修案,以嶄新概念設計東門城,並命名為「新竹之心」,民國88年(西元1999年)於竹塹城建城170年慶典時以全新風貌重現,多了詩牆、光雕、玻璃橋、河道藝廊和護城河親水公園,為古蹟添增了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時代印記--竹塹並非由平埔族原住民語音譯而來,1687年荷屬東印度公司以「Pocael社」或「Pocaal社」記載竹塹社戶口資料,無論如何轉音都無法成為竹塹。
---------------------
新竹市孔廟原為清代淡水廳的儒學學宮,即廳儒學,又稱文廟,至清末一直是北部重要的文廟建築。
資產類別:歷史建築-寺廟
所在地址:新竹市東區公園路289號(東區中山公園內)
公告日期:公元2010年03月16日
創建/起源年代:清道光4年(公元1824年)完工,民國48年(公元1959)年重建於新竹市中山公園內。
新竹市孔廟-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http://bit.ly/30NSyeO


捷運萬大線挖到古城牆?議員籲捷運局停工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北市議員許淑華接獲民眾陳情,捷運萬大線人行道側溝工程施工,在開挖時發現疑似台北古城牆的遺跡遭破壞,許立刻與文資委員同捷運局現場會勘,並要求捷運局停工。(議員許淑華提供)

2017-06-06  14:51

〔記者張凱翔/台北報導〕北市議員許淑華接獲民眾陳情,捷運萬大線人行道側溝工程施工,在開挖時發現疑似台北古城牆的遺跡遭破壞,許立刻與文資委員同捷運局現場會勘,並要求捷運局停工。文化局表示,會勘決議由文化局協助捷運局原地保留回填處理,未來站體發現的城牆石後續展示規劃會在七月文資會議討論,有可能會比照北門站做長久的古蹟、文化解說展覽。

  •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北市議員許淑華接獲民眾陳情,捷運萬大線人行道側溝工程施工,在開挖時發現疑似台北古城牆的遺跡遭破壞,許立刻與文資委員同捷運局現場會勘,並要求捷運局停工。(議員許淑華提供)

許淑華表示,在接獲民眾陳情之後,她立即要求捷運局停止施工,並會同文化局與兩位文資委員張崑振、堀込憲二到現場提供專業意見。另外,許也要求捷運局針對站體內外施工會影響的範圍確認清楚,將報告送至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才能動工,盡可能將遺址保留不得破壞,也請文化局就未來人行道與站體建置完成後,該城牆遺跡的展示方式進行研究與討論。

文資委員堀込憲二受訪表示,萬大線挖到的東西,是清代台北城城牆被日本政府拆除後的石材,移到前公賣局後方做的排水溝遺址,並非台北城的舊城牆。不過現場石塊遺跡保存非常好、很有文化資產價值,至於未來要採取何種方式保存,則需拿到文資會議上討論。

文化局表示,會勘後發現開挖部分並無涉及捷運站體施工,因此可採原地測量繪圖記錄後,以原地回填方式處理,並且不得再任意施工開挖,之後捷運局要回填文化局也會派員協助、提供諮詢。另外,挖到的遺跡也考慮以北門捷運站現有的文物展示方式處理,讓捷運站和文化故事展現結合。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並非部分漢人客家族群有女耕男閒狀況,平埔族亦有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不是只有大目降族人會使用掌印簽契約,苗栗苑裡道卡斯也有用掌紋簽名

「大目降綠色環境陣線」及「黑色大目降」等自救團體+白底綠手掌的標誌,象徵平埔族祖先打拼的手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WCTIDT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社 族人外貌


 

北郭園/鄭用錫/北郭園「崇祀鄉賢」「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必遊之地/北郭園是開台進士鄭用錫於咸豐元(西元1851)年 興建/「臺灣五大名園」之稱的,新竹就佔了兩座,它們分別是新竹潛園、新竹北郭園、臺南吳園、板橋林本源園邸、霧峰萊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7kdVoR
潛園/新竹市舊稱竹塹城/拆除了忠孝橋高架引道,總算還給這個被遮蔽了39年的國家一級古蹟應有的公道/新竹文化發展可說遠早於台北。新竹甚至還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出了全台第一位進士鄭用錫,這可是台灣入清一百餘年來,本地考生首次登科,人稱「開台進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twGdY

台灣歷史地圖 - https://goo.gl/u0eti2

thcts.ascc.net/htwn_ch.htm - https://goo.gl/p2oDAa

圖片搜尋結果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圖片搜尋結果

古城牆系列之三《淡水廳城》 @ 林小昇之福爾摩沙研究社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wK7B14

=====================================

大學、客家與老街: 塹城客蹤:2-1歷史地理 - https://goo.gl/soFYQA

Author: 羅烈師

2-1歷史地理

    想像我們讓時光倒流到三百多年前的十七世紀未葉,那時的竹塹不僅景物跟現在截然不同,連人煙都十分稀少,而且甚至連一個漢人都沒有。現在就讓我們聽聽竹塹地區各族群人口的故事吧。

    台灣原本是南島民族的世界,那些住在平地,以遊耕為生活基調的民族後來被我們稱為平埔族;在山區過著採集及狩獵生活的民族則是高山族。新竹地區的高山族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從前的活動範圍包含現在的寶山鄉及新埔鎮一線以西的丘陵及台地,現在則已退居到尖石與五峰兩鄉。至於平埔族則是道卡斯族,稱為竹塹社。竹塹社人在平地種植稻米維生,早在荷蘭人佔領台灣時,便因鹿皮等商品的貿易,與外來文化互動密切。因此,漢人勢力取代荷蘭人統治台灣時,竹塹社人便一如台灣其他地區的平埔族人被漢人稱為熟番,相對地,高山族則被稱為生番。十七世紀末期,竹塹社人從香山、鹽水港一帶,往現今的新竹市區遷徙。

    明鄭永曆三十六年(1681),鄭克塽為對抗清廷,決定重修基隆與淡水兩地的砲台,於是沿途僱用平埔族人運糧北上。原籍福建泉州的王世傑隨行押糧,路經竹塹時,見此地地形平緩開闊,又有河流交錯其中,於是便向明鄭請求開墾竹塹。大約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王世傑之鄉里族人的拓墾足跡已遍及竹塹沿海平原以及各河川下游土地,發展成數十處村落。

    雍正元年(1722年)清廷有見於北台灣日漸開發,事務漸趨繁雜,於是決定設立淡水廳負責統治大甲溪以北,並且選定竹塹作為廳治之所在。[1]此時,閩南移民聚落已經遍佈今日的新豐、竹北、香山、新竹市等地區,將原本不適漢人居住的竹塹,開發成遍野田疇。由於漢人日漸增多,竹塹社人受迫於漢人勢力,便再度向北遷徙,經頭前溪南岸的舊社,往北岸竹北的新社,甚至溯鳳山溪谷而上,另謀新居。至於客家籍移民進入竹塹拓墾時,已是王世傑開發竹塹後的一個世代。依楊緒賢編《台灣區姓氏堂號考》的記錄,1725年(雍正三年)廣東省陸豐縣人徐立鵬開墾竹塹西北的紅毛港、新莊仔,陸豐人的黃海元、張附春在1730年(雍正八年)入墾東勢庄(今新竹市東勢里、三民里或復中里一帶),這些初期粵民可視為這波客家人士墾殖竹塹之始。

