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can help !我國援外稻米量創新高 達3.3萬噸
台灣生產最多的糧食就是稻米,自給外近年還外銷到日本,也將米糧提供給其他需要糧食的國家,去年我國援外稻米量創新高。(資料照)
獨家》Taiwan can help !我國援外稻米量創新高 達3.3萬噸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XQxoD
2022/05/06 11:49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Taiwan can help !」受全球糧價高漲影響,許多較貧窮的國家人民陷入挨餓危機,台灣生產的農作物以稻米為最多,且生產的米糧自給有充分餘裕外,歷年也會將碾製好的糙米援助給有糧食需求的國家,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去年援助國外稻米的總量達3.3萬公噸,較往年援外的2.2萬公噸成長1.5倍。
受烏俄戰爭與武漢肺炎疫情塞港影響,糧食價格飆漲,許多國家更祭出上游原物料的出口禁令,各種措施讓糧食價格難以看到天花板,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指出,高糧價將加劇更多國家的飢餓危機,世界銀行也警告,高糧價恐對中低所得國家造成長久性傷害,會有4千萬人陷入極度貧窮的境地。
台灣本身生產稻米甚豐,加上農耕、育種技術進步,每年稻米有兩期作,以去年而言,稻米耕種面積約26萬公頃,年產量達138萬噸以上,我國稻米的產量不只可餵飽台灣所有國民的胃,還能有8個月的儲糧以保障糧食安全,也從不吝於對需要糧食援助的其他國家伸出援手。
胡忠一表示,疫情爆發後,有些國家確實更貧窮,或是面臨難以取得糧食的情況,該署接獲外館回報,都會統計該國需要的米糧數量,並和船運公司聯絡,將碾製好的糙米運送到需要的國家,台灣土地種植出的稻米,援助的國家遠及南美洲,很多國家如孟加拉等,甚至都和台灣沒有邦交。
「以前台灣會派農耕隊到邦交國提供協助,直接教導當地民眾如何栽種作物,現在因為國際情勢關係,邦交國減少,但需要幫助的國家不會因為兩國沒邦交,人民就不會餓肚子。」胡忠一說,去年援助國外的稻米數量達3.3萬公噸,較往年2.2萬噸增加許多,今因為世界兩大糧倉之一的烏克蘭、俄羅斯發生戰爭,他評估,今年援外的稻米可能又會比去年更多,不過一切還是要看外館回報當地的需求再做統計。獨家》Taiwan can help !我國援外稻米量創新高 達3.3萬噸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XQxoD


多養活4億人口 雜交稻高產能成果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旺報【記者李鋅銅╱綜合報導】
大陸已為全球數十個發展中國家培養了數千名技術人員,他們回國後成為當地推廣雜交水稻的重要骨幹。袁隆平農業高科技公司副總裁謝放鳴表示,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2億畝水稻田,如果一半稻田種上雜交稻,按每畝增產150公斤計算,增產糧食能夠多養活4億多人口。
印度是全球人口大國,每年要增加大米產量150萬到200萬噸,才能滿足不斷成長的人口需求。以稻米為主食的馬來西亞,目前仍需進口大米,目標是在2020年讓大米自給自足。大陸研發的高產雜交水稻解決了這些國家的問題。
2016年印度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300萬公頃,若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傳統水稻相比,雜交水稻產量可提高15%到30%。在非傳統水稻產地的非洲,雜交水稻的優勢更為明顯。奈及利亞的試驗田裡,水稻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1.8噸,但種雜交水稻每公頃可收穫6.8噸,是先前產量的3.7倍。
在蒲隆地,大陸援助的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基地,今年初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單位的聯合考察。中國專家組組長楊華德表示,在蒲隆地的示範田平均產量達到每公頃12噸以上,達當地平均產量的3倍。
「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雜交水稻增產增收潛力巨大。」謝放鳴表示,大陸以外的水稻種植面積95%分布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大陸雜交水稻的高產能成果正在與世界共享,幫助更多國家應對糧食危機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許文龍先生雕塑磯永吉教授半身胸像

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先生輾轉得知本系致力於保存及宣揚蓬萊米研發的歷史,同時也是蓬萊米之父─磯永吉教授學術傳承之所在,因此慨然贈與本系一尊許董事長親自雕塑之磯永吉教授半身銅像,嗣後再捐贈蓬萊米之母─末永仁技師半身銅像一尊,希望藉由銅像的展出,能對更多人傳述這段改變臺灣命運的偉大事蹟。

圖片搜尋結果

蓬萊米之母─末永仁

圖片搜尋結果

蓬萊米之母─末永仁

日本稻栽種在台灣無法突破困境,讓長期研究心力交瘁的末永仁先生有退縮的念頭,磯永吉先生不僅一再給與經費支持,並真摯地鼓勵他繼續向前「人在最艱困痛苦煎熬環境下,要用理智冷靜思考必能解圍克服,寧慢勿急,放鬆心情,追索探尋其凝結的瓶頸進而予以突破,此乃研究者一生在受人讚揚掌聲中得到最高的榮耀與快樂」,之後當整個稻作改良大環境氛圍丕變,新時代來臨時給那些蓄積深厚實力,並在瞬間迸發的人,末永仁先生微妙的因緣際會已悄然跟隨新時代的腳步到來。當偉人蓄勢待發,這股偉大的力量將非常嚴厲且果決地行動,使他能見一般人所無法瞧見的機會。~摘自「靦腆的育種家---蓬萊米之母末永仁」、謝兆樞教授著

1904-1905日俄戰爭,日本面臨嚴重糧食短缺問題,希望台灣稻米能輸出到日本,吃不慣台灣在來米的日本人,日本對於殖民地的台灣稻作改良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全部改為日本米,另一派則認為以在來米為基礎作改良,第二種的想法較具優勢。因為原屬溫帶的日本稻子在台灣生長,夏天很容易得稻熱病,用日本習慣的插秧法到台灣種,結果植株沒長幾片葉子時,就因對「日長敏感」,而抽穗開花,結的米粒小又少,根本沒有品質可言。

首先用最簡單的「純系分離」法改良在來米,把一堆在來米先就外觀及特色分放不同堆,例如紅色的一堆、短的一堆,讓他們分別繁衍,使紅品種、短品種愈來愈純。之後也試作「雜交育種」,將A品種與B品種交配,雖希望來米像日本米短圓一點、口感軟黏一些,但沒有一個能達到預期效果。

末永仁先生1886生,福岡縣人,高農畢業( 相當於現代高中),1910年24歲渡海來台,擔任嘉義農事試驗場擔任基層技師工作,勤勉地從事稻米改良。2年後東北帝國大學農科畢業的磯永吉先生來台擔任農業試驗所技手,因賞識末永先生的研究,在1914年帶著末永仁先生一起到台中上任,磯永吉先生擔任米質改良技師,指導台中州內農業,末永仁先生則擔任台中州農業試驗場主任,每天走1.5公里的試驗田步道,中午吃著妻子送來的便當,晚上繼續研究稻米改良。

平澤龜一郎先生看到竹子湖氣候與九州相似,陸續引進的日本稻試種,最主要是「中村」品種,然而離開竹子湖的氣候與環境,其它地方試種都失敗。1923年末永仁先生提出「幼苗插植法」(原本日本是當苗很大才插秧,約60天6片葉子以上),不要等秧苗那麼老才種,克服只能在竹子湖栽種的困境,「中村」種的栽種面積比前一年增加6倍,並逐年增加,但仍無法克服「日長敏感」的問題。

註:「日長敏感」指水稻對日照的時間長度敏感,台灣日照時間比高緯度的日本來得多,日本稻在台灣栽種往往發育尚未完全就提早抽穗,產量與品質非常差。

1925年總督府決定放棄在來稻的雜交育種作業,轉而以日本稻為培育重點,1926年由日本稻「伊予仙石」純系分離選出的耐病性品種「嘉義晚二號」取代「中村」普及全台,同一年,伊澤總督將台灣生產的日本種稻米命名為「蓬萊米」進入日本稻新時代。

早在1922年大規模的日本稻雜交育種已在台中州農事試驗場進行,大都以譜系法選單株,這些雜交組合中,最有名的是末永仁先生在 1924年所做「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台中 65號」。在新米發表會上,米粒晶瑩,米質柔軟,會場所有來賓個個讚佩鼓掌聲四起,末永仁滿臉通紅,只靦腆答禮稱謝。

「台中 65號」具高產、良質、抗稻熱病、適應性強,最大的特點是「對日照鈍感」,不會提早抽穗,第一、二期作均適合栽培,旋即取代「嘉義晚二號」在竹子湖原種田採種、推廣全台。

1935年「台中65號」在稻米改良比賽獲得第一名,逐漸取代秈稻成為台灣水稻栽培主流,曾推廣至硫球、尼泊爾、伊朗等地大規模栽培,為早期最重要的蓬萊米品種,也是現今台灣大多數水稻品種的祖先。

末永仁先生1927至1939年擔任台中州農事試驗場場長,1937年應砂勞越國王邀請前往婆羅洲北部指導稻作感染結核病,1939年於田間作業中倒下去世,享年53歲,1941年農事試驗場(今日的舊台中農改場位置) 設立末永仁先生的胸像做為紀念,戰後被國民政府拆除。

