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視劇差距大!乾隆的「真容」被義大利畫師偷偷畫下來,乾隆「真容」被義大利畫師畫下來

15814898801978


历代帝王像-搜狗百科 - https://goo.gl/ffc3RC

历代帝王像 - https://goo.gl/RgzKF1

======================================================

历代44位主要帝王画像 - https://goo.gl/qUA4Zp

=======================================

歷代帝王真像

歷代帝王真像 - Google 搜尋 - https://goo.gl/3U7Nqp

歷代帝王(較全的歷代帝王國圖) - https://goo.gl/csA3YM

183264_9583909_1183264_9583909_2183264_9583909_3183264_9583909_4183264_9583909_5

相關圖片

===========================================

古代皇帝長什麼樣?-微信上的中國 - https://goo.gl/Sl6qmc

圖片搜尋結果

===========================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MAIN201508121451000575770224747 syu-gen-syo_a

朱元璋/洪武帝 - https://goo.gl/aSzQqT

朱元璋真容:臉上真的有72顆大麻子?

2015年08月12日14:52
在《乾隆年制歷代帝王像真跡》中收錄的“明太祖真像”就是長臉丑相。畫像左上角題“帝朱姓名元璋,江南句容人,國號洪武,在位三十一年”。有人認為此像“筆意庄重,與傳世帝王寫真接近,當據宮廷畫本摹寫”。

《朱元璋之謎》 南京出版社 周鈺文 周鈺雯
在紅光中降生的朱元璋是個怎樣的長相?
也許有人會說,歷史上不是流傳著朱元璋的兩種畫像嗎?但那是他當上皇帝后的模樣,是他40歲后的長相,方才說到嬰兒呱呱落地,哪能比劃得清?
朱元璋降生那年是龍年,這孩子屬龍,后來成了統治華夏的真龍天子,說他有副“龍”相,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至少經得起民間傳說的考驗。
有傳說,朱元璋出生的那天晚上,於皇寺的老和尚夢見朱家新生兒從天而降,稱“此兒后必大貴”。又有傳說,朱元璋十多歲要飯時,遇見一個算命先生,老先生瞧這孩子長相奇特,氣宇軒昂,眉宇間透著一股帝王之氣,不由大叫“此乃吉人天像”。
當然,最能體現“龍”相的還是朱元璋中年后龍袍加身的畫像。
這類畫像有十幾幅,有全身的,有半身的,有彩色的,有黑白的。從臉型上看,又可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底版:一種臉型豐滿且端庄慈祥,若把皇冠、龍袍脫去,大可作為老年網友們非常標致的QQ頭像;另一種臉型瘦長,高顴骨,大鼻子,大耳朵,腦蓋上一塊奇骨隆起,下巴前伸比上顎長出好多,一副豬腰子模樣。
長臉丑相的朱元璋畫像,是不是民間歪才的惡搞,社會閑士的戲作呢?
答案應是否定的。
在《乾隆年制歷代帝王像真跡》中收錄的“明太祖真像”就是長臉丑相。畫像左上角題“帝朱姓名元璋,江南句容人,國號洪武,在位三十一年”。有人認為此像“筆意庄重,與傳世帝王寫真接近,當據宮廷畫本摹寫”。
不過,也有人對長臉丑相的朱元璋畫像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他們從生理遺傳學角度看長相,更看重那張慈眉善目、豐滿而富態的臉。
理由是《歷代帝王像》中朱元璋的一群后裔——十幾位明朝皇帝的頭像都相當一致,並基本接近朱元璋畫像中那張慈眉善目的臉,而較大差別於畫像中那張丑相長臉。也就是用那麼多代代相傳的明朝皇帝的臉來証實第一張明朝皇帝的臉,結論是朱元璋有一張豐滿而慈祥的臉。
靠譜嗎?
應該說,不論是看重丑相長臉的,還是看重善相寬臉的,都拿不出確鑿証據。也許兩種臉龐都不是600年前的朱元璋本人,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認定心目中的朱元璋。朱元璋家鄉的鳳陽人心目中的朱元璋,就是個丑陋的禿子,長臉,臉上還有72顆大麻子。
他們認為那張長滿麻子的丑陋長臉像,才是真實的朱元璋。他們感到這張長臉生得十分生動,能和苦難的鳳陽人融合在一起。而那張慈眉善目的富態寬臉像,完全失去了朱元璋童年放牛的淳朴,少年乞討的辛酸,青年沙場的勇武,中年登基的霸氣,失去了對鳳陽父老鄉親的親切,失去了鳳陽這塊貧瘠土地哺育予他的那種特有的氣度。
所以,在鳳陽龍興寺內,幾百年來一直保存著那張長滿麻子的丑陋長臉畫像。