     至十八世紀中葉,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位時,客籍移民入墾竹塹地區進入高峰期,此時,竹塹鄰海平原大致均已開拓完成,竹塹城做為一個行政、經濟以及交通的中心地位已然確立,而且閩南籍移民從事商業活動者日多,於是土地拓墾事業轉向內陸之河谷平原、丘陵等地帶發展。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竹塹社人與粵籍移民,開始沿著鳳山溪、頭前溪流域往上游處之谷地、平原或丘陵地區開墾。

    研究竹塹的名學者施添福認為,從時間、位置、與地形等角度觀察,竹塹地區的拓墾可分成三個階段(參見表一)。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表一:竹塹地區拓墾階段表

資料來源:依吳學明 1986:23、施添福1990:22。

    第一階段:自西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臺灣正式納入清政府版圖,至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挑築土牛溝止,所開墾之區域為沿海平原。清代治理臺灣,一者為防漢人窩藏於南島語原住民活動地域,二者為使南島語原住民不能逸出襲擾漢人,遠在康熙末年即採取分疆劃界的策略。先是在南島語原住民出沒要口處,立石為界,繼而在立石處開溝,最後則在彰化縣、淡防廳一帶,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限。築為界限的土堆,外形如臥牛,故稱土牛,而位居其側之深溝,則稱為土牛溝(施添福 2001:65)。

圖一:竹塹地區拓墾進展圖

    第二階段:始於1761年挑築土牛溝之後,至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清政府在全臺灣島以平埔族人設屯建隘為止。土牛溝構築之後,並無法阻擋一波波以竹塹社人為前導、閩業戶資金為奧援、以及粵籍移民為班底的拓墾浪潮,這批墾戶沿河谷平原東進,一世代之內,已達竹塹山區之前緣,和賽夏族人的衝突加遽。此時正逢中台灣的林爽文事件發生,全台灣幾乎都為林爽文的軍隊攻佔。這一事件與客家人所特別注重的義民信仰有密切關係,我們會在下一章繼續討論。林爽文事件平定後,清廷於1790年決定利用平埔族武力,在全臺建立屯田制,在各山區要口維持秩序,並避免衝突。於是繼土牛溝之後,隘屯防線成為最新的拓墾界限。至此,竹塹地區僅餘東南之北埔山區、東邊之關西地區、與東北邊之湖口地區,尚未為漢人拓墾。同時間,桃園臺地及銅鑼圈山北麓的楊梅壢與靈潭陂,亦已由凱達格蘭族之霄裡社業主與粵籍墾佃戶進行拓墾。

    第三階段:清朝政府的屯田制度一方面是要借重平埔族各番社的武力維護治安,另一方面也具有表彰平埔族人之意。於是藉由屯田制,竹塹社人在土牛溝與隘屯線之間,得到大筆的未墾埔地,作為族人生活的憑藉。然而竹塹社人卻因為缺乏資金、無力耕作、或養贍埔地離社太遠等原因,將這些土地交給閩粵移民拓墾。於是大批的漢人便在竹塹社人的招墾下,拓墾新埔、大湖口、樹杞林等處的竹塹社保留地。尤有甚者,拓墾浪潮更漫溢隘屯線,向北埔與鹹菜甕等山區前進(參見圖一)。

    整個竹塹地區便在這種情況下,由漢人向竹塹社人承墾土地,進行開發,許多客家移民遂成為受僱於竹塹社之僱農,再配合閩粵合股或是宗族組織集資的方式將墾拓範圍逐步擴展。例如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年)六張犁(今竹北市六家)林家與竹塹城郊商林泉興合組林合成墾號,向竹塹社人承墾金山面荒埔(今新竹市金山里一帶);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陸豐人姜勝智與大埔人劉承豪向竹塹社通事什班、土目斗限比批墾九芎林(今芎林);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竹塹社土目衛阿貴招墾粵籍移民,開墾鹹菜甕地區(今關西鎮);乾隆五十九年竹塹社通事錢子白招陸豐縣陳乾興等人拓墾大湖口南勢一帶;而最著名的則為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鄴有鑑於土地開墾過程中,漢人與原住民間的衝突日多,遂命客家人姜秀巒與閩南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將原本零星的墾戶組織起來,在大隘地區(今北埔、峨眉、寶山)設隘開發土地。所謂「廣」即廣東、「福」即福建,至於「金」則係墾戶常用來冠在墾號前之吉利用語。[2]

    竹塹地區的頭前溪與鳳山溪溪谷平原的拓墾大致上就是經由這種清廷(或竹塹社)的特許權、廣東籍客家人的勞力與福建籍泉州人的資金,三合一的共同開墾的方式,使得竹塹地方的開墾速度因而加快,範圍也更廣闊。

    我們這樣輕描淡寫地簡述了漢人拓墾竹塹的過程,實際上事情的進展沒有那麼平順。十九世紀起,台灣的分類械鬥未曾停息,當時整個北台灣尚在淡水廳治的時代,廳治即設於竹塹城。整個淡水廳的南部即苗栗一帶,至北部新莊、板橋及桃園一帶,分類械鬥未曾停息。

開台進士鄭用錫甚至於在咸豐三年(1853)寫了一篇文章〈勸和論〉,並且勒刻在石碑上,勸各籍人群和睦相處:

顧分類之害,莫甚於臺灣。最不可解者,莫甚於淡之新艋。臺為五方雜處,林逆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淡屬素敦古處,新艋尤為菁華所聚之區,遊斯土者,嘖嘖羨之。自分類興,元氣剝削殆盡,未有如去年之甚也!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多成邱墟。

    這種分類衝突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期以後,淡水開港,台灣的地域社會也已建立後,才逐漸消弭。

    簡言之,從十七世紀末,至十九世紀末期,也就是清朝政府從征服鄭成功勢力,至甲午戰爭失利,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這兩百年間,竹塹地區經過拓墾、分類械鬥、地域社會形成等過程,沿頭前溪與鳳山溪河谷平原,產生泰雅與賽夏、平埔與客家、閩南三個族群分佔上游、中游與下游的現象。

    這種族群分布的現象相當程度地表現在地名上,例如客家稱家屋為「屋」(vug),閩南則稱(chu)。在方向方面,客家稱上與下,閩南則頂與下。在相對位置方面,客家稱下,閩南稱腳;客家稱背,閩南稱後;客家稱肚,閩南稱內。也因此,我們可以從這些地名相關字詞,得知這些地名的命名者屬於閩南或客家族群(參見表二)。當然,尚有許多其他客家地名特徵,由於客家來自丘陵區,因此對於山脈地形的命名,通常比近海的閩南擅長。例如,連綿山脈為「龍」,高阜為「岡」,山峰為「嶺」,稜線為「硬」;寬廣山坡地為「山排」,小圓頂山為「崠」或「凸」,稜線最低處為「凹」;懸崖稱為崩岡,高大土階稱為崁;較小較低之土階稱段。[3]