2012.10.28拍攝:中間穿黑衣服為末永仁先生的孫子—末永邦仁先生、台大老師們及磯小屋志工合照,他特別到台灣看幾個末永仁先生工作研究相關的地點,家族情誼真讓人感動。他身旁為曾擔任台中農業改良場場長的謝順景老師,知道他來台消息,主動連繫現任場長協助接待與解說,讓這次行程十分圓滿。

「育種,端看你要什麼,然後朝這個方向去做改良的工作」,沒唸過書的遠祖授獵、遊牧,採集禾本科的植物吃,因每次採很麻煩,成熟的種子容易掉落發芽,於是他們選那些成熟時不會掉落又大顆的種子來種看看,就這樣一代代慢慢選育出方便採集又大的種子。

回顧末永仁先生的育種研究,雖「龜治」具有較佳的抗稻熱病,但「龜治」與「神力」這兩個品種與當時所有引進台灣的日本稻一樣,對日長呈現極度敏感,然而雜交的後代「台中65號」卻具對「日長鈍感」的特性,研究發現是「台中65號」選育過程中,有一些後裔的個體有台灣山地旱稻品系「日長鈍感」的基因(這兒打破秈稻與梗稻雜交不親和、機率微乎其微的特性),「上帝為人生所創造的夢想和充足預備遠遠超乎想像」,遺傳變異實在太浩瀚、太神奇。

謝兆樞教授比較「育種家和分子生物學家的不同」, 分子生物學家直接針對基因組選種,不受環境多變影響,只需扮演科學家角色;而育種家面對複雜未知的環,除具科學家的知性、求真的堅持,還須具藝術家的感性,有時須絕決、有時候悠然、有時浪漫 …等,而這些無法量化的內涵,屬於私領域的修行與養成。希望末永仁先生的故事,能鼓勵大家先成就自已的部份,充滿信心、擴大視野,在時機來臨時掌握到上天的恩賜。

如何使用機械式計算機來計算基本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及進行開根號。磯小屋 典藏文物 一 TIGER 計算機 2016 10 3
日治時期, 磯小屋蓬萊米研究使用機械計算機之操作方式

--------------------------------------------------

圖片搜尋結果

黃朝琴臨時動議為請省政府贈送磯永吉博士終身食用蓬萊米案送請省政府辦理

-----------------------

File:Workshop of Advanced Academy of Agronomy and Forestry.jpg

磯永吉(1886年11月23日-1972年1月21日),本籍日本廣島縣。台北帝國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教授,農業家。1925年和末永仁利用臺灣在來米成功改良成蓬萊米,讓臺灣農民大幅增加收益。今臺灣食用的稻米仍為該品種。被台灣尊稱為「蓬萊米之父」。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蓬萊米誕生之地(磯永吉紀念室)。
1886年11月23日生於廣島縣深安郡(今福山市)。1911年畢業於北海道札幌市的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今北海道大學)農業科系。1912年前往臺灣,任職於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擔任技手工作[1]。
1913年,與時任台北廳農務主任的平澤龜一郎發現大屯山山麓火山堰塞湖盆地的竹子湖,此發現促成後來在此開啟日本稻與台灣蓬萊米的種植、採種與推廣的試驗[2]。
1914年升任技師。在台中州農事試驗場〔當時仍由台北高等農林學校主持〕,擔任米質改良農務技師,指導及監督台中州內的農業。任內指導末永仁(すえながめぐむ、1885-1939)進行臺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其後末永仁於1924年為了克服稻熱病進行了「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臺中65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
1919年赴歐美各地研究[3]。1921年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1927年獲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1928年再度赴歐美各地研究。1928年轉任台北帝國大學農業科系,以「臺灣稲の育種學的研究」獲博士學位,其研究成果直接導致當時之在來米產量提升,同時促成後來的蓬萊米育種獲得成功,並以此研究報告獲頒1932年日本農學會農學賞。
1930年升任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作物學)教授兼大學附屬農場長,至1934年為止。1937年至1939年再度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場場長[4]。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技術顧問,他是少數留台的日本人。
1954年完成其畢生代表作《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一書,並以〈亞熱帶稻育種之研究〉(亜熱帯における稲の育種に関する研究)之題目獲頒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
1957年6月28日,以71歲高齡退休;同年7月29日下午二時半至五時,農業界人士假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歡送會,中日文化經濟協會、全省各級農會、林產管理局、雲林縣長林金生、在台學生代表等致送紀念品,包括錦旗、簽名冊、鏡框等富有紀念性之物。[3] 臺灣省政府為感謝他對臺灣農業無可替代的貢獻,由台灣省議會動議每年寄送蓬萊米一千兩百公斤到日本芝浦,直到過世為止[5]。磯永吉為感謝台灣省政府所給予之優遇,8月14日亦贈新台幣二萬元,以每年之利息半充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稻作多收競賽第一名優勝者副獎,半充台大及台中農學院農藝系優秀學生獎學金[6]。8月28日下午四時,偕同夫人搭乘民航公司班機飛返日本[7]。
歸國後,定居山口縣防府市,以山口縣專門委員身分指導山口縣農業實驗場的研究者;並從1958年起擔任山口大學的熱帶農學論課程。1972年1月21日逝世於岡山縣,享年85歲[8]。
2003年,在磯永吉小屋發現磯永吉親筆手稿與文物,還有兩百多件的古典農學儀器,更正台灣稻米發展史的錯誤訊息。過去普遍認為蓬萊米台中65號育成者是磯永吉,但從文獻上證實育成者是「台灣蓬萊米之母」稱號的末永仁[9]。
紀念
2009年7月28日,磯永吉在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研究室,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並經臺灣大學農藝學系修繕整備,命名為磯小屋,自2012年3月起定期限定開放內部參觀[10]。
2012年3月10日,奇美集團總裁許文龍致贈磯永吉與助手末永仁的胸像予臺灣大學[11]。

---------------------------------

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手稿曝光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06-10-24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被稱為「台灣蓬萊米之父」的日籍教授磯永吉,日治時代起在台工作長達四十六年,他遺留在台大農藝系的手稿、調查紀錄及農業文獻兩年前轉贈台大圖書館,近日經過初步整理發現,許多都是亞洲近代農業史的第一手珍貴史料!
台大校史館助研究員張幸真指出,磯永吉不但是讓台灣水稻耕種邁向科學培育的關鍵人物,調查足跡還遍及福建、海南島和東南亞,因身兼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所長和台大前身的台北帝大講座教授,日治時代總督府的農業相關公文,均送到台北帝大給他批准,如今保留在台大圖書館的文獻紀錄,不少是全球僅此一件的正本寶物。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賴光隆指出,日治時代台灣水稻以在來米為主,從日本引進的稻種一直難以在台栽培成功,磯永吉耗費十多年的田間實驗觀察,先把當時良莠不齊的一千多種台灣稻米,嚴選出三百多種限定栽種,再用日本稻種雜交選育出能在台灣生長的「蓬萊米」,大大提高台灣稻米的品質和產量。
賴光隆強調,磯永吉的貢獻不只在台灣,他長期累積的農業研發成果,結集成英文版的「亞熱帶稻米與作物輪作」,堪稱亞熱帶農作的聖經。六○年代我國透過聯合國糧農組織贈送印度的蓬萊稻種,也因此在東南亞試種成功。
磯永吉研發改良的還包括甘蔗、地瓜、木瓜、亞麻、咖啡、小麥和豬雞品種等。因對台灣農業發展舉足輕重,光復後磯永吉是極少數沒被遣返日本、反被留用的日籍教授,一九五七年退休回日本時,我國政府為酬謝他對台灣農業的貢獻,由省議會決議贈與他終生食用的蓬萊米,每年專程寄送到日本,直到他過世為

磯永吉 蓬萊米之父

2016-09-08

磯永吉,1886年出生於日本廣島,1912年渡海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1914年晉升為技師。

1915年任職臺中廳技師,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廳內的農業,尤其是稻米的生產與改良。任內指導末永仁(1886~1939)進行臺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1929年選出「臺中65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

  • 台灣大學農場「磯小屋」。(記者邱俊福攝)

    台灣大學農場「磯小屋」。(記者邱俊福攝)

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1945年戰爭結束後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1957年始以71歲高齡退休返日。

磯永吉奉獻畢生心力,使臺灣米舉世聞名,被臺灣人尊稱為「臺灣蓬萊米之父」,退休之時,臺灣省主席嚴家淦先生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景星勳章,同時省議會亦提案通過贈與磯氏終生食用蓬萊米每年1200公斤。

資料來源:「磯小屋」官網

----------------------------------------------

台灣蓬萊米問世88年 台大辦米壽紀念
2014-04-24 14:07:53

圖片搜尋結果

由右至左前三人分別是:磯永吉教授(白衣)、大島金太郎(立者,臺北帝國大學教授兼理農學部長,另兼任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長)、末永仁(台中65號育成者),左側兩人則為磯永吉教授的學生