=====================================

【大紀元訊】八、堯帝(上) 堯道治國

堯帝登基

帝嚳死後,長子摯繼承了帝位,是為帝摯。

堯,名放勳,因從小在母家長大,所以從母姓伊祁,或姓祁,十五歲時開始輔佐帝摯,開始被封到陶地,後來又改封到唐地,成為唐地諸侯,所以又稱為陶唐氏。

帝堯像,出自清姚文翰繪《歷代帝王真像》。(公有領域)

據說帝摯沒有大德行,在位九年,沒有甚麼政績,而堯卻具有聖德,所以天下諸侯都來歸順堯。帝摯也自覺德性不夠,而服於堯之德義,便帶領著群臣來到唐地,傳位於堯。堯常常在夢中夢見自己攀天而上,知道了自己有天命,便接掌摯的君位,成為天子,並將摯封於高辛。也有的說帝摯在位九年,荒淫無度,天下諸侯便廢了摯,擁立堯為帝。

制定曆法

堯帝登基後,設立了掌管天文曆法的官職,稱為羲和。羲和本為天上的神仙,《山海經》中記載,羲和為太陽之母,生十日。上古神話中,羲和為「日御」,是太陽之神。

中華文化,源自神授,講究天人合一,地上的官職多與天上的神位等相對應,常以神名、神位命官職。如共工為水神,地上掌管治水相關職務的官職也稱為共工;再如祝融為火神,地上火正之職也稱為祝融等等。

堯帝任命絕地天通的重、黎的後人為羲和之職,他們便因官職而改氏,分別稱為羲氏與和氏。這兩個氏族共同掌管天文曆法,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修訂曆法,制定農時,指導百姓生產耕作。從此羲、和兩氏族世代擔任這一重要職務,一直延續到三代。在夏朝仲康年間,因羲氏、和氏沉淫於酒樂,廢時亂日,擅離職守,沒有準確預測出日食的時間,仲康便派胤侯前去征討。關於仲康年間這次日食的描述,現代天文學已印證了這一遠古歷史事件。在三代之後的歷朝歷代,也都設有天文曆法之官,只是名稱不一樣,如:太史令、太史監、太史局、司天台、司天監、天文院、欽天監。

堯帝任命絕地天通的重、黎的後人為羲和之職,共同掌管天文曆法,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修訂曆法,制定農時,指導百姓生產耕作。圖出自明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公有領域)

堯帝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別駐於東、南、西、北四方,以觀察和記錄一年當中太陽升起落下的時刻和二十四宿在黃昏時出現的方位,以及晝夜時間的長短等,並將天象與物象相對應,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這四個時刻,定四季分節氣,並且以增加閏月的方法將四時節氣的輪迴與太陽回歸週期對應上,將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中國傳統曆法,不同於西方曆法,現在世界普遍使用的西方格里曆只是純粹的太陽曆,沒有將天、地、人對應合一,只是用來單純計時之用。而東方曆法是陰陽合曆,將月亮、太陽、星宿、天象、物象等運轉變化的週期完美對應,上應天道循環,下合農時物象,是天地人相合一的完美曆法。

堯道治國

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堯廣開視聽,設置了「敢諫之鼓」,讓普通百姓都可以隨時對國家發表意見;並樹立了「誹謗之木」,歡迎天下百姓隨時指出他的過失。「誹謗之木」是由一根橫木相交於柱頭之上,其狀如花,發展為後世的「華表」,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堯的這些做法,不僅體現了他博大的胸襟,還為後世帝王樹立了千古典範。