表二        閩客地名用詞差異表

資料來源:參考〈族群與地名〉,竹師鄉土教育研究中心,(http://www.nhctc.edu.tw/~agrec/)

    關於新竹市的客家地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烏崩崁與柯仔湳。柯仔湳位於茄苳里,客家所謂柯仔即閩南所謂「厚栗」、「校力」或「厚欑」。台灣通史卷二十八稱其質堅可為棟梁。係殼斗科植物是亞熱帶及溫帶森林的主要構成樹種,木材優良,可供建築、製造家俱、造船等用。台灣地區農業時代所使用的農具,如鋤頭柄、犁身、牛身等,都是使用本科植物的木材。以校力為地名則屬閩南地林,例如苗栗縣通霄鎮烏眉里的校力坑就是因校力樹而命名。[4]

    烏崩崁見於日本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出版的台灣堡圖上,位於客雅大庄附近,崩崁很可能是客家地名,用以描述崩塌的高大土階。此外,客雅大庄、客雅山、客雅溪等地名,也有人認為係閩南語「客仔」的譯音。又由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閩粵械鬥,客雅流域的客家人概往內山遷移,因此更使客雅係客仔譯音的說法更為可信。[5]只是要從所有地名歸納出閩粵分布,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地名證據通常只能視為旁證。下文我們將分別以日據時期的戶口資料、現今小學母語教學概況及高中問卷調查等三個具體的統計數字,分析新竹市的客家分布狀況。

[1] 淡水廳設立之後,事務初由彰化縣兼管,直到雍正九年才設淡水同知。

[2]由於金廣福係官方主導,再由閩、客兩籍同胞合資組成的,因此,關於金廣福的命名,常有一種說法:「金」代表官方,「廣」代表廣東,「福」代表福建。後兩者應無爭議,但前者嘉應州舉人吳藝閣(即子光1819-1883)一肚皮集卷七金廣福大隘記:「臺商俗例,爭取得金意義,凡會計簿多以金字蒙頭;廣謂廣東也……故名金廣福大隘云」。可見「金」代表吉祥的意思,取其「得金多利」之意。此外,苗栗、新竹內山以金字為首的墾號甚多,如金惠成、金協成、金和成、金萬成,又如竹塹城著名之塹郊金長成,亦以金字冠首,故金代表官方一說,應係誤解。

[3]相關論述可參考楊鏡汀,1994,《新竹縣舊地名探源》。新竹:客家臺灣文化學會。

[4]相關論述可參考范文芳,2001,從殘存之舊地名看竹塹發展史,語文學報(8): 39-48。另外,台北植物園網站http://tpbg.tfri.gov.tw/,也甚有參考價值。

[5] 參考黃旺成監修,1976,《台灣省新竹縣志》,卷二,頁29。

======================

北埔的小故事

一、地理位置

位於新竹縣東南隅

東--竹東,西-峨眉,北--寶山,南---五指山---五峰,西南---南庄

二、人口組成

一萬一千多人

光復後的人口外流---少掉近三千人

除了極少數的外地生意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世居的客籍人士

(為何客家人以分布在桃竹苗居多?

客家人的入墾台灣,在康熙年代是以屏東的下淡水溪東岸近山平原為中心,其他高雄、台南、 嘉義等地區,雖也有若干點狀的拓殖,但人數不多,且墾區也不大。到了雍正年代,入墾的中 心逐漸北移到彰化、台中一帶﹔到了乾隆年代,則北移到台北、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狹長的 丘陵地區。而新竹的東南山區,則遲至道光年間,才由客家人所開闢。這實在是由於客家人東 移來台的年代較閩南人為遲,只好選擇一入墾新竹。)

三、聚落簡介---盆地的一小撮密集住宅區

北埔鄉有五十六平方公里,人口集中在二十六公里的環山小盆地上,分九個村

人口聚集區-北埔、埔尾、南埔---全鄉總人口的六成

其餘分布於山區---南興、大林、南坑、大湖、外坪

(南興村、北埔村是北埔老聚落之所在,往「下」的埔尾村,近年來則由 於山中人家或外來人口遷入而增加。)

四、開發經過

早在明末鄭成功時代就陸續有漢人移入新竹平原。在康熙初年,還是一片麋鹿漫游的荒野地區, 只有原住民散居期間,漢人的足跡很少到達。客家人的入墾這一地區,根據有關的文獻及資料記 載,始於淡水廳建立後的雍正初年,而其人口流徙的次序,似由這一地區的西北部紅毛港開始, 而後向南擴及整個地區,他們入墾的年代,始於雍正三年(1725),盛於乾隆年間,到了道光年間 ,就呈現穩定狀態。

以新竹市為中心的竹塹地區在一百多年前是北台灣所轄淡水廳的辦公署。由於地利之便,船舶往 來便利,故商業貿易興盛,街井商舖比鄰,堪稱北台灣首大都會。當時北埔為新竹第二大城,人 口及繁盛狀況僅次於當時的竹塹城。

五、隘墾緣由

漢人最早有關北埔的文字記載,稱之為「斗換坪、龍崗下」。這一地區原為原住民三十餘社盤據 的地區,清道光年間,淡水廳同知李嗣業保障漢民安全、開發內域疆土,便由官方出資,授權九 芎林庄農姜秀巒與竹塹城富商周邦正為墾戶,分別募集閩粵兩族壯丁,首入內地拓墾,組成「金 廣福」墾號。「金」指官方資金,「廣」、「福」意指廣東、福建籍人氏出資合股-以「武裝隘墾 」的方式,將原住民驅趕至深山,而在此設立隘城、開闢田畝,建立了「金廣福大隘」,其拓墾 範圍包括今日之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合稱為「大隘三庄」,以北埔(當時稱為「南興庄」) 為政經中心,由竹東經寶山進入北埔,沿途設下崗哨作為抵禦原住民的要站,連成一條防線。這 種以武力主導的移墾,是台灣早期開拓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於當時較豐饒的土地大多已有原住民居住,為了與原住民爭地,移民們以武力為後盾,逼退原 住民後,移民分得土地耕種營生,此後定期繳租即可。

在進入北埔盆地後,選定這裡做為屯墾工作的根據地,於是建立「金廣福公館」作為辦公、收租 的基地,也逐步築起防禦工事,北埔聚落就在此種武裝移墾的背景下,迅速成形。

其後,經大規模而有計劃的開發,客家人入墾的大量增加,到了咸豐、同治年間而大盛。而後兵 分兩路,朝峨眉及內豐、五指山方向開墾、拓殖。這也是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傳統上統稱為 「大隘」之故。這大隘圈(包括經濟、軍事防/攻、政治、文化、宗教等)在當時也自成一整體 ;其中心則在北埔,而這又以北埔的「金廣福公館」與「慈天宮」為其具體表現。