------------------------------

在來稻的時代

在距今3000-5000年前的臺灣史前文化遺址中,目前已發現許多史前稻作的痕跡。

經鑑定分析後,考古學家發現這些史前稻種的來源頗為分歧,主要可能的傳入途徑有三:一是由中國東南地區傳入;二是由臺灣本土的野生稻-鬼稻,選拔馴化而來;其三則是由爪哇一帶傳入。然而除了土生土長的野生鬼稻,仍可零星在野地被發現外,這些曾經出現在史前文化中的稻種,都已經消失無蹤。

近代臺灣稻作文化的開展,則要由明清時期中國閩粵地區的移民,以及他們所引入的秈型稻,也就是「在來稻」開始說起。

十七世紀以降,大批中國東南沿海移民進入臺灣,也引入大量故鄉的秈稻(在來米)品種。約1752年前後,屏東潮州一帶培育出生育期短的品系,稱為「雙冬」。使得原本一年一作的稻米生產得以一年兩作,產能提高,臺灣因此成為福建泉、漳二府青黃不接的重要食米來源,號稱「閩粵穀倉」。稻作栽培日久,各地皆有不同的品種,但仍屬秈稻系統。

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迅速邁入工業化社會,產業人口移動,農業人口大量移入都市充當勞工,使得農業力生產急速下降,糧食短缺問題嚴重。西元1895年,日人治臺,為配合日本之工業發展,「工業日本、農業臺灣」遂成為為其治臺之殖民經濟政策,特別是日俄戰爭(1904-1905)後,稻米的不足更形表面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任期 1898~1906)訓令殖民地臺灣的稻米生產應該納入日本糧食供需體制的一環,臺灣稻米的輸出不應再是對岸的中國大陸,而是轉向日本。臺灣的稻作因此也邁入有系統的科學化研究。

為達成支援母國的政策目標,臺灣總督府進行了多項農業建設與政策推行,包括興築嘉南大圳等大規模水利工程、於各地設有農事試驗場、糖業試驗場、蔗苗養成所、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等機構負責研究改良臺灣原有的農產品種與栽培技術,以及推行農會組織等。而日人在臺灣所扶植的農產業中最為重要的首推糖業與蓬萊米。

日本原為糖之輸入國,本土積極發展甜菜產業成效卻不佳,反觀臺灣則為蔗糖生產區域,因此據臺初期日本政府即大力扶植本國資本家前來臺灣發展製糖工業。然由於日本本土糧食不足的問題長期未獲有效紓解,日人對臺灣的稻米生產潛力仍然極為重視。

然而臺灣地區當時生產的稻米品種極為混雜,品質不佳,且秈稻的黏性較差,米質粗劣,食味及口感均難為日人接受,故於據臺翌年即引進少量日本型稻米(稉稻)品種於臺北試作。

在來稻改良事業

自1900年以降,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創設後,更先後引進日本種水稻1,256種,逐次進行栽培試驗,並選定日本種約752種進行試驗,選定標準為當時日本種中的代表「中村」及在來種「限定品種」236種進行試驗。及至1906年,臺灣在地品種(系)水稻的紅米去除已具成效,唯在日本種水稻的栽培上屢屢失敗,臺灣總督府內對稻作品種改良事業開始出現不同的主張,一派主張將臺灣在來稻性狀改良為接近日本稻,另一派則主張直接以日本稻為基礎進行改良。

初期殖民地臺灣的政策走向以在來稻改良事業為強勢重點,十年間在總督府轄下各試驗場所,從篩選限定品種、純系分離,進階至在來稻和日本稻的雜交育種,使得在來米的品質、產量都有顯著的提升。尤其因應兩期作的雜交育種,已育成「臺北101號」、「苗栗2號」、「臺中35號」等百餘個新品種,栽培面積甚廣;然而原先雜交育種的目標希望能選出米質較優,糙米之大小與形狀類似日本稻之優良品種,可惜這些新品種無一符合這個育種目標。

自從兒玉源太郎總督訓令,殖民地臺灣的稻米生產應該納入日本糧食供需體制的一環,來到了第八任總督的田健治郎(任期 1919~1923)。殖民地臺灣在來稻的改良縱有佳績,終究與宗主國內地居民食米特性的需求不合,兒玉總督的美夢仍遙不可及,強勢的殖民地臺灣在來稻的改良的策略已顯現搖擺,這使得日本稻的改良研究雖明令不予獎勵,卻已有了空間。

關鍵技術的突破

彼時,日本稻在臺灣無法突破的困境除了稻熱病危害之外,往往因緯度的關係,植株對臺灣的日長極度敏感,因而提早抽穗、出穗不整齊、株高變矮、分糵少、早熟,影響品質、產量至鉅。

此時,竹子湖大屯山高臺地被無意間發現,為臺灣日本稻的栽培與發展開啟新的契機。

1921年,時任臺北州農務主任的平澤龜一郎發現竹子湖盆地的氣候條件酷似日本九州,因此向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並建議試種日本種水稻。當時種藝課長磯永吉因公赴歐,代理職務的鈴田巖技師同意試種。

早年由九州、福岡縣、鹿兒島縣引進的日本種品種經純系分離、適應性調查,保留下來以「中村」為代表的數十個品種,1922年起,開始在大屯山高臺地試種,耕作面積約414公頃,產量為7,295石,不但可以大量增產,且輸往日本的價格亦較在來米高。但是相同品種移到平地栽培即告失敗,第二期作則完全不可能。

此時日籍技師末永仁觀察發現,秧齡越老者於本田生育更不良,乃進行苗期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將一期作的秧期由60天改為30天,二期作的秧期由30天改為17天,則本田之生育正常,延後抽穗,提高產量且穩定,此即為末永仁1923年提出的「幼苗揷植法」。利用此法改良栽培「中村」種水稻,栽培面積立即擴大為2,403公頃,比前一年增加六倍,產量38,968石。而後栽培面積逐年迅速增加,並由北往南移。

磯永吉教授於1928年發表「臺湾稲の育種学的研究」一文,其研究成果不但直接導致當時之在來米產量提升,同時促成後來的蓬萊米育種獲得成功。 自此,日本稻在臺灣的栽培關鍵技術已然突破。

蓬萊米的誕生

1925年,第十任總督伊澤多喜男(任期1924~1926)斷然決定,廢止前令,進入日本稻獎勵時代,得到解令之後日本稻品種改良與試作推廣工作才導入正軌,日本稻栽培之基礎從此確立,「中村」種在這一年正式推廣。然而,於此同時,「中村」種亦遭受嚴重的稻熱病危害,1926年由「伊予仙石」純系分離選出的耐病性品種「嘉義晚二號」開始取代「中村」普及全臺。

也在這一年,在臺北鐵道飯店召開的日本米榖大會上,伊澤總督由磯永吉教授所建議的「新臺米」、「新高米」及「蓬萊米」三個名字中,欽點了「蓬萊米」作為在臺灣栽培改良的日本稻新品種的名稱,成為富有歷史意義之臺灣稻米專用名稱,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

劃時代的品種-臺中65號

事實上,早在1922年,大規模的日本稻雜交育種已悄悄展開,雜交工作均在臺中州農事試驗場進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末永仁在1924年所做「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臺中65號」。臺中65號具高產、良質、抗稻熱病、適應性強、對日照鈍感、第一、二期作均適合栽培之優良特性,這一年立即發放一般農民種植,旋即取代「嘉義晚二號」在竹子湖原種田採種、推廣全臺,成為早期臺灣蓬萊稻栽培的主流。

1935年,臺中65號獲得臺灣稻米改良競賽第一名。1938年臺灣蓬萊米的產量已高達140餘萬公噸,創下日治時期的最高紀錄。而在往後的二十年間,臺灣蓬萊稻絕大部分的新育成品種,都帶有臺中65號的血緣,為臺灣稻育種工作揭開宏大的序幕。

-------------------------------------------

磯永吉紀念室 @ 漫遊薄荷綠大海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D8Jrxa

磯永吉當年便在這棟「磯永吉小屋」研發、改良出「蓬萊米」。(中評社 楊清雄攝)

磯永吉當年的照片。(圖:翻攝農藝學系資料)
  中評社台北4月24日電(記者 楊清雄)台灣曾是稻米輸出大國,蓬萊米的“Q、彈、黏”特質,正是其深受歡迎之處,但多數人卻不知道,蓬萊米其實是日本磯永吉博士於1926年在台改良日本種梗稻而成的品種,恰於4月24日滿88週年,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特別舉辦“米壽”慶祝活動,紀念這段深具意義的歷史。

  這場慶祝活動在台大校區內的“台大農場—磯永吉小屋”前舉行;主辦這場慶祝活動的農藝學系系主任廖振鐸表示,磯永吉博士1886年出生於廣島,1912年來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專心台灣稻作改良事業。因為,台灣早年的稻米都是旱稻,米質較硬,台灣割讓日本後,日本人吃不習慣旱稻,於是一直想要把日本型的水稻引進台灣。

  廖振鐸說,但水稻不容易在熱帶、亞熱帶的台灣,幸好經過磯永吉的努力,終於在1926年4月24日改良成功、同時將其命名為“蓬萊米”;他在台灣奉獻將近45年,也是農藝系最早的教授,真摯的工作態度和高潔的人格為後輩的典範,因此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

  與會的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博士謝順景表示,磯永吉博士在1972年逝世,磯永吉在世時,他曾多次與磯永吉互動,有一次,磯永吉告訴他說,希望能活到蓬萊米“問世”88週年那一天,可惜天不從人願。

