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天皇原來是山東大漢/“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神族”是田氏齊國王室後裔/日本民間稱徐福為“金立先生”-徐福是日本神話中的猿田毗古神-日本起源於中國-姜太公神道教/仁德天皇就是隨徐福船隊出走的齊王建之子,繼位於公元前219年。/日本藏品国画山水画太公望图姜太公钓鱼图/日本各地與徐福姓名聯繫在一起的墓、祠、碑、宮、廟、神莊等遺址有50餘處,登陸點20餘處,傳說故事30餘個,覆蓋日本的17個縣。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稱自己是徐福的後裔,日本人都尊徐福為“司農神”和“司藥神”,/徐福船隊的“男女三千”去往日本,齊國的道家文明以及《史記》所載的“五穀百工”也一同到達,深刻的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忍術起源於齊國姜太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egDQf


 

把女性印在鈔票上的國家/女性印上紙鈔/女性印上官方貨幣/全球紙鈔越多的女性面孔/第一位出現在日幣正面的女性樋口一葉/申師任堂韓國銀行發行的5萬韓元紙幣/女性主義者-愛蓮娜‧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的妻子/紙鈔上曾出現過兩次女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rQZLO

1829年生-日本近代哲學之父-西周/1835年生-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urEOxD

百年首見 女性肖像將現10元美鈔/美國將以女性肖像作為紙鈔圖案主角,這是美國一世紀以來僅見,並將打破美國紙鈔上清一色以政壇白人男性英雄人物為主的慣例/女性成為美國紙鈔圖案主角,過去只出現過2次。一次是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的夫人瑪莎.華盛頓(Martha Washington)現身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的1美元紙鈔。另外一次則是和詹姆士敦殖民開墾有關的美國原住民女性寶嘉康蒂(Pocahontas)和一群人共同出現在鈔票圖案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GYSzo

-----------------------------------

《日本書紀》上的記載,神功皇后可以說是個白富美,從小就聰明俊美,異於常人。她在丈夫仲哀天皇去世後攝政長達69年,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女性統治者,堪稱日本的“武則天”。神功皇后主政時,一直想征服朝鮮半島的新羅,曾下令三次西征朝鮮

公元200年9月,神功皇后女扮男裝,第一次攻打新羅時,已身懷六甲,但這阻止不了她的野心。在日本的突襲下,毫無準備的新羅王朝未作抵抗就豎起了白旗

圖片搜尋結果

明治十一年(1878年)大日本帝國政府紙幣金壹圓,神功皇后像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1908年2月20日有100年前的郵票

圖片搜尋結果

神功皇后,這是發表在1924年的10日元郵票

----------------------------------------------------

 File:Jingu.jpgFile:Kaikatennou oujintennou.png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旅飯見/第九期/女神的見面會:神功皇后 - 旅飯 - Pantravel - https://goo.gl/C8eIfQ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扁額「子守神功皇后之図」を奉納 杉並区大宮八幡宮 - https://goo.gl/wmVoVO