六、聚落配置

為防抵原住民攻略,墾民首先沿著山緣廣置崗哨隘寮,連成一道防護線;接著,盆地地形提供了 絕佳的屏障,東側秀鑾山中隔,北方峨眉溪、南方大湖溪阻絕,將北埔收納如封閉的獨立空間; 在天然的屏障之內,再加以人為的工事,聚落外圍環植以莿竹、築以土埆城門,並闢溝渠作為護 城河。

在層層的外環防護下,聚落內也是處處可見以防禦為目的的蛛絲馬跡:住屋挨家挨戶比鄰,巷弄 狹窄曲折,外人行於其間,有如置身迷宮;各家建屋則多以堅固的土埆築成,除了間隙細小的櫺 窗,與兼做氣窗的鎗眼,少有開口,以封閉的空間作為防護。

此一武力墾殖的範圍涵蓋今日的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建立了50餘個庄,總稱為「大隘南興庄 」。移民在這片土地上務農屯墾,過著儉樸的生活,就在生活穩定之後,不僅開始擴建住屋,也 著手設塾講學、構築廟宇,聚落更顯密集、豐富多采。而身為金廣福公館所在地,附近各庄人民 時常前來洽公、祭祀或採買生活用品,北埔順勢成為大隘地區的行政、商業中心,在這裡集散貨 物與五指山區原住民交易,也稱得上繁榮昌盛。

就這樣,北埔居民從事勤樸的耕作生活,步調悠緩,而由於地處偏遠,較少與外界接觸,穩定發 展自成一局。

七、發展轉變

金廣福的開墾隘務於光緒年間被解除,北埔於大隘地區的政治、經濟與宗教地位並未因此減退, 反而迅速發展,店鋪街肆更加熱鬧密集。

日據時期,日本人相當看重北埔的茶葉資源,設立茶業試驗場,出產的茶葉銷到日本,相當受到 歡迎,於是茶工廠遍布地方,為北埔帶來了一波繁榮生機。但隨著茶葉鉅亨姜阿新的永光公司於 1964年倒閉後,茶業頓時急速衰退。

50年代,北埔周邊發掘出豐富的煤礦,一時之間群起投入煤礦開採,許許多多的勞動者從外地移 入,而街上也順勢發展出休閒娛樂的場所諸如茶室、酒家、戲院等,街市鼎沸喧騰,十分熱鬧。 不過好景不常,70年代末期,煤礦衰竭,當年湧進的人們也陸續離去,而少年青壯又到外地打拼 ,只留下老小守著家園。近幾十多年來,隨著科學園區的設立發展,人口逐漸有了回流的現象; 尤其這兩三年,北埔因著一波尋訪老街小鎮的風潮,吸引了大批人潮蜂擁而來,街市又發達了起 來。

藏風聚氣的移墾聚落--北埔的風水與聚落發展

由地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北埔這個地方會成為當初先民不顧原住民威脅,致力發展開墾的 原因。「埔」這各自用於地名的命名,多是指原先未經開墾過的荒地,所以由地名中可得知北埔 原先是個未經開墾過的地區。由地圖中看見,北埔這個地方後方正背著的是一座名為秀巒山的小 山丘,而其前方又恰巧有峨眉河流經其聚落,此種背山面水的地理環境,在中國人的風水中是非 常好的,被認為能夠藏風聚氣,再加上一些穿鑿附會的傳說,因此便不難瞭解北埔這個聚落之所 以被開發的原因了。

北埔的聚落始於道光15年(1835)姜秀巒進據北埔,由李嗣業戡定慈天宮廟址及天水宅第,聚落 架構已初步建立。其後再環植刺竹、設置城門、開鑿坡塘、修築溝圳等等,這些工程的進行雖然 因應著實際的需要,但仍依循著風水的原則。

下面就以地理位置的觀點來解開北埔的風水之謎。

龍脈---鵝公髻山(太祖山)→五指山(少主山)→尾隘子→秀巒山(父母山)

龍、砂、穴、水的格局

秀巒山---結穴父母山---龍

慈天宮---胎息---穴

聚落四周拱衛的岡巒---砂(左右兩翼的山巒各屬青龍白虎、龍鳳髻圳是為朝山、龜山坪鎖外局)

水際仔與大湖溪---匯合於明堂,再回繞而出---水

如果把慈天宮與天水堂基址的中軸線連在一起,剛好正對秀巒山之山頂,而秀巒山蘊含著來龍所帶 的地氣,利用農墾聚落鑿坡開圳的需要,把江水自山上引來納入聚落內的坡塘。氣隨水行,如果水 流太急,則水無法將氣蓋住,最後以坡塘緩和收納水勢。

水能界氣,古氣有云:「氣成風而散,界水則止。」圳溝和坡塘環築於聚落地勢較低之西半部,以 免來龍之氣逸失。形法上又以「惟有穴前水灣環抱向我,始能聚氣。」所以北埔聚落之水流形式屬 於玉帶水,坡塘為聚水面,能蓄氣界氣。

慈天宮為聚落靈氣最盛之地,廟前廣場為寬敞之明堂,正對明堂之照壁為城門及門外溝圳,以停風 止氣。尤以城門為重要,陽宅祕旨:「陽宅以門戶為水口,以道路為水氣,故陽宅最重要者莫如門 路。」若將聚落視為陽宅尺度放大,城門即為聚落之門戶,廟前廣場及上街,乃至城門外下街,為 氣行之水路。城門應如水口般緊緊關攔,使來龍與水帶之氣不會漏失,聚落內民宅緊密圍居,巷道 街曲折狹窄,可將氣蓄留於聚落內,抑止風吃氣散。

慈天宮穩坐龍穴,穴有胎息連脈至父母山以為屏障,左右兩翼有刺竹拱衛及宅屋層層圍繞,前有坡 塘溝圳環抱、迴流,符合四神相應的風水結構,為上吉之住宅環境。

以中國傳統的三合院結構,慈天宮地位最高,為祭祀神明、祖先之堂位,左右兩翼環繞之民宅為東 西兩廂,廟前廣場為中庭,城門就是大門依此觀之,北埔聚落之格局嚴整,頗能反映中國傳統佈局 一貫的空間觀。

由以上的風水說法總結而言,北埔這地方說穿了就是因為背山面水,後方的秀巒山是座不高且坡緩 的山丘,在舊時農墾時代可行農墾、梯田、灌溉...,前方又是河水沖積出來的平原,再加上水源充 足,人民在其內生活可以自給自足,不虞匱乏,難怪會成為先民致力力奪之地。

尋訪北埔土圍

一、地名探舊

在北埔的地圖中我們可以看見有許多以「隘」、「寮」為地名的地方,通常「寮」是指台灣農村聚 落的特殊名稱,但在北埔的墾隘推進過程中,建「寮」駐丁,開路設庄縱斷前進;「隘」為小關寨 ,是過去為了防禦番害而設的---這些地方的分佈和金廣福入墾前,大隘地區土著的分佈有相當的關 連性。為有效的防禦土著,在前進路線的前端及側翼廣設隘寮,並於形勢險要、土著經常出沒之處 ,設立為數可觀的隘寮,致今日仍保留了許多以隘、寮為名的地名。以「隘」、「寮」為名的地名 主分佈於今北埔東南向南延伸至獅頭山一帶,社寮坑與西河排之間,由此可知這些地區當年的土著 勢力較大,反抗亦較強。