  而所謂的88週年,其實有其意涵,原來,把“米”字拆開,正巧是“八十八”三字;因而88對感念這段歷史的農經領域的人來說,別具意義;應邀為此活動致詞的“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便說,蓬萊米米質軟Q、彈牙又略黏,口感相當良好,在當時日本人的推廣下,逐漸成為台灣種植的大宗,後來也輸出、外銷到日本其全球其他市場,為台灣的經濟賺取外匯、打下深厚基礎。因此,磯永吉的貢獻不光是在農業領域而已,對台灣的經濟也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這場活動的嘉賓之一、日本交流協會副代表花木出,也用流利的中文表示,磯永吉博士在日本享負盛名,獲得極高地位的“學士院賞”,可是磯永吉的生平、研究成果等,日本幾乎找不到妥善保存的資料,後來交流協會在台大農藝系的合作下,意外發現磯永吉博士的相關文物,都保存在台大農場的磯永吉小屋內,實在令人感動。

  花木還說,日本發生331大地震時,台灣人大力捐輸,令日本相當感動,希望未來不管是在觀光、農業或者其他領域,兩地都能持續保持合作。

  而來賓致詞完畢後,廖振鐸也帶領大家一同進入磯永吉小屋,參觀屋內各種歷史文物、儀器,探訪、瞭解早年的人們、磯永吉博士與其團隊,如何利用各式儀器來改良稻米。

--------------------------------------

台大提供的照片,磯永吉博士曾受聘到台北帝國大學(現為臺灣大學)授課與研究,臺灣大學圖書館設有磯永吉文庫。

 


照片來源: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Taiwan/japan/Iso.htm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Eikichi Iso、1886~1972) ,廣島出生,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畢業(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1912年來到台灣,在臺灣46年間,以「改良稻米品種,開啟臺灣農民生存之道」為矢志,並成功育成「臺中65號」等新品種,為臺灣的稻作育種學奠定深厚的基礎

1921年,新培育的米種栽種於竹子湖;1926年5月5日試種成功的梗型水稻,參加日本人在台北鐵路旅館召開的日本米穀會第19次大會,獲得台灣國稻米改良競賽第一名。當時磯永吉博士提出以「蓬萊米、新高米、新台米」來稱呼,第十任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為「蓬萊米」,取其意是產自於「蓬萊仙島」的優良稻米。

與在來米相比,蓬萊米的顆粒短而粗,米粒較大,口感佳,蓬萊米外銷日本,有經濟利益,更多人開始種蓬萊米,1935年種植面積超越秈稻(在來米),直到今日成為台灣主要稻作,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吃「蓬萊米」,較少吃「在來米」,改變吃米的口味。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磯永吉博士是少數特別允許留在台灣的日籍教授,擔任臺灣大學教授、臺灣省政府農業顧問等職,1957年71歲高齡返回日本家鄉。當時台灣臨時省議會決議,自磯永吉返國起,每年贈與1,200公斤的蓬萊米,感念他在台灣的傑出成就

-----------------------------------

圖片搜尋結果

台湾大学の「磯小屋」へ出掛けてみませんか : 日本李登輝友の会 台北事務所(早川友久) https://bit.ly/3mFQjs3
竹子湖:臺灣蓬萊米的故事 - 健行筆記 https://bit.ly/3bEP3PQ

----------------------------------------------

「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生前做研究之處--台大「磯永吉小屋」近日遭竊;所幸警方7日逮到宋姓竊賊,追回7件古文物。其實磯永吉對台灣近代農業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獲頒「景星勳章」和每年1200公斤的蓬萊米。
根據「磯小屋」網站介紹,磯永吉1886年出生於日本廣島,1911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 (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1912年渡海來台,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1914年晉升為技師。
介紹說,磯永吉1915年任職台中廳技師,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廳內的農業,尤其是稻米的生產與改良,任內指導末永仁,進行台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其後末永仁於1924年為克服稻熱病,進行「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台中65號」,開啟台灣蓬萊米的新時代
1930年,磯永吉升任台北帝大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作物學)教授,兼大學附屬農場長;1942年,轉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台北帝國大學教授。
1945年戰爭結束後,磯永吉留任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1954年,完成其畢生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一書,並以此獲頒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直到1957年始以71歲高齡退休返日。
磯小屋表示,磯永吉奉獻畢生心力,使台灣米舉世聞名,被台灣人尊稱為「台灣蓬萊米之父」,更對台灣的農業研究、實務、教育等,有著卓越的貢獻與成就,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先生、已故台大農藝系陳烱崧教授皆其門下,對台灣近代農業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磯小屋指出,台灣省主席嚴家淦先生在磯永吉退休之時,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景星勳章;同時省議會亦提案通過,贈予磯氏終生食用蓬萊米每年1200公斤,以表彰他對台灣農業無可抹滅的貢獻。
▼「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獲頒「景星勳章」。

回溯台灣蓬萊米時代 造訪磯永吉小屋回溯台灣蓬萊米時代 造訪磯永吉小屋 (1)  回溯台灣蓬萊米時代 造訪磯永吉小屋 (2)  2016-10-31_141110  

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 超級賽亞婷,旅行日誌。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o653dU

回溯台灣蓬萊米時代 造訪磯永吉小屋 | 臺北旅遊網 - https://goo.gl/pHTQQM


原文網址: 景星勳章!「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年獲贈1200公斤米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907/770776.htm#ixzz4OdkHcwna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台大磯小屋復甦,見證台灣蓬萊米珍貴歷史
by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on 2013 年 11 月 09 日 in 人物與歷史
許多人知道台灣大學是台灣首座現代大學,但很少人知道,台大校內,有間比自身歷史還要久的米歷史館。

1926年,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和其部屬末永仁,育成你我餐桌上的蓬萊米,其中被現今台大師生暱稱為「磯小屋」的日式平房「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就是磯永吉重要的田間試驗及休息場所,但隨著前人消逝,「磯小屋」一度面臨拆除命運;十年前,台大農藝系研究生劉建甫,無意在暗房找到磯永吉親筆手稿,台大農藝系師生組成「磯永吉學會」,不僅辦講座、發行「米報」,每週三、六、日,舉辦「磯小屋」導覽,希望讓這段珍貴歷史,和磯小屋一起重見天日。

台大磯小屋,見證蓬萊米第三者歷史

台中65號開創蓬萊米盛世
台中65號開創蓬萊米盛世(攝影/林慧貞)
從繁華的公館鬧區遁入台大校園,拐進農場旁的小路,一長排木造日式平房,安然沈靜地駐足在台大農場旁,門外種著台中65號的實驗田,看得出這棟120坪、創建於1925年的「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堆滿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的痕跡,「其實我們現在吃的蓬萊米,在當初育種時是一場意外!」台大農藝系技士劉建甫,在磯永吉和末永仁的半身銅像前, 笑著談起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現在我們可能很習慣吃到又軟又Q的白米飯,但早期台灣種的全是又長又瘦的秈米,也就是俗稱的在來米,日本人來台後,吃不慣口感較硬的秈米,想盡辦法在台灣種家鄉軟黏、圓潤的稉米,現今的台大至台科大基隆路一帶,就是「總督府農試試驗所」舊址,磯小屋是「台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作業室,儲放稻米、農具,進行田間試驗,磯永吉同時在兩處兼任,留下不少研究手稿及儀器。

日本人自統治以來,引進多種當地米,卻始終無法克服台灣天氣熱、日照長的困境,稻子還沒成熟,就開始結穗,即使1926年總督府將在台種的日本米封為「蓬萊米」,但當時最被看好的米種「中村」卻在隔年因稻熱病全軍覆沒。
約在1920年代,末永仁受磯永吉青睞擔任台中州農事試驗場主任,在磯永吉的支援和鼓勵下,1924年末永仁以日本種「龜治」、「神力」雜交,1929年選出「台中65號」,由於具備對日照鈍感的特性(對日照比較不敏感,因此能拉長生長時間,讓稻子成熟),使其成為目前台灣蓬萊米始祖,短短十年,台灣種蓬萊米的面積就大舉超越在來米。

有趣的是,龜治和神力都是純正的日本品種,兩者都沒有對日照鈍感的特性,卻能生出台中65號,「日本人的運氣很好!」劉建甫笑說,後來的研究者發現,台中65號應該混入了台灣山地陸稻的花粉,才會有對日照鈍感的特性,末永仁慧眼獨具,把握這個被「第三者」混入的機會,否則台灣的稻米歷史可能會改寫,「這就是研究人員厲害的地方。」

台大農藝系師生在磯小屋外種植各式古稻
台大農藝系師生在磯小屋外種植各式古稻(攝影/林慧貞)
研究生暗房發現珍貴手稿,磯小屋重見天日

然而這段精彩的歷史,卻隨著磯永吉離台、光復後刻意去日本化,和磯小屋一起塵封在台大校園角落。直到2003年,當時還是台大研究生的劉建甫,無意在尋找儀器時,在髒亂的磯小屋暗房,看到蓋著「磯」字的圓戳印章文件,這才發現不到2坪的空間裡,竟藏著四千餘件珍貴的磯永吉文物。

