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夷(651年-679年),字延芝,汝州(今河南省汝州)人。一說名庭芝。唐朝詩人。
生平
劉希夷少時很有文采,行事落魄不拘常格。喜歡飲酒,又愛好音樂,善彈琵琶。幼年喪父,隨母在外祖父家居住至20歲。《唐才子傳》上說劉希夷是上元二年(675年)進士,是宋之問的外甥,二人年齡相差不多。[1]不喜為官,獨自一人入巴蜀、游三峽、下揚州游賞。
傳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詩中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被宋之問非常喜歡,聽說此詩別人還不知道,就要劉希夷把這句詩給他用,劉希夷當時答應了,後來又反悔,被別人知道了。宋之問非常生氣,唆使僕人用土袋壓死劉希夷[2],死時還不到三十歲。死後葬於風穴寺南,現稱夷園。
劉希夷善作從軍閨情詩,詞藻婉麗,意旨悲苦,當時不為人重。後來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才為大家所稱賞。
名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
著作
《全唐詩》存詩1卷,共35首。代表作有《從軍行》、《採桑》、《春日行歌》、《代悲白頭翁》等。

《代悲白頭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翻譯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歎息.

洛陽城東桃李花,已經從盛開到飄零,但飛來飛去凋零的桃李花,誰會去憐惜呢?深閨女孩路上遇到也只能對著落花嘆息。嘆息的恐怕不只落花吧!嘆自己青春的容顏,如同花朵容易凋零消逝.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如果我的容顏已經不再年輕,明年花開誰又會關心我呢?你看松柏不是長青的嗎?他也終難逃被砍成薪材的命運,也聽說桑田可成為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洛城早已找不到古人的蹤跡了。今天當然見不到古人,只有迎面而來吹落桃花的風來作伴,而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年年如此,人卻早已不同了,人的生命還不如花開花落的桃李花呢!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話說讚嘆紅顏女子最美之時.應該要可憐白頭老翁已踏入半死之時.而這個白頭老翁也真是可憐.他就是從前那個俊俏的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台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從前在開滿花的樹下.在紛紛的落花前.聚集多少王公貴族一起歡唱歌舞.就在那雕樑畫棟的亭台樓閣間.曾經多麼富麗堂皇.快樂似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娥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一旦生病在床上.卻沒有認識的來探訪.曾經歡度行樂的朋友們.又都在哪裡呢?美麗的容顏啊.能夠經得起多少時間.沒多久就會變成亂糟糟的皮毛皺起來了.

但看古來歌舞地, 惟有黃昏鳥雀悲.

曾經歡樂聚集歌舞的地方啊.現在只剩下鳥雀孤零零在夕陽下悲叫著了.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題又作《代白頭吟》。《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古辭寫女子毅然與負心男子決裂。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抒情宛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詩的前半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人生短促、紅顏易老的感慨;後半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世事變遷、富貴無常的感慨,以“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總結全篇意旨。在前後的過渡,以“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二句,點出紅顏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顏女子的今日。詩人把紅顏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具體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出這是一大群處於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因而提出應該同病相憐,具有“醒世”的作用。
詩的前半首化自東漢宋子侯的樂府歌辭《董嬌嬈》,但經過劉希夷的再創作,更為概括典型。作為前半的結語,“年年歲歲”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當,語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復,不僅排沓回蕩,音韻優美,更在於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像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結合後半寫白頭老翁的遭遇,可以體會到,詩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對比,而用泛指名詞“人”和“花”對比,不僅是由於七言詩字數的限制,更由於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人,其中也包括了詩人自己。

也許,因此產生了不少關於這詩的附會傳說。如《大唐新語》、《本事詩》所云:詩人自己也覺得這兩句詩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即所謂“詩讖”,一年後,詩人果然被害。這類無稽之談的產生與流傳,既反映人們愛惜詩人的才華,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這詩情調也過於傷感了。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劉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後,孫季良編選《正聲集》,“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可見他一生遭遇壓抑,是他產生消極感傷情緒的思想根源。這詩濃厚的感傷情緒,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縛戕害人才的事實。

這首詩的題目,各個選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詩歸》、《唐詩品匯》、《全唐詩》,均作《代悲白頭翁》。《文苑英華》、《樂府詩集》,《韻語陽秋》作《白頭吟》。尤袤《全唐詩話》作《白頭翁詠》。“代”是“擬”的意思,《白頭吟》是樂府舊題,屬《相和歌·楚調曲》,古辭寫一個女子向遺棄她的情人表示決絕。劉希夷這首詩雖然是擬古樂府,但構思精妙,開拓了全新的意境。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詩的開頭兩句,描繪洛陽城東暮春景色。洛陽是唐代的東都,十分繁華;繁華的都市盛開著艷麗的鮮花,滿城春色,生氣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時光易逝,此時的洛陽已是落花季節,桃李紛飛,不知飄向何處。

  這兩句是詩的起興。下文表達的對大好春光、妙齡紅顏的憧憬和留戀,對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傷和惋惜,都是由此生髮開來的。