二、土圍與土牛

土圍在1904年台灣堡圖中是對於地圖上一些小土堆的註解名稱。而土牛是清代劃分平埔、漢人及高 山原住民的地界,即是於交通要點堆土築壘,禁止雙方出入,亦可視為重要的防衛設施。土牛因為 是用土所建築而成的,背圓如一頭臥著的牛,因而被稱為土牛,自清乾隆年間開始,台灣自南到北 的近山地帶都有類似的設施。土牛為一大型的防事工程,平均一座長約六公尺、底寬約三公尺、高 約為二點四公尺、頂寬約為一點八公尺。土牛的前方會另築長約四十五公尺、寬約三點六公尺、深 有一點八公尺的土牛溝。

三、尋訪北埔土圍

供對照參考的地圖有:1904年的台灣堡圖(1╱20000)、大正十四年(1936)台灣地形圖、民國四 十四年(1╱25000)、四十六年(1╱50000)、五十三年(1╱25000)、七十三年(1╱100000) 、七十六年(1╱25000)、八十年(1╱50000)。

回溯到台灣堡圖,發現有此符號,大正十四年的那張也有,直至民國五十三年的圖都還有(為地圖 中以螢光黃色著色部分),而七十三年及其之後的地圖中就沒有出現了。土圍圖例的有無還跟比例 尺有很大的關聯,民國四十六年的地圖由於比例尺是1╱50000,所以在其上也是找不到土圍的符號 ,因此得知比例尺在1╱25000以下的小比例尺地圖中是無法找到土圍的圖例的。

山壁比其鄰近的山壁更為緻密,且其上並不如鄰近的山一樣覆蓋著植被,上方的竹子也近乎呈水平 (見照片一),再仔細的觀察其層理,明顯的有一層一層堆積上去的痕跡(見照片二、三),整座 山並不很高,就像是被大巨人堆成的土堆一樣。將雜亂的莿竹撥開,看看其厚度如何,可以隱約見 到其兩背(見照片四)。

首先先來看民國五十三年的這張地圖,咖啡色所描繪的即是探尋土圍的路線,圖的右方分別用綠色 的筆圈了1與2兩個圈,這就是我們這次尋找到的兩個土圍遺跡。圈1中可以看出這座土牛恰巧被一條 小徑給貫穿,經由我們實地勘查的結果亦是如此(見照片五),恰有一條小路將這座土圍一分為二。 我們在分別比對了民國四十四年與大正十四年的地圖也是一樣,皆有一條貫穿土圍的小徑;但是在 台灣堡圖中卻是不同的結果,堡圖中並未出現這條小路,並且也沒有這兩個土圍,因此我們研判這 條小路與這兩座土圍應該是在台灣堡圖繪製完成後與大正十四年之間才築起的。圈2的土圍就比較沒 有問題了,它同樣也是具有上述的那些特徵。其在圖上顯示為沿著路成一排的,實際上我們所見也 是如此(見照片六),也因為這座土圍的這項特徵再加上與圈1土圍的相對位置,一經比對使我們更 確認我們在圖上的正確位置。

補充資料--墾隘緣由

一、設隘緣由

隘係防番機構之一種。據云:宋代為防禦苗傜而設隘。台灣防番之施設,始於鄭氏創設屯田之時; 番界設土牛線,防止生番逸出,不准漢人侵入。清制仍沿用之。

二、設隘年代、地方、及隘數

民間自行設隘,始於乾隆年間。但乾隆五十五年設屯前已設之隘,為數甚少。當時官改原設民隘為 官隘者,只有雞籠山腳、銅鑼圈、蛤仔市(官四民六隘)及九芎林一處(全官隘)而已。自此之後 ,漸次增加,以嘉慶至道光年間為最盛;但亦有至光緒年間始建設者。原設有隘之地方,係舊淡水 廳(南至今苗栗縣,北至宜蘭縣)、舊彰化縣(金台中、彰化、南投各縣)及舊鳳山縣(今高雄縣 、屏東縣)。舊鳳山縣屬之隘,似為民隘,且亦就地取糧。設隘以舊淡水廳-尤以台北、桃園、新 竹、苗栗為最盛,宜蘭、台中、彰化各縣次之。 清光緒十二年,舊新竹縣之隘數及隘租額,據報 ,墾及隘共四十五處,應收隘穀二二七六九石五斗六升五合,銀二五九元九角。

三、墾隘之目的及任務

建隘開墾,係淡水廳及彰化縣開墾青山、荒埔之方法。隘設墾隨,隘為開地之先鋒。淡水廳志謂: 「官隘有定,民隘無常;愈墾愈深,不數稔輒復更易。」,此即所謂移隘;逐漸進入內山設隘開墾 。墾戶或業佃,以保護耕種、樵牧,或採取山林利益為目的而設隘。墾戶之設隘,為取得產權或抽 取隘糧大租;隘首之冒險充任,乃為收取隘糧。墾戶、隘首各負責防番,同時亦負責約束轄界內佃 戶、隘丁。尤其墾戶對界內公務,有時負全責,又有時與經理、董事、街庄正等,共同負責辦理。 但地方公務,尤其維持治安、稽查匪徒,係墾隘之次要任務;墾戶、隘首之負此責任。只因已有墾 有隘,而後附帶責成其辦理而已。墾隘涉及理番、開墾、地方自治以及隘糧大租等各問題。

四、隘制之演變

墾戶、隘首之設隘守隘,旨在收利,甚少為地方公益,故流弊因此而生。後亦有連庄置隘,一墾戶 把守十數隘,或墾隘相幫守,可補救其若干缺憾,但仍未臻理想。道光十六年,淡水廳諭飭總墾戶 金廣福設隘開墾,乃為進一步措置。光緒十二年,劉銘傳初撫台灣,為圖謀自給自足起見,清丈全 省地畝,增加田賦;又進行開山撫番,以期安民授業,決意整頓已廢弛之隘務,裁撤隘糧明目,解 散隘丁,而以隘勇代之。至此,民隘變為官隘,但官仍勸舊墾戶合股開墾,並令其募丁守隘。台灣 淪陷於日本以後,日政府亦採劉銘傳之故策,佈設隘勇線,藉以防番、剿番及撫番。

五、隘之種類

官隘

--全官隘 

隘費全由官負擔者,只有兩隘,一為乾隆五十五年奏設之九芎林隘;一為道光六年建設之石碎崙隘。

--官四民六隘 

此隘係官費擔隘費十分之四者。芎中七石圍墻之石龍興隘,為此隘之典型。

--屯隘 

由官奏設,但由民負擔隘費者,有三灣屯隘。

民隘

--公隘 

由地方團體建設維持之隘,在分為隘庄及聯庄隘兩種。火焰山隘為此典型。

--墾戶隘 

官准墾時,命墾戶建設之隘,金廣福為其典型。

六、隘防之設施

設隘地點因為防番,多設在近山險要地點。一隘寮之隘丁人數,以四名為最標準者,三名或五名次之 。各隘寮間以能相呼應為準;但視地點之險易安危,自有遠近之差。但因墾戶自私,聯隘組織不易, 各守各界,而致減少隘防效率。