「一開始發現時很震撼,但後來想想覺得奇怪,怎麼都沒人發現呢?」劉建甫說,磯永吉離台後,台大農藝系教授林正義、賴光隆、林安秋、曾美倉,都曾在此長期研究作物改良,不過近年漸漸沒落,成為堆置雜物的倉庫,加上光復後,政府刻意淡化日本歷史,連系上老師都沒聽過磯永吉,自己剛好對歷史有點興趣,才無意喚醒這段沈睡已久的歷史。

磯永吉四千多件文物,就是在這間小小的暗房裡被挖掘出來
磯永吉四千多件文物,就是在這間小小的暗房裡被挖掘出來(攝影/林慧貞)
劉建甫發現磯永吉手稿,畢業後又意外成為磯小屋的管理者。。.JPG
劉建甫發現磯永吉手稿,畢業後又意外成為磯小屋的管理者(攝影/林慧貞)
隨著文件一起「出土」的,還有200多件奇形怪狀的古典農學儀器,水泥桌上擺放著一台木製方形盒、上頭放入有數百小洞的鐵片,後腳墊高呈現歪斜角度,「一開始發現,我還以為它前面的腳掉了,後來才知道本來就是這樣設計的。」劉建甫轉著「穀粒計數器」的把手,上頭點點米穀隨著震動一一滑落到小洞裡,以前人們通常以千顆種子為單位,計算種子重量,只要稻米計數器重複2次,就能精準挑出一千顆稻穀,得出每粒種子重量。

令人稱奇的不只於此,磯小屋裡還擺放著檢視稻米有無破裂的「穀粒胴割檢定器」、檢視硬度的「穀粒硬度測試計」、稻穀檢查時使用的「種子取樣器」,甚至連顯微鏡、溫濕度測試計都有,這可是農藝系師生翻遍日文古書、上網搜尋、寫信到日本,一一拼湊出的成果,由於幾乎都以上好的木頭或黃銅打造,這些古董儀器大部份都還可使用。

不過劉建甫說,擺放出來的儀器不到全部的五分之一,由於沒有足夠的經費和人力,考古查證、維護修繕、宣傳管理,全由系上師生及志工一手包辦。

「穀粒計數器」上頭點點米穀隨著震動一一滑落到小洞裡,只要稻米計數器重複2次,就能精準挑出一千顆稻穀。種子取樣器可以刺破麻布袋,透過空心圓筒取出種子,檢查種子品質

(左)「穀粒計數器」上頭點點米穀隨著震動一一滑落到小洞裡,只要稻米計數器重複2次,就能精準挑出一千顆稻穀。(右)種子取樣器可以刺破麻布袋,透過空心圓筒取出種子,檢查種子品質(攝影/林慧貞)

辦「米報」、歷史導覽,農藝系師生傳承祖師爺文化

從左側房間滿滿的櫃子雜物,隱約可看出磯小屋修繕維護的困境。2003年,劉建甫發現珍貴的磯永吉文物後,剛興建好的台大總圖申請作為特藏,但磯小屋卻沒因此受到關愛,2006年甚至因為農學院增建新大樓,差點被拆除,經過系上師生奔走才勉強保存,2009年被台北市指定為市定古蹟後,仍得不到系統性的經費補助,只能以緊急修繕名義,向學校申請小額經費維修,其餘全靠自己募款。

幸好,磯小屋以堅固的亞杉木搭建而成,白蟻蛀不進去,加上土地平穩,歷經地震、颱風,結構仍不致受到太大影響,但喀喀作響的木板,仍無意洩漏出磯小屋的年齡和危機。

為了保存「祖師爺」歷史,農藝系師生去年簡單整理磯小屋,每週三、六、日開放民眾參觀,單次限量十人;今年三月,他們還組成「國立台灣大學磯永吉學會」,舉辦糧食講堂、開辦「米報」,介紹蓬萊米的前世今生,希望以科普教育,帶民眾認識這段珍貴的歷史。

磯小屋承載著台灣蓬萊米歷史
磯小屋承載著台灣蓬萊米歷史(攝影/林慧貞)
去年6月開放至今,磯小屋已經吸引超過五千位民眾,目前志工有五、六十位,有些是參觀後著迷自願報名,也有些是附近居民,但台大學生卻不多,劉建甫坦言,校內學生對這段歷史瞭解不深,反而是以前的學長,對磯小屋有說不出的感念。

原來磯小屋沒落時,曾是許多窮困學生的宿舍,最高一次住進7、8人, 還曾有某處改良場場長參觀時,高興地說:「我以前住過這裡呢!」劉建甫笑說,現在常常會向學長們邀稿,讓他們償還「學費」。

目前磯小屋並無專職人員,劉建甫是「校長兼撞鐘」,不過他卻是農藝系少數沒有研究稻米的學生,畢業後考上高考,輾轉回到母校管理人工氣候室,他笑說自己同時管理台大最先進的設備,以及最古老的房子,「沒想到繞了一圈還是要研究稻米,這就是宿命的安排吧!」

每幾天,劉建甫會鎖上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發條時鐘,指針分分秒秒前進,仿佛可以看見磯永吉端坐在椅子上,苦思如何育出蓬萊米。劉建甫說,保存磯小屋,不只因磯永吉是系上一脈相傳的老師,更因稻米是台灣重要的文化,每個吃米的人,都該聆聽這段迴盪在磯小屋的歷史跫音。

磯永吉(右)是台灣蓬萊米之父,其弟子末永仁(左)也是重要功臣
磯永吉(右)是台灣蓬萊米之父,其部屬末永仁(左)也是重要功臣(攝影/林慧貞)

--------------------------------

綠田一隅——探訪「蓬來米之父」磯永吉小屋
◎ 廖明中(人類一)

偌大的校園,學生鎮日來來往往,誰曾花點心思在四周的建物外觀上?又有誰曾問過這些建物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意義?這是一所1928年便創建的大學,然而,我們還能不能在這校園中找到一些屬於那時代遺留下來的痕跡?

2009年,就是今年,校內又有一處建築被列為文化古蹟,其年代據推測極有可能更早於台北帝國大學這塊招牌……

2007年,媒體相繼批露有關訊息,台北市文化局主動前往勘查,希望能將該處指定為文化古蹟,同時也要求(註一)台大校方須負起維護、保管之責任。

2006年,台大農場場務會議決定,將把台大農業陳列館遷至該處。該年十月二十三號,總務處召開「農學院農業生物資源大樓規畫興建會議」,打算在原地興建新大樓,佔地200坪的木造屋險遭無情剷除。

2003年,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講座教授磯永吉先生遺留下來的手稿、日文書籍和相關農業文獻,被發現陳積在暗房的鐵櫃上。佈滿灰塵的研究設備、儀器散落在桌上、閣樓中,等待著農業史學家的挖掘。

1957年,選育出蓬萊米的磯永吉教授退休回日本。我國政府為了感念他對於台灣整體農業的邁進所貢獻的心血、成果,每年專程送蓬萊米至日本供他終生食用,直到過世。

1928年,台北高等農林學校併入甫成立的台北帝大後,該建物成為現今台灣大學校園的一部份。

那麼,這棟神秘的建築物,到底在哪?

以銘傳國小為起點,沿舟山路,一路經過高大新穎的生命科學大樓,過了有鴨兒划呀划的生態池後,拐了彎,便是綠意盎然的台大農業試驗場,也就是媒體稱「磯小屋」的舊種子研究室(育種準備室)所在地。這間建於1925年的檜木日式建築,層層交疊著大而粗的上等木材;漸斑駁的牆透露著歷史的痕跡,只利用木條縱橫交錯便撐起來的天花板,有著長年漏水的毛病,不亮的電燈顯露出久未翻修的破敗。有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磯永吉教授的手稿留在這,沒有任何人問起。它們究竟是如何被遺忘的?又是如何被人發現的呢?

「其實這裡並非疏於管理,一直以來都有研究生在此活動,到現在技師也會在這工作,但是每個人每天都看著這些髒髒的器具,除了實用功能外,沒有人願意去了解他們背後的歷史故事,也不知道是誰、什麼時候留下來的。」磯小屋發現者劉建甫先生緩緩說著。2003年,還是研究生的劉建甫先生,因為要找尋研究儀器,意外發現舊種子實驗室裡一間小房間中,鐵櫃擺滿的書籍、文件居然是磯永吉先生沒有帶走的。經過總圖特藏組的整理,這四千多冊的手稿、書籍確定為磯永吉先生所有,內容涵蓋當時的實驗紀錄、來自總督府的公文、南洋農業的調查書等珍貴資料。而台大校史館助研究員張幸真認為,這些都是台灣、甚至是亞洲農業科技史上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但這些資料為何會如此珍貴?首先,我們必須從磯永吉是誰談起。

磯永吉與磯小屋的重要性

相較台灣歷史上其他重要人物,關於磯永吉的介紹與研究卻是相當稀少的。身為戰後唯三還留在台大教書的日籍教授之一(註一),磯永吉教授在台從事農業相關研究時間前後長達四十六年。他在一九一二年來到台灣,任職於台灣總督府的農業試驗場,一九一九年前往歐美各國留學,一九二五年間曾多次前往香港、馬來西亞、東南亞沿海一帶考察農業,在三年之後受聘到台北帝國大學授課與研究。約莫在一九三零年間,磯永吉成功育種出現在人人在吃的蓬萊米,換句話說,我們在吃的米有七十多歲的歷史,是一位日籍教授的貢獻。而我們與他在不同的時間點裡,在同樣的空間中移動,當年磯永吉先生從事稻米品種研究、批改總督府的公文、整理農業相關實驗的地方,今天我們彎進農場小道走上幾步便能抵達。