圖片搜尋結果

File:Empress Jingū 5Yen stamp.jpg

神功皇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G3VxA5

圖片搜尋結果

神功皇后(日語:神功皇后/じんぐうこうごう Jingū Kōgō,170年?—269年6月3日?)為日本古墳時代的皇族,日本歷史上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第15代天皇應神天皇的生母,原名不可考[1],其諡號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氣長足姬尊(日語:気長足姫尊/おきながたらしひめのみこと Okinaga tarashihime no mikoto),《古事記》裡則記為息長帶姬命(日語:息長帯比売命/おきながたらしひめのみこと Okinaga tarashi hime no mikoto)。她是彥坐王的四世孫女,父親息長宿禰王是開化天皇的玄孫,母親葛城高額媛則是新羅王子天日槍的後裔。傳說她在仲哀天皇去世後曾長期攝理朝政,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君主,在明治時代之前大多把她作為第15代天皇或準天皇。她三度出征朝鮮半島也開日本海外拓土之先例,但事多不確。太安萬侶(《古事記》的作者)將她與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相聯繫,有穿鑿附會之嫌疑。日本在二戰後掀起疑古浪潮,神功皇后是否確有其人在史學界存在很大爭議,現今多傾向於否定她的存在。她是一位介於神話傳說和真實歷史之間的人物。
神功皇后血緣關係圖
身世與早年
根據日本六國史之首的《日本書紀》記載,神功皇后的父親是開化天皇的玄孫息長宿禰王,母親則是葛城的高額媛。而根據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上卷記載,高額媛為新羅王子天日槍的後裔,也就是說神功皇后具有朝鮮人的血統。
據記載,神功皇后於成務天皇40年(170年?)出生,自幼聰明睿智且貌美端莊,其父王息長宿禰很是驚奇。
仲哀天皇二年春正月十一日(193年3月1日?),被天皇立為皇后。天皇家為了保持血統的高貴,皇后都在皇族中挑選;神功皇后與仲哀天皇源於同一祖先——開化天皇,是遠房親戚,也算是皇族(見右圖)。
仲哀天皇在位第八年(199年?),因記恨熊襲建宮時未進貢,決心起兵討伐。可是在與群臣討論作戰計畫時,神卻託付皇后之口,說到熊襲之地貧困不值一戰,反而海外的「處女之睩」,即新羅國,遍地金銀彩衣。如以天皇御船與大田祭之,則兵不血刃可收其地。天皇自高處眺望卻不見其地,始終未依神意出兵,因而激怒神而於隔年(200年?)逝世。
為平息神之怒,神功皇后建立齋宮,並於天皇去世後隔月入齋宮為神主,命中臣烏賊津使主為審神者。這期間她遣使入熊襲使其臣服,親自征討不服朝廷的羽白熊鷲,並殲滅土蜘蛛的田油津媛,大致穩住國內局勢。
三韓征討