七、隘租費之支應

隘丁自給(授田制)、就地取糧(捐派制)、就地抽租(給墾制)、幫貼隘糧(抱墾制)

八、北埔--金廣福

建設年代:道光十五年

隘寮:三十七處

隘丁:一百二十一人

負責防泰雅族及賽夏族之Sumiyal、Sipaji、Sigao、Maivarai、Syakaro、Kinahhakul、Mintoyu等生番。

北埔交通動線的變遷

道路1--今日之竹市三號道路

這條路可說是北埔最早的對外交通路線之一,也是早期對外聯繫寶山、新竹市的主要道路,當年姜秀巒 進入北埔的路線就是這一條。根據訪得的資料,說明姜周是「先由三角城循生番曾出草廳城近郊掠漢民 大批耕牛帶入番地之牛行蹄跡(俗稱牛路),以數百人馬一時蜂擁而入至現在之北埔盆地,…」。據台 灣堡圖所載,三角城在今竹東鎮三重里西南隅。

由三角城進入北埔的「牛路」,應當是經由行人易於行走的山澗河谷。自古以來小道的修築往往是循著 經久自然形成的人行痕跡,並隨其需要而加以拓寬,因此今日之道路往往是古時候小徑通道的舊跡。考 察日治初繪製的「樹杞林堡全圖」,得知日治初期由三重埔至北埔間已有固定道路,即三角城-小咸菜硼 -崩崗凸-籐寮坑-草山順興庄-中大壢-埔尾-北埔。全程均沿山谷而行,這條路可能是原來土著出草九芎 林南勢埔地區所形成的「牛路」,我們從最早的台灣堡圖到最近的民國八十年地形圖中,每一張都可以 發現這條道路的蹤跡。(文中的「草山」只有在台灣堡圖中有出現此地名,根據相對位置的對照後,我 們推斷其他圖中的「寶山」其實應該就是草山易名而來的)

道路2---的台三線

現在通往北埔最主要的交通動脈。1895年日本據台后,日方為征討內山「兇蕃」,遂開闢「樹杞林」( 今竹東)到北埔間道路。接著再看大正十四年的這張台灣地形圖,根據「鄉土誌」記載,大正二年六月 為了更有效利用北埔的樟腦、茶、稻米與煤礦,也於竹東到北埔、王墩到南埔蕃婆坑間,設輕便軌道, 民國四十四年、四十六年與五十三年的地圖中都還顯示著其為手押台車軌道(Push Car Railroad)的圖例 ,直至民國七十三年的地圖顯示,這條輕便鐵道已經改成了縣道,到了民國七十六年的地圖則顯示這條 路已變成了今日的台三線。真有趣,我們也是經由這次的報告中才得知,原來台三線北埔-竹東這一段的 前身是輕便鐵路。

這條台山線於民國八十一年的時候曾經被截彎取直與拓寬,也就是圖中紅色鉛筆圈起來的A區塊部分,圖 中可明顯看到其曲折的部分。這個消息的得知得感謝當地「光明木藝行」的老闆-揚田與揚武,經由和他 們的閒談中才知道,原本的台山線不是那段並非如現在這麼寬與直(見照片七),早期是很窄而且十分彎 曲的。他們說在以前為取直之前,卡車司機將此處比擬做台北的九灣十八拐,常常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 之虞,就可以知道從前這裡的險惡了。揚武還說了他們小時候關於這條路的小故事,他說由於這路彎彎 曲曲的,小時候若要是誰看誰不順眼的話,他們就會埋伏在這條路上圍堵。光明木藝行恰巧就位於新、 舊台山線的交叉處(見照片八),於是揚武帶我們去看舊的台山線之所在,我們將新、舊的台山線拍了 照做對比(見照片七、八)。

最後再看圖下方用粉紅色色筆描繪的道路3與4,這兩條路應該也算是很早就開發的道路,因為在台灣堡 圖中就已經有出現這兩條小路了。在大正十四年與民國四十四年的圖中都仍顯示這兩條仍是道路,不同 的是,民國四十四年的這張圖可清楚見到路已經變大條了。到了民國四十六年的這張地圖時有了很大的 改變,道路3.4都是小路,到了民國五十三年的這張圖時,道路3也成變為了鐵道,這也印證了當時此地 曾經蜂起過一陣採煤礦的熱潮。隨著煤礦業的逐漸沒落,民國七十三年的這張圖中,鐵路不見了,取而 代之的是道路,這也象徵著煤礦時代的結束,公路時代的開始。圖中道路3.4連接起台三線的前身,成為 北埔的主要線道,到了民國七十六與八十年的地圖時,道路4隨之升格為台三線的一部份,而道路3也升級 成為主要的線道之一。

關於北埔/About Pet-Phu - https://goo.gl/evx5aH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北埔下街的歷史背景

北埔街:

北埔的「下街」,沒錯,是在「北埔街」上。它屬於「北埔街」的一段;但是一小段路,卻也曾是,或 現在仍是,一大段!

城門:

北埔的老(西)城門,大致座落在北埔街與南興街交叉口,而新(西)城門,則在北埔街與城門街口。 下街就在老城門與新城門之間

「下街」在最早,並未處在北埔「老聚落」內。當時聚落的中心為「金廣福公館」與「慈天宮」。而慈 天宮的廟坪以及分別與廟坪銜接且通往「公館」的廟前街,與朝西通往城外的「上街」(北埔街由慈天 宮到南興街的一段)是北 埔主要的道路,庄內其他巷道,也以此為主幹線。

即使如此,「下街」仍有其重要性,它是最早「入墾」北埔的路徑,也是當時聚落的「西門」(南興街 /北埔街交會廣場)主要的聯外(新竹/峨眉/寶山)道路。

北埔「下街」經歷了由入墾路徑、「西門」口外主要聯外通道,聚落內主要商業街肆、建商業性街屋、 市區改正被「拉直」,街屋改建,、商業沒落、90年代道路拓寬街屋再改建等階段。

當「蕃害」平息后,北埔進入農、商業型態,整個聚落也逐漸往「下」/朝西的聯外道路擴張。全庄商 業活動原本主要集中在「公館」與「慈天宮」間的街肆,也開始擴向聚落外。而於1890年前後,許多店 鋪街屋也出現在「下街」,而且也於「下街」底另設 一新城門。

在日人都市計劃(1915年)強制下,原本的莿竹城牆因防制瘧疾而被拆除,而「下街」被斧正,建立牌樓 街屋。

1935年全省大地震,北埔許多房舍損毀,日人趁此際頒行另一都市計劃,實行市區改正。一些如:秀巒 街、公園街新闢的道路,使聚落空間為之改變。

光復后,政府分別於民國69、72年公佈都市計劃。這時老聚落已漸與西邊的埔尾連成一體,成帶狀分佈 。但主要街肆,仍以北埔街為中心,向四週分佈。

另方面,鄉公所於民國66年由北埔街遷往新開發的中山路,以及往後「台三線」的拓寬,使得北埔街失 去以往商業繁榮景象;而北埔街上的居民,也因1992年街道拓寬計劃,將大部份房子拆除、改建。在「 上街」尚大致維持原本樣貌的同時,「下街」的道路空間在加寬的同時,建築卻變成新舊夾陳,展現另 一種景觀。