這正是磯小屋重要的地方,我們必須從台灣農業發展的整體脈絡來觀察。磯小屋在歷史上相當悠久特殊的地位、與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先生的淵源,這層關係目前卻未被完整研究、紀錄。磯小屋不但是台灣農業史上一個相當重要的代表,同時,該建築物本身的設計,也可視為日治時期房舍特殊工法的典範。對於台大農藝系來說,更是承載了自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講座教授磯永吉先生的學術精神。磯小屋的存在 ,使我們有機會藉磯小屋的「再發現」,跨越時空的限制與磯永吉先生、與台灣當時的農業對話。

磯小屋的處境

  除了磯小屋以外,周圍的房子也是同一時期的建築物,保存都相當完好,格局也相當有時代的特色。然而這樣富有歷史價值的文化古蹟,卻差點慘遭拆除。二零零六年,台大農場場務會議曾決定,要把台大農業陳列館遷至台大育種準備室現址,同年台大總務處召開「農學院農業生物資源大樓規畫興建會議」,希望能在台大總區農場挪出的來新建大樓。所幸當時經由當時農藝系主任郭華仁教授、台大校史館研究員張幸真女士等人的努力,才免去這場浩劫。「以後會怎樣其實我也不知道,畢竟我也只是小小的職員而已,沒有什麼決定權。我當然希望這裡可以保留下來。」劉建甫先生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不僅是因為我在這裡求學,也是因為要是拆掉了,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以後的人就根本不會知道這裡與磯永吉先生的淵源,在台灣農業發展史上,當然也會缺少一塊。」

 但即便成為古蹟,也未必就能擔保以後不會被拆除。因為古蹟是可以被註銷的,只要疏於維修,讓它自然倒塌,就會被註銷古蹟,當然也就可以毫無阻力的蓋新大樓了。台大校方自十多年開始,給予磯小屋的維修經費已經越來越少,近五年則是處於完全沒有經費的狀態。一些諸如防天花板漏水等例行性的維修也無法進行,也因此研究生目前已較少在這活動。要讓整棟建地兩百多坪的磯小屋全新翻修,目前估計只需要幾百萬,而這些錢要從學校或台北市文化局申請通過的機會卻極為渺茫。學校並不願撥予經費整建,而文化局因為古蹟整修經費僧多粥少,希望台大能負擔起修復保存的任務。從磯小屋被邊緣化、遺忘的現象,隱約透露了台大校方長期不重視生農學院的現象。即便生農學院學生數居所有學院之冠,卻得不到校方應有的重視,尤其表現在經費、資源的分配上。然而,這些老建物對於校方,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維護古蹟本來就不是一所大學發展的目標、也不是前進百大的充要條件,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總區使用空間有限、甚至在某些學院明顯不足時,拆除舊建物建新大樓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我們所要問的是:這真的就是唯一、且最適當的作法嗎?如果不拆除,磯小屋可能怎樣重新被使用呢?   

磯小屋的未來?

  磯小屋雖然老舊,但主結構仍然完整。劉建甫先生提到,希望這裡可以成為台灣農業史、磯永吉先生的展覽室,期許磯小屋可以恢復以前的教學、研究功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現在的磯小屋、附近房舍(建於1935年)和周遭農場,與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的格局幾乎一模一樣,換言之,這整個區域不就是現生的、仍有生機的,具有「博物館」展示與教育功能的珍貴資產嗎?校園內博物館群,展示過去的研究成果,像是人類系博物館裡頭擺放過去教授們田野調查的成果,那麼,曾有過磯永吉教授從事育種足跡的研究室與農地,經過妥善的維護,不也能訴說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台灣農業的變遷?

  磯小屋在原地過了幾十年的日子,見證台大地景變化與農業的興衰。就好比我們不該只用粗淺的經濟價值去評斷農業,卻絲毫沒有考量到糧食危機與農業文化的保存,關於磯小屋存廢的問題也是如此。藉由跟過去的對話,重新去了解、詮釋與利用,不僅對台灣農業的態度是如此,看待磯小屋的去留也應該如此。
 
註一:農機系(現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的高阪知武和農藝系磯永吉、植病系松本巍是唯三在戰後還留在台大農院任教的日籍教授。

---------------------------------

寫在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故事之前
謝順景(前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國史館與公視要把為台灣的稻米改良奉獻一生的日人,已故磯永吉博士的故事搬上螢幕並寫了這本書留下歷史,並要筆者寫一篇導讀,讓讀者深入暸解日治時代台灣的農業發展狀?。

  筆者因為年輕時在農業試驗所從事水稻研究多年,自1951年開始常常拜訪當時住在台北市青田街住所的磯永吉博士,請教他很多有關稻米改良的事宜。在1953年夏天筆者在美國華盛頓(Washington, D.C.)與磯博士會合,一起考查美國的稻米生產時,共同討論所看到的美國水稻生產與台灣的有何不同,在長期的接觸中,感到他是一位有學問且實務經驗豐富,而非常容易親近的人。有此淵源,筆者今天能在此介紹他的一些事蹟感到很榮幸。

  先介紹我所認識的磯永吉博士。他在1886年生於日本廣島縣,1911年7月從日本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編按:即今東北大學)畢業。在1912年來台後,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從此開始他在台灣,從事農業研究及教育45年的漫長生涯。

  他在1912年之後,擔任台北帝國大學的助教授兼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1928年以〈台灣稻米育種研究〉論文獲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博士學位。他在1942年接任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改制後的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所長。當時的農試所,位於台北市公館目前的台灣科技大學的現址,與台北帝國大學(編按:即今台灣大學)鄰接,所以可以兼顧在台大的教職。

  他在1943年擔任為台北帝國大學農學部的教授,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徐慶鐘博士、台大陳炯松教授、以及戰後農業試驗所第四任所長徐水泉博士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他在戰後留台任國立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同時亦應聘擔任台灣省政府的顧問,協助農林廳所屬各試驗場所之糧食生產技術改良工作。

  他致力於教學及在農試所的研究工作,而在1926年首次育成了高產而食味良好的「蓬萊米」(命名蓬萊米是1926年;命名台中65號是1936年),從此以後食味不好的台灣「在來米」就被「蓬萊米」取代,造成台灣的米食文化的重大改變,所以世人稱磯博士為「台灣蓬萊米之父」。

  磯博士他在台灣工作期間,育成了214種水稻品種,其中在台灣推廣種植的所謂「內地米種」或「日本型稻」有15種,最出名的是「台中65號」,成為最典型的品種,不但在台灣種植,而且也被世界各國引進廣為栽培,根據估計最盛的時候(1940年代)�w全世界的栽培面積曾達到300萬公頃之多,可見它的適應性之廣。目前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w�n內,立有「台中65號」的紀念碑,以永久紀念它階段性的歷史價值。

  磯永吉博士在台研究的45年中,發表了很多有關作物改良的論文被廣為流傳,所以在1961年7月5日接受日本的最高榮譽「日本學士院賞」。當磯永吉博士在71歲的高齡返國時,台灣省議會臨時動議通過,每年贈送他1,200公斤的蓬萊米做為他的終生年金,以感謝他一生為台灣農業的貢獻。這是全世界僅有的美好的故事。

  1957年,磯永吉博士71歲時退休返回日本,定居在山口縣府附近的新家並被聘任為山口縣農業試驗場的顧問,其間寫了他在台灣工作45年的回憶錄《蓬萊米談話》一書,留下歷史紀錄。

  有一天,他摸著他稀疏的白頭髮笑咪咪地告訴筆者說,他研究米一輩子,所以希望能活到做完「米壽」(「米」字由「八十八」所組成)為止,但他在1972年在日本逝世時,享年86歲,雖然未達到他的願望,但他一生的「美好的仗已經打完了」,走完了人生完美的句點。

  其次我要談一下,日本據台以後的台灣稻米改良的歷史。根據記載,古早時期原住民從菲律賓群島、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引進了大量的「陸稻」(編按:即旱稻,較一般水稻更具抗旱能力)種植,已有300年的歷史。台灣在1895年中日戰爭(編按:指甲午戰爭)失敗後割讓給日本。日人來台時之稻米都是「秈米(在來米)」,品種繁雜、品質粗劣,多混雜「紅米」、「黑米」及「稗子」等而且產量很低。

  為解決此問題,日人首先把台灣的在來稻進行就地純化品種的工作,作為稻育種的第一個步驟。把原來的1,000多個品種,限定只能種植400種,最後選出266個在來稻,做為台灣米改良的基本品種。1912至1925年,日人致力於稻米的改良,以輸出台灣米到日本國內為目標,因為稻米的品質已大為改善,而產量也提高很多,向日本輸出的稻米數量也逐年增加。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他們進行「日本型稻」的引種改良試驗。