  “洛陽女兒好顏色”以下十句,寫年輕的洛陽女兒面對漫天飛舞的落花生出無限感慨。洛陽女兒所感傷的,實際上是由大自然的變化而聯想到美的短暫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表現的是因為春光的流逝而感嘆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心理。“松柏摧為薪”句,出自《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桑田變成海”,指陸地變成海洋,典出《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這兩句運用比喻,形像地表現世事變化很大。“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則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恆的客觀規律。“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兩句,以優美、流暢、工整的對句集中地表現青春易老世事無常的感嘆,富於詩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歷來廣為傳誦。

  “寄言全盛紅顏子”以下十句,概括敘述白頭翁一生的經歷。白頭老翁曾是一個美貌少年,從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孫一起,在樹下花前歌舞遊樂。“光祿池台文錦繡”兩句,以歷史上權臣貴戚的豪華奢侈,表現白頭翁曾經歷過的一段富貴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無人理睬,三春行樂只好讓給別人了。這一段通過描寫白頭翁從紅顏到老病、從遊樂到孤苦的生活,不僅表示了詩人對青春紅顏、清歌妙舞的眷戀、嚮往,對垂老白頭翁的憐憫、同情,同時進一步抒發了對美的短暫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從而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和哲理性。

  結尾四句點明主旨,收束全詩。“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兩句感嘆美貌的少女轉眼之間將化作白髮的老婦,惋惜青春難駐。“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翡”兩句,一切都如同過眼雲煙,迅速消失了!往日繁華熱鬧的遊樂場所,如今只有幾隻離群的鳥雀在清冷的暮藹中發出幾聲淒苦的悲鳴。

  鳥尚且如此,人何以堪。末句的最後一個“悲”字,是此詩的基調。

  詩人在《代悲白頭翁》中表現的感情雖然是悲傷的,但並不頹廢,因為詩人在認真地思考著人生,眷戀和憧憬著生活中的美。

------------------------------------------------------------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圖片搜尋結果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唐 劉希夷 《白頭吟》節錄: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劉希夷(西元651年~西元679年),名廷芝(一說 名庭芝),汝州(今河南省 臨汝)人。唐肅宗 上元二年(西元675年)進士,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為人所害,死時僅28歲,死後葬於 風穴寺 南,現稱 夷園。
劉希夷 善為 從軍閨情 詩,詞藻婉麗,然 意旨悲苦,未為人重。後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正聲集》中之最,由是 大為時所稱賞。
劉希夷代表作有《從軍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擣衣篇》、《白頭吟》、《洛川懷古》等。其中《白頭吟》一般又題作《代白頭吟》或《代悲白頭翁》,為傳世名作。

語譯:
洛陽城東 早已找不到古人的蹤跡了。今天當然見不到古人,只有迎面而來吹落桃花的東風來作伴。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年年如此,十分相似;人卻早已不同了,人的生命還不如花開花落的桃花呢!
請 轉告 正值青春俊俏的美少年,應當 憐憫垂死的白頭老翁。這個 白髮的老人實在可憐,他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是位 俊俏的美少年。

賞析:
這是一首 樂府詩,題作《白頭吟》。因為是 擬古樂府,所以一般 又題作《代白頭吟》或《代悲白頭翁》。
這首詩,從少年寫到老翁,詠嘆 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抒情宛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 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 眾所稱道的名句。「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音韻優美,意韻尤佳,更 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情真意切。「花相似」、「人不同」的形像比喻,突出了 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 的對比,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
唐 劉希夷
《白頭吟》全詩:
「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開錦繡, 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 須臾鶴發知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傳聞故事》
一日,宋之問 見其 外甥 劉希夷的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佔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 非常生氣,唆使僕人用裝土的袋子 將劉希夷 壓死,被稱為「因詩殺人」。
不過 根據 後人考證,認為 這 純屬無稽之談,兩人 年紀相當,無法 舉證有 親戚關係;再者,宋之問 並非 胸無點墨之人,其著名 詩句 也不少,實不必 為爭這兩句「詩句」而殺人滅口。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作者因此千古名句而死
2016-06-15 in 歷史

相信很多人喜歡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感嘆物是人非青春易逝,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就因為這千古名句,作者劉希夷被他舅舅用土囊活活壓死。

劉希夷,唐朝初期人,25歲中高宗上元二年進士,是一位多愁善感、聰明靈秀的才子。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

在他的《代悲白頭翁》有這麼一句:「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與千年之後曹雪芹《紅樓夢》中林妹妹說的: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是否很相似。還有「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也有相似的意境,足見曹翁對他的推崇。

劉希夷不僅有才,而且人也長得帥,還能彈琵琶搞音樂,這要擱現在,得是多少女生的夢中情人,甩各種明星小鮮肉幾條街。

26歲的時候,他寫了一首詩:《代悲白頭吟》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自己覺得很不錯,就拿給舅舅宋之問看,他舅舅也是有名的才子。舅舅有才氣有名望,自己寫了好詩給舅舅看看,聽聽有什麼意見,也沒什麼不好。錯就錯在,他舅舅是當官的,而且人品惡劣。他用自己的才氣和名望媚附於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換來仕途上的升遷。