北埔街目前的狀況又是如何﹖

「下街」之前是條具大正式建築風格的商業街道。只是這些建築在前幾年道路拓寬后,原本極具特色的 建築與騎樓大多消失,只剩幾座未拆的老屋,及多少維持原貌的新建築,摻雜在平板的「新樓房」間。 它目前仍以商業為主,有電器行、麵包店、雜貨店、花店、鞋店、中藥店、飲食店,另也夾雜一些住家 。街上平日十分安靜,車流量不多(多已轉到外環的「台三線」或中山、中正路上)。

與城門街交會的小廣場,四個角落分別是便利商店、書店、雜貨店與水果攤。這個廣場曾為老聚落的新 「西門」,由此通往峨眉、或寶山到新竹,但現已無任何歷史痕跡,只是個安安靜靜的空間,偶爾可見 出殯儀隊經由此地,往城門街「出去」。

「下街」曾經有過光輝的歲月,不只在北埔/大隘的軍事、經濟上,也在文化、歷史上。它曾有的街道 空間、街屋、建築形式以及居民的活動方式,也與北埔其他地方共同創下獨特的風采。

感想

很多族群在同一塊土地上奮鬥的辛苦歷程;不管他們開墾時的篳路藍縷,以前殘留的痕跡因為後代的不 當開發或是破壞,而摧毀的消失殆盡。使得後人在考古以及發覺上更顯得困難及無助。古蹟的保存一直 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不保存城市便無法發展,而保存似乎又犧牲掉一些發展的空間。當人們一直致力 於保護城鎮內的古厝或古蹟時,是否有人注意到,一些潛藏在荒野中隨時都有可能隨著歲月的痕跡而被 帶走的,才是最珍貴的。

關於土牛的部分,對照過清代土牛分布圖,雖然北埔並非列於分布範圍之內,查詢施添福老師的土牛研 究著作,此處也並非是土牛分布之處。雖然並未找到所謂的土牛溝,但猜想或許是年代久遠已被道路所 掩蓋了吧?無論如何,我們還是相信我們所探尋到的土堆應是舊時防禦工事的遺跡。

很多人做了土牛的研究,但是有人維護他們嗎?道路一樣的開,山一樣的開採,真是令人鼻酸。這個令 人感慨的問題,曾幾何時,這些曾經看的見的東西已經悄悄的離我們而去……

在北埔,我可以看到些什麼?以後的北埔,又會變得如何?觀光,對北埔造成多大的影響?最後會留下 髒亂,破壞整個傳統聚落?還是會打造一個新契機?

=============================

時間裡的空間格局文化的代言人-新竹縣溪北五鄉鎮市舊地名之研究

年度: 93年

作者: 范明煥

獎助金額(萬元): 7

  人與土地一直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就由於人與土地的結合,漸漸的為了生活的需求,而創造了地名。所以地名的存在,早於人類文字記載之前,是不爭的事實。

  地名有「歷史的化石」之稱,地名的產生,自有其起源及原因,所以地名不僅是烙印在歷史軌跡裡的一個空間固有名詞而已,它的產生與存續,也與當地開發和其後裔的榮辱有關。而追溯地名的起源與演變,也可探測初期所含藏的地緣、拓墾及政治、軍事、經濟、人文上的種種啟示與演變痕跡,所以地名不僅是文化的代言者,更可由地名看出時間裡的空間格局,進而領悟到歷代裡居民的需求與巧妙的命名藝術。

  或者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是為了滿足人類活動或方便而產生的「地名」這項「新興」事務,其產生的背景,與這些地名的命名源流或原因,總不外乎當時的人與地、物或事情結合的結果。同時又因為「歷史者,時間之地理,地理者,空間之歷史」,而萬物之靈的人,又常主宰著時、空的運行,所以地名又常牽涉到古往今來,該地之歷史、地理,族群背景,是故對地名的研究,尤其是對老地名的探源或地名的變遷作研究,對於一個地方的開發史,不僅常可提供重要的線索,也可藉此來瞭解一地歷史演變的軌跡,所以地名研究事實上包含歷史、地理、族群、語言、民俗、文化…諸多層面,對學術研究、鄉土教學,以及為政者而言,地名研究皆能提供主要線索,影響所及,不可謂不大。

但是,近年來由於工商發達,經濟起飛的結果,是城鄉都市化,處處水泥叢林林立,土地極度開發的結果,往往造成地形地貌極大的改變,「怪手」所及之處,越是高度的開發或建設,越是形成高度的破壞,休說環保,也別說印象中美麗的家園與鄉土,無一能倖免,那傳統的歷史化石—地名,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紛紛走入歷史的長河中,或改頭換面,以一副嶄新的名字出現,常會令後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與本鄉本土失卻了縱的傳承與認同。同時又因為老成凋謝迅速,若不對舊地名早做搶救與研究,則再過幾年,則即使有心,亦將很困難做,這是本研究形成之原始動機。

回顧本地的開發,始自清代雍正年間,迄今兩百餘年,其間有關本地區之地名記載或地名研究相關著作,如清代官修地方志書:《淡水廳志》、《新竹縣志初稿》、《新竹縣采訪冊》、《新竹縣制度考》…日治時期成書的《新竹廳志》、《新竹叢志》、《台灣堡圖集》…台灣光復後成書的《新竹文獻通訊》、《新竹縣志》…以及私家著作如伊能嘉矩之《台灣舊地名辭書》、安倍明義之《台灣地名研究》、陳正祥之《台灣地名辭典》、洪敏麟之《台灣舊地名之沿革》、楊鏡汀之《新竹縣舊地名探源》…著作不少,但有關地名不是失之過簡,遺漏甚多本地舊地名外;不然就是由福佬人、日本人的觀點或角度去解釋客家地名,常有差之毫里,失之千里之嘆,常令人有今日不做,明日便要後悔之感。

由於近年來科際整合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方法,所以本書即以區域發展為主要範圍,以史學方法為主軸,配以地理學、人類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學科方法加以整合,先就相關文獻及地圖找出所有舊地名及相關資料,以為研究之基礎,另一方面則以田野調查之方式,訪談耆老及現地踏查,再將此田野調查所得資料整理後,也作為依據之一,最後再綜合各項史料逐一比對,作進一步的分析及歸納比較而完成研究。

本研究的時間上起清代雍正年間客家人入墾本地區起,至目前為止,研究範圍只限於頭前溪北五鄉鎮市地區,再清代這五鄉鎮市合稱竹北二堡,日治初期至大正九年(一九二零)則改稱新埔辦務署或新埔之廳,即今日之縣治所在地竹北市、新豐鄉、湖口鄉、新埔鎮、關西鎮等三個客家鄉鎮及兩個客家人佔多數的市鄉之舊地名為範疇。