帝堯諫鼓謗木,明代張居正編撰《帝鑑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堯把天下人的幸福都視作自己的責任。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挨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犯罪,就是我害了他。」《說苑》載:「不賞而人勸,不罰而人治,先生而後殺,是為堯道。」

堯心繫天下百姓,他身為帝王,生活極其儉樸,甚至不如一般百姓。《屍子》記載說:都說君王居住於九層瑤台之上,而堯居茅屋;都說君王有九種禮服,而堯只有大布衣裳;都說君王宮中設有早、中、晚三市,繁華異常,而堯居無定所;都說君王山珍海味、珍饈百種,而堯只有糙米飯野菜粥;都說君王坐乘麒麟青龍等裝飾的龍輦,而堯只有素車黑馬。

《韓非子》說:堯做君王后,夏天穿著麻布衣,冬天穿鹿裘,居住的房子,椽子都沒有修整,參差不齊,屋上蓋的茅草都沒有修剪過,平日吃的是粗糧飯、野菜湯,連一個看門人的生活都比這強。說的就是帝堯的簡樸和親民。

堯以身作則,為百姓樹立孝、慈、仁、愛之道,愛民如子,使他的聲名遠播,連四方蠻夷都受到感化,紛紛派遣使臣前來朝拜。《述異志》記載:堯時,南方邊遠的越裳氏前來朝見,向堯帝進獻一隻千年神龜。神龜三尺見方,背上有科斗文,記載了天地開闢以來的人間大事,堯命人把文字記錄下來,稱之為龜曆。

對於那些作亂無道的諸侯,堯帝便進行討伐。《帝王世紀》與《呂氏春秋》記載,九黎後裔三苗部落,在堯時仍然作亂,不聽帝命,堯便派兵討伐,在丹水邊大敗三苗。

五帝之八:堯道治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7日, 2016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正述(大紀元)
帝嚳死後,長子摯繼承了帝位,是為帝摯。

堯,名放勳,因從小在母家長大,所以從母姓伊祁,或姓祁,十五歲時開始輔佐帝摯,開始被封到陶地,後來又改封到唐地,成為唐地諸侯,所以又稱為陶唐氏。

帝堯像,出自清姚文翰繪《歷代帝王真像》。(公有領域)
據說帝摯沒有大德行,在位九年,沒有甚麼政績,而堯卻具有聖德,所以天下諸侯都來歸順堯。帝摯也自覺德性不夠,而服於堯之德義,便帶領著群臣來到唐地,傳位於堯。堯常常在夢中夢見自己攀天而上,知道了自己有天命,便接掌摯的君位,成為天子,並將摯封於高辛。也有的說帝摯在位九年,荒淫無度,天下諸侯便廢了摯,擁立堯為帝。

制定曆法

堯帝登基後,設立了掌管天文曆法的官職,稱為羲和。羲和本為天上的神仙,《山海經》中記載,羲和為太陽之母,生十日。上古神話中,羲和為「日御」,是太陽之神。

中華文化,源自神授,講究天人合一,地上的官職多與天上的神位等相對應,常以神名、神位命官職。如共工為水神,地上掌管治水相關職務的官職也稱為共工;再如祝融為火神,地上火正之職也稱為祝融等等。

堯帝任命絕地天通的重、黎的後人為羲和之職,他們便因官職而改氏,分別稱為羲氏與和氏。這兩個氏族共同掌管天文曆法,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修訂曆法,制定農時,指導百姓生產耕作。從此羲、和兩氏族世代擔任這一重要職務,一直延續到三代。在夏朝仲康年間,因羲氏、和氏沉淫於酒樂,廢時亂日,擅離職守,沒有準確預測出日食的時間,仲康便派胤侯前去征討。關於仲康年間這次日食的描述,現代天文學已印證了這一遠古歷史事件。在三代之後的歷朝歷代,也都設有天文曆法之官,只是名稱不一樣,如:太史令、太史監、太史局、司天台、司天監、天文院、欽天監。