親征朝鮮的神功皇后(1880年月岡芳年繪)
齋戒完皇后回宮,便親自祭神以圖西征。為驗神靈之語,她以海水洗髮,結果頭髮分成兩邊。皇后因此結髮為髻,扮成男子相貌,並對諸臣宣告征討之令,準備親征新羅。
當年九月,皇后召集兵士進行操練。為表達遵從神旨,皇后親自向大三輪神社獻上刀矛,並要求大軍嚴守軍紀不畏戰。同時,身懷六甲的皇后為求他日凱旋能順利回國生產,將石頭綁在腰上以期和魂能保佑船隻。隔月,大軍出海,由於風向配合,且無任何意外發生,全軍順利抵達新羅。
由於事發突然,加上皇后軍隊士氣高昂,毫無準備的新羅王看到大軍前來便以為全國已無能戰之兵,只好穿戴素服,自備白旗到皇后船前請降。皇后給予新羅王不殺之恩,並率領大軍入國都搜括一番後親自將矛插在新羅王宮前,要新羅王每年朝貢,隨即同大軍載著八十艘戰利品回國,而新羅以外的百濟、高句麗聽到皇后之威,也相繼入朝進貢。返國後兩個月,皇后於筑紫產下一子,即日後的應神天皇。
這次征討搶回若干漢人,包括高宮郡、桑原郡、佐摩郡、忍海郡等地之漢人皆為其後人。
二王謀反
隔年,皇后至穴門豐浦宮為先皇發喪,然後從海路回大和京城。由於皇后產子勢必繼承為天皇,先皇與大中姬所生的麝阪王與忍熊王不願屈從幼主,便藉口建造先皇陵墓之事,派遣軍隊駐紮運石材的船上準備攔截皇后。
皇后得知消息後,將皇子託付給武內宿禰,命其從四國外側航至紀伊,自己則穿越瀨戶內海面對親王軍。航行途中,皇后船艦遇到困難無法前進,便在古水門占卜並分別以葉山媛令、海上五十狹茅和長媛令獻祭給天照大神、稚日女尊和代主尊三位神祇,終能順利出海,躲過親王軍而回京。
回京後,皇后命武內宿禰率軍討伐熊忍王。由於武內宿禰使計得宜,熊忍王軍大敗而逃。在海上一番追擊後,走投無路的熊忍王投海自盡,叛亂結束。該年10月,皇后正式攝政,並於隔月埋葬先皇於河內國長野陵。
攝政
皇后攝政三年,立親生皇子譽田別尊(即日後的應神天皇)為皇太子。攝政39年遣使赴中國,隔年受奉詔書、印綬。攝政第47年,百濟遣使入貢日本,與新羅使者一同入朝晉見。由於新羅貢物又多又好,百濟貢物卻又少又劣,皇后同太子質問百濟使者。使者卻答覆其貢物於途中被新羅劫走且使者被殺,而新羅又以其貢物冒充本國貢品。為此,皇后與太子遣使指責新羅。
皇后攝政49年,皇后遣荒田別與鹿我別率軍,準備再次討伐新羅。然後又派木羅斤資與沙沙奴跪率領的援軍赴朝,兩軍於卓淳會師後直攻新羅並大破之,接著平定鄰近七個地區,然後在登辟支山上與百濟王父子率領的軍隊會盟,於是附近的四個部落相繼前來稱臣,大和軍隊厚禮謝百濟。自此,百濟開始定期入貢日本。
皇后攝政62年,新羅王未入朝進貢,皇后派遣襲津彥討伐新羅。攝政第66年,再度遣使赴中國。皇后攝政第69年於稚櫻宮駕崩,享壽100歲,隔年葬於狹城盾列陵。
現代研究與懷疑
主條目:卑彌呼
《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云:「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郡,求詣天子朝獻,太守劉夏遣吏將送詣京都。其年十二月,詔書報倭女王曰:『制詔親魏倭王卑彌呼:……』」。《日本書紀》第九卷云:「(神功皇后)三十九年,是年也,太歲巳未。」。《魏志》云:「明帝景初三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男斗米等詣郡,求詣天子朝獻。」
由於《日本書紀》提到皇后曾遣使赴中國入貢,傳統上認為神功皇后是歷史上實際存在過的人物,甚至主張皇后就是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但太平洋戰爭以後,日本興起疑古的風潮,神功皇后這為傳奇人物也被逐漸受人質疑,有人從而主張她是從皇極天皇和持統天皇等女天皇生平塑造出來的虛構人物。至於《日本書紀》中關於神功皇后攝政其間曾數次赴中國入貢的描述,現今被認為是《日本書紀》的寫作者為了湊合大和朝廷和「卑彌呼」之關係而編造出來的內容。
中國吉林出土的廣開土王碑所記載的日本於辛卯年征韓之事,其時間與神功皇后的事蹟不謀而合,古時候被認為是神功皇后存在的佐證,而今學術界則認為只是巧合。為了避免天皇之位於歷史上長時間空置的情況,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將神功皇后視作天皇或準天皇的地位,也曾在明治維新時期發行印有神功皇后肖像的紙幣。此故事在1880年代正式寫入教科書,直到太平洋戰爭後才廢除。
世數爭議

大日本帝國時期的郵票(1908年)
神功皇后一度被記入天皇世數,作為第15代天皇,而《大日本史》則駁斥其說法。其文曰:「按仲哀之崩,天下無主,皇后奉遺腹,以號令四海,稱為胎中之帝。然應神既生,宜立為天子,而立為太子,名實不正。皇后疑乎即真矣。後世徒見其跡,遂列皇統世次,大失舊史之旨。《古事記》歷敘帝王治天下,宜以應神接仲哀之後,不數皇后。至於《日本紀》,則特書曰攝政元年,其義亦嚴矣。且女主即真,如推古、持統,皆稱天皇,而皇后則否。其後議定追諡,亦曰神功皇后,而不奉天皇之號。由是觀之,其不宜列於帝紀審矣。雖然,仲哀、應神之際,皇后稱制,實行天子之事,故今不沒其實,備後舉動於二帝本紀,而不別作皇后紀。」