  竹北位於頭前溪下游右岸及鳳山溪下游左岸之間,別說是清代,即令是民國七零年代之前,它還只是個並不怎麼繁榮的農村,到處還是阡陌縱橫的農村,只因拜新竹縣市分家,縣治遷建本鄉下斗崙之賜,昔日的窮鄉僻壤,在短短的二十年間,一躍而為道路密佈,高樓林立,人口超過十萬的新興縣轄市。反而超越早期繁榮的新埔與關西,一舉躍升溪北的龍頭地位。

  新豐舊稱紅毛,因為濱海,屬本縣較早開發鄉鎮之一,清代為萃豐莊墾區之一,以紅毛港及紅樹林聞名,民國四十五年改現名。湖口原名大窩口,清代一部份屬萃豐莊墾區,一部份屬於竹塹社人率領客家墾佃闢成的自墾區。早期以湖口火車站及湖口老街著名

  新埔位於鳳山溪中游河階台地上,古名吧哩國,乾隆年間由道卡斯族竹塹社人衛阿貴率客家墾電所墾成。清代是新竹縣客家地區唯一能與竹塹城抗衡的街市,其市況繁榮可見一斑。關西原名美里莊、新興莊或鹹菜甕,也是由竹塹社頭目衛阿貴率客家墾佃拓墾而成。早年扮演竹東地區茶與樟腦運往龍潭三坑仔、大嵙崁上船之交通要道角色,今以遊樂區多著名。所以說溪北五鄉鎮市是各有特色,其地名也各不相同,值得深入探討。

============================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WordPedia 智慧藏百科網 - ONE-STOP Knowledge - https://goo.gl/Al4t6j

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相關圖片圖片搜尋結果


新竹東門城,1920,1940,2010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四門舊址現況 

新竹龍王(龍王廟)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https://goo.gl/maps/jas3D59KtGXsccAq8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新竹龍王(龍王廟)
俗話說:「大水沖倒龍王廟。」不過在臺灣被沖倒的龍王廟倒不多,無人管理導致朽毀的比較多。
  其實臺灣自入大清版圖之後,龍王信仰好像不盛,類似職能的神明中,媽祖被官民大力提倡,信仰最盛,水仙尊王為主神的廟宇也有一些,龍王信仰在一些漁村偶可見。
  但做為廟宇裡面的副神已不多見了,而且那些廟都是比較古老的,更不用提建專祠。
  因此清代地方父母官覺得這一現象很不尋常,怎麼可以沒有龍王廟呢?這樣要祈雨很不方便,所以在新竹、彰化等一些地方,才有了官方倡建的龍王廟。
  不過很多清代官廟總是不接地氣,官府要是疏於管理,或是朝代更替,這些龍王因為平常老百姓就很少祭拜,廟宇便漸漸朽毀。
  比如照片中的淡水廳龍王廟,位於新竹市,原本是五穀廟,建於1769年,後來在1829年被同知李慎彝改為龍王廟。
  從淡水廳治圖上看,龍王廟僅有一進,其尺寸若以清代牙尺為準,一尺等於35.51公分來算,廟高約為六公尺;寬度三開間約14公尺,進深約為10公尺,並不算大。
  之後龍王廟的規模應該有擴大,根據總督府檔案記載,該廟有前後兩堂,可能是擴充為兩進的意思。
  189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後,龍王廟已經腐朽不堪,1909年,新竹龍王祠被出售,財產歸入文廟。
(6) 樂風的民藝筆記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rKSmNy

龍王廟為祭祀四海龍王的廟宇(東海龍王、西海龍王、南海龍王、北海龍王)/龍王廟 (臺南府) +屏東海豐龍王殿/台南媽祖廟(大天后宮)中的四海龍王神像+台南天妃宮(安平開台天后宮)中的四海龍王像/嘉義城隍廟+鹿港龍山寺有龍王+屏東市有龍王殿+宜蘭員山龍神廟+台南大天后宮有培祀四海龍王+安平開台天后宮也有四海龍王+高雄大社有專祀四海龍王的廟+苗栗三義五穀宮+三峽 興隆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首廟天壇/由立法院長蘇嘉全主祭,上書祝禱,祈求國泰民安,也為台南地震受難者祈福/抽出玉皇大帝賜國運籤/台灣最早紀錄則是三百年前,鄭成功於台南府城最高處鷲嶺、即首廟天壇現址舉辦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竹塹四門舊址現況 @ 毛利人與小丸子的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1) 新竹故事館 - 貼文 | Facebook

東門:迎曦門
西門:挹爽門,位於今 #長老教會
南門:歌薰門,位於今 #林森路木瓜牛奶對面
北門:拱宸門,位於今 #北門派出所對面
新竹城以 #城隍廟為中心,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宸門,磚牆(內城)#全長約2.7公里,#建於1828年,而在東西南三門都 #設有砲臺 一座,北門則為兩座。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通往四門。從東門到南門西門大致沿現今 #勝利路。 竹塹四門舊址現況 @ 毛利人與小丸子的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而除了內城,清朝治臺初期,為了避免流民造反,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因此,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和土牆的方式代替磚牆。道光十九年(1839年)增建土牆,加強防禦能力 #土城全長約4984公尺(古地圖當中,外圍比較細的一圈就是土牆),內城加上外述的土圍,就構成了新竹街區。
進入日治時期,1901年 #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將整個北門付之一炬。1902年,總督府實施  #市區改正,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南門、西門也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
附有 #新竹古地圖,大家可以相互對照。而西門街和北門街的媽祖廟,又分內外媽祖廟,就是依照牆內牆外。但西門街內媽祖廟又從建過,所以對照古地圖,現址已在牆外。 竹塹四門舊址現況 @ 毛利人與小丸子的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1) 新竹故事館 - 貼文 | Facebook


西門:挹爽門,位於今 #長老教會224 中山路 - Google 地圖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224 中山路 - Google 地圖


「拱辰門的舊址位在北大路與北門街的交會處...」正門朝長和宮,所以長和宮才會有「外媽祖」這個俗稱。

竹塹四門舊址現況 @ 毛利人與小丸子的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竹塹四門舊址現況 @ 毛利人與小丸子的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淡水廳1723年於竹塹城設治後,新竹先後曾有過三重城牆:竹城、磚城、土城。最特別的是這三重城牆和城門都不重複。它具有哪些歷史事件與故事?現在佇立中正路上的東門城樓迎曦門,它當初是如何保存下來?竹城、磚城、土城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走入歷史現場,解析竹塹城的演進,體驗歷史空間現場的內容和價值。我們究竟對它瞭解多少?(1) IC 之音 FM97.5 - 淡水廳1723年於竹塹城設治後,新竹先後曾有過三重城牆:竹城、磚城、土城。最特別的是這三重城牆和城門都不... | Facebook https://bit.ly/3RqdgiX

竹塹城-淡水廳,1777年先有武廟(姜太公+關岳帝廟)再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