堯帝任命絕地天通的重、黎的後人為羲和之職,共同掌管天文曆法,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修訂曆法,制定農時,指導百姓生產耕作。圖出自明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公有領域)
堯帝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別駐於東、南、西、北四方,以觀察和記錄一年當中太陽升起落下的時刻和二十四宿在黃昏時出現的方位,以及晝夜時間的長短等,並將天象與物象相對應,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這四個時刻,定四季分節氣,並且以增加閏月的方法將四時節氣的輪迴與太陽回歸週期對應上,將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中國傳統曆法,不同於西方曆法,現在世界普遍使用的西方格里曆只是純粹的太陽曆,沒有將天、地、人對應合一,只是用來單純計時之用。而東方曆法是陰陽合曆,將月亮、太陽、星宿、天象、物象等運轉變化的週期完美對應,上應天道循環,下合農時物象,是天地人相合一的完美曆法。

堯道治國

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堯廣開視聽,設置了「敢諫之鼓」,讓普通百姓都可以隨時對國家發表意見;並樹立了「誹謗之木」,歡迎天下百姓隨時指出他的過失。「誹謗之木」是由一根橫木相交於柱頭之上,其狀如花,發展為後世的「華表」,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堯的這些做法,不僅體現了他博大的胸襟,還為後世帝王樹立了千古典範。

帝堯諫鼓謗木,明代張居正編撰《帝鑑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堯把天下人的幸福都視作自己的責任。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挨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犯罪,就是我害了他。」《說苑》載:「不賞而人勸,不罰而人治,先生而後殺,是為堯道。」

堯心繫天下百姓,他身為帝王,生活極其儉樸,甚至不如一般百姓。《屍子》記載說:都說君王居住於九層瑤台之上,而堯居茅屋;都說君王有九種禮服,而堯只有大布衣裳;都說君王宮中設有早、中、晚三市,繁華異常,而堯居無定所;都說君王山珍海味、珍饈百種,而堯只有糙米飯野菜粥;都說君王坐乘麒麟青龍等裝飾的龍輦,而堯只有素車黑馬。

《韓非子》說:堯做君王后,夏天穿著麻布衣,冬天穿鹿裘,居住的房子,椽子都沒有修整,參差不齊,屋上蓋的茅草都沒有修剪過,平日吃的是粗糧飯、野菜湯,連一個看門人的生活都比這強。說的就是帝堯的簡樸和親民。

堯以身作則,為百姓樹立孝、慈、仁、愛之道,愛民如子,使他的聲名遠播,連四方蠻夷都受到感化,紛紛派遣使臣前來朝拜。《述異志》記載:堯時,南方邊遠的越裳氏前來朝見,向堯帝進獻一隻千年神龜。神龜三尺見方,背上有科斗文,記載了天地開闢以來的人間大事,堯命人把文字記錄下來,稱之為龜曆。

對於那些作亂無道的諸侯,堯帝便進行討伐。《帝王世紀》與《呂氏春秋》記載,九黎後裔三苗部落,在堯時仍然作亂,不聽帝命,堯便派兵討伐,在丹水邊大敗三苗。

=========================

【大紀元訊】八、堯帝(上) 堯道治國

堯帝登基

帝嚳死後,長子摯繼承了帝位,是為帝摯。

堯,名放勳,因從小在母家長大,所以從母姓伊祁,或姓祁,十五歲時開始輔佐帝摯,開始被封到陶地,後來又改封到唐地,成為唐地諸侯,所以又稱為陶唐氏。


帝堯像,出自清姚文翰繪《歷代帝王真像》。(公有領域)
據說帝摯沒有大德行,在位九年,沒有甚麼政績,而堯卻具有聖德,所以天下諸侯都來歸順堯。帝摯也自覺德性不夠,而服於堯之德義,便帶領著群臣來到唐地,傳位於堯。堯常常在夢中夢見自己攀天而上,知道了自己有天命,便接掌摯的君位,成為天子,並將摯封於高辛。也有的說帝摯在位九年,荒淫無度,天下諸侯便廢了摯,擁立堯為帝。