圖片搜尋結果

神功皇后帶孕出征:日本「花木蘭」竟是對外侵略鼻祖
2015年06月15日 

  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作為資源貧乏,國土有限的島國,日本人一直是十分具有侵略性的,在歷史上,它不僅時常侵略朝鮮半島,更意圖染指中國,將其變為日本人的殖民地,由此可見,日本的侵略性早已根深蒂固的存在於其國民心中。
  那麼,日本人這種根深蒂固的侵略思想始於何時?又是誰開創了日本對外侵略的歷史?
  通過翻閱史料,我們會發現一個十分令人震驚的事實,開創日本對外侵略歷史的,竟然是一位女扮男裝、「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日本籍「花木蘭」!她甚至在身懷六甲之時仍親自帶兵遠征,上演了一出穆桂英帶孕掛帥的「好戲」,真乃「巾幗不讓鬚眉」。她三次入侵朝鮮半島,開創了日本海外拓展領土的先河,堪稱是日本對外侵略的開山鼻祖。她就是日本赫赫有名的神功皇后。
  神功皇后(約公元170年~269年),本名氣長足姬尊,是日本(當時中國史書稱其為倭國)第十四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其父是開化天皇的玄孫息長宿禰王,也算是皇家子女了。《日本書紀》上記載她「幼而聰明叡智,貌容壯麗,父王異焉」,說她從小就聰明俊美,異於常人。她在丈夫仲哀天皇去世後長期攝政達69年之久,權傾一時,是日本史上首位女性統治者。
  關於神功皇后丈夫仲哀天皇的死,《日本書紀》中也有記載:仲哀天皇在位的第八年,因為本土內有一個小國叫熊襲國的,不對天皇朝貢,他就決定起兵滅掉它。在他與群臣討論作戰計畫時,神功皇后也參加了會議,她說神托我對你們說:熊襲國地方貧困落後,能撈到什麼呢?不值得一打,倒是海外有個「處女之睩」叫做新羅國(當時朝鮮半島有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主要國家,新羅位於半島南部),遍地是「金銀綵衣」,如果天皇御駕親征,定能兵不血刃的令他們臣服。天皇聽得一頭霧水,於是就登到高處向神功皇后指的方向眺望,卻怎麼也看不到地方,所以也就始終未出兵。第二年仲哀天皇死去,書中說他是因未聽從神的旨意,激怒了天神,遭到神遣。
  《日本書紀》是日本留傳至今最早的一部正史,原名《日本紀》,時間從傳說中的神代到持統天皇即公元700年前後的歷史。全書共三十卷。當時漢文是日本的官方文字,所以該書採用古漢字編纂,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但書中所記載的天神托神功皇后之口勸說天皇攻打新羅國,又因未按神的旨意去辦而受到神的懲罰,這當然有傳說的味道,神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皇后假托天神之口來達到自己的意願主張,倒是是極有可能的。借神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是古時慣用的手法,因為那時的人並不像今人這樣開化,「天神之命」也許是統一思想實現目的的最好載體。不管怎樣,從這段史料中足以看出這個神功皇后是善弄權術的,並且骨子裡就具有侵略尚武的本性。