  在磯永吉博士主導下,在1924年進行日本稻「龜治」與「神力」間之雜交,經過一系列的選拔工作,在1936年選出產量高而食味良好,而能在台灣1年栽培兩次的品種「台中65號」 (據查「臺中65號」育成後,再取代「嘉義晚2號」被推廣,稻熱病被害情形才顯著減輕,奠定臺灣梗稻栽培之基礎。在屏東平原一帶,因「高雄10號」的耐病性極佳,乃與「台中65號」同時推廣。)等適應性廣的稻種,推廣給台灣農民種植,因此台灣的日本型稻米不但可供台灣島內食用,而且輸出到日本的米量也大為增加。

  在1900年的台灣稻米每公頃的產量為943公斤,到了1926年提高為1,565公斤/公頃,到了1938年變成2,242公斤/公頃,總產量為1,402,414公噸的最高紀錄。從日人剛來台之1900年到1938年之38年期間,台灣的稻米生產增加了5倍左右。戰後由於台灣研究人員繼續稻種改良結果,在1976年的稻米產能提高到271萬公噸,創歷史最高的紀錄。

  磯永吉博士在他的回憶錄說,他任農試所育種系主任時,曾針對水稻的改良是否以日本稻為優先或以台灣稻為優先一事,有兩派人員對立爭論不休,他最後裁決以前者為優先,做了方向性的決定。事後想來他的決定是對的,否則的話台灣不會有蓬萊米的產生。

  他認為蓬萊米育成及推廣成功要歸功於:(1)他的研究團隊的敬業精神,(2)育種理論的基礎正確,(3)台灣農民的全力配合,(4)加上日本國內消費者及台灣島內消費者的認同及捧場,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推廣台灣全島種植,沒有這些人全力合作的話,上述的佳績無法達成。

  他又回憶說,1926年大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在台北鐵路飯店召開。他在會議中提出,一直稱為「內地米」的日本種應該給它一個適當的名字。他建議從(1)蓬萊米、(2)新高米及(3)新台米3種中選一個名字。主持會議的伊澤多喜男總督說,台灣有蓬萊仙島之稱,所以決定以「蓬萊米」命名在台灣所育成的日本型稻,這是蓬萊米的由來。

  從此蓬萊米變成世界聞名的名詞。新品種蓬萊米除了更可口,獲得消費者的偏愛外,其生產力又比原來的在來米能多收成20%,米價又高出在來米5%~10%。由這些業績來看,磯永吉博士被稱為「蓬萊米之父」是實至名歸。

---------------------------------

奠基台灣稻米育種研究的學者──磯永吉

  看到已經泛黃的手稿,彷彿可見,有「蓬萊米之父」美稱的日籍農業家磯永吉(Eikichi Iso,1886~1972),當年為了研究稻米育種所付出的努力,這批由台灣大學圖書館所珍藏的手稿,包含詳細的調查紀錄及農業文獻,是目前關於亞洲農業科技史研究最珍貴的史料之一。
  在廣島出生的磯永吉,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公元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畢業後,1912年來到台灣,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1914年升為技師,被派往海外留學,從事稻米等作物品種改良的研究工作。當時一般人食用的台灣稻米品種來自中國大陸及東南亞,慣稱為「在來米」,口感比較粗,但因為抵抗力和生長力較強,可以應付各種惡劣的環境,所以能夠讓農家們維持穩定的生產量。不過對於日治時期在台居住的日籍人士來說,卻完全無法適應。
  因此,結束歐洲留學課程後返台的磯永吉,陸續走訪中南半島、菲律賓和中國大陸南部等地,希望能從這些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研究中,找出有利於台灣農業改良的參考。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台灣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產量、品質都有所提升,尤其是新品種稻米的培育,更讓他挖空心思。在研究改良的過程中,磯永吉發現,米種常常因為互相雜交,導致品質不穩定,而使得實驗失敗,於是積極尋求一個穩定且可以提供優良種源生長的地區。
  1913年,總督府成立「台灣登山會」,成員包括當時的民政長官內田嘉吉(1866~1923)等在台高級官員。在一次登山會的活動途中,磯永吉與平澤龜一郎(生卒年不詳,時任台北廳農務主任)等人遠眺大屯山、七星山、觀音山一帶時,發現山林掩映下的火山堰塞湖盆地─竹子湖,不僅氣候涼爽潮濕、雨量豐沛、土壤肥沃,加上又是兩側山勢形成的封閉谷地,在此地試種稻米,不容易發生自然雜交的問題來干擾實驗,且少有病蟲害,是絕佳的試種地區,所以就在竹子湖一帶,設置了新米種的原種田,實驗培育優良米種。
  1921年,新培育的米種開始栽種於竹子湖;1926年,第十任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1869~1949)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的大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中,正式將成功栽培的新米種命名為「蓬萊米」,取其意是產自於「蓬萊仙島」台灣的優良稻米。與在來米相比,蓬萊米的顆粒短而粗,呈橢圓形,米粒較大,能夠適應高溫,單位面積生產量也比在來米的產量高,1年還能有2次的收穫期。雖然有栽種需要大量肥料的缺點,但因為蓬萊米的口感極佳,又可以拿來釀酒,價格雖高,外銷仍供不應求,其中以輸出到日本的銷量最大。
  在研究出蓬萊米後,磯永吉繼續針對台灣經濟作物進行研究推廣,教導農民在稻作休耕期間,有效利用農地,種植甘薯、亞麻、菸草等植物,增加收益,也幫助農民改善生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將僑民撤離台灣,但磯永吉因為對於台灣農業貢獻深遠,是少數得到特別允許留在台灣的日籍教授,此後他擔任台灣省農林廳的技術顧問,直到71歲高齡才返回日本家鄉。當時台灣臨時省議會決議,自磯永吉返國時算起,要求省政府每年贈與1,200公斤的蓬萊米,以感念他在台灣農業發展上,無可替代的傑出成就。

-----------------------------------

 

 

臺灣史前遺址中的碳化稻米 

 

 

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的稻作圖說 

 

 

臺灣的野生稻-鬼稻 

 

 

明清時期臺灣水稻品種-低腳烏尖 

 

臺中州農事試驗場 

 

 

灌溉圳道 

 

 

草山(今 陽明山)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蓬萊米之母-末永仁 

 

 

臺中65號植株 

 

 

臺中65號穀粒 

------------------------------------

磯小屋米報 [第九期] - https://goo.gl/5mLeY6

-------------------------------

磯 永吉—1945年之後幽微的心境(四之一)

國破山河在 局勢丕變

磯 永吉教授一生的著作等身,包括典藏在臺大圖書館的「磯 永吉文庫」在內,絕大部分都是他在「臺北帝國大學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主任教授任內所完成的。此其中,有一本專書是研究臺灣稻作所不能忽略的 ─ 它兼治了臺灣水稻栽培技術以及稻作發展史 ─ 那就是他在1944 (昭和19年) 3月15日由 「臺灣農會」發行的《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全書415頁,外加圖解29頁。該書扉頁有磯 永吉在出書前一年12月20日寫就的「序」─ 序言裡說,這是他長年在臺灣各地演講所寫就的參考資料 (或講義),很多都已散佚不全,而回頭要求者眾,於是他就利用公餘的時間,慢慢回想寫成。他自謙因記憶所及,興之所至增增補補,所以顯得雜亂無章,僅就臺灣及作為比對的「南方」(含越南、菲律賓等地區) 稻作,抒發己見而已。

其實,這些都是作者過謙之詞,全書共計二十講,涵蓋種子、選種、耕種與育種相關現象的應用、蓬萊米的由來、南方稻作、耕種技術、灌溉、除草、病蟲害、田間管理、收穫與調製、壓稻技術及收量檢討;附錄則含性狀調查標準、裡作、糊仔栽培、耕鋤與農具,外加圖解等。綜觀全書內容,非但不是如其所謙稱的雜亂無章,而是顯見其自成體系,尤其是在臺灣本地的稻作與其發展。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本堪稱經典之作出版後八個月零七天,他又預寫了另一篇序言。

圖18 《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磯 永吉1944)

這一篇新的序言開宗明義說,要為甫出版的《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再作增補。除此之外,新序與原序行文內容大同小異,甚至連作者自謙之詞都沒有任何變動。新序中「小異」的敘述出現在中間的地方,磯 永吉說他與臺灣農業及農民接觸30餘年,他對臺灣特有的稻作有很多自己融匯而來的經驗與觀點。但只因為這樣,他就如此急於在原書甫出版八個月後的當下,要再來「增補」原書嗎?