制定曆法

堯帝登基後,設立了掌管天文曆法的官職,稱為羲和。羲和本為天上的神仙,《山海經》中記載,羲和為太陽之母,生十日。上古神話中,羲和為「日御」,是太陽之神。

中華文化,源自神授,講究天人合一,地上的官職多與天上的神位等相對應,常以神名、神位命官職。如共工為水神,地上掌管治水相關職務的官職也稱為共工;再如祝融為火神,地上火正之職也稱為祝融等等。

堯帝任命絕地天通的重、黎的後人為羲和之職,他們便因官職而改氏,分別稱為羲氏與和氏。這兩個氏族共同掌管天文曆法,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修訂曆法,制定農時,指導百姓生產耕作。從此羲、和兩氏族世代擔任這一重要職務,一直延續到三代。在夏朝仲康年間,因羲氏、和氏沉淫於酒樂,廢時亂日,擅離職守,沒有準確預測出日食的時間,仲康便派胤侯前去征討。關於仲康年間這次日食的描述,現代天文學已印證了這一遠古歷史事件。在三代之後的歷朝歷代,也都設有天文曆法之官,只是名稱不一樣,如:太史令、太史監、太史局、司天台、司天監、天文院、欽天監。

堯帝任命絕地天通的重、黎的後人為羲和之職,共同掌管天文曆法,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修訂曆法,制定農時,指導百姓生產耕作。圖出自明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公有領域)
堯帝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別駐於東、南、西、北四方,以觀察和記錄一年當中太陽升起落下的時刻和二十四宿在黃昏時出現的方位,以及晝夜時間的長短等,並將天象與物象相對應,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這四個時刻,定四季分節氣,並且以增加閏月的方法將四時節氣的輪迴與太陽回歸週期對應上,將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中國傳統曆法,不同於西方曆法,現在世界普遍使用的西方格里曆只是純粹的太陽曆,沒有將天、地、人對應合一,只是用來單純計時之用。而東方曆法是陰陽合曆,將月亮、太陽、星宿、天象、物象等運轉變化的週期完美對應,上應天道循環,下合農時物象,是天地人相合一的完美曆法。

堯道治國

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堯廣開視聽,設置了「敢諫之鼓」,讓普通百姓都可以隨時對國家發表意見;並樹立了「誹謗之木」,歡迎天下百姓隨時指出他的過失。「誹謗之木」是由一根橫木相交於柱頭之上,其狀如花,發展為後世的「華表」,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堯的這些做法,不僅體現了他博大的胸襟,還為後世帝王樹立了千古典範。

帝堯諫鼓謗木,明代張居正編撰《帝鑑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堯把天下人的幸福都視作自己的責任。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挨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犯罪,就是我害了他。」《說苑》載:「不賞而人勸,不罰而人治,先生而後殺,是為堯道。」

堯心繫天下百姓,他身為帝王,生活極其儉樸,甚至不如一般百姓。《屍子》記載說:都說君王居住於九層瑤台之上,而堯居茅屋;都說君王有九種禮服,而堯只有大布衣裳;都說君王宮中設有早、中、晚三市,繁華異常,而堯居無定所;都說君王山珍海味、珍饈百種,而堯只有糙米飯野菜粥;都說君王坐乘麒麟青龍等裝飾的龍輦,而堯只有素車黑馬。

《韓非子》說:堯做君王后,夏天穿著麻布衣,冬天穿鹿裘,居住的房子,椽子都沒有修整,參差不齊,屋上蓋的茅草都沒有修剪過,平日吃的是粗糧飯、野菜湯,連一個看門人的生活都比這強。說的就是帝堯的簡樸和親民。

堯以身作則,為百姓樹立孝、慈、仁、愛之道,愛民如子,使他的聲名遠播,連四方蠻夷都受到感化,紛紛派遣使臣前來朝拜。《述異志》記載:堯時,南方邊遠的越裳氏前來朝見,向堯帝進獻一隻千年神龜。神龜三尺見方,背上有科斗文,記載了天地開闢以來的人間大事,堯命人把文字記錄下來,稱之為龜曆。

對於那些作亂無道的諸侯,堯帝便進行討伐。《帝王世紀》與《呂氏春秋》記載,九黎後裔三苗部落,在堯時仍然作亂,不聽帝命,堯便派兵討伐,在丹水邊大敗三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