  有史學家考證神功皇后就是《三國誌·魏志·倭人傳》中的卑彌呼。《三國誌》中是這樣記載的:「和曹魏往來甚密的倭女王,能使鬼道,以妖惑眾。漢桓靈年間,倭國大亂,男主不能服眾,而卑彌呼以鬼道平定內亂登上王位」。如果卑彌呼真的就是神功皇后的話,那麼裝神弄鬼看來確實是這位皇后政治上的慣用伎倆。
丈夫死後,神功皇后主持朝政,立刻開始展演她的「文治武功」,她不但令熊襲國臣服納貢,還親自征討其他不服的小國,很快便穩住了國內局勢,其手段可見一斑。為了覬覦許久的「處女之睩」新羅國,神功皇后攝政期間曾三次西征朝鮮。《日本書紀》記載:她為應驗神靈之語,「以海水洗髮」,結果頭髮分成兩邊,梳不攏了。皇后「因此結髮為髻」,「扮成男子相貌」,這有些像後來中國歷史上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不過她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目的是征服別人,不斷擴張領土,獲取更多的財富。喬裝改扮後,她對臣民宣佈征討令,並親自召集兵士進行操練,誓師西征。
  就在丈夫死後的當年九月,身懷六甲的神功皇后親自帶兵第一次攻打新羅,很有些穆桂英帶孕掛帥的味道,不同的是這位一向好裝神弄鬼的皇后,「取石插腰而祈之曰:事竟還日,產於茲土」,臨行前她將一塊石頭綁在腰上,以期「和魂」能保佑她的戰船,保佑她凱旋後能順利回國生孩子。由於事發突然,毫無準備的新羅王嚇破了膽,居然還未開戰就身穿素服、自備白旗到神功皇后船前請降,於是神功率領大軍進入新羅國都搜括搶略一番後,親自將利矛插在新羅王宮前面,著實風光了一把。隨後在新羅國設置任那府,派兵戍守,還向新羅王規定每年要向日本朝貢,然後率大軍載著八十船戰利品回國。另外兩國百濟和高句麗聽到此事後,派探子觀察了一下神功的軍隊,感覺不是對手。於是迫於神功之威,也相繼入朝進貢,兩國國王還親自拜見神功皇后,並稱「從今以後,永稱西蕃,不絕朝貢」,意思是永遠做你們的藩屬向你們進貢,自此朝鮮三國全部對日稱臣。返國後兩個月,神功皇后產下一子,即日後的應神天皇。
  第二次征新羅原因更是可笑,更能看出神功的好戰本性。一次百濟和新羅使者一同入朝納貢,新羅的貢物又多又好,百濟貢物卻又少又劣,神功便質問百濟使者,使者答覆說貢物在途中被新羅劫走了,新羅現在的貢物就是百濟的。為此,神功再次討伐新羅並大破之,算是替百濟討回了一個「公道」,自此百濟更是對日本俯首帖耳。並稱:「自今以後,千秋萬歲,無絕無窮,常稱西蕃,春秋朝貢」。
  第三次征討,原因也很簡單,是因為新羅王沒有按時入朝進貢,神功皇后立刻「遣襲津彥擊新羅」,派遣襲津彥討伐新羅。這神功確實夠霸道。
  神功皇后攝政期間,三次入侵朝鮮,堪稱日本歷史上開展對外侵略的第一人