宋之問的才學還是真材實料的,看了這首詩,立刻覺察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好,而且必將流傳千古,當得知這句話並沒有其他人知道後,就想收為己有。劉希夷開始是答應的,不過之後又反悔了。舅舅宋之問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宋之問讓手下用土囊將劉希夷活活的壓死。在作出這句詩一年後,劉希夷就被害死,讓人唏噓不已。

之後,武后退位,張易之兄弟被殺,被發貶到欽州,後屢不悔改,被賜死。也算是因果報應,罪有應得。

-------------------------------------

圖片搜尋結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詩選》

選自《枯木又逢春——通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詩選》
 這是唐代詩人劉希夷(651-680?)題為《代悲白頭翁》詩的第四節:
  古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憐半死白頭翁。
 昔日情人已不在洛陽城,今天年輕的戀人凝望著隨風凋零的花。嚴冬已過,春天來臨,花和往年一樣,依然美麗綻放,但是賞花的人卻在不斷變化。年輕美麗的人們啊,你們現在雖說還很年輕,但很快就會衰老,黑髮變白髮。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天長地久和人生短暫的對比,詠嘆人生的無常。
 有生必有死。那是人的“命運”。對於人來說,沒有比死別更悲傷的事了。不,不只是人。前幾天,《朝日新聞》的專欄“心”介紹了千葉縣佛母寺住持安井玉峰的隨筆。
 一天,一隻雄雉猛地撞到寺院牆上,身受重傷,瀕於死亡。雌雉悲鳴,在雄雉周圍轉圈跑。雄雉拼命想抬起頭,但是已經精疲力竭。
 我感到一陣心痛,蹲在雄雉旁邊。雌雉雖然戒心很高,但此刻她已經完全不顧忌我,只是一個勁兒地轉圈跑,一會兒開始輕輕地去啄他的嘴角,彷彿在說:
 “你快起來呀!”然而沒有任何反應,雌雉又用嘴去啄他的雞冠和臉上的絨毛,想把他拉起來。
 但是眼睛已經緊緊閉上。她趴到他的身上拼命地叫,不停地去啄他的腦袋拽他。這就是他們的愛情嗎?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已經看不清她的樣子。
 ……她彷彿終於理解了事態的結果,依依不捨,一會兒離開,一會兒又靠近,來來回回無數次,終於飛走了。我茫然若失,凝視著眼前的情景,正打算開始處理雄雉的遺體時,她又飛回來了。在離有三米遠的地方,一直盯著我。
 這次她彷彿下定了決心,很堅決地走近他身邊,一次、兩次地啄他的嘴。她不叫喚,也不回頭,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這對夫妻經歷了今生的生離死別,結束了無常的短短一生……。她捧出她的一顆赤誠之心,竭盡全力向他告別。(1987年3月25日《朝日新聞》晚報)露命難料夢一場,悲風吹到驚無常。死亡不知道什麼時候降臨,人啊人,要當心啊!

=========================

每個人都需要的3種朋友|健康關係|201 : 0|即時|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俄亥俄大學人際溝通教授、《The Compass of Friendship》作者羅林斯(William Rawlins)表示,「每個人的人生中都需要三種朋友:可以傾談的朋友,可以依靠的朋友,以及可以一同玩樂的朋友。因為職業的關係,我會和許多人深談、談他們的友誼。我發現,無論年紀為何,我們對朋友的期待都是一樣的。」

羅林斯點出了每種朋友類型的特質:

可以談話的朋友

無論你對職涯有了疑惑,或是不知道那個人會不會回你簡訊,與好友談一談,或許就能為你帶來指引。

羅林斯表示,「接納是友誼的基石──在朋友面前,你才能敞開心房、露出自己的弱點。另一方面,在你向朋友尋求意見之時,朋友會給予你充滿同理心客觀意見,讓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這樣的朋友不只是聆聽,而是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人,在必要之時會給予十分嚴厲的愛,好讓你走向正確的方向。在這樣的朋友面前,你可以卸下心防並吐露心事,但也要知道,他仍舊會挑戰你,好幫助你成長。

可以依靠的朋友

友誼的重要面向之一,就是知道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依靠某個人,例如在你的車出問題時從機場載你回家、借你鞋子讓你參加面試、在你看醫生的時候幫你照顧小孩等。知道有個人可以依靠,可以給人一種安心感。反過來說,單是想到自己可以幫助你在乎的人,也能帶來非常多滿足感

羅林斯認為,「尋求朋友的協助,讓他有機會伸出友誼的手。友誼的核心,就是渴望對方能擁有美好的生活。能幫助朋友、讓朋友快樂,也會讓我們感到快樂。」

可以一同玩樂的朋友

我們當然喜歡能夠一同玩樂的朋友。不過,和摯友一同放鬆玩樂,就是與另一伴、同事或家人一起玩樂不一樣。

羅林斯表示,「能有多少機會與朋友交流,代表著我們人生有多少自由。」

在能夠一同玩樂的朋友面前,你沒有面對另一半或同事時所需擔負的責任;有這樣的朋友,你才能徹底地放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