我們就從新序寫就的時間談起—1944年11月23日。

其實在這個相同的時間點上,當時日本人所謂的「大東亞戰爭」(日語:だいとうあせんそう。乃日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參戰遠東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總稱,涵括東亞、南洋的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在情勢上已有很大的轉變。1944年7月美軍可以直接對日本本土發起空襲之後,日本政府對於透過談判方式來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想法開始有所重視。到了1944年11月美軍開始也針對日本本州的工業地區展開大規模戰略轟炸時,日本全國的經濟已出現瓦解的跡象,這些軍事行動也確實迫使日本對於煤、鐵、鋼、橡膠和其他重要物資的生產量只剩下戰爭爆發前的一部分。誠如後來解密的日本天皇當時的談話:

「有人告訴我說,我們製造鐵鍬的鐵是從敵人投下的炸彈爆炸過後的碎片製成的。這再度證實了我的認知,我們不再有能力繼續打這場戰爭。」

這時候普遍浮現在日本人心中的莫過於剛好在一年前 (1943) 11月22日至26日的開羅會議以及隨後所發表的﹝開羅宣言﹞。依照這個宣言內容,日本必須重新調整到1894年時的領土範圍,而「大日本帝國」戰爭爆發前所統治的朝鮮與臺灣、以及戰爭期間佔領的土地皆被剝奪。同時也限制日本主權僅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由同盟國所決定的小島嶼。

磯 永吉1911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 (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1912年就來到臺灣。1944年11月23日的當下恰好來臺32年,大學畢業後的平生志業都在臺灣,如果按照﹝開羅宣言﹞,戰事結束他就必須回去日本,一切重新開始。上一版的《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原是因應廣大讀者索取,憑記憶增補寫成,如今情勢丕變,30餘年功力豈容付諸東流?那麼「名山」之作又豈能蹉跎?只是新序寫就之際已是戎馬倥傯之時,情勢江河日下,接下來的就不是一個讀書人學者專家所能掌控的局面了,他萬萬沒想到,等到他真的能如新序所言,提筆為「名山」之作增補時,已身不由己、恍如隔世了。

圖19 1944 (昭和19年) 11月23日—《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磯 永吉1944) 出版後八個月零七天,他又預寫了另一篇序言。(磯 永吉真跡)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杜甫

1945年8月14日日本戰敗投降,所有降後處理均按以﹝開羅宣言﹞為基礎的﹝波茨坦公告﹞行之,公告中的第八條就是重申﹝開羅宣言﹞中的諸內容應被履行,並且日本的主權必須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由同盟國所決定的小島嶼。所有居住海外的軍人與平民被遣返日本已勢在必行。當時的「臺北帝國大學」也隨之在11月15日被接收與改組。

時任教育部長的是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家驊兼任,他指定剛由浙江大學轉任中央研究院植物所所長的羅宗洛負責組團來到臺灣,進行易手接管「臺北帝國大學」。羅宗洛留日13年,是極為恰當的「知日派」擔綱人選,他與教育部長達成的接收最高原則是:「完整接收、避免損失、立即籌備復課、可暫留日籍教師、暫時一仍舊慣」,以期辦成「與北大、清華、浙大、中大並列的著名大學」。完成接收後,1946年1月正式易名為「國立臺灣大學」,由教育部接管,並發布羅宗洛為第一任校長。磯 永吉跟其他農學部16位教授按照接收時的「最高原則」暫被留用,繼續服務於改組後的臺大農藝系。

兵荒馬亂、人心惶惶的局勢逐漸底定,大家都在改朝換代的生疏中摸索著新的生活步調。在此之前,難有個人的思維,磯 永吉提筆為他心目中新版的「名山」之作進行增補寫作約略就在此時。後來羅宗洛拒不續任臺大校長,返回內地,他在公開演講中,特別稱讚介紹他在臺大農藝系的北海道學弟磯 永吉在蓬萊米改良研究的輝煌成就。

1947年2月發生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對留用日人的疑慮加深以及美軍方面一再的堅持,先前被留用的日籍教授也終致遣返的命運,磯 永吉卻因「特殊的際遇」,仍被繼續留用。晚近在塵封的檔案重現的一紙無題隨筆顯示,磯 永吉看著同儕陸續返鄉,國破山河在,同儕終究逆勢歸去;於他,卻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只能遙遙無期地等待,除了隨筆裡面所說,他必須「聽命」窮於周旋在省政府的顧問工作與當時臺大農學院初期的混沌人事,那麼「名山」之作就是他最佳的棲身之處了。(待續)

圖20 從晚近出現的一紙磯 永吉無題隨筆,當時他看著同儕陸續逆勢返鄉,國破山河在,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們約略可以體會他的心緒。(磯 永吉真跡)

圖片搜尋結果


中國學者竊美公司水稻種子 被判逾10年刑期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5日, 2018
4月4日,美國司法部表示,一名中國科研人員因圖謀從堪薩斯一家生物醫藥研究機構盜竊多種基因工程水稻種子,被判處在美國一家聯邦監獄服刑10年以上。( IRRI Images/WikiMedia Commons )
【大紀元2018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4月4日,美國司法部表示,一名中國科研人員因圖謀從堪薩斯一家生物醫藥研究機構盜竊多種基因工程水稻種子,被判處在美國一家聯邦監獄服刑10年以上。
51歲的張偉強(音譯,Weiqiang Zhang)是中國公民和美國合法永久居民,2017年2月15日,他被判定三項罪名成立,分別為:竊取商業機密陰謀罪名,串謀實施跨州運輸盜竊財產罪,跨州運輸贓物罪名。
負責司法部刑事部門的代理助理檢察長克羅南(John P. Crona)、負責司法部國家安全部門的助理檢察長迪莫斯(Demers)以及堪薩斯地區聯邦檢察官麥卡利斯特(Stephen R. McAllister)做出上述宣布。
週三,美國堪薩斯州地區法院法官莫圭亞(Carlos Murguia)判處張偉強121個月刑期。
司法部聲明顯示,張偉強擁有中國瀋陽農業大學農學碩士學位和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博士學位。
盜竊美國公司種子 交給中共官員
這個案例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張偉強曾在堪薩斯州章克申城(Junction City)的Ventria Bioscience擔任飼養員。據檢察官稱,張偉強偷走了數百種基因工程種子,並將其存放在堪薩斯州曼哈頓的公寓內。
美國司法部表示:「水稻種子具有廣泛的健康研究應用,可開發應用於生產血液中含有的人血清白蛋白,或乳鐵蛋白,即人乳中發現的鐵結合蛋白。」
「Ventria花費了數百萬美元和多年的時間,去研究開發種子,以及尋求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來提取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可用於為全球市場開發救生產品。」
為了保護公司的商業機密,司法部還說,只有使用磁卡閱讀器,才可進入用來存儲種子的溫度控制環境。
2013年夏天,中國一家農作物研究機構的官員來美國,並拜訪了張偉強的家。張帶著他們到愛荷華州、密蘇里州和俄亥俄州的景點旅遊。
幾天後,當這些訪客要回中國時,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在他們的行李中發現了Ventria的種子。
美官員:跨境知識產權盜竊危害國家安全
克羅南週三說:「張偉強非法向中國作物研究所的代表提供其(Ventria)專有的水稻種子,背叛了他的雇主。今天的判決證明了等待那些竊取美國公司商業機密的人會面臨重大後果。刑事司及其執法夥伴將繼續與Ventria等公司密切合作,以保護對我們的經濟和生活至關重要的美國知識產權,抵禦外國和國內的所有威脅。」
助理檢察長迪默斯在一份聲明中說:「跨境知識產權盜竊不僅傷害受害公司,還威脅到我們的國家安全。」
「Ventria投入了多年的研究和數千萬美元的資金,創造了一種新的有益產品。」麥卡利斯特說,「保護知識產權免受外國的盜竊和剝削至關重要。」
為反制中共當局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以及降低美中貿易逆差,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3月22日簽署備忘錄,指示行政部門採取措施,包括對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課徵至少25%的關稅,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控告中共侵犯知識產權規定,並出台政策限制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等。
4月3日,美國政府公布對中國大約1300種產品徵收25%關稅的詳細清單,以應對中共涉嫌盜竊美國知識產權行為。這是幾十年來,美國對中共的貿易做法發起的最強有力的挑戰。#


124613457_4045888452093953_1040660416083103346_n124393566_4045925922090206_3741744150815469133_n124785074_4045925188756946_8540567176560050197_n125118666_4045889192093879_9073282115825057222_n

向米店貼錢更換為中村米(台語發音村為川)。中村米就是蓬萊米口感較佳,屬於粳米。中村米是由日本磯永吉(1886年11月23日-1972年1月21日)1914年在台中州農事試驗場,擔任米質改良農務技師,任內指導末永仁(1885-1939)進行臺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其後末永仁於1924年為了克服稻熱病進行了「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臺中65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那又為何叫中村米?早年由九州、福岡縣、鹿兒島縣引進的日本種品種經純系分離、適應性調查,保留下來以「中村」為代表的數十個品種。下圖是磯永吉博士(光頭者),台中農事試驗場以及末永仁和其家族。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3f55qpA


據中國官媒報道,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中國知名農學家袁隆平於5月22日去世。因此前的誤報和道歉事件,網民紛紛希望「這次也能辟謠」。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 https://bit.ly/3yvJw8j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新華社和央視網報道,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周六(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湖南日報》發布消息稱,袁隆平逝世原因為多器官功能衰竭。
公開資料顯示,袁隆平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其雜交水稻技術已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推廣和應用。
CGTN就誤報道歉
稍早時候,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發布消息稱,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於22日上午逝世。隨後,據人民日報從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國工程院和袁隆平院士秘書處等多個渠道證實,關於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是假消息,袁隆平院士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CGTN也刪除了相關頁面通過官方微博表示:“經核實,袁隆平院士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我們對此前報道不慎深表歉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 https://bit.ly/3yvJw8j

2021-05-22_1925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