親征朝鮮的神功皇后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有個替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卻少有人知道日本居然也有個「花木蘭」,不同的是,中國的花木蘭是替父從軍,是為了保家衛國,被迫女扮男裝,加入到血腥的戰場上的。而日本版的「花木蘭」則完全相反,身為大權獨攬的皇后,她完全沒必要深入到血腥的戰場,然而,在其內心強烈的侵略思想支配下,這位神功皇后最終還是走上了對外侵略,血腥擴張的道路,開創了日本對外侵略的歷史。
  當然,換個角度看,神功皇后在日本備受推崇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她在征伐新羅時曾把書籍從朝鮮帶回日本,百濟國王也相繼把文字和儒學傳到日本(當時朝鮮使用的是中國的漢字),因此漢字漢文在日本上層階級之間得到逐步推廣,漸漸成為日本的官方語言和文字,這對日本文化的發展還是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

「日幣五千元」肖像畫樋口一葉跨刀出演新款PS4廣告?

有日本廣告能超越日本廣告,日本人獨特的幽默感這次又要讓你笑瘋了。這次居然連日幣5000元紙鈔上的歷史人物也來攪局?

看完是不是嘴角失守了呢?根據《巴哈姆特》指出,如此有才的廣告是由預定要在9月15日發售的PlayStation 4 / PlayStation 3 平台 RPG 遊戲《女神異聞錄 5(ペルソナ5)》,為配合同(15)日發售的薄型化 PS4(PS4 Slim)主機,合作推出的。

那麼,為什麼會是日幣5000元呢?那是因為PS4 Slim的價格從原本的34980日圓降至29980,剛好是5000元日幣,所以這支廣告便以音樂劇的形式結合了《女神異聞錄 5》與PS4 Slim主機。

這支廣告迅速在日本及台灣爆紅,對於即將上市的PS4 Slim主機也達成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遊戲情報部落格《吹著魔笛的浮士德》也在臉書粉絲專業上提供了「不負責任歌詞翻譯」,可以看出,就連歌詞都相當地無厘頭。

「PlayStation 4要34,980 圓

圖片搜尋結果

「樋口一葉」的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2004年11月1日將樋口一葉選為新發行的5000日圓面額紙幣上的肖像,為第一個成為日本紙幣上的女性人物

樋口一葉(1872年5月2日-1896年11月23日),生於東京,原名樋口奈津或樋口夏子,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性小說家。樋口一葉是日本平安時代一千餘年後出現的第一位女作家。因肺結核病逝,得年24歲。[1]
生平
樋口一葉出生於東京府(今東京都)。樋口一葉為家族五兄弟姊妹中的二女,父親樋口則義是個從農民晉身的下級官吏,深明知識能改變命運的道理,期望兒女能學有所成,可惜母親樋口多喜思想保守,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樋口11歲還沒念畢小學便被迫輟學。14歲那年才在父親的安排下學藝於當時軍政要人等特權階級的家眷才能入讀的中島歌子開設的萩舍。[1]
1893年7月全家為生計搬至下谷區龍泉寺町經營雜貨店,店子雖然只經營了九個月,但此期間的生活與接觸的人與事對她的寫作歷程影響最大,期間她經常到圖書館借閱研讀古典文學著作如《萬葉集》、《古今集》、《新古今集》等,為其文學修養打下基礎。樋口於1891年跟隨朝日新聞的記者半井桃水學習寫作技巧,並在同年秋天取「一葉」為筆名發表作品,兩人並相戀,但終因保護名節而主動斷絕了來往。樋口在1895年9月於文藝俱樂部發表了多篇擬古文作品,獲得高度評價,有「現代紫式部」之譽。[1]
1894年3月左右樋口一家搬至本鄉區丸山福山町生活,樋口並開始發表受日本文壇注目的作品《青梅竹馬》,作品細緻描繪兩名青春期男女若即若離的青澀愛情故事,極具美感;但樋口於1896年4月感到身體有異,8月接受診斷為肺結核,11月23日早上在本鄉區家中逝世,結束了短暫而璀璨的一生,在日本文學史上被稱為「奇蹟十四個月」的作家生涯,死後葬於東京都杉並區家族墓中。[1]
日本銀行於2004年11月1日將樋口一葉選為新發行的5000日圓面額紙幣上的肖像,為第一個成為日本紙幣上的女性人物。[1]
作品風格
因為她的作品多為彷古文形式,而非白話文,較難看懂,加上其作品因為題材的關係沒有列入日本學校教育之相關教材中(列入課本範文或參考介紹等),故不少日本民眾對樋口的作品較陌生。她的作品多為感性描述在家父長制下的日本婦女,為生活而吃盡苦頭的主題,內嵌上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所見所聞,再加上作者賦與的批判。故事於今細讀也不覺過時,且寥寥數字卻顯筆觸之細膩,體現她驚人的觀察力,也讓她成為女性文學的先驅作家。
百年千秋
1996年為紀念一葉百年千秋,出版界重新組織出版《樋口一葉全集》(和歌集、日記書信集、小說集,由築摩書房出版),部分作品有日語白話文翻譯本;在東京都台東區龍泉三丁目設立了「一葉紀念館」,她亦成為了2004年11月發行的新版五千日圓紙幣上的人物。同年2月台灣洪範出版社出版由林文月翻譯的首本樋口作品《十三夜》,另外樋口的一些作品,林文月翻譯並發表至《聯合文學》雜誌中,如《比肩》(1998年1月)、《濁江》(1998年9月)。

---------------------------

在2004年,日本銀行發行了E號券的新版五千元紙鈔。最令人矚目的就是紙鈔上的肖像從新渡戶稻造(にとべ いなぞう,1862-1933)改為了樋口一葉。

以前雖然也有用過女性肖像(神功皇后和紫式部),但自從改為日本銀行券制度後,這是第一次採用女性做為紙鈔的肖像。而五千元的背面,也從逆富士山變成了尾形光琳的燕子花。我想新渡戶於富士山之雄偉,樋口一葉於花鳥之優儀,這實在是相應稱的對比。

樋口一葉(ひぐち いちよう),1872年5月2日出生在東京,本名なつ,戶籍名奈津,為家中第五子。作為一個明治時代的文學家與知識人,樋口一葉的最大特徵在於她是最初的女性職業作家,而她所有發表的作品都集中在1年2個月之中,不是因為江郎才盡,或是退出文壇,而是天妒英才、紅顏薄命,她的生命之火只燃燒短暫的24載。樋口一葉因肺結核死於1896年(明治29年)11月23日。

短暫的生命卻孕育出多數的傑作,如曇花一現,流星劃過天際,更令人感到無比的哀傷與不捨,而樋口的早逝與其困苦的生活有關係。她終身以身為士族的優越感為傲,並恥於勞動工作,但她的父親經常經商失敗,搬家多次,面對當時那種上下階級的分殊,更使她充滿矛盾與對立。在她17歲時,父親樋口義則便因為經商失敗而死去,她便成為戶主,承擔起養家活口的重任。從那時開始她為了實際的收入而決心寫小說

女性的多愁善感與混雜的自卑情緒,家中實際的經濟壓力與整個社會的現實,再加上她依舊是位不過二十歲的少女,自然也充滿了白馬王子般的少女情懷,如此既浪漫又現實,青春的憧憬混雜著社會的苦悶,這都使一葉的作品不僅代表了明治時期的女性像,更凸顯了當時從封建到開化,整個明治過渡時代的不確定性。樋口一葉之所以令人懷念,正在於某種纖細的、矛盾的、又感性的特質,這實在是身陷自我矛盾對立的日本人中,某種最深處渴望的性格。

而我寫篇短文,除了簡單介紹一下樋口一葉外,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有一次我拿起日幣五千元券時,看到樋口的肖像時,突然有一種感覺,她長的好像一個人..........

圖片搜尋結果

THE 歴史列伝〜そして傑作が生まれた〜|BS-TBS - https://goo.gl/41lKCV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確有這樣的事,書與書之間有幻靈術,你在讀這本呢,那本就急叨叨的過來了,不招呼不行啊,就與之負暄幾句,茶盞間就忘了老客,實在難為情,真是「一枝簪不住,推道帽簷長」。好看的書,就是如此讓你服服帖帖的挨身過去,而將眼前手邊的暫時晾到壁角裏,這本《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就是這樣好看的書。

樋口一葉,古日本最末的女性作家,日本文學史最短壽的小說書寫者,身世蹇涼,父疫兄異,母女三人折縮於東京貧民區,靠代人洗濯衣物及縫紉衣裳維持生計。其後,因一葉眼目近視,不宜裰衲,便借助「萩舍塾」中習得的文藝教養,開始專事小說。十九歲取得「一葉」筆名,二十歲發表處女作《闇櫻》,至二十四歲因肺結核卒世,遺留小說二十二篇,日記七十餘冊,和歌詠草四千首。明治時期「文壇之神」森鷗外公開說過:「世間若有人譏笑我是一葉迷,也不管。我要奉送給她真詩人的頭銜。」

谷崎潤一郎在《饒舌錄》中說的很白:「排除情節的引人入勝等於拋棄小說這一形式所具有的特權。」這種為經典文學辯誣的做法,至少明確了一些事,比如情節未必抓扣卻也頂好看的小說,很可能是書寫者的天賦用心和語感你更覺傾慕,這樣的字章,我們不把它叫「小說」好了,一來同「講故事達人」扯帽子,實在是羞;其次後現代小說理論也可倒翅歇息。一葉的小說作品,情節無欄無杆,語言典雅遁純,每一篇讀來都如白足徐步十分貼肉。小說所寫女性的歸結泰半銜聲茹氣,腆默將就,或賣色藝,或忝為簉室,這些原本處理起來淚臉婆娑泣聲夾纏的苦情段落,被一葉祛掉很多不必要的刺斑,甚至留白,關鍵處果決一收,直接切至室外,似關門斷恩義,其效果反而愈彰。書中所選十個篇目,精華俱在,加之林文月的譯筆實在是好,有時竟恍惚將二人疊合起來考慮,配合如此盡意,到心到肺,怪不得書末林女士擬想與一葉錯亂時空的咖啡館對話,讀之竟莫辨幻偽。(小提一句,書中七幅林文月手繪插圖,儘管幾張非相體而裁,卻也配極。)

一葉低保的物質生活和短絢的小說書寫,格格不入卻又相互奉有餘補不足。如果沒有父親事業失敗,家道中落,就很難猜到「一葉」會不會把小說當成餘生惟一的志業,更不會有《十三夜》中除了選擇吞忍悲苦別無他途的阿關;如果沒有同「伯樂」半井桃水,亦師亦友亦情人的關係,迫於世逼,沒得做,就很難想像《下雪天》裏的桂木一郎、《濁江》中的結城朝之助會是另一副怎樣面目;如果沒有下町的販夫走卒、街架巷毆、娼召妓喚於她眼前耳邊嘈碎不已,筆底下便拖寫不出《比肩》裏吉原一地那些冷熱無度的虛浮人生和孩子們荒腔走板擺弄成人世界淫猥儀式的哀傷莫抑。

《比肩》一篇被看成是樋口一葉的傑作,內地早年出過單行本將之譯作《青梅竹馬》,美登利從佻達的少女,經歷月經初潮,意味著不久將以一個女人的身份面對習藝賣笑的生涯。而其心上人信如亦將改換袍色加入僧侶行列。作為小說高潮的雨中紅色友仙染布片的場景,一再給初讀者以撼動,即便回頭再看,也是美極的電影場面,衝擊力可想而知。而此小說最得我心的,恰恰是那些快要告別童年進入成人期或脫稚未成已青春騷動的少年,于街頭巷尾胡作非為,將人世的無奈過早的扭曲展示。日本後現代批評的掌門人柄谷行人在其名著《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中如此寫道:「雖非為兒童所創作,卻寫了兒童之事的優秀作品,這就是樋口一葉。她寫的不是青春期,而是孩子直接滲透到小大人的世界而產生的一個裂痕……樋口一葉乃是寫了孩子時代卻避免了「幼年期」和「童心」這種顛倒的惟一作家。」難怪在讀《比肩》之時,頭腦中調動的畫面竟然是侯孝賢「青春四部曲」的雜糅影像,而一直沒有找到合理解說的這些飄逐畫面,也依憑著一葉的力道,在柄谷行人的眼光中得到了目前為止最接近內質的述解。

閱讀的快慰應該就是這樣吧,打通了壁壘,從晚開的花色中見到了早春的陽光濃度。如若給小說寫點評述文字,八成是踮著腳尖眺望之知性忍耐的結果,那麼介紹樋口一葉,可以忍耐的更長一些,世間若有人譏笑我是一葉迷,那我也不管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